CN101272281A - 一种涉及四方的提供网络服务的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涉及四方的提供网络服务的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72281A
CN101272281A CNA2008101045042A CN200810104504A CN101272281A CN 101272281 A CN101272281 A CN 101272281A CN A2008101045042 A CNA2008101045042 A CN A2008101045042A CN 200810104504 A CN200810104504 A CN 200810104504A CN 101272281 A CN101272281 A CN 1012722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ice
party
subsystem
platform
information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0450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72281B (zh
Inventor
宋美娜
宋俊德
王谦
许辉阳
薛伟冬
罗霄翔
李亮
塔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Priority to CN20081010450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72281B/zh
Publication of CN1012722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722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722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722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涉及四方的提供网络服务的系统,包括:多个业务信息子系统,所述业务信息子系统用于向各个用户提供某一领域的具体业务网络服务;多个第三方服务提供子系统,所述第三方服务提供子系统用于向至少一个业务信息子系统提供某一共性服务;所述共性服务指向各个业务信息系统的共性需求;第四方服务平台,位于所述各业务信息系统和各第三方服务提供子系统之间,以适配所述各业务信息系统和各第三方服务提供子系统;所述第四方服务平台用于向各个业务信息系统提供统一接口,以及向各个第三方服务提供子系统分别提供统一接口,调度所需服务和返回结果,并提供服务的运营支撑。本发明可以显著降低业务信息系统使用第三方共性服务的难度。

Description

一种涉及四方的提供网络服务的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网络服务提供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涉及四方的提供网络服务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向用户提供各种网络服务,需要建立不同的业务信息系统。业务信息系统,一般是指根据现实中的业务流程,借助高科技的信息技术搭建起来的基于网络的、高效、快捷的业务处理系统。例如,电子商务、电子金融、数字教育、现代物流、数字旅游、数字社区、数字医疗、数字媒体都属于不同行业的业务信息系统。
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直接服务提供的方式,一般的,业务信息系统的开发者编写代码实现功能模块或从第三方购买功能模块,然后把它们作为一个个紧耦合的部件加载到业务信息系统中,组成一个庞大的服务运营主体,直接为业务信息系统的运行提供支撑。例如,90年代兴起的各种规模的电子商务平台一般都是采用直接服务模式的。参见图1,不同行业的业务信息系统都需要建立属于自己的一套功能模块。
但是,具体分析上述解决方案,发现其存在以下的技术缺陷:
首先,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在搭建业务信息系统时,总会提出一些十分相似的功能需求。这些功能本身与业务逻辑没有直接联系,但它们却是影响业务流程顺利执行的必需环节。本发明把在搭建业务信息系统时通常会遇到的,类似身份鉴别、服务计费、用户授权、信用评价、在线客服、智能挖掘等需求抽象出来,统称为共性需求。
简单分析即可得知,每个业务信息系统都需要建立各自独有的身份鉴别、服务计费、用户授权、信用评价等等具有共性需求属性的功能模块,耗费了重复的开发工作,以及运营过程中的维护成本,严重浪费了各种技术资源;其次,由于各个业务信息系统的具有共性需求属性的功能模块是独立开发的,都具有一定的个性,所以用户难以适应各个业务信息系统的要求,用户使用很不方便,进而限制了各种业务信息系统的推广。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提出了一个涉及三方的网络服务提供解决方案,即由一个第三方向各个业务信息系统提供某一个具有共性需求的专业功能模块,各个业务信息系统只需要专注于自身的业务逻辑即可,所需的各个具有共性需求的功能模块可以由一个或者多个第三方提供即可。请参见图2和图3,图2a和图2b分别给出了逻辑层次上的直接服务方式和第三方共性服务提供方式的区别;图2a的直接服务方式中,其核心业务组件和其他组件属于紧耦合关系,而图2b的第三方共性服务提供方式中,其核心业务组件和其他组件属于松散耦合关系。图3则给出了涉及三方的网络服务提供解决方案的结构框图,基本上分为三个层次;如,由共性服务提供系统1分别向三个业务信息系统提供某个共性服务。
虽然上述由第三方提供共性服务的解决方案可以节约各种资源,降低业务信息系统开发的工作量,但是由于对于业务信息系统而言,其所需的多种具有共性需求的功能模块需要由多个第三方提供,而各个第三方功能模块提供商都是分散的、独立开发和经营的,所以各个第三方功能模块之间或者接口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具体的,请参见图4a,对于第三方功能模块提供方而言,其必须针对各个业务信息系统提供所需的接口(业务信息系统的个性化需求或者为了与其他第三方功能模块适配);请参见图4b,对于业务信息系统而言,其必须针对各个第三方功能模块提供所需接口(该第三方功能模块的个性化需求或者为了与其他第三方功能模块适配)。
而业务信息系统为了很好的向各个用户提供网络服务,就需要在各个第三方功能模块之间进行适配和集成,首先需要付出更多的适配协调工作量,其次,集合这些第三方功能模块能否很好的提供网络服务还存在风险,因为有时两个第三方功能模块之间的适配协调是无法实现的;并且,对于每个业务信息系统都需要作接口适配协调的工作。对于第三方功能模块也是如此,其也需要开发各种各样的接口。各种接口之间的适配协调导致了在网络服务提供过程中技术资源的严重浪费。
总之,需要本领域技术人员迫切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就是:如何能够创造性的提供一种高效、资源节约型的网络服务提供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涉及四方的提供网络服务的系统,能够非常高效的帮助业务信息系统提供网络服务,并可以降低各种接口适配之间的工作量。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提供服务运营支撑的第四方服务平台,用于整合各种业务信息系统和各种第三方功能模块,以帮助业务信息系统高效提供网络服务。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涉及四方的提供网络服务的系统,具体可以包括:
多个业务信息子系统,所述业务信息子系统用于向各个用户提供某一领域的具体业务网络服务;
多个第三方服务提供子系统,所述第三方服务提供子系统用于向至少一个业务信息子系统提供某一共性服务;所述共性服务指向各个业务信息系统的共性需求;
第四方服务平台,位于所述各业务信息系统和各第三方服务提供子系统之间,以适配所述各业务信息系统和各第三方服务提供子系统;所述第四方服务平台用于向各个业务信息系统提供统一接口,以及向各个第三方服务提供子系统提供统一接口,并调度所需服务和返回结果。
优选的,所述第四方服务平台进一步可以包括:
服务运营支撑系统,用于向各个第三方服务提供子系统提供注册、管理接口;以及,向各个业务信息系统提供注册、管理接口;
服务集成开发工具,用于依据所述服务运营支撑系统中的相关注册管理信息,向各个业务信息系统提供集成开发服务,获得一业务信息系统调用相关第三方服务的业务逻辑流程;
服务运行基础平台,用于解析所述服务集成开发工具生成的业务逻辑流程文件,按照相应流程调用相应的第三方服务,以及接收服务执行反馈信息。
优选的,所述服务运行基础平台进一步包括:转发单元,用于接受一业务信息系统的请求信息,并转发至相应的第三方服务提供子系统;以及接受该第三方服务提供子系统的反馈信息,并转发至相应的业务信息系统;或者,连接建立单元,用于接受一业务信息系统的连接请求信息,在该业务信息系统和相应的第三方服务提供子系统之间建立并维护一连接,由该业务信息系统通过该连接与相应的第三方服务提供子系统完成通信;以及接受该业务信息系统的关闭请求信息,关闭该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四方服务平台可以进一步包括:服务评价单元,用于对相连的各个第三方服务提供子系统的信息数据进行处理,获取评价参数,以便于各个业务信息系统进行选择;所述评价参数包括对第三方服务提供子系统所提供服务的等级评价。
优选的,所述共性服务包括:统一信任类服务、授权管理类服务、可定制即时通信类服务、征信与信用类服务、商业智能类服务、信息安全监控与审计服务、信息检索服务或者计费管理服务。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提供服务运营支撑的第四方服务平台,包括以下部件:
服务运营支撑系统,用于向各个第三方服务提供子系统提供注册、管理接口;以及,向各个业务信息系统提供注册、管理接口;
服务集成开发工具,用于依据所述服务运营支撑系统中的相关注册管理信息,向各个业务信息系统提供集成开发服务,获得一业务信息系统调用相关第三方服务的业务逻辑流程;
服务运行基础平台,用于解析所述服务集成开发工具生成的业务逻辑流程文件,按照相应流程调用相应的第三方服务,以及接收服务执行反馈信息。
优选的,所述服务运营支撑系统还可以包括:用于向第四方服务平台运营者提供登录、管理服务的接口。
优选的,所述服务运行基础平台还可以包括:用于从所述服务运营支撑系统获取第三方共性服务的服务地址代理的接口。
优选的,所述服务运营支撑系统还可以包括:用于供所述服务运行基础平台在运行时进行针对业务信息系统的认证鉴权的接口;以及,用于在提供注册、管理服务时进行认证鉴权的接口。
优选的,所述服务运行基础平台通过以下方式完成的对相应第三方共性服务的调用和反馈:接受一业务信息系统的请求信息,并转发至相应的第三方服务提供子系统;以及接受该第三方服务提供子系统的反馈信息,并转发至相应的业务信息系统;或者,接受一业务信息系统的连接请求信息,将建立一连接,由该业务信息系统通过该连接与相应的第三方服务提供子系统完成通信;以及接受该业务信息系统的关闭请求信息,关闭该连接。
优选的,所述服务运营支撑系统还可以包括:服务评价单元,用于对相连的各个第三方服务提供子系统的信息数据进行处理,获取评价参数,以便于各个业务信息系统进行选择;所述评价参数包括对第三方服务提供子系统所提供服务的等级评价;所述第三方服务提供子系统的信息数据存储在第三方服务功能数据库中。
优选的,所述服务运营支撑系统还包括:用于针对相应第三方共性服务设置计费规则的模块;以及,在所述服务运行基础平台完成相应第三方共性服务调用执行后,完成计费过程的模块。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涉及四方的提供网络服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多个第三方共性服务子系统通过第四方服务平台的服务运营支撑系统完成相关信息的注册和管理;所述相关信息包括具体服务信息以及相关计费信息;
多个业务信息子系统通过第四方服务平台的服务运营支撑系统完成相关信息的注册和管理;所述相关信息包括该业务信息子系统的具体信息以及其对所注册的第三方共性服务的选择信息;
多个业务信息子系统通过第四方服务平台的服务集成开发工具,创建和提交其所需的业务逻辑流程文件;
当业务信息子系统请求执行相关流程时,第四方服务平台的服务运行基础平台解析所请求的业务逻辑流程文件,并调用所述服务运营支撑系统完成鉴权步骤;
第四方服务平台的服务运行基础平台按照相应的业务逻辑流程,依次调用执行相应的第三方共性服务,并调用所述服务运营支撑系统完成计费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提出的第四方服务平台并不直接提供共性服务,其目的主要是用于降低业务信息系统使用第三方共性服务的难度,节约现有技术中二者结合过程中的资源整合工作量,促进业务信息系统可以更加方便、快速的解决自己的共性需求。
本发明的优势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丰富的服务资源,可靠的支撑保障。第四方服务平台提供了一个统一发现及描述服务的服务资源库。该服务资源库中登记了搭建业务信息系统所需的大量常见第三方共性服务。同时,第四方服务平台还为登记的共性服务提供运营支撑功能,保障业务信息系统可以稳定、可靠地使用这些服务。客户可以在第四方服务平台丰富的服务资源库中集中选购所需的共性服务,降低商务成本并享受打包的服务资费。
统一的服务接口,简化的开发流程。第四方服务平台通过对服务流程进行规范化,以及对各专业第三方共性服务的接口进行标准化,形成了统一的服务访问方式。通过第四方服务平台提供的标准化服务访问接口,业务信息系统的集成开发流程得到很大程度的简化,进行第三方共性服务的集成成本明显降低。同时,由于采用了统一的接口方式,业务信息系统随时可以“无缝”的选择新的共性服务运营商,替换原有服务方案。
互联互通。当业务信息系统需要使用多个同类第三方共性服务时,不同服务运营商之间的互联互通,由第四方服务平台负责完成。例如电子认证服务,由电子认证服务运营商A颁发的电子认证签名证书,在电子认证服务运营商B的鉴别系统中也可以被正确识别。第四方服务平台还对所集成的共性服务进行完善的运营监管,确保互联互通的及时性、正确性和完整性。
新生的服务智能,细致的业务分析。第四方服务平台通过集成专业的第三方共性服务,为业务信息系统的高层应用实现带来了便利性;同时,第四方服务平台还能根据所积累的第三方共性服务的运营支撑数据向业务信息系统提供智能的服务挖掘服务,为业务信息系统提供细致的共性服务业务分析。例如,数据共享或者数据挖掘等等。再例如,本发明的第四方服务平台还可以基于历史数据对各个第三方共性服务提供商进行评价,以便各个业务信息系统选择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采用直接服务提供方式的业务信息系统架构图;
图2a是直接服务方式中业务信息系统的核心业务组件和其他组件的逻辑关系示意图;
图2b第三方共性服务提供方式中业务信息系统的核心业务组件和其他组件的逻辑关系示意图;
图3是涉及三方的网络服务提供解决方案的结构框图;
图4a和图4b是第三方共性服务提供系统和业务信息系统的异构接口差异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涉及四方的提供网络服务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提供服务运营支撑的第四方服务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种服务服务运行基础平台的具体实现方案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种服务服务运营支撑系统的具体实现方案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一种涉及四方的提供网络服务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
图10是本发明一种涉及四方的提供网络服务的方法优选实施例的具体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5,示出了本发明一种涉及四方的提供网络服务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可以包括:
多个业务信息子系统501,所述业务信息子系统用于向各个用户提供某一领域的具体业务网络服务;在图1中采用业务信息子系统1,2,...,n表示多个业务信息子系统;
多个第三方服务提供子系统502,所述第三方服务提供子系统用于向至少一个业务信息子系统提供某一共性服务;所述共性服务指向各个业务信息系统的共性需求;在图1中采用第三方服务提供子系统1,2,...,n表示多个第三方服务提供子系统;
第四方服务平台503,位于所述各业务信息系统501和各第三方服务提供子系统503之间,以适配所述各业务信息系统和各第三方服务提供子系统;所述第四方服务平台503用于向各个业务信息系统提供统一接口,以及向各个第三方服务提供子系统提供统一接口,并调度所需服务和返回结果。
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第四方服务平台503所提供的统一接口可以采用各种可行的技术模式,如下,简单介绍几种。
例1
采用Web服务(Web Service)的方式。Web Service完全基于XML(可扩展标记语言)、XSD(XML Schema)等独立于平台、独立于软件供应商的标准,是创建可互操作的、分布式应用程序的新平台。
具体的,可以对于不涉及用户界面交互的功能,如数据验证,计费等,以Web Service的形式,对上层应用提供直接调用。这类服务用标准的WDSL进行描述(WDSL是一种XML语法,开发人员和开发工具可以用它来表示Web服务的功能),并用HTTP或HTTPS的方式对外发布,如可信数据验证服务将通过预先设定的URL(如,http://www.4thservice.org)进行发布。各个业务信息子系统的开发者可以采用自己熟悉的语言对这些Web Service进行调用。现代的高级语言如java,C#等都可以直接根据WSDL描述直接生成调用代码,因此相关的应用开发将会非常便捷。
例2
采用聚合应用模式(Ma shup组件模式)。聚合应用就是使用不同的网站提供的服务或者组件,并将其可以说是“聚合”到一起,建立一个有用的新应用。
具体的,对于涉及用户界面交互的功能,如可信身份登录,可定制即时通信等应用,为了减少应用开发者的工作量和服务调用次数,这服务将以嵌入式页面的模式对外提供集成调用,其实施是通过在网站的登录页面中嵌入一些javascript脚本或iframe,将第四方服务平台的部分功能集成到网站原有界面中。
如通常网页中的“登录”按钮,就可以一段嵌入到原有应用页面的脚本代码,用户点击此按钮后,将由第四方服务之一——统一信任服务对用户的身份凭证(数字证书,动态口令卡的等)进行验证,验证成功后会将用户的可信身份信息再传递给应用网站。具体脚本代码可以如下:
<script>
Var m_userid=1270;
</script>
<script src=http://serviceinall.com/talk.js/>
例3
采用本地代理模式。
具体的,对于某些数据流量较大的服务,如安全信息监控与审计类服务等,第四方服务平台还将提供一些可以在业务信息系统本地部署的代理组件,代理组件采用小数据流的心跳机制与第四方服务平台维持通信。由于共性服务组件部署在本地,将通讯限制在局域网内,避免影响原有业务的性能。
通过第四方服务平台完成的通信过程(如,服务请求、服务执行和服务反馈过程),可以由第四方服务平台帮助转发,也可以由所述业务信息子系统和第三方服务提供子系统直接完成通信。具体的,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四方服务平台可以进一步包括转发单元,用于接受一业务信息系统的请求信息,并转发至相应的第三方服务提供子系统;以及接受该第三方服务提供子系统的反馈信息,并转发至相应的业务信息系统。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四方服务平台也可以进一步包括连接建立单元,用于接受一业务信息系统的连接请求信息,在该业务信息系统和相应的第三方服务提供子系统之间建立并维护一连接,由该业务信息系统通过该连接与相应的第三方服务提供子系统完成通信;以及接受该业务信息系统的关闭请求信息,关闭该连接。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为了帮助所述业务信息子系统更好的选择所需的第三方服务提供子系统,所述第四方服务平台还可以进一步包括服务评价单元,用于对相连的各个第三方服务提供子系统的信息数据进行处理,获取评价参数,以便于各个业务信息系统进行选择;所述评价参数包括对第三方服务提供子系统所提供服务的等级评价。具体的,可以建立一个统一发现及描述服务的服务资源库。该服务资源库中登记了搭建业务信息系统所需的大量常见第三方共性服务,并具有相应的评价参数。例如,可以记录第三方服务提供商在注册服务的时候所承诺给用户提供的服务等级;还可以由服务评价单元对第三方服务提供子系统所提供的实际服务情况进行等级评价。
第三方服务提供子系统在所述服务资源库中注册自己时,需要提供其个性化特点或者应用限制等等,以便所述第四方服务平台进行评价以及各个业务信息子系统进行选择。
具体的,当某个业务信息系统对本发明的第四方服务平台所集成的某项或多项共性服务功能(由其他第三方实际提供)感兴趣,则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完成服务的开通:
1)业务信息系统进行实体登记注册,以便第四方服务平台进行身份识别;
2)在第四方服务平台的服务资源库中搜索并确认所需要的服务;
3)根据需求选择一种最适合使用该共性服务的计费策略;
4)等待服务使用授权和服务开通,该步骤由对应的第三方共性服务运营商完成;
5)获得第四方服务平台的接口调用信息,准备开发应用服务。
6)如果需要流程化调用所选购的多个共性服务,可以在第四方服务运营支撑平台提供的可视化流程配置界面中拖拽出需要的流程。获得流程服务的接口调用方法,即业务信息系统开发相应的接口调用,以调用所述第四方服务平台所提供的流程服务,由该流程服务协调各个共性服务,支持基于各个共性服务的组合应用;当然,该业务信息系统仍然需要针对各个共性服务开发相应的应用。
本发明可以为现代服务业的电子商务、电子金金融、数字教育、现代物流、数字旅游、数数字社区、数数字医疗、数字媒体等等各领域、各行业的业务信息系统提供具有统一接接口格式的、可互联互通的集成平台。本发明的第四方服务平台可以支持服务保障和服务运营支撑,是针对共性服务提供的基础设施。第四方服务平台可以支持的共性服务可以包括:统一信任类服务、授权管理类服务、可定制即时通信类服务、征信与信用类服务、商业智能类服务、信息安全监控与审计服务、信息检索服务或者计费管理服务等。下面分别对各个可能的服务类型进行简单介绍。
(1)、统一信任类服务
根据侧重点不同,统一信任类服务可以被区分为以下两种:可信身份服务(也即电子认证)和证据保全/责任认定服务。
可信身份服务
此服务负责解决电子交易中“身份确认”问题。它提供以下功能:
绑定可信身份来源:可信身份服务可以直接将这些身份凭证绑定到第四方服务支撑平台上,当持有这些身份凭证的用户第一次登录到可信身份服务时,此绑定过程就会自动发生,并提示用户进行确认。
注册/审核/颁发可信身份凭据:对于尚无身份凭证的用户,可信身份服务提供了统一的注册登记界面,用户的身份信息提交并得到核查确认后,用户将收到硬件或软件形式的身份凭证。借助此身份凭证,用户就可以在所有支持可信身份服务的网站上进行登录和安全的电子交易。
可信身份登录验证:可信身份登陆验证服务使业务信息系统的业务流程能方便、准确地获得用户的可信身份数据——不单是静态的数据,还包括一些不断动态更新的数据(如信用度)。
可信企业/个人信息查询:个人/企业/网站都可可以借助此可信信息查询服务核实个人/企业的真实信息。
证据保全与责任认定服务(简称责任认定服务)
此服务主要解决电子交易中的第三方责任认定问题。在此服务的基础上,可以实现电子合合同,电子票票价,以及电子公证等等应用。以电电子合同为为例,证据保全/责任认定服务将为此类应用提供以下功能:
合同签署功能:责任认定服务为业务信息系统提供了电子合同的签署/验证接口,业务信息系统可以通过Mashup(网页代码嵌入)的方式把这些功能嵌入到已有的业务流程中。
证据保全功能:签署完毕的电子合同数据实际是由业务信息系统和统一信任服务共同提供,业务信息系统提供合同的内容部分(content和digest),统一信任服务则提供安全保障相关的部分(signature)。用户可以离线保存这些带有签名的合同数据,也可以委托责任认定服务代为保存,以备发生纠纷时进行司法取证。
合同验证功能:所有的签名和时间戳都是满足PKCS和X509相关标准的,任何持有这些数据的企业/个人都可以对其进行验证(统一信任服务提供专门的验证界面,用户也可以根据电子签名标准自行进行验证)。
(2)授权管理类服务
授权管理,即访问控制,是信息系统安全的核心策略之一。它与信息加密、身份鉴别、安全审计、入侵检测等系统安全理论与技术有机结合,构成了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和传输数据的安全基础设施。授权管理是业务信息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共性组成部分,它负责对完成身份鉴别的用户进行授权。
授权管理类服务主要包括身份与权限策略管理服务、身份与权限服务、在线授权服务、跨域授权中介服务等。
授权管理系统通过API、过滤器插件向应用系统提提供了在线访问控制功功能。当用户登录到应用系统的时候,应用系统授权API、过滤器插件通过身份权限服务器中获得用户的权限信息,在线授权决策系统提供的访问控制功能就可以根据用户的权限信息对用户进行访问控制。
身份与权限策略管理服务:通过Web界面向管理员提供身份与权限策略配置功能,如身份与权限策略信息的查询、修改、添加、删除等等。
身份与权限服务:通过RMI、Web Service接口向其他服务系统提供身份与权限信息的查询、修改、添加、删除等功能。其中,RMI定义了一组远程接口,可以用于生成远程对象。客户机可以像调用本地对象的方法一样用相同的语法调用远程对象。RMI API提供的类和方法可以处理所有访问远程方法的基础通信和参数引用要求的串行化。进一步,服务系统还可以屏蔽对LDAP(轻量级目录访问协议)的直接调用,使得有关功能的调用更简单。
在线授授权服务:提供用户访问的在线授权决策功能。
跨域授授权中介服服务:提供用户跨域访问的授权中介服务功能。
(3)可定制即时通信类服务
可定制的即时通讯服务以互联联网和电信网为传输平台,集文字、短信、电话交流于一体,可可实现访客与访客之间、访客与客服之间、客服与客服之间的即时通讯功能。除了具备强大、灵活、方便的即时通讯功能以外,可定制的即时通信服务还提供很多扩展的功能,比如网页对话功能、访客监测功能、对话转移功能、网站价值分析功能、在线会议室功能、短信群发功能、机器人辅助输入功能、常用语功能、在线截屏功能、在线文件传送功能等。各类应用平台根据自己对即时通讯服务的特定需求可以通过配置选择自己所需的各项功能。在应用平台上整合即时通信服务可以为平台客户提供在线客服和网站营销功能。
(4)征信与信用类服务
目前,我国缺少信用官方机构,没有统一的信用资料中心,各组织和个人的信用资料非常分散,相互之间不能互相合作和利用,很难对某个组织/个人的信用状况给出合理的评价。标准化征信与信用服务,可以使这些分散的组织和数据有机的结合起来,达到信息共享的目的。通过征信与信用服务的标准化,各机构可以快速、全面的获得信用数据,提供信用服务,从而达到建设我国非官方的、商业化的信用体系的目的。
征信服务:指对有关信息的收集、加工和生产,其具体涵义是指对他人/组织的资信状况进行系统调查和评估。从行业分工的角度看,不强调信用管理咨询或顾问服务,与信用评级也有根本区别。征信的内容可以是商业交易记录、合作伙伴的评价、信用调查机构的专业报告、银行活动记录、专业质量/管理等认证报告等。
信用服务:信用服务提供信用的搜索、查询,对信用状况进行评级,出具信用报告,为个人和组织/政府提供信用报告查询服务,为商业合作、交易、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用途提供有关信息服务。
(5)商业智能类服务
商业智能类服务主要提供商业数据聚集分析服务,其目标是将数据转化为信息,信息转化为知识,从而为现代服务业各行业的业务信息系统深层次的业务经营分析和智能决策服务。商业智能类服务在业务分析主题方面一般分为两种情况,分别是在面向现代服务业运营商的多维分析主题和数据挖掘主题。多维分析主题主要包括客户管理、客户发展分析、收入分析、营销管理分析、市场竞争分析、服务质量分析、大客户分析、渠道分析等。而数据挖掘主题主要包括客户分群、购物篮分析、预测分析(预测流失客户,预测潜在客户,预测销售量和净利润)等。商业智能类服务从实现功能上主要包括数据的ETL功能(抽取、转换和和装载),OLAP功能,报表展现等。
BI-ETTL服务构件:支持常见的文档格式(如XML、TXT、EXCEL等)数据的提取和生成,并支持大多数当前流行的数据库系统(如MySQL、Oracle、SQL Server等)。
BI-OLAP服务构件:主要针对数据进行多维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提供全方位、全粒度的信息。例如,可以提供以下的具体功能:显示所属父成员;隐藏或显示网格;压缩空行/列;交换坐标轴;允许按成员钻取;允许按位置钻取;钻取替代;钻取指标;显示图表;配置图表;配置打印设置;导出为PDF;导出为excel等。
BI-Report服务构件:可以为企业运营提供最基本的信息,它主要分为四个功能层次,分别是数据层、数据转换层、业务逻辑层和表示层。BI-Report支持多种不同类型的数据库统统,不仅可以从数据库中提取信息,生成列表,图表(饼图、折线图、柱状图),交叉表(十字表格、矩阵),信函和文档,混合报表等形式的报表,存储为Web或PDF格式,而且还可以针对生成报表进行分析、编排、设计等。BI-Report支持数据定制功能,具有友好的操作界面,支持层叠样式表CSS功能,可以针对用户需求设计出任何样式的报表。
(6)信息安全监控与审计类服务
信息安全监控与审计类服务采用成熟的浏览器/服务器/数据库架构,融合多种信息安全产品和技术管理,充分实现组织、管理、技术三个体系的合理调调配,能够最大化的保障网络、系统和应用的安全性。
信息安全监控与审计服务可以分为SMC、DAC和V-SIMS三部分。
SMC:安全管理中心,以B/S/D三层架构实现监控、管理、响应、报表等功能。
DAC:数据分析中心,其以后台服务方式实现综合分析、关联分析、资产发现、脆弱性信息采集分析等数据分析处理功能。
V-SIMS: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它完成了安全信息的采集、过滤、聚并、入库等功能,可以方便的实现分布、分级部署事件采集引擎。
(7)信息检索类服务
业务信息系统中有大量关于海量数据如何进行检索的共性需求。信息检索类服务不但可以满足足业务信息系统中大大小小的信息检索需要,而且还可以提供统一、高效、稳定、易用的产品和强大功能的检索能力。
信息检索和定制系统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标准的查询语句提供全面的检索服务,当然用户在使用检索服务之前,还需要根据后台程序提供的UI界面配置和定义自己的数据格式和查询需求,并将用户数据录入系统后开始查询。这些操作的实现都是通过网络完成的。
(8)计费管理类服务
计费服务是业务信息系统实现运营收入的源头和依据,计费系统的准确性、实时性直接关系到客户服务质量和和服务运营商的收入。
计费服务以互联网为通信平台,面向现代服务业,通过计费规则定制,计计费消息处理,计费账单查询等功能,为电子商务、电子金融、现代物流、数字教育、数字媒体等行业提供计费的关键技术支撑服务。
计费服务可以根据行业和服务不同特点,定制出风格迥异的计费方案,同时也可以支持跨行业多服务间的融合计费,使得服务供应商能制定出更具灵活性的套餐,捆绑销售(包括多产品,多业务)、交叉优惠等,除了个人账户以外,可以建立公司账户,家庭账户等组合账户,利用社会关系网扩大计费服务的使用面。
计费服务采用规则引擎和cache(缓存)机制对计费信息进行处理,规则引擎使用动态语言来描述规则,采用If-Then-Else等关键字来表达业务逻辑,允许使用专用的类似英语的自然语言描述规则,采用动态编译加载的机制,并且可以对规则进行循环复用。计费服务采用分布式架构可以满足大容量,高并发的计费请求。
计费服务基于开放的平台,提供了完善的接口供外部系统调用,包括AJAX脚本调用,Web Service调用,针对邮件服务器的SMTP和POP3接接口,以及未来标准扩展接口,如SIP和Diameter等。
参见图6,示出了本发明一种第四方服务平台实施例的结构框图,该第四方服务平台用于提供服务运营支撑,具体可以包括:
服务运营支撑系统601,用于向各个第三方服务提供子系统604提供注册、管理接口;以及,向各个业务信息系统605提供注册、管理接口;
服务集成开发工具602,用于依据所述服务运营支撑系统中的相关注册管理信息,向各个业务信息系统提供集成开发服务,获得一业务信息系统调用相关第三方服务的业务逻辑流程;
服务运行基础平台603,用于解析所述服务集成开发工具生成的业务逻辑流程文件,按照相应流程调用相应的第三方服务(共性服务),以及接收服务执行反馈信息。
所述服务集成开发工具602是业务信息系统在开发阶段使用共性服务进行业务流程组合与定制的工具。服务集成开发工具通过访问服务运营支撑系统601提供的接口获取某个业务信息系统已经登记使用的共性服务,将共性服务作为元素展现给业务信息系统开发人员。使用某种业务流程建模语言组合业务逻辑,最终交付服务运行基础平台运行。本发明服务集成开发工具602的实现特点在于实现业务流程建模语言的实现与图形方式展现,业务信息系统开发人员进行流程建模后的可行性验证,动态获取业务信息登记的共性服务。
参见图7,示出了所述服务运行基础平台的一个具体实现方案。在图7所示的服务服务运行基础平台中,其可以包括流程运行引擎701、事务管理702、日志管理703、业务流程监控管理704、运行时流程存储库705以及服务总线706几大模块。
图7所示的服务服务运行基础平台完成的主要功能是:
1、通过服务总线完成对相应共性服务(第三方服务)的调用,服务总线扮演的角色是共性服务的服务代理。
2、接收由服务集成开发工具提交的业务流程开发结果,流程运行引擎启动新的流程实例,并进行业务流程的生命周期管理。
3、业务流程运行时完成监控管理,提供日志、事物管理等。
参照图8,示出了所述服务运营支撑系统的具体实现方案。在图8所示的例子中,服务服务运营支撑系统(MOSS)是参照电信行业的服务运营支撑系统模型结合现代服务业的特点而形成的。MOSS从设计上被划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数据层801,基础服务层802及运营支撑层803。
其中,数据层801负责维护管理第四方服务平台所有用户数据、共性服务信息(构件数据),计费数据、系统配置数据和业务分析数据。
基础服务层802为实现MOSS的运行支撑功能做了关键技术保证,这包括提供电子认证服务、共性服务的授权管理、系统安全监控等。
运营支撑层803,为共性服务用户、业务信息系统开发用户及第四方服务平台管理者提供了服务开通、服务管理、服务保障等功能,例如,可以包括用户管理、共性服务管理、业务信息系统管理、计费管理、授权管理、安全监控前台逻辑与接口等等。
本发明的第四方服务平台可以提供四类指向外部的接口。具体如下:
1、服务运营支撑系统MOSS所提供的共性服务管理接口。共性服务提供子系统可以通过该接口登录MOSS系统进行共性服务管理的功能。该接口的具体技术实可以采用BS结构,共性服务提供商通过网页对自身提供的各项共性服务进行配置管理,包括自定义计费规则等,Web服务器接收用户参数保存在MOSS系统用户数据库中。例如,共性服务提供商通过MOSS系统提供的接口进行用户注册、共性服务注册、开通和计费规则定制等操作;MOSS系统保存用户应用的各项数据。
2、服务运营支撑系统MOSS所提供的应用服务管理接口。各个业务信息子系统通过该接口登录MOSS系统进行其相应的各种应用服务的管理功能。该接口的具体技术实可以采用BS结构,上层应用(各个业务信息子系统)通过网页就能对自身的应用服务进行配置管理,Web服务器接收用户参数保存在MOSS系统用户数据库中。应用服务管理管理接口是指服务运营支撑系统MOSS为业务信息系统开发方这一角色专门开发的管理逻辑,是Web形式的管理界面。
例如,应用服务提供商通过MOSS系统提供的应用服务管理接口进行用户注册、应用服务激活和注销操作。MOSS系统保存用户应用的各项数据,在服务开发阶段及服务运行阶段,服务集成开发工具和服务运行基础平台向MOSS系统请求用户鉴权信息和具体信息,MOSS系统将查询应用服务管理接口所收集的用户信息,并通过MOSS提供给服务集成开发工具的内部接口向其返回相应结果。
3、所述服务运营支撑系统可以提供用于向第四方服务平台运营者提供登录、管理服务的接口。通过该接口,第四方服务平台运营者可以登录MOSS系统进行系统管理、应用服务用户和共性服务用户管理的功能。该接口的具体技术实可以采用BS结构,第四方服务平台运营者通过网页就能对MOSS系统进行配置管理,Web服务器接收各项参数保存在MOSS系统数据库中。例如,第四方服务平台运营者登录到MOSS,通过该接口管理应用服务开发商、共性服务开发商的各种信息。
4、由服务集成开发工具所提供的应用服务开发接口(针对业务信息子系统),例如,应用服务开发商使用服务集成开发工具将已选定的共性服务集成到应用服务当中去,获得图形化的业务逻辑流程文件。
同时,本发明的第四方服务平台还可以提供两类指向内部的接口。具体如下:
服务服务运行基础平台的服务总线可以向MOSS提供用于进行共性服务服务地址代理的接口;接口方式为Web Service。服务服务运行基础平台也可以向服务集成开发工具提供服务启动的接口,并可以通过该接口提供开发工具包给服务集成开发工具。即,所述服务运行基础平台还可以提供用于从所述服务运营支撑系统获取第三方共性服务的服务地址代理的接口。
服务运营支撑系统MOSS可以设置供服务服务运行基础平台在运行时进行认证鉴权的接口,接口方式为Web Service。即所述服务运营支撑系统还包括:用于供所述服务运行基础平台在运行时进行针对业务信息系统的认证鉴权的接口;以及,用于在提供注册、管理服务时进行认证鉴权的接口。服务运营支撑系统MOSS还可以设置供服务集成开发工具调用获取应用服务定制的相关信息的接口,接口方式为Web Service。
所述服务运行基础平台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完成的对相应第三方共性服务的调用和反馈:接受一业务信息系统的请求信息,并转发至相应的第三方服务提供子系统;以及接受该第三方服务提供子系统的反馈信息,并转发至相应的业务信息系统;或者,接受一业务信息系统的连接请求信息,将建立一连接,由该业务信息系统通过该连接与相应的第三方服务提供子系统完成通信;以及接受该业务信息系统的关闭请求信息,关闭该连接。
所述服务运营支撑系统还包括服务评价单元,用于对相连的各个第三方服务提供子系统的信息数据进行处理,获取评价参数,以便于各个业务信息系统进行选择;所述评价参数包括对第三方服务提供子系统所提供服务的等级评价;所述第三方服务提供子系统的信息数据存储在第三方服务功能数据库中。
所述服务运营支撑系统还包括:用于针对相应第三方共性服务设置计费规则的模块;以及,在所述服务运行基础平台完成相应第三方共性服务调用执行后,完成计费过程的模块。
第四方服务平台提供的具体功能可以从用户注册阶段、服务开发阶段和服务运行阶段这3个阶段来描述。
用户注册阶段
完成应用服务开发商用户(业务信息系统开发者)和共性服务提供商两类用户的注册,这个阶段只与系统中的MOSS部分交互。
服务开发阶段
上层用户(业务信息系统开发者)使用服务集成开发工具开发业务信息应用系统。这个阶段与服务集成开发工具、MOSS部分交互。当应用服务开发完成,并与MOSS系统交互,完成业务的定制后就进入服务运行阶段。
服务运行阶段
业务信息系统调用共性服务,将首先通过服务运行基础平台与MOSS进行交互,通过MOSS认证鉴权后,就可以调用相关共性服务。同时MOSS系统将提供相应的服务计费和服务保障功能。
具体的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共性服务提供商用户注册。共性服务提供商注册共性服务。完成共性服务在MOSS系统和服务服务运行基础平台中的注册,包括服务描述信息、分类信息、实体信息、接口描述信息及计费规则,然后MOSS系统将注册结果返回共性服务提供商。
应用服务开发商用户注册。上层应用服务开发商(业务信息系统开发者)需将自身相关信息在MOSS系统注册,然后MOSS系统将注册结果返回给上层用户。为在某个应用中使用某个共性服务,上层应用服务开发商还需要注册一个应用服务,然后为该应用服务选择几个共性服务,并且还需要为需要付费的共性服务选择某个计费规则。
应用服务开发与激活。在此阶段,业务信息系统开发者通过服务集成开发工具在服务使用者和第四方服务平台之间建立一个代理层,帮助服务使用者方便使用各种服务,并且能够对这些服务进行流程化的管理和配置,同时向应用服务开发者提供一个通用的插件模型,使新的服务提供者所提供的服务能够迅速融入到本平台中来。一般的,应用服务开发完成后,使用服务之前还需要完成应用服务激活。
应用服务运行。应用服务运行阶段对共性服务的调用将通过服务运行基础平台,服务运行基础平台会将应用开发商信息、应用服务信息以及所请求的共性服务信息提交给MOSS进行鉴权,在得到MOSS的授权模块和计费模块的认可之后,服务运行基础平台帮助应用服务调用共性服务。在此过程中,MOSS还可以提供对服务调用相关的计费服务。
参照图9,示出了一种涉及四方的提供网络服务的方法实施例,包括:
步骤901、多个第三方共性服务子系统通过第四方服务平台的服务运营支撑系统完成相关信息的注册和管理;所述相关信息包括具体服务信息以及相关计费信息;
步骤902、多个业务信息子系统通过第四方服务平台的服务运营支撑系统完成相关信息的注册和管理;所述相关信息包括该业务信息子系统的具体信息以及其对所注册的第三方共性服务的选择信息;
步骤903、多个业务信息子系统通过第四方服务平台的服务集成开发工具,创建和提交其所需的业务逻辑流程文件;
步骤904、当业务信息子系统请求执行相关流程时,第四方服务平台的服务运行基础平台解析所请求的业务逻辑流程文件,并调用所述服务运营支撑系统完成鉴权步骤;
步骤905、第四方服务平台的服务运行基础平台按照相应的业务逻辑流程,依次调用执行相应的第三方共性服务,并调用所述服务运营支撑系统完成计费步骤。
参照图10,示出了某个业务信息系统A通过本发明的第四方服务平台完成对第三方共性服务(电子认证服务B)的调用执行过程实施例,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1、电子认证服务B向服务运营支撑系统MOSS注册实体、开通共性服务的帐户;
2、电子认证服务B向服务运营支撑系统MOSS发布自己所能提供的共性服务;
3、电子认证服务B向服务运营支撑系统MOSS发布所提供的各项服务的计费规则;
通过上述三个步骤,就将电子认证服务B注册到服务运营支撑系统MOSS了。
4、服务运营支撑系统MOSS通过内部接口将电子认证服务B所注册的信息提供给服务运行基础平台(Runner);该步骤中,服务运营支撑系统MOSS要将共性服务寻址信息提交给服务运行基础平台,此时,服务运行基础平台可以开通一个Web Service接口随时等待这个请求;
5、业务信息系统A向服务运营支撑系统MOSS注册实体、开通业务信息系统A的帐户;
6、业务信息系统A向服务运营支撑系统MOSS注册其相应的业务应用服务;
7、通过服务运营支撑系统MOSS所提供的搜索服务查询所需的服务,如,以电子认证作为关键字;
8、服务运营支撑系统MOSS在所注册的各个共性服务信息中进行查询,返回电子认证服务列表,并可以通过参数评定等方式对其进行排序;
9、业务信息系统A从电子认证服务列表中选择了电子认证服务B,如电子认证服务B在列表中排名比较考前或者计费方式比较适合等;
10、业务信息系统A从服务集成开发工具获取所需的开发工具包,并鉴别身份;
11、服务集成开发工具向服务运营支撑系统MOSS询问,业务信息系统A是否已选择了相应的共性服务;
12、服务运营支撑系统MOSS向服务集成开发工具返回业务信息系统A所选的服务列表,该列表中包括电子认证服务B;
13、服务集成开发工具向业务信息系统A生成服务图形元素模型;
14、业务信息系统A通过服务集成开发工具,通过拖拽图形元素等方式得到业务逻辑流程定义文件;
在图形流程的节点中,除了起始和结束,每个节点都代表一个相应的接口。在业务逻辑流程的编辑过程中,服务运营支撑系统MOSS通一个Web Service接口,随时等待服务集成开发工具的请求:哪个业务信息系统选择了哪些共性服务,并在集成开发界面上显示所返回的结果。
关于业务逻辑流程的图形绘制完成后,就可以将所确定的文件通过设置服务运行基础平台服务器的位置信息,提交给服务运行基础平台了。
15、业务信息系统A检查后,确认业务逻辑并提交给服务集成开发工具;
16、当某个用户通过业务信息系统A希望调用电子认证服务B时,服务集成开发工具向服务运行基础平台提交业务逻辑流程定义文件;
17、服务运行基础平台解析该业务逻辑流程定义文件;
18、服务运行基础平台向服务运营支撑系统MOSS询问,业务信息系统A是否有权调用电子认证服务B?
19、服务运营支撑系统MOSS向服务运行基础平台返回,鉴权成功的消息;
20、服务运行基础平台向服务运营支撑系统MOSS请求预计费;
21、服务运营支撑系统MOSS向服务运行基础平台返回,预计费成功的确认消息;
22、服务运行基础平台向电子认证服务B调用相应的共性服务;
23、电子认证服务B向服务运行基础平台返回调用成功的消息,并返回执行结果;
24、服务运行基础平台向服务运营支撑系统MOSS请求计费;
25、服务运营支撑系统MOSS向服务运行基础平台返回,计费成功的确认消息;结束。
上述步骤17之后的交互过程,可以由服务运营支撑系统MOSS开通一个Web Service接口,随时等待服务运行基础平台的远程调用,对于每个调用给出响应,这些调用可以包括请求鉴权、请求预计费、请求计费等等。
下面我们再来简单比较一下现有技术和本发明。
在第三方服务提供模式中下,开发业务信息系统的大致过程如下:
1、业务信息系统开发商确定自身需要的第三方服务,通过各种渠道搜索需要的这些第三方服务及其提供商信息;
2、业务信息系统开发商经过根据自己的判断标准,与某类第三方服务的一个提供者签订服务购买协议;
3、根据第三方服务的提供方式,如软件开发工具包、Web形式,Web Service调用方式等,业务信息系统开发人员将第三方服务集成到自身的业务信息系统中;
4、对于某个业务信息系统需要使用多个第三方服务时,还需要重复1-3的过程。
5、一旦业务信息系统开发方发现已经签订合同的第三方服务不能满足业务信息系统的需求,改换其他第三方服务提供商非常麻烦,并且很可能同类服务的接口方式不同,前期的学习成本将会白费。
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业务信息系统的开发人员,主要工作包括:
搜索某个领域内的服务提供商;得到尽可能多的有服务资质的第三方服务提供商。学习第三方服务所在服务领域的基本知识,确定某个第三方服务的技术实现与服务水平能否满足自身业务信息系统的需要,并给出评价。学习掌握第三方服务的使用方法。对于简单的应用集成,可以直接将第三方服务加入到业务信息系统中;对于较为复杂的系统,可能需要开发人员再进行适配层的开发,以便更好的集成到业务信息系统中。
而采用本发明,引入第四方服务平台后,业务信息系统开发的流程将会是:
1、业务信息系统开发方首先注册为第四方服务平台的用户,登录第四方服务平台门户系统,根据关键词或者其他方式查询某一领域内当前已经注册到第四方服务平台的所有第三方服务;
2、业务信息系统开发人员查阅某个第三方服务的详细信息和所有被使用历史记录、效果评价等。第四方服务平台将有可能主动提示业务信息系统开发人员需要关联使用的其他第三方服务。这里的业务关联度是根据以前其他的业务信息系统选择第三方服务的情况分析得出的。
3、业务信息系统开发方在第四方服务平台上最终选择某几个第三方服务,若服务不是免费的,还要选择第三方服务提供商定制的计费策略。
4、业务信息系统获取服务集成开发工具,图形化服务集成开发工具可以是一个客户端软件,也可以是一个基于浏览器的页面。服务集成开发工具能够进行与第四方的通信,从而获取某个业务信息系统已经选择的第三方服务信息。服务集成开发工具根据得到的第三方服务信息,生成具有统一样式的图形化元素代表某个第三方服务接口。
5、业务信息系统开发人员通过图形元素的拖拽形式将原本复杂的第三方服务调用集成到业务流程中去。并将结果以特定形式交付给第四方服务平台的服务服务运行基础平台,服务服务运行基础平台负责对第三方服务的实际调用。在服务调用过程中,第四方服务平台提供运行时的监控、授权管理和计费保障。
综上所述,引入第四方服务平台后,业务信息系统开发人员节省的工作内容包括:
不需要自己判断某个第三方服务的服务水平和资质,第四方服务平台根据历史数据和自身的调研,为业务信息系统决策者提供可靠信息;不需要直接的大量代码级服务集成,而是通过图形化服务集成开发工具来集成各个第三方服务;不需要单独与第三方服务提供商签订服务购买合同,而是交由第四方服务平台负责计费基础功能;可以获取相关的多个第三方服务结合使用的信息,从而为业务信息系统开发者寻找多个第三方服务提供建议和成功数据,缩短开发时间;注册到第四方服务平台上的同类服务有统一的接口方式,可以保证无缝的选择第三方服务提供商,替换原有服务方案,不会浪费学习成本。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涉及四方的提供网络服务的系统,一种提供服务运营支撑的第四方服务平台,以及一种涉及四方的提供网络服务的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3)

1、一种涉及四方的提供网络服务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业务信息子系统,所述业务信息子系统用于向各个用户提供某一领域的具体业务网络服务;
多个第三方服务提供子系统,所述第三方服务提供子系统用于向至少一个业务信息子系统提供某一共性服务;所述共性服务是指向各个业务信息系统提供满足其共性需求的服务;
第四方服务平台,位于所述各业务信息系统和各第三方服务提供子系统之间,以适配所述各业务信息系统和各第三方服务提供子系统;所述第四方服务平台用于向各个业务信息系统提供统一接口,以及向各个第三方服务提供子系统提供统一接口,调度所需服务和返回结果,并进行服务的运营支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方服务平台进一步包括:
服务运营支撑系统,用于向各个第三方服务提供子系统提供注册、管理接口;以及,向各个业务信息系统提供注册、管理接口;
服务集成开发工具,用于依据所述服务运营支撑系统中的相关注册管理信息,向各个业务信息系统提供集成开发服务,获得一业务信息系统调用相关第三方服务的业务逻辑流程;
服务运行基础平台,用于解析所述服务集成开发工具生成的业务逻辑流程文件,按照相应流程调用相应的第三方服务,以及接收服务执行反馈信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运行基础平台进一步包括:
转发单元,用于接受一业务信息系统的请求信息,并转发至相应的第三方服务提供子系统;以及接受该第三方服务提供子系统的反馈信息,并转发至相应的业务信息系统;
或者,连接建立单元,用于接受一业务信息系统的连接请求信息,在该业务信息系统和相应的第三方服务提供子系统之间建立并维护一连接,由该业务信息系统通过该连接与相应的第三方服务提供子系统完成通信;以及接受该业务信息系统的关闭请求信息,关闭该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方服务平台进一步包括:
服务评价单元,用于对相连的各个第三方服务提供子系统的信息数据进行处理,获取评价参数,以便于各个业务信息系统进行选择;所述评价参数包括对第三方服务提供子系统所提供服务的等级评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性服务包括:
统一信任类服务、授权管理类服务、可定制即时通信类服务、征信与信用类服务、商业智能类服务、信息安全监控与审计服务、信息检索服务或者计费管理服务。
6、一种提供服务运营支撑的第四方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服务运营支撑系统,用于向各个第三方服务提供子系统提供注册、管理接口;以及,向各个业务信息系统提供注册、管理接口;
服务集成开发工具,用于依据所述服务运营支撑系统中的相关注册管理信息,向各个业务信息系统提供集成开发服务,获得一业务信息系统调用相关第三方服务的业务逻辑流程;
服务运行基础平台,用于解析所述服务集成开发工具生成的业务逻辑流程文件,按照相应流程调用相应的第三方服务,以及接收服务执行反馈信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第四方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运营支撑系统还包括:用于向第四方服务平台运营者提供登录、管理服务的接口。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第四方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运行基础平台还包括:用于从所述服务运营支撑系统获取第三方共性服务的服务地址代理的接口。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第四方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运营支撑系统还包括:用于供所述服务运行基础平台在运行时进行针对业务信息系统的认证鉴权的接口;以及,用于在提供注册、管理服务时进行认证鉴权的接口。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第四方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运行基础平台通过以下方式完成的对相应第三方共性服务的调用和反馈:
接受某业务信息系统的请求信息,并转发至相应的第三方服务提供子系统;以及接受该第三方服务提供子系统的反馈信息,并转发至相应的业务信息系统;
或者,接受某业务信息系统的连接请求信息,建立一连接,由该业务信息系统通过该连接与相应的第三方服务提供子系统完成通信;以及接受该业务信息系统的关闭请求信息,关闭该连接。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第四方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运营支撑系统还包括:服务评价单元,用于对相连的各个第三方服务提供子系统的信息数据进行处理,获取评价参数,以便于各个业务信息系统进行选择;所述评价参数包括对第三方服务提供子系统所提供服务的等级评价;所述第三方服务提供子系统的信息数据存储在第三方服务功能数据库中。
12、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第四方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运营支撑系统还包括:用于针对相应第三方共性服务设置计费规则的模块;以及,在所述服务运行基础平台完成相应第三方共性服务调用执行后,完成计费过程的模块。
13、一种涉及四方的提供网络服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第三方共性服务子系统通过第四方服务平台的服务运营支撑系统完成相关信息的注册和管理;所述相关信息包括具体服务信息以及相关计费信息;
多个业务信息子系统通过第四方服务平台的服务运营支撑系统完成相关信息的注册和管理;所述相关信息包括该业务信息子系统的具体信息以及其对所注册的第三方共性服务的选择信息;
多个业务信息子系统通过第四方服务平台的服务集成开发工具,创建和提交其所需的业务逻辑流程文件;
当业务信息子系统请求执行相关流程时,第四方服务平台的服务运行基础平台解析所请求的业务逻辑流程文件,并调用所述服务运营支撑系统完成鉴权步骤;
第四方服务平台的服务运行基础平台按照相应的业务逻辑流程,依次调用执行相应的第三方共性服务,并调用所述服务运营支撑系统完成计费步骤。
CN2008101045042A 2008-04-22 2008-04-22 一种涉及四方的提供网络服务的系统和方法 Active CN1012722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045042A CN101272281B (zh) 2008-04-22 2008-04-22 一种涉及四方的提供网络服务的系统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045042A CN101272281B (zh) 2008-04-22 2008-04-22 一种涉及四方的提供网络服务的系统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72281A true CN101272281A (zh) 2008-09-24
CN101272281B CN101272281B (zh) 2010-06-30

Family

ID=400059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045042A Active CN101272281B (zh) 2008-04-22 2008-04-22 一种涉及四方的提供网络服务的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72281B (zh)

Cited B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47215A1 (zh) * 2010-05-24 2011-12-01 Li Jianfeng 电子往来账款及相关业务管理系统、平台、模块与方法
CN102546458A (zh) * 2010-12-28 2012-07-0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即时通信中的服务请求方法及系统
CN102646236A (zh) * 2012-03-30 2012-08-22 云南远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流程引擎平台
CN102742251A (zh) * 2011-08-11 2012-10-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对称多处理系统的节点聚合系统
CN101771993B (zh) * 2008-12-31 2012-11-0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基于移动网络实现聚合应用的系统及其方法
CN102801560A (zh) * 2012-08-03 2012-11-28 福建富士通信息软件有限公司 可以实现审计大量设备并扩容用户的审计系统的审计方法
CN103167152A (zh) * 2012-09-25 2013-06-19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手机即时通讯信息整合系统及方法
CN103475628A (zh) * 2012-06-07 2013-12-25 腾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通过第三方接口实现微博用户资源安全访问的方法和系统
CN103535005A (zh) * 2012-05-17 2014-01-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03856438A (zh) * 2012-11-28 2014-06-11 卡巴斯克 具安全性保护的自动转址及网络身份验证方法
US8805985B2 (en) 2009-04-08 2014-08-1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for privacy management in an identity network, physical entities and computer program therefor
CN104361519A (zh) * 2014-10-31 2015-02-18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社交网络服务平台的实现方法及社交网络服务平台
CN105336222A (zh) * 2015-10-27 2016-02-17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 一种机场地面智能指挥调度系统与方法
CN105554109A (zh) * 2015-12-15 2016-05-04 上海仪电(集团)有限公司 云端智慧城市的操作运行方法与系统
CN105554110A (zh) * 2015-12-15 2016-05-04 上海仪电(集团)有限公司 云端智慧城市的应用服务方法及系统
CN105635113A (zh) * 2015-12-22 2016-06-01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sdk的远程业务办理方法及系统
CN106302770A (zh) * 2016-08-22 2017-01-04 上海亿账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业务信息的提醒方法及系统
WO2017000685A1 (zh) * 2015-06-29 2017-01-05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网关服务器及其授权方法、游戏接入系统
WO2017070844A1 (zh) * 2015-10-27 2017-05-04 深圳市星电商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服务器、终端设备及线上交易方法
CN106686094A (zh) * 2016-12-30 2017-05-17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微服务架构
CN106803138A (zh) * 2015-11-26 2017-06-06 北京奥鹏远程教育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运维服务子系统
CN106888189A (zh) * 2015-12-16 2017-06-23 上海金电网安科技有限公司 安全边界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方法
CN108023948A (zh) * 2017-12-04 2018-05-11 山东浪潮通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第三方系统信息的系统及方法
CN108123996A (zh) * 2016-11-18 2018-06-05 Sap欧洲公司 应用管理服务实例
CN109274699A (zh) * 2018-11-28 2019-01-25 北京锐安科技有限公司 鉴权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9359938A (zh) * 2018-09-21 2019-02-19 深圳市买买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流程的优化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0704402A (zh) * 2019-10-18 2020-01-17 广州趣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数据源的数据分析系统、方法及设备
CN112907020A (zh) * 2020-12-28 2021-06-04 北京邮电大学 信用科技服务器和信用科技服务商店
CN113254026A (zh) * 2021-07-19 2021-08-13 国网汇通金财(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低代码开发方法及装置
CN113592298A (zh) * 2021-07-30 2021-11-02 重庆葵海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企业税务风险评估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56151A (zh) * 2004-09-29 2006-04-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ngn开放业务安全网络系统
EP1764971B1 (en) * 2005-09-20 2017-01-25 Accenture Global Services Limited Third party access gateway for telecommunications services
CN101155332B (zh) * 2006-09-29 2010-05-1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通信业务平台体系架构及其实现方法

Cited By (4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71993B (zh) * 2008-12-31 2012-11-0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基于移动网络实现聚合应用的系统及其方法
US8805985B2 (en) 2009-04-08 2014-08-1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for privacy management in an identity network, physical entities and computer program therefor
CN102439936B (zh) * 2009-04-08 2015-02-25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身份网络中隐私管理的控制器和方法
WO2011147215A1 (zh) * 2010-05-24 2011-12-01 Li Jianfeng 电子往来账款及相关业务管理系统、平台、模块与方法
CN102546458A (zh) * 2010-12-28 2012-07-0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即时通信中的服务请求方法及系统
CN102742251A (zh) * 2011-08-11 2012-10-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对称多处理系统的节点聚合系统
CN102646236A (zh) * 2012-03-30 2012-08-22 云南远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流程引擎平台
CN103535005B (zh) * 2012-05-17 2017-04-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03535005A (zh) * 2012-05-17 2014-01-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03475628A (zh) * 2012-06-07 2013-12-25 腾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通过第三方接口实现微博用户资源安全访问的方法和系统
CN103475628B (zh) * 2012-06-07 2017-08-15 腾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通过第三方接口实现微博用户资源安全访问的方法和系统
CN102801560A (zh) * 2012-08-03 2012-11-28 福建富士通信息软件有限公司 可以实现审计大量设备并扩容用户的审计系统的审计方法
CN102801560B (zh) * 2012-08-03 2015-01-21 福建富士通信息软件有限公司 可以实现审计大量设备并扩容用户的审计系统的审计方法
CN103167152A (zh) * 2012-09-25 2013-06-19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手机即时通讯信息整合系统及方法
CN103856438A (zh) * 2012-11-28 2014-06-11 卡巴斯克 具安全性保护的自动转址及网络身份验证方法
CN104361519A (zh) * 2014-10-31 2015-02-18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社交网络服务平台的实现方法及社交网络服务平台
CN104361519B (zh) * 2014-10-31 2018-05-18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社交网络服务平台的实现方法及社交网络服务平台
WO2017000685A1 (zh) * 2015-06-29 2017-01-05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网关服务器及其授权方法、游戏接入系统
WO2017070844A1 (zh) * 2015-10-27 2017-05-04 深圳市星电商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服务器、终端设备及线上交易方法
CN105336222A (zh) * 2015-10-27 2016-02-17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 一种机场地面智能指挥调度系统与方法
CN105336222B (zh) * 2015-10-27 2017-12-05 民航成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机场地面智能指挥调度系统与方法
CN106803138A (zh) * 2015-11-26 2017-06-06 北京奥鹏远程教育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运维服务子系统
CN105554110A (zh) * 2015-12-15 2016-05-04 上海仪电(集团)有限公司 云端智慧城市的应用服务方法及系统
CN105554110B (zh) * 2015-12-15 2019-06-04 上海仪电(集团)有限公司 云端智慧城市的应用服务方法及系统
CN105554109B (zh) * 2015-12-15 2019-06-04 上海仪电(集团)有限公司 云端智慧城市的操作运行方法与系统
CN105554109A (zh) * 2015-12-15 2016-05-04 上海仪电(集团)有限公司 云端智慧城市的操作运行方法与系统
CN106888189A (zh) * 2015-12-16 2017-06-23 上海金电网安科技有限公司 安全边界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方法
CN105635113A (zh) * 2015-12-22 2016-06-01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sdk的远程业务办理方法及系统
CN105635113B (zh) * 2015-12-22 2018-11-27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sdk的远程业务办理方法及系统
CN106302770B (zh) * 2016-08-22 2018-02-27 上海壹账通金融科技有限公司 业务信息的提醒方法及系统
CN106302770A (zh) * 2016-08-22 2017-01-04 上海亿账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业务信息的提醒方法及系统
CN108123996A (zh) * 2016-11-18 2018-06-05 Sap欧洲公司 应用管理服务实例
CN108123996B (zh) * 2016-11-18 2022-01-25 Sap欧洲公司 应用管理服务实例
CN106686094A (zh) * 2016-12-30 2017-05-17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微服务架构
CN108023948A (zh) * 2017-12-04 2018-05-11 山东浪潮通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第三方系统信息的系统及方法
CN109359938A (zh) * 2018-09-21 2019-02-19 深圳市买买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流程的优化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9274699A (zh) * 2018-11-28 2019-01-25 北京锐安科技有限公司 鉴权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0704402A (zh) * 2019-10-18 2020-01-17 广州趣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数据源的数据分析系统、方法及设备
CN110704402B (zh) * 2019-10-18 2022-11-29 广州趣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数据源的数据分析系统、方法及设备
CN112907020A (zh) * 2020-12-28 2021-06-04 北京邮电大学 信用科技服务器和信用科技服务商店
CN113254026A (zh) * 2021-07-19 2021-08-13 国网汇通金财(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低代码开发方法及装置
CN113254026B (zh) * 2021-07-19 2021-10-01 国网汇通金财(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低代码开发方法及装置
CN113592298A (zh) * 2021-07-30 2021-11-02 重庆葵海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企业税务风险评估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72281B (zh) 2010-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72281B (zh) 一种涉及四方的提供网络服务的系统和方法
Erradi et al. SOAF: An architectural framework for service definition and realization
CN111316310B (zh) 统一电子交易管理系统
Sandner et al. Convergence of blockchain, IoT, and AI
Brambilla et al. Process modeling in web applications
US761057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composition, generation, integration and execu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ver a network
Karinsalo et al. Smart contracts for a mobility-as-a-service ecosystem
CN107103529A (zh) 基于soa框架的银行档案管理系统
Thomas Convergence and digital fusion lead to competitive differentiation
Angelov et al. An e-contracting reference architecture
CN115168460A (zh) 数据处理方法、数据交易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Jeong et al. A study of application platform for smart contract visualization based blockchain
Brambilla Extending hypertext conceptual models with process-oriented primitives
CN116308377A (zh) 账户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Jacobsen et al. Component leasing on the world wide web
Bagozi et al. A three-layered approach for designing smart contracts in collaborative processes
Chieu et al. An enterprise electronic contract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
Chu et al. Bye audit! A novel blockchain-based automated data processing scheme for bank audit confirmation
CN113421151A (zh) 财务管理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hakravarti et al. An enterprise architecture framework for building service oriented e-governance portal
Zdravkovic et al. Cooperation of processes through message level agreement
Phan et al. Quality-driven business policy specification and refinement for service-oriented systems
Bellini et al. Digital Identity: A Case Study of the ProCIDA Project
Kolhe Blockchain based smart contracts for business process automation
Haller et al. From workflow models to executable Web service interfac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