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67235B - 一种实现空分复用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实现空分复用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67235B
CN101267235B CN2007100645035A CN200710064503A CN101267235B CN 101267235 B CN101267235 B CN 101267235B CN 2007100645035 A CN2007100645035 A CN 2007100645035A CN 200710064503 A CN200710064503 A CN 200710064503A CN 101267235 B CN101267235 B CN 1012672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isolation
space
sky
division multiple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06450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67235A (zh
Inventor
孙长果
王映民
索士强
孙韶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to CN20071006450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67235B/zh
Priority to KR1020097021531A priority patent/KR101233298B1/ko
Priority to JP2009552994A priority patent/JP5269815B2/ja
Priority to US12/531,589 priority patent/US8259642B2/en
Priority to EP08715178.3A priority patent/EP2129004B1/en
Priority to PCT/CN2008/070442 priority patent/WO2008113281A1/zh
Publication of CN1012672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672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672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672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2Multi-user 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9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patial multiplex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23Time-frequency-sp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7Inter-user or inter-terminal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2Avoidance of ingress interference, e.g. ham radio channel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空分复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A、获取用户的空间信息,根据获得的空间协方差矩阵计算用户间的空分隔离度;B、根据步骤A计算出的用户间的空分隔离度生成空分复用用户组集合;C、进行空分复用时,从步骤B生成的空分复用用户组集合中选择用户组,为选定的用户组中的两个用户分配相同的物理资源。本发明还同时公开了一种实现空分复用的装置,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及装置,能够合理、准确地实现用户间的空分复用。

Description

一种实现空分复用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复用技术,特别是指一种实现空分复用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系统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如何更充分、更好地利用无线频谱资源成为重点解决的问题,目前最常用的方式就是资源复用。在已有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基本的无线频谱资源一般包括频率资源、时间资源和码资源,基于这些基本频谱资源,相应的,可以进行频分复用(FDM)、时分复用(TDM)、码分复用(CDM)、或几种复用方式的组合。
自90年代以来,波束赋形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系统中,波束赋形技术有两个重要的应用:一个是直接通过波束赋形提高期望用户的信干比,借以提高系统的性能或频谱利用率;另一个是通过波束赋形对有限的频谱资源进行复用。采用波束赋形技术的阵列天线一般被称为智能天线,智能天线通过波束赋形,将主波束对准期望用户进行收发,提高了接收端功率。智能天线也可以根据干扰信号的空间特征,通过对各天线单元加权系数的调整将阵列天线方向图的零陷对准干扰用户,这样就可以降低来自(射向)干扰用户的信号功率。
基于波束赋形和智能天线技术,关于资源复用又提出了空分复用(SDM)的概念,所谓空分复用是指在频分、时分和码分复用方式基础上,利用智能天线的波束赋形技术,对基本无线频谱资源单位进行复用的形式,比如:不同波束在不同空间层面上复用。空分复用的基本思路就是:通过使复用同一无线资源的两个用户的信道正交化,使得基站接收时接收两个用户信号之间的干扰最小,或者使得基站发射时两个用户中任意一个用户接收到的信号中包含的另外一个用户信号最小。
但是,现有实现方案中,只给出了通过波束赋形对复用同一资源的两个用户之间进行干扰抑制的方法,其中,干扰抑制主要根据期望用户和干扰用户的空间信息,通过波束赋形将主波束对准期望用户,将零陷对准干扰用户的方式来实现。然而,这两个用户之间干扰抑制的性能效果实际上是不能保证的,完全依赖于波束赋形算法,尤其是下行波束赋形还要受到赋形延迟引入的误差的影响。显然,现有技术中并没有明确给出如何实现空分复用的方法,更没有提出如何能保证空分复用的效果和准确度。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空分复用的方法及装置,能够合理、准确地实现用户间的空分复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实现空分复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A、获取用户的空间信息,根据获得的空间信息计算用户间的空分隔离度;
B、根据步骤A计算出的用户间的空分隔离度生成空分复用用户组集合;
C、进行空分复用时,从步骤B生成的空分复用用户组集合中选择用户组,为选定的用户组中的两个用户分配相同的物理资源。
其中,所述用户为两个用户;所述空间信息为空间协方差矩阵;所述空分隔离度包括上行空分隔离度和下行空分隔离度;
步骤A中所述计算用户间的空分隔离度为根据干扰抑制能力计算用户间的空分隔离度,具体包括:
A11、计算用户m抑制用户n的波束赋形权系数wm,n
A12、根据步骤A11计算的波束赋形权系数以及估计的信道冲激响应,分别通过
Figure S07164503520070329D000021
Figure S07164503520070329D000022
计算上行、下行空分隔离度;其中,pm,n表示基站赋形接收用户m的信号时所接收到的用户n的信号功率,pm,n表示基站赋形接收到的用户m自身的信号功率;p m,n表示用户m所持的终端接收的信号中基站发送给用户n的信号功率,用p m,m表示用户m所持的终端接收到的自身的信号功率;
步骤B所述生成空分复用用户组集合为:
根据
Figure S07164503520070329D000032
统计得到,其中,
Figure S07164503520070329D000033
表示所有满足条件的元素,
Figure S07164503520070329D000034
分别表示用户m对用户n的上行空分隔离度、用户n对用户m的上行空分隔离度、用户m对用户n的下行空分隔离度、用户n对用户m的下行空分隔离度。Γ(1) Γ (1)分别为上行空分隔离度门限值、下行空分隔离度门限值。
所述用户为两个用户;步骤A中所述计算用户间的空分隔离度为根据用户空间功率谱计算用户间的空分隔离度,具体包括:
A21、估计每个用户的功率谱;
A22、根据
Figure S07164503520070329D000036
计算两个用户的功率谱差,其中,
Figure S07164503520070329D000037
是功率谱差计算门限;
A23、根据
Figure S07164503520070329D000038
计算用户间的空分隔离度;
步骤B所述生成空分复用用户组集合为:根据
Figure S07164503520070329D000039
Figure S07164503520070329D0000310
统计得到,其中,
Figure S07164503520070329D0000311
分别表示用户m对用户n或用户n对用户m的上行空分隔离度、用户m对用户n或用户n对用户m的下行空分隔离度。
所述用户为两个用户;步骤A中所述计算用户间的空分隔离度为根据用户的来波方向计算用户间的空分隔离度,具体包括:
A31、估计每个用户的功率谱;
A32、确定功率谱最大值所在的方向为用户来波方向;
A33、计算两个用户的来波角度差作为用户间的空分隔离度;
步骤B所述生成空分复用用户组集合为:根据
Figure S07164503520070329D000041
Figure S07164503520070329D000042
统计得到。
所述用户为多个用户;步骤A所述计算用户间的空分隔离度为根据干扰抑制能力计算用户间的空分隔离度,具体包括:
A41、分别计算每个用户抑制其它用户的波束赋形权系数;
A42、根据步骤A41计算的波束赋形权系数以及得到的信道冲激响应,分别计算上行空分隔离度或下行空分隔离度。
上述方案中,步骤A中所述空间信息为空间协方差矩阵;所述空间协方差矩阵包括上行空间协方差矩阵
Figure S07164503520070329D000043
和下行空间协方差矩阵
Figure S07164503520070329D000044
分别根据 R ‾ xx ( k ) = E { H ‾ ( k ) H ‾ ( k ) H } R ‾ xx ( k ) = E { H ‾ ( k ) H ‾ ( k ) H } 计算,其中,E{·}表示取随机变量的均值,(·)H表示对矩阵的共轭转置运算。
上述方案中,步骤A中所述空间信息为空间协方差矩阵;所述空间协方差矩阵包括上行空间协方差矩阵
Figure S07164503520070329D000047
和下行空间协方差矩阵
Figure S07164503520070329D000048
所述上行空间协方差矩阵根据 R ‾ xx ( k ) = E { H ‾ ( k ) H ‾ ( k ) H } 计算得到;
所述下行空间协方差矩阵根据 R ‾ xx ( k ) = E { H ‾ ( k ) H ‾ ( k ) H } / G k R ‾ xx ( k ) = p ‾ k p ‾ k E { H ‾ ( k ) H ‾ ( k ) H } 计算得到,其中,Gk为用户k的自动增益控制系数,
Figure S07164503520070329D000053
为用户k的上行发射功率,p k为用户k的下行发射功率。
上述方案中,步骤B中所述生成空分复用用户组集合为:遍历当前基站覆盖范围内的所有用户,计算两两用户间的空分隔离度,根据所计算的空分隔离度与预设空分隔离度门限值的比较,确定所有能进行空分复用的用户组,构成空分复用用户组集合;或为:通过事件触发,从任意用户开始遍历当前基站覆盖范围内的部分用户,计算用户间的空分隔离度,根据所计算的空分隔离度与预设空分隔离度门限值的比较,确定能进行空分复用的用户组,构成空分复用用户组集合;
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实时或周期性地更新所述空分复用用户组集合。
上述方案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预先设置上行、下行空分隔离度门限值Γ(p)p=1,2,3和Γ (p)p=1,2,3,其中p为所选择的空分隔离度计算方法序号;所述空分隔离度门限值为功率比值、或绝对功率值、或来波角度。
上述方案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为不同终端设置不同的上、下行空分隔离度门限值Γ(p,k)p=1,2,3;k=1,…,K和Γ (p,k),p=1,2,3;k=1......K,其中,p为所选择的空分隔离度计算方法序号,k为用户序号;所述空分隔离度门限值为功率比值、或绝对功率值、或来波角度。
其中,步骤B中所述生成空分复用用户组集合为:根据
Figure S07164503520070329D000057
p=1,2,3生成。
一种实现空分复用的装置,包括天线单元、信道估计单元、空间信息获取单元、空分隔离度计算单元、空分复用用户组生成单元、资源分配单元,其中,
天线单元,用于接收无线信号;信道估计单元,根据接收的信号计算相应用户上行或下行的信道冲激响应,并将计算结果送入空间信息获取单元;空间信息获取单元,根据收到的信道冲激响应计算用户上行或下行的空间协方差矩阵;空分隔离度计算单元,根据获得的空间协方差矩阵计算用户间的空分隔离度;空分复用用户组生成单元,根据空分隔离度计算单元计算的用户间的空分隔离度以及预设的空分隔离度门限值,确定能进行空分复用的用户组,构造空分复用用户组集合;资源分配单元,用于从空分复用用户组生成单元中选取用户组,给所选取的用户分配共享无线资源。
上述方案中,所述空分隔离度计算单元进一步包括波束赋形系数计算单元、上行空分隔离度计算单元、下行空分隔离度计算单元;其中,波束赋形系数计算单元,用于计算一个用户抑制另一用户的波束赋形权系数,并将计算出的波束赋形权系数分别送至上行空分隔离度计算单元、下行空分隔离度计算单元;上行空分隔离度计算单元,根据得到的波束赋形权系数和信道冲激响应计算用户间的上行空分隔离度;下行空分隔离度计算单元,根据得到的波束赋形权系数和信道冲激响应计算用户间的下行空分隔离度。
或者,所述空分隔离度计算单元进一步包括功率谱估计单元、功率谱差计算单元、空分隔离度计算模块;其中,功率谱估计单元,用于完成功率谱估计;功率谱差计算单元,根据估计出的每个用户的功率谱,计算两个用户之间功率谱差;空分隔离度计算模块,根据计算的功率谱差计算两用户间的空分隔离度。
或者,所述空分隔离度计算单元进一步包括功率谱估计单元、来波方向确定单元、来波角度差计算单元;其中,功率谱估计单元,用于完成功率谱估计;来波方向确定单元,根据功率谱估计结果确定功率谱最大值所在的方向为相应用户的来波方向;来波角度差计算单元,用于计算两个用户的来波角度差,并将计算结果作为这两个用户的空分隔离度。
上述方案中,所述天线单元为基站的天线,或为移动终端的接收单元。所述空间信息获取单元进一步包括上行空间协方差矩阵计算单元和下行空间协方差矩阵计算单元,分别用于计算上行和下行的空间协方差矩阵。
上述方案中,所述空分复用用户组生成单元进一步包括空分隔离度比较单元和空分复用用户组存储单元;其中,空分隔离度比较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空分隔离度计算单元计算出的用户间的空分隔离度,同时接收或读取空分隔离度门限值,比较两个值并将大于等于门限值的用户组送入空分复用用户组存储单元中保存;空分复用用户组存储单元,用于保存所有经过比较大于等于空分隔离度门限值的用户组,形成空分复用用户组集合。
该装置还包括空分复用用户组更新单元,用于根据需要实时或周期性的更新空分复用用户组集合。
本发明所提供的实现空分复用的方法及装置,通过计算两个或两个以上用户的空分隔离度,构造空分复用用户组集合,并在进行空分复用时从构造的集合中选取合适的用户组,为选取的用户分配共享的无线资源,如此,即可实现用户间合理、准确地空分复用。
本发明在计算用户间空分隔离度时,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实现,具体来说,提供了三种基于信道估计进行空分复用预分组的方法,适用范围更广,计算方式更灵活、全面。其中,根据干扰抑制能力计算空分隔离度的方案给出了一个任意波束赋形情况下的空分隔离度计算方法,即使在不做干扰抑制波束赋形的情况下,进行空分复用仍然是存在可能的。该方法直接与波束赋形算法相结合,表征了接收/发送波束赋形可以实现的干扰抑制,为空分复用提供了最直接的参考。而且,对于计算用户间空分隔离度,本发明还考虑到很多不同因度、不同条件下计算方式的不同,比如:对于功率控制系统和没有功率控制的系统、对于两用户和多用户,分别给出了明确、具体的计算方式,使得空分复用的实现更完善、更准确、更合理。
本发明在构造空分复用用户组列表时,可以采用遍历所有用户、计算所有用户间空分隔离度的方式,得到完备的空分复用用户组列表;也可以在有事件触发时根据需要选择部分用户,计算所选择用户间空分隔离度,获得非完备空分复用用户组列表,操作更方便、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空分复用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空分复用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思想是:对某一基站覆盖范围内的所有用户进行干扰抑制能力的估计,并根据估计结果选择某两个或两个以上用户共用同一基本无线资源。具体来说就是,在对用户进行信道估计的基础上,通过计算两个或两个以上用户的空分隔离度,构造空分复用用户组集合,并在进行空分复用时从构造的集合中选取合适的用户组,为所选取的用户分配共享的无线资源。其中,所述基本无线资源包括频点、时隙、码道等。
为描述本发明的基本流程,以下假设基站所覆盖区域内所有用户的信道信息是已知的,此假设对于目前的移动通信系统来说是可以实现的。
本发明实现空分复用的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获取用户的空间信息。
本发明中,所述空间信息的最基本特征量是用户的空间协方差矩阵,因此,获取用户的空间信息就是计算用户的空间协方差矩阵。
假设任意基站A覆盖范围内共有K个用户,估计每个用户的多天线上行、下行信道冲激响应分别为:H(k)k=1,…,K和H (k),k=1,…,K,其中,k为用户序号。根据用户的信道冲激响应可以获得用户的上行、下行空间协方差矩阵分别为: R ‾ xx ( k ) = E { H ‾ ( k ) H ‾ ( k ) H } R ‾ xx ( k ) = E { H ‾ ( k ) H ‾ ( k ) H } , 其中,E{·}表示取随机变量的均值,(·)H表示对矩阵的共轭转置运算,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公知的。
一般来说,对于时分双工(TDD)系统,因为上行、下行使用的频率相同,所以认为上行、下行的空间协方差矩阵是相同的,即 R ‾ xx ( k ) = R ‾ xx ( k ) . 那么,可以通过基站接收的用户信号直接估计用户的信道冲激响应;对于频分双工(FDD)系统,上行可以直接用基站侧的多天线信道估计直接获得,下行可以通过用户终端的反馈获得用户的多天线信道冲激响应、或者是利用上行信道估计结果的某些变换形式近似,至于具体如何获得或计算属于公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102:根据获得的空间协方差矩阵计算用户间的空分隔离度。
本发明中,所述空分隔离度是指两个用户在空间的分辨程度,其具体的定义和实现方式可以因系统实现的不同而不同。
通常,可以根据干扰抑制能力进行空分隔离度的定义和计算,也可以根据用户空间功率谱进行空分隔离度的定义和计算,还可以根据用户的来波方向进行空分隔离度的定义和计算等等。而且,在计算时仅考虑两个用户和考虑多个用户的情况也有不同。具体采用每种方式如何定义和计算得到空分隔离度,将在下文中详细说明。
在计算空分隔离度时,根据应用环境的不同,采用的定义和计算方式也会有所不同,比如:在没有功率控制的系统中和功率控制系统中,空分隔离度的计算方式就不同。具体在不同系统中如何定义和计算得到空分隔离度,也将在下文中详细说明。
步骤103:根据计算出的用户间的空分隔离度生成空分复用用户组集合。
具体来说,本步骤是将步骤102计算出来的用户间的空分隔离度与预先设置的空分隔离度门限值进行比较,如果大于等于空分隔离度门限值,则两个用户可以共用同一物理资源,那么,这两个用户就构成一个空分复用用户组;否则,就不能共用同一物理资源。
其中,空分隔离度门限值包括上行空分隔离度门限值和下行空分隔离度门限值,那么,对于两个用户可以复用上行物理资源还是下行物理资源,就需要分别与上行空分隔离度门限值和下行空分隔离度门限值进行比较,哪个符合条件就可以复用哪个物理资源。
本发明中,由于空分复用系统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用户复用完全相同的物理资源,因此要求两个用户在空间上必须达到一定的隔离度才能进行相应物理资源的空间复用。一般,预先根据经验、仿真或者实际测试确定进行复用的上行、下行空分隔离度门限值Γ(p),p=1,2,3和Γ (p),p=1,2,3,其中p为所选择的空分隔离度计算方法序号。因为共用同一物理资源的两个用户之间的干扰是相互的,所以当两个用户之间的上行隔离度都大于等于上行空分隔离度门限Γ(p)时,则这两个用户可以共用同一个上行物理资源,即进行上行空分复用,那么,这两个用户就组成一个上行空分复用用户组;同样,当两个用户之间的下行隔离度都大于等于下行空分隔离度门限Γ (p)时,则这两个用户可以共用同一个下行物理资源,即进行下行空分复用,那么,这两个用户就组成一个下行空分复用用户组。对于采用不同空分隔离度计算方法的情况,其门限的物理意义和设置是不同的,要分别通过分析、仿真、经验或者实际测试确定相应门限。具体采用不同空分隔离度的计算方式时如何生成空分复用用户组,将在下文结合空分隔离的不同计算方式一起详细描述。
本发明中,对当前基站A覆盖范围内的所有用户分别计算空分隔离度,再将计算出的所有空分隔离度一一与空分隔离度门限值进行比较,就可以确定所有能够进行空分复用的用户组,所有空分复用用户组就构成空分复用用户组集合,该集合可以是上行空分复用用户组集合或下行空分复用用户组集合。该集合可以采用列表形式表示,表一、表二均为符合条件的用户组有N个时的空分复用用户组列表,其中,表一中每个用户组考虑两个用户进行空分复用,表二中每个用户组考虑多个用户进行空分复用。
 
组序号 空分复用用户组
1 m1,n1
2 m2,n2
... ...
N mN,nN
表一
 
组序号 空分复用用户组
1 m1,n1,l1
2 m2,n2,l2
... ...
N mN,nN,lN
表二
对于空分复用用户组列表可以实时计算实时更新,也可以根据用户空间特性稳定程度选择周期性更新,比如每帧或一定时间间隔内更新一次列表。
步骤104:在进行空分复用时,从步骤103生成的空分复用用户组集合中选择用户组进行空分复用,即:为选定的用户组中的两个用户分配相同的物理资源。
本发明中,根据干扰抑制或其它依赖赋形权系数计算的空分隔离度构成空分复用用户组列表时,进行空分复用的波束赋形系数要与计算空分隔离度的波束赋形系数相同。
本步骤中,选择用户组可以有很多种方式实现,比如:任意选择;或者优先选择空分隔离度大的用户组,这种情况下,需要在空分复用用户组列表中同时存储该用户组的空分隔离度;或者优先选择针对某种条件复用效果相对好的。
经过步骤101~104的处理,即可实现用户间的空分复用。在上述四个步骤中,步骤102和步骤103在具体实现时,有很多种不同的实现方式,且步骤103中空分复用用户组的构造与步骤102中空分隔离度的计算是密切相关的,因此下面详细说明空分隔离度的不同计算方式、以及不同计算方式下构造空分复用用户组的方法,每种计算方式作为一个具体实施例。针对下述各个不同的实施例,本发明方法中步骤101和步骤104的处理是一样的,故此不再重复叙述。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中,根据干扰抑制能力进行空分隔离度的定义和计算;用户仅考虑两用户;当前所处移动通信系统不含功率控制;所设置的空分隔离度门限值为功率比值。
对于当前基站范围内的所有用户或部分用户,计算两两之间的空分隔离度。这里,所述两个用户的空分隔离度是指在某种波束赋形算法情况下,针对某一用户m赋形对另一用户n的干扰信号进行抑制的效果。在上行,用户m对用户n的空分隔离度是指某一赋形算法情况下,接收的期望用户m的信号与干扰用户n的信号的功率比值;在下行,用户m对用户n的空分隔离度定义为用户m的接收信号中期望信号(基站发送给用户m的信号)和用户n的干扰信号(基站发送给用户n的信号)的功率比。
用符号p(m,n)表示基站赋形接收用户m的信号时所接收到的用户n的信号功率,p(m,n)表示基站赋形接收到的用户m自身的信号功率,其中,上横线表示用户终端发射基站接收;同样,用p m,n表示用户m所持的终端接收的信号中基站发送给用户n的信号功率,用p m,m表示用户m所持的终端接收到的自身的信号功率,其中,下横线表示基站发射用户终端接收。那么,用户m对用户n的上行空分隔离度可以表示为:
Figure S07164503520070329D000123
用户m对用户n的下行空分隔离度为:
Figure S07164503520070329D000124
干扰抑制的波束赋形有很多实现方式,例如特征值分解方法、施密特正交化法等,这些方法对于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是公知的,获得用户的信道冲激响应估计结果之后,可以通过这些干扰抑制波束赋形方法,获得某一用户m抑制另一用户n的波束赋形权系数wm,n
在TDD系统中,基站可以准确的估计用户的上行、下行多天线信道,因此可以以特征波束赋形方法进行干扰抑制的波束赋形,下面以此为例来说明:
w ( m , n ) = arg max w ( w H R xx ( n ) w w H R xx ( n ) w ) - - - ( 1 )
表达式(1)的含义是使括号内的表达式取最大值的w就是该赋形方法的解,其中,
Figure S07164503520070329D000126
分别为步骤101中计算出的用户m、用户n的空间协方差矩阵。表达式(1)是一个广义特征值问题,其解为矩阵组
Figure S07164503520070329D000127
的最大广义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这一点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是公知的。另外,表达式(1)对上行、下行是通用的,下行的含义是使基站发射的、给用户m的信号中,被用户m自已接收的该信号功率与被用户n接收的该信号功率的比值最大。
估计上行、下行空分隔离度,根据所计算的波束赋形系数和估计的信道冲激响应,可以分别估计上行的空分隔离度为:
Figure S07164503520070329D000131
下行的空分隔离度为:
Figure S07164503520070329D000132
这样,就给出了基于干扰抑制能力的空分隔离度的计算方法。需要说明的是,用于空分隔离度计算的波束赋形权系数可以通过任何方法计算,隔离度的计算中并不限制其方法,比如:基于来波方向(DOA)的赋形和基于功率最大准则的波束赋形等。对于考虑了干扰抑制的波束赋形方法来说,针对干扰不同用户的波束赋形系数是不同的,因此计算空分隔离度时是成对计算的。因此对于只考虑本用户而不考虑对其他用户抑制的波束赋形方法来说,赋形系数只由用户本身的信道信息相关而与干扰用户无关,波束赋形系数可以表示为:
w ‾ ( m , n ) = w ‾ ( m ) w ‾ ( m , n ) = w ‾ ( m ) , n = 1 , · · · , K
相应的,上行的空分隔离度为:
Figure S07164503520070329D000134
下行的空分隔离度为:
Figure S07164503520070329D000135
通过干扰抑制计算得到的空分隔离度为功率比,可以换算成dB值,该值越大表明波束赋形抑制共用同一物理资源的两个用户之间的干扰能力越强。
本实施例中,对应的空分复用用户组集合通过公式(2)统计得到:
Figure S07164503520070329D000141
其中,
Figure S07164503520070329D000142
表示所有满足条件的元素,
Figure S07164503520070329D000143
分别表示用户m对用户n的上行空分隔离度、用户n对用户m的上行空分隔离度、用户m对用户n的下行空分隔离度、用户n对用户m的下行空分隔离度。Γ(1)Γ (1)分别为上行空分隔离度门限值、下行空分隔离度门限值。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根据用户空间功率谱进行空分隔离度的定义和计算;用户仅考虑两用户;当前所处移动通信系统不含功率控制;所设置的空分隔离度门限值为绝对功率值。
用户空间功率谱的估计方法很多,简单的例子是Bartlett谱,该谱估计的方法简单方便。当然,本发明根据用户空间功率谱定义和计算用户空分隔离度的方法并不限于Bartlett谱估计,其它例如Capon谱估计、Music谱估计等都可以应用。这里仅以Bartlett谱为例进行描述。
Bartlett归一化功率谱估计为:
其中,
Figure S07164503520070329D000145
包括用户可能分布的区间,例如全向基站可以是0~360度,扇区基站可以是120度的范围。空分隔离度可以根据两个用户的空间功率谱的相似程度来定义。这里给出一个例子,由于下行空分隔离度的计算与上行空分隔离度的计算是完全类似的,所以在此仅以上行空分隔离度的计算为例。首先计算两个用户的功率谱差:
其中,
Figure S07164503520070329D000152
是功率谱差计算门限,即:只有超过该门限的功率谱才参与计算两个用户功率谱的相似程度,公式(3)将功率谱的相似程度量化了。基于计算的功率谱差,两个用户的空分隔离度可以定义为:
Figure S07164503520070329D000153
下行的功率谱差和空分隔离度的定义与上行完全相似。这样,可以通过用户的空间谱估计定义两个用户的空分隔离度,该隔离度的意义是两个用户空间功率谱的近似程度,该值越大,表示两个用户的空间谱越不一致。
本实施例中,对应的空分复用用户组集合通过公式(4)统计得到:
Figure S07164503520070329D000154
其中,
Figure S07164503520070329D000155
表示所有满足条件的元素,
Figure S07164503520070329D000156
分别表示用户m对用户n或用户n对用户m的上行空分隔离度、用户m对用户n或用户n对用户m的下行空分隔离度。本实施例中,用户m和用户n之间的空分隔离度是相对的,也就是说,用户m对用户n的空分隔离度与用户n对用户m的空分隔离度是一致的。Γ(2)Γ (2)分别为上行空分隔离度门限值、下行空分隔离度门限值。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中,根据用户的来波方向进行空分隔离度的定义和计算;用户仅考虑两用户;当前所处移动通信系统不含功率控制;所设置的空分隔离度门限值为来波角度。
用户空间来波角度是根据用户的空间功率谱的估计得到的,实施例二中描述了用户的空间谱估计方法很多并给出了Bartlett谱估计的例子,用户空间来波方向可以定义为用户空间功率谱的最大值所在的方向:
Figure S07164503520070329D000161
上式的含义是:
Figure S07164503520070329D000162
是使
Figure S07164503520070329D000163
最大的这就是用户m的来波方向。根据用户的来波方向定义的用户空分隔离度可以是两个用户的来波角度差:
根据用户来波角度定义的用户空分隔离度物理意义是:两个用户在空间分布之差,单位是角度的单位度/弧度,该值越大,表示两个用户在空间的角度隔离越大。
本实施例中,对应的空分复用用户组集合通过公式(5)统计得到:
Figure S07164503520070329D000166
其中,表示所有满足条件的元素,
Figure S07164503520070329D000168
分别表示用户m对用户n或用户n对用户m的上行空分隔离度、用户m对用户n或用户n对用户m的下行空分隔离度。本实施例中,用户m和用户n之间的空分隔离度是相对的,也就是说,用户m对用户n的空分隔离度与用户n对用户m的空分隔离度是一致的。Γ(3)Γ (3)分别为上行空分隔离度门限值、下行空分隔离度门限值。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中,根据干扰抑制能力进行空分隔离度的定义和计算;用户考虑多个用户;当前所处移动通信系统不含功率控制;所设置的空分隔离度门限值为功率比值。
如果每个空分复用用户组中包含两个以上的用户,那么,相应的空分隔离度的计算和空分复用用户组的构成也要进行相应的变化,下面仅以上行为例来说明。
本实施例中,空分隔离度的计算不限于波束赋形方法,以多用户之间干扰抑制的波束赋形方法为例,计算任意三个用户之间的波束赋形系数,本实施例以特征波束赋形算法为例,对于波束赋形算法的具体形式并无限制,只要能得到波束赋形系数即可。
w ‾ ( m , n , l ) = arg max w ( w H R ‾ xx ( n ) w w H ( R ‾ xx ( n ) + R ‾ xx ( l ) ) w )
w(m,n,l)表示对用户m接收抑制用户n和用户l,w(n,m,l)和w(l,m,n)可以用同样方法得到,w(n,m,l)和w(l,m,n)分别表示对用户n接收抑制用户m和用户l、对用户l接收抑制用户m和用户n,下行也可以用同样方法计算。
相应的,上行的空分隔离度可以计算为:
Figure S07164503520070329D000172
对于只考虑本用户而不考虑对其它用户抑制的波束赋形方法来说,赋形系数只与用户本身的信道信息相关而与干扰用户无关,w(m,n,l)可以通过公式(6)计算得到:
w ‾ ( m , n , l ) = arg max w ( w H R ‾ xx ( m ) w ) - - - ( 6 )
某个用户对于另一个用户的上行/下行空分隔离度,仍可采用实施例一中计算空分隔离度的公式计算,同样可以得到
Figure S07164503520070329D000174
Figure S07164503520070329D000175
下行空分隔离度可以以同样方法计算。
相应的,多用户空分复用用户组集合通过公式(7)统计得到:
Figure S07164503520070329D000176
下行可用类似方法得到。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中,根据用户空间功率谱进行空分隔离度的定义和计算;用户考虑多用户;当前所处移动通信系统不含功率控制;所设置的空分隔离度门限值为绝对功率值。
本实施例中,用户空间功率谱的估计与两用户之间的空分隔离度计算方法一样。只是在计算多用户空分复用用户组时,要统计三个用户两两之间的空分隔离度:
Figure S07164503520070329D000181
下行可用类似方法得到。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中,根据用户的来波方向进行空分隔离度的定义和计算;用户考虑多用户;当前所处移动通信系统不含功率控制;所设置的空分隔离度门限值为来波角度。
本实施例中,用户空间来波方向估计与两用户之间的空分隔离度计算方法一样。只是在计算多用户空分复用用户组时,要统计三个用户两两之间的空分隔离度:
Figure S07164503520070329D000182
下行可以用类似方法得到。
实施例七:
本实施例中,根据干扰抑制能力进行空分隔离度的定义和计算;用户仅考虑两用户;当前所处移动通信系统为有功率控制的系统;所设置的空分隔离度门限值为功率比值。这里,所谓功率控制包括针对不同终端的初始化功率配置。
本实施例中,其上行接收的空分隔离度计算方法仍然可以用实施例一中所描述的方法。
对于以终端反馈方式进行空间协方差矩阵估计的系统,反馈的用户空间协方差矩阵、或信道冲激响应结果中,需要去掉终端自动增益控制系数。假设用户k的自动增益控制系数为Gk,则反馈的用户空间协方差矩阵为:
R ‾ xx ( k ) = E { H ‾ ( k ) H ‾ ( k ) H } / G k
在TDD系统中,以基站上行方向估计的空间协方差矩阵代替下行的空间协方差矩阵,此时,实施例一中下行空分隔离度计算方法需要去处上行发射功率的影响,并考虑下行发射功率的影响。假设用户k的上行发射功率为
Figure S07164503520070329D000184
下行发射功率为p k,这些值被基站获得,则用户空间协方差矩阵为:
R ‾ xx ( k ) = p ‾ k p ‾ k E { H ‾ ( k ) H ‾ ( k ) H }
空分隔离度的计算以及空分复用用户组的统计与实施例一中完全相同。
实施例八:
本实施例中,根据用户空间功率谱进行空分隔离度的定义和计算;用户仅考虑两用户;当前所处移动通信系统为有功率控制的系统;所设置的空分隔离度门限值为绝对功率值。这里,所谓功率控制包括针对不同终端的初始化功率配置。
本实施例中,由于计算空间功率谱时无法考虑发射功率,因此本实施例提出在建立空分复用用户组中考虑不同用户上行、下行发射功率的影响。本实施例中,上行、下行空分隔离度的计算方法与实施例二一样。只是空分复用用户组的统计采用下述方式:
Figure S07164503520070329D000192
实施例九:
本实施例中,根据用户的来波方向进行空分隔离度的定义和计算;用户仅考虑两用户;当前所处移动通信系统为有功率控制的系统;所设置的空分隔离度门限值为来波角度。这里所谓功率控制包括针对不同终端的初始化功率配置。
本实施例中,由于计算用户来波角度时无法考虑发射功率,因此本实施例提出在建立空分复用用户组中考虑不同用户上、下行发射功率的影响。本实施例中,上行、下行空分隔离度的计算方法与实施例三一样。只是空分复用用户组的统计采用下述方式:
Figure S07164503520070329D000201
其中,
Figure S07164503520070329D000202
δ p表示两用户上/下行功率差的门限,只有当两个用户功率差小于一定值时才可以应用空分复用算法,否则认为其相互干扰超过可允许值,不能进行空分复用。
在图1的步骤103中,给出了完备的空分复用用户组集合的建立,所谓完备的空分复用用户组集合是指该集合是遍历了所有可能的情况之后得出的。也就是说,遍历当前基站覆盖范围内的所有用户,计算两两用户间的空分隔离度,根据所计算的空分隔离度与预设空分隔离度门限值的比较,确定所有能进行空分复用的用户组,构成空分复用用户组集合。完备的空分复用用户组集合可以实时更新也可以周期性更新,但是,完备空分复用用户组集合的构成需要进行大量的计算。为了简化计算量、降低复杂度,本发明也可以建立非完备的空分复用用户组集合,所谓非完备空分复用用户组集合是指无需遍历所有用户情况就可以获得的空分复用用户组集合。这里,所述集合都可以以列表形式表示。
非完备的空分复用用户组列表的建立可以以事件触发的形式进行,所述事件可以是新用户接入、切换用户、业务更新等等,包括各种要使用户资源增加的事件。非完备的空分复用用户组列表的建立可以采用以下步骤实现:
a.从任意用户开始,根据步骤102的方法计算任意其它用户与该用户的空分隔离度,并根据步骤103的方法判断是否可以构成空分复用用户组,如果可以构成,则列入空分复用用户组列表;否则直接执行步骤b;
b.完成一个用户的搜索后进行其他用户的搜索。这里,搜索的用户个数可以根据需要任意确定。
对于列表的更新,可以实时更新,也可以周期性更新。周期性更新列表时,先检查列表中已有的用户组是否仍满足步骤103的条件,然后再从不在列表中的用户中随机选择一个用户进行搜索,根据计算、比较结果更新空分复用用户组列表。
对于现在和未来的移动通信系统来说,不同的终端所具有的能力和需求都可能不同,例如:终端是否采用多天线、终端的均衡算法如何、终端处于的业务状态等等,都可能造成不同终端当时的解调能力和性能需求不同。针对这种状态,可以对不同终端设置不同的空分隔离度门限。
对于任意一个终端,可分别设置上行、下行空分隔离度门限为Γ(p,k),p=1,2,3;k=1,…,K和Γ (p,k),p=1,2,3;k=1......K,其中,p为?,k为用户序号,该门限表示不同用户之间的空分隔离度只有达到该门限时,两个用户才能进行空分复用。相应的,步骤103中空分复用用户组的统计方法如公式(8)所示,针对不同空分隔离度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
Figure S07164503520070329D000211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方法,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实现空分复用的装置,如图2所示,该装置包括:天线单元20、信道估计单元21、空间信息获取单元22、空分隔离度计算单元23、空分复用用户组生成单元24、资源分配单元25。
其中,天线单元20,为基站的天线,用于接收无线信号;每个信道估计单元21,用于根据接收的信号计算相应用户上行或下行的信道冲激响应,并将计算结果送入空间信息获取单元22。空间信息获取单元22根据收到的信道冲激响应计算用户上行或下行的空间协方差矩阵;空分隔离度计算单元23,根据获得的空间协方差矩阵计算用户间的空分隔离度;空分复用用户组生成单元24根据空分隔离度计算单元23计算的用户间的空分隔离度以及预设的空分隔离度门限值,确定可以进行空分复用的用户组,构造空分复用用户组集合;资源分配单元25,根据空分复用的需求,从空分复用用户组生成单元24中选取用户组,给所选取的用户分配共享无线资源。
空间信息获取单元22进一步包括上行空间协方差矩阵计算单元和下行空间协方差矩阵计算单元,分别计算上行和下行的空间协方差矩阵。该单元在没有功率控制的系统和有功率控制的系统中,采用不同的方式计算空间协方差矩阵,具体计算分别按步骤101和实施例七中给出的公式进行。
本发明中,主要给出了三种空分隔离度的计算方法,那么,针对不同的空分隔离度计算方法,空分隔离度计算单元23可以有三种组成结构:
对于根据干扰抑制能力计算空分隔离度的方式,空分隔离度计算单元23进一步包括波束赋形系数计算单元、上行空分隔离度计算单元、下行空分隔离度计算单元,其中,波束赋形系数计算单元用于计算一个用户抑制另一用户的波束赋形权系数,并将计算出的波束赋形权系数分别送至上行空分隔离度计算单元、下行空分隔离度计算单元;上行空分隔离度计算单元、下行空分隔离度计算单元根据得到的波束赋形权系数和信道冲激响应,分别计算用户间的上行空分隔离度、下行空分隔离度。
对于根据用户空间功率谱计算空分隔离度的方式,空分隔离度计算单元23进一步包括功率谱估计单元、功率谱差计算单元以及空分隔离度计算模块,其中,功率谱估计单元进行功率谱估计,可采用各种谱估计算法,如Bartlett谱估计、Capon谱估计、Music谱估计等等;功率谱差计算单元根据估计出的每个用户的功率谱,计算两个用户之间功率谱差;空分隔离度计算模块根据计算的功率谱差计算两用户间的空分隔离度。
对于根据用户来波方向计算空分隔离度的方式,空分隔离度计算单元23进一步包括功率谱估计单元、来波方向确定单元、来波角度差计算单元,其中,功率谱估计单元进行功率谱估计,可采用各种谱估计算法,如Bartlett谱估计、Capon谱估计、Music谱估计等等;来波方向确定单元根据功率谱估计结果,确定功率谱最大值所在的方向为相应用户的来波方向;来波角度差计算单元用于计算两个用户的来波角度差,并将计算结果作为这两个用户的空分隔离度。
本发明的装置中,空分复用用户组生成单元24可以进一步包括空分隔离度比较单元和空分复用用户组存储单元,其中,空分隔离度比较单元接收空分隔离度计算单元23计算出的用户间的空分隔离度,同时接收或读取空分隔离度门限值,将两个值进行比较,并将大于等于门限值的用户组送入空分复用用户组存储单元中保存;空分复用用户组存储单元保存所有经过比较大于等于空分隔离度门限值的用户组,形成空分复用用户组集合,此集合可以采用列表保存。
本发明的装置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空分复用用户组更新单元,用于根据需要实时或周期性的更新空分复用用户组集合或列表,确定是否需要删除已有的用户组、增加新的用户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0)

1.一种实现空分复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A、获取用户的空间信息,根据获得的空间信息计算用户间的空分隔离度;
B、根据步骤A计算出的用户间的空分隔离度生成空分复用用户组集合;
C、进行空分复用时,从步骤B生成的空分复用用户组集合中选择用户组,为选定的用户组中的两个用户分配相同的物理资源,
所述空分隔离度是指两个用户在空间的分辨程度,
所述空间信息为上下行的空间协方差矩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分隔离度包括上行空分隔离度和下行空分隔离度;
步骤A中所述计算用户间的空分隔离度为根据干扰抑制能力计算用户间的空分隔离度,具体包括:
A11、计算用户m抑制用户n的波束赋形权系数 
Figure FSB00000901961000011
w (n,m)w (m,n)
A12、根据步骤A11计算的波束赋形权系数以及估计的信道冲激响应,分别通过 
Figure FSB00000901961000012
Figure FSB00000901961000013
计算上行、下行空分隔离度;其中, 表示基站赋形接收用户m的信号时所接收到的用户n的信号功率, 
Figure FSB00000901961000015
表示基站赋形接收到的用户m自身的信号功率;pm,n表示用户m所持的终端接收的信号中基站发送给用户n的信号功率,用pm,m表示用户m所持的终端接收到的自身的信号功率,用 
Figure FSB00000901961000016
表示用户空间协方差矩阵;
步骤B所述生成空分复用用户组集合为:
根据 统计得到,其中, 
Figure FSB00000901961000018
表示所有满足条件的元素, 
Figure FSB00000901961000019
分别表示用户m对用户n的上行空分隔离度、用户n对用户m的上行空分隔离度、用户m对用户n的下行空分隔离度、用户n对 用户m的下行空分隔离度,
Figure FSB00000901961000021
Γ (1)分别为上行空分隔离度门限值、下行空分隔离度门限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为两个用户;步骤A中所述计算用户间的空分隔离度为根据用户空间功率谱计算用户间的空分隔离度,具体包括:
A21、估计每个用户的功率谱;
A22、根据 
Figure FSB00000901961000022
计算两个用户的功率谱差,其中, 
Figure FSB00000901961000023
是功率谱差计算门限, 是两个用户的功率谱;
A23、根据 
Figure FSB00000901961000025
计算用户间的空分隔离度;
步骤B所述生成空分复用用户组集合为:根据 
Figure FSB00000901961000026
或 
Figure FSB00000901961000027
统计得到,其中, 
Figure FSB00000901961000028
分别表示用户m对用户n或用户n对用户m的上行空分隔离度、用户m对用户n或用户n对用户m的下行空分隔离度, 
Figure FSB00000901961000029
表示上行空分隔离度门限值,Γ (2)表示下行空分隔离度门限值, 
Figure FSB000009019610000210
表示所有满足条件的元素, 
Figure FSB000009019610000211
表示两个用户的上行发射功率,p mp n表示两个用户的下行发射功率,δp表示功率差的门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为两个用户;步骤A中所述计算用户间的空分隔离度为根据用户的来波方向计算用户间的空分隔离度,具体包括:
A31、估计每个用户的功率谱;
A32、确定功率谱最大值所在的方向为用户来波方向; 
A33、计算两个用户的来波角度差作为用户间的空分隔离度;
步骤B所述生成空分复用用户组集合为:根据 
Figure FSB00000901961000031
或 
Figure FSB00000901961000032
统计得到,其中, 
Figure FSB00000901961000033
表示用户m对用户n或用户n对用户m的上行空分隔离度, 
Figure FSB00000901961000034
表示用户m对用户n或用户n对用户m的下行空分隔离度, 
Figure FSB00000901961000035
为上行空分隔离度门限值,Γ (3)表示下行空分隔离度门限值, 
Figure FSB00000901961000036
表示所有满足条件的元素, 
Figure FSB00000901961000037
Figure FSB00000901961000038
表示两个用户的上行发射功率,p mp n表示两个用户的下行发射功率,δp表示功率差的门限,
其中,通过 
Figure FSB00000901961000039
来确定用户的空分隔离度,
其中, 
Figure FSB000009019610000310
是用户m来波角度, 
Figure FSB000009019610000311
是用户n来波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为多个用户;步骤A所述计算用户间的空分隔离度为根据干扰抑制能力计算用户间的空分隔离度,具体包括:
A41、分别计算每个用户抑制其它用户的波束赋形权系数  w (n,m)w (m,n)
A42、根据步骤A41计算的波束赋形权系数以及得到的信道冲激响应,分别计算上行空分隔离度或下行空分隔离度,
其中,分别通过 
Figure FSB000009019610000313
Figure FSB000009019610000314
计算上行、下行空分隔离度;其中, 
Figure FSB000009019610000315
表示基站赋形接收用户m的信号时所接收到的用户n的信号功率, 
Figure FSB000009019610000316
表示基站赋形接收到的用户m自身的信号功率;p m,n表示用户m所持的终端接收的信号中基站发送给用户n的信号功率,用p m,m表示用户m所持的终端接收到的自身的信号功率,用 表示用户空间协方差矩 阵。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空间信息为空间协方差矩阵;所述空间协方差矩阵包括上行空间协方差矩阵 
Figure FSB00000901961000041
和下行空间协方差矩阵 
Figure FSB00000901961000042
分别根据 
Figure FSB00000901961000043
和 
Figure FSB00000901961000044
计算,其中,E{·}表示取随机变量的均值,(□)H表示对矩阵的共轭转置运算,
其中, 
Figure FSB00000901961000045
表示多天线上行信道冲激响应, 
Figure FSB00000901961000046
表示多天线上行信道冲激响应的共轭转置运算,H (k)表示多天线下行信道冲激响应,H (k)H表示多天线下行信道冲激响应的共轭转置运算。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空间信息为空间协方差矩阵;所述空间协方差矩阵包括上行空间协方差矩阵 
Figure FSB00000901961000047
和下行空间协方差矩阵 
Figure FSB00000901961000048
所述上行空间协方差矩阵根据 
Figure FSB00000901961000049
计算得到;
所述下行空间协方差矩阵根据
Figure FSB000009019610000411
计算得到,其中,Gk为用户k的自动增益控制系数, 
Figure FSB000009019610000412
为用户k的上行发射功率,p k为用户k的下行发射功率,
其中, 
Figure FSB000009019610000413
表示多天线上行信道冲激响应, 表示多天线上行信道冲激响应的共轭转置运算,H (k)表示多天线下行信道冲激响应,H (k)H表示多天线下行信道冲激响应的共轭转置运算。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生成空分复用用户组集合为:遍历当前基站覆盖范围内的所有用户,计算两两用户间的空分隔离度,根据所计算的空分隔离度与预设空分隔离度门限值的比较,确定所有能进行空分复用的用户组,构成空分复用用户组集合;
或为:通过事件触发,从任意用户开始遍历当前基站覆盖范围内的部分用户,计算用户间的空分隔离度,根据所计算的空分隔离度与预设空分隔离度门限值的比较,确定能进行空分复用的用户组,构成空分复用用户组集合;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实时或周期性地更新所述空分复用用户组集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预先设置上行、下行空分隔离度门限值 
Figure FSB00000901961000051
p=1,2,3和Γ (p),p=1,2,3,其中p为所选择的空分隔离度计算方法序号;所述空分隔离度门限值为功率比值、或绝对功率值、或来波角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为不同终端设置不同的上、下行空分隔离度门限值 
Figure FSB00000901961000052
p=1,2,3;k=1,…,K和Γ (p,k),p=1,2,3;k=1......K,其中,p为所选择的空分隔离度计算方法序号,k为用户序号;所述空分隔离度门限值为功率比值、或绝对功率值、或来波角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生成空分复用用户组集合为:根据 
Figure FSB00000901961000053
p=1,2,3生成。
13.一种实现空分复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天线单元、信道估计单元、空间信息获取单元、空分隔离度计算单元、空分复用用户组生成单元、资源分配单元,其中,
天线单元,用于接收无线信号;
信道估计单元,根据接收的信号计算相应用户上行或下行的信道冲激响应,并将计算结果送入空间信息获取单元;
空间信息获取单元,根据收到的信道冲激响应计算用户上行或下行的空间协方差矩阵;
空分隔离度计算单元,根据获得的空间协方差矩阵计算用户间的空分隔离度;
空分复用用户组生成单元,根据空分隔离度计算单元计算的用户间的空分隔离度以及预设的空分隔离度门限值,确定能进行空分复用的用户组,构造空 分复用用户组集合;
资源分配单元,用于从空分复用用户组生成单元中选取用户组,给所选取的用户分配共享无线资源,
所述空分隔离度是指两个用户在空间的分辨程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分隔离度计算单元进一步包括波束赋形权系数计算单元、上行空分隔离度计算单元、下行空分隔离度计算单元;其中,
波束赋形权系数计算单元,用于计算一个用户抑制另一用户的波束赋形权系数,并将计算出的波束赋形权系数分别送至上行空分隔离度计算单元、下行空分隔离度计算单元;
上行空分隔离度计算单元,根据得到的波束赋形权系数和信道冲激响应计算用户间的上行空分隔离度;
下行空分隔离度计算单元,根据得到的波束赋形权系数和信道冲激响应计算用户间的下行空分隔离度,
其中,分别通过 
Figure FSB00000901961000061
Figure FSB00000901961000062
计算上行、下行空分隔离度;其中, 
Figure FSB00000901961000063
表示基站赋形接收用户m的信号时所接收到的用户n的信号功率, 表示基站赋形接收到的用户m自身的信号功率;p m,n表示用户m所持的终端接收的信号中基站发送给用户n的信号功率,用p m,m表示用户m所持的终端接收到的自身的信号功率,用 
Figure FSB00000901961000065
w (n,m)w (m,n)表示波束赋形权系数,用 
Figure FSB00000901961000066
表示用户空间协方差矩阵。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分隔离度计算单元进一步包括功率谱估计单元、功率谱差计算单元、空分隔离度计算模块;其中,
功率谱估计单元,用于完成功率谱估计;
功率谱差计算单元,根据估计出的每个用户的功率谱,计算两个用户之间功率谱差; 
空分隔离度计算模块,根据计算的功率谱差计算两用户间的空分隔离度,
其中,根据 计算两个用户的功率谱差,其中, 是功率谱差计算门限, 
Figure FSB00000901961000073
是两个用户的功率谱;
以及其中,根据 
Figure FSB00000901961000074
计算用户间的空分隔离度;其中, 表示用户m对用户n或用户n对用户m的上行空分隔离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分隔离度计算单元进一步包括功率谱估计单元、来波方向确定单元、来波角度差计算单元;其中,
功率谱估计单元,用于完成功率谱估计;
来波方向确定单元,根据功率谱估计结果确定功率谱最大值所在的方向为相应用户的来波方向;
来波角度差计算单元,用于计算两个用户的来波角度差,并将计算结果作为这两个用户的空分隔离度,
其中,通过 
Figure FSB00000901961000076
来确定用户的空分隔离度,
其中, 
Figure FSB00000901961000077
是用户m来波角度, 
Figure FSB00000901961000078
是用户n来波角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3至16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单元为基站的天线,或为移动终端的接收单元。
18.根据权利要求13至16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间信息获取单元进一步包括上行空间协方差矩阵计算单元和下行空间协方差矩阵计算单元,分别用于计算上行和下行的空间协方差矩阵。
19.根据权利要求13至16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分复用用户组生成单元进一步包括空分隔离度比较单元和空分复用用户组存储单元;其中,
空分隔离度比较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空分隔离度计算单元计算出的用户间 的空分隔离度,同时接收或读取空分隔离度门限值,比较两个值并将大于等于门限值的用户组送入空分复用用户组存储单元中保存;
空分复用用户组存储单元,用于保存所有经过比较大于等于空分隔离度门限值的用户组,形成空分复用用户组集合。
20.根据权利要求13至16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空分复用用户组更新单元,用于根据需要实时或周期性的更新空分复用用户组集合。 
CN2007100645035A 2007-03-16 2007-03-16 一种实现空分复用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12672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645035A CN101267235B (zh) 2007-03-16 2007-03-16 一种实现空分复用的方法及装置
KR1020097021531A KR101233298B1 (ko) 2007-03-16 2008-03-07 공간분할 다중화 실현 방법 및 장치
JP2009552994A JP5269815B2 (ja) 2007-03-16 2008-03-07 空間分割多重を実現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US12/531,589 US8259642B2 (en) 2007-03-16 2008-03-07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alizing space division multiplexing
EP08715178.3A EP2129004B1 (en) 2007-03-16 2008-03-07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alizing space division multiplexing
PCT/CN2008/070442 WO2008113281A1 (fr) 2007-03-16 2008-03-07 Procédé et appareil pour réaliser un multiplexage dans l'espa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645035A CN101267235B (zh) 2007-03-16 2007-03-16 一种实现空分复用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67235A CN101267235A (zh) 2008-09-17
CN101267235B true CN101267235B (zh) 2013-01-09

Family

ID=397653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645035A Active CN101267235B (zh) 2007-03-16 2007-03-16 一种实现空分复用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259642B2 (zh)
EP (1) EP2129004B1 (zh)
JP (1) JP5269815B2 (zh)
KR (1) KR101233298B1 (zh)
CN (1) CN101267235B (zh)
WO (1) WO200811328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68751A (zh) * 2018-08-27 2020-03-0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空间复用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35970B (zh) * 2007-06-26 2011-05-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分多址通信系统资源分配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1345975B (zh) * 2007-07-13 2011-08-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分多址资源调度的方法、装置及无线通信系统
US8428897B2 (en) * 2008-04-08 2013-04-23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pectral cross coherence
KR20100034838A (ko) * 2008-09-25 2010-04-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안테나 통신시스템에서 중계기를 지원하기 위한 보정 장치 및 방법
CN101742654B (zh) * 2008-11-19 2012-07-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终端接纳控制方法以及无线资源管理器
KR101022120B1 (ko) * 2008-12-23 2011-03-17 주식회사 세아네트웍스 빔포밍을 위한 가중치 행렬 결정 방법 및 장치
CN101764632B (zh) * 2008-12-23 2013-09-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Lte-tdd室内分布系统中端口与天线映射方法及装置
CN101771448B (zh) * 2008-12-31 2012-08-0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空分复用与多输入多输出的结合方法及基站
WO2010088843A1 (zh) * 2009-02-06 2010-08-1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空分多址接入以及数据解调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US8494031B2 (en) * 2009-02-27 2013-07-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otocol operation and message design for SDMA data transmission to a plurality of stations
CN101583135B (zh) * 2009-06-17 2011-06-01 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td-scdma系统容量的方法
CN101965056B (zh) * 2009-07-23 2014-01-01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进行资源重配的方法
CN101998410B (zh) * 2009-08-20 2013-04-0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进行空分多址用户分组的方法及装置
CN102075479B (zh) * 2009-11-25 2013-05-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多载波高速下行分组接入空分复用的方法及系统
CN102104945B (zh) * 2009-12-21 2014-05-2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空分判断方法和设备
CN102083122B (zh) * 2010-03-25 2014-01-1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无线资源管理方法及无线网络控制器
CN102244871B (zh) * 2010-05-13 2015-08-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用户复用技术中的复用方法和装置
CN101902262B (zh) * 2010-08-10 2012-12-19 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空分调度的方法
CN102387594B (zh) * 2010-09-06 2014-04-1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分配资源的方法和设备
CN102404027B (zh) * 2010-09-07 2014-1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空分复用的方法和设备
CN102833869B (zh) * 2011-06-16 2017-04-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空分复用用户的选择方法和系统
CN102958145B (zh) * 2011-08-17 2017-07-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上行空分多址的方法及装置
AU2012308170B2 (en) 2011-09-15 2017-02-23 Andrew Wireless Systems Gmbh Configuration sub-system for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EP2661828B1 (en) 2011-09-16 2016-03-23 Andrew Wireless Systems GmbH Integrated intermodulation detection sub-system fo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s
CN102387598B (zh) * 2011-10-19 2014-07-30 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调度方法
CN102664666A (zh) * 2012-04-09 2012-09-12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高效的宽带稳健自适应波束形成方法
WO2014040608A1 (en) * 2012-09-14 2014-03-20 Andrew Wireless Systems Gmbh Uplink path integrity detection in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CN104254088B (zh) * 2013-06-25 2017-12-01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sdma使用方法
US9226184B2 (en) 2013-06-27 2015-12-29 Cisco Technology, Inc. Estimating and utilizing client rece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capability in multi-user transmissions
JP2015041941A (ja) * 2013-08-23 2015-03-02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無線基地局、中継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WO2015180009A1 (zh) * 2014-05-26 2015-1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导频的方法及装置
US9882620B2 (en) 2014-09-24 2018-01-30 Mediatek Inc. Synchronization in a beamforming system
US10396873B2 (en) 2014-09-24 2019-08-27 Mediatek Inc. Control signaling in a beamforming system
CN105406929B (zh) * 2015-12-21 2017-11-03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于频域的频谱感知方法
CN107872262B (zh) * 2016-09-19 2021-11-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提高数据赋形增益方法及装置、基站、通信系统
CN115514402A (zh) * 2018-03-07 2022-12-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多级分布式天线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0518961B (zh) * 2019-08-29 2020-12-11 东南大学 大规模mimo卫星移动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12383357B (zh) * 2020-10-20 2021-10-22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空分复用光交换节点的功率均衡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23372A (zh) * 2003-02-21 2004-08-25 重庆邮电学院 一种基于td-scdma无线定位来波方向的估计方法
CN1841963A (zh) * 2005-03-29 2006-10-04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 一种时空联合波束赋形方法
CN1855770A (zh) * 2005-04-28 2006-11-01 上海原动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干扰抑制的波束赋形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74055B2 (ja) * 2000-08-25 2004-10-06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局
US7289481B2 (en) * 2004-03-24 2007-10-30 Wavion Ltd. WLAN capacity enhancement by contention resolution
US7512412B2 (en) * 2005-03-15 2009-03-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wer control and overlapping control for a quasi-orthogonal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049440B1 (ko) * 2005-04-13 2011-07-15 연세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공간 분할 다중화 심볼 검출 장치 및 그 방법
WO2006127617A2 (en) * 2005-05-23 2006-11-30 Navini Network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erference reduction
US8363603B2 (en) * 2005-06-16 2013-01-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User separation in spac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for a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130857B2 (en) * 2006-01-20 2012-03-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ilot multiplex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778211B2 (en) * 2006-09-26 2010-08-17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 for computing a downlink beamforming weighting vector based on up link channel informatio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23372A (zh) * 2003-02-21 2004-08-25 重庆邮电学院 一种基于td-scdma无线定位来波方向的估计方法
CN1841963A (zh) * 2005-03-29 2006-10-04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 一种时空联合波束赋形方法
CN1855770A (zh) * 2005-04-28 2006-11-01 上海原动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干扰抑制的波束赋形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68751A (zh) * 2018-08-27 2020-03-0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空间复用方法及装置
CN110868751B (zh) * 2018-08-27 2021-06-1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空间复用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00025505A (ko) 2010-03-09
CN101267235A (zh) 2008-09-17
EP2129004A1 (en) 2009-12-02
US8259642B2 (en) 2012-09-04
JP5269815B2 (ja) 2013-08-21
EP2129004A4 (en) 2014-04-02
EP2129004B1 (en) 2018-10-03
US20100142390A1 (en) 2010-06-10
KR101233298B1 (ko) 2013-02-14
JP2010521842A (ja) 2010-06-24
WO2008113281A1 (fr) 2008-09-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67235B (zh) 一种实现空分复用的方法及装置
CN100481988C (zh) 使用波束的时隙码分多址系统中分配资源于使用者
EP3504854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 sub-space selection
US8526992B2 (en) Zero-forcing linear beamforming for coordinated cellular networks with distributed antennas
CN102457951B (zh) 一种多小区协作通信中链路联合波束成形的方法和基站
CN101834646B (zh) 用户选择方法、用户选择装置和基站
US8743755B2 (en) Downlink resource scheduling method and transmission end fo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beam-forming system
US8767861B2 (en)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and beam-forming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03475401A (zh) 一种下行波束赋形方法与装置
CN103312390A (zh) 基于干扰对齐的预编码方法,发射机和设备
CN103905105A (zh) 一种双流波束赋形方法和装置
CN104283593B (zh) 3d mimo系统中基于统计信息的双维度联合sdma方法
CN104883214A (zh) 基于自由度调度的干扰对齐方法
CN102710390B (zh) 一种多用户mimo系统中预编码的方法和装置
CN104767555A (zh) 大规模mimo系统下自适应波束赋形模式的选择方法
CN106160806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干扰协调的方法和设备
CN104901732A (zh) 一种密集节点配置系统中的导频复用方法
CN105375967B (zh) 一种基于统计方法的增强型最大比合并检测方法和接收机
CN101989875B (zh) 多小区干扰抑制方法及基站控制器
CN101667859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0855338B (zh) 基于两层预编码的fd-mimo下行自适应传输方法
CN113938360A (zh) 一种基于指纹定位的分布式mimo系统协方差矩阵估计方法
CN1992555B (zh) 时隙cdma系统下行时隙干扰信号空间特征参数的提取方法
CN101909307B (zh) 一种下行波束赋形中多用户共用波束的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10365379A (zh) 一种大规模天线系统联合码分和波束分多址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INST OF TELECOMMUNI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GOY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10406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00083 NO. 29,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O: 100191 NO. 40,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406

Address after: 100191 Haidi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No. 40,

Applicant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083 Haidi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No. 29,

Applicant befor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31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