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61381B - 背光模块组装结构及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块组装结构及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61381B
CN101261381B CN2008100948422A CN200810094842A CN101261381B CN 101261381 B CN101261381 B CN 101261381B CN 2008100948422 A CN2008100948422 A CN 2008100948422A CN 200810094842 A CN200810094842 A CN 200810094842A CN 101261381 B CN101261381 B CN 1012613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rod
framework
backlight module
locating slot
drain p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9484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61381A (zh
Inventor
苏侯翔
刘耕儒
何奇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CN20081009484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61381B/zh
Publication of CN1012613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613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613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6138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模块组装结构及制造方法。组装结构包含底壳、线材位移限制装置以及框件。线材位移限制装置设置于底壳的内底面上,且与侧边形成线材定位槽。框件设置于线材定位槽上方,且具有第一侧翼结构,第一侧翼结构相对设置于线材位移限制装置上方。制造方法包含在底壳的内底面上形成线材位移限制装置,且该线材位移限制装置与侧边形成线材定位槽;将光学模块具有的线材设置于线材定位槽内;以及将框件放置于线材定位槽上以限制线材的位移。使用本发明所提供的背光模块组装结构,可减少组装时胶框与线材的干涉,提升组装流程的便利性,进而增加产量。

Description

背光模块组装结构及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模块组装结构以及背光模块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计算机、电视及移动电话等各种电子产品广泛地应用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 Display,LCD)。背光模块(backlight module)是液晶显示器的重要组成组件之一。而具有重量轻、薄型、低耗电等特色的侧光式结构背光模块,更是常用于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DA)、笔记型计算机的液晶显示器中。 
L型冷阴极荧光灯管(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CCFL)发光源为摆在侧边的单支光源,导光板采用射出成型无印刷式设计,一般常用于18英寸以下中小尺寸的背光模块,其侧边入射的光源设计,拥有重量轻、薄型、窄框化、低耗电的特色。由于冷阴极荧光灯管以线材与电源模块电连接,因此,线材的理线为使用冷阴极荧光灯管的背光模块组装时须考虑的课题。 
如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现有底壳10具有现有内底面11以及现有侧边13。现有框件50在线材301两侧设置有位移限制结构51,以限制线材301往左右的位移。具体而言,L型冷阴极荧光灯管的线材301设置于现有框件50的位移限制结构51所形成的现有线材定位槽15内。现有线材定位槽15由现有框件50的两位移限制结构51所形成,因此占有较多的空间。其中,现有线材定位槽15连同现有框件50的两位移限制结构51在内的宽度为d1。 
另一方面,在组装现有的背光模块时,先将图1所示的现有框件50翻转使现有线材定位槽15朝上,装入线材301,并与光学模块600一同套上现有底壳10后,再翻转回原方向,而后再放上光学面板400。其中,光学模块600包含光学膜片610、导光板630及反射板650。组装过程中的翻转动作易减低生产效率。以上所述背光模块组装结构及制造方法皆有改进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块组装结构,可减少背光模块的漏光。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块组装结构,可减少组装背光模块胶框时胶框与线材的干涉。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块组装结构,具有较便捷的组装流程。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制造方法,可减少背光模块框件组装程序的时间,进而增加产量。 
本发明的背光模块组装结构包含底壳、线材位移限制装置以及框件。底壳具有内底面以及侧边。线材位移限制装置设置于底壳的内底面上,且与侧边形成线材定位槽。框件设置于线材定位槽上方。框件具有第一侧翼结构,第一侧翼结构相对设置于线材位移限制装置上方;该框件进一步具有一卡合结构,供与该线材定位槽卡合。 
背光模块制造方法包含提供上述具有内底面以及侧边的底壳;在底壳的内底面上形成线材位移限制装置,该线材位移限制装置与侧边形成线材定位槽;将光学模块组装于底壳的内底面上,使光学模块设置于底壳中相对于线材定位槽的另一侧的内底面上;将光学模块具有的线材设置于线材定位槽内,以限制线材的位移;以及将框件放置于线材定位槽上以限制线材的位移;该框件进一步具有一卡合结构,当将该框件放置于该线材定位槽上时,利用该卡合结构与该线材定位槽卡合。 
因此,使用本发明所提供的背光模块组装结构,可减少组装时胶框与线材的干涉,提升组装流程的便利性,进而增加产量。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b为本发明不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a为本发明背光模块组装结构可进一步与外壳、光学面板与光学模块组配的立体分解图; 
图3b为本发明背光模块组装结构可进一步与外壳、光学面板与光学模块组装立体图; 
图4a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图4b为本发明不同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图4c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背光模块制造方法流程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现有底壳              11现有内底面 
13现有侧边              15现有线材定位槽 
50现有框件              51位移限制结构 
100底壳                 101孔洞 
110内底面               130侧边 
150线材定位槽           200外壳 
300线材位移限制装置     301线材 
400光学面板             500框件 
510第一侧翼结构         520第二侧翼结构 
530卡合结构             600光学模块 
610光学膜片             630导光板 
650反射板               900背光模块组装结构 
1001步骤                1003步骤 
1003a步骤               1005步骤 
1007步骤                1007a步骤 
1009步骤                1009a步骤 
1009b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a所示本发明的背光模块组装结构900的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背光模块组装结构900包含底壳100、线材位移限制装置300以及框件500。底壳100具有内底面110以及侧边130。底壳100优选为由金属、金属合金或金属化合物制成。线材位移限制装置300设置于底壳100的内底面110上,且与侧边130形成线材定位槽150。具体而言,线材位移限制装置300包含如图2a所示自底壳100冲压形成的舌片结构。其中,底壳100因冲压形成的孔洞101可以贴附胶带等方式加以遮蔽,避免漏光。在不同实施例中,线材位移限制装置300可另外成型于底壳100上、锁附于底壳100上或如图2b 所示与底壳100为一体成型。在此特别说明的是,自底壳100冲压形成、另外成型于底壳100上、锁附于底壳100上或与底壳100为一体成型的舌片结构,除了当作线材位移限制装置300用来固定或限制线材的移动外,亦可用来支撑组装在其上方的其它对象,该些对象可以例如是胶框或玻璃等对象。 
如图3a所示,背光模块组装结构900可进一步与外壳200、光学面板400与光学模块600组装如图3b的立体图。线材位移限制装置300优选为由金属、金属合金或金属化合物制成。线材定位槽300的宽度可依与光学模块600连接的线材301的直径而对应调整,优选介于0.9毫米与2毫米之间。其中,由于线材301一般为金属线外披覆塑料材质。因此,线材301与线材定位槽300接触的部分可设置保护件,以减少被线材定位槽300摩擦损耗。保护件优选但不限为热缩套管,且不限于部分设置,亦可设置于线材301的全段。 
图3b中沿AA线的局部剖面图如图4a所示。在优选实施例中,光学模块600包含光学膜片610、导光板630及反射板650。在优选实施例中,光学膜片610至少包含扩散膜片、增益膜片或偏振膜片的其中之一,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光学膜片610包含的膜片数量与种类可依需求调整。框件500设置于线材定位槽150上方。在优选实施例中,框件500为高分子材料。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框件500可以为金属、金属合金或金属化合物。 
如图4a所示,框件500具有第一侧翼结构510,为框件500内部的一圈凸缘,向框件500中心突出,相对设置于线材位移限制装置300上方。具体而言,框件500的第一侧翼结构510受到位移限制装置300的支撑,使框件500可搭设于线材定位槽150上方,由此限制线材301往上的位移,而线材301往左右的位移则由线材位移限制装置300及底壳100所共同限制。 
换言之,相较于如图1的现有框件50需在线材301设置有位移限制结构51,以限制线材301往左右的位移。本发明的背光模块组装结构900则如图4a所示通过框件500、线材位移限制装置300以及底壳100的搭配,线材301往左右的位移由线材位移限制装置300及底壳100所共同限制,而框件500仅需用以限制301往上的位移。由此,如图1及图4a分别所示的d1及d2,可使框件500无须设置如现有框件50的位移限制结构51,减少容置线材301所需的空间,并且进一步可使用面积较大的光学模块600。由于在使 用相同尺寸的面板400时,较大的光学模块600可减少背光模块的漏光状况,因此,本发明的背光模块组装结构900亦可减少背光模块的漏光状况。 
如图4b所示的实施例,框件500进一步具有第二侧翼结构520。其中,第二侧翼结构520相对设置于底壳100的侧边130上方。换言之,第二侧翼结构520由底壳100的侧边130所支撑。由于框件500的第一侧翼结构510及第二侧翼结构520可分别受到线材位移限制装置300及侧边130的支撑,故在此实施例中,框件500可更稳固地设置于线材定位槽150上方。 
如图4c所示的优选实施例,框件500进一步具有卡合结构530,供与线材定位槽150卡合。具体而言,卡合结构530可伸入于线材定位槽150中,由此进一步填充线材定位槽150的线材301以外空间,以更稳固地将线材301定位于线材定位槽150中。另一方面,也可由此使框件500可更稳固地设置于线材定位槽150上方。 
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背光模块制造方法流程图,本发明的背光模块制造方法包含: 
步骤1001为提供如图4c具有内底面110以及侧边130的底壳100。 
步骤1003为形成线材位移限制装置300于底壳100的内底面110上,且与侧边110形成线材定位槽150。在优选实施例中,线材位移限制装置300为自底壳100冲压形成的舌片结构。其中,对于底壳100因冲压形成的孔洞101,可进一步于步骤1003a以贴附胶带等方式加以遮蔽,避免漏光。在不同实施例中,线材位移限制装置300可另外成型于底壳100上,或与底壳100为一体成型。 
步骤1005为将如图4c所示的光学模块600组装于底壳的内底面110上。具体而言,使光学模块600设置于底壳100中相对于线材定位槽150的另一侧的内底面110上。 
步骤1007为将如图4c所示的光学模块600具有的线材301设置于线材定位槽150内,以限制线材150的位移。其中,可进一步在步骤1007a中在线材301与线材定位槽300接触的部分设置保护件,以减少被线材定位槽300摩擦损耗。保护件优选但不限为热缩套管,且不限于部分设置,可设置于线材301的全段。 
步骤1009为将如图4c所示的框件500放置于线材定位槽150上以限制 线材301的位移。其中,框件500具有第一侧翼结构510,当将框件500放置于线材定位槽150上时,将第一侧翼结构510放置于线材位移限制装置300上以支撑框件。 
在优选实施例中,框件500可进一步具有第二侧翼结构520。当将框件500放置于线材定位槽上150时,将第二侧翼结构520放置于侧边130上以支撑框件500。框件500进一步具有卡合结构530,当将框件500放置于线材定位槽150上时,利用卡合结构530与线材定位槽150卡合。 
本发明的背光模块制造方法进一步包含:步骤1009a,将光学面板400放置于框件500上,以及步骤1009b,将外壳200放置于光学面板400上,并与底壳100套合。具体而言,光学面板400位于光学模块600上方,且由框件500的第一侧翼结构510所支撑。 
如步骤1001至步骤1009b所述,在本发明的背光模块制造方法流程中并无现有技术的翻转动作。因此,可简化组装流程,进而增加产能。 
本发明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发明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披露的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相反地,包含于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及范围的修改及均等设置均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背光模块组装结构,包含:
一底壳,具有一内底面以及一侧边;
一线材位移限制装置,设置于该底壳的该内底面上,且与该侧边形成一线材定位槽;以及
一框件,设置于该线材定位槽上方,该框件具有一第一侧翼结构,该第一侧翼结构相对设置于该线材位移限制装置上方;该框件进一步具有一卡合结构,供与该线材定位槽卡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组装结构,其中该框件进一步具有一第二侧翼结构,该第二侧翼结构相对设置于该侧边上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组装结构,其中该框件为高分子材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组装结构,其中该线材位移限制装置由金属或金属化合物制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块组装结构,其中所述金属化合物为金属合金。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组装结构,其中该线材位移限制装置包含与该底壳为一体成型或自底壳冲压形成的舌片结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组装结构,其中该线材定位槽的宽度介于0.9毫米与2毫米之间。
8.一种背光模块制造方法,包含:
提供一底壳,具有一内底面以及一侧边;
在该底壳的该内底面上形成一线材位移限制装置,该线材位移限制装置与该侧边形成一线材定位槽;
将一光学模块组装于该底壳的内底面上,使该光学模块设置于该底壳中相对于线材定位槽的另一侧的内底面上;
将该光学模块具有的一线材设置于该线材定位槽内,以限制该线材的位移;以及
将一框件放置于该线材定位槽上以限制该线材的位移;
该框件进一步具有一卡合结构,当将该框件放置于该线材定位槽上时,利用该卡合结构与该线材定位槽卡合。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块制造方法,其中该框件具有一第一侧翼结构,当将该框件放置于该线材定位槽上时,将该第一侧翼结构放置于该线材位移限制装置上以支撑该框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模块制造方法,其中该框件进一步具有一第二侧翼结构,当将该框件放置于该线材定位槽上时,将该第二侧翼结构放置于该侧边上以支撑该框件。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块制造方法,其中在该底壳的该内底面上形成的线材位移限制装置是自该底壳冲压形成或与该底壳一体成型而成。
CN2008100948422A 2008-04-28 2008-04-28 背光模块组装结构及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613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948422A CN101261381B (zh) 2008-04-28 2008-04-28 背光模块组装结构及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948422A CN101261381B (zh) 2008-04-28 2008-04-28 背光模块组装结构及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61381A CN101261381A (zh) 2008-09-10
CN101261381B true CN101261381B (zh) 2011-12-07

Family

ID=39961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94842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61381B (zh) 2008-04-28 2008-04-28 背光模块组装结构及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6138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57010B2 (ja) * 2008-11-14 2013-08-0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TWI402564B (zh) 2010-06-08 2013-07-21 Amtran Technology Co Ltd 平面顯示器以及組裝平面顯示器的方法
CN102314805B (zh) * 2010-06-30 2014-09-10 瑞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平面显示器以及组装平面显示器的方法
CN102455528B (zh) * 2010-10-27 2015-01-07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结合上下盖外观件的平面显示器
TWI550324B (zh) * 2012-11-26 2016-09-2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組及使用其之顯示裝置
TWI524113B (zh) * 2013-10-30 2016-03-01 揚昇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
CN106195754B (zh) * 2015-05-04 2019-12-31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61381A (zh) 2008-09-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61381B (zh) 背光模块组装结构及制造方法
US8902376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03047584B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1281320B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02352986A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电视机
US20100238128A1 (en) Touch display device
CN102998821A (zh) 显示装置及其弹性外框
CN103076649A (zh) 导光板与背光源
CN100483217C (zh) 背光模块
CN102436085A (zh)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CN201138407Y (zh) 直下型背光模块
CN110850625B (zh) 液晶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1634415A (zh) 背光模组及其制造方法
CN208477265U (zh) 一种条形液晶显示屏背光模组
CN113067920B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0507664C (zh) 侧光式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3075674A (zh) 背光源及其制作方法、背光源底框及其制作方法
CN210864267U (zh) 直下式背光模组、液晶显示屏及终端设备
CN101725927B (zh) 背光模组
CN201599666U (zh) 一种超薄中尺寸led背光源
CN202049303U (zh) 液晶模组
CN202043218U (zh) 一种液晶平板电视结构
CN101666938A (zh) 显示装置
US20220019105A1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2037657B (zh) 封装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207

Termination date: 202104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