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59445A - 湿式精碎机 - Google Patents
湿式精碎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259445A CN101259445A CNA2008101046914A CN200810104691A CN101259445A CN 101259445 A CN101259445 A CN 101259445A CN A2008101046914 A CNA2008101046914 A CN A2008101046914A CN 200810104691 A CN200810104691 A CN 200810104691A CN 101259445 A CN101259445 A CN 10125944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utting blade
- wet
- upper slitter
- cutter
- type refin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rushing And Pulverization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湿式精碎机,包括设有进口和出口的壳体,所述壳体内的通道内设有上刀和下刀,所述上刀呈叶片状,所述下刀位于所述上刀下方,与上刀之间留有间距,由下刀动刀片和下刀静刀片构成,所述下刀动刀片呈叶片状,位于所述下刀静刀片的上方,所述下刀静刀片呈圆盘状,设有多个通孔,所述上刀和下刀动刀片均设有带动其转动的转轴。所述上刀的叶片数量是2-4片,所述下刀的下刀动刀片的叶片数量是3-6片,所述上刀和下刀动刀片的叶片在切线方向上同水平线之间有一定的倾斜。本发明的设备结构简单,适应性强,粉碎效果好,形成的颗粒度小,主要可用于厨房垃圾处理和其他小规模固体废弃物的粉碎处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湿式精碎机,主要可用于厨房垃圾处理和其他小规模固体废弃物的粉碎处理,属环保机械。
背景技术
目前固体物料的破碎一般都采用干式破碎技术,例如鄂式破碎机、辊式破碎机和球磨机等,这类技术的缺陷主要是破碎所需的能耗大、易于产生粉尘,适宜于一些硬度高、脆性好的物料。但对于一些硬度低、具有一定弹性的物料的处理效果不理想,特别是对于含水量较大的物料更存在处理上的难度。
但是,在环境保护领域内,往往会出现大量含水的固体废弃物需要现场破碎,以便后续的处理。例如厨房垃圾多数多为蔬菜、粮食、油、肉等食品的残渣,往往具有很高的含水量,甚至是混在污水中,对于这些物料的破碎处理,如果直接采用现有的干式破碎设备进行破碎存在很多工艺上的麻烦,又不可能将其干燥后再行破碎,因此需要有一种能够将水中固体物料进行破碎的设备。特别是当需要将固体物料粉碎后同污水一同处理的场合,这种粉碎机需要提供即时、便捷的粉碎,并将固体物料粉碎成较细的颗粒。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湿式精碎机,这种系统的设备结构简单,适应性强,可以将厨房固体废弃物及其他类似固体废弃物粉碎即时、便捷地粉碎到一定的细度,以便于后续的处理。
本发明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湿式精碎机,包括设有进口和出口的壳体,所述壳体内的通道内设有上刀和下刀,所述上刀呈叶片状,所述下刀位于所述上刀下方,与上刀之间留有间距,由下刀动刀片和下刀静刀片构成,所述下刀动刀片呈叶片状,位于所述下刀静刀片的上方,所述下刀静刀片呈圆盘状,设有多个通孔,所述上刀和下刀动刀片均设有带动其转动的转轴。
本发明通过简单的工艺和设备,简化了工艺要求,处理效果好,在现场就能够即时、便捷地将固体物料粉碎到较高的细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湿式精碎机,其壳体9设有进口1和出口8,所述壳体内的通道内设有上刀2和下刀,所述上刀呈叶片状,所述下刀位于所述上刀下方,与上刀之间留有间距,由下刀动刀片4和下刀静刀片5构成,所述下刀动刀片呈叶片状,位于所述下刀静刀片的上方,所述下刀静刀片呈圆盘状,设有多个通孔6,所述上刀和下刀动刀片均设有带动其转动的转轴。
所述壳体内的通道横截面呈圆形,以便与旋转的上刀和下刀的下刀动刀片相配合,保证不留下切削的盲区。
所述上刀和下刀之间的壳体内通道上设有用于缩径的环形内凸结构3,水流流过该环形内凸结构后,其中的固体物不易向周边移动,有利于下刀对固体物的切削。
所述上刀的叶片数量通常可以是2-4片,以利于水流通畅。
所述下刀的下刀动刀片的叶片数量通常可以是3-6片,以利于对固体物的切削效果,保证切削的足够细。
所述上刀和下刀动刀片的叶片优选在切线方向上同水平线之间有一定的倾斜,呈螺旋桨状,以便对水和固体物产生一个向下的压力,有利于水流通畅。
所述下刀的下刀静刀片上的通孔可以按若干圆周均匀分布,也可以均匀分布在两组相交的等间隔平行线的交叉点上,以利于水流的均匀分布,通孔的总面积应足够的大,以减少对水流的阻挡。所述两组等间隔平行线之间的夹角优选为60°或90°。
所述上刀和下刀之间的间隔通常可以是壳体内通道直径的0.5-2倍,以利于水流的通畅,保证上下刀之间互不影响。
所述进口优选位于壳体顶部,以利于水流的通畅。
所述出口优选位于壳体底部的侧面,以便将驱动电机安装在壳体的底部下面,有利于简化传动结构和转轴的密封。
所述上刀和下刀的下刀动刀片固定安装在同一个转轴7上,即两者的转轴为同一个直轴,该转轴位于所述壳体内通道的中心轴线上,其下端连接有驱动电机10。
所述驱动电机的开关可以是由水流带动的开关,在有水流时,驱动电机自动转动,当水流停止后,驱动电机自动停止,以便于使用。
Claims (10)
1.一种湿式精碎机,包括设有进口和出口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的通道内设有上刀和下刀,所述上刀呈叶片状,所述下刀位于所述上刀下方,与上刀之间留有间距,由下刀动刀片和下刀静刀片构成,所述下刀动刀片呈叶片状,位于所述下刀静刀片的上方,所述下刀静刀片呈圆盘状,设有多个通孔,所述上刀和下刀动刀片均设有带动其转动的转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式精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刀和下刀的下刀动刀片固定安装在同一个转轴上,该转轴位于所述壳体内通道的中心轴线上,其下端连接有驱动电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式精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的开关是由水流带动的开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式精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的通道横截面呈圆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湿式精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刀和下刀之间的壳体内通道上设有用于缩径的环形内凸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式精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刀的叶片数量是2-4片,所述下刀的下刀动刀片的叶片数量是3-6片,所述上刀和下刀动刀片的叶片在切线方向上同水平线之间有一定的倾斜。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湿式精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刀的下刀静刀片上的通孔按若干圆周均匀分布或者均匀分布在两组相交的等间隔平行线的交叉点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湿式精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两组等间隔平行线之间的夹角为60°或90°。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湿式精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刀和下刀之间的间隔是壳体内通道直径的0.5-2倍。
10.如权利要求1、2、3、4、5、6、7、8或9所述的湿式精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位于壳体顶部,所述出口位于壳体底部的侧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8101046914A CN101259445A (zh) | 2008-04-23 | 2008-04-23 | 湿式精碎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8101046914A CN101259445A (zh) | 2008-04-23 | 2008-04-23 | 湿式精碎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59445A true CN101259445A (zh) | 2008-09-10 |
Family
ID=399602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8101046914A Pending CN101259445A (zh) | 2008-04-23 | 2008-04-23 | 湿式精碎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259445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790052A (zh) * | 2017-11-20 | 2018-03-13 | 中核第四研究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干燥粉碎混合一体机 |
CN110694764A (zh) * | 2019-10-18 | 2020-01-17 | 南昌大学 | 一种用于餐厨垃圾处理机的剪切式研磨刀盘 |
CN112827593A (zh) * | 2020-12-31 | 2021-05-25 | 山东大学 | 农田现场废弃物造肥用柔性转子刀具粉碎机及使用方法 |
-
2008
- 2008-04-23 CN CNA2008101046914A patent/CN101259445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790052A (zh) * | 2017-11-20 | 2018-03-13 | 中核第四研究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干燥粉碎混合一体机 |
CN110694764A (zh) * | 2019-10-18 | 2020-01-17 | 南昌大学 | 一种用于餐厨垃圾处理机的剪切式研磨刀盘 |
CN110694764B (zh) * | 2019-10-18 | 2023-06-27 | 南昌大学 | 一种用于餐厨垃圾处理机的剪切式研磨刀盘 |
CN112827593A (zh) * | 2020-12-31 | 2021-05-25 | 山东大学 | 农田现场废弃物造肥用柔性转子刀具粉碎机及使用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506049B1 (ko) | 야채 분쇄장치 | |
CN108097393B (zh) | 一种利用离心作用的多重饲料粉碎机器 | |
US8567705B2 (en) | Vertical mill | |
CN102974423A (zh) | 多功能粉碎机 | |
CN111215209B (zh) | 玉米棒碾压研磨式垃圾处理机及其处理方法 | |
JP2011245372A (ja) | 竪型ミル | |
CN101259445A (zh) | 湿式精碎机 | |
CN202845126U (zh) | 一种切割粉碎机 | |
CN201211492Y (zh) | 湿式精碎机 | |
KR20120087417A (ko) | 목재 파쇄기 | |
CN206881851U (zh) | 一种纤维多级滚刀粉碎机 | |
KR20030075292A (ko) | 음식물 쓰레기 처리기 | |
CN211303300U (zh) | 玉米棒碾压研磨式垃圾处理机 | |
CN105729679B (zh) | 一种秸秆-废塑料一体化粉碎装置 | |
CN201579087U (zh) | 一种破坏物料环流层的粉碎机 | |
CN202479011U (zh) | 餐厨垃圾粉碎机 | |
KR101705130B1 (ko) | 수직형 디스포져 | |
KR200262463Y1 (ko) | 음식물 쓰레기용 수분분리장치 | |
CN206139292U (zh) | 一种用于城市垃圾处理的粉碎装置 | |
CN212493323U (zh) | 一种有机垃圾的高效粉碎装置 | |
KR100973074B1 (ko) | 음식물류 폐기물 순간분쇄기 | |
CN110354965B (zh) | 高纤维食品物料粉碎机 | |
CN210885847U (zh) | 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设备 | |
CN205075146U (zh) | 一种刨花用粉碎机 | |
CN202666945U (zh) | 一种生物质粉碎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0809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