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59343A - 一种用于滴灌的水流泥沙分离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滴灌的水流泥沙分离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59343A
CN101259343A CNA2007100175330A CN200710017533A CN101259343A CN 101259343 A CN101259343 A CN 101259343A CN A2007100175330 A CNA2007100175330 A CN A2007100175330A CN 200710017533 A CN200710017533 A CN 200710017533A CN 101259343 A CN101259343 A CN 1012593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outlet
outlet pipe
inlet
isoc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01753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力
张杰武
刘玉华
赵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SU RUISHENG-YAMIT HIGH-TECH AGRICULTURE Co Ltd
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GUANSU RUISHENG-YAMIT HIGH-TECH AGRICULTURE Co Ltd
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SU RUISHENG-YAMIT HIGH-TECH AGRICULTURE Co Ltd, 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GUANSU RUISHENG-YAMIT HIGH-TECH AGRICUL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A20071001753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59343A/zh
Publication of CN1012593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593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yclon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滴灌的水流泥沙分离系统,目的是提高对含泥沙量较大河流水流的泥沙分离效率,进水管与分水管连接,在分水管上分别装有五个分解水量的分流管,每个分流管的入水口分别与进水流向相对斜向地安装在分水管上,从与进水管最近的开始,分流管入水口的横截面积为分水管横截面积的1/5、2/5、3/5、4/5、5/5,每个分流管的出水口分别安装在一个旋流离心分离器的圆筒上,在每个旋流离心分离器的下部的泥沙出口分别连接一个集沙罐,每个旋流离心分离器上部的出口分别与一叠片式过滤器的入口连接,每个叠片式过滤器的出口分别与一个集流管的入口连接,每个集流管的出口分别安装在在集水管上,经由出水管与滴灌系统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滴灌的水流泥沙分离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应用自由旋流的装置和水流的过滤,也是用于花园、田地、运动场等浇水的前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本发明的背景技术是申请号为96204592.6,名称为“一种泥砂分离器”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它有进水管,出水管,柱形外壳,锥形外壳,接砂口,集砂罐,排砂口,柱形外壳圆周切向接有进水管,柱形外壳顶部垂直接有伸入到柱形外壳内的出水管,柱形外壳下接锥形外壳,锥形外壳下部的接砂口接集砂罐,集砂罐上开有排砂口。对于泥沙含量较大并且泥沙粒度较小的水流,采用该技术分离泥沙不能取得较好的效率和效果,处理后的含有细小泥沙的流水不能用于滴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高对含泥沙量较大河流水流的泥沙分离效率。
本发明是一种用于滴灌的水流泥沙分离系统,旋流离心分离器的上部为一圆筒,下部为锥筒,在旋流离心分离器下部的泥沙出口接有一集沙罐,进水管与分水管37连接,在分水管37上分别装有五个分解水量的第一分流管a1、第二分流管a2、第三分流管a3、第四分流管a4、第五分流管a5,每个分流管的入水口分别与进水流向相对斜向地安装在分水管37上,与进水管最近的第一分流管a1入水口的横截面积为分水管37横截面积的1/5,第二分流管a2入水口的横截面积为分水管37横截面积的2/5,第三分流管a3入水口的横截面积为分水管37横截面积的3/5,第四分流管a4入水口的横截面积为分水管37横截面积的4/5,第五分流管a5入水口的横截面积为分水管37横截面积的5/5,每个分流管的出水口分别安装在一个旋流离心分离器35、33、29、27、25的圆筒上,在每个旋流离心分离器35、33、29、27、25的下部的泥沙出口分别连接一个集沙罐34、32、30、28、26,每个旋流离心分离器35、33、29、27、25上部的出口分别与一叠片式过滤器5、8、9、10、11的入口连接,每个叠片式过滤器5、8、9、10、11的出口分别与一个集流管b1、b2、b3、b4、b5的入口连接,每个集流管b1、b2、b3、b4、b5的出口分别安装在在集水管6上,经由出水管与滴灌系统连接。
进入旋流式离心分离器的水流量直接决定着水的旋流速度,是决定分离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分水管37上分别装有四个分解水量的第一分流管a1、第二分流管a2、第三分流管a3、第四分流管a4、第五分流管a5,每个分流管的入水口分别与进水流向相对斜向地安装在分水管37上,与进水管最近的第一个分流管a1入水口的横截面积为分水管37横截面积的1/5,第二分流管a2入水口的横截面积为分水管37横截面积的2/5,第三分流管a3入水口的横截面积为分水管37横截面积的3/5,第四分流管a4入水口的横截面积为分水管37横截面积的4/5,第五分流管a5入水口的横截面积为分水管37横截面积的5/5,使每个分流管的分水量均占总水量的1/5,保证各组泥砂分离系统分离效果的一致。
旋流式离心分离器采用整体一次成型技术,在旋流式离心分离器的纵向、横向无对接接缝及焊接接缝。整体材质一致。使旋流式离心分离器避免了由于接缝在使用中形成的缺陷,使旋流式离心分离器的分离效果稳定、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其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是一种用于滴灌的水流泥沙分离系统,其旋流离心分离器的上部为一圆筒,下部为锥筒,在旋流离心分离器下部的泥沙出口接有一集沙罐,进水管由第一进水管1和第二进水管2组成。如图2所示,第二进水管2通过法兰盘3与分水管37连接,在分水管37上分别装有五个分解水量的第一分流管a1、第二分流管a2、第三分流管a3、第四分流管a4、第五分流管a5,每个分流管的入水口分别与进水流向相对斜向地安装在分水管37上,与进水管最近的第一分流管a1入水口的横截面积为分水管37横截面积的1/5,第二分流管a2入水口的横截面积为分水管37横截面积的2/5,第三分流管a3入水口的横截面积为分水管37横截面积的3/5,第四分流管a4入水口的横截面积为分水管37横截面积的4/5,第五分流管a5入水口的横截面积为分水管37横截面积的5/5。如图1、图2所示,每个分流管的出水口分别安装在一个旋流离心分离器35、33、29、27、25的圆筒上,在每个旋流离心分离器35、33、29、27、25的下部的泥沙出口分别连接一个集沙罐34、32、30、28、26,每个旋流离心分离器35、33、29、27、25上部的出口分别与一叠片式过滤器5、8、9、10、11的入口连接,每个叠片式过滤器5、8、9、10、11的出口分别与一个集流管b1、b2、b3、b4、b5的入口连接,每个集流管b1、b2、b3、b4、b5的出口分别安装在在集水管6上,经由出水管与滴灌系统连接。
如图2所示,在分水管37上装有一快速释压阀36。如图1、图2所示,水管37上装有一压力表4。
如图1所示,出水管由第一出水管13、第二出水管14、第三出水管16、第四出水管18、第五出水管21、第六出水管22组成,集水管6的出口与形状为弯管的第一出水管13的入口连接,第一出水管13的出口与形状为弯管的第二出水管14连接,第二出水管14的出口与形状为直管的第三出口管16的入口连接,第三出水管16的出口与形状为直管的第四出水管18的入口连接,第四出水管18的出口与形状为弯管的第五出水管21的入口连接,第五出水管21的出口与形状为弯管的第六出水管22的入口连接,第六出水管22的出口K2的高度低于第一进水管1的入口K1的高度。
如图1所示,在集水管6上安装一个压力表7,在第一出水管13上安装一排气阀12,在第二出水管14与第三出水管16之间安装一蝶阀15,在第三出水管16与第四出水管18之间安装一水表17,在第四出水管18与第五出水管21之间安装一止回阀19,在第五出水管21上安装一压力表20。
如图1、图2所示,分水管37安装在支架31上,第三出水管16安装在支架24上,第四出水管18安装在支架23上。
如图1、图2所示,水由进水口K1流入,通过进水管1、2进入分水管37,通过分水管37上的五个分流管分别将水分流到对应的旋流离心分离器中,水在旋流离心分离器内形成旋流,使水中泥沙甩向旋流离心式分离器的内壁,向下分别流向对应的集沙罐中,含有微细泥沙的水集中到旋流式离心分离器的上部中心,且由水的压力向上分别流入对应的叠片式过滤器,在叠片式过滤器的进行过滤后,清水流向叠片式过滤器的出口,经由安装在集水管6上的五个集流管汇集在集水管6中,经由集流管6、出水管将处理后的水通入滴灌系统。

Claims (5)

1. 一种用于滴灌的水流泥沙分离系统,旋流离心分离器的上部为一圆筒,下部为锥筒,在旋流离心分离器下部的泥沙出口接有一集沙罐,其特征在于进水管与分水管(37)连接,在分水管(37)上分别装有五个分解水量的第一分流管(a1)、第二分流管(a2)、第三分流管(a3)、第四分流管(a4)、第五分流管(a5),每个分流管的入水口分别与进水流向相对斜向地安装在分水管(37)上,与进水管最近的第一分流管(a1)入水口的横截面积为分水管(37)横截面积的1/5,第二分流管(a2)入水口的横截面积为分水管(37)横截面积的2/5,第三分流管(a3)入水口的横截面积为分水管(37)横截面积的3/5,第四分流管(a4)入水口的横截面积为分水管(37)横截面积的4/5,第五分流管(a5)入水口的横截面积为分水管(37)横截面积的5/5,每个分流管的出水口分别安装在一个旋流离心分离器(35、33、29、27、25)的圆筒上,在每个旋流离心分离器(35、33、29、27、25)的下部的泥沙出口分别连接一个集沙罐(34、32、30、28、26),每个旋流离心分离器(35、33、29、27、25)上部的出口分别与一叠片式过滤器(5、8、9、10、11)的入口连接,每个叠片式过滤器(5、8、9、10、11)的出口分别与一个集流管(b1、b2、b3、b4、b5)的入口连接,每个集流管(b1、b2、b3、b4、b5)的出口分别安装在在集水管(6)上,经由出水管与滴灌系统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滴灌的水流泥沙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分水管(37)上装有一快速释压阀(36)。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滴灌的水流泥沙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分水管(37)上装有一压力表(4)。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滴灌的水流泥沙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出水管由第一出水管(13)、第二出水管(14)、第三出水管(16)、第四出水管(18)、第五出水管(21)、第六出水管(22)组成,集水管(6)的出口与形状为弯管的第一出水管(13)的入口连接,第一出水管(13)的出口与形状为弯管的第二出水管(14)连接,第二出水管(14)的出口与形状为直管的第三出口管(16)的入口连接,第三出水管(16)的出口与形状为直管的第四出水管(18)的入口连接,第四出水管(18)的出口与形状为弯管的第五出水管(21)的入口连接,第五出水管(21)的出口与形状为弯管的第六出水管(22)的入口连接,第六出水管(22)的出口(K2)的高度低于第一进水管(1)的入口(K1)的高度。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滴灌的水流泥沙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在集水管(6)上安装一个压力表(7),在第一出水管(13)上安装一排气阀(12),在第二出水管(14)与第三出水管(16)之间安装一蝶阀(15),在第三出水管(16)与第四出水管(18)之间安装一水表(17),在第四出水管(18)与第五出水管(21)之间安装一止回阀(19),在第五出水管(21)上安装一压力表(20)。
CNA2007100175330A 2007-03-09 2007-03-09 一种用于滴灌的水流泥沙分离系统 Pending CN1012593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0175330A CN101259343A (zh) 2007-03-09 2007-03-09 一种用于滴灌的水流泥沙分离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0175330A CN101259343A (zh) 2007-03-09 2007-03-09 一种用于滴灌的水流泥沙分离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59343A true CN101259343A (zh) 2008-09-10

Family

ID=399601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0175330A Pending CN101259343A (zh) 2007-03-09 2007-03-09 一种用于滴灌的水流泥沙分离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5934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82872A (zh) * 2012-11-02 2014-05-14 上海交通大学 利用黄河水等含泥沙水的微灌系统及植物节水栽培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82872A (zh) * 2012-11-02 2014-05-14 上海交通大学 利用黄河水等含泥沙水的微灌系统及植物节水栽培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71017Y (zh) 压缩空气净化装置
CN100551485C (zh) 滴灌用水流泥沙分离系统
CN201894897U (zh) 一种天然气分离器
CN101779935A (zh) 一种旋风式水过滤集尘装置
CN201023009Y (zh) 滴灌用的水流泥沙分离装置
CN100548429C (zh) 一种过滤器
CN106512484A (zh) 一种基于三相分离器的可拆卸式多筒离心进口内件
CN201371003Y (zh) 用于滴灌的水流泥沙分离装置
CN201361490Y (zh) 复合过滤分离装置
CN105964051A (zh) 一种一体化净水器
CN101259343A (zh) 一种用于滴灌的水流泥沙分离系统
CN101259342A (zh) 用于滴灌的水流泥沙分离系统
CN209108675U (zh) 一种污水沉降池
CN201023008Y (zh) 一种用于滴灌的水流泥沙分离装置
CN204684890U (zh) 一种气体过滤分离器
CN201341850Y (zh) 一种旋风式水过滤集尘装置
CN204910903U (zh) 一种带气液分离功能的旋流除污器
CN212803190U (zh) 一种横管段高效分离的气液两相油井计量装置
CN108786367B (zh) 一种强制排液气液分离器
CN209451483U (zh) 一种气水分离器
CN208308789U (zh) 废油分离沉淀装置
CN202146674U (zh) 腮式过滤器
CN201543307U (zh) 大流量自洁净网式过滤器
CN208742212U (zh) 一种强制排液气液分离器
CN2427551Y (zh) 一种旋流式纸浆除渣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