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56452A - Usb输入装置及其扩展带宽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Usb输入装置及其扩展带宽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56452A
CN101256452A CNA2007100861053A CN200710086105A CN101256452A CN 101256452 A CN101256452 A CN 101256452A CN A2007100861053 A CNA2007100861053 A CN A2007100861053A CN 200710086105 A CN200710086105 A CN 200710086105A CN 101256452 A CN101256452 A CN 1012564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put media
passage
usb input
usb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08610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维翰
沈宗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E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YE System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E Systems Corp filed Critical KYE Systems Corp
Priority to CNA20071008610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56452A/zh
Publication of CN1012564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564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Transfer System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USB输入装置及其扩展带宽的方法,主要是令一USB输入装置与一计算机建立联机后,将该装置宣告为复数相同类型的输入装置,而与计算机之间建立复数通道,随后USB输入装置以轮询方式判断各通道是否闲置,若闲置即将数据载入该通道,通过该通道送至计算机;利用前述技术可令USB输入装置同时利用各通道传输数据,以即时且大量的传送数据;以前述设计不仅可有效扩展带宽,也达成令多媒体装置即时传送更多数据的目的。

Description

USB输入装置及其扩展带宽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USB输入装置及其扩展带宽的方法,尤指一种可有效提高即时数据传输量的USB输入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通用串行总线(USB,Universal Serial Bus)无疑是目前最曾遍的接口,其推出时最引人注目的特点莫过于最多可同时支持127个外围装置,解决了个人计算机人机接口上繁复的配线问题。然而,USB接口也非所向披靡,令人未尽满意之处在于传输速度,最早推出的USB 1.1标准仅有12Mbps(每秒12Mb)的传输速度,明显无法满足大量信息传输的需求,后来推出的USB 2.0传输速度可达480Mbps。尽管如此,对于使用者而言,USB接口的数据传输速度仍是差强人意,以目前接口标准,通过USB接口同时传送或下载大量数据存在实际困难。
根据USB接口的协议内容,所有USB装置与集线器(Hub)在初始状态下其地址都预设为0,并设定于失效状态。稍后,计算机将主动轮询,当发现第一个设备(例如键盘)即将地址1分配予该设备,发现第二个设备后则将地址2分配予它,依此方式为所有USB设备或集线器分配地址。根据前述协议内容,一USB设备将与计算机之间建立一单一通道,该USB设备送出的数据即通过该通道传送到计算机,或由计算机下载数据到该USB设备。在所述的协议下,所有USB设备被分配固定的地址(通道)进行数据传输,尽管USB宣称可同时支持127个外围设备,但以常理判断即可明了,绝大多数的个人计算机根本不可能联接到127个外围设备,在此状况下,多数地址在闲置,而对联机中的USB设备而言,虽也分配到地址(通道),但因受限于单一通道,传送数据量自然受带宽限制,无法即时传送更多数据。
再者,USB设备的传输类型有四种:
控制型传输(Control Transfer):为双向传输,主要用来沟通主机和装置之间的配置、命令或状态。控制型传输包含三种控制传输型态:控制读取、控制写入与无数据控制。USB运用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检查数据的正确性,若错误无法恢复,则要求重新传送。
中断型传输(Interrupt Transfer):在USB1.0定义为单向传输,于USB1.1及USB2.0定义为双向传输。由于USB不支持硬件的中断方式运行,所以必须靠主机以周期性的方式来轮询(Polling),故USB的中断传输也即为一种轮询的过程;其适用设备为键盘、摇杆或鼠标。
巨量型传输(Bulk Transfer):可为单向或双向的传输,适用于传送大量的数据,且没有固定的传输速率,适用设备为打印机或扫描仪等。
即时型传输(Isochronous Transfer):可为单向或双向的传输,此种传输类型须维持一定的传输速度,且允许一定错误率下的错误。其事先与计算机协议好固定的带宽,以确保发送端及接收端的传送速度。适用设备为USB麦克风、喇叭或是MPEG装置。
由上述可知,一般所称广义的计算机输入装置,如键盘、摇杆、鼠标等,如采用USB接口时,其传输类型采用中断型传输,而为一种中低速设备;换言之,在USB协议中,输入装置原不被视为有即时大量传送数据的需求及可能性。但随着在线游戏及电子游戏的盛行,游戏的进行讲究速度与反应,在攻击时可能必须同时防御,此时输入装置必须短时间内通过输入装置将指令送出。然而因输入装置在USB协议中被定义为低速设备,就目前的协议而言,难以在传输速度与即时性上有所突破。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USB输入装置扩展带宽的方法,该方法可有效解决既有USB输入装置无法即时大量传送数据的问题。
为达成前述目的,令一USB输入装置与一计算机建立联机后,由USB输入装置执行下列步骤:
宣告为复数相同类型的输入装置,而与计算机之间建立复数通道;
以轮询方式判断各通道是否为闲置状态;
若判断的通道闲置,则将数据载入该通道,通过该通道送至计算机;
在前述方法中,由于USB输入装置在计算机询问(Polling)时将自己宣告为复数相同类型的输入装置,换言之,虽然只是单一的USB输入装置,但对于计算机而言,是与复数的USB输入装置分别建立通道,又配合前述的轮询方式,只要通道闲置,就可将数据载入通道而送至计算机,或利用通道自计算机下载数据,由于容许更多数据在不同的通道上传输,故不仅可有效扩展带宽、提高即时数据传送量,更可对协议通道作更有效率的运用。
前述输入装置为鼠标、摇杆或键盘。
附图说明
图1:该图为USB输入装置与计算机间的信号状态示意图。
图2:该图为本发明USB输入装置的示意图。
图3:该图为本发明USB输入装置与计算机间的等效联机架构示意图。
图4:该图为本发明的工作流程图。
附图标号:
10,10’USB输入装置
20      计算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根据USB通信协议的规范,当一USB输入装置10接上计算机20后,USB输入装置10本身在初始状态下呈失效状态,而计算机20必须在100ms以内主动送出信息以询问USB输入装置10,此时USB输入装置10会由内部的处理器将本身的相关数据送至计算机20,以宣告本身为一采用USB接口的装置,至于是何种装置类型、采用何种传输类型,均在传送的数据中宣告。前述USB输入装置10内部的处理器至少为一个或是复数个不等。
本发明即是令USB输入装置10在前述询问步骤时,将本身宣告为复数相同类型的输入装置,因而如图2所示,该USB输入装置10与计算机20之间将建立复数通道,所述的这些通道EP0~EPn均可供USB输入装置10以轮询方式对计算机20上传或下载数据。经过前述宣告步骤,对于计算机20而言,等同于同时连结复数的USB输入装置,例如一USB输入装置10’在联机后宣告自己为复数的摇杆时,对计算机20而言,即如图3所示,等同于同时与复数的USB摇杆连接。以传送数据为例,其工作流程如图4所示,包括有下列步骤:
接受输入信号(见步骤301);
处理输入信号,并预备输出数据(见步骤302);
判断其中一通道是否闲置(见步骤303);
如判断的通道非闲置,即切换另一通道(见步骤304),回到前一判断步骤;
若判断的通道闲置,则将数据载入该闲置通道(见步骤305);
再利用所述的通道将数据送至计算机(见步骤306)。
以前述摇杆为例,利用前述技术,当使用者操作摇杆上的不同按键时,即可同时由不同的通道送至计算机20,以提高数据传送速度。
由前述流程可以明显看出,虽然只是单一的USB输入装置10与计算机20连接,但因USB输入装置10向计算机20本身宣告为复数相同类型的输入装置,而每一输入装置具有独立的通道,且具有相同的带宽,因此在传输数据时可同时利用复数的通道进行传送,其意味着本发明的USB输入装置10相较于传统只宣告单一通道的USB输入装置,带宽上已扩充复数倍,其对于在短时间内必须传输大量数据的USB输入装置而言,有效解决了传统USB输入装置的通道带宽限制,而就一般使用状态,本发明的USB输入装置不致对其他USB输入装置形成排挤效应,反而能使通道的运用更具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Claims (5)

1. 一种USB输入装置扩展带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令一USB输入装置与一计算机建立联机后,由USB输入装置执行下列步骤:
宣告为复数相同类型的输入装置,而具有复数通道;
以轮询方式判断宣告的各通道是否为闲置状态;
若判断的通道闲置,则将数据载入该通道,通过该通道送至计算机。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USB输入装置扩展带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SB输入装置为鼠标、摇杆或键盘。
3. 一种USB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内部具有至少一个处理器,该处理器在与计算机联机时执行下列步骤:
接受联机计算机的询问;
响应计算机询问,并宣告为复数相同类型的输入装置,而具备复数通道。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USB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处理器于传输数据时执行下列步骤:
以轮询方式判断宣告的各通道是否为闲置状态;
若判断的通道闲置,则将数据载入该通道,通过该通道送至计算机。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USB输入装置,该USB输入装置为鼠标、摇杆或键盘。
CNA2007100861053A 2007-03-01 2007-03-01 Usb输入装置及其扩展带宽的方法 Pending CN10125645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0861053A CN101256452A (zh) 2007-03-01 2007-03-01 Usb输入装置及其扩展带宽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0861053A CN101256452A (zh) 2007-03-01 2007-03-01 Usb输入装置及其扩展带宽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56452A true CN101256452A (zh) 2008-09-03

Family

ID=398913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0861053A Pending CN101256452A (zh) 2007-03-01 2007-03-01 Usb输入装置及其扩展带宽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5645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10127A (zh) * 2012-11-13 2014-05-21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Usb低速设备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及控制器
CN104636280A (zh) * 2009-10-22 2015-05-20 瑞萨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管道仲裁的电路和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36280A (zh) * 2009-10-22 2015-05-20 瑞萨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管道仲裁的电路和方法
CN104636280B (zh) * 2009-10-22 2018-03-30 瑞萨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管道仲裁的电路和方法
CN103810127A (zh) * 2012-11-13 2014-05-21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Usb低速设备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及控制器
CN103810127B (zh) * 2012-11-13 2017-09-08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Usb低速设备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及控制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47008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hardware based implementation of USB 1.1 over a high speed link
US9479279B2 (en) Multiple protocol tunneling using time division operations
KR102109431B1 (ko) 데이터 터널을 사용하는 인터페이스를 통한 복수의 프로토콜 데이터 엘러먼트들의 송신
CN104408003B (zh) 增强的无线usb协议和集线器
CN102835091A (zh) 多媒体USB数据传输透过数字视频和音频(DiiVA)的交互界面
US20080034147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ferring packets between devices connected to a PCI-Express bus
US20090286489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Between Wired Devices with Adaptive Data Rates
US749343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xtending the range of the universal serial bus protocol
CN101957808B (zh) 多cpu间的通信方法、系统及cpu
JP2010061670A (ja) バス接続システム
US5958024A (en) System having a receive data register for storing at least nine data bits of frame and status bits indicating the status of asynchronous serial receiver
CN101276316B (zh) 用于控制主机设备与usb设备之间的通信的装置、方法及系统
CN101242284A (zh) 基于spi总线的通信方法和网络设备
KR20120072134A (ko) 가상 데스크톱 가속 장치 및 방법
CN103842979B (zh) 用于执行等时数据缓冲的系统和方法
CN103105895A (zh) 计算机系统及其显示卡及该系统进行图形处理的方法
CN101256452A (zh) Usb输入装置及其扩展带宽的方法
CN100493018C (zh) 一种通过网络中的总线接口进行通信的方法和系统
TWI337307B (zh)
WO2012058875A1 (zh) 一种串行通信的方法和系统
CN114328317B (zh) 一种提升存储系统通信性能的方法、装置及介质
CN201533334U (zh) 一种移动终端
KR101065588B1 (ko) 하드웨어 기반의 객체 교환(obex) 모듈, 그 모듈을 포함한 송수신 장치 및 그 프로토콜 모듈을 이용한 송수신 방법
CN117544705A (zh) 一种基于硬件加速的终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6700986A (zh) 支持dma通信模式的uart控制器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