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48603B - 用于从源到节点群传送业务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从源到节点群传送业务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48603B
CN101248603B CN2004800388721A CN200480038872A CN101248603B CN 101248603 B CN101248603 B CN 101248603B CN 2004800388721 A CN2004800388721 A CN 2004800388721A CN 200480038872 A CN200480038872 A CN 200480038872A CN 101248603 B CN101248603 B CN 1012486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ultileaving
msg
message
source
sg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48003887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48603A (zh
Inventor
克里斯托夫·雅内托
亚历克西斯·奥利韦雷亚鲁
亚历山德鲁·彼得雷斯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torola Mobility LLC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Original Assignee
Motorola Mobility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torola Mobility LLC filed Critical Motorola Mobility LLC
Publication of CN1012486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486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486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486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16Multipoint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04L12/185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with management of multicast group membershi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6Network addressing or numbering for mobility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4Network layer protocols, e.g. mobile IP [Internet Protoc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将业务从源传送到节点群(G)的方法,该节点包括:在使用一种或多种多点传送协议的网络内的网络节点(MNN)。该网络还包括:路由器(MR),用于在所述网络和互联网之间转发业务;以及,多点传送信令网关(MSG),其和路由器(MR)共址,并且在接口上将多点传送路由协议(MRP)的信令消息翻译成群成员协议(GMP)的消息。在移动网络的情形中,该接口优选的是移动路由器(MR)的出口接口。多点传送信令网关(MSG)优选的在IPv4和IPv6协议之间翻译多点传送分组、连同单播源地址、以及多点传送分组的多点传送目的地地址。

Description

用于从源到节点群传送业务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移动网络节点的路由优化的多点传送业务。
背景技术
传统的移动性支持致力于提供针对移动主机的连续的互联网连接;因此提供主机移动性支持。相反,网络移动性支持与这样的情形有关,即其中整个网络改变其到互联网拓扑的连接点,并因此改变其在拓扑上的可达到性。这样的在移动中的网络可被称为移动网络。
存在此种移动网络存在的多种情景。这其中的两个例子是:
●在用户在商场中行走时,个人局域网络(PAN,即连接到个人的若干个人设备的网络)改变其到互联网拓扑的连接点。
●嵌入到交通工具(诸如公共汽车、火车或飞机)中的网络为乘客提供交通工具上的互联网接入。乘客可使用单一设备(诸如膝上型计算机)或拥有移动网络(诸如PAN),然后这就表现为移动网络访问移动网络的情形(即嵌套移动性)。
这样,移动网络可被定义为形成连接到移动路由器(MR)的一个或多个IP子网的节点组(被称为移动网络节点或MNN),移动网络(MR以及其全部的连接MNN)相对于互联网其余部分可作为移动的单元。Internet-Draft draft-ernst-monet-terminology-00.txt[Thierry Ernst,Hong-Yon Lach,“Network Mobility Support Terminology”,draft-ernst-monet-terminology-00.txt,February 2002,work in progress]定义了下面将要使用的用于移动网络的术语。特别是定义了下面的术语:
●本地固定节点(LFN):永久位于移动网络内并且不改变其连接点的节点。LFN可以是LFH(本地固定主机)或LFR(本地固定路由器)。
●本地移动节点(LMN):属于移动网络、并且将其连接点从移动网络内的一个链路改变到移动网络内或外的另一个链路的移动节点(LMN的归属区链路是移动网络内的链路)。LMN可以是LMH(本地移动主机)或LMR(本地移动路由器)。
●访问移动节点(VMN):不属于移动网络、且将其连接点从移动网络外的链路改变到移动网络内的链路的移动节点(VMN的归属区链路不是移动网络内的链路)。连接到移动网络内的链路的VMN获得该链路上的地址。VMN可以是VMH(访问移动主机)或VMR(访问移动路由器)。
●移动网络前缀:由IP地址的某些初始比特组成的比特串,该IP地址能识别在互联网拓扑中的移动网络。属于移动网络的节点(即至少MR、LFN、以及LMN)共享相同的IPv6“网络标识符”。对于单一的移动IP子网,移动网络前缀是该子网的“网络标识符”。
●MR的出口接口:是这样的接口,即如果移动网络在归属区,则其连接到归属区链路、或如果移动网络在外区网络内,则其连接到外区链路。
●MR的入口接口:连接到移动网络内的链路的接口。
虽然draft Mobile IPv6规范[D.Johnson,C.Perkins,J.Arkko,“Mobility Support in IPv6″”,draft-ietf-mobileip-ipv6-20.txt,January 2003,work in progress]定义了用于移动节点移动时接收多点传送业务的两种方式,即双向隧道和远程预订,但是,当前在移动网络情形中仅能预见到双向隧道方案。实际上,最高级的协议依赖于移动路由器和其归属区代理之间的双向隧道,通过该隧道,移动网络节点的单播和多点传送业务应当在两个方向上传送。特别是多点传送业务的情形中:
●关于MNN的入站多点传送分组(即寻址至MMN已预订的多点传送群G的多点传送分组——MMN是多点传送接收机)沿着主干线内的多点传送树被路由到移动路由器的归属区链路;由MR的归属区代理HA截取,该归属区代理HA以隧道方式将其传送通过单播隧道送到达MR,由MR解隧道并沿移动网络内的多点传送树被转发,最终由MNN接收,如附随附图的图1所示。
●出站分组(即由MNN发送给多点传送群G的多点传送分组——MNN是多点传送源)被路由到移动路由器,由MR反向以隧道方式传送给其归属区代理HA,并且从这里向多点传送传递树路由,如图2所示。
该机制未提供到MNN的路由优化,这是因为多点传送传递树(在主干线中)和MNN之间的多点传送分组必须经历MR和HA之间的双向隧道,该隧道潜在地引入了长得多的路径(作为示例,在USA上空飞翔的飞机上部署了MR,而其HA位于法国)。
因此,需要对于使MNN能够接收沿优化路径的多点传送业务的手段,也就是说,使分组通过多点传送树向和从移动路由器的当前位置传递,而不需要经过MR归属区代理HA。
美国专利文献20020150094提出了一种新的IP多点传送路由协议,被称为“Hierarchical Level-based IP Multicasting”(HLIM),据称其不仅能支持主机移动性(IP主机的移动),还能支持网络移动性(带有或不带有所连接主机的IP路由器的移动)。更具体的,当网络改变其拓扑中的连接点时,HLIM能保持从源到位于移动网络内的接收机的多点传送业务的最短路径传递。然而,HLIM被设计用于战术网络,且仅运行在非常特别的网络拓扑中(层级网络),而该网络拓扑并不是互联网这种情况,因此限制了HLIM用于商业应用的应用性。此外,HLIM要求拓扑内的全部路由器运行该新协议,这在互联网中是不实际的,互联网的多点传送模式是基于多种多点传送域(由不同方拥有)并可能运行不同的多点传送协议(例如,诸如DVMRP、MOSPF、PIM-SM、PIM-DM、CBT)。因此,HLIM没有提供这样的手段,用于在与移动网络内和外使用的多点传送路由协议无关的情况下,支持至互联网中漫游的移动网络的多点传送业务的路由优化传递。
不期望移动路由器依赖于在移动网络内和访问网络的节点之间中继(而非通过其归属区网络以及其归属区代理HA)多点传送路由信令消息(用于管理多点传送树),以便于重新构建针对启用多点传送的移动路由器的当前位置的多点传送树分支。如果并且仅在如果移动网络内以及访问网络内运行相同的多点传送路由协议时,该方案才是适用的。如上所述,由于现有多点传送协议数量巨大,因此,在实践中很少能满足该要求。结果,该方案不能在与互联网内移动网络的位置无关的情况下,实现多点传送业务的路由优化传递。此外,在实践中,访问网络的安全策略通常禁止从诸如访问移动路由器(该移动路由器可以由不同的组织所拥有)的非授权节点的任何路由信令的注入(单播和多点传送)。
已经提出了移动网络在移动网络内的全部路由器上布署被称为“基于IGMP/MLD的多点传送转发”机制[B.Fenner,H.He,NortelNetworks,B.Haberman,H.Sandick,“IGMP/MLD-based MulticastForwarding(″IGMP/MLD Proxying″),draft-ietf-magma-igmp-proxy-02.txt,March 2003,work in progress],而非在内部运行的多点传送路由协议。该方案目的在于允许移动路由器收集来自其移动网络内的全部多点传送群成员信息,并利用在访问域内的启用多点传送的接入路由器,使其自身预订到使用IGMP/MLD协议的全部那些多点传送群。在移动网络中,借助于代理传入IGMP/MLD报告消息的全部中间固定路由器,以逐跳方式将群成员信息从预期的多点传送接收机向上中继到移动路由器,其中该IGMP/MLD报告消息是针对其母路由器(这是作为IGMP代理或MLD代理而公知)而被接收的。在该方案中,移动路由器代表移动网络内的全部节点,处理在访问域中的多点传送预订。当移动时,其通过发送MLD报告给其新的连接点,来触发在其新位置处的新多点传送分支重新构建。然而,该方案要求繁重的手动配置,特别是对于移动网络的每个路由器上定义上行流和下行流接口,从而使其内部拓扑像在移动路由器处路由的树。这使得该方案仅适用于具有稳定内部拓扑的相对小的移动网络。此外,该方案在每个内部路由器上强加了新的转发机制(IGMP/MLD代理)布署,并且不支持关于移动网络内布署的任何其他形式的多点传送路由的多点传送业务的路由优化传递。这是一种限制,特别是大型移动网络,在该大型移动网络中期望布署常规的多点传送路由协议,从而便于移动网络内的多点传送支持。
因此需要这样一种机制,其实现向和从移动网络的多点传送业务的路由优化传递:
●与在互联网内移动网络的位置无关,
●与移动网络内和移动网络外使用的多点传送路由协议类型无关,以及
●仅通过扩展所涉及的移动路由器,即,不改变移动网络内或互联网内的任何节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源向节点群传送业务的方法,该节点群包括:在使用一种或多种多点传送协议的移动网络内的移动网络节点(MNN),以及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如附随权利要求所述的用在该方法内的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已知方法的入站多点传送分组路由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图1的方法的出站多点传送分组路由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给出的作为例子的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入站多点传送分组路由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方法中的步骤的流程图,以及
图5是图3所示方法内维持的群列表的例子。
具体实施方式
附随附图的图3到5显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用于多点传送业务的较大程度的路由优化,这样就提供了某些关键的优点:
●最小的延迟,这是由于分组是在最短路径上发送。这很重要,因为许多多点传送应用对延迟有严格要求(例如音频/视频流传送、音频/视频会议)。
●降低的由于阻塞而导致的分组丢失的可能性,这是由于分组是沿较短路径发送。再次地,对于实时多点传送的应用,这会改进接收机端处的流质量。
●增强的可量测性和鲁棒性。通过绕过移动路由器的归属区代理HA(该归属区代理HA由于在该点多点传送业务的集中而易于过载),路由优化降低了失败的概率。
●降低的带宽开销,这是由于无需以隧道方式传送分组。这有助于优化网络资源。
●最大化MNN-CN路径上的PMTU(路径最大传输单元),这确保了有效负载的最小分段。
图3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包括:多点传送信令网关(MSG),其和移动路由器共址,并且具有启用MSG的网络接口,以在与互联网内移动网络的位置无关、以及与移动网络内和外使用的多点传送路由协议无关的情况下,实现至移动网络的多点传送业务的路由优化的传递。
MSG的关键原理是,将多点传送路由协议(MRP)消息翻译成为群成员协议(GMP)消息。应当理解,MSG的该功能完全不同于MRP和GMP协议互操作的已知方式,包括GMP消息翻译成为MRP消息。
MSG产生GMP消息的一种可能方式,如下面详细说明的,是基于由这些GMP协议提供的所谓的“服务接口”。该“服务接口”可被上层协议或应用程序用于向IP层请求启用和禁用接收(可选地,从给定的资源组)被发送到特定IP多点传送地址的分组。该服务接口可被理解为功能呼叫,典型地是在套接字API层面处是可用的。对于IPv4(IGMP)和IPv6(MLD)都是可用的。
多点传送路由协议(MRP)是负责构建多点传送传递树的协议,例如DVMRP,MOSPF,PIM-SM,PIM-DM,CBT等。基本上,可以区分成两个多点传送路由协议族:
●使用显式信令来构造多点传送树的协议:这些协议定义了专用消息,该专用消息是由接收机的多点传送路由器用来触发针对其自身的多点传送传递分支的建立。PIM-SIM是此种协议的一个例子。这些消息可被分成两个主要类别:
●“加入群”:由多点传送路由器用来加入多点传送传递树的消息。此种消息的一个例子是PIM-SM Join。
●“离开群”:由多点传送路由器用来离开多点传送传递树的消息。此种消息的一个例子是PIM-SM Prune。
●使用扩散(flooding)的协议:这些协议不必定义专用消息,该专用消息由接收机的多点传送路由器用来加入多点传送传递树。相反,由多点传送源发送的分组被扩散到整个网络上,并且由任何感兴趣的节点收听。然而,此分类的多数现有协议包括:显式信令,其允许“修剪”分支,以停止在没有感兴趣的接收机的网络区域上传递多点传送业务。它们还包括:当新接收机出现时,支持“嫁接”分支。PIM-DM是此种协议的一个例子。
群成员协议(GMP)是允许多点传送接收机宣告其对有兴趣接收发送给多点传送群G的多点传送分组的协议。那些是用于IPv4的互联网群管理协议(IGMP),以及用于IPv6的多点传送收听者发现协议(MLD)。注意到这些协议的最新版本,IGMPv3[B.Cain,S.Deering,B.Fenner,I.Kouvelas,A.Thyagarajan,“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Protocol,Version 3”,RFC3376,May 2002]以及MLDv2[R.Vida,L.Costa,“Multicast Listener Discovery Version 2(MLDv2)for IPv6”,draft-vida-mld-v2-06.txt,November 2002,work in progress],当和先前版本比较时,增加了支持“源过滤”。这指的是接收机报告有兴趣收听以下所述分组的能力,即该分组只是从特定源地址、或从除特定源地址之外的全部源地址,被发送给多点传送地址。
通过“启用MSG的网络接口”意味着以下所述节点的网络接口,即该节点运行多点传送路由协议,基于该多点传送路由协议启动多点传送信令网关操作。一个节点可同时具有若干启用MSG的网络接口。在移动路由器的例子中,全部其出口接口都应当是启用MSG的,从而由于群成员协议,而实现移动网络内和外的多点传送路由协议之间的交互工作。
图3通过示例的方式,示出了在配备有单一出口接口的移动路由器(MR)情形中使用MSG。多点传送路由协议MRP#1在移动网络内运行。MR被连接到运行不同的多点传送路由协议MRP#2的访问网络。MRP#1和MRP#2都被假定是“显式信令”族的一部分。假定在移动网络以及访问网络中都是IPv6。因为IPv6的环境,群成员协议(GMP)是MLD。在MR的出口接口上启用MSG。
当移动网络内的节点MNN预订多点传送群G时,该节点MNN向其本地多点传送路由器LFR1发送群成员协议的MLD_Report(G)消息。由于LFR1没有连接到群G的多点传送树(假定MNN是在LFR1之下的群G的第一个接收机),因此,LFR1在移动网络内发送多点传送路由协议#1的显示MRP#1_Join(G)消息,以触发针对LFR1的传递分支的建立。该分支建立请求在移动网络内传播,最终到达以下所述的移动路由器,即该移动路由器的MRP#1协议的本地实例将判定向出口接口发出MRP#1_Join(G)。由于该接口是启用MSG的,因此,MR发出群成员协议的MLD_Report(G)消息给访问网络中的接入路由器(AR),这导致多点传送路由协议#2的MRP#2_Join)(G)消息在访问网络内向群G的多点传送传递树传播。这些操作允许创建由移动路由器互连的两个多点传送传递分支(在每个多点传送域中有一个)。结果,(例如从源S)发送到群G的多点传送分组是向访问网络路由的MRP#2固有的多点传送,并且从该MR,MRP#1固有的多点传送被路由到MNN。
启用MSG的移动路由器MR代表移动网络中的全部节点,处理在访问域中的多点传送预订。MSG自动发现来自从移动网络内到达的MRP消息的预订信息(即感兴趣的群和源列表)。当MR改变其到访问网络(或互联网)的连接点时,MR通过发送(一个或多个)MLD报告给关于其已预订的(一个或多个)多点传送群的其新连接点,在其新位置处触发一个或多个新多点传送分支的重新构建。这被称为远程预订。
图4是当检测到将通过作为MSG主机的节点的网络接口ifc_i发送多点传送路由协议消息(MRP消息)时,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多点传送信令网关(MSG)采取的操作的流程图。
如果接口ifc_i不是启用MSG的,则MSG就忽略该消息。
如果接口ifc_i是启用MSG的,则分析MRP消息以确定:
●MRP消息的分类:该分类采用下面三个值之一:{JOIN,LEAVE,NONE},作为MRP消息类型的函数(或其对多点传送传递树的影响)。任何MRP消息都可被分配该三个值中的一个。该信息可存储在被称为分类表的表中,以为了将给定多点传送路由协议消息分类而由MSG使用该分类表。
●MRP消息的目标:该目标由该消息所涉及的多点传送群G组成,还可能连同源S的地址。如果源地址没有出现,则这意味着该分组涉及任何潜在的源。在此情形中,通配符“*”符号被用于表示全部的源:S=*。该目标可被表示为成对的(S,G),或当没有传递特定于源信息时,被表示为(*,G)。
如果MRP消息的分类是NONE,则对于该分组,无需来自MSG的任何特定行动。这典型地意味着为了实现MSG两侧多点传送协议之间的交互工作的目的,该分组没有应当被翻译成GMP协议消息的任何语义。
如果MRP消息的分类是JOIN,则(来自目标的)源S必须被添加到由MSG维持的用于接口ifc_i的(来自目标的)群G现有源列表:MSG_srclist(ifc_i,G)中。这是群G的源列表,对于这些源,MSG应当维持通过接口ifc_i接收业务。为此目的,MSG维持被称为群列表的列表,如图5所示,对于每个启用MSG的接口,该列表包括:所关注的群列表以及其各自源列表。一旦用来自目标的源S更新了(或者,在新的项的情况中,是创建)MSG_srclist(ifc_i,G),就应当检查该S的添加是否修改了MSG_srclist(ifc_i,G)。如果没有修改MSG_srclist(ifc_i,G),则无需任何行动。另一方面,如果MSG_srclist(ifc_i,G)被改变,则MSG必须更新接口ifc_i上的、关于群G的该新的源集合的GMP预订。MSG为此目的能使用GMP“服务接口”(或API),正如任何其他多点传送应用所作的。
如果MRP消息的分类是LEAVE,则必须从由MSG维持的用于接口ifc_i的(来自目标的)群G现有源列表:MSG_srclist(ifc_i,G)中移除(来自目标的)源S。一旦更新了MSG_srclist(ifc_i,G),应当检查该S的移除是否修改了MSG_srclist(ifc_i,G)。如果没有修改MSG_srclist(ifc_i,G),则无需任何动作。另一方面,如果MSG_srclist(ifc_i,G)被改变并且现在为空,则MSG必须终止接口ifc_I上的对群G的GMP预订。此外,MSG必须在其关于ifc_i的群列表中移除关于群G的项。如果更新后的MSG_srclist(ifc_i,G)不为空,则MSG必须更新接口ifc_i上的、关于群G的该新的源集合的GMP预订。MSG为此目的可使用GMP“服务接口”(或API),正如任何其他多点传送应用所做的。
当向/从源列表MSG_srclist(ifc_i,G)添加(+)或移除(-)源(S或*)时,可使用下面的算法:
●在列表中源可仅出现一次:S+S=S,
Figure GSB00000590609600111
●添加全部的源(*)到列表中,从而使得该列表包括全部的源:srclist+*=*(当然*+*=*)
●从列表中移除全部的源(*),从而使列表为空
Figure GSB00000590609600112
Figure GSB00000590609600113
(特别是,
Figure GSB00000590609600114
)
●从包括全部源(*)的列表中移除所定义的源S,不改变列表:
*-S=*。
图5显示了由MSG维持的群列表的例子。下面的表显示了可由MSG使用用于PIM-SM多点传送路由协议的分类表。对于(具有显式信令的)任何的多点传送路由协议,可建立MSG使用的类似分类表。
Figure GSB00000590609600115
在启用MSG的节点上的多点传送分组的转发是非常简单,并且实际上对于MSG是透明的。根据由启用MSG的节点所运行的MRP协议的多点传送转发表,完成多点传送分组的转发。无论传入接口是启用MSG的或是不启用MSG的,这都是正确的。
更具体的,在移动网络的例子中,来自移动网络外部的源的多点传送分组(即,通过启用MSG的接口预订的)被以多点传送方式路由到(启用MSG的)MR的出口接口,并从该处根据MR的本地多点传送转发表,在移动网络内以多点传送方式进行路由。
当移动路由器(MR)的启用MSG的接口改变其到访问网络(或互联网)的连接点时,MSG通过发送GMP报告消息来预订在关于启用MSG的接口的群列表中所列出的(一个或多个)多点传送群(以及各自源),触发在新位置的所需多点传送分支的重新构建。
其给定出口接口在归属区的移动路由器(MR)能够判定是将该接口配置为启用MSG的,还是不将该接口配置为启用MSG的。无论所选择的选项如何,(根据MR的本地多点传送转发表)多点传送业务将以相同方式被路由到MNN。然而,即使当处于归属区时将该接口配置为启用MSG的,当该接口连接到另一个拓扑位置时,也能允许维持正进行的多点传送通信。这是因为MSG必须学习正进行的群G(和相关联的源)的列表,并且然后才能在新位置重新预订它们。
在移动路由器(MR)的启用MSG的接口返回归属区以及移动路由器(MR)判定停用该接口上的MSG时,多点传送路由协议然后通过针对归属区网络的接口进行正常操作。在此情形中,MSG会移除在其群列表中关于该给定接口的任何状态。
可采用若干方案来实施多点传送信令网关(MSG)。更具体的,例如,可将其实施为:1)独立的软件模块,或2)作为多点传送路由协议(MRP)实施的扩展(补丁)。
在这两种情形中,在本发明的该实施例中,可依赖于现有的GMP“服务接口”:MulticastListen(套接字、接口、多点传送地址、滤波器模式、源列表),实施针对群成员协议的MSG接口(MSG-GMP接口)。
在该方案中,MSG以和任何多点传送应用程序相同的方式(例如通过启用GMP的套接字API),请求IP层(GMP),以启用和禁用对发送到特定IP多点传送地址的分组的接收。基于上述服务接口的实施可用两种不同方式实现:
a)MSG软件处理关于给定多点传送群的源(MSG_srclist(ifc_i,G))的集合,并使用单一套接字标识符(sid)传送整个列表:
MulticastListen(sid,ifc_i,G,INCLUDE,MSG_srclist(ifc_i,G)),或者
MulticastListen(sid,ifc_i,G,EXCLUDE,{}),iff MSG_srclist(ifc_i,G)==*
b)MSG软件使用若干套接字id(每个(S,G)目标一个),以传送从MRP消息导出的各自目标(S,G)以及相关联的分类到MLD模块,MLD模块然后负责聚集关于给定多点传送群的源。对于给定目标(S,G):
○如果分类是JOIN:
●MulticastListen(target_sid,ifc_i,G,INCLUDE,S),或者
●MulticastListen(target_sid,ifc_i,G,EXCLUDE,{}),如果S==*
○如果分类是LEAVE:
●MulticastListen(target_sid,ifc_i,G,EXCLUDE,S),或者
●MulticastListen(target_sid,ifc_i,G,INCLUDE,{}),如果S==*
该第二方案要求MSG软件生成每目标唯一的target_sid,并且将其存储在MSG群列表中。
针对多点传送路由协议(MRP)的MSG-MRP接口的实施依赖于是否选择了方案1)或2)。该接口的目标是使MSG检测“MRP消息准备好在接口ifc_i上发送”(参见图4的MSG状态机),从而触发MSG操作。
●方案1):作为独立的软件模块,MSG能通过监测在接口ifc_i上发送的分组,来检测MRP消息。
●方案2):可由MRP协议实施直接地触发MSG操作。例如,有MSG补丁的MRP实施会调用具有正确分类以及目标信息的MSG处理过程,而非通过启用MSG的接口ifc_i发送MRP消息。
在方案1)中,MSG软件完全独立于MRP,并且因此,可被用于任何MRP,只要对应的分类表是已知的。这便于软件的可重复使用性。
在方案2)中,软件被并入到启用MSG的节点的MRP实施中。这能提供更有效的实施方式,例如用于检测何时应当触发MSG操作。
虽然多点传送信令网关(MSG)实现多点传送分组到移动网络的路由优化的传递,但对于解决其其类型问题,这仍然是非常有价值的方案。下面是MSG其他可能应用的两个例子:
●用于快速多点传送域互连的MSG:该MSG可被布署为两个固定叶多点传送域之间的临时交互工作点,例如在互连多点传送主干线失败的情形中。因此,这种MSG提供了网络管理员能快速和容易布署的临时失败恢复解决方案。
●用于IPv4/IPv6转变的MSG:该MSG提供了用于互连IPv4和IPv6多点传送集团之间的非常便捷的方案,从而IPv6接收机能接收来自IPv4源的多点传送业务,并且反之亦然。考虑到IPv4和IPv6协议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是共存的,直到从全IPv4到全IPv6的转变阶段完成,因此这是非常有用的例子。为此目的,该MSG应当将多点传送分组(和单播源地址以及多点传送分组的多点传送目的地地址一起)从IPv4翻译成IPv6,并且反之亦然。多数用于IPv4/IPv6转变的先前已知的机制仅应用于单播业务。已经提出了一种用于多点传送业务的机制的建议,即[K.Tsuchiya et al,“An IPv6/IPv4 Multicast Translatorbased on IGMP/MLD Proxying(mtp)”,draft-tsichiya-mtp-01.txt,February2003,work in progress],其特征在于,IPv4-IPv6协议翻译器以及地址映射器,从而实现多点传送分组在IPv4和IPv6域之间的转发(并且反之亦然)。然而,该建议要求(由网络管理员)手动地预配置翻译器,从而对于给定IPv4(分别地,IPv6)集的多点传送地址转发业务。在建立期间中,翻译器加入经预配置的全部组,从而其能接收相关业务。很显然,此机制并不是明显有效的,因为其要求每次翻译新多点传送群时的人为参与。MSG(用IPv4-IPv6报头翻译器以及地址映射器扩展)通过仅在IPv6(分别地,IPv4)需要时,动态触发MSG处的IPv4(分别地IPv6)多点传送业务的接收,解决了这一问题。
注意到这样使用启用MSG的移动路由器能实现IPv6(分别地,IPv4)移动网络漫游到IPv4(IPv6)访问网络中,并接收来自该访问网络的多点传送业务。
应当理解,上述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多种优点。例如:
●一种在与在互联网内移动网络的位置无关的情况下,实现沿着优化路径传递多点传送业务到MNN的手段。
●关于多点传送业务的路由优化对于MNN是透明的:在MNN处无需进行改变,甚至是基本的、不知道移动性的LFN也能受益于路由优化(例如在汽车中的基本电子设备)。用单一MR实现路由优化。
●在与嵌套移动网络集合中的层数无关的情况下,对于嵌套移动网络(即,访问另一个移动网络的移动网络)的多点传送业务的路由优化传递。
●基于适用于移动网络情形的远程预订方案的移动多点传送主机的无缝移动性机制。
上述特征适用于,当共址于移动路由器上时,在无需对现有多点传送路由协议做任何改变的情况下,实现多点传送分组的路由优化传递。
此外,MSG是:
●适用于其他情形,诸如IPv4/IPv6转变。
●非常易于实施。
●无需现有协议的任何改变,也无须网络中任何其他节点的扩展。

Claims (19)

1.一种在网络中传送业务的方法,其中所述网络包括网络节点(NN)、用于在所述网络和互联网之间转发业务的路由器(MR)以及和所述路由器(MR)共址的多点传送信令网关(MSG),所述方法包括:
使用至少一种多点传送协议将业务从源传送到包括所述网络节点(NN)的多点传送群(G);以及
在所述路由器的传出接口上通过所述多点传送信令网关(MSG)将多点传送路由协议(MRP)的信令消息翻译为群成员协议(GMP)的消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所述接口上运行的所述多点传送信令网关(MSG)确定所述信令消息是涉及群加入分类({JOIN})还是涉及群离开分类({LEAVE}),并将该分类翻译成群成员协议(GMP)。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类确定是使用分类表进行的,所述分类表提供作为所述信令消息类型的函数的分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运行在所述接口上的所述多点传送信令网关(MSG)确定所述信令消息是否包含目标多点传送群(G)的标识,并将该目标多点传送群标识翻译成群成员协议(GMP)。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运行在所述接口上的所述多点传送信令网关(MSG)确定所述信令消息是否包含目标多点传送群源(S)的地址,并将该目标源地址翻译成群成员协议(GMP)。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对于每个启用MSG的接口,所述多点传送信令网关(MSG)维持源列表,该源列表包括:所述多点传送群(G)的标识,该多点传送群(G)的标识与由所述信令消息识别的其各自多点传送群源地址相关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点传送信令网关(MSG)响应于所述各自多点传送群源地址的列表的改变,更新关于所述多点传送群(G)的GMP预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点传送信令网关(MSG)响应于所述接口拓扑连接点的改变,更新关于多点传送群(G)的GMP预订和被维持用于所述接口的相关联源列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所述路由器(MR)的本地多点传送转发表,从所述网络内的启用MSG的接口,以多点传送方式路由来自以下源的多点传送分组,即,该源位于所述网络通过所述启用MSG的接口所预订的所述网络的外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点传送信令网关(MSG)使用由GMP协议提供的“服务接口”,以生成GMP消息,并且因此启用和禁用对于由特定源发送到特定IP多点传送地址的分组的接收。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点传送信令网关(MSG)聚集关于给定多点传送群(G)的源,并且使用单一套接字标识符(sid)传送整个集合。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点传送信令网关(MSG)对于从所述信令消息中得出的各自目标使用不同的套接字标识符(target_sid),其中所述各自目标包括源(S)和多点传送群(G)。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点传送信令网关(MSG)通过监测在启用MSG的接口上发送的分组,检测多点传送路由协议(MRP)消息。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点传送信令网关(MSG)被嵌入到多点传送路由协议(MRP)实施的扩展中。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点传送信令网关(MSG)在IPv4和IPv6之间翻译多点传送分组、连同单播源地址、以及多点传送分组的多点传送目的地地址。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点传送信令网关(MSG)将互联网协议版本4(IPv4)多点传送路由协议(MRP)消息翻译成IPv4群成员协议(GMP)消息,其中所述IPv4GMP消息是互联网群管理协议(IGMP)消息。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点传送信令网关(MSG)将互联网协议版本6(IPv6)多点传送路由协议(MRP)消息翻译成IPv6群成员协议(GMP)消息,其中所述IPv6GMP消息是多点传送收听者发现协议(MLD)消息。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点传送信令网关(MSG)将IPv4MRP消息翻译成IPv6GMP消息,并且使IPv4节点能够接收来自IPv6多点传送群(G)和源的多点传送分组。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点传送信令网关(MSG)将IPv6MRP消息翻译成IPv4GMP消息,并且使IPv6节点能够接收来自IPv4多点传送群(G)和源的多点传送分组。
CN2004800388721A 2003-12-23 2004-12-17 用于从源到节点群传送业务的方法 Active CN10124860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3293293.1 2003-12-23
EP03293293A EP1548978B1 (en) 2003-12-23 2003-12-23 Route-optimised multicast traffic for a mobile network node
PCT/US2004/042528 WO2005064831A1 (en) 2003-12-23 2004-12-17 Route-optimised multicast traffic for a mobile network nod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48603A CN101248603A (zh) 2008-08-20
CN101248603B true CN101248603B (zh) 2012-06-20

Family

ID=345308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4800388721A Active CN101248603B (zh) 2003-12-23 2004-12-17 用于从源到节点群传送业务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8953595B2 (zh)
EP (1) EP1548978B1 (zh)
JP (1) JP4820950B2 (zh)
KR (1) KR100839009B1 (zh)
CN (1) CN101248603B (zh)
AT (1) ATE415025T1 (zh)
BR (1) BRPI0418125A (zh)
CA (1) CA2547946C (zh)
DE (1) DE60324821D1 (zh)
ES (1) ES2315472T3 (zh)
WO (1) WO200506483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01937B2 (en) * 2005-10-13 2010-04-20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P multicasting
KR100799586B1 (ko) * 2006-02-23 2008-01-30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휴대인터넷 망에서의 ip 멀티캐스트 그룹의 가입 메시지범람을 방지하기 위한 bs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01030921B (zh) * 2006-03-02 2012-05-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组播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01035063A (zh) * 2006-03-07 2007-09-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组播流转发方法及其路由器和系统
AT503585B1 (de) * 2006-05-08 2007-11-15 Austria Tech & System Tech Leiterplattenelement sowie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KR100739287B1 (ko) * 2006-06-30 2007-07-12 주식회사 케이티 다중 이동 라우터 구조에 의한 휴대 인터넷 서비스를 위한다중 이동 라우터 동기화 방법
US8279829B2 (en) * 2006-10-10 2012-10-02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Multicast fast handover
KR100747599B1 (ko) * 2006-10-27 2007-08-08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홈 네트워크에서 IPv6 멀티캐스트 그룹 관리 프로토콜프록시를 이용하여 라우터 기능을 지원하는 멀티캐스트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US20080112349A1 (en) * 2006-11-13 2008-05-15 Motorol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internet protocol multicast communications over a wireless broadband data network
KR100840463B1 (ko) * 2006-12-13 2008-06-23 주식회사 케이티 다중 네트워크 인터페이스 장치 및 그 방법과 그의 트래픽제어 옵션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네트워크 인터페이스 선택방법
GB2447432B (en) * 2007-01-31 2011-09-07 King S College London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network mobility
DE602007011653D1 (de) * 2007-06-26 2011-02-10 Media Patents Sl Router zur Verwaltung von Multicastgruppen
US8379623B2 (en) 2007-07-10 2013-02-19 Motorola Solutions, Inc. Combining mobile VPN and internet protocol
CN101369994A (zh) * 2007-08-15 2009-02-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组播组成员管理协议代理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7664880B2 (en) 2007-08-15 2010-02-16 Microsoft Corporation Lightweight address for widely-distributed ADHOC multicast groups
CN101383757B (zh) * 2007-09-03 2012-03-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组播路由方法、装置及系统、媒体网关和媒体网关控制器
WO2009066385A1 (ja) * 2007-11-21 2009-05-28 Fujitsu Limited ネットワークの試験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CN102104863B (zh) * 2009-12-21 2014-05-0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IPv4和IPv6的移动性管理信令翻译方法及翻译器
US10033588B2 (en) * 2012-11-14 2018-07-24 Raytheon Company Adaptive network of networks architecture
WO2015120917A1 (en) * 2014-02-17 2015-08-2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Handling of wireless backhaul links
US11863348B2 (en) * 2021-07-06 2024-01-02 Cisco Technology, Inc. Message handling between domain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30085A (zh) * 1997-12-31 1999-09-29 Lg情报通信株式会社 在移动通信网络中使用移动因特网进行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CN1411248A (zh) * 2002-11-05 2003-04-16 浙江大学 Ipv9/ipv4nat路由器
CN1444363A (zh) * 2002-03-13 2003-09-24 磊讯(上海)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在公共场所实施以太局域网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54224B1 (en) * 1998-06-24 2004-06-22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cast call signaling in packet network
JP3519616B2 (ja) * 1998-10-21 2004-04-1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中継装置
US6751218B1 (en) * 2000-02-26 2004-06-15 Avaya Technology Corp. Method and system for ATM-coupled multicast service over IP networks
US6788696B2 (en) * 2000-03-10 2004-09-07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Transparent QoS using VC-merge capable access modules
JP4347497B2 (ja) * 2000-04-03 2009-10-2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通信制御装置及びパケット変換方法
FI20001630A (fi) * 2000-06-30 2001-12-31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Palvelun laadun määritys datavirroille
US20020150094A1 (en) * 2000-10-27 2002-10-17 Matthew Cheng Hierarchical level-based internet protocol multicasting
US6721297B2 (en) * 2001-11-19 2004-04-13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IP mobility for mobile networks
US7644177B2 (en) * 2003-02-28 2010-01-05 Cisco Technology, Inc. Multicast-routing-protocol-independent realization of IP multicast forwarding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30085A (zh) * 1997-12-31 1999-09-29 Lg情报通信株式会社 在移动通信网络中使用移动因特网进行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CN1444363A (zh) * 2002-03-13 2003-09-24 磊讯(上海)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在公共场所实施以太局域网的方法
CN1411248A (zh) * 2002-11-05 2003-04-16 浙江大学 Ipv9/ipv4nat路由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60105791A (ko) 2006-10-11
KR100839009B1 (ko) 2008-06-19
ES2315472T3 (es) 2009-04-01
US20110051725A1 (en) 2011-03-03
WO2005064831A1 (en) 2005-07-14
US8953595B2 (en) 2015-02-10
JP2007531356A (ja) 2007-11-01
CA2547946A1 (en) 2005-07-14
CN101248603A (zh) 2008-08-20
CA2547946C (en) 2010-10-05
JP4820950B2 (ja) 2011-11-24
DE60324821D1 (de) 2009-01-02
EP1548978B1 (en) 2008-11-19
EP1548978A1 (en) 2005-06-29
BRPI0418125A (pt) 2007-04-17
ATE415025T1 (de) 2008-1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48603B (zh) 用于从源到节点群传送业务的方法
EP1919124B1 (en) Relay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ulticast relay method
US8085770B2 (en) Method of transporting a multipoint stream in a local area network and device for connection implementing the method
US6765892B1 (en) Optimizing IP multicast data transmission in a mobile IP environment
CN102077617B (zh) 在通过广域网实现的群通信系统中确立基础设施设备之间的通信通道
CN102263648B (zh) 用于将多个vlan组合到单个802.11ip多播域中的系统和方法
US8023433B2 (en) Relay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ulticast relay method
JP5448211B2 (ja)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データ転送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1789874B (zh) 一种在pim-sm中实现组播树切换的方法、装置及路由设备
KR100886433B1 (ko) 확장된 브릿지를 이용한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IPv6지원 방법
EP2942905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gistering multicast source and establishing multicast path
CN100411390C (zh) 一种邻居发现的实现方法
CN1553664A (zh) 虚拟局域网标记网络内的组播优化
JP2007500960A (ja) ゲオグラフィカルアドレスに対するメッセージルーティングのダイナミックかつトラヒックドリブン形最適化
CN100362798C (zh) 在面向点到点的分组交换网络中广播
CN109981308A (zh) 报文传输方法及装置
US9602227B2 (en)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traffic through a mesh network
CN1452342A (zh) 一种移动网络中广播多播业务源的管理方法
EP1259026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anaging mobile nodes
CN104243260B (zh) 以太网虚拟化互联网络互连方法及边缘设备
CN100359878C (zh) 一种移动ip终端无配置随遇接入的方法
MXPA06007339A (en) Route-optimised multicast traffic for a mobile network node
Tian et al. Incrementally deploying the Bloom filter-based scalable multicast protocol
Allen et al. GBS IP multicast tunnel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MOTOROLA MOBILE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MOTOROLA INC.

Effective date: 20110107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107

Address after: Illinois State

Applicant after: MOTOROLA MOBILITY, Inc.

Address before: Illinois State

Applicant before: Motorola, Inc.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Illinois State

Patentee after: MOTOROLA MOBILITY LLC

Address before: Illinois State

Patentee before: MOTOROLA MOBILITY, Inc.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531

Address after: California, USA

Patentee after: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Address before: Illinois State

Patentee before: MOTOROLA MOBILITY L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