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38655B - 用于组合和/或发射多重符号流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组合和/或发射多重符号流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238655B CN101238655B CN2006800156992A CN200680015699A CN101238655B CN 101238655 B CN101238655 B CN 101238655B CN 2006800156992 A CN2006800156992 A CN 2006800156992A CN 200680015699 A CN200680015699 A CN 200680015699A CN 101238655 B CN101238655 B CN 10123865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ymbol
- modulation
- stream
- modulation symbols
- modu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7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9
- 125000002015 a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6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108091006146 Channels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05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0872 buff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2634 frag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1218 segmen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1269238 Da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20 organ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52 repet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000972158 Homo sapiens Mitochondrial tRNA-specific 2-thiouridylase 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100022450 Mitochondrial tRNA-specific 2-thiouridylase 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962 time depend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844 transform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8—Formatt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32—Carrier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s H04L27/02, H04L27/10, H04L27/18 or H04L27/26
- H04L27/34—Amplitude- and 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e.g. quadrature-amplitude 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4/00—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4/02—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ulse modulation
- H04B14/026—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ulse modulation using pulse time characteristics modulation, e.g. width, position, interv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3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008—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allowing a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to use more than one type of modul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32—Carrier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s H04L27/02, H04L27/10, H04L27/18 or H04L27/26
- H04L27/34—Amplitude- and 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e.g. quadrature-amplitude 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 H04L27/3488—Multiresolution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2—Chann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signal
- H04L5/023—Multiplexing of 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2—Chann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signal
- H04L5/04—Chann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signal the signals being represented by different amplitudes or polarities, e.g. quadriplex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6—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format
- H04L1/0007—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format by modifying the frame length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5—Transmission of mode-switching indi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4—Multiresolution system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5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in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low power modes or reduced link r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igital Transmission Methods That Use Modulated Carrier Waves (AREA)
- Compression, Expansion, Code Conversion, And Decoders (AREA)
Abstract
来自零符号比率(ZSR)编码/调制模块的调制符号流和来自另一种类型的编码/调制模块的调制符号流被输入到交织器模块中。在分配要在区段中传递的调制符号时,交织器模块混合两个输入流。如果ZSR调制符号是非零的,则给该ZSR调制符号分配发射位置。如果ZSR调制符号是零调制符号,则给来自另一编码/调制模块的调制符号分配发射位置。来自ZSR模块的非零调制符号的功率高于来自其它模块的非零调制符号,从而便于检测和恢复。本发明提供了组合分级编码和脉冲位置调制的概念的混合系统。
Description
相关申请
本申请要求2005年3月8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号60/659,539的权益,将该临时专利申请通过引用特意结合在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高效使用空中链路资源发送信号的方法和设备,并更特别涉及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高效地叠加信号发送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在无线多址通信系统中,有限量的可用空中链路资源(例如随时间变化的带宽)需要在多个用户之间共享。固定量的空中链路资源可为下行链路业务信道信令保留,该下行链路业务信道信令由基站调度器例如基于每个区段(segment)而分配给无线终端。充当位于基站的无线覆盖区域(例如指定的扇区和/或小区)内的无线终端的网络连接点的基站,在活动用户的数目方面是有限的,这些活动用户可得到服务以在给定时间间隔内接收下行链路业务信道信号。这样的限制基于在给定时间间隔内可分配给用户的业务信道区段的数目和容量。对用户容量有贡献的其它因素包括系统中的信道条件和干扰水平。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分配并减少与分配相关的开销信令,每个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包括可用来传递调制信号的固定数目的最小传输单元(MTU),例如相同固定数目的MTU。对于固定尺寸的给定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可在给定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中传递的信息比特的数目是为该区段选择的编码速率和使用的调制方案(例如QSPK、QAM16、QAM64)的函数。
为了增加基站网络连接点在扇区或小区中支持的活动用户的数目,一些系统采用叠加信号发送,在该叠加信号发送方案中,对于给定的MTU或MTU集合,高功率信令被发送给第一用户或用户组,而低功率信令被发送给第二用户或用户组,两种信令都使用相同的空中链路资源同时传递。实施叠加信号发送倾向于产生干扰问题。
通常,在任意给定时间,在通信系统中,就下行链路业务信道信号发送的需要而言,存在着用户请求和/或需求的大范围的变化。一些用户,例如下载大数据文件、视频图像、程序等的用户,可能要接收大量信息比特或信息比特的帧,并将会通过使用块编码的大尺寸业务信道区段得到很好的服务。其他用户,例如接收语音信息分组或短消息分组的用户,可能一次需要仅接收少量的信息比特,并且如果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尺寸和编码的块尺寸小,则用户将得到更好的服务。用户可能已经接收大信息比特流并高效地利用了空中链路资源,只是现在仅需要传递少量的附加比特(addition bits)来完成发射。编码的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中通常未使用的信息比特容量可以填充已知的值,例如零,来完成编码块。然而,这样的实现方案浪费了空中链路资源并产生了不必要的干扰。
对下行链路数据的时间限制也会是调度用户时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例如,一些用户,例如在诸如VoIP的语音应用中,可能仅需要少量数据在下行链路中间断地发射;然而,每个少量数据的传递对时序的要求是严格的。一些现有的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结构,例如构造成高效地传递诸如文本或视频的数据的实现方案,可能不能高效地便于实现这样的实施例。例如,每个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可被构造成包括许多MTU来支持数据应用;然而,要在一次中传递的典型的语音信息比特块可能会显著小于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的信息比特位置的数目。语音比特块的时序限制会排除将多个语音比特块分组到单个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中。而且,语音用户对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的频繁请求,会倾向于独占可用的下行链路发射时隙并降低整个系统的下行链路用户数据吞吐量。
另外,在不同时间,同一无线终端可能具有不同的下行链路数据需求,例如,当无线终端在用户应用之间切换时,当无线终端处理接收到的数据时,当无线终端进而输入将在上行链路上传递的数据时,等等。
考虑到上述讨论,显然需要更高效的设备和方法,来在支持具有范围广泛的变化的对资源的需要的多个用户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空中链路资源进行下行链路业务信道信号发送。这样的方法和设备将是有益的,其允许低数据速率用户和高数据速率用户共存并共享空中链路资源,并且低数据速率用户和高数据速率用户均采用高效地利用资源的编码和调制技术。减小由于区段中未使用的过剩的信息比特容量而浪费的资源量的技术也将是有益的。资源高效叠加信号发送技术也将是有益的,其在可能的情况下限制在区段内发射的叠加信号量并因此限制干扰,同时仍允许所支持的活动用户的数目增加。
发明内容
各种实施例涉及发射方法和设备。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至少具有最小零符号比率(minimum zero symbol rate)的来自第一调制符号流的调制符号,与来自第二调制符号流的调制符号交织(interweave)。第一和第二调制符号流通常对应于将要传递的不同数据集合,例如第一和第二数据集合。
第一调制符号流可来自零符号比率(ZSR)编码/调制模块,该ZSR编码/调制模块生成具有预定或所选的零符号比率的调制流。第二调制符号流可以是来自另一种类型的编码/调制模块的调制符号流。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调制符号流被输入到交织器模块中。在分配将要在通信区段中传递的调制符号时,该交织器模块混合两个输入流。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与第一调制符号流(例如ZSR调制符号流)相对应的调制符号是非零的,则给该非零调制符号分配发射位置。如果来自第一流的调制符号是零,则给来自另一编码/调制模块的调制符号分配发射位置。以这种方式,来自第二调制流的非零调制符号,在与对应于第一流的零调制符号相对应的区段位置中得到发射。
来自第一调制符号流的非零调制符号是以比来自其它模块的非零调制符号高的功率发射的。功率差别便于意在接收第一调制符号流中的信息的第一接收机恢复第一调制符号流,并便于意在接收和恢复第二调制流中的信息的接收机恢复第二调制流中的信息。
根据各种实施例,第一和第二用户被选择成在接收到的功率需求方面具有差别。意在接收第一发射调制符号流的接收机可将对应于第二调制流的较低功率非零调制符号作为噪声处理。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它们被容易地滤掉。
通过使用用来传递另一符号流的零调制符号的区段的发射单元来发射意在用于第二接收机的低功率调制符号,通信效率通过共享区段的发射资源(例如最小传输单元)而得到实现,并且多个接收机能够使用共享的最小传输单元来恢复信息。
各种实施例的发射方法和设备可以但不需要在基站中实现。除了发射方法和设备之外,各种实施例还涉及数据存储装置(例如,存储可用来实现一个或多个步骤的一个或多个例程的存储器装置)以及电路(例如,可用来实现一个或多个模块或设备的集成电路芯片)。
虽然已经在上面的概要中讨论了各种实施例,但应该理解,不一定所有的实施例都包括相同的特征,并且上面描述的一些特征不是必要的,但在一些实施例中会是合乎需要的。许多额外的特征、实施例和益处将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进行讨论。
附图说明
图1是示例性通信系统的示图。
图2是示例性基站的示图。
图3是示例性无线终端的示图。
图4是示例性编码和调制发射模块的示图。
图5是示例性编码和调制模块的示图。
图6包括示出子区段结构、调制符号和数据速率信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示图和表。
图7是总结图6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表。
图8包括列出示例性第一用户调制选择器标准的表和示出可被选择的示例性无线终端数据速率需要和选项的表。
图9示出来自第一编码和调制模块的非零调制符号与来自第二编码和调制模块的非零调制符号之间的示例性能量关系,这两种调制符号将作为叠加信号发射。
图10示出示例性的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
图11示出将示例性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细分成子区段的示例性细分。
图12示出包括子区段的示例性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以及来自第一和第二编码和调制模块的叠加调制符号。
图13示出示例性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子区段和示例性信息比特映射。
图14示出示例性编码和调制模块,其被实现和构造成利用包括两种不同类型信息的进入数据流的特性,这两种不同类型的信息可根据成功恢复哪个信息集合更重要而被区分优先次序。
图15是示出示例性系统中用于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的示例性数据速率选项的表。
图16是支持交织能力的示例性编码和调制发射模块的示图。
图17是可用在图16的编码和调制发射模块中的示例性编码和调制模块的示图。
图18是示例性交织器模块的示图,该示例性交织器模块可以是用在图16的编码和调制发射模块中的交织器模块。
图19显示出已经被交织成包括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调制符号的示例性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的一部分。
图20显示出图19的变体,其示出第一用户非零调制符号在传递第一用户编码比特的区段内的布置,为该区段确定第二用户调制符号的布置。
图21是发射数据集合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的示图。
图22是示例性通信方法的流程图的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示例性通信系统100的示图。系统100包括旨在高效地利用下行链路业务信道空中链路资源的设备和方法。示例性系统100可以是例如在下行链路中使用叠加信令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多址无线通信系统。系统100包括多个小区(小区1 102,小区M 104)。每个小区(小区1 102,小区M 104)分别表示相应基站(BS 1 106,BS M 108)的无线覆盖区域。多个无线终端(WT)(WT 1 110,WT N112,WT 1’114,WT N’116)被包括在系统100中。至少一些WT是移动节点(MN);MN可在整个系统100内移动。每个WT(110,112,114,116)可与对应于WT当前所处的小区的BS建立无线链路。在图1中,(WT 1 110,WT N 112)分别经由无线链路(118,120)连接到BS 1 106;(WT 1’114,WT N’116)分别经由无线链路(122,124)连接到BS M 108。
BS(106,108)分别经由网络链路(128,130)连接到网络节点126。网络节点126经由网络链路132连接到其它网络节点,例如路由器、其它基站、AAA服务器节点、本地代理节点等和/或因特网。网络链路128、130、132可以是例如光纤链路。网络节点126和网络链路128、130、132是回程网络的一部分,该回程网络将不同小区中的各种BS链接在一起并提供连接,使得位于一个小区中的WT可与不同小区中的对等节点通信。
系统100被显示具有小区,并且每个小区具有一个扇区。该方法和设备也可应用于每小区具有多于一个扇区(例如每小区具有2、3或多于3个扇区)的系统,以及在系统的不同部分中每小区具有不同数目的扇区的系统。另外,该方法和设备也可应用于包括至少一个基站和多个无线终端的许多非蜂窝无线通信系统。
图2是示例性基站200的示图。示例性BS 200有时被称为接入节点。BS 200可以是图1的系统100的任何BS(106,108)。示例性BS200包括经由总线212连接在一起的接收机202、发射机204、处理器206、I/O接口208和存储器210,其中各种元件可通过总线212交换数据和信息。
接收机202被连接到接收天线203,其中BS 200可通过接收天线203接收来自多个无线终端的上行链路信号。接收机202包括用于解码接收到的编码的上行链路信号的解码器214。接收到的编码的上行链路信号可包括对上行链路业务信道资源的请求,信道质量报告反馈消息,和上行链路业务信道信号。
发射机204被连接到发射天线205,通过该发射天线205,下行链路信号,例如导频信号、信标信号、分配消息、下行链路业务信道信号,被发送到多个无线终端。发射机204包括编码和调制发射模块216。编码和调制发射模块216支持叠加信号发送。编码和调制发射模块216可编码和调制与第一被选用户和第二被选用户相对应的信息比特,组合信息并通过同一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空中链路资源发射组合的叠加信号。
I/O接口208将BS 200连接至其它网络节点,例如路由器、其它基站、AAA服务器节点、本地代理节点和/或因特网。I/O接口208为回程网络提供接口,该回程网络在不同小区的节点之间提供互连性。
存储器210包括例程218和数据/信息220。处理器206,例如CPU,执行例程218并使用存储器210中的数据/信息220以操作BS 200并实现方法。
例程218包括通信例程222和基站控制例程224。通信例程222实现BS 200所使用的各种通信协议。基站控制例程224控制BS 200的操作,BS 200的操作包括接收机202的操作,发射机204的操作,I/O接口208的操作,以及方法的实现。基站控制例程224包括调度模块226、下行链路信号发送模块228和上行链路信号发送模块230。
下行链路信号发送模块228包括信道质量确定模块232、分配发射模块227以及编码和调制发射控制模块234。编码和调制发射模块234包括第一用户选择模块236,编码和调制模块X 238,第二用户选择模块240,以及编码和调制模块Y 242。
调度模块226,例如调度器,为无线终端用户调度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信道空中链路资源,例如区段。调度器226的操作包括根据调度策略分配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给多个无线终端中的特定无线终端。根据第一用户选择模块236和第二用户选择模块240操作的调度器226可调度相同的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给两个用户,并且为这两个用户中的每个用户传递不同的信息。
下行链路信号发送模块228控制发射机204及其编码和调制发射模块216的操作,以发射包括下行链路业务区段分配消息262的下行链路信号和包括叠加信号的下行链路业务信道信号。信道质量确定模块232例如基于从WT 300接收到的信道质量反馈报告258,为每个被考虑的WT 300确定基站200和无线终端300(参见图3)之间的通信信道质量。
分配发射模块227生成分配消息并控制生成的分配消息的发射,生成的分配消息包括用于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的分配消息。至少一些分配消息指示被分配以相应的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以用来接收第一数据集合的第一无线终端,以及被分配以同一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以用来接收第二数据集合的第二无线终端。例如,第一数据集合是发送给第一用户的数据,第一数据集合是使用编码和调制模块X 238的零符号比率编码和调制方案,通过零和非零QPSK调制符号的组合来传递的;第二数据集合是发送给第二用户的数据,第二数据集合是通过来自编码和调制模块Y 242的调制符号(例如QPSK、QAM16、QAM64或QAM256调制符号)传递的。
编码和调制发射模块234控制编码和调制发射模块216的操作。第一用户选择模块236为特定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选择将被分配为第一用户的用户,将被传递给第一用户的信息由编码和调制模块X 238编码和调制。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在用于第一类用户的给定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中传递的信息比特量,小于可在用于第二类用户的同一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中传递的信息比特量。第一用户选择模块236依据在给定时间间隔上传递的信息量来选择第一类用户。例如,通常为给定区段选择的第一类用户可在当前时刻具有要在下行链路中接收的少量的用户数据/信息,并且如果对于给定业务信道区段将这样的用户分配为第二类用户,区段的一些可用信息比特位置将会不被需要并将被填充例如零,从而浪费空中链路资源。编码和调制模块X 238包括调制选择器模块244,可控式编码器模块246,以及可控式QPSK调制器模块248。调制选择器模块244接收比特每MTU(BPM)值(Bitsper MTU value)或BPM值的指示符,例如指示要在区段中发射的信息比特帧的数目的数据速率指示符值,每个帧对于所选的第一用户具有固定数量的信息比特,并且调制选择器模块244生成:(i)发送给可控式编码器模块246的编码率指示符(CRI)信号,和(ii)发送给可控式QPSK调制模块248的调制方案指示符(MSI)。编码率指示符(例如为每个区段)指示输入信息比特的数目和从指示的输入比特数目产生的相应的编码比特数目。可控式编码器模块246接收未编码的信息比特流和编码率指示符,两个输入都对应于所选的第一用户。可控式编码器模块246对要在区段中传递的接收到的信息比特的数目(k)执行块编码,从而生成编码比特的数目(n)。可控式编码器246将编码的比特流分组为编码比特子集(每个比特子集将在子区段中传递),并将编码的比特前送(forward)到可控式QPSK调制器模块248。在一些实施例中,子区段的一些编码的比特对应于子区段的符号能量水平图案(symbol energy level pattern),而子区段的其它编码比特对应于所生成的调制符号上传递的值。调制方案指示符(MSI)指示多个零符号比率QPSK调制方案中的哪个将用来调制编码比特。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可能的零符号比率QPSK调制方案对应于不同数目的零MTU片段(fraction)。例如,第一调制方案可在每个子区段中包括一个零调制符号和一个非零QPSK调制符号,其中每个子区段包括两个MTU;第二调制方案可在每个子区段中包括三个零调制符号和一个非零QPSK调制符号,其中每个子区段包括四个MTU,并且第三调制方案可在每个子区段中包括七个零调制符号和一个非零QPSK调制符号,其中每个子区段包括八个MTU。一些不同的QSPK零符号比率调制方案可在每个区段中具有不同数目的子区段。一些不同的QSPK零符号比率调制方案可在每个区段中具有相同数目的子区段,例如在每个子区段中具有不同数目的非零QPSK调制符号。可控式QPSK调制模块248接收来自调制选择器模块244的MSI和来自可控式编码器模块246的编码比特,并为区段的每个子区段生成QPSK调制符号集合,每个调制符号集合包括至少一些零调制符号,其中零调制符号的数目除以每个子区段的MTU的数目所得的结果是MSI的函数。非零调制符号在子区段内的位置和由可控式QPSK调制器模块248生成的非零调制符号的值,传递与第一用户的信息比特相对应的编码比特。
第二用户选择模块240为特定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选择将被分配为第二用户的用户,将要传递给第二用户的信息由编码和调制模块Y242编码和调制。第二用户选择模块240依据以下信息为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从多个潜在第二用户中选择第二用户:(i)潜在第二用户的概况信息(profile information),例如信道条件和调制符号功率水平,和(ii)先前分配给同一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的第一用户的非零QPSK调制符号的功率水平。例如,在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的选择过程中,第二用户选择模块240可确定所选第一用户非零调制符号功率水平与和潜在第二用户相关联的调制符号的功率水平的比率,使得对于可接受的潜在第二用户而言,该比率应超过大于最小可接受阈值的预定阈值,其中的最小可接受阈值预期需要使得第一用户应能够成功地检测第一用户调制信号,例如3dB或5dB余量(margin)。第二用户选择模块240控制与第二用户相对应的未解码信息比特流指向编码和调制模块Y 242,并向编码和调制模块Y 242发送指示符信号来指示BPM(其是数据速率的度量)和将用于第二用户信息比特流的编码和调制的功率水平。例如,编码和调制模块Y 242可以支持可被选择的多个不同数据速率水平,每个数据速率均与调制方案(例如传统的QPSK、QAM16、QAM64、QAM256)、编码率和相关联的调制符号功率水平相对应。编码和调制模块Y 242包括编码器模块250和调制器模块252。编码器模块250把例如将在区段中传递的信息比特集合编码成编码比特集合,编码比特的图案指示码字。来自编码器模块250的输出,即编码比特,被发送给调制器模块252,该调制器模块252以指定的功率水平根据所选的调制方案(例如传统的QPSK、QAM 16、QAM64或QAM 256),将编码的比特值调制到调制符号(例如QAM 16或QAM 64或QAM256调制符号)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包括在编码和调制发射控制模块242中的多种特征和或功能,可以部分或全部地实现在编码和调制发射模块216中。在图2中,调制选择器模块244,可控式编码器模块246,可控式QPSK调制器模块248,编码器模块250,调制器模块252,以及第二用户选择模块240已经通过虚线示为任选地包括在下行链路信号发送模块234中;没有包括在下行链路信号发送模块234中的这样的功能通常例如以硬件、软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的形式,包括在编码和调制发射模块216中。图4和图5提供了包括前面参考编码和调制发射控制模块234描述的至少一些功能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的编码和调制发射控制模块234实现在发射机204内的编码和调制发射模块216中。
上行链路信号发送模块230控制接收机202及其解码器214的操作,包括信道质量报告258和接收到的上行链路业务信道消息260的接收、解调和解码。
数据/信息220包括多个WT数据/信息254集合(WT 1数据/信息268,WT N数据/信息270)和系统数据/信息256。WT 1数据/信息268包括用户数据272,WT识别信息274,装置/会话/资源信息276,信道质量信息278,下行链路资源请求信息280和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分配的区段信息282。
用户数据272包括用户数据/信息,诸如源自WT 1的对等节点,经由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信号而传递给WT 1的表示语音、文本或视频的数据/信息。用户数据272还包括从WT 1在上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上接收到的用户数据/信息,该用户数据/信息意在前送给与WT 1进行通信会话的WT 1的对等节点。
WT识别信息274包括,例如基站分配的动态用户识别符和与WT1相关联的IP地址。装置/会话/资源信息276包括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区段(例如由调度模块226分配给WT 1的业务信道区段),以及包括关于与WT 1进行通信会话的WT 1的对等节点的地址和路由信息的会话信息。信道质量信息278包括信道质量反馈信息,信道估计信息,和信道干扰信息。信道质量信息278由用户选择模块236、240使用。下行链路资源请求信息280包括指示请求的信息(例如,接收到的请求,准予的请求,未解决的请求,当前请求),WT 1的下行链路业务信道资源的估计的信息(例如用将要传递的信息比特和/或将要传递的信息比特帧来表示)。下行链路资源请求信息280还可包括与请求相关联的资格信息(qualifying information),例如优先级、时间限制、可靠性要求、紧急度、重发策略等。
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分配的区段信息282包括信息比特284,区段识别信息286,和编码/调制信息288。对于WT1,可以存在多个集合的DL业务信道分配的区段信息282,例如由调度模块226分配给WT 1的每个D.L.业务信道区段分别对应一个集合的信息282。信息比特284包括输入到可控式编码器模块246或编码器模块250的信息比特。区段识别信息286识别下行链路时序结构中的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并将WT1分类为第一类用户或第二类用户。编码/调制信息288包括调制类型信息290,例如QPSK和零符号比率调制方案,传统的QPSK、QAM16、QAM64、QAM256,其中对于第一类用户,调制方案可包括子区段尺寸,编码率,零MTU片段信息和编码比特映射信息。编码/调制信息288还包括比特每MTU 299,调制符号发射功率信息294,编码比特296,和调制符号信息298。编码比特296可以是来自可控式编码器模块246或编码器模块250的输出,同时调制符号信息298可包括将由调制器模块248或252生成的调制符号的值。
系统数据/信息256包括上行链路/下行链路时序和频率结构信息207,编码/调制模块X信息209和编码/调制模块Y信息211。上行链路/下行链路时序和频率结构信息207包括MTU信息213和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信息215。例如,最小传输单元(MTU)可以是表示在OFDM系统中使用的基本空中链路资源的OFDM副载波符号(tonesymbol),例如一个OFDM符号时序间隔的持续时间对应一个副载波。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信息215包括识别下行链路时序和频率结构中的每个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例如包括固定数目的指定的预定OFDM副载波符号的每个区段)的信息。上行链路/下行链路时序和频率结构信息207还包括其它系统结构信息,例如符号时序信息,副载波间隔(tone spacing)信息,上行链路副载波数目,下行链路副载波数目,上行链路载波频率,下行链路载波频率,上行链路带宽,下行链路带宽,上行链路副载波集合,下行链路副载波集合,上行链路副载波跳频(hopping)信息,上行链路停顿(dwell)信息,下行链路副载波跳频信息,上行链路业务区段结构信息,重复性时序结构,例如符号时间间隔和将符号时间间隔分组为例如停顿、半时隙、时隙、超时隙(superslot)、信标时隙、极宽时隙(ultra slot)等。
编码和调制X信息209包括第一用户选择标准228,例如由所实现的第一用户编码和调制数据速率水平支持的BPM用户需求的水平。编码率指示符信息219包括例如查找表,其使编码率指示符值与下述相关:信息比特数目,编码比特数目,信息比特到所使用的编码比特的映射信息,编码比特到零/非零调制符号位置的映射信息,以及编码比特到调制符号值的映射。MSI信息221包括使每个调制方案指示符值与可由可控式QPSK调制器模块248使用的多个调制方案中的一个相关的信息。子区段信息223包括识别潜在子区段尺寸(例如,每个子区段2、4或8个MTU)的信息,识别区段内的每个子区段的信息,识别区段内的每个子区段位置的信息。
编码和调制模块Y信息211包括第二用户选择标准225,编码调制信息227和功率信息229。第二用户选择标准225包括由第二用户选择模块240在为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评估潜在第二用户的过程中所使用的信息,例如用户概况评估标准信息,数据速率水平信息,相对于分配的第一用户的功率比阈值水平,等等。编码/调制信息227包括关于由编码和调制模块Y 250支持的多个数据速率水平的信息,每个数据速率水平与包括信息比特数目、编码比特数目和调制符号类型(例如传统的QPSK、QAM 16、QAM 64、QAM 256)的编码率相对应。功率信息229包括与在信息227中标识的每个数据速率水平相关联的参考功率水平。
数据/信息220还包括接收到的信道质量报告258,接收到的上行链路业务信道消息260,经由I/O接口261接收到的用户数据消息,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分配消息262,潜在第二用户信息264,和功率比信息266。接收到的信道质量报告258是例如来自WT 300的反馈报告,其指示例如基于接收到的导频符号和/或接收到的信标信号而测量的下行链路信道质量。接收到的上行链路业务信道消息260包括意在路由到发射上行链路信号的WT的对等节点的用户数据。经由I/O接口261接收到的用户数据消息包括经由回程网络接收到的用户数据,该用户数据当前使用BS 200作为WT的网络连接点,被请求经由下行链路业务信道信号发射到WT。例如,BS 200可经由I/O接口208接收被请求传递给WT 1的N个用户数据帧;接收到的N个用户数据帧可以已经原先由与WT 1进行通信会话的WT 1的对等节点生成。接收到的N个用户数据帧也可以伴随有资格信息,例如时间有效性信息(time validityinformation)。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分配消息262是被生成来传递下行链路业务区段分配信息的分配消息。在一些实施例中,区段分配消息262还包括,相对于发生在区段内的叠加信号发送,对于所分配的区段而言,作为第一类用户或第二类用户的用户标识。在一些实施例中,分配消息位于BS 200和WT 300都已知的时序/频率结构中,使得关于该叠加,与特定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和/或用户类型的联系,是从包括用户ID的分配消息在基站时序/频率结构内的位置确定的。潜在第二用户信息264包括用户概况信息,例如对于给定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为正被考虑的多个第二用户中的每个取回并处理的信道质量信息278。第一/第二用户功率比信息266包括与潜在发射的调制符号相对应的计算的功率比信息,潜在发射的调制符号可被叠加用于给定的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在为给定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确定第二用户的过程中,第二用户选择模块240将功率比信息266与第二用户选择标准225进行比较。
图3是示例性无线终端300的示图。WT 300可以是图1的系统100的任意WT(110,112,114,116)。示例性WT 300包括经由总线312连接在一起的接收机302、发射机304、处理器306、用户I/O装置308和存储器310,各种元件可通过总线312交换数据和信息。
接收机302被连接到接收天线303,通过该接收天线303,WT 300接收包括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的分配的来自BS 200的下行链路信号,以及包括叠加的信号的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信号。接收机302包括由WT 300使用以解调和解码从BS 200接收到的下行链路信号的解调器/解码器314。对于给定的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如果WT被分配以区段,并且被指定为该区段的第一用户,则WT解调并解码接收到的叠加信号以提取更强水平的调制信号,该更强水平的调制信号包括相对于第二用户调制信号具有相对高的功率水平的非零QPSK调制信号,并且将第二用户调制信号作为噪声处理。结果,WT 300恢复其对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中所传递的第一用户信息比特的估计。
对于给定的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如果WT 300被分配以区段并且被指定为该区段的第二用户,则WT解调接收到的叠加信号以提取更强水平的调制信号,该更强水平的调制信号包括相对于第二用户调制信号具有相对高的功率水平的非零QPSK调制信号,将第二用户调制信号作为噪声处理;然后,WT 300从原始接收到的叠加信号中提取出解调的QPSK调制符号,并解调和解码剩余的信号,例如低功率水平QPSK信号或QAM信号,从而获得第二用户信息比特的估计。这是解码所叠加的较弱信号的一种方式。
调制和编码方案的优点部分地来自在用于第二用户的一些实施例中使用的可替换的解码方法。零符号的引入便于实现新颖的解码方法同时使解码方法对于信道估计误差具有健壮性。接收机可解码较弱的信号而不从接收到的信号中解码和减去较强的信号。例如,如果接收机具有检测和擦除与预定标称值相比非常大的信号的能力,那么接收机可以解码第二较弱信号,而除了较强信号表现为第二较弱信号的发射上的尖峰干扰的情况之外,甚至无需知道较强信号的存在。
发射机304被连接到发射天线305,通过该发射天线305,WT 300发射包括信道质量报告394和上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用户数据消息396的上行链路信号至BS 200。发送给WT 300的对等节点的上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用户数据消息396,在充当对等节点的网络连接点的基站200处,可被解释为对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资源的请求,因为BS 200需要分配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以在无线链路上将信息传递至对等节点。在一些实施例中,同一天线被用作发射天线305和接收天线303。发射机304包括用于在发射之前编码上行链路数据/信息的编码器316。
用户I/O装置308包括,例如麦克风、扬声器、辅助键盘、键盘、鼠标、触摸屏、摄像机、显示器、警报器、振动装置等。各种用户I/O装置308被用于输入意在用于WT 300的对等节点的用户数据/信息,并输出从WT 300的对等节点接收到的数据/信息。另外,用户I/O装置308由WT 300的操作者使用以启动各种功能,例如上电、下电、设置呼叫(place a call)、终止呼叫(terminate a call)等。
存储器310包括例程318和数据/信息320。处理器306,例如CPU,执行例程318并使用存储器310中的数据/信息320以控制WT 300的操作。
例程318包括通信例程322和无线终端控制例程324。通信例程322实现WT 300使用的各种通信协议。无线终端控制例程324控制WT 300的操作,包括接收机302、发射机304和用户I/O装置308的操作。无线终端控制例程324包括控制接收机302的操作的下行链路信号发送模块326和控制发射机304的操作的上行链路信号发送模块328。
下行链路信号发送模块326包括信道质量确定模块330以及解码和解调控制模块332。信道质量确定模块330处理接收到的下行链路导频信号和/或信标信号并生成信道质量报告394。解码和解调控制模块332包括第一用户模块334和第二用户模块336。第一用户模块334控制解调器/解码器314的操作以处理接收到的叠加的下行链路业务信道信号并提取第一用户信息比特。第一用户模块334包括能量检测模块338、调制符号处理模块340、子区段解码模块342和区段块解码模块343。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模块338、340、342和343的各种组合可实现为单个模块,该单个模块例如将子区段和区段解码操作作为用于对应于区段的给定编码块的联合操作来执行。能量检测模块338处理与WT 300已经被分配为其第一用户的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相对应的接收信号,以确定哪个接收到的信号(例如,根据MTU,区段中的OFDM副载波符号)是能量相对高的信号。叠加的第二用户调制信号,例如功率水平比非零第一用户QPSK调制信号低的传统QPSK或QAM信号被作为噪声处理。第一用户调制信号在每个子区段中至少包括一些零调制符号。在包括零第一用户调制信号和非零第二用户调制信号的接收到的MTU中,能量检测模块338应该从第一用户的角度将MTU分类为零调制信号。区段的每个子区段内功率相对高的信号的位置传递编码的比特值。然后,所定位的功率相对高的调制符号,QPSK调制符号,由调制符号处理模块340处理以获得额外的编码比特值。子区段解码模块342例如经由查找表,将接收到的非零第一用户调制符号的确定值转换为编码比特,并将确定的关于非零调制符号的位置信息转换为额外的编码比特。子区段解码模块342将对应于位置确定的编码比特与对应于值确定的编码比特组合为子区段的编码比特集合。子区段解码模块342将对应于区段的每个子区段的子区段编码比特前送给区段块解码模块343。区段块解码模块343将来自给定区段的每个子区段的编码比特集合组合到区段集合中,并且区段块解码模块343对编码比特进行解码以获得恢复的信息比特的集合。
第二用户模块336控制解调器/解码器314的操作以处理接收到的叠加下行链路业务信道信号并提取第二用户信息比特。第二用户模块336包括第一用户信号移除模块344,调制符号处理模块346,和区段块解码模块348。第一用户信号移除模块344使用能量检测模块338和第一用户调制信号处理模块340以获得位置(例如区段内的MTU)和第一用户QPSK信号的估计值,然后从接收到的复合叠加信号中减去估计的第一用户估计信号。所得的信号被前送给调制信号处理模块346。调制信号处理模块346接收对应于区段的MTU的信号,例如与包括第一用户非零调制符号的MTU相对应的来自模块344的已调整信号,和与确定为第一用户零调制符号位置的MTU相对应的未调整信号。调制符号处理模块346控制解调器操作以解调第二用户传统QPSK或QAM信号,例如QAM 16或QAM 64或QAM 256调制符号,从而为每个解调符号获得编码比特。区段块解码模块348接收从模块346输出的编码比特并控制解码器以解码和恢复在区段中传递给第二用户的信息比特。
应注意,第一和第二用户是相对于每个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分配而使用的指示指定。一般地,第一和第二用户将对应于不同的WT。对于一个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被指定为第一用户的WT,例如取决于当前的资源需要,可能对于不同的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而被指定为第二用户。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给定的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WT300可以是同一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的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从而以低BPM速率接收经由第一用户调制和编码(例如具有一些零符号的QPSK)以相对高的功率水平传递的较低数目的信息比特,并以高BPM速率接收经由第二用户调制和编码(例如传统QPSK、QAM 16或QAM64或QAM 256)以相对低的功率水平传递的较高数目的信息比特。
上行链路信号发送模块328控制发射机304和编码器316的操作,以编码、调制和发射上行链路信号至BS 200,所述上行链路信号包括信道质量报告394和上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消息396。上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消息396可包括发送给与WT 300进行通信会话的WT 300的对等节点的用户数据。这样的上行链路业务信道消息396可被BS 200视作下行链路资源请求消息,其中该BS 200被对等节点用作其网络连接点。
数据/信息320包括WT数据/信息350,系统数据/信息352,信道质量报告394,上行链路信道消息396,接收到的下行链路区段分配消息398,和接收到的下行链路业务信道信号信息399。
WT数据/信息350包括用户数据354,WT标识(ID)信息356,基站ID信息358,装置/会话/资源信息360,信道质量信息362,和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分配的区段信息364。用户数据354包括意在用于与WT 300进行通信会话的WT 300的对等节点的数据/信息,该数据/信息意在通过上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由WT 300发射到BS 200。用户数据354还包括源自与WT 300进行通信会话的WT 300的对等节点并经由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消息399从BS 200接收到的数据/信息。
无线终端标识信息356包括,例如WT IP地址和BS 200分配的WT活动用户识别符。基站识别符信息358包括识别符,例如从无线通信系统中多个不同的BS网络连接点中区分WT 300用作其当前网络连接点的特定BS 200网络连接点的值。在一些实施例中,BS ID信息358包括识别特定扇区和/或BS网络连接点所使用的载波频率的信息。装置/会话/资源信息360包括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区段(例如分配给WT300的业务信道区段),以及包括关于与WT 300进行通信会话的WT300的对等节点的地址和路由信息的会话信息。信道质量信息362包括测量的、导出的和/或估计的关于WT 300和BS 200之间的无线通信信道的信息。信道质量信息362可包括,例如基于接收到的导频和/或信标下行链路信号而测量的、导出的和/或估计的信号噪声比和/或信号干扰比信息。
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分配的区段信息364包括区段标识信息366,第一/第二用户标识信息368,编码/调制信息370,和恢复的信息比特372。区段标识信息366包括识别下行链路时序/频率结构内的分配的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的信息。第一/第二用户标识信息368包括识别对于分配的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WT 300是否已经被指定为第一用户或第二用户的信息。编码/调制信息370包括调制类型信息374,BPM信息376,功率信息378,编码比特380,和调制符号信息382。调制类型信息374包括例如对于第一类用户的调制方案指示符和编码率指示符值。调制类型信息374包括例如对于第二类用户的指定QPSK、QAM16或QAM64或QAM256的信息。比特每MTU(BTM)376是用于第一或第二类用户的区段的信息数据速率。功率信息378包括在接收到的调制信号上测量的功率水平,确定的接收到的信号之间的功率水平差,和用于识别传递意在用于第一用户的非零调制的信号的功率余量信息。编码比特380是从接收到的区段的下行链路业务信道符号中为信息368所识别的第一或第二用户恢复的编码比特。对于第一类用户,编码比特380可在每个子区段的基础上分组为子集合并在每个区段的基础上分组为单个块,同时对于第二类用户,编码比特380可被分组为区段的单个块。调制符号信息382包括识别区段和/或子区段内哪些MTU在传递非零第一用户QSPK调制符号的信息。调制符号信息382还包括识别被处理的接收到的调制符号的估计值的信息。恢复的信息比特372包括WT在解调和解码操作后,对在区段中传递给作为第一用户或第二用户的WT 300的信息比特的估计。可以存在多个集合的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分配信息364,例如分配给WT 300的每个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均对应一个集合的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分配信息364,根据叠加信号发送,每个分配与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和相应的用户类型指定相对应。
系统数据/信息352包括基站的标识信息383,上行链路/下行链路时序和频率结构信息384,第一用户解调/解码信息386,和第二用户解调/解码信息388。基站ID信息383例如基于小区、扇区和/或所使用的载波频率,包括与系统中不同BS网络连接点相对应的多个不同基站标识符。上行链路/下行链路时序和频率结构信息384包括MTU信息390和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信息392。例如,最小传输单元(MTU)可以是表示OFDM系统中使用的基本空中链路资源的OFDM副载波符号,例如一个OFDM符号时序间隔的持续时间对应一个副载波。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信息392包括识别下行链路时序和频率结构中的每个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例如包括固定数目的指定的预定OFDM副载波符号的每个区段)的信息。上行链路/下行链路时序和频率结构信息384还包括其它系统结构信息,例如符号时序信息,副载波间隔信息,上行链路副载波数目,下行链路副载波数目,上行链路载波频率,下行链路载波频率,上行链路带宽,下行链路带宽,上行链路副载波集合,下行链路副载波集合,上行链路副载波跳频信息,上行链路停顿信息,下行链路副载波跳频信息,上行链路业务区段结构信息,重复性时序结构,例如符号时间间隔和将符号时间间隔分组为例如停顿、半时隙、时隙、超时隙、信标时隙、极宽时隙等。
不同集合的UL/DL时序和频率结构信息384可以存在并且被存储在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不同BS 200相对应的WT 300中。
第一用户解调和解码信息386包括与可由基站200选择以传递第一用户下行链路业务信道信号的每个编码和调制选项相对应的信息集合。例如,信息集合可包括第一用户数据速率水平值,BPM值,编码率指示符,调制方案指示符,子区段尺寸信息,解调和解码所接收到的信号的信息(例如用来确定非零QPSK调制信号的位置的功率水平阈值),和解码信息(例如将所确定的位置信息和/或确定的QPSK信号的值转换为编码比特和/或信息比特的查找表)。例如通过处理所接收的下行链路区段分配消息而已经识别其被指定为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的第一用户并且已经识别第一用户数据速率水平的WT 300,识别并访问第一用户解调/解码信息386中的信息集合。被访问的来自信息386的信息集合由第一用户模块334在处理接收到的信号的过程中使用,从而产生恢复的信息比特372。
第二用户解调和解码信息388包括与可由基站200选择以传递第二用户下行链路业务信道信号的每个解码和调制选项相对应的信息集合。例如,信息集合可包括第二用户数据速率水平值,BPM值,编码率信息(例如区段中的信息比特数目,区段中的编码比特数目,码字长度),调制类型指示符(例如指示QPSK或QAM16或QAM64或QAM256),将被用来解调接收到的信号的信息(例如功率水平信息),获得软值(soft value),和解码信息(例如将确定的软值转换为恢复的信息比特的代码信息)。例如通过处理所接收的下行链路区段分配消息而已经识别其被指定为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的第二用户并且已经识别第二用户数据速率水平的WT 300,识别并访问第二用户解调/解码信息388中的信息集合。被访问的来自信息388的信息集合由第二用户模块336在处理接收到的信号的过程中使用,从而产生恢复的信息比特372。在一些实施例中,指定的第二用户也接收和处理用于同一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的对应于第一用户的一些分配信息,例如识别第一用户数据速率水平的信息;这样的信息在解调和解码第二用户QAM信号之前,在移除第一用户QPSK叠加调制符号时被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用户QPSK信号和第二用户叠加QAM信号之间的功率水平差别有意地足以使得WT应能够识别包括非零QKSK第一用户调制信号的MTU,而无需解码或评估第一用户比率水平信息。
信道质量报告394由信道质量确定模块330例如基于对接收到的下行链路导频信号和/或信标信号的测量而生成。信道质量报告394由WT 300发射到BS 200并用来为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评估候选的第二用户。
上行链路业务信道消息396传递意在用于WT 300的对等节点的用户数据。上行链路业务信道消息396通过上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发射到BS 200,该BS 200被WT 300用作其网络连接点。用户数据例如经由回程网络被前送给BS 200,该BS 200被WT 300的对等节点用作其网络连接点,这种情况下接收到的用户数据被视为对下行链路业务信道资源的请求。接收到的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分配消息398是接收到的将特定的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分配给WT 300的分配。接收到的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分配消息398可包括识别分配的区段的信息(例如区段索引标识符(segment index identifier)),分配的用户(例如WTID),区段的用户类型(例如第一类型或第二类型),和/或识别数据速率水平的信息。接收到的下行链路业务信道信号信息399包括包含在接收到的下行链路业务信道信号(例如接收到的叠加的下行链路业务信道信号)中或从中确定的信息。
图4是连接到发射天线404的示例性编码和调制发射模块402的示图400。示例性编码和调制发射模块402可以是图2的BS 200的模块216的示例性实施例,同时天线404可以是图2的天线205。示例性编码和调制发射模块402包括编码和调制模块X 406,编码和调制模块Y 408,组合模块410,组合信号发射机模块412,第二用户选择模块414,第二用户复用模块416,用户的概况信息418,发射功率控制模块415,以及区段分割信息/模块417。假定对于给定的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第一用户被BS内的另一模块(例如图2的BS 200的第一用户选择模块236)选择。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的第一用户被BS选择以在区段中发射相对于同一区段的第二用户的低BPM。在许多实施例中,编码和调制模块X 406所支持的最高BPM比率小于编码和调制模块Y 408所支持的最低BPM比率。对于包括调制符号X(SX)430和调制符号Y(SY)431的给定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非零调制符号X(SX)430是QSPK,并且功率水平高于非零调制符号Y(SY)431,它们通常是QAM(例如QAM16或QAM64或QAM256)。在一些实施例中,编码和调制符号Y 408包括QPSK能力。
编码和调制模块X 406包括调制选择器模块420,可控式编码器422,和可控式QPSK调制器424。编码和调制模块X 406接收选择的第一用户未编码比特(UBX)426和信号428,信号428传递相应的被请求的BPM(比特每MTU)数据速率或用户的数据速率的指示符。未编码比特(UBX)428被输入到可控式编码器422,而BPM信号428被输入到调制选择器模块420。调制选择器模块420选择编码率和调制方案以用作BPM 428的函数;调制选择器420的控制信号被发送给可控式编码器422和可控式QPSK调制器模块424。编码器422处理对应于被请求的BPM的信息比特集合(例如1、2或3个信息比特帧),将指定数目的接收到的未编码比特流(UBX)426比特编码为编码比特的块编码集合,并将区段的编码比特分组为子集,每个编码比特的子集对应于同一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的子区段。编码器422的操作是根据命令的接收到的控制信号执行的。调制器424被控制以为每个子区段生成零调制符号和非零QPSK调制符号的混合,非零和零调制符号在子区段内的位置传递一些编码比特信息,并且非零调制符号的值传递一些编码比特信息。输出调制符号X(SX)430从QPSK调制器424输出并被路由至组合模块410。另外,与非零QPSK调制符号相关联的功率水平信号PX 432,从编码和调制模块X 406输出并被输入到第二用户选择模块414。
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的潜在候选第二用户由基站识别,且标识信号(潜在第二用户1 434,潜在第二用户2 436,...,潜在第二用户N438)被前送给第二用户选择模块414。每个潜在第二用户(潜在第二用户1 434,潜在第二用户2 436,...,潜在第二用户N 438)具有相应的未编码比特流(UB1Y440,UB2Y442,...,UBNY444),其可用作第二用户复用模块416的输入。第二用户选择模块414接收第一用户调制符号的功率水平PX432,并就潜在第二用户(434,436,438)是否是可接受的对潜在第二用户(434,436,438)进行测试,然后从可接受第二用户的集合中选择所选的第二用户,并在发送给第二用户复用模块416的信号448中发送该选择。作为选择过程的一部分,第二用户选择模块414发送请求信号450(例如包括潜在第二用户标识指示符,如WT ID)至用户的概况信息存储器418。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概况信息418可位于BS存储器210中。对应于潜在第二用户的概况信息集合可包括,例如用户信道条件,关于下行链路业务信道信号的可由WT支持的数据速率和相应的调制符号功率水平(PY)。用户概况信息经由信号452发送到第二用户选择模块414。第二用户选择模块414可包括SNRTHRESHHOLD 454,SNRTHRESHHOLD 454表示对于被认为可接受的候选第二用户而言应该超过的功率比水平。对于给定的潜在第二用户,第二用户选择模块414确定第一用户调制符号功率水平PX除以潜在第二用户功率水平PY所得的比率(PX/PY),这里PX/PY的值应该大于被认为是可接受的潜在第二用户的SNRTHRESHHOLD 454。将SNRTHRESHHOLD值454选择成大于成功解码X调制信号所需的预期的最小可接受SNR(例如表示3dB或5dB余量)。作为选择过程的结果,第二用户选择模块414选择所选的第二用户,其在信号448中被传递给第二用户复用模块414;相应的控制信号456从第二用户选择模块414发送到编码和调制模块Y 408,例如传递所选的数据速率水平,所选的数据速率水平识别BPM,调制类型(例如QPSK,QAM16或QAM64或QAM256),编码率和相关的调制信号功率水平PY。
第二用户复用模块416接收第二用户选择信号448,该第二用户选择信号448控制复用器416前送与所选第二用户相对应的未编码比特数据流(UB1Y440,UB2Y442,...,UBNY444)中的所选的一个。选择的未解码比特Y(UBSY)458从第二用户复用模块416输出并输入到编码和调制模块Y 408。编码和调制模块Y 408(例如支持QPSK,QAM16、QAM64和QAM256)包括编码器460和调制器462。编码器460接收所选择的输入的未编码信息比特流(UBSY)458并根据控制信号456确定的所选编码率为区段执行块编码。编码器460生成的编码比特被前送给调制器462,这里根据控制信号456确定的调制类型选择,编码比特被映射到QPSK或QAM调制信号,例如QAM16调制符号或QAM64调制符号或QAM256调制符号。在其它实施例中,编码和调制模块Y 408可支持其它调制类型和/或不同调制类型的组合。
调制符号Y(SY)431从编码和调制模块Y 408输出并输入到组合模块410。组合模块410包括加法器模块411,穿孔(punch)模块413,和比例变换(scaling)模块419。在一些实施例中,组合模块410包括加法器模块411和穿孔模块413中的一个而不包括另一个。当使用加法器411时,加法器模块411执行调制符号X(SX)与调制符号Y(SY)的叠加,且组合信号464从组合模块464输出,其表示调制符号SX与调制符号SY的叠加。当使用穿孔模块413时,穿孔模块413在来自调制符号X(SX)的调制符号是非零的且将占据相同副载波符号时,从具有来自调制符号X(SX)的相应非零调制符号的调制符号Y(SY)中穿孔掉一调制符号。在这种情况下,组合信号464表示还没有穿孔的调制符号Y(SY)431和来自调制符号X(SX)430的非零调制符号的组合。组合信号464被输入到组合信号发射机模块412(例如包括放大器级),并输出到天线404,通过该天线404,组合的下行链路业务信道信号被发射到WT。
根据与非零X调制符号和Y调制符号相关联的功率水平信息,连接到发射功率控制模块415的比例变换模块419应用功率比例变换至被组合的调制符号。发射功率控制模块415接收分别与X和Y非零调制符号关联的输入PX和PY,并使用接收到的信息来控制用于传递第一数据集合的非零调制符号和用于传递第二数据集合的调制符号的发射功率水平,以保持最小功率差。
区段分割信息/模块417用于将下行链路信道区段分割为多个子区段,分割的多个子区段由编码和调制模块X 406使用。图11示出示例性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的一些示例性的不同分割。
图5是示例性编码和调制模块500的示图。示例性编码和调制模块500可以是图4的编码和调制模块X 406的示例性实施例。编码和调制模块X 500包括调制选择器模块502,可控式编码器模块504和可控制QPSK调制器模块506;模块(502,504,506)可分别对应于图4的模块(420,422,424)。调制选择器502接收比特每MTU(BPM)值或BPM指示符值,诸如指示要在区段中(经由指示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的所选用户所需的数据速率的输入信号508)传递的信息比特的帧数的数据速率值。调制选择器502从模块500支持的多个编码和调制选项中选择编码和调制选项,使得选择编码和调制选项支持所需的BPM比率并满足预定的零符号比率标准。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选择是经由查找表或类似逻辑执行的,该逻辑将每个可经由信号508传递的可能的数据速率映射到编码率指示符值和调制方案指示符值。零符号比率是在每个子区段的基础上,指定的零调制符号的数目除以可用来传递调制符号的位置的数目所得的结果。例如,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该选择满足下面的标准:(i)如果BPM≤1.5,那么ZSR≥0.125,(ii)如果BPM≤(1),那么ZSR≥0.25,(iii)如果BPM≤(1/2),那么ZSR≥0.5,(iv)如果BPM≤(1/3),那么ZSR≥0.75,(v)如果BPM≤(1/6),那么ZSR≥0.875。多个选择可满足该标准。例如,如果BPM=1/3,ZSR可被选择为0.75而非超过0.875。在一些实施例中,调制选择器502选择编码和调制选项,该编码和调制选项满足规定的标准并为该区段产生最少数目的非零QPSK调制符号。该选择产生编码率指示符(CRI),其从调制选择器502输出并输入到可控式编码器504。该选择也产生调制方案指示符(MSI)512,其从调制选择器502输出并输入到可控式QPSK调制器506。CRI 510指示输入信息比特的数目和要从指示的输入信息比特的数目产生的相应编码比特数目。可控式编码器504包括CRI关联信息514,例如查找表。CRI关联信息514允许解码器为给定CRI值确定要为区段而被处理为第二数目编码比特的第一数目未编码的信息比特。编码率指示符信息还允许解码器确定子区段尺寸和组编码比特。CRI 510还可向可控式编码器指示区段内子区段的数目,和供每个子区段的编码比特使用的编码定义,例如哪些编码比特与非零QPSK调制符号或子区段的符号的位置关联,以及哪些编码比特与子区段的非零QPSK调制符号的值关联。未编码信息比特流(UBX)516由可控式编码器504处理,可控式编码器504输出输入到可控式QPSK调制器506的编码比特(CBX)518。根据各种实施例,至少每个子区段的一些调制符号被可控式QPSK调制器506分配成具有调制符号值0。MSI 512指示多个QPSK调制方案中的哪个被用于调制编码比特。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可能的QPSK调制方案对应于不同数目的零MTU片段。可控式QPSK调制器506输出调制符号SX 520,由子区段内零和非零调制符号的位置传递的编码比特,和在每个非零QPSK调制符号上传递的值。另外,可控式QPSK调制器506也输出能量水平输出指示符(PX)522,PX是非零QPSK调制符号的功率水平的度量。PX 522的值由第二用户选择模块414用来确定适合的第二用户,其下行链路业务信道信号将作为叠加信号使用相同空中链路资源传递,第二信号的功率水平充分低于第一用户信号的功率水平,以允许第一用户检测第一用户下行链路信号。
可控式QPSK调制器506包括位置确定模块507和相位确定模块509。位置确定模块507确定哪些输出调制符号将是零调制符号以及哪些将是非零调制符号,传递编码比特信息的零和非零调制符号的布置。相位确定模块509确定将要输出的非零调制符号的相位,传递额外编码信息比特的非零QPSK调制符号的相位。
图6包括示出子区段结构、调制符号和数据速率信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示图和表。图6的信息可以应用于图5的示例性编码和调制模块X 500。示图602示出示例性QPSK调制符号存在四种可能性;因此编码和调制模块X 500生成的每个非零QPSK调制信号可通过调制符号的复值的相位传递2个信息比特。
列604示出5个可用于子区段编码和调制的示例性实施例。图例606标识子区段分配的具有能量的QPSK调制符号内的MTU,通过交叉阴影指示为矩形608,同时子区段分配的零调制符号内的MTU被指示为无阴影的矩形610。每个MTU可以是,例如OFDM副载波符号,其是可用来传递一个QPSK调制符号的空中链路资源的基本单元。
第一实例612示出一个实施例的实例,其中每个子区段包括两个MTU单元,且一个MTU被分配具有能量的QPSK调制符号,而另一个MTU被分配零调制符号。具有能量的调制符号的位置有两个可能的选项;因此,1个编码比特可由具有能量的调制符号的位置传递。另外,具有能量的QPSK调制符号的复值的相位传递两个编码比特。第一实例612的编码和调制方案每2个MTU传递3个编码比特或最大BPM=1.5(假定编码率=1)。第一实例612也可用非零符号比率(ZSR)描述,其中ZSR=零调制符号的数目/子区段内调制符号时隙的总数目。对于实例612,ZSR=0.5。
第二实例614示出这样的实施例的实例,其中每个子区段包括四个MTU单元,且一个MTU被分配以具有能量的QPSK调制符号,同时其它三个MTU被分配以零调制符号。具有能量的调制符号的位置有4个可能的选项;因此,2个编码比特可通过具有能量的调制符号的位置传递。另外,具有能量的QPSK调制符号的复值的相位传递2个编码比特。第二实例614的编码和调制方案每4个MTU传递4个编码比特或最大BPM=1.0(假定编码率=1)。对于第二实例614,ZSR=0.75。
第三实例616示出这样的实施例的实例,其中每个子区段包括八个MTU单元,且7个MTU分配以具有能量的QPSK调制符号,同时另一个MTU被分配以零调制符号。对于具有能量的调制符号集合的位置有8个可能的选项;因此,3个编码比特可通过具有能量的调制符号的位置传递。另外,对于表示14个编码比特的每个非零QPSK调制符号,具有能量的QPSK调制符号的复值的相位传递2个编码比特。第三实例616的编码和调制方案每8个MTU传递17个编码比特或最大BPM=2.125(假定编码率=1)。对于第三实例616,ZSR=0.125。
第四实例618示出这样的实施例的实例,其中每个子区段包括四个MTU单元,且三个MTU分配以具有能量的QPSK调制符号,同时另一个MTU被分配以零调制符号。对于具有能量的调制符号集合的位置有4个可能的选项;因此,2个编码比特可通过具有能量的调制符号集合的位置传递。另外,对于表示6个编码比特的每个非零QPSK调制符号,具有能量的QPSK调制符号的复值的相位传递2个编码比特。第四实例618的编码和调制方案每4个MTU传递8个编码比特或最大BPM=2.0(假定编码率=1)。对于第四实例618,ZSR=0.25。
第五实例620示出这样的实施例的实例,其中每个子区段包括八个MTU单元,且一个MTU分配以具有能量的QPSK调制符号,同时另七个MTU被分配以零调制符号。对于具有能量的调制符号的位置有8个可能的选项;因此,3个编码比特可通过具有能量的调制符号的位置传递。另外,具有能量的QPSK调制符号的复值的相位传递2个编码比特。第五实例620的编码和调制方案每8个MTU传递5个编码比特或最大BPM=0.625(假定编码率=1)。对于第五实例620,ZSR=0.875。
应该注意,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实例(612,614,616,618,620)高效地将代码比特编码为能量位置,因为可选的能量位置的数目是正整数值=2N,其中N是正整数。在一些实施例中,选择子区段尺寸和每个子区段的非零QPSK调制符号的数目,使得实现每个子区段包括至少一些零调制符号的编码和调制方案的QPSK编码和调制模块所使用的每个编码和调制方案,具有的可选的能量位置的可能数目=2N,其中N是正整数。
图7是表700,其总结了参考图6描述的编码和调制方案的示例性实施例。第一行718描述包括在表的每列中的信息。第一列702包括第一用户示例性情形,其中情形(1,2,3,4,5)分别对应于图6的示例性实施例(612,614,616,618,620)。行(720,722,724,726,728)分别对应于示例性情形(1,2,3,4,5)。第二列704包括子区段中最小传输单元(MTU)的数目,其是分别对应于情形(1,2,3,4,5)的(2,4,8,4,8)。第三列706包括子区段中非零QPSK调制符号的数目,其是分别对应于情形(1,2,3,4,5)的(1,1,7,3,1)。第四列708包括零符号比率(ZSR),其是分别对应于情形(1,2,3,4,5)的(0.5,0.75,0.125,0.25,0.875)。第五列710包括在子区段中通过相对于子区段中的零调制符号集合的位置的非零调制符号集合的位置而传递的编码比特的数目,其是分别对应于情形(1,2,3,4,5)的(1,2,3,2,3)。第六列712包括在子区段中通过子区段内非零调制符号的相位传递的编码比特的数目,其是分别对应于情形(1,2,3,4,5)的(2,2,14,6,2)。第七列714包括在子区段中传递的编码比特的数目,其是分别对应于情形(1,2,3,4,5)的(3,4,17,8,5)。第八列716包括在子区段中传递的最大数目的信息比特每最小传输单元(BPM),如果编码率=1,其是分别对应于情形(1,2,3,4,5)的(1.5,1.0,2.125,2.0,0.625)。一般地,编码率是小于1的值,并且因此BPM相应地减小。列717被包括以用于比较目的,并且列717包括使用在子区段的每个MTU中具有非零QPSK调制符号的标准QPSK的潜在编码比特的数目,潜在编码比特的数目(n)基于子区段尺寸,这里可为子区段的每个调制符号时隙传递2个编码比特。列717指示(2,4,8,4,8)个MTU的子区段可使用每MTU具有一个QPSK调制符号的QPSK分别传递(4,8,16,8,16)个编码比特。
图8包括表800和表850,表800列出示例性的第一用户调制选择器标准,而表850示出示例性的无线终端数据速率需要和可被选择的选项。表800包括列出BPM标准802的第一列,和列出ZSR标准的第二列804。第一行806指示如果请求的BPM小于或等于1.5,那么所选的编码和调制方案的ZSR应大于或等于0.125。第二行808指示如果请求的BPM小于或等于1,那么所选的编码和调制方案的ZSR应大于或等于0.25。第三行810指示如果请求的BPM小于或等于(1/2),那么所选的编码和调制方案的ZSR应大于或等于0.5。第四行812指示如果请求的BPM小于或等于(1/3),那么所选的编码和调制方案的ZSR应大于或等于0.75。第五行814指示如果请求的BPM小于或等于(1/6),那么所选的编码和调制方案的ZSR应大于或等于0.875。
表850包括:第一列852,其列出示例性WT(A,B,C,D);第二列854,其包括WT的示例性BPM请求(例如对于给定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以及第三列856,其包括假定编码率=1可支持的选项和基于表800的标准的选择,例如参考图5和图6描述的哪个指定的示例性情形(1,2,3,4,5)可被认为是调制方案的可能性。一般地,编码率将被选择为小于1的正值,且因此所支持的BPM将相应地减小。
第一行858指示1.1BPM的请求是为了WT A的需要做出的。表800指示所选择的编码和调制情形应具有0.125或更大的ZSR。表700指示每个情形(1,2,3,4,5)具有0.125或更大的ZSR;然而,情形2不支持信息数据吞吐量,因为其最大BPM=1.0小于所请求的1.1的BPM;因此,从考虑的选项中除去情形2。另外,情形5不支持信息数据吞吐量,因为其最大BPM=0.625小于所请求的1.1的BPM;因此,从考虑的选项中除去情形5。因此,任意情形选项(1,3,4)可用来发射信息比特至区段中的WT A。
第二行860指示1.0BPM的请求是为了WT B的需要做出的。表800指示所选择的编码和调制情形应具有0.25或更大的ZSR。表700指示每个情形(1,2,4,5)具有0.25或更大的ZSR;然而,情形5不支持信息数据吞吐量,因为其最大BPM=0.625小于所请求的1.0的的BPM;因此,从考虑的选项中除去情形5。因此,任意情形选项(1,2,4)可用来发射信息比特至区段中的WTB。
第三行862指示(2/3)BPM的请求是为了WT C做出的。表800指示所选择的编码和调制情形应具有0.25或更大的ZSR。表700指示每个情形(1,2,4,5)具有0.25或更大的ZSR;然而,情形5不支持信息数据吞吐量,因为其最大BPM=0.625小于所请求的(2/3)的BPM;因此,从考虑的选项中除去情形5。因此,任意情形选项(1,2,4)可用来发射信息比特至区段中的WT C。
第四行864指示(1/3)BPM的请求是为了WT D做出的。表800指示所选择的编码和调制情形应具有0.75或更大的ZSR。表700指示每个情形(2,5)具有0.75或更大的ZSR。因此,任意情形选项(2,5)可用来发射信息比特至区段中的WT D。
图8已经被用于示出不同的示例性WT数据速率需求,由不同零符号比率QPSK调制方案支持的最大BPM和可应用的示例性ZSR选择标准。一般地,在给定实现方案中,与每区段的信息比特帧的数目相对应的给定BPM数据速率,映射到包括块编码率、零符号比率和子区段尺寸的编码和调制方案。例如对应于区段的1、2或3个信息比特帧的不同BPM值,可映射到三个不同的编码和调制方案。
图9是示出来自第一编码和调制模块的非零调制符号和来自第二编码和调制模块的非零调制符号之间的示例性能量关系的示图900,这两个调制符号将作为叠加信号发射。图9用纵轴902绘出叠加的调制符号的分量的能量水平,用横轴904绘出编码和调制模块(X,Y)。使用块编码和具有一些零调制符号每子区段的零符号比率QPSK的X编码和调制模块,通常被用来支持给定区段(例如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的低BPM数据速率用户。对于同一给定区段,例如使用块编码技术和传统QPSK、QAM 16、QAM 64和/或QAM 256调制的Y编码和调制模块,相对于X编码和调制模块,通常被用来支持更高的BPM数据速率用户。具有相应功率水平PX 908的符号X(SX)906与具有相应功率水平PY 910的符号Y(SY)910相对比地示出。在QAM例如QAM64、QAM256的情况下,对于Y编码和调制模块,PY 910可被认为是与可生成的最高幅度QAM符号关联的调制符号功率水平,即在X和Y符号之间产生最小功率水平差的最高功率水平。方框912示出PY和PX之间的关系,PY<δ(BPM X)Px;与生成的对应于调制模块Y的第二用户的调制符号值关联的功率水平,小于与所生成的对应于调制模块X的第一用户的非零调制符号关联的功率水平乘以某个值δ,这里δ是大于1的正值,且δ是用在编码和调制模块X所选的方案中的BPM X的函数。在一些实施例中,选择δ的值,使得如果SX所针对的WT中的接收机将SY分量作为噪声处理,则所述WT应能够恢复SX符号值。在一些实施例中,功率余量,例如3dB到5dB,被保持在预期为成功恢复SX值所需的最小余量以上。
图10示出示例性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1000。纵轴1002绘出区段内逻辑副载波索引1002,而横轴1004绘出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中的OFDM符号时间索引。在示例性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1000中,逻辑副载波索引范围在0到23之间,表示24个副载波或24个频率;OFDM符号时间索引范围在1到28之间,表示28个符号时间间隔。每个小正方形,例如示例性正方形1006,表示一个副载波符号,最小传输单元(MTU)被用在示例性OFDM系统中。示例性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1000包括672个OFDM副载波符号。
图11示出将示例性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细分成子区段的示例性细分。示图1100示出这样的实施例,其中图10的示例性区段1000被细分为示例性的子区段,每个子区段具有八个OFDM副载波符号,每个副载波符号是一个MTU。示例性区段包括84个子区段。在示图1100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区段内的每个OFDM符号时间间隔索引值包括三个子区段。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一个特征,子区段被构造在区段内,使得如果可能,子区段的每个OFDM副载波符号在区段的同一OFDM符号时间间隔期间出现。
示图1120示出另一实施例,其中图10的示例性区段1000被细分为示例性子区段,每个子区段具有四个OFDM副载波符号,每个副载波符号是一个MTU。该示例性区段包括128个子区段。在示图1120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区段内每个OFDM符号时间间隔索引值包括六个子区段。
示图1140示出另一实施例,其中图10的示例性区段1000被细分为示例性子区段,每个子区段具有两个OFDM副载波符号,每个副载波符号为一个MTU。该示例性区段包括256个子区段。在示图1140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区段内每个OFDM符号时间间隔索引值包括十二个子区段。
图12示出示例性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1200,其包括子区段及来自第一和第二编码和调制模块的叠加的调制符号。示例性业务信道区段1200可以是图10的示例性业务信道区段1000,并且对于第一用户信号发送,可以已经被细分为尺寸为每子区段8个OFDM副载波符号的子区段,如图11的实例1100所示。图例1250标识调制符号标记所用的SX 1252和SY 1254。在每个OFDM副载波符号中,一对调制符号被显示为(SX,SY),这里SX是由编码和调制模块X为第一用户生成的调制符号,而SY是由编码和调制模块Y为第二用户生成的调制符号。对于每个OFDM副载波符号,SX要么是表示零调制符号的0,要么是非零QPSK调制符号,显示为SAi,i=1,84,这里i的值表示区段内的子区段索引。每个SAi值通过调制符号的相位传递两个编码比特,且每个子区段内的每个SAi调制符号的位置传递3个附加编码比特。对于每个OFDM副载波符号,SY是调制符号SBj,j=1,672,这里j的值对应于停顿的副载波符号索引,且调制类型是QPSK或QAM(例如QAM16或QAM64或QAM256),同一调制类型被用于区段的每个符号SBj,且调制符号SBj的集合对应于块编码信息。
图13示出示例性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子区段和示例性编码比特映射。示图1302示出对于该示例性编码和调制方案,编码比特流是在5个比特的集合(1,2,3,4,5)中处理的。示图1302示出该示例性编码和调制方案的示例性子区段,使用八个MTU的子区段(MTU1,MTU2,MTU3,MTU4,MTU5,MTU6,MTU7,MTU8)。示图1304指示子区段的八个MTU已经被选择成在同一OFDM符号时间间隔期间的不同频率上出现。表1306标识将编码比特集合(1,2,3)映射到子区段内的能量图案的映射,这里一个MTU被分配以非零QPSK调制符号SX,同时其它七个MTU被分配以零调制符号。输入比特(1,2,3)值的每个不同组合,将非零QPSK调制符号SX布置在不同MTU中。表1308标识编码比特集合(4,5)到QPSK调制符号的复值的映射。输入编码比特(4,5)值的每个不同组合,产生复数QPSK符号值的不同相位。
图14示出示例性编码和调制模块X 1400,其被实现和构造成利用包括两种不同类型信息的进入数据流的特性,这两种不同类型信息可根据成功恢复哪个信息集合更重要而被区分优先次序。编码和调制模块X 1400可以是图4的编码和调制模块X 406的示例性实施例。编码和调制模块X 1400包括调制选择器模块1402,比特流分割器(bit streamdivider)模块1403,可控式编码器1位置编码模块1404,可控式编码器2相位编码模块1405,以及可控式QPSK调制器模块1406;模块(1402,1404和1405,1406)可分别对应于图4的模块(420,422,424)。比特流分割器模块1403接收对应于所选用户的进入未编码信息比特流UBX 1416,并将比特流分成两个比特流1417和1419,例如UBXLOW RESOLUTION和UBXHIGH RESOLUTION。调制选择器1402经由输入信号1408接收比特每MTU(BPM)值,该输入信号1408为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指示所选用户所需的数据速率。调制选择器1402从模块1400支持的多个编码和调制选项中选择编码和调制选项,以便选择编码和调制选项支持所需的BPM比率并满足预定的零符号比率标准。该选择产生编码率指示符(CRI)1410,其从调制选择器1402输出并输入到可控式编码器1404和1405。在一些实施例中,独立的编码率指示符被生成并发送到两个编码器1404,1405,以例如为每个编码器(1404,1405)识别不同编码率。该选择也产生调制方案指示符(MSI)1412,其从调制选择器1402输出并被输入到可控式QPSK调制器1406。未编码信息比特流1417(UBXLOW RESOLUTION)由可控式编码器位置编码模块1404处理,该模块1404基于每个区段来执行低分辨率信息比特的块编码并输出编码比特1418。控制非零调制符号集合在子区段中的位置的编码比特1418被输入到可控式QPSK调制器1406。根据各种实施例,通过可控式QPSK调制器1406,每个子区段的至少一些调制符号被分配成具有调制符号值0。未解码信息比特流1419(UBXHIGH RESOLUTION)由可控式编码器2相位编码模块1405处理,该模块1405基于每个区段执行高分辨率比特的块编码并输出编码比特1421。控制子区段中的非零QPSK调制符号的相位的编码比特1421,被输入到可控式QPSK调制器1406。MSI 1412指示多个QPSK调制方案中的哪一个被用于调制编码比特。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可能的QPSK调制方案对应于不同数目的零MTU片段。可控式QPSK调制器1406输出调制符号SX1420,编码比特由子区段内零和非零调制符号的位置以及在每个非零QPSK调制符号上传递的值来传递。另外,可控式QPSK调制器1406还输出能量水平输出指示符(Px)1422,Px是非零QPSK调制符号的功率水平的度量。Px 1422的值由第二用户选择模块414用来确定适合的第二用户,其下行链路业务信道信号将作为叠加信号使用相同空中链路资源被传递,第二信号的功率水平充分低于第一用户信号的功率水平,以允许第一用户检测第一用户下行链路信号。
通过位置编码而传递的编码比特具有比经由非零调制信号的相位值传递的编码比特更高的被成功恢复的概率,因为为了恢复所传递的非零QPSK调制符号的相位值,非零调制符号在子区段内的位置需要首先被成功恢复。编码和调制模块X 1400的实现方案利用了该固有的恢复概率差,以有意地引导不同优先级水平的未解码信息比特流,以便较高优先级的比特流可能具有较高的成功发射恢复率。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较高优先级的信息可以是低分辨率图像数据,而较低优先级信息可以是较高分辨率图像数据,较高分辨率图像数据被用来增强使用较低分辨率图像数据传递的图像的分辨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比特流分割器模块1403位于编码和调制模块X1400的外部,且模块1400接收例如不同优先级的两个输入的未编码比特流。在一些实施例中,调制选择器模块1402还将CRI信号1410和/或MSI信号1412发送到比特流分割器模块1403,以便进入比特流的分割可与所选择的编码和调制方案相协调。
图15是表1500,其示出示例性系统中的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的示例性数据速率选项。许多数据速率选项(0,1,2,3,4,5,6,7,8,9,10)可用于给定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比特每最小传输单元(BPM)随数据速率选项值的增加而增加。数据速率选项(0,1,2)对应于不同的零符号比率QPSK编码和调制方案,并且将用于示例性系统中的第一用户。对应于最低BPM的数据速率0,使用3/4ZSR QPSK调制方案,例如这种情况下4个调制符号中有一个调制符号是非零值,并且另外3个为0值。对应于次最低BPM的数据速率1,也使用3/4ZSRQPSK调制方案,例如这种情况下4个调制符号中有一个调制符号是非零值,并且另外3个为0值,但使用不同的编码率。对应于次最低BPM的数据速率2,使用1/2ZSR QPSK调制方案,例如这种情况下2个调制符号中有一个调制符号是非零值,并且另外一个为0。数据速率选项(3),(4,5,6),(7,8),(9,10)分别对应于传统QPSK、QAM16、QAM64、QAM256调制方案,并且将用于示例性系统中的第二用户。对于给定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可以存在分配给区段的相同空中链路资源的第一用户调制符号和第二用户调制符号,例如OFDM副载波符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用前面描述的设备和方法的变体,使得对于包括使用零符号比率QPSK调制方案的第一用户引导的信号发送和使用例如传统QPSK调制或QAM调制技术的第二用户引导的信号发送的给定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区段的每个MTU(例如副载波符号)可携带第一用户引导的非零QPSK调制符号或第二用户非零调制符号(例如QPSK或QAM调制符号)。来自支持零符号比率QPSK信号发送的第一编码和调制模块的非零调制符号,与来自支持传统QPSK或QAM信号发送的第二编码和调制模块的非零调制符号交织。
图16是支持这样的交织能力的示例性编码和调制发射模块1602的示图1600。图16的编码和调制模块1602类似于图4的编码和调制模块402,并且可用在图2的示例性基站200或类似基站中。
图16的编码和调制模块1602包括替换图4的组合模块410的交织器模块1610,和替换图4的组合信号发射机模块412的交织信号发射机模块1612。另外,在图16中,编码和调制模块Y 1608通过调制信号指示符1684连接到编码和调制模块X 1606。分配给编码和调制模块Y 1608的区段中的调制符号的数目是分配给编码和调制模块X 1606的非零调制符号的数目的函数,该非零调制符号的数目是对于给定区段,用于所选的第一用户1664的BPM的函数。在图16中,包括有第一用户选择模块1616和第一用户复用模块1614。BPM信号1662可以是数据速率的指示符,例如标识要使用零符号比率调制方案在区段中传递的信息比特帧的数目。
编码和调制发射模块1602包括第一用户复用模块1614,第一用户选择模块1616,第二用户复用模块1618,第二用户选择模块1620,用户的概况信息1622,编码和调制模块X 1606,编码和调制模块Y 1608,交织器模块1610和交织信号发射机模块1612。编码和调制模块X 1606包括调制选择器模块1624,编码器模块1626(例如可控式编码器模块),调制器模块1628(例如可控式QPSK调制器),以及星座信息1627。编码和调制模块Y 1608,例如能够产生多种不同类型的调制符号(例如QPSK,QAM16/QAM64/QAM256调制符号)的模块,包括编码器模块1630,调制器模块1632,和星座信息1631。第二用户选择模块1620包括SNR阈值1634。用户的概况信息1622包括例如用户信道条件信息和调制符号功率水平信息(PY)。
第一用户选择模块1616接收识别潜在第一用户(潜在第一用户11642,潜在第一用户21644,...,潜在第一用户N 1646)的信号。第一用户选择模块1616发送请求信号1668至用户概况信息1662,以为一个或多个潜在第一用户请求用户概况信息,并且响应于请求信号1668,用户概况信号1670从用户概况信息1622返回到第一用户选择模块1616。第一用户选择模块1616使用在信号1670中传递的信息选择第一用户,并经由所选第一用户信号1662发送其选择信号至第一用户复用模块1614。第一用户选择模块1616还输出传递所选第一用户的BPM的所选第一用户信息比特每最小传输单元(BPM)信号1664,至编码和调制模块X 1606的调制选择器1624。
第一用户复用模块1614具有对应于潜在第一用户的未编码比特流输入,分别对应于(潜在第一用户1 1642,潜在第一用户2 1644,...,潜在第一用户N 1646)的(未编码比特流1X(UB1X)1636,未编码比特流2X(UB2X)1638,...,未编码比特流NX(UBNX)1640)。所选第一用户信号1662,选择输入的未编码比特流中的一个,第一用户复用模块1614输出输入的未编码比特流作为输入到编码和调制模块X 1606的所选未编码比特X(UBSX)。
调制选择器1624依据信号1664中指示的第一被选用户BPM,来选择调制方案指示符1684。可被选择的调制方案指示符值的至少一些与零符号比率调制方案(例如QPSK零符号比率调制方案)相关联。图17的表1750指示一些示例性MSI/ZSR相应信息。调制选择器1624的选择被前送给编码器1626和调制器1628。编码器1626接收作为输入的所选未解码比特(UBSX)1660,依据调制选择器1626的选择来生成编码比特,并输出编码比特,这些编码比特被前送给调制器1628作为输入。调制器1628,例如支持多个不同ZSR QPSK调制方案的可控式QPSK调制器,依据调制选择器1624的选择和作为输入接收到的编码信息比特来生成零和非零调制符号。调制器1628包括位置模块和相位模块。位置编码模块确定哪些输出调制符号将是零调制符号以及哪些输出调制符号将是非零调制符号,从而通过位置传递编码信息比特。相位模块确定从模块1606输出的非零QPSK调制符号的相位。在一些实施例中,调制器1628包括功率控制模块1629,其用来控制与从编码和调制模块X 1606输出的非零调制符号相关联的功率水平。调制器1628输出调制符号(SX)1686至交织器模块1610。
编码和调制模块X 1606还输出MSI信号1684至编码和调制模块Y 1608及交织器模块1610。另外,编码和调制模块X 1606输出信号Px 1676,其指示与来自编码和调制模块X 1606的非零QPSK调制符号相关联的发射功率水平。信号PX 1676被路由至第二用户选择模块1620,在这里其是输入信号。
第二用户选择模块1620接收识别潜在第二用户(潜在第二用户11654,潜在第二用户21656,...,潜在第二用户N 1658)的信号。第二用户选择模块1620发送请求信号1678至用户概况信息1662以为一个或多个潜在第二用户请求用户概况信息,并且响应于请求信号1678,用户概况信号1682从用户概况信息1622返回到第二用户选择模块1620。第二用户选择模块1620使用在信号1682和/或Px信号1678信息中传递的信息来选择第二用户。第二用户选择模块1620使用存储的SNR阈值信息1634,第一用户功率水平信息PX,第二用户信道条件,和/或可与第二用户调制符号关联的模块符号功率水平,以选择第二用户并设置比特每最小传输单元(BPM)和/或将用于第二用户的功率水平PY。所选第二用户标识信息经由信号1674发送到第二用户复用模块1618。BPM和PY信息经由信号1692从第二用户选择模块1620发送到编码和调制模块Y 1608。
第二用户复用模块1618具有对应于潜在第二用户的未编码比特流输入,分别对应于(潜在第二用户1 1654,潜在第二用户2 1656,...,潜在第二用户N 1658)的(未编码比特流1Y(UB1Y)1648,未编码比特流2Y(UB2Y)1650,...,未编码比特流NY(UBNY)1652)。所选第二用户信号1674,选择输入的未编码比特流中的一个,将其输出作为输入到编码和调制模块Y 1608的所选未编码比特Y(UBSY)1672。
编码和调制模块Y 1608接收作为输入的所选的未编码比特Y1672,MSI 1674,以及指示BPM和与第二用户关联的功率水平PY的控制信号1692。编码和调制模块Y 1608确定要使用的调制方案(例如QPSK,QAM16,QAM64和QAM256之一),与所选星座关联的要使用的功率水平,将用于例如要传递的区段的编码块尺寸和/或编码率。编码器1630根据所选的编码率和编码块尺寸来编码未编码的输入比特1672,以生成前送给调制器1632的编码比特。调制器1632使用所选的调制星座和功率水平以将编码比特映射到调制符号上,该调制符号从调制器1632作为调制符号Y(SY)1688而被输出。在一些实施例中,调制器1632包括功率控制模块1633以控制与从编码和调制模块Y1608输出的调制符号关联的功率水平。功率控制模块1633控制来自模块1632的调制符号的功率水平,使得调制符号将以低于从调制器1628输出的非零调制符号的功率水平被发射。调制符号Y(SY)1688被输入到交织器模块1610。
交织器模块1610交织来自调制符号X(Sx)1686的非零调制符号与形成调制符号流SZ 1690的调制符号Y(SY)1688,调制符号流SZ 1690被前送给交织的信号发射机模块1612。如果来自调制符号X 1686的非零调制符号被输入到交织器模块1610,则调制符号被前送给流SZ;然而,如果来自调制符号X 1686的零调制符号被输入到交织器模块1610,则来自调制符号Y 1688的调制符号代替零调制符号被前送给流SZ。
交织的信号发射机模块1612(例如包括OFDM符号发射机模块1613),经由连接到发射机模块1612的发射天线1624发射调制符号SZ。
图17是示例性编码和调制模块Y 1700的示图,其可以是图16的编码和调制模块Y 1608。编码和调制模块Y 1700包括可控式块编码器1702(例如LDPC编码器)和可控式调制器1704。控制器编码器1702接收所选第二用户1708的未编码比特、调制方案指示符1706和控制信号1710,控制信号1710包括与第二用户相对应的比率、调制方案和/或调制符号功率水平信息。指示比率和/或第二用户调制方案的控制信令1712被发送给可控式编码器1702;指示第二用户调制方案和/或第二用户功率水平信息(PY)的控制信令1714被发送给可控式调制器1704。来自编码和调制模块X的MSI 1706,向编码器1702指示第一用户将具有的零MTU/区段的数目,从而告知编码器1702有多少调制符号被分配在区段内以用于传递第二用户调制符号。除了MSI 1706之外,由控制器编码器1702接收的第二用户控制信令1712,允许控制器编码器1702中的编码块尺寸确定模块1703确定编码块尺寸,然后编码器1702将输入信息比特1708编码为前送给可控式调制器1704的编码比特1716。可控式调制器1704接收第二用户调制方案指示符信号和功率水平指示符信号,例如识别传统QPSK或QAM调制方案和调制符号的相关功率水平的信号1714。
在图17中,还包括表1750,其指示若干示例性MSI值和相应的信息。第一列1752指示调制方案指示符(MSI);第二列1754指示零符号比率(ZSR);第三列1756指示每区段的最小传输单元数目(MTU/区段)。第四列1758指示区段的用户1的MTU数目(MTU用户1);第五列1760列出区段的用户1的非零MTU的数目(#非零MTU用户1);第六列1762列出区段的用户2的MTU的数目。第一列1764指示,对于图17的实例,对于调制方案指示符值为0的情形,用户1没有分配并且用户2可使用区段的N个MTU的整个集合。第二行1766指示,对于MSI=1,ZSR=.5,区段的N个MTU由用户1用于ZSR QPSK调制方案,其中一半MTU携带第一用户非零QPSK调制符号;从第一用户的角度,N个MTU中以零调制符号结束的一半,被用来携带第二用户调制符号。第三行1768指示,对于MSI=2,ZSR=.75,区段的N个MTU由用户1用于ZSR QPSK调制方案,其中1/4的MTU携带第一用户非零QPSK调制符号;从第一用户的角度,N个MTU中以零调制符号结束的3/4被用来携带第二用户调制符号。第四行1770指示,对于MSI=3,ZSR=.875,区段的N个MTU由用户1用于ZSR QPSK调制方案,其中1/8的MTU携带第一用户非零QPSK调制符号;从第一用户的角度,N个MTU中以零调制符号结束的7/8被用来携带第二用户调制符号。
图18是示例性交织器模块1800,其可以是图16的交织器模块1610。交织器模块1800包括控制模块1808,X调制符号流输入缓冲器1802,Y调制符号流输入缓冲器1804,零符号检测器1806,以及交织器1810。来自调制X(第一)用户模块的MSI信号1816发送信号给控制模块1808以加载要为该区段交织和传递的X调制符号的集合和Y调制符号的集合。控制模块1808发送加载X信号1820至X调制流输入缓冲器1802以加载来自X流1812的调制符号,SX调制符号。控制模块1808发送加载Y信号1824至Y调制流输入缓冲器1804以加载来自Y流1814的调制符号,SY调制符号。控制模块1808发送X前送使能信号1822至X调制流输入缓冲器1802,该缓冲器1802将调制符号前送给零符号选择器1806。如果前送的值是非零值,则其作为非零SX值1828中的一个被前送给交织器1810并作为SZ调制符号被输出到Z调制流1832中。然而,如果前送的值是零,则前送使能信号1826被发送至Y调制流输入缓冲器1804,且Y调制符号作为SY值1830中的一个被前送给交织器1810并被输出到Z调制流1832中。X前送使能信号1822由控制模块1808重复以遍及X调制流输入缓冲器的每个位置,例如区段的MTU的总数目,例如区段的OFDM副载波符号位置的总数目。
在一些实施例中,交织器模块1810包括置换模块1811。置换模块1811接收作为输入的SX调制符号值1813和置换控制信号1815,SX调制符号1813包括零调制符号和非零调制符号。在一些实施例中,置换控制信号1815与前送使能信号1826相同。置换控制模块1811采用来自SY调制符号输入1830的调制符号置换来自SX流输入1813的零调制符号,作为交织的一部分。因此,SX流中出现非零调制符号的位置保持不变,同时SX流中出现零调制符号的位置由SY调制符号置换。
图19显示出已经被交织成包括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调制符号的示例性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1900的一部分。第一用户调制方案是ZSRQPSK调制方案,而第二用户调制方案是传统QPSK或QAM调制方案。第一用户非零调制符号的功率水平高于第二用户调制符号的功率水平,从而允许接收机(例如WT接收机)能够区分第一用户非零调制符号和第二用户调制符号。根据各种实施例实现的WT接收机能够检测调制符号,区分第一和第二用户调制符号,去交织,解调和解码接收到的信号以恢复信息比特。
图19示出示例性的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1900,其包括子区段以及来自第一和第二编码和调制模块的编入索引的调制符号(SZk)。示例性的区段包括672个OFDM副载波符号和范围在1到672之间的SZk的索引k。示例性业务信道区段1900可以是图10的示例性业务信道区段1000,并且对于如图11的实例1100所示的第一用户信号发送,可以已经被细分为尺寸为8个OFDM副载波符号每子区段的子区段。SZk调制符号可来自对应于第一用户的84个非零调制符号的集合,SAi调制符号,其中i的范围在1到84之间,或者来自对应于第二用户的588个调制符号的集合,SBj调制符号,其中j的范围在1到588之间。在该实例中,存在一个SAi调制符号每子区段和7个SBj调制符号每子区段。图例1950标识出,调制符号标记所用的SAi 1952,其中i=1,84,标识对应于第一用户的非零QPSK调制符号,每个非零QPSK调制符号传递两个编码比特(例如通过非零调制符号的相位),并且子区段内每个SAi调制符号的位置传递3个编码比特。图例1950还标识出,调制符号标记所用的SBj 1954,其中j=1,588,标识对应于第二用户的QPSK或QAM,例如QAM 16,QAM64,QAM256调制符号,同一调制类型被用于区段的每个符号SBj,并且调制符号SBj的集合对应于块编码信息。在每个OFDM副载波符号中,示出了调制符号(SZk),该调制符号是SAi调制符号中的一个或SBj调制符号中的一个,其中SAi是由编码和调制模块X(例如模块1606)为第一用户生成的调制符号,SBj是由编码和调制模块Y(例如模块1608)为第二用户生成的调制符号。
图20示出图19的变体,其示出第一用户非零调制符号在传递第一用户编码比特的区段内的布置,为该区段确定第二用户调制符号的布置。
图20的示例性下行链路区段2000对应于图19的示例性下行链路区段1900,并且可表示例如在不同时间,下行链路信道结构中的相同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图20的具有图例信息2052和2054的图例2050,对应于图19的具有图例信息1952和1954的图例1950。
在区段1900中,第一用户调制符号(SA1,SA2,SA3,SA4,SA5,SA6,SA7,SA8,SA9,...,SA82,SA83,SA84)分别占据具有(逻辑副载波索引,OFDM符号时间索引)((22,1),(15,1),(1,1),(20,2),(13,2),(2,2),(16,3),(11,3),(7,3),...,(23,28),(14,28),(2,28))的区段内的OFDM副载波符号。对应于第二用户的SBj,j=1,588符号,利用没有被SAi符号使用的区段的OFDM副载波符号。第一用户的非零调制符号的发射功率水平高于第二用户的非零调制符号的发射功率水平,如用于区段中的SAi调制符号的粗体(boldface)和用于区段1900中的SBj调制符号的常规字体(regular typeface)指示的那样。在区段200中,第一用户调制符号(SA1,SA2,SA3,SA4,SA5,SA6,SA7,SA8,SA9,...,SA82,SA83,SA84)分别占据具有(逻辑副载波索引,OFDM符号时间索引)((22,1),(15,1),(4,1),(21,2),(12,2),(0,2),(17,3),(15,3),(7,3),...,(23,28),(14,28),(2,28))的区段内的OFDM副载波符号。SBj,j=1,588符号利用没有被SAi符号使用的区段的OFDM副载波符号。
在图19和20中,属于第一用户或第二用户的一个非零调制符号,占据区段的每个给定的副载波符号;将给定副载波符号具体分配给第一用户或第二用户以传递其调制符号中的一个,取决于传递子区段内的位置信息的第一用户编码比特。
相比之下,在包括图12所示的第一用户非零调制符号和第二用户非零调制符号之间的至少部分交叠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用户调制符号的位置不受第一用户非零调制符号位置的影响。另外,给定区段的第二用户调制符号的数目不由同一区段的第一用户使用的ZSR调制方案改变。
在一些实施例中,哪些用户利用ZSR调制方案(第一用户)和哪些用户利用传统调制方案(第二用户)之间的选择,基于要传递的数据量,并且较低的数据速率通常针对ZSR调制方案。在一些实施例中,也考虑信道质量条件,例如具有较好信道质量的信道针对第二类用户。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用户信号发送针对一组用户,并且第二用户信号发送也针对一组用户,通常对于同一区段,第二用户信号发送针对较小的用户组。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用户信号发送针对一组用户,并且第二用户信号发送也针对一组用户的情况下,对于同一区段,通常第二用户信号发送针对具有较好信道质量条件的那组用户。
在单播、多播和/或广播之间可能有各种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给定区段,单播、多播或广播的同一个可同时用于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指定。在其它实施例中,使用单播、多播和广播中的不同的两个之间的混合,并且第一和第二用户对应于单播、多播和广播中的不同的一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用户的ZSR QPSK调制和传统调制技术(例如用于第二用户的传统QPSK,QAM)的组合,被用在广播环境中,其中非零ZSR QPSK调制符号具有比第二用户调制符号高的功率水平。例如,包括位于小区边缘上的用户的小区中的每个用户或多数用户,应能够接收并成功解码ZSR信号,同时有限的用户组,例如具有较好质量的信道条件(例如更靠近基站)的用户组,能够接收第二用户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不同分辨率或不同质量信号是经由第一用户信令和第二用户信令传递的。例如,第一用户信令可包括粗分辨率视频信号,第二用户信令可用来实现更精细分辨率的视频信号。
接收发射的信号的接收机可使用软进软出(Soft-In-Soft-Out)解调技术来高效地解码使用零符号比率发射的信号。
现在将讨论位置调制的QPSK块的软解调。下面的讨论描述应用于这样的情况的示例性解调方法:1/2,1/4,1/8的符号是非零QPSK。1/4或1/8的符号是零符号的情况有些不同于所描述的方法,但对于接受了本发明的教导的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很显然的。
应用到满足一定限制的一组比特的软进软出算法的原理是很好理解的。在给定这些比特的各先验信息(软进消息)的情况下,该算法使用这些比特所满足的限制来计算这些比特的更新的或后验信息(软出消息)。通常,最优的最大后验(MAP)更新是可行的;其它情形,近似的次优更新替换MAP判定。
SISO模块在迭代解码和/或解调中是理想的。例如,两个卷积码的迭代SISO解码使turbo码具有惊人的性能;迭代SISO解码和SISO解调近似计算最优联合解码解调判定。
我们考虑2^(k-2)个MTU的子块,其使用k个比特b0,b1,...,b(k-1)调制。该子块内有一个且仅一个非零(QPSK)符号。我们假定第一(k-2)个比特确定QPSK符号的位置,且最后2个比特确定QPSK符号的相位。不失一般性,我们假定位置x和(k-2)元组pb=(b0,b1,...,b(k-3))之间的一对一映射是pb为y的二元扩展,换句话说,比特序列(b0,b1,...,b(k-3))意味着QPSK符号位置为x=b0+b1*2+b2*4+...+b(k-3)*(2<<(k-3))。为了便利,设QPSK符号的4个相位是PI/4,PI/2+PI/4,2*(PI/2)+PI/4,3*(PI/2)+PI/4,并编有索引0,1,2,3。我们假定比特(b(k-2),b(k-1))确定索引y为(b(k-2),b(k-1)*2)。该配置简化了比特的软信息的提取,但不是必需的。比特的不同配置将使算法在本质上相同。
现在描述用于这样的位置调制的QPSK块的软进软出(SISO)解调。为了简化,此后我们假定k=4。4个比特唯一地决定可能情况中的调制(2<<4=16),它们是:
C[0][0]:在第0个符号处的QPSK符号,相位索引0;
C[0][1]:在第0个符号处的QPSK符号,相位索引1;
C[0][2]:在第0个符号处的QPSK符号,相位索引2;
C[0][3]:在第0个符号处的QPSK符号,相位索引3;
C[1][0]:在第1个符号处的QPSK符号,相位索引0;
C[3][2]:在第3个符号处的QPSK符号,相位索引2;
C[3][3]:在第3个符号处的QPSK符号,相位索引3。
关于比特(b0,b1,...,b3)的软进(先验)消息是soft_in[0],soft_in[1],...,soft_in[3],并且给定接收到的符号(r0,...,r3)是调制符号的噪声版本的限制的情况下,我们计算MAP软判定soft_out[0],soft_out[1],...,soft_out[3]。让我们使对数似然度量T[m][n]与情况C[m][n]相关联。让我们表示给定接收到的是I[m][n],则C[m][n]是发射的符号的条件概率的对数,例如I[m][n]=log(prob(C[m][n]|r0,...,r3)),其与log(prob(r0,...,r3|C[m][n]))成比例。在无先验信息时,T[m][n]与直到常数偏移的I[m][n]相同。有先验信息时,T[m][n]=I[m][n]+A[m]+S[n],其中A[m]表示第0个符号处的QPSK符号的对数似然,而S[n]表示QPSK符号具有相位索引n的对数似然。
在我们描述A[m]和S[n]的计算之前,让我们看看在具有T[m][n]时如何得到soft_out[j]。
对于位置比特j=0,1,
Soft_out[j]=LogSum_{m,n:m[j]=0}
T[m][n]-LogSum_{m,n:m[j]=1}T[m][n],
其中m具有二元扩展(m[0],m[1]),且LogSum算符被定义为
LogSum(a,b)=log(exp(a)+exp(b))。
对于相位比特j=2,3,
Soft_out[j]=LogSum_{m,n:n[j]=0}T[m][n]-LogSum_{m,n:n[j]=1}T[m][n],这里n具有二元扩展(n[2],n[3])。
从soft_out和soft_in消息的集合,我们也可以得到外来信息(extrinsic information)ext[j]=soft_out[j]-soft_in[j],其是迭代解码/解调模块中所需的适当的对数似然。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如何获得A[m]和S[n]。还设m具有二元扩展(m[0],m[1])并且n具有二元扩展(n[2]m n[3])。
那么A[m]=sum_{j:m[j]=0}soft_in[j],
并且S[n]=sum_{j:n[j]=0}soft_in[j]。
图21是发射数据集合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2100的示图。流程图2100的示例性方法很好地适合于基站发射信号至多个无线终端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操作,例如使用诸如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的区段的OFDM无线通信系统。示例性方法的操作在步骤2102中开始,在该步骤中,发射设备(例如基站)被上电并初始化。操作从步骤2102进入到步骤2104。在步骤2104,设备例如依据信道条件信息、要传递的信息量、所需的数据速率和/或优先级信息,来选择第一用户(例如第一无线终端)。操作从步骤2104进入到步骤2106。在步骤2106,设备接收在通信区段(例如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中要传递给第一用户的对应于第一用户的第一信息比特集合。例如,示例性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可包括固定数目的最小传输单元,例如OFDM副载波符号。操作从步骤2106进入到步骤2108。
在步骤2108,设备选择零符号比率编码和调制方案以传递作为所需信息比特每最小传输单元数据速率的函数的第一信息集合。例如,所选零符号比率编码和调制方案可以是多个可能的预定零符号比率编码和调制方案(例如不同的基于QPSK的ZSR编码和调制方案)中的一个。示例性ZSR编码和调制方案可包括编码率、子区段尺寸、要应用于子区段的ZSR、非零调制符号的调制类型(例如QPSK)。在一些实施例中,不同信息比特数据速率与不同零符号比率编码和调制方案关联。在一些实施例中,操作从步骤2108进入到步骤2110,而在其它实施例中,操作从步骤2108进入到步骤2112。
在步骤2110,设备根据所选的ZSR编码和调制方案,将通信区段分割成多个子区段。在各种实施例中,同一ZSR编码和调制方案被用于区段的每个子区段。在一些实施例中,同一ZSR编码和调制方案被用于区段的多个子区段。在一些实施例中,区段的某些部分在传递第一信息比特集合时可以不使用。操作从步骤2110进入到步骤2112。
在步骤2112,设备从第一信息比特集合生成第一编码比特集合。操作从步骤2112进入到步骤2114。在步骤2114,设备生成零和非零调制符号以传递第一编码比特集合。步骤2114包括子步骤2116,2118和2120。在子步骤2116中,设备依据第一集合的编码比特中的一些来确定零和非零调制符号的位置。在子步骤2118,设备依据第一集合的编码比特中的一些来确定非零调制符号的相位和/或幅度,并且在子步骤2120中,设备确定与非零调制符号关联的发射功率水平。例如,考虑这样的实例:ZSR已经被选择为3/4,非零调制符号是QPSK调制符号,并且子区段尺寸是4个最小传输单元,例如4个OFDM副载波符号。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对应于一个子区段,在子区段中存在一个非零调制符号和三个零调制符号。一个非零调制符号的位置被用来传递两个编码比特,并且非零调制符号的相位被用来传递两个额外的编码比特。发射功率水平被确定并与非零QPSK调制符号关联。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数据集合,第一信息比特集合,包括具有第一优先级的数据和具有第二优先级的数据,第二优先级低于第一优先级。在一些实施例中,高优先级数据通过非零调制符号的位置编码而得到传递,并且低优先级数据通过相位编码而得到传递。
经由连接节点A 2122,操作从步骤2114进入到步骤2124。在步骤2124中,设备选择第二用户(例如第二无线终端)以在同一通信区段中接收第二信息比特集合,该选择是依据第二用户概况信息和/或与对应于第一编码比特集合的非零调制符号关联的发射功率水平来执行的。第二用户概况信息包括,例如信道条件信息,要传递的信息量,所需数据速率,和/或优先级信息。操作从步骤2124进入到步骤2126。在各种实施例中,例如在至少一些时间期间,第一和第二用户是不同的。在一些这样的实施例中,从多个无线终端中选择第一和第二无线终端的步骤基于指示用来执行发射步骤的设备发射机与第一和第二无线终端之间的信道质量的信息,其中具有不同信道质量条件的无线终端被选为第一和第二无线终端。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一些时间,第一和第二无线终端可以是同一无线终端,例如第一数据集合对应于低数据速率应用并且第二数据集合对应于高数据速率应用。
在步骤2126,设备选择编码和调制方案及调制符号功率水平以传递第二信息比特集合。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来传递第二比特集合的编码和调制包括采用多个不同编码率中的一个的块编码和调制方法,诸如QPSK,QAM16,QAM64和QAM256中的一个。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择的对应于第二信息比特集合的信息比特每最小传输单元(MTU)数据速率,高于可选择的对应于第一信息比特集合的信息比特每MTU数据速率。
操作从步骤2126进入到步骤2128。在步骤2128,设备生成分配消息以识别对应于通信区段的第一和第二用户。操作从步骤2128进入到步骤2130。在步骤2130,设备发射生成的分配消息。操作从步骤2130进入到步骤2132。
在步骤2132中,设备从第二信息比特集合生成第二编码比特集合,例如作为通信区段的块编码操作的一部分。操作从步骤2132进入到步骤2134。在步骤2134,根据步骤2126的选择,设备从第二编码比特集合生成第二调制符号集合(例如使用QPSK星座,QAM16星座,QAM16星座和QAM256星座之一的调制符号集合)。取决于所使用的调制星座的类型,不同数目的编码比特被映射到调制符号。操作从步骤2134进入到2136。
在步骤2136,设备组合来自第一和第二集合的调制符号。步骤2136示出了两个可替换实施例。在第一可替换实施例中,执行步骤2138,在该步骤中,第一调制符号集合和第二调制符号集合叠加。在第二可替换实施例中,执行步骤2140,在该步骤中设备执行选择性穿孔操作。步骤2140包括子步骤2142,2144,2146和2148。在子步骤2142中,设备交叠第一和第二调制符号集合。然后,对于存在交叠的区段中的每个MTU,执行步骤2144。在步骤2144中,设备检查和确定对应于MTU位置的第一调制符号集合是否是非零调制符号。如果是非零调制符号,则操作从步骤2144进入到步骤2148;否则,操作进入到步骤2146。在步骤2148中,设备分配第一调制符号集合至MTU,并且第二调制符号集合被穿孔掉。在步骤2146中,第二调制符号集合被分配给MTU,例如与第一零调制符号集合叠加的MTU。对于第一和第二调制符号集合之间没有交叠,但来自第一和第二集合之一的调制符号被映射到MTU的区段的MTU,调制符号被分配以使用MTU。经由连接节点B 2150,操作从步骤2136进入到步骤2152。
在步骤2152,设备在通信区段中发射组合的调制符号。步骤2152包括步骤2154,2156和2158。
在步骤2154,设备控制用来传递第一数据集合、第一信息比特集合的非零调制符号和用于传递第二数据集合、第二信息比特集合的调制符号的发射功率水平,以保持最小功率差。最小功率差使得在传递第一数据集合时使用的非零调制符号,以比用来传递第二数据集合的非零调制符号高的功率水平发射。
在步骤2156中,设备使用至少一些零调制符号和一些非零调制符号,在包括多个最小传输单元(例如OFDM副载波符号)的通信区段中发射第一数据集合,第一信息比特集合,第一数据集合是通过区段内非零调制符号的位置和发射的非零调制符号的相位和幅度中的至少一个的组合来传递的。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2156包括按照零符号比率QPSK调制方案,例如使用子区段来将调制符号发射到通信区段中。
在步骤2158中,设备使用在用于发射第一数据集合的至少一些最小传输单元上发射的调制符号,在同一通信区段中发射第二数据集合,第二信息比特集合。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2156包括使用QPSK,QAM16,QAM64和QAM256调制符号之一来发射到通信区段中。在一些这样的实施例中,来自第二集合的一些调制符号已经由来自第一集合的非零调制符号穿孔掉。
经由连接节点C 2160,操作从步骤2152进入到步骤2104,在该步骤中设备为另一发射区段执行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射第一数据集合包括以第一信息比特每最小传输单元数据速率发射信息,并且发射第二数据集合包括以第二信息比特每最小传输单元数据速率发射信息,第二信息比特每最小传输单元数据速率不同于,例如高于第一信息比特每最小传输单元数据速率。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设备从其支持的多个不同零符号比率方案中选择零符号比率编码和调制方案,不同的零符号比率方案中的至少一些使用不同的零符号比率,例如3/4 ZSR和7/8 ZSR。在一些其它实施例中,设备使用固定的零符号比率,例如3/4 ZSR,来传递第一信息比特集合。在一些实施例中,对应于一个或多个不同ZSR符号比率来支持不同的编码率。
在各种实施例中,设备所使用的ZSR和信息比特每MTU数据速率满足下列条件中的一个或多个:(i)ZSR指示大于或等于0.125的预定ZSR,且用于发射第一数据集合的信息比特每MTU小于或等于1.5;(ii)ZSR指示大于或等于0.25的预定ZSR,且用于发射第一数据集合的信息比特每MTU小于或等于1;(iii)ZSR指示大于或等于0.5的预定ZSR,且用于发射第一数据集合的信息比特每MTU数据速率小于或等于.5;(iv)ZSR指示大于或等于0.75的预定ZSR,且用于发射第一数据集合的信息比特每MTU数据速率小于或等于1/3;和(v)ZSR指示大于或等于0.875的预定ZSR,且用于发射第一数据集合的信息比特每MTU数据速率小于或等于1/6。
在各种其它实施例中,通信区段可包括使用ZSR编码和调制方案的子区段(它们可以不同)和/或不同子区段可对应于多个无线终端,例如使用第一ZSR编码和调制方案的一些子区段被用于传递第一信息比特集合至第一无线终端,并且使用对应于第三无线终端的第二ZSR编码和调制方案的一些子区段被用于传递第三信息比特集合。在实施例中,同一区段的一些子区段可具有不同的尺寸,例如对应于3/4 ZSR编码和调制方案的尺寸为4个MTU的子区段,和对应于7/8ZSR编码和调制方案的尺寸为8个MTU的子区段。在一些实施例中,区段内的子区段被构造成使得区段的一些MTU不对应于子区段。
图22是示例性通信方法的流程图2200的示图。流程图2200的示例性方法很好地适合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操作,例如在该无线通信系统中基站发射信号到多个无线终端。示例性无线通信系统是例如使用区段(诸如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的OFDM无线通信系统。流程图2200的方法将在实现该方法的步骤的示例性基站的上下文中说明;然而,该方法也适合于其它通信应用。
示例性通信方法的操作在步骤2202开始,在该步骤中基站被上电并初始化。操作从步骤2202进入步骤2204。在步骤2204,基站选择第一和第二用户来接收交织的调制符号流,第一用户被选择来恢复第一调制符号流所传递的信息,第二接收机被选择来恢复第二调制符号流所传递的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调制符号流具有比第二调制符号流低的信息数据速率。在各种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用户对应于不同用户并且是基于成功恢复传递给所选无线终端的信息所需的不同发射功率水平来选择的。操作从步骤2204进入到步骤2206。
在步骤2206中,基站确定第一调制符号流中的至少一些零调制符号的位置。操作从步骤2206进入到步骤2208。在步骤2208,基站交织来自第一调制符号流的非零调制符号与来自第二调制符号流的调制符号,第一调制符号流包括非零调制符号和零调制符号,来自第二调制符号流的至少一些调制符号置换第一调制符号流的零调制符号以生成交织的调制符号流。作为交织的一部分而执行的置换,采用来自第二调制符号流的调制符号置换对应于步骤2206确定的位置的来自第一调制符号流的零调制符号。操作从步骤2208进入到步骤2210。
在步骤2210,基站发射交织的调制符号流。步骤2210包括子步骤2212。在步骤2212,基站控制调制符号的发射功率水平,从而在从第一调制符号流获得的交织的流中以高于从第二调制符号流获得的非零调制符号的功率水平发射非零调制符号。
在各种实施例中,步骤2210的发射包括使用OFDM副载波符号发射来自交织的调制符号流的调制符号,例如来自交织的调制符号流的单独的调制符号,通过通信区段(例如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区段)的单独副载波符号而被传递。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调制符号流具有零符号比率,例如所选的零符号比率。在一些实施例中,所选的零符号比率是多个预定零符号比率之一,例如1/2 ZSR,3/4 ZSR,7/8 ZSR,等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所选的零符号比率被选来用于在通信区段(例如业务信道区段)中发射的调制符号。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区段被细分为包括多个子区段,例如用最小传输单元(例如OFDM副载波符号)表示的子区段的尺寸对应于正被使用的所选的零符号比率。例如,如果使用3/4 ZSR,则一些示例性子区段尺寸是4个OFDM副载波符号和8个OFDM副载波符号。如果使用7/8 ZSR,则一些示例性子区段尺寸是8个OFDM副载波符号和16个OFDM副载波符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调制符号流的非零调制符号对应于第一星座,而第二调制符号流的非零调制符号对应于第二星座,第一星座和第二星座不同。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星座是QPSK星座,且第二星座是QAM 16,QAM 64和QAM 256星座之一。
操作从步骤2210进入到步骤2204,在该步骤中基站重复操作,例如为另一通信区段重复操作。
在诸如上面参考图4和图16讨论的各种实施例中,第一调制符号流可包括用来以一个或多个所选零符号比率,传递对应于第一数据集合的信息的零和非零调制符号。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每个区段选择零符号比率。在其它实施例中,基于每个子区段选择零符号比率,其中子区段可对应于通信区段(例如下行链路业务区段)的一部分。在一些实施例中,业务信道区段被分成MTU集合,每个MTU均是被分割的业务信道区段的子区段。在子区段尺寸与业务信道区段尺寸相同的情况下,可略去分割步骤。在一些实施例中,分割是以均匀的方式执行的,其中区段中的MTU的数目是子区段中MTU数目的整数倍,例如在许多实施例中为等于或大于2的整数倍。在至少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涉及根据比率,至少在子区段中包括零调制符号和非零调制符号。根据对应于第一数据集合的所述比率,而包括零调制符号和非零调制符号,所述比率是整数的比率,NZ/NSS,并指示对应于第一数据集合的子区段中的零调制符号的数目与所述子区段中最小传输单元的总数目的分数比例。在一些实现方案中,所述比率NZ/NSS是7/8,3/4,5/8,1/2,3/8,1/4和1/8之一。这样的比率特别适合于与QPSK编码一起使用。在各种实施例中,子区段的子区段尺寸是2,3,4,5,6,7和8之一,其中子区段尺寸是指子区段中MTU的数目。在各种实施例中,子区段尺寸是2,3,4,5,6,7和8之一的整数倍,其中子区段尺寸是指子区段中MTU的数目。这样的子区段尺寸便于支持零符号比率。在一些实现方案中,区段尺寸是子区段尺寸的整数倍,所述整数倍至少为2,这样的关系便于高效利用区段中的可用MTU并便于相对容易的分割,因为子区段尺寸是均匀的。如上面讨论的那样,位置和相位编码的组合可用于传递由符号流传递的信息比特,该符号流被控制成具有上述零符号比率之一。不同的零符号比率可以,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被选择来与同一区段的不同子区段一起使用。上述内容以外的各种变体是可能的。
在各种实施例中,本文中描述的节点是使用一个或多个模块实现的以执行对应于一个或多个方法的步骤,例如,选择第一用户,选择第一用户编码和调制方案,选择第二用户,执行第一用户编码和调制,执行第二用户编码,叠加所生成的调制信号,等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各种特征是使用模块实现的。这样的模块可使用软件、硬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来实现。许多上述方法或方法步骤可使用机器可执行指令(诸如包括在机器可读介质(诸如存储器装置,例如RAM、软盘等)中的软件)来实现,以控制机器(例如具有额外硬件或不具有额外硬件的通用计算机)来例如在一个或多个节点中实现上述方法的全部或一部分。因此,在其它方面中,各种实施例涉及包括机器可执行指令的机器可读介质,这些机器可执行指令用来使机器(例如处理器和相关硬件)执行上述方法的一个或多个步骤。
对于接受上述说明的教导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上述方法和设备的许多额外的变体是显而易见的。这样的变体应被认为处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各种实施例的方法和设备可以,并且在各种实施例中,与CDMA,正交频分复用(OFDM)和/或可用来在接入节点和移动节点之间提供无线通信链路的各种其它类型的通信技术一起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接入节点是作为基站实现的,该基站使用OFDM和/或CDMA与移动节点建立通信链路。在各种实施例中,移动节点是以笔记本计算机,个人数据助理(PDA)或包括接收机/发射机电路及用于实现所述方法的逻辑和/或例程的其它便携式装置来实现的。
各种实施例的技术可使用软件、硬件和/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来实现。各种实施例涉及设备,例如移动节点,诸如移动终端,基站,通信系统。其也可以涉及方法,例如控制和/或操作移动节点,基站和/或通信系统(例如主机)的方法。各种实施例还涉及机器可读介质,例如ROM、RAM、CD、硬盘等,其包括用于控制机器实现一个或多个步骤的机器可读指令。
在各种实施例中,本文中所述的节点是使用一个或多个模块来实现的以执行对应于一个或多个方法的步骤,例如信号处理,信息生成和/或发射步骤。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各种特征是使用模块实现的。这样的模块可使用软件、硬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来实现。许多上述方法或方法步骤可使用机器可执行指令(诸如包括在机器可读介质(诸如存储器装置,例如RAM、软盘等)中的软件)来实现,以控制机器(例如具有额外硬件或不具有额外硬件的通用计算机)来例如在一个或多个节点中实现上述方法的全部或一部分。因此,在其它方面中,各种实施例涉及包括机器可执行指令的机器可读介质,这些机器可执行指令用来使机器(例如处理器和相关硬件)执行上述方法的一个或多个步骤。
虽然是在OFDM系统的上下文中描述的,但是至少一些方法和设备可应用于包括许多非OFDM和/或非蜂窝系统的广泛范围的通信系统。
对于接受上述说明的教导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上述方法和设备的许多额外的变体是显而易见的。这样的变体应被认为处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方法和设备可以,并且在各种实施例中,与CDMA,正交频分复用(OFDM)和/或可用来在接入节点和移动节点之间提供无线通信链路的各种其它类型的通信技术一起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接入节点是作为基站实现的,该基站使用OFDM和/或CDMA与移动节点建立通信链路。在各种实施例中,移动节点是以笔记本计算机,个人数据助理(PDA)或包括接收机/发射机电路及用于实现所述方法的逻辑和/或例程的其它便携式装置来实现的。
Claims (37)
1.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交织来自第一调制符号流的非零调制符号与来自第二调制符号流的调制符号,第一调制符号流包括非零调制符号和零调制符号,来自第二调制符号流的至少一些调制符号置换第一调制符号流的零调制符号以生成交织的调制符号流;以及
使用发射机发射所述交织的调制符号流,
其中所述第一调制符号流具有被选择的零符号比率并且所述被选择的零符号比率是多个预定零符号比率中的一个,所述被选择的预定零符号比率已经被选择用于要在业务信道区段中发射的符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发射包括使用OFDM副载波符号发射来自所述交织的调制符号流的调制符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调制符号流中的至少一些零调制符号的位置;并且
其中作为所述交织的一部分而执行的所述置换,对与所确定的位置相对应的零调制符号进行置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发射包括:
以高于从所述第二调制符号流获得的非零调制符号的功率水平发射从所述第一调制符号流获得的所述交织的流中的非零调制符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调制符号流具有比第二调制符号流低的信息数据速率。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调制流的非零调制符号对应于第一星座;并且
其中第二调制流的非零调制符号对应于第二星座,所述第一和第二星座不同。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调制流的非零调制符号对应于第一星座;并且
其中第二调制流的非零调制符号对应于第二星座,所述第一和第二星座包括不同数目的符号。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选择第一和第二接收机以接收所述交织的调制流,所述第一接收机被选择来恢复由所述第一调制符号流传递的信息,所述第二接收机被选择来恢复由所述第二调制符号流传递的信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接收机对应于不同用户,并且是基于成功恢复传递给被选择的无线终端的信息所需的不同发射功率水平选择的。
10.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交织来自第一调制符号流的非零调制符号与来自第二调制符号流的调制符号,第一调制符号流包括非零调制符号和零调制符号,来自第二调制符号流的至少一些调制符号置换第一调制符号流的零调制符号以生成交织的调制符号流;以及
使用发射机发射所述交织的调制符号流,
其中第一调制符号流包括根据一定零符号比率的非零调制符号和零调制符号,所述零符号比率是正整数的比率,NZ/NSS,所述比率是i)与ii)的分数比例,其中i)为映射到发射区段的一部分的零调制符号的数目,ii)为所述发射区段的所述部分中的最小传输单元的总数。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部分的发射区段是子区段。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比率NZ/NSS是7/8、3/4、5/8、1/2、3/8、1/4和1/8中的一个。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子区段尺寸是2、3、4、5、6、7和8中的一个,所述子区段尺寸指示所述子区段中的最小传输单元的数目。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子区段尺寸是2、3、4、5、6、7和8中的一个的整数倍,所述子区段尺寸指示所述子区段中的最小传输单元的数目。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NSS是2的倍数;并且
其中NZ是奇数。
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所述第一调制流中的符号传递的至少一些信息比特是使用位置编码传递的,并且通过所述第一符号流传递的至少一些其它信息比特是使用相位编码传递的。
17.一种通信设备,包括:
用于交织来自第一调制符号流的非零调制符号与来自第二调制符号流的调制符号的装置,第一调制符号流包括非零调制符号和零调制符号,来自第二调制符号流的至少一些调制符号置换第一调制符号流的零调制符号以生成交织的调制符号流;以及
用于发射所述交织的调制符号流的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调制符号流具有被选择的零符号比率并且所述被选择的零符号比率是多个预定零符号比率中的一个,所述被选择的预定零符号比率已经被选择用于要在业务信道区段中发射的符号。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发射装置包括使用OFDM副载波符号发射来自所述交织的调制符号流的调制符号的OFDM发射机模块。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用于交织的装置包括:
用于确定所述第一调制符号流中的至少一些零调制符号的位置的装置;以及
用于组合来自第一调制符号流的非零调制符号与来自第二调制符号流的调制符号的装置。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用于组合的装置包括:
用于作为所述交织的一部分,对与符号出现在第一调制符号流中的位置相对应的零调制符号进行置换的装置。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设备包括:
功率控制发射装置,其用于控制从所述第一调制符号流获得的所述交织的流中的非零调制符号的发射功率,使得它们以高于从所述第二调制符号流获得的非零调制符号的功率水平被发射。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设备,其中第一调制符号流具有比第二调制符号数据流低的信息数据速率。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设备,其中第一调制流的非零调制符号对应于第一星座;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调制流的非零调制符号对应于第二星座,所述第一和第二星座不同。
24.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设备,其中第一调制流的非零调制符号对应于第一星座;并且
其中第二调制流的非零调制符号对应于第二星座,所述第一和第二星座包括不同数目的符号。
25.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设备,进一步包括:
用于选择第一和第二接收机以接收所述交织的调制流的装置,所述第一接收机被选择来恢复由所述第一调制符号流传递的信息,所述第二接收机被选择来恢复由所述第二调制符号流传递的信息。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接收机对应于不同用户,并且是基于成功恢复传递给被选择的无线终端的信息所需的不同发射功率水平选择的。
27.一种通信设备,包括:
符号交织模块,其用于交织来自第一调制符号流的非零调制符号与来自第二调制符号流的调制符号,第一调制符号流包括非零调制符号和零调制符号,来自第二调制符号流的至少一些调制符号置换第一调制符号流的零调制符号以生成交织的调制符号流;
发射机模块,其用于发射所述交织的调制符号流,以及
调制选择器,其用于选择将被用于产生所述第一符号流的编码和调制方法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符号流具有被选择的零符号比率,
其中所述被选择的零符号比率是多个预定零符号比率中的一个,所述被选择的预定零符号比率已经被选择用于要在业务信道区段中发射的符号。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发射机模块包括:
OFDM发射机模块,其使用OFDM副载波符号发射来自所述交织的调制符号流的调制符号。
29.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设备,进一步包括:
选择模块,其用于选择第一和第二接收机以接收所述交织的调制流,所述第一接收机被选择来恢复由所述第一调制符号流传递的信息,所述第二接收机被选择来恢复由所述第二调制符号流传递的信息。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接收机对应于不同用户,并且是基于成功恢复传递给被选择的无线终端的信息所需的不同发射功率水平选择的。
31.一种通信设备,包括:
符号交织模块,其用于交织来自第一调制符号流的非零调制符号与来自第二调制符号流的调制符号,第一调制符号流包括非零调制符号和零调制符号,来自第二调制符号流的至少一些调制符号置换第一调制符号流的零调制符号以生成交织的调制符号流;以及
发射机模块,其用于发射所述交织的调制符号流,
其中所述符号交织模块包括:
零符号检测器,其用于确定所述第一调制符号流中的至少一些零调制符号的位置;以及
交织器,其用于组合来自第一调制符号流的非零调制符号与来自第二调制符号流的调制符号。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发射机模块包括:
OFDM发射机模块,其使用OFDM副载波符号发射来自所述交织的调制符号流的调制符号。
33.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交织器包括:
置换模块,其用于作为所述交织的一部分,对与符号出现在第一调制符号流中的位置相对应的零调制符号进行置换。
34.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设备包括:
功率控制模块,其用于控制从所述第一调制符号流获得的所述交织的流中的非零调制符号的发射功率,使得它们以高于从所述第二调制符号流获得的非零调制符号的功率水平被发射。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设备,其中第一调制符号流具有比第二调制符号流低的信息数据速率。
36.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设备,进一步包括存储的星座信息,所述存储的星座信息包括:
关于第一星座的信息,第一调制流的非零调制符号与所述第一星座相对应;以及
关于第二星座的信息,第二调制流的非零调制符号与所述第二星座相对应,所述第一和第二星座不同。
37.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设备,其中第一调制流的非零调制符号对应于第一星座;并且
其中第二调制流的非零调制符号对应于第二星座,所述第一和第二星座包括不同数目的符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65953905P | 2005-03-08 | 2005-03-08 | |
US60/659,539 | 2005-03-08 | ||
PCT/US2006/008012 WO2006096680A1 (en) | 2005-03-08 | 2006-03-07 |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bining pulse position modulation and hierarchical modulation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38655A CN101238655A (zh) | 2008-08-06 |
CN101238655B true CN101238655B (zh) | 2011-11-09 |
Family
ID=3658170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680015699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38655B (zh) | 2005-03-08 | 2006-03-07 | 用于组合和/或发射多重符号流的方法和设备 |
CN200680015786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71818B (zh) | 2005-03-08 | 2006-03-07 | 结合脉冲调制和分层调制的发射方法和装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680015786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71818B (zh) | 2005-03-08 | 2006-03-07 | 结合脉冲调制和分层调制的发射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706456B2 (zh) |
EP (2) | EP1878145B1 (zh) |
JP (3) | JP4897783B2 (zh) |
KR (2) | KR100947789B1 (zh) |
CN (2) | CN101238655B (zh) |
TW (2) | TW200708002A (zh) |
WO (2) | WO200609668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363039B2 (en) | 2002-08-08 | 2008-04-2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of creating and utilizing diversity in multiple 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8190163B2 (en) | 2002-08-08 | 2012-05-2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of enhanced coding in multi-user communication systems |
US6961595B2 (en) | 2002-08-08 | 2005-11-01 | Flarion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operating mobile nodes in multiple states |
US7411895B2 (en) | 2003-02-19 | 2008-08-1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ontrolled superposition coding in multi-user communication systems |
US8593932B2 (en) * | 2003-05-16 | 2013-11-2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Efficient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using a shared transmission resource |
US7925291B2 (en) | 2003-08-13 | 2011-04-1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User specific downlink power control channel Q-bit |
EP1878145B1 (en) | 2005-03-08 | 2013-06-1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bining pulse position modulation and hierarchical modulation |
US7894818B2 (en) * | 2005-06-15 | 2011-02-22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ultiplexing broadcast and unicast traffic in a multi-carrier wireless network |
US8693430B2 (en) | 2005-09-28 | 2014-04-08 | Neocific,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multi-carrier packet communication with reduced overhead |
US20070211669A1 (en) * | 2006-03-07 | 2007-09-13 | Bhupesh Manoharlal Umatt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arching radio technologies |
US7933344B2 (en) * | 2006-04-25 | 2011-04-26 | Mircosoft Corporation | OFDMA based on cognitive radio |
US8189621B2 (en) | 2006-05-12 | 2012-05-29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Stack signaling to application with lack of requested bandwidth |
US8488477B2 (en) * | 2006-06-16 | 2013-07-1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Encoding information in beacon signals |
US8144793B2 (en) | 2006-12-12 | 2012-03-27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Cognitive multi-user OFDMA |
CN101637051B (zh) | 2007-01-11 | 2012-10-31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dtx和drx |
AU2008209306B2 (en) | 2007-01-22 | 2012-07-26 | Sato Holdings Corporation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
EP2109972A1 (en) * | 2007-02-12 | 2009-10-21 | Nokia Corporation | Shared control channel data-assisted channel estimation |
KR101002881B1 (ko) * | 2007-03-16 | 2010-12-2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중계 시스템에서 다중 사용자 중첩 코딩을 이용한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
US7929623B2 (en) * | 2007-03-30 | 2011-04-19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FEC in cognitive multi-user OFDMA |
JP4976543B2 (ja) | 2007-04-27 | 2012-07-18 |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下り制御チャネルを伝送する方法並びにブロックインターリーバを用いて制御チャネルを物理リソースにマッピングする方法 |
US7970085B2 (en) | 2007-05-08 | 2011-06-28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OFDM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for non-OFDMA signals |
US8213538B2 (en) | 2007-05-29 | 2012-07-0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ed utilization of air link resourc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
US8495232B2 (en) * | 2007-07-10 | 2013-07-2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broadcast communications in a peer to peer network |
US8687479B2 (en) * | 2007-07-10 | 2014-04-0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estimation and rate feedback in a peer to peer network |
US8694662B2 (en) * | 2007-07-10 | 2014-04-0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transmission requests to members of a group and/or making group related transmission decisions |
US7961698B2 (en) * | 2007-07-10 | 2011-06-1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interference to broadcast signaling in a peer to peer network |
US8331249B2 (en) * | 2007-07-10 | 2012-12-1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in a peer to peer system where device communications may partially interfere with one another |
US8861418B2 (en) * | 2007-07-10 | 2014-10-1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group communications with data re-transmission support |
ATE518324T1 (de) | 2007-07-24 | 2011-08-15 | Alcatel Lucent | Drahtloses zugriffssystem und übertragungsverfahren |
US8374130B2 (en) | 2008-01-25 | 2013-02-12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with carrier sense |
WO2009122333A2 (en) * | 2008-03-31 | 2009-10-08 | Nxp B.V. | Digital modulator |
EP2661037B1 (en) * | 2008-06-10 | 2016-08-10 | Aviation Communication & Surveillance Systems, LL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nhanced ATC overlay modulation |
US8265098B2 (en) * | 2008-07-11 | 2012-09-1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Flash position signaling: multiplexing and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
US8811267B2 (en) | 2008-08-13 | 2014-08-19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supporting primary user and secondary user |
US8929268B2 (en) | 2009-06-17 | 2015-01-06 | Intel Corporation | Techniques for hierarchical encoding for multicast broadcast servic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
JP5163415B2 (ja) * | 2008-10-07 | 2013-03-13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階層型変調方法、階層型復調方法、階層型変調を行う送信装置、階層型復調を行う受信装置 |
US8855087B2 (en) | 2008-12-18 | 2014-10-07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Wireless access point supporting control by multiple applications |
EP2230868B1 (en) * | 2009-03-18 | 2012-03-07 |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tribution of topology informa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EP2246992B1 (en) * | 2009-04-27 | 2015-03-18 | Alcatel Lucent | A method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of data from a user terminal, a base station, a coordination device, and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therefor |
GB0916001D0 (en) * | 2009-09-11 | 2009-10-28 | Univ Edinburgh | Inter-carrier modulation |
US9288089B2 (en) | 2010-04-30 | 2016-03-15 | Ecole Polytechnique Federale De Lausanne (Epfl) | Orthogonal differential vector signaling |
US8593305B1 (en) | 2011-07-05 | 2013-11-26 | Kandou Labs, S.A. | Efficient processing and detection of balanced codes |
US9251873B1 (en) | 2010-05-20 | 2016-02-02 | Kandou Labs, S.A.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in-efficient memory controller interface using vector signaling codes for chip-to-chip communications |
US9362962B2 (en) | 2010-05-20 | 2016-06-07 | Kandou Labs, S.A.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energy-efficient communications interface |
US9479369B1 (en) | 2010-05-20 | 2016-10-25 | Kandou Labs, S.A. | Vector signaling codes with high pin-efficiency for chip-to-chip communication and storage |
US9246713B2 (en) | 2010-05-20 | 2016-01-26 | Kandou Labs, S.A. | Vector signaling with reduced receiver complexity |
US9596109B2 (en) | 2010-05-20 | 2017-03-14 | Kandou Labs, S.A.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high bandwidth communications interface |
US9450744B2 (en) | 2010-05-20 | 2016-09-20 | Kandou Lab, S.A. | Control loop management and vector signaling code communications links |
US9077386B1 (en) | 2010-05-20 | 2015-07-07 | Kandou Labs, S.A.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election of unions of vector signaling codes for power and pin efficient chip-to-chip communication |
US9401828B2 (en) | 2010-05-20 | 2016-07-26 | Kandou Labs, S.A.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low-power and pin-efficient communications with superposition signaling codes |
US9288082B1 (en) | 2010-05-20 | 2016-03-15 | Kandou Labs, S.A. | Circuits for efficient detection of vector signaling codes for chip-to-chip communication using sums of differences |
WO2011151469A1 (en) | 2010-06-04 | 2011-12-08 | Ecole Polytechnique Federale De Lausanne | Error control coding for orthogonal differential vector signaling |
US9275720B2 (en) | 2010-12-30 | 2016-03-01 | Kandou Labs, S.A. | Differential vector storage for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
JP2014510421A (ja) * | 2011-03-04 | 2014-04-24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基地局、無線リソース割当方法、及び、記録媒体 |
KR101978811B1 (ko) * | 2012-01-02 | 2019-08-29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계층 변조 및 복조 장치 및 이의 방법 |
US8750434B2 (en) * | 2012-04-26 | 2014-06-10 | Motorola Mobility Ll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modulating a signal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9268683B1 (en) | 2012-05-14 | 2016-02-23 | Kandou Labs, S.A. | Storag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ndom access memory using codeword storage |
KR102182322B1 (ko) * | 2012-07-31 | 2020-11-25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빔포밍을 이용한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
CN104995612B (zh) | 2013-01-17 | 2020-01-03 | 康杜实验室公司 | 低同步开关噪声芯片间通信方法和系统 |
CN103078715B (zh) * | 2013-01-25 | 2016-03-30 | 合肥寰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组合设计的语音冗余交织方法 |
WO2014124450A1 (en) | 2013-02-11 | 2014-08-14 | Kandou Labs, S.A.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high bandwidth chip-to-chip communications interface |
US9042809B2 (en) | 2013-03-19 | 2015-05-26 |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having distinct low priority information broadcast into adjacent sub-regions |
KR102241045B1 (ko) | 2013-04-16 | 2021-04-19 | 칸도우 랩스 에스에이 | 고 대역폭 통신 인터페이스를 위한 방법 및 시스템 |
EP2997704B1 (en) | 2013-06-25 | 2020-12-16 | Kandou Labs S.A. | Vector signaling with reduced receiver complexity |
US9408206B2 (en) * | 2013-12-08 | 2016-08-02 | Alcatel Lucent | Resource allocation in support of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VoIP) in a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OFDMA) system |
US9806761B1 (en) | 2014-01-31 | 2017-10-31 | Kandou Labs, S.A.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reduction of nearest-neighbor crosstalk |
CN105993151B (zh) | 2014-02-02 | 2019-06-21 | 康杜实验室公司 | 低isi比低功率芯片间通信方法和装置 |
EP3672176B1 (en) | 2014-02-28 | 2022-05-11 | Kandou Labs, S.A. | Clock-embedded vector signaling codes |
US9509437B2 (en) | 2014-05-13 | 2016-11-29 | Kandou Labs, S.A. | Vector signaling code with improved noise margin |
US11240076B2 (en) | 2014-05-13 | 2022-02-01 | Kandou Labs, S.A. | Vector signaling code with improved noise margin |
US9148087B1 (en) | 2014-05-16 | 2015-09-29 | Kandou Labs, S.A. | Symmetric is linear equalization circuit with increased gain |
US9112550B1 (en) | 2014-06-25 | 2015-08-18 | Kandou Labs, SA | Multilevel driver for high speed chip-to-chip communications |
US9900186B2 (en) | 2014-07-10 | 2018-02-20 | Kandou Labs, S.A. | Vector signaling codes with increased signal to noise characteristics |
US9432082B2 (en) | 2014-07-17 | 2016-08-30 | Kandou Labs, S.A. | Bus reversable orthogonal differential vector signaling codes |
KR101943048B1 (ko) | 2014-07-21 | 2019-01-28 | 칸도우 랩스 에스에이 | 다분기 데이터 전송 |
CN110008166B (zh) | 2014-08-01 | 2023-07-18 | 康杜实验室公司 | 带内嵌时钟的正交差分向量信令码 |
US9793243B2 (en) | 2014-08-13 | 2017-10-17 |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 Buffer layer(s) on a stacked structure having a via |
US10523383B2 (en) * | 2014-08-15 | 2019-12-31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waveforms and utilization thereof |
US10123315B2 (en) | 2014-10-15 | 2018-11-06 | Asustek Computer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ing channel capacity and spectral efficiency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9674014B2 (en) | 2014-10-22 | 2017-06-06 | Kandou Labs, S.A.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igh speed chip-to-chip communications |
US9614711B2 (en) | 2015-01-12 | 2017-04-04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semi-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US20160227563A1 (en) * | 2015-02-03 | 2016-08-04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Traffic indication map association mechanism for low-energy devices |
CN113225159B (zh) | 2015-06-26 | 2024-06-07 | 康杜实验室公司 | 高速通信系统 |
US9557760B1 (en) | 2015-10-28 | 2017-01-31 | Kandou Labs, S.A. | Enhanced phase interpolation circuit |
US9577815B1 (en) | 2015-10-29 | 2017-02-21 | Kandou Labs, S.A. | Clock data alignment system for vector signaling code communications link |
US10055372B2 (en) | 2015-11-25 | 2018-08-21 | Kandou Labs, S.A. | Orthogonal differential vector signaling codes with embedded clock |
CN105553915B (zh) * | 2015-12-10 | 2020-07-03 | 中国人民解放军32181部队 | 间歇辐射信号瞬态调制参量解调方法 |
WO2017132292A1 (en) | 2016-01-25 | 2017-08-03 | Kandou Labs, S.A. | Voltage sampler driver with enhanced high-frequency gain |
US10003454B2 (en) | 2016-04-22 | 2018-06-19 | Kandou Labs, S.A. | Sampler with low input kickback |
EP3446403B1 (en) | 2016-04-22 | 2021-01-06 | Kandou Labs S.A. | High performance phase locked loop |
EP3449606A4 (en) | 2016-04-28 | 2019-11-27 | Kandou Labs S.A. | LOW POWER MULTILAYER ATTACK CIRCUIT |
US10153591B2 (en) | 2016-04-28 | 2018-12-11 | Kandou Labs, S.A. | Skew-resistant multi-wire channel |
CN109313622B (zh) | 2016-04-28 | 2022-04-15 | 康杜实验室公司 | 用于密集路由线组的向量信令码 |
US9906358B1 (en) | 2016-08-31 | 2018-02-27 | Kandou Labs, S.A. | Lock detector for phase lock loop |
US10411922B2 (en) | 2016-09-16 | 2019-09-10 | Kandou Labs, S.A. | Data-driven phase detector element for phase locked loops |
US10200188B2 (en) | 2016-10-21 | 2019-02-05 | Kandou Labs, S.A. | Quadrature and duty cycle error correction in matrix phase lock loop |
US10200218B2 (en) | 2016-10-24 | 2019-02-05 | Kandou Labs, S.A. | Multi-stage sampler with increased gain |
US10372665B2 (en) | 2016-10-24 | 2019-08-06 | Kandou Labs, S.A. | Multiphase data receiver with distributed DFE |
EP4216444A1 (en) | 2017-04-14 | 2023-07-26 | Kandou Labs, S.A. | Pipelined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for vector signaling code channel |
JP6995496B2 (ja) * | 2017-05-17 | 2022-01-14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通信制御装置、通信制御システム、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
CN110945830B (zh) | 2017-05-22 | 2022-09-09 | 康杜实验室公司 | 多模式数据驱动型时钟恢复电路 |
US10116468B1 (en) | 2017-06-28 | 2018-10-30 | Kandou Labs, S.A. | Low power chip-to-chip bidirectional communications |
US10686583B2 (en) | 2017-07-04 | 2020-06-16 | Kandou Labs, S.A. | Method for measuring and correcting multi-wire skew |
US10693587B2 (en) | 2017-07-10 | 2020-06-23 | Kandou Labs, S.A. | Multi-wire permuted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
US10203226B1 (en) | 2017-08-11 | 2019-02-12 | Kandou Labs, S.A. | Phase interpolation circuit |
US10467177B2 (en) | 2017-12-08 | 2019-11-05 | Kandou Labs, S.A. | High speed memory interface |
US10326623B1 (en) | 2017-12-08 | 2019-06-18 | Kandou Labs, S.A.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oviding multi-stage distributed decision feedback equalization |
WO2019133897A1 (en) | 2017-12-28 | 2019-07-04 | Kandou Labs, S.A. | Synchronously-switched multi-input demodulating comparator |
US10554380B2 (en) | 2018-01-26 | 2020-02-04 | Kandou Labs, S.A. | Dynamically weighted exclusive or gate having weighted output segments for phase detection and phase interpolation |
WO2024049482A1 (en) | 2022-08-30 | 2024-03-07 | Kandou Labs SA | Pre-scaler for orthogonal differential vector signalling |
CN117336128B (zh) * | 2023-10-12 | 2024-07-12 | 青岛柯锐思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bpm-bpsk接收机位置解调软判决方法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33183A (zh) * | 2002-01-17 | 2003-07-30 | 杨大成 | 一种新型的混合自动请求重发(harq)技术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162998A (ja) * | 1994-12-09 | 1996-06-21 | Ricoh Co Ltd | スペクトル拡散パルス位置変調通信方式 |
JPH10112695A (ja) * | 1996-08-09 | 1998-04-28 | Ricoh Co Ltd | スペクトル拡散パルス位置変調通信方式 |
ES2176930T3 (es) * | 1998-05-29 | 2002-12-01 | Cit Alcatel | Metodo de modulacion de datos y dispositivos modulador y demodulador relacionados. |
WO2000003508A1 (fr) * | 1998-07-13 | 2000-01-20 | Sony Corporation | Procede de communication, emetteur, et recepteur |
US6721267B2 (en) * | 2000-08-01 | 2004-04-13 | Motorola, Inc. | Time and bandwidth scalable slot format for mobile data system |
US8190163B2 (en) | 2002-08-08 | 2012-05-2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of enhanced coding in multi-user communication systems |
US7411895B2 (en) * | 2003-02-19 | 2008-08-1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ontrolled superposition coding in multi-user communication systems |
CN100539562C (zh) * | 2003-05-16 | 2009-09-09 | 汤姆森许可公司 | 基于卫星的通信系统中的重复编码 |
US8593932B2 (en) | 2003-05-16 | 2013-11-2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Efficient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using a shared transmission resource |
US7590188B2 (en) * | 2003-05-21 | 2009-09-15 |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 Channel estimation for block transmissions over time- and frequency-selective wireless fading channels |
US7701917B2 (en) * | 2004-02-05 | 2010-04-2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hannel estimation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multiple parallel data streams |
EP1878145B1 (en) | 2005-03-08 | 2013-06-1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bining pulse position modulation and hierarchical modulation |
-
2006
- 2006-03-07 EP EP06737214.4A patent/EP1878145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06-03-07 CN CN2006800156992A patent/CN101238655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6-03-07 US US11/370,219 patent/US7706456B2/en active Active
- 2006-03-07 KR KR1020077022997A patent/KR100947789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6-03-07 WO PCT/US2006/008012 patent/WO2006096680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6-03-07 JP JP2008500829A patent/JP4897783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6-03-07 EP EP06737212A patent/EP1867125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06-03-07 KR KR1020077022998A patent/KR100947792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6-03-07 WO PCT/US2006/008010 patent/WO2006096678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6-03-07 CN CN2006800157868A patent/CN101171818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6-03-07 JP JP2008500827A patent/JP4713632B2/ja active Active
- 2006-03-08 TW TW095107839A patent/TW200708002A/zh unknown
- 2006-03-08 TW TW095107785A patent/TW200704068A/zh unknown
-
2011
- 2011-06-08 JP JP2011128719A patent/JP2011250420A/ja not_active Withdrawn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33183A (zh) * | 2002-01-17 | 2003-07-30 | 杨大成 | 一种新型的混合自动请求重发(harq)技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06096680A1 (en) | 2006-09-14 |
JP4897783B2 (ja) | 2012-03-14 |
CN101171818A (zh) | 2008-04-30 |
US20060269005A1 (en) | 2006-11-30 |
TW200708002A (en) | 2007-02-16 |
EP1878145A1 (en) | 2008-01-16 |
EP1867125B1 (en) | 2012-11-07 |
KR20070119028A (ko) | 2007-12-18 |
JP4713632B2 (ja) | 2011-06-29 |
JP2011250420A (ja) | 2011-12-08 |
CN101238655A (zh) | 2008-08-06 |
KR20070122474A (ko) | 2007-12-31 |
EP1878145B1 (en) | 2013-06-12 |
EP1867125A1 (en) | 2007-12-19 |
KR100947789B1 (ko) | 2010-03-15 |
JP2008533818A (ja) | 2008-08-21 |
KR100947792B1 (ko) | 2010-03-15 |
CN101171818B (zh) | 2013-05-08 |
WO2006096678A1 (en) | 2006-09-14 |
US7706456B2 (en) | 2010-04-27 |
TW200704068A (en) | 2007-01-16 |
JP2008533820A (ja) | 2008-08-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238655B (zh) | 用于组合和/或发射多重符号流的方法和设备 | |
KR101052397B1 (ko) | 대역내 레이트 지시자를 구현 및 사용하기 위한 방법들 및장치 | |
KR100945317B1 (ko) | 대역내 레이트 지시자 방법들 및 장치 | |
US8593932B2 (en) | Efficient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using a shared transmission resource | |
US8514967B2 (en) | Sending apparatus, receiving apparatus, sending method, and receiving method | |
JP5373137B2 (ja)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割当に関連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 |
JP2009544235A (ja)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割当てに関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 |
CN101326745B (zh) | 用于实施及使用带内速率指示符的方法及设备 | |
KR20090008856A (ko) |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멀티캐스트 서비스 장치 및 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109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