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34613B - 汽车座椅的头枕装置 - Google Patents

汽车座椅的头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34613B
CN101234613B CN2008100097162A CN200810009716A CN101234613B CN 101234613 B CN101234613 B CN 101234613B CN 2008100097162 A CN2008100097162 A CN 2008100097162A CN 200810009716 A CN200810009716 A CN 200810009716A CN 101234613 B CN101234613 B CN 1012346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drest
maintaining body
force
head rest
guide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0971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34613A (zh
Inventor
汉斯·格奥尔格·科赫姆
安德里亚斯·舍夫勒
Dr·弗兰克·海特普拉特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Original Assignee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filed Critical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ublication of CN1012346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346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346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3461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80Head-rests
    • B60N2/888Head-rests with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abnormal g-forces, e.g. by displacement of the head-res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Abstract

一种汽车座椅的头枕装置,具有头枕(5),其利用一个靠近乘客(B)的正面和一个远离乘客(B)的背面构成,具有弹簧加载的保持机构(6),其在安装位置上利用第一端区(8)从汽车座椅凸出纵向延伸并可相对于靠背框(3)运动与其连接,以及具有保持机构(6)的闭锁和松开装置(9)。为达到可轻松打开头枕装置(4)的目的,提出闭锁和松开装置(9)与头枕装置(4)在安装位置上从汽车座椅(2)凸出区域的,特别是头枕(5)区域的一个外表面或者多个外表面进行力作用连接,外面作为力导入面(17)设计,用于将松开头枕(5)作为松开力(E)设计的力直接导入头枕装置(4)和外表面至少利用方向分量从背面向后外移。

Description

汽车座椅的头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包括具有靠背框的靠背汽车座椅的头枕装置,具有头枕,其利用一个靠近乘客的正面和一个远离乘客的背面构成,具有弹簧加载的保持机构,其在安装位置上利用第一端区从汽车座椅凸出纵向延伸并可相对于靠背框运动与其连接,以及具有保持机构的闭锁和松开装置,其中,头枕固定在第一端区内,通过保持机构在一种作为闭锁力设计并至少以力分量在闭锁方向上作用的力作用下,从头枕可向前自由运动的基本位置运动到头枕借助闭锁和松开装置闭锁的支承位置内,并为其从支承位置返回基本位置可借助闭锁和松开装置松开。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头枕装置的汽车座椅和一种用于闭锁和打开或者松开头枕的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乘客颈椎创伤最常见的原因是,其它汽车以相当小的运动能量碰撞一辆汽车的尾部,由此使被撞汽车在行驶方向上加速。在第一碰撞阶段,乘客由于其惯性矩以其后背直接压向或压到靠背上,而其头部则在经过一段行程并因此延迟后才被压向头枕,由此脊柱的负荷会出现颈椎创伤的后果。在第二碰撞阶段中,头部相应地在乘客的身体其余部分之后从头枕向行驶方向上返回加速,由此脊柱的进一步负荷会出现在语言惯用法中也称为离心力创伤而公知的颈椎创伤后果。因此普遍要求在这种力作用时,可以使乘客的头部与头枕之间尽可能提早接触,以避免在乘客以其后背紧贴在靠背框上期间头部与头枕之间的相对运动。此外,头部应尽可能长时间地在碰撞期间通过头枕支承。
开头所述类型的头枕装置例如在DE 10 2004 832 A1和DE 10 2004 005 695 A1中有所介绍,其头枕在碰撞时通过一个比较复杂的机构从其静止位置向前移入支承位置,该机构通过乘客被压向靠背的身体惯性矩触发,其中,头枕装置在头枕的支承位置上闭锁或者止动。后面的松开通过汽车座椅上的打开杠杆进行。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如果体重较重的乘客上车后身体陷入座椅,就不能出现提早闭锁。
在GB 2 316 862 A中,闭锁装置不是通过乘客身体的惯性矩,而是对乘客并非无危险地通过一种附加配重的惯性质量触发,该配重设置在靠背上并在支承位置上定位,其中,在这里还会出现提早和意外闭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因此在于,提供一种开头所述类型的头枕装置,其结构简单且很容易打开。
该目的依据本发明由此得以实现,即闭锁和松开装置与头枕装置在安装位置上从汽车座椅凸出区域的,特别是头枕区域的一个外表面或者多个外表面进行力作用连接,外面作为力导入面设计,用于将打开头枕作为打开力设计的力直接引入头枕装置内并使外面至少利用方向分量从背面向后外移。因此打开可以通过简单压向很容易达到的头枕或头枕装置在安装位置上从汽车座椅凸出很容易达到的区域完成,而无需操作一般情况下侧面隐蔽设置并因此很难抓住的打开杠杆或者这类部件。
最好闭锁和松开装置具有导向装置,借助其保持机构连同处于头枕装置安装位置上的头枕可以一种封闭式的运动过程与汽车座椅相关运动到其内部,其中,运动过程中具有头枕处于基本位置的第一支点和头枕处于支承位置的第二支点。头枕因此可以通过一种本身封闭的运动或在封闭式的运动过程或者循环上,通过在基本位置上导入闭锁力从该位置移入支承位置并通过导入打开力从支承位置返回基本位置。封闭式的运动过程可以简化头枕装置集中在结构上的机械设计,从而可以减少所需的可能易受干扰共同作用的部件。此外,无附加按钮或者杠杆的打开对使用者更易于理解。
最好导向装置具有采用包括两个支点封闭式轨迹分布的滑环导向装置和导向件,其作用于或者配合到用于其导向的滑环导向装置上面或者内部。对此为强制引导,通过滑环导向装置可设置在靠背框上或者设置在保持机构上和导向件设置在保持机构上或者可设置在靠背框上,在靠背框与补偿装置之间、保持机构与靠背或靠背框之间产生机械作用连接。
滑环导向装置可以具有滑道或者滑槽,其轨迹分布基本上由彼此成角度连接的线性分段组成。因此提出一种可简单制造的滑环导向装置。在这种情况下,从一个分段向与其连接分段的过渡呈倒圆状。滑道此外具有设置在轨迹平面上和大致类似于心脏形曲线或者心脏线的轨迹分布,轨迹分布包括向外尖端上的第一支点、向内尖端上的第二支点和两个作为转向止挡构成的回转点,第一转向止挡和第二转向止挡。在这种情况下,类似于心脏线的分布可以不对称。
最好滑环导向装置可回转运动设置在汽车座椅的靠背框上和导向件与保持机构固定连接。通过滑环导向装置的回转运动支承,其在导向件通过本身封闭的滑道时可以这样回转,使其仅传递线性运动或者圆周上的运动或具有非线性运动少量运动分量的线性运动。
在一种简化头枕装置的实施方式中,导向件可以作为销子构成。销子可以侧面设置在导向杠杆的自由端上,其在安装位置上从保持机构的保持框从其向前延伸,并这样在滑道或者滑槽内延伸,使其通过轨迹分布至少利用其外壳面的一段至少短时间紧贴在滑道或滑槽的内侧壁上。滑道或滑槽的截面最好与销子的直径这样配合,使销子可靠引导并可在较小的摩擦损耗下在里面移动。此外,轨迹分布上出现的尖端,例如像在支点上类似于心脏形曲线或者心脏线的轨迹分布上那样,可与销子直径相应倒圆,以便可以使销子可靠支承在这些支点上或者销子在尖端上无摩擦滑动。滑环导向装置最好作为滑盘板状构成。滑道或者滑槽可以作为贯通孔构成。销子此外在构成凸肩的情况下可以具有最好蘑菇头形末端方式的端侧凸起部,利用其销子在安装位置的嵌入方向上最好与闭锁力垂直穿过贯通孔,其中,销子利用凸肩可移动处于滑环导向装置嵌入方向上的后侧面上。
保持机构依据现有技术可与其在中间区域内通过杠杆机构的纵向延伸相关可转动设置在靠背框上。旋转运动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这样构成,使保持机构在安装位置上至少利用其第二端区可与靠背的正面大致平行移动,以便不危及汽车座椅上靠在靠背上的乘客。此外,接受闭锁力的接受装置与这种纵向延伸相关设置在保持机构与第一端区相反的第二端区上。因此在将头枕装置装入汽车座椅上的情况下,借助乘客的重量或通过其惯性质量碰撞时可以将力在闭锁力方向上通过接受装置导入头枕装置。在这种情况下,头枕装置可以这样设计,使导入的力只有在高于确定值时才作为闭锁力作用,以避免在导入头枕装置的较小力情况下就将头枕闭锁。该接受装置在安装位置上可以这样设置在汽车座椅上,使其至少大致在汽车座椅上的一位中等身材乘客胸椎区域的高度上定位。但接受装置也可以通过乘客的全部后背区域或者后背和骨盆区域延伸并此外可以具有最好以所谓冲击板方式正面设置在保持机构上用于接受闭锁力的接受面,其在安装位置上正面作用于接受装置或冲击板。
为使保持机构弹簧加载具有弹簧装置,其最好并依据现有技术可以具有至少一个拉力弹簧或者拉力件。拉力弹簧可以设置在保持机构的第二端区内,利用一端可与靠背框连接并利用另一端与保持机构连接。在这种情况下,拉力弹簧在安装位置上利用力的作用在闭锁力方向上继续偏移并因此提高对保持机构的拉力,其中,拉力至少具有与闭锁力相反的力分量。由于保持机构的转动支承与弹簧之间尽可能大的杠杆臂,优选弹簧设置在保持框的第二端区上。为此弹簧利用弹簧端可回转到保持框上具有的弹簧孔内并最好以少量的旋转角度扭转设置,而利用另一端可嵌入靠背框上具有的弹簧孔内构成。
在一种简单构成中,保持机构具有保持框,其至少在保持机构通过杠杆机构、导向装置和/或者弹簧装置可与靠背框连接的区域内具有两个在保持机构的纵向上和彼此平行延伸的框架件或者分支,其包括与保持机构的正面平行的面,以及各自在相同高度上设置作用于框架件的杠杆机构、滑环导向装置和/或者弹簧装置。正如已经提到的那样,在这种情况下导向装置,特别是滑环导向装置和弹簧装置,特别是拉力弹簧可以设置在第二端区内,而杠杆机构优选设置在靠背框的中间区域内。因此相应地可以具有各自作用于框架件的两个拉力弹簧、两个滑环导向装置和两个杠杆机构。
为达到完全松开的目的,提出一种汽车座椅,包括具有靠背框的靠背,用于在靠背靠近乘客的正面上容纳乘客的后背、依据前述实施方式所述的头枕装置,该装置通过弹簧加载的杠杆机构可转动支承在靠背框上,其中,头枕在支承位置上可相对于其静止位置向前移动设置。
保持机构通过弹簧加载杠杆机构的可转动性依据现有技术可以这样设计,使第二端区在汽车座椅的安装位置上在闭锁力对接受装置的作用下,不是在环绕保持机构支承的一个圆上进行,而是与靠背框的正面或者与靠背的正面平行或者大致平行在闭锁力的方向上进行,而头枕在第一端区内与行驶方向上朝前的汽车座椅上的闭锁力相反,可以向前进入其支承位置。
闭锁和松开装置可以如上面进一步详细介绍的那样包括导向装置,用于以具有封闭式轨迹分布的滑环导向装置方式引导保持机构。滑环导向装置可以具有滑道或者滑槽,里面具有头枕处于基本位置的第一支点和头枕处于支承位置的第二支点。此外可以具有导向件,其作用于或者配合到滑环导向装置上面或者内部并可通过轨迹分布移动。滑环导向装置这样设置,使两个支点在闭锁力的方向上彼此相距设置。
最好滑道如上所述具有设置在轨迹平面上和大致类似于心脏形曲线或者心脏线的轨迹分布,包括向外尖端上的第一支点、向内尖端上的第二支点和两个作为转向止挡构成的回转点,第一转向止挡和第二转向止挡。滑环导向装置和导向件最好可彼此回转运动设置在轨迹平面上。
滑环导向装置可以环绕与保持机构的纵向延伸大致垂直的回转轴可回转设置在保持框上,优选设置在靠背框上。在这种情况下,回转轴与轨迹平面垂直并在靠近第一支点的回转点上和轨迹分布的外面定位。此外,轨迹平面设置在保持机构的纵向延伸方向上和闭锁力的方向上,也就是说,两个方向可与轨迹平面平行分布。轨迹分布在该位置上可以具有导向件可从第一支点导入第一回转点的上部段和导向件可从第二回转点导入第一支点的下部段。上述大致类似于心脏形曲线或者心脏线的平面轨迹分布及向外尖端上的第一支点、向内尖端上的第二支点和两个作为转向止挡构成的回转点,第一转向止挡和第二转向止挡,一般情况下大致在第二支点的高度上直至回转点的高度上具有其最大宽度,也就是其最大横向延伸。因此,由于回转运动的支承靠近第一支点,仅需要环绕回转轴相当小的回转区,以便可以实现通过轨迹分布时导向件在滑道内所需的相对横向运动,而无需其余的保持机构相应在横向上移动。该保持机构因此在闭锁力的影响下,尽管固定在其上面的导向件通过,仍可以要求与正面大致垂直运动。
借助上述的弹簧装置可以向导向件施加弹簧力,其与轨迹平面相关具有从第二支点到第一支点直线方向上优选较大的力分量和与其垂直和向下优选较小的力分量。弹簧装置最好具有至少一个拉力弹簧,其可以作用设置在保持机构的第二端区与靠背框之间并在闭锁力或者闭锁力方向上力的作用下张紧或进一步张紧。拉力弹簧可以在保持机构或保持框端区的末端上将其与靠背框连接。
滑道可相对于滑道在其分布上环绕其设置的几何形状中心具有内侧壁和外侧壁。导向件可以在第一支点以及两个回转点上紧贴在外侧壁上并在第二支点上紧贴在内侧壁上。因此导向件可以借助弹簧力与各自的侧壁接触,而其通过与弹簧力相反作用的闭锁力或与弹簧力相反作用的打开力的作用与外侧壁相反压入回转点。
假设由乘客乘坐的汽车座椅利用其正面设置在汽车的行驶方向上。在正常行驶状态下头枕处于基本位置上,在该位置上导向件与行驶方向相反力量合理地处于行驶方向上前面位置的第一静止位置上。乘客的头部一般情况下在头枕的该位置上可以离开头枕。这一点大多数情况下是乘客所希望的,因为长时间紧贴头枕感觉不舒服。通过闭锁力逆弹簧力的作用,例如在导入所述第一碰撞阶段上的碰撞情况下,导向件可以从其第一静止位置向第一转向止挡导入第一回转位置。头枕相应地为提早支承头部向前送入行驶方向上的后部位置。只要闭锁力的作用小于弹簧力的作用,特别是如开头所述在第二碰撞阶段中,导向件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并在导向件在与弹簧力方向上的实际位置相关的后侧壁上滑动下导入第二支点。头枕相应地可以从其后部位置送入行驶方向上略微继续靠前的位置,在该位置上头枕并因此乘客紧贴在其上面的头部可以逆行驶方向力作用保持,因为在这里导向件在其第二静止位置上可以逆行驶方向力量合理地保持在滑环导向装置上。
为将头枕在碰撞后重新送回其基本位置,通过将打开力直接导入头枕的力导入面,头枕可以进入类似于第一碰撞阶段期间后部位置的行驶方向上的后部位置。乘客实践上可以抓住头枕并在行驶方向上运动,由此滑环导向装置上的导向件自动从第二静止位置向第二转向止挡运动到第二回转位置内。只要打开力的作用小于弹簧力的作用,也就是例如随着放开头枕,导向件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并在与导向件在弹簧力方向上的实际位置相关的后侧壁上滑动下从第二回转点导入第一支点并因此重新返回。在此期间,头枕运动到其基本位置内,在该位置上它可以逆行驶方向力作用保持,因为在这里导向件在其第二静止位置上可以逆行驶方向保持在滑环导向装置上。因此通过两次导入力、闭锁力和打开力重新达到头枕的基本位置,而无需外部的打开件。
依据目的靠背在靠背的纵向延伸上包括具有靠背框的各自框段的两个侧面的窄纵侧区。在这两个框段上可以各自设置杠杆机构、导向装置和/或者弹簧装置。因此杠杆机构、导向装置和/或者弹簧装置可以各自在至少两个彼此相距的点或者区域上机械稳定地作用于靠背框。此外,这些点可以各自按照相同的高度设置在靠背框上。
接受装置可以有效地直接设置在靠背正面的下面。该装置为此可以具有用于接受闭锁力的冲击板,其最好设置在保持框段之间。接受装置可以这样设置,使其至少大致在汽车座椅上的一位中等身材乘客胸椎区域的高度上定位。但接受装置也可以通过乘客的全部后背区域或者后背和骨盆区域延伸和/或者设置在确定的靠背高度上。
为完全实现该目的,此外提出一种用于闭锁和松开头枕装置头枕的方法,该装置具有弹簧加载的保持机构、闭锁和松开装置和依据前述实施方式所述的头枕,该头枕设置在依据前述实施方式所述的汽车座椅上,其中,头枕处于基本位置上和保持机构与其在中间区域内通过杠杆机构的纵向延伸相关可转动设置在靠背框上,头枕与该纵向延伸相关设置在第一端区上和接受闭锁力的接受装置与该纵向延伸相关设置在保持机构与第一端区相反的第二端区上。该方法具有以下方法步骤:
闭锁力在向接受装置正面的导入方向上导入保持机构和头枕与导入方向相反从其静止位置移入支承位置,
打开力与导入方向相反直接导入头枕装置凸出靠背段的作为力导入面构成的外表面,其中,外表面至少部分对着导入方向和头枕从支承位置移入静止位置。
第一方法步骤相当于两个碰撞阶段,其中头枕与首先相距的头部反向引导并然后连同紧贴的头部保持在支承位置上。第二方法步骤用于在事故后松开头枕。因此通过两次的力导入可以重新达到随着第一力导入离开的起始状态。
导向装置可以包括具有滑道或者滑槽的滑环导向装置,后者可以具有封闭式的轨迹分布和设置在轨迹平面上和大致类似于心脏形曲线或者心脏线的分布,包括头枕可以设置在基本位置的向外尖端上的第一支点、头枕可以设置在支承位置的第二向内尖端上的第二支点和两个作为转向止挡构成的回转点,第一转向止挡和第二转向止挡,以及通过具有与头枕装置连接的导向件,其为引导保持机构可以配合到滑道并可通过滑道的轨迹分布引导,该方法可以具有以下方法步骤:
导向件随着闭锁力的导入克服通过保持机构的弹簧加载作用的弹簧力从第一静止位置向第一转向止挡导入和移入第一转向位置,
只要闭锁力大于作用于弹簧加载的保持机构和逆闭锁力的弹簧力,导向件就紧贴在第一转向位置上,
在闭锁力降低或者其卸载的情况下,导向件借助第一转向止挡的弹簧力从第一转向位置导入和移入第二静止位置,
导向件随着打开力的导入克服弹簧力从第二静止位置向第二转向止挡导入和移入第二回转位置,以及
随着打开力的降低或者其卸载,导向件借助第二转向止挡的弹簧力从第二回转位置导入和移入第一静止位置。
因此前两个方法步骤相当于上述的碰撞阶段,其中头枕与头部反向引导。第三方法步骤相当于第二碰撞阶段,其中头部逆行驶方向防止移动保持。第四和第五方法步骤涉及打开,其可以在事故后或闭锁后的任何一个时间点上实施,因为头枕在导向件的第二静止位置(亦如在第一静止位置)上逆行驶方向防止移动保持。
下面借助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无座椅面蒙面材料的汽车座椅靠背的俯视图;
图2示出图1的II部分;
图3a示出靠背及乘客处于基本位置的示意侧视图;
图3b示出滑环导向装置及导向件处于第一静止位置图3a的IIIb部分;
图4a示出靠背及乘客处于第一碰撞阶段的示意侧视图;
图4b示出滑环导向装置及导向件处于第一转向位置图4a的IVb部分;
图5a示出靠背及乘客处于第二碰撞阶段的示意侧视图;
图5b示出滑环导向装置及导向件处于第二静止位置图5a的Vb部分;
图6a示出无乘客的靠背和在闭锁力直接作用于头枕情况下的示意侧视图;以及
图6b示出滑环导向装置及导向件处于第二转向位置图6a的VIb部分。
附图标记
1     靠背
2     汽车座椅
3     靠背框
4     头枕装置
5     头枕
6     保持机构
7     保持框
8     第一端区
9     闭锁和打开机构
10    弹簧装置
11    拉力弹簧
12    中间区域
13    杠杆机构
14    第二端区
15    接受装置
16    接受面
17    力导入面
18    导向装置
19    滑环导向装置
20    导向件
21    导向杠杆
22    滑道
23    第一支点
24    第一转向止挡
25    前侧壁
26    拐点
27    后侧壁
28    第二支点
29    第二转向止挡
B     乘客
E     打开力
e     松开方向
f     行驶方向
K     弹簧力
s     回转轴
V     闭锁力
v     闭锁力方向
R1    第一静止位置
R2    第二静止位置
U1    第一转向位置
U2    第二转向位置
μ    回转角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汽车座椅2靠背1的俯视图,其中,为便于看清去掉了常见的汽车座椅蒙面材料。靠背1具有靠背框3,上面安装具有头枕5的头枕装置4,该头枕利用靠近图3-6示意示出的乘客B的正面和远离乘客B的背面构成。头枕装置4此外包括具有保持框7的弹簧加载的保持机构6,该保持框利用第一端区8从汽车座椅2凸出纵向延伸并可相对于靠背框3移动与其连接。头枕5安装在第一端区8内的端侧,图1示出头枕5处于可向前自由运动的基本位置上。对此,设置保持机构6的闭锁和松开装置9并为其弹簧加载具有弹簧装置10,弹簧装置10具有两个拉力弹簧11,它们各自向保持机构施加图3-6所示的弹簧力K,在靠背框3与保持框7之间张紧。此外,保持机构6在其保持框7上在中间区域12内通过杠杆机构13可转动这样铰接在靠背框3上,使其利用设置在靠背1上的其第二端区14大致与行驶方向F垂直可相对于靠背框3运动。在保持框7的第二端区14内,此外设置具有接受面16的接受装置15,用于接受闭锁力V,其中,接受面16与靠背1的正面大致平行定位并可通过杠杆机构6与靠背1的正面大致平行运动。接受面16在靠背框3的上半部分并因此大致在乘客B的胸椎区域内定位。
头枕5在图1中处于基本位置上,在该位置上头枕5可以向前或者在正面设置在行驶方向f上的情况下在行驶方向f上自由运动,而其与行驶方向f相反方向通过保持框7支承。在作为闭锁力V设计并至少具有在闭锁方向v上或在这里与行驶方向f相反作用力的力分量作用下,头枕5可从基本位置移入图4a所示的支承位置,在该位置上,头枕5借助闭锁和松开装置9相对于与行驶方向f相反的运动支承。在支承位置上,头枕5如借助附图还要进一步介绍的那样,与行驶方向f相反支承并可在行驶方向f上运动。依据本发明,闭锁和松开装置9具有头枕5或者从保持机构6的靠背1凸出的第一端段8的向后移动或者与行驶方向f相反移动的外表面,该外表面作为力导入面17,用于将作为松开头枕5的打开力E设计的力直接导入头枕装置4中。
闭锁和松开装置9为此具有导向装置18,借助其保持机构6连同头枕5与汽车座椅2或靠背框3相关可在一种封闭的运动过程中进行运动。导向装置18包括具有一种附图中详细示出并在轨迹平面上延伸的封闭式轨迹分布的滑环导向装置19和销子形导向件20,其嵌入用于其导向的滑环导向装置19内。滑环导向装置19可环绕回转轴s与闭锁力方向v垂直并与保持框7的纵向延伸垂直可回转支承在保持框上。导向件20端侧和侧面向外在回转轴s的方向上从导向杠杆21延伸并与导向杠杆21固定连接。导向杠杆21大致在行驶方向f上再从保持框7外延。
图3-6以简单示意图示出头枕装置4和靠背框3的单个部件在一种过程中的共同作用,该过程例如在追尾事故时,也就是说,在一辆未示出的汽车以中等或者较小的运动能量与乘客B在这里未进一步示出的汽车追尾的作用下可能出现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汽车座椅2在图示中在行驶方向f上向前。图3a、4a、5a和6a分别以侧视图示出靠背1和乘客B。图3b、4b、5b和6b则与行驶情况相应分别示出具有图3a、4a、5a和6a分别示出的滑环导向装置19的部分。
图3a示出一种常见的行驶情况,其中乘客B的头部远离头枕5,背部靠在靠背1上,其中,头枕5处于头枕5可向前在行驶方向f上自由运动的基本位置上,而其与行驶方向f相反通过保持框7支承。现借助图3b对这一点进行说明。图3b如图4b、5b和6b中那样,示出滑环导向装置19,它具有在其轨迹分布中封闭的滑道22,销子形的导向件20与其配合。滑环导向装置19可环绕回转轴s回转设置在靠背框3上,后者靠近第一支点23设置并在这里与图平面垂直延伸。图3b、4b、5b和6b示出回转角μ,其表明滑环导向装置19相对于靠背框3以附图中所示的步骤回转,而导向件20通过导向杠杆21与保持框7固定连接。导向件20为其导向利用其外壳面部分紧贴在滑道22的侧面内侧壁上。因为导向件20侧面固定在导向杠杆21上,后者再与保持框7固定连接,所以导向件20只能在保持框可以运动的运动方向上在滑道22上运动。该保持框如此前详细介绍的那样,通过杠杆机构13可基本上在与靠背1的正面垂直的方向上运动。
汽车座椅的靠背1以其正面设置在行驶方向f上。头枕5在导向件20(图3b)的第一静止位置R1中处于基本位置上,也就是行驶方向f上的前部位置上(图3a)。乘客B的头部一般情况下在头枕5的该位置上远离头枕(图3a)。通过克服弹簧力K的闭锁力V的作用,例如在开头所述第一碰撞阶段的碰撞情况下,导向件20从其第一静止位置R1向第一转向止挡24导入第一转向位置U1(图4b),其中,导向件20在弹簧力K方向上的前侧壁25上滑动。滑道22在该行程段上形成拐点26,从该拐点起可回转支承的滑环导向装置19更强地向上回转。因此滑道22的分布以其净宽度的至少一半下降。头枕5同时为提早支承头部向前进入行驶方向f上的后部位置(图4a)。只要闭锁力V的作用小于弹簧力K的作用,导向件20就在弹簧力K的作用下并在与导向件20的实际位置相关的弹簧力K方向上后侧壁27上的滑动下,从第一转向止挡24导入第二支点28(图5b)。由于拐点26的作用,导向件20不返回到第一静止位置R1内。头枕5相应地从其后部位置进入行驶方向f上略微继续前置的位置内,在该位置上,头枕5并因此乘客B紧贴在其上面的头部逆行驶方向f力作用保持,因为在这里导向件20在其第二静止位置R2内在行驶方向f上保持在滑环导向装置19内(图5a)。在两个步骤中,滑环导向装置19向上回转。
头枕5在事故后重新返回图3a所示的其基本位置。为此打开力E直接导入头枕5,通过例如乘客B使对乘客来说很容易达到的该向后移动的力导入面17导入行驶方向f,也就是说,通过乘客将头枕5手动向前拉入行驶方向f(图6a)并再松开(图3a)。在这种情况下,头枕5首先进入行驶方向f上的后部位置,在该实施例中该位置类似于第一碰撞阶段期间的后部位置(图4a)。同时滑环导向装置19或滑道22内的导向件20自动从第二静止位置R2在弹簧力K下前侧壁24上的滑动下向第二转向止挡29运动到第二转向位置U2内并与第二转向止挡29接触。在这种情况下,滑环导向装置19继续向上回转。只要乘客B松开头枕5或者缓慢放松将其向行驶方向f引导,打开力E对保持机构6的作用就会小于弹簧力K的作用,而且导向件20在弹簧力K的作用下并在与导向件20的实际位置相关的弹簧力K方向上后侧壁27上的滑动下,从第二转向止挡29的第二转向位置U2中导入第一静止位置R1并因此第一支点23内并因此重新返回。同时头枕5在弹簧力K的作用下移入其重新向行驶方向f力作用保持的其基本位置(图3a),因为导向件20在其第二静止位置R2内向行驶方向f保持在滑环导向装置19中。
随着闭锁力的导入,头枕5借助滑环导向装置19从其基本位置通过行驶方向f上的后部位置导入支承位置。随着通过在行驶方向f上直接导入头枕5内的打开力E的导入,该头枕从其支承位置首先导入行驶方向f上的后部位置并随后通过松开或者放开头枕返回基本位置。

Claims (26)

1.头枕装置,用于包括具有靠背框的靠背的汽车座椅,具有头枕,其利用一个靠近乘客的正面和一个远离乘客的背面构成,具有弹簧加载的保持机构,其在安装位置上利用第一端区从汽车座椅凸出纵向延伸并可相对于靠背框运动地与所述靠背框连接,以及具有保持机构的闭锁和松开装置,其中,头枕固定在第一端区内,通过保持机构在一种作为闭锁力设计并至少以力分量在闭锁方向上作用的力作用下,从头枕可向前自由运动的基本位置运动到头枕借助闭锁和松开装置闭锁的支承位置内,并可借助闭锁和松开装置松开而从支承位置返回基本位置,其中,闭锁和松开装置(9)与头枕装置(4)在安装位置上从汽车座椅(2)凸出区域的一个外表面或者多个外表面进行力作用连接,所述外表面设计作为力导入面(17),用于将打开头枕(5)作为打开力(E)设计的力直接导入头枕装置(4),所述外表面至少利用所述打开力从背面的方向分量向后移动;
闭锁和松开装置(9)具有导向装置(18),借助所述导向装置(18),保持机构(6)连同处于头枕装置(4)安装位置内的头枕(5)以一种封闭式的运动过程在汽车座椅(2)的内部运动,其中,运动过程中具有头枕(5)处于基本位置的第一支点(23)和头枕(5)处于支承位置的第二支点(28);
导向装置(18)具有采用包括两个支点(23、28)的封闭式轨迹分布的滑环导向装置(19)和导向件(20),所述导向件(20)作用于或者配合到滑环导向装置(19)上面或者内部用于所述滑环导向装置(19)的导向。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枕装置,其特征在于,滑环导向装置(19)具有带滑道(22)或者滑槽的滑盘,所述滑道(22)或滑槽的轨迹分布基本上由彼此成角度连接的线性分段组成。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枕装置,其特征在于,滑道(22)具有设置在轨迹平面上和大致类似于心脏形曲线或者心脏线的轨迹分布,其轨迹分布包括向外尖端上的第一支点(23)、向内尖端上的第二支点(28)和两个构成第一转向止挡(24)和第二转向止挡(29)的回转点。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枕装置,其特征在于,滑环导向装置(19)可回转运动设置在汽车座椅(2)的靠背框(3)上和导向件(20)与保持机构(6)固定连接。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头枕装置,其特征在于,导向件(20)作为销子构成。
6.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头枕装置,其特征在于,销子侧面设置在导向杠杆(21)的 自由端上,所述导向杠杆(21)在安装位置上从保持机构(6)与闭锁力(V)相反向前延伸。
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枕装置,其特征在于,保持机构(6)在中间区域(12)内通过杠杆机构(13)可转动地设置在靠背框(3)上,而接受闭锁力(V)的接受装置(15)设置在保持机构(6)与第一端区(8)相反的第二端区(14)上。
8.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头枕装置,其特征在于,接受装置(15)具有正面设置在保持机构(6)上用于接受闭锁力(V)的接受面(16),所述闭锁力(V)在安装位置上正面作用于接受装置(15)。
9.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头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拉力弹簧(11)的弹簧装置(10),用于弹簧加载保持机构(6),拉力弹簧(11)设置在第二端区(14)内,利用一端与靠背框(3)连接并利用另一端与保持机构(6)连接以及向保持机构(6)施加拉力,所述拉力在安装位置上至少具有与闭锁力(V)相反的力分量。
10.按权利要求9所述的头枕装置,其特征在于,保持机构(6)具有保持框(7),所述保持框(7)至少在保持机构(6)通过杠杆机构(13)、导向装置(18)和/或者弹簧装置(10)与靠背框(3)连接的区域内具有两个在保持机构(6)的纵向上和彼此平行延伸的框架件,所述保持框(7)包括与保持机构(6)的正面平行的面;以及各自在相同高度上设置作用于框架件的杠杆机构(13)、滑环导向装置(19)和/或者弹簧装置(10)。
11.汽车座椅,包括具有靠背框(3)的靠背(1),用于在靠背(1)靠近乘客(B)的正面上容纳乘客(B)的后背,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枕装置(4),所述头枕装置通过弹簧加载的杠杆机构(13)可转动支承在靠背框(3)上,其中,头枕(5)在支承位置上可相对于其基本位置向前移动设置。
12.按权利要求11所述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闭锁和松开装置(9)包括导向装置(18),用于以具有封闭式轨迹分布的滑道(22)或滑槽的滑环导向装置(19)方式引导保持机构(6),滑道或滑槽内具有头枕(5)处于基本位置上的第一支点(23)和头枕(5)处于支承位置上的第二支点(28),所述导向装置(18)还包括导向件(20),所述导向件(20)作用于或者配合到滑环导向装置(19)上面或者内部并可通过轨迹分布移动,以及滑环导向装置(19)这样设置,使两个支点(23、28)以闭锁力(V)彼此相距设置。 
13.按权利要求12所述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滑道(22)具有设置在轨迹平面上和大致类似于心脏形曲线或者心脏线的轨迹分布,轨迹分布包括向外尖端上的第一支点(23)、向内尖端上的第二支点(28)和两个构成第一转向止挡(24)和第二转向止挡(29)的回转点,以及滑环导向装置(19)和导向件(20)可彼此回转运动设置在轨迹平面上。
14.按权利要求13所述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机构(6)具有保持框(7),滑环导向装置(19)环绕回转轴(s)可回转地设置在所述靠背框(3)或者保持框(7)上,所述回转轴(s)与所述轨迹平面垂直、并在所述轨迹分布的外面靠近第一支点(23)的回转点上定位,所述轨迹平面在保持机构(6)的纵向延伸方向上和闭锁力方向(v)上定位,以及轨迹分布具有导向件(20)可从第一支点(23)导入第一回转点的上部段和导向件(20)可从第二回转点导入第一支点(23)的下部段。
15.按权利要求12所述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借助弹簧装置(10)向导向件(20)施加弹簧力(K),所述弹簧力(K)在轨迹平面上具有从第二支点(28)到第一支点(23)直线方向上的较大力分量和与所述较大力分量垂直和向下的较小力分量。
16.按权利要求15所述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滑道(22)的轨迹分布环绕几何形状中心设置,滑道(22)相对于所述几何形状中心具有内侧壁和外侧壁,其中,导向件(20)在第一支点(23)以及两个构成第一转向止挡(24)和第二转向止挡(29)的回转点上紧贴在外侧壁上并在第二支点(28)上紧贴在内侧壁上。
17.按权利要求11所述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装置包括弹簧装置(10)用于弹簧加载保持机构(6),靠背在靠背(1)的纵向延伸上包括具有靠背框(3)的各自框段的两个侧面的窄纵侧区,杠杆机构(13)、导向装置(18)和/或者弹簧装置(10)各自设置在两个框段上。
18.用于闭锁和松开按权利要求1所述头枕装置(4)头枕(5)的方法,所述头枕装置具有弹簧加载的保持机构(6)、闭锁和松开装置(9)和头枕(5)并设置在按权利要求11所述的汽车座椅(2)上,其中,头枕(5)处于基本位置上,保持机构(6)在中间区域内通过杠杆机构(13)可转动设置在靠背框(3)上,头枕(5)设置在第一端区(8)上,接受闭锁力(V)的接受装置(15)设置在保持机构(6)与第一端区(8)相反的第二端区(14)上,具有以下方法步骤:
闭锁力(V)在朝向接受装置(15)正面的导入方向上导入保持机构(6),头枕(5)与导入方向相反地从其基本位置移入支承位置,
打开力(E)与导入方向相反地直接导入头枕装置(4)凸出靠背(1)段的作为力导 入面(17)构成的外表面,其中,外表面至少部分对着导入方向,头枕(5)从支承位置移入基本位置。
19.按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导向装置(18)包括具有滑道(22)的滑环导向装置(19),所述滑道(22)具有封闭式的轨迹分布和设置在轨迹平面上和大致类似于心脏形曲线或者心脏线的轨迹分布,轨迹分布包括头枕(5)处于基本位置上的向外尖端上的第一支点(23)、头枕(5)处于支承位置上的向内尖端上的第二支点(28)和两个构成第一转向止挡(24)和第二转向止挡(29)的回转点,以及具有与头枕装置(4)连接的导向件(20),所述导向件(20)为引导保持机构(6)配合到滑道(22)中并可通过滑道(22)的轨迹分布引导,其特征在于,
导向件(20)随着闭锁力(V)的导入克服通过保持机构(6)的弹簧加载作用的弹簧力(K)从第一静止位置(R1)向第一转向止挡(24)导入第一转向位置(U1),
随着闭锁力(V)的降低或者其卸载,导向件(20)借助弹簧力(K)从第一转向位置(U1)导入第二静止位置(R2),
导向件(20)随着打开力(E)直接导入头枕(5)或保持机构(6)从靠背(1)凸出的段内,克服弹簧力(K)从第二静止位置(R2)向第二转向止挡(29)导入第二回转位置(U2),以及
随着打开力(E)的降低或者其卸载,导向件(20)借助弹簧力(K)从第二回转位置(U2)导入第一静止位置(R1)。
20.按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机构的打开力(E)通过附加的部件,从而在预先规定的时间结束后自动打开。
21.按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的部件为电动机。
22.按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先规定的时间为碰撞后2-10秒之间。
23.按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机构的打开力(E)选择通过附加的外部打开部件产生。
24.按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的外部打开部件为按钮。
25.按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机构通过乘客在其碰撞向座椅回弹期间的回压自动打开。 
2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座椅(2)凸出区域为头枕(5)区域。 
CN2008100097162A 2007-01-29 2008-01-29 汽车座椅的头枕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346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7004382A DE102007004382A1 (de) 2007-01-29 2007-01-29 Kopfstützenvorrichtung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DE102007004382.3 2007-01-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34613A CN101234613A (zh) 2008-08-06
CN101234613B true CN101234613B (zh) 2012-09-26

Family

ID=393185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09716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34613B (zh) 2007-01-29 2008-01-29 汽车座椅的头枕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1950082B1 (zh)
CN (1) CN101234613B (zh)
DE (1) DE102007004382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316862A (en) 1996-09-05 1998-03-11 Autoliv Dev Vehicle seat headrest
US7097242B2 (en) 2003-02-06 2006-08-29 Lear Corporation Anti-backdriving active head restraint
US6779840B1 (en) 2003-08-27 2004-08-24 Lear Corporation Locking and unlocking mechanism for an active headrest for a vehicle seat
DE102004006873B3 (de) 2004-02-12 2005-06-30 Faurecia Autositze Gmbh & Co. Kg Kraftfahrzeugsitz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07004382A1 (de) 2008-07-31
EP1950082A3 (de) 2008-12-17
EP1950082A2 (de) 2008-07-30
EP1950082B1 (de) 2013-01-09
CN101234613A (zh) 2008-08-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06055B (zh) 车辆座椅
US6702377B2 (en) Vehicle seat back assembly
US7219958B2 (en) Child seat
CN101670795B (zh) 儿童限制系统-isofix
EP1134115B1 (en) Automotive seat-back structure
KR100789640B1 (ko) 자동차용 시트트랙 로크장치
US6631949B2 (en) Variable movement headrest arrangement
CN100475602C (zh) 具有用背板实现的靠背的后座
CN102485529A (zh) 用于车辆座椅的折叠栽头式结构
CN203739684U (zh) 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
JP6530612B2 (ja) 戸吊装置
CN1890131B (zh) 尤其用于机动车辆的车座
US20060163919A1 (en) Headrest for motor vehicle
JP6542540B2 (ja) 戸吊装置
JP2003513850A (ja) 高さ調整装置を有する車両用シート
CN101234613B (zh) 汽车座椅的头枕装置
CN1792668B (zh) 具有一个下框架和两对导轨的可向前移动的车辆座椅
CN101875322B (zh) 一种汽车座椅的吸能装置
JP3770452B2 (ja)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CN2923416Y (zh) 一种带双边锁止的汽车座椅滑轨
CN100377948C (zh) 包括可回缩挂车装置的车辆、特别是铁路车辆
CN202608602U (zh) 车载儿童汽车安全约束系统整体倾斜调档机构
US6302029B1 (en) Vehicle for fairground rides
JP7495591B2 (ja) 乗物用シート
CN109455127B (zh) 一体式激发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926

Termination date: 2019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