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34113B - 一种靶向于人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4的抗肿瘤小分子化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靶向于人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4的抗肿瘤小分子化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34113B
CN101234113B CN2007100370475A CN200710037047A CN101234113B CN 101234113 B CN101234113 B CN 101234113B CN 2007100370475 A CN2007100370475 A CN 2007100370475A CN 200710037047 A CN200710037047 A CN 200710037047A CN 101234113 B CN101234113 B CN 1012341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poptosis
tumor
purposes
compositions
c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03704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34113A (zh
Inventor
曹雪涛
李楠
裘建明
蒋华良
沈旭
段文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SMMU
Shanghai Institute of Materia Medica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SMMU
Shanghai Institute of Materia Medica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SMMU, Shanghai Institute of Materia Medica of CAS filed Critical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SMMU
Priority to CN20071003704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34113B/zh
Publication of CN1012341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341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341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341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生物信息学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药物虚拟筛选平台而合成的靶向肿瘤相关蛋白的新型抗肿瘤小分子先导化合物。该小分子化合物具有渗透性好,毒副作用小,结构简单,易于合成等优点。而且可以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联用,增强后者的肿瘤杀伤效应,从而起到治疗肿瘤的作用,所以有望发展成为一种抗肿瘤新药。本发明还涉及含有该小分子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和用途。

Description

一种靶向于人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4的抗肿瘤小分子化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和医学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生物信息学和计算机技术,经虚拟筛选得到的特异性抑制hPEBP4蛋白的小分子化合物,该小分子化合物具有靶向性抗肿瘤细胞hPEBP4蛋白功能、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导致肿瘤细胞凋亡的功能,从而起到治疗肿瘤的作用。本发明还涉及含有该小分子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并公开了将该化合物药物用于疾病治疗的方法,特别是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肿瘤是当今人类面临的第二大杀手。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基因信息的解码,科学家已经揭示了大量在肿瘤发生中起作用的分子。在这基础上,肿瘤靶向治疗应运而生。靶向治疗让海量的基因数据从实验室走向临床为病人服务,成为肿瘤学研究中最为激动人心的领域之一。可以说近二十年来肿瘤治疗领域取得的最显著的进展就在于多个靶向药物的投入使用。计算机辅助药物筛选借助软件在蛋白质三维结构图上直接与化合物实现对接和筛选,不仅大大缩短了传统药物研发的周期,而且具有针对性强,生物耐受性好,起效迅速,细胞渗透性强的优点,是肿瘤靶向治疗的一支生力军。
人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4(hPEBP4)是新近发现的一个新基因。它在卵巢、乳腺、前列腺、和B淋巴系肿瘤中普遍高表达,而在正常组织未见表达。王晓健等在2004年第一次报道该基因的过表达与乳腺癌细胞抗TNF-α引起的凋亡有关,其抑制凋亡的机制和hPEBP4结合Raf-1和MEK而阻断下游信号的活化有关(Wang X,et al,J Biol Chem,2004,279:45855-45864)。另有实验表明hPEBP4可能也参与抑制了TRAIL引起的前列腺癌的凋亡。肿瘤发病机制经过一百多年的探索至今尚未彻底阐明,但对凋亡信号的逃逸(“evasion ofapoptosis”)参与了细胞癌变过程的观点已被广泛接受(Hanahan,D.&Weinberg,R.A.Cell,2000,100:57-70)。既然hPEBP4只是特异性的在肿瘤细胞高表达而且参与了肿瘤对凋亡信号的抵抗,因此针对该分子的小分子化合物可能能够取消其凋亡抑制功能,将有可能和TNF-α等药物联用,开辟一条治疗肿瘤的新路。
另外,虽然已经开发了一些抑制肿瘤生长的化合物,然而人们仍需要开发新的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活性的化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活性的化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就是提供所述化合物的用途。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4-(3-(2-苯基喹啉-4-羰基)硫脲基)苯甲酸的用途,用于制备治疗肿瘤、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组合物。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组合物是药物组合物。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组合物还含有致凋亡化疗药物。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致凋亡化疗药物包括肿瘤坏死因子,更佳地为人TNFα。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剂型是片剂、胶囊、粉末剂、颗粒剂、混悬剂、或注射剂。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肿瘤或肿瘤细胞是表达hPEBP4蛋白的肿瘤或肿瘤细胞。较佳地,所述的肿瘤选自下组:乳腺癌、肺癌、胃癌、结肠癌、前列腺癌、肝癌等;更佳地,所述的肿瘤选自下组:乳腺癌。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组合物,所述的组合物含有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以及4-(3-(2-苯基喹啉-4-羰基)硫脲基)苯甲酸和致凋亡化疗药物。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致凋亡化疗药物是肿瘤坏死因子。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组合物还含有选自下组的治疗剂:TRAIL、TGF-β、IFN-α、血管他丁(Angiostatin)、内皮他丁(Endostatin)、甘磷酰芥、血卟啉、石蒜碱内铵盐、鸦胆子乳、足叶乙甙(即依托泊甙)、脱水卫矛醇、阿霉素、三苯氧胺、5-氟尿嘧啶、去甲斑螯素、双呋喃氟尿嘧啶、葫芦素、三尖杉酯碱、冬凌草乙素、马蔺子甲素、云芝糖肽、阿糖胞苷、卡波铂、紫杉醇、香菇多糖、氟他胺、异环磷酰胺、乌苯美司、醋酸亮丙瑞林、脱氧氟尿苷、洛波铂、依林诺特肯、来屈唑和替尼泊甙。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4-(3-(2-苯基喹啉-4-羰基)硫脲基)苯甲酸和致凋亡化疗药物之间重量比为1∶1000至1000∶1。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4-(3-(2-苯基喹啉-4-羰基)硫脲基)苯甲酸的用途,用于制备人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4的抑制剂。
在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由4-(3-(2-苯基喹啉-4-羰基)硫脲基)苯甲酸和肿瘤坏死因子构成的混合物的用途,所述混合物被用于制备治疗肿瘤、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组合物。
在另一优选例中,本发明所针对的肿瘤是生长过程中hPEBP4蛋白表达异常的肿瘤,如乳腺癌。
在本方面的第五方面中,提供了一种治疗肿瘤的方法,它包括步骤:给需要治疗的哺乳动物对象施用本发明的小分子化合物。
在另一优选例中,该方法还包括在施用本发明小分子化合物之前、之中或之后施用其他的肿瘤化疗药物,尤其是肿瘤坏死因子等致凋亡化疗药物。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小分子化合物DC240042的结构式;
图2显示了DC240042和hPEBP4体外结合的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结果;
图3显示了DC240042增强TNF-α引起的细胞生长的抑制;
图4显示了DC240042增强TNF-α诱导的细胞凋亡;
图5显示了siRNA干扰后MCF-7细胞中hPEBP4表达的蛋白印迹检测;
图6显示了干扰hPEBP4表达后DC240042和TNF-a的协同促凋亡效应消失;
图7显示了DC240042的促凋亡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
图8显示了DC240042的促凋亡作用具有时间依赖性;
图9显示了DC240042协同TNF-a抑制MCF-7细胞的锚着非依赖性生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人经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发现部分肿瘤细胞内hPEBP4的表达往往升高,抑制hPEBP4的表达和功能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体内外的致瘤活性。本发明人运用软件从数万个侯选化合物中筛出了若干可能会和hPEBP4蛋白结合的小分子化合物;随后运用体外结合实验和MTT的方法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了第二轮筛选,首次得到一个可以强烈增强TNF-α对乳腺癌细胞系MCF-7增殖抑制作用的化合物DC240042。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本发明。
具体而言,本发明人的研究表明,hPEBP4在乳腺癌肿瘤组织中的选择性高表达,而在正常乳腺组织中未见表达,提示hPEBP4可能与肿瘤发生及生长密切相关。
在L929细胞系内,hPEBP4的过表达可明显抵制TNF-α诱导的凋亡,促进细胞生长,提示其可能是一个具有抗凋亡作用的的分子。
本发明人的研究还发现,在高表达hPEBP4的乳腺癌肿瘤细胞内,抑制hPEBP4的表达可增强乳腺癌肿瘤细胞对TNF-α诱导凋亡的敏感性,抑制肿瘤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提示hPEBP4很可能是治疗乳腺癌的作用靶点。
因此,本发明人的研究表明,抗凋亡作用的的分子hPEBP4在细胞生长调控、细胞凋亡、肿瘤发生等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hPEBP4很可能在临床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中作为潜在的候选靶标。
在此基础上,本发明人筛选了大量的化合物,从而获得了一种可有效抑制肿瘤的小分子化合物,所述的小分子化合物特异性地在蛋白水平靶向抗凋亡分子-hPEBP4蛋白,对表达hPEBP4的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进行干预,从而有效抑制hPEBP4的功能,达到抗肿瘤效果。
活性成分
如本文所用,术语“本发明的小分子化合物”、“化合物DC240042”或“本发明化合物”、“本发明的硫脲基苯甲酸衍生物”可互换使用,都指出小分子化合物4-(3-(2-苯基喹啉-4-羰基)硫脲基)苯甲酸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和活性衍生物。
4-(3-(2-苯基喹啉-4-羰基)硫脲基)苯甲酸是一种靶向于人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hPEBP4)的先导化合物,其结构式如下:
Figure G200710037047520070215D000051
(式I)
4-(3-(2-苯基喹啉-4-羰基)硫脲基)苯甲酸是一种已知化合物,可从商业途径购买到(如可购自从荷兰Specs公司),也可常规的有机合成方法制备获得。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活性成分”指这样的小分子化合物:所述的化合物与人hPEBP4蛋白能够相互结合,并且所述的化合物与TNFα联合可使乳腺癌MCF-7细胞的生长降低到70%以上。
如本文所用,本发明中所用的硫脲基苯甲酸衍生物可以以由药学上或生理学可接受的酸或碱衍生的盐形式使用。这些盐包括(但不限于)与如下无机酸形成的盐:如盐酸、硫酸、硝酸、磷酸,以及与有机酸形成的盐,而有机酸则指乙酸、草酸、丁二酸和马来酸。其他盐包括:与碱金属或碱土金属(如钠、钾、钙或镁)形成的盐,以及以酯、氨基甲酸酯或其他常规的“前体药物”的形式(当以这种形式给药时,在体内可转化成活性部分)。
一类特别优选的盐是钠盐或钾盐。
本发明的小分子化合物能有效抑制人hPEBP4蛋白的功能,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具体地,本发明的小分子化合物在分子水平针对人hPEBP4蛋白,对阳性表达人hPEBP4蛋白的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进行逆转。实验已证明:(1)抑制hPEBP4的表达和功能可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2)体内抑制hPEBP4的表达和功能可抑制肿瘤细胞的体外致瘤性;(3)抑制hPEBP4的表达和功能可抑制肿瘤细胞体内的生长。
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还包括含有硫脲基苯甲酸衍生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药物组合物。本发明的硫脲基苯甲酸衍生物及其药物组合物可用于治疗癌症肿瘤,即给哺乳动物施用安全有效量的硫脲基苯甲酸衍生物。
本发明化合物可单独直接用于疾病治疗,还可与其他治疗剂联用,如TNF-α、TRAIL、TGF-β、IFN-α、血管他丁(Angiostatin)、内皮他丁(Endostatin)、甘磷酰芥、血卟啉、石蒜碱内铵盐、鸦胆子乳、足叶乙甙(即依托泊甙)、脱水卫矛醇、阿霉素、三苯氧胺、5-氟尿嘧啶、去甲斑螯素、双呋喃氟尿嘧啶、葫芦素、三尖杉酯碱、冬凌草乙素、马蔺子甲素、云芝糖肽、阿糖胞苷、卡波铂、紫杉醇、香菇多糖、氟他胺、异环磷酰胺、乌苯美司、醋酸亮丙瑞林、脱氧氟尿苷、洛波铂、依林诺特肯、来屈唑和替尼泊甙等。此外,还可与抗肿瘤的中药(或其制剂)合用。
一种优选的药物组合物还含有致凋亡化疗药物,尤其是肿瘤坏死因子如人肿瘤坏死因子α等。
当硫脲基苯甲酸衍生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用于治疗肿瘤时,它可与一种或多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混合,如溶剂、稀释剂等,从而形成药物组合物。
液态载体包括:无菌水、聚乙二醇、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食用油(如玉米油、花生油和芝麻油),而固态载体包括:淀粉、乳糖、磷酸氢钙、微晶纤维素、蔗糖和白陶土,只要适合活性成分的特性和所需的特定给药方式。在制备药物组合物中通常使用的佐剂也可有利地被包括,例如调味剂、色素、防腐剂和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维生素C、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和叔丁基羟基茴香醚(BHA)。
通常,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包括以下剂型:如下口服给药:片剂、胶囊、可分散的粉末、颗粒或悬浮液(混悬剂)(含有如约0.05-5%悬浮剂(助溶剂))、糖浆(含有如约10-50%糖)、和酏剂(含有约20-50%乙醇),或者以无菌可注射溶液或混悬剂形式(在等渗介质中含有约0.05-5%助溶剂)进行非肠胃给药。这些药物制剂通常可含有与载体混合的约0.5-99.5wt%,较佳地2.5-90wt%,更佳地5%-60wt%(重量)的活性成分(硫脲基苯甲酸衍生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按组合物的总重量计。
在制备药物组合物时,通常,可将这些本发明的化合物配制于无毒的、惰性的和药学上可接受的水性载体介质中,其中pH通常约为5-8,较佳地pH约为6-8,尽管pH值可随被配制物质的性质以及待治疗的病症而有所变化。
配制好的药物组合物可以通过常规途径进行给药,其中包括(但并不限于):瘤内、肌内、腹膜内、静脉内、皮下、皮内、口服或局部给药。优选静脉给药方式。
本发明所用的硫脲基苯甲酸衍生物也可肠胃外或腹腔内给药。也可在适当混合有表面活性剂(如羟丙基纤维素)的水中制备这些活性化合物(作为游离碱或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溶液或悬浮液。还可在甘油、液体、聚乙二醇及其在油中的混合物中制备分散液。在常规储存和使用条件下,这些制剂中含有防腐剂以防止微生物生长。
适应于注射的药物形式包括:无菌水溶液或分散液和无菌粉(用于临时制备无菌注射溶液或分散液)。在所有情况中,这些形式必须是无菌的且必须是流体以易于注射器排出流体。在制造和储存条件下必须是稳定的,且必须能防止微生物(如细菌和真菌)的污染影响。载体可以是溶剂或分散介质,其中含有如水、醇(如甘油、丙二醇和液态聚乙二醇)、它们的适当混合物和植物油。
在使用本发明所述的硫脲基苯甲酸衍生物时,还可与其他肿瘤治疗手段(如放疗)或其他治疗剂(如TNFα等)联用。
所用的活性成分的有效剂量可随给药的模式和待治疗的疾病的严重程度而变化。然而,通常当本发明化合物每天以约0.05-500mg/kg动物体重(较佳地0.1-100mg/kg体重,更佳地0.5-50mg/kg体重给药)的剂量给予时,能得到令人满意的效果,较佳地每天以1-4次的剂量给予,或以缓释形式给药。对大部分大型哺乳动物而言,每天的总剂量约为1-1000mg或更高,较佳地5-500mg。适用于内服的剂量形式,包含与固态或液态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混合的约0.5-500mg的活性化合物。可调节此剂量方案以提供最佳治疗应答。例如,由治疗状况的迫切要求,可每天给予若干次分开的剂量,或将剂量按比例地减少。
从易于制备和给药的立场看,优选的药物组合物是液态组合物。硫脲基苯甲酸衍生物的静脉给药是优选的。
保健品组合物
除了制备药物组合物用于治疗肿瘤之外,在本发明中,还可将硫脲基苯甲酸衍生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提取物用于制备保健品组合物,从而用于辅助治疗肿瘤。
在本发明中,保健品组合物含有安全有效量(如0.01-99wt%)的硫脲基苯甲酸衍生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提取物和药学上可接受(或保健品上可接受)的载体。
本发明的保健品组合物可与药物组合物一样含有相同含量的硫脲基苯甲酸衍生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提取物。通常,保健品组合物中硫脲基苯甲酸衍生物的含量(纯度)可略低一些,例如含0.01-50wt%硫脲基苯甲酸衍生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本发明的保健品组合物,可以通过常规方法制成任何常规的制剂形式,优选的是片剂、口服液、颗粒剂和胶囊制剂。
本发明的主要优点在于:
(a)本发明针对人hPEBP4蛋白的结构所设计的小分子化合物,可有效靶向抑制抗凋亡分子——hPEBP4蛋白,从而用于癌症治疗;
(b)本发明的小分子化合物还可以与其它药物和治疗手段联合,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例如Sambrook等人,分子克隆:实验室手册(New York: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Press,1989)中所述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
实施例
细胞系
MCF-7细胞系:ATCC:HTB-22(购自ATCC),这是一种阳性表达hPEBP4的乳腺癌肿瘤细胞系。
MCF-7细胞系的培养方法如下:细胞接种于含10%的小牛血清的RPMI1640(Invitrogen公司)培养液,置于37摄氏度、体积分数为5%的CO2培养箱中常规培养,实验前无药培养两周。
实施例1
小分子化合物(DC240042)的筛选
采用计算机辅助的虚拟筛选方法进行。
首先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利用计算机软件建立hPEBP4的三维结构模型然后用DOCK4.0软件(美国Kuntz实验室)对购自荷兰Specs公司的化合物库(约28万个化合物)进行筛选,根据打分选取最好的8700个。继续使用FlexX软件进行对接,根据打分取前600个。接着使用市售的Autodock3.05软件以FlexX对接的构象为起始构象进行对接。对接的结果结合类药性分析和肉眼观察除去多余的相似化合物和明显不合理的,最后选取100个化合物。
其中,DC240042小分子化合物结构式如图1和式I所示,即4-(3-(2-苯基喹啉-4-羰基)硫脲基)苯甲酸。
(式I)
实施例2
小分子化合物(DC240042)与靶标hPEBP4蛋白的体外结合实验
对于选出的DC240042(购自荷兰Specs公司),通过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技术的biacore3000仪器(Amersham公司)实时跟踪生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结果证实DC240042与hPEBP4在体外有结合,图2所示为DC240042的hPEBP4体外结合曲线。由分析软件计算出来得到其解离常数R=10e-6。
实施例3
小分子化合物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
本实施例采用了常规的MTT法。方法如下:
先将MCF-7细胞以3000个细胞/孔的密度铺96孔板过夜,然后把小分子化合物DC240042以不同浓度单独或和20ng/ml终浓度的人TNF-a联合加入。44小时后每孔加入MTT(5mg/ml)10ul,37度孵育4小时后吸弃上清,用150μl二甲亚枫溶解紫色结晶后放置于酶标仪以570nm吸光度检测。
结果显示,DC240042可以在5-10μM终浓度显著增强TNF-α对细胞增殖的抑制,而其本身未对细胞造成显著的毒性作用的化合物。图3显示,5μM的DC240042显著增强TNF-α对MCF-7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
实施例4
DC240042化合物对TNF-α杀伤肿瘤细胞的增强效应的检测
将乳腺癌细胞系MCF-7细胞以30000个/孔铺24孔板,16-24小时后加入DC240042至终浓度10uM,4小时后再加入TNF-α至终浓度20ng/ml或50ng/ml。48小时后用荧光染料罗丹明123(R-123)和PI(Invitrogen公司)标记凋亡细胞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R-123/PI双阴性的细胞代表了早期凋亡的细胞,R-123阴性PI阳性的细胞代表晚期凋亡和死亡的细胞。
结果如图4所示,合用了20ng/ml TNF-α和DC240042的细胞凋亡率(约30%)显著性高于单独用TNF-α的细胞(约15%)。与50ng/ml的TNF-α联合后也存在这个效应,但相对协同率稍低于与20ng/mlTNF-α联合。
实施例5
小分子化合物DC240042抗肿瘤效应依赖于hPEBP4的存在
为了验证小分子化合物进入细胞后是否真正与hPEBP4发生了结合从而阻断了后者功能的发挥,本实施例通过siRNA技术抑制MCF-7细胞内hPEBP4的表达。如图5所示,转染siRNA48小时后,hPEBP4在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表明该蛋白的表达被成功抑制。
随后检测了DC240042对TNF-α诱导的细胞凋亡的协同增强效应(具体方法参见实施例4)。由图6可见,干扰了hPEBP4表达后,MCF-7细胞对联合运用TNF-α及DC240042跟单独用TNF-α所产生的凋亡差异消失。换言之,干扰hPEBP4表达后DC240042和TNF-α的协同促凋亡效应消失,这个结果从反面说明hPEBP4是小分子化合物DC240042发挥TNF-α协同作用所必须的。
实施例6
DC240042协同增强TNF-α的效应成剂量和时间依赖性
采用不同浓度的化合物与20ng/ml的TNF-α处理MCF-7细胞,48小时后收取细胞进行R-123/PI标记,然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情况。将每个浓度细胞的凋亡率减去背景的自发凋亡再除以单独用20ng/ml TNF-α所得到的相对凋亡比为纵坐标的值,以化合物浓度(ng/ml)作用横坐标的值。结果获得如图7所示的曲线图。
图7显示,随着化合物浓度的增加,相对凋亡数也随之增加,提示DC240042对TNF-α的效应的协同作用成剂量依赖性。
在本实施例中,还采用10uM的化合物浓度来检测TNF-α作用不同时间后细胞的凋亡率。根据不同时间细胞的凋亡率得到如图8的曲线。
图8显示,在不同的时间点联合运用化合物和TNF-α的凋亡率明显大于TNF-α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细胞的凋亡率都随之增加,提示DC240042对TNF-α的效应的协同作用成时间依赖性。DC240042的上述剂量和时间依赖性进一步确证了该化合物具有协同TNF-α促进细胞凋亡的能力。
实施例7
DC240042协同TNF-α抑制肿瘤细胞锚着非依赖性生长的能力
本实施例采用常规的半固体琼脂培养法。方法如下:
先在6孔板铺设终浓度为0.6%的低熔点软琼脂,待凝固。将血清饥饿24小时的MCF-7细胞用胰酶消化吹散成单个细胞悬液,细胞浓度为2×105/ml。然后将50μl的细胞悬液与1ml含10μmol化合物和(或)20ng/ml TNF-α的0.3%的琼脂混合,均匀铺在凝固了的底层琼脂上。每隔三天补加一次培养基。置于37度孵箱,三周后光镜下计数分析。
结果如图9所示,DC240042协同TNF-α组的细胞集落数(反映了细胞的锚着非依赖性生长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ctrl)、单独DC240042组、单独TNF-α组。
实施例8
药物组合物的制备
口服胶囊的制备
按常规方法混合以下成分,制得50个口服胶囊,每个含有:20毫克4-(3-(2-苯基喹啉-4-羰基)硫脲基)苯甲酸和180毫克可溶性淀粉。
本发明的化合物可特异性抑制人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4(hPEBP4),因此可用于治疗高表达该蛋白的肿瘤,如乳腺癌。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的结果表明,本发明化合物可稳定地抑制hPEBP4,协同TNF-α杀伤肿瘤细胞。
在本发明提及的所有文献都在本申请中引用作为参考,就如同每一篇文献被单独引用作为参考那样。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的上述讲授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4-(3-(2-苯基喹啉-4-羰基)硫脲基)苯甲酸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治疗乳腺癌、抑制乳腺癌细胞生长、和/或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的组合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物是药物组合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物还含有致凋亡化疗药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的剂型是片剂、胶囊、粉末剂、颗粒剂、混悬剂、或注射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乳腺癌或乳腺癌细胞表达hPEBP4蛋白。
6.一种用于治疗乳腺癌、抑制乳腺癌细胞生长、和/或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物含有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以及4-(3-(2-苯基喹啉-4-羰基)硫脲基)苯甲酸和致凋亡化疗药物。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致凋亡化疗药物是肿瘤坏死因子。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物还含有选自下组的治疗剂: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转化生长因子-β、干扰素-α、血管他丁、内皮他丁、甘磷酰芥、血卟啉、石蒜碱内铵盐、鸦胆子乳、足叶乙甙、脱水卫矛醇、阿霉素、三苯氧胺、5-氟尿嘧啶、去甲斑螯素、双呋喃氟尿嘧啶、葫芦素、三尖杉酯碱、冬凌草乙素、马蔺子甲素、云芝糖肽、阿糖胞苷、卡波铂、紫杉醇、香菇多糖、氟他胺、异环磷酰胺、乌苯美司、醋酸亮丙瑞林、脱氧氟尿苷、依林诺特肯、来屈唑和替尼泊甙。
9.一种4-(3-(2-苯基喹啉-4-羰基)硫脲基)苯甲酸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人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4的抑制剂。
10.一种由4-(3-(2-苯基喹啉-4-羰基)硫脲基)苯甲酸和肿瘤坏死因子构成的混合物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治疗乳腺癌、抑制乳腺癌细胞生长、和/或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的组合物。
CN2007100370475A 2007-02-01 2007-02-01 一种靶向于人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4的抗肿瘤小分子化合物 Active CN1012341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370475A CN101234113B (zh) 2007-02-01 2007-02-01 一种靶向于人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4的抗肿瘤小分子化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370475A CN101234113B (zh) 2007-02-01 2007-02-01 一种靶向于人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4的抗肿瘤小分子化合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34113A CN101234113A (zh) 2008-08-06
CN101234113B true CN101234113B (zh) 2011-10-26

Family

ID=399181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370475A Active CN101234113B (zh) 2007-02-01 2007-02-01 一种靶向于人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4的抗肿瘤小分子化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3411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10608B (zh) * 2009-02-24 2014-05-28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一种靶向于人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4的抗肿瘤小分子化合物
CN102106851B (zh) * 2010-12-15 2012-12-05 山东大学 鸦胆苦醇作为化疗药增效剂的应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77117A (zh) * 2002-08-19 2004-02-25 浙江大学免疫学研究所 新型人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其编码序列及用途
US20050288347A1 (en) * 2004-03-26 2005-12-29 Hodge Carl N Certain triazole-based compounds, compositions, and uses thereof
CN1732960A (zh) * 2004-08-10 2006-02-15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作为抑制hiv-1反式激活蛋白与反式激活应答序列rna结合用的磷脂酰乙醇胺脂质体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77117A (zh) * 2002-08-19 2004-02-25 浙江大学免疫学研究所 新型人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其编码序列及用途
US20050288347A1 (en) * 2004-03-26 2005-12-29 Hodge Carl N Certain triazole-based compounds, compositions, and uses thereof
CN1732960A (zh) * 2004-08-10 2006-02-15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作为抑制hiv-1反式激活蛋白与反式激活应答序列rna结合用的磷脂酰乙醇胺脂质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34113A (zh) 2008-08-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42722A (zh) 抗血管生成的方法
CN101429201A (zh) 柠檬酸小檗胺盐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234113B (zh) 一种靶向于人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4的抗肿瘤小分子化合物
CN103796647A (zh) 用于治疗脑癌的方法和组合物
CN105726527A (zh) 小分子化合物的用途及其组合物
CN102198125B (zh) 咖啡酸苯乙酯类衍生物在制备抗肿瘤血管形成的药物中的用途
CN109419803A (zh) 细胞自噬抑制剂与阿法替尼药物组合物及其在制备肿瘤增效制剂中的用途
CN104138369A (zh) 抗癌药物
CN110152001A (zh) 小分子化合物的用途及其组合物
CN102526038B (zh) 替莫唑胺的脑靶向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231047B (zh) 水溶性靶向激活的紫杉醇衍生物及其制备和用途
CN101287469A (zh) 5-(2-氯苯基)-1,2-二氢-7-氟-8-甲氧基-3-甲基-吡唑并[3,4-b][1,4]苯并二氮杂䓬的给药方案
CN101810608B (zh) 一种靶向于人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4的抗肿瘤小分子化合物
CN102631341B (zh) 蛇葡萄素钠治疗膀胱癌的新用途
CN105251023A (zh) AXL/c-Met抑制剂在制备逆转肾癌舒尼替尼耐药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03054802A (zh) 介入治疗肝癌的前阳离子/阳离子脂质体姜黄素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53114B (zh) 硝呋莫司在制备治疗癌症衍生的脑转移瘤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01423519A (zh) 粉防己碱有机酸盐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317835A (zh) 斑蝥素及其衍生物在制备肿瘤化疗增敏药物中的应用
Guan et al. Lentinan regulates the immune efficacy of macrophage for lung metastasis in triple negative breast
US20240058292A1 (en)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for treating cancer, and preparation method and use thereof
CN103483187A (zh) 4-乙氧基-2-羟基-6-甲基苯甲酸及其药用组合物和应用
CN103755652B (zh) 一种磺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应用
CN102260216A (zh) 5-氟尿嘧啶亲脂性衍生物碘化油
CN106565530A (zh) 一种氨基酸衍生物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