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29094A - 偏瘫医疗健身器 - Google Patents

偏瘫医疗健身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29094A
CN101229094A CNA200810049146XA CN200810049146A CN101229094A CN 101229094 A CN101229094 A CN 101229094A CN A200810049146X A CNA200810049146X A CN A200810049146XA CN 200810049146 A CN200810049146 A CN 200810049146A CN 101229094 A CN101229094 A CN 1012290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b
exercise
sick
handle
pati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4914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民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A20081004914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29094A/zh
Publication of CN1012290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290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一种十项系列偏瘫医疗健身器,是根据偏瘫病人半边肢体尚有活动能力的特点而设计的。病人利用器械靠自身的活动能力,同时自由活动病肢和健肢,实现科学锻炼、减轻护理负担和病人锻炼之艰难。有效促进血液循环,避免肌肉血管萎缩、关节僵死的后遗症,达到疏通脉络,促进病肢康复之功能。

Description

偏瘫医疗健身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健身器材领域。一种十项偏瘫医疗健身器。
背景技术:
偏瘫病人的初期治疗主要靠药物来溶血栓、降血脂、疏通脑血管。病情稳定后,恢复病肢的活动能力是病人的一大难题,也是当前全球医疗界的一大难题。目前,康复治疗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药物治疗;二是针灸治疗;三是运动治疗。前两种治疗方法并没能使大多数病人得到康复和明显疗效。继而形成偏瘫后遗症是不可避免的、是正常的这一概念。而运动疗法的事实证明科学锻炼是最可靠、最有效的康复办法。病人肢体的活动是靠护理人员的推拉来伸屈;行走要护理人员的搀扶和用绳绑住病肢,一步一提一拉来锻炼行走。病人运动之艰难之痛苦可想而知。此法不仅增加护理费用,也不可能使病肢得到科学有效的锻炼,难免使局部肌肉血管萎缩、僵化,造成永不可康复的后遗症。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十项系列偏瘫医疗健身器。是根据偏瘫病人半边肢体尚有活动能力的特点而设计的。病人利用器械,靠自身的活动能力,同时自由活动病肢和健肢,实现科学锻炼。为实现上述发明之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十项技术方案。
一、上肢屈伸器  二、上肢摆臂器
三、上肢摇摆器  四、手指伸握器
五、下肢步行器  六、下肢摇摆器
七、小腿摆动器  八、大腿摆动器
九、脚指活动器  十、床上上下肢屈伸器
上述十项方案的实施,一般病人初期锻炼必须将病肢牢固地固定在器械上,正确固定好病肢是十项方案实施的基础,以下先说明病肢的固定方法:
1、手卡固定法
手卡固定法:手卡是固定手掌和器械握把成为一体的弹性卡片(图1)手卡结构图解:
(1)、握把固定卡套  (2)、手掌卡套  (3)、手腕卡套
固定方法:
先将握把固定卡套(1)卡进病侧握把,将手掌压入手掌卡套(2),同时手握握把固定卡套(1),再将手腕压入手腕卡套(3),手掌即被固定。
2、腕带固定法:
腕带是固定手腕、手掌和器械握把成为一体的带子(图2)。腕带可以是贴带或扣带。腕带包括手腕固定带、握把固定带、手掌固定带。
腕带结构图解:
(1)、手腕固定带  (2)、握把固定带  (3)、手掌固定带。
固定方法:
先将腕带(1)固定于病肢手腕部,并使握把固定带(2)处于手腕内侧,并绕过握把,拉回手腕内侧固定,手握紧握把,手掌固定带分别从病掌两边绕过握把并在掌背固定,手掌即被固定。
3、踏槽固定法:
踏槽(图3):是形似脚掌,其周围有一定高度挡板的脚踏板。
双踏槽(图4):是并排两个固定一体的踏槽。
踏槽或双踏槽其底部都有固定于器械上的卡套,用于方便装拆。其踏槽内前部有固定脚前掌的松紧套带或扣带。其后部有固定踝部的扣带。
踏槽结构图解:
(1)、踏板  (2)脚掌挡板  (3)、前掌固定套  (4)踝部扣带  (5)踏杆固定卡
固定方法:
将病肢掌放入踏槽,前掌同时插入套带将踝部扣带扣紧即可。
4、腕卡固定法:
腕卡(图5)是固定手腕或脚腕于器械上的弹性卡片。
腕卡结构图解:
(1)、器械固定卡套  (2)腕部固定卡套
固定方法:先将器械固定卡套(1)卡上器械握把或踏杆,再将手腕或脚腕压入腕部固定卡套(2)即被固定,是摆臂器、大腿、小腿摆动器上的简便固定法。
上述病肢固定方法是根据病情灵活使用的。只有熟悉病肢的固定方法,方能顺利实施十项技术方案。
一、上肢屈伸器(图6)
结构图解:
(1)、底座  (2)、伸缩机体支架  (3)、转动握把  (4)、连杆(5)、中轴  (6)、连杆  (7)、转动握把  (8)、离合器(9)、齿轮  (10)、链条  (11)、齿轮  (12)、稳定轮  (13)、摩擦加重器
运动原理:
转动握把(3),通过连杆(4)可绕中轴(5)360度旋转,中轴(5)通过连杆(6)可使转动握把(7)相应360度运动,离合器(8)可使中轴(5)与齿轮(9)结合,通过链条(10)与齿轮(11)结合,从而带动稳定轮同时运动。
部件功能:
稳定轮(12)使运动平稳安全。摩擦加重器(13)可调整锻炼强度。离合器(8)可根据需要分离稳定轮。伸缩机体支架(2)的升降决定上肢平行伸屈和上举伸屈的锻炼范围。
锻炼方法:
将病肢手掌按手卡固定法固定于同侧握把上,健手搅动另一握把,病肢便相应运动。根据病情可坐姿或站姿锻炼。
锻炼范围:
上肢的平行伸屈和上举伸屈。
二、上肢摆臂器(图7)
结构图解:
(1)底座、踏板、支架  (2)、转动握把  (3)、滑套(4)、摆杆  (5)、转轴  (6)、齿轮  (7)、链条  (8)齿轮  (9)、转向传动齿轮组  (10)、传动轴  (11)、齿轮  (12)、链条  (13)、齿轮  (14)、转轴  (1 5)、摆杆  (16)、滑套  (17)、转动握把
运动原理:
转动握把(2)前摆,通过传动系统(3)-(16)使转动握把(17)后摆。转向传动齿轮组(9)改变了转动握把(17)的摆动方向,形成两握把前后交叉运动。
部件功能:
滑套(3)和滑套(16)可使转动握把(2)和转动握把(17)上下自由滑动,两握把的自由滑动可自动调整握把始终运行在臂长弧线上,使器械不受病人身高臂长的限制。
锻炼方法:
按病肢固定法1或4将病肢固定于同侧握把上,健肢握另一握把前后摆动,病肢随之前后交错运动。根据病情可站姿、坐姿或踏步摆臂。
锻炼范围:
上肢前后摆动和前摆上举。
三、上肢摇摆器(图8)
结构图解:
(1)、底座  (2)、伸缩支架  (3)、转轴  (4)、伸缩连杆(5)、转轴  (6)、横梁和握把支架  (7)、转动握把
运动原理:
转动握把(7)自身可以转动,通过横梁和握把支架(6)依靠转轴(5)可使握把中部为轴心的左右自转,转动握把(7)可依靠伸缩连杆(4)绕转轴(3)360度旋转运动。
部件功能:
转动握把(7)的转动可使手部上下运动,转动握把(7)利用转轴(5)的转动,可左右转动手部进行运动。转动握把(7)绕转轴(3)旋转,可使小臂左右运动和大臂上下运动。拉长伸缩连杆(4)可使大臂活动幅度扩大。
锻炼方法:
按病肢固定法2将病手固定于握把同侧,健手握另侧,健手便可带动病手运动。可上下左右活动腕关节,转动转轴(3)可上下左右活动肘、肩关节。
锻炼范围:
腕、肘、肩关节。
四、手指伸握器(图9)
结构图解:
(1)、底座  (2)、伸缩支架  (3)、手掌握把  (4)、手指握杆  (5)、指套  (6)、手指握杆轴心
运动原理:
手指握杆(4)是以支架杆为轴心的两根压杆,一边合拢另一边张开。
锻炼方法:
按病肢固定法1将病掌固定于同侧握把并将五指插入指套,健肢握握把另侧,将五指插入指套,健肢伸握便可带动病肢伸握。
锻炼范围:五指的伸握。
五、步行器(图10)
结构图解:
(1)、底座和机体支架(2)、转动踏槽(3)、连杆(4)、中轴(5)、连杆(6)、转动踏槽(7)、齿轮(8)、链条(9)、齿轮(10)、稳定轮(11)、加重摩擦器(12)、升降三角座(13)、安全扶手
运动原理:
转动踏槽(2)通过连杆(3)绕中轴(4)360度运转,中轴(4)通过连杆(5)可使转动踏板(6)相应360度运转,中轴(4)的运转带动齿轮(7)的运转,并通过链条(8)带动齿轮(9)的运转,从而使稳定轮(10)同步运转。
部件功能:
摩擦加重器(11)可根据病人需要加强或减轻锻炼强度。升降三角座(12),可根据病人身高需要调整合适位置。
锻炼方法:
扶病人坐好,将病脚掌按病肢固定法3固定好,健脚踏入另一踏槽,踩动踏槽即可运动。病重不易坐三角座的,可在踏槽前方面向步行器放一座椅,将病肢固定好进行锻炼。
锻炼范围:
近似步行运动,大腿起落,小腿伸屈。
六、下肢摇摆器(图11)
结构图解:
(1)、底座  (2)、转轴  (3)、连杆  (4)、转轴  (5)、横梁与踏杆支架  (6)、转动踏杆  (7)、双脚踏槽
运动原理:
转动踏杆(6)的转动,可使双脚踏槽(7)的前后部上下运动,通过横梁与踏杆支架(5)依靠转轴(4)可使双脚踏槽中部为轴心左右转动,双脚踏槽(7)通过连杆(3)可绕转轴(2)360度旋转,转轴(4)保持双脚踏槽绕转轴(2)360度旋转时,始终朝前的方向。
锻炼方法:
病人坐在座椅上或床边,将病脚放入同侧踏槽,按病肢固定法3固定好,健肢脚踩入另一踏槽,即可旋转运动。
锻炼范围:
踝关节、膝关节全方位活动。
七、小腿摆动器(图12)
结构图解:
(1)、座椅  (2)、腕卡  (3)、滑套  (4)、摆杆  (5)、转轴  (6)、转向传动齿轮组  (7)、传动轴  (8)、链条传动齿轮组  (9)、转轴  (10)、摆杆  (11)、滑套  (12)、腕卡
运动原理:
腕卡(2)前摆时,通过传动系统(3)-(11),使腕卡(12)向后摆(反之同理)交叉进行,转向传动齿轮组(6)同时起到转向作用,使腕卡(2)和腕卡(12)形成交叉运行。滑套(3)与滑套(11)的滑动可自行调整摆腿半径,使摆动不受身高腿长的限制。
锻炼方法:
病人坐好后,按病肢固定法4将双脚腕压入卡套,健肢即可前后摆动,病肢随之运动。
锻炼范围:
小腿前踢后提。
八、大腿摆动器(图13)
结构图解:
(1)、底座盖板和支架  (2)、腕卡  (3)、滑套  (4)、摆杆  (5)、转轴  (6)、齿轮  (7)、链条  (8)齿轮  (9)、传动轴  (10)、传动转向齿轮组  (11)、齿轮  (12)、链条  (13)、齿轮  (14)、转轴  (15)、摆杆  (16)、滑套  (17)、腕卡  (18)升降三角座  (19)安全扶手
运动原理:
腕卡(2)前摆通过传动系统(3)-(16)可使腕卡(17)后摆,传动转向齿轮组(10)使之方向改变,形成交叉运动。滑套(3)滑套(16)的滑动可自动调整摆腿半径,使腕卡(2)和腕卡(17)不受腿长限制,始终运行在腿长半径弧线上。
锻炼方法:
使病人扶好坐好,按病肢固定法4固定好双肢,健肢前后摆动,病肢随之运动。
锻炼范围:
股关节。
九、脚指活动器(图14)
结构图解:
(1)、底座与支架  (2)、病肢踏板  (3)、后掌固定带  (4)、前中掌固定带  (5)、脚指活动板  (6)、脚指固定带  (7)、健肢踏板  (8)健指踏板  (9)、传动轴  (10)、转向传动齿轮组(11)、脚指活动板转轴
运动原理:
健肢踏板(7)或(8)前部下踩,通过传动轴(9)和转向传动齿轮组(10)使脚指活动板转轴(11)上转,从而带动脚指活动板(5)以转轴(11)为轴心上抬。反之同理。转向传动齿轮组(10)改变了传动方向,使之病脚指掌与健脚前掌形成交叉上下运动。交叉运动方能使身体平稳,对病人是十分重要的。
锻炼方法:病人坐好后,将病肢脚掌放上病肢踏板,固定好后掌固定带、前中掌固定带和脚指固定带,健肢掌踏上同侧健肢踏板,前后压动,病肢脚指掌部位便随之上下运动。
活动范围:
脚指上抬下扣。
十、床上上下肢屈伸器(图15)
结构图解:
(1)、底座  (2)、机体伸缩支架  (3)、转动踏杆或握杆(4)、惯性配重器  (5)、配重离合器  (6)、曲轴转轴
运动原理:
拉动转动握杆(3)放开后,可靠惯性配重器的作用回复原位。分离配重离合器(5)转动握杆(3)可绕曲轴转轴(6)360度旋转运行。
锻炼方法:
下肢锻炼时,将踏杆位置放于小腿中部位,卡上双脚踏槽,调好伸缩支架使踏槽接近床面,双腿微曲,将双脚放入踏槽,按病肢固定法3固定双脚,健脚蹬动踏槽,病肢同步运动。
上肢锻练时,将握杆放于胸前,利用伸缩支架调整好高度,按病肢固定法1将病手固定于握杆上,健手同时抓住握杆另侧,可靠惯性配重器(4)往返运动也可分离惯性配重器旋转运动。
锻炼范围:
主要用于重病不便起床的病人的上下肢简单锻炼。
由于采取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优越性:
减轻护理负担和病人锻炼之艰难,有效促进病人血液循环,避免肌肉血管萎缩、关节僵死的后遗症,达到疏通脉胳、促进病肢康复之功能。
图面说明:
图1是用于固定病肢手掌的手卡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用于固定病肢手掌的腕带结构示意图;
图3是用于固定病肢脚掌的踏槽结构示意图;
图4是用于固定病肢脚掌或双脚的双踏槽结构示意图;
图5是用于固定手腕或脚腕的腕卡结构示意图;
图6是用于上肢平行伸屈到上举伸屈运动的上肢屈伸器结构示意图;
图7是用于上肢前后交错摆动的上肢摆臂器结构示意图;
图8是用于上肢腕、肘、肩关节活动的上肢摇摆器结构示意图;
图9是用于五指关节活动的手指伸握器结构示意图;
图10是用于步行锻炼的下肢步行器结构示意图;
图11是用于踝关节、膝关节全方位活动的下肢摇摆器结构示意图;
图12是用于小腿前踢后提运动的小腿摆动器结构示意图;
图13是用于活动股关节的大腿摆动器结构示意图;
图14是用于脚指上下活动的脚指活动器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床上上下肢屈伸器结构示意图。

Claims (8)

1.一种十项偏瘫医疗健身器,其特征在于病人健肢带动病肢的活动方式。
2.一种十项偏瘫医疗健身器,其特征在于将病人的病肢或病掌固定于器械上,靠自身能力利用器械进行自我锻炼的方式。
3.一种十项偏瘫医疗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按其各项器械的功能进行命名的名称。
4.一种十项偏瘫医疗健身器,其特征在于用于固定病肢的工具或器械的命名名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说明书图6-图15的设计方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该活动方式范围内的全部不同的设计方案。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说明书图1-图5的设计方案。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该方式范围内各种不同的固定病肢、指、掌的方式。
CNA200810049146XA 2008-01-24 2008-01-24 偏瘫医疗健身器 Pending CN10122909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049146XA CN101229094A (zh) 2008-01-24 2008-01-24 偏瘫医疗健身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049146XA CN101229094A (zh) 2008-01-24 2008-01-24 偏瘫医疗健身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29094A true CN101229094A (zh) 2008-07-30

Family

ID=398961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049146XA Pending CN101229094A (zh) 2008-01-24 2008-01-24 偏瘫医疗健身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2909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63890A (zh) * 2018-11-20 2019-02-22 苏彬良 一种辅助瘫痪病人恢复健康的医用机器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63890A (zh) * 2018-11-20 2019-02-22 苏彬良 一种辅助瘫痪病人恢复健康的医用机器人
CN109363890B (zh) * 2018-11-20 2021-06-04 王秀丽 一种辅助瘫痪病人恢复健康的医用机器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odriguez et al. The effect of shoe wedges and lifts on symmetry of stance and weight bearing in hemiparetic individuals
CN103945906B (zh) 全身运动机
US20100222716A1 (en) Training Apparatus for the Disabled
US10870033B2 (en) Device with reciprocating upper extremity support assemblies
US11986434B2 (en) Medical walker
JP2009183657A (ja) 歩行訓練装具
CN111317970B (zh) 一种偏瘫患者行走康复训练装置
RU2005133022A (ru) Способ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двигательных функций младенца
CN207614016U (zh) 一种用于下肢康复治疗的辅助装置
RU183784U1 (ru) Опора-тренажер
Wu et al. A novel cable-driven robotic training improves locomotor function in individuals post-stroke
JP5413893B2 (ja) 受動式健康器具
CN101229094A (zh) 偏瘫医疗健身器
CN203139031U (zh) 多功能股骨头坏死康复医疗器
CN206214664U (zh) 一种多体位髋关节周围肌群康复训练装置
Chang et al. Lateral stabilization improves walking in people with myelomeningocele
CN210698031U (zh) 多功能康复训练轮椅
JP2011217992A (ja) リハビリ機器
JP3219433U (ja) 身体体操機
Shepherd Training lower limb performance in early infan-cy: Support, balance and propulsion
Ompico et al. Issues and challenges of rehabilitation robots for the lower limb and the importance of trunk control integration
Zhao et al. Corollary Equipment of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of Neurological Training
Kawahira Walking Training to Utilize the Function of the Affected Lower Limb
RU2802147C1 (ru) Тренажер для укрепления верхних и нижних конечностей и туловища ВЕЛОСИПЕДИСТ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применения
RU2774037C1 (ru) Способ восстановления объема движений в голеностопном суставе у детей с мышечной дистрофией Дюшенн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