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27219A - 多用户多天线通信系统收发联合信号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多用户多天线通信系统收发联合信号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27219A
CN101227219A CNA2008100333042A CN200810033304A CN101227219A CN 101227219 A CN101227219 A CN 101227219A CN A2008100333042 A CNA2008100333042 A CN A2008100333042A CN 200810033304 A CN200810033304 A CN 200810033304A CN 101227219 A CN101227219 A CN 1012272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base station
matrix
channel
red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3330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27219B (zh
Inventor
何晨
刘锋
蒋铃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081003330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27219B/zh
Publication of CN1012272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272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272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2721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用户多天线通信系统收发联合信号处理方法,基站获得当前信道信息和噪声方差的估计值,首先对信道矩阵进行块对角分解,获得具有块对角特征的酉矩阵以及变换后的扩展信道矩阵,将酉矩阵的每个块分别作用到对应的各个用户端对信道进行部分均衡,变换后的扩展信道矩阵在基站端进行均衡处理。基站端利用减格技术得到具有更好性能的缩减基,然后利用该缩减基进行干扰消除处理,以达到联合接收端、发射端来消除多用户之间、多天线之间干扰的目的。本发明提高了原有单纯基于块对角分解方法的方案的性能,提高了分集增益,同时增加的减格处理仍然保持多项式复杂度,从而达到了以较低的复杂度显著地提高系统性能和容量的目的。

Description

多用户多天线通信系统收发联合信号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用户多天线通信系统收发联合信号处理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发射机利用信道信息在发射端进行预处理,同时接收端也进行对应的处理来消除多用户多天线之间的干扰的方法。属于无线通信系统中多天线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发射机和接收机采用多个天线,构成多天线通信系统,可以获得较高的信息传输可靠性,实现了系统容量的提升。在蜂窝通信系统中,往往有多个用户和基站进行通信。下行链路中,基站向各用户发射不同的数据流;上行链路中,基站接收各用户发射的数据流。一般各用户之间是不能在物理层上协同通信的,而在基站端可以对所有的用户数据进行协同处理。多用户多天线系统中,传统的处理方案一般仅在基站端进行干扰消除处理,除了复杂度非常高的最大似然估计算法和复杂度稍低的球形译码算法能够获得最优的性能外,低复杂度的线性和非线性处理存在较大的性能损失。对多用户多天线系统也可以进行线性联合收发处理,但其性能改善并不显著。
现有技术中,有一种基于几何平均分解(GMD)方法的联合收发处理方法(Y.Jiang,J.Li,and W.W.Hager,“Joint transceiver design for MIMOcommunications using geometric mean decomposition.”IEEE Trans.SignalProcessing,Vol.53,No.10,pp.3791-3803,Oct.2005.),该方法能够均衡各空间子信道之间增益差异,故性能比传统方案更优。但是因为该方法需要接收端和发射端分别协同处理,故仅适用于单用户系统。另有一种修改的块对角几何平均分解(BD-GMD)方法,可以适用于多用户系统(S.Lin,W.Ho,Y.Liang,“Block-diagonal geometric mean decomposition(BD-GMD)formultiuser MIMO broadcast channels,”in Proc.IEEE Symposium on Personal,Indoor and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s,Helsinki,Finland,Sept.2006.),但该方法只能均衡各用户各天线间的空间子信道的增益差异,而在不同用户之间引入了增益差异,故总体性能较之于单用户情况有所降低。联合收发处理一般能够获得比仅在接收端处理更好的性能,付出的代价是发射端需要知道全部或部分信道信息,故增加了信令传输和处理负荷。
减格方法可以构造正交性能更好的缩减基,其中LLL算法(A.L.Lenstra,H.W.Lenstra,and L.Lovasz,“Factoring polynomials with rational coefficients,”Mathematische Annalen,Vol.261,Issue 4,pp.515-534,1982)因为具有线性复杂度近来被应用于通信系统以降低干扰和噪声的影响。但是传统的处理仅在发射端或接收端进行,获得的增益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用户多天线通信系统收发联合信号处理方法,以较低的复杂度显著提升系统性能,可以适用于多用户多天线系统上、下行链路,对于单用户多天线系统同样适用。
为实现这一目的,本发明的低复杂度多用户多天线系统收发联合处理方法中,以块对角矩阵分解为基础,辅之于减格方法,消除各用户各天线之间的干扰,最终恢复原始发射信号。
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1、在基站端,通过信道估计或用户端的反馈,获得当前信道估计值及噪声方差估计值,利用当前信道估计值及噪声方差估计值构造成一个扩展信道矩阵。
2、对扩展信道矩阵进行块对角分解,获得一个具有块对角特征的酉矩阵以及一个变换后的扩展信道矩阵;基站将酉矩阵中的各个子酉阵分别发送到对应的各用户端,同时基站将变换后的扩展信道矩阵共轭转置后进行减格处理,得到缩减基。
3、对于上行链路,各用户端将待发数据乘以接收到的子酉阵后再发射到信道中;基站接收到各用户发射的数据后,利用缩减基进行干扰消除处理,从而得到各用户所发数据的估计值。
4、对于下行链路,基站利用缩减基对待发信号进行干扰消除处理,并利用取模技术来降低发射功率,然后将处理后的信号发射到信道中;各用户端将接收到的信号乘以各子酉阵的共轭转置,然后通过取模运算,得到对基站所发信号的估计值。
本发明中,当基站端利用缩减基对信号进行干扰消除处理时,可以采用线性或非线性方式。线性方式主要是利用缩减基的逆矩阵直接相乘,而非线性处理主要是连续干扰消除(SIC),包括基于QR分解算法的SIC处理与基于VBLAST算法的排序连续干扰消除(OSIC)处理。通常SIC处理可以获得比线性处理更好的性能,而OSIC可以进一步提高增益。
本发明方法中,采用最小均方误差(MMSE)准则的设计方法,可以获得噪声放大和残余干扰之间的折中,从而改善系统性能。如在步骤1中仅利用信道矩阵而非扩展信道矩阵,则得到迫零(ZF)设计,但噪声放大效应使得其性能与MMSE设计相比有所损失。
本发明方法中只需在基站端进行一次块对角矩阵分解和一次减格计算,不需要在各用户端进行矩阵分解处理,也不需要在收发机之间进行迭代处理。
本发明方法的计算量主要是块对角矩阵分解和减格处理。由于进行BD-GMD和进行LLL减格处理的复杂度均为多项式级别;干扰消除处理的复杂度也为多项式级别。故本发明方法的计算复杂度为多项式级别。当数据块长度远远大于天线数目时,块对角分解和减格处理的复杂度将可以忽略,此时系统复杂度接近于传统方案。总之,本发明方法的计算复杂度为多项式级别,实现起来较为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多用户多天线系统上行链路收发联合处理方法示意图。
图2为多用户多天线系统下行链路收发联合处理方法示意图。
图3为多用户多天线系统上行链路收发联合处理方案BER(误比特率)性能图。
图3中,(a)为4天线2用户系统,(b)为8天线4用户系统,均采用16-QAM调制方式。
图4为多用户多天线系统下行链路收发联合处理方案BER性能图。
图4中,(a)为4天线2用户系统,(b)为8天线4用户系统,均采用16-QAM调制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考虑多用户多天线系统中,发射天线数为MB,用户数为NU,第i个用户的天线数为MU i,有效用户天线总数为 M U = Σ i = 1 N U M U i , 对每次信道实现传送的数据块长度为NB。各用户的频域信道矩阵的元素为独立、同分布、零均值、方差为1的复高斯随机变量,不同用户的信道相互独立。噪声为独立同发布的、零均值、方差为σn 2。各用户采用相同的QAM(正交幅度调制)方式,其星座点方差为σs 2
系统收发模型为:
            Y=HX+N                        (1)
其中X是发射符号块,H是信道矩阵,Y是接收符号块,N是噪声块。
1、首先在基站端,通过信道估计或用户端的反馈,获得当前信道估计值及噪声方差估计值,利用当前信道估计值及噪声方差估计值构造成一个扩展信道矩阵。
对上行链路,获得扩展信道矩阵He=[HH σnsI],其中H是一个维数为MB×MU的复矩阵;
对下行链路,获得扩展信道矩阵He=[H σnsI],其中H是一个维数为MU×MB的复矩阵。
若采用ZF准则,可直接使用信道矩阵。
2、在基站端,对扩展信道矩阵He进行块对角分解,获得一个具有块对角特征的酉矩阵以及一个变换后的扩展信道矩阵。此处以BD-GMD算法为例,得:
            He=UVPH                        (2)
其中
Figure S2008100333042D00051
是具有块对角特征的酉矩阵,子酉矩阵Ui(维数为MU i×MU i)对应于第i个用户端的信道信息。基站将各个子酉矩阵Ui发送到对应的各用户端,以便进行收发端联合处理。
H ~ = VP H 为变换后的扩展信道矩阵。
采用LLL算法在基站端对
Figure S2008100333042D00053
进行减格处理,得:
H ~ red = H ~ H T - - - ( 3 )
H ~ red H = T H H ~
其中
Figure S2008100333042D00056
是具有更好性能的缩减基,T是具有行列式为±1的整数元素的矩阵。
缩减基的基向量之间具有接近正交的性质,故而能够减天线和用户之间的干扰。
3、对于上行链路,各用户端将待发数据乘以接收到的子酉阵后再发射到信道中,参见图1:
各个用户端分别将待发数据乘以Ui以部分均衡信道,故有发射信号:
Figure S2008100333042D00057
其中Si为第i个用户端待发送给基站的符号块。
基站接收到各用户发射的数据后,利用缩减基进行干扰消除处理,从而得到各用户所发数据的估计值。
利用缩减基进行干扰消除处理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a)线性处理
由(3)得:
T H ~ red - 1 = H ~ - H - - - ( 5 )
故在基站端进行以下处理:
Y ~ = H ~ red - 1 Y - - - ( 6 )
并通过以下处理恢复原发射信号:
S ^ = T · round ( Y ~ ) - - - ( 7 )
其中round(·)为四舍五入操作。
b)SIC处理
Figure S2008100333042D00064
进行QR分解得:
H ~ red = QR - - - ( 8 )
由上式得:
H ~ red - 1 = R - 1 Q H = B - 1 D Q H - - - ( 9 )
其中D为对角矩阵,其元素对应为R-1的对角元素,B为具有单位对角元素的上三角矩阵。
故在基站进行以下处理:
Y ~ = D Q H Y - - - ( 10 )
然后通过SIC处理来对具有单位对角元素的上三角矩阵B进行判决反馈均衡:
Y ^ = B - 1 Y ~ - - - ( 11 )
其中B-1由反馈环路实现。最后恢复原始发射信号:
S ^ = T · round ( Y ^ ) - - - ( 12 )
c)OSIC处理
这里利用VBLAST算法获得最优SIC处理排序。对
Figure S2008100333042D00072
进行VBLAST分解得:
B = W H ~ red P - - - ( 13 )
其中B为具有单位对角元素的上三角矩阵,W为具有正交行的矩阵,P为置换矩阵代表最优SIC处理次序。由上式得:
H ~ red - 1 = PB - 1 W - - - ( 14 )
故在基站进行以下处理:
Y ~ = WY - - - ( 15 )
然后通过OSIC处理来对具有单位对角元素的上三角矩阵B进行判决反馈均衡:
Y ^ = B - 1 Y ~ - - - ( 16 )
其中B-1由反馈环路实现。最后恢复原始发射符号:
S ^ = TP · round ( Y ^ ) - - - ( 17 )
4、对于下行链路,参见图2,在基站端待发送给第i个用户的数据块为Si,将所有待发送的用户数据组织为 S = S 1 S 2 · · · S N U .
基站利用缩减基对待发信号进行干扰消除处理,并利用取模技术来降低发射功率,然后将处理后的信号发射到信道中。
在基站端对缩减基进行干扰消除处理,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a)线性处理
由(3)得:
H ~ red - H T H = H ~ - 1 - - - ( 18 )
在基站端进行取模处理来降低发射功率:
X ~ = mod ( T H S ) - - - ( 19 )
其中mod(·)为取模运算。并通过以下预均衡处理得到发射信号:
X = β H ~ red - H X ~ - - - ( 20 )
其中β为发射功率约束因子,使得tr(XHX)=tr(SHS),此处tr(·)表示矩阵的迹。
b)SIC处理
进行QR分解得:
H ~ red = QR - - - ( 21 )
由上式得:
H ~ red - H = QR - H = QD B - H - - - ( 22 )
其中D为对角矩阵,其元素对应为R-H的对角元素,B为具有单位对角元素的上三角矩阵。
故在基站进行取模处理来降低发射功率:
X ~ = mod ( B - H T H S ) - - - ( 23 )
此处通过SIC处理来对具有单位对角元素的下三角矩阵BH进行THP预编码。其中B-1由反馈环路实现。然后通过以下的预均衡处理得到发射信号:
X = βQD X ~ - - - ( 24 )
c)OSIC处理
这里利用VBLAST算法获得最优SIC处理排序。对
Figure S2008100333042D00091
进行VBLAST分解得:
B = W H ~ red P - - - ( 25 )
其中B为具有单位对角元素的上三角矩阵,W为具有正交行的矩阵,P为置换矩阵代表最优SIC处理次序。由上式得:
H ~ red - H = W H B - H P H - - - ( 26 )
故在基站进行取模处理来降低发射功率:
X ~ = mod ( B - H P H T H S ) - - - ( 27 )
此处通过OSIC处理来对具有单位对角元素的下三角矩阵BH进行THP预编码。其中B-1由反馈环路实现。然后通过以下的预均衡处理得到发射信号:
X = β W H X ~ - - - ( 28 )
各用户端分别将接收到的信号乘以Ui H以部分均衡信道,
Figure S2008100333042D00096
其中Yi为第i个用户端接收到的符号块。
最后各个用户通过模运算恢复原始符号:
S ^ = mod ( Y ~ / β ) - - - ( 30 )
其中β通过自动增益控制获得。从而各个用户端分别得到对基站所发信号的估计值。
图3为多用户多天线系统上行链路收发联合处理方案BER(误比特率)性能图。图4为多用户多天线系统下行链路收发联合处理方案BER性能图。图3图4中,(a)为4天线2用户系统,(b)为8天线4用户系统,均采用16-QAM调制方式。点划线表示基于ZF准则的设计,实线表示基于MMSE准则的设计,其中十字标记为线性干扰消除,三角标记为SIC干扰消除,方块标记为OSIC干扰消除;而虚线表示基于BD-GMD的传统处理方案,其中圆圈标记为基于ZF准则的设计,五星标记为基于MMSE准则的设计。
从图3和图4可以看出,本发明所提方案的性能比原有方案性能有明显改善。尤其是基于MMSE准则的OSIC处理方案具有最优的性能,与传统方案相比:在BER为10-5处,上行链路有6dB以上的SNR增益,下行链路有4dB以上的SNR增益。

Claims (1)

1.一种多用户多天线通信系统收发联合信号处理方法,其技术特征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1)在基站端,通过信道估计或用户端的反馈,获得当前信道估计值及噪声方差估计值,利用当前信道估计值及噪声方差估计值构造成一个扩展信道矩阵;
2)对扩展信道矩阵进行块对角分解,获得一个具有块对角特征的酉矩阵以及一个变换后的扩展信道矩阵;基站将酉矩阵中的各个子酉阵分别发送到对应的各用户端,同时基站将变换后的扩展信道矩阵共轭转置后进行减格处理,得到缩减基;
3)对于上行链路,各用户端将待发数据乘以接收到的子酉阵后再发射到信道中;基站接收到各用户发射的数据后,利用缩减基进行干扰消除处理,从而得到各用户所发数据的估计值;
4)对于下行链路,基站利用缩减基对待发信号进行干扰消除处理,并利用取模技术来降低发射功率,然后将处理后的信号发射到信道中;各用户端将接收到的信号乘以各子酉阵的共轭转置,然后通过取模运算,得到对基站所发信号的估计值。
CN2008100333042A 2008-01-31 2008-01-31 多用户多天线通信系统收发联合信号处理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272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333042A CN101227219B (zh) 2008-01-31 2008-01-31 多用户多天线通信系统收发联合信号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333042A CN101227219B (zh) 2008-01-31 2008-01-31 多用户多天线通信系统收发联合信号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27219A true CN101227219A (zh) 2008-07-23
CN101227219B CN101227219B (zh) 2011-08-31

Family

ID=398590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33304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27219B (zh) 2008-01-31 2008-01-31 多用户多天线通信系统收发联合信号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27219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70412A (zh) * 2011-03-23 2011-08-3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多点多用户协作下行的干扰松弛对齐方法
CN102238115A (zh) * 2010-04-28 2011-11-09 株式会社东芝 均衡装置和广播接收装置
WO2013078743A1 (zh) * 2011-11-30 2013-06-06 北京邮电大学 协作多点多用户mimo系统的预编码方法及矩阵生成装置
CN101764772B (zh) * 2009-10-26 2013-07-31 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预编码的信道均衡方法及其通信系统
WO2018103086A1 (zh) * 2016-12-09 2018-06-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端联合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555783A (zh) * 2019-02-12 2020-08-18 北京大学 Mu-mimo系统中联合抑制干扰和功率损失的thp优化方法
CN114142929A (zh) * 2021-11-12 2022-03-04 江南大学 一种基于gmd-bd预编码的可见光通信系统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89585B2 (en) * 2004-01-12 2007-10-30 Intel Corporation Multicarrier receivers and methods for separating transmitted signals in a multiple antenna system
CN100388645C (zh) * 2004-09-28 2008-05-14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v-blast检测性能的预编码方法和装置
CN100454776C (zh) * 2005-03-17 2009-01-21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对角分层空时结构获得满分集增益的方法
CN1909398B (zh) * 2005-08-03 2011-04-2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多天线系统中基于迫零判决反馈检测的功率控制方法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64772B (zh) * 2009-10-26 2013-07-31 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预编码的信道均衡方法及其通信系统
CN102238115A (zh) * 2010-04-28 2011-11-09 株式会社东芝 均衡装置和广播接收装置
CN102170412A (zh) * 2011-03-23 2011-08-3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多点多用户协作下行的干扰松弛对齐方法
CN102170412B (zh) * 2011-03-23 2014-09-17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多点多用户协作下行的干扰松弛对齐方法
WO2013078743A1 (zh) * 2011-11-30 2013-06-06 北京邮电大学 协作多点多用户mimo系统的预编码方法及矩阵生成装置
WO2018103086A1 (zh) * 2016-12-09 2018-06-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端联合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555783A (zh) * 2019-02-12 2020-08-18 北京大学 Mu-mimo系统中联合抑制干扰和功率损失的thp优化方法
CN111555783B (zh) * 2019-02-12 2021-07-06 北京大学 Mu-mimo系统中联合抑制干扰和功率损失的thp优化方法
CN114142929A (zh) * 2021-11-12 2022-03-04 江南大学 一种基于gmd-bd预编码的可见光通信系统及方法
CN114142929B (zh) * 2021-11-12 2023-04-28 江南大学 一种基于gmd-bd预编码的可见光通信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27219B (zh) 2011-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27219B (zh) 多用户多天线通信系统收发联合信号处理方法
US7620067B2 (en) Method of switching transmission modes in IEEE 802.11n MIMO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8605808B2 (en) Method to detect data transmitted by multiple antennas
EP3188427B1 (en) Reordered sub-block decoding
US10291438B2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decoding data signals
CN101860514B (zh) 一种基于自适应符号载波分配的不等差错保护方法
CN101848174B (zh) 发射预处理方法和发射预处理信号的数据解调方法
CN102983947A (zh) 一种基于双向中继模型的平坦频选衰落信道中物理层网络编码的无线通信方法
KR20030078663A (ko) 폐루프 다중 안테나 시스템
CN101150379A (zh) 一种准正交空时分组码的低复杂度译码方法
CN102769486B (zh) 双向多跳中继系统中的中继端信号处理方法
CN102201899A (zh) 一种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信号传输方法、系统及装置
Parveen et al. Multipath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in MIMO mobile cellular system
Başar Index modulation: A promising technique for 5G and beyond wireless networks
CN103199963B (zh) 一种基于联合块三角化的物理层多播多流传输方法
Wu et al. Downlink channels identification for space-time coded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C-CDMA systems
Ng et al. Full-rate, full-diversity adaptive space time block coding for transmission over Rayleigh fading channels
CN104079331A (zh) 双向中继空域键控调制信号的解调方法
Hu et al. EM-based channel estimation for MIMO OFDM system
CN105577247A (zh) 一种串行空时重叠协作通信方法
Sil et al. Performance of turbo decision-feedback detection for downlink OFDM
Jung Low Power Transmission Technique for Single-Carrier Modulation with Frequency Domain Equalization
Liang et al. TTCM-aided SDMA-based two-way relaying
WanBin et al. MMSE iterative soft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algorithm using transmit power allocation scheme in V-BLAST system
Hulwan et al. SCFDE System Using Linear Equalizers for MIMO System With BPSK, QPSK and QA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831

Termination date: 2014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