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23774B - 小型摄像机用开闭装置 - Google Patents

小型摄像机用开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23774B
CN101223774B CN2006800259471A CN200680025947A CN101223774B CN 101223774 B CN101223774 B CN 101223774B CN 2006800259471 A CN2006800259471 A CN 2006800259471A CN 200680025947 A CN200680025947 A CN 200680025947A CN 101223774 B CN101223774 B CN 1012237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opening
image photographing
small image
photographing devic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8002594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23774A (zh
Inventor
朴栽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ird Technologies Korea YH
Original Assignee
Laird Technologies MA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5006433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0704975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6001576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0716759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Laird Technologies MAP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ird Technologies MAP Co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KR2006/001510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07011106A1/en
Publication of CN1012237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237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237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2377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1/00Filters or other obtura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otographic purposes
    • G03B11/04Hoods or caps for eliminating unwanted light from lenses, viewfinders or focusing aids
    • G03B11/045Lens hoods or shield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Camera Bodies And Camera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REA)
  • Blocking Light For Camera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型摄像机用开闭装置。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形成于机体上的曝光口上设有快门罩。快门罩上形成有与曝光口连通的贯通口。快门罩的内部可转动地设有开闭面板,从而开闭贯通口。设在快门罩内部的转动杆与开闭面板连接,使得转动杆转动开闭面板,从而能够开闭贯通口。此类开闭装置仅在使用图像拍摄功能时,打开摄像机开口部,不使用图像拍摄功能时关闭开口部,从而有效防止异物侵入摄像机内部。

Description

小型摄像机用开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型摄像机用开闭装置,该开闭装置设在小型摄像机的开口部上,仅在使用图像拍摄功能时打开开口部,不使用图像拍摄功能时关闭开口部,从而有效防止摄像机因外部冲击而受损,并防止异物侵入到摄像机内部。
背景技术
手机等小型通信设备上安装有小型摄像机,执行拍摄被摄体图像的功能。
在这种小型摄像机中,单焦点式摄像机是将透射被摄体图像的多个透镜和使透射的图像成像的图像传感器等以一体形式固定。
这种摄像机的所有结构要件以固定在机盒内部的状态与外部隔离,只有最前方的透镜显露在外部。
因此,担忧在最前方的透镜上落灰而使成像画质变得模糊。
此外,最近根据用户需求,还在小型摄像机上追加安装了执行自动调焦和缩放的功能。
若要执行自动调焦和缩放,则应调整各透镜之间的间隔及透镜和图像传感器之间的间隔,所以应机械驱动各个透镜。
据此,这种功能性小型摄像机在内部设有复杂的驱动装置,所以与单焦点式小型摄像机不同,未能封闭内部。
因此,异物通过为透光而打开的开口部侵入到摄像机内部,侵入的异物使驱动装置配件的运行性能大大降低。
尤其在图像传感器上粘附微小细尘时,比起在透镜上粘附异物,更加严重地降低了画质。此外,在图像传感器上粘附灰尘时,无法清洁其灰尘,所以整个摄像机就无法使用。
据此,需要在摄像机的开口部上设置隔离异物的装置。
以下作为现有技术的一个例子,举例说明在便携用终端机内部设置的小型摄像机。
图24是设有现有结构的小型摄像机的便携用终端机的局部截面图。
如图所示,便携用终端机包括:机体1,其内部设有印刷电路基板(未图示),一侧可装卸地安装有电池6;以及上盖(folder)2,其通过铰链连接装置5连接在机体1的上侧端部上。
上盖2的一侧内设有小型摄像机3。该摄像机3连接在机体1内部的印刷电路基板上,通过形成于上盖2的曝光口2a露于外部,拍摄被摄体。附图中未说明的符号4是天线。
然而,如上所述安装在便携用终端机上的小型摄像机3通过上盖2的曝光口2a始终维持在露出状态,所以具有受到外部冲击而受损的可能性,并且还存在摄像机3及曝光口2a周边被外部灰尘等污染物质污染而导致画质降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摄像机用开闭装置,该开闭装置设在小型摄像机的开口部上,仅在使用图像拍摄功能时打开开口部,不使用图像拍摄功能时关闭开口部,从而有效防止摄像机因外部冲击而受损,并防止异物侵入到摄像机内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方式的小型摄像机用开闭装置,该开闭装置包括:快门罩,该快门罩设在形成于机体的曝光口上,并形成有与上述曝光口连通的贯通口;开闭面板,该开闭面板可转动地设在上述快门罩的内部,用于开闭上述贯通口;以及转动杆,该转动杆可旋转地设在上述快门罩的内部,并与上述开闭面板连接,以便转动上述开闭面板来开闭上述贯通口,其中,所述转动杆设有至少一个弹性止动件,并且所述快门罩设有用于临时保持上述止动件的止动件支承孔,从而使得所述开闭面板和所述转动杆在所述贯通孔的打开和关闭状态下临时保持在适当位置。
上述开闭面板包括:盖部,该盖部具有半圆形状;转动部,该转动部在上述盖部的一侧端部贯通有形成为转动轴中心的转动孔,并具备扩张区域;以及导引部,该导引部在上述转动部上与上述盖部成反方向延长,并形成有长孔形导孔。
上述转动杆形成为具有与上述贯通口相对应的内径的圆板形状,其一侧以180度间隔设有导销,以插入到上述导孔,上述转动杆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向上述快门罩外部凸出的把手部。
上述小型摄像机用开闭装置还包括拉伸弹簧,为了维持上述开闭面板的关闭状态,该拉伸弹簧的端部分别固定在上述转动杆和上述快门罩上,沿着上述开闭面板关闭的方向施加力。
上述快门罩上以180度间隔凸出设有转动凸块,以插入到上述转动孔。
上述小型摄像机用开闭装置还包括粘接垫,该粘接垫用于将上述快门罩粘贴在上述机体上。
上述小型摄像机用开闭装置还包括盖,该盖设在上述机体的外侧面上,围绕上述快门罩进行固定。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另一种方式的小型摄像机用开闭装置,该开闭装置包括:中空框架,该中空框架固定于机体开口部的边缘上;隔离板,该隔离板设在上述框架的中心区域,形成有用于打开上述开口部的第一开口;卷绕线圈,该卷绕线圈固定在上述框架上,通过供电产生磁场;控制部,该控制部向上述线圈选择性地供应正向及逆向电流;驱动板,该驱动板沿着与上述隔离板平行的方向可旋转地设在上述框架上,形成有与上述第一开口相一致的第二开口;第一磁铁及第二磁铁,它们以指定间隔固定在上述驱动板上,以便相互交错地位于上述线圈的磁场内,且朝向上述线圈的极性形成为相互相反;以及叶片,该叶片轴支承在上述隔离板上,与上述驱动板接触,通过上述驱动板的旋转予以旋转,从而开闭上述第一开口。
上述线圈的中心固定有磁体,该磁体用于将磁场集中于上述第一磁铁及第二磁铁中的一个上。着与图4中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一定角度。
上述叶片上形成有长孔,上述驱动板上形成有与上述长孔结合的凸块。
上述小型摄像机用开闭装置还包括盖板,该盖板与上述框架结合,以固定上述线圈,防止上述驱动板脱离,该盖板上形成有与上述第一开口一致的第三开口。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又一种方式的小型摄像机用开闭装置,该开闭装置包括:环形框架,该环形框架固定于机体开口部的边缘上;隔离板,该隔离板设在上述框架的中心区域,形成有用于打开上述开口部的第一开口;把手,该把手可滑动地设在上述框架上;齿条,该齿条可滑动地固定于上述把手上,并形成有第一齿轮齿;第一连接件(link),该第一连接件轴支承在上述隔离板上,在距上述轴支承的旋转中心为指定半径的圆周上形成有与上述第一齿轮齿啮合的第二齿轮齿;以及第一叶片,该第一叶片可滑动地设置在上述隔离板上,以便以直线运动接收上述第一连接件的旋转运动,以开闭上述第一开口。
上述第一连接件上形成有第一长孔,上述第一叶片上形成有与上述第一长孔结合的第一凸块。
上述小型摄像机用开闭装置还包括一盖板,该盖板与上述框架结合,防止上述把手和上述第一叶片脱离。
上述小型摄像机用开闭装置还包括:第二连接件,该第二连接件轴支承在上述隔离板上,在距上述轴支承的旋转中心为指定半径的圆周上形成有与上述第二齿轮齿啮合的第三齿轮齿;以及第二叶片,该第二叶片可滑动地设在上述隔离板上,以直线运动接收上述第二连接件的旋转运动,以开闭上述第一开口。
上述第二连接件上形成有第二长孔,上述第二叶片上形成有与上述第二长孔结合的第二凸块。
上述小型摄像机用开闭装置还包括以一盖板,该盖板与上述框架结合,防止上述把手和上述第一叶片及上述第二叶片脱离,该盖板形成有与上述第一开口一致的第二开口。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又一种方式的小型摄像机用开闭装置,该开闭装置包括:遮架,该遮架设在透镜的前方部位,具有用于打开上述透镜前方的滑动空间部;叶片,该叶片在上述滑动空间部上滑动,开闭上述透镜的前方,并设有凸块;以及旋转杆,该旋转杆可旋转地与上述遮架结合,在旋转中心上形成有用于打开上述透镜前方的中心孔,该旋转杆具有与上述凸块结合、在自身旋转时移动上述凸块以开闭上述叶片的凸轮槽。
上述叶片包括对称设置的一对叶片,上述凸块及上述凸轮槽分别包括一对凸块及一对凸轮槽。
上述遮架或上述旋转杆中的一个形成有止动槽,另一个形成有与上述止动槽结合以限制上述旋转杆的旋转角度的导引凸缘(guide rib)。
上述旋转杆上形成有用户可用手推动的凸出把手。
上述小型摄像机用开闭装置还包括盖部件,该盖部件与上述遮架结合,以防止上述叶片脱离。
发明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仅在使用图像拍摄功能时打开摄像机开口部,不使用图像拍摄功能时关闭开口部,从而可有效防止摄像机因外部冲击而受损,并防止异物侵入摄像机内部。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设有小型摄像机用开闭装置的便携用终端机的局部截面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小型摄像机用开闭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小型摄像机用开闭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小型摄像机用开闭装置的贯通口处于关闭状态的截面图。
图5是图1所示的小型摄像机用开闭装置的贯通口处于打开状态的截面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小型摄像机用开闭装置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小型摄像机用开闭装置的截面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小型摄像机用开闭装置的示意图。
图9是图8所示的小型摄像机用开闭装置的背面示意图。
图10是图8所示的小型摄像机用开闭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图。
图11是在图8所示的小型摄像机用开闭装置中除去盖板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2及图13是图11所示的小型摄像机用开闭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小型摄像机用开闭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15及图16是图14所示的小型摄像机用开闭装置的主要部分连接示意图。
图17是图14所示的小型摄像机用开闭装置的连接状态示意图。
图18是图17所示的小型摄像机用开闭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9是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小型摄像机用开闭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20是图19所示的小型摄像机用开闭装置的另一角度分解示意图。
图21是在图19所示的小型摄像机用开闭装置的连接状态下透视内部的示意图。
图22是图21的外观示意图。
图23是图22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4是设有现有结构的小型摄像机的便携用终端机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更加详细地说明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小型摄像机用开闭装置。
在本发明的第一至第三实施例中举例说明内设在便携用终端机的小型摄像机。此时,小型摄像机用开闭装置可设在便携用终端机上。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设有小型摄像机用开闭装置的便携用终端机的局部截面图;图2是图1所示的小型摄像机用开闭装置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的小型摄像机用开闭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的贯通口处于关闭状态的截面图;图5是图1所示的贯通口处于打开状态的截面图。
如图1至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小型摄像机用开闭装置可应用于便携用终端机的机体1或上盖2上。
小型摄像机3内设于机体1或上盖2中,与设在机体1内部的印刷电路基板相连接,并通过形成于机体1或上盖2的曝光口2a根据需要露于外部,拍摄被摄体。
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小型摄像机用开闭装置包括:快门罩100,其设在曝光口2a边缘,通过连接上部快门罩110及下部快门罩120来形成内部收容空间,上部快门罩110和下部快门罩120上分别设有与曝光口2a连通的贯通口112、122;分别可旋转地设在快门罩100内部并相互对称的开闭面板150,所述开闭面板用于开闭贯通口112、122;以及转动杆160,其可旋转地设在快门罩100内部,并与开闭面板150连接,以便通过旋转开闭面板150来开闭贯通口112、122。
下部快门罩120的底面上设有粘接垫130,以此将快门罩100粘贴到曝光口2a边缘上。
开闭面板150包括:盖部152,其为半圆形,以便盖住贯通口112、122的一半;转动部154,其在盖部152的一侧端部具有扩张区域,并设有转动孔155;以及导引部156,其从转动部154向与盖部152相反的方向延长,并沿其中心线在端部处设有长孔形导孔158。
在开闭面板150的转动部154中插入转动凸块140,从而将开闭面板150轴支承在上部快门罩110上。在上部快门罩110上,在径向对称位置分别设有用于固定转动凸块140的固定孔114。
转动杆160形成为具有与贯通口112、122对应的内径的圆板形状。在转动杆160的一面,在径向对称位置分别凸出设有用于插入到导孔158的导销162,并且在径向对称位置分别设有止动件安装部168,该止动件安装部168上以沿着外周向外凸出一定长度的方式安装有具有弹性的止动件166。此外,在转动杆160上形成有把手部164,该把手部164向快门罩100外部凸出,从转动杆160的外周延长一定长度,以便用户可用手抓住把手部164进行旋转。
上部快门罩110上设有分别用于收容止动件166的支承孔116,以便在贯通口112、122处于打开状态及关闭状态时,使转动杆160临时停止。
此时,可只安装一个止动件166,支承孔116设置在贯通口112、122处于打开状态及关闭状态时与止动件166对应的位置上。另一方面,如图所示,优选支承孔116分别与各个止动件166的位置相对应地设在径向对称位置上。
根据如上构成的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小型摄像机用开闭装置适用于内设在便携用终端机上的摄像机3上,该开闭装置安装在便携用终端机的曝光口2a边缘,防止通过曝光口2a露于外部的摄像机3中侵入异物或受损,有效保护摄像机3。
进一步如下详细说明安装和操作此类小型摄像机用开闭装置的过程。
如图4所示,当不使用内设在便携用终端机上的摄像机3时,若将转动杆160的把手部164移动至关闭位置,则通过转动杆160的旋转,导销162的位置将会移动一定角度。
若导销162像这样相对于导孔158滑动和旋转,则会沿着垂直方向对形成于导引部156上的导孔158的长度方向施加力,因此,各个开闭面板150将会以转动孔155为基准进行旋转。
据此,半圆形的各个盖部152相互接触,盖住快门罩100的贯通口112、122,以此使摄像机3与外部隔离。
此时,转动杆160旋转到直至通过盖部152完全关闭贯通口112、122时,设置于转动杆160一侧的止动件166就会插入到形成于上部快门罩110的支承孔116中,从而临时维持固定状态。
当使用摄像机3拍摄被摄体时,如图5所示,将转动杆160的把手部164移动至贯通口112、122打开的位置。即,如果沿着与图4所示方向的相反方向移动,则通过转动杆160的旋转,导销162的位置就会沿着与图4中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一定角度。
若如此旋转导销162,则会沿着垂直方向对导孔158的长度方向施加力,因此,各个开闭面板150以转动孔155为基准沿着与如图4所示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形成圆形的开闭面板150相互分离,快门罩100的贯通口112、122被打开。
此时,转动杆160旋转至贯通口112、122完全打开为止,据此,在贯通口112、122关闭的状态下临时插入的一侧的止动件166发生弹性变形,并脱离支承孔116。接着,形成于另一侧的止动件166又插入到另一支承孔116中,临时维持固定状态。
如此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小型摄像机用开闭装置构成为:使用粘接垫130安装在便携用终端机的曝光口2a上部,该便携用终端机具有内设的小型摄像机3通过曝光口2a露出的结构,通过转动杆160的旋转,开闭面板150在快门罩100内部旋转,并打开和关闭贯通口112、122。
由于使用此类开闭装置,不使用摄像机3时关闭贯通口112、122,从而可防止摄像机3内侵入异物或摄像机3因外力而受损。
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小型摄像机用开闭装置。
如图所示,在内设有摄像机3、并形成有曝光口2a的便携用终端机的一面(即便携用终端机的机体的外侧面上)以指定高度凸出设有设置部174。设置部174上设有设置槽176,形成下陷的指定空间。
设置槽176上设置内部设有开闭面板150及转动杆160的快门罩100,用于围绕上述快门罩100进行固定的盖170插在设置部174内,从而可以将快门罩100保持在盖170与设置部174之间。盖170的中央部位形成有与上部快门罩110的贯通口112对应形状的贯通口172。
图7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小型摄像机用开闭装置。
如图所示,在转动杆160的一侧形成安装槽186,在安装槽186上安装拉伸弹簧180。此时,拉伸弹簧180的一侧端部固定在形成于快门罩100的挂钩182上,另一侧端部固定在形成于转动杆160的挂环184上。
如此设置的拉伸弹簧180沿着开闭面板150的盖部152的关闭方向施加力。即,拉伸弹簧180具有维持开闭面板150的关闭状态的作用。
此时,挂钩182可设在上部快门罩110或下部快门罩120上。
此外,除了在转动杆160和快门罩100之间设有拉伸弹簧180的结构之外的构成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构成相同。
根据如上构成的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小型摄像机用开闭装置,若为了关闭盖部152而推动转动杆160的把手部164,则止动件166脱离支承孔116,同时拉伸弹簧180拽动转动杆160,以此旋转转动杆160。之后,在转动杆160的旋转带动下,盖部152也会旋转从而关闭贯通口112、122。
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小型摄像机用开闭装置的示意图;图9是图8所示的小型摄像机用开闭装置的背面示意图;图10是图8所示的小型摄像机用开闭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图。
附图所示的小型摄像机用开闭装置包括:中空框架210,其固定于小型摄像机开口部的边缘上;隔离板220,其设在框架210的中心区域,形成有用于打开开口部的第一开口222;卷绕线圈240,其固定于框架210上,通过供电来产生磁场;控制部,其向线圈240选择性地供应正向及逆向电流;驱动板260,其沿着与隔离板220平行的方向可旋转地设在框架210上,并形成有与第一开口222一致的第二开口262;第一磁铁270及第二磁铁272,它们以指定间隔固定在驱动板260上,以便相互交错地位于线圈240的磁场内,并且朝向线圈240的面的极性形成为相互相反;以及叶片280,其轴支承在隔离板220上,与驱动板260接触,通过驱动板260的旋转予以旋转,从而开闭第一开口222。
为了使小型摄像机的透镜透光,框架210设在敞开的开口部的边缘上。小型摄像机具有除了开口部以外均与外部隔离的封闭结构。
线圈240缠绕在线轴250周围,线轴250固定在框架210上。
线轴250的中心上固定有第一磁体242及第二磁体244,该第一磁体242及第二磁体244用于将磁场集中在第一磁铁270和第二磁铁272中的一个上。当第一磁铁270位于线圈240的磁场内时,第一磁铁270位于第一磁体242的底面,当第二磁铁272位于线圈240的磁场内时,第二磁铁272位于第二磁体244的底面。
框架210上设置有线圈240,并固定设置有用于防止驱动板260脱离的盖板290。盖板290上形成有与第一开口222一致的第三开口292。
安装有第四实施例的开闭装置的小型摄像机所设置的电子设备上设置有用于向线圈240供电的控制部。此外,在电子设备上设置有为打开或关闭开闭装置而使控制部动作的按钮。
叶片280上形成有长孔282,驱动板260上形成有与长孔282结合的凸块264。
另一方面,由于存在驱动板260从框架210脱离的顾虑,所以在驱动板260的外部另外设置盖,从而防止驱动板260脱离。叶片280位于隔离板220和驱动板260之间,可防止脱离。
下面说明如上构成的开闭装置的作用。
图11是在图8所示的小型摄像机用开闭装置中除去盖板的状态的示意图;图12及图13是图11所示的小型摄像机用开闭装置的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通常,第一磁铁270通过磁力拽动第一磁体242,以此使叶片280关闭隔离板220的第一开口222和驱动板260的第二开口262。因此,叶片280如图11所示关闭小型摄像机的开口部,从而防止异物侵入小型摄像机内。
如果用户为使用小型摄像机而按下电子设备的打开按钮,就会从控制部向线圈240单方向供电。
据此,线圈240及第一磁体242和第二磁体244上产生磁场。该磁场的极性与第一磁铁270的极性相同。因此,第一磁铁270通过排斥力从第一磁体242脱离,而具有与磁场不同极性的第二磁铁272通过引力接近第二磁体244。
在此过程中,固定有第一磁铁270及第二磁铁272的驱动板260旋转,形成于驱动板260的凸块264结合在叶片280的长孔282中,使叶片280如图12所示旋转。
由于凸块264结合在长孔282中而传递驱动力,因此不会产生驱动板260和叶片280的旋转角度差带来的抵抗力。
如图12所示,通过叶片280的旋转,隔离板220的第一开口222和驱动板260的第二开口262打开。
如此,若第一开口222及第二开口262打开,则光进入到小型摄像机的开口部,因此可使用摄像机的功能。
此外,若按下电子设备的关闭按钮,则会对线圈240施加逆向电力,第一磁铁270和第二磁铁272沿着逆方向运行,并且驱动板260及叶片280沿着逆方向驱动,如图11所示,关闭第一开口222及第二开口262。
如上所述,若关闭第一开口222,则小型摄像机的开口部也会被关闭,因此防止异物侵入小型摄像机内。
图14是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小型摄像机用开闭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15及图16是图14所示的小型摄像机用开闭装置的主要部分连接示意图;图17是图14所示的小型摄像机用开闭装置的连接状态示意图;图18是图17所示的小型摄像机用开闭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如附图所示,小型摄像机用开闭装置包括:环形框架310,其固定在小型摄像机的开口部边缘;隔离板320,其设在框架310的中心区域,形成有用于打开开口部的第一开口322;把手340,其可滑动地设在框架310上;齿条350,其可滑动地固定于把手340上,并形成有第一齿轮齿352;第一连接件360,其轴支承在隔离板320上,在距轴支承的旋转中心为指定半径的圆周上形成有与第一齿轮齿352啮合的第二齿轮齿362;以及第一叶片380,其可滑动地设置在隔离板320上,以便以直线运动接收第一连接件360的旋转运动,以开闭第一开口322。
框架310设在为使光透过小型摄像机的透镜而敞开的开口部的边缘。小型摄像机具有除了开口部以外均与外部隔离的封闭结构。
框架310形成为环形,把手340设置成可以沿着框架310在指定区间旋转。
第一连接件360上形成有第一长孔364,第一叶片380上形成有与第一长孔364结合的第一凸块382。
开闭装置还具有盖板330,该盖板330与框架310结合,以防止把手340和第一叶片380脱离。
此外,上述小型摄像机用开闭装置还具备第二连接件370,其轴支承在隔离板320上,在距轴支承的旋转中心为指定半径的圆周上形成有与第二齿轮齿362啮合的第三齿轮齿372。并且,第一连接件360和第二连接件370相互啮合而沿着反方向旋转。
此外,隔离板320上设有可滑动的第二叶片390,该第二叶片390以直线运动接收第二连接件370的旋转运动,以开闭第一开口322。第一叶片380和第二叶片390通过同时从两侧盖住第一开口322的上部以关闭第一开口322或通过同时张开以打开第一开口322。
隔离板320上的供第一叶片380和第二叶片390滑动的滑面324与其它部分形成高度差,从而引导第一叶片380和第二叶片390进行直线运动。
此外,在隔离板320上形成有使第一凸块382及第二凸块392可在其内移动的第一滑槽326及第二滑槽328。
如上所述使用两个叶片,使得开闭第一开口322的速度提高两倍。此外,由于使用两个叶片,每个叶片的大小缩小一半,因此在有限空间内移动更加自由。
第二连接件370上形成有第二长孔374,并在第二叶片390上形成有与第二长孔374结合的第二凸块392。
上述开闭装置还包括盖板330,该盖板330与框架310结合,防止把手340和第一叶片380及第二叶片390脱离,该盖板330上形成有与第一开口322一致的第二开口332。并且,在隔离板320和盖板330上设置把手340和第一叶片380及第二叶片390。
此外,可以在框架310上设置用于防止第一连接件360及第二连接件370从隔离板320下方脱离的板。
下面说明如上构成的开闭装置的作用。
若用户用手指推动把手340,则固定在把手340上的齿条350旋转。据此,具有与齿条350的第一齿轮齿352啮合的第二齿轮齿362的第一连接件360旋转,与第二齿轮齿362啮合的第三齿轮齿372向第一连接件360的反方向旋转。
第一连接件360及第二连接件370在隔离板320上同时张开,从而打开第一开口322。
由于第一叶片380的第一凸块382与第一连接件360的第一长孔362结合,所以第一连接件360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第一叶片380的直线运动时不会产生抵抗力。此外,第二叶片390的第二凸块392也与第二连接件370的第二长孔374结合,所以第二连接件370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第二叶片390的直线运动时不会产生抵抗力。
若像这样打开第一开口322,则光会进入到小型摄像机的开口部,所以可使用摄像机的功能。
此外,若沿着把手340反向旋转,则以与上述打开过程相反的顺序执行,第一叶片380和第二叶片390关闭第一开口322。
若像这样关闭第一开口322,则小型摄像机的开口部也会被关闭,从而可防止异物侵入小型摄像机内。
图19是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小型摄像机用开闭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20是图19所示的小型摄像机用开闭装置的另一角度分解示意图;图21是在图19所示的小型摄像机用开闭装置的连接状态下透视内部的示意图。
附图所示的小型摄像机用开闭装置设在小型摄像机透镜的前方部位,用于防止异物侵入到摄像机内部。
这种开闭装置包括:遮架410,其设在摄像机透镜的前方部位,具有用于打开透镜前方的滑动空间部412;叶片,其在滑动空间部412上滑行,开闭透镜前方,并设有凸块;以及旋转杆430,其可旋转地与遮架410结合,旋转中心上形成有用于打开透镜前方的中心孔432,该旋转杆430具有与凸块结合、在自身旋转时移动凸块以开闭叶片的凸轮槽。
叶片由设在对称位置上的第一叶片420及第二叶片424组成,凸块由形成于第一叶片420的第一凸块422和形成于第二叶片424的第二凸块426组成。此外,凸轮槽由与第一凸块422结合的第一凸轮槽436和与第二凸块426结合的第二凸轮槽438组成。
随着像这样使用两个叶片,透镜开闭速度将提高两倍。此外,由于使用两个叶片,第一叶片420及第二叶片424的大小缩小一半,所以可设在狭窄空间内。
另一方面,在旋转杆430上形成有止动槽434,旋转杆430上形成有导引凸缘414,该导引凸缘414与止动槽434结合,限制旋转杆430的旋转角度。
此外,在旋转杆430上形成有用户可用手推动的凸出把手。
此类开闭装置还具备盖部件,该盖部件与遮架410结合,以防止叶片脱离。
盖部件由用于防止旋转杆430从遮架410上方脱离的第一盖450和用于防止第一叶片420及第二叶片424从遮架410下方脱离的第二盖460组成。第一盖450及第二盖460上形成有用于打开透镜的前方部位的第一开孔452及第二开孔462。
如此,开闭装置设在安装于手机等的小型摄像机的前方,防止异物侵入到透镜部。
下面说明如上构成的开闭装置的作用。
图22是示出开闭装置处于关闭状态的示意图;图23是图22中的叶片处于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通常,开闭装置利用第一叶片420及第二叶片424将透镜前方关闭,从而无法拍摄图像。
另一方面,使用摄像机时,应打开设在摄像机上的开闭装置。为此,只要用户用手指推动旋转杆430的把手部440,旋转杆430就会旋转,并且第一凸轮槽436及第二凸轮槽438使第一凸块422及第二凸块426水平移动,使第一叶片420和第二叶片424向打开方向移动。第一凸轮槽436和第二凸轮槽438将旋转杆430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第一叶片420及第二叶片424的直线运动。
据此,第一叶片420和第二叶片424从滑动空间部412同时张开,打开透镜,光通过打开的滑动空间部412进入摄像机透镜内,从而可使用图像拍摄功能。
另一方面,不使用摄像机时,使把手部440沿着逆方向旋转。据此,第一叶片420和第二叶片424关闭透镜的动作以与上述打开过程相反的顺序进行。
如此关闭滑动空间部412时,小型摄像机内部就会被关闭,从而可防止异物侵入小型摄像机内。
以上是对本发明中的优选实施例进行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中要求保护的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进行各种变更,而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Claims (7)

1.一种小型摄像机用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闭装置包括:
快门罩,该快门罩设在形成于机体的曝光口上,并形成有与上述曝光口连通的贯通口;
开闭面板,该开闭面板可转动地设在上述快门罩的内部,用于开闭上述贯通口;以及
转动杆,该转动杆可旋转地设在上述快门罩的内部,并与上述开闭面板连接,以便转动上述开闭面板来开闭上述贯通口,
其中,所述转动杆设有至少一个弹性止动件,并且所述快门罩设有用于临时保持上述止动件的止动件支承孔,从而使得所述开闭面板和所述转动杆在所述贯通孔的打开和关闭状态下临时保持在适当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摄像机用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开闭面板包括:
盖部,该盖部具有半圆形状;
转动部,该转动部在上述盖部的一侧端部贯通有形成为转动轴中心的转动孔,并具备扩张区域;以及
导引部,该导引部在上述转动部上与上述盖部成反方向延长,并形成有长孔形导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型摄像机用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转动杆形成为具有与上述贯通口相对应的内径的圆板形状,其一侧以180度间隔设有导销,以插入到上述导孔,上述转动杆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向上述快门罩外部凸出的把手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型摄像机用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开闭装置还包括拉伸弹簧,为了维持上述开闭面板的关闭状态,该拉伸弹簧的端部分别固定在上述转动杆和上述快门罩上,沿着上述开闭面板关闭的方向施加力。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型摄像机用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快门罩上以180度间隔凸出设有转动凸块,以插入到上述转动孔。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小型摄像机用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开闭装置还包括粘接垫,该粘接垫用于将上述快门罩粘贴在上述机体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小型摄像机用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开闭装置还包括盖,该盖设在上述机体的外侧面上,围绕上述快门罩进行固定。
CN2006800259471A 2005-07-15 2006-04-21 小型摄像机用开闭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237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0)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50064330 2005-07-15
KR1020050064334 2005-07-15
KR1020050064330A KR100736109B1 (ko) 2005-07-15 2005-07-15 소형 카메라장치용 개폐장치
KR10-2005-0064330 2005-07-15
KR1020050064334A KR100704975B1 (ko) 2005-07-15 2005-07-15 소형 카메라장치용 개폐장치
KR10-2005-0064334 2005-07-15
KR10-2006-0015763 2006-02-17
KR1020060015763 2006-02-17
KR1020060015763A KR100716759B1 (ko) 2006-02-17 2006-02-17 소형 카메라용 보호장치
PCT/KR2006/001510 WO2007011106A1 (en) 2005-07-15 2006-04-21 An opening and closing apparatus for small image photographing devices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66313A Division CN101738822A (zh) 2005-07-15 2006-04-21 小型摄像机用开闭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23774A CN101223774A (zh) 2008-07-16
CN101223774B true CN101223774B (zh) 2010-11-10

Family

ID=380110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25947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23774B (zh) 2005-07-15 2006-04-21 小型摄像机用开闭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0736109B1 (zh)
CN (1) CN10122377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9008283B4 (de) * 2009-02-10 2021-10-07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mit einer Deckeleinheit zum Schutz einer Kameraeinheit und Betätigungsverfahren für eine derartige Vorrichtung
US10567680B2 (en) * 2014-03-26 2020-02-18 Nikon Corporation Shutter device and image-capturing device
DE102016119433A1 (de) * 2016-10-12 2018-04-12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Kameramodul
CN109579289B (zh) * 2019-01-23 2022-10-25 杨树温 一种卧式电热锅炉
CN110913109B (zh) * 2019-12-09 2021-06-04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遮蔽机构及电子产品
CN117111378B (zh) * 2023-08-29 2024-05-28 广东誉品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镜头用可变光圈盖板结构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95268A (en) * 1981-02-27 1986-06-1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amera having lens protection cover
CN1289068A (zh) * 1999-09-16 2001-03-28 佳能株式会社 照相机透镜阻挡装置
CN1573498A (zh) * 2003-06-24 2005-02-02 索尼株式会社 镜头遮光罩以及成像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01696B2 (ja) * 2002-07-29 2010-01-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駆動装置、光量調節装置およびレンズ駆動装置
KR100459352B1 (ko) 2003-10-07 2004-12-03 주식회사 씨티전자 소형 카메라용 셔터장치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95268A (en) * 1981-02-27 1986-06-1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amera having lens protection cover
CN1289068A (zh) * 1999-09-16 2001-03-28 佳能株式会社 照相机透镜阻挡装置
CN1573498A (zh) * 2003-06-24 2005-02-02 索尼株式会社 镜头遮光罩以及成像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全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70009222A (ko) 2007-01-18
KR100736109B1 (ko) 2007-07-06
CN101223774A (zh) 2008-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38822A (zh) 小型摄像机用开闭装置
EP1744521B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having rotatable camera
CN101223774B (zh) 小型摄像机用开闭装置
JP4188867B2 (ja) 回転型カメラレンズハウジングを備える携帯用端末機
CN102005552B (zh) 具有可拆卸且可开闭的盖的电子设备
US20090147127A1 (en) Lens hood device, and image pickup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7568848B2 (en) Magnetic sliding door structure
EP1484920A1 (en) Porat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
US9116416B2 (en) Electronic device
US20080212958A1 (en) Protecting Apparatus for Small Image Photographing Devices
JP4241241B2 (ja) ヒンジ構造及び電子機器
CN101356738A (zh) 小型摄像机用保护装置
KR20080068532A (ko) 광량 조정 장치 및 촬상 장치
US20110052182A1 (en) Lens barrier device
KR200374460Y1 (ko) 휴대전화기 및 휴대전화기용 슬라이딩 조립체
KR100619886B1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카메라 회동장치
JP7344781B2 (ja) 羽根駆動装置
KR100704975B1 (ko) 소형 카메라장치용 개폐장치
KR200374464Y1 (ko) 휴대전화기 및 휴대전화기용 슬라이딩 조립체
JPH0915682A (ja) レンズカバー開閉表示装置
KR200345710Y1 (ko) 디스플레이장치용 회전모듈
KR100839015B1 (ko) 휴대폰 카메라 도어 개폐장치
KR100600702B1 (ko) 디스플레이장치용 회전모듈
KR200396454Y1 (ko) 푸시 푸시형 카메라 모듈을 갖는 슬라이드식 휴대형 단말기
JP4230854B2 (ja) レンズ保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110

Termination date: 2011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