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23160A - 抑制前列腺素d合成酶的苯并咪唑化合物 - Google Patents

抑制前列腺素d合成酶的苯并咪唑化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23160A
CN101223160A CNA2006800255894A CN200680025589A CN101223160A CN 101223160 A CN101223160 A CN 101223160A CN A2006800255894 A CNA2006800255894 A CN A2006800255894A CN 200680025589 A CN200680025589 A CN 200680025589A CN 101223160 A CN101223160 A CN 1012231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substituent
carbonatoms
expression
alky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2558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里出良博
田中由起
山根敬子
土河三千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ho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ho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ho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ho Pharmaceut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2231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231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Plural Heterocycl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通式(I)(式中X1表示氧原子或羰基,R1表示具有1至3个取代基的呋喃环或可以具有1至3个取代基的吡咯环,条件是不包括该取代基为磷酸基或磷酸酯基的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表示的苯并咪唑化合物或其盐。该苯并咪唑化合物或其盐具有优良的前列腺素D合成酶抑制活性,作为前列腺素D2或其代谢物所参与的疾病,例如变应性疾病或者炎症性疾病的预防和/或治疗剂、阿尔茨海默氏病及脑损伤恶化抑制剂有用。

Description

抑制前列腺素D合成酶的苯并咪唑化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苯并咪唑化合物或其盐为有效成分的医药,特别涉及以由于前列腺素D合成酶抑制作用而作为变态反应疾病、炎症性疾病的预防和/或治疗剂、阿尔茨海默氏病或者脑损伤的恶化抑制剂有用的新型苯并咪唑化合物或其盐为有效成分的医药。
背景技术
一系列总称为类花生酸(eicosanoids)的脂质介质如前列腺素和白三烯等,通过从随各种刺激由膜磷脂上切解的花生四烯酸开始的花生四烯酸级联而合成。特别地,前列腺素类是花生四烯酸级联中以由环加氧酶生成的前列腺素H2为中间体合成的一种花生四烯酸代谢物。已知通过这样的合成路线也可以合成前列腺素D2、以及前列腺素E2、前列腺素F2α、前列腺素I2和血栓素A2等。
前列腺素类作为局部活性激素样化学递质起作用,一般是应答局部的组织损伤、激素、细菌肽、抗原导致的刺激,细胞因子等炎性介质导致的刺激而合成。产生的前列腺素类通过与在细胞表面上表达的特异性受体结合,而在许多组织中表现出各种各样的效果,可知其除了胃酸分泌、血流等生物体内功能调节作用以外,还对许多炎症应答以及免疫系统功能产生影响。
生成前列腺素D2的合成酶称为前列腺素D合成酶,已知存在造血型合成酶和Lipocalin型合成酶两种。
人的造血型合成酶主要分布于胎盘、肺、胎儿肝脏、淋巴节、脑、心脏、胸腺、骨髓及脾脏中。另外,在细胞水平上,报道了其在脑内小神经胶质细胞、骨髓巨核细胞和皮肤的Langerhans细胞;肝脏的Kupffer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细胞等多种抗原提呈细胞、肥大细胞以及Th2细胞中表达。
另一方面,Lipocalin型合成酶主要大量分布于脑和脊髓的中枢神经系统、心脏、睾丸上皮、睾丸中,已知由Lipocalin型合成酶产生的前列腺素D2不仅具有作为睡眠的体液调节物质的功能、利用蛛网膜的脑神经系统调节功能、以触痛为代表的痛觉调节功能、精子形成调节功能,而且Lipocalin型合成酶本身还具有作为脂溶性低分子化合物的转运蛋白的功能。
已知前列腺素D2的特异性受体有DP1和DP2(有时也称为CRTH2)两种。据报道,DP1在骨髓、脑、视网膜、消化器官等组织、呼吸道上皮细胞、血管平滑肌、血小板、嗜碱细胞等细胞中表达,DP2在骨髓、脑、胸腺、心脏等组织、TH2细胞、嗜酸细胞、嗜碱细胞、单核细胞等细胞中表达。由于各种刺激而主要由造血型合成酶在局部产生的前列腺素D2,通过与上述受体结合,而显示出血小板凝聚抑制作用,血管舒张,血管通透性增强作用,粘液产生增加作用,呼吸道平滑肌收缩,抗原提呈细胞、Th2细胞、嗜酸细胞等的移动和活化作用等,特别是认为其参与变应性疾病、炎症性疾病的发病和恶化。
在变应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等中,主要在抗原与免疫球蛋白E的复合体结合而活化的肥大细胞中,花生四烯酸级联被活化从而释放出各种炎性介质,认为在引起变应性症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前列腺素D2是最大量产生和释放的炎性介质,在哮喘患者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以高浓度检测出来(非专利文献1和2)。另外,据报道,哮喘患者与健康人相比,观察到由于吸入前列腺素D2而引起呼吸道收缩(非专利文献3)。另外,过敏性鼻炎患者的鼻粘膜下或者慢性副鼻腔炎患者的鼻息肉中,肥大细胞或炎症性细胞中造血型合成酶的表达高,并且DP1和DP2在浸润的嗜酸细胞中表达、DP2在T细胞中表达(非专利文献4),并且根据特应性皮炎患者的严重度皮肤淋巴细胞归巢抗原阳性细胞(CLA)的DP2阳性率高(非专利文献5),由此认为在变应性疾病的发病和恶化中,来自造血型合成酶的前列腺素D2起着重要的作用(非专利文献6至8)。
另外,近年来,报道了过量表达前列腺素D合成酶的小鼠变态反应被促进(非专利文献9),与此相对,前列腺素D2受体敲除的小鼠不显示变态反应(非专利文献10)。另外,还报道了造血型合成酶不足的小鼠,肌肉坏死或外伤性脑损伤的扩大较轻微。
因此,由造血型合成酶和Lipocalin型合成酶两种酶产生的前列腺素D2,具有作为以变应性疾病为主的各种疾病的发病或恶化因子的功能、并且参与生物体内调节机制,因此认为改善其产生异常的药物作为对应各种疾病的医药品极其有效。
例如,对于造血型合成酶抑制剂,报道了HQL-79(4-二苯甲基氧基-1-{3-(1H-四唑-5-基)-丙基}哌啶)(非专利文献11和12)。HQL-79是兼具阻胺H1拮抗作用的化合物,据报道在哮喘疾病模型中,抑制呼吸道炎性病状如呼吸道的嗜酸细胞浸润及迟发性哮喘反应,但是不能说其活性充分。另外,此外还公开了其他前列腺素D合成酶抑制剂的提供(专利文献8和9),酶抑制活性虽然超过HQL-79,但是不能说其活性充分。
目前,为了预防或者治疗变应性疾病而使用的抗变应性剂,可以使用抗阻胺剂、化学介质游离抑制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血栓素A2合成抑制剂及受体拮抗剂、Th2细胞因子抑制剂、免疫抑制剂等(非专利文献13)。但是,这些抗变应性剂的药效不充分,并且具有中枢性副作用如嗜睡和镇静症状等、消化器官症状如痢疾等、或免疫抑制等副作用等问题,不是容易使用的药剂。另外,尽管类固醇药由于具有强抗炎症作用而成为不仅可以在变应性疾病、而且可以在许多炎症性疾病的治疗中使用的药剂,但是,由于具有易感染性、对骨的影响或生长障碍等副作用、或者停用后的反跳现象等,因此不是容易使用的药剂。
另一方面,期待前列腺素D合成酶的抑制剂成为作为造血型合成酶产生的前列腺素D2或其代谢物参与的变应性疾病或者炎症性疾病的预防和/或治疗药有用的医药品。
以往,苯并咪唑化合物作为对医药等有用的化合物受到了广泛研究。
例如,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WO2004017963号公报)中,记载了作为凝血因子Xa抑制剂的包括5-苯氧基苯并咪唑化合物的广泛的苯并咪唑化合物。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067629号公报)中,记载了作为线粒体功能活化剂的5-苯氧基苯并咪唑化合物、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化合物。
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WO2003035065号公报)中,记载了作为蛋白激酶抑制剂的包括5-苯氧基苯并咪唑化合物、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化合物的广泛的苯并咪唑化合物。
专利文献4(日本特表2001-515482号公报)中,记载了作为FBP酶抑制剂的5-苯氧基苯并咪唑化合物、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化合物。
专利文献5(国际公开WO2002076454号公报)中,记载了作为抗肿瘤药的医药用途专利的5-苯氧基苯并咪唑化合物、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化合物。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0-026430号公报)中,记载了5-苯氧基苯并咪唑化合物,作为苯并咪唑2位的取代基,记载了吡啶基、呋喃基、噻吩基。
专利文献7(国际公开WO9965886号公报)中,记载了作为昆虫/螨虫驱避剂的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化合物,作为苯并咪唑2位取代基的杂环,公开了噻唑基。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WO200401796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067629号公报
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WO2003035065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表2001-515482号公报
专利文献5:国际公开WO2002076454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0-026430号公报
专利文献7:国际公开WO9965886号公报
专利文献8:日本特开2004-2248号公报
专利文献9:日本特开2004-51600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1:J.Immumol.,129,1627-1631(1982)
非专利文献2:N.Eng.J.Med.,315,800-804(1986)
非专利文献3:N.Eng.J.Med.,311,209-213(1984)
非专利文献4:Prostaglandins & other Lipid Med.73,87-101(2004)
非专利文献5:J.Invest.Dermatol.119,609-616(2002)
非专利文献6:J.Immunol.,143,2982-2989(1989)
非专利文献7:J.Biol.Chem.,265,371-375(1990)
非专利文献8:J.Biol.Chem.,270,3239-3246(1995)
非专利文献9:J.Immunol.,168,443-449(2002)
非专利文献10:Science,287,2013-2017(2000)
非专利文献11:Jpn.J.Pharmacol.,78,1-10(1998)
非专利文献12:Jpn.J.Pharmacol.,78,11-22(1998)
非专利文献13:“临床与研究”,79卷2期,30-33页(2002年2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低用量下抑制前列腺素D合成酶、特别是造血型前列腺素D合成酶的效果高的新型化合物。
另外,本发明的其它目的是基于前列腺素D合成酶抑制作用提供对来自该酶的前列腺素D2或其代谢物介导的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效、副作用少且安全性高的医药。
本发明人等对具有前列腺素D合成酶抑制作用的化合物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发现下述通式(I)表示的新型苯并咪唑化合物或其盐对前列腺素D合成酶具有极其优良的抑制作用,并进一步进行了反复研究,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根据本发明,提供下述通式(I)表示的新型苯并咪唑化合物或其盐、以其为有效成分的前列腺素D合成酶抑制剂、前列腺素D2或其代谢物所参与疾病的预防或治疗方法等。
第1项:下述通式(I)表示的苯并咪唑化合物或其盐,
Figure S2006800255894D00061
式中,X1表示氧原子或羰基,R1表示具有1至3个取代基的呋喃环或可以具有1至3个取代基的吡咯环;条件是不包括该取代基为磷酸基或磷酸酯基的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
第2项:上述第1项所述的苯并咪唑化合物或其盐,其中,X1为羰基。
第3项:上述第1项所述的苯并咪唑化合物或其盐,其中,X1表示氧原子或羰基;
R1表示具有1至3个取代基的呋喃环或可以具有1至3个取代基的吡咯环;
该吡咯环或呋喃环上的取代基选自由卤素原子、氰基、硝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至6的烷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3至7的环烷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2至6的烯基及-(C=O)-R2基组成的组;
R2表示氢原子、羟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至6的烷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至6的烷氧基、或-NR3R4基;
R3和R4分别相同或不同,表示氢原子、羟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至6的烷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至6的烷氧基、氨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单或二(C1-C6烷基)氨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6至14的芳基、或者可以具有取代基的饱和或不饱和杂环基,或者
R3和R4可以与邻接的氮原子一起形成环结构中除了该邻接的氮原子以外还可以具有选自由氮原子、氧原子及硫原子组成的组中的一个或两个杂原子的饱和或不饱和环状氨基,该环状氨基可以具有取代基。
第4项:上述第1项所述的苯并咪唑化合物或其盐,其中,X1表示羰基,
R1表示具有1至3个取代基的呋喃环或可以具有1至3个取代基的吡咯环;
该吡咯环或呋喃环上的取代基为卤素原子、氰基、硝基、可以具有选自由卤素原子、羟基及-NR3’R4’基组成的组中的1至3个基团作为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至6的烷基、可以具有选自由氰基、羧基及(C1-C6烷氧基)羰基组成的组中的1至3个基团作为取代基的碳原子数2至6的烯基、或者-(C=O)-R2基;
R2表示氢原子、羟基、碳原子数1至6的烷氧基、或-NR3R4基;
R3’和R4’分别相同或不同,表示氢原子或者碳原子数1至6的烷基,或者
R3’和R4’可以与邻接的氮原子一起形成环结构中除了该邻接的氮原子以外还可以具有选自由氮原子、氧原子及硫原子组成的组中的一个或两个杂原子的饱和或不饱和环状氨基;
R3和R4中的一个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至6的烷基,另一个表示氢原子、羟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至6的烷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至6的烷氧基、氰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单或二(C1-C6烷基)氨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6至14的芳基、或者可以具有取代基的单环或二环的饱和或不饱和杂环基,或者
R3和R4可以与邻接的氮原子一起形成环结构中除了该邻接的氮原子以外还可以具有选自由氮原子、氧原子及硫原子组成的组中的一个杂原子的饱和或不饱和环状氨基,该环状氨基可以具有选自由卤素原子、羟基、氰基、硝基、甲酰基、羧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至6的烷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6至14的芳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C1-C6烷氧基)羰基及可以具有取代基的单或二(C1-C6烷基)氨基羰基组成的组中的1至3个基团作为取代基。
第5项:上述第1项所述的苯并咪唑化合物或其盐,其中,X1表示羰基;
R1表示具有1至3个取代基的呋喃环、或者氮原子上结合有氢并且具有1至3个取代基的吡咯环;
该吡咯环或呋喃环上结合的该取代基选自由卤素原子、氰基、硝基、可以具有选自由卤素原子、羟基、二甲基氨基及吡咯烷基组成的组中的基团作为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至6的烷基、可以具有选自由氰基、羧基及(C1-C6烷氧基)羰基组成的组中的1个基团作为取代基的乙烯基、及-(C=O)-R2基组成的组;
R2表示氢原子、羟基、碳原子数1至6的烷氧基、或-NR3R4基;
R3和R4中的一个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至6的烷基,另一个表示氢原子、羟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至3的烷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至3的烷氧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苯基、或者选自由吗啉代基、异唑基、吲哚基、亚甲二氧苯基、亚乙二氧苯基、二氢苯并呋喃基及苯并噻唑基组成的组中的杂环基[该杂环基可以具有取代基],或者
R3和R4可以与邻接的氮原子一起形成环结构中除了该邻接的氮原子以外还可以具有选自氮原子和氧原子中的一个杂原子的饱和或不饱和环状氨基。
第6项:上述第1项所述的苯并咪唑化合物或其盐,其中,X1表示羰基;
R1表示具有2个或3个取代基的呋喃环、或者氮原子上结合有氢原子并且具有2个或3个取代基的吡咯环,构成该呋喃环及该吡咯环的2个碳原子上的取代基为碳原子数1至6的烷基,剩余的1个碳原子上结合有氢原子、或者结合有氰基或-(C=O)-R2基作为取代基;
R2表示羟基、碳原子数1至3的烷氧基、或-NR3R4基;
R3和R4中的一个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至3的烷基,另一个表示氢原子、羟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至3的烷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至3的烷氧基、可以具有选自由卤素原子、氰基及碳原子数1至6的烷氧基组成的组中的1至3个基团作为取代基的苯基、吗啉代基、异唑基、吲哚基、亚甲二氧苯基、亚乙二氧苯基、二氢苯并呋喃基、或苯并噻唑基,或者
-NR3R4基表示吡咯烷基、噻唑烷基、吡唑啉基、吗啉代基或哌嗪基。
第7项:上述第1项所述的苯并咪唑化合物或其盐,其中,X1表示羰基;
R1表示具有3个取代基并且在4位与苯并咪唑环结合的呋喃环、或者氮原子上结合有氢原子并具有3个取代基、并且在4位与苯并咪唑环结合的吡咯环,
该呋喃环及该吡咯环上的取代基中,3位和5位的取代基表示碳原子数1至3的烷基,2位的取代基表示氰基或-(C=O)-R2基;
R2表示羟基、乙氧基、或-NR3R4基;
R3和R4中的一个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至3的烷基,另一个表示氢原子、羟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至3的烷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至3的烷氧基、或可以具有选自由卤素原子、氰基及碳原子数1至3的烷氧基组成的组中的1至3个基团作为取代基的苯基,或者
-NR3R4基表示吡咯烷基、吡唑啉基或吗啉代基。
第8项:上述第1项所述的苯并咪唑化合物或其盐,其中,X1表示羰基;
R1表示氮原子上结合有氢原子并具有3个取代基、并且在4位与苯并咪唑环结合的吡咯环,
该吡咯环上的取代基中,3位和5位的取代基表示甲基,2位的取代基表示-(C=O)-R2基;
R2表示羟基、乙氧基、或-NR3R4基;
R3和R4中的一个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至3的烷基,另一个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至3的烷基、或碳原子数1至3的烷氧基,或者
-NR3R4基表示吡咯烷基或吗啉代基。
第9项:上述第1项所述的苯并咪唑化合物或其盐,其为:
·(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2-呋喃基羰基)吡咯烷、
·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酸、
·2-(2-氰基-3,5-二甲基吡咯-4-基)-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
·N-(甲氧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
·(N-甲氧基-N-甲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
·N-(3-二甲氨基丙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
·N-(2-(2-吡啶基)乙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
·((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基)羰基)吗啉、
·((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基)羰基)吡唑啉、或
·(N,N-二甲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
第10项:一种医药组合物,其含有有效量的上述第1项~第9项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的至少一种或其药学上容许的盐、以及药学上容许的载体。
第11项:一种前列腺素D合成酶抑制剂,其含有有效量的上述第1项~第9项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的至少一种或其药学上容许的盐、以及药学上容许的载体。
第12项:一种前列腺素D2或其代谢物所参与疾病的预防剂和/或治疗剂,其含有有效量的上述第1项~第9项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容许的盐、以及药学上容许的载体。
第13项:上述第12项所述的预防剂和/或治疗剂,其中,前列腺素D2或其代谢物所参与疾病为变应性疾病、炎症性疾病、阿尔茨海默氏病或脑损伤的任意一种。
第14项:一种变应性疾病的预防剂和/或治疗剂,其含有有效量的上述第1项~第9项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容许的盐、以及药学上容许的载体。
第15项:一种炎症性疾病的预防剂和/或治疗剂,其含有有效量的上述第1项~第9项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容许的盐、以及药学上容许的载体。
第16项:一种阿尔茨海默氏病或脑损伤的预防剂和/或治疗剂,其含有有效量的上述第1项~第9项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容许的盐、以及药学上容许的载体。
第17项:一种前列腺素D2或其代谢物所参与疾病的预防或治疗方法,包括向患者给用有效量的上述第1项~第9项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容许的盐。
第18项:上述第1项~第9项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容许的盐用于制造前列腺素D合成酶抑制剂的应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提供作为前列腺素D合成酶抑制剂、特别是造血型合成酶抑制剂有用的上述通式(I)表示的新型苯并咪唑化合物或其盐。
本发明的苯并咪唑化合物或其盐,具有优良的前列腺素D合成酶抑制活性,例如,与目前已知作为造血型合成酶抑制剂的HQL-79相比,具有更优良的造血型前列腺素D合成酶抑制活性(参照后述的实验例1)。
因此,本发明的该苯并咪唑化合物或其盐,基于其优良的前列腺素D合成酶抑制活性,作为前列腺素D2或其代谢物所参与疾病、例如变应性疾病或者炎症性疾病的预防和/或治疗剂、阿尔茨海默氏病或脑损伤的恶化抑制药有用,并且可以期待其它有用的药效。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苯并咪唑化合物
本发明的苯并咪唑化合物为下述通式(I)所表示的化合物。
Figure S2006800255894D00121
(式中,X1表示氧原子或羰基,R1表示具有取代基的呋喃环或可以具有取代基的吡咯环。特别地,R1表示具有1至3个取代基的呋喃环或可以具有1至3个取代基的吡咯环。条件是不包括该取代基为磷酸基或磷酸酯基的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
本发明的上述通式(I)表示的苯并咪唑化合物是新化合物,是前述现有技术文献中未具体公开的化合物。
例如,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WO200417963号公报)中,记载了作为凝血因子Xa抑制剂的包括5-苯氧基苯并咪唑化合物的广泛的苯并咪唑化合物。但是,未具体公开具有吡咯环、呋喃环作为苯并咪唑2位取代基的本发明苯并咪唑化合物。
另外,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067629号公报)中,记载了作为线粒体功能活化剂的5-苯氧基苯并咪唑化合物、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化合物。但是,该专利化合物公开了苯基、吡啶基等作为苯并咪唑2位的取代基,与本发明化合物具有吡咯环、呋喃环作为苯并咪唑2位取代基不同。
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WO2003035065号公报)中,记载了作为蛋白激酶抑制剂的包括5-苯氧基苯并咪唑化合物、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化合物的广泛的苯并咪唑化合物。但是,未具体公开具有吡咯环、呋喃环作为苯并咪唑2位取代基的本发明苯并咪唑化合物。
专利文献4(日本特表2001-515482号公报)中,记载了作为FBP酶抑制剂的5-苯氧基苯并咪唑化合物、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化合物。但是,该专利化合物在苯并咪唑2位的呋喃基上具有磷酸基或磷酸酯基作为取代基,这一点与本发明化合物不同。
专利文献5(国际公开WO2002076454号公报)中,记载了作为抗肿瘤药的医药用途专利的5-苯氧基苯并咪唑化合物、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化合物。但是,未具体公开具有吡咯环、呋喃环作为苯并咪唑2位取代基的本发明苯并咪唑化合物。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0-026430号公报)中,记载了5-苯氧基苯并咪唑化合物,并且要求保护吡啶基、呋喃基、噻吩基作为咪唑2位的取代基。但是,该专利化合物在苯并咪唑6位上具有取代基,与在同样的6位没有取代基的本发明化合物不同。
专利文献7(国际公开WO9965886号公报)中,记载了作为昆虫/螨虫驱避剂的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化合物,作为咪唑2位取代基的杂环,公开了噻唑基,与本发明化合物具有吡咯环、呋喃环作为苯并咪唑2位取代基不同。
对于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进一步说明如下。
在本发明化合物中,优选X1为羰基的化合物(I)。
另外,本发明的化合物,代表性的是通式(I)表示的苯并咪唑化合物,其中:
X1表示氧原子或羰基,
R1表示具有1至3个取代基的呋喃环或可以具有1至3个取代基的吡咯环;
该吡咯环或呋喃环上的取代基选自由卤素原子、氰基、硝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至6的烷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3至7的环烷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2至6的烯基及-(C=O)-R2基组成的组;
R2表示氢原子、羟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至6的烷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至6的烷氧基、或-NR3R4基;
R3和R4分别相同或不同,表示氢原子、羟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至6的烷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至6的烷氧基、氨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单或二(C1-C6烷基)氨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6至14的芳基、或者可以具有取代基的饱和或不饱和杂环基,或者
R3和R4可以与邻接的氮原子一起形成环结构中除了该邻接的氮原子以外还可以具有选自由氮原子、氧原子及硫原子组成的组中的一个或两个杂原子的饱和或不饱和环状氨基,该环状氨基可以具有取代基。
特别地,作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化合物,可以列举通式(I)表示的苯并咪唑化合物,其中:
X1表示羰基,
R1表示具有1至3个取代基的呋喃环或可以具有1至3个取代基的吡咯环;
该吡咯环或呋喃环上的取代基为卤素原子、氰基、硝基、可以具有选自由卤素原子、羟基及-NR3’R4’基组成的组中的1至3个基团作为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至6的烷基、可以具有选自由氰基、羧基及(C1-C6烷氧基)羰基组成的组中的1至3个基团作为取代基的碳原子数2至6的烯基、或者-(C=O)-R2基;
R2表示氢原子、羟基、碳原子数1至6的烷氧基、或-NR3R4基;
R3’和R4’分别相同或不同,表示氢原子或者碳原子数1至6的烷基,或者
R3’和R4’可以与邻接的氮原子一起形成环结构中除了该邻接的氮原子以外还可以具有选自由氮原子、氧原子及硫原子组成的组中的一个或两个杂原子的饱和或不饱和环状氨基;
R3和R4中的一个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至6的烷基,另一个表示氢原子、羟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至6的烷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至6的烷氧基、氰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单或二(C1-C6烷基)氨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6至14的芳基、或者可以具有取代基的单环或二环的饱和或不饱和杂环基,或者
R3和R4可以与邻接的氮原子一起形成环结构中除了该邻接的氮原子以外还可以具有选自由氮原子、氧原子及硫原子组成的组中的一个或两个杂原子的饱和或不饱和环状氨基,该环状氨基可以具有选自由卤素原子、羟基、氰基、硝基、甲酰基、羧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烷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6至14的芳基、碳原子数1至6的烷氧基羰基及可以具有取代基的单或二(C1-C6烷基)氨基羰基组成的组中的1至3个基团作为取代基。
本说明书中,当某结构“可以具有取代基”时,表示该结构上的可以化学取代的位置有时具有1个或2个以上的“取代基”的情况。另外,本说明书中,当某结构“具有取代基”时,表示该结构上的可以化学取代的位置具有1个或2个以上的“取代基”。
该结构中存在的(或者可以存在的)取代基的种类、取代基的个数、取代位置没有特别限制,当存在2个以上取代基时,它们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作为“取代基”,可以例示例如:卤素原子、羟基、氰基、硝基、碳原子数1至6的烷基、碳原子数3至7的环烷基、碳原子数2至6的烯基、碳原子数1至6的烷氧基、-(C=O)-R2基、-NR3R4基、-NR3’R4’基、氧代基、饱和或不饱和杂环、碳原子数6至14的芳基等,存在上述取代基时,其个数代表性地为1至3个。
作为“卤素原子”,可以列举例如: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
“碳原子数1至6的烷基”,表示碳原子数1至6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可以列举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正戊基、异戊基、新戊基、正己基等。
作为“碳原子数3至7的环烷基”,可以列举例如: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环庚基等。
作为“碳原子数2至6的烯基”,可以列举例如:乙烯基、烯丙基、丁烯基、丁二烯基、己三烯基等。
“碳原子数1至6的烷氧基”,表示碳原子数1至6的直链或支链烷氧基,可以列举例如: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异丁氧基、仲丁氧基、叔丁氧基、正戊氧基、异戊氧基、新戊氧基、正己氧基等。
作为“-(C=O)-R2基”中的R2,可以列举例如:氢原子、羟基、碳原子数1至6的烷基、碳原子数1至6的烷氧基、-NR3R4基、饱和或不饱和杂环基、碳原子数6至14的芳基等。
作为“-NR3R4基”及“-NR3’R4’基”中的R3、R4、R3’及R4’,各自可以相同或不同,可以列举例如:氢原子、羟基、碳原子数1至6的烷基、碳原子数1至6的烷氧基、氨基、单或二(C1-C6烷基)氨基、(C1-C6烷氧基)羰基、单或二(C1-C6烷基)氨基羰基、饱和或不饱和杂环基、碳原子数6至14的芳基等。
另外,“-NR3R4基”及“-NR3’R4’基”各自可以形成饱和或不饱和的环状氨基(特别是与邻接的氮原子一起形成除了该邻接的氮原子以外还可以具有选自由氮原子、氧原子及硫原子组成的组中的一个或两个杂原子的5元或6元的饱和或不饱和环状氨基),可以列举例如:氮杂环丁烷基、吡咯烷基、哌啶基、哌嗪基、吗啉代基、硫代吗啉代基、高哌啶基、咪唑基、吡咯基、咪唑烷基、唑烷基、噻唑烷基、吡唑烷基、咪唑啉基、吡唑啉基、吡唑基、三唑基等。
作为“饱和或不饱和杂环”,可以列举例如:吡咯烷基、哌啶基、哌嗪基、吗啉代基、硫代吗啉代基、高哌啶基、咪唑基、噻吩基、呋喃基、吡咯基、唑基、异唑基、噻唑基、异噻唑基、吡唑啉基、三唑基、四唑基、吡啶基、吡嗪基、嘧啶基、哒嗪基、吲哚基、异吲哚基、吲唑基、亚甲二氧苯基、亚乙二氧苯基、苯并呋喃基、二氢苯并呋喃基、苯并咪唑基、苯并唑基、苯并噻唑基、嘌呤基、喹啉基、异喹啉基、喹唑啉基、喹喔啉基、2,3,4,5-四氢-3-氧代哒嗪-6-基等。
作为“碳原子数6至14的芳基”,可以列举例如:苯基、萘基、蒽基等。
“单或二(C1-C6烷基)氨基”表示具有1个或2个碳原子数1至6的直链或支链烷基作为取代基的氨基,可以列举例如:甲氨基、乙氨基、正丙氨基、正己氨基、二甲氨基、甲乙氨基、乙异丁氨基等。
作为“(C1-C6烷基)羰基”,可以列举例如: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等。
作为“(C1-C6烷氧基)羰基”,可以列举例如:甲氧羰基、乙氧羰基、正丙氧羰基、异丙氧羰基、正丁氧羰基、异丁氧羰基、仲丁氧羰基、叔丁氧羰基、正戊氧羰基、异戊氧羰基、新戊氧羰基、正己氧羰基等。
作为“单或二(C1-C6烷基)氨基羰基”,可以列举例如:甲氨基羰基、乙氨基羰基、正丙氨羰基、异丙氨羰基、正丁氨羰基、异丁氨羰基、仲丁氨羰基、叔丁氨羰基、正戊氨羰基、异戊氨羰基、新戊氨羰基、正己氨羰基、二甲氨羰基、甲乙氨羰基、乙异丁氨羰基等。
通式(I)中,作为R1表示的呋喃环具有的取代基或吡咯环可以具有的取代基,可以例示上述取代基,但优选卤素原子、氰基、硝基、碳原子数1至6的烷基、碳原子数3至7的环烷基、碳原子数2至6的烯基、或-(C=O)-R2基[所述烷基、所述环烷基及所述烯基可以进一步具有上述取代基],更优选卤素原子、氰基、硝基、碳原子数1至6的烷基、碳原子数2至6的烯基、或-(C=O)-R2基[所述烷基可以具有选自卤素原子、羟基及-NR3’R4’基的取代基,所述烯基可以具有选自氰基、羧基及(C1-C6烷氧基)羰基的取代基],作为R1表示的吡咯环可以具有的取代基或呋喃环具有的取代基,特别优选氰基、碳原子数1至6的烷基或-(C=O)-R2基。
通式(I)中,作为R1表示的呋喃环具有的取代基或吡咯环可以具有的取代基“卤素原子”,可以例示上述卤素原子,优选氟原子、氯原子或溴原子,该卤素原子的个数代表性地为1个。
通式(I)中,作为R1表示的呋喃环具有的取代基或吡咯环可以具有的取代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至6的烷基”的“碳原子数1至6的烷基”,可以例示上述的烷基,优选碳原子数1至3的烷基,更优选甲基或乙基。另外,作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至6的烷基”的取代基,可以例示上述的取代基,优选卤素原子、羟基、二(C1-C6烷基)氨基或者饱和或不饱和杂环基,更优选二(C1-C6烷基)氨基、吡咯烷基等环结构中具有1个氮原子作为杂原子的5元或6元杂环,该取代基的个数代表性地为1个。
通式(I)中,作为R1表示的呋喃环具有的取代基或吡咯环可以具有的取代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3至7的环烷基”的“碳原子数3至7的环烷基”,可以例示上述的环烷基,优选环戊基或者环己基。另外,作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3至7的环烷基”的取代基,可以例示上述的取代基,该取代基的个数代表性地为1个。
通式(I)中,作为呋喃环具有的取代基或吡咯环可以具有的取代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2至6的烯基”的“碳原子数2至6的烯基”,可以例示上述的烯基,优选乙烯基。另外,作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2至6的烯基”的取代基,可以例示上述的取代基,优选可以列举选自由氰基、羧基及(C1-C6烷氧基)羰基组成的组中的1至3个基团,更优选氰基,该取代基的个数代表性地为1个。
通式(I)中,作为R2表示的“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至6的烷基”的“碳原子数1至6的烷基”,可以例示上述的烷基,优选碳原子数1至3的烷基,更优选甲基或乙基。另外,作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至6的烷基”的取代基,可以例示上述的取代基,该取代基的个数代表性地为1个。
通式(I)中,作为R2表示的“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至6的烷氧基”的“碳原子数1至6的烷氧基”,可以例示上述的烷氧基,优选碳原子数1至3的烷氧基,更优选甲氧基或乙氧基,特别优选乙氧基。另外,作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至6的烷氧基”的取代基,可以例示上述的取代基,该取代基的个数代表性地为1个。
通式(I)中,作为R3’和R4’表示的“碳原子数1至6的烷基”的“碳原子数1至6的烷基”,可以例示上述的烷基,优选碳原子数1至3的烷基,更优选甲基。
通式(I)中,作为-R3’R4’基表示的“环结构中除了邻接的氮原子以外还可以具有选自由氮原子、氧原子及硫原子组成的组中的一个或两个杂原子的饱和或不饱和环状氨基”,可以列举例如:氮杂环丁烷基、吡咯烷基、哌啶基、哌嗪基、吗啉代基、硫代吗啉代基、高哌啶基、咪唑基、吡咯基、环己亚氨基、咪唑烷基、唑烷基、噻唑烷基、吡唑烷基、咪唑啉基、吡唑啉基、咪唑基、吡唑基、三唑基等,优选吡咯烷基。
通式(I)中,作为R3和R4表示的“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至6的烷基”的“碳原子数1至6的烷基”,可以例示上述的烷基,优选碳原子数1至3的烷基,更优选甲基、乙基或正丙基。另外,作为该“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至6的烷基”的取代基,可以例示上述的取代基,优选碳原子数3至7的环烷基、碳原子数1至6的烷氧基、二(C1-C6烷基)氨基、(C1-C6烷基)羰基氨基、(C1-C6烷氧基)羰基、羧基、饱和或不饱和杂环基(特别是环结构中具有1个或2个氮原子的饱和或不饱和的5元或6元杂环基,该杂环基可以具有1个氧代基)、具有选自由卤素原子、碳原子数1至6的烷氧基及亚甲二氧基组成的组中的1个或2个基团作为取代基的苯基,更优选甲氧基、二甲氨基、乙酰胺基、甲氧羰基、乙氧羰基、羧基、吡咯烷基、哌啶基、吡啶基、亚甲二氧苯基、二氯苯基、二甲氧基苯基、或2,3,4,5-四氢-3-氧代-哒嗪-6-基,这些取代基的个数代表性地为1个。
通式(I)中,作为R3和R4表示的“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至6的烷氧基”的“碳原子数1至6的烷氧基”,可以例示上述的烷氧基,优选碳原子数1至3的烷氧基。作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至6的烷氧基”的取代基,可以例示上述的取代基,其个数代表性地为1个。
通式(I)中,作为R3和R4表示的“可以具有取代基的单或二(C1-C6烷基)氨基”的“单或二(C1-C6烷基)氨基”,可以例示上述的单或二(C1-C6烷基)氨基。另外,作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单或二(C1-C6烷基)氨基”的取代基,可以例示上述的取代基,其个数代表性地为1个。
通式(I)中,作为R3和R4表示的“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6至14的芳基”的“碳原子数6至14的芳基”,可以例示上述的芳基,优选苯基。作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6至14的芳基”的取代基,可以例示上述的取代基,优选卤素原子、氰基或者碳原子数1至6的烷氧基,更优选氰基,其个数代表性地为1至3个,特别是1个。
通式(I)中,作为R3和R4表示的“可以具有取代基的饱和或不饱和杂环”的“饱和或不饱和杂环”,可以例示上述的饱和或不饱和杂环,优选单环或二环的饱和或不饱和杂环,更优选吗啉代基、异唑基、吲哚基、亚甲二氧苯基、亚乙二氧苯基、二氢苯并呋喃基或苯并噻唑基。另外,作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饱和或不饱和杂环”的取代基,可以例示上述的取代基,其个数代表性地为1至3个。
通式(I)中,作为-NR3R4表示的“与邻接的氮原子一起形成环结构中除了该邻接的氮原子以外还可以具有选自由氮原子、氧原子及硫原子组成的组中的一个或两个杂原子的饱和或不饱和环状氨基”,可以列举例如:氮杂环丁烷基、吡咯烷基、哌啶基、哌嗪基、吗啉代基、硫代吗啉代基、高哌啶基、吡咯烷基、咪唑基、吡咯基、环己亚氨基、咪唑烷基、唑烷基、噻唑烷基、吡唑烷基、咪唑啉基、吡唑啉基、咪唑基、吡唑基、三唑基等,优选与邻接的氮原子一起形成环结构中除了该邻接的氮原子以外还可以具有选自由氮原子、氧原子及硫原子组成的组中的一个杂原子的5元或6元的饱和或不饱和环状氨基,更优选吡咯烷基、噻唑烷基、吡唑啉基、吗啉代基、哌嗪基、哌啶基,进一步优选吡咯烷基、吡唑啉基或吗啉代基,特别优选吡咯烷基或吗啉代基。
通式(I)中,作为-NR3R4表示的“与邻接的氮原子一起形成环结构中除了该邻接的氮原子以外还可以具有选自由氮原子、氧原子及硫原子组成的组中的一个或两个杂原子的饱和或不饱和环状氨基”可以具有的取代基,可以例示上述的取代基,优选(a)卤素原子,(b)羟基,(c)氰基,(d)硝基,(e)甲酰基,(f)羧基,(g)碳原子数1至6的烷基,(h)碳原子数6至14的芳基,(i)(C1-C6烷氧基)羰基,或(j)单或二(C1-C6烷基)氨基羰基,该烷基(g)、该芳基(h)、该(C1-C6烷氧基)羰基(i)及该单或二(C1-C6烷基)氨基羰基(j),可以进一步具有上述的取代基。上述饱和或不饱和杂环可以具有的取代基(特别是上述取代基(a)~(j))的个数为1至2个,特别是1个。
上述(a)的“卤素原子”可以例示上述的卤素原子。
作为上述(g)的“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至6的烷基”的“碳原子数1至6的烷基”,可以例示上述的烷基。作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至6的烷基”的取代基,可以例示上述的取代基,其个数代表性地为1至3个。
作为上述(h)的“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6至14的芳基”的“芳基”,可以例示上述的芳基,优选苯基。作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6至14的芳基”的取代基,可以例示上述的取代基,其个数代表性地为1至3个。
上述(i)的“可以具有取代基的(C1-C6烷氧基)羰基”的“碳原子数1至6的烷氧基羰基”,可以例示上述的烷氧基羰基,优选乙氧羰基。作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C1-C6烷氧基)羰基”的取代基,可以例示上述的取代基,其个数代表性地为1至3个。
作为上述(j)的“可以具有取代基的单或二(C1-C6烷基)氨基羰基”,可以例示上述的单或二(C1-C6烷基)氨基羰基。作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单或二(C1-C6烷基)氨基羰基”的取代基,可以例示上述的取代基,优选二(C1-C6烷基)氨基、碳原子数1至6的烷氧基、或者碳原子数3至7的环烷基,更优选二甲氨基、甲氧基或环己基,其个数代表性地为1个。
本发明的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中,更优选以下列举的化合物。
(A)通式(I)中,
X1表示羰基;
R1表示具有2个或3个取代基的呋喃环、或者氮原子上结合有氢原子并且具有2个或3个取代基的吡咯环,构成该呋喃环及该吡咯环的2个碳原子上的取代基为碳原子数1至6的烷基,剩余的1个碳原子上结合有氢原子、或者结合有氰基或-(C=O)-R2基作为取代基;
R2表示羟基、碳原子数1至3的烷氧基、或-NR3R4基;
R3和R4中的一个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至3的烷基,另一个表示氢原子、羟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至3的烷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至3的烷氧基、可以具有选自由卤素原子、氰基及碳原子数1至6的烷氧基组成的组中的1至3个基团作为取代基的苯基、吗啉代基、异唑基、吲哚基、亚甲二氧苯基、亚乙二氧苯基、二氢苯并呋喃基、或苯并噻唑基,或者
-NR3R4基表示吡咯烷基、噻唑烷基、吡唑啉基、吗啉代基或哌嗪基的苯并咪唑化合物或其盐。
(B)通式(I)中,
X1表示羰基;
R1表示具有3个取代基并且在4位与苯并咪唑环结合的呋喃环、或者氮原子上结合有氢原子并具有3个取代基、并且在4位与苯并咪唑环结合的吡咯环,
该呋喃环及该吡咯环上的取代基中,3位和5位的取代基表示碳原子数1至3的烷基,2位的取代基表示氰基或-(C=O)-R2基;
R2表示羟基、乙氧基、或-NR3R4基;
R3和R4中的一个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至3的烷基,另一个表示氢原子、羟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至3的烷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至3的烷氧基、或可以具有选自由卤素原子、氰基及碳原子数1至3的烷氧基组成的组中的1至3个基团作为取代基的苯基,或者
-NR3R4基表示吡咯烷基、吡唑啉基或吗啉代基的苯并咪唑化合物或其盐。
(C)通式(I)中,
X1表示羰基;
R1表示氮原子上结合有氢原子并具有3个取代基、并且在4位与苯并咪唑环结合的吡咯环,
该吡咯环上的取代基中,3位和5位的取代基表示甲基,2位的取代基表示-(C=O)-R2基;
R2表示羟基、乙氧基、或-NR3R4基;
R3和R4中的一个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至3的烷基,另一个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至3的烷基、或碳原子数1至3的烷氧基,或者
-NR3R4基表示吡咯烷基或吗啉代基的苯并咪唑化合物或其盐。
上述(A)至(C)中,作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至3的烷基”的取代基,可以例示碳原子数1至6的烷氧基、二(C1-C6烷基)氨基、乙酰胺基、(C1-C6烷氧基)羰基、羧基、饱和或不饱和杂环基[优选环结构中具有1个或2个氮原子的饱和或不饱和的5元或6元杂环(该杂环可以具有1个氧代基),更优选吡咯烷基、哌啶基、吡啶基、2,3,4,5-四氢-3-氧代-哒嗪-6-基]、碳原子数3至7的环烷基、或者具有卤素原子及碳原子数1至6的烷氧基中的任何1个或2个作为取代基的苯基,其个数为1个。
另外,上述(A)至(B)中,作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至3的烷氧基”的取代基,可以例示上述的取代基,其个数代表性地为1个。
上述(A)至(C)的化合物中,特别地可以列举以下(A’)至(C’)的化合物。
(A’)通式(I)中,
X1表示羰基;
R1表示具有2个或3个取代基的呋喃环、或者氮原子上结合有氢原子并且具有2个或3个取代基的吡咯环,构成该呋喃环及该吡咯环的2个碳原子上的取代基为碳原子数1至6的烷基,剩余的1个碳原子上结合有氢原子、或者结合有氰基或-(C=O)-R2基作为取代基;
R2表示羟基、碳原子数1至3的烷氧基、或-NR3R4基;
R3和R4中的一个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至3的烷基,另一个表示氢原子、羟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至3的烷基(该烷基的取代基为碳原子数1至6的烷氧基、二(C1-C6烷基)氨基、乙酰胺基、(C1-C6烷氧基)羰基、羧基、环结构中具有1个或2个氮原子的饱和或不饱和5元或6元杂环(该杂环可以具有1个氧代基)、碳原子数3至7的环烷基、或具有卤素原子及碳原子数1至6的烷氧基中的任意1个或2个作为取代基的苯基)、碳原子数1至3的烷氧基、可以具有选自由卤素原子、氰基及碳原子数1至6的烷氧基组成的组中的1至3个基团作为取代基的苯基、吗啉代基、异唑基、吲哚基、亚甲二氧苯基、亚乙二氧苯基、二氢苯并呋喃基、或苯并噻唑基,或者
-NR3R4基表示吡咯烷基、噻唑烷基、吡唑啉基、吗啉代基或哌嗪基的苯并咪唑化合物或其盐。
(B’)通式(I)中,
X1表示羰基;
R1表示具有3个取代基并且在4位与苯并咪唑环结合的呋喃环、或者氮原子上结合有氢原子并具有3个取代基、并且在4位与苯并咪唑环结合的吡咯环,
该呋喃环及该吡咯环上的取代基中,3位和5位的取代基表示碳原子数1至3的烷基,2位的取代基表示氰基或-(C=O)-R2基;
R2表示羟基、乙氧基、或-NR3R4基;
R3和R4中的一个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至3的烷基,另一个表示氢原子、羟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至3的烷基(该烷基的取代基为碳原子数1至6的烷氧基、二(C1-C6烷基)氨基、乙酰胺基、(C1-C6烷氧基)羰基、羧基、吡咯烷基、哌啶基、吡啶基、2,3,4,5-四氢-3-氧代-哒嗪-6-基、碳原子数3至7的环烷基、或具有卤素原子及碳原子数1至6的烷氧基中的任意1个或2个作为取代基的苯基)、碳原子数1至3的烷氧基、或可以具有选自由卤素原子、氰基及碳原子数1至3的烷氧基组成的组中的1至3个基团作为取代基的苯基,或者
-NR3R4基表示吡咯烷基、吡唑啉基或吗啉代基的苯并咪唑化合物或其盐。
(C’)通式(I)中,
X1表示羰基;
R1表示氮原子上结合有氢原子并具有3个取代基、并且在4位与苯并咪唑环结合的吡咯环,
该吡咯环上的取代基中,3位和5位的取代基表示甲基,2位的取代基表示-(C=O)-R2基;
R2表示羟基、乙氧基、或-NR3R4基;
R3和R4中的一个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至3的烷基,另一个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至3的烷基(该烷基的取代基为碳原子数1至6的烷氧基、二(C1-C6烷基)氨基、乙酰胺基、(C1-C6烷氧基)羰基、羧基、吡咯烷基、哌啶基、吡啶基、2,3,4,5-四氢-3-氧代-哒嗪-6-基、碳原子数3至7的环烷基、或具有卤素原子及碳原子数1至6的烷氧基中的任意1个或2个作为取代基的苯基)、或碳原子数1至3的烷氧基,或者
-NR3R4基表示吡咯烷基或吗啉代基的苯并咪唑化合物或其盐。
(D)上述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中,特别地可以列举以下具体的化合物。另外,下述化合物名称后的括号内的数字,表示后述的实施例中得到的化合物的编号。
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呋喃-2-羧酰胺(2)
(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2-呋喃基羰基)吡咯烷(3)、
N-(3,4-亚甲二氧苯基)甲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呋喃-2-羧酰胺(4)、
2-(2-甲酰基-3,5-二甲基吡咯-4-基)-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8)、
2-(2-氰乙烯基-3,5-二甲基吡咯-4-基)-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9)、
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酸(10)、
N-甲基-N-(2-二甲氨基乙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11)、
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12)、
2-(2-氰基-3,5-二甲基吡咯-4-基)-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13)、
N-(甲氧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14)、
(N-甲氧基-N-甲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15)、
N-(3-甲氧基丙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16)、
N-(3-二甲氨基丙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17)、
N-(2-乙酰胺基乙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18)、
N-(2-乙氧羰基乙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19)、
N-(1-甲氧羰基甲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20)、
N-(2-羧基乙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21)、
N-(1-羧基甲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22)、
N-(2-吡咯烷-1-基-乙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23)、
N-(2-哌啶-1-基-乙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24)、
N-(环己基甲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25)、
N-(5-甲基异唑-3-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26)、
N-(4-氰基苯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27)、
N-(吲哚-5-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28)、
N-(3,4-亚甲二氧苯基-1-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29)、
N-(2,3-二氢苯并呋喃-5-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30)、
N-(苯并噻唑-6-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31)、
N-(3,4-亚乙二氧苯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32)、
N-(2-吡啶基甲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33)、
N-(2-(2-吡啶基)乙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34)、
N-(3,4-二氯苄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35)、
N-(3,4-二甲氧基苄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36)、
N-(3,4-亚甲二氧苯基甲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37)、
N-(2,3,4,5-四氢-3-氧代-哒嗪-6-基-甲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38)、
((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基)羰基)吡咯烷(39)、
((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基)羰基)吗啉(40)、
((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基)羰基)-4-苯基哌嗪(41)、
((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基)羰基)吡唑啉(42)、
((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基)羰基)-4-羟基哌啶(43)、
((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基)羰基)-4-乙氧羰基哌啶(44)、
((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基)羰基)哌啶-4-羧酸(45)、
N-二甲氨基乙基-1-((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基)羰基)哌啶-4-羧酰胺(46)、
N-甲基-N-(2-二甲氨基乙基)-1-((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基)羰基)哌啶-4-羧酰胺(47)、
N-(3-二甲氨基丙基)-1-((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基)羰基)哌啶-4-羧酰胺(48)、
N-(3-甲氧基丙基)-1-((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基)羰基)哌啶-4-羧酰胺(49)、
N-环己基甲基-1-((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基)羰基)哌啶-4-羧酰胺(50)、
(N,N-二甲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64)、
(N-羟基-N-甲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65)、
(N-甲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66)、
(N-羟甲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67)、
4-(5-苯氧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酸乙酯(68)、
4-(5-苯氧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酸(69)、
((4-(5-苯氧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基)-2-羰基)吡咯烷(70)、
((4-(5-苯氧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基)-2-羰基)吗啉(71)、
N-(2-(2-吡啶基)乙基)-4-(5-苯氧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72)、
N-(甲氧基)-4-(5-苯氧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73)、
(N-甲氧基-N-甲基)-4-(5-苯氧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74)、
2-(2-氰基-3,5-二甲基吡咯-4-基)-5-苯氧基苯并咪唑(75)、
4-(5-苯氧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呋喃-2-羧酰胺(76)、
或者它们的盐。
(E)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中,特别优选以下化合物。
·(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2-呋喃基羰基)吡咯烷、
·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酸、
·2-(2-氰基-3,5-二甲基吡咯-4-基)-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
·N-(甲氧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
·(N-甲氧基-N-甲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
·N-(3-二甲氨基丙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
·N-(2-(2-吡啶基)乙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
·((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基)羰基)吗啉、
·((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基)羰基)吡唑啉、或
·(N,N-二甲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
或者它们的盐。
另外,本发明化合物(I)中,有时存在由苯并咪唑环造成的互变异构体、手性碳存在时由手性碳造成的光学异构体、其它异构体,本发明也包括所有将这些异构体分离得到的物质或者它们的混合物。
另外,本发明化合物(I)中,也包含药理学上容许的前药。药理学上容许的前药,是指具有在溶剂分解等化学条件下或者生理学条件下能够转化为作为本发明医药的有效成分的化合物(I)的氨基、羟基、羧基或羰基等官能团的官能团的化合物。作为形成前药的代表性官能团,可以列举《医药品的开发》(广川书店,1990年)第7卷163-198中记载的基团等。
另外,本发明化合物(I)有时也形成酸加成盐或与碱的盐,所述盐、特别是制药学上容许的盐也包含在本发明中。具体地,可以列举与盐酸、氢溴酸、氢碘酸、硫酸、硝酸、磷酸等无机酸,或甲酸、乙酸、丙酸、草酸、丙二酸、琥珀酸、富马酸、马来酸、乳酸、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碳酸、苦味酸、甲磺酸、对甲苯磺酸、谷氨酸等有机酸的酸加成盐;与钠、钾、镁、钙、铝等的无机碱,甲胺、乙胺、葡甲胺、乙醇胺等有机碱,或赖氨酸、精氨酸、鸟氨酸等碱性氨基酸的盐;或铵盐。
另外,本发明也包含本发明化合物(I)及其盐的各种水合物、溶剂化物以及多晶型物。
本发明化合物的制造方法
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例如可以通过以下所示的方法制造。
[方法1]
反应路线1
Figure S2006800255894D00321
上述反应路线1中,R5表示前述的R1、X2表示前述的X1(下同)。
本制造方法是利用常规方法使式(1a)表示的二氨基苯衍生物或其盐与式(1b)表示的醛衍生物进行环化反应而制造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的方法。
反应可以相对于式(1a)表示的二氨基苯衍生物1摩尔使用0.5至10摩尔、优选0.8至2摩尔的式(1b)表示的醛衍生物,在0.5至10摩尔、优选0.8至3摩尔亚硫酸氢钠、铁氰化钾、氯化铁-氧等存在下、通常在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等酯类、水、甲醇、乙醇、异丙醇等醇类、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亚砜、吡啶等对反应惰性的溶剂中、在0℃至180℃、优选50℃至150℃下进行。
另外,该反应也可以在相对于式(1a)表示的二氨基苯衍生物1摩尔为0.5至10摩尔、优选1至5摩尔甲酸、乙酸等有机酸、盐酸、硫酸等无机酸存在下、在醇类、硝基苯、多磷酸等溶剂中、在0℃至200℃、优选50℃至180℃下进行。
上式(1a)表示的二氨基苯衍生物是公知的,或者可以通过公知方法制造。另外,上式(1b)表示的醛衍生物是公知的,或者可以通过公知方法制造。
[方法2]
反应路线2
Figure S2006800255894D00331
本制造方法是包括第一步骤和第二步骤的方法,其中,第一步骤是利用常规方法将式(1a)表示的二氨基苯衍生物或其盐与式(2b)表示的羧酸衍生物或其反应性衍生物酰胺化,从而得到式(1d)表示的酰胺基苯衍生物的步骤,第二步骤是使该式(1d)表示的酰胺基苯衍生物进行脱水反应而制造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的步骤。
<第一步骤>
第一步骤中,作为化合物(2b)的反应性衍生物,可以列举甲酯、乙酯、叔丁酯等通常的碳原子数1至6的烷基酯,酰氯、酰溴等酰卤,酰基叠氮,与N-羟基苯并三唑、N-羟基琥珀酰亚胺、对硝基苯酚等的活性酯,与对称型酸酐、烷基碳酸、对甲苯磺酸等的混合酸酐。
另外,当使用游离酸使化合物(2b)反应时,或者在活性酯或酰卤不分离的情况下使其反应时,优选使用二环己基碳化二亚胺、羰二咪唑、叠氮基磷酸二苯酯、叠氮基磷酸二乙酯、1-乙基-3-(3-二甲氨基丙基)碳化二亚胺盐酸盐、4-(4,6-二甲氧基-1,3,5-三嗪-2-基)-4-甲基吗啉氯化物等缩合剂。
反应可以相对于式(1a)表示的二氨基苯衍生物1摩尔使用0.5至10摩尔、优选0.8至2摩尔的式(2b)表示的羧酸衍生物或其反应性衍生物,并且如果使用上述缩合剂,其使用量相对于式(1a)表示的二氨基苯衍生物1摩尔为0.5至20摩尔、优选0.8至3摩尔,另外,尽管随使用的反应性衍生物或缩合剂而不同,但通常在二氯甲烷、二氯乙烷、氯仿、四氯化碳等卤代烃类,苯、甲苯、二甲苯等芳烃类,乙醚、四氢呋喃、二氧六环等醚类,乙酸乙酯等酯类,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等醇类,水、乙腈、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二甲亚砜、吡啶等对反应惰性的溶剂中,在-20℃至150℃、优选0℃至100℃下进行。
反应时,通过在相对于式(1a)表示的二氨基苯衍生物1摩尔为0.5至20摩尔、优选0.8至5摩尔的三乙胺、二异丙基乙胺、N-甲基吗啉、N,N-二甲基苯胺、N,N-二乙基苯胺、4-(N,N-二甲氨基)吡啶、吡啶、甲基吡啶、二甲基吡啶等碱存在下进行反应,反应可以平滑地进行。
<第二步骤>
第二步骤的脱水反应,可以在卤代烃类、芳烃类、醚类等对反应惰性的有机溶剂中或无溶剂存在下、使用催化剂量至溶剂量的酸,在-20℃至200℃、优选20℃至180℃下进行。所使用的酸可以列举盐酸、硫酸、磷酸、乙酸、三氟乙酸、甲磺酸、三氟甲磺酸、对甲苯磺酸等。
另外,上述式(2b)表示的羧酸衍生物是公知的,或者可以根据公知方法制造。
[方法3]
反应路线3
Figure S2006800255894D00351
本制造方法是具有第一步骤、第二步骤和第三步骤的方法,其中,第一步骤是利用常规方法将式(2a)表示的氨基硝基苯衍生物或其盐与式(2b)表示的羧酸衍生物或其反应性衍生物酰胺化、得到式(1c)表示的酰胺基硝基苯衍生物的步骤,第二步骤是使得到的式(1c)表示的酰胺基硝基苯衍生物进行还原反应而得到酰胺基苯衍生物(1d)的步骤,以及第三步骤是通过脱水反应制造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的步骤。
第一步骤的酰胺化反应可以根据方法2的第一步骤进行。
第二步骤的还原反应,如果是将硝基还原而转化为氨基的反应则可以使用任何反应条件,但是考虑酰胺基硝基苯衍生物(1c)的其它官能团的性质,需要选择反应条件。优选的是,在水、甲醇、乙醇、异丙醇等醇类,乙醚、四氢呋喃、二氧六环等醚类,或者它们的混合溶剂中,在相对于式(1c)表示的酰胺基硝基苯衍生物1摩尔为1至30摩尔、优选3至10摩尔的氯化铵等铵盐、肼水合物等存在下,在0℃至150℃、优选20℃至120℃下使0.01至5摩尔、优选0.05至1摩尔的还原铁、氯化锡、氯化铁等具有还原性的金属起作用的方法;或者,在醇类、醚类、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等酯类,甲酸、乙酸等有机酸,或它们的混合溶剂中,在相对于式(1c)表示的酰胺基硝基苯衍生物1摩尔为0.001至1摩尔、优选0.01至0.3摩尔的碳负载钯、氧化铂、阮内镍等具有还原性的金属存在下,在0℃至120℃、优选20℃至100℃下使氢气在常压或加压下作用的方法;或者使用甲酸或甲酸铵、环己烯等作为氢源的方法等。
第三步骤的脱水反应可以根据方法2的第二步骤进行。
另外,上述式(2a)表示的氨基硝基苯衍生物或其盐是公知的,或者可以通过公知方法制造。
[方法4]
本发明化合物中具有某种官能团的化合物,如下述反应路线4所示,可以通过将该官能团进行化学修饰而变换为其它的本发明化合物。
反应路线4
Figure S2006800255894D00371
上述反应路线4中,Y1表示氧原子或氮原子,R6只要是羧酸的保护基即可,例如碳原子数1至6的烷基,NR7R8表示前述的NR3R4,X2表示前述的X1(下同)。
式(I-1a,I-1b)表示的具有(C1-C6烷氧基)羰基的衍生物(可以通过前述反应路线1至3的任意方法制造)中,通过将酯基脱保护而得到式(I-2a,I-2b)表示的羧酸衍生物后,利用常规方法与式(5)表示的胺化合物缩合,由此可以得到酰胺衍生物(I-3a,I-3b)。
即,第一步骤中,通过式(I-1a,I-1b)表示的衍生物的酯基脱保护而变为式(I-2a,I-2b)表示的羧酸衍生物,虽然随R6的种类而不同,但例如可以在甲基、乙基、正丙基等碳原子数1至6的烷基的情况下,在适当的溶剂中,在相对于(I-1a,I-1b)表示的衍生物的酯基1摩尔为0.5至10摩尔、优选1至5摩尔的氢氧化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碱存在下,在-20℃至150℃、优选0℃至100℃下反应得到。适当的溶剂如果是对反应没有影响的溶剂,则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例如:水、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四氢呋喃、二氧六环、乙醚、异丙醚、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亚砜等,这些溶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
第二步骤中,通过将式(5)表示的胺衍生物或其盐与式(I-2a,I-2b)表示的羧酸衍生物或其反应性衍生物利用常规方法进行缩合,可以得到通式(I-3a,I-3b)表示的酰胺化合物。
作为化合物(I-2a,I-2b)的反应性衍生物,可以列举酰氯、酰溴等酰卤,酰基叠氮,与N-羟基苯并三唑、N-羟基琥珀酰亚胺、对硝基苯酚等的活性酯,与对称型酸酐、烷基碳酸、对甲苯磺酸等的混合酸酐。
另外,利用游离酸使式(I-2a,I-2b)表示的羧酸衍生物或其反应性衍生物反应时,或者使其在活性酯或酰卤不分离的情况下反应时,优选使用二环己基碳化二亚胺、羰二咪唑、叠氮基磷酸二苯酯、叠氮基磷酸二乙酯、1-乙基-3-(3-二甲氨基丙基)碳化二亚胺盐酸盐、4-(4,6-二甲氧基-1,3,5-三嗪-2-基)-4-甲基吗啉氯化物等缩合剂。
反应可以相对于式(I-2a,I-2b)表示的羧酸衍生物或其反应性衍生物1摩尔使用0.5至10摩尔、优选0.8至5摩尔的式(5)表示的胺衍生物或其盐,并且在使用缩合剂的情况下,其使用量相对于式(I-2a,I-2b)表示的羧酸衍生物或其反应性衍生物1摩尔为0.5至20摩尔、优选0.8至3摩尔,另外,虽然随使用的反应性衍生物或缩合剂而不同,但反应通常在二氯甲烷、二氯乙烷、氯仿、四氯化碳等卤代烃类,苯、甲苯、二甲苯等芳烃类,乙醚、四氢呋喃、二氧六环等醚类,乙酸乙酯等酯类,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等醇类,水、乙腈、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二甲亚砜、吡啶等对反应惰性的溶剂中,在-20℃至150℃、优选0℃至100℃下进行。
反应时,通过在相对于式(I-2a,I-2b)表示的羧酸衍生物或其反应性衍生物1摩尔为0.5至20摩尔、优选0.8至5摩尔的三乙胺、二异丙基乙胺、N-甲基吗啉、N,N-二甲基苯胺、N,N-二乙基苯胺、4-(N,N-二甲氨基)吡啶、吡啶、甲基吡啶、二甲基吡啶等碱存在下进行反应,反应可以平滑地进行。
另外,式(5)表示的胺化合物是公知的,或者可以通过公知方法制造。
这样得到的制造中间体及本发明化合物可以通过萃取、沉淀、悬浮洗涤、重结晶、蒸馏、柱层析等合成化学上常用的分离方法进行纯化。
医药组合物
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或其盐,因为能够抑制前列腺素D合成酶、特别是造血型合成酶,所以作为前列腺素D合成酶抑制剂、特别是造血型前列腺素D合成酶的抑制剂有用。
因此,本发明提供含有有效量的至少一种上述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或其药理学上容许的盐及药学载体的医药组合物。
另外,本发明也提供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或其盐作为前列腺素D合成酶抑制剂、特别是造血型前列腺素D合成酶抑制剂的应用。
这样,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或其盐,由于具有前列腺素D合成酶抑制作用,因此在预防或改善由来源于该酶的前列腺素D2或其代谢物引起的不希望的症状方面是有用的。特别地,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或其盐,由于具有造血型合成酶抑制作用,因此,含有该化合物或其盐的医药组合物对于哺乳动物特别是人,作为支气管哮喘、花粉病、过敏性鼻炎、副鼻腔炎、中耳炎、过敏性结膜炎、春季结膜炎、特应性皮炎、接触性皮炎、食物过敏等变应性疾病的预防剂和/或治疗剂有用。
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或其盐,作为慢性阻塞性肺病、间质性肺炎、过敏性肺炎、嗜酸细胞性肺炎、关节风湿病、变性关节炎、炎性肠病、皮肤病(牛皮癣、湿疹、红斑、搔痒和丘疹等)、肌炎、肌营养不良症、PTCA后再狭窄、再灌注损伤、移植片排斥反应等炎症性疾病的预防剂和/或治疗剂有用,但不限于此。
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或其盐,也可以期待对阿尔茨海默氏病或脑损伤恶化的预防作用、和/或脑损伤预后的改善作用。
另外,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或其盐在治疗、预防或改善粘液分泌障碍、生殖障碍、凝血障碍、疼痛、视觉问题、肥胖症、以及免疫疾病和自体免疫疾病方面有用。另外,由于可以抑制细胞恶性转化以及转移瘤生长,因此可以用于癌症治疗,在成纤维细胞增殖、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及肿瘤血管新生等中出现的前列腺素D2或其代谢物介导的增殖障碍的治疗和/或预防中也有用。另外,也可以抑制前列腺素D2诱发的平滑肌收缩,因此也可以用于不育症、痛经、早产及嗜酸细胞关联障碍的治疗和/或预防。
本发明化合物或其盐应用于包括人在内的哺乳动物的上述疾病的治疗或预防时,其给药量当然要随治疗对象的疾病状态或严重程度、以及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的种类及其给药途径等变化。另外,根据各个患者的年龄、体重、全身的健康状态、性别、进食、给药时间、排泄速度、药剂并用以及应答而变化。一般地,有口服给药和非口服给药。给药量一般为对上述疾病的治疗有效的量,例如包括人在内的哺乳动物的体重每1kg一天的用量为约0.001至约100mg,优选0.01至50mg/kg。另一方面,根据情况有时也可以使用该范围以外的用量。
可以将其有效量的本发明化合物或其盐与药学上容许的载体混合而制成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散剂等固体制剂、糖浆剂、注射剂等液体制剂、软膏、洗剂、凝胶剂、霜剂等外用制剂等,通过口服或非口服(外用、吸入、皮下注射、动/静脉注射、肌肉内注射、膀胱内注入、脑内注入、滴鼻、滴眼、栓剂)给药。
作为药学上容许的载体,可以使用作为制剂材料惯用的各种有机或无机载体物质,在固体制剂中作为赋形剂、润滑剂、粘合剂、崩解剂混合,在液体制剂中作为溶剂、增溶剂、助悬剂、等渗剂、缓冲剂、镇痛剂等混合。另外,根据需要也可以使用防腐剂、抗氧化剂、着色剂、甜味剂等制剂添加物。
作为赋形剂的优选例子,可以列举例如:乳糖、D-甘露醇、淀粉、结晶纤维素、轻质无水硅酸等。作为润滑剂的优选例子,可以列举例如:硬脂酸镁、硬脂酸钙、滑石、胶态二氧化硅等。作为粘合剂的优选例子,可以列举例如:结晶纤维素、白糖、D-甘露醇、糊精、羟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等。作为崩解剂的优选例子,可以列举例如:淀粉、羧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钙、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羧甲基淀粉钠等。作为溶剂的优选例子,可以列举例如:注射用水、乙醇、丙二醇、聚乙二醇、芝麻油、玉米油等。作为增溶剂的优选例子,可以列举例如:聚乙二醇、丙二醇、D-甘露醇、苯甲酸苄酯、乙醇、三氨基甲烷、胆固醇、三乙醇胺、碳酸钠、柠檬酸钠等。作为助悬剂的优选例子,可以列举:例如硬脂基三乙醇胺、月桂基硫酸钠、月桂基氨基丙酸、卵磷脂、苯扎氯铵、苄索氯铵或单硬脂酸甘油酯等表面活性剂,例如聚乙烯醇、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羧甲基纤维素钠、甲基纤维素、羟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等亲水性高聚合物等。作为缓冲剂的优选例子,可以列举例如:磷酸盐、乙酸盐、碳酸盐、柠檬酸盐等的缓冲液。作为镇痛剂的优选例子,可以列举例如苄醇等。作为防腐剂的优选例子,可以列举例如:对羟基苯甲酸酯类、氯丁醇、苄醇、苯乙醇、脱氢乙酸、山梨酸等。作为抗氧化剂的优选例子,可以列举例如:亚硫酸盐、抗坏血酸盐等。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是,这些实施例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另外,1H-NMR光谱以TMS(四甲基硅烷)为内标物进行测定,以δ值(ppm)表示化学位移。关于化学位移,括号内表示吸收形式、偶合常数(J值)及质子数。
此外,对于吸收形式使用以下符号:s=单峰,d=双峰,t=三重峰,q=四重峰,dd=双双峰,m=多重峰,br=宽峰,brs=宽单峰。
另外,化合物的结构式使用下列符号:Me=甲基,Et=乙基,Ph=苯基。
实施例1
5-苯甲酰基-2-(2,4-二甲基呋喃-3-基)-苯并咪唑(1)
Figure S2006800255894D00421
向3,4-二氨基二苯甲酮(43mg,0.19mmol)的甲醇(3ml)溶液中加入2,4-二甲氨基呋喃-3-羧酸(30mg,0.21mmol)和4-(4,6-二甲氧基-1,3,5-三嗪-2-基)-4-甲基吗啉氯化物(65mg,0.23mmol),搅拌过夜后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向残渣中加入氯仿/甲醇(7∶1)和饱和碳酸钠水溶液并搅拌30分钟,然后,用同比率的氯仿/甲醇溶剂萃取,用饱和食盐水洗涤有机层并用无水硫酸镁干燥。
使用中压硅胶快速柱层析(氯仿∶甲醇=99∶1)纯化减压蒸馏除去溶剂所得到的残留物。将得到的缩合物溶解于乙酸(4ml)中,并在80℃下搅拌过夜,然后放冷至室温,并蒸馏除去溶剂。使用中压硅胶快速柱层析(氯仿∶甲醇=99∶1)纯化所得到的残渣,由此得到5-苯甲酰基-2-(2,4-二甲基呋喃-3-基)-苯并咪唑(22mg,35%),为茶色固体。
熔点:203-208℃
1H-NMR(DMSO-d6):δ(ppm)2.22(s,3H)、2.55(s,3H)、7.34-7.93(m,9H)、8.05(br,1H)。
实施例2
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呋喃-2-羧酰胺(2)
实施例2(1)
3,5-二甲基-4-乙氧羰基呋喃-2-羧酸(2的原料)
Figure S2006800255894D00431
将文献中已知的2,4-二甲基-5-甲酰基呋喃-3-羧酸乙酯(1.78g,9.1mmol)溶解于乙酸(32ml)和水(8ml)的混合液中,加入氨基磺酸(1.19g,12.2mmol),用冰浴将混合物冷却至0℃。添加亚氯酸钠并搅拌2小时,然后向体系内添加水,并过滤析出的固体,得到3,5-二甲基-4-乙氧羰基呋喃-2-羧酸(1.01g,52%),为白色固体。
1H-NMR(CDCl3):δ(ppm)1.38(t,J=7.3Hz,3H)、2.56(s,3H)、2.64(s,3H)、4.33(q,J=7.3Hz,2H)。
实施例2(2)
3,5-二甲基-4-乙氧羰基呋喃-2-羧酰胺(2的原料)
向实施例2(1)中得到的3,5-二甲基-4-乙氧羰基呋喃-2-羧酸(250mg,1.18mmol)的吡啶(4ml)溶液中加入1-乙基-3-(3-二甲氨基丙基)碳化二亚胺盐酸盐(248mg,1.30mmol)及1-羟基苯并三唑一水合物(199mg,1.30mmol),接着加入28%氨水(0.19ml,11.8mmol)并加热至80℃搅拌4小时。搅拌冷却至室温后,向体系内添加水并过滤析出的固体,得到3,5-二甲基-4-乙氧羰基呋喃-2-羧酰胺(176mg,71%),为白色固体。
1H-NMR(CDCl3):δ(ppm)1.37(t,J=7.0Hz,3H)、2.56(s,3H)、2.59(s,3H)、4.32(q,J=7.0Hz,2H)。
实施例2(3)
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呋喃-2-羧酰胺(2)
将实施例2(2)中得到的3,5-二甲基-4-乙氧羰基呋喃-2-羧酰胺(176mg,0.83mmol)溶解于乙醇(4ml)中,并加入4N氢氧化钠水溶液0.13ml,在75℃下搅拌4小时。室温下用1N盐酸中和,并过滤蒸馏除去溶剂后析出的固体(粗羧酸),将其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
向3,4-二氨基二苯甲酮(43mg,0.19mmol)的甲醇(3ml)溶液中,添加上述粗羧酸(39mg,0.21mmol)和4-(4,6-二甲氧基-1,3,5-三嗪-2-基)-4-甲基吗啉氯化物(65mg,0.23mmol),搅拌过夜后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向残渣中加入氯仿/甲醇(7∶1)和饱和碳酸钠水溶液,搅拌30分钟后,用同比率的氯仿/甲醇溶剂萃取,用饱和食盐水洗涤有机层并用无水硫酸镁干燥。
使用中压硅胶快速柱层析(氯仿∶甲醇=99∶1)纯化减压蒸馏除去溶剂所得到的残留物。将得到的缩合物溶解于乙酸(4ml)中,并在80℃下搅拌过夜。放冷至室温并搅拌后,蒸馏除去溶剂,使用中压硅胶快速柱层析(氯仿∶甲醇=99∶1)纯化,得到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呋喃-2-羧酰胺(42mg,62%),为黄色固体。
熔点:143-146℃
1H-NMR(CDCl3):δ(ppm)2.67(s,3H)、2.72(s,3H)、5.76-6.22(br,2H)、7.85-7.47(m,9H)。
实施例3
(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2-呋喃基羰基)吡咯烷(3)
实施例3(1)
(3,5-二甲基-4-乙氧羰基-2-呋喃基羰基)吡咯烷(3的原料)
根据实施例2(2),通过使用吡咯烷代替28%的氨水,得到(3,5-二甲基-4-乙氧羰基-2-呋喃基羰基)吡咯烷(89%),为白色固体。
1H-NMR(CDCl3):δ(ppm)1.37(t,J=7.3Hz,3H)、1.92(br,4H)、2.49(s,3H)、2.57(s,3H)、3.62-3.73(m,4H)、4.31(q,J=7.3Hz,2H)。
实施例3(2)
(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2-呋喃基羰基)吡咯烷(3)
Figure S2006800255894D00452
根据实施例2(3),通过使用(3,5-二甲基-4-乙氧羰基-2-呋喃基羰基)吡咯烷代替3,5-二甲基-4-乙氧羰基呋喃-2-羧酰胺,得到(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2-呋喃基羰基)吡咯烷(59%),为淡黄色固体。
熔点:112-114℃
1H-NMR(DMSO-d6):δ(ppm)1.85(br,4H)、2.44、2.46(s and s,total3H)、2.58、2.60(s and s,total 3H)、3.46(br,2H)、3.74(br,2H)、7.42-7.99(m,8H)、12.56、12.67(s and s,total 1H)。
实施例4
N-(3,4-亚甲二氧苯基)甲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呋喃-2-羧酰胺(4)
Figure S2006800255894D00461
根据实施例3,通过使用胡椒基胺代替吡咯烷,得到N-(3,4-亚甲二氧苯基)甲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呋喃-2-羧酰胺(87mg,87%),为淡黄色固体。
熔点:122-125℃
1H-NMR(DMSO-d6):δ(ppm)2.51、2.53(s and s,total 3H)、2.58、2.61(s and s,total 3H)、4.28-4.32(m,2H)、5.97(s,2H)、6.75-6.89(m,3H)、7.42-7.99(m,8H)、8.71(brs,1H)、12.57、12.68(s and s,total 1H)。
实施例5
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吡咯-2-羧酸(5)
Figure S2006800255894D00462
向吡咯-2-羧酸乙酯(3.0克)中加入乙醇(45ml)、硝基甲烷(45ml)、氯化铝(7.2克),在冰冷却条件下缓慢滴加α,α-二氯甲基甲基醚(3.2克),并在-20℃下静置过夜。原料消失后,加乙醚和水进行萃取,将得到的有机层减压浓缩,然后在减压下加热干燥。将得到的固体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20ml)中,并缓慢地滴加到加热至130℃的3,4-二氨基二苯甲酮(4.6克)、亚硫酸氢钠(2.9克)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30ml)中。在浴温130℃下加热5小时后,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并加水搅拌,过滤析出的固体,并在减压下加热干燥。
将得到的固体溶解于四氢呋喃(10ml)和乙醇(10ml)中,加入4N氢氧化钠水溶液(15ml)并加热回流4小时。原料消失后,将反应溶液冷却至室温然后加盐酸水溶液进行中和,过滤析出的固体并在减压下加热干燥,从而得到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吡咯-2-羧酸(5.3克,75%),为淡黄色固体。
熔点:239-241℃
1H-NMR(DMSO-d6):δ(ppm):7.40(d,J=1.6Hz,1H)、7.55-7.77(m,8H)、7.87(s,1H)、12.3(br,1H)。
实施例6
((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吡咯-2-基)羰基)吡咯烷(6)
Figure S2006800255894D00471
将实施例5中得到的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吡咯-2-羧酸(130mg)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2ml)和吡啶(2ml)中,加入吡咯烷(56mg)、1-乙基-3-(3-二甲氨基丙基)碳化二亚胺盐酸盐(112mg)、1-羟基苯并三唑一水合物(80mg),在浴温80℃下加热搅拌一夜。原料消失后放冷却至室温,并将反应液滴加到水中,过滤析出的固体后,在减压下加热干燥,得到((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吡咯-2-基)羰基)吡咯烷(118mg,78%),为红色固体。
熔点:160-162℃
1H-NMR(DMSO-d6):δ(ppm)1.86-2.04(m,4H)、3.48-3.92(m,4H)、7.28(s,1H)、7.55-7.77(m,9H)、12.0(br,1H)、12.8(br,1H)。
实施例7
2-(2,4-二甲基吡咯-3-基)-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7)
将N,N-二甲基乙酰胺(5ml)加热至130℃,加入3,4-二氨基二苯甲酮(1.48克)和亚硫酸氢钠(0.87克)并搅拌5分钟后,加入2,4-二甲基-3-甲酰基-吡咯(1.03克),并在130℃下搅拌8小时。放冷至室温并进行搅拌,向体系内添加水并过滤析出的固体,在减压下加热干燥,得到2-(2,4-二甲基吡咯-3-基)-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1.78克,81%),为茶色固体。
熔点:207-214℃
1H-NMR(DMSO-d6):δ(ppm)2.22(s,3H)、2.37(s,3H)、5.79(s,1H)、7.55-7.88(m,8H)、11.15(s,1H)、12.97(s,1H)。
实施例8
2-(2-甲酰基-3,5-二甲基吡咯-4-基)-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8)
Figure S2006800255894D00482
在室温下向N,N-二甲基甲酰胺(15.9克)中缓慢滴加磷酰氯(2.43克),并在室温下搅拌30分钟。向其中缓慢滴加实施例7中得到的2-(2,4-二甲基吡咯-3-基)-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5克)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搅拌2小时后,加入1N氢氧化钠水溶液,50ml加热到80℃并搅拌2小时。原料消失后,向纯化水中滴加反应液并过滤析出的固体,在减压下加热干燥,得到2-(2-甲酰基-3,5-二甲基吡咯-4-基)-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1.63克,60%),为茶色固体。
熔点:253-255℃
1H-NMR(DMSO-d6):δ(ppm)2.53(s,3H)、2.57(s,3H)、7.54-7.80(m,7H)、7.93(s,1H)、9.66(s,1H)、12.30(br,1H)。
实施例9
2-(2-氰乙烯基-3,5-二甲基吡咯-4-基)-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9)
Figure S2006800255894D00491
将实施例8中得到的2-(2-甲酰基-3,5-二甲基吡咯-4-基)-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105mg)溶解于四氢呋喃(2ml)中,加入氰甲基膦酸二乙酯(54mg)、甲醇钠(33mg),并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追加氰甲基膦酸二乙酯(54mg),在浴温60℃下加热4小时,然后用0.1N盐酸水溶液中和反应混合物,加入氯仿(5ml)和水(2ml),进行萃取洗涤后,浓缩有机层,残渣用中压硅胶快速柱层析(氯仿∶乙酸乙酯=1∶1)纯化,并在减压下加热干燥,得到2-(2-氰乙烯基-3,5-二甲基吡咯-4-基)-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61.6mg,55%),为淡黄色固体。
熔点:201-203℃
1H-NMR(DMSO-d6):δ(ppm)2.36(s,3H)、2.54(s,3H)、5.79(d,J=16.0Hz,1H)、7.48-7.98(m,10H)、11.85(s,1H)。
实施例10
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酸(10)
Figure S2006800255894D00492
向3,4-二氨基二苯甲酮(1.6克)的N,N-二甲基乙酰胺(20ml)溶液中,加入亚硫酸氢钠(1.0克)和3,5-二甲基-4-甲酰基吡咯-2-羧酸乙酯(1.5克),加热至120℃搅拌10小时。放冷至室温后,加入5%碳酸钠水溶液(60克)并在室温下搅拌,过滤析出的固体并用水洗涤。将得到的固体溶解于乙醇(15ml)和四氢呋喃(15ml)中,加入4N氢氧化钠水溶液(20ml)并加热回流12小时。原料消失后放冷至室温,并用1N盐酸水溶液中和,过滤析出的固体,得到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酸(2.3克,90%),为淡黄色固体。
熔点:192-194℃
1H-NMR(DMSO-d6):δ(ppm)2.49(s,3H)、2.55(s,3H)、7.49-8.01(m,8H)、11.63(brs,1H)、11.68-12.57(br,1H)。
实施例11
N-甲基-N-(2-二甲氨基乙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11)
Figure S2006800255894D00501
向实施例10中得到的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酸(150mg,0.42mmol)的吡啶(2ml)溶液中加入1-乙基-3-(3-二甲氨基丙基)碳化二亚胺盐酸盐(88mg,0.46mmol)及1-羟基苯并三唑一水合物(70mg,0.46mmol),接着加入N,N,N’-三甲基乙二胺(43mg,0.42mmol)并加热。在内部温度60℃下搅拌5小时,然后放冷至室温并搅拌。蒸馏除去溶剂后,使用中压硅胶快速柱层析(NH硅胶;氯仿∶甲醇=98∶2)纯化,得到N-甲基-N-(2-二甲氨基乙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112mg,61%),为淡黄色无定形物。
1H-NMR(DMSO-d6):δ(ppm)2.17(s,6H)、2.30(s,3H)、2.45、2.47(s and s,total 3H)、2.95-2.99(m,2H)、2.99(s,3H)、3.51(t,J=4.3Hz,2H)、7.56-7.89(m,8H)、7.89(brs,1H)、12.00、12,14(brs and brs,total 1H)。
实施例12
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12)
Figure S2006800255894D00511
根据实施例11,使用7N的氨甲醇溶液代替N,N,N’-三甲基乙二胺,得到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55%),为茶褐色固体。
熔点:188-190℃
1H-NMR(DMSO-d6):δ(ppm)2.47(s,3H)、2.49(s,3H)、6.99(br,2H)、7.54-7.77(m,7H)、7.91(s,1H)、11.4(s,1H)、12.02-12.39(br 1H)。
实施例13
2-(2-氰基-3,5-二甲基吡咯-4-基)-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13)
实施例13(1)
5-氰基-2,4-二甲基吡咯-3-甲醛
Figure S2006800255894D00512
向N,N-二甲基甲酰胺(8.04克,110mmol)中滴加磷酰氯(10.2ml,110mmol)并搅拌1小时,然后,用30分钟滴加文献(Synthesis,1999,46)已知的2-氰基-3,5-二甲基吡咯(12.0g,100mmol)的N,N-二甲基甲酰胺(25ml)溶液。搅拌3小时后,倒入冰水(约500g)中,并用固体碳酸氢钠中和。用乙酸乙酯萃取反应液,并用水、饱和食盐水洗涤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除去干燥剂后,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并通过中压硅胶快速柱层析(乙酸乙酯∶氯仿=1∶20~1∶5)纯化所得到的残留物,得到5-氰基-2,4-二甲基吡咯-3-甲醛(7.96g,54%),为淡黄色固体。
熔点:208-210℃
1H-NMR(CDCl3):δ(ppm)2.46(s,3H)、2.57(s,3H)、9.10(brs,1H)、9.97(s,1H)。
实施例13(2)
2-(2-氰基-3,5-二甲基吡咯-4-基)-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13)
将3,4-二氨基二苯甲酮(6.37g,30mmol)溶解于N,N-二甲基乙酰胺(90ml)中,加入亚硫酸氢钠(3.43g,33mmol),加热到130℃并在搅拌下滴加实施例13(1)中得到的5-氰基-2,4-二甲基吡咯-3-甲醛(4.89g,33mmol)的N,N-二甲基乙酰胺(20ml)溶液。在同温度下将反应液搅拌12小时,然后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向得到的残留物中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和水,过滤析出的固体,用水、乙醚洗涤,并减压干燥。通过中压硅胶快速柱层析(甲醇∶氯仿=1∶50~1∶15)纯化得到的粗晶,得到2-(2-氰基-3,5-二甲基吡咯-4-基)-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7.85g,77%),为淡黄色固体。
熔点:159-163℃
1H-NMR(DMSO-d6):δ(ppm)2.41(s,3H)、2.52(s,3H)、7.52-7.98(m,8H)、12.12-12.48(br,2H)。
实施例14
N-(甲氧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14)
Figure S2006800255894D00522
根据实施例11,使用O-甲基羟胺盐酸盐代替N,N,N’-三甲基乙二胺,得到N-(甲氧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60%),为茶色固体。
熔点:203-205℃
1H-NMR(DMSO-d6):δ(ppm)2.45、2.45、2.47、2.48(s and s and sand s,total 6H)、3.71(s,3H)、7.56-7.95(m,8H)、10.75、10.77(s and s,total 1H)、11.46、11.50(s and s,total 1H)、12.14、12.28(s and s,total 1H)。
实施例15
(N-甲氧基-N-甲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15)
实施例15(1)
3,5-二甲基-4-甲酰基吡咯-2-羧酸
Figure S2006800255894D00531
将文献已知的3,5-二甲基-4-甲酰基吡咯-2-羧酸乙酯(19.52g,100mmol)悬浮于乙醇(100ml)和2N氢氧化钠水溶液(100ml,200mmol)中,加热回流下搅拌4小时。反应结束后,在冰冷却下加入水200ml、2N盐酸水溶液100ml,过滤析出的固体,用水、乙醚洗涤,并减压干燥,得到3,5-二甲基-4-甲酰基吡咯-2-羧酸(16.8g,97%),为淡褐色固体。
熔点:233-237℃
1H-NMR(DMSO-d6):δ(ppm)2.45(s,3H)、2.48(s,3H)、9.90(s,1H)、11.95(brs,1H)、12.58(br,1H)。
实施例15(2)
(N-甲氧基-N-甲基)-3,5-二甲基-4-甲酰基吡咯-2-羧酰胺
Figure S2006800255894D00532
将实施例15(1)中得到的3,5-二甲基-4-甲酰基吡咯-2-羧酸(10.0g,60mmol)悬浮于N,N-二甲基甲酰胺(120ml)中,在冰冷却下加入1-羟基苯并三唑一水合物(9.65g,63mmol)、1-乙基-3-(3-二甲氨基丙基)碳化二亚胺盐酸盐(12.65g,66mmol)、N,O-二甲基羟胺盐酸盐(7.02g,72mmol)、三乙胺(12.6ml,90mmol),在室温下搅拌16小时。向得到的反应液中加水,用乙酸乙酯萃取,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水和饱和食盐水洗涤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除去干燥剂后,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并通过中压硅胶快速柱层析(乙酸乙酯∶氯仿=1∶10~1∶3)纯化所得到的残留物,得到(N-甲氧基-N-甲基)-3,5-二甲基-4-甲酰基吡咯-2-羧酰胺(6.32g,50%),为淡黄色固体。
熔点:129-131℃
1H-NMR(CDCl3):δ(ppm)2.55(s,3H)、2.57(s,3H)、3.34(s,3H)、3.70(s,3H)、9.43(brs,1H)、10.04(s,1H)。
实施例15(3)
(N-甲氧基-N-甲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15)
Figure S2006800255894D00541
将3,4-二氨基二苯甲酮(5.31g,25mmol)溶解于N,N-二甲基乙酰胺(70ml)中,加入亚硫酸氢钠(2.86g,27.5mmol),加热到130℃并在搅拌下滴加实施例15(2)中得到的(N-甲氧基-N-甲基)-3,5-二甲基-4-甲酰基吡咯-2-羧酰胺(5.78g,27.5mmol)的N,N-二甲基乙酰胺(15ml)溶液。在同温度下将反应液搅拌16小时,然后向减压蒸馏除去溶剂所得到的残留物中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和水,过滤析出的固体,用水、乙醚洗涤,并减压干燥。通过中压硅胶快速柱层析(甲醇∶氯仿=1∶100~1∶20)纯化所得到的粗晶,得到(N-甲氧基-N-甲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7.25g,72%),为淡黄色固体。
熔点:127-132℃
1H-NMR(DMSO-d6):δ(ppm)2.43(s,3H)、2.50(s,3H)、3.26(s,3H)、3.63(s,3H)、7.50-8.00(m,8H)、11.31(brs,1H)、12.20(br,1H)。
实施例16
N-(3-甲氧基丙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16)
Figure S2006800255894D00551
根据实施例11,使用3-甲氧基丙胺代替N,N,N’-三甲基乙二胺,得到N-(3-甲氧基丙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61%),为白色固体。
熔点:256-258℃
1H-NMR(DMSO-d6):δ(ppm)1.73-1.79(m,2H)、2.48(s,3H)、2.50(s,3H)、3.26(s,3H)、3.28-3.33(m,2H)、3.41(t,J=6.5Hz,2H)、7.42(br,1H)、7.59-7.93(m,8H)、11.37(brs,1H)、12.09、12.24(brs and brs,total1H)。
实施例17
N-(3-二甲氨基丙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17)
Figure S2006800255894D00552
根据实施例11,使用N,N-二甲基-1,3-丙二胺代替N,N,N’-三甲基乙二胺,得到N-(3-二甲氨基丙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51%),为白色固体。
熔点:238-248℃
1H-NMR(DMSO-d6):δ(ppm)1.63-1.69(m,2H)、2.16(s,6H)、2.31(t,J=7.1Hz,2H)、2.45(s,3H)、2.47(s,3H)、3.27-3.32(m,2H)、7.54-7.93(m,9H)、11.38(s,1H)、12.10、12.24(s and s,total 1H)。
实施例18
N-(2-乙酰胺基乙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18)
Figure S2006800255894D00561
根据实施例11,使用N-乙酰基乙二胺代替N,N,N’-三甲基乙二胺,得到N-(2-乙酰胺基乙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67%),为白色固体。
熔点:272-273℃
1H-NMR(DMSO-d6):δ(ppm)1.82(s,3H)、2.45(s,3H)、2.50(s,3H)、3.20-3.23(m,2H)、3.29-3.32(m,2H)、7.46-7.98(m,10H)、11.35、11.39(brs and brs,total 1H)、12.10、12.25(s and s,total 1H)。
实施例19
N-(2-乙氧羰基乙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19)
Figure S2006800255894D00562
根据实施例11,使用β-丙氨酸乙酯盐酸盐代替N,N,N’-三甲基乙二胺,得到N-(2-乙氧羰基乙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65%),为紫色固体。
熔点:135-137℃
1H-NMR(DMSO-d6):δ(ppm)1.20(t,J=7.3Hz,3H)、2.47(s,3H)、2.50(s,3H)、2.58(t,J=6.8Hz,2H)、3.48-3.50(m,2H)、4.09(q,J=7.0Hz,2H)、7.36-7.98(m,10H)、11.4(br,1H)。
实施例20
N-(1-甲氧羰基甲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20)
Figure S2006800255894D00571
根据实施例11,使用甘氨酸甲酯盐酸盐代替N,N,N’-三甲基乙二胺,得到N-(1-甲氧羰基甲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65%),为紫色固体。
熔点:149-151℃
1H-NMR(DMSO-d6):δ(ppm)2.48(s,3H)、2.51(s,3H)、3.67(s,3H)、4.03(d,J=5.9Hz,2H)、7.37-8.02(m,9H)、11.55(br,1H)。
实施例21
N-(2-羧基乙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21)
Figure S2006800255894D00572
将实施例19中得到的N-(2-乙氧羰基乙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300mg)溶解于四氢呋喃(5ml)和乙醇(5ml)中,加入4N氢氧化钠水溶液(10ml)并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用4N盐酸水溶液中和反应液后,过滤析出的固体,并在减压下加热干燥,得到N-(2-羧基乙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211mg,75%),为紫色固体。
熔点:256-258℃
1H-NMR(DMSO-d6):δ(ppm)2.40-2.50(m,2H)、2.47(s,3H)、2.50(s,3H)、3.38-3.53(m,2H)、7.54-7.95(m,10H)、11.60(br,1H)。
实施例22
N-(1-羧基甲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22)
Figure S2006800255894D00581
根据实施例21,使用N-(1-甲氧羰基甲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代替N-(2-乙氧羰基乙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得到N-(1-羧基甲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67%),为紫色固体。
熔点:274-276℃
1H-NMR(DMSO-d6):δ(ppm)2.47(s,3H)、2.54(s,3H)、3.79(brs,2H)、7.55-7.97(m,10H)、11.9(br,1H)。
实施例23
N-(2-吡咯烷-1-基-乙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23)
Figure S2006800255894D00582
根据实施例11,使用1-(2-氨基乙基)吡咯烷代替N,N,N’-三甲基乙二胺,得到N-(2-吡咯烷-1-基-乙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43%),为淡黄色无定形物。
1H-NMR(CDCl3):δ(ppm)1.70(br,4H)、2.23(s,3H)、2.29(s,3H)、2.57(br,4H)、2.71(br,2H)、3.48(br,2H)、6.96(br,1H)、7.46-8.19(m,9H)、10.36(s,1H)。
实施例24
N-(2-哌啶-1-基-乙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24)
Figure S2006800255894D00591
根据实施例11,使用1-(2-氨基乙基)哌啶代替N,N,N’-三甲基乙二胺,得到N-(2-哌啶-1-基-乙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71%),为白色固体。
熔点:230-237℃
1H-NMR(DMSO-d6):δ(ppm)1.39(br,2H)、1.51(br,4H)、2.40-2.50(m,5H)、2.97-3.00(m,1H)、3.32-3.37(m,2H)、7.27(br,1H)、7.56-7.93(m,8H)、11.45(br,1H)、12.1、12.25(s and s,total 1H)。
实施例25
N-(环己基甲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25)
Figure S2006800255894D00592
根据实施例11,使用环己基甲胺代替N,N,N’-三甲基乙二胺,得到N-(环己基甲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73%),为白色固体。
熔点:254-255℃
1H-NMR(DMSO-d6):δ(ppm)0.91-0.97(m,2H)、1.17-1.22(m,3H)、1.51(br,1H)、1.63-1.75(m,5H)、2.46(s,3H)、2.49(s,3H)、3.10(t,J=6.1Hz,2H)、7.38-7.41(m,1H)、7.55-7.90(m,9H)、11.36(s,1H)。
实施例26
N-(5-甲基异唑-3-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26)
Figure S2006800255894D00601
根据实施例11,使用3-氨基-5-甲基异唑代替N,N,N’-三甲基乙二胺,得到N-(5-甲基异唑-3-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45%),为淡黄色固体。
熔点:271-273℃
1H-NMR(DMSO-d6):δ(ppm)2.41(s,3H)、2.57(s,3H)、2.59(s,3H)、6.73(s,1H)、7.59-7.99(m,8H)、8.11(s,1H)、10.77(s,1H)、12.56(s,1H)。
实施例27
N-(4-氰基苯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27)
Figure S2006800255894D00602
根据实施例11,使用4-氰基苯胺代替N,N,N’-三甲基乙二胺,得到N-(4-氰基苯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38%),为淡黄色固体。
熔点:252-254℃
1H-NMR(DMSO-d6):δ(ppm)2.51(s,3H)、2.58(s,3H)、7.58-8.07(m,12H)、10.6(br,1H)。
实施例28
N-(吲哚-5-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28)
Figure S2006800255894D00611
根据实施例11,使用5-氨基吲哚代替N,N,N’-三甲基乙二胺,得到N-(吲哚-5-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63%),为淡黄色固体。
熔点:167-169℃
1H-NMR(DMSO-d6):δ(ppm)2.53、2.55(s and s,3H)、2.58、2.59(s and s,3H)、6.40(t,J=2.2Hz,1H)、7.29-7.38(m,3H)、7.56-7.95(m,9H)、9.30(d,J=4.9Hz,1H)、11.00(brs,1H)、11.56、11.60(s and s,total1H)、12.14、12.29(s and s,total 1H)。
实施例29
N-(3,4-亚甲二氧苯基-1-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29)
Figure S2006800255894D00612
根据实施例11,使用3,4-亚甲二氧苯胺代替N,N,N’-三甲基乙二胺,得到N-(3,4-亚甲二氧苯基-1-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55%),为淡黄色固体。
熔点:160-162℃
1H-NMR(DMSO-d6):δ(ppm)2.52(s,3H)、2.55(s,3H)、6.00(s,2H)、6.87(d,J=8.3Hz,1H)、7.07(dd,J=2.1,8.3Hz,1H)、7.39(d,J=2.1Hz,1H)、7.55-7.77(m,8H)、7.91(brs,1H)、9.41(s,1H)。
实施例30
N-(2,3-二氢苯并呋喃-5-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30)
根据实施例11,使用2,3-二氢-5-氨基苯并呋喃代替N,N,N’-三甲基乙二胺,得到N-(2,3-二氢苯并呋喃-5-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63%),为淡黄色固体。
熔点:170-172℃
1H-NMR(DMSO-d6):δ(ppm)2.50(s,3H)、2.55(s,3H)、3.19(t,J=8.4Hz,2H)、4.52(t,J=8.4Hz,2H)、6.73(d,J=8.6Hz,1H)、7.30(s,1H)、7.31(d,J=8.4Hz,1H)、7.55-7.91(m,9H)、11.56(br,1H)、12.14、12.28(s and s,total 1H)。
实施例31
N-(苯并噻唑-6-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31)
Figure S2006800255894D00622
根据实施例11,使用6-氨基苯并噻唑代替N,N,N’-三甲基乙二胺,得到N-(苯并噻唑-6-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75%),为淡黄色固体。
熔点:155-157℃
1H-NMR(DMSO-d6):δ(ppm)2.55(s,3H)、2.56(s,3H)、7.55-8.08(m,11H)、8.62(s,1H)、9.27(s,1H)、9.79(s,1H)、11.71(s,1H)。
实施例32
N-(3,4-亚乙二氧苯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32)
Figure S2006800255894D00631
根据实施例11,使用3,4-亚乙二氧苯胺代替N,N,N’-三甲基乙二胺,得到N-(3,4-亚乙二氧苯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63%),为淡黄色固体。
熔点:145-147℃
1H-NMR(DMSO-d6):δ(ppm)2.53(s,3H)、2.55(s,3H)、4.13-4.30(m,4H)、6.81(d,J=9.0Hz,1H)、7.09(dd,J=9.0,2.0Hz,1H)、7.32(d,J=2.0Hz,1H)、7.55-7.98(m,8H)、9.32、9.34(s and s,total 1H)、11.55、11.59(s and s,total 1H)、12.14、12.29(s and s,total 1H)。
实施例33
N-(2-吡啶基甲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33)
Figure S2006800255894D00632
根据实施例11,使用2-氨基甲基吡啶代替N,N,N’-三甲基乙二胺,得到N-(2-吡啶基甲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87%),为淡黄色无定形物。
1H-NMR(DMSO-d6):δ(ppm)2.48、2.50(s and s,total 3H)、2.55、2.57(s and s,total 3H)、4.59(br,2H)、7.28-8.05(m,12H)、8.53(s,1H)、11.51(br,1H)、12.14、12.28(s and s,total 1H)。
实施例34
N-(2-(2-吡啶基)乙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34)
Figure S2006800255894D00641
根据实施例11,使用2-(2-氨基乙基)吡啶代替N,N,N’-三甲基乙二胺,得到N-(2-(2-吡啶基)乙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54%),为白色固体。
熔点:237.5-243.9℃
1H-NMR(DMSO-d6):δ(ppm)2.44(s,3H)、2.46(s,3H)、2.99-3.03(m,2H)、3.62-3.64(m,2H)、7.23-7.92(m,12H)、8.53(br,1H)、11.4(s,1H)、12.1(s,1H)。
实施例35
N-(3,4-二氯苄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35)
Figure S2006800255894D00642
根据实施例11,使用3,4-二氯苄基胺代替N,N,N’-三甲基乙二胺,得到N-(3,4-二氯苄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63%),为紫色固体。
熔点:141-143℃
1H-NMR(DMSO-d6):δ(ppm)2.48(s,3H)、2.53(s,3H)、4.46(d,J=5.4Hz,2H)、7.27-8.15(m,12H)、11.51(s,1H)。
实施例36
N-(3,4-二甲氧苄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36)
Figure S2006800255894D00643
根据实施例11,使用3,4-二甲氧基苄基胺代替N,N,N’-三甲基乙二胺,得到N-(3,4-二甲氧苄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68%),为紫色固体。
熔点:120-122℃
1H-NMR(DMSO-d6):δ(ppm)2.47(s,3H)、2.54(s,3H)、3.73(s,3H)、3.75(s,3H)、4.41(d,J=5.4Hz,2H)、6.85-6.98(m,3H)、7.55-7.95(m,8H)、11.44(brs,1H)。
实施例37
N-(3,4-亚甲二氧苯基甲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37)
Figure S2006800255894D00651
根据实施例11,使用胡椒基胺代替N,N,N’-三甲基乙二胺,得到N-(3,4-亚甲二氧苯基甲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56%),为淡黄色固体。
熔点:165-167℃
1H-NMR(DMSO-d6):δ(ppm)2.47(s,3H)、2.50(s,3H)、4.38(d,J=5.6Hz,2H)、5.99(s,2H)、6.81-6.93(m,3H)、7.55-7.77(m,7H)、7.90(brs,1H)。
实施例38
N-(2,3,4,5-四氢-3-氧代哒嗪-6-基-甲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38)
根据实施例11,使用6-氨基甲基-4,5-二氢哒嗪-3(2H)-酮代替N,N,N’-三甲基乙二胺,得到N-(2,3,4,5-四氢-3-氧代哒嗪-6-基甲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14%),为淡红色固体。
熔点:287℃
1H-NMR(DMSO-d6):δ(ppm)2.29-2.33(m,2H)、2.46-2.50(m,2H)、2.50(s,6H)、4.10(s,2H)、7.56-7.93(m,8H)、10.60(s,1H)、11.48(br,1H)、12.13、12.28(s and s,total 1H)。
实施例39
((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基)羰基)吡咯烷(39)
Figure S2006800255894D00661
根据实施例11,使用吡咯烷代替N,N,N’-三甲基乙二胺,得到((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基)羰基)吡咯烷(73%),为淡黄色固体。
熔点:155-157℃
1H-NMR(DMSO-d6):δ(ppm)1.85(br,4H)、2.48(s,3H)、2.50(s,3H)、3.48(br,4H)、7.55-7.77(m,8H)、7.89(s,1H)、11.3(s,1H)。
实施例40
((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基)羰基)吗啉(40)
Figure S2006800255894D00662
根据实施例11,使用吗啉代替N,N,N’-三甲基乙二胺,得到((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基)羰基)吗啉(65%),为淡黄色固体。
熔点:201-203℃
1H-NMR(DMSO-d6):δ(ppm)2.30(s,3H)、2.48(s,3H)、3.54(brs,4H)、3.61(brs,4H)、7.55-7.76(m,8H)、7.91(s,1H)、11.51(brs,1H)。
实施例41
((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基)羰基)-4-苯基哌嗪(41)
Figure S2006800255894D00671
根据实施例11,使用1-苯基哌嗪代替N,N,N’-三甲基乙二胺,得到((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基)羰基)-4-苯基哌嗪(70%),为土黄色固体。
熔点:145-147℃
1H-NMR(DMSO-d6):δ(ppm)2.33(s,3H)、2.23-2.57(m,2H)、2.50(s,3H)、3.01-3.54(m,4H)、3.70(br,2H)、6.82(t,J=7.3Hz,1H)、6.98(d,J=8.1Hz,2H)、7.15-7.28(m,2H)、7.55-8.08(m,8H)、11.43(brs,1H)。
实施例42
((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基)羰基)吡唑啉(42)
Figure S2006800255894D00672
根据实施例11,使用吡唑啉代替N,N,N’-三甲基乙二胺,得到((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基)羰基)吡唑啉(73%),为淡黄色固体。
熔点:148-150℃
1H-NMR(DMSO-d6):δ(ppm)2.47(s,3H)、2.49(s,3H)、2.85-3.00(m,2H)、3.79-3.93(m,2H)、7.29(s,1H)、7.54-7.80(m,7H)、7.91(s,1H)、11.20(s,1H)、12.23(br,1H)。
实施例43
((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基)羰基)-4-羟基哌啶(43)
Figure S2006800255894D00681
根据实施例11,使用4-羟基哌啶代替N,N,N’-三甲基乙二胺,得到((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基)羰基)-4-羟基哌啶(55%),为淡黄色固体。
熔点:288-290℃
1H-NMR(DMSO-d6):δ(ppm)1.27-1.48(m,2H)、1.69-1.87(m,2H)、2.28(s,3H)、2.47(s,3H)、3.14-3.35(m,2H)、3.65-3.97(m,3H)、4.78(s,1H)、7.52-7.96(m,8H)、11.43(s,1H)、11.85-12.33(br,1H)。
实施例44
((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基)羰基)-4-乙氧羰基哌啶(44)
Figure S2006800255894D00682
根据实施例11,使用异哌啶酸乙酯代替N,N,N’-三甲基乙二胺,得到((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基)羰基)-4-乙氧羰基哌啶(72%),为茶色固体。
熔点:272-274℃
1H-NMR(CDCl3):δ(ppm)1.27(t,J=7.1Hz,3H)、1.74(br,2H)、1.97(br,2H)、2.35(brs,3H)、2.54(br,3H)、2.58-2.59(m,1H)、3.06-3.11(br,2H)、4.15(q,J=7.1Hz,2H)、4.22(br,2H)、7.47-8.15(m,8H)、10.52(br,1H)、11.53、11.60(s and s,total 1H)。
实施例45
((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基)羰基)哌啶-4-羧酸(45)
向实施例44中得到的((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基)羰基)-4-乙氧羰基哌啶(4.19g,10.8mmol)的乙醇(15ml)溶液中加入1N氢氧化钠水溶液(16.2ml,16.2mmol),并在100℃下搅拌4小时。放冷至室温并搅拌后,用6N盐酸(12ml,16.2mmol)中和。过滤析出的固体,并减压干燥,得到((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基)羰基)哌啶-4-羧酸(3.02g,78%),为白色结晶。
熔点:267-271℃
1H-NMR(CDCl3):δ(ppm)1.74(m,2H)、1.98(d,J=10Hz,2H)、2.35(s,3H)、2.53(s,3H)、2.58-2.59(m,1H)、3.14(dd,J=10,10Hz,2H)、4.20(d,J=10Hz,2H)、7.49-8.11(m,8H)、10.39(br,1H)、11.50(br,1H)。
实施例46
N-二甲氨基乙基-1-((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基)羰基)哌啶-4-羧酰胺(46)
Figure S2006800255894D00692
向实施例45中得到的((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基)羰基)哌啶-4-羧酸(70mg,0.15mmol)的吡啶(4ml)溶液中加入1-乙基-3-(3-二甲氨基丙基)碳化二亚胺盐酸盐(31mg,0.16mmol)及1-羟基苯并三唑一水合物(25mg,0.16mmol),接着加入N,N-二甲基乙二胺(13mg,0.15mmol)并加热。在内部温度60℃下搅拌10小时,然后放冷至室温并搅拌。蒸馏除去溶剂,并使用中压硅胶快速柱层析(NH硅胶;氯仿∶甲醇=98∶2)纯化,得到N-二甲氨基乙基-1-((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基)羰基)哌啶-4-羧酰胺(44mg,55%),为白色结晶。
熔点:258-260℃
1H-NMR(DMSO-d6):δ(ppm)1.48-1.72(m,4H)、2.13(s,6H)、2.26(brs,3H)、2.42、2.46(brs and brs,total 3H)、2.94-3.18(m,3H)、3.32(br4H)、4.09(br,2H)、7.55-7.90(m,8H)、11.42、11.46(s and s,total 1H)、12.02、12.17(s and s,total 1H)。
实施例47
N-甲基-N-(2-二甲氨基乙基)-1-((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基)羰基)哌啶-4-羧酰胺(47)
Figure S2006800255894D00701
根据实施例46,使用N,N,N’-三甲基乙二胺代替N,N-二甲基乙二胺,得到N-甲基-N-(2-二甲氨基乙基)-1-((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基)羰基)哌啶-4-羧酰胺(68%),为白色结晶。
熔点:264-266℃
1H-NMR(CDCl3):δ(ppm)1.75(br,4H)、2.22(s,3H)、2.27(s,3H)、2.32、2.34(s and s,total 3H)、2.40(t,J=4.6Hz,1H)、2.47(t,J=4.6Hz,1H)、2.52、2.54(s and s,total 3H)、2.85(br,1H)、2.98-3.08(m,2H)、3.11(s,3H)、3.42-3.44(m,2H)、4.30(m,2H)、7.51-8.07(m,8H)、11.14(s,1H)、11.80(s,1H)。
实施例48
N-(3-二甲氨基丙基)-1-((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基)羰基)哌啶-4-羧酰胺(48)
Figure S2006800255894D00711
根据实施例46,使用N,N-二甲基-1,3-丙二胺代替N,N-二甲基乙二胺,得到N-(3-二甲氨基丙基)-1-((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基)羰基)哌啶-4-羧酰胺(41%),为白色固体。
熔点:247-251℃
1H-NMR(DMSO-d6):δ(ppm)1.49-1.73(m,6H)、2.10(s,6H)、2.18(t,J=7.3Hz,2H)、2.27、2.28(s and s,total 3H)、2.39、2.50(s and s,total3H)、2.95-3.12(m,5H)、4.11(br,2H)、7.56-7.91(m,8H)、11.42、11.46(brs and brs,total 1H)、12.02、12.17(s and s,total 1H)。
实施例49
N-(3-甲氧基丙基)-1-((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基)羰基)哌啶-4-羧酰胺(49)
Figure S2006800255894D00712
根据实施例46,使用3-甲氧基丙胺代替N,N-二甲基乙二胺,得到N-(3-甲氧基丙基)-1-((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基)羰基)哌啶-4-羧酰胺(98%),为白色固体。
熔点:289-291℃
1H-NMR(CDCl3):δ(ppm)1.72-1.87(m,6H)、2.34、2.36(s and s,total 3H)、2.37(m,1H)、2.53、2.55(s and s,total 3H)、3.03(dd,J=12.7,12.7Hz,2H)、3.25-3.38(m,2H)、3.34(s,3H)、3.46(t,J=5.7Hz,2H)、4.32(d,J=12.7Hz,2H)、6.82(brs,1H)、7.48-7.82(m,7H)、8.00、8.16(sand s,total 1H)、10.41、10.46(brs and brs,total 1H)、11.50、11.56(brs andbrs,total 1H)。
实施例50
N-环己基甲基-1-((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基)羰基)哌啶-4-羧酰胺(50)
Figure S2006800255894D00721
根据实施例46,使用环己基甲胺代替N,N-二甲基乙二胺,得到N-环己基甲基-1-((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基)羰基)哌啶-4-羧酰胺(64%),为白色固体。
熔点:274-276℃
1H-NMR(CDCl3):δ(ppm)1.71-1.86(m,4H)、1.95(br,5H)、2.33、2.34(s and s,total 3H)、2.53、2.54(s and s,total 3H)、2.59(br,2H)、2.99(br,5H)、3.30(br,4H)、4.29(d,J=12.0Hz,2H)、7.47-7.80(m,8H)、7.98、8.12(s and s,total 1H)、10.78、10.82(brs and brs,total 1H)、11.67、11.75(br and br,total 1H)。
实施例51
5-苯甲酰基-2-(吡咯-2-基)苯并咪唑(51)
Figure S2006800255894D00722
将N,N-二甲基乙酰胺(5ml)加热至130℃,加入3,4-二氨基二苯甲酮(150mg,0.71mmol)和亚硫酸氢钠(89mg,0.85mmol)并搅拌5分钟,然后加入2-甲酰基吡咯(81mg,0.85mmol)并在130℃下搅拌1.5小时。放冷至室温并进行搅拌,向体系内添加水,并过滤析出的结晶,得到5-苯甲酰基-2-(吡咯-2-基)苯并咪唑(129mg,63%),为浅黄色固体。
熔点:128-133℃
1H-NMR(DMSO-d6):δ(ppm)6.26(s,1H)、6.96(s,1H)、7.04(s,1H)、7.55-7.77(m,8H)、7.89(s,1H)、11.92(s,1H)。
实施例52
5-苯甲酰基-2-(3,5-二甲基吡咯-2-基)苯并咪唑(52)
Figure S2006800255894D00731
向3,4-二氨基二苯甲酮(150mg,0.71mmol)的吡啶(3ml)溶液中加入3,5-二甲基吡咯-2-羧酸(99mg,0.71mmol),进一步加入1-乙基-3-(3-二甲氨基丙基)碳化二亚胺盐酸盐(149mg,0.78mmol)和1-羟基苯并三唑一水合物(119mg,0.78mmol),加热至70℃并搅拌过夜。放冷至室温并搅拌后,蒸馏除去溶剂,直接使用中压硅胶快速柱层析(NH硅胶;氯仿∶甲醇=98∶2)进行纯化,将所得到的油状物质溶解于乙酸(3ml)中,并在100℃下加热搅拌8小时。放冷至室温并搅拌后,蒸馏除去溶剂,使用中压硅胶快速柱层析(NH硅胶;氯仿∶甲醇=98∶2)进行纯化,得到5-苯甲酰基-2-(3,5-二甲基吡咯-2-基)苯并咪唑(34mg,15%/2步),为黄色固体。
熔点:225-229℃
1H-NMR(DMSO-d6):δ(ppm)2.23(s,3H)、2.37(s,3H)、5.79(s,1H)、7.55-7.88(m,8H)、11.09、11.21(s and s,total 1H)、11.90、12.06(sand s,total 1H)。
实施例53
5-(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2,4-二甲基吡咯-3-羧酸乙酯(53)
实施例53(1)
5-甲酰基-2,4-二甲基吡咯-3-羧酸乙酯(53的原料)
将2.4-二乙氧羰基-3,5-二甲基吡咯(2.0克)溶解于乙醇(20ml)中,加入1N氢氧化钠水溶液(20ml),在浴温80℃下加热搅拌一夜。冷却至室温后,用盐酸中和反应液,过滤析出的固体并在减压下加热干燥。将得到的固体溶解于三氟乙酸(20ml)中,在浴温40℃下加热搅拌1小时,然后在冰冷却下缓慢地滴加原甲酸三乙酯(2.5ml),升温至室温后搅拌2小时。减压浓缩、蒸馏除去溶剂后,将残渣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中并搅拌,过滤析出的固体。用中压硅胶快速柱层析(己烷∶乙酸乙酯=5∶1~1∶1)纯化所得到的固体,并在减压下加热干燥,得到5-甲酰基-2,4-二甲基吡咯-3-羧酸乙酯(1.21g,74%),为淡黄色固体。
实施例53(2)
5-(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2,4-二甲基吡咯-3-羧酸乙酯(53)
Figure S2006800255894D00741
向3,4-二氨基二苯甲酮(160mg)的N,N-二甲基乙酰胺(5ml)溶液中,加入亚硫酸氢钠(101mg)和实施例53(1)中得到的5-甲酰基-2,4-二甲基吡咯-3-羧酸乙酯(146mg),加热至120℃并搅拌10小时。放冷至室温后,加入5%碳酸钠水溶液(6ml)并在室温下搅拌。过滤析出的固体,得到5-(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2,4-二甲基吡咯-3-羧酸乙酯(248mg,85%),为淡黄色固体。
熔点:185-187℃
1H-NMR(DMSO-d6):δ(ppm)1.32(t,J=7.2Hz,3H)、2.50(s,3H)、2.52(s,3H)、4.29(q,J=7.2Hz,2H)、7.55-7.77(m,7H)、7.95(s,1H)、11.8(brs,1H)。
实施例54
5-(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2,4-二甲基吡咯-3-羧酸(54)
Figure S2006800255894D00742
将实施例53(2)中得到的5-(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2,4-二甲基吡咯-3-羧酸乙酯(200mg)溶解于乙醇(5ml)和四氢呋喃(5ml)中,加入4N氢氧化钠水溶液(10ml)并加热回流12小时。原料消失后放冷至室温,并用1N盐酸水溶液中和,过滤析出的固体,得到5-(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2,4-二甲基吡咯-3-羧酸(139mg,75%),为淡黄色固体。
熔点:>300℃
1H-NMR(DMSO-d6):δ(ppm)2.50(s,3H)、2.63(s,3H)、7.55-7.77(m,8H)、7.90(s,1H)、12.20(br,1H)。
实施例55
2-(5-吡咯烷-1-基-甲基呋喃-2-基)-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55)
实施例55(1)
5-吡咯烷-1-基-甲基呋喃-2-羧酸乙酯(55的原料)
Figure S2006800255894D00751
向5-氯甲基呋喃-2-羧酸乙酯(1.0g,5.3mmol)的N,N-二甲基乙酰胺(15ml)溶液中加入吡咯烷(0.75g,10.6mmol),在室温下搅拌24小时。蒸馏除去溶剂后,使用中压硅胶快速柱层析(NH硅胶;氯仿∶甲醇=98∶2)纯化,得到5-吡咯烷-1-基-甲基呋喃-2-羧酸乙酯(793mg,67%)。
1H-NMR(DMSO-d6):δ(ppm)1.70(br,3H)、2.54(br,4H)、3.17(br,4H)、3.70(s,2H)、4.29(br,2H)、6.59(s,1H)、6.75(br,1H)。
实施例55(2)
5-吡咯烷-1-基-甲基呋喃-2-羧酸(55的原料)
将实施例55(1)中得到的5-吡咯烷-1-基-甲基呋喃-2-羧酸乙酯(770mg,3.45mmol)溶解于乙醇(4ml)中,滴加1N氢氧化钠水溶液(5.17ml),并搅拌过夜。用1N盐酸水溶液(5.17ml)中和后蒸馏除去乙醇,并干燥,得到混有氯化钠的5-吡咯烷-1-基-甲基呋喃-2-羧酸(1.08g,含有38重量%氯化钠,quant.),为白色固体。
实施例55(3)
2-(5-吡咯烷-1-基-甲基呋喃-2-基)-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55)
向3,4-二氨基二苯甲酮(150mg,0.71mmol)的吡啶(3ml)溶液中加入5-吡咯烷-1-基-甲基呋喃-2-羧酸(纯度62%,223mg,0.71mmol),进一步加入1-乙基-3-(3-二甲氨基丙基)碳化二亚胺盐酸盐(149mg,0.78mmol)和1-羟基苯并三唑一水合物(119mg,0.78mnol),加热至70℃并搅拌过夜。放冷至室温并搅拌后,蒸馏除去溶剂,直接用中压硅胶快速柱层析(NH硅胶;氯仿∶甲醇=98∶2)纯化,将所得到的油状物质溶解于乙酸(3ml)中,并在100℃下加热搅拌8小时。放冷至室温并搅拌后,蒸馏除去溶剂,使用中压硅胶快速柱层析(NH硅胶;氯仿∶甲醇=98∶2)进行纯化,得到2-(5-吡咯烷-1-基-甲基呋喃-2-基)-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143mg,55%/2步),为黄色油状物。
1H-NMR(CDCl3):δ(ppm)1.90(br,4H)、2.81(br,4H)、3.88(s,2H)、6.45(d,J=3.5Hz,1H)、7.19(d,J=3.5Hz,1H)、7.44-7.84(m,8H)、8.10(s,1H)。
实施例56
2-(5-二甲氨基甲基呋喃-2-基)-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56)
根据实施例55,使用二甲胺代替吡咯烷,得到2-(5-二甲氨基甲基呋喃-2-基)-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03mg,83%),为淡黄色无定形物。
1H-NMR(DMSO-d6):δ(ppm)2.21(s,6H)、3.59(s,2H)、6.56(d,J=3.2Hz,1H)、7.22(d,J=3.2Hz,1H)、7.54-7.92(m,8H)、13.23(br,1H)。
实施例57
5-(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呋喃-2-羧酸(57)
Figure S2006800255894D00771
将N,N-二甲基乙酰胺(5ml)加热至130℃,加入3,4-二氨基二苯甲酮(63mg,0.30mmol)和亚硫酸氢钠(37mg,0.36mmol),并搅拌5分钟,然后加入5-甲酰基呋喃-2-羧酸(50mg,0.36mmol),在130℃下搅拌1.5小时。放冷至室温并进行搅拌,向体系内加水,过滤析出的固体,得到5-(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呋喃-2-羧酸(63mg,64%),为浅黄色固体。
熔点:170℃
1H-NMR(DMSO-d6):δ(ppm)7.39-8.01(m,10H)、13.61(s,1H)。
实施例58
2-(5-溴呋喃-2-基)-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58)
根据实施例1,使用5-溴呋喃-2-羧酸代替2.4-二甲基呋喃-3-羧酸,得到2-(5-溴呋喃-2-基)-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92%),为黄色固体。
熔点:167-172℃
1H-NMR(CDCl3):δ(ppm)6.59(d,J=3.4Hz,1H)、7.23(d,J=3.4Hz,1H)、7.41-7.81(m,8H)、8.06(s,1H)。
实施例59
(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2-呋喃基羰基)吡咯烷(59)
Figure S2006800255894D00781
向实施例57中得到的5-(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呋喃-2-羧酸(100mg,0.30mmol)和吡啶(4ml)溶液中加入1-乙基-3-(3-二甲氨基丙基)碳化二亚胺盐酸盐(63mg,0.33mmol)及1-羟基苯并三唑一水合物(51mg,0.33mmol),接着加入吡咯烷(21mg,0.30mmol)并加热。在70℃下搅拌6小时,然后放冷至室温并搅拌。蒸馏除去溶剂,并使用中压硅胶快速柱层析(NH硅胶;氯仿∶甲醇=98∶2)纯化,得到(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2-呋喃基羰基)吡咯烷(102mg,88%),为褐色油状物质。
1H-NMR(CDCl3):δ(ppm)1.95-2.10(m,4H)、3.68(t,J=6.8Hz,2H)、3.82(t,J=6.8Hz,2H)、7.04(d,J=3.7Hz,1H)、7.32(d,J=3.7Hz,1H)、7.45-7.83(m,8H)、8.12(s,1H)。
实施例60
5-(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呋喃-2-羧酰胺(60)
根据实施例59,使用28%氨水代替吡咯烷,得到5-(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呋喃-2-羧酰胺(96%),为褐色油状物质。
1H-NMR(CDCl3):δ(ppm)6.58-8.19(m,12H)、12.76(s,1H)。
实施例61
N-(2-二甲氨基乙基)-5-(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呋喃-2-羧酰胺(61)
根据实施例59,使用N,N-二甲基乙二胺代替吡咯烷,得到N-(2-二甲氨基乙基)-5-(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呋喃-2-羧酰胺(64%),为褐色油状物质。
1H-NMR(CDCl3):δ(ppm)2.32(s,6H)、3.22(br,2H)、3.56(br,2H)、5.51(br,1H)、7.19-8.09(m,11H)。
实施例62
N-(3,4-亚甲二氧苯基甲基)-5-(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呋喃-2-羧酰胺(62)
Figure S2006800255894D00791
根据实施例59,使用胡椒基胺代替吡咯烷,得到N-(3,4-亚甲二氧苯基甲基)-5-(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呋喃-2-羧酰胺(77%),为褐色油状物质。
1H-NMR(CDCl3):δ(ppm)4.42(s,2H)、5.85(s,2H)、6.63-7.96(m,15H)。
实施例63
(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2-呋喃基羰基)噻唑烷(63)
Figure S2006800255894D00792
根据实施例59,使用噻唑烷代替吡咯烷,得到(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2-呋喃基羰基)噻唑烷(64%),为褐色油状物质。
1H-NMR(CDCl3):δ(ppm)2.25(s,2H)、3.12-3.26(m,4H)、7.28(d,J=3.6Hz,1H)、7.34(d,J=3.6Hz,1H)、7.48-7.82(m,8H)、8.08(s,1H)。
实施例64
(N,N-二甲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64)
Figure S2006800255894D00801
根据实施例11,使用40%二甲胺水溶液代替N,N,N’-三甲基乙二胺,得到(N,N-二甲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95%),为淡黄色固体。
熔点:165-170℃
1H-NMR(DMSO-d6):δ(ppm)2.28,2.30(s and s,total 3H),2.50,2.51(s and s,total 3H),3.01(s,6H),7.53-7.98(m,8H),11.38,11.42(brsand brs,total 1H),12.03,12.17(brs and brs,total 1H)。
实施例65
(N-羟基-N-甲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65)
Figure S2006800255894D00802
根据实施例11,使用N-甲基羟胺盐酸盐代替N,N,N’-三甲基乙二胺,得到(N-羟基-N-甲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41%),为淡黄色固体。
熔点:227-229℃(分解)
1H-NMR(DMSO-d6):δ(ppm)2.38-2.57(m,6H),3.30(s,3H),7.54-8.00(m,8H),9.92(s,1H),11.19,11.23(brs and brs,total 1H),12.11,12.25(s and s,total 1H)。
实施例66
(N-甲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66)
Figure S2006800255894D00811
根据实施例11,使用40%甲胺水溶液代替N,N,N’-三甲基乙二胺,得到(N-甲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81%),为淡黄色固体。
熔点:188-190℃
1H-NMR(DMSO-d6):δ(ppm)2.41-2.53(m,6H),2.78,2.79(s and s,total 3H),7.33-7.47(br,1H),7.52-7.99(m,8H),11.36,11.40(brs and brs,total 1H),12.11,12.26(s and s,total 1H)。
实施例67
(N-羟甲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67)
Figure S2006800255894D00812
向实施例12中得到的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358mg,1.0mmol)的二甲亚砜(3ml)溶液中加入37%甲醛水溶液(0.17ml)和1N氢氧化钠水溶液(0.02ml),在室温下搅拌2天。向反应液中加水,过滤析出的固体,用水洗涤,并减压干燥。通过中压硅胶快速柱层析(甲醇∶氯仿=1∶15~1∶10)纯化得到的粗晶,得到(N-羟甲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76%),为淡黄色固体。
熔点:196-210℃
1H-NMR(DMSO-d6):δ(ppm)2.48(s,3H),2.53(s,3H),4.72(dd,J=6.6,6.6Hz,2H),5.59(t,J=6.6Hz,1H),7.53-7.78(m,7H),7.91(s,1H),8.03(t,J=6.3Hz,1H),11.44(brs,1H),12.10-12.18(br,1H)。
实施例68
4-(5-苯氧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酸乙酯(68)
Figure S2006800255894D00821
向文献已知的4-苯氧基-1,2-苯二胺(1.60g,8.0mmol)的N,N-二甲基乙酰胺(25ml)溶液中加入亚硫酸氢钠(0.87g,8.4mmol)和3,5-二甲基-4-甲酰基吡咯-2-羧酸乙酯(1.64g,8.4mmol),加热至110℃并搅拌18小时。将得到的反应液放冷至室温,加入5%碳酸钠水溶液,用乙酸乙酯萃取,用水、饱和食盐水洗涤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除去干燥剂后,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通过中压硅胶快速柱层析(甲醇∶氯仿=1∶100~1∶30)纯化所得到的残留物,得到4-(5-苯氧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酸乙酯(2.27g,76%),为淡黄色固体。
熔点:239-242℃
1H-NMR(CDCl3):δ(ppm)1.39(t,J=7.1Hz,3H),2.57(s,6H),4.35(q,J=7.1Hz,2H),6.96-7.82(m,8H),8.94(brs,1H),9.17(br,1H)。
实施例69
4-(5-苯氧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酸(69)
将实施例68中得到的4-(5-苯氧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酸乙酯(1.88g,5.0mmol)溶解于乙醇(10ml)和四氢呋喃(5ml)中,加入4N氢氧化钠水溶液(6ml,24mmol),在80℃下搅拌6小时。将得到的反应液冷却至0℃,用1N盐酸水溶液中和,过滤析出的固体,用水洗涤,并减压干燥,得到4-(5-苯氧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酸(1.70g,98%),为淡黄色固体。
熔点:167-172℃(分解)
1H-NMR(DMSO-d6):δ(ppm)2.42(s,3H),2.47(s,3H),6.85-7.16(m,5H),7.30-7.38(m,2H),7.54(d,J=8.6Hz,1H),11.44(brs,1H),11.50-12.38(br,3H)。
实施例70
((4-(5-苯氧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基)-2-羰基)吡咯烷(70)
向实施例69中得到的4-(5-苯氧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酸(174mg,0.5mmol)的N,N-二甲基甲酰胺(3ml)溶液中加入1-羟基苯并三唑一水合物(84mg,0.55mmol)、1-乙基-3-(3-二甲氨基丙基)碳化二亚胺(115mg,0.6mmol)、吡咯烷(0.06ml,0.75mmol),在60℃下搅拌19小时。将得到的反应液放冷至室温,加入水、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过滤析出的固体。通过中压硅胶快速柱层析(甲醇∶氯仿=1∶20~1∶10)纯化得到的粗晶,得到((4-(5-苯氧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基)-2-羰基)吡咯烷(116mg,58%),为淡黄色固体。
熔点:251-254℃
1H-NMR(CDCl3):δ(ppm)1.90(br,4H),2.25(s,3H),2.28(s,3H),3.55(br,4H),6.91-7.72(m,8H),9.44(s,1H),10.30(brs,1H)。
实施例71
((4-(5-苯氧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基)-2-羰基)吗啉(71)
Figure S2006800255894D00832
根据实施例70,使用吗啉代替吡咯烷,得到((4-(5-苯氧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基)-2-羰基)吗啉(67%),为淡黄色固体。
熔点:268-270℃
1H-NMR(CDCl3):δ(ppm)2.24(s,3H),2.28(s,3H),3.38-3.82(m,8H),6.91-7.12(m,4H),7.21-7.73(m,4H),9.43(s,1H),10.00(brs,1H)。
实施例72
N-(2-(2-吡啶基)乙基)-4-(5-苯氧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72)
Figure S2006800255894D00841
根据实施例70,使用2-(2-氨基乙基)吡啶代替吡咯烷,得到N-(2-(2-吡啶基)乙基)-4-(5-苯氧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76%),为淡黄色固体。
熔点:290-293℃
1H-NMR(DMSO-d6):δ(ppm)2.42(s,3H),2.43(s,3H),3.01(t,J=7.1Hz,2H),3.64(dt,J=12.5,7.1Hz,2H),6.83-7.84(m,12H),8.43-8.65(m,1H),11.31(s,1H),11.81,11.92(s and s,total 1H)。
实施例73
N-(甲氧基)-4-(5-苯氧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73)
Figure S2006800255894D00842
根据实施例70,使用O-甲基羟胺盐酸盐代替吡咯烷,得到N-(甲氧基)-4-(5-苯氧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71%),为淡黄色固体。
熔点:166-168℃
1H-NMR(CDCl3):δ(ppm)2.43(s,6H),3.71(s,3H),6.83-7.64(m,8H),10.71(s,1H),11.38(s,1H),11.83,11.94(s and s,total 1H)。
实施例74
(N-甲氧基-N-甲基)-4-(5-苯氧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74)
根据实施例15(3),使用4-苯氧基-1,2-苯二胺代替3,4-二氨基二苯甲酮,得到(N-甲氧基-N-甲基)-4-(5-苯氧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74%),为淡黄色固体。
熔点:130-134℃
1H-NMR(CDCl3):δ(ppm)2.57(s,6H),3.35(s,3H),3.72(s,3H),6.92-7.85(m,8H),9.14-9.43(br,2H).
实施例75
2-(2-氰基-3,5-二甲基吡咯-4-基)-5-苯氧基苯并咪唑(75)
Figure S2006800255894D00852
根据实施例13(2),使用4-苯氧基-1,2-苯二胺代替3,4-二氨基二苯甲酮,得到2-(2-氰基-3,5-二甲基吡咯-4-基)-5-苯氧基苯并咪唑(77%),为淡黄色固体。
熔点:278-280℃
1H-NMR(CDCl3):δ(ppm)2.42(s,3H),2.48(s,3H),6.90-7.77(m,8H),10.61(brs,1H),11.31(s,1H)。
实施例76
4-(5-苯氧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呋喃-2-羧酰胺(76)
Figure S2006800255894D00853
根据实施例2(3),使用4-苯氧基-1,2-苯二胺代替3,4-二氨基二苯甲酮,得到4-(5-苯氧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呋喃-2-羧酰胺(59%),为淡黄色固体。
熔点:248-251℃
1H-NMR(DMSO-d6):δ(ppm)2.49(s,3H),2.57(s,3H),6.89-7.86(m,10H),12.27(brs,1H)。
比较例1
4-(5-(4-吡啶基硫基)-6-苯氧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酸乙酯
Figure S2006800255894D00861
向根据文献(日本特开2000-026430号公报)记载的方法合成的4-苯氧基-2-硝基-5-(4-吡啶基硫基)苯胺2.75g(8.10mmol)中加入铁粉2.0g(35.8mmol)得到混合物,加入1N氯化铵水溶液10ml(10.0mmol)并在85℃下搅拌3小时。然后,使反应液回到室温,加入乙酸乙酯60ml并使用硅藻土过滤除去不溶物。将得到的滤液分液,用水洗涤乙酸乙酯层,并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后,将滤液浓缩,然后减压干燥,得到粗二胺(2.0g)。
将得到的粗二胺1.0g(3.23mmol)溶解于N,N-二甲基乙酰胺15ml中,加入亚硫酸氢钠0.37g(3.55mmol)和3,5-二甲基-4-甲酰基吡咯-2-羧酸乙酯0.69g(3.53mmol),加热至130℃并搅拌16小时。放冷至室温后,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向得到的残留物中加入5%碳酸氢钠水溶液,过滤析出的固体,用水洗涤,并减压干燥。使用中压硅胶快速柱层析(甲醇∶氯仿=1∶50~1∶10)纯化得到的粗晶,得到4-(5-(4-吡啶基硫基)-6-苯氧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酸乙酯(0.75g,48%),为无定形物。
1H-NMR(DMSO-d6)δ(ppm):1.35(t,J=7.2Hz,3H),2.46(s,3H),2.55(s,3H),4.29(q,J=7.2Hz),7.10-7.80(m,9H),8.23-8.36(m,2H),11.61(br,1H),12.20(br,1H)。
比较例2
(N,N-二甲基)-4-(5-(4-吡啶基硫基)-6-苯氧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
向比较例1中得到的4-(5-(4-吡啶基硫基)-6-苯氧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酸乙酯0.48g(1.0mmol)中加入乙醇5ml和1N氢氧化钠水溶液3.5ml(3.5mmol),在60℃下搅拌17小时。放冷后浓缩反应液,加水并滤出不溶物。用2N盐酸水溶液中和滤液,过滤析出的固体,用水洗涤并减压干燥,得到粗羧酸(0.22g)。将粗羧酸0.2g(0.4mmol)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3ml中,加入1-乙基-3-(3-二甲氨基丙基)碳化二亚胺92mg(0.5mmol)、40%二甲胺水溶液0.25ml(2.2mmol),并在60℃下搅拌18小时。将反应液放冷至室温,并减压蒸馏除去溶剂。使用中压硅胶快速柱层析(甲醇∶氯仿=1∶100~1∶10)纯化得到的残留物,得到(N,N-二甲基)-4-(5-(4-吡啶基硫基)-6-苯氧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83mg,43%),为无定形物。
1H-NMR(DMSO-d6)δ(ppm):2.44-2.55(m,6H),3.02(s,6H),7.08-7.81(m,9H),8.33-8.47(m,2H),11.56(br,1H),12.18(br,1H)。
比较例3
比较例3(1)
2-糠醛-5-磷酸二乙酯
Figure S2006800255894D00872
将2-呋喃糠醛二乙基缩醛(13.6g,80mmol)的四氢呋喃(30ml)溶液冷却至-78℃,滴加1.6M的正丁基锂-己烷溶液(50ml,80mmol),并在同温度下搅拌1小时。向得到的反应液中滴加氯磷酸二乙酯(12.7ml,88mmol),并在同温度下搅拌30分钟,然后加入饱和氯化铵水溶液。过滤除去析出的固体,将滤液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向得到的残留物中加水,并用乙酸乙酯萃取,用水、饱和食盐水洗涤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除去干燥剂后,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向得到的残留物中加入80%乙酸(100ml),在90℃下搅拌4小时。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向得到的残留物中加水,并用乙酸乙酯萃取,用水、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水、饱和食盐水洗涤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除去干燥剂后,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通过中压硅胶快速柱层析(乙酸乙酯∶己烷=1∶1~5∶1)纯化得到的残留物,得到2-糠醛-5-磷酸二乙酯(1.65g,9%),为淡黄色油状物。
1H-NMR(CDCl3):δ(ppm)1.30-1.50(m,6H),4.02-4.35(m,4H),7.18-7.32(m,2H),9.80(s,1H)。
比较例3(2)
5-二苯甲酮-2-(2-二乙基膦酰基-5-呋喃基)苯并咪唑
Figure S2006800255894D00881
向3,4-二氨基二苯甲酮(0.85g,4.0mmol)的N,N-二甲基甲酰胺(10ml)溶液中加入亚硫酸氢钠(0.46g,4.4mmol),并加热至100℃。滴加比较例3(1)中得到的2-糠醛-5-磷酸二乙酯(1.16g,5.0mmol)的N,N-二甲基甲酰胺(5ml),在同温度下搅拌3小时。将得到的反应液放冷至室温后,加入5%碳酸钠水溶液,并用乙酸乙酯萃取,用水、饱和食盐水洗涤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除去干燥剂后,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通过中压硅胶快速柱层析(乙酸乙酯∶氯仿=1∶5~1∶1)纯化得到的残留物,得到5-二苯甲酮-2-(2-二乙基膦酰基-5-呋喃基)苯并咪唑(1.05g,62%),为淡黄色油状物。
1H-NMR(CDCl3):δ(ppm)1.38(t,J=7.1Hz,6H),4.13-4.35(m,4H),7.20-8.28(m,10H),10.65-11.38(br,1H)。
比较例3(3)
5-二苯甲酮-2-(2-膦酰基-5-呋喃基)苯并咪唑二水合物
向比较例3(2)中得到的5-二苯甲酮-2-(2-二乙基膦酰基-5-呋喃基)苯并咪唑(424mg,1.0mmol)中加入47%氢溴酸(6.0ml)和水(4.0ml),在100℃下搅拌8小时。将得到的反应液放冷至室温,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向得到的残留物中加水,并过滤析出的固体,用水洗涤并减压干燥,得到5-二苯甲酮-2-(2-膦酰基-5-呋喃基)苯并咪唑二水合物(359mg,89%),为淡黄色固体。
熔点:224-229℃
C18H13N2O5P+2H2O的元素分析:计算值C:53.47%;H:4.24%;N:6.93%;实测值C:53.74%;H:4.19%;N:6.92%.
1H-NMR(DMSO-d6):δ(ppm)7.08-7.17(m,1H),7.31-7.39(m,1H),7.53-7.87(m,9H),7.97(s,1H)。
实验例1:造血型合成酶抑制作用
根据Urade,Y.等的方法(J.Biol.Chem.262,3820-3825(1987))进行。即,将反应液(49μL);100mM Tris-HCl(pH8.0)、1mM还原型谷胱甘肽、0.1mg/mL γ-球蛋白、人的造血型合成酶(适量)和试验化合物(最终浓度:0.01至100μM)在25℃下预培养5分钟。另外,在溶剂对照组(Control组)中添加最终浓度1%的DMSO溶液。然后,添加[14C]前列腺素H2(最终浓度:10μM)1μL来引发反应。反应开始1分钟后添加-20℃的反应停止液(乙醚/甲醇/1M柠檬酸(30/4/1)250μL)使反应停止。
将反应停止后的上层部(有机溶剂相)的50μL在TLC板上点样,在-20℃下展开45分钟(展开剂:乙醚/甲醇/乙酸(容量比=90/2/1))。将板干燥后,在成像板上曝光1小时至一天,使用图像分析器(富士胶片)分析相当于前列腺素D2的放射活性。计算前列腺素D2条带在每一个泳道所占的比例(%),由各实验中设置的Control组的抑制率计算试验化合物对造血型合成酶的50%抑制浓度(IC50值)。结果示于表1至表3。
表1
  化合物编号   将造血型酶抑制50%的药物浓度(μM)
  1   0.796
  2   0.274
  3   0.178
  4   0.278
  5   1.45
  6   1.74
  7   0.588
  9   0.110
  10   0.436
  11   0.269
  12   0.100
  13   0.540
  14   0.355
  15   0.256
  16   2.28
  17   0.124
  18   0.080
  19   0.874
  20   0.871
  21   0.304
  22   0.829
  23   0.223
  24   0.496
  25   0.286
  26   0.149
  27   0.309
  28   0.073
  29   0.053
  30   0.113
表2
  化合物编号   将造血型酶抑制50%的药物浓度(μM)
  31   0.090
  32   0.124
  34   0.072
  35   0.746
  36   0.195
  37   0.213
  38   0.136
  39   0.351
  40   0.592
  41   1.45
  42   0.063
  43   0.791
  44   1.67
  45   0.643
  46   0.758
  47   0.269
  48   0.124
  49   0.649
  50   0.843
  52   4.80
  53   3.08
  56   4.78
  57   4.13
  58   2.37
  59   3.56
  60   4.36
  62   2.43
  63   1.25
表3
  化合物编号   将造血型酶抑制50%的药物浓度(μM)
  64   0.377
  65   0.124
  66   0.077
  67   0.109
  68   0.210
  69   0.491
  70   0.614
  71   0.870
  72   0.209
  73   0.240
  74   0.263
  75   0.218
  76   0.109
  HQL-79   24.4
  比较例1   >30μM
  比较例2   >30μM
  比较例3   29.3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化合物作为造血型合成酶抑制剂比已知的HQL-79具有更优良的造血型合成酶抑制活性。
实验例2:大鼠肺泡灌洗液中前列腺素D2产生抑制作用
给7周大的雄性Brawn Norway大鼠背部皮下注射含有1mg的卵白蛋白和明矾4mg的生理盐水溶液1mL/只,进一步通过腹腔内给用百日咳毒素死菌0.06mg,进行自动致敏。致敏14天后吸入2%卵白蛋白10分钟,吸入后1小时回收肺泡灌洗液。肺泡灌洗液中的PGD2量使用EIA kit测定。试验化合物(10mg/kg)在抗原吸入前2小时口服给用。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化合物   肺泡灌洗液中PGD2量抑制率(%)
  3   36
  13   48
  15   >72
  40   65
  42   88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化合物通过10mg/kg口服给用能强烈地抑制肺泡灌洗液中的PGD2量。
实验例3:豚鼠的抗原诱发的鼻塞的改善作用
向5周大的雄性Std:Hartley系豚鼠背部皮下注射1mg/mL的卵白蛋白生理盐水溶液1mL/只,进行自动致敏(初次致敏)。初次致敏1周后和2周后,使用微量移液管将10mg/mL卵白蛋白生理盐水溶液每次20μL地向两侧鼻腔内给用(滴鼻致敏)。初次致敏3周后,使用微量移液管将20mg/mL卵白蛋白生理盐水溶液每次10μL地向两侧鼻腔内给用,引起鼻炎反应。
使用综合呼吸功能测定系统(Pulmos-I,M.I.P.S.公司),在用卵白蛋白滴鼻前、10分钟后、2、3、4、5、6和7小时后分别测定一次呼吸100次的鼻气道阻力(nasal airway resistance,nRaw),将其平均值作为各测定时间的nRaw。nPaw增加率的计算式如下所示。
各测定时间的nRaw增加率(%)=
(各测定时间的nRaw-诱发前的nPaw)÷诱发前的nRaw×100
鼻塞的评价通过计算诱发3至7小时后nRaw增加率的曲线下面积(AUC3-7小时)进行。另外,I3~7小时表示诱发3至7小时后nRaw的增加率。
AUC3-7小时=1/2(I3小时+2×I4小时+2×I5小时+2×I6小时+I7小时)
为了通过PDG2产生抑制确认鼻塞效果,选择化合物15作为代表性化合物,从初次致敏后一周的滴鼻致敏至初次致敏3周后的诱发目,每天一次反复口服给用15天。另外,滴鼻致敏日(初次致敏1周后及2周后)与诱发日,在卵白蛋白鼻腔内给用前1小时口服给用。
作为阳性对照物质,使用鼻塞改善作用强的白三烯拮抗药Pranlukast和血栓素拮抗药Ramatoroban。结果如下表5所示。
表5
  化合物   给药量(mg/kg)   AUC3-7小时(%·小时)   抑制率(%)
  正常组   -   27.0±15.9   -
  对照组   -   564.8±103.4**   0
  15   3   237.9±69.1##   60.8
  10   153.5±27.1##   76.5
  30   65.7±28.9##   92.8
  Pranlukast   30   126.3±41.7$$   81.5
  Ramatroban   30   183.4±29.3$$   70.9
化合物15的3、1O、30mg/kg的反复口服给用,用量依赖性地抑制由抗原诱发的鼻塞(鼻气道阻力的上升:AUC3-7小时),其抑制率分别为60.8%、76.5%和92.8%。化合物15的10mg/kg的鼻塞改善作用与Pranlukast或Ramatroban的30mg/kg给用时的效果等效,在同一给药量30mg/kg下,显示出比这些阳性对照物质更强的改善作用。
以下,列举以本发明化合物为活性成分的制剂例。
制剂例1:片剂
实施例15的化合物    50mg
玉米淀粉            50mg
微晶纤维素          50mg
羟丙基纤维素        15mg
乳糖                47mg
滑石                2mg
硬脂酸镁            2mg
乙基纤维素          30mg
不饱和甘油酯        2mg
二氧化钛            2mg
以上述混合比例、根据常规方法制备每1片为250mg的片剂。
制剂例2:颗粒剂
实施例19的化合物    300mg
乳糖                540mg
玉米淀粉            100mg
羟丙基纤维素        50mg
滑石                10mg
以上述混合比例、根据常规方法制备每一包为1000mg的颗粒剂。
制剂例3:胶囊剂
实施例20的化合物    100mg
乳糖                30mg
玉米淀粉            50mg
微晶纤维素          10mg
硬脂酸镁             3mg
以上述混合比例、根据常规方法制备每个胶囊为193mg的胶囊剂。
制剂例4:注射剂
实施例21的化合物    100mg
氯化钠              3.5mg
注射用蒸馏水        适量
(每一安瓿为2ml)
以上述混合比例、根据常规方法制备注射剂。
制剂例5:糖浆剂
实施例27的化合物    200mg
精制白糖            60g
对羟基苯甲酸乙酯    5mg
对羟基苯甲酸丁酯    5mg
香料                适量
着色料              适量
纯化水              适量
以上述混合比例、根据常规方法制备糖浆剂。
制剂例6:栓剂
实施例35的化合物    300mg
Witepsol W-35       1400mg
(注册商标,从月桂酸至硬脂酸的饱和脂肪酸的单、二及三甘油酯混合物,Dynamite Nobel公司制)
以上述混合比例根据常规方法制备了栓剂。
产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提供作为前列腺素D合成酶抑制剂有用的上述通式(I)表示的苯并咪唑化合物或其盐。
本发明的苯并咪唑化合物或其盐具有优良的前列腺素D合成酶抑制活性。
因此,本发明的该苯并咪唑化合物或其盐基于其优良的前列腺素D合成酶抑制活性,作为前列腺素D2或其代谢物所参与的疾病,例如变应性疾病或者炎症性疾病的预防和/或治疗剂、阿尔茨海默氏病及脑损伤的恶化抑制剂有用,并且可以期待具有其它有用的药效。

Claims (18)

1.下述通式(I)表示的苯并咪唑化合物或其盐,
式中,X1表示氧原子或羰基,R1表示具有1至3个取代基的呋喃环或可以具有1至3个取代基的吡咯环;条件是不包括该取代基为磷酸基或磷酸酯基的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
2.权利要求1所述的苯并咪唑化合物或其盐,其中,X1为羰基。
3.权利要求1所述的苯并咪唑化合物或其盐,其中,X1表示氧原子或羰基;
R1表示具有1至3个取代基的呋喃环或可以具有1至3个取代基的吡咯环;
该吡咯环或呋喃环上的取代基选自由卤素原子、氰基、硝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至6的烷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3至7的环烷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2至6的烯基及-(C=O)-R2基组成的组;
R2表示氢原子、羟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至6的烷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至6的烷氧基、或-NR3R4基;
R3和R4分别相同或不同,表示氢原子、羟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至6的烷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至6的烷氧基、氨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单或二(C1-C6烷基)氨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6至14的芳基、或者可以具有取代基的饱和或不饱和杂环基,或者
R3和R4可以与邻接的氮原子一起形成环结构中除了该邻接的氮原子以外还可以具有选自由氮原子、氧原子及硫原子组成的组中的一个或两个杂原子的饱和或不饱和环状氨基,该环状氨基可以具有取代基。
4.权利要求1所述的苯并咪唑化合物或其盐,其中,X1表示羰基,
R1表示具有1至3个取代基的呋喃环或可以具有1至3个取代基的吡咯环;
该吡咯环或呋喃环上的取代基为卤素原子、氰基、硝基、可以具有选自由卤素原子、羟基及-NR3’R4’基组成的组中的1至3个基团作为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至6的烷基、可以具有选自由氰基、羧基及(C1-C6烷氧基)羰基组成的组中的1至3个基团作为取代基的碳原子数2至6的烯基、或者-(C=O)-R2基;
R2表示氢原子、羟基、碳原子数1至6的烷氧基、或-NR3R4基;
R3’和R4’分别相同或不同,表示氢原子或者碳原子数1至6的烷基,或者
R3’和R4’可以与邻接的氮原子一起形成环结构中除了该邻接的氮原子以外还可以具有选自由氮原子、氧原子及硫原子组成的组中的一个或两个杂原子的饱和或不饱和环状氨基;
R3和R4中的一个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至6的烷基,另一个表示氢原子、羟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至6的烷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至6的烷氧基、氰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单或二(C1-C6烷基)氨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6至14的芳基、或者可以具有取代基的单环或二环的饱和或不饱和杂环基,或者
R3和R4可以与邻接的氮原子一起形成环结构中除了该邻接的氮原子以外还可以具有选自由氮原子、氧原子及硫原子组成的组中的一个杂原子的饱和或不饱和环状氨基,该环状氨基可以具有选自由卤素原子、羟基、氰基、硝基、甲酰基、羧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至6的烷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6至14的芳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C1-C6烷氧基)羰基及可以具有取代基的单或二(C1-C6烷基)氨基羰基组成的组中的1至3个基团作为取代基。
5.权利要求1所述的苯并咪唑化合物或其盐,其中,X1表示羰基;
R1表示具有1至3个取代基的呋喃环、或者氮原子上结合有氢并且具有1至3个取代基的吡咯环;
该吡咯环或呋喃环上结合的该取代基选自由卤素原子、氰基、硝基、可以具有选自由卤素原子、羟基、二甲基氨基及吡咯烷基组成的组中的基团作为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至6的烷基、可以具有选自由氰基、羧基及(C1-C6烷氧基)羰基组成的组中的1个基团作为取代基的乙烯基、及-(C=O)-R2基组成的组;
R2表示氢原子、羟基、碳原子数1至6的烷氧基、或-NR3R4基;
R3和R4中的一个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至6的烷基,另一个表示氢原子、羟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至3的烷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至3的烷氧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苯基、或者选自由吗啉代基、异唑基、吲哚基、亚甲二氧苯基、亚乙二氧苯基、二氢苯并呋喃基及苯并噻唑基组成的组中的杂环基[该杂环基可以具有取代基],或者
R3和R4可以与邻接的氮原子一起形成环结构中除了该邻接的氮原子以外还可以具有选自氮原子和氧原子中的一个杂原子的饱和或不饱和环状氨基。
6.权利要求1所述的苯并咪唑化合物或其盐,其中,X1表示羰基;
R1表示具有2个或3个取代基的呋喃环、或者氮原子上结合有氢原子并且具有2个或3个取代基的吡咯环,构成该呋喃环及该吡咯环的2个碳原子上的取代基为碳原子数1至6的烷基,剩余的1个碳原子上结合有氢原子、或者结合有氰基或-(C=O)-R2基作为取代基;
R2表示羟基、碳原子数1至3的烷氧基、或-NR3R4基;
R3和R4中的一个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至3的烷基,另一个表示氢原子、羟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至3的烷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至3的烷氧基、可以具有选自由卤素原子、氰基及碳原子数1至6的烷氧基组成的组中的1至3个基团作为取代基的苯基、吗啉代基、异唑基、吲哚基、亚甲二氧苯基、亚乙二氧苯基、二氢苯并呋喃基、或苯并噻唑基,或者
-NR3R4基表示吡咯烷基、噻唑烷基、吡唑啉基、吗啉代基或哌嗪基。
7.权利要求1所述的苯并咪唑化合物或其盐,其中,X1表示羰基;
R1表示具有3个取代基并且在4位与苯并咪唑环结合的呋喃环、或者氮原子上结合有氢原子并具有3个取代基、并且在4位与苯并咪唑环结合的吡咯环,
该呋喃环及该吡咯环上的取代基中,3位和5位的取代基表示碳原子数1至3的烷基,2位的取代基表示氰基或-(C=O)-R2基;
R2表示羟基、乙氧基、或-NR3R4基;
R3和R4中的一个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至3的烷基,另一个表示氢原子、羟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至3的烷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至3的烷氧基、或可以具有选自由卤素原子、氰基及碳原子数1至3的烷氧基组成的组中的1至3个基团作为取代基的苯基,或者
-NR3R4基表示吡咯烷基、吡唑啉基或吗啉代基。
8.权利要求1所述的苯并咪唑化合物或其盐,其中,X1表示羰基;
R1表示氮原子上结合有氢原子并具有3个取代基、并且在4位与苯并咪唑环结合的吡咯环,
该吡咯环上的取代基中,3位和5位的取代基表示甲基,2位的取代基表示-(C=O)-R2基;
R2表示羟基、乙氧基、或-NR3R4基;
R3和R4中的一个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至3的烷基,另一个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至3的烷基、或碳原子数1至3的烷氧基,或者
-NR3R4基表示吡咯烷基或吗啉代基。
9.权利要求1所述的苯并咪唑化合物或其盐,其为:
·(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2-呋喃基羰基)吡咯烷、
·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酸、
·2-(2-氰基-3,5-二甲基吡咯-4-基)-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
·N-(甲氧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
·(N-甲氧基-N-甲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
·N-(3-二甲氨基丙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
·N-(2-(2-吡啶基)乙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
·((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基)羰基)吗啉、
·((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基)羰基)吡唑啉、或
·(N,N-二甲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二甲基吡咯-2-羧酰胺。
10.一种医药组合物,其含有有效量的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容许的盐、以及药学上容许的载体。
11.一种前列腺素D合成酶抑制剂,其含有有效量的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容许的盐、以及药学上容许的载体。
12.一种前列腺素D2或其代谢物所参与疾病的预防剂和/或治疗剂,其含有有效量的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容许的盐、以及药学上容许的载体。
13.权利要求12所述的预防剂和/或治疗剂,其中,前列腺素D2或其代谢物所参与疾病为变应性疾病、炎症性疾病、阿尔茨海默氏病或脑损伤的任意一种。
14.一种变应性疾病的预防剂和/或治疗剂,其含有有效量的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容许的盐、以及药学上容许的载体。
15.一种炎症性疾病的预防剂和/或治疗剂,其含有有效量的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容许的盐、以及药学上容许的载体。
16.一种阿尔茨海默氏病或脑损伤的预防剂和/或治疗剂,其含有有效量的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容许的盐、以及药学上容许的载体。
17.一种前列腺素D2或其代谢物所参与疾病的预防或治疗方法,包括向给患者给用有效量的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容许的盐。
18.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容许的盐用于制造前列腺素D合成酶抑制剂的应用。
CNA2006800255894A 2005-07-13 2006-07-12 抑制前列腺素d合成酶的苯并咪唑化合物 Pending CN10122316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204957 2005-07-13
JP204957/2005 2005-07-13
JP275919/2005 2005-09-2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23160A true CN101223160A (zh) 2008-07-16

Family

ID=396323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800255894A Pending CN101223160A (zh) 2005-07-13 2006-07-12 抑制前列腺素d合成酶的苯并咪唑化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2316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48982A (zh) * 2009-03-09 2012-02-08 财团法人大阪生物科学研究所 肌变性疾病的检测方法以及治疗效果判定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48982A (zh) * 2009-03-09 2012-02-08 财团法人大阪生物科学研究所 肌变性疾病的检测方法以及治疗效果判定方法
CN102348982B (zh) * 2009-03-09 2014-09-17 公益财团法人大阪生物科学研究所 肌变性疾病的检测方法以及治疗效果判定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986853B2 (ja) プロスタグランジンd合成酵素を阻害するベンゾイミダゾール化合物
CA2996318C (en) Heteroaryl compounds as irak inhibitors and uses thereof
RU2559895C2 (ru) Азотосодержащие производные гетероарилов
KR100957516B1 (ko) 2h-프탈라진-1-온 및 이것의 사용 방법
DE60113543T2 (de) Zusammensetzung und antivirale wirkung von substituierten indol-oxo-aceto-piperidin-derivaten
WO2006070943A1 (ja) 縮合イミダゾール化合物およびその用途
CN101918395B (zh) 三唑联噁二唑衍生物
JP2017531679A (ja) キナーゼ阻害剤として有用なインドールカルボキシアミド
EP1660487B1 (en) Pyrrole compositions useful as inhibitors of c-met
WO2004046139A1 (en) Benzofuran derivates, process for their preparation and intermediates thereof
AU2005321946A1 (en) Enzyme modulators and treatments
JP2001505567A (ja) 心臓循環系疾患の処置のための新規な置換ピラゾール誘導体
AU2010211050A2 (en) Pyridazinone compounds
SG182187A1 (en) 5-heteroaryl substituted indazoles as kinase inhibitors
EP1406620A1 (en) Vinyl phenyl derivatives as glk activators
KR20130032863A (ko) 조혈 성장 인자 모방체 소분자 화합물 및 이의 용도
JP2007522142A (ja) Ikk3に対して活性を有するベンゾイミダゾール置換チオフェン誘導体
JP2009506040A (ja) オーロラキナーゼのピリミジニル−ピラゾール阻害剤
CN102985425A (zh) 作为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新的高哌嗪衍生物及其医药用途
WO2005023782A1 (ja) 置換された縮環ピリミジン-4(3h)-オン化合物
WO2019034153A1 (zh) 一种化合物,其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及应用
EP2635567B1 (en) Indole derivatives
CN101223160A (zh) 抑制前列腺素d合成酶的苯并咪唑化合物
WO2022057787A1 (zh) 一类细胞程序性坏死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ES2371358T3 (es) Compuesto de benzoimidazol capaz de inhibir prostaglandina d sintetas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1827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0716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11827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