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97831A - 一种实现高速通信设备速率自协商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实现高速通信设备速率自协商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97831A
CN101197831A CNA2007101250184A CN200710125018A CN101197831A CN 101197831 A CN101197831 A CN 101197831A CN A2007101250184 A CNA2007101250184 A CN A2007101250184A CN 200710125018 A CN200710125018 A CN 200710125018A CN 101197831 A CN101197831 A CN 1011978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auto
negotiation
end equipment
spe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2501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97831B (zh
Inventor
邵国
刘霞忠
周建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071012501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197831B/zh
Publication of CN1011978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978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978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978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高速通信设备速率自协商的方法,步骤一:确定速率自协商的发起端及对接端设备;步骤二:所述对接端设备判断其能否以所述发起端设备选定的速率通信,若所述对接端设备能以所述速率通信,进入步骤三;步骤三:判断所述发起端设备与对接端设备间的通信链路完整性,若所述通信链路完好,则所述发起端设备及对接端设备分别以所述速率配置端口,否则,断开两者的连接。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能使得高速信号线两端的通信设备的通信速率自适应地保持一致。

Description

一种实现高速通信设备速率自协商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现速率自协商的方法,尤其是一种实现高速通信设备(通信速率高于1Gbps的设备)速率配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数据通信领域中,为了使两种不同的以太网设备能在未知对方速率、双工模式的情况下通信,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Institute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出台了802.3标准,规范了以太网设备在10Mbps、100Mbps、1000Mbps(或1Gbps)速率间的一种自协商技术。通过这种速率自协商,使两种设备工作在双方都能支持的速率、双工模式上,从而使两种设备之间的通信畅通无阻。
然而,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设备之间的传输速率越来越高,特别是在现在电信级大容量、高性能的系统设备中,板级互连的速率做的越来越高,如现有的XAUI(10Gigabit Attachment Unit Interface,10G附属单元接口)标准接口,速率已经达到10Gbps。高速率、全双工通信已经成了数据通信发展的一种趋势。虽然现有的高速率数据通信基本都采用了全双工通信技术,多对差分线同时收发传输,但是在1Gbps以上的高速率数据通信方面,目前并没有一个像IEEE 802.3那样的标准规定如何让通信两端的设备自动协商通信速率,设备之间的通信速率都是设计者事先设计好的,因此,设备与设备之间的兼容性差,不同厂家的设备不能互通,同一厂家下的不同设备也可能不能互通;再者,IEEE 802.3标准一方面速率规定过少,且重点放在线缆、光纤等媒体互连,另一方面其最大速率目前只有1Gbps,远不能适应电信交换系统中对互连信号大容量、多速率的要求。
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更换芯片外部的时钟晶振来配置该芯片使其工作在对端设备工作的速率上,以达到双方速率一致的目的。但这只能通过手工配置,容易出错且成本较高,不利于设备的升级,给设计、应用带来诸多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实现高速通信设备速率自协商的方法,可以使得高速信号线两端的通信设备的通信速率自适应地保持一致。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实现高速通信设备速率自协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确定速率自协商的发起端及对接端设备;
b、所述对接端设备判断其能否以所述发起端设备选定的速率通信,若所述对接端设备能以所述速率通信,进入步骤c;
c、判断所述发起端设备与对接端设备间的通信链路完整性,若所述通信链路完好,则所述发起端设备及对接端设备分别以所述速率配置端口,否则,断开两者的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步骤b中,所述对接端设备不能以所述速率通信时,若所述发起端设备支持的速率中还存在未经自协商的速率,则从中重新选定速率,并再次执行所述步骤b;否则,断开所述发起端设备与对接端设备的连接,并结束自协商流程。
上述方案中,所述发起端设备每次选定的速率为所述发起端设备支持的未经自协商的速率中的最高速率。
上述方案中,所述步骤b中,所述对接端设备通过以下步骤实现对所述发起端设备选定的速率的判断:
(1)所述发起端设备向所述对接端设备发送包含选定速率的信号;
(2)所述对接端设备获得所述速率后,判断其能否以所述速率通信,并将判断结果通过应答信号返回给所述发起端设备。
上述方案中,所述步骤c中,通过以下方式判断所述通信链路的完整性:所述发起端设备向所述对接端设备连续发送三次包含所述速率的信号,若所述对接端设备连续三次接收到所述信号并且所述发起端设备连续三次接收到所述对接端设备返回的包含肯定的判断结果的应答信号,则所述通信链路完好。
上述方案中,实现所述步骤a时包括以下情况,其中,T为预定时间段:
若第一设备在发送自协商启动信号后的(0,2*T]区间内只接收到第二设备发送的自协商启动应答信号,则所述第一设备为发起端设备,所述第二设备为对接端设备,进入所述步骤b;
若所述第一设备在发送自协商启动信号后的(0,T]区间内接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自协商启动信号,则所述第一设备及第二设备等待一随机时间,之后重新执行所述步骤a;
若所述第一设备在发送自协商启动信号后的(T,2*T]区间内接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自协商启动信号,则所述第一设备为对接端设备,所述第二设备为发起端设备,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出自协商启动应答信号,并进入所述步骤b;
若所述第一设备在发送自协商启动信号后,等待2*T未接收到所述第二设备的任何信号,则继续发送自协商启动信号,同时再等待T,若所述第一设备在等待过程中接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自协商启动应答信号,则所述第一设备为发起端设备,所述第二设备为对接端设备,进入所述步骤b;若所述第一设备仍未接收到所述第二设备的任何信号,则断开与所述第二设备的连接,并结束自协商流程。
上述方案中,自协商流程中,确定所述发起端及接收端设备后,所述发起端设备等待所述对接端设备的应答信号时,若所述发起端设备等待2*T后未接收到所述对接端设备的应答信号,则继续发送自协商启动信号,同时再等待T,若所述发起端设备在等待过程中接收到所述对接端设备发送的自协商启动应答信号,则重新执行所述步骤b;若所述发起端设备仍未接收到所述对接端设备的应答信号,则断开与所述对端设备的连接,并结束自协商流程。
上述方案中,自协商流程中,确定所述发起端及接收端设备后,所述对接端设备等待发起端设备包含选定速率的信号时,若所述对接端设备等待3*T后未接收到所述发起端设备包含选定速率的信号,则断开与所述发起端设备的连接,并结束自协商流程。
上述方案中,所述自协商启动信号通过自协商启动脉冲编码信号发送;所述自协商启动应答信号通过自协商启动应答脉冲编码信号发送;所述发起端设备选定的速率通过自协商速率脉冲编码信号发送;所述对接端设备的判断结果通过自协商速率应答脉冲编码信号发送。
上述方案中,T为脉冲编码信号中每个脉冲串之间的时间间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设备可以自动发出自协商脉冲编码信号来获取对方设备所能工作的通信速率,然后也令自己工作在该速率上,从而使通信两端的设备速率一致,避免了手工配置操作带来的不便,解决了高速设备通信时设备与设备之间的兼容性差和不利于升级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高速数据通信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目前,在高速数据通信系统中基本都使用全双工通信技术,采用差分线对传输信号,这已成为发展趋势,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以全双工技术通信、差分线对作为传输介质为基本前提来进行阐述。自协商过程只协商设备双方的通信速率,而双工模式默认为是全双工的。自协商的通信速率是指每对差分线上能够传输信号的速率。
为方便描述,将高速信号线连接的通信两端设备分别简称为设备X、设备Y。如图1所示,设备X的发送端端口1经过传输介质TX、Z、TX与设备Y的接收端口3相连,设备X的接收端端口5经过传输介质TX、Z、TX与设备Y的发送端口4相连,其中c0与d0为一对差分线,是TX数据通道中的第一个通道。当只有设备X和Y的收发端端口速率都一致并传输介质链路完整性完好时,两者才能畅通通信。
本发明通过设备X或Y在一定条件下激发自动发出自协商启动脉冲编码来开启自协商过程,通过一系列自协商过程后,通信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同时检测通信链路的完整性,然后根据配置策略把自己的通信端口速率配置在自协商的速率上,只有在这一系列过程完成之后,设备之间才开始数据传输。若自协商过程未能成功完成,则认为对端设备或通信链路未准备好,禁止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在默认情况下,设备的接收端始终都是处于监听状态,随时捕捉对端设备发送过来的自协商信号。
设备之间的传输介质TX可能只是一对差分线,也有可能是几对差分线,不论是多少对差分线,本发明中的自协商脉冲编码只在一对差分线上串行传输自协商脉冲编码信号。自协商之后的数据通信通道仍为所有差分线对的组合。自协商脉冲编码由28位数据组成,其数据结构如表1所示:
字节顺序 字段名 字段作用
bit0..bit7 前导码 自协商脉冲前导码
bit8..bit15 数据速率整数位 数据速率的整数位
bit16..bit25 数据速率小数位 数据速率的小数位
bit26 标志信号位 标志
bit27 应答信号位 应答
表1
其中,前导码为11110101时,表明该脉冲编码为自协商启动脉冲编码;前导码为11111010时,表明该脉冲编码为自协商启动应答脉冲编码;前导码为11111111时,表明该脉冲编码为除自协商启动脉冲编码及自协商启动应答脉冲编码外的其它自协商脉冲编码;若脉冲编码为自协商启动脉冲编码或者自协商启动应答脉冲编码,则bit8..bit27位的数据将会被自协商设备忽略,不会被处理;
自协商的通信数据速率用小数表示,默认单位为Gbps。数据速率整数位是小数的整数部分,占用8个bit,bit8是最高有效位,能标识的速率范围为0~255Gbps;数据速率小数位是小数的小数部分,共占用10个bit,bit16是最高有效位,10bit的数据速率小数位能标识到小数点后的第四位;
标志信号位用来标识自协商脉冲编码为自协商速率脉冲编码还是为自协商速率应答脉冲编码;该位为1,则表明为自协商速率脉冲编码;该位为0,则表明为自协商速率应答脉冲编码;当该位为1时,bit27位的数据将被会自协商设备忽略,不会被处理;
应答信号位用来标识对自协商速率脉冲编码的应答;只有标志信号位bit26为0时,该位才会被处理;该位为1时,表示对自协商的速率应答为肯定,设备端口能在bit8~bit25所表达的速率上工作;该位为0时,表示对自协商的速率应答为否定,设备端口不能在bit8~bit25所表达的速率上工作。
自协商脉冲编码按字节顺序串行发送,bit0第一个被送出,bit27被最后送出。为了使接收设备能有效的把脉冲编码译码出来,并把它和普通的通信数据相区别,本发明规定:每个脉冲的脉宽固定,定义为t1=100ns,允许误差为σ1=5ns;每个脉冲编码位之间的时间间隔固定,定义为t2=65μs,允许误差为σ2=1μs;每个脉冲编码串之间的时间间隔也是固定的,定义为t3=10ms,允许误差为σ3=1ms。令T1=t1±σ1,T2=t2±σ2,T3=t3±σ3,若设备每隔T2时间就接收到一个脉冲,连续四次(即前导码的bit0~bit3位),就认为它接收到的是自协商脉冲编码信号,之后,如果在T2时间内接收到一个脉冲,即认为接收到的数据信号为1,如果在T2时间内没接收到脉冲,即认为接收到的数据信号为0。
自协商操作会在以下三种条件下启动:
1、设备上电时。设备在上电时,该设备默认的速率等配置不能保证与其对端的设备完成数据互通,因此必须自动启动自协商过程,保证上电的设备能够自动地在传输线上进行适应配置。
2、设备的端口被复位时。所谓复位就是清除了该端口的工作状态、速率配置等信息,类似于设备上电,只是复位一般通过软件命令实现,而设备上电一般是通过现场拔插设备的电源产生。由于设备端口的配置信息被删除,因此必须重新启动自协商过程,以获取对端通信设备的工作状态而重新对该端口进行配置。
3、设备端口的速率被手工更改时。所谓手工更改是指操作人员通过软件等其他工具对设备进行修改。由于设备该端口速率变了,为了能和对端设备在新的速率上通信,因此必须得重新启动自协商过程。
下面结合图2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图中绘示的为成功确定速率自协商的发起端及对接端后,两者能成功接收相应的脉冲编码信号实现高速通信设备速率自协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确定速率自协商的发起端及对接端设备;
步骤202:发起端设备选定其端口支持的未经自协商的速率中的最高速率,并向对接端设备发送包含选定速率的自协商速率脉冲编码信号;
步骤203:对接端设备接收到自协商速率脉冲编码信号后,按照脉冲编码的字节定义,根据相应位的数据信息,判断自身能否以选定速率通信,并将判断结果通过自协商速率应答脉冲编码信号返回给发起端设备;即对接端设备的端口支持选定速率时,返回应答为肯定的自协商速率应答脉冲编码信号,对接端设备的端口不支持选定速率时,返回应答为否定的自协商速率应答脉冲编码信号;
步骤204-步骤206:发起端设备接收自协商速率应答脉冲编码信号,并判断对接端设备的应答是否为肯定,若对接端设备的判断结果为其不能以所述速率通信,即应答为否定时,发起端设备判断自身端口支持的速率中是否还存在未经自协商的速率,若存在,回到步骤202;否则,断开发起端设备与对接端设备的连接,并结束自协商流程;若对接端设备的判断结果为其能以所述速率通信,则进入步骤207;
步骤207-步骤208:发起端设备向对接端设备连续发送三次包含该选定速率的自协商速率脉冲编码信号,若对接端设备连续三次接收到包含该选定速率的自协商速率脉冲编码信号并且发起端设备连续三次接收到对接端设备返回的包含肯定的判断结果的自协商速率应答脉冲编码信号,则通信链路完好,进入步骤209;否则,断开发起端设备与对接端设备的连接,并结束自协商流程;
步骤209:发起端设备及对接端设备分别以该选定速率配置端口并结束自协商流程,准备以该选定速率传输数据。
下面以图1所示的设备X及设备Y为例说明步骤201中确定速率自协商的发起端及对接端设备时的几种情况,其中,T3为预定时间段,其长度为脉冲编码信号中每个脉冲串之间的时间间隔:
1、若设备X在发送自协商启动脉冲编码信号后的(0,2*T3]区间内只接收到Y设备发送的自协商启动应答脉冲编码信号,则设备X为发起端设备,设备Y为对接端设备;成功确定了发起端及接收端设备后就可以进入步骤202的操作;
2、若设备X在发送自协商启动脉冲编码信号后的(0,T3]区间内接收到设备Y发送的自协商启动脉冲编码信号,则设备X和设备Y等待一随机时间后,重新执行步骤201;其中,等待的随机时间随着重新执行步骤201的次数的增加而增加;
3、若设备X在发送自协商启动脉冲编码信号后的(T3,2*T3]区间内接收到设备Y发送的自协商启动脉冲编码信号,由于在一段相对较长的时间里收到了设备Y发送的自协商启动脉冲编码信号,即便是自己率先发出的自协商启动脉冲编码,设备X也会认为设备Y是速率自协商的发起端,即设备X为对接端设备,设备Y为发起端设备,设备X向设备Y发出自协商启动应答脉冲编码信号;成功确定了发起端及接收端设备后就可以进入步骤202的操作;
4、若设备X发送自协商启动脉冲编码信号后,等待2*T3未接收到设备Y的任何信号,则继续发送自协商启动脉冲编码信号,试探设备Y,同时,设备X再等待T3,若在T3时间内设备X收到了设备Y发过来的自协商启动应答脉冲编码信号,则设备X为发起端设备,设备Y为对接端设备,成功确定了发起端及对接端设备后就可以进入步骤202的操作;若在T3时间内设备X仍未接收到设备Y的任何信号,则断开发起端设备与对接端设备的连接,并结束自协商流程。
成功确定了发起端及接收端设备后,在后续的速率自协商过程中,若设备X或设备Y接收到了对端设备发来的自协商启动脉冲编码,则两设备重新按照以上描述的情况确定速率自协商的发起端及对接端设备;
此外,成功确定了发起端及接收端设备后,发起端设备在等待对接端设备的自协商速率应答脉冲编码信号时,若发起端设备等待2*T3后未接收到对接端设备的自协商速率应答脉冲编码信号,则按如下方式处理:即继续发送自协商启动脉冲编码信号,同时再等待T3,若在T3时间内接收到了对接端设备发过来的自协商启动应答脉冲编码信号,则该发起端设备仍为速率自协商的发起端设备,该对接端设备仍为速率自协商的对接端设备,并重新进入步骤202的操作;若在T3时间内仍未接收到对接端设备的自协商速率应答脉冲编码信号,则断开发起端设备与对接端设备的连接,并结束自协商流程;
另外,成功确定了发起端及接收端设备后,对接端设备等待发起端设备的自协商速率脉冲编码信号时,若对接端设备等待3*T3后未接收到发起端设备的自协商速率脉冲编码信号,则断开发起端设备与对接端设备的连接,并结束自协商流程。
下面结合脉冲编码的具体含义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1、假设自协商启动脉冲编码的数据格式为:bit0~bit7:11110101;bit8~bit27:任意随机数;则设备在接收到该自协商脉冲编码后,会对前导码进行译码,翻译该编码的类型,并做出相应的响应。
2、正常情况下,设备Y在收到设备X发送的该自协商启动脉冲编码后,发出自协商启动应答脉冲编码,自协商启动应答脉冲编码的数据格式为:bit0~bit7:11111010;bit8~bit27:任意随机数;但是:
如果设备X在发出自协商启动脉冲编码后的T3时间内,收到了设备Y发过来的bit0~bit7为11110101的自协商启动脉冲编码信号,这说明设备X和Y都是速率自协商的发起者,两者身份发生了冲突。为了避免发生这种身份冲突,设备X和Y都停止发送任何自协商信息,等待一段随机时间,然后再次发起速率自协商进程。如果双方再次都在T3时间内收到了对端发过来的自协商启动脉冲编码,便增大随机等待时间后,又一次发出自协商启动脉冲编码,直到设备X在T3时间内不再收到对端发过来的自协商启动脉冲编码;
如果设备X在发出自协商启动脉冲编码后的(T3,2*T3]区间内收到了设备Y发过来的自协商启动脉冲编码,则设备X认为设备Y是自协商发起端,并对该启动脉冲编码作出应答,发出自协商启动应答脉冲编码信号;
如果设备X在发出自协商启动脉冲编码后,等待2*T3未接收到设备Y的任何信号,则继续发出自协商启动脉冲编码信号,试探设备Y,同时,设备X再等待T3,若在T3时间内收到了设备Y发过来的自协商启动应答脉冲编码,则设备X为发起端设备,设备Y为对接端设备;若设备X仍未接收到设备Y的任何信号,则断开设备X与设备Y的连接,结束速率自协商流程。
如果上述情况都没有发生,设备X顺利地接收到了设备Y发过来的自协商启动应答脉冲编码,即数据字节的bit0~bit7为11111010的脉冲编码,便认为设备Y已经准备和自己进行速率协商,于是选择自己端口支持速率中的最大一个,发出包含该速率信息的自协商速率脉冲编码,询问设备Y否能在该速率上通信。通信速率单位默认为Gbps,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别转换成二进制码,整数部分的二进制码为自协商脉冲编码的bit8~bit15,bit8为最高有效位,小数部分的二进制码为自协商脉冲编码的bit16~bit25,bit16为最高有效位。譬如设备X要和设备Y协商的通信速率为3.125Gbps,则X发出的完整的28位自协商速率脉冲编码为111111110000001100011111011x(x表示可以是0、1中的任一数,因为bit26为1,该脉冲编码为自协商速率脉冲编码,接收设备不会对此位数据进行处理),11111111为自协商脉冲编码的前导码bit0~bit7,00000011为自协商脉冲编码的bit8~bit15,表示速率的整数部分为3,0001111101为自协商脉冲编码的bit16~bit25,表示速率的小数部分为125,两个结合起来为3.125,bit26位为1,表示该脉冲编码为自协商速率脉冲编码。
3、设备Y收到设备X发过来的此自协商脉冲编码后,根据编码的前导码bit0~bit7和bit26位判断该脉冲编码为自协商速率脉冲编码,于是把该编码的bit8~bit15、bit16~bit25分别译码出来,得出设备X要和自己协商的通信数率,检查自己的端口是否能在该速率上通信,如果能,发出应答为肯定的自协商速率应答脉冲编码,如果不能,发出应答为否定的自协商速率应答脉冲编码。自协商速率应答脉冲编码保留设备接收到的自协商速率脉冲编码的bit0~bit25位信息不变,只是对bit26、bit27位做出相应修改。譬如设备Y接收到的脉冲编码为111111110000001100011111011x,由bit0~bit7=11111111得知此编码不是自协商启动(应答)脉冲编码,于是检查bit26=1得知此脉冲为自协商速率脉冲编码,便开始译码bit8~bit25,得出自协商的通信速率为3.125Gbps,检查自己设备端口能否在该速率上通信,如果能,便把自协商速率应答脉冲编码的bit27置1,不能则置0,同时把bit26置0,其他位保留原自协商速率脉冲编码信息不变。这样,若应答为肯定的完整的28位自协商速率应答脉冲编码为1111111100000011000111110101;若应答为否定的完整的28位自协商速率应答脉冲编码为1111111100000011000111110100。
4、设备X接收到设备Y发过来的脉冲编码,根据bit26=0得知该编码为自协商速率应答脉冲编码,译码出bit8~bit25表达的速率信息,再检测bit27位信息看该应答是肯定还是否定。若bit27为0,则应答为否定,若bit27为1,则应答为肯定。
若设备X接收到的自协商速率应答脉冲编码的应答为否定,即bit27为0,则表示设备Y不支持bit8~bit25包含的速率信息,于是设备X又开始检查其端口是否还支持其他通信速率,并且这些通信速率要比bit8~bit25所包含的速率要小,如果有,在这些速率中选择一个最大的速率,然后发出包含该速率信息的自协商速率脉冲编码,重新与设备Y在该速率上协商;如果设备X没有其他速率可重新与设备Y协商了,便断开与设备Y的连接,结束速率自协商流程,禁止数据通信。例如设备X接收到速率信息为3.125Gbps的应答为否定的自协商速率应答脉冲编码,检查到自己该端口还支持2.5Gbps、1.25Gbps速率通信,于是便发出包含2.5Gbps速率信息的编码为111111110000001000000001011x自协商速率脉冲编码给设备Y,重新与设备Y在该2.5Gbps速率上协商。
若设备X接收到的自协商速率应答脉冲编码的应答为肯定,即bit27为1,则表示对端设备Y的端口也能在bit8~bit25所包含的速率上通信。为了对通信链路完好性检测,设备X继续重复三次发送包含该速率信息的自协商速率脉冲编码信号给设备Y,若设备Y连续三次接收到包含该速率信息的自协商速率脉冲编码信号并且设备X连续三次接收到设备Y返回的包含肯定的判断结果的自协商速率应答脉冲编码信号,则通信链路完好,设备X和设备Y可以进行数据通信。于是,设备X及设备Y按照协商的通信速率配置端口,同时结束速率自协商流程,准备进行数据的传输;如果设备X没有连续三次收到包含肯定的判断结果的自协商速率应答脉冲编码信号或设备Y没有连续三次收到包含该速率信息的自协商速率脉冲编码信号,则认为通信链路不完好,设备X不能与设备Y进行数据通信。于是,结束速率自协商流程,禁止设备X和设备Y的通信。

Claims (10)

1.一种实现高速通信设备速率自协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确定速率自协商的发起端及对接端设备;
b、所述对接端设备判断其能否以所述发起端设备选定的速率通信,若所述对接端设备能以所述速率通信,进入步骤c;
c、判断所述发起端设备与对接端设备间的通信链路完整性,若所述通信链路完好,则所述发起端设备及对接端设备分别以所述速率配置端口,否则,断开两者的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高速通信设备速率自协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所述对接端设备不能以所述速率通信时,若所述发起端设备支持的速率中还存在未经自协商的速率,则从中重新选定速率,并再次执行所述步骤b;否则,断开所述发起端设备与对接端设备的连接,并结束自协商流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现高速通信设备速率自协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起端设备每次选定的速率为所述发起端设备支持的未经自协商的速率中的最高速率。
4.如权利要求1至3其中之一所述的实现高速通信设备速率自协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所述对接端设备通过以下步骤实现对所述发起端设备选定的速率的判断:
(1)所述发起端设备向所述对接端设备发送包含选定速率的信号;
(2)所述对接端设备获得所述速率后,判断其能否以所述速率通信,并将判断结果通过应答信号返回给所述发起端设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实现高速通信设备速率自协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通过以下方式判断所述通信链路的完整性:所述发起端设备向所述对接端设备连续发送三次包含所述速率的信号,若所述对接端设备连续三次接收到所述信号并且所述发起端设备连续三次接收到所述对接端设备返回的包含肯定的判断结果的应答信号,则所述通信链路完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实现高速通信设备速率自协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实现所述步骤a时包括以下情况,其中,T为预定时间段:
若第一设备在发送自协商启动信号后的(0,2*T]区间内只接收到第二设备发送的自协商启动应答信号,则所述第一设备为发起端设备,所述第二设备为对接端设备,进入所述步骤b;
若所述第一设备在发送自协商启动信号后的(0,T]区间内接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自协商启动信号,则所述第一设备及第二设备等待一随机时间,之后重新执行所述步骤a;
若所述第一设备在发送自协商启动信号后的(T,2*T]区间内接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自协商启动信号,则所述第一设备为对接端设备,所述第二设备为发起端设备,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出自协商启动应答信号,并进入所述步骤b;
若所述第一设备在发送自协商启动信号后,等待2*T未接收到所述第二设备的任何信号,则继续发送自协商启动信号,同时再等待T,若所述第一设备在等待过程中接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自协商启动应答信号,则所述第一设备为发起端设备,所述第二设备为对接端设备,进入所述步骤b;若所述第一设备仍未接收到所述第二设备的任何信号,则断开与所述第二设备的连接,并结束自协商流程。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实现高速通信设备速率自协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自协商流程中,确定所述发起端及接收端设备后,所述发起端设备等待所述对接端设备的应答信号时,若所述发起端设备等待2*T后未接收到所述对接端设备的应答信号,则继续发送自协商启动信号,同时再等待T,若所述发起端设备在等待过程中接收到所述对接端设备发送的自协商启动应答信号,则重新执行所述步骤b;若所述发起端设备仍未接收到所述对接端设备的应答信号,则断开与所述对端设备的连接,并结束自协商流程。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实现高速通信设备速率自协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自协商流程中,确定所述发起端及接收端设备后,所述对接端设备等待发起端设备包含选定速率的信号时,若所述对接端设备等待3*T后未接收到所述发起端设备包含选定速率的信号,则断开与所述发起端设备的连接,并结束自协商流程。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实现高速通信设备速率自协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协商启动信号通过自协商启动脉冲编码信号发送;所述自协商启动应答信号通过自协商启动应答脉冲编码信号发送;所述发起端设备选定的速率通过自协商速率脉冲编码信号发送;所述对接端设备的判断结果通过自协商速率应答脉冲编码信号发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实现高速通信设备速率自协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T为脉冲编码信号中每个脉冲串之间的时间间隔。
CN2007101250184A 2007-12-14 2007-12-14 一种实现高速通信设备速率自协商的方法 Active CN1011978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250184A CN101197831B (zh) 2007-12-14 2007-12-14 一种实现高速通信设备速率自协商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250184A CN101197831B (zh) 2007-12-14 2007-12-14 一种实现高速通信设备速率自协商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97831A true CN101197831A (zh) 2008-06-11
CN101197831B CN101197831B (zh) 2010-09-08

Family

ID=395479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250184A Active CN101197831B (zh) 2007-12-14 2007-12-14 一种实现高速通信设备速率自协商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197831B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7255A (zh) * 2011-05-25 2011-10-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高速链路自协商的方法和单板
CN102300265A (zh) * 2011-09-18 2011-12-28 广州市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 基于子载波编码的无线通信协商机制
CN103595957A (zh) * 2013-11-04 2014-02-19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监控终端网络接口工作模式的方法和装置
WO2014140952A1 (en) * 2013-03-15 2014-09-1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ynamic port type detection
CN108243440A (zh) * 2016-12-26 2018-07-0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板间速率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9729102A (zh) * 2019-03-12 2019-05-07 天津芯海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异构协议自协商的方法
CN110996298A (zh) * 2019-12-25 2020-04-10 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速率调整系统及汽车
CN112235079A (zh) * 2020-10-15 2021-01-15 宁波三星医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能表的通信速率协商调整方法
US11202261B2 (en) 2017-03-06 2021-12-1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s
CN114302000A (zh) * 2021-11-24 2022-04-08 深圳市三旺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Phy协商降格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78439B2 (ja) * 2003-06-02 2009-06-17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情報通信装置、そのシステム、その方法、そ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CN100403822C (zh) * 2005-06-30 2008-07-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速率自适应协商装置及方法
US20070192505A1 (en) * 2006-02-13 2007-08-16 Teranetics, Inc. Auto-sequencing transmission speed of a data port

Cited B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44078A3 (zh) * 2011-05-25 2012-04-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高速链路自协商的方法和单板
CN102217255B (zh) * 2011-05-25 2014-01-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高速链路自协商的方法和单板
US9432171B2 (en) 2011-05-25 2016-08-3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board for high-speed link auto-negotiation
CN102217255A (zh) * 2011-05-25 2011-10-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高速链路自协商的方法和单板
CN102300265A (zh) * 2011-09-18 2011-12-28 广州市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 基于子载波编码的无线通信协商机制
US10484518B2 (en) 2013-03-15 2019-11-1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ynamic port type detection
WO2014140952A1 (en) * 2013-03-15 2014-09-1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ynamic port type detection
US9571610B2 (en) 2013-03-15 2017-02-1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ynamic port type detection
US9578143B2 (en) 2013-03-15 2017-02-2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ynamic port type detection
US10230825B2 (en) 2013-03-15 2019-03-1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ynamic port type detection
CN103595957A (zh) * 2013-11-04 2014-02-19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监控终端网络接口工作模式的方法和装置
CN103595957B (zh) * 2013-11-04 2018-01-05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监控终端网络接口工作模式的方法和装置
CN108243440A (zh) * 2016-12-26 2018-07-0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板间速率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8243440B (zh) * 2016-12-26 2020-11-2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板间速率切换方法及装置
US11202261B2 (en) 2017-03-06 2021-12-1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s
CN109729102A (zh) * 2019-03-12 2019-05-07 天津芯海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异构协议自协商的方法
CN109729102B (zh) * 2019-03-12 2021-08-27 天津芯海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异构协议自协商的方法
CN110996298A (zh) * 2019-12-25 2020-04-10 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速率调整系统及汽车
CN112235079A (zh) * 2020-10-15 2021-01-15 宁波三星医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能表的通信速率协商调整方法
CN112235079B (zh) * 2020-10-15 2022-07-01 宁波三星医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能表的通信速率协商调整方法
CN114302000A (zh) * 2021-11-24 2022-04-08 深圳市三旺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Phy协商降格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302000B (zh) * 2021-11-24 2023-10-20 深圳市三旺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Phy协商降格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97831B (zh) 2010-09-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97831B (zh) 一种实现高速通信设备速率自协商的方法
US717797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xtending communications over a universal serial bus through domain transformation
EP2875612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ubsea optical can buses
CN104079677A (zh) Rs485通讯端口地址的自动分配方法
CN103716118A (zh) 一种自适应多速率的数据发送和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01345754B (zh) 双工模式匹配方法与装置、通信系统
CN102820926A (zh) 一种光纤网络系统及采用该系统的异步通信数据在光纤传输上调制解调的方法
CN104967600A (zh) 通过减少通道的介质进行多通道自动协商的系统和方法
CN1333560C (zh) 一种适用于强电磁干扰环境下的高性能光纤can通讯系统
CN105159194A (zh) Rs-485串口接收发送数据切换电路及切换方法
CN103227636B (zh) 一种用于多控制器互连的高隔离直接并接半双工通信接口模块
CN105610741A (zh) 一种基于光模块的光口速率自适应方法
EP3174168B1 (en) Sfp module
CN216565179U (zh) 一种PCIe接口的百兆可见光单向网卡
CN102223238A (zh) 交换设备及其环回侦测方法
CN101662405B (zh) Can总线的通信电路
EP3319249B1 (en) Transmission checking method, node, system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CN203193608U (zh) 一种用于多控制器互连的高隔离直接并接半双工通信接口模块
KR100325323B1 (ko) 근거리 디지털 가입자 선로장치
CN102142986A (zh) 单板通信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CN2609288Y (zh) 一种单线通信电路
CN101123562A (zh) 单向环形以太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4412752U (zh) 电源控制式媒体转换装置
CN1708027A (zh) 一种传送以太网设备双工模式信息的方法
CN211128048U (zh) 无线控制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