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92734B - 信号适配器 - Google Patents

信号适配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92734B
CN101192734B CN2007101966226A CN200710196622A CN101192734B CN 101192734 B CN101192734 B CN 101192734B CN 2007101966226 A CN2007101966226 A CN 2007101966226A CN 200710196622 A CN200710196622 A CN 200710196622A CN 101192734 B CN101192734 B CN 1011927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terminal
electrode
mentioned
electronic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9662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92734A (zh
Inventor
井口彻哉
助口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a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ea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ac Corp filed Critical Tea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1927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927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927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9273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ircuit For Audible Band Transducer (AREA)
  • Compression, Expansion, Code Conversion, And Decoders (AREA)

Abstract

一种信号适配器及信号适配器机构,能更简便地连接具备共用端子口的携带型电子设备和外部设备。信号适配器具备与携带型电子设备上设置的共用端子口连接的第一端子和与外部设备上设置的连接端子连接的第二端子。第一端子上设有用于送受表示端子类别的判别信号的判别用电极和信号送受用电极,第二端子上具备判别用电极、USB通信信号用电极、声音信号用电极等。并且,按照由用户选择了的信号种类来开闭第一~第三开关,从而切换信号的路径、判别用电极的有效无效。

Description

信号适配器
技术区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在携带型电子设备和外部设备之间,对两者间的信号的送受进行中转的信号适配器。 
背景技术
携带型声音播放器等携带型电子设备不仅能单独使用,而且通过信号线而与其他外部设备连接起来使用的情况也很多。例如,携带型声音播放器有时为了重放音响而与其他音响重放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记载的声音变换演奏装置等)连接起来使用,或者为了充电而与充电器连接起来使用。因此,通常在携带型电子设备上设有连接多种信号线的多个端子口。然而,设置多个端子口会阻碍携带型电子设备的小型化。 
对此,现在提出了设置共用多个端子口的端子口。例如,作为携带型声音播放器的一种的ipod-shaffule(注册商标)只设有供耳机输出用端子口(声音信号用端子口)和USB通信信号用端子口兼用的单一共用端子口。ipod-shuffle判别与该共用端子口连接的端子的种类,按照判别出的端子的种类,把其动作模式切换成声音重放模式或USB通信模式。于是,这样设置一个作为多种端子口起作用的共用端子口,携带型电子设备进一步的小型化就成为可能。 
专利文献1:实用新型登记第312091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打算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设有这种共用端子口的场合,必须根据使用目的而变更与该共用端子口连接的端子,很麻烦,这是存在的问题。例如,在前文所述的ipod-shuffle的场合,作为关联设备,有也作为充电器起作用的音响重放装置。在把ipod-shuffle通过声音信号用端子连接到该音响重放装置的场合,ipod-shuffle以声音重放模式进行驱动,从该音响重放装置重放声音。另一方面,在把ipod-shuffle通过USB通信信号用端子连接到该音响重放装置的场合,ipod-shuffle以USB通信模式进行驱动,通过该音响重放装置而实现充电。换句话说,在这种构成的场合,在声音重放时和充电时必须更换与ipod-shuffle连接的端子,对用户来说很费工夫。 
对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更简便地连接具备共用端子口的携带型电子设备和外部设备的信号适配器及信号适配器机构。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信号适配器,连接在携带型电子设备和外部设备之间,对两者间的信号的送受进行中转,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携带型电子设备具备其中设有多种信号用端子可连接且由上述多个信号种类共同利用的信号送受用的电极的共用端子口的场合,具备:第一端子,是与上述共用端子口连接的端子,其中设有由多个信号种类共同利用的信号送受用的电极;第二端子,是与上述外部设备连接的连接单元,其中按多个信号种类一一设有信号送受用的电极;选择单元,从用户接受所处置的信号种类的选择指示;以及路径切换单元,按照由选择单元选择了的信号种类,切换在第一端子的电极和第二端子的电极之间送受的信号的路径。 
优选的是,在上述携带型电子设备按照与上述共用端子口连接的端子的特性来切换所处置的信号种类的场合,还具备特性切换单元,该特性切换单元按照由上述选择单元选择了的信号种类来切换上述第一端子的特性。在该场合,优选的是,上述第一端子还具备判别用电极,该判别用电极用于对携带型电子设备送受表示端子类别的信号, 上述特性切换单元是与上述判别用电极连接且按照由上述选择单元选择了的信号种类进行开闭,从而切换该判别用电极的有效无效的开关。 
在另一优选方式中,还具备:收纳部,在外部露出了设置在上述携带型电子设备上的操作件群的状态下,把该携带型电子设备以立起的状态进行收纳;以及支撑壁,按立起支撑收纳部中收纳的携带型电子设备的方式设置在该携带型电子设备的背后。 
本发明的另一信号适配器机构,连接在携带型电子设备和外部设备之间,对两者间的信号的送受进行中转,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携带型电子设备具备多种信号用端子可连接的共用端子口,且按照与该共用端子口连接的端子的特性而切换所处置的信号种类的场合,具备:第一端子,与上述共用端子口连接,其特性可变;选择单元,从用户接受所处置的信号种类的选择指示;以及特性切换单元,按照由上述选择单元选择了的信号种类来切换上述第一端子的特性。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按照用户的选择而切换在第一端子的电极和第二端子的电极之间送受的信号的路径,所以不用更换端子就能处置多种信号。结果,能更简便地实现具备共用端子口的携带型电子设备和外部设备的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为携带型电子设备的一个例子的ipod-shuffle的六面图。 
图2是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信号适配器的六面图。 
图3是表示信号适配器的概略构成的框图。 
图4是表示信号适配器的使用状态的透视图。 
图5是表示信号适配器的另一例的图。 
图6是表示信号适配器的另一例的图。 
图7是表示信号适配器的另一例的图。 
符号说明 
10信号适配器,12收纳凹部,14支撑壁,16第一端子,18选择开关,20第二端子,22判别用电极,24信号用电极,30第一开关,34第二开关,38第三开关,50 ipod-shuffle,52控制开关,58夹紧体,60共用端子口,100音响重放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信号适配器10。该信号适配器10是介于携带音响设备及外部设备之间,使两者间的各种信号的送受成为可能的适配器。 
首先,说明作为本实施方式的信号适配器10的连接对象的携带音响设备。在本实施方式中,把苹果公司的ipod-shuffle50(注册商标)作为连接对象。图1是该ipod-shuffle50的六面图(此处,左侧面图省略)。 
众所周知,ipod-shuffle50是电源内置的小型携带型数字声音播放器。在该ipod-shuffle50的本体部51的前面上设有接受来自用户的操作指示的控制开关52。用户通过在该控制开关52上用手指进行按压动作等来操作ipod-shuffle50。还有,在ipod-shuffle50的上面上设有主电源按钮54、表示操作状态的LED56等。 
在ipod-shuffle50的本体部51的背面上设有夹紧体58。该夹紧体58可相对于本体部51而转动,并且由弹性体向本体部51一侧赋能。靠该赋能力能在夹紧体58和本体部51之间夹持薄的东西,能在各种场所安装该ipod-shuffle50。 
在本体部51的底面上设有单一共用端子口60。共用端子口60是USB通信信号用端子及声音信号用端子两者可连接的端子口。但该共用端子口60不能并行处置USB通信用信号及声音信号两者,总是只有 其中任意一方能送受。因此,ipod-shuffle50要判别与该共用端子口60连接的端子的种类,基于该判别结果而变更动作模式。具体而言,ipod-shuffle50当共用端子口60上连接声音信号用端子时切换到声音重放模式,当连接USB信号用端子时切换到通信模式。在通信模式下进行USB通信所涉及的数据的送受、充电等。另外,在该通信模式的场合,ipod-shuffle50的动作指示全部通过连接处的外部设备来进行。换句话说,在通信模式的场合,不能在ipod-shuffle50一侧进行动作指示,控制开关52成为无效状态。 
在这里,简单地说明与共用端子口60连接的端子种类的判别方法。图3中与后述的信号适配器10的内部构造一起图示了该共用端子口60的概略构成。在共用端子口60上设有判别用电极62、信号用电极64、接地用电极66三种电极。其中,信号用电极64是用于送受USB通信信号和声音信号中的任意一个的电极。判别用电极62是用于接受作为从USB通信信号用端子输出的给定的电压信号的判别信号的电极。在这里,通常在声音信号用端子上不存在与该判别用电极62对应的电极。另一方面,在USB通信信号用端子上形成了与该判别用电极62对应的电极,能通过该电极向ipod-shuffle50供给判别信号。ipod-shuffle50判断是不是通过该判别用电极62而供给了判别信号不同意,基于该判断结果来判别与共用端子口60连接的端子种类。 
其次,说明为该ipod-shuffle50设计的作为本实施方式的信号适配器10。图2是信号适配器10的六面图(此处,左侧面图省略)。 
在该信号适配器10的上面上形成了用于收纳ipod-shuffle50的收纳凹部12。该收纳凹部12的深度是在收纳ipod-shuffle50时,该ipod-shuffle50的控制开关52能露出到外部的程度的深度。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在维持收纳凹部12的深度的情况下能使控制开关52露出到外部,在收纳凹部1 2的前面的一部分上形成了与控制开关52的形状对应的缺口12a。 
从该收纳凹部12的底面上突出地设置了支撑壁14及第一端子16。支撑壁14是用于从背面侧支撑收纳凹部12中收纳的ipod-shuffle50,立起保持ipod-shuffle50的立壁。该支撑壁14形成于与收纳凹部12中收纳的ipod-shuffle50的本体部51和夹紧体58的间隙相当的位置,从背面侧支撑本体部51。 
第一端子16是与在ipod-shuffle50的底面上形成的共用端子口60连接的端子。该第一端子16按照所处置的信号种类,适当地使其特性变化,对此,后边详细说明。 
在信号适配器10的前面上设有从用户接受所处置的信号种类的选择指示的选择开关18。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连接对象的ipod-shuffle50不能并行处理USB通信信号及声音信号。因此,用户预先操作该选择开关18,选择处置USB通信信号及声音信号中的某个,换句话说,选择是进行声音重放动作及USB通信动作(数据送受或充电)中的哪个。前文所述的第一端子16按照该选择开关18的选择结果,使其特性变化。另外,在选择开关的两侧,设有用于表示选择状态的LED18a、表示可选择的信号种类的字符串等。 
在信号适配器10的底面上形成了与外部设备,例如音响重放装置等的端子连接的第二端子20。该第二端子20为多极构成,具有用于声音信号送受的声音信号用电极、用于USB通信信号送受的通信信号用电极、用于判别信号送受的判别用电极、用于接地的接地用电极,对此,后边详细说明。 
其次,说明该信号适配器10的内部构成。图3是表示信号适配器10的内部构成的概略框图。第一端子16是与ipod-shuffle50的共用端子口60对应的构成,设有用于判别信号送受的判别用电极22、用于声音信号或USB通信信号送受的信号用电极24及接地用电极26三种电 极。其中判别用电极22通过第一开关30及判别线28而与第二端子20的判别用电极42连接。第一开关30是与选择开关18连动动作的开关。具体而言,第一开关30在选择开关18的选择状态为「声音信号」的场合成为开状态,在选择开关18的选择状态为「USB通信信号」的场合成为闭状态。 
第一端子16的信号用电极24是用于声音信号及USB通信信号的送受的电极。该信号用电极24不能并行处置声音信号及USB通信信号两者,用该信号用电极24送受哪个信号,要按照选择开关18的操作状况来切换。该第一端子16的信号用电极24与信号线32连接。该信号线32在途中分支,成为USB通信信号线36及声音信号线40。并且,USB通信信号线36通过第二开关34而与第二端子20的通信信号用电极44连接,声音信号线40通过第三开关38而与第二端子20的声音信号用电极46连接。在这里,第二开关34及第三开关38是与选择开关18及前文所述的第一开关30连动驱动的开关。更具体而言,在选择开关18的选择状态为「声音信号」的场合,第一开关30及第二开关34成为开状态,第三开关38成为闭状态。反过来,在选择开关18的选择状态为「USB通信信号」的场合,第一开关30及第二开关34成为闭状态,第三开关38成为开状态。 
第二端子20是与作为连接对象处的音响重放装置100的连接端子102对应的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音响重放装置的100的连接端子102上设有判别用电极104、通信信号用电极106、声音信号用电极108及接地用电极110。因此,本实施方式的第二端子20具备判别用电极42、通信信号用电极44、声音信号用电极46及接地用电极48四种电极。通信信号用电极44及声音信号用电极46如前文所述,分别通过第二开关34及第三开关38而与通信信号线36及声音信号线40连接。还有,第二端子20的判别用电极42接受作为从音响重放装置100通过判别用电极104所供给的给定的电压信号的判别信号,将其传递给第一端子16的判别用电极22。 
根据这些说明可以看出,在本实施方式中是按照选择开关18的选择状态而切换从ipod-shuffle50送受的信号的路径。还有,按照选择开关18的选择状态而开闭与第一端子16的判别用电极22连接的第一开关30,换句话说,切换第一端子16的判别用电极22的有效无效。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切换该判别用电极22的有效无效来切换第一端子16的特性。在这里,说明由判别用电极22送受的判别用信号。判别用信号是从作为外部设备的音响重放装置发送的信号,是表示所处置的信号类别的信号。即,外部设备在处置USB通信信号时,输出作为给定的电压信号的判别用信号。ipod-shuffle50在该判别用信号被检测到的场合,把所连接的端子类别判断为USB通信信号用端子。因此,该判别用信号可以说是表示与共用端子口连接的端子类别的信号。本实施方式的信号适配器通过切换用于送受该判别用信号的判别用电极22的有效无效来切换可否对ipod-shuffle50送受判别用信号,把第一端子16的特性切换成与USB通信信号用端子或声音信号用端子的一样。 
其次,说明该信号适配器10的动作。图4是表示该信号适配器10的使用状态的一个例子的透视图。在图4中,符号100是作为外部设备的音响重放装置。该音响重放装置100不仅作为重放从ipod-shuffle50发送的声音信号的重放装置起作用,也作为利用USB通信对ipod-shuffle50充电的充电器起作用。还有,该音响重放装置1 00也可以通过USB电缆112而与个人计算机(PC)等信息处理装置连接。并且,音响重放装置100也可以作为通过该USB电缆112而与ipod-shuffle50和PC等进行数据通信时的通信中转装置起作用。 
在该音响重放装置100的上面上形成了与信号适配器10的底面上形成的第二端子20对应的连接端子102。把第二端子20与该连接端子102连接而把信号适配器10安装在音响重放装置100上。并且,在该信号适配器10的收纳凹部12收纳ipod-shuffle50。此时,把信号适配 器10的第一端子16与ipod-shuffle50的共用端子口60连接。还有,由信号适配器10上形成的支撑壁14从背面支撑ipod-shuffle50。 
如果成为该状态,用户就操作在信号适配器10的前面设置的选择开关18,选择处置声音信号及USB通信信号中的哪个,换句话说,是进行声音重放还是进行充电、USB通信所涉及的数据送受。 
作为选择开关18的选择状态,在选择了「声音信号」的场合,在信号适配器10的内部设置的第一开关30及第二开关34成为开状态,第三开关38成为闭状态(参照图3)。 
在该场合,第一开关30为开状态,所以第一端子16的判别用电极22和第二端子20的判别用电极42成为非连接的。换句话说,第一端子16的判别用电极42成为无效状态。也可以说第一端子16成为与没有判别用电极的通常的声音信号用端子大致相同的特性。在该状态的场合,不向ipod-shuffle50供给从音响重放装置100供给的判别用信号。因为判别用信号不供给,所以ipod-shuffle50把与共用端子口60连接的第一端子16判断为「声音信号用端子」,把动作模式设为声音重放模式。 
在声音重放模式的场合,需要通过ipod-shuffle50上设置的控制开关52而给予操作指示。因此,用户操作由信号适配器10立起保持的ipod-shuffle50的控制开关52,指示重放希望的声音。此时,ipod-shuffle50由信号适配器10上设置的支撑壁14从背面侧立起支撑,因而用户不需要重新用自己的手保持ipod-shuffle50。换句话说,如果用具有支撑壁14的本实施方式的信号适配器10,用户用一个手指就能简单地操作ipod-shuffle50。 
通过用户的操作而指示给定的声音数据的重放的话,ipod-shuffle50就通过共用端子口60的信号用电极64向信号适配器10输出 该指定了的声音数据的重放信号。 
从ipod-shuffle50输出的声音信号通过第一端子16的信号用电极24流向信号线32。前文已述,该信号线32分支为通信信号线36及声音信号线40。可是,在选择开关18的选择状态为「声音信号」的场合,通信信号线36上设置的第二开关34为开状态,所以不向通信信号线36,进而第二端子20的通信信号用电极44,传递声音信号。另一方面,声音信号线40上设置的第三开关38为闭状态,所以从ipod-shuffle50供给的声音信号通过该声音信号线40、第二端子20的声音信号用电极46而发送到音响重放装置100。然后,音响重放装置100进行输入了的声音信号的重放动作。 
另一方面,在用户,对于选择开关18的选择状态,选择了「USB通信信号」的场合,情况如下。在该场合,在信号适配器10的内部设置的第一开关30及第二开关34成为闭状态,第三开关38成为开状态。因为第一开关30为闭状态,所以从音响重放装置100供给的判别信号经由第二端子20上设置的判别用电极42、第一端子16上设置的判别用电极22而供给到ipod-shuffle50。即,在该状态的场合,第一端子16具有与具备供给判别信号的判别用电极的通常的USB通信用端子相同的特性。 
通过共用终端口60上设置的判别用电极62而检测到判别信号的供给的ipod-shuffle50把与共用端子口60连接的第一端子16判断为「USB通信信号用端子」,把其动作模式切换成通信模式。在通信模式的场合,ipod-shuffle50把共用端子口60上设置的信号用电极64作为用于送受USB通信信号的USB通信信号用电极来处置。还有,在该动作模式的场合,可以进行对ipod-shuffle50的充电、在ipod-shuffle50和其他设备之间的数据送受。 
用户操作音响重放装置100或是与该音响重放装置100连接的PC 等,指示对ipod-shuffle50的充电动作、数据送受动作。接受该指示后,音响重放装置100通过连接端子102向信号适配器10输出USB通信信号。 
从音响重放装置100输入了的USB通信信号通过连接端子102上设置的通信信号用端子106而供给到第二端子20上设置的通信信号用电极44。该通信信号用电极44通过通信信号线36而与第一端子16信号用电极24连接。还有,在选择开关18的选择状态成为「USB通信信号」的状态下,通信信号线36上设置的第二开关34为闭状态。因此,供给到第二端子20的通信信号用电极44的USB通信信号通过通信信号线36、第一端子16的信号用电极24而供给到ipod-shuffle50。还有,通过ipod-shuffle50的共用端子口60上设置的信号用电极64而从ipod-shuffle50输出了的USB通信信号以与其相反的流动而供给到音响重放装置100。并且,借助于该USB通信信号的流动,ipod-shuffle50和其他外部设备(音响重放装置、PC等)之间的USB通信就成为可能。 
在这里,通常USB通信信号与声音信号相比,电压电平高。因此,该USB通信信号通过连接端子102上设置的声音信号用端子108而输入到在音响重放装置100的内部设置的用于声音信号处理的电路等的话,有时会导致该电路等的误动作、损坏。为防止这种问题,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进行USB通信时,使声音信号线上设置的第三开关38成为开状态。由此防止USB通信信号流入在音响重放装置100的内部设置的用于声音信号处理的电路等,保证音响重放装置100的正常驱动。 
从以上说明可知,根据本实施方式,是按照用户指定了的信号种类来切换第一端子16的特性,具体是切换判别用电极22的有效无效。因此,能以单一信号适配器10实现声音重放动作、USB通信动作两者。并且,由此能省去连接端子102的替换作业等,简化ipod-shuffle50 和其他外部设备的接口。还有,在信号适配器10上设置了用于立起保持ipod-shuffle50的支撑壁14,从而能提高ipod-shuffle50的操作性。 
另外,以上说明的构成只是一个例子,只要具备按照用户的选择来切换特性的第一端子,也可以适当地变更为其他构成。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信号适配器和其他外部设备(音响重放装置100)是分体构成,不过,也可以在外部设备中装入信号适配器。即,可以在图4的音响重放装置100中,代替连接端子102而设置第一端子,并且设置选择该第一端子的特性的选择开关。在该场合,作为携带型电子设备的ipod-shuffle50与音响重放装置100直接连接。并且,如果用选择开关选择「声音信号」,第一端子上设置的判别用电极就变为无效。在该场合,从ipod-shuffle输出声音信号,音响重放装置重放通过第一端子而输入了的声音信号。另一方面,如果用选择开关选择「通信信号」,第一端子上设置的判别用电极就变为有效。在该场合,ipod-shuffle使动作模式成为通信模式,音响重放装置作为充电器、USB通信的中转装置起作用。 
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第一端子的特性,是通过切换判别用电极的有效性来实现端子种类的假想切换。不过,也可以按照作为连接对象的携带型电子设备的规范而适当地切换另外的特性来实现端子种类的假想切换。例如,在携带型电子设备是基于与共用端子口连接的端子的形状来判别该端子种类的规范的场合,也可以按照选择开关的选择状况来变更第一端子的形状。 
再有,连接处的携带型电子设备不限于携带型声音播放器,也可以是其他携带型电子设备,例如,可以是手机、数码相机、携带游戏机等。并且,按照连接处的携带型电子设备的规范,不仅可以送受USB通信信号、声音信号,而且可以送受影像信号、功率等。 
图5是表示带摄像装置的携带用的信号适配器10的一个例子的 图。该信号适配器10也可以作为手机的充电装置及声音重放装置起作用,具备扬声器31、充电用电路(未图示)等。还有,该信号适配器10还具备其特性可变的第一端子16和从用户接受所处置的信号种类的选择指示的选择开关18。选择开关18所处置的信号种类有影像信号和USB通信信号。在选择开关的选择状态为「影像信号」的场合,按成为与通常的录像端子相同的特性,第一端子16上设置的判别用电极变为无效。并且,由扬声器31重放通过如该录像端子一样工作的第一端子16而从手机输入了的声音信号。另一方面,在选择开关18的选择状态为「USB通信信号」的场合,按与通常的USB通信信号用端子相同的特性,第一端子16上设置的判别用电极变为有效。在该场合,通过作为USB通信信号端子工作的第一端子16而向手机供给功率。 
还有,该信号适配器10还具备可与外部设备连接的第二端子(图5中未图示)。第二端子可与PC等信息终端及电视等显示装置连接。并且,如果在选择开关18的选择状态为「影像信号」的状态下把该第二端子与显示装置连接,则可通过具有与录像端子相同特性的第一端子16而从手机向显示装置发送由手机的摄像装置摄像所得的图像信号。还有,如果在选择开关18的选择状态为「USB通信信号」的状态下把第二端子与信息终端连接,则可通过具有与USB通信信号用端子相同特性的第一端子16而对信息终端送受由手机保存的各种数据,例如地址簿数据等。 
再有,作为另外的方式,可以设置多个第二端子。图6是表示其他信号适配器10的一个例子的图。该信号适配器10具备特性可变的第一端子16、接受所处置的信号种类的选择指示的选择开关18和与外部设备连接的多个第二端子20a、20b、20c。第一端子16上设有判别用电极,按照选择开关18的选择状况来切换其有效无效。在图6的图示例中,选择开关18是能择一地选择「USB通信」、「声音信号」、「功率供给」三种状态的旋转开关。与该三种选择方案对应,还设有三种第二端子20a、20b、20c。即,作为第二端子而个别地设置用于 USB通信的USB通信信号用端子20a、声音信号用端子20b及与充电装置连接的30pin插头20c。可以按照选择开关18的选择状态,适当地变更该三个第二端子20a、20b、20c中的与第一端子16连接的第二端子。这种构成能使得与各种外部设备的连接成为可能,进一步提高信号适配器10的灵活性。 
再有,作为另外的方式,也可以通过无线来进行信号适配器和外部设备的连接。图7是表示其他信号适配器10的一个例子的图。该信号适配器10具备第一端子(图7中未图示)、选择开关18以及作为第二端子起作用的香烟插座20d和FM发送天线20e。选择开关18可选择通过香烟插座20d的「功率供给」及通过FM发送天线的「声音信号」二种,按照该选择状态来切换第一端子的特性。作为第二端子之一的香烟插座20d可与车辆等上设置的香烟插座连接,在选择开关18的选择状态为「功率供给」的场合,通过该香烟插座20d及切换成与充电用端子相同特性的第一端子,从车辆向携带型电子设备50供给功率。作为另一个第二端子的FM发送天线20e通过切换成与声音信号用端子相同特性的第一端子而把从携带型电子设备50供给了的音乐信号变换成FM电波而发送。并且,从FM发送天线20e发送的音乐信号由车辆等上设置的FM接受天线接受之后,由该车辆上设置的声音设备重放。这样,通过无线而使第二端子与外部设备连接,能使得与各种外部设备的连接成为可能,进一步提高信号适配器的灵活性。 

Claims (3)

1.一种信号适配器,连接在携带型电子设备和外部设备之间,对两者间的信号的送受进行中转,其特征在于,
上述携带型电子设备具备其中设有多种信号用端子可连接且由多个信号种类共同利用的信号送受用的电极的共用端子口,且按照与上述共用端子口连接的端子的特性来切换所处置的信号种类,
具备:
第一端子,是与上述共用端子口连接的端子,其中设有由多个信号种类共同利用的信号送受用的电极以及用于向上述携带型电子设备供给表示端子类别的信号的判别用电极;
第二端子,是与上述外部设备连接的连接单元,其中按多个信号种类一一设有信号供给用的电极;
选择单元,从用户接受所处置的信号种类的选择指示;以及
路径切换单元,按照由选择单元选择了的信号种类,切换在第一端子的电极和第二端子的电极之间供给的信号的路径;以及
开关,与上述判别用电极连接且按照由上述选择单元选择了的信号种类进行开闭,从而切换该判别用电极的有效无效,切换上述第一端子的特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适配器,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收纳部,在外部露出了设置在上述携带型电子设备上的操作件群的状态下,把该携带型电子设备以立起的状态进行收纳;以及
支撑壁,按立起支撑收纳部中收纳的携带型电子设备的方式设置在该携带型电子设备的背后。
3.一种信号适配器,连接在携带型电子设备和外部设备之间,对两者间的信号的送受进行中转,其特征在于,
上述携带型电子设备具备多种信号用端子可连接的共用端子口,且按照与该共用端子口连接的端子的特性而切换所处置的信号种类,具备:
第一端子,与上述共用端子口连接,其特性可变,且设有用于向携带型电子设备供给表示端子类别的信号的判别用电极;
第二端子,是组装并连接到上述外部设备的连接单元,并且设有信号供给用的电极;
选择单元,从用户接受所处置的信号种类的选择指示;以及
特性切换单元,按照由上述选择单元选择了的信号种类来切换上述第一端子的特性,
上述特性切换单元是与上述判别用电极连接且按照由上述选择单元选择了的信号种类进行开闭从而切换该判别用电极的有效无效的开关。
CN2007101966226A 2006-11-29 2007-11-29 信号适配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927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321462A JP4055816B1 (ja) 2006-11-29 2006-11-29 信号アダプタ
JP2006-321462 2006-11-29
JP2006321462 2006-11-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92734A CN101192734A (zh) 2008-06-04
CN101192734B true CN101192734B (zh) 2010-12-08

Family

ID=392436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96622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92734B (zh) 2006-11-29 2007-11-29 信号适配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055816B1 (zh)
CN (1) CN10119273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276025A1 (en) 2009-07-16 2011-01-19 Onkyo Corporation Cradle for portable content playback apparatus and amplifying device to which the same cradle is connected
JP5180943B2 (ja) * 2009-07-16 2013-04-10 オンキヨー株式会社 携帯型コンテンツ再生装置用クレードル
JP5895403B2 (ja) * 2011-09-02 2016-03-30 ソニー株式会社 被充電機器及び電子機器セット
CN102984620B (zh) * 2012-11-30 2015-05-13 深圳市博尊音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音响
JP6341047B2 (ja) * 2014-10-03 2018-06-13 ティアック株式会社 オーディオ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92734A (zh) 2008-06-04
JP4055816B1 (ja) 2008-03-05
JP2008136048A (ja) 2008-06-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32114B2 (en) Interface connecter between media player and other electronic devices
WO2020156495A1 (zh) 具有收纳tws耳机的多媒体适配机
CN100593212C (zh) 具有回放模式的存储模块
EP2244154B1 (en) Wireless transmission of media from a media player
KR20140132660A (ko) 전자장치의 전원을 이용하여 능동소음제거 이어폰에 전원을 공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1192734B (zh) 信号适配器
US20070070183A1 (en)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US20080032650A1 (en) Integrated Bluetooth-FM "xrBlue" Adapter
US11431181B2 (en) Wireless sound output device with charging function
EP1635546A1 (en) Combined and stand-alone hand-hel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02252566A (ja) 携帯電話用接続装置
CN103002379A (zh) 声音再现设备和声音再现方法
US20050085276A1 (en) Speaker system
US5745579A (en) Cellular telephone security adapter and method
CN212517830U (zh) 多功能转接装置
CN218162813U (zh) 无线耳机
CN1496166B (zh) 使用移动通信终端耳机插孔的usb通信设备及其方法
KR20050014251A (ko) 확장메모리를 장착한 이어폰 및 이를 구비한 메모리확장장치
CN111987752A (zh) 一种转接设备
CN211017626U (zh) 具有切换功能的耳机充电数据线
CN212013004U (zh) 一种用于移动智能终端的无线外置拾放音装置
CN220798499U (zh) 一种耳机、转接线以及音频设备
CN207474072U (zh) 蓝牙卡带适配器
CN106776424A (zh) 接头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电子设备
KR200180377Y1 (ko) 휴대용 오디오 이어폰 겸용 휴대폰의 핸즈프리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08

Termination date: 202111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