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78880A - 面光源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面光源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78880A
CN101178880A CNA2007101260190A CN200710126019A CN101178880A CN 101178880 A CN101178880 A CN 101178880A CN A2007101260190 A CNA2007101260190 A CN A2007101260190A CN 200710126019 A CN200710126019 A CN 200710126019A CN 101178880 A CN101178880 A CN 1011788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ea source
current
mode
electric current
cont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2601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78880B (zh
Inventor
许廷旭
李桓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thBright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TURE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6010992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0875319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FUTURE INDUSTR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TURE INDUSTR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788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788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788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7888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1/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apparatus for igniting or operating discharge lamps
    • H05B41/14Circuit arrangements
    • H05B41/36Controlling
    • H05B41/38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of light
    • H05B41/382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of light during the transitional start-up phase
    • H05B41/386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of light during the transitional start-up phase for speeding-up the lighting-up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Discharge Lamps (AREA)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披露了一种面光源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其适于通过优化启动电压和电流来减少亮度稳定时间以及改进低温启动特性,驱动电路包括反相控制器,用于反馈施加到面光源的电流,并将该反馈电流与预设参考值进行比较以控制施加到面光源的电流;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面光源的工作温度;以及驱动状态确定控制器,用于基于在温度传感器中检测到的温度来确定面光源的工作模式,并根据面光源的工作模式来改变输入到反相控制器的反馈电流。

Description

面光源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
本申请要求于2006年11月8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06-0109924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结合于此作为参考。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于通过优化启动电压和电流来减少亮度稳定时间并改进低温启动特性的面光源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近来各种光源的发展,光源在例如照明领域、信息产业领域、以及图像显示产业领域等多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光源主要分成:包括呈点状形成的光分布的一维光源;包括呈线状形成的光分布的二维光源;以及包括呈面状形成的光分布的三维光源。
一维光源的典型实例为发光二级管(LED)。而二维光源的典型实例为冷阴极荧光灯(CCFL)和外部电极荧光灯(EEFL),以及三维光源的典型实例为平面荧光灯(FFL)。
因为液晶显示装置(LCD)不是自发光装置,所以其必须需要一个额外的背光。对于包括在LCD装置的背光中的光源,有必要在其大面积范围内发射均匀光,并降低功耗。
为了将一维和二维光源应用于LCD装置的背光,光源额外地需要导光板(LGP),以及包括漫射部件和棱镜片的光学部件。因此,使用一维光源或二维光源(例如,CCFL或LED)的背光的LCD装置,已经由于其光学部件而增加了体积和重量。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近来开发出了用于LCD装置背光的具有平面型的三维面光源。通过使用模子形成玻璃基板或在两个玻璃基板之间设置多个玻璃或陶瓷壁可以将面光源制造为具有多个放电部。
前者以预定温度加热可模压的玻璃基板,然后利用模子处理可模压的玻璃基板,从而形成通过壁彼此分隔开、且又相互连接的多个放电部。利用密封玻璃料将经过处理的玻璃基板结合至另一玻璃基板,从而在两个玻璃基板之间形成多个放电部。
后者使用玻璃或陶瓷材料在玻璃基板上形成多个壁,然后将包括多个壁的该玻璃基板结合至另一玻璃基板,从而在两个玻璃基板之间形成多个放电部。
通常,面光源的FFL使用Hg气。与诸如CCFL或EEFL的线型灯相比,FFL具有更大的灯面积和更多的沟道(channel)。因此,如果在开启FFL之后使用正常的驱动电流和电压,与相关技术中的灯相比,增加了稳定亮度的时间。
以下,将集中说明相关技术光源的亮度特性和低温启动特性。
图1是对比诸如EEFL的二维光源的亮度稳定特性和诸如FFL的三维光源的亮度稳定特性的曲线图。图2A和2B是示出了在低温启动和驱动模式时的非完全发光和沟道聚集的照片。
在图1中,(a)示出了EEFL的亮度稳定特性,以及(b)示出了FFL的亮度稳定特性。
参考图1,在启动EEFL之后,EEFL需要大约5分50秒的时间来稳定其亮度。同时,在启动FFL之后,FFL需要大约18分40秒的时间来稳定其亮度。即,稳定FFL的亮度的时间是稳定EEFL的亮度的时间的三倍。除非稳定FFL的亮度的时间变短,否则难以将FFL应用于LCD装置的背光。
如果使用Hg气的FFL在低温环境下运行,则要花费长时间来激活Hg气。此外,由于平面荧光灯具有大尺寸的截面,并且具有多个沟道,因此不能均匀放电的几率很高。
如果在低温启动和驱动时不能向驱动电路施加合适的电压和电流,则可能发生如图2A所示的非完全发光以及如图2B所示的多个沟道会聚集在一个方向上。如果增加变压器的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之间的绕组比来提供适当的电压和电流(提高电压和电流),则驱动电路的效率会降低。
如果增加电压和电流来稳定驱动电路的初始亮度,则可以稳定驱动电路的亮度。在这种情况下,除非将电压和电流缓慢降低预设的一段时间,否则可能发生闪烁和亮度的快速降低。
图3是示出了在将高电压和电流施加到平面荧光灯来稳定亮度情况下的亮度特性曲线图。如图3所示,如果为了亮度的初始稳定而增加电压和电流,则亮度被稳定。然而,如果保持施加到平面荧光灯的电压和电流,则出现如图3中(A)所示的闪烁和亮度的快速降低。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面光源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其基本上消除了由于相关技术的局限和缺点导致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于通过优化启动电压和电流来减少亮度稳定时间并改善低温启动特性的面光源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的以及特征部分地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阐明,部分地将通过实施本发明或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变得显而易见。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在说明书中特别指出的结构以及权利要求和附图来实现和获得。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他优点,如在此实施并广泛描述的,面光源驱动电路包括:反相控制器,用于反馈施加到面光源的电流,并将该反馈电流与预设参考值进行比较以控制施加到面光源的电流;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面光源的工作温度;以及驱动状态确定控制器,用于基于在温度传感器中检测到的温度来确定面光源的工作模式,并根据面光源的工作模式来改变输入到反相控制器的反馈电流。
另一方面,面光源驱动电路包括:反相控制器,用于反馈施加到面光源的电流,并将该反馈电流与预设参考值进行比较以控制施加到面光源的电流;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面光源的工作温度;以及驱动状态确定控制器,用于基于在温度传感器中检测到的温度来确定面光源的工作模式、根据面光源的工作模式改变输入到反相控制器的反馈电流、并通过基于改变后的反馈电流改变占空比来输出开/关信号以控制反相控制器的工作时间。
此时,驱动电路还包括:分流器,用于对反馈电流进行分流,并将分流后的电流输出到反相控制器;以及至少两个电流开关,用于在驱动状态确定控制器的控制下限制被所述分流器分流并被施加给反相控制器的电流的等级。
另一方面,驱动面光源的方法包括:检测面光源的工作温度;根据检测到的工作温度来确定面光源的工作模式;以及基于确定的工作模式来输出反相控制器的输出电流,其中,驱动面光源包括控制施加到面光源的电流的反相控制器,以及基于工作温度来确定面光源的工作模式、并改变输出到反相控制器的电流的驱动状态确定控制器。
此时,确定工作模式包括当面光源的工作温度处于低于室温的低温范围内时将高电流施加到面光源的触发模式;当面光源的工作温度处于室温范围内,将小于触发模式电流的电流施加到面光源以稳定亮度的预热模式;以及当面光源的工作温度高于室温范围时,基于面光源的反馈电流驱动面光源的正常模式。
此外,如果施加到面光源的电流高,则占空比较低,以及如果施加到面光源的电流低,则占空比较高,以降低功耗。
应该理解,对于本发明的上述的概括描述和下面的具体描述事示例性和说明性的,用于提供对权利要求所要求的本发明的进一步解释。
附图说明
附图包括于此用于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以及结合于此并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用于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了根据相关技术的与平面荧光灯(FFL)和外部电极荧光灯(EEFL)有关的亮度稳定特性的曲线图;
图2A和图2B是示出了在低温启动和驱动模式下的非完全发光和沟道聚集的照片;
图3是示出了在将高电压和电流施加到平面荧光灯以稳定亮度的情况下的亮度特性曲线图;
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面光源驱动电路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施加到面光源的电流等级的曲线图;
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输出驱动状态确定控制器的电流的曲线图;
图7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基于反相驱动电路的亮度稳定的曲线图;
图8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用于面光源驱动电路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面光源驱动电路的示意图;以及
图10(A)~(D)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反相控制器的输出波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参考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附图中示出了这些实例。通篇中,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用于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
以下,将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面光源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
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面光源驱动电路的示意图。
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面光源驱动电路包括:分流器31、反相控制器41、温度传感器32、第一电流开关33、第二电流开关34、第三电流开关35、以及驱动状态确定控制器42。在此,分流器31包括电阻器(R1,R2)以将通过反馈施加到面光源的电流进行分流。然后,反相控制器41通过分流器31反馈施加到面光源的电流;将反馈电流与参考电流值进行比较以控制施加到面光源的电流。此外,温度传感器32包括温度检测部件(热敏电阻,RT)和电阻器(R7),从而检测面光源周围的温度。第一电流开关33包括二极管(D2)和电阻器(R3),其中,第一电流开关33限制被分流器31分流并被施加到反相控制器41的电流的等级。第二电流开关34包括二极管(D1)和电阻器(R4),其中,第二电流开关34限制被分流器31分流并被施加到反相控制器41的电流的等级。第三电流开关35包括二极管(D3)、电阻器(R5、R6)和电容器(C 1),其中,第三电流开关35限制被分流器31分流并被施加到反相控制器41的电流的等级。然后,驱动状态确定控制器42基于由温度传感器32检测到的环境温度,确定用于低温驱动的触发模式、用于稳定亮度的预热模式、以及用于正常状态驱动的正常模式的驱动状态;并通过控制第一、第二、和第三电流开关33、34和35来强行控制施加到反相控制器41的反馈电流。
第一、第二、和第三电流开关33、34和35共同连接到分流器31的第一和第二反馈电阻器(R1,R2)的连接节点;并且连接到包括在驱动状态确定控制器42中的第一、第二和第三端口(端口1、端口2、以及端口3)。即,第一电流开关33连接到驱动状态确定控制器42的第一端口(端口1);第二电流开关34连接到驱动状态确定控制器42的第二端口(端口2);以及第三电流开关35连接到驱动状态驱动控制器42的第三端口(端口3)。
在图4中,第一、第二和第三电流开关33、34和35的各个电阻器(R3、R4、R5、R6)具有不同的电阻值。对于图4的设计,第一电流开关33的电阻器(R3)的电阻值小于第二电流开关34的电阻器(R4)的电阻值;以及第三电流开关35的电阻器(R5+R6)的电阻值小于第二电流开关34的电阻器(R4)的电阻值。第三电流开关35包括电容器(C 1),从而第三电流开关35在驱动状态确定控制器42的控制下防止施加到反相控制器41的反馈电流的快速变化。
图4示出了三个电流开关33、34和35。然而,不局限于三个,还可以设置四个或更多的电流开关。
为了检测面光源的工作温度,温度传感器32包括串联连接在电源电压端(VCC)和接地端之间的温度检测部件(热敏电阻,RT)和电阻器(R7)。因此,温度检测部件(热敏电阻,RT)和电阻器(R7)的连接节点连接到驱动状态确定控制器42的第四端口(端口4)。
在此,反相控制器41包括差分放大器(比较器)41a,其将输入到反相端(-)的反馈电流和输入到非反相端(+)的参考电流之间的差进行放大。如果在驱动状态确定控制器42中形成比较器或A/D转换器,则温度传感器32可以使用不同的传感器而不用提供额外的外部电路。
如果仅使用反相控制器41的辅助启动电路,其由于反馈的限制可以在预设电流范围内操作。为了解决该问题,提供了驱动状态确定控制器42。驱动状态确定控制器42适当地提高电流和电压,从而驱动状态确定控制器42使能够基于由输入电压的改变而增加的电流导致的电压变化进行反馈。
下面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面光源驱动电路的操作。
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施加到面光源的电流等级的示意图。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驱动状态确定控制器的输出电流特性的曲线图。图7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面光源驱动电路中的亮度稳定特性的曲线图。图8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面光源驱动电路中的控制过程的流程图。
当电压施加到驱动电路时,驱动状态确定控制器42通过连接到第四端口(端口4)的温度传感器32来检测面光源的工作温度。即,驱动状态确定控制器42基于检测到的面光源的工作温度来确定用于低温驱动的触发模式、用于亮度稳定的预热模式、以及用于正常状态驱动的正常模式的驱动状态。
如上所述,如果使用Hg气的平面荧光灯(FFL)在低温环境下工作,则要花费很长时间来激活Hg气。此外,由于平面荧光灯具有大尺寸的截面,并且包括多个沟道,所以具有很高的不均匀放电可能性。在这方面,当在低温环境下操作驱动电路时,将相对较高的电压施加到驱动电路。
为了初始亮度的稳定,将优化的电流施加预设的时间,从而保证初始稳定时间。在预设的一段时间之后,以固定的时间间隔缓慢减少灯电流,从而防止闪烁和不稳定的亮度。
在将电压施加到反相器之后,当由温度传感器(RT)在第一检测时间检测到的面光源的工作温度在低温范围内(-10℃~0℃)时,执行触发模式。当面光源的工作温度是在1℃和40℃之间(更具体地,1℃<工作温度≤40℃)时,执行预热模式。在完成预热模式后,在正常状态下执行正常模式。
下面将描述基于驱动状态确定控制器42的确定状态通过切换第一、第二和第三端口(端口1、端口2和端口3)来控制关于各个状态(除了正常模式)的电流量的方法。
参考图5,驱动状态确定控制器42可以通过(级别#1)、(级别#2)以及(级别#3)的不同范围来控制与状态有关的电流量。因此,不仅以一个电流范围(级别#4)而且以各种范围来操作驱动状态确定控制器42,从而在低温驱动时使得亮度稳定并提供适当电流。即,如果将低信号选择性地输出到第一、第二和第三端口(端口1、端口2和端口3),驱动状态确定控制器42控制反相控制器41为触发模式和预热模式。
下面将具体说明。
首先,如果低信号输入到驱动状态确定控制器42的第一、第二和第三端口,第一、第二和第三电流开关33、34和35的各个二极管(D1、D2、D3)正向工作,从而在各个电流开关33、34和35中形成电流通路。因此,施加到设置在反相控制器41中的差分放大器41a的反相端(-)的反馈电流减小到最小。在该种情况下,如图5的(级别#1)所示,差分放大器41a放大并输出最大电流。
当将高信号输出到驱动状态确定控制器42的第一端口,并且将低信号输出到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时,电流通路没有形成在第一电流开关33中,而是形成在第二和第三电流开关34和35中。因此,施加到设置在反相控制器41中的差分放大器41a的反相端(-)的反馈电流增加到超过当将低信号输出到驱动状态确定控制器42的第一、第二和第三端口时所施加的反馈电流。在该种情况下,差分放大器41a放大并输出具有图5的(级别#2)所示的等级的电流。
如果将高信号输出到驱动状态确定控制器42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并且将低信号输出到第三端口时,电流通路没有形成在第一和第二电流开关33和34中,而是形成在第三电流开关35中。因此,施加到设置在反相控制器41中的差分放大器41a的反相端(-)的反馈电流增加到超过当将高信号输出到第一端口并且将低信号输出到第二和第三端口时所施加的反馈电流。在该种情况下,差分放大器41a放大并输出具有图5的(级别#3)所示的等级的电流。
如果将高信号输出到驱动状态确定控制器42的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时,在第一、第二和第三电流开关33、34和35中没有形成电流通路。因此,施加到设置在反相控制器41中的差分放大器41a的反相端(-)的反馈电流变为最大,而与驱动状态确定控制器42的控制无关。在这种情况下,差分放大器41a放大并输出具有图5的(级别#4)所示的等级的电流。
此时,通过第三电流开关35平滑控制输入到反相控制器41的反馈电流的电位而没有快速变化。
下面参考图6进行说明。
参考图6的(C),输出电流的幅值对应于由反相控制器41的差分放大器41a输出的电流的幅值。在该方法中,驱动状态确定控制器42选择性地将低信号输出至第一、第二和第三端口,从而在各种模式下驱动面光源。
即,当将低信号输出到第一、第二和第三端口,或当将高信号输出到第一端口并且将低信号输出到第二和第三端口时,通过图5的(级别#1)和(级别#2)来执行触发模式。当将高信号输出到第一和第二端口并且将低信号输出到第三端口时,通过图5的(级别#3)来执行预热模式。当将高信号输出到第一、第二和第三端口时,通过图5的(级别#4)来执行正常模式。
由驱动状态确定控制器42控制施加到反相控制器41的差分放大器41a的反相端(-)的反馈电流;以及根据差分放大器41a的输出来控制施加到面光源的电流。如图7所示,在低温驱动预设的一段时间的过程中,电流和电压线性减少以稳定亮度。
下面将参考图8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面光源的驱动方法。
如果使面光源通电(S901),则驱动状态确定控制器42利用温度传感器32来检测面光源的温度,从而选择工作模式。因此,确定了面光源的工作温度是否为室温(S903)。对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室温确定在1℃至40℃的范围内。
如果检测到的温度为室温,则执行预热模式以稳定亮度(S904)。通过细分工作温度,在15℃<工作温度≤40℃的情况下,保持预热模式5分钟,以及在1℃≤工作温度≤15℃的情况下,保持预热模式6分钟。即,驱动状态确定控制器42输出高信号至第一和第二端口,并输出低信号至第三端口,从而将具有对应于图5的(级别#3)的等级的电流施加到面光源。在这种情况下,在15℃<工作温度≤40℃的情况下,保持预热模式5分钟,以及在1℃≤工作温度≤15℃的情况下,保持预热模式6分钟。
在另一方法中,如果1℃≤工作温度≤15℃,驱动状态确定控制器42输出高信号至第一端口,并输出低信号至第二和第三端口,从而将具有对应于图5的(级别#2)的等级的电流施加到面光源。如果15℃<工作温度≤40℃,驱动状态确定控制器42输出高信号至第一和第二端口,并输出低信号至第三端口,从而将具有对应于图5的(级别#3)的等级的电流施加到面光源。
在通过预热模式稳定亮度之后,执行具有对应于图5的(级别#4)的等级的正常模式(S905)。即,驱动状态确定控制器42将高信号输出至第一、第二和第三端口,从而反相控制器41基于反馈电流以对应于图5的(级别#4)的等级的、施加到面光源的电流和电压进行工作,而与驱动状态确定控制器42的控制无关。
保持正常模式直到电源开关断开(S911)。
在步骤(S903)中,如果检测到的面光源的工作温度不在室温的范围内,则确定驱动电路是否处于用于低温启动和驱动的触发模式(S906)。
如果检测到的温度在-10℃和0℃之间的范围内(-10℃<工作温度≤0℃),则执行用于低温启动的触发模式(S907)。以对应于图5的(级别#1)和(级别#2)的等级来执行触发模式。触发模式需要用于初始启动面光源的高电流。因此,驱动状态确定控制器42输出低信号至第一、第二和第三端口,从而最大电流(图5的级别#1)瞬时输出到反相控制器41。
当将最大电流施加到面光源时,面光源启动。然后,驱动状态确定控制器42输出高信号至第一端口,并将低信号输出到第二和第三端口,从而,将具有对应于图5的(级别#2)的等级的电流施加到面光源。因此,如果面光源利用具有对应于图5的(级别#2)的等级的电流以触发模式工作,并且面光源的工作温度在0℃以上,则执行具有对应于图5的(级别#3)的等级的预热模式来稳定亮度(S908)。
如果面光源的工作温度不是室温或低温范围内而是在高温范围内,例如,高于40℃,则施加预热脉冲(对应于图5的级别#3的等级)1秒钟,并执行具有对应于图5的(级别#4)的等级的正常模式。
执行正常模式直到开关断开。
根据图5的等级来确定用于操作控制的驱动电压。
对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工作温度可以随着面光源的特性而改变。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优选实施例。例如,一个反相器结构可以由每个面光源单独设置;低温范围可以设置在-20℃和0℃之间;室温范围可以设置在1℃和10℃之间、11℃和38℃之间、或11℃和39℃之间。
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驱动状态确定控制器42强制增加面光源的驱动电流,从而改善低温特性并减少稳定亮度的时间。
即,面光源正常由大约130mA的电流来驱动。然而,使用驱动状态确定控制器42来减少亮度稳定时间并改善低温启动特性的面光源由大约200mA的电流来驱动。
然而,诸如液晶显示(LCD)装置的使用面光源的产品在功耗(W)方面具有局限性。因此,如果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驱动面光源,面光源不能被应用于LCD装置。
为了解决与功耗(W)方面的局限性有关的问题,提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面光源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即,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面光源驱动电路维持瞬时电流并降低提供电流的时间,从而降低功耗。
图9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面光源驱动电路的示意图。
如图9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面光源驱动电路包括分流器31;反相控制器41;温度传感器32;第一电流开关33;第二电流开关34;第三电流开关35;以及驱动状态确定控制器42。此时,分流器31包括电阻器(R1,R2),以将通过反馈施加到面光源的电流进行分流。然后,反相控制器41将通过分流器31施加到面光源的电流进行反馈;并通过将反馈电流与参考电流值进行比较来产生驱动脉冲以控制施加到面光源的电流。此外,温度传感器32包括温度检测部件(热敏电阻,RT)和电阻器(R7),从而检测面光源周围的温度。第一电流开关33包括二极管(D2)和电阻器(R3),其中第一电流开关33限制被分流器33分流并被施加到反相控制器41的电流的等级。第二电流开关34包括二极管(D 1)和电阻器(R4),其中,第二电流开关34限制被分流器31分流并被施加到反相控制器41的电流的等级。第三电流开关35包括二极管(D3)、电阻器(R5,R6)和电容器(C1),其中,第三电流开关35限制被分流器31分流并被施加到反相控制器41的电流的等级。然后,驱动状态确定控制器42基于由温度传感器32检测到的环境温度来确定用于低温驱动的触发模式、用于稳定亮度的预热模式、以及用于正常状态驱动的正常模式;通过控制第一、第二和第三电流开关33、34和35来强制控制施加到反相控制器41的反馈电流;以及通过控制应用于触发模式或预热模式的电流的占空比来减少功耗(W)。
除了驱动状态确定控制器42之外,上述设置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面光源中的部件的结构和功能与设置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面光源中的部件的结构和功能相同。
当驱动触发模式或预热模式以减少稳定亮度的时间和改善低温启动特性时,将大电流强制施加到面光源,从而增加了功耗(W)。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驱动状态确定控制器42的情况下,即使在触发模式或预热模式下施加大电流,但是减少施加电流的时间以降低功耗(W)。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驱动状态确定控制器42包括第五端口,其输出开/关信号来控制反相控制器41操作时间(占空比)。
下面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面光源的驱动方法。
与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面光源中的触发模式、预热模式和正常模式有关的驱动方法与图8中所示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驱动方法相同。
为了降低触发或预热模式下的功耗(W),反相控制器41被接通或断开,从而控制操作时间的占空比。
图10(A)~(D)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反相控制器的输出波形。
如果检测到的温度在-10℃和0℃之间(-10℃<工作温度≤0℃)的范围内,则执行对应于图5的(级别#1)的等级的低温启动的驱动模式。因此,驱动状态确定控制器42将低信号输出到第一、第二和第三端口,并且第五端口输出具有大约44%到55%的占空比的开/关信号。从而,由反相控制器41输出的波形如图10的(A)所示,其中图10的(A)示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反相控制器41将大约200mA的电流输出到面光源,以及第五端口输出大约45%至55%的占空比。
当启动面光源时,驱动状态确定控制器42将高信号输出至第一端口,并将低信号输出至第二和第三端口,从而将具有对应于图5的(级别#2)的等级的电流施加到面光源,以及同时第五端口输出具有在55%和80%(55%≤占空比<80%)之间的占空比的开/关控制信号。因此,由反相控制器41输出的信号的波形如图10的(B)所示,其中,图10的(B)示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反相控制器41输出大约180mA的电流至面光源,以及第五端口输出大约55%至80%(55%≤占空比<80%)的占空比。
当在工作温度大于0℃的情况下利用对应于图5的(级别#3)的等级来执行预热模式以稳定亮度时,驱动状态确定控制器42将高信号输出到第一和第二端口,并将低信号输出到第三端口,从而将具有对应于图5的(级别#3)的等级的电流施加到面光源,并且同时第五端口输出具有在55%和95%之间的占空比(55%≤占空比<95%)的开/关控制信号。因此,由反相控制器41输出的信号的波形如图10的(C)所示,其中图10的(C)示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反相控制器41将大约150mA的电流输出到面光源,并且第五端口输出大约55%到95%(55%≤占空比<95%)的占空比。
在相同的方法中,当基于图5的(级别#4)执行正常模式时,驱动状态确定控制器42将高信号输出到第一、第二和第三端口,以及第五端口输出具有大约100%占空比的开/关控制信号。因此,由反相控制器41输出的信号的波形如图10的(D)所示,其中图10的(D)示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反相控制器41将大约130mA的电流输出到面光源,以及第五端口输出95%以上的占空比。
对于图10的(A)~(D),占空比不限于上述范围。如果施加到面光源的电流高,则占空比变得较低。同时,如果施加到面光源的电流低,则占空比变得较高。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面光源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具有下列优点。
为了在初始驱动面光源时稳定亮度,将电流和电压增加到预定等级,从而缩短了稳定亮度的时间。
此外,除了用于正常操作的电流范围以外,反相控制器通过输出不同的驱动脉冲来基于确定的温度和工作状态以输出与操作电流有关的不同范围,从而改善面光源的工作特性。
面光源的工作电流范围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工作模式而变化,从而,改善面光源的驱动电路的低温启动和驱动特性。
此外,施加到比较器的输入端口的电压在固定范围内有规律地改变,所以可以防止由灯中的快速电流变化导致的不稳定的亮度。为了在提高电流后稳定保持亮度,将具有类似于预定频率的PWM波形形状的脉冲施加预定时间,从而电流和电压线性减少以改善亮度稳定特性。
虽然大电流被强制施加到面光源以减少稳定亮度的时间并改善低温启动特性,但是可以通过缩短施加大电流的时间来降低功耗(W)。在这一方面,可以将根据本发明的面光源应用于各种产品。
很显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条件下,可以对本发明做各种修改和改变。因此,本发明旨在覆盖在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提供的本发明的修改和改变。

Claims (19)

1.一种面光源驱动电路,包括:
反相控制器,用于反馈施加到所述面光源的电流,并将反馈电流与预设参考值进行比较以控制施加到所述面光源的所述电流;
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面光源的工作温度;以及
驱动状态确定控制器,用于基于在所述温度传感器中检测到的温度来确定所述面光源的工作模式,并根据所述面光源的所述工作模式来改变输入到所述反相控制器的所述反馈电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中,所述工作模式包括:用于低温驱动的触发模式、用于稳定亮度的预热模式、以及用于正常状态驱动的正常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还包括:
分流器,用于对所述反馈电流进行分流,并将分流后的电流输出到所述反相控制器;以及
至少两个电流开关,用于在所述驱动状态确定控制器的控制下限制被所述分流器分流并被施加给所述反相控制器的电流的等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电路,其中所述至少两个电流开关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电流开关,由二极管和电阻器构成;以及
第二电流开关,由二极管、电阻器和电容器构成,用于防止反馈电流的快速变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电路,其中,所述电流开关的各个电阻器具有不同的电阻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中,所述反相控制器包括差分放大器,用于放大输入到反相端(-)的所述反馈电流与输入到非反相端(+)的所述参考值之间的差。
7.一种面光源驱动电路,包括:
反相控制器,用于反馈施加到所述面光源的电流,并将反馈电流与预设参考值进行比较,以控制施加到所述面光源的所述电流;
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面光源的工作温度;以及
驱动状态确定控制器,用于基于在所述温度传感器中检测到的温度来确定所述面光源的工作模式、根据所述面光源的所述工作模式来改变输入到所述反相控制器的所述反馈电流、并通过基于改变后的反馈电流改变占空比来输出开/关信号以控制所述反相控制器的工作时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驱动电路,还包括:
分流器,用于对所述反馈电流进行分流,并将分流后的电流输出到所述反相控制器;以及
至少两个电流开关,用于在所述驱动状态确定控制器的控制下,限制被所述分流器分流并被施加到所述反相控制器的电流的等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驱动电路,其中,所述至少两个电流开关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电流开关,由二极管和电阻器构成;以及
第二电流开关,由二极管、电阻器和电容器构成,用于防止反馈电流的快速变化。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驱动电路,其中,所述电流开关的各个电阻器具有不同的电阻值。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驱动电路,其中,所述反相控制器包括差分放大器,用于放大输入到反相端(-)的所述反馈电流与输入到非反相端(+)的所述参考值之间的差。
12.一种驱动面光源的方法,所述面光源包括:反相控制器,用于控制施加到所述面光源的电流;以及驱动状态确定控制器,用于基于工作温度来确定所述面光源的工作模式,以及用于改变输出到所述反相控制器的电流,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所述面光源的所述工作温度;
根据所检测到的工作温度来确定所述面光源的所述工作模式;以及
基于所确定的工作模式来输出所述反相控制器的输出电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工作模式包括:
触发模式,用于在所述面光源的所述工作温度处于低于室温的低温范围内时,将大电流施加到所述面光源;
预热模式,用于在所述面光源的所述工作温度处于所述室温范围内时,将小于所述触发模式的电流的电流施加到所述面光源,以稳定亮度;以及
正常模式,用于在所述面光源的所述工作温度高于所述室温范围时,基于所述面光源的反馈电流来驱动所述面光源。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面光源的所述工作温度在1℃和40℃之间的情况下,执行所述预热模式,在所述面光源的所述工作温度低于1℃的情况下,执行所述触发模式,以及在所述面光源的所述工作温度高于所述室温的情况下,执行所述正常模式。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用于所述预热模式的所述工作温度的等级细分为:15℃<所述工作温度≤40℃的第一等级,以及1℃≤所述工作温度≤15℃的第二等级,并且所述第一等级和所述第二等级具有不同的处理时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面光源的所述工作温度低于1℃的情况下,首先执行所述触发模式,然后执行所述预热模式。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面光源的所述工作温度高于所述室温的情况下,通过施加预热脉冲预设的一段时间来执行所述正常模式,而不执行所述预热模式。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施加所述预热脉冲1秒钟。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施加到所述面光源的所述电流高的情况下,占空比较低,以及在施加到所述面光源的所述电流低的情况下,所述占空比较高,以降低功耗。
CN2007101260190A 2006-11-08 2007-06-29 面光源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788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60109924 2006-11-08
KR1020060109924A KR100875319B1 (ko) 2006-01-26 2006-11-08 면발광 소자의 구동 회로 및 구동 방법
KR10-2006-0109924 2006-11-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78880A true CN101178880A (zh) 2008-05-14
CN101178880B CN101178880B (zh) 2013-01-02

Family

ID=388823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26019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78880B (zh) 2006-11-08 2007-06-29 面光源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538498B2 (zh)
EP (1) EP1926351B1 (zh)
JP (1) JP4637877B2 (zh)
CN (1) CN101178880B (zh)
TW (1) TWI432826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76149A (zh) * 2010-11-15 2011-05-25 凹凸电子(武汉)有限公司 光源驱动电路及控制光源亮度的控制器和方法
CN102388675A (zh) * 2009-03-25 2012-03-21 美国消毒公司 具有发光输出线性变化功能的光控制方法
CN108337772A (zh) * 2017-01-20 2018-07-27 阿自倍尔株式会社 投光电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106897A1 (en) * 2009-03-18 2010-09-23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ghting device
WO2019017959A1 (en) 2017-07-21 2019-01-2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BACKLIGHTS IN THE INACTIVE STATE
RU197089U1 (ru) * 2019-10-08 2020-03-30 Владимир Анисимович Романов Паровая, с горячей водой и генерацией пара лазерным источником тепла, ракета Романова
RU196394U1 (ru) * 2019-10-21 2020-02-27 Владимир Анисимович Романов Паровой двигатель - аккумулятор Романова для космических аппаратов
TWI721808B (zh) * 2020-03-04 2021-03-11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亮度補償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29876B2 (ja) * 1989-11-30 1998-12-02 株式会社アイ・ライティング・システム 放電灯点灯装置
DE4320682C1 (de) 1993-06-22 1995-01-26 Siemens Ag Verfahren und Schaltungsanordnung zur Regelung der Beleuchtung eines Raumes
US5414325A (en) * 1994-04-13 1995-05-09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Gas discharge lamp ballast circuit with automatically calibrated light feedback control
CA2216908A1 (en) * 1995-03-29 1996-10-03 Russell T. Stebbin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rect current pulsed ionization lighting
KR20020017358A (ko) 2000-08-30 2002-03-07 강웅현 액정표시기 백 라이트 인버터 구동 장치
US7084583B2 (en) * 2001-06-25 2006-08-01 Mirae Corporation External electrode fluorescent lamp, back light unit using the external electrode fluorescent lamp, LCD back light equipment using the back light unit and driving device thereof
JP2004193376A (ja) * 2002-12-12 2004-07-08 Fuji Xerox Co Ltd 発光素子駆動装置
KR100953429B1 (ko) * 2003-08-11 2010-04-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램프 구동 방법 및 그 장치와, 이를 갖는 백라이트어셈블리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US7183727B2 (en) 2003-09-23 2007-02-27 Microsemi Corporation Optical and temperature feedbacks to control display brightness
US7675250B2 (en) * 2003-11-12 2010-03-09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Thermal protection for lamp ballasts
KR100629510B1 (ko) 2004-01-29 2006-09-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인버터 시스템 및 그 시동 제어 방법
KR101000458B1 (ko) * 2004-02-13 2010-12-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면광원 장치 및 이를 갖는 액정표시장치
KR101133755B1 (ko) * 2004-07-22 2012-04-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용 광원의 구동 장치
TW200803628A (en) * 2006-06-30 2008-01-01 Innolux Display Corp Lamp current feedback and broken protecting circuit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88675A (zh) * 2009-03-25 2012-03-21 美国消毒公司 具有发光输出线性变化功能的光控制方法
CN102388675B (zh) * 2009-03-25 2014-02-26 美国消毒公司 具有发光输出线性变化功能的光控制方法
CN102076149A (zh) * 2010-11-15 2011-05-25 凹凸电子(武汉)有限公司 光源驱动电路及控制光源亮度的控制器和方法
US8169160B2 (en) 2010-11-15 2012-05-01 02Micro, Inc Circuits and methods for driving light sources
CN108337772A (zh) * 2017-01-20 2018-07-27 阿自倍尔株式会社 投光电路
CN108337772B (zh) * 2017-01-20 2019-10-15 阿自倍尔株式会社 投光电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8123991A (ja) 2008-05-29
TW200821675A (en) 2008-05-16
TWI432826B (zh) 2014-04-01
EP1926351B1 (en) 2012-12-19
US7538498B2 (en) 2009-05-26
US20080106219A1 (en) 2008-05-08
CN101178880B (zh) 2013-01-02
JP4637877B2 (ja) 2011-02-23
EP1926351A1 (en) 2008-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78880B (zh) 面光源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
US20210090512A1 (en) Method of driving light-source and display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the method
KR101065226B1 (ko) Lcd 백라이트용 디지털 제어 시스템
US7903081B2 (en) Backlight driver,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driving backlight
JP4982137B2 (ja) 温度補償機能を有するled駆動制御回路
EP1912200A2 (en) Driving device of backlight unit,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715134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visual enhancement of luminent devices
US8416180B2 (en) Backlight modulation circuit and method thereof
KR100888782B1 (ko) 발광 장치의 시각 향상 제어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2007022240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qualizing current in a fluorescent lamp array
JP2008027643A (ja) 放電ランプ点灯装置および照明装置
CN101151792B (zh) 交流电源装置
KR100875319B1 (ko) 면발광 소자의 구동 회로 및 구동 방법
JPH09180889A (ja) 冷陰極管点灯装置
KR100919571B1 (ko) 면발광 소자의 구동 회로 및 구동 방법
JP2002117999A (ja) ライト調光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KR101403683B1 (ko) 백라이트 구동방법 및 이를 적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H097789A (ja) 冷陰極蛍光ランプの輝度制御装置
MXPA06005066A (es) Metodo y aparato para controlar el incremento visual de dispositivos de iluminacion
JPH03127490A (ja) 情報端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80704

Address after: Xinyi Road China Daxi Taiwan Taoyuan County town 282

Applicant after: Whole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Co-applicant after: Mirae Corp.

Address before: Chungnam, South Korea

Applicant before: Future Industries Co., Ltd.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MIRAE CORP.

Effective date: 20120906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906

Address after: China Taiwan Taoyuan County

Applicant after: Math Bright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Xinyi Road China Daxi Taiwan Taoyuan County town 282

Applicant before: Math Bright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Mirae Corp.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02

Termination date: 201706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