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76441A - 一种茶毛虫雄成虫的诱捕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茶毛虫雄成虫的诱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76441A
CN101176441A CNA2007103020948A CN200710302094A CN101176441A CN 101176441 A CN101176441 A CN 101176441A CN A2007103020948 A CNA2007103020948 A CN A2007103020948A CN 200710302094 A CN200710302094 A CN 200710302094A CN 101176441 A CN101176441 A CN 1011764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gyplure
class
dimethyl
mo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30209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宝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a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Tea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a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Tea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A20071030209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176441A/zh
Publication of CN1011764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7644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茶毛虫雄成虫的诱捕方法,选用茶毛虫性信息素10,14-二甲基十五碳异丁酸酯为基本组分,与挥发性化合物混合制备成茶毛虫性诱剂,性诱剂中每个组分的含量0.01-2.00mg,将性诱剂与粘胶色板组合制成茶毛虫性诱器,于茶毛虫发蛾盛期诱捕雄蛾,诱捕器板状,下底边与茶梢平齐,诱捕器之间的距离为10~15米。本发明首次联用昆虫信息素与色彩诱捕茶毛虫雄成虫,诱捕率高,减少交尾几率,导致大量卵不能受精,从而压低下代虫口基数。本发明方法使用方便,成本低,可减免施药,无污染,有助于有机茶和无公害茶的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茶毛虫雄成虫的诱捕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一种诱捕茶毛虫的方法,涉及茶毛虫雄成虫的诱捕方法,主要涉及联合使用性诱剂和粘胶色板诱捕茶毛虫雄成虫的方法。
背景技术
茶毛虫Euproctis pseudoconspersa Strand属鳞翅目毒蛾科,为我国茶区常发性害虫。成、幼虫密被毒毛,卵块产于茶丛中下层,也被有毒毛,毒毛触及皮肤引起红肿痒痛,影响田间作业。幼虫咀食茶树芽梢和成叶,严重时啃食树皮,老熟时在根际落叶处1-2寸深的土层中化蛹。长期以来,该害虫通常在山区和半山区危害较重,而有机茶园、有机转换茶园和AA级无公害茶园常建立在山区和半山区。这三类茶园禁用化学农药,而近年来茶毛虫又危害严重。昆虫信息素活性强、无污染。若使用性诱剂大量诱杀雄成虫,减少雌、雄成虫交尾的机会,将使雌成虫产下大量未受精的卵而不能孵化,大幅度减少下代虫口数量。Wakamura等(1994)[1]和赵成华等(1998)[2]先后鉴定出茶毛虫性信息素主要组分为10,14-二甲基十五碳异丁酸酯(10,14-dimethylpentadecylisobutyrate)。戈峰等(2002)[3]用这种单组分性信息素诱芯进行了诱捕雄成虫试验,有一定诱效。
而有些研究表明,有些源于植物的挥发性物质对害虫性信息素有增效作用。若在茶毛虫性信息素中加入能够增效的茶梢挥发物,制出诱效更好的性诱剂,在雌成虫产卵前大量地诱杀雄成虫以减少雌雄成虫交尾机会,致雌成虫产出大量未受精卵,将会压低下代虫口基数。而且,一些昆虫对色彩有一定的趋性,尚未见到茶毛虫成虫对色彩趋性的报道。
若在性信息素中加入增效组分研制出高效性诱剂,再与诱效强的色彩组合,制成茶毛虫高效性信息素诱捕器并付诸实施,将强化对茶毛虫的防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茶毛虫雄成虫的诱捕方法,具体通过以下步骤实现:(1)选用茶毛虫性信息素10,14-二甲基十五碳异丁酸酯为基本组分;(2)选用来自茶梢的挥发性化合物作为增效剂,与10,14-二甲基十五碳异丁酸酯混合制备茶毛虫性诱剂,性诱剂中每个组分的含量0.01-2.00mg;(3)筛选诱效最强的茶毛虫性诱剂:将4类茶毛虫性诱剂于主要产茶省茶园进行多年试验,筛选出诱效最强的茶毛虫性诱剂;(4)筛选诱效最强的粘胶色板:把3种粘胶色板用于茶园中引诱茶毛虫雄蛾,筛选出一种诱效最强的粘胶色板;(5)将筛选的性诱剂与粘胶色板组合成茶毛虫性诱器,于茶毛虫发蛾盛期诱捕雄蛾,诱捕器板状,下底边与茶梢平齐,诱捕器之间的距离为10~15米。
其中步骤(2)所述的挥发性化合物选用乙酸-Z-3-己烯酯、E-2-己烯醛、Z-3-己烯-1-醇、芳樟醇中的一种或多种,增效剂的组成为:
A类:乙酸-Z-3-己烯酯;
B类:乙酸-Z-3-己烯酯、E-2-己烯醛、Z-3-己烯-1-醇;
C类:乙酸-Z-3-己烯酯、芳樟醇;
D类:芳樟醇。
步骤(2)中性诱剂的组成为:
第1类:10,14-二甲基十五碳异丁酸酯和乙酸-Z-3-己烯酯;
第2类:10,14-二甲基十五碳异丁酸酯、乙酸-Z-3-己烯酯、E-2-己烯醛和Z-3-己烯-1-醇;
第3类:10,14-二甲基十五碳异丁酸酯、乙酸-Z-3-己烯酯和芳樟醇;
第4类:10,14-二甲基十五碳异丁酸酯和芳樟醇。
其中步骤(3)将4类性诱剂注入橡皮头,制成4类性诱剂诱芯,置茶毛虫发蛾盛期诱捕雄蛾,进行筛选。
其中步骤(5)是将第3类性诱剂与芽绿粘胶色板组合成茶毛虫性诱器。同时是在茶毛虫羽化始盛期——盛末期,将性诱器放入茶园诱捕茶毛虫雄成虫。
本发明依据中国科学院编译出版委员会(1957)编撰的精典《色谱》,精确确定色板的色彩。
本发明的优点:
1)首次联用昆虫信息素与色彩诱捕茶毛虫雄成虫,以致大量茶毛虫雄成虫被诱捕,减少交尾几率,导致大量卵不能受精,从而压低下代虫口基数。
2)本发明方法可减免施药,无污染,有助于有机茶和无公害茶的生产。
3)使用方便。
4)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茶毛虫性诱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茶毛虫性诱器的结构
参见图1,性诱器由载有性诱剂的诱芯2和涂上胶粘的色板1组成。诱芯由橡皮制作,类似于一个小瓶盖,未载有信息素的称之为橡皮头。性诱剂的基本组分是10,14-二甲基十五碳异丁酸酯,再分别加入增效剂混合,就形成了本发明的性诱剂。色板包括芽绿、素馨黄和白色3种色彩。
实施例2诱捕茶毛虫雄成虫的方法
(1)用茶毛虫性信息素主要组分10,14-二甲基十五碳异丁酸酯(10,14-dimethylpentadecyl isobutyrate)为基本组分,纯度为色谱纯;
(2)分别选用来自茶梢的挥发性化合物的4类增效剂组分,纯度均为色谱纯,与10,14-二甲基十五碳异丁酸酯组成4类性诱剂,4类增效剂的组分为:
A类:乙酸-Z-3-己烯酯;
B类:乙酸-Z-3-己烯酯、E-2-己烯醛、Z-3-己烯-1-醇;
C类:乙酸-Z-3-己烯酯、芳樟醇;
D类:芳樟醇。
每类性诱剂中10,14-二甲基十五碳异丁酸酯和增效剂的每个组分的含量是0.1-2.00mg。
(3)用无水乙醇浸泡天然橡胶制成的橡皮头24小时以上,晾干。分别将4类性诱剂注入橡皮头,制成4类性诱剂诱芯。在浙江、安徽和重庆等省茶区茶毛虫发蛾盛期诱捕雄蛾,发现诱效最强的是第3类(10,14-二甲基十五碳异丁酸酯,乙酸-Z-3-己烯酯、芳樟醇)。
(4)制作芽绿、素馨黄和白色3种色板,每板长40cm,宽20cm,涂以无色无味的昆虫胶。在茶毛虫发蛾盛期于茶园中诱捕雌雄蛾子,发现芽绿色板的引诱力最强。使用香港美能达公司生产的色彩色差计(color differencemeter),型号CR-331C,色空间选用绝对测量方式(L*a*b*色差系统)。测得:
雪白    L 85~100   a-10~-1     b+5~+15
芽绿    L 70~80    a-35~-45    b+40~+50
素馨黄  L 80~90    a-1~-10     b+60~+70
其中,第1个数值L表示亮度;第2个数值a是色度坐标,“+”表示红成份,“-”表示绿成份;第3个数值b是色度坐标,“+”表示黄成份,“-”表示蓝成份。
(5)将芽绿色板与诱效最强的第3类性诱剂组合,制成茶毛虫性信息素诱捕器。
(6)在发蛾盛期将信息素诱捕器悬挂于茶园诱捕茶毛虫雄成虫,诱捕器下边缘与茶梢平齐,诱捕器之间的距离为8~15米。
实施例3  诱效最强的性诱剂的筛选
在浙江北部、安徽和重庆茶区,茶毛虫1年2代,第1代成虫羽化盛期为6月中旬-7月中旬。2004年6月18日-7月4日在安徽省歙县山区的一片有机茶园中实施诱捕,A-F 6种性诱剂分别载于诱芯上,用于试验,各重复10次,性诱剂组配如下:
A:1mg 10,14-二甲基十五碳异丁酸酯+1 mg乙酸-Z-3-己烯酯
B:1mg 10,14-二甲基十五碳异丁酸酯+1mg乙酸-Z-3-己烯酯+1mg E-2-己烯醛+1mg Z-3-己烯-1-醇
C:1mg 10,14-二甲基十五碳异丁酸酯+1mg乙酸-Z-3-己烯酯+1mg芳樟醇
D:1mg 10,14-二甲基十五碳异丁酸酯+1mg芳樟醇
E:1mg 10,14-二甲基十五碳异丁酸酯
F:空白诱芯,未加信息物质
用直径30cm的水盆中加入清水和少量洗衣粉,深度5cm,中央水面上1cm处悬挂诱芯,逐日记载诱捕的成虫数量。水盆诱捕器间距8m×8m。
实施例4  诱效最强的性诱剂的筛选
2005年10月5-10日在安徽省池州市生态茶园进行诱捕试验,各重复10次,性诱剂组配如下:
A:0.5mg 10,14-二甲基十五碳异丁酸酯+0.5mg乙酸-Z-3-己烯酯
B:0.5mg 10,14-二甲基十五碳异丁酸酯+0.5mg乙酸-Z-3-己烯酯+0.5mgE-2-己烯醛+0.5mg Z-3-己烯-1-醇
C:0.5mg 10,14-二甲基十五碳异丁酸酯+0.5mg乙酸-Z-3-己烯酯+0.5mg芳樟醇
D:0.5mg 10,14-二甲基十五碳异丁酸酯+0.5mg芳樟醇
E:0.5mg 10,14-二甲基十五碳异丁酸酯
F:空白诱芯,未加信息物质
实施例5  诱效最强的性诱剂的筛选
2006年6月23-26日在江苏省句容县山区的一片AA级无公害茶园诱捕,各重复10次,性诱剂组配如下:
A:0.1mg 10,14-二甲基十五碳异丁酸酯+0.1mg乙酸-Z-3-己烯酯
B:0.1mg 10,14-二甲基十五碳异丁酸酯+0.1mg乙酸-Z-3-己烯酯+0.1mgE-2-己烯醛+0.1mg Z-3-己烯-1-醇
C:0.1mg 10,14-二甲基十五碳异丁酸酯+0.1mg乙酸-Z-3-己烯酯+0.1mg芳樟醇
D:0.1mg 10,14-二甲基十五碳异丁酸酯+0.1mg芳樟醇
E:0.1mg 10,14-二甲基十五碳异丁酸酯
F:空白诱芯,未加信息物质
实施例6  诱效最强的性诱剂的筛选
2006年6月21日-7月11日在重庆市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无公害茶园实施诱捕。各重复10次,性诱剂组配如下:
A:0.2mg 10,14-二甲基十五碳异丁酸酯+0.2mg乙酸-Z-3-己烯酯
B:0.2mg 10,14-二甲基十五碳异丁酸酯+0.2mg乙酸-Z-3-己烯酯+0.2mgE-2-己烯醛+0.2mg Z-3-己烯-1-醇
C:0.2mg 10,14-二甲基十五碳异丁酸酯+0.2mg乙酸-Z-3-己烯酯+0.2mg芳樟醇
D:0.2mg 10,14-二甲基十五碳异丁酸酯+0.2mg芳樟醇
E:0.2mg 10,14-二甲基十五碳异丁酸酯
F:空白诱芯,未加信息物质
实施例7
2007年6月20日-7月10日在安徽省敬亭山无公害茶园实施诱捕。各重复10次,性诱剂组配如下:
A:1.0mg 10,14-二甲基十五碳异丁酸酯+2.0mg乙酸-Z-3-己烯酯
B:1.0mg 10,14-二甲基十五碳异丁酸酯+2.0mg乙酸-Z-3-己烯酯+2.0mgE-2-己烯醛+3.0mg Z-3-己烯-1-醇
C:1.0mg 10,14-二甲基十五碳异丁酸酯+2.0mg乙酸-Z-3-己烯酯+2.0mg芳樟醇
D:1.0mg 10,14-二甲基十五碳异丁酸酯+2.0mg芳樟醇
E:1.0mg 10,14-二甲基十五碳异丁酸酯
F:空白诱芯,未加信息物质
试验结果如下:
不同年份、不同地点和不同虫口密度茶园的引诱效果有差别,但性诱剂C诱效最好,性诱剂D次之,其余的性诱剂诱效较差(表1)。而且,性诱剂C、D、B和A都诱到了雌蛾,表明加入植物增效组分后对雌蛾也有一定的引诱作用。
表1 5种性诱剂的每盆诱蛾量
  试验地点   A   B     C     D     E     F
  安徽省歙县安徽省池州江苏省句容重庆市茶叶所安徽省敬亭山   5±2b2±01±01±06±3b   10±3b2±01±02±011±4b     18±5a5±14±14±219±5a     15±5a3±13±13±116±5a     10±5b2±12±02±19±4b     2±1b1±00±00±03±1b
注:第1和第5行中不同的小写字母表示性诱剂之间差异显著
实施例8 诱效最强的粘胶色板的筛选
选用雪白、芽绿和素馨黄3种色板各10个,40cm长,20cm宽,板上附无色无味的昆虫胶,用细铁丝附于1.3m高的小竹竿上,下边与茶梢平齐。于羽化盛期诱捕成虫。色板间距8m×8m。2006年6月21-28日于重庆市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无公害茶园诱捕成虫。
实施例9
同法,2006年6月20-27日于浙江省松阳县赤寿乡试验。逐日记载被诱捕的成虫。
芽绿色板对茶毛虫成虫的诱效最强(表2)。芽绿色板和素馨黄诱到的多为雄蛾,有少数雌蛾。
表2 3种色板的诱蛾总量
  试验地点     雪白     芽绿     素馨黄
  重庆市茶叶所浙江省松阳     66     1816     1312
实施例10附有性诱剂的3种粘胶色板对茶毛虫成虫的引诱效果
选雪白、芽绿和素馨黄3种色板各10个,每色板附上1个载有性诱剂C的诱芯,各组分剂量均为1.0mg。色板附于1.3m高的小竹竿上,按间距8m×8m的间距置于安徽省麻姑山茶场茶园中。试验时间2007年6月20-25日,逐日记载,统计累计数。
2007年6月20-25日在安徽麻姑山茶场使用选雪白、芽绿和素馨黄色板各10个,诱得的茶毛虫雄蛾为21、29和24头。
实施例11  茶毛虫性诱器防效试验
用性诱剂C与实施例8中的芽绿色板组合成茶毛虫性诱器,各组分剂量均为1.0mg,2007年6月15日,在浙江省绍兴御茶村茶业公司选一片约0.5公顷茶毛虫严重发生茶园,1/3作为对照区;2/3作为诱捕区,大约每隔15m放一个性诱器,诱捕第1代雄成虫。7月8日,调查第2代幼虫虫口。与对照区相比,诱捕区减少82%。

Claims (6)

1.一种茶毛虫雄成虫的诱捕方法,通过性诱器完成,其特征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1)选用茶毛虫性信息素10,14-二甲基十五碳异丁酸酯为基本组分;(2)选用挥发性化合物作为增效剂,与10,14-二甲基十五碳异丁酸酯混合制备茶毛虫性诱剂,性诱剂中每个组分的含量0.01-2.00mg;(3)筛选诱效最强的茶毛虫性诱剂:将4类茶毛虫性诱剂于主要产茶省茶园进行多年试验,筛选出诱效最强的茶毛虫性诱剂;(4)筛选诱效最强的粘胶色板:把3种粘胶色板用于茶园中引诱茶毛虫雄蛾,筛选出一种诱效最强的粘胶色板;(5)将性诱剂与粘胶色板组合成茶毛虫性诱器,于茶毛虫发蛾盛期诱捕雄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毛虫雄成虫的诱捕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所述的挥发性化合物选用乙酸-Z-3-己烯酯、E-2-己烯醛、Z-3-己烯-1-醇、芳樟醇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增效剂,选用的4类增效剂组成分别为:
A类:乙酸-Z-3-己烯酯;
B类:乙酸-Z-3-己烯酯、E-2-己烯醛、Z-3-己烯-1-醇;
C类:乙酸-Z-3-己烯酯、芳樟醇;
D类:芳樟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毛虫雄成虫的诱捕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中性诱剂的组成分别为:
第1类:10,14-二甲基十五碳异丁酸酯与乙酸-Z-3-己烯酯混合;
第2类:10,14-二甲基十五碳异丁酸酯与乙酸-Z-3-己烯酯、E-2-己烯醛和Z-3-己烯-1-醇混合;
第3类:10,14-二甲基十五碳异丁酸酯与乙酸-Z-3-己烯酯和芳樟醇混合;
第4类:10,14-二甲基十五碳异丁酸酯与芳樟醇混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毛虫雄成虫的诱捕方法,其特征是:步骤(3)所述的筛选是将步骤(2)中组成的4类性诱剂注入橡皮头,制成4类性诱剂诱芯,置茶毛虫发蛾盛期诱捕雄蛾,进行筛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毛虫雄成虫的诱捕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5)是将权利要求3中第3类性诱剂与芽绿粘胶色板组合成茶毛虫性诱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毛虫雄成虫的诱捕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5)是在茶毛虫羽化始盛期——盛末期,将性诱器放入茶园诱捕茶毛虫雄成虫,诱捕器板状,下底边与茶梢平齐,诱捕器之间的距离为10~15米。
CNA2007103020948A 2007-12-24 2007-12-24 一种茶毛虫雄成虫的诱捕方法 Pending CN10117644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3020948A CN101176441A (zh) 2007-12-24 2007-12-24 一种茶毛虫雄成虫的诱捕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3020948A CN101176441A (zh) 2007-12-24 2007-12-24 一种茶毛虫雄成虫的诱捕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76441A true CN101176441A (zh) 2008-05-14

Family

ID=39402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3020948A Pending CN101176441A (zh) 2007-12-24 2007-12-24 一种茶毛虫雄成虫的诱捕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176441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26388A (zh) * 2012-06-30 2012-10-17 漳州市英格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茶黑毒蛾引诱剂及诱虫色板
CN102885020A (zh) * 2012-09-28 2013-01-23 深圳市嵩姗科技有限公司 林木灭虫器及其灭虫方法
CN103719059A (zh) * 2012-10-11 2014-04-16 昆明英地尔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农作物病虫害物联网预警系统的c类前端机
CN107517965A (zh) * 2017-08-30 2017-12-29 北京市植物保护站 一种八字地老虎诱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1406744A (zh) * 2020-04-29 2020-07-14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一种灰茶尺蠖和茶毛虫通用型性信息素组合物、性诱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438261A (zh) * 2020-11-26 2021-03-05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一种茶黄毒蛾性诱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26388A (zh) * 2012-06-30 2012-10-17 漳州市英格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茶黑毒蛾引诱剂及诱虫色板
CN102885020A (zh) * 2012-09-28 2013-01-23 深圳市嵩姗科技有限公司 林木灭虫器及其灭虫方法
CN103719059A (zh) * 2012-10-11 2014-04-16 昆明英地尔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农作物病虫害物联网预警系统的c类前端机
CN107517965A (zh) * 2017-08-30 2017-12-29 北京市植物保护站 一种八字地老虎诱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7517965B (zh) * 2017-08-30 2022-04-08 北京市植物保护站 一种八字地老虎诱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1406744A (zh) * 2020-04-29 2020-07-14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一种灰茶尺蠖和茶毛虫通用型性信息素组合物、性诱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438261A (zh) * 2020-11-26 2021-03-05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一种茶黄毒蛾性诱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47132B (zh) 一种小菜蛾引诱剂
CN101627757B (zh) 一种暗黑鳃金龟性信息素及性诱剂
CN101816297B (zh) 一种诱捕防治茶尺蠖成虫的方法
CN102283187B (zh) 一种诱捕防治茶蚜的方法
CN101940208A (zh) 一种引诱斜纹夜蛾的性信息素组合物及其诱芯
CN1709068A (zh) 一种松褐天牛引诱剂及其应用
US10104896B2 (en) Combination of biological pesticides
CN101176441A (zh) 一种茶毛虫雄成虫的诱捕方法
CN104521635A (zh) 一种生态环保型有害生物的防治方法
CN105594718A (zh) 一种防治白蚁的药剂的制备方法
CN202211095U (zh) 一种诱集红火蚁感染虫生真菌的装置
CN102812928A (zh) 一种麦蒲螨的繁育方法
CN104522054A (zh) 一种生物源增效复配杀虫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Laborda et al.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biology, natural enemies and chemical control of the invasive Macrohomotoma gladiata (Kuwayama) on urban Ficus microcarpa L. trees in Valencia (SE Spain)
CN105053020B (zh) 樱桃异小杆线虫在防治稻水象甲中的应用
CN104996422A (zh) 一种樟巢螟性诱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1669469B (zh) 芦笋木蠹蛾性诱剂
CN101524066B (zh) 沙柳木蠹蛾性诱剂
Murali-Baskaran et al. Kairomone gel formulations enhance biocontrol efficacy of Trichogramma japonicum Ashmead on rice yellow stem borer, Scirpophaga incertulas Walker
Dong et al. A comparison of flower and grass strips for augmentation of beneficial arthropods in apple orchards
CN105052924A (zh) 柠条尺蠖性诱剂
Tang Olfactory responses of Theocolax elegans (Hymenoptera, Pteromalidae) females to volatile signals derived from host habitats
CN105123766A (zh) 昆虫病原线虫HbSD、其杀虫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228883A (zh) 含有联苯菊酯有效成分的杀螨虫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Do Bae et al. Attractiveness of conspecific stink bugs to adult stink bug-baited traps in soybean field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