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74525A - 用于断路器的远程操作装置的线性致动器 - Google Patents

用于断路器的远程操作装置的线性致动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74525A
CN101174525A CNA2007101999183A CN200710199918A CN101174525A CN 101174525 A CN101174525 A CN 101174525A CN A2007101999183 A CNA2007101999183 A CN A2007101999183A CN 200710199918 A CN200710199918 A CN 200710199918A CN 101174525 A CN101174525 A CN 1011745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manent
mover
pulse motor
magnet type
type lin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9991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74525B (zh
Inventor
铃木健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 Electric FA Components and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 Electric FA Components and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Electric FA Components and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Electric FA Components and System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745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745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745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7452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1/00Details of the protective switches or relays covered by groups H01H73/00 - H01H83/00
    • H01H71/10Operating or release mechanisms
    • H01H71/66Power reset mechanisms
    • H01H71/68Power reset mechanisms actuated by electromagne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3/00Protective overload circuit-breaking switches in which excess current opens the contacts by automatic release of mechanical energy stored by previous operation of a hand reset mechanism
    • H01H73/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7/00Magnets
    • H01F7/06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 H01F7/08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with armatures
    • H01F7/16Rectilinearly-movable arma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54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of the switching device and for which no provision exists elsewhere
    • H01H9/56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of the switching device and for which no provision exists elsewhere for ensuring operation of the switch at a predetermined point in the ac cycl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41/00Propulsion systems in which a rigid body is moved along a path due to dynamo-electric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body and a magnetic field travelling along the path
    • H02K41/02Linear motors; Sectional motors
    • H02K41/03Synchronous motors; Motors moving step by step; Reluctance mo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Breakers (AREA)
  • Driving Mechanisms And Operating Circuits Of Arc-Extinguishing High-Tensi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远程操作装置,其包括具有连接到断路器的手柄的动子的电磁式线性致动器,并根据远程操作命令驱动手柄以将手柄切换至ON、OFF和RESET位置。电磁式线性致动器由永磁型线性脉冲电机构成,每个永磁型线性脉冲电机包括具有布置成一行的多个永磁体的磁场部以及具有三腿型磁轭和缠绕在磁轭的腿上的激励线圈并与磁场部相对的线圈部。在操作过程中,通过顺序地切换励磁模式来控制激励线圈中的电流,并且以步进运动的方式驱动动子,以将断路器的手柄驱动至切换操作过程的端位置。

Description

用于断路器的远程操作装置的线性致动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一种线性致动器。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结合到安装在断路器(诸如模制外壳断路器或接地漏电断路器)上的远程操作装置中的线性致动器,其中线性致动器通过远程控制操作将断路器的手柄驱动至ON、OFF和RESET位置。
背景技术
断路器被用作低压配电系统中的部件,被安装在开关板或控制板上,并且是集中控制系统的构成部件。当断路器与远程操作装置结合使用时,设置外部附属装置,其根据外部命令(电信号)在ON、OFF和RESET位置之间切换断路器的手柄。除了由驱动电机、减速齿轮和进给螺杆构成的传统电机驱动系统之外,目前有一种远程操作装置是已知的并可在市场上买到,在这种远程操作装置中,电磁式线性致动器直接驱动操作手柄。例如,在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第2002-319504号(图1和图6)和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第2006-40665号(图3)中示出了电磁式线性致动器的实例。
现在将参考图6(a)、6(b)、6(c)、7和8来描述上面引用的专利申请中公开的用于断路器的远程操作装置和与远程操作装置结合使用的断路器的构造。
在图6(a)、6(b)和6(c)中,符号1表示断路器(模制外壳断路器),符号1a表示从断路器的壳体1b的盖子向外并向上突出的摇杆式开闭操作手柄,并且符号2表示安装在断路器1的顶部并连接到手柄1a上的远程操作装置。远程操作装置2在壳体3中配备有电磁式线性致动器。线性致动器由导轨4、导轨4所引导和支撑的动子5(将在后面描述动子的细节)和设置在动子的移动路径两侧上的一对定子构成,每个定子由E形磁轭6a和缠绕在磁轭6a上的激励线圈6b构成。在远程操作装置2安装在断路器1上的配置中,断路器的操作手柄1a与形成在动子5底面上的凹形结构嵌合并连接在一起。附图标记7表示设置在动子5上的用于手动操作的手柄,并且附图标记8表示设置在壳体3的顶面上的辅助盖子。
如图7所示,断路器1的手柄1a通过装配肘节链系和肘节弹簧(toggle spring)的开关机构1c连接到主电路触点结构1d的可动接触子。开关机构1c通过闩锁机构连接到过电流脱扣装置1e。当单独使用断路器并且将手柄1a从图7所示的OFF位置移动到ON位置或从ON位置移动到OFF位置时,开关机构1c根据手柄1a的移动进行反向运动(通过肘节弹簧推动肘节链系),以闭合或打开主电路触点。当过电流脱扣装置1e检测到主电路中的过电流并释放闩锁机构时,断路器脱扣以打开主电路触点,并且由于肘节链系和肘节弹簧之间的平衡条件,手柄1a在ON和OFF位置中间的TRIP(脱扣)位置停止,从而指示脱扣动作。为了在脱扣动作之后再次接通主电路触点,将手柄1a再一次从TRIP位置移动到RESET位置以复位闩锁机构,然后将其移动到ON位置以闭合主电路触点。
图8示出了现有技术的电磁式线性致动器的结构。以箭头方向可移动地被引导和支撑的动子5,在与定子6相对的左和右侧表面上具有用于磁场系统的永磁体9。定子6构成由E形磁轭6a和缠绕在磁轭的中心腿上的激励线圈6b组成的线圈部。永磁体9的长度A(N和S极之间的距离)以及中心腿和磁轭6a的外腿之间的距离B被设置成满足关系B<A<2B。
在上述结构的线性致动器的操作中,当从外部向图6所示的远程操作装置2给出ON或OFF的操作命令,并且根据该命令将励磁电流馈送给线性致动器的激励线圈6b时,对应于励磁电流的方向,在定子6的磁轭6a和动子5的永磁体9之间产生磁性推力。磁性推力沿着导轨4将动子5从一个冲程端移动到另一个冲程端,由此将断路器1的摇杆手柄1a切换到ON或OFF位置。用于检测ON或OFF位置的开关被设置在动子5的移动路径的端位置上。当在断路器1的ON或OFF操作中,动子5到达ON或OFF的端位置时,根据来自供位置检测用的开关的输出信号来停止激励线圈6b的励磁。在不对激励线圈6b进行励磁的状态下,动子5接收来自永磁体9的磁力,并被吸引和保持在对应于ON或OFF位置的端位置。
图9示出了当将具有上述构造的远程操作装置2安装在断路器1(额定值低的模制外壳断路器)上并通过线性致动器将手柄1a驱动至ON、OFF或RESET位置时,推力和负荷的特性的实例。在图9中,横坐标表示相对于手柄1a的中心到ON和OFF方向的冲程(mm),并且纵坐标表示推力(N)(其中+表示在ON方向上的推力,并且-表示在OFF方向上的推力)。特性曲线A、B和C分别表示在断路器的ON操作、OFF操作和RESET操作的过程中从断路器1的手柄1a施加到远程操作装置2的线性致动器上的负荷(主要是来自设置在开关机构中的肘节弹簧的反作用力)。特性曲线D和E表示当分别将ON和OFF方向的励磁电流(直流)馈送给线性致动器的激励线圈6b(图8)时,动子5上的电磁推力。
在这些特性曲线中,由推力=0的横坐标和特性曲线A至E的每个包围的面积表示在每个操作过程中所做的功。为了在ON、OFF和RESET位置之间切换断路器的操作手柄,在切换过程中电磁推力(特性曲线D和E)必须克服操作手柄的负荷(特性曲线A、B和C)。关于这一点,在从ON到OFF切换断路器的手柄的过程中,负荷伴随着手柄运动而增加(特性曲线B),在恰好经过冲程=0的点之后达到峰值,然后由于开关机构的反向动作而突然下降。另一方面,如果在手柄的ON位置处开始激励线圈的励磁,则线性致动器的电磁推力(特性曲线E)在切换过程的前半段中逐渐增加,对动子5进行加速并在动子上施加惯性力。动子5在切换过程的后半段中渡过负荷的峰值点(特性曲线B),并在之后,冲到OFF端位置并完成手柄的OFF操作。
从OFF到ON切换断路器的手柄的过程与上述从ON到OFF的过程几乎相同。在操作过程的后半段中,在开关机构的反向动作下,负荷(特性曲线A)突然下降。线性致动器的动子在该过程开始时接收电磁推力(特性曲线D)而加速,并被施加惯性力,冲到ON端位置以完成断路器的手柄的ON操作。
在断路器的脱扣动作中(其中线性致动器的激励线圈处于没有励磁的状态),连接到操作手柄的线性致动器的动子5受到永磁体9的磁力的吸引并被保持在ON侧。因此,断路器的手柄1a不会像单独使用断路器的情况那样移动到TRIP位置,而是仍然停留在ON位置周围。在断路器的脱扣动作之后为了使用远程操作装置复位开关机构,通过操作线性致动器再一次将手柄移回到ON端位置,然后将其从该ON位置重新朝着OFF位置移动以完成开关机构的复位操作。在该复位操作的过程中,负荷(特性曲线C)在OFF侧的冲程端附近增加以将开关机构的闩锁锚定在闭锁位置。在这点上,在ON位置开始并行进到OFF端位置的动子,可借助于伴随的足够惯性力而克服负荷(特性曲线C)并到达RESET位置。
使用上述的线性致动器切换断路器的手柄的远程操作装置,在操作和功能性能方面具有下述问题。当向激励线圈6b馈送励磁电流时,根据操作命令,在具有图8所示的常规结构的线性致动器中,动子5在接收到电磁推力时立刻从一个端位置移动到另一个端位置。动子5随着行进距离而被加速,并且借助于惯性力,动子5的移动速度增加。另一方面,恰好在先前描述的端位置之前,手柄的负荷(图9)突然下降。因此,到达ON或OFF端位置的手柄与形成在断路器外壳的盖子1b(图7)上的窗框激烈地碰撞。冲击力可能会破坏由树脂制成的手柄。为了解决这种问题,远程操作装置已经在动子的冲程端设置有减震结构,由此吸收手柄的冲击负荷并避免手柄的损坏。然而,这种结构会导致装置增加的复杂性和较高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确保稳定的电磁推力的线性致动器。当在远程操作装置中使用这种线性致动器时,在断路器的手柄的切换操作的整个过程中,手柄在切换过程的端位置处不需要受到过大的冲击负荷,由此展现出稳定的操作和功能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线性致动器包括:第一永磁型线性脉冲电机,其包括第一动子和第一定子;与第一永磁型线性脉冲电机相对布置的第二永磁型线性脉冲电机,其包括第二动子和第二定子;以及连接到第一动子和第二动子的致动器部件。第一永磁型线性脉冲电机和第二永磁型线性脉冲电机均包括:包括多个永磁体的磁场部,所述多个永磁体布置成一行使得相邻磁体具有相反的极性;以及线圈部,其具有三腿型磁轭和缠绕在磁轭的腿上的激励线圈。一个永磁体的长度A和三腿型磁轭的腿间间距B被设置成满足关系(3/3×A)≤B≤(5/3×A),并且最优选地,B=(4/3×A)。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动子包括第一永磁型线性脉冲电机的磁场部,并且第二动子包括第二永磁型线性脉冲电机的磁场部。
可替换地,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动子包括第一永磁型线性脉冲电机的线圈部,并且第二动子包括第二永磁型线性脉冲电机的线圈部。
致动器部件可以包括致动器开口,致动器部件要对其施加力的部件(例如断路器的摇杆式开关)穿过该致动器开口。可替换地,致动器部件本身可以包括手动手柄。
设置控制器以驱动第一永磁型线性电机的线圈部和第二永磁型线性电机的线圈部。控制器控制激励线圈中的电流以从一个步进(step)到下一个步进顺序地切换施加到缠绕在磁轭的腿上的激励线圈上的励磁模式(excitation pattern)。
上述线性致动器可以结合到附连于具有摇杆式手柄的断路器的远程操作装置中,其中线性致动器被连接到摇杆式手柄并将手柄操作至ON、OFF和RESET位置。
控制器控制激励线圈中的电流以从一个步进到下一个步进顺序地改变用于激励线圈的励磁模式。励磁模式确定对将被馈送励磁电流的激励线圈的选择和励磁电流的方向。动子的移动在每个步进中接收手柄的负荷和动子上的动摩擦阻力而稳定,并进行到下一个步进。因此,不可能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对致动器的动子进行连续地加速。即使当手柄到达切换操作的端位置时,手柄也不会接收到来自动子的大的惯性力。而且,由于激励线圈上的励磁模式从一个步进到下一个步进顺序地改变,所以动子上的推力相对均匀,并且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处于高水平。
因此,手柄在切换操作的端位置处停止,而不会接收到过大的冲击力,从而消除了常规装置中手柄损坏的问题。因此,可以安全和平滑地进行手柄的切换操作。远程操作装置不需要设置有减震结构,从而简化了结构并降低了产品成本。
线性脉冲电机的磁场部和线圈部中的一个构成定子,而另一个构成动子,左右对称布置的两个线性脉冲电机的动子被连接到断路器的手柄。因此,除了通过线性脉冲电机获得推力来驱动手柄之外,还抵消了吸引力,每个吸引力作用在一个线性脉冲电机上的动子和定子之间并沿垂直于推力的方向。
附图说明
将参考某些优选实施例和附图来描述本发明,其中:
图1(a)和1(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实例1的远程操作装置的结构,其中图1(a)是安装在断路器上的远程操作装置的外部透视图,并且图1(b)示出了图1(a)中的线性脉冲电机的示意构造;
图2(a)和2(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实例2的远程操作装置的结构,其中图2(a)是安装在断路器上的远程操作装置的外部透视图,并且图2(b)示出了图2(a)中的线性脉冲电机的示意构造;
图3(a)、3(b)和3(c)示出了在图1(a)和1(b)的构造的断路器的手柄的ON操作过程中施加在线性脉冲电机的线圈部上的励磁模式,其中图3(a)、3(b)和3(c)分别是线圈部的线圈1、线圈2和线圈3的时序图;
与图3(a)、3(b)和3(c)中的励磁模式相对应的图4(a)、4(b)和4(c)示出了激励线圈中的励磁电流的方向和流过线圈部和磁场部的磁通路径;
图5示出了对应于图3(a)、3(b)、3(c)的励磁模式的电磁推力的特性曲线,以及断路器的手柄的负荷;
图6(a)、6(b)和6(c)示出了现有技术的远程操作装置的结构,其中图6(a)是断路器和安装在断路器上的远程操作装置的侧视截面图,图6(b)是前视截面图,并且图6(c)是远程操作装置的俯视图;
图7示出了图6(a)、6(b)和6(c)中的断路器的内部结构;
图8示出了用在图6(a)、6(b)和6(c)所示的远程操作装置中的传统电磁式线性致动器的结构;
图9示出了由图8中所示的电磁式线性致动器产生的推力和断路器的负荷的特性曲线;
图10(a)至10(f)示出了在顺序的电流供给模式中,线圈部18和磁场部15之间的相对位置。图10(a)对应于模式#1,图10(b)对应于#2,图10(c)对应于#3,图10(d)对应于#4,图10(e)对应于#5,并且图10(f)对应于#6;以及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励磁模式的表格。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和1(b)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远程操作装置的结构,其中图1(a)是断路器和安装在断路器上的远程操作装置的外部透视图,并且图1(b)示出了构成远程操作装置的永磁型线性脉冲电机的示意构造。该实施例的远程操作装置2设置有左右布置的两个永磁型线性脉冲电机10。远程操作装置2安装在断路器1的外壳的顶部。线性脉冲电机10的定子11固定在断路器的外壳上,并且动子12被连接到断路器的手柄1a。
永磁型线性脉冲电机10包括磁场部15和线圈部18,其中磁场部15包括具有带状结构的基座13和在基座13上布置成一行的多个永磁体14,并且线圈部18包括三腿型磁轭16和缠绕在磁轭16的腿16a、16b和16c上的激励线圈17a(线圈1)、17b(线圈2)和17c(线圈3)。永磁体14是在厚度方向上磁化的具有矩形板形状的磁体。永磁体被布置成使得相邻磁体具有N极或S极的相反极性。永磁体14构成的行与线圈部18相对,在它们之间具有间隙。
在本发明的三腿型磁轭16装置中,为了形成如图4(a)、4(b)和4(c)所示的流过磁轭16的磁通回路,选自于腿16a、16b和16c的其中一对腿必须构成N极和S极。存在六种可能的组合使得腿16a、16b和16c中的两个腿成为N极和S极。图11中所示的表1示出了三腿型磁轭16的腿16a、16b和16c的励磁模式。通过以图3所示的电流供给模式#1至#6,向激励线圈17a(线圈1)、17b(线圈2)和17c(线圈3)施加电流来产生这些励磁模式。在图3中正好有六个电流供给模式#1至#6;模式#7等同于模式#1。在表1中,模式#4、#5和#6类似于模式#1、#2和#3,但具有相反的磁极极性。具体地,模式#4是模式#1的相反的极性激励模式,模式#5是模式#2的相反的模式,并且模式#6是模式#3的相反的模式。图5示出了每个电流供给模式的推力的特性曲线。表1和图3中的模式#1至#6分别对应于图5中的模式“a”至“f”。图5中的推力的特性曲线对称地展现出如同表1中的励磁模式的a-d、b-e和c-f之间的相反关系。
为了在线圈部中的三腿型磁轭16和磁场部中的永磁体14之间顺序地进行相对移动,有必要在连续的励磁模式中反转腿16a、16b和16c中的一个的极性,或者对在先前模式中没有励磁的腿进行励磁。除此之外,与处于某个极性(不是中性极性)的腿相对的永磁体14的极性必须是与该腿的极性相反的极性。
另外,在从模式#1到模式#4的过程中,三腿型磁轭16相对于永磁体14移动距离A,即永磁体14的长度;在从某个模式到随后的模式的过程中,三腿型磁轭16相对于永磁体14移动距离A/3。
图10(a)至10(f)示出了在顺序的电流供给模式中,线圈部18和磁场部15之间的相对位置。图10(a)对应于模式#1,图10(b)对应于#2,图10(c)对应于#3,图10(d)对应于#4,图10(e)对应于#5,并且图10(f)对应于#6。
为了获得有规律的推力,优选的是,在从#1至#4的励磁模式的三个步进的每个步进中,正好行进永磁体14的长度A的1/3。通过在励磁模式的随后步进中移动永磁体长度A的1/3的距离,可以确保图5所示的冲程之间的平衡的推力特性。以规则的间隔在励磁#1和#4之间实施励磁#2和#3,使得以有规律的方式在图5所示的冲程位置处产生推力。
为了在励磁模式的每个连续步进中移动永磁体14的长度A的1/3,腿16a、16b、16c的磁极和与其相对的永磁体14必须在表1的每个励磁模式中处于平衡并满足可以保持磁稳定状态的尺寸关系(参见图10)。对于该状态而言,值B即腿间间距的可允许范围是从3/3×A到5/3×A,并且最优选的B值是4/3×A。
在图1的实施例中,线圈部1 8构成定子11,并且磁场部15构成动子12(致动器部件)。左右布置的两组线性脉冲电机10在内侧设置有磁场部15并在外侧设置有线圈部18。两组磁场部15背对背设置,并与可动框架19(其附连到磁场部15,也构成动子的一部分)的左和右侧组合在一起,如图1(a)所示。可动框架19由导轨(图1(a)中未示出,但等价于图6中的导轨4)引导和支撑,并被嵌合到从断路器1的外壳顶部突出的手柄1a上。线圈部18设置在壳体(图1(a)中未示出,但等价于图6中的壳体3)中,该壳体继而用螺钉固定到断路器1的外壳顶表面上的预定位置。
在将具有上述结构的远程操作装置2安装在断路器1上之后,在手柄1a的ON、OFF和RESET操作中,以常规方式经由控制线路(未示出)向远程操作装置2给出外部操作命令。根据该操作命令,通过馈送线路(未示出)将励磁电流馈送给缠绕在线性脉冲电机10的线圈部18中的激励线圈17a、17b和17c。馈送线路中的励磁电流由外部控制器30(例如,被编程为执行控制操作的通用计算机,专用控制器,微处理器,等等)控制以具有下文中所述的励磁模式,并在线圈部18和磁场部15之间产生电磁推力。电磁推力引起经由可动框架连接到断路器1的手柄1a的动子12的步进运动,并朝着切换操作的端位置驱动手柄1a。
接下来,将详细描述在将断路器1的手柄1a从OFF位置操作到ON位置的情况的实例中,对馈送电流的控制和远程操作装置2的移动操作。图3(a)、3(b)和3(c)的时序图给出了线圈部18的激励线圈的励磁方案。图3(a)、3(b)和3(c)示出了在切换操作的过程中,施加在线圈1(激励线圈17a)、线圈2(激励线圈17b)和线圈3(激励线圈17c)上的励磁电压的时序图。图4(a)、4(b)和4(c)示出了与图3(a)、3(b)、3(c)的励磁模式相对应的在激励线圈中馈送的励磁电流的方向,以及流过磁场部15的永磁体14和线圈部18的磁轭16的磁通路径。
在将断路器1的手柄1a从OFF位置操作到ON位置的情况中,将励磁模式分割成适于操作过程中的移动的步进#1至#7(每个步进具有100ms的持续时间)。在每个步进中,将正或负电压施加到选自于如图3(a)、3(b)和3(c)所示的三个激励线圈(线圈1、线圈2和线圈3)的两个激励线圈上以馈送励磁电流。图4(a)示出了这样的状态(图3(a)、3(b)、3(c)中的步进#2):线圈1没有被励磁,给线圈2施加了正电压,并给线圈3施加了负电压。图4(a)(以及图4(b)和4(c))中的粗箭头表示通过励磁电流的磁通势在磁轭中产生的磁通的方向。图4(b)示出了与(图3(a)、3(b)、3(c)中的步进#3的)励磁模式相对应的状态,在该励磁模式中,给线圈1施加正电压,线圈2没有被励磁,并给线圈3施加负电压。图4(c)示出了与(图3(a)、3(b)、3(c)中的步进#4的)励磁模式相对应的状态,在该励磁模式中,给线圈1施加正电压,给线圈2施加负电压,并且线圈3没有被励磁。
图5示出了与上述励磁模式相对应的由线性脉冲电机产生的推力的特性,以及表示在断路器的ON、OFF和RESET操作过程中,由手柄1a施加在远程操作装置2上的负荷的推力的特性。在图5中,与图9类似,横坐标表示手柄沿着ON或OFF方向的冲程(mm),并且纵坐标表示推力(N)。特性曲线A、B和C分别表示在ON、OFF和RESET操作过程中的负荷(正值表示ON方向的负荷,并且负值表示OFF方向的负荷)。特性曲线“a”至“f”表示分别与图5的插入内容中的励磁模式“a”至“f”相对应的推力(正值表示ON方向的推力,并且负值表示OFF方向的推力)。特性曲线“g”表示在激励线圈的未励磁状态下,作用在磁场部15的永磁体14和线圈部18的磁轭16之间的吸引推力。
接下来,在下面描述线性脉冲电机10的动作。在如图4(a)、4(b)和4(c)所示的线圈部18的磁轭16(定子11)和磁场部15的永磁体14(动子12)之间的相对位置的情形中,用于激励线圈的励磁模式产生如图4(a)、4(b)和4(c)所示的通过磁轭16的腿和永磁体1 4的路径中的磁通Φ的流动。磁通在磁场部15和线圈部18之间产生包括动子12的移动方向上的分量的磁性推力(磁吸引力)。该推力在以箭头F表示的方向上驱动动子12。当线圈部18和磁场部15的相对位置稍微移动到右边时,磁通量分布发生变化,以降低箭头F方向上的推力。附加力,即手柄1a的负荷和动子12上的动摩擦阻力,稳定动子12的移动,以减慢动子。
通过控制(开环控制)激励线圈中的电流,如图3(a)、3(b)和3(c)所示沿着步进顺序地改变励磁模式,动子12在如图4(a)→图4(b)→图4(c)所示的操作过程中,以步进运动的方式移动。由这些励磁模式产生的步进运动是用图5所示的推力的特性曲线表示的;在操作过程中作用在动子上的推力以特性曲线a→b→c→d→e→f的顺序进行切换(切换励磁模式,使得每个特性曲线在两个特性曲线的交叉点处转换为下一特性曲线)。因此,在ON操作的整个过程中获得了相对稳定和大的推力。而且,当动子在操作过程的后半段中经过负荷的峰值点并向端位置移动时,动子的移动稳定并且驱动手柄的推力(特性曲线“a”)减小到几乎为零(N)。
如上所述的动子的驱动动作不会带来常规装置中的如下现象:动子被加速,由此增加了手柄的ON操作过程中的移动速度,并使得手柄在ON端位置处与断路器外壳激烈地碰撞。因此,在本发明中,安全地实现了手柄从OFF位置到ON位置的切换操作,同时确保有足够的电磁推力来克服在ON操作过程中从断路器施加在远程操作装置上的负荷。由于两组线性脉冲电机10左右对称地布置并连接到手柄1a,所以抵消了在垂直于推力的方向上作用在定子11和动子12之间的磁吸引力(因此,垂直的吸引力对推力没有贡献)。因此,可能作用于引导机构上的无用摩擦力被保持在最小。而且,消除了在常规装置中需要用来减缓动子并吸收冲程端处的震动的减震结构,由此简化了装置的结构。
在断路器的OFF操作和RESET操作的情况下,如在上述的ON操作中那样,通过在步进中顺序地改变励磁模式来控制激励线圈中的电流。动子以步进运动方式从ON位置移动到OFF位置或RESET位置,并且安全地进行手柄的切换操作。
尽管上述的实施例采用了在预定的时刻切换励磁模式的开环控制,但是也可以采用闭环控制,在该闭环控制中,设置与永磁体的布置相对应的位置传感器,并使用由传感器检测到的动子的位置信号来切换励磁模式。
图2(a)和2(b)示出了远程操作装置的第二实施例,其中线性脉冲电机的磁场部构成定子并且线圈部构成动子。两个线性脉冲电机10左右排列并安装在断路器1的外壳顶部。线性脉冲电机的线圈部18和磁场部15背靠背布置,线圈部18布置在内侧,并且磁场部15布置在外侧,这与第一实施例的布置相反。磁场部15(该实施例中的定子11)沿着远程操作装置2的外壳20的左右侧壁设置并设置在侧壁的内侧。线圈部18(该实施例中的动子12)以类似于图6所示的布置方式,由一个或多个导轨21引导和支撑并连接到手动手柄7。因此,当手动手柄7附连到线圈部18时,它也构成了动子12的一部分(其构成致动器部件)。在这种构造中,如在第一实施例中那样在操作过程中驱动线圈部18,并且实例2的远程操作装置2可以安全地对断路器1的手柄1a进行ON、OFF和RESET操作。
比较两个实施例之间的相对优点,尽管在手柄操作过程中获得的电磁推力没有不同,但是在第一实施例中线圈部18构成定子11,所以可以以固定的方式布置用于对激励线圈进行励磁的馈送线路以简化配线。而且,在第二实施例中永磁体14必须布置在手柄1a的整个移动冲程上,这需要长磁场部15。相反,第一实施例中的线圈部18设置在手柄1a的冲程的中央,并且可以将磁场部15的必要长度减少为大约第二实施例的一半。
已经参考了本发明的某些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然而,应该理解的是,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有改型和变型。例如,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例具有作为定子的线圈部18和附连到框架19的作为动子的磁场板15,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可以颠倒该布置(类似于第二实施例),使得线圈部18构成连接到框架19的动子,并且磁场板15是定子。类似地,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可以颠倒磁场板15和线圈部18的布置,使得磁场板15连接到手动开关7,并且线圈部18是定子。进一步的改型和变型也是可能的。

Claims (16)

1.一种装置,包括:
第一永磁型线性脉冲电机,其包括第一动子和第一定子;
与所述第一永磁型线性脉冲电机相对布置的第二永磁型线性脉冲电机,其包括第二动子和第二定子;以及
连接到所述第一动子和所述第二动子的致动器部件;
其中,所述第一永磁型线性脉冲电机和所述第二永磁型线性脉冲电机均包括:
包括多个永磁体的磁场部,所述多个永磁体布置成一行使得相邻磁体具有相反的极性;以及
线圈部,其具有三腿型磁轭和缠绕在所述磁轭的腿上的激励线圈;并且
其中,一个永磁体的长度A和所述三腿型磁轭的腿间间距B被设置成满足关系(3/3×A)≤B≤(5/3×A)。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B=(4/3×A)。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动子包括所述第一永磁型线性脉冲电机的所述磁场部,并且所述第二动子包括所述第二永磁型线性脉冲电机的所述磁场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动子包括所述第一永磁型线性脉冲电机的所述线圈部,并且所述第二动子包括所述第二永磁型线性脉冲电机的所述线圈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致动器部件包括致动器开口。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致动器部件包括手动手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永磁型线性电机的所述线圈部和所述第二永磁型线性电机的所述线圈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激励线圈中的电流以从一个步进到下一个步进顺序地切换施加到缠绕在所述磁轭的腿上的所述激励线圈上的励磁模式。
9.一种装置,包括:
断路器,其包括摇杆式手柄;以及
线性致动器,其连接到所述摇杆式手柄;
其中,所述线性致动器包括:
第一永磁型线性脉冲电机,其包括第一动子和第一定子;
与所述第一永磁型线性脉冲电机相对布置的第二永磁型线性脉冲电机,其包括第二动子和第二定子;以及
连接到所述第一动子和所述第二动子并与所述摇杆式手柄接触的致动器部件;
其中,所述第一永磁型线性脉冲电机和所述第二永磁型线性脉冲电机均包括:
包括多个永磁体的磁场部,所述多个永磁体布置成一行使得相邻磁体具有相反的极性;以及
线圈部,其具有三腿型磁轭和缠绕在所述磁轭的腿上的激励线圈;并且
其中,一个永磁体的长度A和所述三腿型磁轭的腿间间距B被设置成满足关系(3/3×A)≤B≤(5/3×A)。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B=(4/3×A)。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动子包括所述第一永磁型线性脉冲电机的所述磁场部,并且所述第二动子包括所述第二永磁型线性脉冲电机的所述磁场部。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动子包括所述第一永磁型线性脉冲电机的所述线圈部,并且所述第二动子包括所述第二永磁型线性脉冲电机的所述线圈部。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致动器部件包括致动器开口,所述摇杆式手柄穿过所述致动器开口。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致动器部件包括手动手柄。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永磁型线性电机的所述线圈部和所述第二永磁型线性电机的所述线圈部。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激励线圈中的电流以从一个步进到下一个步进顺序地切换施加到缠绕在所述磁轭的腿上的所述激励线圈上的励磁模式。
CN2007101999183A 2006-10-31 2007-10-31 用于断路器的远程操作装置的线性致动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745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96067 2006-10-31
JP2006-296067 2006-10-31
JP2006296067 2006-10-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74525A true CN101174525A (zh) 2008-05-07
CN101174525B CN101174525B (zh) 2011-08-10

Family

ID=39422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99918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74525B (zh) 2006-10-31 2007-10-31 用于断路器的远程操作装置的线性致动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671711B2 (zh)
KR (1) KR101287005B1 (zh)
CN (1) CN101174525B (zh)
FR (1) FR2911002B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85983A (zh) * 2008-06-10 2010-03-31 伊顿公司 电动机控制中心子单元断开器的远程操作
CN102946164A (zh) * 2012-10-17 2013-02-27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永磁体和电磁体相互作用的位移驱动装置及其组合
CN103955229A (zh) * 2014-04-10 2014-07-30 上海交通大学 精密可控滑台装置及其组合
CN105390314A (zh) * 2015-10-20 2016-03-09 张浩杰 一种新型带电路检测装置的断路器
CN113574625A (zh) * 2019-03-21 2021-10-29 广东德昌电机有限公司 电子开关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431989B1 (en) * 2010-09-20 2014-09-24 Sécheron SA Electromechanical circuit breaker
US9354422B1 (en) * 2013-07-01 2016-05-31 Ball Aerospace & Technologies Corp. High acceleration actuator
WO2015176734A1 (en) * 2014-05-19 2015-11-26 Abb Technology Ltd High speed limiting electrical switchgear device
JP2016192326A (ja) * 2015-03-31 2016-11-10 株式会社日本自動車部品総合研究所 リレー装置およびリレーシステム
US11894207B2 (en) * 2019-11-12 2024-02-06 Eaton Intelligent Power Limited Smart bus plug remote actuation, monitoring, and control
KR20210149388A (ko) 2020-06-02 2021-12-09 우리산전 주식회사 회로 차단기용 원격조작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52744A (en) * 1996-03-28 1999-09-14 Anoiad Corporation Rotary-linear actuator
US6066998A (en) * 1996-09-12 2000-05-23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agnetic actuator with long travel in one direction
JP4185172B2 (ja) * 1997-06-19 2008-11-26 住友電工ハードメタル株式会社 被覆硬質工具
US6326870B1 (en) * 1999-08-26 2001-12-04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Remote opera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 circuit breaker handle
JP3899941B2 (ja) 2000-07-28 2007-03-28 富士電機機器制御株式会社 電磁式リニアアクチュエータおよび回路しゃ断器のリモート操作装置
JP4230246B2 (ja) * 2002-08-27 2009-02-2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操作装置およびその操作装置を使用した開閉装置
KR100641025B1 (ko) * 2004-02-11 2006-11-06 재단법인서울대학교산학협력재단 전자기력을 이용한 조작기 및 이를 이용한 차단기
JP2006040665A (ja) 2004-07-26 2006-02-09 Fuji Electric Fa Components & Systems Co Ltd 回路遮断器のリモート操作装置
JP4473088B2 (ja) * 2004-10-07 2010-06-02 オークマ株式会社 リニアモータ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85983B (zh) * 2008-06-10 2013-10-23 伊顿公司 电动机控制中心子单元断开器的远程操作
CN101685983A (zh) * 2008-06-10 2010-03-31 伊顿公司 电动机控制中心子单元断开器的远程操作
CN106329815B (zh) * 2012-10-17 2018-11-16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永磁体和电磁体相互作用的位移驱动装置
CN102946164B (zh) * 2012-10-17 2016-12-21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永磁体和电磁体相互作用的位移驱动装置
CN106329815A (zh) * 2012-10-17 2017-01-11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永磁体和电磁体相互作用的位移驱动装置
CN106329814A (zh) * 2012-10-17 2017-01-11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永磁体和电磁体相互作用的位移驱动装置
CN106357045A (zh) * 2012-10-17 2017-01-25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位移驱动装置组合而成的多轴工作运动平台
CN102946164A (zh) * 2012-10-17 2013-02-27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永磁体和电磁体相互作用的位移驱动装置及其组合
CN106357045B (zh) * 2012-10-17 2018-12-18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位移驱动装置组合而成的多轴工作运动平台
CN106329814B (zh) * 2012-10-17 2019-01-25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永磁体和电磁体相互作用的位移驱动装置
CN103955229A (zh) * 2014-04-10 2014-07-30 上海交通大学 精密可控滑台装置及其组合
CN105390314A (zh) * 2015-10-20 2016-03-09 张浩杰 一种新型带电路检测装置的断路器
CN113574625A (zh) * 2019-03-21 2021-10-29 广东德昌电机有限公司 电子开关
CN113574625B (zh) * 2019-03-21 2024-04-26 广东德昌电机有限公司 电子开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80128251A1 (en) 2008-06-05
KR101287005B1 (ko) 2013-07-23
KR20080039311A (ko) 2008-05-07
US7671711B2 (en) 2010-03-02
CN101174525B (zh) 2011-08-10
FR2911002A1 (fr) 2008-07-04
FR2911002B1 (fr) 2011-03-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74525B (zh) 用于断路器的远程操作装置的线性致动器
RU2410783C2 (ru) Электромагнитный исполнительный элемент управления, в частности, для выключателя среднего напряжения
KR100968462B1 (ko) 영구자석을 이용한 조작기 및 그것을 구비하는 구동 장치
US7982567B2 (en) Electromagnetic actuator and switch apparatus equipped with such an electromagnetic actuator
CN103650089B (zh) 电磁操作装置以及使用了该装置的开闭装置
RU2012119507A (ru) Электромагнитный привод с двумя устойчивыми состояниями для средневольтного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ого выключателя
US6674349B1 (en) Opening and/or closing control device, in particular for a switchgear apparatus such as a circuit breaker, and circuit breaker equipped with such a device
KR100958978B1 (ko) 회로 차단기의 리모트 조작 장치
US7482902B2 (en) Linear magnetic drive
AU770846B2 (en) Multipolar electromagnetic switching module
US10707041B2 (en) Switching device for medium voltage electric power distribution installations
CN101447367B (zh) 用于真空断路器的永磁直线推力操动机构
KR20110012272A (ko) 영구자석을 사용한 전자석 조작기 및 그것을 구비하는 구동 장치
CN101459012B (zh) 高压断路器永磁直线电机操动机构
KR100955373B1 (ko) 초전도 소자를 이용한 하이브리드 한류기
JP4357505B2 (ja) 遮断器
US3559119A (en) Circuit breaker
JP2009199978A (ja) 回路遮断器のリモート操作装置
CN201011646Y (zh) 新型调压转换开关
KR101068409B1 (ko) 속도제어기능을 극대화한 전자기력 조작기 및 그것을 구비하는 차단기
CN201332056Y (zh) 一种用于真空断路器的永磁直线推力操动机构
CN108807097B (zh) 操动机构控制方法及分合闸驱动装置以及断路器
KR100625524B1 (ko) 중전압급 차단기용 자석형 조작기
CN201196928Y (zh) 一种高压断路器横向磁场永磁直线电机操动机构
CN113936934B (zh) 一种旋转式双稳态永磁操动机构及其工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FUJI ELECTRIC MACHINE SYSTEM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FUJI ELECTRIC ASSETS MANAGEMENT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090515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90515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Applicant after: FUJI ELECTRIC FA COMPONENTS & SYSTEMS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Fuji electric Asset Management Co.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810

Termination date: 2015103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