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72191A - 一种高层火灾救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层火灾救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72191A
CN101172191A CNA2006100539991A CN200610053999A CN101172191A CN 101172191 A CN101172191 A CN 101172191A CN A2006100539991 A CNA2006100539991 A CN A2006100539991A CN 200610053999 A CN200610053999 A CN 200610053999A CN 101172191 A CN101172191 A CN 1011721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bevel gear
saving equipment
rise fire
r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5399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A20061005399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172191A/zh
Publication of CN1011721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721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层火灾救生装置,包括有外壳、卷筒及与卷筒相连的传动机构组成,所述的卷筒上设置一凹槽,凹槽上卷绕一钢带,钢带的宽度与凹槽相配合,钢带的头部伸出外壳并在其端部设置一环扣;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有蜗轮、蜗杆、锥齿轮和手动摇把,其中的蜗轮与卷筒同轴设置,蜗杆定位于外壳的内侧壁上并与蜗轮啮合,同时在蜗杆的一端设置有一锥齿轮,其通过与另一个锥齿轮的相互啮合实现与摇把的连接。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救生装置体积大、重量重和适用范围小的缺点,其具有传动链短、降速调整方便的特点,打破了传统的设计误区,采用高强度的钢带代替钢索,使整个装置体积小,重量轻,能够满足五十层以上高层建筑及各年龄段人的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高层火灾救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救生装置,特别是一种高层火灾救生装置。
背景技术
为在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下使高层建筑内的人员能够迅速安全逃生,人们设计了多种救生装置,其结构一般都由外壳、卷筒、与卷筒相连的传动机构及可卷绕于卷筒之上的钢索(或绳索)等几部分组成,同时为了达到下降速度可控的目的,一般在卷筒的传动机构上设置有摩擦轮和刹车片,整个装置传动链比较长,结构也很复杂,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故障。而最大的缺点在于不管是那一种救生装置,由于设计上的思维定势,其都采用钢索或绳索,其中以钢索居多,同时在设计上为了保证其强度满足实际需要,钢索直径一般需要达到5~10mm(绳索直径则需要达到15mm以上,比钢索粗),其结果导致卷起来的体积庞大而笨重,致使整个救生装置的体积大和重量重,仅适用于青壮年人群,且只能应对一、二十层的建筑,而对于五十层甚至更高层的建筑来说则就显的无能为力,因此时需要的钢索长度达到150m以上,卷起来的体积和重量都让人无法搬动,更别说是使用,其根本无法应付火灾发生时的紧急状况。另外,在使用中还发现,钢索在卷起来的过程中有可能发生错位故障而卡死不能拉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层火灾救生装置,其采用蜗轮、蜗杆及锥齿轮传动机构,具有传动链短、降速调整方便的特点,同时其打破了传统的设计误区,采用高强度的钢带代替钢索,整个装置体积小,重量轻,能够满足五十层以上高层建筑及各年龄段人的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层火灾救生装置,包括有外壳、卷筒及与卷筒相连的传动机构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卷筒上设置一凹槽,凹槽上卷绕一钢带,钢带的宽度与凹槽相配合,钢带的头部伸出外壳并在其端部设置一环扣。
上述的钢带厚度为0.4~0.8mm。
上述外壳在钢带伸出口部位设置有两导向滚轮。
上述传动机构包括有蜗轮、蜗杆、锥齿轮和手动摇把,其中的蜗轮与卷筒同轴设置,蜗杆定位于外壳的内侧壁上并与蜗轮啮合,同时在蜗杆的一端设置有一锥齿轮,其通过与另一个锥齿轮的相互啮合实现与摇把的连接。
上述外壳上设置一手扶把柄。
上述的外壳后部铰链连接一支架,支架上设置有一坐垫和多条保险带。
上述钢带长度的近似计算公式为 l ≈ ( D 1 + D 2 ) π 2 × ( D 2 - D 1 ) 2 h , 其中的D1为卷筒凹槽直径,D2为钢带卷绕后的直径,h为钢带厚度。
本发明打破了传统设计误区,采用高强度的钢带代替钢索,在使用时,当l=150m(相当于50层楼),D1=0.1m,h=0.0005m时,我们可以计算得出卷绕后的直径D2≈0.29m;当l=300m(相当于100层楼),D1=0.1m,h=0.0005m时,我们可以计算得出卷绕后的直径D2≈0.43m;从中可以看出整个装置的体积很小,同时其重量也很轻,方便了人们的携带与使用,完全能够满足五十层以上等高层建筑及各年龄段人的使用。同时因钢带宽度与凹槽相配合,在其卷绕的时候不会发生错位现象,从而杜绝了卡死故障的发生。此外为了保证钢带传输的顺利流畅,外壳在钢带伸出口部位设置有两导向滚轮。
本发明中的传动结构采用蜗轮、蜗杆及锥齿轮,传动链短,机构简单,降低了故障率,同时因蜗轮和蜗杆之间具有自锁功能,当蜗杆不转动时,蜗轮就会停止运动,从而通过摇把的转动实现对下降速度的适时控制,有利于避免降落时突发的危险事故。
为了方便人们的使用,本发明在外壳后部设置一凹槽,其上铰链连接一支架,支架上设置有一坐垫和多条保险带,在不使用时,整个支架可包裹于外壳表面,对整个装置的体积不会造成任何影响,而当使用时,使支架绕铰接处旋转180°并与外壳的侧面凹槽底部相抵持,此时人们只要坐于坐垫之上并捆上保险带即可,其人性化的设计特别为小孩和老人的使用解决了后顾之忧。
对于高空操作来说,整个装置的平衡显得至关重要,为此本发明在外壳上相对摇把的另一侧设置一手扶把柄,在操作时可一手握住手扶把柄,另一之手转动摇把,使整个救生装置平衡下降。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传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中支架包裹于装置外面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一种高层火灾救生装置,包括有外壳1、卷筒2及与卷筒相连的传动机构3组成。所述卷筒2上设置一凹槽21,凹槽21上卷绕一钢带4,钢带4的头部伸出外壳1并在其端部设置一环扣41,在使用时只要把环扣41与建筑物上的固定卡钩卡合即可,在这里,为保证钢带4输出的顺利流畅,在外壳1上的钢带伸出口部位设置有两导向滚轮51、52。所述钢带4的宽度与凹槽21相配合,使其在卷绕的时候不会发生错位现象,从而杜绝了卡死故障的发生。
为达到实际需要的强度,钢带4厚度取0.4~0.8mm,宽度为10mm左右,同时钢带总长度的近似计算公式为:
l ≈ ( D 1 + D 2 ) π 2 × ( D 2 - D 1 ) 2 h ,
其中的D1为卷筒凹槽直径,D2为钢带卷绕后的直径,h为钢带厚度。
当l=150m(相当于50层楼),D1=0.1m,h=0.0005m时,我们可以计算得出卷绕后的直径D2≈0.29m;当l=300m(相当于100层楼),D1=0.1m,h=0.0005m时,我们可以计算得出卷绕后的直径D2≈0.43m;从中可以看出整个装置的体积很小,同时其重量也很轻,方便了人们的携带与使用,完全能够满足五十层以上等高层建筑及各年龄段人的使用。
如图2所示,传动机构3包括有蜗轮31、蜗杆32、锥齿轮33、34和手动摇把35,其中的蜗轮31与卷筒2同轴设置,蜗杆32定位于外壳1的内侧壁上并与蜗轮31啮合,同时在蜗杆32的一端设置有一锥齿轮33,其通过与另一个锥齿轮34的相互啮合实现与摇把35的连接。整个装置传动链短,机构简单,降低了故障率,同时因蜗轮31和蜗杆32之间具有自锁功能,当蜗杆32不转动时,蜗轮31就会停止运动,从而通过摇把35的转动实现对下降速度的适时控制,省力而且方便,不会因为老人年老体衰或小孩力气小而无法使用,同时也有利于避免降落时的突发危险事故。
为了方便人们的使用,本发明在外壳1后部设置一凹槽15,凹槽15上铰链连接一支架6,支架6上设置有一坐垫61、保险带62和卡扣63,同时在外壳1上也设置有保险带12和卡扣13,在不使用时,整个支架6可包裹于外壳1表面,如图3所示,对整个装置的体积不会造成任何影响,而当使用时,使支架6绕铰接处旋转180°并与外壳1的侧面凹槽底部相抵持,此时人们只要坐于坐垫61之上并捆上保险带62、12即可,其人性化的设计特别为小孩和老人的使用解决了后顾之忧。
另外,对于高空操作来说,整个装置的平衡显得至关重要,为此本发明在外壳1上相对摇把35的另一侧设置一手扶把柄14,在操作时可一手握住手扶把柄14,另一之手转动摇把35,使整个救生装置平衡下降。
本发明不仅适用于各种高层火灾救生之用,同样也可用于平时的高空作业操作,其打破了传统救生装置的设计误区,采用高强度的钢带代替钢索,使整个装置体积小,重量轻,能够满足各年龄段人的使用,同时其传动机构的传动链短,降速调整方便简单,减少了机构故障的发生。

Claims (7)

1.一种高层火灾救生装置,包括有外壳、卷筒及与卷筒相连的传动机构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卷筒上设置一凹槽,凹槽上卷绕一钢带,钢带的宽度与凹槽相配合,钢带的头部伸出外壳并在其端部设置一环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火灾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带厚度为0.4~0.8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火灾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在钢带伸出口部位设置有两导向滚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火灾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有蜗轮、蜗杆、锥齿轮和手动摇把,其中的蜗轮与卷筒同轴设置,蜗杆定位于外壳的内侧壁上并与蜗轮啮合,同时在蜗杆的一端设置有一锥齿轮,其通过与另一个锥齿轮的相互啮合实现与摇把的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火灾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上设置一手扶把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火灾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的外壳后部铰链连接一支架,支架上设置有一坐垫和多条保险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火灾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带长度的近似计算公式为 l ≈ ( D 1 + D 2 ) π 2 × ( D 2 - D 1 ) 2 h , 其中的D1为卷筒凹槽直径,D2为钢带卷绕后的直径,h为钢带厚度。
CNA2006100539991A 2006-10-30 2006-10-30 一种高层火灾救生装置 Pending CN1011721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6100539991A CN101172191A (zh) 2006-10-30 2006-10-30 一种高层火灾救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6100539991A CN101172191A (zh) 2006-10-30 2006-10-30 一种高层火灾救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72191A true CN101172191A (zh) 2008-05-07

Family

ID=394210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100539991A Pending CN101172191A (zh) 2006-10-30 2006-10-30 一种高层火灾救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172191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91135B (zh) * 2008-09-10 2011-05-11 刘四林 高楼逃生器
CN103239812A (zh) * 2013-05-14 2013-08-14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高层建筑逃生装置
CN103861215A (zh) * 2012-12-17 2014-06-18 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逃生装置
CN106621087A (zh) * 2017-02-16 2017-05-10 东北大学 一种高楼缓降器
CN106983962A (zh) * 2016-01-20 2017-07-28 徐晓峰 手摇式自控升降高楼救生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91135B (zh) * 2008-09-10 2011-05-11 刘四林 高楼逃生器
CN103861215A (zh) * 2012-12-17 2014-06-18 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逃生装置
CN103861215B (zh) * 2012-12-17 2017-02-08 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逃生装置
CN103239812A (zh) * 2013-05-14 2013-08-14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高层建筑逃生装置
CN106983962A (zh) * 2016-01-20 2017-07-28 徐晓峰 手摇式自控升降高楼救生装置
CN106621087A (zh) * 2017-02-16 2017-05-10 东北大学 一种高楼缓降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72191A (zh) 一种高层火灾救生装置
US4416430A (en) Load lowering device
CN102600562B (zh) 楼房救生装置
CN110080664A (zh) 一种防火外遮阳一体化窗
CN211169629U (zh) 一种桥梁施工用安全型卷扬机
CN200973923Y (zh) 高楼逃生及高空作业用收放绕绳器
CN101843957B (zh) 一种往复式液压缓降装置
CN200966847Y (zh) 一种高层火灾救生装置
CN201006209Y (zh) 一种手摇式高空作业升降器
CN201123960Y (zh) 高楼救生器
CN104436452A (zh) 一种逃生器
CN101274731B (zh) 一种手摇式高空作业升降器
CN110303104A (zh) 一种用于不同长度电线自动剪裁机械手
CN108283764B (zh) 环楼救援逃生装置
CN210355714U (zh) 一种多人用消防缓降器
CN210138383U (zh) 一种用于缓降装置的绳索缠绕机构
KR20120128338A (ko) 재난용 인명 대피 및 구조장비
CN102302826B (zh) 高楼救生缓降器
CN215756109U (zh) 一种船舶绞车试验台
CN206995618U (zh) 高楼消防逃生机
CN1919375A (zh) 楼房火灾自救器
CN111847180B (zh) 一种自由降落紧急停止的建筑升降机安全防护设备
CN220951025U (zh) 一种新型提升机用传动装置
CN219156374U (zh) 河道水文监测可循环式缆道自动装置
CN218961614U (zh) 一种救援背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