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59677A -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及网络节点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及网络节点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59677A
CN101159677A CNA200710167355XA CN200710167355A CN101159677A CN 101159677 A CN101159677 A CN 101159677A CN A200710167355X A CNA200710167355X A CN A200710167355XA CN 200710167355 A CN200710167355 A CN 200710167355A CN 101159677 A CN101159677 A CN 1011596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notice
link quality
context
sub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6735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91053C (zh
Inventor
王莉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7101673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91053C/zh
Publication of CN1011596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596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9105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91053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及网络节点装置,在链路传输质量持续变差的情况下,通知压缩端直接发送不压缩的完整报文,而当解压端检测到链路传输质量恢复,则通知压缩端恢复发送压缩报文,这样就适当地减少了在链路传输质量持续变差的情况下解压缩端频繁反向地向压缩端发送CONTEXT_STATE报文,降低了反向发送CONTEXT_STATE报文占用网络带宽资源的频率,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链路传输质量持续变差的情况下上下文会话环境失步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及网络节点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及网络节点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下一代网络(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中,很多运营商都存在着传输资源缺乏的情况。例如在IP NGN的业务中,IP/UDP/RTP报文头就有近40字节,而对于好的语音编码算法,实际每个报文中的语音数据一般都小于30字节,这样在用IP承载语音报文时,相对于实际的语音数据,报文头开销太大,传输效率太低。基于上面的情况,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Intemet EngineeringTask Force)开发了一系列RFC标准来解决这个问题。其中RFC2508低速串行链路下IP/UDP/RTP数据包头的压缩(cRTP,Compressing IP/UDP/RTP Headers forLow-Speed Serial Links)的标准,可以将IP/UDP/RTP报文头部由40字节压缩至2~4字节,从而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传输资源问题。
IP通过RTP协议承载话音,其封装结构如图1所示,cRTP协议进行头部的压缩,其基本算法的实现原理和过程为:IP/UDP/RTP头部有一半的字节在整个连接期间保持不变(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UDP源端口号、UDP目的端口号等),尽管每个报文中总有几个字节要发生变化(IP报文的ID,RTP报文的时间戳timestamp等),但报文与报文之间的区别通常却是恒定的,因此二次差分为0。可以在发送一次未压缩头(FULL_HEADER)之后,将未变化的字段从其后的压缩头中剔除,其余的压缩来自于对变化字段进行差分编码以减少长度。通过维护压缩端与解压端共享的未压缩头与一次差分序列,所需通信的便只有二次差分为0的信息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考虑任何信息丢失,解压端在收到一个压缩包后可以通过将一次差分结果叠加到未压缩头来重建原始报文头部。考虑到每条链路需要承载多条语音会话(例如一条2M的E1链路一般要承载200-300条语音会话),IP/UDP/RTP压缩也需要为多个会话上下文(环境)维护状态。每一个会话上下文由五元组,包括: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UDP源端口号、UDP目的端口号以及实时传输协议(RTP,Real-time TransportProtocol)的同步源(SSRC,Synchronization Source)字段定义,在实现时压缩端可以对这些字段使用哈希函数来检索存储的会话上下文列表。压缩包携带一个称为会话上下文标识符或“CID”的小整数来指示该压缩包属于哪个上下文,解压端可以使用这个标识符直接在上下文列表中来进行检索,通常经过压缩后的cRTP报文封装格式如图2所示。
实际应用中,当长距离传输链路或者微波链路的物理链路质量不稳定时,如果压缩后的报文在链路上发生丢包,报文乱序或包被损坏的情况,解压端将无法正确地解压以及更新上下文信息,造成后续的压缩报文在解压缩端被丢弃。针对这种情况,cRTP协议中提供了相应的机制去监测上下文错误并进行修复,即解压缩端向压缩端发送上下文更新请求(CONTEXT_STATE)来修复上下文。由于这种机制只有解压缩失败时才能触发,因此压缩端只有在收到CONTEXT_STATE报文后才能发送FULL_HEADER来更新上下文。
cRTP协议中CONTEXT_STATE报文是一种由解压端发送给压缩端的特殊包,用来传输已经或者可能已经失去同步的会话环境ID(CID,Session Context ID),其格式如图3所示,第一个字节是类型字段,目前只使用了3个值,用来区分8bit的CID、16bit的CID以及TCP压缩三种情况,其中2表示使用16bit的CID。CONTEXT_STATE报文中有一个特殊的标识位I,当I=1时,表示这个会话环境的确是检测到解压缩失败,压缩端收到这个报文,一定要发送FULL_HEADER来更新上下文;而当I=0时,表示会话环境处于咨询状态,即没有检测到解压缩失败,但是考虑到链路状态不稳定,压缩端也可以发送未压缩头。如果解压缩端检测到链路错误时,虽然只发现当前某一个会话环境失步,但是可以在封装的CONTEXT_STATE报文中,把其他会话环境也一起携带上,并将特殊的标识位I置为0,表示压缩端对其他会话环境也可以发送完整报文来更新上下文,虽然其他的会话环境并没有立即检测到上下文失步。
在实际网络应用时,由于长距离传输链路或者微波链路造成的物理链路质量差的状况一般会持续一段时间,而cRTP协议中CONTEXT_STATE报文更新方式,是针对每个解压缩失败的报文的。即解压缩端每检测到一次解压缩失败,即发送CONTEXT_STATE报文,压缩端则每收到一个CONTEXT_STATE报文,即发送一次FULL_HEADER来更新上下文。现有技术可能会出现如下问题:
1.如果链路上承载的会话环境比较多,协议规定一条链路上最多可以承载65535个会话环境,解压缩端可能发送大量的CONTEXT_STATE报文,影响反向链路的其他正常报文传输。虽然cRTP协议中提出了CONTEXT_STATE报文打包发送的方式,即最多可以将256个CONTEXT_STATE报文打包为一个报文。但是在物理链路质量持续比较差的情况下,解压缩端还是将反复发送大量的CONTEXT_STATE报文。
2.压缩端无法感知到报文在链路上传输时的质量状况,因此当收到一个CONTEXT_STATE报文时,发送一次未压缩头FULL_HEADER,然后继续发送压缩报文。这样后续发送的压缩报文如果在链路传输中被丢弃或者发送错误,在解压缩端依然无法正常解压缩,即造成上下文会话环境不同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和网络节点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当物理链路质量持续变差,解压缩端需要反向发送大量的CONTEXT_STATE报文导致占用网络带宽资源,以及由于压缩端不能感知链路当前传输质量变差的情况,即使解压缩端频繁发送CONTEXT_STATE报文依然不能解决上下文会话环境不同步的问题。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包括:
报文接收端检测报文的传输链路质量;
所述报文接收端根据表征传输链路质量的参数确定出所述传输链路质量差时,通知报文发送端发送不压缩的完整报文;
所述报文接收端根据表征传输链路质量的参数确定出所述传输链路质量好时,通知所述发送端发送压缩报文。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包括:
报文发送端接收到报文接收端发送的指示发送不压缩的完整报文的第一通知时,向报文接收端发送不压缩的完整报文;
报文发送端接收到报文接收端发送的指示发送压缩报文的第二通知时,向报文接收端发送压缩报文。
一种网络节点装置,包括:传输链路质量检测单元、通知生成/解析单元和报文发送/接收单元;
所述传输链路质量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报文的传输链路质量;
所述通知生成/解析单元,用于根据传输链路质量生成指示报文发送端发送不压缩的完整报文的第一通知,或指示报文发送端发送压缩报文的第二通知,并将生成的第一通知或第二通知发送给所述报文发送端;还用于解析接收的所述第一通知或第二通知,控制所述报文发送/接收单元;
所述报文发送/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通知生成/解析单元的控制,发送不压缩的完整报文或压缩报文给报文接收端;还用于接收报文发送端发送的不压缩的完整报文或压缩报文并解析。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在链路传输质量持续变差的情况下,通知压缩端不再发送压缩报文,直接发送不压缩的完整报文,而当解压端检测到链路传输质量恢复,则通知压缩端恢复发送压缩报文,这样就减少了在链路传输质量持续变差的情况下解压缩端频繁反向地向压缩端发送大量的CONTEXT_STATE报文,降低了反向发送CONTEXT_STATE报文占用网络带宽资源的频率,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链路传输质量持续变差的情况下上下文会话环境失步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IP通过RTP承载语音的报文封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IP通过RTP承载语音的报文经压缩后封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CONTEXT_STATE报文格式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两个路由器之间进行cRTP压缩和解压缩的过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链路检测方法具体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Router B接收的压缩(或完整)报文的CRC错包率及对应Router A发送压缩(或完整)报文随时间变化坐标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节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节点装置中传输链路质量检测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节点装置中通知生成/解析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节点装置中报文发送/接收单元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加清楚方便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对使用cRTP协议将IP/UDP/RTP报文头压缩功能的网络节点称为压缩端,同时也是报文发送端,相应地,对压缩报文解压缩的网络节点称为解压端,同时也是报文接收端,在实际的网络中,压缩端和解压端是网络中两个对等的节点,并不是绝对区分的,根据压缩报文压缩的和解压缩的情况以及压缩报文发送的具体方向,两端也是可以互换的。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和网络节点装置进行详细的阐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报文传输方法,用于网络中具备cRTP压缩和解压缩功能的两个网络节点之间传输报文,图4是启用了cRTP功能的两个路由器之间进行cRTP协议压缩和解压缩的一个实例,路由器A(Router A)在出接口对报文进行压缩处理,路由器B(Router B)在入接口对接收的报文进行解压缩处理,RouterA向Router B发送压缩报文,并且传输链路质量开始时正常。
下面以这个实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5所示,具体流程如下:
步骤501、在Router B上启用定时检测机制,每间隔相等的时间ΔT进行一次检测,在每个检测时刻检测从上一次检测时刻到本次检测时刻之间,Router B具备cRTP功能的入接口上接收的压缩报文的循环冗余校验(CRC,CyclicalRedundancy Check)错包的累计数量,用这个CRC错包的数量值除以时长ΔT,就得到错包率;
为了说明简便,设定两次检测时刻的间隔时间ΔT为1秒,这样,错包率即等于在一个检测周期内CRC错包的实际累计数量,具体来说,从计时的0时刻开始,在1秒内,接收的压缩报文每发生一个CRC错包便累加一次,直至达到第一检测时刻T1,这样,在第一检测时刻T1的检测结果就是从开始计时的0时刻到第一检测时刻T1这1秒内,Router B接收的压缩报文CRC错包的累计数量,然后进入下一个周期,相应的,当时间推移到第二检测时刻T2,T2时刻检测的结果是从T1到T2这1秒内Router B接收压缩报文的CRC错包累计的数量,依次类推,不断进行下一检测时刻的检测;
在从开始到每个检测时刻的间隔内,Router B按照现有cRTP协议中规定的处理方法,每发生一个CRC错包即发送一次对应的CONTEXT_STATE报文给Router A,Router A根据收到的CONTEXT_STATE报文,发送一次对应的FULL_HEADER来更新上下文,直至某一检测时刻Router B判断其检测结果大于设定的阈值;
步骤502、Router B同时在每个检测时刻判断检测的结果,即Router B接收报文的CRC错包率(本实施例中即等于当前检测时刻与上一次检测时刻间隔的1秒时间内的CRC的错包数量)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阈值;
如果Router B判断本次检测的结果小于等于预先设定的阈值,则执行步骤503;反之,如果Router B判断本次检测的结果大于预先设定的阈值,执行步骤504;
在上述判断步骤中,也可以在检测结果等于预先设定的阈值的情况下,执行步骤504,即当判断本次检测结果小于预先设定的阈值时,执行步骤503,反之,当判断本次检测的结果大于等于预先设定的阈值时,执行步骤504;为了说明的简便,以下仅以前一种的判断标准为例对后续步骤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步骤503、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如果Router B在每个检测时刻对其检测的结果进行判断,如果其检测的结果小于等于设定的阈值,则压缩端和解压端依然按照现有cRTP协议中规定的处理方法来更新上下文,直至下一个检测时刻的到来,再次判断,直至某一检测时刻判断其检测的结果大于设定的阈值,则执行步骤504;
步骤504、如果在某一检测时刻,Router B判断其检测的结果大于设定的阈值,表示当前链路传输质量差,RouterB立即将本端的所有的会话环境均置为无效状态,即从此时起,Router B上将只能处理不压缩的完整报文(未压缩头FULL_HEADER或者不压缩的普通IP报文),不再处理压缩报文,如果收到压缩报文,则直接丢弃;同时Router B通知Router A持续发送不压缩的完整报文;
Router B可以通过发送扩展的CONTEXT_STATE报文的方式,来通知Router A持续发送不压缩的完整报文。该扩展的CONTEXT_STATE报文通过对现有的CONTEXT_STATE报文的类型字段进行扩展生成,除了现有的3个值之外,定义一个新的类型字段的值,比如“4”(其取值范围可以是0至255中排除目前使用的“1”、“2”、“3”三个值之外任意整数,在此取用了“4”),该类型字段“4”表示需要Router A后续发送不压缩的完整报文,并且为了说明方便,称呼类型字段为“4”的扩展的CONTEXT_STATE报文为第一报文;
步骤505、当Router A接收到Router B发送的第一报文后,将Router A本端所有的会话环境持续地置为无效,并从此时起,Router A只向Router B发送不压缩的完整报文,不再发送压缩报文,同时继续执行步骤506;
当然也可能出现以下情况,在Router B发送第一报文后,而该通知消息或者第一报文还未到达RouterA的这一段时延之内,RouterA会继续发送压缩报文至Router B,因为此时Router B已经将所有的会话环境均置为无效状态,所以Router B会将这些压缩报文直接丢弃;
步骤506、Router B继续进行定时检测,判断其在单位时间内接收的报文CRC错包是否超过了预先设定的阈值;如果在Router A向Router B发送不压缩的完整报文之后的某一检测时刻,Router B判断其检测的结果大于预先设定的阈值,则执行步骤507,若否,执行步骤508;
步骤507、如果Router B维持当前状态不变,Router A持续向Router B发送不压缩的完整报文;
步骤508、如果某一时刻Router B判断其检测结果小于等于预先设定的阈值,表示当前链路传输质量好转,Router B将本端所有的会话环境均设置为有效状态,即从此时起,Router B上可以处理压缩报文,同时Router B通知RouterA恢复发送压缩报文;
同样的,Router B通知RouterA持续发送完整报文可以通过向RouterA发送扩展的CONTEXT_STATE报文的方式,该扩展的CONTEXT_STATE报文通过对现有的类型字段进行扩展生成,定义一个新的类型字段的值,比如“5”(其取值范围可以是0至255中排除目前使用的“1”、“2”、“3”三个值之外任意整数,且必须与步骤504中的值不同,在此取用了“5”),该类型字段“5”表示链路质量已经好转,需要RouterA后续发送压缩报文,为了说明简便,称呼类型字段为“5”的扩展的CONTEXT_STATE报文为第二报文;
步骤509、RouterA接收到Router B发送的第二报文后,将RouterA本端所有的会话环境全部置为有效,即从此时起,RouterA恢复向Router B发送压缩报文;
当然也可能出现以下情况,在Router B发送第二报文后,而该第二报文还未到达Router A的这一段时延之内,Router A会继续发送完整报文至Router B,由于Router B端此时所有的会话环境全部为有效状态,Router B依然能够正常处理完整报文,而不是将其丢弃;
当Router A恢复向Router B发送压缩报文后,在后续的定时检测的周期中,继续执行上述步骤502,判断单位时间内其入接口接收的压缩报文CRC错包的数量是否超出了设定的阈值。
如图6所示,上面的坐标说明了Router B上接收的压缩(或完整)报文的CRC错包率与时间变化的对应关系,其中Router B上接收的压缩(或完整)报文CRC错包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黑色加粗线)中的两个虚线部分表示部分省略的CRC错包率变化曲线,分别在设定的阈值之上以及在设定的阈值之下。上面的坐标从计时的0时刻开始,经历检测时刻T1、T2、T3,每次检测到的错包率都小于设定阈值,直至T4检测时刻检测结果大于设定的阈值,则Router B向Router A发送第一报文,然后随着Router B接收完整报文的CRC错包率上升一段时间后又下降(在设定的阈值以上),直至检测时刻Tn(n为大于4的整数),在Tn时刻检测的结果达到了设定的阈值或在阈值以下,则Router B向Router A发送第二报文;
对应地,下面的坐标说明了在上述对应的时间内Router A向Router B发送压缩报文还是完整报文;在T4检测时刻之前,Router A向Router B发送压缩报文,在T4至Tn时刻之间,RouterA向Router B发送不压缩的完整报文,在Tn时刻以后,因为其接收的压缩报文的CRC错包率又恢复至设定的阈值或该设定阈值以下,Router A恢复向Router B发送压缩报文。
当然,接收端Router B检测传输链路质量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检测及判断单位时间内接收报文的CRC错包的数量是否大于设定的阈值,采用其他方式,例如检测并判断单位时间内CRC错包数量占该单位时段内传输报文总数量的比率是否大于设定的阈值等,也可以同样达到对传输链路质量好和差的判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节点装置,如图7所示,包括:传输链路质量检测单元701、通知生成/解析单元702和报文发送/接收单元703;其中:
传输链路质量检测单元701,用于检测报文的传输链路质量;
通知生成/解析单元702,用于根据传输链路质量生成指示报文发送端发送不压缩的完整报文的第一通知,或指示报文发送端发送压缩报文的第二通知,并将生成的第一通知或第二通知发送给报文发送端;还用于解析接收的第一通知或第二通知,控制报文发送/接收单元703;
报文发送/接收单元703,用于接收通知生成/解析单元702的控制,发送不压缩的完整报文或压缩报文给报文接收端;还用于接收报文发送端发送的不压缩的完整报文或压缩报文并解析。
上述的网络节点装置还包括:会话环境状态更改单元704;
当通知生成/解析单元702生成第一通知或第二通知,以及接收到第一通知或第二通知后,会话环境状态更改单元704当前的会话环境状态从有效状态更改为无效状态,或者从无效状态更改为有效状态。
上述的网络节点装置中,传输链路质量检测单元包括检测子单元801和确定子单元802;如图8所示,其中
检测子单元801,用于计算接收的报文的错包率;
确定子单元802,用于将错包率与设定的阈值比较,当错包率大于或大于等于设定的阈值时,确定报文的传输链路质量差;当错包率小于等于或小于设定的阈值时,确定报文的传输链路质量好。
上述的网络节点装置中,通知生成/解析单元包括第一通知生成/发送子单元、第二通知生成/发送子单元和通知解析子单元;如图9所示,其中:
第一通知生成/发送子单元901,用于确定子单元确定出传输链路质量差时,生成指示报文发送端发送不压缩的完整报文的第一通知并发送给报文发送端;
第二通知生成/发送子单元902,用于确定子单元确定出传输链路质量好时,生成指示报文发送端发送压缩报文的第二通知并发送给报文发送端;
通知解析子单元903,用于解析接收的第一通知或第二通知,分别向报文发送/接收单元发送第一控制信令或第二控制信令。
上述的网络节点装置中,报文发送/接收单元包含第一发送子单元、第二发送子单元和接收子单元;如图10所示,其中:
第一发送子单元101,用于接收第一控制信令,发送不压缩的完整报文给报文接收端;
第二发送子单元102,用于接收第二控制信令,发送压缩报文给报文接收端;
接收子单元103,用于接收报文发送端发送的不压缩的完整报文或压缩报文并解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及网络节点装置,在链路传输质量持续变差的情况下,通过采用解压缩端发送扩展的CONTEXT_STATE报文(第一报文)方式通知压缩端不再发送压缩报文,而直接发送完整报文,而当解压端检测到链路传输质量恢复,则发送另一种扩展的CONTEXT_STATE报文(第二报文)通知压缩端恢复发送压缩报文,这样就适当地减少了在链路传输质量持续变差的情况下解压缩端频繁地向压缩端发送大量的CONTEXT_STATE报文,占用了带宽资源,同时还依然不能解决上下文会话环境失步的问题。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5)

1.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报文接收端检测报文的传输链路质量;
所述报文接收端根据表征传输链路质量的参数确定出所述传输链路质量差时,通知报文发送端发送不压缩的完整报文;
所述报文接收端根据表征传输链路质量的参数确定出所述传输链路质量好时,通知所述发送端发送压缩报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报文接收端根据表征传输链路质量的参数确定出所述传输链路质量由好变差时,通知所述报文发送端发送不压缩的完整报文;
所述报文接收端根据表征传输链路质量的参数确定出所述传输链路质量由差变好时,通知所述报文发送端发送压缩报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报文接收端检测报文的传输链路质量,具体包括:所述报文接收端计算接收报文的错包率;
所述确定出传输链路质量差或好,具体包括:将所述错包率与设定的阈值比较;当所述错包率大于设定的阈值时,确定所述报文的传输链路质量差;当所述错包率小于等于设定的阈值时,确定所述报文的传输链路质量好;或
当所述错包率大于等于设定的阈值时,确定所述报文的传输链路质量差;当所述错包率小于设定的阈值时,确定所述报文的传输链路质量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报文接收端计算接收的报文的错包率,具体包括:
统计一段时间内接收的报文的循环冗余校验码CRC错包的数量,用所述CRC错包的数量除以本次统计时长,计算出接收的报文的错包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报文接收端确定出报文的传输链路质量差时,所述报文接收端将本端会话环境更改为无效状态,只接收所述不压缩的完整报文;
当所述报文接收端确定出报文的传输链路质量好时,所述报文接收端将本端会话环境更改为有效状态,接收所述压缩报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报文接收端通知所述报文发送端发送不压缩的完整报文,具体包括:
向所述报文发送端发送第一报文;所述第一报文中至少包含指示传输链路质量差的第一类型字段。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报文接收端通知所述报文发送端发送压缩报文,具体包括:
向所述报文发送端发送第二报文,所述第二报文中至少包含指示传输链路质量好的第二类型字段。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报文或所述第二报文通过对CONTEXT_STATE报文的类型字段进行扩展生成,所述第一类型字段和第二类型字段的取值为0、4至255中任一个整数,且所述第一类型字段和第二类型字段的取值不同。
9.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报文发送端接收到报文接收端发送的指示发送不压缩的完整报文的第一通知时,向报文接收端发送不压缩的完整报文;
报文发送端接收到报文接收端发送的指示发送压缩报文的第二通知时,向报文接收端发送压缩报文。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报文发送端接收到所述第一通知后,更改本端会话环境为无效状态;
当所述报文发送端接收到所述第二通知后,更改本端会话环境为有效状态。
11.一种网络节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输链路质量检测单元、通知生成/解析单元和报文发送/接收单元;
所述传输链路质量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报文的传输链路质量;
所述通知生成/解析单元,用于根据传输链路质量生成指示报文发送端发送不压缩的完整报文的第一通知,或指示报文发送端发送压缩报文的第二通知,并将生成的第一通知或第二通知发送给所述报文发送端;解析接收的所述第一通知或第二通知,控制所述报文发送/接收单元;
所述报文发送/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通知生成/解析单元的控制,发送不压缩的完整报文或压缩报文给报文接收端;接收报文发送端发送的不压缩的完整报文或压缩报文并解析。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链路质量检测单元包括检测子单元和确定子单元;其中
所述检测子单元,用于计算接收的报文的错包率;
所述确定子单元,用于将所述错包率与设定的阈值比较,当所述错包率大于设定的阈值时,确定所述报文的传输链路质量差;当所述错包率小于等于设定的阈值时,确定所述报文的传输链路质量好;或
当所述错包率大于等于设定的阈值时,确定所述报文的传输链路质量差;当所述错包率小于设定的阈值时,确定所述报文的传输链路质量好。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知生成/解析单元包括第一通知生成/发送子单元、第二通知生成/发送子单元和通知解析子单元;
所述第一通知生成/发送子单元,用于所述确定子单元确定出传输链路质量差时,生成指示报文发送端发送不压缩的完整报文的第一通知并发送给所述报文发送端;
所述第二通知生成/发送子单元,用于所述确定子单元确定出传输链路质量好时,生成指示报文发送端发送压缩报文的第二通知并发送给所述报文发送端;
所述通知解析子单元,用于解析接收的所述第一通知或第二通知,分别向所述报文发送/接收单元发送第一控制信令或第二控制信令。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文发送/接收单元包含第一发送子单元、第二发送子单元和接收子单元;
所述第一发送子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控制信令,发送不压缩的完整报文给报文接收端;
所述第二发送子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控制信令,发送压缩报文给报文接收端;
所述接收子单元,用于接收报文发送端发送的不压缩的完整报文或压缩报文并解析。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会话环境状态更改单元;
当所述通知生成/解析单元生成所述第一通知或第二通知,以及接收到所述第一通知或第二通知后,所述会话环境状态更改单元将当前的会话环境状态从有效状态更改为无效状态,或者从无效状态更改为有效状态。
CN200710167355A 2007-10-25 2007-10-25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及网络节点装置 Active CN100591053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67355A CN100591053C (zh) 2007-10-25 2007-10-25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及网络节点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67355A CN100591053C (zh) 2007-10-25 2007-10-25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及网络节点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59677A true CN101159677A (zh) 2008-04-09
CN100591053C CN100591053C (zh) 2010-02-17

Family

ID=393076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67355A Active CN100591053C (zh) 2007-10-25 2007-10-25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及网络节点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91053C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105527A1 (zh) * 2009-03-17 2010-09-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压缩实时协议的优化方法和装置
CN101388761B (zh) * 2008-09-12 2011-04-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会话同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746930A (zh) * 2014-01-14 2014-04-23 重庆金美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窄带串行链路tcp报文头部压缩的改进方法
CN105812087A (zh) * 2014-12-30 2016-07-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网络中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6416356A (zh) * 2015-05-20 2017-0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数据包处理方法、装置和基站
CN107147585A (zh) * 2017-03-31 2017-09-08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流量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193642A (zh) * 2016-03-14 2017-09-22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任务数据压缩切换方法、宜压缩程度评价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8880875A (zh) * 2018-06-06 2018-11-23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日志报文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3595833A (zh) * 2021-08-05 2021-11-02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crc异常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4520821A (zh) * 2021-11-17 2022-05-20 武汉领普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88761B (zh) * 2008-09-12 2011-04-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会话同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0105527A1 (zh) * 2009-03-17 2010-09-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压缩实时协议的优化方法和装置
CN103746930A (zh) * 2014-01-14 2014-04-23 重庆金美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窄带串行链路tcp报文头部压缩的改进方法
CN103746930B (zh) * 2014-01-14 2017-09-19 重庆金美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窄带串行链路tcp报文头部压缩的改进方法
US10887777B2 (en) 2014-12-30 2021-01-05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ata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5812087A (zh) * 2014-12-30 2016-07-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网络中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5812087B (zh) * 2014-12-30 2019-09-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网络中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6416356A (zh) * 2015-05-20 2017-0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数据包处理方法、装置和基站
CN107193642A (zh) * 2016-03-14 2017-09-22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任务数据压缩切换方法、宜压缩程度评价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7147585A (zh) * 2017-03-31 2017-09-08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流量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147585B (zh) * 2017-03-31 2020-02-18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流量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880875A (zh) * 2018-06-06 2018-11-23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日志报文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8880875B (zh) * 2018-06-06 2021-07-02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日志报文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3595833A (zh) * 2021-08-05 2021-11-02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crc异常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3595833B (zh) * 2021-08-05 2024-01-30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crc异常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4520821A (zh) * 2021-11-17 2022-05-20 武汉领普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520821B (zh) * 2021-11-17 2024-05-03 武汉领普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591053C (zh) 2010-0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91053C (zh)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及网络节点装置
JP5084842B2 (ja) 無線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改良されたヘッダ圧縮
EP1421765B1 (en) Extension header compression
JP4317403B2 (ja) ヘッダ圧縮装置及びヘッダ圧縮方法
JP3694241B2 (ja) インターネットプロトコルを使用する遠隔通信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1095319B (zh) 在基于信元的网络和基于分组的网络之间的互联
CN100521654C (zh) 一种同步帧在ip网络上传输的方法及用于传输的网络设备
US20040165527A1 (en) Control traffic compression method
JP2002026963A (ja) パケット伝送方法、中継装置およびデータ端末
CN101568144B (zh) 一种适用于无线自组织网络的报头压缩方法
KR20040019578A (ko) 헤더 압축에 의한 패킷 데이터의 송신 방법 및 장치
US9392082B2 (en)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and method for robust header compression of data flows
JP2001320422A (ja) ヘッダ圧縮を伴うパケット伝送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1534291A (zh) Ip报文的发送、接收的方法及装置
CN104394117A (zh) Rtp包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KR20080092919A (ko) 채널 상에서의 헤더 압축 방법
Minaburo et al. Configuration and analysis of robust header compression in UMTS
CN102006295A (zh) 基于atm承载ip语音的数据压缩方法
Le et al. Efficient and robust header compression for real-time services
CN101453465A (zh) 一种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的ip包压缩、解压缩方法
Tomoskozi et al. Efficiency gain for RoHC compressor implementations with dynamic configuration
CN101197825A (zh) 一种传输压缩消息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Fortuna et al. Header compressed VoIP in IEEE 802.11
Naidu et al. Implementation of header compression in 3GPP LTE
CN103746930B (zh) 一种窄带串行链路tcp报文头部压缩的改进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