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49667A - 磁盘阵列系统、存储系统及存储系统迁移方法 - Google Patents
磁盘阵列系统、存储系统及存储系统迁移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149667A CN101149667A CNA200710167475XA CN200710167475A CN101149667A CN 101149667 A CN101149667 A CN 101149667A CN A200710167475X A CNA200710167475X A CN A200710167475XA CN 200710167475 A CN200710167475 A CN 200710167475A CN 101149667 A CN101149667 A CN 10114966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orage
- storage system
- move
- memory
- memory stor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55—Vertical data movement, i.e. input-output transfer; data movement between one or more hosts and one or more storage devices
- G06F3/0659—Command handling arrangements, e.g. command buffers, queues, command scheduling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04—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storage management
- G06F3/0607—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storage management by facilitating the process of upgrading existing storage systems, e.g. for improving compatibility between host and storage device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1—Improving I/O performance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29—Configuration or reconfiguration of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35—Configuration or reconfiguration of storage systems by changing the path, e.g. traffic rerouting, path reconfiguratio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46—Horizontal data movement in storage systems, i.e. moving data in between storage devices or systems
- G06F3/0647—Migration mechanism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55—Vertical data movement, i.e. input-output transfer; data movement between one or more hosts and one or more storage devices
- G06F3/0658—Controller construction arrangement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6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adopting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067—Distributed or networked storage systems, e.g. storage area networks [SAN],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6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adopting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0671—In-line storage system
- G06F3/0683—Plurality of storage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Memory System Of A Hierarchy Structure (AREA)
- Techniques For Improving Reliability Of Storages (AREA)
Abstract
在迁移存储装置系统的时候,将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的迁移目标驱动器的卷作为迁移目标的外部卷进行定义。并且,将主机向迁移驱动器的访问切换到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作为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的外部卷在确保访问的同时,闭塞其他输入输出端口,并将目前访问的驱动器的输入输出端口改接到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的接口。而后,闭塞访问的输入输出端口,并作为外部卷连接到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的接口,然后将迁移对象驱动器安装到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通过这种方法,使其在迁移存储装置系统的时候,可以由主计算机接受向迁移对象数据的读/写请求的同时,继续利用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的一部分,实现每个驱动器数据的迁移。
Description
本申请为2004年12月29日递交的、申请号为200410104121.7、发明名称为“计算机系统以及存储装置系统的迁移方法”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存储装置系统的迁移方法,尤其涉及不停止系统而平滑地进行存储装置的数据迁移的存储装置系统的迁移方法。
背景技术
在连接了存储装置系统的计算机系统中,将存储系统中存储的数据迁移到其他存储装置系统中的数据迁移技术是在系统运用方面重要的技术。例如,在新导入存储装置系统之际,可以将数据从旧存储装置系统迁移到新存储装置系统中。
另外,在存储装置系统的使用过程中,有时会将数据从高负荷的存储装置系统迁移到低负荷的存储装置系统。数据迁移,除了在存储装置系统之间进行之外,也可以在存储装置系统内的存储装置间进行。
关于数据迁移,例如在美国专利第6108748号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在存储装置之间,维持来自主机的访问状态,对于主机透明地迁移数据的技术。依据该美国专利第6108748号说明书,在主计算机和成为数据迁移源的旧存储装置系统之间,连接成为数据迁移目标的新存储装置系统,并且由新存储装置系统接收来自主机的针对迁移对象数据进行读/写请求的同时,将迁移对象数据从旧存储装置系统迁移到新存储装置系统。并且,在新存储装置系统中,在接受了对还未迁移的迁移对象数据进行读/写请求的情况下,从新存储装置系统向旧存储装置系统发行读请求,并且在迁移了在读/写请求处理中所必要部分的数据之后,在新存储装置系统中处理读/写请求。
在新导入存储装置系统之际,存在以既有资产的有效活用为目的、继续利用现今使用的旧存储装置系统的一部分或全部的要求。
另外,伴随存储装置系统容量的增大,在存储的数据的迁移中所耗费的时间有增加的趋势。
但是,在上述的现有技术中,对于数据迁移之后的旧存储装置系统的使用方法未加考虑。因此,数据迁移后的旧存储装置系统,例如,或者必须废弃,或者用于其他用途。
另外,上述现有技术中,虽然可以在进行数据迁移的同时也可以在不停止状态下进行系统的运用,但是,因为从旧存储装置系统向新存储装置系统实际传送迁移对象数据,所以产生了数据迁移过程中系统的负荷增加、系统性能降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形成的,在进行存储装置系统的迁移的情况下,从主计算机接受对迁移对象数据的读/写请求的同时,不在存储装置系统间传送迁移对象数据,而是继续利用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的一部分,来按每个驱动器实现数据迁移。
在本发明的存储装置系统的迁移方法中,有一种通过网络连接主机和存储装置系统的计算机系统,主计算机具有切换存储装置系统的逻辑卷的访问的管理程序,存储装置系统具备由磁盘驱动器构成的存储装置、存储控制装置、连接存储装置和存储控制装置的存储装置接口部、连接主计算机和存储控制装置的主机接口部。另外,存储装置具有多个输入输出端口,与每个存储装置接口部的输入输出端口连接,并且形成接口对。
在迁移存储装置系统的时候,将主计算机上的管理程序的逻辑卷的访问从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切换到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
并且,将由成为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的迁移对象的存储装置(以下称为“迁移对象存储装置”)的磁盘驱动器所定义的逻辑卷(以下称为“迁移对象存储装置的逻辑卷”)定义为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的外部卷,主计算机通过网络、作为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的外部卷、访问迁移对象存储装置的逻辑卷。
接下来,连接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的存储装置接口部的输入输出端口和迁移对象存储装置的输入输出端口,并且通过网络将关于迁移对象存储装置的磁盘驱动器和逻辑卷的信息发送给迁移目标存储装置,将迁移对象存储装置的逻辑卷定义为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的逻辑卷。并且,通过连接的输入输出端口,由主计算机访问迁移对象存储装置的磁盘驱动器作为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的逻辑卷。
最后,闭塞连接迁移源存储装置和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的存储装置接口部的输入输出接口。
这样,将迁移对象存储装置作为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的存储装置、由主计算机进行访问,由此,来进行存储装置系统的存储装置的迁移。
根据以上公开的本发明的结构,可以提供一种存储装置系统的迁移方法,其在进行系统的数据迁移的情况下,在从主机接受对迁移对象数据的读/写请求的同时,在存储装置系统间不传送迁移对象数据,而是继续利用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的一部分,按每个驱动器实现将数据迁移。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具有存储装置系统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存储装置系统的内部结构图。
图3是表示构成存储系统2的每个要素的安装管理信息60的图。
图4A是表示逻辑卷管理信息的图。
图4B是表示驱动器组管理信息的图。
图4C是表示外部卷管理信息的图。
图5是表示在每个安装了迁移对象驱动器201的驱动器壳体20中,将数据从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迁移到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的情况下的第一阶段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6A是表示在每个安装了迁移对象驱动器201的驱动器壳体20中,将数据从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迁移到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的情况下的第二阶段的过程的流程图(其一)。
图6B是表示在每个安装了迁移对象驱动器201的驱动器壳体20中,将数据从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迁移到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的情况下的第二阶段的过程的流程图(其二)。
图7A是表示在每个安装了迁移对象驱动器201的驱动器壳体20中,将数据从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迁移到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的情况下的各个状态下的模式图(其一)。
图7B是表示在每个安装了迁移对象驱动器201的驱动器壳体20中,将数据从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迁移到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的情况下的各个状态下的模式图(其二)。
图8A是表示在每个安装了迁移对象驱动器201的驱动器壳体20中,将数据从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迁移到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且在被连接到该驱动器壳体20的每个驱动器接口211中进行迁移的情况下的关键状态下的模式图。(其一)。
图8B是是表示在每个安装了迁移对象驱动器201的驱动器壳体20中,将数据从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迁移到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且在被连接到该驱动器壳体20的每个驱动器接口211中进行迁移的情况下的关键状态下的模式图。(其二)。
图9是表示在每个安装了迁移对象驱动器201的驱动器壳体20中,将数据从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迁移到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且在被连接到该驱动器壳体20的每个接口壳体21中进行迁移的情况下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10A是表示在每个安装了迁移对象驱动器201的驱动器壳体20中,将数据从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迁移到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且在被连接到该驱动器壳体20的每个接口壳体21中进行迁移的情况下的关键状态下的模式图(其一)。
图10B是表示在每个安装了迁移对象驱动器201的驱动器壳体20中,将数据从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迁移到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且在被连接到该驱动器壳体20的每个接口壳体21中进行迁移的情况下的关键状态下的模式图(其二)。
图10C是表示在每个安装了迁移对象驱动器201的驱动器壳体20中,将数据从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迁移到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且在被连接到该驱动器壳体20的每个接口壳体21中进行迁移的情况下的关键状态下的模式图(其三)。
图11是表示在每个安装了迁移对象驱动器201的驱动器壳体20中,将数据从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迁移到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且迁移该驱动器壳体20所连接的接口壳体21和控制器壳体的开关222的情况下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12A是表示在每个安装了迁移对象驱动器201的驱动器壳体20中,将数据从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迁移到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且迁移该驱动器壳体20所连接的接口壳体21和控制器壳体的开关222的情况下的各个状态的模式图(其一)。
图12B是表示在每个安装了迁移对象驱动器201的驱动器壳体20中,将数据从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迁移到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且迁移该驱动器壳体20所连接的接口壳体21和控制器壳体的开关222的情况下的各个状态的模式图(其二)。
图12C是表示在每个安装了迁移对象驱动器201的驱动器壳体20中,将数据从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迁移到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且迁移该驱动器壳体20所连接的接口壳体21和控制器壳体的开关222的情况下的各个状态的模式图(其三)。
图13是表示在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和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所执行的读程序52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14是表示在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和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所执行的写程序53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15是表示在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所执行的格式变更程序55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6是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具有存储装置系统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图。
图17是表示虚拟管理网络装置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利用图1~图17对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以下,利用图1~图15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首先,利用图1对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具有存储装置系统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具有存储装置系统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图。
本发明的计算机系统,是存储装置系统2通过网络装置3被连接到主计算机1的系统。
并且,在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的数据迁移过程中,如图1所示,成为数据迁移源的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和成为数据迁移目标的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为通过网络装置3与主计算机1连接的形态。
另外,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主计算机1、网络装置3,与管理终端4连接。
在主计算机1中,装载并执行应用程序50和虚拟管理程序51。虚拟管理程序51,为了支持从迁移源装置系统2a向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的数据迁移,具有透明地将来自应用程序50的成为读/写请求发行目标的卷切换到应用程序50中的功能。
接下来,利用图2对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存储装置系统的内部结构进行说明。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存储装置系统的内部结构图。
存储装置系统2(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由驱动器壳体20、接口壳体21、控制器壳体22、维护终端23构成。
在驱动器壳体20中,存储了单个或者多个作为存储装置的磁盘驱动器201。另外,实施方式1以及实施方式2,虽然是以磁盘驱动器构成的存储装置为前提进行了记述,但是,存储装置,也可以由光盘等其他记录用的磁盘和闪存、半导体盘等其他记录媒体构成。
另外,每个驱动器201,都具有多个输入输出端口。在存储装置系统2中,也可以存在多个驱动器壳体20。
在控制器壳体22中,包含有构成存储控制装置的CPU插件220、存储器插件221以及多个开关22。另外,也可以存在多个CPU插件220、存储器插件221。
CPU插件220的内部,由CPU、本地存储器、数据传送的控制部构成。
在本地存储器中,装载并执行读程序52、写程序53、数据迁移程序54、格式变更程序55等各种控制程序。
另外,存储器插件221的内部,由高速缓存223、数据传送的控制部构成。
高速缓存223,是为了提高性能而对主计算机1和驱动器201间的数据传送进行中继的存储器。
开关222,与主机接口210、驱动器接口211和各插件220、221连接,并且对数据传送进行中继。另外,开关22,与其他控制器壳体22的开关222连接,多个控制器壳体22整体,为了作为一个存储控制装置运行,而具有用于交换数据和控制信息的扩张端口224。
接口壳体21中,包含了控制主计算机1和高速缓存223之间的数据传送的主机接口21、控制高速缓存223和驱动器201之间的数据传送的驱动器接口211。
主机接口210,除了接受来自主计算机1的读/写等请求外,还对其他存储装置系统2发行读/写请求。
驱动器接口211,是两个为一对,并与驱动器壳体20的驱动器201的输入输出端口连接。
主机接口210、驱动器接口211的内部,由输入输出端口、本地存储器、数据传送的控制部构成。
在存储装置系统2中,也可以存在多个接口壳体21。另外,主机接口210和驱动器接口211也可以在不同的壳体内。
维护终端23,可用于变更存储装置系统2的结构,也可用于参考内部状态。另外,对管理装置4向存储装置系统2发出的指示进行中继。维护终端23,也可以与CPU插件220连接。
接下来,利用图3和图4对本发明的存储系统相关的数据结构进行说明。
图3是表示构成存储系统2的每个要素的安装管理信息60的图。
图4A是表示逻辑卷管理信息的图。
图4B是表示驱动器组管理信息的图。
图4C是表示外部卷管理信息的图。
安装管理信息60,是对于驱动器壳体20和驱动器壳体中的驱动器201、接口壳体21和接口壳体中的主机接口210、驱动器接口211、控制器壳体22和控制器壳体中的CPU插件220、存储器插件221、开关22的各构成要素,表示“安装”、“未安装”、从未安装向安装迁移过程中的“虚拟安装”的状态的信息。进而,就其驱动器201的安装信息而言,存储有可以唯一特定该驱动器201的、例如,在SCSI(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中的用Inquiry命令可获取的信息这样的、制造商、制造编号等信息。
存储装置系统2的卷,按多个分层进行管理,这些管理信息被存储在高速缓存223中。
如图4A所示,逻辑卷管理信息61中,包含有逻辑卷编号、逻辑卷容量、逻辑卷状态、主机定义信息列表、驱动器组号。
这里,所谓逻辑卷,是存储装置系统2对主计算机1和其他存储装置系统2提供的存储区域的单位。
逻辑卷编号,是特定该逻辑卷的编号。逻辑卷容量,是该逻辑卷的容量。在逻辑卷状态中存储有“正常”、“闭塞”、“未使用”中的任何一个。在主机定义信息列表中,从该逻辑卷观察,存储了用于特定读/写请求源的主计算机1的名称和端口特定信息,相反,从主计算机1观察,存储了用于特定读/写请求目标的该逻辑卷的、该存储装置系统2的端口特定信息和LUN等。驱动器组号是用于特定该逻辑卷的存储区域对应的该存储装置系统的驱动器201的号码。外部卷号是用于特定安装在该逻辑卷对应的其他存储装置系统2上的卷的号码。
这意味着,在同时设定了驱动器组号和外部卷号的情况下,在该驱动器组和该外部卷的状态都正常的时候,对于该逻辑卷,可以作为该存储装置系统2的驱动器进行访问,也可以作为其他存储装置系统2的卷进行访问。
在驱动器管理信息62中,如图4B所示,包含驱动器组号、驱动器组容量、驱动器组状态、逻辑卷号、驱动器信息列表。
这里,所谓驱动器组,是用于将逻辑卷的数据分散到多个驱动器中(例如,通过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这样的手法)进行存储的、多个驱动器201的区域集合起来的装置。
驱动器组号,是用于特定该驱动器组的编号。驱动器组容量,是该驱动器组的容量。在驱动器组状态中,存储有“正常”、“闭塞”、“未使用”中的其中之一。驱动器组属性信息,存储有对应的逻辑卷号、RAID构成信息(RAID级别、数据驱动器数和奇偶校验驱动器数、磁条尺寸等)等。驱动信息列表,是在各个驱动器201中分配到该驱动群中的区域的信息,具有驱动号、该驱动器201中的区域得到开始地址、容量等。
在外部卷管理信息中,如图4C所示,包含有:外部卷号、外部卷容量、外部卷状态、逻辑卷号、外部卷属性信息、外部卷访问路径列表。
这里,外部卷,是将逻辑卷的实体作为其他存储装置系统的卷定义的。
外部卷号,是用于特定该外部卷的编号。外部卷容量,是该外部卷的容量。在外部卷状态中,存储有“正常”、“闭塞”、“未使用”中的其中之一。逻辑卷号,是对应的逻辑卷号。外部卷属性信息,是用于唯一特定该外部卷的其他存储装置系统的制造号码和其他存储装置系统中的卷号。外部卷访问路径列表,由用于访问该外部卷的本存储装置系统的端口特定信息、其他存储装置系统的端口特定信息、LUN等组成。
接下来,利用图5~图7对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存储装置系统的第一种情况的迁移过程进行说明。
图5是表示在每个安装了迁移对象驱动器201的驱动器壳体20中,将数据从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迁移到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的情况下的第一阶段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6A、6B是表示在每个安装了迁移对象驱动器201的驱动器壳体20中,将数据从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迁移到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的情况下的第二阶段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在每个安装了迁移对象驱动器201的驱动器壳体20中,将数据从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迁移到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的情况下的各个状态下的模式图。
首先,在对每个安装了迁移对象的驱动器201的驱动器壳体20进行数据迁移情况下,作为第一阶段,将由图5所示的成为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的迁移对象的驱动器所定义的逻辑卷、作为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的外部卷来进行定义。而后,由主计算机1,将由成为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的迁移对象的驱动器所定义的对逻辑卷的访问切换到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并作为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的外部卷来进行访问(图7A(a))
图5的每个步骤,从管理终端4开始执行,在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和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中,各自的数据迁移程序54运行。
首先,将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与网络装置3连接(步骤501)。
接下来,在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中,允许来自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的访问(步骤502)。另外,在网络装置3中,在限制从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向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的访问的情况下,也要变更网络装置3的设定。
接下来,将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的迁移对象驱动器的逻辑卷作为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的外部卷进行定义(步骤503)。
具体地说,从管理终端4向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作为迁移对象驱动器的逻辑卷的信息,通知主机1访问的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的端口特定信息和LUN等。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确保未使用的外部卷管理信息63,并将从管理终端4接收到的信息登录到外部卷访问路径列表上。进而,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对主计算机1访问的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的端口的LUN、请求特定该卷的信息,并将应答内容登录到外部卷属性信息中。另外,向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查询该卷的容量,并登录到外部卷容量中。进而,将外部卷状态设定为“闭塞”。
接下来,在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中,对作为外部卷定义的迁移驱动器的逻辑卷为了从主机1可以进行访问,分配空的逻辑卷,并定义自主计算机1的路径(步骤504)。
具体地说,确保未使用的逻辑卷管理信息61,设定逻辑卷容量、外部卷号,对于向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的迁移对象驱动器的逻辑卷访问的主计算机1,因为允许向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的该逻辑卷的访问,所以可以将用于访问该逻辑卷的端口特定信息和LUN等设定在主机定义信息列表中。进而,将该逻辑卷和在该逻辑卷分配的外部卷状态变更为“正常”。
接下来,在虚拟管理程序51中,将来自主计算机1的向迁移对象驱动器的逻辑卷的访问目标,从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切换到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步骤505)。
虚拟管理程序51,对应用程序50透明地切换访问目标卷。在切换的时候,对于与该路径下执行中的应用程序50发出的请求的对应,根据虚拟管理程序51的功能和来自应用程序50的输入输出命令的执行状况,例如,存在以下对应。
(1)对执行中的请求,在与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之间进行处理,对新接收的请求,则传送到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中。
(2)对执行中的请求,在与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之间进行处理,对新接收的请求,则保留在虚拟管理程序51内,并在执行中的请求全部结束之后,切换访问目标,并将保留的请求传送到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中。
(3)一旦全部错误结束执行中的请求,并且切换路径,进行重试的时候,发行向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的路径的请求。
最后,由主计算机1解除对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的迁移对象驱动器的逻辑卷的路径定义,进而,对与定义了迁移对象驱动器的逻辑卷的单个或者多个驱动器201相同的驱动器201中所定义的、不是迁移对象的卷也解除路径定义(步骤506),并结束处理。
作为对每个安装了迁移对象的驱动器201的驱动器壳体20迁移数据的情况下的第二阶段,变更驱动器201和驱动器接口的输入输出端口间的连接,最后作为迁移对象存储装置系统的驱动器壳体20进行安装。
在本实施方式中,假定驱动器壳体内的驱动器、驱动器接口都带有多个输入输出端口。驱动器壳体内的驱动器、驱动器接口带有多个输入输出端口,并且路径被多重化,通常是为了提高可靠性。
图6的每个步骤,从管理终端4开始执行,在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和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中,使数据迁移程序54运行。
首先,如图6A所示,在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中,虚拟安装安装了迁移对象驱动器201的迁移对象驱动器壳体20(步骤601,图7A(b))在该处理中,确保空的驱动器壳体安装信息,并变更为“虚拟安装”。另外,在对一个驱动器接口211的输入输出端口,连接了多个驱动器壳体20的情况下,为了同时迁移用于访问迁移对象驱动器的驱动器接口211的输入输出端口连接的所有的驱动器壳体20,对这些驱动器壳体20执行相同处理。
接下来,在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中,对于被安装在迁移对象驱动器壳体20中的驱动器201中所定义的卷,通过对高速缓存223的脏数据(用高速缓存上的数据更新、而未被反映到驱动器一侧而产生了不一致的数据)进行降级(写回到驱动器一侧),进而,在降级完成之后,使其进入高速缓存直通(Cache-through)动作(总是将变更数据反映到高速缓存和驱动器双方的动作)(步骤602)。
这是为了确保步骤608、步骤609中的对于来自主计算机1的读/写请求的迁移对象驱动器的数据的一致性。
接下来,在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中,闭塞与迁移对象壳体20连接的驱动器接口211的输入输出端口的一方,并设为未安装(步骤603,图7A(c))
迁移对象驱动器的卷中,通过没有闭塞驱动器接口211的另一方的输入输出端口,还可以进行访问。
接下来,在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中,连接驱动器接口211的输入输出端口的一方和向被闭塞的迁移对象驱动器壳体20的一方的输入输出端口,构成通路并且可以由该驱动器接口211进行访问(步骤604,图7B(a))。图7中,表示了预先在迁移对象存储装置系统2b中准备该驱动器接口211的例子。
进而,在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中,虚拟安装被安装在迁移对象驱动器壳体20中的驱动器201(步骤605,图7B(a))。在每个虚拟安装的驱动器201中,确保空的驱动器安装信息,并从驱动器201中获取特定虚拟安装的驱动器201的制造厂商、制造编号等信息,并存储到驱动器安装信息表中。在这个时刻,迁移对象驱动器壳体20和安装在迁移对象驱动器壳体中的驱动器201,作为安装状态被登录到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中,另一方面,在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中,作为虚拟安装状态进行登录。
接下来,在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中,将安装在迁移对象驱动器壳体20中的驱动器201的驱动器安装信息、逻辑卷管理信息61、驱动器组管理信息62,发送到管理终端4(步骤606,图7B(a))。
管理终端4,将接收到的驱动器201的驱动器安装信息、逻辑卷管理信息61、驱动器组管理装置信息62,发送到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中。
接下来,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获取由管理终端4发送的驱动器201的驱动器安装信息、逻辑卷管理信息61、驱动器组管理信息62(步骤607)。
而后,利用由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通过管理终端发送来的驱动器安装信息,特定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中的与驱动器201对应的虚拟安装的驱动器201,进而,确保空的驱动器组管理信息62,并且利用从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获取的驱动器组管理信息62,生成新的驱动器组管理信息62(步骤608)。驱动器组容量、驱动器组属性信息、驱动器信息列表中的开始地址和容量,是利用从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获取到的驱动器组管理信息62而生成的。进而,将驱动器组状态变更为“闭塞”。
进而,利用从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中获取到的移动对象驱动器的逻辑卷所对应的逻辑卷管理信息61,特定迁移对象驱动器的逻辑卷所对应的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中的逻辑卷,并将新驱动器组号设定在该逻辑卷管理信息中(步骤609)。而后,将该驱动器组管理信息62的状态变更为“正常”。
在这个时刻,因为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对于安装在迁移对象驱动器壳体20中的驱动器201中所定义的卷,进行高速缓存直通动作,所以,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中的迁移对象驱动器的逻辑卷的实体定义,具有作为外部卷的定义和作为虚拟安装的驱动器组的定义双方,即使允许执行按照双方定义的读/写,对迁移对象驱动器的数据、通过采用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的高速缓存中的互斥性,也不会失去迁移对象驱动器的数据的一致性,而可以继续处理。
接下来,进入图6B,在迁移目标存储装置2b中,解除将安装在迁移对象驱动器壳体20中的驱动器201中所定义的逻辑卷的、与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的逻辑卷附加对应关系的作为外部卷的定义(步骤610,图7B(b))。从逻辑卷管理信息61中解除外部卷号的登录,并将与该外部卷号对应的外部卷管理信息63的状态变更为“未使用”。
接下来,在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中,闭塞安装在迁移对象驱动器壳体20中的驱动器201所定义的卷,并将该驱动器201设为未安装(步骤611)。在这个时候,对迁移对象驱动器的卷的访问,根据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中的新驱动器组管理信息62来执行。
接下来,在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中,闭塞连接到迁移对象驱动器壳体20中的驱动器接口211的接口对的另一方,并设为未安装(步骤612)。
接下来,在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中,做成:连接驱动器接口211的输入输出端口、和向已经闭塞的迁移对象驱动器壳体20的另一方的输入输出端口,并构成通路,而可以从该驱动器接口211进行访问(步骤613,图7B(c))
进而,在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中,将安装在迁移对象驱动器壳体20中的驱动器201设为正式安装(步骤614,图7B(d))
接下来,在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中,将迁移对象驱动器壳体20设为未安装(步骤615,图7B(d))。
最后,在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中,正式安装迁移对象驱动器壳体20(步骤616,图7B(d)),并且结束处理。
接下来,利用图8对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存储装置系统的第二种情况的迁移过程进行说明。
图8,是表示在每个安装了迁移对象驱动器201的驱动器壳体20中,将数据从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迁移到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且在被连接到该驱动器壳体20的每个驱动器接口211中进行迁移的情况下的关键状态下的模式图。
第一种情况,在迁移驱动器壳体20之际,与预先准备的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的驱动器接口211连接。本种情况,是按每个驱动器壳体20迁移数据,并且按被连接到该驱动器壳体20的驱动器接口211进行迁移,而在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中,也使用迁移的驱动器接口211的例子。
另外,在以下的本种情况的说明中,以第一种情况为基础,并以不同点和迁移时的留意点为中心进行描述。
在本种情况中,与图2所示的结构图相同,假定驱动器接口211是成对的(驱动器接口对)。另外,在图8A中,图示出了各自的驱动器接口211与两个开关222连接的样子。
在本种情况中,在图6A的步骤603中,如图8A(a)所示,闭塞成对的一方的驱动器接口211的输出输出端口。另外,对于与两个开关222的连接也进行闭塞。
而后,从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撤去已经闭塞方的驱动器接口211,并且安装在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中。而后,如图8B(b)所示,再次连接已经安装的驱动器接口211的输出输出端口和迁移对象驱动器壳体已经闭塞的输入输出端口,并构成通路。另外,也连接到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的两个开关222。之后的图6A的步骤605以后部分与第一种情况相同。
这样,在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中存在多个驱动器接口211的情况下,通过撤去其中的一部分,而挪用到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中,也可以对驱动器接口211进行挪用。
接下来,利用图9和图10对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存储装置系统的第三种情况的迁移过程进行说明。
图9是表示在每个安装了迁移对象驱动器201的驱动器壳体20中,将数据从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迁移到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且在被连接到该驱动器壳体20的每个接口壳体21中进行迁移的情况下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在每个安装了迁移对象驱动器201的驱动器壳体20中,将数据从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迁移到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且在被连接到该驱动器壳体20的每个接口壳体21中进行迁移的情况下的关键状态下的模式图。
第二种情况,是按每个驱动器壳体20迁移数据,且按被连接到该驱动器壳体20的驱动器接口211进行迁移的例子。本种情况,不是按各个的驱动器接口211、而是总括接口壳体21进行迁移的场合的例子。
另外,在以下的本种情况说明中,以第一种情况和第二种情况为基础,并以不同点和迁移时的留意点为中心进行描述。
在本种情况中,除了第二种情况的结构,还图示了接口壳体21。
在本种情况中,在图6A的步骤603中,如图10A所示,闭塞成对的一方的驱动器接口211的输入输出端口。另外,对于与两个开关222的连接也进行闭塞。这与第二种情况相同。
并且,在本种情况中,与第二种情况不同,不从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中撤去已经闭塞方的驱动器接口211,而是如图10B所示,再次连接已经安装的驱动器接口211的输入输出端口和迁移对象驱动器壳体已经闭塞的输入输出端口,并构成通路。另外,还连接到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的两个开关222。
并且,接口壳体21,可以做成:在迁移驱动器壳体和驱动器之后,使其迁移接口壳体21。
这样,在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中存在具有多个驱动器接口211的接口壳体21的情况下,使用其中一部分的同时,预先做成可访问驱动器的状态,在迁移驱动器之后,可以使接口壳体21迁移。
图10的每个步骤,是从管理终端4开始执行,并在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和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中运行数据迁移程序54。
首先,在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中,虚拟安装迁移对象接口壳体21(步骤701)。
接下来,判断被安装在迁移对象接口壳体21中的所有驱动器接口211是否完成从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向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的迁移。
在没有完成迁移的情况下(步骤702的N),在每个驱动器接口211的接口对中,将驱动器壳体20和被安装的驱动器201从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迁移到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中(步骤703)。
该步骤703的内容与图6A、图6B大致相同,不同处在于,在步骤703中,是在迁移目标存储装置2b中,使用在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中没有安装的驱动器接口211。另外,与第二种情况的不同点在于,不撤除驱动器接口211而直接进入接口壳体22,与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的开关222连接。
即,在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中闭塞一方的驱动器接口211的输入输出端口(图10A),也闭塞与开关222的通路。并且,接口壳体22,在该状态下,将在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设为未安装的驱动器接口211和迁移对象驱动器壳体连接,并连接到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的开关222(图10B)。
之后,闭塞其他驱动器接口211和迁移对象驱动器壳体的通路、以及其他驱动器接口211和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的通路(图10C)。
这里,将在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中设为未安装的驱动器接口211与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连接之际,也可以利用在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的控制器壳体22中所安装的开关22的扩张端口224进行连接。之后,进入步骤704。
在完成迁移的情况下(步骤702的Y),进入步骤704。
接下来,在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中,闭塞迁移对象接口壳体21的主机接口210并设为未安装(步骤704)。
接下来,在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中,将迁移对象接口壳体21设为未安装(步骤705)。
最后,在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中,正式安装迁移对象接口壳体21(步骤706),并结束处理。
接下来,利用图11和图12对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存储装置系统的第四种情况的迁移过程进行说明。
本种情况,是表示在每个安装了迁移对象驱动器201的驱动器壳体20中,将数据从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迁移到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且迁移该驱动器壳体20所连接的接口壳体21和控制器壳体的开关222的例子。
图11是表示在每个安装了迁移对象驱动器201的驱动器壳体20中,将数据从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迁移到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且迁移该驱动器壳体20所连接的接口壳体21和控制器壳体的开关222的情况下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在每个安装了迁移对象驱动器201的驱动器壳体20中,将数据从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迁移到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且迁移该驱动器壳体20所连接的接口壳体21和控制器壳体的开关222的情况下的各个状态的模式图。
图11的每个步骤,是从管理终端4开始执行,并在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和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中运行数据迁移程序54。
首先,在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中,虚拟安装迁移对象控制器壳体22(步骤801)。
接下来,在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中,闭塞开关222对中的一方并设为未安装(步骤802,图12A(a))。因为在存储装置系统2的控制器壳体22中安装了2系统的开关,所以即使闭塞一方的开关222,也可以通过另一方的开关222继续动作。
接下来,在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中,安装迁移对象控制器壳体22的开关222对的一方(步骤803,图12A(b))。不同的控制器壳体22的开关之间,利用开关222带有的扩张端口224连接。
接下来,判断安装在迁移对象控制器壳体22中的所有接口壳体21、是否完成了从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向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的迁移(步骤804)。
在没有完成迁移的情况下(步骤804的N),在每个接口壳体21的驱动器接口211的接口对中,将驱动器壳体20和所安装的驱动器201从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迁移到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中(步骤步骤805,图12B(a))。该步骤805的内容与图6A、图6B大致相同,不同处在于,在步骤805中,是在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中,使用在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中没有安装的驱动器接口211。这点与图8的步骤703相同。
另外,将在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中未安装的驱动器接口211与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连接之际,也可以利用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的控制器壳体22所安装的开关222的扩张端口224。之后,进入步骤806。
在完成迁移的情况下(步骤804的Y),进入步骤806。
接下来,闭塞所有的CPU插件220、所有的存储器插件221、开关22对的另一方并设为未安装(步骤806,图12B(b))。由此,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停止动作。
接下来,在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中,将迁移对象控制器壳体的开关222对的另一方设为安装(步骤807,图12C(a))。
最后,在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中,正式安装迁移对象控制器壳体22(步骤808,图12C(a))。并且,连接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的驱动器接口211和迁移对象驱动器,结束处理。
接下来,利用图13和图14对存储装置系统的输入输出动作进行说明。
存储装置系统的数据读出,是通过装载在CPU插件的本地存储器中的程序52进行的。读程序52,通过CPU插件220的CPU执行。
图13是表示在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和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中执行的读程序52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首先,从主计算机1或者其他存储装置系统2中接受读请求(步骤901),并且特定读对象的逻辑卷(步骤902)。
接下来,判断所有的读对象数据是否存在于高速缓存223中(步骤903)。
在所有的读对象数据存在于高速缓存223中的情况下(步骤903的Y),则进入步骤911。
在至少一部分读对象数据不存在于高速缓存223中的情况下(步骤903的N),判断用于存储读对象数据的高速缓存223区域是否不足(步骤904)。
在用于存储读对象数据的高速缓存223区域不是不足的情况下(步骤904的N),进入步骤906。
用于存储读对象数据的高速缓存22区域不足的情况下(步骤904的Y),则分配必要的高速缓存223区域(步骤905)。
接下来,判断读对象的逻辑卷是否具有正常状态的外部卷定义(步骤906)。即,在读对象的逻辑卷管理信息61中设定外部卷号,并且判断与该外部卷号对应的外部卷管理信息63的外部卷状态是否是“正常”。
在读对象的逻辑卷不带有正常状态的外部卷定义的情况下(步骤906的N),从与读对象的逻辑卷对应的驱动器组管理信息62的驱动器信息列表特定驱动器201,读出读对象数据(步骤907),并且将读出的数据存储到高速缓存223中(步骤908)。之后,进入步骤911。
在读对象的逻辑卷带有正常状态的外部卷定义的情况下(步骤906的Y),传送对与读对象的逻辑卷对应的由外部卷管理信息63定义的外部卷的读请求(步骤909),由定义了外部卷的其他的存储装置系统2接收读对象数据并存储到高速缓存223中(步骤910)。之后,进入步骤911。
另外,在逻辑卷中,对将正常外部卷和正常驱动器组附加了对应关系的情况下,与步骤906~步骤911不同,作为访问目标,也可以优先选择驱动器组。另外,也可以预先测量两个访问路径的负荷,根据接受了读请求时的负荷状态,选择负荷较低的访问路径。
接下来,从高速缓存223向读请求传送读对象数据(步骤911),最后,向读请求源进行读请求结束报告(步骤912),并结束处理。
另外,在步骤9069中传送的读请求,被定义了外部卷的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接受,并通过与该图13相同的步骤处理。但是,在步骤906中,作为访问目标,选择驱动器组(步骤906的N),并从该驱动器组读取读对象数据(步骤907,步骤908)。
接下来,存储装置系统的数据写入,是通过装载在CPU插件的本地存储器中的写程序53进行的。写程序53,由CPU插件220的CPU执行。
图14是表示在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和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所执行的写程序52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首先,从主计算机1或者其他存储装置系统2接受写请求(步骤1001),并且特定写对象的逻辑卷(步骤1002)。
接下来,判断用于存储写对象数据的高速缓存223区域是否不是不足(步骤1003)。
在用于存储写对象数据的高速缓存223区域不是不足的情况下(步骤1003的Y),则进入步骤1005。
在用于存储写对象数据的高速缓存223区域不足的情况下(步骤1003的Y),则分配必要的高速缓存223区域(步骤1004)。
接下来,从写请求源向高速缓存223传送写对象数据(步骤1005)。
接下来,写对象的逻辑卷,判断是否是高速缓存直通动作对象(步骤1006)。
在写对象的逻辑卷不是高速缓存直通动作对象的情况下(步骤1006的N),进行向写请求源的写请求结束报告(步骤1007)。
在写对象的逻辑卷是高速缓存直通动作对象的情况下(步骤1006的Y),则进入步骤1008。
接下来,判断写对象的逻辑卷是否带有正常状态的外部卷定义。即,在写对象的逻辑卷管理信息61中设定了外部卷号,并且,判断与该外部卷号对应的外部卷管理信息63的外部卷状态是否是“正常”。
在写对象的逻辑卷不带有正常状态的外部卷定义的情况下(步骤1008的N),从与写对象的逻辑卷对应的驱动器组管理信息62的驱动器信息列表特定驱动器201,写入写对象数据(步骤1009)。之后,进入步骤1011。
在写对象的逻辑卷带有正常状态的外部卷定义的情况下(步骤1008的Y),向与写对象的逻辑卷对应的外部卷管理信息63所定义的外部卷写入读对象数据(步骤1010)。之后,进入步骤1011。
另外,在逻辑卷中,对正常外部卷和正常驱动器组附加了对应关系的情况下,与步骤1008~步骤1010不同,作为访问目标,也可以优先选择驱动器组。另外,也可以预先测量两个访问路径的负荷,根据接受了写请求时的负荷状态,选择负荷较低的访问路径。
最后,判断写对象的逻辑卷是否是高速缓存直通动作对象(步骤1011)。
在写对象的逻辑卷不是高速缓存直通动作对象的情况下(步骤1011的N),进行向写请求源的写请求结束报告(步骤1012),并结束处理。
在写对象的逻辑卷是高速缓存直通动作对象的情况下(步骤1011的Y),结束处理。
另外,在步骤1010中传送的写请求,被定义了外部卷的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接受,并用与该图14相同的步骤进行处理。但是,在步骤1008中,作为访问目标,选择驱动器组(步骤1008的N),并将写对象数据写入该驱动器组(步骤1009)。另外,向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的写请求结束报告,在步骤1012中被执行。
接下来,利用图15对在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和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之间变换冗余数据,在数据迁移过程中也与如何进行冗余数据的转换无关地通过冗余数据进行数据的验证和订正的方法进行说明。
图15是表示在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所执行的格式变更程序55的处理的流程图。
冗余数据,是为了进行数据的验证和订正而附加在驱动器的每个读/写单位数据上的数据。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该数据共同存储的冗余数据的格式,在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和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之间不同的情况下,在将存储了迁移对象数据的驱动器201,从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迁移到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之后,接受向迁移对象数据的主计算机1的读/写请求的同时,转换该冗余数据的格式。
这里,所谓冗余数据的格式不同,例如,是冗余数据的计算方法不同的情况、在冗余数据中存储了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的逻辑卷的信息的情况。
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支持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的冗余数据格式,并且带有进行冗余数据格式转换的格式变更程序55。进而,在驱动器组管理信息62的驱动器组属性信息中,带有特定冗余数据的格式的冗余数据格式属性、表示冗余数据的格式转换中的冗余数据格式转换中标志、表示冗余数据的格式转换的进度的数据格式转换指针。
在图6A的步骤608中,利用在步骤607中从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接收到的驱动器组管理信息62生成新的驱动器组管理信息62之际,在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的冗余数据格式属性与在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使用的冗余数据格式属性不同的情况下,预先在新驱动器组管理信息62中设定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的,在步骤608中,将冗余数据格式变更中标志设定成ON,并对冗余数据格式变更指针进行初始化(设定驱动器信息列表的开头驱动器的开始地址),并启动格式变更程序55。格式变更程序55由CPU插件220的CPU执行。
首先,判断有无冗余数据格式变更中的标识符为ON的驱动器组管理信息62(步骤1101)。
在不存在冗余数据格式变更中的标识符为ON的驱动器组的情况下(步骤1101的N),结束处理。
在存在冗余数据格式变更中的标识符为ON的驱动器组的情况下(步骤1101的Y),比较冗余数据格式变更指针和驱动器信息列表,判断驱动器信息列表的所有驱动器的冗余数据格式变更是否结束(步骤1102)。
在驱动器信息列表的所有驱动器的冗余数据格式变更没有结束的情况下(步骤1102的N),从冗余数据格式变更指针指示的驱动器201的位置中读出一定量的数据,并且遵照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的冗余数据格式、验证过读出的数据的正当性之后,存储到高速缓存223中(步骤1103)。
接下来,从读出的数据中,再生成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的冗余数据格式的冗余数据(步骤1104)。
接下来,从高速缓存223中将数据和已经再生成的冗余数据写入到驱动器201中(步骤1105)。
接下来,对冗余数据格式变更指针仅更新一定量的数据部分(步骤1106)。在冗余数据格式的变更(通过驱动器信息列表的驱动器号、开始地址、容量表示)到达了该驱动器的区域末端的情况下,将冗余数据格式变更指针设定为驱动器信息列表中的下一个驱动器的开始地址。之后,进入步骤1102。
在驱动器信息列表的所有驱动器的冗余数据格式变更结束了的情况下(步骤1102的Y),将驱动器组属性信息的冗余数据格式属性从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的属性更新为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的属性(步骤107),并将该驱动器组的冗余数据格式变更中的标志设为OFF(步骤1108),之后,进入步骤1101。
以上是对冗余数据的格式进行变更的处理,在数据的读出、写入的时候,按下述方式利用冗余数据。
在图13的读程序52的步骤907、图14的写程序53的步骤1009中,在读出/写入目标的驱动器组的驱动器组管理信息62的冗余数据格式变更中标志为ON的情况下,参考冗余数据格式变更指针,读出/写入目标如果是冗余数据格式更新完毕,则按照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的冗余数据格式,另外,读出/写入目标如果冗余数据格式没有更新完毕,则按照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的冗余数据格式,来读出冗余数据。并且,由冗余数据进行数据的验证和订正。
【实施方式2】
以下,利用图16和图17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首先,利用图16、对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具有存储装置系统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16是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具有存储装置系统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图。
图17是表示虚拟管理网络装置结构的图。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主计算机1带有虚拟管理程序51,并且进行卷的访问的切换。
在本实施方式中,网络装置3,形成带有虚拟管理功能的虚拟管理网络装置31,该虚拟管理网络装置31,具有切换从主机观察到的卷和存储装置系统的卷的功能。
虚拟管理网络装置3,是通过开关35相互连接接口32、控制模块33、控制信息存储器34的结构。连接可以是开关连接或者总线连接等任意的连接方法。另外,存在多个接口32。另外,控制信息存储器34为了确保安全性被双重化。
接口32,连接了主计算机1、存储装置系统2。在接口32的存储器中,存储了管理读/写请求、数据、状态等的输入输出管理信息,和特定这些传送目标的传送控制信息(虚拟管理网络装置内部/外部)等。
控制模块33,进行虚拟管理网络装置31的结构变更和内部状态的监视等。另外,虚拟管理网络装置31,也可以与管理终端4等连接,而根据来自管理终端4等外部的指示来当作。
控制信息存储器34,具有排他信息、存储装置系统卷信息、虚拟卷-存储装置系统卷之间的映射信息、主机提供卷-虚拟卷之间映射的信息等。
排他信息,是用于排他地控制存储在控制信息存储器34中的数据更新的信息。存储装置系统卷信息,是关于虚拟管理网络装置3检测出的存储装置系统2的卷的信息。该存储装置系统卷信息,具有存储装置系统2的固有信息、地址信息、卷号等。
虚拟卷-存储装置系统卷间的映射信息,是表示检测出的存储装置系统卷与由该卷构成的虚拟卷的对应的信息。
主机提供卷-虚拟卷间的映射信息,是管理如何让主计算机1观察虚拟卷(即如何让主计算机1访问虚拟卷)的信息。
主计算机1可以在主机提供卷-虚拟卷之间的映射信息中、访问与本身附加有对应关系的虚拟卷。在主计算机1访问虚拟卷之际,发送具有主机提供卷的识别信息的访问请求。接收了该访问请求的虚拟管理网络装置31,参考主机提供卷-虚拟卷之间的映射信息,推断出虚拟卷,进而,参考虚拟卷-存储装置系统卷之间的映射信息,推断出访问请求中的识别信息表示的存储装置系统2、卷号。
并且,虚拟管理网络装置31,将从主计算机1接收到的访问请求转换为具有所推断出的卷号(或者,分割的卷的识别信息)的访问请求,并发送到所推断出的存储装置系统2的目标。
在切换主计算机1的访问目标卷之际,虚拟管理网络装置31,根据来自管理终端4的卷切换指示,改写虚拟卷-存储装置系统卷之间的映射信息。即,虚拟管理网络装置31,将在主计算机1访问迁移对象驱动器的逻辑卷之际、作为访问目标指定的与对应主机提供卷的虚拟卷附加对应关系的存储装置系统卷,由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的迁移目标驱动器的逻辑卷,改写为将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的迁移对象驱动器的逻辑卷作为外部卷定义的逻辑卷。这样一来,即使访问目标卷从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变更为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主机也可以继续使用相同主机提供卷和虚拟卷的识别信息,故此,在访问目标卷变更之后也能访问迁移对象卷。另外,这样的虚拟卷-存储装置系统卷之间的映射信息的改写、和基于映射信息的访问请求的发送,可以通过虚拟管理网络装置31内的CPU执行存储在虚拟管理网络装置31内的存储器的程序来执行。
在图5中,在步骤504中,将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的迁移对象驱动器的逻辑卷作为外部卷定义的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的逻辑卷,作为虚拟管理网络装置31的存储装置系统卷信息进行登录。另外,在步骤505中,在虚拟卷-存储装置系统卷之间的映射信息中,将与虚拟卷对应的存储装置系统卷,从迁移源存储装置系统2a的迁移对象驱动器的逻辑卷,变更为将迁移目标存储装置系统2b的迁移对象驱动器的逻辑卷作为外部卷定义的逻辑卷,这样,来执行主计算机1的访问目标卷的切换。
Claims (18)
1.一种磁盘阵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源存储系统;以及
目标存储系统;
其中,所述源存储系统与所述目标存储系统通过网络彼此连接;
其中,所述源存储系统和目标存储系统各自包括:
存储装置;
存储控制装置;
存储接口单元,连接在所述存储装置与所述存储控制装置之间;以及
上接口单元,与主机相连,
所述存储装置具有与所述存储接口单元连接的第一输入输出端口和第二输入输出端口;且
其中,为了将所述源存储系统中的存储装置迁移至所述目标存储系统,所述磁盘阵列系统执行以下步骤:
使管理程序从所述源存储系统的逻辑卷切换至所述目标存储系统的逻辑卷,来访问所述目标存储系统的逻辑卷;
将所述源存储系统中在所述要迁移的存储装置上的逻辑卷定义为所述目标存储系统的外部卷,并设定通过所述网络和所述要迁移的存储装置的第一输入输出端口接收对在所述要迁移的存储装置上定义的、作为所述目标存储系统的外部卷的所述逻辑卷的访问;
将所述要迁移的存储装置的第二输入输出端口与所述目标存储系统中的所述存储接口单元连接,将与所述存储装置上的所述逻辑卷有关的信息发送到所述目标存储系统,将所述要迁移的存储装置上的所述逻辑卷定义为所述目标存储系统的逻辑卷,并设定通过连接的第二输入输出端口接收对所述要迁移的存储装置上的、作为所述目标存储系统的逻辑卷的所述逻辑卷的访问,所述连接包括将所述要迁移的存储装置的第二输入输出端口与所述目标存储系统中的存储接口单元物理地连接;以及
闭塞所述要迁移的存储装置的、当前正与所述源存储系统中的存储接口单元连接的第一输入输出端口,所述闭塞包括逻辑地闭塞所述要迁移的存储装置的第一输入输出端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盘阵列,其特征在于:
所述源存储系统中的存储控制装置包括高速缓存存储器;且,
在将所述要迁移的存储装置的第二输入输出端口与所述目标存储系统中的存储接口单元连接之前,将高速缓存存储器中的不当数据取出到所述要迁移的存储装置,所述不当数据还未写回到所述要迁移的存储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盘阵列,其特征在于:
所述源存储系统进一步包括多个具有第一存储接口单元和第二存储接口单元的存储接口单元;
为了将所述源存储系统中的所述第二存储接口单元和所述要迁移的存储装置迁移到所述目标存储系统,所述磁盘阵列执行以下步骤:
设定通过所述网络和所述要迁移的存储装置的第一输入输出端口接收对所述要迁移的存储装置上的、作为所述目标存储系统的外部卷的所述逻辑卷的访问,所述第一输入输出端口连接到所述第一存储接口单元;
闭塞所述要迁移的存储装置的、当前正与所述源存储系统中的第二存储接口单元连接的第二输入输出端口,所述闭塞包括逻辑地闭塞所述要迁移的存储装置的第二输入输出端口;
设置所述目标存储系统中的第二存储接口单元,将所述第二存储接口单元与所述要迁移的存储装置的第二输入输出端口连接,并设定通过所述要迁移的存储装置的第二输入输出端口接口对所述要迁移的存储装置上的、作为所述目标存储系统的逻辑卷的所述逻辑卷的访问,所述连接包括将所述第二存储接口单元与所述要迁移的存储装置的第二输入输出端口物理地连接;以及
闭塞所述要迁移的存储装置的第一输入输出端口,所述闭塞包括逻辑地闭塞所述要迁移的存储装置的第一输入输出端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盘阵列,其特征在于:
所述源存储系统中的存储控制装置包括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并且,所述目标存储系统中的存储控制装置包括开关;
每个开关连接到所述存储接口单元并具有与其他开关连接和通信的扩展端口;
每个存储装置通过一个或更多控制存储装置和一个或更多存储接口单元而被访问;
所述第一开关连接到所述源存储系统中的第一存储接口单元;
所述第二开关连接到所述源存储系统中的第二存储接口单元;且,
为了将所述要迁移的存储装置、所述第二存储接口单元以及所述源存储系统中的存储控制装置的第二开关迁移到所述目标存储系统,所述磁盘阵列执行以下步骤:
设定通过所述网络、所述源存储系统中的存储控制装置的第一开关以及所述第一存储接口单元,接收对所述要迁移的存储装置上的、作为所述目标存储系统的外部卷的所述逻辑卷的访问;
闭塞所述要迁移的存储装置的、当前正与所述源存储系统中的第二存储接口单元连接的第二输入输出端口,所述闭塞包括逻辑地闭塞所述要迁移的存储装置的第二输入输出端口;
将所述第二开关的扩展端口与所述目标存储系统中的存储控制装置的开关的扩展端口连接;
设置所述目标存储系统中的第二存储接口单元,将所述第二存储接口单元与所述要迁移的存储装置的第二输入输出端口连接,所述连接包括将所述第二存储接口单元与所述要迁移的存储装置的第二输入输出端口物理地连接;以及
设定通过所述目标存储系统中的存储控制装置的开关和所述源存储系统中的存储控制装置的第二开关,接收对作为目标存储系统的存储装置的所述要迁移的存储装置的访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盘阵列,其特征在于:
冗余数据被增加到所述源存储系统和目标存储系统的存储装置中存储的数据上,来验证和订正所述数据;
当所述源存储系统中的存储装置的冗余数据格式不同于所述目标存储系统中的存储装置的冗余数据格式时,所述要迁移的存储装置上的逻辑卷中的冗余数据被转化为所述目标存储系统中的存储装置的冗余数据格式;以及
当所述磁盘阵列设定接收对所述要迁移的存储装置的访问时,所述目标存储系统中的存储控制装置执行以下步骤:
在用于所述数据的冗余数据还未转化为所述目标存储系统中的存储装置的冗余数据格式时,依据所述源存储系统中的存储装置的冗余数据格式,验证并订正所述要迁移的存储装置中的数据;以及
在用于所述数据的冗余数据已转化为所述目标存储系统中的存储装置的冗余数据格式时,依据所述目标存储系统中的存储装置的冗余数据格式,验证并订正所述要迁移的存储装置中的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盘阵列,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包括使所述磁盘阵列正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盘阵列,其特征在于:
所述闭塞包括物理地解除执行所述要迁移的存储装置的第一输入输出端口。
8.一种用于从源存储系统迁移到目标存储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存储系统与目标存储系统通过网络连接,并各自包括:
存储装置;
存储控制装置;
存储接口单元,连接在所述存储装置与所述存储控制装置之间;以及
上接口单元,与主机连接,
其中,所述存储装置具有用于与所述存储接口单元连接的第一输入输出端口和第二输入输出端口;且,
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使管理程序从所述源存储系统的逻辑卷切换到所述目标存储系统的逻辑卷,来访问所述目标存储系统的逻辑卷;
(2)将所述源存储系统中的、在所述存储装置(以下称为所述要迁移的存储装置)上的逻辑卷定义为所述目标存储系统的外部卷,并设定通过所述网络和所述要迁移的存储装置的第一输入输出端口接收对在所述要迁移的存储装置上定义的、作为所述目标存储系统的外部卷的所述逻辑卷的访问;
(3)将所述目标存储系统中的存储接口单元与所述要迁移的存储装置的第二输入输出端口连接,所述连接包括将所述目标存储系统中的存储接口单元与所述要迁移的存储装置的第二输入输出端口物理地连接;
(4)将与所述要迁移的存储装置上的逻辑卷有关的信息发送到所述目标存储系统;
(5)将所述要迁移的存储装置上的逻辑卷定义为所述目标存储系统的逻辑卷,并设定通过所述连接的第二输入输出端口接收对所述要迁移的存储装置上的、作为所述目标存储系统的逻辑卷的逻辑卷的访问;以及
(6)闭塞所述要迁移的存储装置的、当前正与所述源存储系统中的存储接口单元连接的第一输入输出端口,所述闭塞包括逻辑地闭塞所述要迁移的存储装置的第一输入输出端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源存储系统中的存储控制装置包括高速缓存存储器;且
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
在将所述目标存储系统中的存储接口单元与所述要迁移的存储装置的第二输入输出端口连接之前,将高速缓存存储器中的不当数据取出到所述要迁移的存储装置,所述不当数据还未写回到所述要迁移的存储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包括使所述磁盘阵列正常。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闭塞包括物理地解除执行所述要迁移的存储装置的第一输入输出端口。
12.一种用于从源存储系统迁移到目标存储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存储系统与目标存储系统通过网络连接,并各自包括:
存储装置;
存储控制装置;以及
上接口单元,与主机连接,
其中,所述源存储系统进一步包括连接在所述源存储系统中的存储控制装置和存储装置之间的第一存储接口单元和第二存储接口单元;
其中,所述目标存储系统进一步包括连接在所述目标存储系统中的存储控制装置和存储装置之间的存储接口单元;
其中,每个存储装置具有多个与存储接口单元连接的输入输出端口;且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1)使管理程序从所述源存储系统的逻辑卷切换到所述目标存储系统的逻辑卷,来访问所述目标存储系统的所述逻辑卷;
(12)将所述源存储系统中的、在所述存储装置(以下称为所述要迁移的存储装置)上的逻辑卷定义为所述目标存储系统的外部卷,并设定通过所述网络和第一输入输出端口接收对在所述要迁移的存储装置上定义的、作为所述目标存储系统的外部卷的所述逻辑卷的访问,所述第一输入输出端口正与所述第一存储接口单元连接;
(13)闭塞所述要迁移的存储装置的、当前正与所述源存储系统中的第二存储接口单元连接的第二输入输出端口,所述闭塞包括逻辑地闭塞所述要迁移的存储装置的第二输入输出端口;
(14)设置所述目标存储系统中的第二存储接口单元;
(15)将所述第二存储接口单元与所述要迁移的存储装置的第二输入输出端口连接,所述连接包括将所述第二存储接口单元与所述要迁移的存储装置的第二输入输出端口物理地连接;
(16)将与所述要迁移的存储装置上的逻辑卷有关的信息发送到所述目标存储系统;
(17)设定通过所述第二存储接口单元接收对所述要迁移的存储装置上的、作为所述目标存储系统的逻辑卷的逻辑卷的访问;以及
(18)闭塞所述要迁移的存储装置的、当前正与所述第一存储接口单元连接的第一输入输出端口,所述闭塞包括逻辑地闭塞所述要迁移的存储装置的第一输入输出端口。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源存储系统中的存储控制装置包括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以及,所述目标存储系统中的存储控制装置包括开关;
每个开关连接到存储接口单元,并具有用于与其他开关连接和通信的扩展端口;
每个存储装置通过存储装置的一个或更多开关和一个或者更多存储接口单元而被访问;
所述第一开关连接到所述源存储系统中的第一存储接口单元;
所述第二开关连接到所述源存储系统中的第二存储接口单元;
所述步骤(12)设定通过所述网络、所述源存储系统中的存储控制装置的第一开关以及所述第一存储接口单元,接收对所述要迁移的存储装置上的、作为所述目标存储系统的外部卷的逻辑卷的访问;
在步骤(13)之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将所述第二开关的扩展端口与所述目标存储系统中的存储控制装置的开关的扩展端口连接;且
步骤(17)设定通过所述目标存储系统中的存储控制装置的开关和所述源存储系统中的存储控制装置的第二开关,来接收对作为所述目标存储系统的存储装置的所述要迁移的存储装置的访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冗余数据被增加到在所述源存储系统和目标存储系统的存储装置中的数据上,来验证和订正所述数据;
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当所述源存储系统中的存储装置的冗余数据格式不同于所述目标存储系统中的存储装置的冗余数据格式时,将所述要迁移的存储装置上的逻辑卷中的冗余数据转化为所述目标存储系统中的存储装置的冗余数据格式;且,
当所述磁盘阵列设定接收对所述要迁移的存储装置的访问时,所述目标存储系统中的存储控制装置执行以下步骤:
在用于所述数据的冗余数据还未转化为所述目标存储系统中的存储装置的冗余数据格式时,依据所述源存储系统中的存储装置的冗余数据格式验证和订正所述要迁移的存储装置中的数据;以及
在用于所述数据的冗余数据已转化为所述目标存储系统中的存储装置的冗余数据格式时,依据所述目标存储系统中的存储装置的冗余数据格式验证和订正所述要迁移的存储装置中的数据。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包括使所述磁盘阵列正常。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3)中的所述闭塞包括物理地解除执行所述要迁移的存储装置的第二输入输出端口,并且,步骤(18)中的所述闭塞包括物理地解除执行所述要迁移的存储装置的第一输入输出端口。
17.一种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装置;
多个存储控制装置;
存储接口单元,连接在所述存储装置和存储控制装置之间;
上接口单元,与计算机连接;
其中,所述存储装置包括用于与所述存储接口单元连接的第一输入输出端口和第二输入输出端口;
其中,在所述多个存储控制装置中,从第一存储控制装置切换到第二存储控制装置。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
存储控制装置不直接查询/更新其他存储控制装置中的管理信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4208752A JP4387261B2 (ja) | 2004-07-15 | 2004-07-15 | 計算機システム、および、記憶装置システムの移行方法 |
JP2004-208752 | 2004-07-15 | ||
JP2004208752 | 2004-07-15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4101041217A Division CN100356343C (zh) | 2004-07-15 | 2004-12-29 | 计算机系统以及存储装置系统的迁移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49667A true CN101149667A (zh) | 2008-03-26 |
CN101149667B CN101149667B (zh) | 2013-04-17 |
Family
ID=3494140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10167475XA Active CN101149667B (zh) | 2004-07-15 | 2004-12-29 | 磁盘阵列系统 |
CNB200410104121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56343C (zh) | 2004-07-15 | 2004-12-29 | 计算机系统以及存储装置系统的迁移方法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410104121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56343C (zh) | 2004-07-15 | 2004-12-29 | 计算机系统以及存储装置系统的迁移方法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3) | US7114012B2 (zh) |
EP (1) | EP1617320A3 (zh) |
JP (1) | JP4387261B2 (zh) |
CN (2) | CN101149667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21346A (zh) * | 2012-04-11 | 2014-12-17 | 英派尔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数据中心访问与管理设定传输 |
CN114860154A (zh) * | 2021-02-03 | 2022-08-05 | 慧与发展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 使用缓存状态改变的数据迁移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387261B2 (ja) * | 2004-07-15 | 2009-12-16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計算機システム、および、記憶装置システムの移行方法 |
DE102005013502A1 (de) * | 2005-03-23 | 2006-09-28 | Fujitsu Siemens Computers Gmbh | Verfahren zum Entfernen eines Massenspeichersystems aus einem Rechnerverbund sowie Computerprogramm-Produkt und Rechnerverbund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
US7430635B2 (en) * | 2005-07-30 | 2008-09-30 | Lsi Corporation | Methods and structure for improved import/export of RAID level 6 volumes |
US7418550B2 (en) * | 2005-07-30 | 2008-08-26 | Lsi Corporation | Methods and structure for improved import/export of raid level 6 volumes |
US20070143541A1 (en) * | 2005-12-19 | 2007-06-21 | Lsi Logic Corporation | Methods and structure for improved migration of raid logical volumes |
US20070214313A1 (en) * | 2006-02-21 | 2007-09-13 | Kalos Matthew J |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current RAID array relocation |
JP2007280089A (ja) * | 2006-04-07 | 2007-10-25 | Hitachi Ltd | 容量拡張ボリュームの移行方法 |
US9383938B2 (en) | 2006-04-18 | 2016-07-05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re-conveying input/output operations utilizing a sequential-access data storage device secondary communication port |
JP5124103B2 (ja) | 2006-05-16 | 2013-01-23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計算機システム |
JP2008117253A (ja) | 2006-11-07 | 2008-05-22 | Hitachi Ltd | 記憶装置システムと計算機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処理方法 |
JP4897499B2 (ja) | 2007-01-19 | 2012-03-14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記憶システム又はストレージ移行方法 |
JP5069011B2 (ja) * | 2007-01-29 | 2012-11-07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ストレージモジュール及び容量プール空き容量調整方法 |
US7870305B2 (en) * | 2007-03-09 | 2011-01-11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Proxy association for devices |
US7886028B2 (en) | 2007-07-05 | 2011-02-08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system migration |
US8028062B1 (en) * | 2007-12-26 | 2011-09-27 | Emc Corporation | Non-disruptive data mobility using virtual storage area networks with split-path virtualization |
US8407436B2 (en) * | 2009-02-11 | 2013-03-26 | Hitachi, Lt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igrating thin provisioning volumes between storage systems |
JP5284905B2 (ja) * | 2009-08-12 | 2013-09-11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データ移行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WO2011083507A1 (en) * | 2010-01-05 | 2011-07-14 | Hitachi,Ltd. | Replication system and its control method |
US9672150B2 (en) | 2010-05-26 | 2017-06-06 |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 Migrating write information in a write cache of a storage system |
US8356140B2 (en) * | 2010-07-19 | 2013-01-15 | Hitachi, Lt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data between storage systems providing different storage functions |
WO2012039006A1 (en) | 2010-09-22 | 2012-03-29 | Hitachi, Ltd. | Data storage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a data storage system |
US20120265872A1 (en) * | 2011-04-18 | 2012-10-18 | Cox Communications,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of Automatically Remediating Fault Conditions |
WO2012147123A1 (en) * | 2011-04-26 | 2012-11-01 | Hitachi, Ltd. | Storage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
US8782358B2 (en) * | 2011-04-27 | 2014-07-15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Transparent input / output switching between synchronously mirrored storage volumes |
US8799594B2 (en) * | 2011-04-27 | 2014-08-05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Online volume migration using multi-path input/output masquerading |
US8819374B1 (en) * | 2011-06-15 | 2014-08-26 | Emc Corporation | Techniques for performing data migration |
US8706834B2 (en) * | 2011-06-30 | 2014-04-22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motely updating executing processes |
US8856191B2 (en) * | 2011-08-01 | 2014-10-07 | Infinidat Ltd. | Method of migrating stored data and system thereof |
US9223502B2 (en) | 2011-08-01 | 2015-12-29 | Infinidat Ltd. | Method of migrating stored data and system thereof |
JP5718533B1 (ja) * | 2014-04-22 | 2015-05-13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ストレージシステムのデータ移行方法 |
CN104331253B (zh) * | 2014-10-30 | 2017-12-15 |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对象存储系统中对象迁移的计算方法 |
CN105205014B (zh) * | 2015-09-28 | 2018-12-07 |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存储方法和装置 |
US10956512B2 (en) * | 2015-11-11 | 2021-03-23 | Quest Software Inc. | Document link migration |
CN105549904B (zh) * | 2015-12-08 | 2019-01-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于存储系统中的数据迁移方法及存储设备 |
US10152527B1 (en) | 2015-12-28 | 2018-12-11 | EMC IP Holding Company LLC | Increment resynchronization in hash-based replication |
US10324635B1 (en) | 2016-03-22 | 2019-06-18 | EMC IP Holding Company LLC | Adaptive compression for data replication in a storage system |
US10310951B1 (en) | 2016-03-22 | 2019-06-04 | EMC IP Holding Company LLC | Storage system asynchronous data replication cycle trigger with empty cycle detection |
US9959073B1 (en) * | 2016-03-30 | 2018-05-01 | EMC IP Holding Company LLC | Detection of host connectivity for data migration in a storage system |
US10565058B1 (en) | 2016-03-30 | 2020-02-18 | EMC IP Holding Company LLC | Adaptive hash-based data replication in a storage system |
US9983937B1 (en) | 2016-06-29 | 2018-05-29 | EMC IP Holding Company LLC | Smooth restart of storage clusters in a storage system |
US10048874B1 (en) | 2016-06-29 | 2018-08-14 | EMC IP Holding Company LLC | Flow control with a dynamic window in a storage system with latency guarantees |
US10013200B1 (en) | 2016-06-29 | 2018-07-03 | EMC IP Holding Company LLC | Early compression prediction in a storage system with granular block sizes |
JP2018077787A (ja) | 2016-11-11 | 2018-05-17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ストレージ制御装置およびストレージ制御プログラム |
CN107332904A (zh) * | 2017-06-29 | 2017-11-07 |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跨存储系统的数据迁移方法、装置及系统 |
US11385792B2 (en) * | 2018-04-27 | 2022-07-12 | Pure Storage, Inc. | High availability controller pair transitioning |
CN109189324B (zh) * | 2018-07-09 | 2021-01-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迁移方法及装置 |
JP7113698B2 (ja) * | 2018-08-10 | 2022-08-05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情報システム |
CN109766392A (zh) * | 2019-01-21 | 2019-05-17 |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
US10620868B1 (en) * | 2019-03-22 | 2020-04-14 | Hitachi, Ltd. | Storage system and data transfer method |
JP6898393B2 (ja) | 2019-03-22 | 2021-07-07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ストレージシステム及びデータ転送方法 |
CN113032088B (zh) * | 2019-12-25 | 2023-12-22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脏页记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
JP7437428B2 (ja) * | 2022-01-31 | 2024-02-22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ストレージシステム、ドライブ移動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244019A (en) * | 1978-06-29 | 1981-01-06 | Amdahl Corporation | Data processing system including a program-executing secondary system controlling a program-executing primary system |
US5108748A (en) * | 1990-04-18 | 1992-04-28 | Kim Tuk M | Method of treatment during withdrawal from alcohol dependency |
US5235689A (en) * | 1990-06-11 | 1993-08-10 | Storage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Interface circuit for dual port disk drive systems |
US5757642A (en) * | 1995-01-20 | 1998-05-26 | Dell Usa L.P. | Multi-function server input/output subsystem and method |
US5680640A (en) | 1995-09-01 | 1997-10-21 | Emc Corporation | System for migrating data by selecting a first or second transfer means based on the status of a data element map initialized to a predetermined state |
US5835954A (en) * | 1996-09-12 | 1998-11-10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Target DASD controlled data migration move |
JP3193880B2 (ja) | 1996-12-11 | 2001-07-30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データ移行方法 |
US5960169A (en) * | 1997-02-27 | 1999-09-28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Transformational raid for hierarchical storage management system |
US5898843A (en) * | 1997-10-08 | 1999-04-27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device which is present in media console and system unit of a split computer system |
US6115772A (en) * | 1998-09-18 | 2000-09-05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host expansion and connection adaptability for a SCSI storage array |
US6636908B1 (en) * | 1999-06-28 | 2003-10-21 | Sangate Systems, Inc. | I/O system supporting extended functions and method therefor |
US6728824B1 (en) * | 1999-09-17 | 2004-04-27 | Njr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multi-channel bitstreams |
US6502165B1 (en) * | 1999-12-03 | 2002-12-31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Balanced access to data volumes with redundant copies stored in data storage libraries |
US6658540B1 (en) | 2000-03-31 | 2003-12-02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Method for transaction command ordering in a remote data replication system |
JP4121255B2 (ja) * | 2001-06-12 | 2008-07-23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クラスタ構成記憶システム |
JP2003162377A (ja) * | 2001-11-28 | 2003-06-06 | Hitachi Ltd | ディスクアレイシステム及びコントローラ間での論理ユニットの引き継ぎ方法 |
US6922761B2 (en) * | 2002-03-25 | 2005-07-26 | Emc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migrating data |
JP2004102374A (ja) | 2002-09-05 | 2004-04-02 | Hitachi Ltd | データ移行装置を有する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
CN1249581C (zh) * | 2002-11-18 | 2006-04-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热备盘数据迁移方法 |
CN1182465C (zh) * | 2002-12-04 | 2004-12-29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动态迁移数据的方法及其装置 |
JP4413518B2 (ja) * | 2003-04-16 | 2010-02-10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記憶デバイス制御装置、及び記憶デバイス制御装置の制御方法 |
US7302536B2 (en) | 2003-06-17 | 2007-11-27 | Hitachi,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replication volumes |
JP2005018193A (ja) | 2003-06-24 | 2005-01-20 | Hitachi Ltd | ディスク装置のインタフェースコマンド制御方法ならびに計算機システム |
US20050097122A1 (en) * | 2003-08-29 | 2005-05-05 | Thierry Schafflutzel | Redundancy-free provision of multi-purpose data |
US7149859B2 (en) * | 2004-03-01 | 2006-12-12 | Hitachi,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migration with the efficient use of old assets |
JP2005276017A (ja) * | 2004-03-26 | 2005-10-06 | Hitachi Ltd | ストレージシステム |
JP4387261B2 (ja) * | 2004-07-15 | 2009-12-16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計算機システム、および、記憶装置システムの移行方法 |
JP4724640B2 (ja) * | 2006-10-30 | 2011-07-13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ストレージ仮想化スイッチ |
-
2004
- 2004-07-15 JP JP2004208752A patent/JP4387261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09-08 US US10/939,914 patent/US7114012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12-29 CN CN200710167475XA patent/CN101149667B/zh active Active
- 2004-12-29 CN CNB2004101041217A patent/CN100356343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5
- 2005-05-20 EP EP05253145A patent/EP1617320A3/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6
- 2006-08-30 US US11/513,553 patent/US7269667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
- 2007-08-07 US US11/890,971 patent/US8041909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21346A (zh) * | 2012-04-11 | 2014-12-17 | 英派尔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数据中心访问与管理设定传输 |
US9847987B2 (en) | 2012-04-11 | 2017-12-19 | Empi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Llc | Data center access and management settings transfer |
CN114860154A (zh) * | 2021-02-03 | 2022-08-05 | 慧与发展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 使用缓存状态改变的数据迁移 |
CN114860154B (zh) * | 2021-02-03 | 2024-06-11 | 慧与发展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 使用缓存状态改变的数据迁移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8041909B2 (en) | 2011-10-18 |
US7269667B2 (en) | 2007-09-11 |
CN1722107A (zh) | 2006-01-18 |
JP2006031367A (ja) | 2006-02-02 |
CN101149667B (zh) | 2013-04-17 |
US7114012B2 (en) | 2006-09-26 |
JP4387261B2 (ja) | 2009-12-16 |
EP1617320A3 (en) | 2006-04-12 |
CN100356343C (zh) | 2007-12-19 |
US20080098183A1 (en) | 2008-04-24 |
EP1617320A2 (en) | 2006-01-18 |
US20060288176A1 (en) | 2006-12-21 |
US20060015697A1 (en) | 2006-01-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356343C (zh) | 计算机系统以及存储装置系统的迁移方法 | |
US6654831B1 (en) | Using multiple controllers together to create data spans | |
CN103052938B (zh) | 数据迁移系统和数据迁移方法 | |
US6182198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disc drive snapshot backup while allowing normal drive read, write, and buffering operations | |
CN1955940B (zh) | Raid系统、raid控制器及其重建或拷回处理方法 | |
US6598134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on-line, real time, data migration | |
US8234467B2 (en) | Storage management device, storage system control device, storage medium storing storage management program, and storage system | |
US8762672B2 (en) | Storage system and storage migration method | |
US8839030B2 (en) | Methods and structure for resuming background tasks in a clustered storage environment | |
JP3617632B2 (ja) | Raid制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
US8209505B2 (en) | Storage system and method of taking over logical unit in storage system | |
US20020007469A1 (en) | Disk array device | |
JP4493321B2 (ja) | ディスクアレイ装置及びデータ退避方法 | |
US7984260B2 (en) | Storage system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controller modules | |
EP4139803B1 (en) | Methods for handling input-output operations in zoned storage systems and devices thereof | |
CN101223498A (zh) | 用于管理数据存储的方法、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以及虚拟化引擎 | |
CA2020272A1 (en) | Transferring data in a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system | |
US20130290626A1 (en) | Melthods and systems for instantaneous online capacity expansion | |
EP1345113A2 (en) | Management server | |
KR20030091664A (ko) | 기억 장치 및 기억 장치 서브 시스템 | |
JP2003029934A (ja) | ストレージ制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
JP2003131818A (ja) | クラスタ構成ストレージにおけるクラスタ間raid構成 | |
CN100440213C (zh) | 验证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的配置的方法和系统 | |
JP4740354B2 (ja) | ディスク制御装置およびディスク制御方法 | |
JP3250859B2 (ja) | ディスクアレイ装置、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及びデータ記憶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