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41812A - Ims网络环境中管理呼叫连续性的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Ims网络环境中管理呼叫连续性的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41812A
CN101141812A CNA2007101526762A CN200710152676A CN101141812A CN 101141812 A CN101141812 A CN 101141812A CN A2007101526762 A CNA2007101526762 A CN A2007101526762A CN 200710152676 A CN200710152676 A CN 200710152676A CN 101141812 A CN101141812 A CN 1011418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rn
equipment
network node
call
ca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5267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41812B (zh
Inventor
艾德里安·巴克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lackBer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Research in Motio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search in Motion Ltd filed Critical Research in Motion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418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418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418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418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61Pools of addres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84Providing for device mobi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2Gateways
    • H04L65/1023Media gateways
    • H04L65/103Media gateways in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2Gateways
    • H04L65/1033Signalling gateways
    • H04L65/104Signalling gateways in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83In-session procedures
    • H04L65/1095Inter-network session transfer or sha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6Network addressing or numbering for mobility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8Upper layer protocols
    • H04W80/10Upper layer protocols adapted for application session management, e.g. SIP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16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4Network layer protocols, e.g. mobile IP [Internet Protoc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在一个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在包括电路交换(CS)网络和IP多媒体子系统(IMS)网络(112)的网络环境(100)中管理呼叫连续性的方案,其中可以利用用户装置(UE)设备(302)提供的独有标识(ID)信息。保持在IMS网络节点(308)处的动态分配IP多媒体路由号码(IMRN)池可以用于将IMRN和从UE设备(302)接收的呼叫信息相关联,该呼叫信息可以包括GURR、实例ID以及与呼叫相关的被叫方号码中的至少一种。当UE设备(302)返回动态分配的IMRN时,网络节点(308)相对于被叫方,利用IMRN映射实现呼叫连续性。

Description

IMS网络环境中管理呼叫连续性的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主要涉及通信网络中的呼叫处理。具体但非限制性地,本发明公开涉及在包括电路交换(CS)网络和IP多媒体子系统(IMS)网络的网络环境中管理呼叫连续性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移动IP电话(VoIP)切换是当用户在基于IP的网络(例如,无线LAN(WLAN)或Wi-MAX网络等)和电路交换蜂窝网络之间移动时继续进行语音呼叫的过程。为了实现该切换,当前第三代移动通信合作计划(3GPP)标准规定:当双模无线用户设备(UE)发出请求域间(inter-domain)连续性的呼叫时,可以将该呼叫路由至呼叫连续性控制功能(CCCF)单元,该呼叫连续性控制功能(CCCF)单元位于称作IP多媒体子系统(IMS)的新的、基于IP的网络结构中。实现呼叫路由过程的已知方案之一包括:提供具有E.164号码(例如,被叫方号码)形式的公共服务标识(Public Service identity),可以向该公共服务标识附加呼叫参考标识,以产生IP多媒体路由号码(IMRN)。然而,当将呼叫参考标识数位附加到E.164号码时,产生了比ITU-T标准规定的15个数位长度限制长的号码。因此,当通过网络路由该号码时,额外的数位可能丢失。此外,如果对提供至IMS网络的CCCF单元的呼叫方ID信息有依赖,则在使用ISDN用户部分(ISUP)信令的国际ISDN基础设施中,该信息可能丢失。此外,由于IMS设计为支持来自不同UE设备的共同的公共标识的多个注册,所以建立正确的呼叫支线在实现呼叫的连续性方面变得极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广义地针对在包括电路交换(CS)网络和IP多媒体子系统(IMS)网络的网络环境中管理呼叫连续性的方案,其中利用由用户设备(UE)提供的特定独有标识(ID)信息。该独有ID信息可以包括实例(instance)ID和/或全球可路由用户代理统一资源标识符(GRUU)。此外,实例ID可以是IMEI、IMEISV、MIN、ESN、MAC地址或任何其他可以用于标识UE设备的独有层2地址。当UE设备发出呼叫时,将与该呼叫相关联的信息(包括该独有ID信息)提供至位于IMS网络中的节点。在该网络节点处,保持有E.164号码池,作为可以动态分配以与从UE设备接收的呼叫信息的至少一部分相关联的IP多媒体路由号码(IMRN)。网络节点将选定IMRN与呼叫信息的至少一部分以映射关系而相互关联,并将选定IMRN返回UE设备,其中独有ID信息对应于正在进行的呼叫。当UE设备发送动态分配IMRN时,网络节点利用IMRN映射,以实现相对于被叫方的呼叫连续性。然后,可以将IMRN释放回IMRN池以备将来使用。可以在设备和CCCF端点处设置适当的定时器,以便可以验证与该呼叫相关的呼叫参考号码是否保持有效(例如,还没有超时)、或者动态分配IMRN是否保持有效(例如,还没有超时)。可选择地,可以将释放的IMRN隔离一段时间。
在一个方面,公开了在IMS网络中使用与呼叫相关联的UE设备可操作的方法的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下述操作中的一个或多个:UE设备向位于IMS网络中的网络节点提供与呼叫相关联的呼叫信息;响应于对来自网络节点的动态分配IMRN的接收,验证与呼叫相关联的呼叫参考号码有效,其中所述动态分配IMRN被映射到呼叫信息的至少一部分;以及在验证时,由UE设备向网络节点提供动态分配IMRN,以基于动态分配IMRN和呼叫信息之间的关系,实现呼叫连续性。
在另一方面,公开了在IMS网络中可操作以发出呼叫的UE设备的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下述单元中的一个或多个:用于向位于IMS网络中的网络节点提供与呼叫相关联的呼叫信息的装置;响应于对来自网络节点的动态分配IMRN的接收而验证与呼叫相关联的呼叫参考号码有效的装置,其中所述动态分配IMRN被映射到呼叫信息的至少一部分;;以及响应于验证而向网络节点提供动态分配IMRN、以基于动态分配的IMRN和呼叫信息之间的关系实现呼叫连续性的装置。
在另一方面,公开了IMS网络节点的实施例,包括单元中的一个或多个:用于保持IMRN池的装置,其中相对于UE设备发出的呼叫,将选定IMRN动态分配给从UE设备接收的呼叫信息的至少一部分;用于将选定IMRN与从UE设备接收的独有ID参数(例如,GRUU、IMEI、IMEISV、MIN、ESN、MAC地址或其他任何层2地址等)相关联并向UE设备提供选定IMRN的装置;以及当选定IMRN返回网络节点时验证选定IMRN保持有效以实现相对于该呼叫的呼叫连续性过程的装置。
附图说明
参考结合附图的下述详细说明,将会对本专利公开的实施例有更完整的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可以实施本发明公开实施例的、包括电路交换网络基础设施和IM多媒体子系统(IMS)基础设施的网络环境;
图2A-2C示出了与本发明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典型实施例相关联的流程图;
图3A和3B示出了根据实施例、通过使用动态分配IP多媒体路由号码(IMRN)来实现呼叫连续性的消息流图;
图4示出了根据另一实施例、通过使用动态分配IMRN来实现呼叫连续性的消息流图;
图5A和5B示出了根据再一实施例、通过使用动态分配IMRN来实现呼叫连续性的消息流图;
图6示出了可操作来实现本发明公开的通信设备实施例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可以最佳地实现和使用实施例的多个示例,描述本发明公开的系统和方法。在整个说明书和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标识相同的部件,其中多个单元不一定是按照比例绘制的。现在参考附图,具体是图1,示出了典型的网络环境100,在该网络中,可以实现本发明公开的实施例,以相对于UE设备发出的呼叫来管理呼叫的连续性。如图所示,网络环境100包括接入空间104,其包括多个UE设备102-1到102-N可用的多种接入技术。为了本公开的目的,UE设备可以是限定的或非限定的通信设备,并可以包括配备有合适的无线调制解调器的任何个人计算机(例如,台式、膝上电脑、掌上电脑、或手持计算设备)或移动通信设备(例如蜂窝电话或能接收和发送消息、网页浏览等的数据使能手持设备)、或者是具有电子邮件、视频邮件、因特网接入、企业数据接入、消息收发、日历和日程安排、信息管理等功能的增强PDA设备或集成信息设备。优选的,UE设备能够操作在多个模式中,由此UE设备可以参与电路交换(CS)以及分组交换(PS)通信,并可以从一种通信模式转换到另一种通信模式而不失去连续性。
接入空间104可以包括CS和PS网络,其可以包括无线技术、有线技术、宽带接入技术等。例如,参考标记106指的是例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网络和码分多址接入(CDMA)网络之类的无线技术,尽管可以想象本公开也可以扩展至符合第三代合作计划(3GPP)的任何蜂窝网络(例如,3GPP或3GPP2)。参考标记108指的是包括无线局域网(WLAN)、Wi-MAX网络以及例如DSL、电缆宽带等固定网络的宽带接入网络。还可以作为接入空间104的一部分的示例的是传统的有线PSTN基础设施110。
IP多媒体子系统(IMS)核心网络112与上述各种接入网络(包括任何基于CS的网络)连接。众所周知,由3GPP定义的IMS标准设计为允许服务提供商管理可以通过IP在任何网络类型上传送的多种服务,其中IP用于传输载体(bearer)业务和基于会话发起协议(SIP)的信令业务。广义上,IMS是用于管理应用(即,服务)和能够提供多媒体服务的网络(即,接入)的框架。IMS把“应用服务器”定义为传递订户使用的服务(例如语音呼叫连续性(VCC)、一键通(PTT)等)的网络单元。IMS通过定义每个应用服务器(AS)均需要具有的公用控制部件来管理应用,例如订户简档、IMS移动性、网络接入、认证、服务授权、收费和计帐、运营商之间的功能、以及与传统电话网络之间的操作。
应当理解,IMS由主要针对GSM网络的3GPP标准定义,而另一工作组3GPP2参与定义被称为多媒体域(Multimedia MMD,MMD)的非常类似的结构。MMD实质上是针对CDMA网络的IMS,并且由于MMD和IMS大致等同,所以在本发明公开中,术语“IMS”在可适用的情况下可以用于同时表示IMS和MMD。
继续参考图1,参考标记114-1到114-N指的是可操作以支持如上所示的例如VCC、PTT等的多种服务的多个AS节点。具体而言,VCCAS节点114-N可操作来相对于由能够实现VCC的设备发出的呼叫,实现呼叫连续性和合适的域选择。典型地,AS114-N可以设置为订户家庭IMS核心网络的一部分,该部分实现被称为呼叫连续性控制功能(CCCF)116和网络域选择(NeDS)118的功能。实质上,AS114-N的CCCF部分116可作为新的IMS应用服务器单元而操作,该IMS应用服务器位于家庭IMS网络中,并跟踪所有呼叫会话和包括CS和IMS域之间的呼叫切换/路由的相关移动IP电话(VoIP)载体通信。AS114-N的NeDS部分118负责执行IMS和CS网络(例如,GSM或CDMA)之间的注册/注销管理。尽管可能是分离的功能,但是如图1所示,可以将CCCF和DeDS功能集成为单个IMS兼容网络单元114-N。而且,相对于例如gsmSCF的可用无线电接入技术,可以将合适的会话控制功能(SCF)120可以设置为VCC AS节点114-N的一部分。附加的VCC相关功能实体可以包括如下功能:域转移功能(Domain transferfunction,DTF)(也被称为功能实体FE-A)、CS适配功能(CSAF)(也被称为FE-B)、CAMEL服务(也被称为FE-C)以及域选择功能(DSF)(也被称为FE-D),这些形成“VCC应用”。因此,对于本公开的目的,参考IMS核心网络的术语“网络节点”(例如,AS 114-N)可以包括任意可用组合方式的下述功能中一个或多个:FE-A到FE-D、gsmSCF、CCCF、以及NeDS。
此外,尽管没有在图1中显示,被称为家庭订户服务器或HSS的主用户数据库设置为IMS网络112的一部分,用于支持实际管理呼叫或会话的各种IMS网络实体,例如VCC节点114-N。一般而言,HSS数据库可以包括用户简档(即,订约相关信息),包括多种用户和设备标识,例如国际移动订户标识(IMSI)、临时移动订户标识(TMSI)、国际移动设备标识(IMEI)、移动订户ISDN号码(MSISDN)、以及附加IMS特定标识,例如实现为统一资源标识符(URI)或SIP-URI的IM多媒体私有标识(IMPI)和IP多媒体公共标识(IMPU)。尽管IMPI对于特定UE设备是独有的,但是每个IMPI可以具有多个公共标识(即,IMPU)。此外,IMPU还可以是与另一UE设备共享的,从而可以使用相同的标识(例如,对于整个家庭,使用单个电话号码)访问两个或多个设备。
此外,合适的数据库结构(例如,DB122)、定时器机构(例如,定时器124)以及合适的逻辑126可以设置为与AS 114-N相关联,以配置和管理IP多媒体路由号码(IMRN)池,IMRN也被称为VCC目录号码或VDN,为了管理呼叫路由和呼叫连续性,可以从号码池中动态分配选定IMRN/VDN,下面将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如本申请的背景技术部分所指出,当在呼叫正在进行时,UE设备发出要求呼叫连续性的呼叫时,该呼叫被路由到订户家庭IMS网络的网络节点。然而,众所周知,该呼叫路由过程具有前面提及的多种不足。
根据本发明公开的教义,具有CCCF功能的IMS网络节点优选地具有用于执行下述功能的合适逻辑/结构/软件/固件模块:保持E.164号码池,E.164号码池可作为在网络节点上终止的IMRN;向从UE设备接收的被叫方号码和/或特定独有ID信息动态分配选定IMRN,并把选定IMRN提供给发起方UE设备;当选定IMRN返回网络节点时,验证该选定IMRN还没有超时,以相对于被叫方号码而实现呼叫路由/连续性过程;以及可选择的,在将选定IMRN释放回IMRN池以备将来使用时,将其隔离一段时间。
为了管理可动态分配IMRN池,网络节点(例如,VCC AS114-N)可以相对于E.164号码以多种方式配置。例如,特定E.164号码可以设置为IMRN范围的“开始地址”号码。另一E.164号码可以作为相对于IMRN范围的范围定界符。为了灵活性,希望从不同号码范围中配置不同IMRN池。此外,可以在网络节点实现合适的定时器机构,以保证分配的IMRN仍然有效(例如它们还没有超时,即,它们在合适的时限内使用)或者应用合适的隔离时间。如下详细的说明,对网络节点处与IMRN相关联的定时器以及发起方UE设备处与呼叫参考号码相关联的定时器的管理,允许动态地提供可以用于呼叫路由/连续性的IMRN,而不必向E.164号码附加额外的数位来产生IMRN。
图2A示出了用于相对UE设备的呼叫来管理呼叫路由/连续性的本发明公开的整体方法的典型实施例的流程图。在块202处,发起方UE设备向例如AS网络节点114-N等IMS网络节点提供与呼叫相关的多个信息(这里,也可以统称为“呼叫信息”),例如与呼叫相关联的呼叫参考号码,被叫方号码(或者B号码)、辅助地址(sub-address)信息、以及与UE相关联的独有ID信息。被根据这里的教义,该独有ID信息可以包括实例标识符(ID)和/或与UE设备相关联的GRUU,其中实例ID可以包括IMEI、IMEI软件版本(IMEISV)、MAC地址或独有层2地址、电子序列号(ESN)和设备具有的移动标识号码(MIN)中的至少一种。而且,可以在UE设备上启动定时器以监视呼叫信息的至少一部分。具体而言,定时器实现为监视从产生特定呼叫参考号码并将其转发到网络节点起所经过的时间。在网络节点处,相对于呼叫参考号码,动态地关联从IMRN池中选择的IMRN,其中将IMRN映射到呼叫信息的至少一部分,例如,接收的被叫方号码、或实例ID和/或GRUU(块204)。而且,可以在网络节点处启动定时器,以监视与动态分配的IMRN相关联的剩余时间(time-to-live)变量。之后,如下所述,通过合适的消息收发,把动态分配IMRN提供至UE设备。当UE设备接收到动态分配IMRN时,监视与呼叫参考号码相关联的所经过的时间,以保证其没有过期(块206)。如果所经过的时间满足选定条件,即,在剩余时间值之内,则UE设备接受动态分配IMRN(块208)。然后UE设备使用动态IMRN建立合适的设置,因此,由于接受的IMRN在网络节点终止,所以将其返回网络节点。当在网络节点接收到IMRN时,监视IMRN的剩余时间变量,以保证其没有超时。之后,利用与动态分配IMRN相关的被叫方号码、GRUU和/或实例ID(即,独有ID数据),通过呼叫支线之间的合适的连接,路由该呼叫(块210)。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可以可选地将动态IMRN返回IMRN池,其中在重新使用该动态IMRN或可备将来使用之前,将其隔离一特定时间段(块212)。
现在参考图2B和2C,在典型的应用中更加详细地描述了上述方法的以设备为中心和以网络为中心的部分。在块222,UE设备的合适逻辑可操作以向例如图1中的AS 114-N之类的VCC节点提供关于呼叫的呼叫信息。响应于接收到的动态分配IMRN, UE设备可操作以验证与呼叫相关联的呼叫参考号码保持有效(块224)。当验证成功时,UE设备向VCC节点提供IMRN,以建立呼出的呼叫支线,从而保持与在不同区域中的现有呼叫的连续性(块226)。对于例如AS 114-1的网络节点处的操作,当接收到包括GRUU和/或实例ID信息的呼叫信息时,节点处的合适逻辑询问其数据库,以执行多个验证。验证可以用于确定用户是否被允许获得VCC服务。另一验证涉及从UE设备接收的独有ID信息是否存在于网络节点数据库中,并且如果是,则将分配动态IMRN并将其与对应于接收的独有ID信息的正在进行的呼叫相关联(块252)。之后,通过合适的消息收发,将动态IMRN提供至UE设备(块254)。当将动态IMRN作为UE的VCC呼叫支线设置的一部分返回网络节点时,网络节点将返回的IMRN和之前创建的GRUU/实例ID记录相关,以相对于正在进行的呼叫,链接VCC呼叫支线(块256)。此外,网络节点可以包括合适的逻辑,以如上所述地验证接收的IMRN没有超时。
基于上面所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当UE设备向服务网络节点发送呼叫信息(即,被叫方号码、呼叫参考号码、独有ID信息)时,网络节点处的合适逻辑可以创建把接收的呼叫信息映射到基于E.164的IMRN的记录,该记录被发送回UE设备。相关地,在典型应用中,如果存在正在进行的SIP对话,并且UE设备在SIP邀请消息中向该对话提供其独有ID信息,则当UE设备在其VCC请求消息收发中(例如,如在块202处提供的)向VCC节点发送GRUU和/或实例ID,以实现域间转移时,VCC节点可以把该请求与正在进行的对话相关,从而可以将动态IMRN与正在进行的呼叫会话链接。在设备侧,当将接收的IMRN和呼叫参考号码相关时,UE设备使用在网络节点上终止的IMRN建立呼叫。然后相对于IMRN/呼叫信息映射进行询问,以继续至被叫方的正在进行的呼叫。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通过多个其他合适的网络基础设施单元来间接地传递UE设备和家庭IMS网络的VCC/网络节点之间的消息流,并可以根据设备能力、网络特征和使用的协议,以各种方式实现该消息流。典型地,可以通过位于UE设备和家庭IMS VCC/网络节点之间的、例如移动交换中心(MSC)和媒体网关控制功能(MGCF)单元等网络单元间接地传递消息流。此外,还可以有附加的IMS控制平面节点,例如位于MGCF节点和VCC节点之间的询问呼叫会话控制功能(I-CSCF)节点和服务CSCF(S-CSCF)节点的。下面提出的是消息流的多个典型实现方式,其中动态分配IMRN用于实现相对于CS域中发出的呼叫的呼叫路由/连续性处理。
图3A示出了消息流实施例300A,在其中实现包括移动增强逻辑的定制应用(CAMEL)的用户到用户信令。具有CS域和PS域功能模式的典型UE设备302可操作以产生至被访问的MSC304的设置消息310,其中设置消息包括例如呼叫参考标识或号码、被叫方号码、辅助地址信息等的可用的呼叫信息,以及GRUU和/或实例ID信息。可以在UE设备中启动合适的定时器机构309,以监视与呼叫参考号码相关联的剩余时间变量。响应于设置消息310,MSC304产生与CAMEL应用部分(CAP)兼容的消息312,即初始检测点(DP)消息,该消息承载至位于用户家庭IMS网络中的网络节点308的呼叫信息的至少一部分。当验证了用户被允许进行VCC呼叫时,网络节点的gsmSCF功能根据接收的被叫方号码,动态的分配选定IMRN,并通过CAP连接消息314将其返回MSC304。可以在网络节点308处启动(块316)合适的定时器机构,从而监视与动态分配IMRN相关联的剩余时间变量。在基于UE设备的定时器机构,验证呼叫参考没有超时后,MSC304在用户到用户信令中发起朝向MGCF306的初始地址消息(IAM)318,以用于呼叫路由,其中该初始地址消息(IAM)包括动态IMRN以及GRUU和/或实例ID。MGCF306产生SIP邀请消息320,该SIP邀请消息320包含针对每个RFC3033的、朝向网络节点308的用户到用户信令,网络节点308然后使用GRUU和/或实例ID并可选地利用该动态,以继续至被叫方(没有显示)的呼叫。网络节点308可操作以查找其正在进行的呼叫,从而观察是否可以找到GRUU和/或实例ID。应当认识到,在SIP邀请320之后,在MGCF306和被叫方之间可以发生多种中间SIP消息和资源分配/预留协商,这里没有对其进行详细的说明。此外这里未示出在UE设备和被叫方之间建立载体路径之前发生的额外的ISUP消息收发。
当在网络节点308处通过SIP邀请320接收到动态分配IMRN时,可以停止定时器机构(块322),以验证IMRN是否已超时。如果是,则可以丢弃SIP邀请消息,并终止呼叫路由过程。如果IMRN没有超时,则CCCF可以使用原始被叫方号码建立呼叫支线,并基于独有ID-IMRN相关,将其链接到正在进行的会话。此外,如果在SIP邀请消息320中没有接收到呼叫方ID(CID),则网络节点308可以使用合适的私密选择,插入CID。在CCCF使用IMRN进行呼叫路由后,可以将IMRN返回IMRN池,其中可以启动隔离定时器(块324),从而在一段时间后隔离定时器停止之前,禁止IMRN的再次使用(块326)。
如前面指出,设备侧的定时器机构还可以用于保证呼叫参考号码没有超时,该参考号码由UE设备使用,以关联从网络节点接收的信息(例如,动态IMRN)。如果在接收到从网络节点返回的相同参考号码之前,定时器超时,则UE设备可以重新尝试预定次数(例如,尝试5次)的呼叫过程,在预定次数后,如果没有接收到响应,则呼叫过程可以视为已经失败。换言之,如果UE设备接收到不再有效的参考号码,则可以丢弃该号码,并终止呼叫过程。
图3B示出了消息流实施例300B的另一种变化。除了在UE设备302和MSC304之间提供用于获得独有ID数据的附加消息收发之外,消息流实施例300B与上述实施例300A相似。来自UE302的设置消息352包括各种呼叫信息但不包括GRUU/实例ID信息。响应于设置消息352,MSC302产生朝向UE302的、请求其独有ID(例如,3GPP中提供IMEI)的请求354。作为答复,UE302通过消息356向MSC304提供其独有ID,MSC304然后产生朝向网络节点308的、包括UE设备的独有ID数据的CAP初始DP消息358。当验证了用户被允许进行VCC呼叫时,网络节点308的gsmSCF功能使用该独有ID数据,确定对于接收的独有ID是否存在正在进行的呼叫。如果是,则网络节点如先前一样提供包含动态IMRN的CAP连接消息314。在基于UE设备的定时器机构,验证呼叫参考没有超时后,响应于CAP连接消息314的接收,MSC304向MGCF发起用于呼叫路由的IAM318。MGCF306产生朝向网络节点308的SIP邀请消息362,网络节点308然后使用动态IMRN以继续至被叫方(没有显示)的呼叫。此外,与上述实施例300A相似,可以存在各种额外的中间SIM消息和的定时器机构。
图4示出了消息流实施例400,其中实现SIP通知过程,以进行消息收发。与上述基于CAMEL的消息收发过程相似,具有CS域和IMS域功能模式的UE设备302可操作以产生至MSC304的设置消息,响应于该消息,可以将SIP通知消息404直接转发到网络节点308。如先前一样,SIP通知消息404包括例如呼叫参考号码、被叫方号码、辅助地址信息、以及独有ID信息等的可用呼叫信息。为了监视与呼叫参考号码相关联的剩余时间变量,可以在UE设备处启动合适的定时器机构402。响应于SIP通知消息404,网络节点308产生朝向UE设备302的OK消息406。之后,当验证了用户被允许进行VCC呼叫后,网络节点基于接收的呼叫信息,动态的分配选定IMRN,并通过SIP通知消息410将其返回UE302。再次,为了监视与动态分配IMRN相关联的剩余时间变量,可以在网络节点308处启动合适的定时器机构(块408)。UE设备302产生朝向网络节点308的OK消息414,以确认SIP通知消息410的接收。在基于UE设备的定时器机构验证了呼叫参考没有超时后(块412),UE设备302将包括动态IMRN的设置消息416提供给MSC304。作为响应,MSC304向MGCF306产生具有动态IMRN的IAM消息418,以用于实现呼叫路由/连续性。与基于CAMEL的实现方式中的消息收发相似,MGCF306向网络节点308产生SIP邀请消息420,网络节点308利用动态IMRN-独有ID映射,以继续至被叫方(没有显示)的呼叫。而且如先前一样,在SIP邀请消息420之后,在MGCF306和被叫方之间可以存在各种中间SIP消息和资源分配/预留协商。在UE设备302和被叫方之间建立载体路径之前,还可能发生额外的ISUP消息收发。
当在网络节点308处通过SIP邀请420接收到动态分配IMRN时,定时器机构可以停止(块422),以监视IMRN是否仍然有效。之后,如果IMRN还没有超时,则CCCF可以如上所述建立呼叫支线以实现呼叫连续性。网络节点308也可以实现与上述过程相似的例如IMRN释放和隔离等附加过程。因此可以在网络节点308实现合适的定时器机构(块424、426)。此外,相似地,还可以相对于与呼叫相关联的呼叫参考号码,使用设备侧的定时器机构。
图5A示出了消息流实施例500A,其中实现了非结构化补充服务数据(USSD)消息收发。与上述消息收发过程相似,UE设备302可操作以向MSC404产生USSD消息504,响应于该消息,可以将另一USSD消息506转发至网络节点308。如先前一样,USSD消息504、506包括例如呼叫参考号码、被叫方号码、辅助地址信息、独有ID信息等可用呼叫信息。为了监视与呼叫参考号码相关联的剩余时间变量,在UE设备处可以启动合适的定时器机构502。响应于USSD消息506,网络节点308向MSC304产生包括确认、动态IMRN和呼叫参考号码信息的USSD消息510。将USSD消息510转发至UE302。再次,为了监视与动态分配IMRN相关联的剩余时间变量,可以在网络节点308处启动合适的定时器机构(块508)。在根据UE设备的定时器机构,验证呼叫参考没有超时后(块514),UE设备302向MSC304提供包括动态IMRN的设置消息516。作为响应,由MSC304向MGCF306产生具有动态IMRN的IAM消息518,以实现呼叫路由/连续性。与前面所述消息收发流相似,MGCF306向网络节点308产生SIP邀请消息520,以把呼叫路由到被叫方(没有显示)。当在网络节点308通过SIP邀请520接收到动态分配IMRN时,定时器机构可以停止(块522)以监视IMRN是否超时。之后,如果IMRN没有超时,则CCCF可以如上所述建立呼叫支线以实现呼叫连续性。此外,可以由网络节点308实现与上述过程相似的、例如IMRN释放和隔离的过程。因此,可以在网络节点308处实现合适的定时器机构(块524、526)。此外,相似的,可以相对于与呼叫相关联的呼叫参考号码,在设备侧使用定时器机构。
图5B示出了USSD消息流实施例500B的另一变化。除了在UE302和CCCF308之间传播分离的USSD确认消息550和556外,消息流实施例500B实质上与上述实施例500A相同。因此,可以设置额外的USSD消息554,以承载从CCCF308向UE302的IMRN信息。
下面提出了典型的使用场景,其中有利地应用了上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考虑到已经被提供VCC服务的家庭,用户A(父亲)具有UE A以及用户B(母亲)具有UE B。服务配置为每个UE均具有两个IMPU:商业号码和公用家庭号码。下表示出了该简档:
表1
    设备     IMPI     IMPU-1     MPU-2     用户
    UE A     独有     X     Z     父亲
    UE B     独有     Y     Z     母亲
两个UE设备均可以操作以从相同的接入点(AP)注册,并且此外,它们都使用家庭IMS网络的相同CSCF基础设施,其中S-CSCF已经把它们注册在相同的VCC应用中。现在,考虑UE B正在使用家中的WLAN,以向使用IMPU Z的她的朋友进行电话呼叫。该呼叫已经在VCC应用中被锚定(archor),从而如果需要,母亲可以“VCC输出(VCC out)”。此时,父亲需要在上班路上呼叫管道工人,因此他使用相同的共同公共标识(即IMPU Z)从UE A发出呼叫。因此,网络具有下述信息:
表2
 VCC应用 UE A UE B
 IMPI 父亲 母亲
请求的URI 电话URI-管道工人  电话URI-朋友
断言的ID或CLI IMPU Z  IMPU-Z
来自 IMPU Z  IMPU Z
去往 E.164号码(管道工人)  E.164号码(朋友)
联系报头 IP地址K,端口Y-在家庭NAT后  IP地址K,端口Z-在家庭NAT后
现在考虑父亲走出家门并需要使用VCC把呼叫继续到他订约的蜂窝网络。需要将该VCC请求于正确的正在进行的呼叫会话相关,即,UE A的正在进行的呼叫而不是UE B的呼叫。应当清楚,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有利地完成该过程的机制,从而在用户保持域间呼叫会话时,继续正确的呼叫支线。
图6示出了作为无线UE设备(例如,UE302)操作的通信设备的实施例的框图,以说明本发明公开。根据至此的参考,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尽管UE302的实施例可以包括与图6所示的示例相似的配置,但是在相对于所示的多种模块的硬件、软件或固件方面可以有各种变化和修改。因此,相对于本发明公开的实施例,图6的设置应当被认为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提供对UE302的实施例的整体控制的微处理器602可操作以连接到能进行多模式通信(例如,CS域、诸如IMS的IP域等)的通信子系统604。通信子系统604通常包括一个或多个接收机608和一个或多个发射机614以及相关联的部件,例如一个或多个本地振荡器(LO)模块610和例如数字信号处理器(DSP)612的处理模块。正如通信领域的技术人员清楚的,通信模块604的特殊设计可以依据通信设备要进行操作的通信网络(例如,CDMA网络、GSM网络、WLAN等)。无论具体设计如何,将天线606通过合适的接入基础设施605(例如,蜂窝基站塔、WLAN热点(hotspot)等)接收的信号提供到接收机608,接收机608可以执行例如信号放大、下变频、滤波、信道选择、模数(A/D)转换等的普通接收机功能。相似的,对发射的信号进行包括由DSP612执行的调制和编码处理,并将其提供至发射机614,以对其进行数模(D/A)转换、上变频、滤波、放大,并通过天线616经由空中无线电接口传输。
微处理器602还与其他的设备子系统进行交互,例如,辅助输入/输出(I/O)618、串口620、显示器622、键盘/小键盘624、扬声器626、麦克风628、随机存储存储器(RAM)630、短程通信子系统632以及总体被标记为参考标记633的任何其他设备子系统,例如定时器机构。为了控制接入,在与微处理器602通信时,可以设置订户标识模块(SIM)或可拆卸用户标识模块(RUIM)接口。在一种实现方式中,SIM/RUIM接口634可与SIM/RUIM卡进行操作,SIM/RUIM卡具有多个密钥配置644以及例如标识和订户相关数据的其他信息646。
操作系统软件和可应用服务逻辑软件可以嵌入在例如闪存635的永久性存储模块(即,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在一种实现方式中,闪存635可以分成不同的区,例如,针对计算机程序636(例如,服务处理逻辑)的存储区、例如设备状态637、地址簿639、其他个人信息管理(PIM)数据641的数据存储区域、以及总体被标记为参考标记643的其他数据存储区。可以设置传输栈645,以实现一个或多个合适的无线电分组传输协议。此外,设置呼叫切换/连续性逻辑模块408,以实现如上所述的呼叫参考ID产生、有效性确认、验证以及与IMRN的相关等。
应当相信,根据上述详细的说明,本专利申请的实施例的操作和结构将变得显而易见。尽管所示和所述的典型实施例在特性方面是优选的,但是应当明白,在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所提出的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

Claims (15)

1.一种在因特网协议IP多媒体子系统IMS网络(112)中使用与呼叫相关联的用户设备UE(302)而可操作的方法,所述呼叫是朝向被叫方发出的,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对来自网络节点(308)的动态分配IP多媒体路由号码IMRN的接收,验证与所述呼叫相关联的呼叫参考号码有效,其中所述动态分配IMRN被映射到由所述UE设备(302)提供的呼叫信息中的至少一部分;以及
在验证时,由所述UE设备(302)向所述网络节点(308)提供所述动态分配IMRN,以基于所述动态分配IMRN和所述部分呼叫信息之间的关系,实现呼叫连续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呼叫信息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种:与所述UE设备(302)相关联的独有标识ID参数、以及所述被叫方号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独有ID参数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种:全球可路由用户代理UA统一资源标识符URI GRUU、国际移动站设备标识IMEI、IMEI软件版本IMEISV、电子序列号ESN、移动标识号MIN、以及与所述UE设备(302)相关联的独有层2地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用户到用户信令消息、会话发起协议SIP消息、以及非结构化补充服务数据USSD消息中的一种,将所述呼叫信息提供至所述网络节点(308)。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UE设备(302)通过SIP消息和USSD消息之一接收所述动态分配IMRN。
6.如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网络节点(308)包括CCCF节点和VCC应用中的一种。
7.一种在因特网协议IP多媒体子系统IMS网络(112)中可操作以发出呼叫的用户设备UE(302),所述呼叫是定向至被叫方的,所述UE设备包括:
装置(633、648),响应于对来自网络节点(308)的动态分配IP多媒体路由号码IMRN的接收,验证与所述呼叫相关联的呼叫参考号码有效,其中所述动态分配IMRN被映射到由所述UE设备(302)提供的呼叫信息中的至少一部分;以及
装置(602、604、648),响应于所述验证,向所述网络节点(308)提供所述动态分配IMRN,以基于所述动态分配IMRN和所述部分呼叫信息之间的关系,实现呼叫连续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UE设备(302),其中所述呼叫信息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种:与所述UE设备(302)相关联的独有标识ID参数、以及所述被叫方号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UE设备(302),其中所述独有ID参数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种:全球可路由用户代理UA统一资源标识符URI GRUU、国际移动站设备标识IMEI、IMEI软件版本IMEISV、电子序列号ESN、移动标识号MIN、以及与所述UE设备(302)相关联的独有层2地址。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UE设备(302),其中通过用户到用户信令消息、会话发起协议SIP消息、以及非结构化补充服务数据USSD消息中的一种,将所述呼叫信息提供至所述网络节点(308)。
11.如权利要求7、8、9、或10所述的UE设备(302),其中所述UE设备(302)通过SIP消息和USSD消息之一接收所述动态分配IMRN。
12.一种在因特网协议IP多媒体子系统IMS网络(112)内可操作的网络节点(308),包括:
用于保持IP多媒体路由号码IMRN池的装置(122,126),其中相对于由用户设备UE(302)发出的呼叫,可将选定IMRN动态分配给从UE设备(302)接收的呼叫信息中的至少一部分;
装置(126),用于将所述选定IMRN与从所述UE设备(302)接收的独有标识ID参数相关联,并向所述UE设备(302)提供所述选定IMRN;以及
装置(124,126),用于在所述选定IMRN返回所述网络节点(308)时,验证所述选定IMRN保持有效,以实现相对于所述呼叫的呼叫连续性过程。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网络节点(308),其中,使用会话发起协议SIP消息和非结构化补充服务数据USSD消息中的一种,将所述选定IMRN提供至所述UE设备(302)。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网络节点(308),还包括用于通过移动增强逻辑的定制应用CAMEL应用部分CAP消息、USSD消息和符合RFC 3033的机制中的一种来接收所述独有ID参数的装置。
15.如权利要求12、13或14所述的网络节点(308),还包括在将所述选定IMRN释放至所述IMRN池以备将来使用时、隔离所述选定IMRN的装置(124,126)。
CN200710152676.2A 2006-08-11 2007-08-08 Ims网络环境中管理呼叫连续性的系统和方法 Active CN1011418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6118838.9A EP1887752B1 (en) 2006-08-11 2006-08-11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call continuity in IMS network environment
EP06118838.9 2006-08-1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41812A true CN101141812A (zh) 2008-03-12
CN101141812B CN101141812B (zh) 2014-12-24

Family

ID=376483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52676.2A Active CN101141812B (zh) 2006-08-11 2007-08-08 Ims网络环境中管理呼叫连续性的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EP (2) EP1887752B1 (zh)
JP (1) JP4762956B2 (zh)
KR (1) KR100950006B1 (zh)
CN (1) CN101141812B (zh)
AU (1) AU2007205728B2 (zh)
CA (1) CA2596774C (zh)
HK (1) HK1112126A1 (zh)
MX (1) MX2007009711A (zh)
SG (2) SG139728A1 (zh)
TW (1) TWI35959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152767A1 (zh) * 2008-06-20 2009-1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呼叫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01527891B (zh) * 2008-04-30 2011-04-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跨网络呼叫保持方法和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063607A1 (en) * 2006-01-10 2009-05-27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call routing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including a circuit-switched network and an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KR101467392B1 (ko) * 2008-08-18 2014-12-01 에스케이텔레콤 주식회사 회선교환망과 패킷교환망을 이용한 음성호 통화에 대한 과금 시스템 및 과금 방법
US9032201B2 (en) 2008-09-29 2015-05-12 Nokia Corporation Hiding a device identity
KR101659412B1 (ko) * 2010-06-30 2016-09-23 주식회사 케이티 핸드오버하는 단말기에 선불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98990B2 (en) 2003-03-25 2011-03-01 Spyder Navigations L.L.C. Method, system and gateway device for enabling interworking between IP and CS networks
JP3924554B2 (ja) * 2003-07-03 2007-06-06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ハンドオーバ方法およびゲートウェイ装置
US7885208B2 (en) 2003-09-11 2011-02-08 Nokia Corporation IP-based services for circuit-switched networks
US7359373B2 (en) * 2003-10-17 2008-04-15 Nokia Corporation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circuit-switched communications via packet-switched network signaling
KR100957327B1 (ko) * 2004-02-02 2010-05-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종 이동통신 시스템 사이에서 아이피 멀티미디어 서브시스템을 이용한 음성 호 처리 방법
US8694008B2 (en) * 2005-06-16 2014-04-08 At&T Mobility Ii Llc Multi-mode handset services
EP2063607A1 (en) * 2006-01-10 2009-05-27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call routing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including a circuit-switched network and an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27891B (zh) * 2008-04-30 2011-04-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跨网络呼叫保持方法和设备
US8717946B2 (en) 2008-04-30 2014-05-0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holding calls between networks
WO2009152767A1 (zh) * 2008-06-20 2009-1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呼叫建立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SG139728A1 (en) 2008-02-29
SG159544A1 (en) 2010-03-30
EP1887752A1 (en) 2008-02-13
HK1112126A1 (zh) 2008-08-22
EP2802121B1 (en) 2020-01-22
EP1887752B1 (en) 2015-02-25
AU2007205728B2 (en) 2010-02-11
AU2007205728A1 (en) 2008-02-28
TWI359599B (en) 2012-03-01
EP2802121A1 (en) 2014-11-12
TW200818818A (en) 2008-04-16
JP2008048406A (ja) 2008-02-28
KR100950006B1 (ko) 2010-03-29
KR20080014686A (ko) 2008-02-14
CN101141812B (zh) 2014-12-24
JP4762956B2 (ja) 2011-08-31
CA2596774C (en) 2012-01-24
MX2007009711A (es) 2009-01-27
CA2596774A1 (en) 2008-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6071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call continuity in IMS network environment
US799556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call continuity in IMS network environment using SIP messaging
EP2367335B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variable call parameters suitable for use in originating a SIP call via a circuit-switched network from a user equipment device
CA2605098C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call continuity in ims network environment using sip messaging
US2013010787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Originating a Call via a Circuit-Switched Network from a User Equipment Device
CN101945113B (zh) 用于在包括ims的网络环境中实现sip呼叫的系统和方法
CN101141812B (zh) Ims网络环境中管理呼叫连续性的系统和方法
JP5520349B2 (ja) Imsを含んでいるネットワーク環境における呼のルーティングを管理する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KR101359057B1 (ko) 사용자 기기 디바이스로부터 회선 교환 네트워크를 통하여sip 콜을 발신하는 시스템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Voight, Ontario, Canada

Applicant after: Blackberry Ltd.

Address before: Voight, Ontario, Canada

Applicant before: Research In Motion 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RESEARCH IN MOTION LTD. TO: BLACKBERRY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