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39020A - 包装用缓冲体及以其形成的缓冲体组合 - Google Patents

包装用缓冲体及以其形成的缓冲体组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39020A
CN101139020A CNA2006101517294A CN200610151729A CN101139020A CN 101139020 A CN101139020 A CN 101139020A CN A2006101517294 A CNA2006101517294 A CN A2006101517294A CN 200610151729 A CN200610151729 A CN 200610151729A CN 101139020 A CN101139020 A CN 1011390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ing
side wall
buffer body
base part
assembly 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15172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46882C (zh
Inventor
郑胜雄
林德安
王武楠
黄家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Open Inc
Original Assignee
AOpe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Open Inc filed Critical AOpen Inc
Priority to CNB20061015172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46882C/zh
Publication of CN1011390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390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4688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46882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ffer Packaging (AREA)
  • Packaging Of Machine Parts And Wound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包装用缓冲体,包含一基底件及一组合件。该基底件包括一基座及分别垂直于该基座的两相邻侧的一第一侧墙及一第二侧墙,且该第一、第二侧墙与该基座共同形成一容置部。该组合件包括一基壁、二垂直于该基壁且相邻的第一、第二侧壁、一由该第一、第二侧壁延伸的第一凸伸部及一由该基壁与该第二侧壁延伸的第二凸伸部。该第一、第二凸伸部的形状与该容置部相配合,以该第一或第二凸伸部与该容置部组接,可使该组合件与该基底件形成两种组合状态,而能满足具有折叠及展开状态的计算机机壳的包装需求,并能节省包装材料且容易换装。

Description

包装用缓冲体及以其形成的缓冲体组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装用缓冲体,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以保护对象的边角的包装用缓冲体。
背景技术
一般较容易因挤压或撞击而受损的对象,例如计算机主机、计算机屏幕等电子用品,在从制造端到客户端的运输过程中,为了减少对象遭受外力撞击或挤压而损毁,通常会利用保丽龙、泡绵等作为缓冲材料,以间隔对象与例如纸箱、塑料箱等包装容器,使对象不会与包装容器产生碰撞,并可以在包装容器受到外力作用时产生缓冲作用,而达到保护对象的功能。
一般对象的形状大小在制造完成后都已经固定,所以包装对象的缓冲体的结构及尺寸,会配合所包装对象的形状而固定。但是有些产品从制造端到最终使用者之间,会因为使用需求不同,而设计成具有可变换体积大小的不同状态,此时固定式的缓冲体结构,即无法同时配合处于不同状态的对象。
以计算机主机举例说明,由于组成计算机主机的硬件除了机壳,还包括安装在机壳中的主机板、电子卡、电源等装置,而且以目前计算机主机的商业模式,各种零件的来源可能均出自不同的制造商,因此计算机主机的组装工作可能是在上游的组装厂,或是销售点,也可能是使用者自行组装。其中计算机机壳在没有安装其它硬件时为中空状态,为了减少机壳在与其它硬件组装前的运送过程所占的体积,目前已有设计成组合式或折叠式的机壳,使机壳形成扁平状(可参见图2所示的计算机机壳81)以缩小体积而节省运送的成本。由于计算机主机的组装者可能为上游厂商或是销售点,当其组装时需将机壳组合或展开以形成容置其它硬件的空间,而在组装完成后,计算机主机需再包装以运送至使用者处。所以计算机机壳从制造厂出货运送至组装地点,并于组装完成后再运送到使用者处,需要经过两次包装,若以固定形状的缓冲体,则不能同时配合机壳的收合状态及展开状态。
例如图1所示,为常见的计算机机壳91及其配合的缓冲体92、93。缓冲体92、93通常为保丽龙制且其结构配合计算机机壳91的前侧911及后侧912形状,可包覆前侧911及后侧912的边角处,以保护机壳91,但是这种固定形状的缓冲体92、93不能配合机壳在收合时所形成扁平的状态。
如前所述,当对象可以变换型态时,固定形状的缓冲体并无法同时满足对象在不同型态时的包装需求。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变换组合状态,以形成不同大小的容置空间的缓冲体。
于是,本发明的包装用缓冲体的第一状态,包含一基底件及一组合件,可由保丽龙、泡棉等具有吸震效果的材料所制成。
该基底件包括一基座、一第一侧墙及一第二侧墙,该第一、第二侧墙垂直于该基座,并分别连接于该基座的相邻的第一、第二侧缘处,且该第一、第二侧墙不相连并与该基座共同形成一容置部。
该组合件包括一基壁、一第一侧壁、一第二侧壁、一第一凸伸部及一第二凸伸部。该基壁具有相邻的一第一侧边及一第二侧边,并限定以该第一侧边与该第二侧边相交处为基准点,由该基准点往垂直并远离该基壁延伸的方向为第一方向,由该基准点沿着该第二侧边往远离该第一侧边延伸的方向为第二方向。该第一、第二侧壁是由该基壁的第一、第二侧边往该第一方向延伸所形成。该第一、第二凸伸部的形状概呈L形并与该基底件的容置部相配合,该第一凸伸部是由邻近该基准点的该第一侧壁的一部分及该第二侧壁的一部分再往该第一方向延伸而成,该第二凸伸部是由该第二侧壁及该基壁的部分侧缘往该第二方向延伸而成,其中由该基准点沿着该第一方向到该第一凸伸部的顶端的距离与由该基准点沿着该第二方向到该第二凸伸部的顶端的距离不相等,而以该基准点到该第一延伸部顶端的距离较短为较佳。
使该组合件的第一凸伸部容置于与该基底件的容置部,且使该组合件的第一、第二侧壁分别抵靠于该基底件的第一、第二侧墙上,能形成一第一组合状态,并由该组合件与该基底件共同形成一第一容置空间。使该组合件的第二凸伸部容置于该基底件的容置部,且使该组合件的基壁侧缘抵靠于该基底件的第二侧墙上,即该基壁垂直于该基座,能形成一第二组合状态,并由该组合件与该基底件共同形成一第二容置空间。
该第一、第二容置空间均可容置呈长方体的对象的两相邻顶角及连接该二顶角的边角侧,其差异处在于,与该第一容置空间相较,该第二容置空间可以容置边角侧较长的对象,亦即该第一容置空间适用于容置一处于收合状态而其相邻的二顶角之间距离较短的对象,且该第二容置空间适用于容置该对象处于展开状态而其相邻的二顶角之间距离较长时。
此外,本发明包装用缓冲体的第二状态包含一基底件及二组合件。在第二状态中,该基底件可视为两个第一状态的基底件相对延伸连接而成,包括一基座、一第一侧墙、一第二侧墙、一第三侧墙,以及由该基座与该第一、二、三侧墙共同形成的二容置部。亦即,第二状态的基底件与第一状态的基底件所差异之处在于,第二状态的基底件更包括一连接于该基座并与该第一侧墙相对的第三侧墙,而该基座、该第二侧墙与该第三侧墙共同形成另一容置部,使该基底件的二容置部可分别供该二组合件的凸伸部容置。其中,该基底件的第二侧墙的长度大于该第一、第三侧墙,而该二容置部分别位于该第二侧墙长向的两相反端处。换言之,在第二状态的缓冲体中,基底件与组合件为1对2的对应关系,而在第一状态的缓冲体中,基底件与组合件为1对1的对应关系。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多组前述的包装用缓冲体所构成的用于设置在箱体中的包装用缓冲体组合。
该包装用缓冲体组合可以由前述包含一基底件及一组合件的缓冲体(以下简称1对1缓冲体)所构成,及/或由前述包含一基底件及二组合件的缓冲体(以下简称1对2缓冲体)所构成。较佳地,该包装用缓冲体组合是由二组1对1缓冲体所构成;更佳地,该包装用缓冲体组合是由四组1对1缓冲体,或二组1对2缓冲体,或二组1对1缓冲体加上一组1对2缓冲体所构成。当然,该包装用缓冲体组合也可以由三组1对1缓冲体,或一组1对1缓冲体加上一组1对2缓冲体所构成。
前述本发明的包装用缓冲体组合适用于包装一具有折叠状态及展开状态的可折叠式机壳,其中,当本发明的缓冲体在第一组合状态时适用于包装在折叠状态的机壳;当本发明的缓冲体在第二组合状态时适用于包装在展开状态的机壳。
该机壳在折叠状态及展开状态均呈长方体的状态,具有相同的长度及宽度,但是在折叠状态时的高度小于在展开状态时的高度。当该包装用缓冲体组合是由二组1对1缓冲体所构成时,可用于包覆该机壳沿着对角线排列的两个平行侧边(高度侧)以及连接于该二侧边的四个顶角(每一侧边连接两个顶角)。当该包装用缓冲体组合是由四组1对1缓冲体,或二组1对2缓冲体,或二组1对1缓冲体加上一组1对2缓冲体所构成时,可用于包覆该机壳的四个平行侧边(高度侧)以及八个顶角。进一步地,各该缓冲体的各该基底件及各该组合件的可与该机壳接触的侧面形成有凹凸纹路,以配合该机壳的形状,使缓冲体可较紧贴该机壳表面,能够减少机壳在搬运过程中的震动与撞击,达到保护机壳的目的。
如上所述,本发明包装用缓冲体能够同时满足具有折叠状态与展开状态的机壳在不同状态时的包装需求,可节省包装材料及容易换装,而且该组合件与该基底件在该第一、第二组合状态均可相互抵接而具有优异的缓冲及支撑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立体图,其说明一现有的用于包装计算机主机的缓冲构件;
图2是一立体分解图,其说明本发明包装用缓冲体组合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用于包装一在缩合状态的计算机机壳;
图3是一立体图,其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基底件;
图4是一立体图,其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组合件;
图5是一图2的组合图,其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各缓冲体在一第一组合状态,其中箱体被移除;
图6是一立体分解图,其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用于包装在展开状态的该计算机机壳;
图7是一图6的组合图,其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各缓冲体在一第二组合状态,其中箱体被移除;及
图8是一立体分解图,其说明本发明包装用缓冲体组合的第二较佳实施例。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     缓冲体组合
2     缓冲体
3     基底件
31    基座
311   第一侧缘
312   第二侧缘
313   夹角
32    第一侧墙
33    第二侧墙
34    容置部
35    凹凸纹路
4     组合件
41    基壁
411   第一侧边
412   第二侧边
42    第一侧壁
43    第二侧壁
44    第一凸伸部
441   顶端
45    第二凸伸部
451   顶端
46    凹凸纹路
5     基底件
51    基座
52    第一侧墙
53    第二侧墙
54    第三侧墙
55    容置部
6     包装用缓冲体组合
7     缓冲体
81    计算机机壳
811   顶角
812   侧边
82    计算机机壳
821   顶角
822   侧边
823   脚垫
83    箱体
84    箱体
I     第一方向
II    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之二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
本发明包装用缓冲体组合的第一较佳实施例是用于包装一可折叠及展开的计算机主机的机壳。参阅图2,本发明包装用缓冲体组合1是由保丽龙材质所制成,包含四组1对1缓冲体2,各缓冲体2包括一基底件3及一组合件4。如图3所示,各基底件3包括一方形基座31及分别连接于基座31的相邻的第一、第二侧缘311、312处且垂直于基座31的第一、第二侧墙32、33,基座31之第一侧缘311与第二侧缘312的夹角313概呈直角,且第一、第二侧墙32、33与夹角313分别具有一预定距离,而使基座31与第一、第二侧墙32、33共同形成一概呈L形的容置部34。
如图4所示,各组合件4包括一基壁41、一第一侧壁42、一第二侧壁43、一第一凸伸部44及一第二凸伸部45。基壁41具有相邻的第一侧边411及第二侧边412,并限定以第一侧边411与第二侧边412相交处为基准点,由基准点往垂直并远离基壁41延伸的方向为第一方向I,由基准点沿着第二侧边412往远离第一侧边411延伸的方向为第二方向II。第一、第二侧壁42、43是由基壁41的第一、第二侧边411、412往第一方向I延伸所形成。第一凸伸部44与第二凸伸部45的形状与容置部34(参见图3)相配合,用以组接于容置部34中。第一凸伸部44是由邻近基准点的部分第一侧壁42及部分第二侧壁43再往第一方向延伸而成。第二凸伸部45是由第二侧壁43及基壁41之部分侧缘往第二方向II延伸而成。其中由该基准点沿着第一方向I到第一凸伸部44的顶端441的距离小于由该基准点沿着第二方向II到第二凸伸部45的顶端451的距离,而使组合件4与基底件3有两种组合状态,以形成高度不同的容置空间。
参阅图2及图5,为缓冲体2在一第一组合状态,而用于包装一在折叠状态而呈扁平状的计算机机壳81之示意图。其包装程序是先将各基底件3分别固定于箱体83底部的四个角落处,再置入计算机机壳81后,将各组合件4的第一凸伸部44组接于各基底件3的容置部34,使计算机机壳81的八个顶角811及连接相邻的二顶角811的四侧边812被各缓冲体2所包覆,而将计算机机壳81与箱体83间隔开,除了能达到缓冲保护的作用之外,由于组合件4与基底件3相互抵接而具有支撑作用可以强化箱体83结构。
参阅图6及图7,为缓冲体2在一第二组合状态,而用于包装一在展开状态而呈长方体的计算机机壳82的示意图。其包装程序也是先将各基底件3分别固定于箱体84底部的四个角落处,再置入计算机机壳82后,将各组合件4的第二凸伸部45组接于各基底件3的容置部34,使计算机机壳82的八个顶角821及连接相邻的二顶角821的四侧边822被各缓冲体2所包覆,尤其是组合件4的第一凸伸部44可以延长包覆计算机机壳82的侧边的距离,而能增加保护缓冲的效果,再者,组合件4与基底件3在第二组合状态也能相互抵接,同样具有支撑作用可以强化箱体84结构。此外,基底件3及组合件4在与计算机机壳82接触的的内侧面分别形成有多个凹凸纹路35、46,以配合计算机机壳82的形状,例如避开脚垫823位置,使基底件3与组合件4可较紧贴计算机机壳82表面。
参阅图8,为本发明包装用缓冲体组合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第二较佳实施例与第一较佳实施例大致相同,其差异之处在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基底件5可视为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两个基底件3(参阅图2)相对延伸连接而成,即基底件5包括一基座51、一第一侧墙52、一第二侧墙53、一第三侧墙54,以及由基座51与第一、二、三侧墙52、53、54共同形成的二容置部55。因此,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包装用缓冲体组合6是包含二组1对2缓冲体7,每组缓冲体7包括一个基底件5及二个组合件4,其组装方式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详述。
归纳上述,本发明包装用缓冲体组合,利用缓冲体的基底件与组合件可变换组合状态,而能同时满足可折叠式计算机机壳在折叠状态与展开状态时的包装需求,可节省包装材料及容易换装,并能有效降低搬运过程中对计算机机壳的冲击,达到较佳的保护缓冲功能,故确实能达成本发明的目的。
但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及发明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包装用缓冲体,包含:
一基底件,包括一基座、一第一侧墙及一第二侧墙,该第一、第二侧墙垂直于该基座,并分别连接于该基座的相邻的第一、第二侧缘处,且该第一、第二侧墙不相连并与该基座共同形成一容置部;及
一组合件,包括一基壁、一第一侧壁、一第二侧壁、一第一凸伸部及一第二凸伸部;该基壁具有相邻的一第一侧边及一第二侧边,并限定以该第一侧边与该第二侧边相交处为基准点,由该基准点往垂直并远离该基壁延伸的方向为第一方向,由该基准点沿着该第二侧边往远离该第一侧边延伸的方向为第二方向;该第一、第二侧壁是由该基壁的第一、第二侧边往该第一方向延伸所形成;该第一、第二凸伸部的形状与该基底件的容置部相配合,该第一凸伸部是由邻近该基准点的该第一侧壁的一部分及该第二侧壁的一部分再往该第一方向延伸而成,该第二凸伸部是由该第二侧壁及该基壁的部分侧缘往该第二方向延伸而成,其中由该基准点沿着该第一方向到该第一凸伸部的顶端的距离与由该基准点沿着该第二方向到该第二凸伸部的顶端的距离不相等;
使该组合件的第一凸伸部容置于该基底件的容置部,能形成一第一组合状态;使该组合件的第二凸伸部容置于该基底件的容置部,能形成一第二组合状态。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用缓冲体,其中,该组合件由该基准点沿着该第一方向到该第一凸伸部的顶端的距离小于由该基准点沿着该第二方向到该第二凸伸部的顶端的距离。
3.依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包装用缓冲体,更包含另一组合件,且该基底件更包括一连接于该基座并与该第一侧墙相对的第三侧墙,而该基座、该第二侧墙与该第三侧墙共同形成另一容置部,使该基底件的二容置部可分别供该二组合件的凸伸部容置。
4.依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装用缓冲体,其中,该基底件的第二侧墙的长度大于该第一、第三侧墙,而该二容置部分别位于该第二侧墙长向的两相反端处。
5.一种用于设置在箱体中包装可折叠式机壳的缓冲体组合,该机壳具有一折叠状态及一展开状态,且分别呈高度不同的长方体,该缓冲体组合包含四组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包装用缓冲体;使各该组合件与各该基底件形成该第一组合状态可包装在该折叠状态的机壳,并包覆该机壳的四组两两相邻的顶角;使各该组合件与各该基底件形成该第二组合状态可包装在该展开状态的机壳,并包覆该机壳的四组两两相邻的顶角。
6.依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设置在箱体中包装可折叠式机壳的缓冲体组合,其中,各该基底件及各该组合件的可与该机壳接触的侧面形成有凹凸纹路,以配合该机壳的形状。
7.一种用于设置在箱体中包装可折叠式机壳的缓冲体组合,该机壳具有一折叠状态及一展开状态,且分别呈高度不同的长方体,该缓冲体组合包含二组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包装用缓冲体;使各该组合件与各该基底件形成该第一组合状态可包装在该折叠状态的机壳,并包覆该机壳的四组两两相邻的顶角;使各该组合件与各该基底件形成该第二组合状态可包装在该展开状态的机壳,并包覆该机壳的四组两两相邻的顶角。
8.依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设置在箱体中包装可折叠式机壳的缓冲体组合,其中,各该基底件及各该组合件的可与该机壳接触的侧面形成有凹凸纹路,以配合该机壳的形状。
CNB2006101517294A 2006-09-08 2006-09-08 包装用缓冲体及以其形成的缓冲体组合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46882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1517294A CN100546882C (zh) 2006-09-08 2006-09-08 包装用缓冲体及以其形成的缓冲体组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1517294A CN100546882C (zh) 2006-09-08 2006-09-08 包装用缓冲体及以其形成的缓冲体组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39020A true CN101139020A (zh) 2008-03-12
CN100546882C CN100546882C (zh) 2009-10-07

Family

ID=391911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151729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46882C (zh) 2006-09-08 2006-09-08 包装用缓冲体及以其形成的缓冲体组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46882C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94715A (zh) * 2016-10-27 2017-03-15 广州美的华凌冰箱有限公司 护角结构及包装组件
CN110641798A (zh) * 2019-09-16 2020-01-03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 一种一体化预折叠物流防护包装箱及其使用方法
CN111465232A (zh) * 2020-03-30 2020-07-28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一种高精度时统设备的多层次联合抗振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95421A (en) * 1970-09-08 1972-10-03 Harry G Wood Package assembly and cushion therefor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94715A (zh) * 2016-10-27 2017-03-15 广州美的华凌冰箱有限公司 护角结构及包装组件
CN110641798A (zh) * 2019-09-16 2020-01-03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 一种一体化预折叠物流防护包装箱及其使用方法
CN111465232A (zh) * 2020-03-30 2020-07-28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一种高精度时统设备的多层次联合抗振方法
CN111465232B (zh) * 2020-03-30 2021-06-29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一种高精度时统设备的多层次联合抗振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546882C (zh) 2009-10-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04385B (zh)
CN201109532Y (zh) 可拆卸的全纸蜂窝整体包装结构
US8584928B2 (en) Box template with integrated corner protectors
CN100546882C (zh) 包装用缓冲体及以其形成的缓冲体组合
CN203682182U (zh) 一种头戴耳机散装出货包装箱
CN206087876U (zh) 一体式手机包装缓冲结构
CN203318831U (zh) 一种高度可调节的纸箱
KR200382008Y1 (ko) 접이식 휴대용 포장상자
CN212074683U (zh) 一种用于地漏的包装盒
CN204056519U (zh) 一种耳机包装盒及一种耳机散货出货包装装置
CN100542907C (zh) 可完全摊平的缓冲体及其组合
CN205738777U (zh) 缓冲包装结构
CN201458036U (zh) 一种电子产品的包装楦体
CN209720190U (zh) 包装箱内衬及包装箱
JP2005324811A (ja) 包装用緩衝体
CN213620769U (zh) 一种缓冲包装结构及包装盒
TWM284649U (en) Packaging box structure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205240194U (zh) 一种减震器包装箱
KR200492463Y1 (ko) 지함
TWI324976B (en) Package structure
CN211140096U (zh) 适用一对物品的包装结构
CN102897381B (zh) 包装结构及用以制作包装结构的纸板
JP6048307B2 (ja) 底板一体型仕切体
CN210162409U (zh) 一种一体成型的组合包装盒
CN208199110U (zh) 缓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007

Termination date: 20150908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