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34613B - 臭氧处理冷却循环水水质的微生物指标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臭氧处理冷却循环水水质的微生物指标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34613B
CN101134613B CN2007100441201A CN200710044120A CN101134613B CN 101134613 B CN101134613 B CN 101134613B CN 2007100441201 A CN2007100441201 A CN 2007100441201A CN 200710044120 A CN200710044120 A CN 200710044120A CN 101134613 B CN101134613 B CN 1011346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reference value
ozone
control device
data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04412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34613A (zh
Inventor
沙尚之
林忠贵
唐中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ight Industr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ight Industr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ight Industr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ight Industr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71004412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134613B/zh
Publication of CN1011346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346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346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346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Water By Oxidation Or Red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臭氧处理冷却循环水水质的微生物指标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一采集装置,用以检测循环水的细菌总数和生物粘泥数据;一数据库,连接于采集装置,用以接收检测的细菌总数和生物粘泥数据,且该数据库具有该细菌总数和该生物粘泥数据的参考值;一臭氧浓度控制单元,连接于该数据库,用以比较该检测的细菌总数与其参考值,据以判断循环水的细菌状态,并根据判断结果,输出一臭氧控制信号至该臭氧发生器;以及一排放控制单元,连接于该数据库,用以比较该生物粘泥数据与其参考值,当生物粘泥数据超过其参考值时,输出一排放信号至该排放阀,使之打开排水。

Description

臭氧处理冷却循环水水质的微生物指标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臭氧处理冷却循环水水质的微生物指标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结垢、腐蚀现象是使用循环冷却水的热交换设备系统中最常见的问题,将危害设备的运行。开放式冷却塔在工作过程中不断蒸发水带走热量,不但使水中存在的许多物质浓缩,而且将大气中污染成份、尘土、微生物等不断带入水中,如果不能控制好循环冷却水的水质,就很快会使热交换设备(各类冷冻机,空压机等)的工作效能降低,管道阻塞,能耗大幅度增加,也可引起设备腐蚀,缩短使用寿命,造成很大经济损失。同时由于适宜的水温,滋长大量细菌,特别是产生致病菌(如嗜肺军团菌)对公共卫生造成很大威胁。
目前通常采用化学药剂法与物理法缓解循环冷却水的以上问题。药剂法在主要采用许多不同试剂与水中离子络合以缓解结垢,调节酸碱度以防止腐蚀,以杀菌剂消毒灭菌,但由于这些药剂相互有影响,水的结垢倾向与腐蚀倾向又是相互矛盾的,即倾向于结垢的水通常不倾向于腐蚀,反之亦然,因此分别调节结垢倾向和腐蚀倾向很难兼具平衡效果。实践上还通过排放来改善循环冷却水的化学成分,当电导提高到一定程度实行排放与补充。当补充水电导高、或硬度大的时候,用加药法处理是困难的。药剂法不能很有效杀菌,并因为会产生抗药性而失效,必需经常更换药剂。由于药剂法长期使用大量含磷、锌、氯,氮的一类物质,即使排放时水中浓度达标,但从污染的总量控制要求来看,成年累月成吨地药剂排出显然是对环境水体构成不可忽视的危害。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研究已证实:循环水中的结垢与腐蚀现象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大量微生物的存在引起的。生物淤泥可以将水中所有的无机物:碳酸钙,灰尘,锈蚀产物等牢牢“粘结”在一起成为硬性的污垢,包覆于换热设备金属表面与管道,这种既有生物污垢,又有无机物的污垢传热性能非常低,达到1毫米厚度即可使能耗增加30%左右。在污垢下面还可滋长大量的引起严重腐蚀的微生物,如噬铁菌,硫还原菌,硝化菌等,设备发生深度点蚀就是微生物腐蚀引起的。由于生物膜的存在,微生物可以获得营养和保护,这又使药剂的效果被大大降低。但加大药物浓度就是加大了排放污染程度。
由于存在上述种种问题,采用化学试剂法来处理循环水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
药剂法的监控主要是依据水的化学成分,如:钙、镁、总碱、氯等含量及酸碱度(PH)和电导值来控制水的排放与补充。但是,如前所述,这些指标未必能准确全面反映水的水质。
物理方法主要用于阻垢,它是使用磁场穿透水中,或用电解法,使形成垢的离子处于受水分子包围的状态,分散为小的结晶或改变晶型,不易在设备表面形成硬结垢。但是实际应用中发现对水质有较高要求,去垢效果有局限性,对腐蚀与微生物的杀灭有效性不明显。
臭氧法处理循环冷却水是近十年来开始趋于成熟的新技术。通过对循环水中注入溶解的臭氧,在水中产生氧化性很强的OH等游离基,它们与水中的微生物,化学分子发生反应达到净化、消毒目的。通过适当的设计,臭氧法作为无化学药剂法的水处理,同时实现阻垢,防腐蚀,杀菌等效果。
九十年代以来国外在应用臭氧处理冷却水方面已积累了一些基本经验与研究结果。在这一领域中应用臭氧法已被证明为安全、有效、无污染的清洁技术。实践上采用ORP(氧化还原电位)控制臭氧的发生量,依据水的电导、钠、氯、钙、镁和总碱度(POSI指数,实用臭氧结垢指数)与细菌等指标,以手动操作进行排放与补充循环水。POSI是在臭氧处理条件下,冷却循环水中不发生结垢可以被浓缩的最大程度,也可称为水的循环次数,数值上为浓缩后的循环水电导值与补充水电导值之比。它是在稳定的工作与环境的条件下,对循环终点的一种可操作的经验估计,但是POSI并不能反映循环水在多变的运行过程中水质是否需要及时调整(例如,当补充水的水质在运行中发生变动时),因此采用POSI指数作为自动监控存在一定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臭氧处理冷却循环水水质的微生物指标控制装置,它可以始终保持对循环水水质结垢、腐蚀与无污染排放的控制,对运行中变动的水质经常性有效监控。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臭氧处理冷却循环水水质的微生物指标控制装置,用以进行冷却循环水水质的检测和控制,该控制装置包括:一采集装置,用以检测循环水的细菌总数和生物粘泥数据;一数据库,连接于采集装置,用以接收检测的细菌总数和生物粘泥数据,且该数据库具有该细菌总数和该生物粘泥数据的参考值;一臭氧浓度控制单元,连接于该数据库,用以比较该检测的细菌总数与其参考值,据以判断循环水的细菌状态,并根据判断结果,输出一臭氧控制信号至该臭氧发生器;以及一排放控制单元,连接于该数据库,用以比较该生物粘泥数据与其参考值,当生物粘泥数据超过其参考值时,输出一排放信号至该排放阀,使之打开排水。
上述的控制装置中,该数据库中具有N个从小到大的细菌总数的参考值,以划定N+1个范围,N为正整数,而该臭氧浓度控制单元是分别比较该检测的细菌总数与各参考值,以确定该检测的细菌总数所在的范围,且确定该范围所对应的一状态为循环水的细菌状态。
上述的控制装置中,该数据库中具有第一参考值和第二参考值,并且,当该细菌总数大于该第一参考值时,该臭氧浓度控制单元判断循环水的细菌状态为不达标;当该细菌总数小于等于该第一参考值且大于第二参考值时,该臭氧浓度控制单元判断循环水的细菌状态为及格;以及当该细菌总数小于等于该第二参考值时,该臭氧浓度控制单元判断循环水的细菌状态为良好。其中该第一参考值可为3000CFU/毫升,该第二参考值可为1000CFU/毫升。
上述的控制装置,其中,该数据库中具有一臭氧浓度范围,该臭氧浓度范围被划分为多个浓度子区间,而该臭氧浓度控制单元是根据所判断的细菌状态,确定一与之对应的浓度子区间,并且从该浓度子区间中选定一浓度控制点,据此输出该臭氧控制信号至该臭氧发生器。该臭氧浓度可包括制冷机组的热交换器进口的臭氧浓度。该臭氧浓度范围例如是0.01~0.10ppm。
上述的控制装置中,该臭氧浓度范围可包括三个子区间,其分别为:大于等于0.01ppm且小于0.04ppm,大于等于0.04ppm且小于0.08ppm,大于等于0.08ppm且小于等于0.10ppm。
上述的控制装置中,该臭氧浓度控制单元先将该浓度控制点转换为一ORP控制值,再根据该ORP控制值输出该臭氧控制信号。
上述的控制装置中,该臭氧浓度控制单元包括一反馈调节器,该反馈调节器接收一ORP检测值作为反馈信号,调整输出至该臭氧发生器的臭氧控制信号。
上述的控制装置中,该排放控制单元每次排水和补充水量低于总循环水量的一设定比例。该设定比例介于10~20%之间。
上述的控制装置中,排放控制单元在间隔一设定时间后,再比较该生物粘泥数据与其参考值。
上述的控制装置中,该冷却循环水系统还包括一反冲装置,该反冲装置包括一过滤器、一反冲阀与一反冲泵,该过滤器设在该集水池输出到该制冷机组的管路上,并经该反冲阀与该反冲泵连接,而该反冲泵连接一水源;而该控制装置还包括一反冲控制单元,连接至该数据库,其中该数据库中具有该过滤器的进/出口压力差的参考值,该反冲控制单元接收该过滤器的进/出口压力差,且根据该压力差与该参考值的比较结果,输出一控制信号至该反冲阀与该反冲泵。
本发明的控制装置在以臭氧处理的循环水中,以细菌总数和生物粘泥数据等微生物指标为主,代替常规主要对化学成分的监控,可以更简单、有效反映冷却循环水的水质状态,抑制控制循环水的结垢倾向和腐蚀倾向。相比现有的采用加药、电磁的方式,本发明去垢、防腐效果更佳,并且没有污染;相比采用POSI指数进行监控的臭氧处理技术,本发明的控制装置可以及时反映循环水的水质,更快的作出反应和调整,从而可以提高循环水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采用本发明的控制装置的冷却循环水系统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控制装置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采用本发明的控制装置的冷却循环水系统示意图。请参阅图1所示,整个循环冷却水系统主要包括冷却塔10、集水池11和制冷机组12。其中循环水流向为:从集水池11流至制冷机组12,通过与制冷机组的热表面进行接触后流向冷却塔10,经过喷淋又流回集水池11。由于循环水的排放、蒸发或漂移,导致集水池11中的水位低于一定水位时,通过浮球液位控制器112来控制阀门114,实现循环水从补充水源61的自动补水。此外,在集水池11底部,设有一排放阀21,可在需要时被打开,以排放水。
在流向制冷机组12的冷却循环水管道与集水池11之间设计一段管路,用于臭氧的注入,在该管路中靠近集水器侧安装一个喷嘴13,臭氧发生器20生产出来的臭氧通过喷嘴13注入循环水系统中;在喷嘴13的后方安装一个增压泵77,用于保证该管路中的水压及流量。当然,喷嘴13也可设于其他位置,例如制冷机组12的入口前或入口后。
整个装置中设有许多传感器,以实时在线检测数据,这些传感器的作用容后叙述。传感器的信号传给采集装置101,并通过专用通讯电缆将需要参与系统控制的参数传给控制装置105,控制装置105将接收到的各种参数进行运算,然后分别输出控制信号,控制臭氧发生器20和循环水排放阀门21,实现臭氧浓度的调节和排放水的控制。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控制装置结构框图。请参阅图2所示,该控制装置包括一采集装置101和一控制装置105。采集装置101包括检测单元102和一输入单元103,检测单元102与上述的各传感器连接,用以获得循环系统中的各个参数。输入单元103可用于接收外部输入的参数,这些参数为变化不频繁或在线检测费用较高的参数,例如细菌总数和生物粘泥数据,采用便携式仪表人工采集或通过实验室测试的方式,将人工测得的参数经输入单元103输入,可节约成本。但是本实施例也可采用在线测定仪来测定上述参数。此外,输入单元103可为键盘、触摸屏、通讯接口,或者其他任何能够接收输入数据的部件。
控制装置105主要包括数据库106、臭氧浓度控制单元107、排放控制单元108。数据库106与检测单元102及输入单元103连接,以接收检测或输入的参数。同时,数据库106也用于储存预设的各类参数参考值,例如细菌总数、生物粘泥数据。臭氧浓度控制单元107连接于数据库106,用以根据检测的细菌总数与其参考值,确定一臭氧浓度控制信号,输出至臭氧发生器20。排放控制单元108连接于数据库106,用以根据检测的生物污泥与其参考值,决定是否打开排放阀21排水。
总体而言,本发明通过细菌总数与其参考值的关系,判断循环水的细菌状态,然后根据该细菌状态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通过生物粘泥数据与其参考值的关系,确定生物粘泥数据指标是否超标,在超标的情形下打开排放阀21排水。
请参照图1~图2所示,下面描述本发明的控制装置一个实施例的工作流程。首先,采集装置101检测循环水的细菌总数和生物粘泥数据,具体来说,可通过输入单元103来接收外部定期输入的细菌总数和生物粘泥数据参数值。此外,也可通过在线测定仪来检测这2个参数,然后传输给检测单元102。此后,采集装置101将检测的细菌总数和生物粘泥数据数据输入控制装置105的数据库106储存,以供后续单元使用。
臭氧浓度控制单元107从数据库106中获取检测的细菌总数和细菌总数的参考值,比较此二者,据以判断循环水的细菌状态。举例来说,该细菌状态可根据需要分为达标、超标。当检测的细菌总数大于参考值时,判断细菌状态为超标,反之,判断为达标。然后,臭氧浓度控制单元107根据判断结果,输出一臭氧控制信号m至该臭氧发生器20。例如当前细菌状态为超标时,输出提高臭氧发生量的臭氧控制信号m,而当前状态为达标时,输出降低臭氧发生量的臭氧控制信号m,借此,调节臭氧发生器20的臭氧发生量,使得循环水中的细菌得到抑制。
同时,排放控制单元108比较检测的生物粘泥数据与生物粘泥数据的参考值,当生物粘泥数据超过其参考值时(即超标),输出一排放信号p至排放阀21,使之打开排水。
在本实施例中,数据库106中的细菌总数可具有第一参考值,其设定为3000CFU/毫升,而生物粘泥数据的参考值可设定为2毫升/立方米。
在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数据库106中可具有N个从小到大的细菌总数的参考值,以划定N+1个范围,每个范围对应一细菌状态,其中N为正整数。例如设参考值为a1,a2,……,aN,细菌总数为b,那么它们所划定的范围分别为:0<b≤a1,a1<b≤a2,……,b>aN。若N=1,则划定的范围是2个,若N=2,则划定的范围是3个,以此类推。相应地,可将2个范围所对应的细菌状态从大到小设定为超标和达标;将3个范围所对应的细菌状态设定为超标、及格和良好。举例来说,在本实施例中,数据库106设定为具有第一参考值和第二参考值,该第一参考值为3000CFU/毫升,该第二参考值为1000CFU/毫升。
同时,数据库106中还具有一臭氧浓度范围,该臭氧浓度范围被划分为多个(例如3个)浓度子区间,这些浓度子区间可与上述循环水的细菌状态一一对应,作为出现每一细菌状态时,供臭氧浓度控制单元107选择的浓度区间。具体而言,当细菌状态为良好时,选择一第一浓度子区间;当细菌状态为及格时,选择一第二浓度子区间;而当细菌状态为超标时,选择一第三浓度子区间。并且第一至第三浓度子区间的取值依次增大。其中,臭氧浓度可选择在制冷机组12的热交换器进口的臭氧浓度,且在本实施例中,该臭氧浓度范围是0.01~0.10ppm而第一至第三浓度子区间分别为:大于等于0.01ppm且小于0.04ppm,大于等于0.04ppm且小于0.08ppm,大于等于0.08ppm且小于等于0.10ppm,以区间形式表示分别为:[0.01~0.04)ppm,[0.04~0.08)ppm,[0.08~0.10]ppm。
下表1是细菌总数、细菌状态以及臭氧浓度的子区间的对应关系表,需要指出,在不同的场合中,根据不同的要求,细菌总数的参考值、细菌状态的判断,以及臭氧浓度范围的选择均是可以变化的,在此仅为举例说明。
表1
细菌总数(CFU/ml) 细菌状态 臭氧浓度(ppm) ORP(mv)
0~1000 良好 [0.01,0.04) [580,640)
1000~3000 及格 [0.04,0.08) [640,680)
>3000 超标 [0.08,0.10] [680,720]
现仍旧参照图1、图2描述本装置按照上述设定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流程。首先,按照上述叙述在数据库106中建立各参数的参考值和臭氧浓度范围。接着,采集装置101检测细菌总数和生物粘泥数据指标,并输入数据库106中。此后,臭氧浓度控制单元107分别比较检测的细菌总数与它的各参考值,以确定该检测的细菌总数所在细菌状态的范围,将该范围所对应的一状态(超标、及格或良好)确定为循环水的细菌状态。例如,当细菌总数>3000CFU/毫升时,臭氧浓度控制单元107判断循环水的细菌状态为不达标;当1000CFU/毫升<该细菌总数≤3000CFU/毫升时,臭氧浓度控制单元107判断循环水的细菌状态为及格;而当该细菌总数≤1000CFU/毫升时,臭氧浓度控制单元107判断循环水的细菌状态为良好。再者,臭氧浓度控制单元107根据所判断的细菌状态,确定一与之对应的臭氧浓度的子区间,并从该浓度子区间中选定一浓度控制点,据此输出臭氧控制信号m至臭氧发生器20。例如,当细菌状态为超标时,从第三浓度子区间[0.08~0.10]ppm选择臭氧浓度在0.08ppm,输出臭氧浓度控制信号m以促使臭氧发生器20提高注入循环水中的臭氧发生量。当细菌总数回落到及格范围时,从第二浓度子区间[0.04~0.08)选择臭氧浓度在0.04ppm,促使臭氧发生器20的臭氧发生量降低到正常水平。
在实践中,往往采用氧化还原电位(Oxidation-Reduction Potential,ORP)代替臭氧浓度来进行控制,因为ORP较容易自动测量。因此,臭氧浓度控制单元107可先将浓度控制点转换为一ORP控制值,再根据该ORP控制值输出该臭氧控制信号m,ORP控制值与臭氧浓度值的对应关系可通过测定循环水中臭氧浓度,获得相应的关系校正曲线来确定。浓度值与ORP控制值的对应关系的一例请参阅前述的表1所示。举例来说,当选择的臭氧浓度为0.08ppm时,可选择ORP值680mv作为控制目标,而当选择的臭氧浓度为0.04ppm时,可选择ORP值640mv作为控制目标。同时,臭氧浓度控制单元107还可包括一反馈调节器(图未示),该反馈调节器可以接收在制冷机组12的热交换器进口处的ORP检测值ORP1作为反馈信号,进行闭环调整,直到检测到反馈信号ORP1达到目标ORP控制值。请回到图1所示,其中以ORP探头32检测制冷机组12的热交换器(图未示)进口处的氧化还原电位ORP1,经采集装置101输入至数据库106,且ORP探头32通过导线与ORP仪表42连接。此外,反馈调节器例如是采用比例积分微分(PID)调节方式进行闭环调节。
同时,排放控制单元108比较检测的生物粘泥数据与生物粘泥数据的参考值,当生物粘泥数据超过其参考值时(即超标),输出一排放信号p至排放阀21,使之打开排水。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排放水过程中,可维持循环水中臭氧的浓度大致在及格范围内(即0.04~0.08ppm),且每次排水和补充水量低于总循环水量的一设定比例,该设定比例可介于10~20%之间。排水之后,间隔一段时间,例如24小时,待水中生化反应充分后,再次比较检测的生物粘泥数据与生物粘泥数据的参考值,如此时生物粘泥数据指标已达标(即小于2毫升/立方米),则进入正常运作,如果还未达标,还进行排水,如此反复,直到达标。
此外,请参照图1所示,为了冲洗循环水系统中积累的污垢,冷却循环水系统包括一反冲装置,该反冲装置包括一过滤器15、一反冲阀22与一反冲泵23,过滤器15设在集水池11输出到制冷机组12的管路上,并经反冲阀22与反冲泵23连接,而反冲泵23连接一水源62。在过滤器15的入口管道中安装一个在线压力表44,以检测反冲入口压力p1。在过滤器15的出口管道中安装一个在线压力表45,以检测反冲出口压力p2。进/出口压力p1、p2经检测单元102输入数据库106中,且数据库106中具有该压力差的参考值。
相应地,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控制装置还可包括一反冲控制单元109,其输入端连接至数据库106,其输出端连接至反冲阀22和反冲泵23。反冲控制单元109比较进/出口压力差(p2-p1)与数据库106中的参考值,当该压力差超过该参考值时,输出一控制信号f以打开反冲阀22和反冲泵23,使水源82中的水通过反冲泵23和反冲阀22进入过滤器15中,冲走其中的污垢。
值得指出的是,尽管一般而言,执行上述自动控制流程,可使循环水的水质保持在较好的状态,而避免了频繁的排放和更换。但是在实践中,无限次地循环而实现零排放是不现实的。因此,对于一个特定的循环系统,需要确定一个循环次数,当达到循环次数时即全部更换循环水。在本实施例中,以浓缩倍数来监测系统的循环次数,浓缩倍数是指循环水的电导值C0与补充水的电导值C1之比。请参阅图1所示,在冷却水补水入口处安装电导探头31,通过导线与电导仪表41连接,以检测补充水的电导值C1。在电导探头33,通过导线与电导仪表43连接,以检测冷却循环水的电导值C0。
综上所述,本发明对细菌总数和生物粘泥数据这2个微生物指标进行了监测和自动控制,其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相比采用现有的控制装置,本发明通过自动检测和抑制细菌总数和生物粘泥数据,可以有效抑制循环水的结垢倾向和腐蚀倾向,提高循环水的水质,从而提升了热交换器的能效,降低了腐蚀,且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2、本发明的控制装置已证明比加药方式可以允许更高的电导,这意味着更大的浓缩倍数和循环次数。目前传统方法处理的循环次数2-3次,用本装置可能提高到5-10次,甚至更高。因此本发明可以提高循环水的利用率。
3、本发明的控制过程为自动完成,不须人工参与(除了部分数据的检测),可以及时的采取措施保持动态变化的循环水的水质。
4、本发明由于能够保持动态变化的循环水的水质,因而可能利用不同水源作循环水(例如利用某些工艺废弃水,再生水等)通过事先的分析计算和控制,部分或全部代替新鲜自来水,具有很大的节水潜力。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修改和完善,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13)

1.臭氧处理冷却循环水水质的微生物指标控制装置,用以进行冷却循环水系统的水质的检测和控制,该冷却循环水系统包括把集水池输出的水冷却后输送给冷却塔的制冷机组、向集水池提供冷却水的冷却塔、集水池、以及用以注入臭氧的臭氧发生器,其中该集水池底部设有一排放阀;其特征在于,该控制装置包括:
一采集装置,用以检测循环水的细菌总数和生物粘泥数据;
一数据库,连接于采集装置,用以接收检测的细菌总数和生物粘泥数据,且该数据库具有该细菌总数和该生物粘泥数据的参考值;
一臭氧浓度控制单元,连接于该数据库,用以比较该检测的细菌总数与其参考值,据以判断循环水的细菌状态,并根据判断结果,输出一臭氧控制信号至该臭氧发生器;以及
一排放控制单元,连接于该数据库,用以比较该生物粘泥数据与其参考值,当生物粘泥数据超过其参考值时,输出一排放信号至该排放阀,使之打开排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数据库中具有N个从小到大的细菌总数的参考值,以划定N+1个范围,N为正整数,而该臭氧浓度控制单元是分别比较该检测的细菌总数与各参考值,以确定该检测的细菌总数所在的范围,且确定该范围所对应的一状态为循环水的细菌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数据库中具有第一参考值和第二参考值,并且,
当该细菌总数大于该第一参考值时,该臭氧浓度控制单元判断循环水的细菌状态为不达标;
当该细菌总数小于等于该第一参考值且大于第二参考值时,该臭氧浓度控制单元判断循环水的细菌状态为及格;以及
当该细菌总数小于等于该第二参考值时,该臭氧浓度控制单元判断循环水的细菌状态为良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参考值为3000CFU/毫升,该第二参考值为1000CFU/毫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数据库中具有一臭氧浓度范围,该臭氧浓度范围被划分为多个浓度子区间,而该臭氧浓度控制单元是根据所判断的细菌状态,确定一与之对应的浓度子区间,并且从该浓度子区间中选定一浓度控制点,据此输出该臭氧控制信号至该臭氧发生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臭氧浓度包括制冷机组的热交换器进口的臭氧浓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臭氧浓度范围是0.01~0.10ppm。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臭氧浓度范围包括三个子区间,其分别为:大于等于0.01ppm且小于0.04ppm,大于等于0.04ppm且小于0.08ppm,大于等于0.08ppm且小于等于0.10ppm。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臭氧浓度控制单元先将该浓度控制点转换为一ORP控制值,再根据该ORP控制值输出该臭氧控制信号。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臭氧浓度控制单元包括一反馈调节器,该反馈调节器接收一ORP检测值作为反馈信号,调整输出至该臭氧发生器的臭氧控制信号。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排放控制单元每次排水和补充水量低于总循环水量的一设定比例,该设定比例介于10~20%之间。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排放控制单元在间隔一设定时间后,再比较该生物粘泥数据与其参考值。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冷却循环水系统还包括一反冲装置,该反冲装置包括一过滤器、一反冲阀与一反冲泵,该过滤器设在该集水池输出到该制冷机组的管路上,并经该反冲阀与该反冲泵连接,而该反冲泵连接一水源;
该控制装置还包括一反冲控制单元,连接至该数据库,其中该数据库中具有该过滤器的进/出口压力差的参考值,该反冲控制单元接收该过滤器的进/出口压力差,且根据该压力差与该参考值的比较结果,输出一控制信号至该反冲阀与该反冲泵。
CN2007100441201A 2007-07-23 2007-07-23 臭氧处理冷却循环水水质的微生物指标控制装置 Active CN1011346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441201A CN101134613B (zh) 2007-07-23 2007-07-23 臭氧处理冷却循环水水质的微生物指标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441201A CN101134613B (zh) 2007-07-23 2007-07-23 臭氧处理冷却循环水水质的微生物指标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34613A CN101134613A (zh) 2008-03-05
CN101134613B true CN101134613B (zh) 2010-09-08

Family

ID=391589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441201A Active CN101134613B (zh) 2007-07-23 2007-07-23 臭氧处理冷却循环水水质的微生物指标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13461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1402057B1 (it) * 2010-09-24 2013-08-28 Evergreen Tecno Plants S R L Apparecchiatura per il trattamento di acqua, particolarmente per sistemi di umidificazione in unita' di trattamento aria, circuiti idrico-sanitari, impianti natatori e simili.
CN102249373B (zh) * 2011-03-17 2012-10-31 浙江沁园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 水机废水自控排放装置
CN106517452A (zh) * 2016-10-30 2017-03-22 苏州市克拉思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居民小区的智能饮水系统
CN115557583A (zh) * 2022-09-16 2023-01-03 国家电投集团河南电力有限公司沁阳发电分公司 一种用于冷却水的臭氧处理设备用检验评价系统
CN118253059B (zh) * 2024-05-30 2024-08-02 济南瑞源智能城市开发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的消防水池远程监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34613A (zh) 2008-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58465A (zh) 臭氧处理冷却循环水系统的自动控制系统
CN100545105C (zh) 臭氧处理冷却循环水系统的自动控制方法
CN101134613B (zh) 臭氧处理冷却循环水水质的微生物指标控制装置
CN207473382U (zh) 一种工业循环冷却水智能运行管理系统
CN1980864A (zh) 水处理
CN101318747A (zh) 电厂用城市中水深度处理方法
CN105800842A (zh) 一种循环冷却水旁流水处理系统及旁流水处理方法
CN108585226A (zh) 一种基于远程控制的循环水水质稳定控制的系统及方法
CN117049709B (zh) 一种监测与诊断一体化联动污水处理系统和方法
JP2013215698A (ja) 水処理プラントの状態診断方法及び装置
CN100537445C (zh) 臭氧处理冷却循环水水质的微生物指标控制方法
CN104773843A (zh) 一种汽车制造厂达标排放废水深度处理后获得的中水用于冷却水补水的方法
CN201068416Y (zh) 臭氧处理冷却循环水水质的微生物指标控制系统
CN107098508B (zh) 直饮水分质给水设备及其供水方法
CN113003758A (zh) 一种循环冷却水智能数字管理系统与方法
CN218435151U (zh) 荧光示踪法加药装置
CN220376450U (zh) 一种用于捕获污水碳磷资源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04434317U (zh) 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系统的调质装置
CN112811576B (zh) 一种适用于微生物制剂的循环水动态模拟实验装置
CN201049912Y (zh) 臭氧处理冷却循环水系统的自动控制系统
CN204474490U (zh)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KR102563943B1 (ko) 생물반응조 모니터링 시스템
CN115893724A (zh) 一种循环冷却水浓缩倍率的控制方法及循环冷却水系统
Alhamid et al. Analysis of ozonation effect on performance and water quality in closed-system cooling tower
CN209906530U (zh) 一种可实时监测微生物污堵程度的反渗透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