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74490U -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74490U
CN204474490U CN201420814662.8U CN201420814662U CN204474490U CN 204474490 U CN204474490 U CN 204474490U CN 201420814662 U CN201420814662 U CN 201420814662U CN 204474490 U CN204474490 U CN 2044744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pond
microbial inoculum
biological reinforced
ae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81466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兆昌
杨金
李春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WEALTH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WEALTH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WEALTH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WEALTH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81466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744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744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744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包括集水池,隔离在集水池中的格栅池,顺序设置在集水池一侧的调节池、生物强化池、沉淀池和消毒池以及微生物菌剂自动投加装置和曝气控制装置。微生物菌剂自动投加装置包括菌剂激活罐、菌剂干粉投加机、进水电磁阀、搅拌器、菌剂激活曝气器、菌剂投加泵和电控装置。曝气控制装置包括曝气器、供氧设备、曝气精确控制器、溶解氧测定仪、温度传感器和COD水质测定仪。溶解氧测定仪、温度传感器和COD水质测定仪均设置在生物强化池的内部,并与曝气精确控制器相连接。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含盐量较高的生活污水处理、能够实现生物强化处理且能够精确控制曝气量。

Description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生物强化和精确控制曝气量的含盐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因为受海洋性气候影响极小,而受沙漠强烈蒸腾影响极大,因此,大部分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荒漠干旱气候。受这种气候的影响,新疆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但年蒸发量却很大,年蒸发量是年降水量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具有极端大陆性气候特点。尤其是荒漠周边地区,雨水更为稀少,且分布相当不均,只有同纬度华北地区的1/8~1/16。
由于典型的气候特点以及土地大面积开垦洗盐灌溉,大量的灌溉水和渠道渗漏水成为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因此,大部分地区的矿化度增高到3~10克/升,属Cl--SO4-Na--Mg型水;甚至部分地区的矿化度高达30~50克/升,属SO4--Cl-Mg--Na型水。相应地造成污水的矿化度也很高。
现有污水处理系统的处理工艺大多采用生物法,而采用生物法处理污水的效果受矿化度的制约很严重。污水中所含盐类物质多为Cl-、SO42-、Na+、Mg2+、Ca2+等盐类物质。虽然这些离子都是微生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即在微生物的生长过程中起着促进酶反应,维持膜平衡以及调节渗透压的重要作用。但是,若这些离子浓度过高,会对微生物产生抑制和毒害作用,即渗透压随着盐浓度的增高而增高,从而导致微生物细胞脱水以及微生物细胞原生质分离,另 外,盐析作用将致使微生物的脱氢酶活性降低,不仅如此,氯离子高对微生物还有毒害作用。有研究表明,采用生物法处理污水时,当氯化物的含量高于5~8g/L时,将导致含盐量升高、废水密度增加以及活性污泥易上浮流失等问题,从而严重影响生物法污水处理系统的净化效果,还会影响生物法污水处理系统的启动速度。
另外,目前常规的生物法污水处理系统中,曝气所占能耗比一般高达50~70%,在当今社会能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污水处理的节能要求日益紧迫。因此,亟待提供一种基于生物强化和精确控制曝气量的污水处理系统,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以有效处理新疆等地含盐量较高的生活污水处理。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含盐量较高的生活污水处理、能够实现生物强化处理且能够精确控制曝气的污水处理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包括一集水池,一隔离在所述集水池中的格栅池,所述集水池一侧顺序设置的调节池、生物强化池、沉淀池和消毒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一用于向所述生物强化池中投放微生物菌剂的微生物菌剂自动投加装置,以及一用于控制所述生物强化池中曝气量的曝气控制装置;所述微生物菌剂自动投加装置包括一菌剂激活罐,一向所述菌剂激活罐内投放菌剂的菌剂干粉投加机,一连通所述菌剂激活罐的进水电磁阀,所述进水电磁阀的另一端连通自来水管道,一设置在所述菌剂激活罐内的搅拌器,一连通所述菌剂激活罐的菌剂激活曝气器,一一端连通所述菌剂激活罐、另一端连通所述生物强化 池的菌剂投加泵,一用于控制所述微生物菌剂自动投加装置运行或者停止的电控装置;所述曝气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生物强化池中的曝气器,所述曝气器与一供氧设备连通,所述供氧设备连接一曝气精确控制器,所述曝气精确控制器分别连接一溶解氧测定仪、一温度传感器和一COD水质测定仪,所述溶解氧测定仪、温度传感器和COD水质测定仪均设置在所述生物强化池的内部。
所述集水池、调节池、生物强化池、沉淀池和消毒池均为密闭的结构,其上均开设有维修孔;所述调节池、生物强化池和沉淀池均为并列的两组池体。
所述集水池的底部设置若干一级提升泵,每一所述一级提升泵的出水口均经第一管路与所述调节池连通,每一所述第一管路上均设置第一电磁流量计,所述集水池的顶端开设有若干用于安装和维护所述一级提升泵的通孔;所述格栅池内设置用于去除污水中大的悬浮物的格栅。
与所述生物强化池相邻的所述调节池的两池体一端底部均设置若干二级提升泵,每一所述二级提升泵的出水口均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生物强化池连通,每一所述第二管路上均设置一第二电磁流量计,所述调节池两池体的顶端均开设有若干用于安装和维护所述二级提升泵的通孔。
所述生物强化池的两池体内均设置有生物填料;所述沉淀池两池体内均隔离出一阀门井和一污泥井,所述阀门井和污泥井相邻;每一所述阀门井内均设置一提升泵;每一所述污泥井内均设置有若干连通所述沉淀池的排泥管,每一所述排泥管上均设置一电动阀,每一所述污泥井内还设置有用于将污泥做进一步处理的污泥泵;与所述消毒池相邻的所述沉淀池的一端设置一出水堰。
所述消毒池通过所述出水堰与所述沉淀池连通,所述消毒池内设置有若干 相互平行且交错设置的折流板;所述调节池的顶部设置一用于向所述消毒池中投消毒药品的加药装置,所述加药装置通过一加药管与所述消毒池连通。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达到的技术效果为:
1、由于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生物强化池,并通过微生物菌剂自动投加装置向生物强化池内投加耐盐菌,耐盐菌的量根据生物强化池中的水量水质定时定量投加,耐盐菌与生物反应池中的其他微生物共同形成一个更适用于含盐量较高生活污水处理的微生物生态系统。因此,能够有效地提高本实用新型对于含盐量较高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提高出水水质。进一步的,生物强化池通过添加一种或数种微生物菌种或微生物群,与其它有机物降解菌混合组成生态系统,从而优化污水中原有的降解微生物群落,提高降解菌群的活性,增加降解菌群的数量,以达到强化微生物群落降解目标污染物能力的目的。通过采用该生物强化手段,污水处理系统生物载体上的微生物数量和种类有所增加,不仅可实现含盐量较高水质下污水生物处理系统的快速启动,而且可有效保证污水处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曝气控制装置精确控制生物强化池内DO(溶解氧,单位mg/L,下同)的浓度,从而保证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的适宜生存环境,提高生物处理系统出水水质的稳定性,同时还避免了因人为的误操作而造成的系统运行故障或出水水质不稳定,实现生化系统的高效、低能耗运行,在保证系统稳定脱除有机污染物的同时,更有效的在含盐量较高条件下实现了系统的快速启动;
3、据统计,传统的生物处理系统中曝气所占含能比高达50~70%,而本 实用新型的生物处理系统中的供氧设备以进水COD浓度和生化池中DO浓度为主要监控指标,并将这两项指标传输给精度控制器,精度控制器根据这两项指标控制生物强化池的供氧设备,供氧设备根据生物强化池中的需求输送氧气,因此,与传统的生物处理系统相比,可实现节能20~30%;
4、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消毒池设置有加药装置和加药管,消毒剂能通过加药装置和加药管自动投加到消毒池中,并且消毒池内间隔交错设置若干折流板,增加水的曲折流动和停留时间,避免短流,促使消毒反应充分进行,因此,有效地防止了水中大肠菌群等致病菌的传播,使污水净化处理更加彻底,出水水质更加安全;
5、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集水池、调节池、生物强化池、沉淀池和消毒池的顶部均开设有维修孔,因此方便检查各池的状态且当出现故障时,便于维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一集水池1,一隔离在集水池1中的格栅池2,顺序设置在集水池1一侧的调节池3、生物强化池4、沉淀池5、消毒池6以及微生物菌剂自动投加装置7和曝气控制装 置。其中,调节池3、生物强化池4和沉淀池5均为并列的两组池体。集水池1、格栅池2、调节池3、生物强化池4、沉淀池5和消毒池6为封闭结构。
集水池1的底部设置若干一级提升泵10,每一一级提升泵10的出水口均经一管路11与调节池3连通,每一管路11上均设置一电磁流量计12,集水池1的顶端开设有若干用于安装和维护一级提升泵10的通孔13。格栅池2内设置用于去除污水中大的悬浮物的格栅20。
与生物强化池4相邻的调节池3的两池体一端底部均设置若干二级提升泵30,每一二级提升泵30的出水口均通过一管路31与生物强化池4连通,每一管路31上均设置一电磁流量计32,调节池3两池体的顶端均开设有若干用于安装和维护二级提升泵30的通孔33。
生物强化池4的两池体内均设置有生物填料40。沉淀池5两池体内均隔离出一阀门井50和一污泥井51,阀门井50和污泥井51相邻。每一阀门井50内均设置一提升泵52。每一污泥井51内均设置有若干连通沉淀池5的排泥管54,每一排泥管54上均设置一电动阀55,通过排泥管54和电动阀55将沉淀池5中的污泥排放至污泥井51,每一污泥井51内还设置有用于将污泥做进一步处理的污泥泵53。与消毒池6相邻的沉淀池5的一端设置一出水堰57。
消毒池6通过出水堰57与沉淀池5连通,消毒池6内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且交错设置的折流板60。调节池3的顶部设置一用于向消毒池6中投消毒药品的加药装置61,加药装置61通过一加药管62与消毒池6连通。
在上述式实例中,集水池1、调节池3、生物强化池4、沉淀池5和消毒池6的顶部均开设有维修孔14、34、41、58、61。
微生物菌剂自动投加装置7设置在调节池3的顶端,其包括一菌剂激活罐70,一向菌剂激活罐70内投放菌剂的菌剂干粉投加机71,一连通菌剂激活罐70的进水电磁阀72,进水电磁阀72通过进水管与菌剂激活罐连接,进水电磁阀72的另一端与自来水管路连通,一设置在菌剂激活罐70内的搅拌器73,一连通菌剂激活罐70的菌剂激活曝气器74,一一端连通菌剂激活罐70、另一端连通生物强化池4的菌剂投加泵75,一用于控制微生物菌剂自动投加装置7运行或者停止的电控装置76。
曝气控制装置设置在生物强化池4的顶端,其包括设置在生物强化池4底部的曝气器80,曝气器80通过一风管81与一供氧设备82连通,供氧设备82连接一曝气精确控制器83,曝气精确控制器83分别连接一溶解氧测定仪84、一温度传感器85和一COD水质测定仪86,溶解氧测定仪84、温度传感器85和COD水质测定仪86均设置在生物强化池4的内部。
下面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
原污水首先经过格栅池2中的格栅20去除大的悬浮物,然后进入集水池1,通过集水池1中的一级提升泵10和管路11,将污水输送至至调节池3中,进行水质水量的调节,即通过安装在管路11上的电磁流量计12,计量进入调节池3的水流量,并将水流量信息传输给曝气精确控制器83。经过水量水质调节后的污水再通过调节池3中的二级提升泵30,输送至至生物强化反应池4中,通过微生物菌剂自动投加装置7有针对性地投入耐盐菌,与反应池中的其它微生物一起将水中大量的有机物等物质去除。生物强化反应池4出水进入沉淀池5,进行泥水分离,出水再经过出水堰57排入消毒池6,消毒剂通过加药装置61和加药 管62将药剂自动投加到消毒池6中,充分消毒后,消毒池6中出水再通过出水管达标排放。
微生物菌剂自动投加装置7投加耐盐菌的过程如下:首先通过进水管电磁阀72加入水,通过菌剂干粉投加机71加入耐盐菌等微生物菌剂及白糖、维生素等营养物质。通过搅拌器73与菌剂激活曝气器74使得菌种完全溶解发酵和激活。然后通过菌剂投加泵75,根据水量定时定量的将激活后的菌液播种到生物强化反应池4中,进行低水量负荷培菌,然后根据来水水量的变化,定时定量自动投加菌液,直到满负荷运行,实现系统的快速启动。整套微生物菌剂自动投加装置7通过电控装置76进行控制,可手动,也可自动。
曝气控制装置中的供氧设备82是以进水COD浓度、溶解氧DO浓度等为主要监测指标,采用曝气精确控制器83实现节能20-30%,保证微生物的适宜生存环境。曝气控制装置的精确控制步骤如下:
1)在曝气精确控制器83中设置下限值DO,取值范围0.5-1.0mg/L;
2)在曝气精确控制器83中设置DO取值频率,并开启溶解氧测定仪84、COD水质测定仪86和温度传感器85,数值输入曝气精确控制器83中进行逻辑计算,计算微生物的呼吸速率;
3)曝气精确控制器83根据水量(Q)、水质(COD、温度)的数据与DO值进行分析计算微生物呼吸所需DO量,并计算出选定的供氧设备82应供给的气量对应的频率;
4)曝气精确控制器83发出指令调整供氧设备82频率,改变供气量;
5)溶解氧测定仪84、COD水质测定仪86和温度传感器85测定DO、COD 及温度,并将信号传输给曝气精确控制器83进行对比计算,进入下一个控制周期;
6)调整控制周期的时长(T=2-30min),调整供氧设备82运行的稳定性。
上述实施方式旨在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可为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实现或使用,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故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符合本权利要求书或说明书描述,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创造性特点的方法、工艺、产品,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包括一集水池,一隔离在所述集水池中的格栅池,所述集水池一侧顺序设置的调节池、生物强化池、沉淀池和消毒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一用于向所述生物强化池中投放微生物菌剂的微生物菌剂自动投加装置,以及一用于控制所述生物强化池中曝气量的曝气控制装置;所述微生物菌剂自动投加装置包括一菌剂激活罐,一向所述菌剂激活罐内投放菌剂的菌剂干粉投加机,一连通所述菌剂激活罐的进水电磁阀,所述进水电磁阀的另一端连通自来水管道,一设置在所述菌剂激活罐内的搅拌器,一连通所述菌剂激活罐的菌剂激活曝气器,一一端连通所述菌剂激活罐、另一端连通所述生物强化池的菌剂投加泵,一用于控制所述微生物菌剂自动投加装置运行或者停止的电控装置;所述曝气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生物强化池中的曝气器,所述曝气器与一供氧设备连通,所述供氧设备连接一曝气精确控制器,所述曝气精确控制器分别连接一溶解氧测定仪、一温度传感器和一COD水质测定仪,所述溶解氧测定仪、温度传感器和COD水质测定仪均设置在所述生物强化池的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池、调节池、生物强化池、沉淀池和消毒池均为密闭的结构,其上均开设有维修孔;所述调节池、生物强化池和沉淀池均为并列的两组池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池的底部设置若干一级提升泵,每一所述一级提升泵的出水口均经第一管路与所述调节池连通,每一所述第一管路上均设置第一电磁流量计,所述集水池的顶端开设有若干用于安装和维护所述一级提升泵的通孔;所述格栅池内设置用于去除污水中大的悬浮物的格栅。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生物强化池相邻的所述调节池的两池体一端底部均设置若干二级提升泵,每一所述二级提升泵的出水口均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生物强化池连通,每一所述第二管路上均设置一第二电磁流量计,所述调节池两池体的顶端均开设有若干用于安装和维护所述二级提升泵的通孔。
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强化池的两池体内均设置有生物填料;所述沉淀池两池体内均隔离出一阀门井和一污泥井,所述阀门井和污泥井相邻;每一所述阀门井内均设置一提升泵;每一所述污泥井内均设置有若干连通所述沉淀池的排泥管,每一所述排泥管上均设置一电动阀,每一所述污泥井内还设置有用于将污泥做进一步处理的污泥泵;与所述消毒池相邻的所述沉淀池的一端设置一出水堰。
6.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池通过所述出水堰与所述沉淀池连通,所述消毒池内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且交错设置的折流板;所述调节池的顶部设置一用于向所述消毒池中投消毒药品的加药装置,所述加药装置通过一加药管与所述消毒池连通。
CN201420814662.8U 2014-12-22 2014-12-22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Active CN2044744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14662.8U CN204474490U (zh) 2014-12-22 2014-12-22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14662.8U CN204474490U (zh) 2014-12-22 2014-12-22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74490U true CN204474490U (zh) 2015-07-15

Family

ID=536302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814662.8U Active CN204474490U (zh) 2014-12-22 2014-12-22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7449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17479A (zh) * 2020-06-11 2020-08-11 唐霞芬 用于污水净化处理的微生物投放处理系统及污水净化方法
CN113620528A (zh) * 2021-08-16 2021-11-09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智能供氧污水处理装置
CN114031172A (zh) * 2021-11-19 2022-02-11 重庆中创鼎新智能化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化生物药剂在线投加输送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17479A (zh) * 2020-06-11 2020-08-11 唐霞芬 用于污水净化处理的微生物投放处理系统及污水净化方法
CN113620528A (zh) * 2021-08-16 2021-11-09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智能供氧污水处理装置
CN114031172A (zh) * 2021-11-19 2022-02-11 重庆中创鼎新智能化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化生物药剂在线投加输送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34822B1 (ko) 정수용 대규모 광자 에코 캡처 생물 반응기 및 그 작동방법
CN103466882A (zh) 畜禽养殖废水处理工艺
CN104671615A (zh) 一种用于太湖入湖畜禽养殖污水处理工艺
CN104857747A (zh) 出于工业意图用于处理水的系统
Shi et al. Application of membrane bioreactor for sulfamethazine-contained wastewater treatment
CN204317279U (zh) 水产生态养殖系统
CN101085685A (zh) 景观水处理工艺
CN204474490U (zh)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CN102464404A (zh) 一种受污染河道水体修复治理方法及系统
CN103011517B (zh)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安全保障的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4556474A (zh) 一种自来水厂水净化工艺及装置
CN203878038U (zh) 一种浮于水面的水处理系统
CN205953659U (zh) 一种地埋式除臭净化冲厕污水处理槽
CN107555727A (zh) 一种养殖场污水处理装置
CN203700114U (zh)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102627377B (zh) 重度富营养化河水净化方法及其净化装置
CN105347474A (zh) 一种利用剩余污泥补充碳源的污水处理系统
CN105217897A (zh) 一种农作物灌溉水净化处理再循环工艺
CN109399859A (zh) 一种采用电解法联合生物处理的污水处理系统
CN210736488U (zh) 一种河道污水生态治理装置
CN203284257U (zh) 城镇污染地表水体净化装置
CN103466889B (zh) 水体净化装置和方法
CN103922535B (zh) 一种mbmbr中水处理装置
CN207811366U (zh)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CN108928925A (zh) 一种利用应用于水污染处理的漂浮装置的污水净化处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