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33737A - 20%丁硫·戊唑醇可湿性粉剂及其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20%丁硫·戊唑醇可湿性粉剂及其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133737A CN101133737A CNA2007100261213A CN200710026121A CN101133737A CN 101133737 A CN101133737 A CN 101133737A CN A2007100261213 A CNA2007100261213 A CN A2007100261213A CN 200710026121 A CN200710026121 A CN 200710026121A CN 101133737 A CN101133737 A CN 10113373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buconazole
- sulphur
- filler
- carbosulfan
- wetting powd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0%丁硫·戊唑醇可湿性粉剂及其生产方法,其产品特征是:包含有下列重量百分比成分:4%~6%的丁硫克百威;13%~18%的戊唑醇;其余为填料。其方法特征是:首先重量百分比将原料4%~6%的丁硫克百威、13%~18%的戊唑醇、及0.1%的壳聚糖、3%~5%的渗透剂进行混合;同时将填料高凝土粉碎并烘干和冷却;再将前述混合好的原料与填料混合并加入5%~10%的助剂,然后放入反应釜中进行反应;最后经混合、包装得到20%丁硫·戊唑醇可湿性粉剂成品。其有益效果为:兼有杀虫、杀菌作用,功效明显提高,增产作用显著,是农作物尤其是水稻上的优良杀虫、杀菌剂,且是良好的作物生长调节剂,防治范围广,可降低防治费用,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增产增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林业技术,是一种混合型农药及其生产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20%丁硫·戊唑醇可湿性粉剂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农药生产厂家仅仅将研发技术集中在杀虫剂之间的二元复配和杀菌剂之间的二元复配,尚没有同时具有杀虫、杀菌效果的二元复配和杀虫、杀菌及生长调节的三元复配。而通常的农药仅只分别具有杀虫或杀菌作用。但由于现实中,农作物的虫和菌害又都几乎同时存在,尤其是水稻上的病虫、菌危害更为严重,小麦等虽不象水稻上那样用药那么多,但目前每年仍大约有20%以上的小麦毁于病害而不能食用。针对上述情况,农户等一般都将农药混用,以致于认为只有混用才有效,打药时有药必混,不管药剂本身是单剂还是混剂,是酸性还是碱性,这不但增加了防治成本,大大降低了农药的防治效果,导致抗体产生,也增加了中毒的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兼有杀虫、杀菌作用,功效明显提高,增产作用显著,且是良好的作物生长调节剂,防治范围广,可降低防治费用,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增产增收的20%丁硫·戊唑醇可湿性粉剂及其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20%丁硫·戊唑醇可湿性粉剂,其特征是:包含有下列重量百分比成分:4%~6%的丁硫克百威;13%~18%的戊唑醇;其余为填料。
本发明中所述的重量百分比成分为:5%的丁硫克百威;15%的戊唑醇;其余为填料。
一种20%丁硫·戊唑醇可湿性粉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首先重量百分比将原料4%~6%的丁硫克百威、13%~18%的戊唑醇、及0.1%的壳聚糖、3%~5%的渗透剂进行混合;同时将填料高凝土粉碎并烘干和冷却;再将前述混合好的原料与填料混合并加入5%~10%的助剂,然后放入反应釜中进行反应;最后经混合、包装得到20%丁硫·戊唑醇可湿性粉剂成品。
本发明中所述的渗透剂为氮酮。助剂为稳定剂DMF。将原料及壳聚糖、渗透剂进行混合时,采用粉碎混合或溶解混合。溶解混合是将原料及壳聚糖、渗透剂放入丙酮溶液中溶解混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兼有杀虫、杀菌作用,功效明显提高,增产作用显著,是农作物尤其是水稻上的优良杀虫、杀菌剂,且是良好的作物生长调节剂,防治范围广,使用这一种药剂便可收到杀虫、杀菌和调节植物生长三大功效,避免了农民因错配农药而导致的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可降低防治费用,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增产增收。戊唑醇和丁硫克百威混配可以增强药剂的杀虫能力,降低害虫抗药性的产生速度。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20%丁硫·戊唑醇可湿性粉剂对稻飞虱若虫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
图2为本发明的20%丁硫·戊唑醇可湿性粉剂对水稻稻瘟病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首先重量百分比将原料5%的丁硫克百威、15%的戊唑醇、及0.1%左右的壳聚糖、3%的渗透剂(可选氨酮或同性质原料)进行混合,混合是将原料及壳聚糖、渗透剂放入丙酮溶液中溶解混合;同时将填料高凝土粉碎并烘干和冷却;再将前述混合好的原料与填料混合并加入5%的助剂(稳定剂DMF等),然后进行计量,以确定保证合适的配比,再放入反应釜中进行反应;最后经混合机进行混合、包装机进行包装,再入库就得到得到20%丁硫·戊唑醇可湿性粉剂成品。
戊唑醇是一种三唑类高效广谱的内吸型杀菌剂,为醇脱甲基化抑制剂,用于重要经济作物种子处理或叶面喷洒的高效杀菌剂。具有良好的保护、治疗和铲除作用,能渗入植物体内并在体内传导。抑菌谱广、用量低。与其它所有三唑杀菌剂一样,戊唑醇抑制真菌中麦角醇的生物合成,使得病原菌无法形成细胞膜,从而杀死病原菌。可用作种子处理剂和叶面喷雾剂,不仅活性高,而且持效期长,对许多作物包括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安全。可以防治白粉菌属、柄锈菌属、嚎孢属、核腔菌属和壳针孢属菌引起的病害、戊唑醇主要用来防治水稻、小麦、花生、蔬菜、香蕉、苹果、梨等作物上的多种真菌病害。主要用于防治禾谷类的条纹叶枯病、锈病、白粉病、网斑病、根腐病及麦类赤霉病;还可防治花生褐斑病、轮斑病、葡萄灰霉病、白粉病以及香蕉叶斑病和茶树菜饼病,用于种子处理的拌种制剂,可防治大麦散黑穗病、燕麦散黑穗病、小麦网猩黑穗病、光腥黑穗病及种传的轮斑病和纹枯病。丁硫克百威是一种新型、高效、低毒的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为胆碱酶抑制剂,使害虫神经错乱,抽搐而死。丁硫克百威系克百威低毒化衍生物,杀虫谱广,并具有内吸性,对防治蚜虫、柑桔锈壁虱等害虫特效。戊唑醇对植物细胞膜形成具有抑制作用,在动物细胞中也具有相似物质。
丁硫克百威也可以杀死害虫,减少植株伤口数量,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戊唑醇具有保护作用,可以更好的降低病害发生程度。丁硫克百威和发吐醇混配能发挥杀虫、杀菌的兼治作用,使杀虫、杀菌作用明显有很大的提高,增产作用显著,是水稻上的优良的杀虫、杀菌剂,对生产生长安全,且是良好的水稻生长调节剂。用于防治多种作物病虫害。例如2①用于水稻防治稻飞虱、蝗虫、蚜虫等虫害,稻瘟病、条纹叶枯病、纹枯病、留校杆腐病等病毒病;②用于小麦、棉花防治蚜虫、黑穗病、赤霉病、白粉病等病虫害;③用于苹果树防治苹果棉蚜、康氏粉虱、苹果树早期落叶病(包括角斑病、炭疽病、轮纹病等}以及加强提高苹果品质的生理调节。配方独特,功效显著,采用进口原料配制而成。防治对象:主要用于水稻、小麦、玉米、蔬菜、果树等作物病毒虫害的防治和植物生长调节。
实施例二:
首先重量百分比将原料4%的丁硫克百威、13%的戊唑醇、及0.1%的壳聚糖、4%的渗透剂(可选氮酮或同性质原料)进行混合,混合是将原料及壳聚糖、渗透剂放入丙酮溶液中溶解混合;同时将填料高凝土粉碎并烘干和冷却;再将前述混合好的原料与填料混合并加入8%的助剂(稳定剂DMF),然后进行计量,以确定保证合适的配比,再放入反应釜中进行反应;最后经混合机进行混合、包装机进行包装,再入库就得到得到20%丁硫·戊唑醇可湿性粉剂成品。
实施例三:
首先重量百分比将原料6%的丁硫克百威、18%的戊唑醇、及0.1%的壳聚糖、5%的渗透剂(可选氨酮或同性质原料)进行混合,混合是将原料及壳聚糖、渗透剂放入丙酮溶液中溶解混合;同时将填料高凝土粉碎并烘干和冷却;再将前述混合好的原料与填料混合并加入10%的助剂(稳定剂DMF),然后进行计量,以确定保证合适的配比,再放入反应釜中进行反应;最后经混合机进行混合、包装机进行包装,再入库就得到得到20%丁硫·戊唑醇可湿性粉剂成品。
20%丁硫·戊唑醇可湿性粉剂毒力试验测定报告:
一、送样单位:江苏南通宏洋化工有限公司
二、送样时间:2006年9月10日
三、送样地点:西北农林科技人学植保学院植病试站
四、样品名称:20%丁硫·戊唑醇可湿性粉剂
五、生测过程;
1、供试虫源:稻飞虱若虫。
2、供试菌种:水稻稻瘟病菌(培养温度26℃,培养时间3天)。
3、供试药剂对稻飞虱室内毒力测定的试验方法:采用叶片浸渍法。
在预定实验的基础上,将供试药剂稀释5个系列浓度,可个浓度重复3次,试验中挑取稻飞虱若虫至水稻叶片上,每叶数量30只,分别浸在不同浓度的药液中,5s后取出,用滤纸吸干多余的药液,将叶片放入垫有滤纸的干净的培养皿中,以清水处理作为对照。置于室温25℃的养虫室中,24h后检查死亡情况,并记载实验结果。计算死亡率、校正死亡率,将平均校正死亡率换算成几率值(y),处理年度(mg/L)换算成对数值(x),以最小二乘法的出毒力回归方程Y=a+bx,并由此计算出药剂的LC50值。
4、供试药剂对水稻稻瘟病菌室内毒力测定的试验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
在预定实验的基础上,将供试药剂稀释5个系列浓度,分别从低浓度到高浓度用灭菌的吸管吸取1ml药液,放入20ml刻度试管,立即倒入溶化的PDA培养基至10ml,(备注:此时培养基中药液年度是原来未加入培养基前药液年度的1/10)摇均后倒入9cm培养基,制成带药的PDA培养基,每个年度重复3次,以无菌水处理作为对照,待培养基冷却后,用接种针稻瘟病菌菌饼,置于培养基中央,菌丝一面向下,然后加盖并标记,置于26℃恒温箱中培养,待72小时取出,用卡尺测量菌落直径,计算抑制率,以抑制率几率值Y为纵坐标,年度对数X为横坐标,得出毒力回归方程Y=a+bx,并由此计算出药剂的LC50值。
六、生测结果:
1、20%丁硫·戊唑醇可湿性粉剂对稻飞虱若虫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见表1;
20%丁硫·戊唑醇可湿性粉剂对水稻稻瘟病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见表2。
由表1得毒力回归方程Y=2.5519+1.3689x,相关系数:r=0.9628,LC50=61.43mg/L。
由表2得毒力回归方程Y=3.824+1.311x,相关系数:r=0.9987,EC50=10.96mg/L。
Claims (7)
1.一种20%丁硫·戊唑醇可湿性粉剂,其特征是:包含有下列重量百分比成分:4%~6%的丁硫克百威;13%~18%的戊唑醇;其余为填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20%丁硫·戊唑醇可湿性粉剂,其特征是:重量百分比成分为:5%的丁硫克百威;15%的戊唑醇;其余为填料。
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20%丁硫·戊唑醇可湿性粉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首先重量百分比将原料4%~6%的丁硫克百威、13%~18%的戊唑醇、及0.1%的壳聚糖、3%~5%的渗透剂进行混合;同时将填料高凝土粉碎并烘干和冷却;再将前述混合好的原料与填料混合并加入5%~105%的助剂,然后放入反应釜中进行反应;最后经混合、包装得到20%丁硫·戊唑醇可湿性粉剂成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20%丁硫·戊唑醇可湿性粉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渗透剂为氮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20%丁硫·戊唑醇可湿性粉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助剂为稳定剂DMF。
6.根据权利要求3、4或5所述的20%丁硫·戊唑醇可湿性粉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将原料及壳聚糖、渗透剂进行混合时,采用粉碎混合或溶解混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20%丁硫·戊唑醇可湿性粉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溶解混合是将原料及壳聚糖、渗透剂放入丙酮溶液中溶解混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7100261213A CN101133737A (zh) | 2007-08-15 | 2007-08-15 | 20%丁硫·戊唑醇可湿性粉剂及其生产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7100261213A CN101133737A (zh) | 2007-08-15 | 2007-08-15 | 20%丁硫·戊唑醇可湿性粉剂及其生产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33737A true CN101133737A (zh) | 2008-03-05 |
Family
ID=39158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7100261213A Pending CN101133737A (zh) | 2007-08-15 | 2007-08-15 | 20%丁硫·戊唑醇可湿性粉剂及其生产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133737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42278A (zh) * | 2011-11-09 | 2012-02-08 | 江西海科瑞特作物科学有限公司 | 一种含有环唑醇与甲壳素的杀菌组合物 |
CN103478172A (zh) * | 2013-08-30 | 2014-01-01 | 广东德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生物杀虫剂 |
CN103875678A (zh) * | 2014-03-07 | 2014-06-25 | 青岛农业大学 | 一种含有戊唑醇与壳聚糖组合的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
-
2007
- 2007-08-15 CN CNA2007100261213A patent/CN101133737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42278A (zh) * | 2011-11-09 | 2012-02-08 | 江西海科瑞特作物科学有限公司 | 一种含有环唑醇与甲壳素的杀菌组合物 |
CN103478172A (zh) * | 2013-08-30 | 2014-01-01 | 广东德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生物杀虫剂 |
CN103875678A (zh) * | 2014-03-07 | 2014-06-25 | 青岛农业大学 | 一种含有戊唑醇与壳聚糖组合的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861877B (zh) | 一种种子处理剂 | |
CN104770397B (zh) | 一种白僵菌粉剂及其应用 | |
CN103734171A (zh) | 一种含吡虫啉的农药组合物 | |
CN109907074A (zh) | 一种刀孢蜡蚧菌和苦参碱联用的杀虫药组合物及其在蚜虫防治中的应用 | |
CN106912484B (zh) | 防食用菌细菌性腐烂病的辛菌胺醋酸盐水剂、方法及应用 | |
CN105076218B (zh) | 一种杀菌组合物 | |
CN101658171A (zh) | 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1133737A (zh) | 20%丁硫·戊唑醇可湿性粉剂及其生产方法 | |
CN107372615A (zh) | 一种拌种剂及其制法和应用 | |
CN106857599A (zh) | 一种含有吡唑醚菌酯和灭菌丹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4705324B (zh) | 一种含中生菌素和壳寡糖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7897198B (zh) | 中生菌素和丁子香酚的复配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8770858A (zh) | 吡唑醚菌酯与噻菌灵在制备用于防治由禾谷丝核菌引起的植物病害的杀菌剂中的用途 | |
RU2399206C1 (ru) | Фунгицидно-бактерицидная пиротехническая композиция | |
RU2342833C1 (ru) | Состав для предпосевной обработки семян овощных культур и клубней картофеля от бактериальных болезней | |
CN107333792A (zh) | 由丙硫唑与咪糠唑复配的防治稻瘟病的杀菌剂 | |
CN107333791A (zh) | 由丙硫唑与异噻唑啉酮复配的防治稻瘟病的杀菌剂 | |
CN107279161A (zh) | 一种含有灭菌丹和氟吡菌酰胺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4488869B (zh) | 一种2‑氰基‑3‑氨基‑3‑苯基丙烯酸乙酯与蛇床子素的杀菌组合物 | |
EP0544039B1 (en) | Production of enhanced biocontrol agents | |
CN111449074A (zh) | 一种含有腈菌唑和咯菌腈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在防治玉米小斑病上的应用 | |
CN106376598B (zh) | 含有短稳杆菌和杀虫单的杀虫组合物 | |
CN108812700A (zh) | 一种含中生菌素和枯草芽孢杆菌的颗粒剂 | |
CN104823976A (zh) | 一种含有溴菌腈和春雷霉素的农药组合物 | |
CN109392932A (zh) | 一种含有丁香菌酯与中生菌素的杀菌组合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0803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