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32223B - 调整tdd无线通信系统中上行随机接入时隙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调整tdd无线通信系统中上行随机接入时隙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32223B
CN101132223B CN2006101116960A CN200610111696A CN101132223B CN 101132223 B CN101132223 B CN 101132223B CN 2006101116960 A CN2006101116960 A CN 2006101116960A CN 200610111696 A CN200610111696 A CN 200610111696A CN 101132223 B CN101132223 B CN 1011322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ymbol
base station
symbols
random access
performance nu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11169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32223A (zh
Inventor
蒋伯峰
袁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nwei Telecom Technology Inc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nwei Telecom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nwei Telecom Technology Inc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nwei Telecom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to CN20061011169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132223B/zh
Publication of CN1011322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322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322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3222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调整TDD无线通信系统中上行随机接入时隙的方法和系统,方法为:计算及上报符号组前n个符号对应的功率值;当所述n个符号中的前m个符号对应的功率值均大于第一门限值时,计算前m个符号对应的功率值的统计量及后n-m个符号对应的功率值的统计量;当前m个符号对应的功率值的统计量与后n-m个符号对应的功率值的统计量之差大于第二门限值时,将上行随机接入时隙调整至TG+Ts×m+τ时刻。系统为:功率计算及统计单元、功率比较单元、功率统计单元和时隙调整单元。通过将上行随机接入时隙调整至基站上行时隙中没有受到远距离同频干扰的上行业务时隙部分,在最大程度上克服了远距离同频干扰对终端接入的影响。

Description

调整TDD无线通信系统中上行随机接入时隙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TDD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调整TDD无线通信系统中上行随机接入时隙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在TDD无线通信系统中,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使用相同的频率,但工作在不同时隙,为避免上下行链路之间的相互干扰,TDD无线通信系统在上下行时隙之间设有保护时隙;其中,下行与上行间的保护时隙的长度TG和基站的覆盖范围、同频基站的间隔距离有关。当同频基站之间存在一定距离时,由于信号传输的延迟,同频基站之间的信号在时间上会存在一定的偏差,如图1所示,假设存在基站A和基站B,其下行发射信号是严格同步的,但由于存在传输延迟,在基站B天线处同时测量基站A和基站B的发射信号,可得基站A的发射信号相对基站B的发射信号有一个滞后,其滞后时间为t=D/c,其中D为基站A与基站B之间的距离,c为光速。由于基站设有保护时隙,因此如果滞后时间t小于下行与上行间的保护时隙的长度TG,则该滞后不会对TDD无线通信系统造成影响。但如果滞后时间t足够长,如图1所示,造成基站A的发射信号进入基站B的上行时隙(即接收时隙),则基站A会对基站B造成严重的同频干扰。同样,基站B也会对基站A造成同频干扰。其中,图1中的同频干扰长度为tl,其大小等于滞后时间t减去下行与上行间的保护时隙的长度TG。 
为了避免基站间的同频干扰,必须保证下行与上行间的保护时隙TG所对应的同频基站间隔距离D=c×TG以外的基站到达本地基站的信号强度已衰减地足够小,不足以对本地基站的工作造成影响。理论认为甚高频无线通信信号只能沿直线传播,而且在一定距离以外由于地球曲率的影响而不存在视距,因此信号衰减会急剧增加,因而不构成对其他信号的干扰。在TDD无线通信系统中工程上通常将70km作为传输极限距离, 对应的保护时隙大约为233us所以,在通常的传播条件下,TDD无线通信系统的保护时隙长度的设计足以保证当远距离同频基站的发射信号进入本地基站的接收时隙中(即滞后时间t大于下行时隙与上行时隙间的保护时隙的长度)造成同频干扰时,其传输距离D造成的传输损耗可以使同频干扰的强度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然而,在某些特殊地形和气候条件所产生的大气波导效应的传播条件下,电磁波可以在空中进行超视距低衰耗的传播,传播距离可达300km以上,对应的保护时隙可达1ms左右。其后果是TDD无线通信系统内其它远距离同频基站的下行信号(即发射信号)进入了本地基站的上行时隙,且该下行信号的信号强度甚至可能强于本地基站的正常上行链路的信号,从而对本地基站的上行链路造成干扰。 
此外,这种超视距传输现象并不是一直存在的,仅在特定时间段存在,比如夏季的晚上出现,而白天正常。如果调整下行与上行间的保护时隙TG为最坏情况下的长度,则会降低TDD无线通信系统的频率利用率,若不改变下行与上行间的保护时隙TG又会造成强烈的远距离同频干扰。 
从上面的论述可知,在TDD无线通信系统中,上行随机接入时隙固定在下行与上行间的保护时隙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如图2A所示,Gard为SCDMA无线通信系统中下行与上行间的保护时隙,Sync1为上行随机接入时隙。在SCDMA系统中,如果Gard的时间长度为TGus,则距离本地基站超过TG×0.3km以外的基站信号如果能传播到本地基站,则会对本地基站的上行随机接入时隙Sync1造成干扰。 
又如图2B所示,DwPTS为TD-SCDMA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下行同步信号;GP为下行与上行间的保护时隙,且固定为75us;UpPTS为TD-SCDMA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上行随机接入时隙。若距离本地基站超过75×0.3km的基站信号到达本地基站天线,则会对本地基站的上行随机接入时隙造成干扰。通常,在发生超视距传输现象后,远距离同频基站下行信号的干扰非常强烈,远远高于正常的上行接入信号功率,从而导致终端不能接入本地基站,网络陷入瘫痪。 
鉴于上述,为了在终端接入时避免远距离同频干扰,又不会降低TDD无线通信系统的频率利用率,实有必要设计一种可实时调整TDD无线通信系统中上行随机接入时隙的方法,以便避免远距离同频干扰带来的影响,提高终端的接入成功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TDD无线通信系统的终端进行接入时,如何避免远距离同频干扰带来的影响,以提高终端的接入成功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调整TDD无线通信系统中上行随机接入时隙的方法,包括: 
a.计算及上报基站上行业务信道接收的符号组的前n个符号分别对应的功率值; 
b.当判断出所述n个符号中有前m个符号所对应的功率值大于第一门限值时,计算所述前m个符号所对应的功率值的统计量及后(n-m)个符号所对应的功率值的统计量;
c.当所述前m个符号所对应的功率值的统计量与后(n-m)个符号所对应的功率值的统计量之差大于第二门限值时,将上行随机接入时隙调整至基站下行发送结束后的(TG+Ts×m+τ)时刻,其中,TG为下行与上行间的保护时隙所对应的时间,Ts为每个符号所占用的时间,τ为设定值且τ≥0。 
进一步地,步骤a包括:计算及上报基站上行业务信道接收的每一帧符号组的前n个符号分别对应的功率值。 
进一步地,步骤a包括:分别计算及上报基站上行业务信道在一预定时间内接收的所有符号组的所有第i个符号所对应的功率值,其中i=1~n。其中,此时在执行步骤a前,还包括:a0.在所述预定时间内,计算及统计基站上行业务信道接收的所有符号组中每一帧符号组的前n个符号分别对应的功率值。且此时步骤a具体为: 
a1.在达到所述预定时间时,分别计算所有符号组的所有第i个符号所对应的功率值的统计量,其中i=1~n; 
a2.上报所有符号组的所有第i个符号所对应的功率值的统计量,其中i=1~n。 
进一步地,步骤b具体为; 
b1.当所述n个符号的第一个符号所对应的功率值大于所述第一门限值时,继续比较所述n个符号的第二个符号所对应的功率值与所述第一门限值的大小,直至比较出所述n个符号中所有功率值大于所述第一门限值的符号后再执行步骤b2,并记所述n个符号中所有功率值大于所述第一门限值的符号的个数为m; 
b2.计算所述前m个符号所对应的功率值的统计量及后(n-m)个符号所对应的功率值的统计量。 
进一步地,所述调整方法还包括: 
d.在广播信道向终端广播包含上行随机接入时隙位置信息的消息。 
其中,终端接收到所述消息后,在所述消息规定的上行随机接入时隙处向基站发送上行随机接入请求。另外,基站在通过扩频码隔离、相关检测及编码交织将所述上行随机接入请求与上行业务信息分离出来后,响应上行随机接入请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又提出一种调整TDD无线通信系统中上行随机接入时隙的系统,包括: 
功率计算及统计单元,用于计算及统计基站上行业务信道接收的每一帧符号组中每个符号的功率; 
功率比较单元,用于接收功率计算及统计单元和功率统计单元的输出,并对所述功率计算及统计单元计算出的符号的功率值与门限值进行比较,并且对功率统计单元计算出的符号的功率值的统计量进行比较; 
功率统计单元,用于接收功率计算及统计单元和功率比较单元的输出,并根据所述功率比较单元的输出信息计算所述符号组中符号的功率值的统计量; 
时隙调整单元,用于接收功率比较单元的输出,并根据所述功率比较单元的输出信息调整上行随机接入时隙。 
其中,所述功率统计单元用于分别计算所述符号组中前m个符号的 功率值的平均值和后(n-m)个符号的功率值的平均值。 
本发明通过对上行随机接入时隙的调整,灵活地选择基站上行时隙中没有受到远距离同频干扰的上行业务时隙部分用于终端接入,以避开远距离同频干扰的影响,在最大程度上克服了远距离同频干扰对终端接入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基站A与基站B的时隙滞后示意图; 
图2A为SCDMA无线通信系统中上行随机接入时隙的位置示意图; 
图2B为TD-SCDMA无线通信系统中上行随机接入时隙的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调整上行随机接入时隙方法的软件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SCDMA无线通信系统中基站的上行业务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TD-SCDMA无线通信系统的上行随机接入时隙位置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TD-SCDMA无线通信系统的上行随机接入时隙与上行业务时隙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所述调整上行随机接入时隙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在TDD无线通信系统中,终端请求接入最开始的步骤就是终端在上行随机接入时隙向基站发送上行随机接入请求序列。若上行随机接入时隙受到远距离同频干扰,则终端不能成功接入,使TDD无线通信网络瘫痪。根据远距离同频干扰的特点,其仅在下行与上行间的保护时隙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才会存在,如果将上行随机接入时隙的位置调整至避开那段时间就能避开远距离同频干扰。根据本发明,在正常情况下TDD无线通信系统的基站在上行随机接入信道接收来自终端的上行随机接入请 求序列,当上行随机接入时隙受到干扰,引起接入困难的时候,本发明通过广播信道通知终端,在基站重新调整的上行随机接入信道上进行接入,此时,上行随机接入信道和上行业务信道在时间上重合,会导致上行接入和上行业务相互影响。但基站依靠扩频码隔离,相关检测,和编码交织技术,可以有效地分离出上行随机接入和上行业务信息。 
对于上行随机接入信道来说,基站正常工作的业务信号的功率远低于远距离同频干扰的强度,并且通常上行随机接入请求序列是一个固定的序列,基站可以通过相关检测可靠地检测出来,而TDD无线通信系统中广泛采用功率控制技术,将上行业务信号的功率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而对上行随机接入请求序列采用开环功率控制,往往将上行随机接入请求序列的功率控制在一个比较大的水平,因此在终端的接入过程中,即使存在上行业务对接入的干扰,还是能够保证比较高的接入概率。对于上行业务信道来说,由于上行随机接入请求序列很短,仅能干扰业务时隙的几个符号,并且根据上行随机接入信道的扩频码和上行业务信道的不同,可依靠扩频码的隔离和依靠强大的编码、交织处理,使上行随机接入对上行业务帧的影响很小。另外,由于上行随机接入信道的利用率很低,大约仅有0.2%左右时间在使用,而上行业务信道的误帧率通常在1%以上,仅此即使存在上行呼叫的帧不能正确恢复业务数据,对TDD无线通信系统的影响也是很微小的。 
实施例一 
在SCDMA无线通信系统中,基带符号的速率为78.125us,下行与上行间的保护时隙为4个符号,大约对应94km,大于工程上70km的视距范围要求,在多数情况下基站可以避免远距离同频基站的干扰,而使终端成功地接入SCDMA无线通信系统的小区网络。而在某些具有特殊地形和气候条件的地区,有时尤其是夏天晚上经常会发生大气波导效应,使相隔超过300km的基站之间存在强烈的远距离同频干扰,从而导致基站上行随机接入时隙受到远处基站下行业务和广播信号的干扰,使终端接入非常困难,SCDMA无线通信网络几乎瘫痪。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可以很好地解决SCDMA无线通信系统中由于远距离同频干扰的存在而降低终端的接入成功率。下面结合图3,并以基站对其上行业务信道接收的符号组实时进行计算及上报为例对调整SCDMA无线通信系统中上行随机接入时隙的具体过程说明如下。 
步骤1:基站物理层计算及向网管系统上报基站上行业务信道接收的每一帧符号组的前n个符号分别对应的功率值。 
其中,关于上述n的确定与实际的电波传播环境有关。例如,在某些具有特殊地形和气候条件的地区,经过大规模的测试可发现电波的传输距离可以达到340km左右,因此对应的传播时间为340/0.3=1133us,因此可确定n个符号所占用的时间是1133us左右。在SCDMA无线通信系统中,一个符号的速率是78.125us,因此,SCDMA无线通信系统的上行时隙最多会有14.5个符号受到远距离干扰。另外,由于SCDMA无线通信系统的下行与上行间的保护时隙占用了4个符号,因此在SCDMA无线通信系统中需要在上行时隙开始以后最多再保留10个符号就可以避免远距离同频干扰,因此在SCDMA无线通信系统中选择n=10。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步骤1即为:基站物理层计算及向网管系统上报基站上行业务信道接收的每一帧符号组的前10个符号分别对应的功率值。 
步骤2:当判断出所述10个符号中有前m个符号所对应的功率值大于第一门限值Pa1时,例如假设在本实施例中m的实际测量结果为5,则网管系统计算前5个符号所对应的功率值的平均值及后5个符号所对应的功率值的平均值;其中,该步骤具体为: 
步骤21:网管系统判断所述10个符号中的第一个符号所对应的功率值是否大于第一门限值Pa1,若是,则执行步骤22;否则返回执行步骤1; 
步骤22:网管系统继续判断所述10个符号中的第二个符号所对应的功率值是否大于第一门限值Pa1,若是,则继续判断后面的符号所对应的功率值是否均大于第一门限值Pa1,假设本实施例中网管系统判断出所述10个符号中从第六个符号所对应的功率值小于第一门限值Pa1,即m=5,之后执行步骤23;否则记m=1,之后执行后续步骤,但须注意在后续步骤中此时的m为1,即相应的为前1个符号及后9个符号; 
步骤23:网管系统计算所述前5个(在本实施例中假设实际测量出m=5)符号所对应的功率值的平均值P1及后5个符号所对应的功率值的平均值P2。 
步骤3:当所述前5个符号所对应的功率值的平均值P1与后5个符号所对应的功率值的平均值P2之差大于第二门限值Pa2时,在本实施例中假设第二门限值Pa2为5dB;网管系统将上行随机接入时隙调整至基站下行发送结束后的(TG+5×Ts+τ)时刻,其中,TG为下行与上行间的保护时隙所对应的时间,Ts为每个符号所占用的时间,τ为设定值且τ≥0;其中,该步骤具体为: 
步骤31:网管系统判断所述前5个符号所对应的功率值的平均值P1与后5个符号所对应的功率值的平均值P2之差是否大于5dB,即P1-P2>5dB;若是,则说明本地基站受到严重的远距离同频干扰,网管系统将上行随机接入时隙调整至基站下行发送结束后的(TG+5×Ts+τ)时刻;否则,说明本地基站目前没有受到远距离同频干扰,执行步骤32; 
步骤32:网管系统判断基站的上行随机接入时隙是否与上行业务时隙重合;若是,则网管系统将基站的上行随机接入时隙恢复为基站原先预留的上行随机接入时隙位置处,即上行业务时隙的开始位置处;否则,网管系统不作任何处理。 
之后,网管系统在广播信道向终端广播包含上行随机接入时隙位置信息的消息。终端必须在确定正确的上行随机接入时隙位置之后才能向基站发起上行随机接入请求;即终端接收到所述消息后,在所述消息规定的上行随机接入时隙处向基站发送上行随机接入请求;然后,基站在通过扩频码隔离、相关检测及编码交织将所述上行随机接入请求与上行业务信息分离出来后,响应上行随机接入请求。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基站对其上行业务信道接收的符号组实时进行计算及上报可能会加重基站的负荷,且在实际应用中也没有对上行随机接入时隙进行实时调整的必要,因此在SCDMA无线通信系统中基站物理层可以计算及向网管系统上报基站上行业务信道接收的每一帧符号组的前10个符号分别对应的功率值;也可以每隔一预定时间进行上报,例 如,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假设基站物理层每15分钟计算及上报一次符号组的前10个符号分别对应的功率值。 
若在本实施例中,基站物理层每15分钟计算及上报一个符号组的前10个符号分别对应的功率值,则在执行上述步骤1~3时,还必须先执行如下步骤:在所述预定时间,例如15分钟内,基站物理层计算及统计基站上行业务信道接收的所有符号组中每一帧符号组的前10个符号分别对应的功率值。在SCDMA无线通信系统中,基站上行业务信道接收的所有符号组共有15×60×100=9万帧(即9万个符号组),因此基站物理层计算及统计9万帧符号中所有第一个符号对应的功率,其中共有9万个采样点;然后计算及统计9万帧符号中所有第二个符号对应的功率;依此类推,计算及统计9万帧符号中所有前十个符号对应的功率。在此基础上,上述步骤1具体为: 
步骤11:在达到所述预定时间,例如15分钟时,基站物理层分别计算9万帧符号中所有第一个、第二个、...、第十个符号对应的功率的平均值r1、r2、...、r10; 
步骤12:基站物理层向网管系统上报上述功率值r1、r2、...、r10。之后网管系统按照与上述步骤2~3同样的方法调整上行随机接入时隙的位置。此外,终端也按照与上面同样的方法在网管系统广播的上行随机接入时隙位置处发起上行随机接入请求。 
在SCDMA无线通信系统中,基站的上行业务帧结构有3种类型,如图4所示。其中MUX1u是上行接入信令帧,MUX2Au是上行话音业务帧,MUX2Bu为上行随路信令帧。在实际工作中,SCDMA无线通信系统基站的上行业务帧绝大多数为上行话音业务帧。在话音通信系统中,话音的容错性比较好,上行接入请求信号如果影响了信令会造成不可预知的问题,而干扰了话音,由于声码器有较好的容错性,用户不会察觉。因此,如果基站发现原来预留的Sync1时隙受到远距离同频干扰,则需要把上行随机接入时隙安排到上行话音业务帧CRC符号之后,即,从下行第一个Gard符号开始,15个符号以后。此时上行随机接入请求信号对SCDMA无线通信系统的影响很小,且由于上行业务受基站功率控制,维 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因此基站也能比较容易的检测出上行随机接入请求序列,从而基站可以比较容易地响应终端的上行随机接入请求,在最大程度上克服了远距离同频干扰对终端接入的影响。 
实施例二 
在TD-SCDMA无线通信系统中,基带chip速率为1.28Mbps,扩频因子为16,符号周期为12.5us。下行与上行间的保护时隙为75us,大约对应22.5km,还属于视距范围。因此在TD-SCDMA无线通信系统中,必须合理的调整天线的朝向、下倾角及天线高度,以降低网络内部各同频基站间的同频干扰。在很多情况下,远距离基站的下行都会对本地基站的上行造成同频干扰。 
为了克服了远距离同频干扰对终端接入的影响,可以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调整上行随机接入时隙的方法将上行随机接入时隙后移来提高终端接入的成功率。其中,基站物理层可以计算及向网管系统上报基站上行业务信道接收的每一帧符号组的前n个符号分别对应的功率值;也可以每隔一预定时间进行上报。有关这两种实现方法的具体实施步骤与上述实施例一的步骤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另外,唯一不同的是,在TD-SCDMA无线通信系统中,n值为80。从实施例一中可知n个符号所占用的时间是1133us左右;由于在TD-SCDMA中,符号周期为12.5微秒,因此80个符号对应1000us,另外考虑到TD-SCDMA目前工作在2GHz频段,因此实际电波传播距离会稍低于340km,因此在TD-SCDMA无线通信系统中,n取80就够了。 
如图5所示为本实施例中通过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调整上行随机接入时隙的位置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由于上行随机接入时隙的后移,将会导致上行随机接入时隙与上行业务时隙重合。在图5中,A为本地基站的工作时隙,其中下行时隙用实线表示,上行时隙用虚线表示,RA为上行随机接入时隙;B为远处基站信号到达本地基站天线口后,信号整体后移了一段时间的时隙;在网管系统检测到同频干扰后,对本地基站工作时隙的上行随机接入时隙做调整如图中C所示,在上行随机接入时隙整体后移后,上行随机接入时隙与上行业务时隙重合。在 TD-SCDMA的帧结构中,帧结构中间是导频和一些物理层控制信息,而话音业务在两端,如图6所示。在考虑上行随机接入时隙位置时需要避开帧结构中的导频和一些物理层控制信息,例如训练(midamble)序列,以防止对上行信道估计造成干扰,造成误帧。 
在TD-SCDMA无线通信系统中,上行随机接入请求信号在各个小区不同,且每个小区有8个可能的序列,长度为128chip,占用8个符号长度。且上行随机接入请求序列的扩频码与上行业务的扩频码不同,由此可带来码隔离。此外,上行随机接入请求序列的干扰可经过交织和编码分散到两帧中,经过卷积码解码可把上行随机接入造成的干扰降到最低。 
图7为本发明所述调整上行随机接入时隙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上行随机接入时隙的调整系统包括:功率计算及统计单元、功率比较单元、功率统计单元和时隙调整单元。上述单元可以通过所有能够完成相应功能的软件模块或硬件逻辑单元实现。 
功率计算及统计单元可以通过基站物理层实现,用于计算及统计基站上行业务信道接收的每一帧符号组中每个符号的功率,对功率的计算可以根据不同的通信系统利用多种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算法进行,例如计算符号幅值的平方来获得符号的功率。 
功率比较单元、功率统计单元及时隙调整单元分别可以由网管系统的软硬件单元实现。 
其中,功率比较单元用于接收功率计算及统计单元和功率统计单元的输出,并对所述功率计算及统计单元计算出的符号的功率值与门限值进行比较,并且对功率统计单元计算出的符号的功率值的统计量进行比较。 
功率统计单元用于接收功率计算及统计单元和功率比较单元的输出,并根据所达功率比较单元的输出信息计算所述符号组中符号的功率值的统计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功率统计单元主要用于对前m个符号的功率值计算平均值P1并且计算符号组中后一段符号的功率平均值P2,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发明不排除采用其他统计量来替代均值作为上述两段符号的功率值的其他实施例。
时隙调整单元用于接收功率比较单元的输出,并根据所述功率比较 单元的输出信息调整上行随机接入时隙。 
应当指出,以上所达,仅为本发明的几个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对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调整TDD无线通信系统中上行随机接入时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基站物理层计算及向网管系统上报基站上行业务信道接收的符号组的前n个符号分别对应的功率值;
b.当网管系统判断出所述n个符号中有前m个符号所对应的功率值大于第一门限值时,计算所述前m个符号所对应的功率值的统计量及后(n-m)个符号所对应的功率值的统计量;
c.当所述前m个符号所对应的功率值的统计量与后(n-m)个符号所对应的功率值的统计量之差大于第二门限值时,网管系统将上行随机接入时隙调整至基站下行发送结束后的(TG+TS×m+τ)时刻,其中,TG为下行与上行间的保护时隙所对应的时间,TS为每个符号所占用的时间,τ为设定值且τ≥0;
d.网管系统在广播信道向终端广播包含上行随机接入时隙位置信息的消息,终端接收到所述消息后,在所述消息规定的上行随机接入时隙处向基站发送上行随机接入请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包括:计算及上报基站上行业务信道接收的每一帧符号组的前n个符号分别对应的功率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包括:分别计算及上报基站上行业务信道在一预定时间内接收的所有符号组的所有第i个符号所对应的功率值的统计量,其中i=1~n。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执行步骤a前,还包括:
a0.在所述预定时间内,计算及统计基站上行业务信道接收的所有符号组中每一帧符号组的前n个符号分别对应的功率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具体为:
a1.在达到所述预定时间时,分别计算所有符号组的所有第i个符号所对应的功率值的统计量,其中i=1~n; 
a2.上报所有符号组的所有第i个符号所对应的功率值的统计量,其中i=1~n。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具体为:
b1.当所述n个符号的第一个符号所对应的功率值大于所述第一门限值时,继续比较所述n个符号的第二个符号所对应的功率值与所述第一门限值的大小,直至比较出所述n个符号中所有功率值大于所述第一门限值的符号后再执行步骤b2,并记所述n个符号中从第一个符号开始连续的功率值大于所述第一门限值的符号的个数为m;
b2.计算所述前m个符号所对应的功率值的统计量及后(n-m)个符号所对应的功率值的统计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站在通过扩频码隔离、相关检测及编码交织将所述上行随机接入请求与上行业务信息分离出来后,响应上行随机接入请求。 
CN2006101116960A 2006-08-23 2006-08-23 调整tdd无线通信系统中上行随机接入时隙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322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1116960A CN101132223B (zh) 2006-08-23 2006-08-23 调整tdd无线通信系统中上行随机接入时隙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1116960A CN101132223B (zh) 2006-08-23 2006-08-23 调整tdd无线通信系统中上行随机接入时隙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32223A CN101132223A (zh) 2008-02-27
CN101132223B true CN101132223B (zh) 2011-11-16

Family

ID=391293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11696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32223B (zh) 2006-08-23 2006-08-23 调整tdd无线通信系统中上行随机接入时隙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13222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88188B (zh) * 2008-05-22 2013-01-30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时分双工无线通信设备及其收发方法
CN101835199A (zh) 2009-03-10 2010-09-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过载指示器报告的触发方法和系统
CN102149096B (zh) * 2010-02-05 2013-11-0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定位远距离同频干扰源的方法及装置
CN103796219B (zh) * 2012-10-26 2017-02-08 同济大学 Td‑lte系统的远距离同频干扰源检测及定位方法
CN107294636B (zh) * 2016-03-30 2020-09-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消除同频干扰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KR102128864B1 (ko) 2016-09-07 2020-07-01 후아웨이 테크놀러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통신 방법 및 기지국
CN111385816B (zh) * 2018-12-27 2022-07-15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统计信息的上报方法及装置
CN111315008B (zh) * 2020-02-18 2022-03-08 东南大学 一种控制站与移动站的通信时序设置方法
CN114051267B (zh) * 2021-11-22 2023-10-13 深圳市吉祥腾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网桥间距优化时分复用的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57157A (zh) * 2002-12-31 2003-11-19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接入信道的分帧同步处理方法
CN1497882A (zh) * 2002-10-23 2004-05-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时分双工系统的随机接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97882A (zh) * 2002-10-23 2004-05-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时分双工系统的随机接入方法
CN1457157A (zh) * 2002-12-31 2003-11-19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接入信道的分帧同步处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32223A (zh) 2008-0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32223B (zh) 调整tdd无线通信系统中上行随机接入时隙的方法
US713959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performance of an adaptive antenna array in a vehicular environment
US7054662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forward link beam form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01132200B (zh) 一种调整保护时隙的方法和系统
CN108112074A (zh) 信息的上报、接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1230751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intaining uplink synchronization in cdma base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1394648B (zh) 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中终端前导的发送方法
CN100576773C (zh) 一种td-scdma系统中直放站获取转换点的方法
CN101466137B (zh) 一种td-scdma终端及其自动增益控制方法
CN101388701A (zh) 用户数据接收/发送方法、装置及分布式智能天线系统
CN101584137A (zh) 蜂窝无线tdd系统中增强性能的方法和设备
US8432852B2 (en) Uplink timing control signal
CN101098297A (zh)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导频码的扩展方法
CN100399731C (zh) 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直放站获取转换点位置信息的方法
AU732620B2 (en) Method, mobile station and base station for frequency synchronization for a mobile station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1242222B (zh) 一种检测上行导频信道上受到的干扰的装置和方法
CN101594705B (zh) 时分双工系统的定时调整方法及基站
CN101242223B (zh) 一种检测上行导频信道上受到的干扰的装置和方法
CN104253640B (zh) 一种小区合并系统的上行接收方法
CN102111196A (zh) 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及远程射频单元
CN100377511C (zh) 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直放站实现上下行切换的方法及系统
CN101132226B (zh) 一种基站实现上行同步调整的方法
CN101193425B (zh) Tdd下的cdma系统终端实现远距离切换的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01511130B (zh) 一种高速覆盖场景下的频偏获取方法和系统
CN103167598A (zh) 一种远距离通信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12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116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00710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1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116

Termination date: 2019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