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26871A - 液晶配向制法 - Google Patents

液晶配向制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26871A
CN101126871A CNA2007101055270A CN200710105527A CN101126871A CN 101126871 A CN101126871 A CN 101126871A CN A2007101055270 A CNA2007101055270 A CN A2007101055270A CN 200710105527 A CN200710105527 A CN 200710105527A CN 101126871 A CN101126871 A CN 1011268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nufacture method
alignment
plasma
lcd
ang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0552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金扬
唐煌钦
杨界雄
陈志玮
刘志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Original Assignee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filed Critical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Priority to CNA20071010552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126871A/zh
Publication of CN1011268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268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液晶配向制法,主要是于具有液晶分子排列的配向膜表面,运用单一或数个等离子体产生装置对该配向膜进行处理,以使液晶分子呈高预倾角的排列。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是以可调变方向与角度的方式对配向膜表面进行改质,从而由单次制造过程达成高预倾角配向稳定性的效果,由此克服现有技术的缺失。

Description

液晶配向制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材表面配向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液晶配向制法。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与视频科技的发展,平面显示器的应用已愈来愈重要且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其中由于液晶显示器(LCD)相比于传统显像管平面电视而言,具有重量轻、体积小、全彩显示、无辐射、数字化、高画质、省电等优点,俨然成为下世代平面显示器的主流。
液晶显示器是利用电场控制液晶的几何变化来改变光的传输路径与相位,并且与偏光片(Polarizer)搭配进而产生亮暗的效果,再加上驱动电路与彩色滤光片(Color Filter)的配合而产生灰阶与色彩的表现。当中,尤以液晶面板制造中的液晶配向技术扮演着重要且关键的角色。液晶配向制造除了扮演着控制液晶排列次序及方向的重大任务外,另外还维系着如视角、响应速度、对比及色彩表现等攸关高品质显示特性。
由于液晶显示器的制造技术精进促使显示品质提升,且随着单位生产成本降低,应用范围亦随之扩展延伸至资讯家电(IA)产品,电视用的液晶显示器已成为未来可期的应用产品。所以,业者皆致力研发电视用的液晶显示器,而目前在液晶显示器应用上,最需要克服的问题即为广视角与高速响应两方面。
目前市面上的主流广视角技术有扭转向列(Twisted Nematic,TN)、超扭转向列(Super Twisted Nematic,STN)、广域垂直排列(Multi-domainVertical Alignment,MVA)、平面切换(In Plane Switching,IPS)等几种液晶模式,但由于液晶的响应时间(response time)不够快,因而有人提出光学补偿弯曲排列(Optically Compensated Bend,OCB)技术。OCB技术是兼具广视角与高速响应优点的技术,在广视角方面,搭配位相差板最优化设计后,例如可达到上下140度、左右160度,而响应速度目前可达全灰阶小于7ms,15.2时面板响应速度则仅有3ms。此外,由于OCB技术是将液晶分子形成弓状排列,即使在低温环境下,亦能显示少残像的动画;并且,即使在例如-20℃的低温环境下,仍能保持40ms的响应速度,而拥有低温响应优于其他液晶模式10倍以上的特色。
但是,应用OCB液晶的液晶显示器虽具有视角大且响应速度提升等优点,但在OCB的弯曲型(Bend)液晶模式下,为了将液晶分子由斜展(splay)状态转换为弯曲状态、并使液晶分子保持弯曲状态而不再返回放射状态,要将各液晶分子依据补偿角度以不同预倾角形式排列,而在液晶转换过程中会有弯曲斜展转换(bend-splay transfer)的过程。此时,在液晶内部的弹性位能(Elastic Energy)的带动下形成斜展的速度很快,但要恢复为弯曲状态时,则分布于较高预倾角(例如45°至55°)的液晶分子会不稳定,而这也是应用OCB技术进行量产化时最为困难的程序。
为解决这一问题,目前相关的技术均是使用混合垂直用高分子配向膜与水平用高分子配向膜的方式,来制作出一微结构表面。同时,由于为了避免混合两种截然不同的高分子材料时难以结合界面的问题,现行方式是如图7A所示,首先制备一基材5,且该基材5表面预先形成一导电层51及一配向膜53,接着如图7B所示对该配向膜53中的配向液晶进行刷磨式(Rubbing)配向,来令液晶分子如图7C所示呈同一方向的排列。
然而,刷磨式配向于高预倾角的稳定性仍旧不佳。同时,在刷磨制造过程中,摩擦薄膜时造成的尘屑污染(Dust)、静电残留(StaticCharge)、刷痕的产生(Rubbing Defect)等问题均容易造成制造过程良率降低及可靠度不佳。所以,此种现有技术仍存在相当多需要突破的困难点。
再者,由上可知非刷磨式的配向技术已是必然的研发趋势,而目前的发展概以光配向(Photo alignment)、离子束配向(Ion beamalignment)以及等离子体束配向(Plasma beam alignment)三种技术为主。
光配向技术虽具有均匀性良好的特色,然而目前尚有例如锚定能及残像等技术瓶颈尚待突破,且使用曝光机的灯泡寿命以及灯源闪烁等问题均严重影响其稳定性。
离子束配向技术需要使用高真空及静电消除的设备,故而成本十分昂贵;况且,所使用的离子枪寿命问题亦尚未克服,所以离子束配向技术目前仍处于实验室发展阶段。
等离子体束配向技术如图8所示,是利用诸如一制程腔体提供单一等离子体产生装置6产生单一等离子体束61,垂直且来回扫描式地对基材63的配向膜进行配向。然而,利用此技术所得的成果虽几乎已达市售产品的标准,但由于等离子体束配向技术是由单一等离子体产生装置采用多次来回扫描的方式对配向膜进行改质,故制造过程时间较长,难以调整方向,而不利于量产。同时,等离子体产生装置来回扫描时所产生的震动亦会造成制造过程的不稳定性。
因此,如何有效解决前述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乃成为目前业界亟待克服的课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背景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种可稳定高预倾角的液晶配向制法。
本发明的次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种有利于量产的液晶配向制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种可提升制造过程稳定性的液晶配向制法。
为达成上述及其它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配向制法,包括:提供一基材;于该基材表面形成具有液晶分子列的配向膜;以及以可调变方向与角度的等离子体束对该配向膜进行改质,以使该基材表面形成均匀且规则性分子键结的配向膜,并达成该液晶分子呈高预倾角稳定配向的效果。
前述的液晶配向制法中,该配向膜可选自有机薄膜及无机薄膜的其中之一,或者为有机及无机相混的薄膜。在一优选实施例中,采用单向移动该基材,以供可调变方向与角度地对该配向膜进行改质。而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采用单向移动该等离子体束,以可调变方向与角度的等离子体束对该配向膜进行改质。
优选地,运用数个等离子体产生装置以产生可调变方向与角度的等离子体束对该配向膜进行改质。更优选地,可运用数个等离子体产生装置的等离子体束及基材间的相对移动,以可调变方向与角度的等离子体束对该配向膜进行改质。此外,尚可在单向移动该等离子体束的配置下,针对可调变方向与角度的基材进行该配向膜的改质,亦可运用数个等离子体产生装置的等离子体束及基材间的相对移动的配置下,针对可调变方向与角度的基材进行该配向膜的改质。
上述该等离子体产生装置可选自阳极层推进器(Anode LayerThruster,ALT)等离子体源、电晕放电、等离子体辉光放电、喷射等离子体、等离子体火炬、表面介电质放电、共平面扩散表面放电及铁电放电等,但不以此为限。该等离子体产生装置产生等离子体源所使用的制程气体可选自空气、干燥空气、氢气、氧气、氮气、氩气、水气以及氦气所组群组的其中之一,所使用的制程气体为常压或真空压力环境中产生解离的气体,并可选择于常压或真空压力环境为介于760Torr至1×10-5Torr的条件产生该等离子体源。该等离子体源提供具有高能量的等离子体束;当然,该等离子体源亦可为混合选自电子、离子、自由基以及中性粒子的至少其中二者。
同时,前述液晶配向制法还可包括于该基材表面预先形成一导电层,该基材为玻璃基板,该导电层的材料为氧化铟锡(ITO)。该基材为应用于液晶面板的玻璃基板,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亦可应用诸如塑胶基板或金属软板。该配向膜的液晶分子采用刷磨式配向、垂直配向(Vertical Alignment)、扭转向列、超扭转向列、广域垂直排列、平面切换、光学补偿弯曲排列、铁电液晶(Ferroelectric liquid crystal,FLC)的其中之一。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提出的液晶配向制法,主要是利用具备高能量等离子体特性的数个等离子体产生装置以可调变方向与角度的方式对配向膜表面进行改质,使得液晶分子具有特定角度(0°至90°)高稳定性的排列,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确实且安定地做成弯曲配向而造成的量产化难题,如此便提供可稳定高预倾角的液晶配向制法,并于该制法中应用可快速配向的配向系统。
同时,由于数个等离子体产生装置(multi-sources)架设于机台的制程空间内,仅需以单次扫描处理即可达成配向的要求,而达到快速配向的效果,大幅度缩短制造过程时间,进而有利于量产,并且可以减少现有技术中等离子体产生装置往复扫描所产生震动引起的不稳定性,从而提升制造过程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A至1C是本发明液晶配向制法的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液晶配向制法的优选实施例所应用的配向系统的示意图,其中显示液晶配向制法的实施状态;
图3是显示基材与等离子体束间的相对配置关系呈并联排列的示意图;
图4A及4B是显示基材与等离子体束间的相对配置关系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其中图4A的基材呈相互夹设一角度排列,图4B的基材则呈相互平行排列;
图5A及5B是显示基材与等离子体束间的相对配置关系的第三实施例示意图,其中图5A的基材设置于等离子体产生装置的外侧并呈直角的移载方式,图5B的基材设置于等离子体产生装置的外侧并呈环形的移载方式;
图6是本发明液晶配向制法及应用于该制法的配向系统的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以及
图7A至7C是显示现有液晶配向制法的示意图;
图8是显示另一现有液晶配向制法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配向系统
11制程空间
111第一开口
113第二开口
13基材移载机构
15等离子体产生装置
155等离子体束
3基材
31导电层
33配向膜
6等离子体产生装置
61等离子体束
63基材
B1、B2箭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属技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应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液晶配向制法及应用于该制法的配向系统是以诸如电视用的液晶显示器为例来说明,但并非以此为限。这种高倾角的配向方式还可应用于诸如双稳态液晶(BistableLCD)、电子书用的显示器等,故下列实施例中所述仅为例示性说明,在此先说明。
图1至3是依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所绘制的附图。首先,参阅图1A至1C,是显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液晶配向制法流程示意图。
如图1A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液晶配向制法,是首先制备一基材3,且该基材3表面预先形成一导电层31及一配向膜33。
在本实施例中,该基材3为一液晶面板所使用的玻璃基板,而该导电层31的材料可为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ITO),亦即表面形成导电层31的基材3是例如一ITO玻璃基板,但此导电层并非以此为限,亦可使用其他适用于显示器的导电层。当然,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应均可理解具有导电层31的基材3并非以本实施例中所示的玻璃基板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亦可选用具有不同材质的导电层的基材,例如塑胶基板、金属软板或其他适当基材。
该配向膜33具有液晶分子排列,例如采用垂直配向、扭转向列、超扭转向列、广域垂直排列、平面切换或其他等效方式形成。由于对液晶分子排列的配向膜进行改质较易于通过制造过程参数调控液晶分子的倾斜角度(90至0度)与光电特性,故在本实施例中是于该基材3表面先形成液晶分子例如呈垂直排列的配向膜33。
同时,该配向膜33可选择为有机薄膜、无机薄膜或有机及无机相混的薄膜,包括如聚醯亚胺、压克力以及聚乙烯基肉桂酸(PVCN)等的有机化合物、或如玻璃、石英、金、ITO、硅、氮硅化合物、非晶形硅氢(hydrogenated amorphous silicon)、非晶形碳氢(hydrogenatedamorphous carbon,a-C:H)、类钻碳(Diamond-Like Carbon,DLC)、硅氧化合物(SiOx)、氧化铝(Al2O3)、氧化铈(CeO2)、氧化锡(SnO2)、氧化锌钛(ZnTiO2)以及氧化铟钛(InTiO2)等的无机化合物的至少其中之一。此外,由于对该基材3的导电层31表面进行镀膜以形成该配向膜33以及刷磨式配向与垂直配向等技术均为现有,故于此不再赘述。
接着,如图1B所示,以可调变方向与角度的等离子体束155对该配向膜33进行改质,以使该基材3表面如图1C所示形成均匀且规则性分子键结的配向膜33,并达成该液晶分子呈高预倾角稳定配向的效果。
如图2所示,前述以可调变方向与角度的方式对该配向膜33表面进行改质可运用一配向系统1,该配向系统1包括具有制程空间11的机台、设于该制程空间11的基材移载机构13、分别排列面对该基材移载机构13的数个等离子体产生装置15。
该制程空间11具有一第一开口111及一相对的第二开口113。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开口111为一进料口(inlet),该第二开口113则为一出料口(outlet)。同时,虽在本实施例中,该机台的制程空间11为单一式腔体,但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制程空间11亦可为连续式腔体,即,可连接数个该制程空间11,并可依厂房空间大小做方向的改变。
该基材移载机构13设于该制程空间11下方,用于移载该基材3进行配向。由于该基材移载机构13可为任何用于传输基材的移载机构,且相关的移载机构已广泛应用于产业中,而为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所能理解,故于此不再多作说明。
该等离子体产生装置15是以产生可调变方向与角度的等离子体束(容后陈述)设于该制程空间11并分别排列于该基材移载机构13之上,用于对该配向膜33进行改质。在本实施例中,可依功能需求任意调整各该等离子体产生装置15的倾斜角度,各该等离子体产生装置15的倾斜角度介于该等离子体产生装置面对于该基材3表面的法线方向为0°至90°之间,只要令该配向膜33中液晶分子排列的倾斜程度介于0°起至90°间的角度范围即可。
同时,各该等离子体产生装置15可具备相同或不同的能量与角度,且各该等离子体产生装置15可依不同能量产生不同等离子体束155。在本实施例中,该等离子体产生装置15在常压或真空(760至1×10-5torr)的压力环境的条件下产生具有高能量的等离子体源以对外提供等离子体束155,且数个等离子体产生装置15中,可以依功能需求而任意调整各该等离子体产生装置15的倾斜角度。该等离子体产生装置15的倾斜角度例如介于0°至90°之间,可以依功能需求而使基材3与等离子体产生装置15呈垂直、倾斜任一角度或旋转任一角度摆放,而非本实施例中所示的为限。
在本实施例中,该等离子体产生装置15例如为阳极层推进器等离子体源;同时,如图3所示,对该基材3而言,各该等离子体产生装置15呈并联排列,但各该等离子体产生装置15亦可呈交叉排列,且在其他实施例中各该等离子体产生装置15亦可为并联排列、串联排列及交叉排列的至少其中之一而设于该制程空间11,而非以本实施例中所示的为限。
同时,利用该等离子体产生装置15所产生具有高能量的等离子体源以对外提供等离子体束。在本实施例中,该等离子体源为混合选自电子、离子、自由基以及中性粒子的至少其中二者;在其他实施例中,该等离子体源亦可为电子、离子、自由基或中性粒子的其中之一。此外,该等离子体产生装置15产生等离子体源所使用的制程气体可为例如空气、干燥空气、氧气、氮气、氩气、水气或其他可在前述压力环境中解离成等离子体态的气体。
在本实施例中,该制程空间11的压力范围介于760Torr至1×10-5Torr之间,亦即,于常压或真空的压力环境为760Torr至1×10-5Torr的条件产生该等离子体源,而该等离子体产生装置15面对于该基材3表面的法线方向的角度范围介于0°至90°之间,在以可调变方向与角度地对该配向膜33进行改质的步骤后,便得令该液晶分子的倾斜角度介于0°至90°之间。同时,经等离子体改质的配向膜33表面,预倾角可稳定维持在8~10度,使得光学补偿弯曲排列(OCB)液晶可迅速地从斜展状态转换为弯曲状态,同时,OCB液晶分子在高角度时(如45~55度)亦能保持稳定,不会随时间而有衰退的现象。
应注意的是,虽本实施例的配向系统1是应用于液晶配向(LiquidCrystal Alignment),但该配向系统1可应用于其他须量产设计的产业中,例如斜向镀膜(Oblique deposition)、保护过度涂布(ProtectiveOver-Coating)、基板清洁(Substrate Cleaning)、离子辅助沉积(Ion-assisted Deposition)、光学涂布(Optical Coatings)、溅镀处理(Sputtering Processing)、印刷电路板清洁(PCB Cleaning)及航天科技的推进器(Thruster for spacetechnology)等,只要根据各制造过程所需要的等离子体束的浓度以及散射角度,符合各该制造过程最佳参数设计及最快的处理效率即可。
同时,针对该等离子体产生装置15,可施加不同能量来达到不同目的,包含液晶配向、清洁、镀膜、加热、退火和表面改质等。而且,可依制造过程需要,分别调整各该等离子体产生装置15的等离子体发散角度,而达到不同的等离子体源准直性,其中,例如可通过改变该等离子体产生装置15本身的机构设计或外加装置,以调整各该等离子体产生装置15的等离子体发散角度。
相比于现有技术,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单向移动该基材3,以可调变方向与角度的配向系统1对该配向膜33进行改质。如此,便可通过调整该制程空间11的真空度、气体流量(例如为5至100sccm,但不限于此)、数个等离子体产生装置15间的距离、角度与能量、电压(例如为200至800伏特,但不限于此)、预倾角以及处理时间(例如为5至150秒,但不限于此)等制造过程参数,使该基材3以特定速度经过此多支等离子体产生装置15扫描,即可一次达到所需求的配向效果。因此,不仅可缩短制造过程时间,更可加快量产速度,而有利于量产,并可提升制造过程的稳定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亦可以往复移动该基材3的方式进行制造过程。
由于本实施例是由数个等离子体产生装置15以可调变方向与角度地对该配向膜33进行改质,以使该基材3表面形成均匀且规则性分子键结的配向膜33,从而藉单次制造过程即达成高预倾角,并达成该液晶分子呈高预倾角稳定配向的效果。当然,为了避免配向后特性衰退,造成配向的不稳定性,可在配向同时加入含氢气体做钝化处理,或在配向之后加入含氢气体做钝化处理,因为氢原子可以与经过等离子体束处理后所产生的悬挂键结合,藉以改善配向的稳定性,避免因不稳定的配向膜化学键结发生改变,促使该配向膜33拥有稳定的预倾角。
参阅图4A、4B,是显示基材与等离子体束间的相对配置关系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该液晶配向制法及应用于该制法的配向系统与前述实施例大致上相等,故不在此赘述,而其最大不同之处为,该基材移载机构13可移载数个基材3,同时进行等离子体束155对基材3配向膜的配向,其中,该数个基材3的配置方式是选自包括水平或垂直于配向系统、相对垂直于等离子体束155或形成一倾斜角度、以及数个基材3相互平行或相互形成一夹角的其中一种。
参阅5A图,为本发明所提出的液晶配向制法及应用于该制法的配向系统的第三实施例。该液晶配向制法及应用于该制法的配向系统与前述实施例大致上相等,故不在此赘述,而其配向系统最大不同之处为,该基材移载机构13移载软性的基材3并环绕于设置在中心的数个等离子体产生装置15的外侧。换言之,即为中心的数个等离子体产生装置15所产生的等离子体束155可连续向四周进行配向膜33的配向,故基材3仅需利用基材移载机构13移载并环绕于四周即可,且若需调整多重等离子体束155的角度及倾斜角度也非常方便,仅需旋转中心轴或使中心轴偏移一角度即可。在图5B所示的实施例中,该基材移载机构13环形设置于数个等离子体产生装置15的外侧,且不以直角设置为限。
参阅图6,为本发明所提出的液晶配向制法及应用于该制法的配向系统的第四实施例示意图。该液晶配向制法及应用于该制法的配向系统与上述实施例大致上相等,故不在此赘述,而其配向系统最大不同之处为,该基材移载机构13为一中心轴的用途,是以中心轴外缘移载软性的基材3,并使移载的基材3受环绕于四周的数个等离子体产生装置15提供的等离子体束155进行配向。换言之,基材3可于中心轴处连续接受配向膜33的配向,故基材移载机构13的设计即可简单化,也使得机台的设计得以有效的缩减,且若需调整基材3受配向的倾斜角度也非常方便,仅使中心轴偏移一角度即可。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提出的液晶配向制法及应用于该制法的配向系统,主要是运用数个等离子体产生装置以可调变方向与角度的方式对配向膜表面进行改质,以使液晶分子呈高预倾角的排列,并形成均匀且具等向性的配向膜,因此所制成配向膜的均匀性良好、锚定能强且具高预倾角。
同时,因为运用数个等离子体产生装置15对该配向膜表面进行配向之故,因此单次制造过程便可完成配向制造过程,并无现有技术来回扫描所产生的问题,且节省制造过程时间、简化制造过程步骤。此外,本发明以数个等离子体产生装置(等离子体束)代替刷磨式配向不仅利用微量的能量就可达到高预倾角的效果,更具有较佳的稳定性。所以,本发明相对已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与改变。因此,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随附的权利要求所列。

Claims (20)

1.一种液晶配向制法,包括:
提供一基材;
于该基材表面形成具有液晶分子排列的配向膜;以及
以可调变方向与角度的等离子体束对该配向膜进行改质,以使该基材表面形成均匀且规则性分子键结的配向膜,并达成该液晶分子呈高预倾角稳定配向的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配向制法,其中,该配向膜选自有机薄膜及无机薄膜的其中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配向制法,其中,该配向膜为有机及无机相混的薄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配向制法,其中,采用单向移动该基材,以可调变方向与角度的等离子体束对该配向膜进行改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配向制法,其中,运用单一或数个等离子体产生装置以产生可调变方向与角度的等离子体束对该配向膜进行改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配向制法,其中,该等离子体产生装置产生等离子体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配向制法,其中,该等离子体产生装置产生的等离子体源所使用的制程气体选自空气、干燥空气、氢气、氧气、氮气、氩气、水气以及氦气所组群组的其中之一。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配向制法,其中,该等离子体产生装置所使用的制程气体为介于真空与常压的压力环境中产生解离的气体。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配向制法,其中,于压力环境为760Torr至1×10-5Torr的条件产生该等离子体源。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配向制法,其中,该等离子体源提供具有高能量的等离子体束。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晶配向制法,其中,该等离子体源选自电子、离子、自由基以及中性粒子的其中之一。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晶配向制法,其中,该等离子体源为混合选自电子、离子、自由基以及中性粒子的至少其中二者。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配向制法,还包括于该基材表面预先形成一导电层。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液晶配向制法,其中,该导电层的材料为氧化铟锡(ITO)。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配向制法,其中,该基材选自玻璃基板、塑胶基板及金属软板的其中之一。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配向制法,其中,该配向膜的液晶分子采用选自包括垂直配向、扭转向列、超扭转向列、广域垂直排列、平面切换、光学补偿弯曲排列及铁电液晶的其中之一。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配向制法,其中,采用单向移动该等离子体束,以可调变方向与角度的等离子体束对该配向膜进行改质。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配向制法,其中,采用等离子体束及基材间的相对移动,以可调变方向与角度的等离子体束对该配向膜进行改质。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配向制法,其中,采用单向移动该等离子体束,以针对可调变方向与角度的基材进行该配向膜的改质。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配向制法,其中,采用等离子体束及基材间的相对移动,以针对可调变方向与角度的基材进行该配向膜的改质。
CNA2007101055270A 2006-08-17 2007-05-25 液晶配向制法 Pending CN10112687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1055270A CN101126871A (zh) 2006-08-17 2007-05-25 液晶配向制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115790.3 2006-08-17
CN200610115790 2006-08-17
CNA2007101055270A CN101126871A (zh) 2006-08-17 2007-05-25 液晶配向制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26871A true CN101126871A (zh) 2008-02-20

Family

ID=390949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1055270A Pending CN101126871A (zh) 2006-08-17 2007-05-25 液晶配向制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126871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94680A (zh) * 2017-12-19 2018-04-10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配向膜涂布方法及装置
CN108284661A (zh) * 2018-01-31 2018-07-1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偏光片的剥离设备及其剥离方法
TWI681238B (zh) * 2018-06-08 2020-01-01 立景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面板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94680A (zh) * 2017-12-19 2018-04-10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配向膜涂布方法及装置
CN108284661A (zh) * 2018-01-31 2018-07-1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偏光片的剥离设备及其剥离方法
TWI681238B (zh) * 2018-06-08 2020-01-01 立景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面板
US10684514B2 (en) 2018-06-08 2020-06-16 Himax Display, Inc. Display panel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23209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reof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incorporating the same
US6027772A (en) Optical alignment composition, alignment layer formed using the same and LCD having the alignment layer
TWI628203B (zh) 液晶顯示器
WO2002035283A1 (fr) Affichage a cristaux liquides et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e celui-ci
KR100925346B1 (ko) 액정 얼라인먼트 제조 방법
CN1099148A (zh) 液晶装置
JP2009223139A (ja) 液晶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電子機器
CN102629028A (zh) 一种面内开关液晶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US20130329151A1 (en) Liquid crystal panel, manufacturing process and display device thereof
CN101126871A (zh) 液晶配向制法
CN100472299C (zh) 液晶配向系统
JP2009223137A (ja) 液晶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20090109160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lying the same
Plummer et al. 36‐1: Invited Paper: The Evolution of the Vertically Aligne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JP2011257664A (ja) 液晶表示素子及び液晶表示素子の製造方法及び駆動方法
JP2003050397A (ja) 配向膜を備えた基板とその製造方法
EP1507163A2 (en)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JP4583416B2 (ja) 液晶配向システム
CN1979294A (zh) 图像显示系统
US6671021B2 (en) HTN mod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9041880B2 (en) Optical compensated bending mod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Sun et al. 49.5: True Glass‐based Micro‐display with 3µm pixel size using Deformed Helix Ferroelectric Liquid Crystal for VR/AR Displays
US7626662B2 (en) Method for fabricating liquid crystal (LC) alignment
Sun et al. 33‐3: Student Paper: True Microdisplay with 3µm Pixel Size Using Deformed‐Helix Ferroelectric Liquid Crystal for VR/AR Displays
US7626664B2 (en) LCD device and method having first and second alignment layers arranged on respective first and second electrodes each layer having pretilt angles ranging between 5 to 20 degre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