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23344A - 用于电气设备的配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电气设备的配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23344A
CN101123344A CNA2007101399470A CN200710139947A CN101123344A CN 101123344 A CN101123344 A CN 101123344A CN A2007101399470 A CNA2007101399470 A CN A2007101399470A CN 200710139947 A CN200710139947 A CN 200710139947A CN 101123344 A CN101123344 A CN 1011233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sbar
aperture
compartment
electric device
type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3994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23344B (zh
Inventor
C·安蒂科
B·普约尔
G·布特卢
T·比扎里
F·德勒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grand SNC
Legrand France SA
Original Assignee
Legrand SNC
Legrand France S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grand SNC, Legrand France SA filed Critical Legrand SNC
Publication of CN1011233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233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233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2334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1/00Frameworks, boards, panels, desks, casings; Details of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 H02B1/20Bus-bar or other wiring layouts, e.g. in cubicles, in switchyards
    • H02B1/205Bus-bar or other wiring layouts, e.g. in cubicles, in switchyards for connecting electrical apparatus mounted side by side on a rai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nnection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Conductors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 Installation Of Bus-Ba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电气设备的配电系统,其具有至少一汇流条(14)、多个适于接纳汇流条的一相应待插入部分的电气装置、以及一相对于汇流条自由的支承轨,所述汇流条可安装就位或予以拆卸,而所述电气装置固定于所述支承轨。所述汇流条(14)在所述待插入部分处是连续的,每个所述电气装置适于在一空间内接纳所述汇流条,该空间从设置于一主表面中边缘上的一端孔口一直延伸到设置于另一主表面中边缘上的一端孔口,当所述电气装置形成一列排时,所述孔口对齐。

Description

用于电气设备的配电系统
技术领域
[01]本发明涉及用于电气设备的配电系统,所述配电系统具有多个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02]公知的是,将馈电电缆和引出电缆连接至这种系统,所述馈电电缆连接于电源,所述引出电缆连接于分流电路如照明电路或整流电路。
[03]当发生电故障,尤其是短路或过载时,属于这种系统的保护装置可断开引入导线和一分流电路的引出导线之间的至少一连接。
[04]除了这些保护装置之外,这种系统有时具有控制装置,例如一遥控开关或一定时开关,甚至连接于另一装置的一信号辅助装置。
[05]已知道、尤其是从法国专利申请No.2685563中已知一这种系统,所述系统具有:
[06]-多个标准规格的电气装置,即电气装置具有总体上呈平行六面体的形状,其中具有两主表面和一些侧表面,所述侧表面从一主表面延伸到另一主表面,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侧表面为一后表面、一下表面、一前表面和一上表面,这种装置的宽度,即其两主表面之间的距离,等于基本宽度的整数倍,所述基本宽度称为“模数(module)”,其约为18mm;
[07]-一汇流条,其用于在这些装置之间水平地配置电源的一电极,该汇流条呈梳形,并具有沿等于1模数的间距有规则地分布的一些齿;以及
[08]-一支承轨,其配设成呈水平状态布置,当所述装置固定在所述支承轨上时,这些装置适于形成它们并排布置的一列排,每个装置的上部分、且另外地每个装置的下部分适于:通过从布置在上表面或下表面中的一通入孔进行插入,来接纳梳形汇流条的一相应齿,所述梳形汇流条可安装就位或予以拆卸,而所述装置固定于支承轨。
发明内容
[09]本发明旨在改进这种系统的实施条件。
[10]为此,本发明提出用于电气设备的配电系统,其具有:
[11]-至少一汇流条,其用于水平地分配电源的一电极;
[12]-多个电气装置,每个电气装置大体上呈平行六面体形状,具有两主表面和一些侧表面,这些侧表面从一主表面延伸到另一主表面,每个所述电气装置的上部分或每个所述电气装置的下部分适于接纳所述汇流条的一相应的待插入部分;以及
[13]-一支承轨,其设置用于被水平地布置,当所述电气装置固定在所述支承轨上时,这些电气装置适于形成一列排,在所述列排中这些电气装置并排地布置,所述支承轨和所述汇流条一个相对于另一个是自由的,借此,所述汇流条可安装就位或予以拆卸,而所述电气装置固定于所述支承轨;
[14]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条在所述待插入部分处是连续的;每个所述电气装置适于在一空间内接纳所述汇流条,该空间从设置于一主表面中边缘上的一端孔口一直延伸到设置于另一主表面中边缘上的一端孔口;并且,所述电气装置适于:在它们形成一所述列排时,所述端孔口对齐。
[15]汇流条的连续特性、以及电气装置的安装支承件是一支承轨且因而是一连续支承件,这使系统电气装置的纵向定位具有完全的灵活性。
[16]特别是,如果这些电气装置之一的宽度不是一整数模数,例如宽度为0.5模数,支承轨的连续特性则还可使该电气装置与相邻电气装置并排布置,而汇流条的连续特性为使之插入到电气装置中而不需要任何特殊的措施。
[17]为此,应当指出,在这样的配电系统——其中使用一普通梳形汇流条,该汇流条具有一些齿,这些齿沿等于1模数的间距有规则地分布;并使用这样的电气装置,所述电气装置的上表面配有一用于接纳所述梳形汇流条的一相应齿——中,由宽度为0.5模数的一电气装置产生的偏移的作用是:处于该更狭小电气装置以外的所述电气装置孔不会再处在所述梳形汇流条的齿对面,除非为了进行补偿而插入宽度为0.5模数的一第二电气装置。
[18]此外,汇流条和支承轨的连续特性允许自由地选择各个电气装置的宽度,特别是在接线端子的位置及其数量方面没有限制。
[19]例如,可配设在上部分具有四个接线端子的电气装置,其中,某些电气装置具有3模数的宽度,而其它电气装置具有4模数的宽度。
[20]应当指出,公知的是,尤其是美国专利申请No.3346777提出一种配电系统,其具有一叠组三个连续的汇流条,这些汇流条固定在一板上,该板具有一系列沿一预定间距有规则地分布的孔,这些孔设置用于接纳电气装置固定爪,这些爪在汇流条叠组的对面从电气装置朝后部凸起。
[21]这种配电系统不具备和根据本发明的系统相同的灵活性,因为电气装置的定位由布置在支承板上的一系列固定孔强制进行。此外,在该配电系统中,安装和拆卸条件不太有利,因为连续的汇流条组固定在所述板上。
[22]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具有支承轨和梳形汇流条的系统来说,以及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具有支承板和具有固定在所述支承板上的连续汇流条的系统来说,根据本发明的电气设备用配电系统可提供更有利的实施条件。
[23]根据实施简单便捷的优选特征,当必须分配分别为单相和三相的电源的每个电极时:
[24]-每个所述电气装置适于接纳至少两个所述汇流条,所述汇流条分别为:一第一汇流条,其被接纳在这样一空间中,该空间从设置于一主表面中边缘上的一第一端孔口一直延伸到设置于另一主表面中边缘上的一第一端孔口;和一第二汇流条,其被接纳在这样一空间中,该空间从设置于一主表面中边缘上的一第二端孔口一直延伸到设置于另一主表面中边缘上的一第二端孔口,所述电气装置在它们形成一所述列排时适于:所述第一孔口沿一第一条线彼此对齐,并且所述第二孔口沿平行于所述第一条线的一第二条线彼此对齐;以及
[25]-每个所述电气装置适于在这样一空间中接纳一第三汇流条,该空间从设置于一主表面中边缘上的一第三端孔口一直延伸到设置于另一主表面中边缘上的一第三端孔口,且每个所述电气装置适于在这样一空间中接纳一第四汇流条,该空间从设置于一主表面中边缘上的一第四端孔口一直延伸到设置于另一主表面中边缘上的一第四端孔口,所述电气装置在它们形成所述列排时适于:所述第三孔口沿一与所述第一条线平行的第三条线彼此对齐,且所述第四孔口沿一与所述第一条线平行的第四条线彼此对齐。
[26]根据其它优选特征,为了使所述汇流条板实施起来方便、简单和节约起见:
[27]-所述汇流条呈连续扁平带的形式;
[28]-所述汇流条具有一细长的纵向端部;
[29]-所述汇流条属于一汇流条板,所述汇流条板还具有一用绝缘材料制成的基座,所述基座具有一槽,所述汇流条接合和固定在所述槽中;
[30]-所述汇流条板具有至少两个汇流条,所述基座在每对相邻两槽之间具有一板,所述板将所述槽连接起来;
[31]-所述板具有恒定的宽度,从而所述基座将所述汇流条保持在一位置,在该位置,这些汇流条两个两个地相面对且彼此平行;
[32]-除了所述汇流条和所述槽之外,所述汇流条板不具有除所述板以外的任何元件;和/或
[33]-当所述汇流条板安装就位在所述电气装置列排中时,所述基座会抵靠着或紧邻该列排的电气装置的上表面。
[34]根据其它优选特征,为使每个电气装置适于接纳汇流条板的一相应待插入部分的上部分或下部分实施起来简便起见:
[35]-至少一所述电气装置的上表面或下表面具有至少一狭窄的水平孔口,且所述水平孔口沿左-右方向定向,并通到适于接纳所述汇流条的所述空间;
[36]-所述水平孔口从一所述主表面延伸至另一所述主表面;
[37]-所述水平孔口的宽度相同于所述汇流条的厚度;和/或
[38]-一插入端子布置在适于接纳所述汇流条的所述空间中,所述插入端子具有一夹具,所述夹具具有两个侧面区段,所述两个侧面区段设置用于夹紧所述汇流条,并相应地布置在所述水平孔口的两侧。
[39]根据其它优选特征,为了相同的原因:
[40]-所述端孔口狭窄且垂直定向;
[41]-所述端孔口的宽度类似于所述汇流条的厚度;和/或
[42]-一插入端子布置在适于接纳所述汇流条的所述空间中,所述插入端子具有一夹具,所述夹具具有两个侧面区段,所述两个侧面区段设置用于夹紧所述汇流条,并且分别布置在相对的两个端孔口中每一个的两侧。
[43]根据其它优选特征,为了相同的原因:
[44]-所述电气装置至少之一具有至少一隔间,适于接纳所述汇流条的一插入端子被固定在所述隔间中;
[45]-所述隔间仅通过所述端孔口和通过布置在所述上表面中或所述下表面中的一水平孔口朝外部敞开;
[46]-所述插入端子具有一块片,该插入端子借助所述块片被固定在所述隔间中。
[47]根据其它优选特征,为了相同的原因:
[48]-所述电气装置至少之一具有至少一隔间,用绝缘材料制成的一滑块在所述隔间中沿前-后方向活动,所述滑块封围一适于接纳所述汇流条的插入端子,所述滑块具有一用于该汇流条的通入孔,且具有至少两个不同的工作位置分别为:一第一工作位置,在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所述通入孔与设置于一主表面中边缘上的一第一端孔口以及与设置于另一主表面中边缘上的一第一端孔口对齐,而所述隔间在设置于所述主表面中边缘上的一第二端孔口和设置于所述另一主表面中边缘上的一第二端孔口之间具有一空部;和一第二工作位置,在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所述通入孔与所述第二孔口对齐,而所述隔间在所述第一孔口之间具有一空部;
[49]-所述隔间在左面和右面由一壁限定,一滑块引导肋从所述壁凸起,所述肋沿前-后方向定向,相应的槽布置在所述滑块中;
[50]-所述肋设置在限定所述隔间的每个所述壁的边缘;
[51]-所述插入端子布置在所述滑块的一内腔中,所述内腔总体上具有呈矩形型面的环状构形;
[52]-所述插入端子连接于一柔性导线的端部之一;
[53]-所述柔性导线是一绞合线;
[54]-所述隔间在上部敞开;
[55]-所述隔间在上部由两个弯折部部分封闭;
[56]-所述滑块具有至少一凹槽,所述凹槽允许插入一工具如一平头螺丝刀,以使所述滑块移动;和/或
[57]-所述滑块在前部和在后部均有一所述凹槽。
[58]在本发明系统所具有的电气装置之一的一第一优选实施方式中,该电气装置具有:
[59]-一隔间,一适于接纳所述汇流条的插入端子被固定在所述隔间中;以及
[60]-一隔间,用绝缘材料制成的一滑块在该隔间中活动,所述滑块封围一适于接纳所述汇流条的插入端子,所述滑块具有一用于该汇流条的通入孔,且安排有三个不同的工作位置,它们分别为:一最后面的位置、一中间位置和一最前面的位置,且在所述最后面的位置,所述通入孔与分别设置于一主表面中和另一主相(主表面)中边缘上的两个相对的第一端孔口对齐,而在所述中间位置,所述通入孔与分别设置于一主表面中和另一主表面中边缘上的两个相对的第二端孔口对齐,且在所述最前面的位置,所述通入孔与分别设置于一主表面中和另一主表面中边缘上的两个相对的第三端孔口对齐;在所述最后面的位置,一滑块在其中活动的所述隔间于所述第二孔口之间具有一空部并于所述第三孔口之间具有一空部,且在所述中间位置,该隔间于所述第一孔口之间具有一空部并于所述第三孔口之间具有一空部,而在所述最前面的位置,该隔间于所述第一孔口之间具有一空部并于所述第二孔口之间具有一空部。
[61]优选地,为实用起见,为了符合安全规程,其中固定着一插入端子的所述隔间位于一滑块在其中活动的所述隔间后面。
[62]在本发明系统所具有的电气装置之一的一第二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气装置至少之一具有一隔间,用绝缘材料制成的一滑块在所述隔间中活动,所述滑块封围一适于接纳所述汇流条的插入端子,所述滑块具有一用于该汇流条的通入孔,且安排有四个不同的工作位置,它们分别为一最后面的位置、一后中间位置、一前中间位置和一最前面的位置,且在所述最后面的位置,所述通入孔与分别设置于一主表面中和另一主相(主表面)中边缘上的两个相对的第一端孔口对齐,而在所述后中间位置,所述通入孔与分别设置于一主表面中和另一主表面中边缘上的两个相对的第二端孔口对齐,并在所述前中间位置,所述通入孔与分别布置在一主表面中和另一主表面中边缘上的两个相对的第三端孔口对齐,且在所述最前面的位置,所述通入孔与分别布置在一主表面中和另一主表面中边缘上的两个相对的第四端孔口对齐;在所述最后面的位置,所述隔间于所述第二孔口之间具有一空部、于所述第三孔口之间具有一空部并于所述第四孔口之间具有一空部,且在所述后中间位置,该隔间于所述第一孔口之间具有一空部、于所述第三孔口之间具有一空部并于所述第四孔口之间具有一空部;在所述前中间位置,所述隔间于所述第一孔口之间具有一空部、于所述第二孔口之间具有一空部并于所述第四孔口之间具有一空部;且在所述最前面的位置,该隔间于所述第一孔口之间具有一空部、于所述第二孔口之间具有一空部并于所述第三孔口之间具有一空部。
[63]优选地,为了在一个三相电气设备中进行有效实施,所述电气装置至少之一具有多个所述隔间,一所述滑块在所述隔间中活动,这些隔间并排布置。
[64]根据其它优选特征,为了从电缆向汇流条板供电:
[65]-所述电气装置至少之一具有多个插入端子,每个所述插入端子适于接纳一所述汇流条,且每个所述插入端子都被固定,这些插入端子彼此前后地进行布置;
[66]-具有多个各被固定的插入端子的所述电气装置是一信号辅助电气装置;和/或
[67]-具有多个各被固定的插入端子的所述电气装置是一由汇流条连接的连接适配器。
[68]根据属于本发明系统的电气装置的实施例的其它优选特征,为简便起见:
[69]-所述电气装置至少之一在同一上表面或同一下表面上,具有通到汇流条用插入端子的孔、和通到电缆用插入端子的孔;
[70]-所述电气装置至少之一在同一上表面或同一下表面上,具有通到汇流条用插入端子的孔、和通到电缆用螺丝端子的孔;
[71]-所述电气装置在固定凹口的一侧,具有一朝后部的凸起,其中所述固定凹口在所述支承轨上进行固定;
[72]-正是每个所述电气装置的上部分适于接纳每个所述汇流条的一待插入部分;
[73]-它具有一设备端接电气装置,所述设备端接电气装置保护由每个所述汇流条供电的其它电气装置;和/或
[74]-它具有一这样的电气装置:馈电电缆和所述汇流条并联连接至该电气装置,从而所述汇流条没有被一设备端接电气装置加以保护。
[75]根据支承轨实施的其它优选特征,为简便和节约起见,所述支承轨呈Ω状型面。
附图说明
[76]现在参照附图,通过下面作为说明给出的非限制性实施例的详述,描述本发明。附图如下:
[77]-图1是用于单相电气设备的配电系统的透视图,该配电系统由一双极汇流条板、由一标准化Ω状型面的支承轨、以及由一列排的示出就位在支承轨上的标准规格电气装置形成,所述汇流条板示出与所述装置列排保持一定距离;
[78]-图2类似于图1,但汇流条板就位在所述装置列排中;
[79]-图3和4是属于图1和2所示的装置列排的标准断路器之一的不同角度的透视图;
[80]-图5是该断路器所具有的插入端子之一的透视图;
[81]-图6是该断路器的另一透视图,其中某些元件已去除,以便示出其内部结构;
[82]-图7类似于图5,但是其中,该断路器的一中央撑挡件已去除;
[83]-图8和9类似于图1和2,但是示出三相电气设备用的配电系统,汇流条板是四极的;
[84]-图10是图8和9所示的系统所具有的一装置(可调差动组件)的透视图,该装置同时用作差动触发器和由汇流条板连接的连接适配器;
[85]-图11和12是透视图,它们从两个不同的角度示出一由汇流条板连接的简易连接适配器,该适配器与图10所示的装置起相同的作用,但是,不用作差动触发器;
[86]-图13和14类似于图8和9,但示出这样一种系统,其中,设备端接装置(appareil de tte de groupe)的供电螺丝端子位于下部分,而其上部分适于同汇流条板相配合,与设备端接装置相邻的装置仅用作差动触发器;
[87]-图15和16类似于图8和9,但示出这样一种系统,其中,除设备端接装置之外的装置在上部分除了具有用于汇流条板的插入端子之外,还具有用于电缆的插入端子;
[88]-图17是成两列排的一配电系统的透视图,其中,每个装置在上部分除了用于一汇流条板的插入端子之外,还具有用于电缆的螺丝端子,四连接电缆设置用于从上一列排向下一列排供电;
[89]-图18是图17所示系统所具有的双极单相断路器之一的透视图;
[90]-图19是一类似的视图,但示出一单极断路器;
[91]-图20类似于图17,但示出这样一系统,其中,两列排的装置仅在上部分具有用于一汇流条板的插入端子,上一列排具有一连接适配器,所述连接适配器在其主表面之一中具有孔口,每个孔口通到用于一供电电缆的一螺丝端子,上一列排和下一列排每个都具有一连接适配器,所述连接适配器在其下表面中具有孔口,所述孔口通到用于一连接电缆的一螺丝端子,这两个适配器由连接电缆彼此连接,以便从上一列排向下一列排供电;
[92]-图21和22是连接适配器的透视图,所述连接适配器在其一主表面中具有通入孔,所述通入孔分别在一主表面和另一主表面的一侧制出,图22示出该适配器,其前盖被抬起;以及
[93]-图23和24类似于图21和22,但示出在其下表面中具有通入孔的适配器。
具体实施方式
[94]图1和2所示的配电系统10设置用于一单相电气设备(一中性电极和单个相电极)。
[95]该配电系统具有一汇流条板11、一支承轨12和一电气装置列排13,所述电气装置每个都是标准规格。
[96]汇流条板11设置用于在装置、如所述列排13的装置之间水平地分配中性电极和相电极。所述汇流条板11具有两个汇流条14和一基座15。
[97]每个汇流条14用良好导电的金属材料制成。它呈连续扁平带的形式,且其如图1中下部所示的纵向端部略微细长。
[98]基座15用绝缘塑料材料制成。它具有两槽16,一相应的汇流条14通过在图1中上部所示的纵向端部、即与细长端部相对的纵向端部,被插入和固定在每个槽中。槽16由一宽度恒定的板17加以连接。
[99]因此,基座15将两汇流条14保持在它们彼此相面对且平行的一位置。
[100]汇流条板11在外部或在槽16之间不具有任何其它元件。因此,它总体上呈U状型面,其两平行的分支部对应于汇流条14,且其中央分支部对应于基座15。
[101]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基座15复合模制在汇流条14上,这确保它们相互固定。作为变型,基座15单独模制,且汇流条14压插和/或胶接在槽16中。
[102]每个汇流条14从一槽16中露出的部分设置用于被接纳在所述列排13的装置中。下纵向端部的细长特性便于插到装置中。
[103]如图2所示,当汇流条板11安装在所述装置列排13中时,基座15抵靠着该列排装置的上表面,或者无论如何紧邻近所述装置的上表面。
[104]支承轨12这里用金属材料制成。它呈标准的Ω状型面。它设置用于呈水平状态地直接固定在一墙壁上,或者固定在必须接纳保护组件的一壳体例如一盒、一板或一箱的框架上。
[105]为其固定,支承轨12具有多个孔18,这些孔用于一固定件例如一螺钉穿过。
[106]所述列排13从图1和2左部所示的端部起,具有一双向差动开关20、一信号辅助装置21、一与所述辅助装置21相连接的双极断路器22、另一双极断路器23、另一信号辅助装置24、一与所述辅助装置24相连接的单极断路器25、两个双极断路器26和27、另一单极断路器28以及另一双极断路器29。
[107]现在,依据图3和4,特别描述双极断路器22。
[108]断路器22具有总体上呈平行六面体的形状。
[109]它具有两主表面32、以及从一主表面32延伸至另一主表面32的一些侧表面即:一后表面33、一下表面34、一前表面35和一上表面36。
[110]后表面33具有一凹口37,该凹口用于将断路器22安装在一具有Ω状型面的标准化支承轨例如支承轨12上。
[111]下表面34具有附图上未示出的两个通到螺丝端子的通入孔。
[112]前表面35在中央位置,在其长度的差不多一半上,具有一鼻形部38,所述鼻形部38具有一操纵杆39(图1和2上未示出,在这些附图上,装置20至29制图简化,以使附图不过于复杂)。在鼻形部38之下布置有两孔40和41,每个所述孔允许通到端子之一的螺钉头部,用于所述端子的通入孔布置在下表面34中。
[113]上表面36具有水平孔口42和43,每个所述孔口通到断路器22所具有的两插入端子之一44(图5)。
[114]每个端子44具有一夹具45、一弹簧46和一安装及连接块片(pavé)47。
[115]夹具45用良好导电的金属材料制成,这里用镀锡铜制成。它大体上呈竖琴形状。它具有两个侧面区段50A和50B,每个所述侧面区段通过一端部连接于总体上笔直的一中间区段50C的一相应端部。区段50A和50B这里是对称的,即一个是另一个的镜像。
[116]从区段50A和50B与中间区段50C相对的端部开始,即从它们的远端部开始,所述区段50A和50B彼此靠近,直至彼此最接近的一弯曲区域51。在弯曲区域51和中间区段50C之间,区段50A和50B彼此分开。
[117]弹簧46用具有良好弹性的金属材料制成,这里用弹簧钢制成。它大体上呈C形。它紧密地围绕夹具45的这个部分:该夹具部分具有中间区段50C以及每个区段50A和50B的位于区段50C和弯曲区域51之间的部分,弹簧46的每个端部都在所述弯曲区域51处支靠着区段50A和50B之一的外表面。
[118]块片(pavé)47这里与夹具45制成一整体件,通过位于图5后部的中间区段50C的层片(tranche),该块片在与图5前部所示的边缘相同的薄边缘的一凹处,连接于所述夹具45。
[119]块片47是扁平的,且沿着一平面延伸,该平面平行于夹具45和弹簧46总体上定向的平面。块片47相对于中间区段50C布置在与区段50A和50B所处侧相反的一侧,即它布置在图中下部所示的一侧。
[120]块片47允许端子44机械固定在断路器22上,且允许端子44与断路器22的内电路进行电连接。
[121]应当指出,端子44在图5上非常简略地示出,尤其是在块片47的轮廓方面,实际上其更为复杂。
[122]每个端子44平行于主表面32地布置在断路器22内,且区段50A和50B的远端部位于上表面36附近,区段50A和50B之间的空间设置用于接纳一汇流条如14的一部分,该空间与孔口42或孔口43对齐。
[123]每个端子44构成用于交流电源的电极之一的一输入端子,所述电极这里是一中性电极和一相电极。
[124]孔口42所通到的端子44设置用于接纳载有中性电位的一汇流条如14,而孔口43所通到的端子44设置用于接纳载有相电位的一汇流条如14。
[125]孔口42和43狭窄,且沿左-右方向从一主表面32延伸到另一主表面32。每个孔口42和43的宽度类似于(略大于)汇流条如14的厚度。
[126]为了可插入这种汇流条,孔口42在每个端部与布置在一相应的主表面32上的一辅助孔口52相连接。同样,孔口43在每个端部与布置在一相应的主表面32上的一孔口53相连接。
[127]这里,每个端孔口52和53垂直定向,且如同水平孔口42和43一样,其宽度类似于(略大于)汇流条如14的厚度。
[128]应当指出,为使断路器22应用于三相电气设备用的配电系统中,如同后面尤其依据图8和9所要解释的,每个主表面32具有另两孔口53,这另两孔口53每个都面对着另一主表面32的孔口53。
[129]孔口43和相关的端子44是一滑块54的组成部分,所述滑块54可有选择地处于图1至4所示的孔口43与最后面的孔口53对齐的位置、图6和7所示的孔口43与中间孔口53对齐的位置、以及孔口43与最前面的孔口53对齐的位置。
[130]至于其通入孔位于下表面34上、且由前表面35的孔40和41对其控制的螺丝端子,它们是朝电气设备由断路器22的内电路加以保护的一部分的输出端子,该部分例如是一整流电路或一照明电路。
[131]螺钉可通过孔40通到的端子这里设置用于一中性电缆,而螺钉可经孔41通到的端子这里设置用于一相电缆。
[132]如图3和4所示,当操纵杆39抬起时,断路器22的内部元件可一方面在孔口42通到的插入端子和其螺钉经孔口40通到的端子之间、且另一方面在孔口43通到的插入端子和其螺钉经孔口41通到的端子之间,建立电连接。在过电流很大(短路)或者过电流适中但却持续不断(过载)的情况下,断路器22的内部机构就断开这些连接。
[133]图1和2所示的装置列排13具有作为设备端接装置的一单相差动开关20,该开关布置在图1和2左部所示的列排13的端部。
[134]如同断路器22那样,差动开关20是标准规格,但断路器22的宽度(主表面32之间的距离)等于1模数(约18mm),而差动开关20的宽度具有2模数(约36mm)。
[135]差动开关20在其上表面中具有两孔口55和56以及两孔口57和58,所述孔口55和56中每一个通到一供电电缆用的一输入螺丝端子,所述孔口57和58中每一个通到输出电流用的一插入端子如端子44,这两个插入端子设置用于接纳一汇流条如14。
[136]孔口57和58的尺寸特征类似于孔口42和43,其长度从图1和2右部示出的主表面起约为1模数。为了能安装汇流条如14,该主表面具有与孔口52和53相似的孔口,这些孔口在其顶端分别连接于孔口57和孔口58。
[137]一方面在孔口55和56之间、另一方面在孔口57和58之间,从差动开关20的上表面凸起一绝缘隔板59,该隔板位于供电电缆和汇流条如14之间。
[138]为了控制孔口55和孔口56分别通到的端子螺钉,在差动开关20的前表面中布置有相应的孔60和61。
[139]这里,孔口55和57通到的端子设置用于中性电极,而孔口56和58通到的端子设置用于相电极。
[140]因此,在图1后部示出的汇流条14借由装置20载有中性电极,且使该电极分配在所述列排13的装置之间。图中前部示出的汇流条14借由装置20载有相电极,且使该电极分配在所述列排13的装置之间。
[141]与断路器22相连接的信号辅助装置21具有0.5模数的宽度(约9mm)。
[142]为了能安装汇流条如14,辅助装置21在其上表面中具有两孔口62和63,其如同孔口42和43那样,在每个端部连接于一辅助孔口,所述辅助孔口布置在辅助装置21的一相应主表面中。
[143]为了在三相设备用的配电系统中、例如后面依据图8和9所述的系统中使用辅助装置21,辅助装置21的上表面具有另外两个孔口64和65,它们也连接于布置在相应主表面中的孔口。
[144]断路器23和辅助装置24分别与断路器22和辅助装置21相同。
[145]断路器25类似于断路器22,只是它是单极(它设置用于单个的相电极或中性电极)。因此,断路器25在其上表面中具有单个孔口66,所述孔口66通到一输入插入端子,而其下表面具有一单个孔口,该孔口通到一输出螺丝端子,该螺丝可由布置在其前表面下部分的孔67加以控制。
[146]在图1和2所示的配置中,孔口66被定位用于相电极。
[147]如同后面所述的那样,断路器25可配置成有区别地定位孔口66,以便该孔口连通中性电极,或者断路器25可配置成能使用在三相设备用的配电系统中,甚至使用在用于两辅助相电极的其它两位置上。
[148]断路器26、27和29与断路器22相同,而断路器28与断路器25相同。
[149]由于支承轨12是连续的且由于根据标准规格,装置20至29中每个都具有平的主表面,因此这些装置能被固定在支承轨12上,同时并排布置以形成所述列排13。
[150]因此,布置在这些装置的上表面中的各种孔口布置成行。
[151]更确切地说,孔口57、62和42位于最后面,且这里通到一中性电极用的插入端子,这些孔口相互对齐,未配有这种端子的装置、这里是单极断路器25和28——它们的滑块没有位于最后面的位置——在其主表面中具有一空腔和一些相应的孔口,以便安装一中性汇流条,例如图1后部示出的汇流条板11的汇流条14。
[152]同样,通到相电极用的一插入端子的孔口58、63和43对齐,以便安装一相汇流条,例如图1前部示出的汇流条板11的汇流条14。
[153]装置21至29上存在的其它孔口和空腔也沿两条平行线布置,从而与汇流条板11相似的一汇流条板可在所示汇流条板的前面被安装就位在装置21至29中。
[154]应当指出,支承轨12、汇流条14以及设置用于将它们接纳在列排13的装置中的孔口的连续特性,使这些装置具有纵向定位的完全灵活性。
[155]特别是,宽度不同于一整数模数的信号辅助装置21和24不会造成任何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宽度为0.5模数的宽度;这与在以下情况下将发生的正相反,这种情况即如果使用:通常的梳形汇流条,其具有沿一等于1模数的间距有规则地分布的齿;与这样的装置,其上表面配有一孔以便接纳梳形汇流条的一相应齿,对于这种情况,一辅助装置如21所形成的0.5模数的偏移的作用是:所述装置位于这种辅助装置以外的孔不会处在梳形汇流条的齿对面。
[156]一般来说,支承轨和汇流条的连续特性允许自由选择各个装置的宽度。
[157]但是应当注意,选用等于一整数模数的宽度因此具有这样的优越性:允许这些装置与一普通梳形汇流条一起使用,插入端子44可接纳一普通梳形汇流条的一齿,也可接纳一连续汇流条如14的一部分。
[158]现在,依据图6和7详细描述断路器22的上部分。
[159]为了示出断路器22的内部结构,如图6示出的该断路器处在这样一状态中:已除去一定数量的元件,特别是图3和4右部示出的侧壳体、位于下部分的螺丝端子、用于在位于下部分的螺丝端子和位于上部分的插入端子之间建立或断开电连接的机构、以及在凹口37中凸起的用于将断路器22固定于一支承轨如12的卡爪。
[160]图7上还去掉断路器22在其两侧壳体之间所具有的一撑档件70。
[161]位于断路器22后部的插入端子44接纳在一隔间71中,所述隔间71通过孔口42和52朝外部敞开。
[162]特别是如图3和4所示的,孔口42在后部由两弯折部72——其每一个都属于一相应的侧壳体、和属于撑档件70的一弯折部73加以限定。
[163]弯折部72从断路器22的一主壁凸起,而弯折部73从一后壁凸起。
[164]在前部,孔口42由从一主壁凸起的两弯折部74限定,且这两弯折部汇合在断路器22的中央。
[165]每个弯折部74呈角形件地连接于具有相同宽度的一横壁75,所述横壁75用于朝前部封闭隔间71。
[166]在下部分,隔间71由属于撑档件70的一组件76封闭。
[167]因此限定隔间71的不同壁使位于后部的端子44电绝缘。
[168]特别是如图7所示的,位于后部的端子44的块片47连接于用良好导电材料制成的一轨77。轨77与块片47相反的端部设置用于连接至所述机构的触点,所述机构用作在断路器22的端子之间建立或断开电连接。
[169]尤其通过将端子的块片47插入图6和7所示的主壁一凹陷部分中、以及通过撑档件70的组件76提供的支承,使位于后部的端子44在隔间71中保持不动。
[170]位于前部的端子44、即孔口43通到的端子,布置在滑块54的一内腔中,该内腔总体上具有呈矩形型面的环状构形。
[171]孔口43通到的端子44由滑块54及由断路器22的主壁加以绝缘。
[172]滑块54在一隔间80中沿前-后方向活动,所述隔间80在上部敞开,在右部和左部由断路器22的一相应主壁限定,且在下部分由撑档件70的一壁81限定。
[173]为引导滑块54,在其上端部附近从每个主壁凸起一沿前-后方向定向的肋82,相应的槽布置在滑块54中。在壁81和每个主壁之间,也存在一形成槽的空腔,滑块54的一凸爪接合在该空腔中。
[174]孔口43通到的端子44的块片47也通过这些槽之一。在壁81的下面,块片47连接于一柔性导线83的端部之一,所述柔性导线83这里是一绞合线,该柔性导线的另一端部连接于短路检测绕组78的端部之一。
[175]为使绞合线83电绝缘,撑档件70具有一平行于壁81的壁84以及一在壁84和81之间延伸的壁85。
[176]当滑块54在隔间80中被移动时,导线83的柔性特性允许其发生变形,该端子44与断路器22的其余部分始终保持连接。
[177]滑块54设置用于在隔间80中有选择地处在孔口43与两个彼此相对的孔口53对齐的三个位置之一。
[178]在图1至4所示的最后面的位置,滑块54抵靠着或紧邻壁75。在最前面的位置,滑块54抵靠着或紧邻断路器22的前壁。为便于滑块54的移动,在前部如同在后部那样,在所述滑块上布置一凹槽90(图6),所述凹槽90允许插入一工具例如一小平头改锥。
[179]为方便确定良好的位置,且使滑块54保持在所述良好的位置,配设有未示出的标位部件。
[180]滑块54的、因而相电极输入端子在断路器22中的这种机动性,允许所述断路器用于三相电气设备用的配电系统的任何相,在所述三相电气设备用的配电系统中,电能的水平分配由一四极汇流条板进行,所述配电系统例如图8和9所示的系统110。
[181]如果只是不存在隔间如71,而单个隔间69朝后部一直延伸至相应于隔间71的位置,那么,单极断路器25的上部分类似于双极断路器22的上部分,滑块68因此处于孔口66与断路器22的孔口42对齐的一位置。
[182]因此,在隔间69中活动的滑块68可有选择地处于四个不同的位置,它们分别为一最后面的位置、一后中间位置、一前中间位置和一最前面的位置。
[183]应当指出,隔间80的所述一个或多个空部(滑块54未占据的部分)可使一汇流条如14接纳在相对的两孔口53之间。就布置在断路器23和25至29的主表面中的隔间和孔口而言,一般来说是相同的。
[184]图8和9所示的系统110具有一四极汇流条板111、一支承轨112和一电气装置列排113,所述每个电气装置都是标准规格。
[185]汇流条板111设置用于在所述列排113的电气装置之间呈水平状态地分配中性电极和三个相电极。它具有四个汇流条114和一基座115。
[186]每个汇流条114与汇流条板11的汇流条14相同。
[187]基座115类似于基座15,只是它具有四个槽116,这四个槽由一板117两个两个地连接在一起,槽116和板117分别类似于汇流条板11的槽16和板17。
[188]因此,基座115将四个汇流条114保持在它们彼此平行的一位置。
[189]如同汇流条板11一样,汇流条板111在外部或在槽116之间不具有任何其它元件。因此,对于每对相面对的两个汇流条114来说,它具有总体上呈U形的型面,其两平行分支部相应于这些汇流条114,且其中央分支部相应于基座115的使这两个汇流条连接的部分。
[190]支承轨112与支承轨12相同。
[191]所述列排113从图8和9左部所示的端部起,具有一个四极断路器120、一个可调差动组件121、六个双极断路器122至127、一个四极断路器128和三个双极断路器129至131。
[192]双极断路器122至127与断路器22相同。
[193]如图8所示,断路器122和125的滑块如54处于最后面的位置,这些断路器设置用于布置在中性电极和第一相电极之间的单相次级电路。
[194]断路器123和126的滑块处于中间位置,这些断路器设置用于布置在中性电极和第二相电极之间的单相次级电路。
[195]最后,断路器124和127的滑块处于最前面的位置,这些断路器设置用于布置在中性电极和第三相电极之间的单相次级电路。
[196]四极断路器128在其上部分具有四个隔间169A、169B、169C和169D,它们类似于隔间69:在相邻的两隔间之间配设一隔离壁,该隔离壁具有与布置在主壁上的孔口相类似的孔口。
[197]在隔间169A、169B、169C和169D的每个隔间中有一滑块168活动,所述滑块168类似于滑块68,且和它一样,可以有选择地处于四个不同工作位置,它们分别为:一最后面的位置,一后中间位置,一前中间位置和一最前面的位置。
[198]在每个工作位置,滑块的通入孔延伸在设置于一主表面中的一孔口和穿过一隔离壁(端隔间169A和169D)制出的一孔口之间,或者延伸在穿过一隔离壁(中央隔间169B和169C)设置的两孔口之间。
[199]在图8和9所示的配置中,隔间169A的滑块168设置用于中性电极,且处于最后面的位置,隔间169B的滑块设置用于第一相电极,且处于后中间位置,隔间169C的滑块设置用于第二相电极,且处于前中间位置,而隔间169D的滑块设置用于第三相电极,且处于最前面的位置。
[200]四极断路器128在其下表面中具有一些孔口(未示出),这些孔口通到电缆用的四个螺丝端子,其中每个端子用于一相应的电极。孔140A、140B、140C和140D可分别控制端子螺钉,所述端子在断路器128内连接至布置在隔间169A、隔间169B、隔间169C和隔间169D中的滑块的插入端子。
[201]四极断路器128具有4模数的宽度。
[202]双极断路器129至131具有2模数的宽度。它们每个总体上类似于半个断路器128。
[203]因此,每个断路器129、130和131的上部分具有两个隔间,每个隔间中有一滑块活动,所述滑块能处于与断路器128的滑块168相同的位置。
[204]在图8和9所示的配置中,对于每个断路器129、130和131来说,左隔间的滑块处于最后面的位置,以便它所封围的插入端子载有中性电位。
[205]对于断路器129来说,图右部示出的滑块处于后中间位置,它所封围的插入端子设置用于载有第一相电位。
[206]对于断路器130来说,图右部示出的滑块处于前中间位置,它所封围的端子设置用于载有第二相电位。
[207]最后,对于断路器131来说,图右部示出的滑块处于最前面的位置,它所封围的端子设置用于载有第三相电位。
[208]四极断路器120构成所述列排113的设备端接装置,它具有4模数的宽度。它在其上表面中具有四个孔,这四个孔通到分别用于中性供电电缆101、第一相供电电缆102、第二相供电电缆103和第三相供电电缆104的螺丝端子。
[209]四极断路器的下表面类似于其上表面:它具有四个同样方式布置的孔,这四孔通到输出螺丝端子。
[210]图10上单独示出的可调差动组件121具有一标准规格的主体105,该主体具有3模数的宽度。
[211]主体105的上部分类似于断路器128的上部分,其具有四个隔间,在每个隔间中有一滑块活动,所述滑块封围一插入端子。
[212]在图8和9所示的配置中,主体105的滑块以与断路器128的滑块同样的方式加以布置,也就是说,最左面隔间的滑块处于最后面的位置,随后的隔间的滑块相继处于后中间位置、前中间位置和最前面的位置。
[213]如图10所示,组件121的主体105在其下表面中具有孔口106A、106B、106C和106D,每个孔口通到一电流输出螺丝端子。这些螺丝端子例如用于一些连接电缆,从而可从列排113起向另一装置列排供电,所述另一装置列排属于由断路器120与接纳在组件121的主体105中的差动触发器保护的相同设备。
[214]显然,接纳在主体105中的差动触发器正是连接于断路器120:当该差动触发器检测到故障时,通过机械作用启动断路器120(如同任何触发器一样,接纳在主体105中的触发器不具有内部触点)。
[215]除了主体105之外,组件121还具有一基座107,该基座从主体105凸伸到该主体位于左面的主表面以外,且略微朝下凸伸到主体105的下表面以外。
[216]基座107具有齿(图10上未示出),这些齿类似于图11和12所示的简易适配器的齿204至207,设置用于被插入位于断路器120的下表面中的孔口内,以便被布置在所述断路器120的输出螺丝端子中。
[217]从基座107的上表面凸起的齿每个均连接于按相同顺序沿左-右方向配设在上部分的滑块的一相应插入端子,也就是说,位于最左面的齿连接于布置在位于最左面隔间中的活动滑块内的插入端子,以下亦如此。
[218]应当注意到,可以选择位于主体105上部分的四滑块中每个滑块的位置,这使得在用于四个汇流条如汇流条板111的汇流条114的电极的选用上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例如,不管布置在断路器120下部分中的端子内可用电极序列的顺序如何,都可使最后面的汇流条114载上中性电极,并使其它三个相继朝向前部的汇流条按其编号顺序载上相应的相电极。
[219]也应注意到,支承轨112、汇流条114以及布置在装置中以接纳这些汇流条的孔口的连续特性,可使装置的布置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例如允许具有这样一装置:其在上部分具有四个隔间,且有不同的宽度,例如在主体105(宽度为3模数)中以及在断路器128(宽度为4模数)中。
[220]显然,可以有其它宽度,包括一些不是整数的模数数量,例如,对于在上部分具有四个隔间的一装置来说,其具有3.67模数的宽度,又或者对于一信号辅助装置如21和24来说,其具有0.83模数的宽度。
[221]在差动触发器的功能由另一装置执行或其不可用的情况下,可用由图11和12所示的由汇流条板连接的简易连接适配器201取代组件121。
[222]适配器201具有宽度为1模数的标准规格的主体202、以及从主体202凸伸到其左主表面以外的一基座203,基座203具有在其上表面之上垂直凸起的齿204至207,这些齿设置用于被插到位于一端接装置例如断路器120的下表面中的孔口中。
[223]齿204至207沿一恒定的间距(连续两齿之间的轴距)——这里其为1模数——纵向地对齐。
[224]这里,齿204至207由一刚性电缆的一端部区段直接构成,所述刚性电缆在基座203的、然后是主体202的一相应隔间中经过,这些电缆的另一端部连接于位于主体202上部分中的一插入端子如端子44,因此,齿204至207每个均连接于一插入端子,可分别通过布置在主体202的上表面中的孔口208至211通到所述插入端子,这些孔口如同上述其它装置那样,在主体202的主表面中延伸。
[225]图13和14所示的系统220如同图8和9所示的系统110一样,设置用于一三相电气设备。该系统具有一汇流条板221、一支承轨222和一列排223的标准规格电气装置。
[226]汇流条板221与汇流条板111相同,只是它略长。汇流条板221与列排223具有相同的长度。
[227]支承轨222与支承轨12和112相同,只是它略长。
[228]所述列排223从图13和14左部所示的端部起,具有一个形成设备端接装置的四极差动断路器224、一个四极断路器225和八个双极断路器226至233。
[229]差动断路器224具有4模数的宽度。它在下部分具有供电电缆234至237用的螺丝端子,分别用于中性电极、第一相电极、第二相电极和第三相电极。差动断路器224的上部分类似于系统111的断路器128的上部分。
[230]断路器225与系统111的断路器128相同。断路器226至229与断路器22相同。断路器230至233与断路器129相同。
[231]图15和16所示的系统240如同图8和9以及图13和14相应示出的系统110和120一样,具有一四极汇流条板241、一支承轨242和一列排243的标准规格装置。
[232]支承轨242和汇流条板241分别类似于支承轨12、112和222以及汇流条板111和221。
[233]一般来说,所述列排243的装置与所述列排113(图8和9)的装置相同,只是这些装置除设备端接断路器之外,在上部分不仅具有用于汇流条板241的插入端子,而且具有用于连接电缆的插入端子。
[234]因此,所述列排243从图15和16左部所示的端部起,具有一个作为设备端接装置的四极断路器244、一个与断路器244相连接的可调差动组件245、六个双极断路器246至251、一个三相四极断路器252和三个双极断路器253至255。
[235]断路器244与系统110的断路器120(图8和9)相同。
[236]组件245与组件121相同,只是其主体的上部分还具有用于连接电缆的插入端子,这些端子可通过布置在该主体上表面中的孔256至259通到。
[237]一般来说,断路器246至255与系统110的断路器122至131(图8和9)相同,只是其上部分具有这种插入端子:布置在其上表面中的孔通到这些插入端子;而且只是滑块如154在其中活动的隔间没有全部穿过上表面敞开,该上表面具有一些小的弯折部,这些弯折部突伸在隔间左边和右边之上,如同后面依据图18和19所描述的断路器268和305一样。
[238]装置245至255所具有的连接电缆用的插入端子可接纳附加供电电缆或转接电缆,它们允许从另一列排向一列排供电。
[239]这些插入端子、且因而通到这些端子的上表面的孔,布置在每个装置245至255的上表面的前部。
[240]应当指出,装置245至255的后表面在其于一支承轨如242上进行固定的固定凹口之上,具有一部分,该部分与位于凹口之下的后表面部分不在同一平面中,而在朝后部错开的一平面内。
[241]换句话说,装置245至255在其后表面的凹口之上具有朝后部凸起的一部分。凸起部分的深度相应于接纳连接电缆用的插入端子所必需的附加部分。
[242]图17所示的系统260具有两个四极汇流条板261和262、两个支承轨263和264、以及两列排265和266的标准规格装置,所述列排265布置在列排266之上。
[243]汇流条板261和262类似于汇流条板111、221和241。支承轨263和264类似于支承轨12、112、222和242。
[244]上列排265的装置固定在支承轨263上且接纳汇流条板261。下列排266的装置固定在支承轨264上且接纳汇流条板262。
[245]列排265和266中的每个装置在上部分不仅具有一个用于四极汇流条板如261和262的插入端子,而且具有用于连接电缆的螺丝端子。
[246]所述列排265从图17左部所示的端部起,具有一个四极差动断路器267、六个双极断路器268至273、一个四极断路器274和三个单相双极断路器275至277。
[247]所述列排266从图17左部所示的端部起,具有六个双极断路器278至283。
[248]双极断路器268在图18上单独示出。
[249]双极断路器268在其上表面中具有两孔290和291,它们每一个都通到一螺丝端子。断路器268的前表面具有两孔292和293,这两孔可控制孔290和孔291分别通到的端子螺钉。
[250]断路器268的位于在一支承轨如263或264上进行固定的固定凹口294之上的部分,朝后部较大地凸起,以便断路器268的上部分具有足够的长度,以便同时容纳孔290和291所通到的螺丝端子,滑块296在其中活动的隔间295接纳用于相电极的一插入端子如端子44,且隔间297接纳用于中性电极的一类似插入端子。
[251]一般来说,系统260的每个装置267至283具有一上部分,该上部分具有这种朝后部的凸起。
[252]差动断路器267在其上部分具有用于供电电缆的螺丝端子和用于接纳汇流条板261的汇流条的插入端子。这些螺丝端子和这些插入端子彼此平行地布置:汇流条板261的汇流条如114直接连接于相应的供电电缆。
[253]因此,差动断路器267在供电电缆和汇流条板261的汇流条之间起一简易连接适配器的作用,差动断路器267仅保护与它在下部分具有的螺丝端子相连接的分流电路(差动断路器267不保护系统260的其它装置,且因而不起一设备端接装置的作用)。
[254]如同差动断路器267一样,在系统260的其它每个装置中,位于上部分的螺丝端子是与用于汇流条板261的插入端子平行布置的输入端子。
[255]因此,布置在上部分的螺丝端子可用作转接端子,其允许从另一列排向一列排供电。
[256]这里,所述列排266借助于四个连接电缆298、299、300和301从所述列排265被供给电。电缆298和299连接于孔290和291分别通到的螺丝端子,从而电缆298和299分别载有中性电位和第一相电位。
[257]电缆300和301每个布置在与断路器269和270的孔291相类似的孔通到的螺丝端子中,从而电缆300和301分别载有第二相电位和第三相电位。
[258]在电缆298至301的另一端部,这些电缆298至301以其连接于断路器268至270的相同方式,连接于断路器278至280。
[259]应当指出,滑块296在其中活动的隔间295没有穿过上表面完全敞开,该上表面具有一些小的弯折部303,这些弯折部突起在隔间295左侧和右侧之上。这些小的弯折部存在于系统260的全部装置267至283上(图17)以及系统240的断路器246至255上(图15和16)。
[260]迄今为止,优选实施方式是不具有这些弯折部,如隔间69和80那样,滑块如54和68一直延伸至上表面,且可在该上表面附近被引导平移,这有利于提高该引导平移的质量。
[261]图19所示的断路器305具有与断路器268相同的外廓尺寸,但如断路器25一样,它是单相的,从而该断路器305具有单个隔间306,滑块307在该隔间中活动,所述滑块307封围一插入端子例如端子44,而它在隔间306和前表面之间具有单个螺丝端子,布置在其上表面中的一孔308通到该螺丝端子。
[262]图20所示的系统310具有两个四极汇流条板311和312、两个支承轨313和314、以及两列排315和316的标准规格装置,所述列排315布置在所述列排316之上。
[263]支承轨313和314类似于支承轨12、112、222、242、263和264。汇流条板311和312类似于汇流条板111、221、241、261和262。
[264]上列排315固定在支承轨313上,且接纳汇流条板311。下列排316固定在支承轨314上,且接纳汇流条板312。
[265]如同图13和14所示的系统220一样,系统310的每个装置在上部分仅具有用于一四极汇流条板如311和312的插入端子。
[266]上列排315从图20左部所示的端部起具有:一个通过汇流条板连接的连接适配器320,在图中左部示出该适配器于其主表面中具有一些孔口,每个孔口通到用于一电缆的一螺丝端子;一个四极差动断路器321;一个通过汇流条板连接的连接适配器322,该适配器在其下表面中具有孔口,每个孔口通到用于一电缆的一螺丝端子;六个双极断路器323至328;一个四极断路器329;以及三个双极断路器330至332。
[267]所述列排316从图20左部所示的端部起,具有一个由汇流条板连接的连接适配器333和六个双极断路器334至339,所述连接适配器333在其下表面中具有通到用于一电缆的一螺丝端子的孔口。
[268]连接适配器320单独地示于图21和22。
[269]如同适配器201的主体202一样,适配器320具有1模数的宽度,且在其上表面中具有四个孔口340至343,每个孔口通到用于一汇流条如114的一插入端子,所述插入端子分别用于一个三相电源的四个电极。
[270]适配器320的左主表面具有四个孔口344至347,每个孔口通到用于一电缆例如图20所示电缆348至351的一螺丝接线端子。
[271]孔口340至343分别通到的插入端子相应地连接于孔口347、孔口346、孔口345和孔口344通到的螺丝端子。
[272]为了控制这些螺丝端子的螺钉,适配器320具有一前盖352,该前盖在图21所示的翻下位置和图22所示的抬起位置之间活动。
[273]在翻下位置,盖352遮住孔口344至347通到的端子螺钉的控制孔口353至356。
[274]孔口353、354和355布置在适配器320的鼻形部中,且孔356布置在该鼻形部下面。
[275]应当指出,适配器320可通过选择载有这些不同电位的电缆如348至351的布置方式,来选择孔口340至343通到的插入端子将载有的电位。
[276]四极差动断路器321与系统220的四极差动断路器224(图13和14)相同。
[277]但是,应当指出,差动断路器321不起用于系统310其它装置的一设备端接装置的作用,差动断路器321仅保护与它在其下部分具有的螺丝端子相连接的分流电路。
[278]连接适配器322单独地示于图23和24。
[279]如同适配器320一样,适配器322具有1模数的宽度,且在其上表面中具有四个孔口360至363,每个孔口通到用于一汇流条如114的一插入端子,这些插入端子分别设置用于一个三相电源的四个电极。
[280]适配器322的下部分具有两隔间364和365,这两个隔间通过布置在适配器322下表面中的一相应孔口通到外部。通达电缆用螺丝端子的孔366至369通到隔间364和365。因此,每个待连接电缆可穿过布置在下表面中的孔口之一、隔间364和365之一以及孔366至369之一,而通到这些螺丝端子之一。
[281]孔口360至363分别通到的插入端子相应地连接于孔口366、孔口367、孔口368和孔口369通到的螺丝端子。
[282]在前部限定隔间364和365的壁由一前盖370形成,该前盖在图23所示的翻下位置和图24所示的抬起位置之间活动。
[283]孔口368和369通到的螺丝端子布置在适配器322的鼻形部中,这些端子的螺钉的控制孔371和372布置在隔间364和365之上,且由盖370的一部分遮住,所述盖370在翻下位置形成适配器322的鼻形部的前表面。
[284]为了控制孔366和367通到的端子螺钉,配有孔373和374,这些孔373和374在前部由盖370处于翻下位置时所关闭的部分处,通到隔间364和365。
[285]盖370铰接在适配器322的鼻形部的顶端。
[286]如同适配器320一样,适配器322可通过选择连接于螺丝端子的电缆的布置方式,来选择孔口360至363通到的插入端子将载有的电位。
[287]所述列排315的适配器322以及所述列排316与适配器322相同的适配器333,通过电缆380至383彼此连接,这些电缆可从所述列排315向所述列排316供电。每个电缆380至383在每个端部连接于在适配器322和适配器333中具有相同位置的一螺丝端子,从而汇流条板312的汇流条所载有的电极按照与汇流条板311的汇流条载有的电极相同的顺序加以布置。
[288]双极断路器323至328和334至336与断路器22相同。四极断路器329与断路器128相同。双极断路器330至332和337至339与断路器129相同。
[289]应当指出,在上述不同的装置中,每个布置在一活动滑块中的插入端子连接于电保护元件,这些元件对经该端子流通的电流的特征(过电流、电流差动等)作出反应,以便在连接于这种活动端子的电极的选择方面所具有的灵活性与安全要求相一致。
[290]还应当指出,在上述不同的装置中,不动的插入端子或者直接连接于另一端子,或者例如像在断路器22的隔间71中不动的端子44那样,连接于一断路元件,该断路元件对流经布置在一滑块中的一插入端子(相端子)的电流的特征作出反应,不动端子的后部位置可确保该端子很好地被用于它专用的中性电极。
[291]也应当指出,在上述不同的装置中,根据某些国家布线的实际情况,中性端子布置在左面。
[292]在未示出的变型中,为了符合其它国家布线的实际情况,中性端子布置在右面,因此装置要加以改变(例如,就断路器22而言,内电路改变成:位于右下部分的螺丝端子被设置用于通过断路器的内电路连接于在隔间如71中不动的端子),或者直接与这种使用情况相一致(其滑块可有选择地处于四个不同的位置之一的装置)。
[293]在未示出的其它变型中,封围一端子的一滑块可有选择地所处的工作位置的数量不同于三个或四个,例如是两个工作位置(单相保护装置),或者多于四个。
[294]在装置未示出的其它变型中,滑块、隔间和/或端子是不同的,例如插入端子具有另一种构形,例如不对称的构形。
[295]在未示出的变型中,汇流条如14或114不是一个双极或四极汇流条板如11或111的一组成部分,而是单独的,甚至是裸露的,或者以不同方式组合,例如对于一个三相设备来说,是一三极汇流条板用于相电极,而单极汇流条板用于中性电极。
[296]在未示出的其它变型中,汇流条或汇流条板配有电缆接线端子,以方便连接至电源、或方便由另一列排向一列排供电。
[297]在未示出的其它变型中,汇流条或汇流条板没有接纳在装置的上部分中,而是接纳在其下部分内。
[298]在未示出的变型中,支承轨不同,例如其用塑料材料制成或具有另一种型面,例如G形型面。
[299]许多其它变型可以视具体情况而定,且在这方面,应提请注意,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述和所示的实施例。

Claims (50)

1.用于电气设备的配电系统,所述配电系统具有:
-至少一汇流条,其用于水平地分配电源的一电极;
-多个电气装置,每个电气装置大体上呈平行六面体形状,具有两主表面(32)和一些侧表面(33-36),这些侧表面从一主表面延伸到另一主表面,每个所述电气装置的上部分或每个所述电气装置的下部分适于接纳所述汇流条的一相应的待插入部分;以及
-一支承轨(12;112;222;242;263,264;313,314),其设置用于被水平地布置,当所述电气装置固定在所述支承轨上时,这些电气装置适于形成一列排(13;113;223;243;265,266;315,316),在所述列排中这些电气装置并排地布置,所述支承轨和所述汇流条一个相对于另一个是自由的,借此,所述汇流条可安装就位或予以拆卸,而所述电气装置固定于所述支承轨,
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条(14;114)在所述待插入部分处是连续的;
每个所述电气装置适于在一空间内接纳所述汇流条(14;114),该空间从设置于一主表面(32)中边缘上的一端孔口(52,53)一直延伸到设置于另一主表面(32)中边缘上的一端孔口(52,53);
并且,所述电气装置适于:在它们形成一所述列排时,所述端孔口(52,53)对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电气装置(21-29;121-131;201;224-233;245-255;267-283;305;320-339)适于接纳至少两个所述汇流条(14;114),所述汇流条分别为:一第一汇流条,其被接纳在这样一空间中,该空间从设置于一主表面(32)中边缘上的一第一端孔口(52)一直延伸到设置于另一主表面(32)中边缘上的一第一端孔口(52);和一第二汇流条,其被接纳在这样一空间中,该空间从设置于一主表面(32)中边缘上的一第二端孔口(53)一直延伸到设置于另一主表面中边缘上的一第二端孔口(53),所述电气装置在它们形成一所述列排时适于:所述第一孔口(52)沿一第一条线彼此对齐,并且所述第二孔口(53)沿平行于所述第一条线的一第二条线彼此对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电气装置(21-29;121-131;201;224-233;245-255;267-283;305;320-339)适于在这样一空间中接纳一第三汇流条(114),该空间从设置于一主表面中边缘上的一第三端孔口(53)一直延伸到设置于另一主表面中边缘上的一第三端孔口(53),且每个所述电气装置适于在这样一空间中接纳一第四汇流条,该空间从设置于一主表面(32)中边缘上的一第四端孔口(53)一直延伸到设置于另一主表面(32)中边缘上的一第四端孔口(53),所述电气装置在它们形成所述列排时适于:所述第三孔口(53)沿一与所述第一条线平行的第三条线彼此对齐,且所述第四孔口(53)沿一与所述第一条线平行的第四条线彼此对齐。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条(14;114)呈连续扁平带的形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条(14;114)具有一细长的纵向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条(14;114)属于一汇流条板(11;111;221;241;261,262;311,312),所述汇流条板还具有一用绝缘材料制成的基座(15;115),所述基座具有一槽(16;116),所述汇流条(14;114)接合和固定在所述槽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条板(11;111;221;241;261,262;311,312)具有至少两个汇流条(14;114),所述基座(15;115)在每对相邻两槽(16;116)之间具有一板(17;117),所述板将所述槽连接起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板(17;117)具有恒定的宽度,从而所述基座(15;115)将所述汇流条(14;114)保持在一位置,在该位置,这些汇流条两个两个地相面对且彼此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除了所述汇流条(14;114)和所述槽(16;116)之外,所述汇流条板(11;111;221;241;261,262;311,312)不具有除所述板(17;117)以外的任何元件。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汇流条板(11;111;221;241;261,262;311,312)安装就位在所述电气装置列排(13;113;223;243;265,266;315,316)中时,所述基座(15;115)会抵靠着或紧邻该列排的电气装置的上表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所述电气装置(21-29;121-131;201;224-233;245-255;267-283;305;320-339)的上表面(36)或下表面(34)具有至少一狭窄的水平孔口(42,43;62-65;66;208-211;340-343;360-363),且所述水平孔口沿左-右方向定向,并通到适于接纳所述汇流条(14;114)的所述空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孔口(42,43;62-65;66;208-211;340-343;360-363)从一个所述主表面(32)延伸到另一个所述主表面(32)。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孔口(42,43;62-65;66;208-211;340-343;360-363)的宽度类似于所述汇流条(14;114)的厚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一插入端子(44)布置在适于接纳所述汇流条(14;114)的所述空间中,所述插入端子(44)具有一夹具(45),所述夹具具有两个侧面区段(50A,50B),所述两个侧面区段设置用于夹紧所述汇流条(14;114),并相应地布置在所述水平孔口(42,43;62-65;66;208-211;340-343;360-363)的两侧。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孔口(52,53)狭窄且垂直定向。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孔口(52,53)的宽度类似于所述汇流条(14;114)的厚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一插入端子(44)布置在适于接纳所述汇流条(14;114)的所述空间中,所述插入端子(44)具有一夹具(45),所述夹具具有两个侧面区段(50A,50B),所述两个侧面区段设置用于夹紧所述汇流条(14;114),并且分别布置在相对的两个端孔口(52,53)中每一个的两侧。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装置(21-24,26,27,29;122-127;201;226-229;246-251;268-273,278-280;322-328,333-336)至少之一具有至少一隔间(71;297),适于接纳所述汇流条(14;114)的一插入端子(44)被固定在所述隔间中。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间(71;297)仅通过所述端孔口(52)和通过布置在所述上表面(36)中或所述下表面(34)中的一水平孔口(42)朝外部敞开。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端子(44)具有一块片(47),该插入端子借助所述块片被固定在所述隔间(71;297)中。
21.根据权利要求1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装置(22,23,25-29;121-131;224-233;245-255;267-283;305;321,323-332,334-339)至少之一具有至少一隔间(69,80;169A,169B,169C,169D;295;306),用绝缘材料制成的一滑块(54,68;168;296;307)在所述隔间中沿前-后方向活动,所述滑块封围一适于接纳所述汇流条(14;114)的插入端子(44),所述滑块(54,68;168;296;307)具有一用于该汇流条的通入孔(43,66),且具有至少两个不同的工作位置分别为:一第一工作位置,在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所述通入孔(43,66)与设置于一主表面(32)中边缘上的一第一端孔口(53)以及与设置于另一主表面(32)中边缘上的一第一端孔口(53)对齐,而所述隔间(69,80;169A,169B,169C,169D;295;306)在设置于所述主表面(32)中边缘上的一第二端孔口(53)和设置于所述另一主表面(32)中边缘上的一第二端孔口(53)之间具有一空部;和一第二工作位置,在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所述通入孔(43,66)与所述第二孔口(53)对齐,而所述隔间(69,80;169A,169B,169C,169D;295;306)在所述第一孔口(53)之间具有一空部。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间(69,80;169A,169B,169C,169D;295;306)在左面和右面由一壁限定,一滑块(54)引导肋(82)从所述壁凸起,所述肋沿前-后方向定向,相应的槽布置在所述滑块(54)中。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肋(82)设置在限定所述隔间(69,80;169A,169B,169C,169D;295;306)的每个所述壁的边缘。
24.根据权利要求2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端子(44)布置在所述滑块(54)的一内腔中,所述内腔总体上具有呈矩形型面的环状构形。
25.根据权利要求21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端子(44)连接于一柔性导线(83)的端部之一。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导线(83)是一绞合线。
27.根据权利要求21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间(69,80;169A,169B,169C,169D)在上部敞开。
28.根据权利要求21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间(295,306)在上部由两个弯折部(303)部分封闭。
29.根据权利要求21至28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54)具有至少一凹槽(90),所述凹槽允许插入一工具如一平头螺丝刀,以使所述滑块移动。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54)在前部和在后部均有一所述凹槽(90)。
31.根据权利要求21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装置(22,23,26,27,29;122-127;226-229;246-251;268-273,278-280;323-328,334-336)至少之一具有:
-一隔间(71;297),一适于接纳所述汇流条(14;114)的插入端子(44)被固定在所述隔间中;以及
-一隔间(80;295),用绝缘材料制成的一滑块(54;296)在该隔间中活动,所述滑块封围一适于接纳所述汇流条14;114)的插入端子(44),所述滑块(54;296)具有一用于该汇流条的通入孔(43),且安排有三个不同的工作位置,它们分别为:一最后面的位置、一中间位置和一最前面的位置,且在所述最后面的位置,所述通入孔(43)与分别设置于一主表面(32)中和另一主相(主表面)(32)中边缘上的两个相对的第一端孔口(53)对齐,而在所述中间位置,所述通入孔(43)与分别设置于一主表面(32)中和另一主表面(32)中边缘上的两个相对的第二端孔口(53)对齐,且在所述最前面的位置,所述通入孔(43)与分别设置于一主表面(32)中和另一主表面(32)中边缘上的两个相对的第三端孔口(53)对齐;在所述最后面的位置,一滑块(54;296)在其中活动的所述隔间(80;295)于所述第二孔口(53)之间具有一空部并于所述第三孔口(53)之间具有一空部,且在所述中间位置,该隔间于所述第一孔口(53)之间具有一空部并于所述第三孔口(53)之间具有一空部,而在所述最前面的位置,该隔间于所述第一孔口(53)之间具有一空部并于所述第二孔口(53)之间具有一空部。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固定着一插入端子(44)的所述隔间(71;297)位于一滑块(54;296)在其中活动的所述隔间(80;295)后面。
33.根据权利要求21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装置(25,28;121,128-131;224,225,230-233;245,252-255;267,274-277,281-283;305;321,329-332,337-339)至少之一具有一隔间(69;169A,169B,169C,169D;306),用绝缘材料制成的一滑块(68;168;307)在所述隔间中活动,所述滑块封围一适于接纳所述汇流条(14;114)的插入端子(44),所述滑块(68;168;307)具有一用于该汇流条的通入孔(66),且安排有四个不同的工作位置,它们分别为一最后面的位置、一后中间位置、一前中间位置和一最前面的位置,且在所述最后面的位置,所述通入孔(66)与分别设置于一主表面(32)中和另一主相(主表面)(32)中边缘上的两个相对的第一端孔口(53)对齐,而在所述后中间位置,所述通入孔(66)与分别设置于一主表面(32)中和另一主表面(32)中边缘上的两个相对的第二端孔口(53)对齐,并在所述前中间位置,所述通入孔(66)与分别布置在一主表面(32)中和另一主表面(32)中边缘上的两个相对的第三端孔口(53)对齐,且在所述最前面的位置,所述通入孔(66)与分别布置在一主表面(32)中和另一主表面(32)中边缘上的两个相对的第四端孔口(53)对齐;在所述最后面的位置,所述隔间(69;169A,169B,169C,169D;306)于所述第二孔口(53)之间具有一空部、于所述第三孔口(53)之间具有一空部并于所述第四孔口(53)之间具有一空部;在所述后中间位置,该隔间于所述第一孔口(53)之间具有一空部、于所述第三孔口(53)之间具有一空部并于所述第四孔口(53)之间具有一空部;在所述前中间位置,所述隔间于所述第一孔口(53)之间具有一空部、于所述第二孔口(53)之间具有一空部并于所述第四孔口(53)之间具有一空部;且在所述最前面的位置,该隔间于所述第一孔口(53)之间具有一空部、于所述第二孔口(53)之间具有一空部并于所述第三孔口(53)之间具有一空部。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装置(121,128-131;224,225,230-233;245,252-255;274-277,281-283;329-332,337-339)至少之一具有多个所述隔间(169A,169B,169C,169D),一所述滑块(168)在所述隔间中活动,这些隔间(169A,169B,169C,169D)并排布置。
35.根据权利要求1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装置(21,24;201;320,322)至少之一具有多个插入端子,每个所述插入端子适于接纳一所述汇流条(14;114),且每个所述插入端子都被固定,这些插入端子(44)彼此前后地进行布置。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各被固定的插入端子(44)的所述电气装置是一信号辅助电气装置(21,24)。
37.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各被固定的插入端子(44)的所述电气装置是一由汇流条(311,312)连接的连接适配器(201;320,322)。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适配器(201)具有一主体(202)和一基座(203),所述主体(202)具有所述的平行六面体形状,而所述基座(203)从所述主体(202)凸起,且具有齿(204-207),这些齿在所述基座的上表面上方垂直地凸起。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齿(204-207)沿一恒定间距纵向对齐。
40.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适配器(320)在一主表面中具有孔口(344-347),每个所述孔口通到用于一电缆(348-351)的一接线端子。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适配器(320)具有一前盖(352),该前盖在一抬起位置和一翻下位置之间活动,在所述翻下位置,所述前盖遮住控制孔口(353-356),这些控制孔口对所述的设置于主表面中的孔口(344-347)所通到的所述接线端子进行控制。
42.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适配器(322)在它与设有各通到一固定插入端子的孔口(360-363)的侧表面相对的侧表面中,具有一些通到电缆(380-383)用接线端子的通入孔。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适配器(322)具有一前盖(370),该前盖在一抬起位置和一翻下位置之间活动,在所述翻下位置,所述前盖遮盖控制孔(371-374),所述控制孔对连接至电缆(380-383)的所述接线端子的螺钉进行控制。
44.根据权利要求1至43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装置(245-255)至少之一在同一上表面或同一下表面上,具有通到汇流条(14;114)用插入端子的孔、和通到电缆用插入端子的孔(256-259)。
45.根据权利要求1至43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装置(267-283;305)至少之一在同一上表面或同一下表面上,具有通到汇流条(14;114)用插入端子的孔、和通到电缆(298-301)用螺丝端子的孔(290,291;308)。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装置(267-283;305)在固定凹口(294)的一侧,具有一朝后部的凸起,其中所述固定凹口在所述支承轨(263,264)上进行固定。
47.根据权利要求1至46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正是每个所述电气装置的上部分适于接纳每个所述汇流条(14;114)的一待插入部分。
48.根据权利要求1至47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具有一设备端接电气装置(20;120;224;244),所述设备端接电气装置保护由每个所述汇流条(14;114)供电的其它电气装置。
49.根据权利要求1至47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具有一这样的电气装置(267;320):馈电电缆(348-351)和所述汇流条(14;114)并联连接至该电气装置,从而所述汇流条没有被一设备端接电气装置加以保护。
50.根据权利要求1至49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轨(12;112;222;242;263,264;313,314)呈Ω状型面。
CN2007101399470A 2006-08-03 2007-08-03 用于电气设备的配电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233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0653280A FR2904737B1 (fr) 2006-08-03 2006-08-03 Ensemble de distribution pour installation electrique
FR0653280 2006-08-0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23344A true CN101123344A (zh) 2008-02-13
CN101123344B CN101123344B (zh) 2012-09-26

Family

ID=38043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39947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23344B (zh) 2006-08-03 2007-08-03 用于电气设备的配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1885036B1 (zh)
CN (1) CN101123344B (zh)
ES (1) ES2441940T3 (zh)
FR (1) FR2904737B1 (zh)
PL (1) PL1885036T3 (zh)
RU (1) RU2420845C2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55032A (zh) * 2011-03-01 2012-09-05 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电流导体
CN103390862A (zh) * 2012-05-11 2013-11-13 罗格朗法国公司 用于电气设施的配电组件的端部组件
CN104466569A (zh) * 2013-09-13 2015-03-25 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包括多极电力分配梳和所述梳的电源装置的电气分配组件
CN105429021A (zh) * 2015-12-25 2016-03-23 南京恒士丹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住宅照明配电箱
CN105940579A (zh) * 2014-02-06 2016-09-14 施耐德电气美国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分布式节距的汇流条上的混合中性插头
CN106663905A (zh) * 2014-08-01 2017-05-10 沃纳电工系统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馈电条
US10524377B2 (en) 2018-01-31 2019-12-31 Eaton Intelligent Power Limited Power distribution unit with interior busbar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40537B1 (fr) * 2008-12-22 2010-12-31 Auxel Ensemble de distribution electrique
FR3023444B1 (fr) * 2014-07-02 2018-02-16 Schneider Electric Industries Sas Module d'alimentation pour equipement modulaire de tele-conduite et equipement le comprenant
DE102019216197A1 (de) * 2019-10-21 2021-04-22 Ellenberger & Poensgen Gmbh Schalteinheit zur Montage auf einer Tragschiene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46777A (en) 1966-12-20 1967-10-10 Square D Co Electric circuit breaker and mounting means therefor
FR2686187B1 (fr) * 1992-01-13 1994-03-18 Merlin Gerin Combine disjoncteur et sectionneur de neutre a capot d'isolement.
DE4446601B4 (de) * 1994-12-24 2009-02-26 Ceag Notlichtsysteme Gmbh Anordnung elektrischer Funktionseinheiten eines Notlichtversorgungssystems
DE19511350A1 (de) * 1995-03-28 1996-10-02 Kloeckner Moeller Gmbh Schienenkanalsystem einer Niederspannungs-Schaltanlage
DE10018351C2 (de) * 2000-04-13 2002-07-04 Siemens Ag Klemme
DE10156214B4 (de) * 2001-11-15 2006-04-20 Siemens Ag Mehrphasiges Sammelschienensystem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55032A (zh) * 2011-03-01 2012-09-05 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电流导体
CN102655032B (zh) * 2011-03-01 2017-01-18 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电流导体
CN103390862A (zh) * 2012-05-11 2013-11-13 罗格朗法国公司 用于电气设施的配电组件的端部组件
CN103390862B (zh) * 2012-05-11 2016-12-28 罗格朗法国公司 用于电气设施的配电组件的端部组件
CN104466569A (zh) * 2013-09-13 2015-03-25 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包括多极电力分配梳和所述梳的电源装置的电气分配组件
CN104466569B (zh) * 2013-09-13 2018-09-21 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包括多极电力分配梳和所述梳的电源装置的电气分配组件
CN105940579A (zh) * 2014-02-06 2016-09-14 施耐德电气美国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分布式节距的汇流条上的混合中性插头
CN106663905B (zh) * 2014-08-01 2019-03-08 沃纳电工系统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馈电条
CN106663905A (zh) * 2014-08-01 2017-05-10 沃纳电工系统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馈电条
CN105429021A (zh) * 2015-12-25 2016-03-23 南京恒士丹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住宅照明配电箱
CN105429021B (zh) * 2015-12-25 2018-11-16 南京恒士丹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住宅照明配电箱
US10524377B2 (en) 2018-01-31 2019-12-31 Eaton Intelligent Power Limited Power distribution unit with interior busbars
US11109504B2 (en) 2018-01-31 2021-08-31 Eaton Intelligent Power Limited Power distribution unit with interior busbar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885036B1 (fr) 2013-10-30
FR2904737B1 (fr) 2009-04-10
ES2441940T3 (es) 2014-02-07
EP1885036A1 (fr) 2008-02-06
PL1885036T3 (pl) 2014-03-31
FR2904737A1 (fr) 2008-02-08
RU2007129761A (ru) 2009-02-10
CN101123344B (zh) 2012-09-26
RU2420845C2 (ru) 2011-06-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23344B (zh) 用于电气设备的配电系统
CN102047513B (zh) 母线系统和用于其中的模块体
ES2872729T3 (es) Distribuidor de energía
CN202145533U (zh) 配电箱
US11837829B2 (en) Adapter device for power busbar systems
US7791863B2 (en) Switchgear cabinet assembly or rack assembly
KR100984143B1 (ko) 다중도체 접속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배·분전반
TW556378B (en) Power distributor and control center
US7604516B2 (en) Power feeding module
CN101110514A (zh) 用于配电盘中一排模块化电气设备的配电装置
US5995362A (en) Support and electrical power supply device for electrical switchgear
ES2164572B2 (es) Aparato electrico modular tal como un disyuntor.
US8730651B2 (en) Cross bus main device
US20070279166A1 (en) Replacement circuit breaker for electric panelboards
US20060082979A1 (en) Installation device and installation assembly comprising said installation device
GB1447292A (en) Plug-on circuit breaker mounting device
BR9801154A (pt) Instalação de distribuição de energia elétrica
JP2000188805A (ja) 分電盤の接続導体装置
EP2124303A1 (en) Adapter, adapter in combination with an MCCB for a low voltage switchboard, use of such adapter and an electric switchboard comprising such adapter
US6058001A (en) Circuit breaker system for three-phase, four-wire, delta-connected electric panels
CZ292225B6 (cs) Zařízení pro připojení elektrických instalačních přístrojů
CN213304537U (zh) 一种低压带电热插拔供电母排装置
CN220306716U (zh) 用于开关柜的分线盒及开关柜
CN216121223U (zh) 集成配电箱接口束线结构及集成配电箱
CN210379779U (zh) 一种用于配电箱仪表安装的线路梳理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926

Termination date: 20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