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12960A - 一种配重件的加工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配重件的加工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12960A
CN101112960A CNA2007100247911A CN200710024791A CN101112960A CN 101112960 A CN101112960 A CN 101112960A CN A2007100247911 A CNA2007100247911 A CN A2007100247911A CN 200710024791 A CN200710024791 A CN 200710024791A CN 101112960 A CN101112960 A CN 1011129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unterweight
particle
iron ore
additive
pca2299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02479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业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A20071002479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112960A/zh
Publication of CN1011129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129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91Use of waste materials as fillers for mortars or concrete

Landscapes

  • Jib Cranes (AREA)
  • Curing Cements, Concrete, And Artificial Ston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技术方案提出的一种配重件的加工工艺,涉及电梯、吊车、船舶及海底光缆配重件的制造;它主要包括铁矿石、重晶石的破碎流程,外壳制作流程、振动浇注制作流程以及蒸汽保养流程;在振动浇注制作流程中,早强水泥、铁矿石、重晶石、PVA2299-B-I外加剂与水的重量比依次为0.8-1.3∶1-3.8∶1-3.8∶0.1-0.3∶0.4-0.6;利用本发明生产工艺生产的配重件,用金属外壳或玻璃钢外壳包裹混凝土塑料制件替代配重铁,与铸铁配重相比,生产成本至少可降低35%;配重件的比重可以调整,同时使用PCA2299-B-I外加剂,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减少了水泥及水的比例,可使配重块的强度得到加强;利用本发明制作的电梯配重件抗冲击不小于80Mpa,抗压力不小于30Mpa,平均比重在3.0-4.2克每立方厘米。

Description

一种配重件的加工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技术方案涉及在电梯、吊车、船舶及海底光缆上使用的配重件的制造。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在电梯上使用的配重件为配重铁,这种配重铁为生铁铸件,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对环境的污染很大,并随着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这种配重铁的生产成本也大幅度的提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人们试图用含水泥成分的配重件来取代配重铁,具体做法是,在水泥、砂、石组成的混凝土中加入废铁块,来提高这种配重件的比重,但由于废铁块在混凝土中不可能均匀放置,造成这种配重件的平衡性能不能满足作为电梯配重件的要求,另外,上述按传统混凝土工艺制作的配重件很难达到所需的机械性能。
在我国的专利文献中,有一篇名为“一种电梯配重件的加工工艺”的,申请号为200510040209.1的专利申请文件,上述配重件的加工工艺主要包括:铁矿石的破碎流程、芯体压制制作流程、外壳制作流程,在芯体压制制作流程中,该工艺将经破碎的铁矿石均匀混合加入到芯体中,用以提高配重件的比重,再经250吨压力压制成型,按上述工艺制作的配重件达到了作为电梯配重件所需的技术性能,但还有待于进一步地的提高。
PCA2299-B-I外加剂化学名称甲基萘璜酸钠,基本成分为工业萘、硫酸、甲醛以及液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发明一种配重件的加工工艺,以解决含水泥成分的配重件在电梯、吊车、船舶及海底光缆上使用,达到其使用所需机械性能的技术问题,进一步提高水泥制件的抗击性能、抗压力性能以及抗摔性能,缩短保养时间,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根据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配重件的加工工艺,它主要包括铁矿石、重晶石的破碎流程,外壳制作流程,振动浇注制作流程以及蒸汽养护流程。在铁矿石、重晶石破碎流程中,将铁矿石、重晶石进行破碎,破碎颗粒为0.5-20mm,目的是为满足不同比重的产品需要。在外壳制作流程中,按配重件的形状制作外壳;在振动浇注制作流程中,原料为早强水泥、铁矿石颗粒、重晶石颗粒、PCA2299-B-I外加剂与水,制作成混凝土塑料,早强水泥、铁矿石颗粒、重晶石颗粒、PCA2299-B-I外加剂与水的重量比依次为0.8-1.3∶1-3.8∶2-5∶0.1-0.3∶0.3-0.5,将按照制作配方的原料进行搅拌制成混凝土塑料,经搅拌后的混凝土塑料放入到壳体中进行浇注,振动成型,振动时间在5-8分钟;在蒸汽养护的流程中,将成型的配重件放置锅炉蒸汽房中进行蒸汽养护,蒸汽养护时间为6小时,蒸汽温度为60℃-80℃;采用本基本技术方案,目的是为了保证和提高配重件的抗击性能、抗压力性能以及抗摔性能,缩短保养时间,进一步减低生产成本。
根据上述基本技术方案,在外壳制作流程中,制作的外壳可采用钢板。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早强水泥、铁矿石颗粒、重晶石颗粒、PCA2299-B-I外加剂与水的重量比依次为1.2∶2∶4.5∶0.2∶0.4。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早强水泥、铁矿石颗粒、重晶石颗粒、PCA2299-B-I外加剂与水的重量比依次为1.2∶2.5∶4.2∶0.2∶0.4。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早强水泥、铁矿石颗粒、重晶石颗粒、PCA2299-B-I外加剂与水的重量比依次为1.3∶2.7∶4∶0.2∶0.4。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早强水泥、铁矿石颗粒、重晶石颗粒、PCA2299-B-I外加剂与水的重量比依次为1.3∶3∶3.7∶0.3∶0.4。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早强水泥、铁矿石颗粒、重晶石颗粒、PCA2299-B-I外加剂与水的重量比依次为1.3∶3.5∶3.2∶0.3∶0.4。
根据上述基本技术方案,在外壳制作流程中,制作的外壳可采用玻璃钢。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早强水泥、铁矿石颗粒、重晶石颗粒、PCA2299-B-I外加剂与水的重量比依次为1.1∶2.5∶4.5∶0.2∶0.4。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早强水泥、铁矿石颗粒、重晶石颗粒、PCA2299-B-I外加剂与水的重量比依次为1.2∶3∶4∶0.2∶0.4。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早强水泥、铁矿石颗粒、重晶石颗粒、PCA2299-B-I外加剂与水的重量比依次为1.2∶3.5∶3.5∶0.2∶0.4。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早强水泥、铁矿石颗粒、重晶石颗粒、PCA2299-B-I外加剂与水的重量比依次为1.3∶3.8∶3.2∶0.2∶0.4。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金属外壳、玻璃钢外壳的含水泥成分的配重件替代配重铁,解决了现有电梯配重铁生产过程污染过大及劳动强度大、危险性大的技术问题,与配重铁相比,生产成本至少降低35%。使用PCA2299-B-I外加剂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又减少了水泥及水的比例,这样,既提高了配重块的整体比重,又使配重块的强度得到加强。经实验,钢壳的配重件抗冲击不小于80Mpa,抗压力不小于30Mpa,从1米高处跌落不断裂,比重在3.0-4.2克每立方厘米;玻璃钢壳配重件抗冲击不小于60Mpa,抗压力不小于20Mpa,从0.6米高处跌落不断裂,比重在3.0-3.8克每立方厘米。利用本发明生产工艺生产的配重件产品适宜作为电梯、吊车、船舶及海底光缆上使用的配重件,并可满足各种配重件对机械性能的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在电梯、吊车及船舶上使用的,由钢板外壳及混凝土塑料制件组成的,采用振动浇注配重件的加工工艺,包括:铁矿石、重晶石的破碎流程,外壳制作流程,振动浇注制作流程及蒸汽养护流程。在铁矿石、重晶石的破碎流程中,将铁矿石、重晶石破碎为0.5-20mm的颗粒;同时使用铁矿石、重晶石的目的是,调整混凝土塑料制件的比重,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在外壳制作流程中,采用钢板(厚度在0.8-10mm)或玻璃钢(厚度在2-4mm),根据用户的要求,制作成任何形状的外壳。在振动浇注制作流程中,混凝土塑料制件的原料为早强水泥、铁矿石颗粒、重晶石颗粒、PCA2299-B-I外加剂及水,其重量比为0.8-1.3∶1-3.8∶2-5∶0.1-0.3∶0.3-0.5;使用PCA2299-B-I外加剂的目的是,降低水泥及水的比例,这样既提高了配重块的整体比重,又增强了混凝土塑料制作的配重件的抗冲击性能、抗压力性能及抗摔性能;将按照混凝土塑料制作配方的原料进行搅拌,经搅拌的混凝土塑料浇注入壳体中,振动成型;采用振动成型的目的是:提高了外壳与水泥制件的整体性。在蒸汽养护流程中,采用蒸汽养护的目的是:提高混凝土塑料制件的抗击性能、抗压力性能、抗摔性能及缩短保养时间。本发明中使用的PCA2299-B-I外加剂外购,上述产品的生产厂家为江苏省溧阳市立达助剂有限公司。
以下为钢板外壳配重件制作的实施例。
实施例1,早强水泥、铁矿石颗粒、重晶石颗粒、PCA2299-B-I外加剂与水的重量比依次为1.2∶2∶4.5∶0.2∶0.4,将按照混凝土塑料制作配方的原料进行搅拌,经搅拌后的混凝土塑料浇注到钢板外壳内振动成型,振动时间为5-8分钟,将成型的配重件放置在锅炉蒸汽房中进行蒸汽保养,蒸气保养时间为6小时,蒸汽温度在60℃-80℃之间。通过实验按照本实施例制作的配重件抗冲击不小于80Mpa,抗压力不小于30Mpa,高度从1米高处跌落无断裂。配重件的平均比重达3.0克每立方厘米。
实施例2,早强水泥、铁矿石颗粒、重晶石颗粒、PCA2299-B-I外加剂与水的重量比依次为1.2∶2.5∶4.2∶0.2∶0.4,将按照混凝土塑料制作配方的原料进行搅拌,经搅拌后的混凝土塑料浇注到钢板外壳内,振动成型,振动时间为5-8分钟,将成型的配重件放置在锅炉蒸汽房中进行蒸汽保养,蒸气保养时间为6小时,蒸汽温度在60℃-80℃之间。通过实验按照本实施例制作的配重件抗冲击不小于80Mpa,抗压力不小于30Mpa,高度从1米高处跌落无断裂。配重件的平均比重达3.5克每立方厘米。
实施例3,早强水泥、铁矿石颗粒、重晶石颗粒、PCA2299-B-I外加剂与水的重量比依次为1.3∶2.7∶4∶0.2∶0.4,将按照混凝土塑料制作配方的原料进行搅拌,经搅拌后的混凝土塑料浇注到钢板外壳内,振动成型,振动时间为5-8分钟,将成型的配重件放置在锅炉蒸汽房中进行蒸汽保养,蒸气保养时间为6小时,蒸汽温度在60℃-80℃之间。通过实验按照本实施例制作的配重件抗冲击不小于80Mpa,抗压力不小于30Mpa,高度从1米高处跌落无断裂。配重件的平均比重达3.8克每立方厘米。
实施例4,早强水泥、铁矿石颗粒、重晶石颗粒、PCA2299-B-I外加剂与水的重量比依次为1.3∶3∶3.7∶0.3∶0.4,将按照混凝土塑料制作配方的原料进行搅拌,经搅拌后的混凝土塑料浇注到钢板外壳内,振动成型,振动时间为5-8分钟,将脱模成型的配重件放置在锅炉蒸汽房中进行蒸汽保养,蒸气保养时间为6小时,蒸汽温度在60℃-80℃之间。通过实验按照本实施例制作的配重件抗冲击不小于90Mpa,抗压力不小于30Mpa,高度从1米高处跌落无断裂。配重件的平均比重达4克每立方厘米。
实施例5,早强水泥、铁矿石颗粒、重晶石颗粒、PCA2299-B-I外加剂与水的重量比依次为1.3∶3.5∶3.2∶0.3∶0.4,将按照混凝土塑料制作配方的原料进行搅拌,经搅拌后的混凝土塑料浇注到钢板外壳内,振动成型,振动时间为5-8分钟,将脱模成型的配重件放置在锅炉蒸汽房中进行蒸汽保养,蒸气保养时间为6小时,蒸汽温度再60℃-80℃之间。通过实验按照本实施例制作的配重件抗冲击不小于90Mpa,抗压力不小于30Mpa,高度从1米高处跌落无断裂。配重件的平均比重达4.2克每立方厘米。
以下为海底光缆使用的玻璃钢外壳配重件制作的实施例:
实施例6,早强水泥、铁矿石颗粒、重晶石颗粒、PCA2299-B-I外加剂与水的重量比依次为1.1∶2.5∶4.5∶0.2∶0.4,将按照混凝土塑料制作配方的原料进行搅拌,经搅拌后的原料浇注到玻璃钢外壳内振动成型,振动时间为5-8分钟,将成型的配重件放置在锅炉蒸汽房中进行蒸汽保养,蒸气保养时间为6小时,蒸汽温度在60℃-80℃之间。通过实验按照本实施例制作的配重件抗冲击不小于60Mpa,抗压力不小于20Mpa,高度从0.6米高处跌落无断裂。配重件的平均比重达3.0克每立方厘米。
实施例7,早强水泥、铁矿石颗粒、重晶石颗粒、PCA2299-B-I外加剂与水的重量比依次为1.2∶3∶4∶0.2∶0.4,将按照混凝土塑料制作配方的原料进行搅拌,经搅拌后的混凝土塑料浇注到玻璃钢外壳内振动成型,振动时间为5-8分钟,将成型的配重件放置在锅炉蒸汽房中进行蒸汽保养,蒸气保养时间为6小时,蒸汽温度在60℃-80℃之间。通过实验按照本实施例制作的配重件抗冲击不小于60Mpa,抗压力不小于20Mpa,高度从0.6米高处跌落无断裂。配重件的平均比重达3.3克每立方厘米。
实施例8,早强水泥、铁矿石颗粒、重晶石颗粒、PCA2299-B-I外加剂与水的重量比依次为1.2∶3.5∶3.5∶0.2∶0.4,将按照混凝土塑料制作配方的原料进行搅拌,经搅拌后的混凝土塑料浇注到玻璃钢外壳内振动成型,振动时间为5-8分钟,将成型的配重件放置在锅炉蒸汽房中进行蒸汽保养,蒸气保养时间为6小时,蒸汽温度在60℃-80℃之间。通过实验按照本实施例制作的配重件抗冲击不小于60Mpa,抗压力不小于20Mpa,高度从0.6米高处跌落无断裂。配重件的平均比重达3.5克每立方厘米。
实施例9,早强水泥、铁矿石颗粒、重晶石颗粒、PCA2299-B-I外加剂与水的重量比依次为1.3∶3.8∶3.2∶0.2∶0.4,将按照混凝土塑料制作配方的原料进行搅拌,经搅拌后的混凝土塑料浇注到玻璃钢外壳内,振动成型,振动时间为5-8分钟,将成型的配重件放置在锅炉蒸汽房中进行蒸汽保养,蒸气保养时间为6小时,蒸汽温度在60℃-80℃之间。通过实验按照本实施例制作的配重件抗冲击不小于60Mpa,抗压力不小于20Mpa,高度从0.6米高处跌落无断裂。配重件的平均比重达3.8克每立方厘米。
在金属外壳、玻璃钢外壳的水泥制件生产过程中,在配方限定范围内,用提高铁矿石颗粒、重晶石颗粒重量比的方法,可以提高配重件的平均比重,满足电梯、吊车、船舶及海底光缆对配重件对比重的要求;在配方限定范围内,用提高PCA2299-B-I外加剂重量比的方法,可以提高配重件的抗冲击性能、抗压力性能及抗摔性能,满足电梯、吊车、船舶及海底光缆对配重件的抗冲击性能、抗压力性能及抗摔性能的要求;在配方限定范围内,适当延长振动时间,亦可以提高配重件的抗冲击性能、抗压力性能及抗摔性能;在配方限定范围内,水的重量比增加或减少对配重件的质量没有影响。

Claims (12)

1.一种配重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它主要包括铁矿石、重晶石的破碎流程,外壳制作流程,振动浇注制作流程以及蒸汽养护流程;在铁矿石、重晶石破碎流程中,将铁矿石、重晶石进行破碎,破碎颗粒为0.5-20mm;在外壳制作流程中,按配重件的形状制作外壳;在振动浇注制作流程中,原料为早强水泥、铁矿石颗粒、重晶石颗粒、PCA2299-B-I外加剂与水,制作成混凝土塑料,早强水泥、铁矿石颗粒、重晶石颗粒、PCA2299-B-I外加剂与水的重量比依次为0.8-1.3∶1-3.8∶2-5∶0.1-0.3∶0.3-0.5,将按照混凝土塑料制作配方的原料进行搅拌,经搅拌后的混凝土塑料浇注到壳体中,振动成型,振动时间在5-8分钟;在蒸汽养护的流程中,将成型的配重件放置锅炉蒸汽房中进行蒸汽养护,蒸汽养护时间为6小时,蒸汽温度为60℃-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重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外壳制作流程中,制作的外壳可采用钢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配重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早强水泥、铁矿石颗粒、重晶石颗粒、PCA2299-B-I外加剂与水的重量比依次为1.2∶2∶4.5∶0.2∶0.4。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配重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早强水泥、铁矿石颗粒、重晶石颗粒、PCA2299-B-I外加剂与水的重量比依次为1.2∶2.5∶4.2∶0.2∶0.4。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配重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早强水泥、铁矿石颗粒、重晶石颗粒、PCA2299-B-I外加剂与水的重量比依次为1.3∶2.7∶4∶0.2∶0.4。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配重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早强水泥、铁矿石颗粒、重晶石颗粒、PCA2299-B-I外加剂与水的重量比依次为1.3∶3∶3.7∶0.3∶0.4。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配重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早强水泥、铁矿石颗粒、重晶石颗粒、PCA2299-B-I外加剂与水的重量比依次为1.3∶3.5∶3.2∶0.3∶0.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重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外壳制作流程中,制作的外壳可采用玻璃钢。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配重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早强水泥、铁矿石颗粒、重晶石颗粒、PCA2299-B-I外加剂与水的重量比依次为1.1∶2.5∶4.5∶0.2∶0.4。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配重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早强水泥、铁矿石颗粒、重晶石颗粒、PCA2299-B-I外加剂与水的重量比依次为1.2∶3∶4∶0.2∶0.4。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配重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早强水泥、铁矿石颗粒、重晶石颗粒、PCA2299-B-I外加剂与水的重量比依次为1.2∶3.5∶3.5∶0.2∶0.4。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配重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早强水泥、铁矿石颗粒、重晶石颗粒、PCA2299-B-I外加剂与水的重量比依次为1.3∶3.8∶3.2∶0.2∶0.4。
CNA2007100247911A 2007-06-25 2007-06-25 一种配重件的加工工艺 Pending CN1011129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0247911A CN101112960A (zh) 2007-06-25 2007-06-25 一种配重件的加工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0247911A CN101112960A (zh) 2007-06-25 2007-06-25 一种配重件的加工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12960A true CN101112960A (zh) 2008-01-30

Family

ID=390215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0247911A Pending CN101112960A (zh) 2007-06-25 2007-06-25 一种配重件的加工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112960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01466A (zh) * 2013-11-13 2014-02-26 北海市海城区隆佳节能电梯设备销售中心 一种高岭土制备的电梯对重块
CN103601427A (zh) * 2013-11-13 2014-02-26 北海市海城区隆佳节能电梯设备销售中心 一种用于电梯的复合材质对重块
CN105328783A (zh) * 2015-11-12 2016-02-17 天津利福特电梯部件有限公司 电梯复合对重块的加工生产系统
CN106348144A (zh) * 2016-09-13 2017-01-25 宣城市华菱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梯抗暴配重块制备工艺
CN108582412A (zh) * 2018-04-25 2018-09-28 宣城市华菱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加长型电梯用对重块
CN108609924A (zh) * 2018-04-25 2018-10-02 宣城市华菱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梯用立式对重块
CN111069863A (zh) * 2019-12-31 2020-04-28 浙江巨捷电梯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对重块制备方法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01466A (zh) * 2013-11-13 2014-02-26 北海市海城区隆佳节能电梯设备销售中心 一种高岭土制备的电梯对重块
CN103601427A (zh) * 2013-11-13 2014-02-26 北海市海城区隆佳节能电梯设备销售中心 一种用于电梯的复合材质对重块
CN103601427B (zh) * 2013-11-13 2017-07-25 朱增峰 一种用于电梯的复合材质对重块
CN103601466B (zh) * 2013-11-13 2017-09-26 舒文超 一种高岭土制备的电梯对重块
CN105328783A (zh) * 2015-11-12 2016-02-17 天津利福特电梯部件有限公司 电梯复合对重块的加工生产系统
CN105328783B (zh) * 2015-11-12 2018-10-26 天津利福特电梯部件有限公司 电梯复合对重块的加工生产系统
CN106348144A (zh) * 2016-09-13 2017-01-25 宣城市华菱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梯抗暴配重块制备工艺
CN108582412A (zh) * 2018-04-25 2018-09-28 宣城市华菱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加长型电梯用对重块
CN108609924A (zh) * 2018-04-25 2018-10-02 宣城市华菱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梯用立式对重块
CN111069863A (zh) * 2019-12-31 2020-04-28 浙江巨捷电梯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对重块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12960A (zh) 一种配重件的加工工艺
CN1872766B (zh) 树脂混凝土
KR100741637B1 (ko) 시멘트를 사용하지 않은 환경친화형 블록
CN106746788B (zh) 一种壳聚糖改性地聚合物胶凝材料
CN103484592B (zh) 一种高强度孕育铸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4496271A (zh) 一种人造石英石板材及其制造方法
CN104478293A (zh) 一种人造石英石板材及其制造方法
CN111875313B (zh) 一种应用于pc构件的超早强自密实混凝土配制方法
CN111410485A (zh) 一种rpc材质的雨水篦子盖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2633468A (zh) 一种高强度井盖
CN113620674A (zh) 一种绿色经济型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6217189A (zh) 一种氧化石墨烯改性的低泛碱低碳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12959A (zh) 一种无外壳配重件的加工工艺
KR101120062B1 (ko) 건축물 폐재의 순환골재를 이용한 지오폴리머 콘크리트 및 그 제조방법
Baskar et al. A review on fresh, hardened, and micro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fibre-reinforced geopolymer concrete
CN112408875A (zh) 一种再生地聚物砂浆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348871B (zh) 一种高钛矿渣砂活性粉末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5286327B (zh) 一种快硬微膨胀高抗裂养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16664226U (zh) 一种3d打印抗冲击井盖
CN103482908B (zh) 一种掺余浆生产轻质墙体材料的方法
CN105837101A (zh) 连续碳纤维织物增强碱激发矿渣砂浆板及制备方法
CN113277770B (zh) 一种具有增强效果的改性亚麻纤维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1774221B (zh) 掺矿渣微粉生产钢筋混凝土轻质新型墙体材料的方法
CN108546076B (zh) 一种优异耐候性及功能性人造石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95647B (zh) 一种防腐可回收配重的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