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02706A - 干手器 - Google Patents

干手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02706A
CN101102706A CNA200580034623XA CN200580034623A CN101102706A CN 101102706 A CN101102706 A CN 101102706A CN A200580034623X A CNA200580034623X A CN A200580034623XA CN 200580034623 A CN200580034623 A CN 200580034623A CN 101102706 A CN101102706 A CN 1011027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thouse
shell
hand dryer
hand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8003462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02706B (zh
Inventor
乔治·普拉达斯-迪耶斯
米格尔·克努特-克里斯托瓦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eltek Europ S L
Original Assignee
Veltek Europ S 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ES200500359U external-priority patent/ES1059572Y/es
Priority claimed from ES200501353U external-priority patent/ES1060491Y/es
Application filed by Veltek Europ S L filed Critical Veltek Europ S L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ES2005/070138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06042896A1/es
Publication of CN1011027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027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027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027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手器,所述干手器包含有以下部件:外壳(1)内的两个空腔(3a,3b),空气推进装置(4a,4b)向干燥室(2)供应高速空气的入口即进风口(36),用于以低的摩擦系数在所述空腔内传输和分配空气的内通道(33),以及位于所述空腔的前板(31)上的多个通风口(34),所述通风口(34)同时通过干燥室上的孔(21,22)向伸入并静止在所述干燥室(2)内的手的整个表面鼓风。本发明的干手器还包括将水分蒸发出所述干燥室(2)的蒸发装置(7)。

Description

干手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手器,具体涉及包含以下部件的类型的干手器:外壳,在外壳内与外壳成一体的供手伸入的干燥室,将室温空气推进到高速的装置,当使用者将其双手伸入干燥室时能自动启动该干手器的存在或接近探测器,电子控制板,用于收集在干燥过程中从使用者的手上释放出来的水分的装置,以及至少两个设在所述干燥室的前壁和后壁上相对位置的通风口组,每个所述的每个通风口组均包括多个通风口。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不同的干手器均具有一个供使用者的双手伸入并在其中将手干燥的干燥室,所述的干燥室上设有用于向使用者的双手鼓风的通风口。
专利文献DE548998公开了一种干手器,该干手器具有一个在很大程度上近似于球形的干燥室,干燥室一端开口,里面相对位置设有两个喷嘴,空气从喷嘴里喷出到使用者伸入前述干燥室中的手上。
在这个专利中喷嘴或者说通风口的表面积小,需要使用者在干燥室中移动其双手以达到干燥的目的。此外,空气喷嘴或者说通风口设计在竖直方向也使得使用者必须将手以非常水平的姿势伸入干燥室中,这就使得重力不再能够帮助通风口消除使用者手上的水分。
专利文献GB2249026公开了一种具有一个供使用者的手部伸入的室的干手器。所述的室的一个侧面上有一个伸长的刀片状的通风口,该通风口通过一个环绕着前述的干燥室的包封洞(enveloping hollow)与一根输气管相连。
在该专利中,通风口的伸长状外形决定了其吹出的“风刀”或“风帘”只能作用在伸进干燥室的手的一个小的表面上,使用者为了有效的吹干其双手的所有表面就需要在前述干燥室中移动自己的手。
专利文献US4336619公开了一种洗手并干手的装置,该装置具有一个工作舱(enclosure)或者室(chamber),该室向背面较低处倾斜、并在前方上部开有供手伸入洗涤及干燥的口。所述室的上部位置有一个出水口以供洗手,并有一个连有鼓风装置的通风口,严格说来构成了一个干燥器。
在该专利中使用者为了先洗手然后将手弄干,必须将其双手伸入“室”中,而风吹在手上的方式与前面论及的那些专利中风的作用方式相同,实际上是一种非常局部的作用方式,使用者为了彻底将手弄干需要将其双手在“室”内移动,而这种动作增加了额外的时间。
专利文献EP0589568公开了一种干手器,该干手器具有一个供手插入的单元,该单元向后头较低处倾斜并在前方上部的侧壁上开口,在所述的供手插入的单元的前后两个面上分别设有成队的孔作为通风口,这些通风口将风呈“帘”状分别吹到使用者斜伸入干燥单元中的手的正反两面上。
在该专利中,就像在前述专利文献US4336619中一样,使用者的手斜插入干燥单元中的方式使得在消除伸向干燥室的低处的手上沉积的水分的过程中重力的作用几乎为零。同样因为以上描述的具体情况,在专利EP0589568中,风流也只局部作用在使用者的手上,需要使用者在干燥单元中移动其双手以使气流能作用在手的不同区域。
在以上的有些文献中,空气被涡轮机推动,在一个高压下被吹到手上;所述的涡轮机通过管道与所述的通风口相连;涡轮机使循环空气中产生紊流,并使向干燥室或干燥单元鼓风的通风口的风速显著的降低。
上述干手器中的一个也在干燥室或单元的底部设有一根排水管,以将使用者手上释放出来的水分排入一条排水沟(US4336619)或者排入一个集液盘(EP0589568),后者的集液盘需要用人工非常频繁的倒空。
如果这个盘子不能按照它所需要的那样被频繁倒空,那么积聚其中的水分最终会溢出来并流向低处,随之有损坏干手器和溅上使用者的危险。
发明内容
针对让高速气流在常温下同时作用于使用者的手的正反面的所有表面这一目的,本发明的干手器具有一系列建设性的特殊性。为达到以上目的,所述的干燥室在其相对的壁面的所有表面上分布有多个通风口。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防止用于引导高速气体推进装置向干燥室的通风口输送空气的管道引起循环风流的速度下降过大,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干手器的外壳内、对应于干燥室的相应壁面设有分配气体的空腔,每个空腔各由成对的前板和后板彼此相对、以夹心的方式(前后板相对,中间为空腔)固定在一起而形成。
所述腔包括:由空气推进装置供给的高速空气的进气孔,在低的摩擦系数下通过所述空腔的内部传输及分配气体的内通道,设在每个空腔的前板上、与干燥室相应壁面上的孔一一对应的多个通风口。
前述的空腔具有较平坦平板的构造,其表面积等于或稍微小于干燥室对面的壁面的表面积,从而所述的空腔就能向干燥室的内部直接传输高速气体推进装置供应的空气。
为了提高通风口的出风速度,在空腔的前板上、与该前板上的通风口一致的地方设有管状延伸,这些通风口在前述的管状延伸内构成一个下降区段。
考虑到所述的空腔具有相对较多的向干燥室内部鼓风的孔,空气推进装置由两个涡轮马达组成,该两个涡轮马达直接、独立地分别与其中一个空腔的进气孔相连,每个涡轮马达向各自的空腔供应高速气体。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合适结构的干燥室使得在干燥过程中,在重力的帮助下,风吹到手的整个表面上,从而使水分能从手上容易地散失;此外,也让使用者可以将其双手以一种舒服的姿势和符合人体工程学的位置伸入干燥室中。为了达到那样的目的,干燥室被设计为竖向,向上部及侧壁指向干手器前端的不同方向开口;所述的干燥室在俯视图中呈“V”字形结构,该结构中间的尖角或者说顶点朝向外壳背面的中间区域。干燥室的竖向设计及其在平面图中的“V”字形结构让使用者可以将他/她的胳膊半弯着伸向前方较低处、进而将手舒服的插入干燥室中。此外,(干燥室的)前、后壁向着顶部微微分叉(即前后壁之间的距离,上部比下部要大些),因为手在顶部的部分是最厚的(手从顶部伸入)。
在具有以上所述的特征的基础上,还可以在本干手器的外壳内设一个可取出的浅盘,将一根排水管与这个浅盘相连,以将使用者伸入干燥室内的手上释放出来的水分排出。
为了解决如何倒掉集液盘中的水这一问题,本发明的一个可选构思是用一个蒸发装置代替前述的浅盘,由该蒸发装置将从干燥室进入该装置的水分蒸发掉。所述的蒸发装置包括一个由干手器的电子控制板控制的低电容电阻器,以及一个将产生的蒸汽排出(干手器)外壳的通风装置。
通过以下对附图的描述将可以更容易的理解以上所述的特征以及权利要求中包含的那些特征。
附图说明
为了帮助理解本发明的特征,作为以上叙述的补充,本说明书附有一套附图,图中例证性和非限定性地描绘了以下内容:
图1是本发明的干手器沿铅垂面局部剖切的侧面剖视图,其中设有一个用来从干燥室中收集水分的浅盘;
图2是本发明干手器的前视图,图中除去了(干手器的)外壳的前壁,其中设有一个用来除去来自干燥室中的水分的蒸发装置;
图3是设在干燥室的对面的两个空腔的分解透视图,该两室用于将气体推进装置提供的空气输入干燥室中;
图4是两个空腔中的其中一个的后壁的透视图,从图中可看到内部的进气口和用于传输及分配通过该空腔内部的气体的内通道;
图5是构成干燥室的壳体部分的透视图;
图6是带有集液盘的干手器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7是干手器的局部剖视图,从图中可以看到空腔前壁上的管状延伸的几何形状,以及该管状延伸与干燥室上进风口之间的相对位置;
图8是干手器的俯视图,从图中可以看到干燥室的“V”字形结构,以及干燥室的相对的两壁向着顶部微微叉开;
图9是干手器的俯视图,从图中可以看到在干手操作时使用者的手在干手器中放置的具体位置;
图10是用在图2的干手器中的水分蒸发装置的透视图;
图11是前图(图10)中的水分蒸发装置的一个具体实施例被一个铅垂面纵向剖切后的主视图;
图12是蒸发装置的剖视图,从图中可以看到用于将蒸汽排出干手器的抽风装置(排气扇);
图13是蒸发装置的另一个不同实施例沿铅垂面剖切后的主视图,其中电阻器被导热套包裹着,并设有散热片。
具体实施方式
在附图中可以看到,这个干手器包括外壳1,内设与该外壳结合成一体、供使用者将其双手伸入的干燥室2。该干燥室2在其顶部竖直方向及两侧开口,从图5,8和9中可以看出其横截面在俯视图中呈“V”字形。
干燥室前、后壁的整个表面上各有多个孔21和22,如图7所示,这些孔微微向低处倾斜,从而使得室温状态下的高速空气能被吹到使用者的手的整个表面上。
外壳内设有两个空腔3a和3b,每个空腔均由一块前板31和一块后板32彼此相对并固定在一起而形成,这两个空腔3a和3b分别对应于干燥室的前壁和后壁。
空腔3a和3b每个均有一个较低的开口36,以作为各自的涡轮马达4a和4b推进的高速空气的入口。空腔3a和3b内、特别是后板32内设有在低的摩擦系数下通过空腔内部传导和分配气体的通道33。每个空腔3a和3b的前板31均有多个通风口34。
空腔3a和3b的前板31的外表面上设有与那些通风口34一一对应的管状延伸35,管状延伸35的末端配合入定位于干燥室前后壁上的孔21和22处的埋孔中,以确保通风口34的中心与干燥室上的孔21和22的中心对齐。
管状延伸35(图7)微微向低处倾斜,其目的是为了在重力的帮助下,更快的消除使用者手上的水分。
形成空腔3a和3b的成对的板31和32的装配是通过交叠方式来完成的,每个空腔均以耦合的方式与干燥室的相应壁面固定在一起,例如在所述的位置可以用螺丝钉5将突耳和孔固定在一起,如图2中所示。
空腔前板31上的通风口34在管状延伸35内构成一个下降区段,该下降区段使得空气在被导入干燥室2时得到加速。
前后空腔3a和3b可以让高速空气在一个低的摩擦系数下通过它们的内部流通,该低的摩擦系数与通风口34的下降区段一道,使得空气被吹入干燥室内部,同时通过所有的通风口的速度包含在50~60米/秒之间。
所述空气推进装置或者涡轮马达4a和4b的作用是向空腔3a和3b中鼓风,同时将风鼓入干燥室的所有孔21和22中。所说的空气推进装置或者涡轮马达4a和4b由电子板6控制,该电子面板与干燥室内几个存在或接近的探测器(61)电联接。
当使用者将其双手伸入干燥室中,探测器61向电子板6发出一个信号,电子板6同时启动涡轮马达4a和4b,所说的涡轮马达在一个预设的时间段内或者在探测器61能够探测到使用者的手存在于干燥室内时,保持同步运转。
在干燥过程中,从使用者的手上释放出来的水分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向干燥室2的底部,并通过位于干燥室一侧的该室内最低处的一个排水孔2 3排入一根排水管24中,如图2和图8中所示。
如图1和图6所示,本发明的干手器的外壳内可设一个可取出的浅盘25,用于收集那些通过前述的排水管24排入该盘中的水。
作为一种可选方式,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干手器的外壳内可设一个蒸发装置7代替所说的浅盘25,该装置用于蒸发来自干燥室2的水分并将其以蒸汽的形式排出干手器。
在图10,11和12的例子中,蒸发装置7包括一个倾斜安放在外壳1内的管状体71,该管状体的顶部有一个连接排水管24的口72以将来自干燥室2的水导入所述的管状体内。
所述的管状体71内装配有一个与电子控制板6电联接的电阻器73。在管状体71的一个末端外安装有一个用于将电阻器73蒸发出的水排到外面的通风机74,相对的另一个末端外则装有一段弯管75,蒸汽通过该弯管75内部被排出外壳1。
作为一种可选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为使电阻器73的传热效果更佳,可在电阻器73的外面套上一个带有散热片77的导热套76。
在该实施例中,水通过其蒸发的所述顶部口72进入管状体71中,并结合一个格栅或者筛子78,使来自干燥室的水分离成细水滴,这使得当细水滴落到在散热片77上时蒸发更容易。
在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性质及其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之后,特此声明:所有更改(本发明中的)材料,形状,尺寸和所述各要素的排列等的意图和目的,凡(这种更改)不引起本发明的实质性特征的改变的,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4)

1.一种干手器,包括:外壳(1),在外壳内与外壳成整体的供手伸入的干燥室(2),推进室温高速空气的装置,当使用者将其双手伸入干燥室(2)时自动启动干手器的(手)存在和接近探测器(61),电子控制板(6),收集在干燥过程中从使用者的手上释放的水分的装置,以及至少两个分布在干燥室(2)的相对壁面上的通风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壳内的两个扁平状的空腔(3a,3b),该两腔平行于干燥室(2)的前后壁面,其范围由各自的一对彼此相对的前后板(31,32)划定;所述空腔(3a,3b)分别设置在干燥室的前壁与外壳之间以及干燥室的后壁与外壳之间;在所述的空腔(3a,3b)中有:一个作为气体推进装置(4a,4b)推进的高速空气的入口的开口(36);通过所述空腔的内部以低摩擦系数传输和分配气体的内通道(33),在所述空腔内的循环过程中将漩涡的形成被减到最少;设在空腔的前板(31)上的多个通风口(34),所述通风口同时向使用者伸入并静止在干燥室(2)内的双手的所有表面上吹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有多个孔(21,22)分布在所述干燥室(2)的相对两壁的整个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干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3a,3b)前板上的通风口(34)分别与所述干燥室(2)相应壁面上的孔(21,22)一一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干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3a,3b)板壁的面积等于或稍小于干燥室的相应壁面的面积,且所述通风(21,22)既分布在所述壁面上的水平方向,也分布在竖直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个权利要求所述的干手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腔(3a,3b)的前板(31)的外部与其通风口(34)一一对应的位置设有管状延伸(35),所述的通风口(34)在整个管状延伸(35)内构成一个下降区段。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个权利要求所述的干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前后壁、所述干燥室(2)的相应壁面以及构成所述空腔(3a,3b)的板面(31,32)上均使其以交迭或夹心的方式联结在一起的互补装配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个权利要求所述的干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速空气推进装置(4a,4b)在干燥周期开始的同时启动,并在整个周期中保持同步运转,同时通过所有的通风口(34)向干燥室(2)中射出高速空气。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个权利要求所述的干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气推进装置包括装在外壳内的两个涡轮马达(4a,4b),所述两个马达分别与两个空腔(3a,3b)的进气口(36)直接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干燥室(2)向着外壳(1)的顶部竖直地开口,且沿分叉方向横向地向着干手器的前面开口;所述的干燥室(2)在俯视图中呈“V”字形结构,该结构中间的尖角或者说顶点朝向外壳(1)背面的中间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个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蒸发装置(7),以蒸发来自干燥室(2)的水分;所述的蒸发装置包括由电子控制板(6)控制的低功率电阻器(73)和用于将蒸汽排出外壳(1)的通风机(74)。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阻器(73)安装在管状体(71)内,该管状体安装在外壳(1)内水平的位置,在该管状体的顶部设有口(72),该顶部的口(72)与用于将来自干燥室(2)的水排掉的排水管(24)相连。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风机(74)安装在所述管状体(71)的端口,而将蒸汽排出外壳(1)的排气管(75)安装在所述管状体(71)的相对端口。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阻器(73)外包有一个带散热片(77)的导热套(76)。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状体(71)的顶部的口(72)内设有筛子或格栅(78),以将来自干燥室(11)的水分离成细水滴或水珠。
CN200580034623XA 2004-10-18 2005-10-04 干手器 Active CN1011027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SU200402353 2004-10-18
ES200402353U ES1058710Y (es) 2004-10-18 2004-10-18 Secador de manos.
ESU200500359 2005-02-16
ES200500359U ES1059572Y (es) 2005-02-16 2005-02-16 Secador de manos.
ESU200501353 2005-06-13
ES200501353U ES1060491Y (es) 2005-06-13 2005-06-13 "secador de manos"
PCT/ES2005/070138 WO2006042896A1 (es) 2004-10-18 2005-10-04 Un secador de mano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02706A true CN101102706A (zh) 2008-01-09
CN101102706B CN101102706B (zh) 2010-06-09

Family

ID=343549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34623XA Active CN101102706B (zh) 2004-10-18 2005-10-04 干手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102706B (zh)
ES (1) ES1058710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08091A (zh) * 2011-08-05 2013-02-06 和光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多向出风烘手装置
CN105007789A (zh) * 2013-03-26 2015-10-28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手干燥装置
CN107007186A (zh) * 2013-02-13 2017-08-04 福优斯2013有限公司 干手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46572Y (zh) * 2000-09-04 2001-09-05 林利坤 Cpu特殊鳍片散热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08091A (zh) * 2011-08-05 2013-02-06 和光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多向出风烘手装置
CN107007186A (zh) * 2013-02-13 2017-08-04 福优斯2013有限公司 干手器
CN107007186B (zh) * 2013-02-13 2020-11-03 福优斯2013有限公司 干手器
CN105007789A (zh) * 2013-03-26 2015-10-28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手干燥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02706B (zh) 2010-06-09
ES1058710U (es) 2005-02-01
ES1058710Y (es) 2005-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579860C (en) Hand dryer
KR20090130258A (ko) 손 건조 장치
AU2005203363A1 (en) Hand dryer
CN101102706B (zh) 干手器
CN106012452A (zh) 被褥干燥机
US5953830A (en) Apparatus for drying clothing, jackets or the like
JP2006101987A (ja) 手乾燥装置
CN206875826U (zh) 一种沸腾干燥机
JP6347049B2 (ja) 手乾燥装置
CN206019221U (zh) 一种热风拉幅机的烘干装置
JP7383177B2 (ja) 手乾燥装置
KR101985817B1 (ko) 전후 에어플로를 가지는 바디 드라이어
WO2015182972A1 (ko) 습윤공기 분사장치
CN209991681U (zh) 水靴烘干装置
JP2001104212A (ja) 手乾燥装置
WO2024024057A1 (ja) ハンドドライヤー
CN209819703U (zh) 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JP5938575B2 (ja) 手乾燥装置
KR200404109Y1 (ko) 측면과 하부에서 통풍이 이루어지는 농산물 건조기
US20010037583A1 (en) Ball dryer
JP4280143B2 (ja) ミストサウナ装置
CN206895714U (zh) 高效热风炉
KR200256102Y1 (ko) 건조장치
CN103732113A (zh) 手烘干装置
KR101447575B1 (ko) 온풍공급효율 및 건조효율이 향상된 온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