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93295A - 主动元件阵列基板及其修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主动元件阵列基板及其修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93295A
CN101093295A CN 200610095645 CN200610095645A CN101093295A CN 101093295 A CN101093295 A CN 101093295A CN 200610095645 CN200610095645 CN 200610095645 CN 200610095645 A CN200610095645 A CN 200610095645A CN 101093295 A CN101093295 A CN 1010932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ad
array base
light shield
active component
base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1009564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80793C (zh
Inventor
刘文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filed Critical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Priority to CNB20061009564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80793C/zh
Publication of CN1010932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932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8079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80793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一种主动元件阵列基板包括一基板、多个主动元件、多条第一引线、多条第二引线与第一浮置遮光层。其中,基板具有一显示区以及一周边线路区,而主动元件阵列排列于基板上的显示区内。此外,第一引线与第二引线配置于基板上的周边线路区内。前述的第一浮置遮光层配置于两相邻的第一引线之间,并部分地覆盖住多条第一引线,其中第一浮置遮光层未连接于任何电压源。因此,本发明的主动元件阵列基板可防止第一引线间的间隙发生漏光的现象,还可以降低主动元件阵列基板的耗电量。

Description

主动元件阵列基板及其修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主动元件阵列基板及其修补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防止漏光与避免遭受静电放电破坏的主动元件阵列基板以及修补此主动元件阵列基板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今社会多媒体技术相当发达,其多半受惠于半导体元件或显示装置的进步。就显示装置而言,具有高画质、空间利用效率佳、低消耗功率、无辐射等优越特性的液晶显示器已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
液晶显示器的主要制程包括有薄膜晶体管阵列(thin film transistorarray,TFT Array)基板制程、彩色滤光片(Color Filter)制程、液晶显示单元(Liquid Crystal Cell)制程与液晶显示模块组装制程等。其中,液晶显示单元制程是指将下基板(薄膜电晶体阵列基板)及上基板(彩色滤光基板)加以组合,并形成一液晶层于两基板间。
请参考图1,其绘示为已知的液晶显示器的剖面示意图,为了方便说明,图1仅绘示说明所需的构件。已知液晶显示器至少包括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10、彩色滤光基板120、黑矩阵层122、框胶130、液晶层140、偏光板152、154以及外框160。其中,黑矩阵层122配置于彩色滤光基板120上,框胶130配置于彩色滤光基板120与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10之间,而液晶层140配置在彩色滤光基板120与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10与框胶130所形成的封闭空间中。
此外,偏光板152、154是个别配置在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10与彩色滤光基板120的未配置液晶层140的另一侧表面上,而外框160则配置在偏光板152上。值得留意的是,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10可分为显示区10与周边线路区20,其中周边线路区20内配置有多条引线112以作为显示器传输讯号之用。
承接上述,传统形成液晶层140的方式,先由框胶130于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10与彩色滤光基板120之间围出一封闭区域,之后再利用毛细管原理藉由外部的大气慢慢将液晶注入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10与彩色滤光基板120所围成的封闭区域内。由于此注入过程费时,为了适应未来大尺寸液晶面板的量产需求,近来更提出一种液晶滴下(One Drop Fill,ODF)的技术。所谓的液晶滴下技术是先在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10或彩色滤光基板120上形成框胶130,接着将液晶滴入框胶130所围的区域中,然后再将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10与彩色滤光基板120贴合,并藉由紫外光的照射使框胶130硬化以粘合上下两基板。
然而,为了使框胶130均匀受到紫外光照射,以避免因框胶130硬化不完全而污染部分的液晶140,所以通常会将彩色滤光基板120上的黑矩阵层122朝面板中心内缩一定距离,以使得黑矩阵层122与框胶130之间产生一可能漏光的区域170。此外,还因为周边线路区20中的引线112之间亦无遮光的设计,所以背光模块所发出的光线180便可能通过引线112间的间隙,而在外框160与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10的交界处发生直视漏光或斜视漏光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主动元件阵列基板,其具有防止位于周边线路区的引线间漏光的设计,以及防止静电放电破坏的功能。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主动元件阵列基板的修补方法,其适于在本发明的主动元件阵列基板遭受静电放电破坏时,对主动元件阵列基板进行修补。
本发明提出一种主动元件阵列基板,其包括一基板、多个主动元件、多条第一引线、多条第二引线与第一浮置遮光层。其中,基板具有一显示区以及位于显示区外围的一周边线路区,而主动元件阵列排列于基板上的显示区内,且各主动元件包括第一导体层以及第二导体层。此外,第一引线配置于基板上的周边线路区内,而第一引线与第一导体层彼此电性相连且为同一膜层。另外,第二引线配置于基板上的周边线路区内,而第二引线与第二导体层系彼此电性相连且为同一膜层。前述的第一浮置遮光层配置于两相邻的第一引线之间,并部分地覆盖住多条第一引线,其中第一浮置遮光层未连接于任何电压源,且第一浮置遮光层是与第二导体层为同一膜层。
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主动元件阵列基板,还包括多个第一接垫,其配置于基板上的周边线路区内,其中第一接垫分别连接于各第一引线,而第一浮置遮光层更配置于两相邻的第一接垫之间。
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主动元件阵列基板,例如还包括多条第一拟引线,且第一拟引线与第一导体层是同一膜层,而第一浮置遮光层是未与第一拟引线重叠。
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主动元件阵列基板,例如还包括第二浮置遮光层,配置于两相邻的第二引线之间,并部分地与第二引线重叠,其中第二浮置遮光层未连接于任何电压源,且第二浮置遮光层是与第一导体层为同一膜层。
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主动元件阵列基板,例如还包括多个第二接垫,其配置于基板上的周边线路区内。其中第二接垫是分别连接于第二引线,而第二浮置遮光层更配置于两相邻的第二接垫之间。
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主动元件阵列基板,例如还包括多条第二拟引线,且第二拟引线与第二导体层是同一膜层,而第二浮置遮光层是未与第二拟引线重叠。
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主动元件阵列基板,其中主动元件例如为薄膜晶体管。
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主动元件阵列基板,其中第一导体层例如为栅极层,而第二导体层例如为源极/漏极层。
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主动元件阵列基板,其中第一导体层例如为源极/漏极层,而第二导体层例如为栅极层。
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主动元件阵列基板,例如还包括一静电放电保护电路,其配置于基板上的显示区与第一浮置遮光层之间,且静电放电保护电路与第一浮置遮光层电性连接。
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主动元件阵列基板,其中静电放电保护电路例如包括多个保护环与一连接导线,其中保护环藉由连接导线电性连接,且第一浮置遮光层是藉由连接导线电性连接于保护环。
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主动元件阵列基板,其中各保护环是电性连接于对应的多条第一引线其中之一。
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主动元件阵列基板,例如还包括一静电放电保护电路与多个第一静电导引元件。其中,静电放电保护电路电性连接于第一接垫,而第一浮置遮光层是位于静电放电保护电路与显示区之间。此外,第一静电导引元件配置于静电放电保护电路与第一浮置遮光层之间,且各第一静电导引元件是与对应的第一接垫其中之一及第一浮置遮光层电性连接。
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主动元件阵列基板,其中各第一静电导引元件例如为一晶体管,且晶体管的栅极与漏极是电性连接于第一引线其中之一,而晶体管的源极是与第一浮置遮光层电性连接。
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主动元件阵列基板,例如还包括一静电散逸层,其覆盖于第一接垫的部分上,并位于第一静电导引元件与第一浮置遮光层之间,而与第一静电导引元件电性连接。
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主动元件阵列基板,例如还包括多个第二静电导引元件,其分别电性连接于对应的第一接垫其中之一以及静电散逸层与第一浮置遮光层之间。
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主动元件阵列基板,其中各第二静电导引元件例如为一晶体管,且晶体管的栅极是电性连接于对应的多条第一接垫其中之一,而晶体管的源极与漏极是分别与第一浮置遮光层与静电散逸层电性连接。
本发明提出一种主动元件阵列基板的修补方法,其适于修补本发明的主动元件阵列基板,上述修补主动元件阵列基板的修补方法包括当第一接垫与其所对应的静电散逸层间发生静电破坏时,将静电散逸层遭受静电破坏的部位与静电散逸层的其他部位电性隔离。
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主动元件阵列基板的修补方法,其中电性隔离的方法例如包括雷射切割。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主动元件阵列基板具有第一浮置遮光层配置于两相邻的第一引线之间,因此可避免于第一引线间的间隙处发生漏光的现象。此外,由于第一浮置遮光层是恒处于浮接(floating)状态,也就是不与任何电压源电性连接,因此本发明的主动元件阵列基板还可以降低消耗电流,并且避免产生过电流的现象。
此外,本发明的浮置遮光层还可搭配防止静电放电破坏的元件以及本发明的修补方法,进而达到保护液晶显示器免受静电放电破坏的目的。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绘示了已知的液晶显示器的剖面示意图。
图2绘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主动元件阵列基板示意图。
图3绘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主动元件阵列基板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4绘示了本发明的第二浮置遮光层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5绘示了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第一接垫处的上视示意图。
图6绘示了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第二接垫处的上视示意图。
图7绘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主动元件阵列基板示意图。
图8绘示了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主动元件阵列基板示意图。
图9绘示了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主动元件阵列基板的示意图。
图10绘示了图9中的第一引线与其所对应的静电散逸层间发生静电破坏的示意图。
图11绘示了本发明的静电散逸层遭受静电破坏的部位与静电散逸层的其他部位电性隔离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A:显示区
20、B:周边线路区
110: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
120:彩色滤光基板
122:黑矩阵层
130:框胶
140:液晶层
152、154:偏光板
160:外框
200:主动元件阵列基板
210:基板
220:主动元件
220a:第一导体层
220b:第二导体层
230:第一引线
230a:第一接垫
230b:第一拟引线
240:第二引线
240a:第二接垫
240b:第二拟引线
250:第一浮置遮光层
252:第二浮置遮光层
260、270:静电放电保护电路
262:保护环
264:连接导线
280:第一静电导引元件
280d、284d:漏极
280g、284g:栅极
280s、284s:源极
282:静电散逸层
284:第二静电导引元件
D:第一引线与其所对应之静电散逸层间发生静电破坏处
L1-L2、L3-L4:虚线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图2绘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主动元件阵列基板示意图,图3绘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主动元件阵列基板局部剖面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2与图3,本发明的主动元件阵列基板200包括一基板210、多个主动元件220、多条第一引线230、多条第二引线240与第一浮置遮光层250。其中,基板210具有一显示区A以及位于显示区A外围的一周边线路区B,而主动元件220是以阵列的方式排列于基板210上的显示区A内。在此,主动元件220例如为薄膜晶体管。此外,各主动元件220包括第一导体层220a(如图3所示)以及第二导体层220b。为了方便说明,本实施例是将第一导体层220a视为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层,而第二导体层220b则视为薄膜晶体管的源极/漏极层。当然,本发明并不刻意局限,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导体层220a也可以是源极/漏极层,此时第二导体层220b则为栅极层。
此外,第一引线230配置于基板210上的周边线路区B内,且其第一引线230的一端更对应连接用以与外界电路接合的多个第一接垫230a,第一引线230的另一端则是与第一导体层220a电性相连且为同一膜层。具体来说,本实施例的第一引线230例如是与显示区A内的扫描线(scan line)电性连接,用以传输讯号至显示区A内。另外,第二引线240配置于基板210上的周边线路区B内,且第二引线240一端还对应连接用以与外界电路接合的多个第二接垫240a。此外,第二引线240的另一端则是与第二导体层220b彼此电性相连且为同一膜层。此处的第二引线240例如是与显示区A内的资料线(data line)电性连接,用以传输讯号至显示区A内。
前述的第一浮置遮光层250配置于两相邻的第一引线230之间,并部分地覆盖住第一引线230。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浮置遮光层250未连接于任何电压源,且第一浮置遮光层250是与第二导体层220b为同一膜层。换言之,在制造主动元件阵列基板200时,第二导体层220b、第二引线240与第一浮置遮光层250可一并形成。如此一来,第一浮置遮光层250即可遮蔽第一引线230间的间隙,以防止在第一引线230间之间隙发生漏光的现象。此外,由于第一浮置遮光层250未连接于任何电压源,因此,本发明并不会消耗额外的电源,且不会使主动元件阵列基板200上的电流产生相互干扰的问题,以维持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品质。
请再参考图2,一般来说在液晶显示器的制程中,通常会在形成第一引线230的同时形成多条第一拟引线230b与第二拟引线240b,而这些第一拟引线230b与第二拟引线240b实际上并未与显示区A内的扫瞄线及资料线电性连接。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浮接(floating)的第一拟引线230b/第二拟引线240b与其他导体层之间易产生静电放电破坏,因此本实施例的第一浮置遮光层250是不与第一拟引线230b重叠,以避免在第一拟引线230b与第一浮置遮光层250重叠处产生静电放电破坏的现象。
图4绘示为本发明的第二浮置遮光层的局部剖面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2与图4,除了以第一浮置遮光层250遮蔽第一引线230间的间隙以外,本发明也可配置第二浮置遮光层252于两相邻的第二引线240间的间隙,其中第二浮置遮光层252是部分地与第二引线240重叠,而第二浮置遮光层252未连接于任何电压源,且第二浮置遮光层252是与第一导体层220a为同一膜层(如图4所示)。换言之,在制造主动元件阵列基板200时,第一导体层220a、第一引线230与第二浮置遮光层252可一并形成。当然,第二浮置遮光层252亦不与第二拟引线240b重叠,以避免在第二拟引线240b与第二浮置遮光层252重叠处产生静电放电破坏的现象。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浮置遮光层250与第二遮光层252更可分别延伸至第一接垫230a与第二接垫240a处,以避免可能发生的斜视漏光的问题。请参考图5与6,其分别绘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第一接垫处与第二接垫处的上视示意图。如图5所示,第一浮置遮光层250除覆盖相邻第一引线230的部分间隙之外,还延伸覆盖相邻第一接垫230a的部分间隙。此外,如图6所示,第二遮光层252除覆盖相邻第二引线240的部分间隙之外,更延伸覆盖相邻第二接垫240a的部分间隙。
第二实施例
请参照图7,其绘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主动元件阵列基板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的主动元件阵列基板200还包括一静电放电保护电路260,其配置于显示区A与第一浮置遮光层250之间,且静电放电保护电路260与第一浮置遮光层250电性连接。如此一来,第一浮置遮光层250上的静电即可藉由静电放电保护电路260散逸至别处,以避免在第一浮置遮光层250与第一引线230之间产生静电放电破坏。
承上述,静电放电保护电路260可以是目前液晶显示器中用以消除显示区内的静电的内部防护环(inner guard ring)。更详细地说,静电放电保护电路260例如包括多个保护环262(图7仅绘示出一个以便说明)与一连接导线264,此连接导线264可以与第一浮置遮光层250为同一膜层,而保护环262藉由连接导线264相互电性连接,且第一浮置遮光层250藉由连接导线264电性连接于保护环262。而且,每一保护环262电性连接于对应的一条第一引线230。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保护环262例如是由晶体管所构成,当电压讯号输入至第一引线230之后,随之这些保护环262将被开启。此时,若在第一浮置遮光层250上有静电荷产生,此静电荷即可从第一浮置遮光层250依序经由连接导线264及保护环262而散逸。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静电放电保护电路260也可以是额外设计的电路,本发明并未限定其为目前常见的内部防护环。
同样地,第二浮置遮光层252也可以与一静电放电保护电路(未绘示)电性连接,以提供一散逸路径给第二浮置遮光层252上的静电荷,进而避免在第二浮置遮光层252与第二引线240之间产生静电放电破坏的现象,而此静电放电保护电路例如是与上述的静电放电保护电路相似,此处不再赘述。
第三实施例
图8绘示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主动元件阵列基板示意图。请参考图8,本实施例中的静电放电保护电路270电性连接于第一接垫230a,且第一浮置遮光层250是位于静电放电保护电路270与显示区A之间。特别的是,本实施例的主动元件阵列基板200还包括多个第一静电导引元件280,配置于静电放电保护电路270与第一浮置遮光层250之间,且各第一静电导引元件280是与对应的第一接垫230a及第一浮置遮光层250电性连接。
更详细地说,本实施例的第一静电导引元件280例如为一晶体管,且各晶体管的栅极280g与漏极280d是电性连接于对应的第一接垫230a,而晶体管的源极280s是与第一浮置遮光层250电性连接。当静电放电发生时,虽然有部分的静电荷可藉由静电放电保护电路270所提供的路径而散逸,但仍会有部分的静电荷朝向显示区A移动,此时静电荷在瞬间所产生的电压便会开启第一静电导引元件280的栅极280g,以使静电荷依序由晶体管的漏极280d与源极280s导引至第一浮置遮光层250上。如此一来,第一接垫230a与第一浮置遮光层250将具有相同的电位,进而使第一接垫230a与第一浮置遮光层250之间免于遭受静电放电破坏。此外,在上述开启栅极280g的过程会消耗静电荷,因此其亦可达到保护主动元件阵列基板200的目的。
图9绘示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主动元件阵列基板的示意图。请参考图9,为了加强主动元件阵列基板200散逸静电的功效,本实施例还例如在主动元件阵列基板200中配置一静电散逸层282与多个第二静电导引元件284,其中静电散逸层282覆盖于第一接垫230a的一部分上,并位于第一静电导引元件280与第一浮置遮光层250之间,而与第一静电导引元件280电性连接。
此外,第二静电导引元件284分别电性连接于对应的第一接垫230a以及静电散逸层282与第一浮置遮光层250之间。其中,各第二静电导引元件284例如为一晶体管,且晶体管的栅极284g是电性连接于对应的第一接垫230a,而晶体管的源极284s与漏极284d是分别与第一浮置遮光层250与静电散逸层282电性连接。如此一来,静电荷还可进一步被引入静电散逸层282中,进而藉由第二静电导引元件284散逸至第一浮置遮光层250上。如此一来,不仅可以使静电荷的能量大幅衰减,而第一接垫230a与第一浮置遮光层250也会具有相同的电位,更可确保第一接垫230a与第一浮置遮光层250免于遭受静电放电破坏。
当然,在本实施例的主动元件阵列基板200中,也可以在第二浮置遮光层252附近配置有如同上述的静电放电保护电路、第一静电导引元件、静电散逸层或第二静电导引元件等,以提供散逸路径给在第二浮置遮光层252或第二引线240上的静电荷。
第四实施例
图10绘示了图9中的第一引线与其所对应的静电散逸层间发生静电破坏的示意图。图11绘示本发明的静电散逸层遭受静电破坏的部位与静电散逸层的其他部位电性隔离的示意图。请参考图10,当第一接垫230a与其所对应的静电散逸层282间(例如是D处)发生静电破坏时,本发明的主动元件阵列基板200的修补方法例如是将静电散逸层282遭受静电破坏的部位(例如是D处)与静电散逸层282的其他部位电性隔离,如图11所示。具体来说,电性隔离的方法例如是沿着虚线L1-L2以及L3-L4进行雷射切割。如此一来,若D处的静电散逸层282因静电放电破坏而短路于第一接垫230a,亦不会对其他部分的线路造成影响。换言之,此修补方法可避免因主动元件阵列基板200遭受静电放电破坏而影响显示器的显示品质。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主动元件阵列基板及其修补方法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一、因本发明的主动元件阵列基板配置有浮置遮光层,此浮置遮光层可以遮蔽第一引线间之的隙,进而防止漏光的现象发生,以维持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品质。而且,本发明的浮置遮光层不外接任何电压源,所以不但可以降低液晶显示器的耗电量,更可以避免液晶显示器发生过电流的现象。
二、本发明的主动元件阵列基板还具有至少一种静电放电保护的设计,如静电放电保护电路、第一静电导引元件、第二静电导引元件与静电散逸层等等,因此本发明的主动元件阵列基板可免于遭受静电放电的破坏。
三、在本发明具有静电散逸层的主动元件阵列基板中,即使静电散逸层遭受到静电破坏,本发明亦可对其进行修补,以使遭受静电破坏的部位与静电散逸层的其他部位电性隔离,进而维持主动元件阵列基板正常的功用。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9)

1.一种主动元件阵列基板,包括:
一基板,具有一显示区以及位于该显示区外围的一周边线路区;
多个主动元件,阵列排列于该基板上的该显示区内,且各该主动元件包括第一导体层以及第二导体层;
多条第一引线,配置于该基板上的该周边线路区内,而这些第一引线与该第一导体层彼此电性相连且为同一膜层;
多条第二引线,配置于该基板上的该周边线路区内,而这些第二引线与该第二导体层彼此电性相连且为同一膜层;以及
第一浮置遮光层,配置于两相邻的这些第一引线之间,并部分地覆盖这些第一引线,其中该第一浮置遮光层未连接于任何电压源,且该第一浮置遮光层与该第二导体层为同一膜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元件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第一接垫,配置于该基板上的该周边线路区内,其中这些第一接垫分别连接这些第一引线,而该第一浮置遮光层更配置于两相邻的这些第一接垫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元件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条第一拟引线,且这些第一拟引线与该第一导体层是同一膜层,而该第一浮置遮光层未与这些第一拟引线重叠。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元件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浮置遮光层,配置于两相邻的这些第二引线之间,并部分地与这些第二引线重叠,其中该第二浮置遮光层未连接于任何电压源,且该第二浮置遮光层是与该第一导体层为同一膜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主动元件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数第二接垫,配置于该基板上的该周边线路区内,其中这些第二接垫分别连接于这些第二引线,而该第二浮置遮光层更配置于两相邻的这些第二接垫之间。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主动元件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条第二拟引线,且这些第二拟引线与该第二导体层是同一膜层,而该第二浮置遮光层是未与这些第二拟引线重叠。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元件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这些主动元件为薄膜晶体管。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主动元件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体层为栅极层,而该第二导体层为源极/漏极层。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主动元件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体层为源极/漏极层,而该第二导体层为栅极层。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元件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静电放电保护电路,配置于该基板上的该显示区与该第一浮置遮光层之间,且该静电放电保护电路与该第一浮置遮光层电性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主动元件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该静电放电保护电路包括多个保护环与一连接导线,其中这些保护环藉由该连接导线电性连接,且该第一浮置遮光层是藉由该连接导线电性连接于这些保护环。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主动元件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各该保护环电性连接于对应的这些第一引线其中之一。
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动元件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静电放电保护电路,电性连接于这些第一接垫,其中该第一浮置遮光层是位于该静电放电保护电路与该显示区之间;以及
多个第一静电导引元件,配置于该静电放电保护电路与该第一浮置遮光层之间,且各该第一静电导引元件是与对应的这些第一接垫其中之一及该第一浮置遮光层电性连接。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主动元件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静电导引元件为一晶体管,且该晶体管之栅极与漏极是电性连接于这些第一引线其中之一,而该晶体管的源极是与该第一浮置遮光层电性连接。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主动元件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静电散逸层,覆盖于这些第一接垫之部分上,并位于这些第一静电导引元件与该第一浮置遮光层之间,而与这些第一静电导引元件电性连接。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主动元件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第二静电导引元件,分别电性连接于对应的这些第一接垫其中之一以及该静电散逸层与该第一浮置遮光层之间。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主动元件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二静电导引元件为一晶体管,且该晶体管的栅极是电性连接于对应的这些第一接垫其中之一,而该晶体管的源极与漏极是分别与该第一浮置遮光层与该静电散逸层电性连接。
18.一种主动元件阵列基板的修补方法,适于修补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主动元件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该主动元件阵列基板的修补方法包括:
当这些第一接垫与其所对应的该静电散逸层间发生静电破坏时,将该静电散逸层遭受静电破坏的部位与该静电散逸层的其他部位电性隔离。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主动元件阵列基板的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电性隔离的方法包括雷射切割。
CNB2006100956453A 2006-06-22 2006-06-22 主动元件阵列基板及其修补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80793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0956453A CN100480793C (zh) 2006-06-22 2006-06-22 主动元件阵列基板及其修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0956453A CN100480793C (zh) 2006-06-22 2006-06-22 主动元件阵列基板及其修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93295A true CN101093295A (zh) 2007-12-26
CN100480793C CN100480793C (zh) 2009-04-22

Family

ID=389916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95645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80793C (zh) 2006-06-22 2006-06-22 主动元件阵列基板及其修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80793C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24925A (zh) * 2013-08-14 2013-12-04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04297985A (zh) * 2014-09-28 2015-01-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
CN106339660A (zh) * 2015-07-16 2017-01-18 上海箩箕技术有限公司 光学指纹传感器
CN112530921A (zh) * 2020-04-28 2021-03-19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3097261A (zh) * 2021-03-24 2021-07-09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24925A (zh) * 2013-08-14 2013-12-04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03424925B (zh) * 2013-08-14 2015-11-25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04297985A (zh) * 2014-09-28 2015-01-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
US9880434B2 (en) 2014-09-28 2018-01-30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repairing display panel
CN106339660A (zh) * 2015-07-16 2017-01-18 上海箩箕技术有限公司 光学指纹传感器
CN106339660B (zh) * 2015-07-16 2024-04-09 上海箩箕技术有限公司 光学指纹传感器
CN112530921A (zh) * 2020-04-28 2021-03-19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2530921B (zh) * 2020-04-28 2023-05-02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3097261A (zh) * 2021-03-24 2021-07-09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480793C (zh) 2009-04-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71667B2 (en) Display substrat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101086828B (zh) 柔性电路板及具有其的显示单元和显示装置
JP5208259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6747722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6906771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0480793C (zh) 主动元件阵列基板及其修补方法
CN100386675C (zh) 液晶显示器
US8189153B2 (en) Pixel structure and display panel having the same
KR20060043040A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2193253A (zh) 液晶显示面板
CN102243405A (zh)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US8310610B2 (en) Display panel having electrostatic discharger
CN1782793A (zh) 垂直取向型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件
CN110888275A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7561802A (zh) 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0444405C (zh) 双栅级薄膜电晶体与像素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KR20090042093A (ko)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리페어 방법
US20220320234A1 (en) Display substr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CN100541807C (zh) 主动元件阵列基板
TWI354853B (en) Active devices array substrate and repairing metho
CN102176093A (zh) 一种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
US11974451B2 (en) Display substrat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TW201010031A (en) Thin film transistor array substr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KR100318538B1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JP2004110067A (ja) 液晶装置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422

Termination date: 202006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