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91024A - 宽度增加的挡墙块体 - Google Patents

宽度增加的挡墙块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91024A
CN101091024A CN 200580041932 CN200580041932A CN101091024A CN 101091024 A CN101091024 A CN 101091024A CN 200580041932 CN200580041932 CN 200580041932 CN 200580041932 A CN200580041932 A CN 200580041932A CN 101091024 A CN101091024 A CN 1010910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barricade
block according
barricade block
le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8004193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布赖恩·A·普瑞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rtarless Technologies LLC
Original Assignee
Mortarless Technologies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rtarless Technologies LLC filed Critical Mortarless Technologies LLC
Publication of CN1010910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910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一种挡墙块体,具有前面、后面、侧面、顶面和底面。每个侧面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所述部分被构造和设置用于允许多个块体布置成凸状墙结构。挡墙块体包括突出部分,所述突出部分被构造成邻近地接合墙结构中的垂直邻近块体的一部分。作为优选,块体的宽度/深度比的范围在大约1.87-2.67。挡墙块体可以与地锚结合,用于多层墙中。

Description

宽度增加的挡墙块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挡墙。本发明尤其涉及用于构成无灰泥挡墙的人造块体。
背景技术
挡墙既可以是功能性的也可以是装饰性的,其应用范围从小园艺应用至大规模建筑工程。主要通过提供在其后面堆积回填料的垂直挡板,而将这种墙典型地应用、以方便水平表面区域的形成。这种墙也可被用来减少堤坝的腐蚀和坍塌。挡墙可由具有多种形状的多种材料建成。一些挡墙是由木质材料建成,而其他挡墙是由石块,如散石中的石灰石建成。其他挡墙仍可由人造的混凝土块体建成。存在于混凝土挡墙块体的缺点是:由于它们的饰面区域(faing-area)/块体重量比例而限制了生产、运输和安装。
发明内容
可与地锚一起使用的挡墙块体被披露。通常,挡墙块体包括前面、后面、侧面、顶面和底面。更明确地说,每个侧面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第二部分形成肩部,垂直地邻近块体的突出部分可邻接所述肩部,并且第四部分被构造以允许多个块体被布置成凸状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底面设有前和后突出部分,前突出部分包括接触边,所述接触边被构造和设置成:当它在块体被放置在块体下层之上时,相对于块体下层的位置定位块体。后突出部分具有两个功能,其中一个功能是在块体被放置在设成凸状层的块体的下层上时,确定块体的位置,另一个功能是便于块体堆叠在用于运输的托台上。
上述块体可设有芯孔,所述芯孔在顶面和后面之间延伸穿过块体。芯孔减少了形成块体所需的材料用量,并大大减少了其重量,导致块体更容
易制造和使用。
上述块体可设有多个芯孔,所述芯孔在顶面和后面之间延伸穿过块体。芯孔相互通过腹板或中心支架相互分开,所述腹板或中心支架用于加强块体。再则,芯孔减少了形成块体所需的材料用量,并减少了其重量。
作为选择,上述块体可在顶面和底面之间没有形成任何芯孔。此块体具有比前述带心块体更大的强度和重量,并尤其适合在下层中以及回填料施加的压力大于正常预期的地方使用。
通常,上述块体具有基本上相同的高度,前面宽度和深度,优选范围分别在大约4至9英寸(10至23cm)、20至24英寸(50至60cm),和8至12英寸(20至30cm),更优选分别在大约8英寸(20cm)、24英寸(60cm),和9英寸(23cm)。第二部分形成的肩部的尺寸和位置可以变化,这可改变侧面的第三部分之间的距离,以及第三部分的长度大约为1至3英寸(2.54至8cm)。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块体的底面设有单一突出部分,所述单一突出部分被构造和设置成:在多个块体被设置用来形成多层墙结构时邻接垂直邻近块体的肩部。
可以理解,上述挡墙块体可与地锚栅格,如地栅格或钢梯一起使用。前述实施例还可被设置成多种结构,如直线的和蜿蜒的墙,或者围栏。
在可选择的实施例中,本发明的挡墙块体包括大致成平面的底面和设有向上延伸的突出部分的顶面,所述突出部分被构造和设置成:在垂直邻近块体被设置在突出部分之上并向前滑动时,接合至垂直邻近块体的前面。
此实施例可设有多个芯孔,所述芯孔在顶面和后面之间延伸穿过块体。芯孔通过腹板或支撑部分相互分开,所述腹板或支撑部分用于加强块体。
上述可选择的实施例挡墙块体可与地锚(如金属栅格或格架),以及塑料栅格或格架(如地栅格)一起使用。然后,虽然可以仅确定邻近块体层之间的地锚的一部分的位置,并依靠块体的重量和摩擦力来保持块体相对地锚的定位,但是优选使用一个或更多夹子可操作地将块体连接至地锚。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挡墙块体包括向下悬垂的突出部分,所述突出部分被构造和设置成:在块体被设置在其下方块体的顶面上并向前滑动时,上部块体的突出部分接合其下方块体的向后面对表面,上部块体被防止进一步向前运动。
与前述实施例一样,此实施例可设有多个芯孔,所述芯孔在顶面和底面之间延伸穿过块体,芯孔相互通过腹板或支撑部分相互分开,所述腹板或支撑部分用于加强块体。
上述可替换实施例的挡墙块体可与地锚(如金属栅格或格架),以及塑料栅格或格架(如地栅格)一起使用。然后,虽然可以仅确定邻近块体层之间的地锚的一部分的位置,并依靠块体的重量和摩擦力来保持块体相对地锚的定位,但是优选使用一个或更多夹子起作用地连接块体至地锚。
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前面可设有装饰的和/或艺术的饰面。例如,前面可以是平面的、成角度的或者曲线的,并且具有广泛范围的饰面。另外,单个块体的前面可设有alpha数字字符,或者设有采用bas或alto式浮雕形式的模拟装饰字符或对象。
本发明的附加优点和特征将在下述描述中与附图一起更完全地显示出来,其中类似的符号在几幅图中指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块体的优选实施例的透视图,向下看显示了顶面和前面的细节;
图2是图1中块体的侧视图;
图3是图1中块体的顶视图;
图4是图1中块体的底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块体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向下看显示了顶面和前面的细节;
图6是图5中块体的底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块体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向下看显示了顶面和前面的细节;
图8是图7中块体的底视图;
图9是图1中多个块体形成的直线墙段的底视图,黑色显示的块体的下层,剖视显示了块体的上层;
图10是图1中多个块体形成的墙的侧视图;
图11是图1中多个块体形成的凹状墙段的底视图,黑色显示的块体的下层,剖视显示了块体的上层;
图12是图1中多个块体形成的凸状墙段的底视图,黑色显示的块体的下层,剖视显示了块体的上层;
图13是本发明的块体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向下看显示了顶面和前面的细节;
图14是图13中块体的侧视图;
图15是图13中块体的顶视图;
图16是图13中块体的底视图;
图17是图13中多个块体形成的直线墙段的底视图,黑色显示的块体的下层,剖视显示了块体的上层;
图18是图13中多个块体形成的墙的侧视图;
图19是图13中多个块体形成的凹状墙段的底视图,黑色显示的块体的下层,剖视显示了块体的上层;
图20是图13中多个块体形成的凸状墙段的底视图,黑色显示的块体的下层,剖视显示了块体的上层;
图21是设有向上延伸的突出部分的块体和用于连接块体至地锚的一对夹子的可选择的实施例;
图22是图21中块体的侧视图;
图23是图21和图22中夹子的透视图;
图24是图21中块体的顶视图;
图25是图21中块体的底视图;
图26是与夹子和地锚组合的图21的块体的顶视图;
图27是由图21的多个块体、至少一个夹子和地锚形成的墙的侧视图;
图28是显示设有朝向块体背面的向下悬垂的突出部分的块体的可选择的实施例;
图29是图28中块体的侧视图;
图30是与图21中显示的多个块体一起使用的附加条的透视图;
图31是图28中块体的底视图;
图32是图28中块体的透视图;
图33是与附加条和地锚组合的两个邻近块体的底视图;
图34是由图28中多个块体、至少一个附加条和地锚形成的墙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块体10的实施例被显示在图1-4中。块体10包括前面12、侧面14和16、后面18、顶面20和底面22。尽管前面12,如图所示,示出为具有斜面边缘24的平直表面,但是可以理解:其它表面结构和装饰可被使用。
通常,每个侧面14和16包括相互成角度的多个部分。更明确地说,侧面14包括第一部分30、第二部分32、第三部分34和第四部分36,侧面16包括第一部分31、第二部分33、第三部分35和第四部分37。由于侧面14和16的部分相互为镜像,所以仅侧面14需要被详细讨论。可以看出,第一部分30从前面12开始朝块体后部延伸,并在与第二部分32相交处结束。第二部分32朝块体中心延伸,并在与第三部分34相交处结束。继续,第三部分34朝块体后部延伸,并在与第四部分36相交处结束,第四部分36朝块体后部延伸,并在与其后面18相交处结束。应该指出的是,每侧的第一部分被形成为:当多个块体被设置成凸状层(convexcourse)、使得邻近块体的第一部分是面对面关系时,由此被形成的垂直接合处的尺寸被最小化。应该指出的是,每侧的第二部分形成大致沿横向延伸的肩部,所述肩部被构造为:邻接地容纳垂直邻近块体的突出部分。应该指出的是,每侧的第二部分被向外设置、超过后面的横向宽度。应该指出的是,每侧的第四部分被构造成:当多个块体被设置成凸状层时,邻近块体的第四部分允许邻近块体的第一部分以紧密装配的关系被彼此相邻地设置。
底面22包括前突出部分40和后突出部分60。更明确地说,前突出部分40包括接触边42、侧边44和46、后边48和底部50。接触边42被构造和设置成:当一块体被设在块体下层上并向前滑动时,接触边42紧靠其下方块体的至少一个肩部。这确定了块体相对于其下方块体层的位置,并能够防止由于回填料施加的压力而产生的向前运动。应该指出的是,侧边44和46被构造成:在多个块体被设置凸状层时,它们与块体的第三部分不干扰。
底面22的后突出部分60具有接触边62、侧边64和66、后边68和底部70。当多个块体被设置成凸状层时,接触边62可进一步用来确定块体相对其下方块体层的位置,并能够防止由于正在与其下方块体的后表面进入邻接关系的回填料所施加的压力而产生的向前运动。与前突出部分一样,后突出部分的接触边62被构造和设置成:当块体被设置在块体的被形成为凸状的下层上并向前滑动时,接触边62可以紧靠其下方块体的至少一个后表面。后突出部分的另一个功能是便于堆叠在用于运输的托台上。
块体10包括从顶面20朝底面22延伸的通孔80。可以理解,通孔80提供多种功能。它减少形成块体所需的材料用量,并且它减少块体10的整体重量,这使得它更容易举起和使用。
本发明的块体110的另一个实施例被显示在图5和图6中。与前述实施例一样,块体110包括前面112、侧面114和116、后面118、顶面120和底面122。尽管前面112,如图所示,示出为风化的或粗糙的表面,但是可以理解:其它表面结构和装饰也可被使用。
块体110的每个侧面114和116包括相互成角度的多个部分。如图所示,侧面114包括第一部分130、第二部分132、第三部分134和第四部分136,而侧面116包括第一部分131、第二部分133、第三部分135和第四部分137。由于侧面114和116的部分相互为镜像,所以仅侧面114需要被详细讨论。更明确地说,第一部分130从前面112开始朝块体后部延伸,并在与第二部分132相交处结束,第二部分132朝块体中心延伸,并在与第三部分134相交处结束,第三部分134朝块体后部延伸,并在与第四部分136相交处结束,第四部分136朝块体后部延伸,并在与其后面118相交处结束。
与前述实施例一样,每侧的第一部分被构造成:当多个块体被设置成凸状层、以便邻近块体的第一部分是面对关系时,由此被形成的垂直接合处的尺寸被最小化。类似地,每侧的第二部分形成肩部,所述肩部被构造成邻接地容纳垂直邻近块体的突出部分。另外,每侧的第四部分被构造成:当多个块体被设置成凸状层时,邻近块体的第四部分允许邻近块体的第一部分以紧密装配关系被相互邻接地设置。
块体110的底面122包括前突出部分140和后突出部分160。更明确地说,前突出部分140包括接触边142、侧边144和146、后边148和底部150。接触边142被构造和设置成:当块体被设在块体下层上并向前滑动时,接触边142紧靠其下方块体的至少一个肩部。这确定了块体相对其下方的最接近块体层的位置,并能够防止由于回填料施加的压力所产生的向前运动。侧边144和146被构造成:在多个块体被设置成凸状层时,它们与块体的第三部分不干扰。
底面122的后突出部分160具有接触边162、侧边164和166、后边168和底部170。当多个块体被设置成凸状层时,接触边162可进一步用来确定块体相对其下方块体层的位置,并防止由于正在与其下方块体后表面进入邻接关系的回填料所施加的压力产生的向前运动。与前突出部分一样,后突出部分160的接触边162被构造和设置成:当一块体被设置在块体的被形成凸状的下层上并向前滑动时,接触边162可以紧靠其下方块体的至少一个后面。后突出部分的另一个功能是便于堆叠在用于运输的托台上。
块体110与前述实施例不同,不同之处在于:不是具有单一的通孔,此实施例具有两个通孔180、182,所述通孔从顶面120朝底面122延伸。通孔180、182通过腹板184相互分开,所述腹板用来加强块体。可以理解,通孔180和182提供多种功能。它减少形成块体所需的材料用量,并且它减少块体110的整体重量,这使得它更容易举起和使用。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被显示在图7-8中。与前述实施例一样,块体210包括前面212、侧面214和216、后面218、顶面220和底面222。尽管前面212,如图所示,示出为平直的,但是可以理解,其它表面结构和装饰可被使用。例如,前面可以设有多个小平面(facet)226(虚线显示)。
每个侧面214和216包括相互成角度的多个部分。如图所示,侧面214包括第一部分230、第二部分232、第三部分234和第四部分236,而侧面216包括第一部分231、第二部分233、第三部分235和第四部分237。由于侧面214和216的部分相互成镜像,所以仅侧面214需要被详细讨论。更明确地说,第一部分230从前面212开始朝块体后部延伸,并在与第二部分232相交处结束,第二部分232朝块体中心延伸,并在与第三部分234相交处结束,第三部分234朝块体后部延伸,并在与第四部分236相交处结束,第四部分236朝块体后部延伸,并在与其后面218相交处结束。
与前述实施例一样,每侧的第一部分被构造成:当多个块体被设置成凸状层,使得邻近块体的第一部分是面对关系时,由此被形成的垂直接合处的尺寸被最小化。类似地,每侧的第二部分形成肩部,所述肩部被构造成邻接地容纳垂直邻近块体的突出部分。另外,每侧的第四部分被构造成:当多个块体被设置成凸状层时,邻近块体的第四部分允许邻近块体的第一部分以紧密装配关系被相互邻接地设置。
块体210的底面222包括前突出部分240和后突出部分260。更明确地说,前突出部分240包括接触边242、侧边244和246、后边248和底部250。接触边242被构造和设置成:当块体被设在块体下层上并向前滑动时,接触边242紧靠其下方块体的至少一个肩部。这确定了块体相对其下方的最邻近块体下层的位置,并能够防止由于回填料施加的压力而产生的向前运动。侧边244和246被构造成:在多个块体被设置凸状层时,它们与块体的第三部分不干扰。
底面222的后突出部分260具有接触边262、侧边264和266、后边268和底部270。当多个块体被设置成凸状层时,接触边262可进一步用来确定块体相对其下方块体层的位置,并防止由于正在与其下方块体后表面进入邻接关系的回填料施加的压力所产生的向前运动。与前突出部分一样,后突出部分260的接触边262被构造和设置成:当块体被设置在块体的被形成凸状的下层上并向前滑动时,接触边262可以紧靠其下方块体的至少一个后面。后突出部分的另一个功能是便于堆叠在用于运输的托台上。
块体210与前述实施例不同,不同之处在于:不是具有单一或多个的通孔,此实施例具有基本上实心的和连续的顶面220。可以理解,本实施例相对坚固,并可被用在通过回填料施加的力可能相对较高的情况。
使用上述块体可被建造的墙结构的类型的实施例被描述在图9-12中。图9中的墙结构190包括两层块体,两层块体线性设置,最底部块体层用黑色图示,第二层,即最上层用剖视图示。图10的墙结构192在侧视图中包括多个层,它还显示了与其使用的地锚或栅格194。可以理解,与上述块体一起使用的地锚的某种类型是由使用者决定的。例如,使用者可使用金属格架地锚(metallic lattice earth anchor),或者柔性的塑料地锚。图11和12中的墙结构196、198分别图示了大致凹状或大致凸状的布置。可以理解,前述墙结构可以由上述任一实施例或者它们的组合建造。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被显示在图13-16中。结合本实施例,块体310的形状比前述实施例更宽更浅薄。这使得块体以更有效方式用已有的模制设备形成。然后,因为块体具有比传统块体更大的前表面,所以它采用更少的块体形成墙结构。可以理解,这具有加快建造的效果。优选块体宽度范围大约在18至38英寸(46至96cm),高度范围大约在4至12英寸(10至30cm),深度范围大约在4至24英寸(10至60cm)。更优选,块体宽度范围大约在20至24英寸(50至60cm),高度范围大约在4至9英寸(10至23cm),深度范围大约在9至12英寸(23至30cm)。替换地表述,块体可具有的体积范围大约在288至1800立方英寸(4680至28800cc)或者重量范围在大约18至150磅(8至68kg)。作为优选,尽管宽度和深度尺寸(在三维坐标系中沿x和z方向)被设计为:能够被完全分成已有模具托台(mold pallet)的尺寸。因此,例如,可以想象,两个块体可在搁在托台上的模具箱中被铸造,其中所述托台具有大约24英寸(60cm)的宽度和大约18英寸(46cm)的深度。
与前述实施例一样,块体310包括前面312、侧面314和316、后面318、顶面320和底面322。尽管前面312,如图所示,示出为平直的,但是可以理解,其它表面结构和装饰可被使用。
每个侧面314和316包括相互成角度的多个部分。如图所示,侧面314包括第一部分330、第二部分332、第三部分334和第四部分336,而侧面316包括第一部分331、第二部分333、第三部分335和第四部分337。由于侧面314和316的部分相互成镜像,所以仅侧面314需要被详细讨论。更明确地说,第一部分330从前面312开始朝块体后部延伸,并在与第二部分332相交处结束,第二部分332朝块体中心延伸,并在与第三部分334相交处结束,第三部分334朝块体后部延伸,并在与第四部分336相交处结束,第四部分336朝块体后部延伸,并在与其后面318相交处结束。
与前述实施例一样,每侧的第一部分被构造成:当多个块体被设置成凸状层、使得邻近块体的第一部分是面对关系时,由此被形成的垂直接合处的尺寸被最小化。类似地,每个第二部分形成肩部,所述肩部被构成为邻接地容纳垂直邻近块体的突出部分。应该指出的是,每个第二部分向后延伸超出块体后面的横向范围。另外,每个第四部分被构造成:当多个块体被设置成凸状层时,邻近块体的第四部分允许邻近块体的第一部分以紧密装配关系被相互邻接地设置。
底面322包括向下悬垂的突出部分340,所述突出部分包括接触边342、侧边344和346、后边348和底部350。接触边342被构造和设置成:当块体被设在块体下层上并向前滑动时,接触边342紧靠其下方块体的至少一个肩部。这确定了块体相对其下方的最邻近的块体下层的位置,并能够防止由于回填料施加的压力而产生的向前运动。侧边344和346被构造成:在多个块体被设置成凸状层时,它们与块体的第三部分不干扰。
块体310与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类似,具有两个通孔380、382,所述通孔从顶面320朝底面322延伸。通孔380、382通过腹板384相互分开,所述腹板用来加强块体。可以理解,通孔380和382提供多种功能。它们减少了形成块体所需的材料用量,并且它们减少了块体310的整体重量,这增加了饰面区域/块体重量比率并且使得块体更容易举起和使用。因为块体的重量与现有技术中的块体重量相当,所以可以理解,用本发明建墙比用现有技术中的块体建造类似尺寸的墙需要更少的块体和更少的时间。
使用上述块体建造的墙结构类型的实施例被描述在图17-20中。图17中的墙结构390包括两层块体,两层块体线性设置,最底部块体层用黑色图示,第二层,即最上层用剖视图示。图18的墙结构392在侧视图中包括多个层,它还显示了与其使用的地锚或栅格394。可以理解,与上述块体一起使用的地锚的某种类型是由使用者决定的。例如,使用者可使用金属格架地锚,或者柔性的塑料地锚。图19和20中的墙结构396、398分别图示了大致凹状或大致凸状的布置。可以理解,前述墙结构可以由上述任一实施例或者它们的组合建造。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块体被显示在图21-26中。此块体类似图13-16中的块体,优选宽度范围大约在18至38英寸(46至96cm),高度范围大约在4至12英寸(10至30cm),深度范围大约在4至24英寸(10至60cm)。更优选,块体宽度范围大约在20至24英寸(50至60cm),高度范围大约在4至9英寸(10至23cm),深度范围大约在9至12英寸(23至30cm)。替换地表述,块体可具有的体积范围大约在288至1800立方英寸(4680至28800cc)或者重量范围在大约18至150磅(8至68kg)。作为优选,尽管宽度和深度尺寸(在三维坐标系中沿x和z方向)被设计成能够被完全分成已有模具托台的尺寸。因此,例如,可以想象,两个块体可在搁在托台上的模具箱中被铸造,所述托台具有大约24英寸(60cm)的宽度和大约18英寸(46cm)的深度。
与前述实施例一样,块体410包括前面412、侧面414和416、后面418、顶面420和底面422。尽管前面412,如图所示,基本上是平面的,但是可以理解其它表面结构和装饰可被使用。
每个侧面414和416包括相互成角度的多个部分。如图所示,侧面414包括第一部分430、第二部分432、第三部分434和第四部分436,而侧面416包括第一部分431、第二部分433、第三部分435和第四部分437。由于侧面414和416的部分相互成镜像,所以仅侧面414需要被详细讨论。更明确地说,第一部分430从前面412开始朝块体后部延伸,并在与第二部分432相交处结束,第二部分432朝块体中心延伸,并在与第三部分434相交处结束,第三部分434朝块体后部延伸,并在与第四部分436相交处结束,第四部分436朝块体后部延伸,并在与后面418相交处结束。
每侧的第一部分和第四部分被构造成:当多个块体被设置成凸状层,使得邻近块体的第一部分是面对关系时,由此被形成的垂直接合处的尺寸被最小化。同样可被理解,每侧的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被构造成能够减少制造块体所需的材料量。这具有减少块体整体重量的附加好处,并使得块体更容易举起和操作。可以在图24和图25中注意到,部分430和432以第一预定角度相交,所述角度可以大于90度,如450处显示,或小于90度,如452处显示,所述452处是部分433与部分431’相交处(虚线显示)。因此,第一和第二部分之间相交处的范围大约为45-145度。作为优选,优选的角度大约105度。继续下去,第二部分432和第三部分434以第二预定角度相交,所述角度小于90度(未显示),或者大于90度,如456处显示,所述456处是部分432’与部分434’相交处(虚线显示)。因此,第二和第三部分之间相交处的范围大约为80至135度。作为优选,优选的角度大约90度。
顶面420包括向上延伸的突出部分440,所述突出部分包括向前面对部分442、接触部分444、顶部446以及侧部447和449。接触部分444被构造和设置成:当连续的上层中的块体被设在其上并向前滑动时,上层块体的向前面对表面接合接触部分444。这确定了上层块体相对其下方的最邻近的块体下层的位置,并防止由于回填料施加的压力而产生的向前运动(见图27)。侧部447和449大致与侧面部分430和431共面。虽然向前面对部分442被描述为大致与前表面412共面,但是可以理解这不是必须的。例如,向前面对部分442相对前面向后成角度,或者它可设有其它的装饰处理,如四分之一圆(未显示)。顶面420可包括槽口421和423,它们被构造用来容纳夹子500的被用来可操作地将块体连接至地锚的部分。应该指出的是,槽口是足够深的,使得夹子的顶面与块体的顶面大致齐平。然而,可以理解,槽口可以比夹子的厚度更深,使得块体和地锚之间的附着点可以更靠中心(见图21中的槽口421和图22中虚线显示的夹子500)。同样地,底面422可包括类似的槽口425和427,它们被构造用来容纳夹子500的部分。
夹子550的实施例被图示在图23中。可以看出,夹子500包括主体502,所述主体502具有通过一个或更多横向延伸腿504和506形成的块体接合段,所述横向延伸腿被构造用来接合块体。例如,接合点可以是一个或更多垂直孔,或腹板(如图所示)。地锚接合段508大致与主体502对齐,并以紧固件结束,所述紧固件被可操作地连接至地锚。虽然紧固件可采用多种形式,包括诸如螺母和螺栓等分立紧固件、粘合剂或铆钉,但弯钩510是优选的。弯钩方向可以与图23中显示的横向延伸腿方向相同,或者与图21和22中显示的方向相反。
块体410与块体310类似,它具有两个通孔480和482,所述通孔从顶面420朝底面422延伸。通孔480、482通过腹板484相互分开,所述腹板用来加强块体。可以理解,通孔480和482提供多种功能。它们减少了形成块体所需的材料用量,并且它们减少块体410的整体重量,这使得它更容易举起和使用。
可以使用上述块体建造的墙结构被图示在图26和27中。这里,墙结构490以多层形式包括多个块体410,它被显示在侧视图中。与图10和18相同,图27显示了地锚或栅格494的使用。应该指出的是,地锚494通过夹子500(见例如图26)被可操作地连接至墙结构490。可以理解,与上述块体一起使用的地锚的特定类型是由使用者决定的。例如,使用者可使用金属格架地锚,或者柔性的塑料地锚。
然而在另一个可选择的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块体被显示在图21-26中。此块体610类似图13-16中的块体,优选宽度范围大约在18至38英寸,优选高度范围大约在4至12英寸,和优选深度范围大约在4至24英寸。更优选地,块体宽度范围大约在20至24英寸,高度范围大约在4至9英寸,和深度范围大约在9至12英寸。替换地表述,块体可具有的体积范围大约在288至1800立方英寸(4680至28800cc)或者重量范围在大约18至150磅(8至68kg)。宽度和深度尺寸(在三维坐标系中沿x和z方向)被设计成能够被完全分成已有模具托台的尺寸。因此,例如,可以想象,两个块体可在搁在托台上的模具箱中被铸造,所述托台具有大约24英寸的宽度和大约18英寸的深度。
与前述实施例一样,块体610包括前面612、侧面614和616、后面618、顶面620和底面622。尽管前面612,如图所示,基本上是平面的,但是可以理解其它表面结构和装饰可被使用。
每个侧面614和616包括相互成角度的多个部分。如图所示,侧面614包括第一部分630、第二部分632、第三部分634和第四部分636,而侧面616包括第一部分631、第二部分633、第三部分635和第四部分637。由于侧面614和616的部分相互为镜像,所以仅侧面614需要被详细讨论。更明确地说,第一部分630从前面612开始朝块体后部延伸,并在与第二部分632相交处结束,第二部分632朝块体中心延伸,并在与第三部分634相交处结束,第三部分634朝块体后部延伸,并在与第四部分636相交处结束,第四部分636朝块体后部延伸,并在与后面618相交处结束。
与前述实施例一样,每侧的第一部分630和631,以及第四部分636和637被构成为:当多个块体被设置成凸状层,使得邻近块体的第一部分是面对关系时,由此被形成的垂直接合处的尺寸被最小化。因此,可以从图24中看出,由前面612和第一部分形成的角650小于90度,而由后面618和第四部分636形成的角652大于90度。可以理解,第二部分632和633,以及第三部分634和635被分别构造用于减少制造块体所需的材料用量。这具有减少块体整体重量的附加好处,并使得块体更容易被举起和操作。可以理解,多截面侧面不需要相互以明显可界定的边相交。如果需要,它们可设有弯曲过度,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块体610的底面622被图示在图22、24和25中。可以看出,底面622包括向下悬垂的突出部分640,所述突出部分包括接触部分644、向后面对部分642、底部646以及侧部647和649。接触部分644被构造和设置成:当块体被设置在下部层块体顶面上并向前滑动时,向下悬垂的突出部分640的接触部分644接合其下方层的后面的向前表面(例如见图27)。这确定了块体相对其下方的下层的位置,并防止由于回填料施加的压力而产生的向前运动。侧部647和649通常与侧面部分630和631共面。虽然向后面对部分642被描述为大致与后面618共面,但是可以理解这不是必须的。例如,向后面对部分642相对后面618向前成角度,或者它被形成圆形(未显示)。底面622和侧面可包括槽口621和623,它们被构造用来容纳附加条700的被用来可操作地将块体连接至地锚的部分。应该指出的是,槽口是足够深,使得附加条的底面与块体的底面大致齐平。然而,可以理解,槽口可以垂直延伸入块体的距离大于附加条的厚度,使得块体和地锚之间的附着点可以更靠中心(见图22中虚线显示的槽口623’)。同样地,顶面620可包括类似的槽口(未显示),它们被构造用来容纳附加条700的所述部分。
附加条的实施例被图示在图23中。可以看出,附加条700包括主体702,所述主体具有被设置用于接合邻近块体的所述部分的块体接合段704和706,以及一个或多个紧固件710。附加条的使用是相当简单的。例如,在块体层中,附加条700的一个块体接合段704将被设在第一块体的槽口621中,而附加条700的另一个块体接合段706将被设在第二相邻块体的槽口623中。如此定位,附加条将可操作地将两个水平的邻近块体连接在一起。接着,地锚可被附加在使用一个或多个紧固件的附加条上(例如见图26)。虽然紧固件可采用多种形式,包括诸如螺母和螺栓等分立紧固件、粘合剂或铆钉,但一个或更多弯钩710是优选的。
块体610与块体310类似,它具有两个通孔680和682,所述通孔从顶面620朝底面622延伸。通孔680、682通过腹板684相互分开,所述腹板用来加强块体。可以理解,通孔680和682提供多种功能。它们减少了形成块体所需的材料用量,并且它们减少块体610的整体重量,这使得它更容易举起和使用。
可以使用上述块体建造的墙结构被图示在图27中。这里,墙结构690以多层形式包括多个块体610,它被显示在侧视图中。与图10和18相同,图27显示了地锚或栅格694的使用。应该指出的是,地锚694通过附加条700被可操作地连接至墙结构690。可以理解,与上述块体一起使用的地锚的特定类型是由使用者决定的。例如,使用者可使用金属格架地锚,或者柔性的塑料地锚。
上述内容可以认为仅是本发明原则的示例性说明。此外,由于本领域的熟练技术人员容易做出多种修改和改变,所以不需要将本发明限定于所显示和描述的精确结构和操作。虽然优选的实施例被描述了,但是细节可被改变,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其中本发明是由权利要求界定的。

Claims (36)

1.一种挡墙块体,包括:
前面;
与前面分开的后面;
侧面;
顶面;和
底面;
每个侧面包括向后面对肩部,所述肩部向外延伸超过后面的各横向宽度,肩部被构造和设置用来邻近地接合垂直邻近块体的突出部分;并且
后面包括至少一个突出部分,所述突出部分被构造和设置用来邻近地接合在多层墙结构中垂直邻近块体的肩部。
2.一种挡墙块体,包括:
前面;
用于界定块体深度的与前面分开的后面;
侧面;
顶面;和
底面;
每个侧面包括:大致从前面向后延伸的基本呈平面的第一部分;基本上呈平面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形成大致横向的后面对肩部的,向下悬垂突出部分可相邻地接合所述肩部;和基本上呈平面的第三部分;并且
后面包括至少一个向下悬垂突出部分,所述突出部分被构造和设置成与多层墙结构中垂直邻近块体的后面对肩部邻近接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挡墙块体,其中,每侧进一步包括基本上呈平面的第四部分,第四部分从第三部分延伸至块体的后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挡墙块体,进一步包括从顶面延伸至后面的芯孔。
5.权利要求2所述的挡墙块体与地锚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挡墙块体,其中,前表面的宽度范围大约为18-36英寸(45-92cm)。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挡墙块体,其中,侧面的高度范围大约4-12英寸(12-31cm)。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挡墙块体,其中,侧面的深度范围大约4-24英寸(12-61cm)。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挡墙块体,其中,块体重量范围大约为18至150磅(8-68kg)。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挡墙块体,其中,前表面的宽度范围大约18至36英寸(45至92cm),侧面在前面和后面之间延伸的深度范围大约4至12英寸(12至31cm)。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挡墙块体,其中,后面的横向宽度大约是前面的横向宽度的三分之二或更少。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挡墙块体,其中,前面具有的表面面积范围大约为0.50至1.50平方英寸(464至1400平方厘米)。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墙块体,其中,前面具有的宽度范围大约为22至26英寸(56-66cm)。
14.一种挡墙块体,包括:
前面,所述前面宽度范围大约为18至36英寸(45至92cm),高度范围大约为4至12英寸(12至31cm);
与前面分开距离大约4至24英寸(12至61cm)的后面;
在前面和后面之间延伸的相对的侧面;
顶面;和
底面;
顶面包括向上延伸的突出部分,所述突出部分被构造和设置成接合多层墙结构中垂直邻近块体的向前面对表面;并且
块体重量范围大约为18至150磅(8至68kg)。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挡墙块体,进一步包括在垂直方向上从顶面延伸至后面的芯孔。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挡墙块体,其中,后面的横向宽度大约是前面的横向宽度的三分之二或更少。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挡墙块体,所述挡墙块体与夹子结合,所述夹子具有块体接合段和地锚接合段。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挡墙块体,其中,向上延伸的突出部分包括向前面对部分和接触部分,其中接触部分与向前面对部分向后地分开。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挡墙块体,其中,突出部分的向前面对部分与所述前面相邻。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挡墙块体,其中,向上延伸的突出部分形成前面的一部分。
21.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挡墙块体,其中,前面具有的表面面积范围大约为0.50至1.50平方英寸(464至1400平方厘米)。
22.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挡墙块体,其中,前面具有的表面面积范围大约为1.33平方英寸(1235平方厘米)。
23.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挡墙块体,其中,前面的宽度范围大约为22-26英寸(56-66cm)。
24.权利要求14所述的挡墙块体与地锚的组合。
2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挡墙块体,所述挡墙块体与用于连接挡墙块体至地锚的夹子结合,所述夹子包括具有块体接合段和地锚接合段的主体,夹子被构造和设置成:当使用时,块体接合段将地锚接合段定位成在大致水平方向上远离块体的后面。
26.一种挡墙块体,包括:
前面,所述前面宽度范围大约18至36英寸(45至92cm),高度范围大约4至12英寸(12至31cm);
与前面分开距离大约4至24英寸(12至61cm)的后面;
在前面和后面之间延伸的相对的侧面;
顶面;和
底面;
底面包括向下悬垂的突出部分,所述突出部分被构造和设置用来接合多层墙结构中垂直邻近块体的后面;并且
块体重量范围大约18至150磅(8至68kg)。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挡墙块体,进一步包括在垂直方向上从顶面延伸至底面的至少一个芯孔。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挡墙块体,其中,后面的横向宽度大约是前面的横向宽度的三分之二或更少。
29.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挡墙块体,所述挡墙块体与附加条结合,所述附加条具有块体接合段和地锚接合段。
30.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挡墙块体,其中,向下悬垂的突出部分包括接触部分和向后面对部分,其中接触部分与向后面对部分向前地分开。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挡墙块体,其中,突出部分的向后面对部分与所述后面相邻。
32.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挡墙块体,其中,向下悬垂的突出部分形成后面的一部分。
33.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挡墙块体,其中,前面具有的表面面积范围大约为1.00至1.50平方英寸(930至1400平方厘米)。
34.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挡墙块体,其中,前面的宽度范围大约为22-26英寸(56-66cm)。
35.权利要求26所述的挡墙块体与地锚的组合。
36.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挡墙块体,所述挡墙块体与用于连接挡墙块体至地锚的附加条结合,所述附加条包括具有多个块体接合段和至少一个地锚接合段的主体,附加条被构造和设置成:当使用时,块体接合段将地锚接合段定位在块体层中两个水平邻近块体之间。
CN 200580041932 2004-11-12 2005-11-12 宽度增加的挡墙块体 Pending CN10109102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62736004P 2004-11-12 2004-11-12
US60/627,360 2004-11-12
US60/669,949 2005-04-08
US60/669,947 2005-04-0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91024A true CN101091024A (zh) 2007-12-19

Family

ID=389437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80041932 Pending CN101091024A (zh) 2004-11-12 2005-11-12 宽度增加的挡墙块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09102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26764A (zh) * 2013-09-16 2014-01-22 安徽华普节能房屋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垂直式挡土护坡混凝土构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26764A (zh) * 2013-09-16 2014-01-22 安徽华普节能房屋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垂直式挡土护坡混凝土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96190B2 (en) Extended width retaining wall block
US7367752B2 (en) Extended width retaining wall block
CA2551042C (en) Overlapping secured mat system
JP3142107B2 (ja) ブロックの製造方法
US5536111A (en) Adjustable erosion control wall
US6374552B1 (en) Skirting wall system
US7497646B2 (en) Extended width retaining wall block
JP2002500300A (ja) 機械的に安定化される土構造のための安定化要素及び機械的に安定化される土構造
US8393685B2 (en) Interlocking precast slab assembly such as a bench or a memorial marker
EP0701033A1 (en) Architectural panel
US20120023857A1 (en) Process For Casting Concrete Wall Blocks For Use With Geogrid
CN101091024A (zh) 宽度增加的挡墙块体
US20190040602A1 (en) Multi-oriented segmental wall blocks, soil reinforcing system, and methods
JP2004250980A (ja) 補強土壁構造及び施工方法
KR20170034280A (ko) 토목구조물용 블록 및 이를 이용한 토목구조물의 시공방법
CA2758248C (en) Precast wall system
KR200482818Y1 (ko) 옹벽용 블록 조립체
KR101841433B1 (ko) 폐플라스틱 및 폐무기분말을 이용한 친환경 고강도 중력식 보강토 옹벽 블럭
CN219471417U (zh) 一种防脱瓷砖
CN213927320U (zh) 一种地坪铠装伸缩缝
JP2019015088A (ja) 間詰めブロックセットおよび法面構造
CN218116501U (zh) 一种扶壁式阶梯
JP2813607B2 (ja) L形擁壁ブロック及びl形擁壁の構築方法
KR102103928B1 (ko) 건축용 외장재 결합구조
CN211647028U (zh) 组合支撑湿地观光楼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7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