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87497A - 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87497A
CN101087497A CNA2006100835957A CN200610083595A CN101087497A CN 101087497 A CN101087497 A CN 101087497A CN A2006100835957 A CNA2006100835957 A CN A2006100835957A CN 200610083595 A CN200610083595 A CN 200610083595A CN 101087497 A CN101087497 A CN 1010874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ing
circuit board
electronic installation
connector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8359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87497B (zh
Inventor
林字卫
孙振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ustek Computer Inc
Original Assignee
Asustek Comput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ustek Computer Inc filed Critical Asustek Computer Inc
Priority to CN20061008359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087497B/zh
Priority to EP07252284A priority patent/EP1868060A3/en
Publication of CN1010874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874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874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874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2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a single-body enclosure integrating a flat display, e.g.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 [PDA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56Details related to functional adaptations of the enclosure, e.g. to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EMI, shock, water, or to host detachable peripherals like a mouse or removable expansions units like PCMCIA cards, or to provide access to internal components for maintenance or to removable storage supports like CDs or DVDs, or to mechanically mount accessor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8Packaging or power distribution
    • G06F1/181Enclos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Mounting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电路板、第一机壳、第二机壳及第三机壳。电路板的至少第一侧具有至少一个连接器。第一机壳与第二机壳相连结且共同形成一个容置空间与一个开口。电路板配设于容置空间,且第一侧位于开口。此外,第三机壳覆盖于开口处,且第三机壳具有至少一个连接器孔。另外,连接器位于连接器孔。此电子装置的机壳具有组装、维修方便与替换成本较低的优点。

Description

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电子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方便组装及维修且组装、维修成本较低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工业的成长使电子装置的功能不断地增加,且各种电子装置的外型也益发轻薄短小。以笔记型电脑为例,由于其方便携带,无论到那都可以随时随地展开工作。笔记型电脑的体积远比桌上型电脑小,也渐渐地取代桌上型电脑而成为市场主流。然而,因笔记型电脑空间结构的关系,在组装、维修或功能升级方面不如桌上型电脑般容易。
请参照图1所示,图1是现有习知的一种笔记型电脑的立体分解图。此笔记型电脑是采用分层叠合式的结构,其包括主机1、上机壳11、下机壳12、主机板13、键盘14、触控垫15及中央处理器16。此笔记型电脑的组装方式是在主机1的下机壳12中依序组装主机板13、中央处理器16、键盘14、触控垫15。然后,将上机壳11与下机壳12锁合。因此,当使用者需要维修或升级笔记型电脑内的组件时,如维修主机板13、主机板13上的模组或中央处理器16时,必须拆除上机壳11、下机壳12与内部组件才得以维修或升级。由此可知,图1的笔记型电脑的设计会造成维修的不便。
此外,主机板13通常会配置数个连接器(connector,未绘示),其通过下机壳12的开口(未绘示)接收电力或与外界传输讯号。然而,不同的主机板通常具有不同种类的连接器,或具有不同的连接器位置。若有需要更换主机板13,则下机壳12往往要随之更换。因此会大幅增加维修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机壳设计可以使电子装置的组装、维修或升级更方便,并降低机壳的更新成本。
为达上述或是其他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电路板、第一机壳、第二机壳及第三机壳。电路板的至少第一侧具有至少一个连接器。第一机壳与第二机壳相连结且共同形成一个容置空间与一个开口。电路板配设于容置空间,且第一侧位于开口。此外,第三机壳覆盖于开口处,且第三机壳具有至少一个连接器孔。连接器位于连接器孔。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路板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一机壳与第二机壳之间,且第一侧位于第一机壳与第二机壳之外。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机壳、第二机壳、与第三机壳共同包覆电路板。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三机壳连结于第一机壳及第二机壳。其中第一机壳的第一宽度实质上等于第二机壳的第二宽度,且第一机壳及第二机壳并未包覆该连接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连接器为一种输出/输入连接器。
为达上述或是其他目的,本发明再提出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电路板、第一机壳、第二机壳及第三机壳。电路板具有第一侧及第二侧。其中第二侧与第一侧相连结,且第一侧具有至少一个连接器。此外,第二机壳包覆第二侧的一部分,且电路板位于第一机壳与第二机壳之间。第三机壳覆盖电路板的第一侧及第二侧的另一部分,且第三机壳具有至少一个连接器孔。另外,连接器位于连接器孔。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三机壳包括第四机壳及第五机壳。第一机壳、第二机壳与第四机壳连结且形成一个开口,且电路板的第一侧位于这个开口。此外,第五机壳覆盖于这个开口处且具有连接器孔。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路板设置于第一机壳。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机壳的第一宽度大于第二机壳的第二宽度。此外,第一机壳及第二机壳并未包覆连接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三机壳呈L形。
由于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机壳易于拆解及组装,因此可以使电子装置的维修或升级更方便,也让消费者可轻易自行组装电子装置,且可以降低更换机壳的成本。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习知的一种笔记型电脑的立体分解图。
图2A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立体图。
图2B是沿图2A的剖切平面P1剖切,并沿箭头A方向观察所得到的剖面图。
图2C是图2A的电子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2D是以不同于图2C的角度所绘示的第五机壳的立体图。
图3A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立体示意图。
图3B是沿图3A的剖切平面P3剖切,并沿箭头A方向观察所得到的剖面图。
图4A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立体示意图。
图4B是沿图4A的剖切平面P4剖切,并沿箭头A方向观察所得到的剖面图。
1:  主机
11:上机壳
12:下机壳
13:主机板
14:键盘
15:触控垫
16:中央处理器
100、300、400:电子装置
110、310、410:电路板
1101、3101、4101:第一侧
1102、3102、4102:第二侧
112、312、412:连接器
122、322、422:第一机壳
122s:第一机壳的第二侧
122e、422e:第一机壳的边缘
124、324、424:第二机壳
124e:第二机壳的边缘
126、326、426:第三机壳
126a:第四机壳
126e:第四机壳的边缘
126b:第五机壳
132:电池
134:光碟机
136:硬碟
138:风扇
140:金属层
424e:第二机壳的边缘
A:箭头
O10、O30、O40:连接器孔
P1、P3、P4:剖切平面
R10:电路板配设区
S10、S30:容置空间
W21、W22、W31、W32、W41、W42: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要解决现有习知电子装置的组装、维修或升级的问题,并降低其成本,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此电子装置的机壳可以局部开启,以单独针对主机板、任何电路板或其他模组进行维修或更换。此外,机壳具有连接器孔以供容置电路板的连接器。当更换新的电路板时,若新的电路板具有不同种类的连接器或具有不同的连接器位置,则更换具有连接器孔的局部机壳。如此一来,因为不需要大幅度地更换机壳,所以可以节省更换机壳的成本。以下利用数种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电子装置。
图2A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B是沿图2A的剖切平面P1剖切,并沿箭头A方向观察所得到的剖面图。图2C是图2A的电子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请同时参照图2A至2C,本发明的电子装置100是以可携式电脑为例来进行说明。电子装置100包括电路板110、第一机壳122、第二机壳124及第三机壳126。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0还具有电池132、光碟机134、硬碟136及风扇138等模组,然而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换言之,在另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0可以省略上述的部分模组,或可以具有更多其他的模组。
请继续参照图2B,电路板110例如是主机板。电路板110例如设置于第一机壳122,且设置的方式例如是利用螺丝固定。当然,根据不同的设计,电路板110也可以设置于第三机壳126。此外,电路板110具有第一侧1101及第二侧1102。其中第二侧1102与第一侧1101相连结,且第一侧1101具有至少一个连接器112。其中连接器112例如是一种输出/输入连接器。第二机壳124包覆第二侧1102的一部分,且第三机壳126覆盖电路板110的第一侧1101及第二侧1102的另一部分。在本实施例中,电路板110位于第一机壳122与第二机壳124之间。然而在另一实施例中,电路板11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位于第一机壳122与第二机壳124之间,且第一侧1101可以位于第一机壳122与第二机壳124之外。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机壳122的第一宽度W21例如大于第二机壳124的第二宽度W22。然而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机壳122的第一宽度W21实质上等于第二机壳124的第二宽度W22。此时,且第一机壳122及第二机壳124并未包覆连接器112。
如图2B所示,第一机壳122与第二机壳124相连结,且共同形成一个容置空间S10及一个开口。更详细而言,这个开口位于第一机壳122的边缘122e及第二机壳124的边缘124e之间。第三机壳126覆盖于此开口处。第三机壳126可以连结于第一机壳122及第二机壳124。另外,第一机壳122上设有一电路板配设区R10,而电路板110即配设于电路板配设区R10上的容置空间S10,且其第一侧1101位于上述的开口。另一方面,电路板110及第二机壳124均可以位于第一机壳122的第二侧122s。第三机壳126覆盖电路板110的第一侧110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机壳122、第二机壳124与第三机壳126例如是共同包覆电路板110,然而本发明并不如此限定。举例而言,若电子装置100具有抽取式硬碟或电池等单元,则第一机壳122、第二机壳124及第三机壳126不会共同包覆电路板410。
此外,电子装置100例如具有一个显示模组(未绘示),例如液晶显示模组,其电性连接电路板110以进行显示。在一实施例中,以一般的可携式电脑为例,这个显示模组例如是可旋转地连接至第一机壳122、第二机壳124或第三机壳126。在另一实施例中,以平板电脑为例,这个显示模组例如是配设在第一机壳122之上,并电性连接电路板110以进行显示。除此之外,第一机壳122上还可以配置键盘模组及触控垫模组(均未绘示),其电性连接于电路板110以供使用者输入讯号。另外,第一机壳122、第二机壳124及第三机壳126的内表面上例如分别具有一层金属层140,以防止电磁干扰。其中,这些金属层140例如是互相接触,并且具有接地端点。
请再参照图2A至2C,第三机壳126具有至少一个连接器孔O10,而连接器112位于连接器孔O10。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机壳126可以分为第四机壳126a及第五机壳126b。然而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三机壳126可以是一体成形的。此时,第三机壳126例如是呈L型,稍后再说明。第一机壳122、第二机壳124与第四机壳126a可以连结且形成一个开口。更详细而言,这个开口是位于第一机壳122的边缘122e与第四机壳126的边缘126e之间。此外,电路板110的第一侧1101可以位于这个开口,而第五机壳126b则可以覆盖于此开口处。第五机壳126b例如具有此连接器孔O10。
图2D是以不同于图2C的角度所绘示的第五机壳126b的立体图。如图2D所示,第五机壳126b具有连接器孔O10。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器孔O10共有六种,然而本发明并不限定连接器孔O10的数量及种类。
由上述可知,上述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0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一、第三机壳126所涵盖的范围与电路板配设区R10相当。因此,在维修时可以仅开启第三机壳126,以单独针对电路板110进行维修或更换。如此,使电子装置100的维修更加方便。
二、当更换新的电路板时,若新的电路板具有不同种类的连接器或具有不同的连接器位置,则只需更换具有连接器孔O10的第五机壳126b。因为第五机壳126b为长条片状,其只占所有的机壳的一小部分,所以能节省更换机壳的成本。
三、更换或检查连接器112时,必须先拆卸第四机壳126a,再拆卸第五机壳126b。同样地,更换或检查电路板110时,必须先拆卸第四机壳126a,再拆卸第五机壳126b。本发明的电子装置使这两种维修及检查的步骤具有相同的拆机壳动作,因此虽然机壳的数量多达四片,维修人员仍然可以快速地上手,换言之,机壳的拆装顺序对维修人员来说是很直观的,不容易造成混淆。
以下,搭配图式说明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其他数种实施例。图3A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立体示意图,而图3B是沿图3A的剖切平面P3剖切,并沿箭头A方向观察所得到的剖面图。图4A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立体示意图,而图4B是沿图4A的剖切平面P4剖切,并沿箭头A方向观察所得到的剖面图。其中,相似的模组或构件以相似的标号来表示,并省略重复的说明内容。
请参照图3A与3B,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机壳322与第二机壳324构成一个容置空间S30,且电路板310配置于容置空间S30之中。其中第一机壳322的第一宽度W31例如是大于第二机壳324的第二宽度W32。在此情形中,第一机壳322及第二机壳324并未包覆连接器312。电路板310例如是设置于第一机壳322。电路板310具有第一侧3101及第二侧3102,且第二侧3102与第一侧3101相连结。第一侧3101具有至少一个连接器312。此外,如图3B所示,第二机壳324例如是包覆第二侧3102的一部分,且第三机壳326覆盖电路板310的第一侧3101及第二侧3102的另一部分。电路板310位于第一机壳322与第二机壳324之间。另一方面,第三机壳326覆盖电路板310的第一侧310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机壳322、第二机壳324与第三机壳326例如是共同包覆电路板310。第三机壳326例如是固定于第一机壳322及第二机壳324。此外,第三机壳326具有至少一个连接器孔O30,而连接器312位于连接器孔O30。由图3A观之,本实施例的第三机壳326是呈L形。另外,连接器312例如是一个输出/输入连接器(未绘示)。在维修或更换图3A的电子装置300的电路板310时可以避免麻烦的拆装程序。另一方面,与图2B的电子装置100比较,图3B的电子装置300具有一体成形的第三机壳326。一体成形的第三机壳326可以减少开模制造的成本。
请参照图3A、图4A及图4B,电子装置400与电子装置300的差别是,图4A的电子装置400的电路板410是配置于第一机壳422与第二机壳424之间,且第三机壳426可以是长条片状,且覆盖第一机壳422的边缘422e与第二机壳424的边缘424e之间的开口。电路板410的至少第一侧4101具有至少一个连接器412。其中连接器412例如是一种输出/输入连接器。第一机壳422与第二机壳424相连结,且共同形成一个容置空间S40与一个开口。更详细而言,此开口位于第一机壳422的边缘422e及第二机壳424的边缘424e之间。电路板410配设于容置空间S40,且第一侧4101位于上述的开口。此外,第三机壳426覆盖于上述的开口处。其中第三机壳426具有至少一个连接器孔O40,而连接器412位于连接器孔O40。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B所示,电路板410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一机壳422及第二机壳424之间,且电路板410的第一侧4101位于第一机壳422与第二机壳424之外。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换言之,全部的电路板410可以位于第一机壳422及第二机壳424之间。在此情况下,第一机壳422的第一宽度W41实质上等于第二机壳424的第二宽度W42,且第一机壳422及第二机壳424并未包覆连接器412。然而如图4B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机壳422的第一宽度W41大于第二机壳424的第二宽度W42。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机壳426例如是连结于第一机壳422及第二机壳424。
此外,第一机壳422、第二机壳424及第三机壳426例如是共同包覆电路板410,然而本发明并不如此限定。举例而言,若电子装置400具有抽取式硬碟或电池等单元,则第一机壳422、第二机壳424及第三机壳426不会共同包覆电路板410。
由于只须拆下第三机壳426即可以进行连接器412的维修,因此使连接器412的维修变得更方便。图4A的电子装置400的结构使连接器412的维修变得更方便。此外,若须更换新的电路板,且新的电路板具有不同种类的连接器或具有不同的连接器位置时,则只须更换具有连接器孔O40的第三机壳426。因为第三机壳426为长条片状,其只占所有的机壳的一小部分,所以能节省更换机壳的成本。再者,图2A的电子装置100具有四块机壳,而图4A的电子装置400仅具有三块机壳,机壳数较少就可以减少开模制造的成本。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前述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电路板,该电路板的至少一第一侧具有至少一连接器;
一第一机壳;
一第二机壳,该第一机壳与该第二机壳相连结且共同形成一容置空间与一开口,该电路板配设于该容置空间,且该第一侧位于该开口;以及
一第三机壳,该第三机壳覆盖于该开口处,且该第三机壳具有至少一连接器孔,其中该连接器位于该连接器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电路板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该第一机壳与该第二机壳之间,该第一侧位于该第一机壳与该第二机壳之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机壳、该第二机壳、与该第三机壳共同包覆该电路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三机壳连结于该第一机壳及该第二机壳,该第一机壳的一第一宽度实质上等于该第二机壳的一第二宽度,该第一机壳及该第二机壳并未包覆该连接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连接器为一输出/输入连接器。
6.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第一机壳;
一电路板,该电路板具有一第一侧、一第二侧,该第二侧与该第一侧相连结,且该第一侧具有至少一连接器;
一第二机壳,与该第一机壳相连结,该第二机壳包覆该第二侧的一部分,且该电路板位于该第一机壳与该第二机壳之间;以及
一第三机壳,该第三机壳覆盖该电路板的该第一侧及该第二侧的另一部分,该第三机壳具有至少一连接器孔,而该连接器位于该连接器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三机壳包括:
一第四机壳,该第一机壳、该第二机壳与该第四机壳连结且形成一开口,且该电路板的该第一侧位于该开口;以及
一第五机壳,该第五机壳覆盖于该开口处且具有该连接器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电路板设置于该第一机壳。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机壳的一第一宽度大于该第二机壳的一第二宽度,该第一机壳及该第二机壳并未包覆该连接器。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三机壳呈一L形。
CN2006100835957A 2006-06-09 2006-06-09 电子装置 Active CN1010874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0835957A CN101087497B (zh) 2006-06-09 2006-06-09 电子装置
EP07252284A EP1868060A3 (en) 2006-06-09 2007-06-07 Housing for electronic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0835957A CN101087497B (zh) 2006-06-09 2006-06-09 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87497A true CN101087497A (zh) 2007-12-12
CN101087497B CN101087497B (zh) 2010-09-29

Family

ID=383283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0835957A Active CN101087497B (zh) 2006-06-09 2006-06-09 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EP (1) EP1868060A3 (zh)
CN (1) CN10108749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50183A (zh) * 2013-12-27 2015-07-01 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保护套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25188A (zh) * 2012-05-18 2013-12-04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可拆卸的通讯模块的电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82073B2 (ja) * 1995-09-19 2003-03-04 株式会社東芝 携帯形電子機器
DE29604776U1 (de) * 1996-03-14 1996-08-08 Siemens Nixdorf Informationssysteme AG, 33106 Paderborn Frontseitige Abdeckung für ein Rechnergehäuse
CN2348423Y (zh) * 1998-09-07 1999-11-10 研华股份有限公司 多用途工业电脑机箱
CN2375997Y (zh) * 1999-05-10 2000-04-26 余本浩 可分离式电脑机箱
CN2414447Y (zh) * 2000-03-16 2001-01-10 英志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供固定主机板的内锁式侧板滑入装置
CN2550830Y (zh) * 2002-06-03 2003-05-14 庆扬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叠层架构电脑主机
CN1307507C (zh) * 2002-12-18 2007-03-2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脑壳体
US7321488B2 (en) * 2003-06-10 2008-01-22 Fujitsu Limited Printed circuit board with flap unit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50183A (zh) * 2013-12-27 2015-07-01 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保护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868060A3 (en) 2010-11-03
EP1868060A2 (en) 2007-12-19
CN101087497B (zh) 2010-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69777B2 (en) Modular computer
US20110267272A1 (en) Panel Mount Keyboard System
JP2006514758A (ja) モジュラー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とそのためのコンポーネント
CN108279742B (zh) 键盘
US20070230101A1 (en) Modular portable computer system
US20140111926A1 (en) Printed circuit board features of a portable computer
JP2005217403A (ja) 単純な格納容器を有する電子システム
US7952868B2 (en) Computer enclosure and data storage device bracket of the computer enclosure
CN102081431B (zh) 服务器
US6111746A (en) Computer processor module ground/EMI-shield spring clip and method
US6421237B1 (en)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multi-platform architectur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060002065A1 (en) Notebook computer with an easily disassembled main board
US20090195979A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fans
CN101087497B (zh) 电子装置
JPH03151695A (ja) プレーナ・ボードの支持装置
EP1621967A1 (en) Notebook computer with an easily disassembled main board
CN102147641A (zh) 电子装置
US20090052296A1 (en) Computer with Multiple Hard Drives
US7641512B2 (en) Electronic device
US20080202802A1 (en) Printed circuit board module having two printed circuit boards for mounting inline package elements and adhibit elements respectively
US20210267085A1 (en) Modular embedded rack control system and framework
CN101516172A (zh) 具风扇的电子装置
US20110141677A1 (en) Modularized industrial computer terminal
US7580251B2 (en) Electronic equipment with independent power supply unit
CN217880177U (zh) 工控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