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84761A - 一种植物源抗病毒剂,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植物源抗病毒剂,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84761A
CN101084761A CNA2007100900147A CN200710090014A CN101084761A CN 101084761 A CN101084761 A CN 101084761A CN A2007100900147 A CNA2007100900147 A CN A2007100900147A CN 200710090014 A CN200710090014 A CN 200710090014A CN 101084761 A CN101084761 A CN 1010847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rus
disease
plant
antivirotic
former medic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09001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86286C (zh
Inventor
姚宇澄
于学舜
于之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 200610083187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868283A/zh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7100900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86286C/zh
Publication of CN1010847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847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8628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86286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7-脱甲氧基娃儿藤碱为有效成分的牛心朴子草提取物植物活性成分和助剂的植物源抗病毒剂,优选水剂、乳油剂与可湿性粉剂,制备方法和在抗植物病毒方面的应用。经室内与田间生测试验结果证明,本抗病毒制剂可应用于防治单一病毒侵染不同寄主;或以二种以上的病毒混合侵染同一个寄主、或同类寄主所引起的病害与多种病害,特别是世界范围分布广泛又危害严重的三个病毒属的5种病毒所引起的植物病害,其防治效果可达40-50%。将其用于综合防治多种病毒混合侵染烟草时,防治效果非常理想。本发明抗病毒剂是一种对人、畜无害,安全高效的植物源农药。

Description

一种植物源抗病毒剂,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源抗病毒剂,其中含有以7-脱甲氧基娃儿藤碱为有效成分的牛心朴子草提取物,并选择性地含有助剂。本发明的抗病毒剂具有良好的抗病毒活性,是天然、高效、安全的植物源抗病毒农药制剂。
背景技术
由于化学制剂固有的缺陷,近年来杀虫、杀菌及除草等方面的生物控制技术得以快速地发展,许多农业生产中的病虫草害都得到了有效地控制。然而由于植物病毒的结构及生理、生化方面的特殊性,目前人类还没有找到高效、安全的抗植物病毒病的制剂,从而植物病毒对农业的危害及所造成的损失也就愈来愈大,因此目前对高效、安全抗植物病毒病的制剂的需要极为迫切(朱水方,世界农业,1989,1,40-42;SunsunKubo,日植病报,1990,65,481-487)。
据<内蒙古植物志>记载:“牛心朴子草属箩摩科鹅野生有毒草本植物,学名Cynanchum komarovil AL.lijinski,别名老瓜头,芦芯草。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北旱沙荒漠地带,内蒙资源尤丰。该草青嫩茎叶牲畜不吃,秋冬可作干草,种子含油量30%,可做工业用油。六七月开花期是良好的蜜源植物。宁夏农民来内蒙伊克昭盟收割秋草,切碎后撒水稻田可减少病虫害并获增产。借鉴民间经验,结合实验依据,姚宇澄等的发明专利ZL95118353.2公开了由牛心朴子草与其他植物制备的复方植物杀虫剂.
南开大学和内蒙古工业大学共同的发明专利ZL00106234.4公开了牛心朴子草的醇提取物中主要活性成分是7-脱甲氧基娃儿藤碱(Antofine),主要依据离体生测数据确定其应用于植物病毒病特别是烟草花叶病毒病(TMV)的防治。在此之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药研究所的发明专利申请CN200410060104.8公开了含有牛心朴子草提取液的植物除草剂;西北大学的发明专利申请CN200510096018.7公开了一种植物无公害杀虫渔药,其中含有牵牛子和牛心朴子草的提取液。所述的除草剂和渔药均以7-脱甲氧基娃儿藤碱为主要有效成分。
烟草花叶病毒病是全世界烟草栽培区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的一大类病害,目前世界已发现并报道侵染烟草的病毒达47种,我国有17种。其中分布广,危害严重的有三种,包括黄瓜花叶病毒(CMV),烟草花叶病毒(TMV)与马铃薯Y病毒(PVY)对烟草的混合浸染:在病害流行年份,重病田减产20~50%,夏烟减产70%以上的情况。这证明了一种病毒可侵染多种类的寄主植物,而危害严重的是某一寄主植物同时被多种病毒的混合侵染,因病毒只能依赖寄主生物完成它自身的复制,故在迅速大量增殖病毒的同时,必然造成寄主作物在品质与产量方面的严重损失,而这正是病毒寄主于植物在结构、生理、生化方面特殊性的具体表现。上述三种病毒是世界范围分布广泛又危害严重的三个同名病毒属的模式样。无论它们是单独侵染还是混合侵染,都是使相关寄主植物发生病害与多种病害的根源,严重的情况在于多种病毒混合侵染一种植物,会造成烟草,瓜类,香蕉,豆科,茄科,藜科多种蔬菜,花卉观赏性苗木,果树作物等,在品质与产量方面的严重损失,甚至达到毁灭性的程度。人类迫切需要高效、安全与环境友好的抗病毒新药,但至今国内外并未出现植物源抗病毒制剂的农药产品。
本发明人对于以7-脱甲氧基娃儿藤碱为有效成分的牛心朴子草提取物,或经分离制得总碱原药的制剂类别与抗植物病毒性能进行了包括室内外生测试验的系统研究,发现牛心朴子草提取物在本制剂物系中,在100ppm以下的优选浓度区间,对多种植物病毒以及所述病毒在不同植物上引起的单一类别的疾病或多种类别的疾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从而落实并扩展了牛心朴子草提取物的应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植物源抗病毒剂,所述的抗病毒剂含有以7-脱甲氧基娃儿藤碱为有效成分的牛心朴子草提取物,并选择性地含有助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植物源抗病毒剂,其中含有以7-脱甲氧基娃儿藤碱为有效成分的牛心朴子草提取物原药为活性成分,以抗病毒剂的总重量计,本发明植物源抗病毒剂含有0.1-75%的原药,以及99.9-25%的助剂,其中所述原药中7-脱甲氧基娃儿藤碱的含量为大约0.03-5%(重量)。
本发明的抗病毒剂具有良好的抗病毒活性,是天然、高效、安全的植物源抗病毒剂。
上文用术语“牛心朴子草提取物原药”是指以牛心朴子草为原料制备的提取物,以及由该提取物制备的总碱。所述的提取物、总碱以及它们的制备方法可参见南开大学和内蒙古工业大学共同申请的发明专利ZL00106234.4,本文引入该专利的全文作为参考。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将上述牛心朴子草提取物,或由该提取物制备的总碱统称为“原药”,它们既包括提取物,也包括提取物经过分离后制得的总碱。
例如,所述的牛心朴子草提取物可按下述方法制备:
1、取初冬收割的牛心朴子草地上部分自然风干,粉碎成纤维状;
2、加工业乙醇,以溶液盖住草料为度,在常温搅拌浸提2-4小时后固液分离,重复上述步骤两次;其中所述的工业乙醇的醇浓度通常是60-95%;
3、合并提取液,进行减压蒸馏,至回收溶剂约1/2-2/3,得到pH<5的黑色浆液,即牛心朴子草提取物原药。
又如,所述的牛心朴子草提取物的总碱可按下述方法制备:
1、将上述方法得到的牛心朴子草提取物用氨水调至PH>8,用氯仿重复萃取3-6次,其中原药与氯仿的体积份数比为7∶1;
2、合并各批次萃取液,蒸馏回收溶剂约2/3,得到褐色浆液,即原药总碱;也可以用前几次的萃取液浓缩提取总碱,将后几次萃取液作为萃取剂直接循环使用。
上述牛心朴子草提取物或总碱可不经提纯直接用作本发明抗病毒剂的原料,为提高有效成份含量可以在再提纯之后用作抗病毒剂的原料。
优选的,本发明抗病毒剂中所述的牛心朴子草提取物原药为牛心朴子草提取物,所述提取物中7-脱甲氧基娃儿藤碱的含量为大约0.03-0.4%(重量)。
优选的,本发明抗病毒剂中所述的牛心朴子草提取物原药为牛心朴子草提取物总碱,所述总碱中7-脱甲氧基娃儿藤碱的含量为大约0.1-5%(重量)。
本发明植物源抗病毒剂中所含有的助剂是农药制剂领域常规的辅助载体,可根据所制备的剂型进行选择,所述的助剂例如是赋形剂、填充剂、分散剂、悬浮剂、崩解剂、防腐剂或表面活性剂等。
本发明植物源抗病毒剂可以被制剂成为任何常用的农药剂型,例如水剂、乳油剂、悬浮剂、颗粒剂或可湿性粉剂等。针对现代农药剂型向水基化、超微化、无粉尘和控制释放方面发展,其中水基化是农药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故优选水剂、乳油剂或可湿性粉剂。
当本发明的植物源抗病毒剂为水剂时,所述的水剂按体积百分比计包括下述组分:原药0.1-75%、溶剂11-80%,和助剂12-22%,优选为原药10-75%、溶剂11-80%,和助剂12-22%。
当本发明的植物源抗病毒剂为乳油剂时,所述的乳油剂以体积百分比计包括下述组分:原药为0.1-50%、溶剂20-70%,和助剂7-30%,优选为原药为10-50%、溶剂20-70%,和助剂7-30%。
其中所述的溶剂为选自水、乙醇、甲醇、乙腈、乙二醇、氯仿或乙酸乙脂的任意一种溶剂,或任意两种或多种溶剂的结合。
其中所述的助剂为选自下述的一种或多种辅剂:表面活性剂、湿润剂、分散剂、悬浮剂、填充剂、助溶剂、芳香剂、着色剂和防腐剂。
在制备水剂或乳油剂时,表面活性剂的使用非常重要。具体的,本发明所使用的表面活性剂包括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它们可单独使用,或一种或多种同类或不同类的表面活性剂复配使用。例如各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单独使用或数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使用;或各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单独使用或数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使用;或一种或多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一种或多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使用。其中所述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例如是:十八酸异丙酯、乳化剂NR-40、仲醇聚氧乙烯醚、松香胺聚氧乙烯(2)醚、谷氨酸月桂醇酯、双长链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柠檬酸酯、蓖麻油聚氧乙烯(20)醚、CGN-3植物性农药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JS-PS007、氨基聚醚有机硅表面活性剂SSI(epoxy modified polysiloxane)和农用硅表面活性剂BD-3077。所述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例如是C12~C16仲醇磺酸钠、棉籽油酸单乙醇酰胺-聚氧乙烯酸硫酸钠、2-十四烷氧基丙酸钠和琥珀酸二(2-甲基戊酯)磺酸钠。
也可以使用市场上已有的复配表面活性剂,例如由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而成的商品:OX系列农药微乳水乳剂乳化剂,商品名称是复配物OX-0657,英文名microemulsifier for pesticideoxseries;以及渗透剂JFC(M型)〔penatrant JFC(M type),它们可单独使用或与其它农药辅剂复配使用。其它市场上销售的复配的表面活性剂包括可湿性粉剂的润湿剂JS-RDA分散剂(dispersant JS-RDA),和分散剂HY-DC(dispersant HY-DC)。
优选的,所述的表面活性剂选自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或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12)、篦麻油与环氧乙烷缩合物EL-4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10-15)或仲烷醇聚氧乙烯醚JFC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或多种的结合。
当本发明的植物源抗病毒剂为可湿性粉剂时,所述的可湿性粉剂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下述组分:原药0.1-45%、润湿剂8-22%和填充助剂33-91%,优选为原药10-45%、润湿剂8-22%和填充助剂33-80%。
其中所述的润湿剂可以是常规使用的湿润剂,例如十二烷基磺酸钠和/或拉开粉;所述的填充剂可以是常规使用的填充剂,例如硅藻土、滑石粉、活性白土和木质素磺酸钠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的结合。
通常,为方便使用或运输储存,可首先制备成浓度较高的制剂,例如活性成分浓度大于0.03%(重量比)或浓度更高的制剂,例如制成活性成分浓度为0.3%-5%的制剂,在使用之前通过稀释获得活性成分浓度适于使用的制剂,例如0.0007%-0.01%(即7-100ppm)的制剂。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了上述抗病毒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可采用农药制剂领域的常用方法进行。
具体的,例如在制备本发明植物源抗病毒剂的水剂时,可将原药、溶剂与助剂按下述体积比混合:原药∶溶剂∶助剂=0.1-75∶11-80∶12-22,优选原药∶溶剂∶助剂=10-75∶11-80∶12-22,并在室温下充分搅拌即完成制备。
在制备本发明植物源抗病毒剂的乳油剂时,将原药、溶剂与助剂按下述体积比比混合:原药∶溶剂∶助剂=0.1-50∶20-70∶7-30,优选原药∶溶剂∶助剂=10-50∶20-70∶7-30并在室温下充分搅拌即完成制备。
在制备本发明植物源抗病毒制剂的可湿性粉剂时,可首先烘干原药,经机械粉碎,然后将粉碎后的原药与润湿剂和填充剂按下述重量比均匀混合:原药∶润湿剂∶填充助剂=0.1-45∶8-22∶33-91,优选原药∶润湿剂∶填充助剂=10-45∶8-22∶33-80,然后再粉碎过筛即完成制备。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了上述植物源抗病毒剂的应用,所述的应用包括用于防治病毒寄主植物时所引起的植物病害。
具体的,上述植物源抗病毒剂的应用是将所述抗病毒剂用于防治单一病毒侵染不同寄主或综合防治多种不同病毒混合侵染同一寄主或同类寄主引起的一种或多种植物病害。
在本发明中,所述的病毒主要是指烟草花叶病毒属(TMV)、黄瓜花叶病毒属(CMV)和马铃薯Y病毒属(PVY)三个病毒属的五种病毒:黄瓜花叶病毒(CMV)、烟草花叶病毒(TMV)、马铃薯Y病毒(PVY)、芜青花叶病毒(TuMV)或番茄花叶病毒(ToMV)。
上文所述病毒浸染的寄主主要是指植物,本发明中所述的植物是泛指通常意义的概念,本发明适用于所有的植物,特别适用于烟草、诸如菠菜、茼蒿、荠菜、芥菜等的蔬菜、瓜果作物以及诸如花卉类等的观赏植物等,尤其是烟草。
上文所述植物病害是指病毒浸染所导致的病害,包括单一病毒侵染同一寄主或同类寄主引起的植物病害,例如由黄瓜花叶病毒(CMV)、烟草花叶病毒(TMV)、马铃薯Y病毒(PVY)、芜青花叶病毒(TuMV)或番茄花叶病毒(ToMV)侵染同一寄主或同类寄主引起的植物病害。所述的病害还包括由上述病毒中的二种或多种病毒侵染同一或同类寄主植物所引起的植物病害。
病毒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寄主于生命活细胞的专性分子寄生物。主要由蛋白质包围核酸组成无细胞结构的病毒粒体。每种病毒只有一种核酸类型,其核酸复制及蛋白质合成需要依赖寄主提供原材料和场所,病毒自身无复制系统。寄生植物的称植物病毒,寄生动物的称动物病毒,寄生细菌的称噬菌体。目前已研究并命名的植物病毒达1000多种,在世界范围分布广泛又危害严重的植物病毒属有六种:1、黄瓜花叶病毒属(Cucumovirus);2、烟草花叶病毒属(Tobamovirus,);3、马铃薯Y病毒属(Potyvirus);4、黄症病毒属;5、线虫传多面体病毒属;和6、真菌杆状病毒属。本发明植物源抗病毒剂的应用涉及前三种病毒属的三个模式种,简述情况如下:
1、CMV是黄瓜花叶病毒属(Cucumovirus)的模式种
它是所有病毒中寄生植物最广泛的,CMV可侵染包括单子叶、双子叶在内的67个科,470多种植物,而且常与其它病毒混合侵染。如:CMV与甜瓜病毒(MMV)可混合侵染39个科117种植物。CMV可在多年生草本,花卉等观赏植物体内越冬。可依托蚜虫传毒,汁液传毒,寄主种子传毒。
2、TMV是烟草花叶病毒属(Tobamovirus)的模式种
分布于世界各地,寄主极广,对环境抵抗力强,在干燥叶片中可存活50多年。主要通过汁液传播病毒,如:农事操作中有移栽,整枝,打杈,摘心,绑架,嫁接,压枝,种用无性繁殖块茎,球茎,鳞茎等,病毒即从植物体的微伤口,经汁液进入寄主植株体内,可引起烟草,番茄,辣椒,果树等作物的花叶病。随寄主生长发育,病毒依赖寄主迅速进行自我复制并大量增殖毒素,造成寄主植物严重的品质与产量损失,甚至死亡。
3、PVY是马铃薯Y病毒属(Potyvirus)的模式种
是植物病毒中最大的一个属,包括75个种。PVY寄主范围较广,能侵染茄科,藜科,豆科的60多种植物,靠蚜虫传毒,汁液传毒,种子及无性繁殖材料传毒。
为了证明本发明抗病毒剂对病毒引起的植物病害的防治效果,采用室内生测试样的方法,测试了本发明的抗病毒剂对上述三个病毒属的五种病毒CMV、TMV、PVY、TuMV、ToMV的防治效果,优化筛选出该植物源抗病毒剂的水剂、乳油剂与可湿性粉剂;还发现不同的接种方式对病毒的抑制效果不同:如,将药剂与病毒汁液混合后接种,抑制病毒的药效为70-90%;先喷药,24小时后再接种,对病毒的抑制药效为40-50%;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本抗病毒制剂直接作用于五种病毒,之后再进入不同寄主植物,具有极明显的直接灭毒与在不同寄主植物体内抑制病毒复制的双重防效为70-90%;后者是先喷药,24小时后再接种,相当寄主植物先吸收本抗病毒制剂并在植物体内传输只具有在寄主植物体内抑制病毒复制的防效为40-50%。而在山东历年严重发生CMV、TMV、PVY病毒混合侵染烟草的田间生测试验,使用本抗病毒水剂稀释浓度30ppm,向移栽大田还苗后的烟草(NC89)在5月初左右28-40天内喷药4次,由寄主植物吸收本抗病毒制剂并在体内传输,在完全自然的条件下本抗病毒水剂在烟草NC89品种的植物体内抑制三种病毒的混合复制,其防效也为40-50%。使用抗病毒同类水剂,分别在云南、贵州的田间试验,稀释浓度50-100ppm,向6月份中苗期在TMV病害始发期烟草(K326)在21-30天内喷药三次,对抑制TMV单一病毒浸染烟草(K326)的防效达41.5%以上。
针对病毒是由蛋白质包围核酸组成无细胞结构的病毒粒体。每种病毒只有一种核酸类型,病毒只能依赖寄主生物的转录和翻译体系进行自我复制,所以本抗病毒剂的应用,贵在不受寄主生物类别与病毒种属不同的影响,除有效防治单一病毒或综合防治二种以上病毒混合侵染寄主植物之外,还具备有效防治病毒寄主细菌、寄主动物、寄主人体细胞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植物源抗病毒制剂主要应用于防治CMV、TMV、PVY、TuMV或ToMV病毒寄主烟草、蔬菜瓜果植物上的病毒病。例如由芜青花叶病毒(TUMV)、黄瓜花叶病毒(CMV)、烟草花叶病毒(TMV)或萝卜花叶病毒(RMV)寄主菠菜、茼蒿、荠菜、芥菜等蔬菜及传播,包括下列12大类68种蔬菜病毒病。
第一,甘兰类蔬菜的7种病毒病:1、青花菜病毒病(Broccoli virusdisease);2、紫甘兰病毒病(red cabbage virus disease);3皱叶甘兰病毒病(savoy cabbage virus disease),4、羽衣甘兰病毒病(collard virus disease);5、球茎甘兰病毒病(kohlrabi virus disease);6、孢子甘兰病毒病(Brusselssprout virus disease);7、芥兰病毒病(Chinese kale virus disease);
第二,白菜类蔬菜的5种病毒病:1、白菜病毒病(pak-choi virusdisease);2、菜心病毒病(mock pad-choi virus disease);3、苔菜病毒病(Taicaivirus disease);4、叶芥菜病毒病(Leaf mustard virus disease);5、乌塌菜病毒病(Wuta cai virus disease);
第三,绿叶蔬菜类的19种病毒病:1、结球莴苣病毒病(Head gardenlettuce virus disease);2、长叶莴苣病毒病(Longleaf garden lettuce virusdisease);3、茎用莴苣病毒病(Stem-eating lettuce virus disease);4、菊苣病害病毒病(Chicore virus disease);5、茼蒿病毒病(Carland chrysanthemumvirus disease);6、紫背天葵病毒病(Gynura virus disease);7、豆瓣菜病毒病(Water cress virus disease);8、京水菜(Jingshuicai virus disease);9、西芹病毒病(Celery virus disease);10、鸭儿芹病毒病(Mitsuba virus disease);11、菠菜病毒病(Spinach virus disease);12、叶忝菜病毒病(Swiss chardvirus disease);13、落葵病毒病(Malabar spinach virus disease);14、藤三七病毒病(Madeira-ving virus disease);15、雍菜病毒病(Water spinach virusdisease);16、苋菜病毒病(Edible amaranth virus disease);17、冬寒菜病毒病(Curled mallow virus disease);18、番杏病毒病(New Zealand spinachvirus disease);19、长寿菜病毒病(Leaf-eating sweet potata virus disease);
第四,瓜类蔬果的8种病毒病:1、小西葫芦病毒病(Small custardsquash virus disease);2、玉盘瓜病毒病(Tray custard squash virus disease);3、苦瓜病毒病(Bal sampear virus disease);4、迷你黄瓜花叶病毒病(Slicingcucumber mosaic virus disease);5、蛇瓜病毒病(Snake gourd virus disease);6、西瓜病毒病(Water-melon virus disease);7、甜瓜病毒病(Melon virusdisease);8、南瓜花叶病毒病(squash mosaic virus disease);
第五,茄果类蔬菜的6种病毒病:1、樱桃番茄蕨叶病毒病(Cherrytomato fern-like leaf virus disease);2、樱桃番茄斑萎病(Cherry tomato spotwilt virus disease);3、樱桃番茄条斑病毒病(Cherry tomato streak virusdisease);4、樱桃番茄花叶病毒病(Cherry tomato mosaic virus disease);5、彩色甜椒病毒病(Ball pepper virus disease);6、香艳茄(Penino virusdisease);
第六,豆类菜蔬菜的4种病毒病:1、蚕豆萎蔫病毒病(Broad bean wiltvirus disease);2、荷兰豆、甜豌豆病毒病(Garden pea and sweet pea virusdisease);3、扁豆病毒病(lablab virus disease);4、四棱豆病毒病(Wingedbean virus disease);
第七,根菜类蔬菜病毒的3种病毒病:1、樱桃萝卜、白萝卜病毒病(Cherry radish and Garden radish virus disease);2、胡萝卜病毒病(Carrotvirus disease);3、根忝菜(紫菜头)病毒病(Table beet virus disease);
第八,薯芋类蔬菜的3种病毒病:1、马铃薯病毒病(Potato virusdisease);2、芋病病毒病(Taro virus disease);3、焦芋病毒病(Edible cannavirus disease);
第九,葱蒜类及芳香族蔬菜的4种病毒病:1、薄荷病毒病(Mint virusdisease);2、罗勒病毒病(Sweet basil virus disease);3、茴香病毒病(Fennelvirus disease);4、芫荽病毒病(C oriander virus disease);
第十,其它蔬菜类病毒的3种病毒病:1、食用菌病毒病(Ediblechrysanthemum virus disease);2、草石蚕病毒病(Chinese artichoke virusdisease);3、秋葵病毒病(Okra virus disease);
第十一,多年生蔬菜类的4种病毒病:1、香椿病毒病(Chinese toonvirus disease);2、枸杞病毒病(Chinese wolfberry virus disease);3、桔梗病毒病(Balloon flower virus disease);4、百合病毒病(Lily virus disease);和
第十二,食用菌蔬菜类的2种病毒病:1、平菇病毒病(Pleurotusostreatus virus disease);2、蘑菇病毒(Agaricus bisporus virus disease)。
本发明中所述的植物是指通常意义的概念,本发明适于应用的植物特别是指烟草、蔬菜瓜果作物以及观赏植物等。但针对病毒寄主不同的植物,使用本抗病毒剂的最佳浓度,需经生测试验确定为妥.
本发明的施用比和施用浓度取决于病害的类型、严重程度、植物种类、不同地域、作物的生长期、气候等多种因素,通常施药的施用比以活性成分7-脱甲氧基娃儿藤碱的质量计为每亩0.3-2.0g/15-40L水,适宜的施用浓度为制剂中活性成分7-脱甲氧基娃儿藤碱的含量为7-100ppm,优选的20-50ppm,更优选25-40ppm。例如在烟草的幼苗期,移载田间还苗后的烟草幼苗,例如NC89烟草幼苗,其施用比可以是每亩0.3-0.6g/15L水,适宜的施用浓度为7-脱甲氧基娃儿藤碱的含量为20-40ppm,优选为30ppm左右;但在,烟草中苗期其施用比可以是每亩0.7-2.0g/20L水,施用浓度为7-脱甲氧基娃儿藤碱的含量为35-100ppm,优选为40ppm左右。
优选的,经室内生物测试与田间生测试验证明:本发明的各种制剂可用于防治单一病毒的浸染,所述的单一病毒包括马铃薯Y病毒(PVY)、黄瓜花叶病毒(CMV)、芜青花叶病毒(TuMV)或番茄花叶病毒(ToMV);并可综合防治多种病毒,例如由二种或多种选自烟草花叶病毒(TMV)、马铃薯Y病毒(PVY)、黄瓜花叶病毒(CMV)、芜青花叶病毒(TuMV)和番茄花叶病毒(ToMV)的病毒对植物的浸染;以及由于上述浸染在一种或多种植物上引起的病害,其综合防效可达40-50%。证明本发明的各种制剂是防治植物单种植物病毒引起的病毒病或两种以上引起的病毒病的有效制剂。特别是将其用于多种病毒对烟草的浸染时,例如在山东省日照和临沂两地,对历年严重发生三个主要病毒属的标式种,包括马铃薯Y病毒(PVY)、烟草花叶病毒(TMV)和黄瓜花叶病毒(CMV)混合浸染烟草NC89品种的田间防效试验,使用30ppm浓度的本抗病毒水剂,对移栽大田还苗后的NC89烟草作物,在28-40天内连续喷药4次,用两个常规药作对照,如黑龙江强尔生化技术开发公司的产品,即2%菌克毒克的250倍液稀释,即有效成份宁南霉素浓度80ppm;如陕西省西安海浪化工有限公司产品,即3.95%病毒必克可湿性粉剂的500倍稀释,相当有效成份病毒唑加CuSO4加ZnSO4的浓度为79ppm。在后文表1、2、3中分别记录喷本药后50、66、75天后的防效与对照药防效相当。本抗病毒制剂的使用浓度较以上两个对照药低2.6倍。在该浓度下未发现本抗病毒制剂对烟草和其它生物产生不良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抗病毒剂的防治效果明显优于现有技术已知的抗病毒剂,具有更高的活性与安全性。
本发明抗病毒剂急性经口毒性LD50雌=雄>5000mg/kg BW;急性经皮毒性LD50雌=雄>2000mg/kg.BW;均属低毒。由此验证本发明抗病毒制剂是一种对人、畜无害,又安全高效的植物源农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例举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说明,而不会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牛心朴子草提取物原药的制备
1、取150公斤初冬收割的内蒙古西部野生的牛心朴子草地上部分自然风干,粉碎成纤维状;
2、加工业乙醇,以溶液盖住草料为度,在常温搅拌浸提2-4小时后固液分离,重复上述步骤两次;
3、合并提取液,进行减压蒸馏,至回收溶剂约1/2-2/3,得到18升pH<5的黑色浆液,即牛心朴子草提取物原药,密度大于1,其中7-脱甲氧基娃儿藤碱的含量约为0.32%。
实施例2  总碱的制备
将实施例1得到的牛心朴子草提取物用氨水调PH>8,在分液漏斗中用氯仿重复萃取6次,最末次氯仿萃液在薄层板上点样,层析后喷Dragerdorf试剂,不显橙红色斑,表示已萃尽提取物中的生物碱;原药与氯仿的体积份数比为7∶1,合并前三批次萃取液,回收溶剂约2/3,倒出褐色浆液,即总碱原药(1),其中7-脱甲氧基娃儿藤碱的含量为0.55%。后三批次萃取液直接作为萃取剂重新套用,最后回收溶剂后的总碱原药(2)的含量为0.27%。
实施例3  本发明水剂的制备
在调制釜中加入实施例1制备的原药12.0L、加2.0L乙腈和2.5L OP-10(北京清源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在常温下搅拌40min,制得16.5L本农药水剂,该水剂中7-脱甲氧基娃儿藤碱的含量为0.26%。
实施例4本发明乳油剂的制备
取实施例2制备的总碱(1)110ml,加100毫升乙腈和16ml OP-10(北京清源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在常温下搅拌40min,即制得226ml乳油剂,该乳油剂中7-脱甲氧基娃儿藤碱的含量为0.34%。
实施例5  本发明可湿性粉剂的制备
取实施例2制得的总碱(2),放入烘箱烘干,粉碎,取干燥的原药28克,其中7-脱甲氧基娃儿藤碱的含量为0.43%。将其与润湿剂十二烷基磺酸钠6g和填充剂活性白土41g在小号拌料机中辊搅20min,进行机械电子磨加工20min,过300目筛,即制成75g本农药可湿性粉剂,该可湿性粉剂中7-脱甲氧基娃儿藤碱的含量为0.16%。
实施例6  室内活体生物测试
本实施例测试了本发明抗病毒剂中7-脱甲氧基娃儿藤碱的含量为20ppm时对5种病毒的防治效果。
1.试验目的:本抗病毒剂试样在7-脱甲氧基娃儿藤碱的含量为20ppm时,由室内活体枯斑法测定对5种病毒的防效,优化筛选出水剂、乳油剂、可湿性粉剂的配方。同时证明本抗病毒制剂试样对五种病毒单一侵染不同寄主植物,对依赖寄主实现病毒自我复制,本抗病毒制剂均具有明显的广泛抑制作用。
2.试验材料:
病毒/供试植物:TMV/心叶烟,PVY/黄叶烟,CMV/心叶烟,TuMV/苋色藜,ToMV/心叶烟;
供试抗病毒剂:实施例3、4和5的水剂、乳油剂和可湿性粉剂,稀释至7-脱甲氧基娃儿藤碱的含量为20ppm。
3.试验方法:
将感染TMV、PVY、CMV、TuMV、ToMV的供试植物的病叶片经研磨后,与本抗病毒剂试样混合,用接种缓冲液稀释,使各试样浓度均达20ppm,混匀后分别接种于供试植物的株上,每株接3-5叶,每叶2-3平方厘米,设清水对照,3-5天后统计叶片上枯斑数。按照下式计算防治效果。
Figure A20071009001400171
本发明抗病毒水剂、乳油剂、可湿性粉剂以五种病毒(TMV、CMV、PVY、TuMV和ToMV)为靶标,本发明药剂浓度为20ppm时室内活体生测防治效果如下:
制剂类型     防治效果(%)
    TMV     PVY     CMV     TuMV     ToMV
水剂     86.7     88.0     89.0     90.2     87.4
乳油剂     86.7
可湿性粉剂     66.7
实施例6  本发明抗病毒剂的田间防治效果试验
2004-2005年,在山东省日照市茅埠镇和临沂市沂南县杨坡镇,应用本发明的植物源抗病毒剂的水剂进行了田间的防治效果试验。
1.试验条件
1.1作物与靶标  作物为烟草品种NC89:靶标为烟草花叶病毒(TMV)、黄瓜花叶病毒(CMV)、马铃薯Y病毒(PVY)
1.2试验设计及处理  因植物源农药发挥药效较化学农药缓慢,特设计本发明的实验方案。采用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每小区栽烟100株,行距1.6m,小区面积72m2。使用手动喷雾器从移栽大田还苗后开始施药,7-10天1次,连续4次,施药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配药浓度准确,喷药时叶片正反面均匀周到。
2.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见表1-3。
表1记录了2004年在临沂施用本发明药剂药后66天内,按5点取样抽取50株进行调查统计3次,报告了42个数据;表2记录了2004年在山东省日照施用本发明药剂后50天内,按5点取样抽取50株进行调查统计3次,报告23个数据;表3记录了2005年重复日照的试验条件,在药后75天内,于发病高峰期(7月中旬左右)按5点取样抽取50株进行调查统计1次的防效数据。按照中国烟草总公司制定的《烟草病害分级标准》进行分级,计算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以病情指数计算各种处理的防治效果。
烟草病毒病害的分级标准(YC/T 39-1996)是按照病害严重度分级:
0级:全株无病:
1级:心叶脉明或轻微花叶,或上部三分之一叶片花叶但不变形,植株无明显矮化;
2级: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叶片花叶,或少数叶片变形,或主脉变黑,植株矮化为正常株高的三分之二以上;
3级: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叶片花叶,或变形,或主侧脉坏死,或植株矮化为正常株高的三分之二至二分之一;
4级:全株叶片花叶,严重变形或坏死,病株矮化为正常植株高度的二分之一以上至三分之一。
发病率、病情指数及防治效果的计算方法:
Figure A20071009001400181
Figure A20071009001400182
Figure A20071009001400183
3结论
3.1从两年的田间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含有植物源7-脱甲氧基娃儿藤碱的抗病毒水剂,有效成分的浓度为30×10-6g/mL(30ppm),每亩的施用量以活性成分7-脱甲氧基娃儿藤碱的质量计为0.3g时对PVY、CMV和TMV的综合防治效果为40%-50%,与目前生产上用的常规药剂3.95%病毒必克500倍液(有效成分病毒唑加CuSO4加ZnSO4的浓度为79×10-6g/mL)、2%的菌克毒克250倍液(有效成分宁南霉素浓度为80×10-6g/mL)的防治效果相近(见表1、2、3),但本发明抗病毒水剂的使用浓度较病毒唑或宁南霉素的使用浓度低2.6倍。
3.2在所施用的浓度下,田间未发现本发明的抗病毒水剂对烟草的生长发育和其它生物产生不良影响。
2004年和2005年的田间试验结果参见下表1-3,表中所用的术语“病指”是“病情指数”的简称,表明抗病毒剂抑制单一病毒在烟草体内的复制能力;表中所用的术语“综合病指”,即“综合病情指数”表明抗病毒剂抑制三种病毒在烟草体内的复制能力。
表1  本发明抗病毒剂的田间防效测定(2004,临沂)
作物为烟草品种NC89,靶标为TMV CMV PVY,于移栽还苗后喷本发明制剂,按7-10天/次,连喷4次,自施药后66天内调查3次的药效数据
药剂代号   5月25日 6月25日   7月15日
  TMV     CMV     PVY   综合病指 TMV CMV PVY   综合病指   TMV CMV PVY 综合病指
发病率% 病指 发病率% 病指 发病率% 病指 发病率% 病指 发病率% 病指 发病率% 病指 发病率% 病指 发病率% 病指 发病率% 病指
1   9.0 0.6 4.0 0.2 0 0   0.8 10.0 1.2 4.0 0.4 5.0 1.0   2.6   10.0  4.8 4.0 0.8 6.0 5.2 10.8
2   9.0 0.6 3.0 0.4 0 0   1.0 10.0 1.6 4.0 0.4 6.0 1.2   3.2   11.0  4.8 4.0 0.6 7.0 5.0 10.4
注:表1中药剂代号1为本发明的水剂,稀释浓度为30ppm;药剂代号2是3.95%病毒必克500倍稀释与2%菌克毒克250倍稀释,相当宁南霉素80ppm交替使用。
表2  本发明抗病毒剂的田间防效测定(2004,日照)
作物为烟草品种NC89,靶标为TMV CMV PVY,于移栽还苗后喷本发明制剂,按7-10天/次,连喷4次,自施药后49天内调查3次的药效数据
药剂代号   6月5日 6月21日 7月3日
  TMV CMV PVY   综合病指 TMV CMV PVY   综合病指 TMV CMV PVY 综合病指
发病率% 病指 发病率% 病指 发病率% 病指 发病率% 病指 发病率% 病指 发病率% 病指 发病率% 病指 发病率% 病指 发病率% 病指
1   0.8 0.2 0 0 0 0   0.2 4.0 1.0 0 0 0     0   1.0 16.0 4.4 0.8 0.6 8.0 5.0 10.0
2   0.8 0.4 0.8 0.8 0 0   1.2 3.2 1.6 1.2 0.8 0.8     0.4   1.6 11.2 5.4 2.4 1.8 9.6 4.6 11.8
注:药剂代号1本农药制剂稀释浓度为30ppm;药剂代号2是3.95%病毒必克可湿性粉剂(陕西省西安海浪化工有限公司)500倍稀释,相当病毒唑加CuSO4加ZnSO4的浓度为79ppm(日照)。
表3  本发明抗病毒剂的田间防效测定(2005,日照)
在山东日照重复本发明水剂的田间试验,制剂浓度30ppm,条件同表2,在用药后75天调查一次,报告多种病毒TMV、CMV和PVY混合浸染烟草的防效报告
药剂名称   TMV   CMV   PVY   综合病指   防效(%)
  发病率(%)   病指   发病率(%)   病指   发病率(%)   病指
病毒必克   1.14   0.28   2.14   1.87   2.79   1.26   3.41   43.4
本发明水剂   1.12   0.28   3.03   2.26   2.78   0.98   3.52   41.6
  1.66   0.33   3.33   2.92   4.44   2.78   6.03   -
注:本发明的水剂浓度为30ppm;药剂病毒必克是指3.95%病毒必克可湿性粉剂(陕西省西安海浪化工有限公司)稀释500倍,相当79ppm。
表1中记录的前两次日期是药后50天内的数据,其中本发明水剂的病指或综合病指均小于等于对照药,表明抑制病毒的能力大于对照药;表2的数据验证了上述特征。表1中7月15日的病指或综合病指值是本发明水剂的值大于对照药,揭示了本发明水剂喷药后66天抑制病毒的能力转为低于对照药的特征。表3是相同试验条件下药后75天的一次性调查数据,综合病指低于对照药验证了本发明水剂喷药66天抑制病毒的能力稍低于对照药的事实。
根据以上表1-3所列田间试验结果,说明本发明的抗病毒剂是防治烟草一种病毒TMV,和综合防治烟草多种病毒TMV CMV和PVY浸染的有效制剂。其防治效果与常规药剂(病毒必克、菌克毒克)药效40-50%相近,未见对其它植物有不良影响。但本发明药剂的使用浓度30ppm比对照药剂低2.6倍(对照药剂浓度80ppm),说明在相同浓度时,本发明的抗病毒剂的防治效果远远高于常用的抗病毒剂,且由于本发明的抗病毒剂来源于植物本身,因此具有更好的安全性,是天然、高效、安全的植物源抗病毒农药制。
以上已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可以做很多改进和变化而不会背离本发明的基本精神。所有这些变化和改进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植物源抗病毒剂,其中含有以7-脱甲氧基娃儿藤碱为有效成分的牛心朴子草提取物原药为活性成分,以抗病毒剂的总重量计,所述原药的含量约为0.1-75%,以及助剂的含量为99.9-25%,其中所述原药中7-脱甲氧基娃儿藤碱的含量为大约0.03-5%(重量)。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病毒剂,其中所述的牛心朴子草提取物原药为牛心朴子草提取物时,其中7-脱甲氧基娃儿藤碱的含量为大约0.03-0.4%(重量);其中所述的牛心朴子草提取物原药为牛心朴子草提取物总碱时,其中7-脱甲氧基娃儿藤碱的含量为大约0.1-5%(重量)。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病毒剂,其中所述的抗病毒剂是水剂、乳油剂与可湿性粉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病毒剂,其中所述的水剂按体积百分比计包括下述组分:原药0.1-75%、溶剂11-80%,和助剂12-22%,优选为原药10-75%、溶剂11-80%,和助剂12-22%;其中所述的乳油剂以体积百分比计包括下述组分:原药为0.1-50%、溶剂20-70%,和助剂7-30%,优选为原药为10-50%、溶剂20-70%,和助剂7-30%;其中所述的可湿性粉剂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下述组分:原药0.1-45%、润湿剂8-22%和填充助剂33-91%,优选为原药10-45%、润湿剂8-22%和填充助剂33-9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病毒剂,其中所述的溶剂选自水、乙醇、甲醇、乙腈、乙二醇、氯仿和乙酸乙脂的任意一种,或其中任意两种或多种的结合;其中所述的助剂选自下述的一种或多种辅助剂:表面活性剂、湿润剂、分散剂、悬浮剂、填充剂、助溶剂、芳香剂、着色剂和防腐剂;其中所述的表面活性剂选自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或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12)、篦麻油与环氧乙烷缩合物EL-4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10-15)和仲烷醇聚氧乙烯醚JFC中的任意一种,或其中任意两种或多种的结合;其中所述的润湿剂为十二烷基磺酸钠和/或拉开粉;所述的填充助剂为选自硅藻土、滑石粉、活性白土和木质素磺酸钠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的结合。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抗病毒剂的制备方法,所述的抗病毒剂可采用农药制剂领域的常规方法制备。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抗病毒剂的应用,所述的应用包括用于防治病毒寄主植物时所引起的植物病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抗病毒剂的应用,所述抗病毒剂用于防治单一病毒侵染不同寄主或综合防治多种不同病毒混合侵染同一寄主或同类寄主引起的一种或多种植物病害;其中所述的病毒是下述三种病毒属:烟草花叶病毒属(TMV)、黄瓜花叶病毒属(CMV)和马铃薯Y病毒属(PVY)的五种病毒:黄瓜花叶病毒(CMV)、烟草花叶病毒(TMV)、马铃薯Y病毒(PVY)、芜青花叶病毒(TuMV)或番茄花叶病毒(ToMV)。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抗病毒剂的应用,其中所述的病毒浸染在烟草或蔬菜瓜果植物上,特别是浸染在烟草上。
10、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抗病毒剂的应用,其中所述抗病毒剂的施用比以有效成分7-脱甲氧基娃儿藤碱的重量计是每亩0.3-2.0g/15-40L水;优选的,对移载田间还苗后的烟草的幼苗,其施用比是每亩0.3-0.6g/15L水;在烟草的中苗期,其施用比是每亩0.7-2.0g/20L水;所述抗病毒剂的适宜施用浓度为7-100ppm;其中在烟草的幼苗期,其施用浓度为20-40ppm,优选30ppm左右;在烟草的中苗期,其施用浓度为35-100ppm,优选40ppm左右。
CN200710090014A 2006-06-09 2007-03-23 一种植物源抗病毒剂,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00586286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90014A CN100586286C (zh) 2006-06-09 2007-03-23 一种植物源抗病毒剂,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083187.1 2006-06-09
CN 200610083187 CN1868283A (zh) 2006-06-09 2006-06-09 一种植物源抗病毒剂,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0710090014A CN100586286C (zh) 2006-06-09 2007-03-23 一种植物源抗病毒剂,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84761A true CN101084761A (zh) 2007-12-12
CN100586286C CN100586286C (zh) 2010-02-03

Family

ID=389360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90014A Active CN100586286C (zh) 2006-06-09 2007-03-23 一种植物源抗病毒剂,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86286C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50377A (zh) * 2011-11-21 2012-07-11 云南省烟草公司昆明市公司 一种防治烟草漂浮育苗花叶病的方法
CN102696413A (zh) * 2011-11-21 2012-10-03 云南省烟草公司昆明市公司 一种防治烟草漂浮育苗大田种植期烟草花叶病发生的方法
CN103960229A (zh) * 2013-01-25 2014-08-06 江苏蓝丰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菲啶毒清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和防治烟草、辣椒、番茄病毒病的应用
CN105706881A (zh) * 2016-03-16 2016-06-29 沈素香 一种小辣椒快速繁殖方法
WO2017050262A1 (zh) * 2015-09-25 2017-03-30 南开大学 菲并吲哚里西啶生物碱季铵盐衍生物及其制备和抗植物病毒应用
CN112450230A (zh) * 2020-11-03 2021-03-09 南京植创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复配植物消毒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50377A (zh) * 2011-11-21 2012-07-11 云南省烟草公司昆明市公司 一种防治烟草漂浮育苗花叶病的方法
CN102696413A (zh) * 2011-11-21 2012-10-03 云南省烟草公司昆明市公司 一种防治烟草漂浮育苗大田种植期烟草花叶病发生的方法
CN103960229A (zh) * 2013-01-25 2014-08-06 江苏蓝丰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菲啶毒清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和防治烟草、辣椒、番茄病毒病的应用
WO2017050262A1 (zh) * 2015-09-25 2017-03-30 南开大学 菲并吲哚里西啶生物碱季铵盐衍生物及其制备和抗植物病毒应用
CN105706881A (zh) * 2016-03-16 2016-06-29 沈素香 一种小辣椒快速繁殖方法
CN112450230A (zh) * 2020-11-03 2021-03-09 南京植创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复配植物消毒剂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586286C (zh) 2010-0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38007B (zh) 假蒟提取物及其在制备杀虫抑菌剂中的应用
CN101755847B (zh) 一种绿僵菌复配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0586286C (zh) 一种植物源抗病毒剂,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U2020101890A4 (en) Ecological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thod of wolfberry thrips
Martin et al. Factors influencing silymarin content and composition in variegated thistle (Silybum marianum)
CN108041083B (zh) 一种植物源农药增效剂及其应用
CN102812969B (zh) 一种植物源抗病毒剂,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211427B (zh) 一种含介离子类杀虫剂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5794813B (zh) 一种杀虫组合物及其控制农业害虫的方法
Okunlola et al. Effect of mixed cropping and plant extracts on the growth, yield and pest control of jute (L.)
CN111183995B (zh) 一种包括咯菌腈和噻呋酰胺的农药组合物在防治花生病害或虫害中的用途
CN109221230A (zh) 一种含双丙环虫酯和氯噻啉的杀虫剂组合
CN115886040A (zh) 一种山沉香提取物除草剂及应用
CN106472591B (zh) 一种生态杀虫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73828B (zh) 一种杀虫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7624810A (zh) 一种杀虫组合物
Huitrón et al. Influence of grafted watermelon plant density on yield and quality in soil infested with melon necrotic spot virus
CN1868283A (zh) 一种植物源抗病毒剂,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973139A (zh) 一种防治农业害虫的复配生物杀虫剂及其应用技术
CN102498984B (zh) 应用柠檬香茅精油防治小菜蛾的方法
Baidoo et al. The role of ethanolic extracts of leaves and roots of Lantana camara (L.) in the management of pests of Okra Abelmoschus esculentus (L.) Moench
CN115886009B (zh) 一种含溴虫氟苯双酰胺的杀虫组合物
Uddin II et al. Potentials of two bio-pesticides in the control of some field insect pests of bambara groundnut in Ilorin
CN105794814B (zh) 一种杀虫组合物及其控制农业害虫的方法
Ahmed et al. Efficacy of plant extracts in the suppression of insect pests and their effect on the yield of sunflower crop under different climatic condi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