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81991A - 人造石油和煤 - Google Patents

人造石油和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81991A
CN101081991A CN 200610101235 CN200610101235A CN101081991A CN 101081991 A CN101081991 A CN 101081991A CN 200610101235 CN200610101235 CN 200610101235 CN 200610101235 A CN200610101235 A CN 200610101235A CN 101081991 A CN101081991 A CN 1010819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gas
pressure
liquefaction
pyrolys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1010123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赫兰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A200510010210X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727440A/zh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061010123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081991A/zh
Publication of CN1010819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819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 For Refining Petroleum (AREA)

Abstract

人造石油和煤本发明所属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领域,通过对植物加热至600-700℃之间,使其快速热解为气态燃料,收集起来作为化工原料。固体主要为碳,可用型煤机制成型煤,供液化油的生产,液态的可直接用与家用或发动机用或锅炉用煤气发生,产生甲烷等洁净燃料来替代现有的石油液化气。液化油经脱氧处理形成与天然石油基本一致的物质。实现本发明的主要途径是将植物粉碎加温,使其在隔绝空气的状态下分解,并分别回收其产物加以利用,生产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型煤、甲烷、一氧化碳等物质。

Description

人造石油和煤
技术领域:本发明所属生物质能开发利用领域
背景技术:本发明是生物质液化技术的发展,生物质液化技术是通过对生质加热使其分解,可得三种物质,固态的主要为碳,可作煤炭使用,液态的主要成分为有机酸,酚,醛等,因其含氧量大约50%左右,故其燃烧值低,可作为化工原料,也可生产汽,柴油等,也可直接应用。气态物主要为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可作为生产液化油的燃料。
发明内容:本发明分为间接合成法和直接合成法两种,间接合成法分为原材料采集系统,初加工系统和直接应用系统。直接法为生物质——石油转换装置。
直接合成法:由供料装置,加热装置,合成装置,收集装置组成
供料装置:采用往复运动的活塞向加热仓推料,活塞向前运动时将料仓内的物料推向加热仓,往回运动时料斗内的物料下落至料仓,活塞再向前运动时又将物料推向加热仓,在料斗与加热仓之间设一排水管,管上有许多小孔,使得物料被压缩时水份从小孔中溢出,这样含水率较大的植物也可使用本装置,含水率小的也可不使用排水管。
加热装置:采用高温管,管内为燃烧炉,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将高温管加热到1200℃左右。尾气由热风道排出。物料经高温管时被迅速加热至800℃以上,由于被压缩物料料密度大,导热快,缩短了加热时间,而且不必严格控制温度。大大提高了效率。为了增加物料的密度,提高物料的压强,在加热仓中部设增压环,目的是增加物料与加热仓壁的阻力,达到增加物料压强作用。为了防止物料自锁被卡,从加热仓中部至尾部采用喇叭状。这样物料在加热仓逐渐膨胀,阻止其“放炮”现象的产生
收集装置为热解密封仓,被加热的物料进入热解密封仓后热解蒸汽立即放出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和少量的酸、醛等蒸汽和固体碳,固体碳落入热解密封仓底部,热解密封仓下部设密封门,用于取碳粉,热解密封仓中部设一密封的活动隔板,取碳时关闭隔板,打开密封门,取完碳关闭密封门,打开活动隔板,这样取碳时热解密仓不漏气不影响其生产的连续性。热解密封仓顶部设蒸汽出口,出口前设钢丝过滤网,防止碳粉进入蒸汽出口,蒸汽出口接导汽管,将热解蒸汽导入压缩机头,压缩机头工作将热解蒸汽压缩至1-20Mpa并进入管状反应釜,压强的大小选用取决于油品,以汽油为主应选用小压强,以机油为主选用大压强,但不能超过20Mpa,因为超过20Mpa时只能生产出液化油。
合成装置为管状反应釜,被压缩的热解蒸汽在反应釜内叠合成酸、酚等,在反应釜中的温度在450℃以上时直接脱氧形成烃类,即石油和一氧化碳、水。管状反应釜下部接一重油罐,使得沸点在450℃以上的重油流入重油罐,上部接导汽管将轻油蒸汽导入轻油罐,轻油罐内有水,蒸汽遇水迅速冷却成轻油,水、一氧化碳。轻油罐下部设压力控制阀,当压强大时打开放出水分减少压强,轻油罐顶部设导汽管将煤气导入集气罐,集气罐上部设导气管将煤气导入加热器和燃烧炉,轻油罐中部设阀门用于取油,在管状反应釜与轻油罐间距反应釜较近设一加热器,在管状反应釜的温度低于450℃时使用,此时,轻油罐内全部为石油,重油罐失去作用。轻油罐壁和加热器至轻油罐之间的导汽管要加设散热片,管状反应釜、热解密封仓外侧最好加设保温层。以确保反应釜内温度达到450℃。
间接合成法:分为原材料采集系统、初加工系统和直接应用系统
原材料采集系统:本系统中的供料装置采用往复运动的活塞向热解仓推料。活塞向前运动时,将物料推进热解仓,活塞往回运动时,使料仓进料口让开,在重力作用下料斗中的物料下落至料仓,活塞再往前运动时又将物料推进热解仓,通过活塞的往复运动,使物料不断地被推入热解仓,为防止空气进入热解仓,在热解仓入口处加设弹环一个,防弹环的作用是:使被压缩的物料,通过防弹环时特别紧,以达到隔绝空气进入热解仓的目的。物料过了防弹环之后,又保持了原来松散状态。
本系统中的热解,在热解仓内进行,热解仓由高温管和冷凝仓外壁组成的,热解仓的热源来自高温管。物料在这里被快速加热至不超过700℃时,超过700℃时,热解产物都转化成甲烷、水、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热解蒸汽通过冷凝仓外壁上的许多小孔进入冷凝仓。本系统中进料口采用长方形长颈高温漏斗,长颈内设40×40的网格,网格高度大于500,网格壁为空心,内装导热油,导热油的温度在200到300℃之间,物料经过漏斗时得到快速预热和烘干,而且蒸汽上涌使物料的氧气稀薄,以至进入热解仓的物料中的空气和水尽量少,避免产生过多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达到节约资源和提高产量的目的。注:原材料含水量低的情况下,高温漏斗可被普通漏斗代替。
本系统中的加热装置为设在高温管内的燃烧炉,高温管采用镍基高温合金钢或铸铁制成,燃烧炉用人造型煤为燃料,燃烧炉内完全封闭,用鼓风机为其供氧,鼓风机用电子温度调整仪控制,当高温管的温度达到700℃时,关闭鼓风机。燃烧炉尾部的气门在自重作用下关闭,使得燃烧炉内的空气稀少,停止燃烧,当高温管的温度低于600℃时,打开鼓风机,使炉内的燃料重新燃烧,热量通过热风道传递给高温管,在风力的作用下气门被打开,使炉内的空气流动,高温管和冷凝仓外壁均为喇叭状,表面抛光,以免出现物料被卡住的现像,燃烧炉尾部的通风道内设盘绕管加热器,内装导热油,用导热油管连接盘绕管加热器和高温漏斗,使燃烧炉内的热量,能传递到高温漏斗上。
本系统中固体出料装置为密封仓,密封仓略成喇叭状,以免碳粉卡住,中间设可移动密封活动隔板,仓底为密封门,关闭活动隔板,打开密封门,可以把固态碳粉从仓内取出,而不至于密封仓泄露空气,取完碳粉,关闭密封门,打开活动隔板,使碳粉下落至仓底,使得本装置能够连续生产。
本系统中的液态收集装置分为冷凝仓和冷凝器,冷凝仓是由冷凝仓内壁和冷却水箱组成,热解蒸汽在接近真空状态下迅速通过冷凝仓内壁的小孔,冷凝仓外部为冷却水箱,冷却水箱上有散热片,使散热良好,并用水泵抽水循环,使热解蒸汽了的大部分在这里冷凝成液化油,冷凝仓下部设有主油箱,用大口径导油管连接,使得液化油在重力作用下流入主油箱,密封仓上部和冷凝仓上部各设一个导汽管,导汽管通过冷凝器使热蒸汽再次冷却,冷凝器有上下两个出口,上出口接真空泵,开动真空泵,使得整个冷却和热解系统处于接近真空状态,有利于生物质热解,下出口接副油箱,以收集冷凝器的液化油。
本系统中的气态物收集装置为真空泵,出气口接密封橡胶袋,将气态物压入密封橡胶袋中,橡胶袋2MM厚的橡胶,外罩金属壳,橡胶袋上部放置重物,充气前先将橡胶袋抽至真空,整个系统工作后将气袋接到真空泵上,真空泵工作时将甲烷等压入橡胶袋,此气体可用于农民家庭用燃料,也可集中起来冷冻压缩生产甲烷、煤气和二氧化碳。
初加工系统:
液化油的初加工:将液化油或液化油的溶液用高压耐酸供给泵从油箱中吸出压入管状反应釜中,反应釜用管状加热器加热,可将反应内温度提高至300℃以下,使得液化油加热后蒸发,蒸汽从上猪尾巴管进入恒温箱内的绕管加热器,在这里热蒸汽再次被加热至450℃左右,再次加热的目的让系统内的压力不太高,在盘绕管加热器中液化油脱氧形成烃类、水和一氧化碳,热蒸汽从恒温箱中出来,立即导入重油罐,在这里一部分烃类即石油,储存在这里,余下的蒸气从重罐导入管状反应釜,反应釜中部的盘绕管热交换器,使热蒸汽在这里被冷却至225-300℃之间,也使液化油得到加热,从反应釜底部出来后热蒸气及冷凝物被导入煤油罐,冷凝物在这里储存在煤油罐中,余下的蒸气由导气导入水箱中,导气管端部设置压力控制阀。在8-12Mpa时喷出蒸汽,蒸汽在水中迅速冷却形成汽油、水和一氧化碳,汽油漂浮在水箱上部,打开阀门可以让其流入汽油罐储存,一氧化碳进入水箱顶部的集气罐,集气罐底部入口处设止回阀一个以防集气罐向水箱倒气,集气罐设一导气管将煤气导入管状加热器的炉具中,集气罐作为管状加热器的燃料箱。水箱底部设一导管将恒压水箱与水箱连接,恒压水箱的作用是调节水箱的压强使其在8-12Mpa之间,另一作用是将多余的水在这里排除系统外,整个系统的压强主要由供给泵,当压强超过12MPa时关闭供给泵,系统内的压强不再增加,当压强低于8MPa时,启动供给泵使反应釜内的空间被液化油占用,压强就达到了要求。水箱的压强是靠恒压水箱来调节的,恒压水箱上安装压力控制阀,当压强超过12MPa时排除多余的水以达泄压的目的,整个系统的温度用电子温度控制仪控制,反应釜上部设一密封管,可将热电偶放置其中,当温度达到300℃时关闭管状加热器,当温度低于225℃时打开管状加热器的炉具的供气系统和点火装置,使反应釜被加热。
人造型煤的加工:将液化油的水溶液与碳粉混合搅拌均匀,用型煤机生产以液化油为粘结剂型煤,也可将碳粉加水用无粘结剂型煤机,生产无粘结剂型煤。也可风力碳灰分离器将碳粉除灰后用纤维素为粘结剂将碳粉制成木炭。
变质液化油的处理:液化油放置时间长了或与空气接触多了便出现渗碳现象,此时必须处理否则不能用上述装置生产石油。将变质的液化油注入反应釜中加入少量的水,加温至300℃左右压强达到32MPa使得变质的液化油中的碳与水结合生成液化油。
直接应用系统:本系统分为家用液化油-煤气发生器、发动机用液化油-煤气发生器、锅炉用液化油燃烧器。其原理为:液化油箱为密封的,油箱出口接压力控制阀,之后接入炉具或发动机排气管,通过炉具等的热量将炉具处或排气管处的热交换器里的液化油加热分解成甲烷、一氧化碳、水和少量焦油,可然气体通过导气管导入储气罐,在储气罐中备用,储气罐中的压强过大时,将导油管上的压力控制阀关闭,既停止供油,也就停止产生煤气,压强不再增加,当煤气用了一段时间后,压强下降,压力控制阀打开,液化油又进入热交换器,再次产生煤气,达到自动调节压力的作用,家用和发动机用液化油一煤气发生器须专用加油罐加油,既先将加油罐加上液化油,将上部阀门关闭,再把加油罐与煤气发生器相连接,并打开加油罐和煤气发生器的阀门,使加油罐与油箱的内压一致,在重力作用下,液化油流入油箱,再关闭所有阀门,卸下加油罐,完成加油工作。
锅炉用液化油燃烧器的原理:与煤气发生器的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储气罐为点火时用,点火后完成使命,再加入一些煤气,以便下次点时再用,热交换器中产生的甲烷,一氧化碳直接喷到锅炉中燃烧。
本文所提及的压力控制阀结构为:小型汽或液压缸内设活塞,柱塞杆与活塞连接,柱塞杆处设有弹簧,当压力大时柱塞杆移动将活塞杆上的小孔移开,关闭或打开管路,停止产油或气,起到调节压力的作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原有液化技术从1974年在美国首次试验成功至今30多年了,并未得到普及,原因是设备投资大,原材料采集因难,运输更困难,导致造价高,所以没有得以推广,本发明集烘干、预热、热解于一体,设备体积小、造价低,可安装轮子,直接开到田间进行生产,这样就解决了原材料的采集和运输问题,采用家庭式生产,将设备借给农民使用,并收购其产品,可节约占用土地费用,和大规模生产中产生的管理费、厂房的费用,从而降低了产品的造价。直接合成法采用温度为1200℃左右,比原有液化技术的温度提高一倍,生产效率也提高一倍多,原有液化油性质不稳定,直接合成石油还可有目的的选择油品生产,产品的储存,运输与现有的石化产品的储运一致。间接合成法中的初加工的设备简单、耗能低,也使成品油价格降低,煤气发生器的压力比现有的石油液化气罐的压力低得多,安全性提高了,造价也降低了很多,所以本发明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采集系统纵剖面图:图-2为2-2剖面;图-3为1-1剖面;图-4为初加工系统剖面图;图-5为家用液化油-煤气发生器剖面图;图-6为加油罐剖面图;图-7为发动机用液化油-煤气发生器剖面图;图-8锅炉用液化燃烧器剖面图。图-9压力控制阀(减压用)图-10压力控制阀(泄压用)图-11直接合成法装置剖面图。
1、活塞;2、料仓;3、高温漏斗;4、防弹环、5.燃烧炉;6.高温管;7、鼓风机;8、冷凝仓;9、密封仓、10、活动隔板;11、密封门;12、冷却水箱;13、主油箱;14、冷凝器;15、导汽管;16、副油箱;17、真空泵;18、橡胶气袋;19、网格壁;20、气门;21、盘绕管加热器;22、冷凝仓内壁;23、导油管;24导热油管;25、热风道;26、热解仓;27、散热片;28、钢丝过滤网;29、保温层;30、排水管;31、液化油箱;32、高压耐酸供给泵;33、下猪尾巴管;34、管状反应釜;35、管状加热器;36、盘绕管热交换器;37、上猪尾巴管;38、恒温箱;39、加热器;40、重油罐;41、煤油罐;42、汽油罐;43、恒压水箱;44、集气罐;45、水箱;46、导气管;47、压力控制阀;48、热蒸汽导汽管;49、逆止阀;50、增压环;51、炉具;51’发动机排气管根部;52、储气罐;53、热交换器;54、密封油箱;55、排污阀;56、轻油罐;57、热解密封仓;58、阀门;59、加油罐;60、点火用储气罐;61、煤气喷嘴;62、液化油进油口;63、接发动机煤气入口;64、压力控制阀。65、油或气入口;66、柱塞杆;67、油或气出口、68、缸体;69、弹簧;70、柱塞上的孔;71、压缩机头;72、料斗;73、加热仓。
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原理进一步说明:
直接合成法:活塞(1)向前运动时将料仓(2)内的物料推进加热仓(73),活塞(1)往回运动时,料斗(72)内的物料下落至料仓(2)内,活塞(1)再向前运动时又将物料推进加热仓(73),在料斗(72)与加热仓(73)间设排水管(30),排水管(30)上有许多小孔,物料受压后水分从小孔中溢出,加热仓(73)中部设增压环(50),物料通过时增加物料与加热仓(73)壁时阻力以增加物料的密度,增压环(50)至加热仓(73)端部为喇叭状以防止物料被卡住,加热仓(73)外部包保温层(29)。加热仓(73)内壁为高温管(6),高温管(6)内为燃烧炉(5)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传递至高温管(6),其尾气由热风道(25)排出,物料进入热解密封仓(57)后裂解成热蒸汽和碳,取碳时将活动隔板(10)关闭,打开密封门(11)。取完碳时再关闭密封门(11)打开活动隔板(10),这样取碳时热解密封仓(57)正常工作。热解密封仓(57)上部有出气口,接导汽管(48),出气口前设钢丝过滤网(28)以防碳粉进入。导汽管(48)将热解蒸汽导入压缩机头(70)在这里将热解蒸汽压缩并导入管状反应釜(34),在这里热解蒸汽形成液化油,管状反应釜(34)内的温度在450℃以上时则形成石油,管状反应釜(34)下部接重油罐(40)重油被收集在这里,管状反应釜(34)上部接导汽管(48),将轻油蒸汽导入轻油罐(56),距管状反应釜(34)较近处设加热器(39),加热器(39)平时不用,在管状反应釜(34)温度低时使用,轻油蒸汽在轻油罐(56)中的水里迅速冷却形成轻油。轻油可从轻油罐中部阀门放出,轻油罐(56)底部设压力控制阀(47)在压强超过设计时打开泄压并排除多余的水,煤气通过导气管(46)进入集气罐(44)备用,集气罐(44)上部设导气管(46)将煤气导入燃烧炉(5)和加热器(39)备用。
间接合成法:原材料采集系统:通过活塞(1)的往复运动来实现将物料压入热解仓(26)的使命,活塞(1)往前运动时,将物料推进热解仓(26)往回运动时,物料下落至料仓(2),活塞(1)在往前运用时又将物料推进热解仓(26),物料进入热解仓(26)前通过防弹环(4),物料在热解仓(26)内的高温管(6)的高温作用上快速热解,热解蒸汽通过冷凝仓内壁(22)的许多小孔,进入冷凝仓(8),热解基本完成后,在这里物料完成全部热解,取碳粉时关闭活动隔板(10),使密封仓(9)上部变成小密封仓,打开仓下部的密封门(11),在打开活动隔板时,使密封仓(9)上下两部分连通,活动隔板(10)上碳粉滑落至仓底,进入冷凝仓(8)的热解蒸汽,在这里得到迅速冷却,既冷却水箱(12)的水的温度通过散热片(27)内传递给热解蒸汽,且冷凝物顺着散热片(27)滑入冷凝仓(8)底部,通过导油管(23)进入主油箱(13),冷凝仓(8)顶部和密封仓(9)的顶部,各设导气管(15),共同进入冷凝器(14),在这里对热解蒸汽再次冷却,冷凝器(14)的下出口接副油箱(16),上出口接真空泵(17),启动真空泵(17)时,整个系统处于负压状态,提高热解速度和利于热解蒸汽散发和头少热解过程中生物质产生的热量,有利于控制温度。真空泵(17)出口接橡胶气袋(18),将甲烷等气体装于袋中备用。高温管(6)内为燃烧炉(5),用鼓风机(7)供燃烧炉(5)的空气,鼓风机(7)开动,空气通过燃烧炉(5)将热量通过热风道(25)传递给高温管(6),热风道(25)端部的通风管内设盘绕管加热器(21),热风通过时将热量传递给盘绕管加热器(21)内的导热油,通过导热油管(24),将热量传递给高温漏斗(3)中的网格壁(19),物料通过时得到预热和烘干。通过鼓风机(7)的作用,使燃烧炉(5)和热风道(25)内有一定压力,可将气门(20)打开,形成燃烧炉(5)的供氧系统。关闭鼓风机(7),气门(20)在自重作用下关闭,炉内氧气稀少,产生热量极少,高温管(6)温度停止上升,达到控制温度的目的。
初加工系统:用高压耐酸供给泵(32)抽取液化油箱(31)里的液化油,通过下猪尾巴管(33)进入管状反应釜(34),管状反应釜(34)用管状加热器(35)加热至300℃以下,液化油在这里形成蒸汽,并通过上猪尾巴管(37)进入恒温箱(38)中的盘绕管加热器(21)在这里把热蒸汽再次加温至450℃左右,液化油在里形成烃类,从恒温箱(38)中出来的导油管进入重油罐(40),在这里脱氧的液化油的重油被储存,余下的热蒸汽在压力的作用下通过导汽管(48)进入管状反应釜(34)中,通过盘绕管加热器(36)把管状反应釜(34)中的液化油加热,又使热蒸汽得到冷却,温度约为225-300℃之间,导汽管(48)从管状反应釜(34)底部,把盘绕管热交换器(36)的蒸汽及煤油导入煤油罐(41),煤油储存在煤油罐(41)中,蒸汽通过压力控制阀(47)进入水箱(45),在这里蒸汽冷却为汽油、煤气和水,汽油多了放入汽油罐(42)中水多了从恒压水箱(43)的压力阀中排出,气体被压入集气罐(44)储存,集气罐(44)入口处设逆止阀(49)一个,防止到气,集气罐(44)用导气管(46)与管状加热器(35)下连作为管状加热器(35)的燃料。
直接应用系统:家用和发动机液化油-煤气发生器:密封油箱(54)中的液化油通过导油管(23)进入热交换器(53)中,中间加一压力控制阀(64),在热交换器(53)中液化油分解为甲烷、一氧化碳和水及少量焦油,气体通过导气管(46)将煤气导入储气罐(52)备用,热交换器(53)被炉具(51)或发动机排气管根部(51’)加热。储气罐(52)下部设排污阀(55)一个,以排除罐中水和焦油。导气管(46)将储气罐(52)中的气体导入炉具(51)或发动机煤气入口(63)。加油时先将加油罐(59)加满油,再把密封油箱(54)与加油罐(59)连接,打开阀门(58)密封油箱(54)与加油罐(59)内压一致,在重力作用下液化油进入密封油箱(54)然后关闭阀门(58)卸下加油罐(59),这样就完成了加油工作。
锅炉用液化油燃烧器:由液化油进油口(62)向热交换器(53)中注油,液化油在热交换器(53)中被加热分解产生煤气通过导气管(46)进入煤气喷嘴(61)喷出的煤气与喷头喷出的空气混合燃烧加热热交换器(53)及锅炉,通过阀门(58)将一部分煤气存于点火用储气罐(60)中,以备点火时用,用排污阀(55)排出水和焦油。
压力控制阀:当气或液从入口(65)进入阀门,压力进入缸体(68)内的活塞(1),压力大时活塞(1)移动带动柱塞杆(66)移动,并压迫弹簧(69),柱塞杆(66)移动时将柱塞杆上的孔(70)移开或堵上,使管路畅通和关闭,当压力小时,在弹簧(69)作用下又恢复原状态。
具体实施方案:由投资商或政府投资制作机器设备借给农民无偿使用,然后收购其产品液化油、液化油的溶液、碳粉、石油等。只有采用这种方法才能克服原材料收集难、运输难的缺点,才能降低造价,液化油不宜存放时间过长,所以在各村进行初加工,初加工产品再送石油化工厂进行精加工,以保证产品质量。但目前直接合成法中有压力容器,产品易着火,农民的安全意识比较淡,所以直接合成法应由技术工人操作,暂时只能将间接合成法中的原材料采集系统的设备借给农民使用,待调动起农民的积极性后,再对农民进行安全培训,合格后上岗:最后再淘汰间接合成法。

Claims (3)

1、人造石油和煤与生物液化技术比,均使用植物为原材料,加热通过金属板、管等为导热体,使用少部分固体燃料和气体燃料。其特征是:直接合成法和间接合成法中的原材料采集系统是将设备集于一台小型机器上,做到烘干、预热,加压,热解,固液气分离、合成于一体,整个系统适合家庭式生产。直接合成法中的加热温度高、传热快.不必严格控制温度,直接用热蒸汽合成石油,并分离轻油和重油。间接合成法中的初加工系统采用二次加温,以降低反应釜的压力,脱氧反应、石油冷却均在高压下进行以致不产生甲烷气体,提高产油量,石油的冷却与液化油加热相结合,以达到节能目的。直接应用系统采用炉具等为热源,生产甲烷等气体,利用压力,控制供油,以达到降低压力的目的。
2、如1所述,直接合成法和间接合成法的中的原材料采集系统设备安装轮子可以用农机等移动,无需固定厂房。冷却方式采用冷却水箱与热蒸汽贴近,提高了冷却速度。初加工系统二次加温是先将液化油加温至255-300℃,再对其蒸汽再加热,这样减少了压力增长速度。直接应用系统:采用炉具或发动机排气管的余热生产可燃气,利用储气罐内的压力,控制液化油的供给来控制可燃气的产生。
3、如1所述:原材料采集系统烘干、预热,在进料口一次完成。初加工系统:冷却脱氧后的热蒸汽用初次加热的液化油来完成,既冷却了热蒸汽又加热了液化油。
CN 200610101235 2005-07-22 2006-07-06 人造石油和煤 Pending CN1010819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10101235 CN101081991A (zh) 2005-07-22 2006-07-06 人造石油和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510010210.X 2005-07-22
CNA200510010210XA CN1727440A (zh) 2005-07-22 2005-07-22 人造石油和煤
CN 200610101235 CN101081991A (zh) 2005-07-22 2006-07-06 人造石油和煤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81991A true CN101081991A (zh) 2007-12-05

Family

ID=389117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10101235 Pending CN101081991A (zh) 2005-07-22 2006-07-06 人造石油和煤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08199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02474A (zh) * 2017-10-20 2018-02-16 张家港大塚化学有限公司 低粉尘的桨叶式干燥机
CN115709982A (zh) * 2022-12-02 2023-02-24 陕西美兰德炭素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硬碳负极材料用碳粉的制备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02474A (zh) * 2017-10-20 2018-02-16 张家港大塚化学有限公司 低粉尘的桨叶式干燥机
CN115709982A (zh) * 2022-12-02 2023-02-24 陕西美兰德炭素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硬碳负极材料用碳粉的制备方法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61610U (zh) 集装箱模块化分布式生物质高效能源化多联产系统
CN101985558B (zh) 煤物质的分解设备
RU2012133192A (ru) Способ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угля из соломы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бугливания соломы
CN101910381A (zh) 有利于代用天然气的产生的方法和设备
DK2507346T3 (en) DEVICE AND PROCEDURE FOR THERMOCHEMICAL HARMONIZATION AND GASATION OF MOISTURIZED BIOMASS
CN101985557B (zh) 煤物质单燃烧器分解设备
CN101985564B (zh) 煤物质的立式分解设备
CN108929709A (zh) 一种农作物秸秆炭化系统
US8187350B2 (en) Engine fuels from coal volatile matter
CN101984018A (zh) 内煤外热式煤物质分解设备
CN101508902A (zh) 生物质燃料循环气化装置及其方法
CN107384455A (zh) 下吸式辐射管生物质热解制炭炉
CN201354358Y (zh) 生物质无压力气化锅炉
CN101081991A (zh) 人造石油和煤
CN201362687Y (zh) 一种秸秆炭化装置
CN207143176U (zh) 一种蓄热式外热加压煤热解装置
CN201825920U (zh) 内煤外热式煤物质分解设备
US8382958B2 (en) Cyclic batch coal devolatilization apparatus
CN106085475B (zh) 一种生物质连续分解工艺及装置
CN108050508A (zh) 一种集成于煤粉锅炉后竖井烟道的生物质热解辅助燃烧系统
KR20190062857A (ko) 타르 회수를 통한 바이오촤 펠릿 생산 시스템
CN112724997A (zh) 联合体主副生物质热解炉
CN201729800U (zh) 煤物质的伞状支撑立式分解设备
CN208055266U (zh) 锅炉燃烧生物质热解装置
CN207362141U (zh) 下吸式辐射管生物质热解制炭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