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71214A - 液晶显示器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液晶显示器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71214A
CN101071214A CN 200710128222 CN200710128222A CN101071214A CN 101071214 A CN101071214 A CN 101071214A CN 200710128222 CN200710128222 CN 200710128222 CN 200710128222 A CN200710128222 A CN 200710128222A CN 101071214 A CN101071214 A CN 1010712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flexible circuit
lcd
substrate
z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71012822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07655C (zh
Inventor
张茂益
彭佳添
赵志伟
翁健森
廖招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CNB20071012822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07655C/zh
Publication of CN1010712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712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0765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07655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液晶显示器,包含一液晶显示面板,其具有一周边区、一加热层设置于液晶显示面板上,以及二个第一可挠性电路板,电性连接至加热层,用以传递一电压至加热层来产生热能。上述第一可挠性电路板的其中至少一者具有一窄部与一宽部,且窄部固定于液晶显示面板的周边区并与加热层连接。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利用加热层与可挠性电路板配合温度传感器的设计,在液晶显示器的操作处于低温状况下时,可迅速提升液晶的温度,使得液晶显示器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正常运作。

Description

液晶显示器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光电装置及其制作方法,尤指一种具有加热层的液晶显示器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由于体积轻薄,已被广泛地应用在各式便携式电子产品、交通运输工具的卫星导航系统与户外大型显示设备上。然而在实际应用上,液晶显示器却受到液晶在低温下无法正常运作的特性而使得在使用上存在着不便性。当液晶处在低温状态下,液晶显示器在开机后液晶必须通过背光的照射一段时间,待其温度上升到正常操作温度范围方可正常运作。举例而言,在寒带地区的汽车若装设有配备液晶显示器的卫星导航系统,则其液晶显示器必须在汽车发动后一段时间后才能运作,如此一来对于行车安全可能会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以克服液晶显示器在应用上的限制。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上述液晶显示器,包含:
一液晶显示面板,包含一周边区;
一加热层,设置于该液晶显示面板上;以及
二个第一可挠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FPCs),电性连接至该加热层,用以传递一电压至该加热层来产生热能;
其中所述的第一可挠性电路板的其中至少一者具有一窄部与一宽部,该窄部固定于该液晶显示面板的该周边区并与该加热层连接。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另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上述液晶显示器包含:
一第一基板;
一加热层,形成于该第一基板上;
一绝缘层,形成于该加热层上,且其具有至少一第一开口;
至少一切换元件,形成于该第一基板上,且其具有一栅极连接于该扫描线、一源极连接于该数据线,以及一漏极;
至少二个接触垫,形成于该绝缘层上,且分别电性连接于该扫描线及该数据线;
至少一电容,形成于该绝缘层上;
至少一桥接电极,形成于该第一开口中;
至少一保护层,覆盖于该切换元件及该电容,且其具有复数个第二开口,分别曝露出所述的接触垫及该桥接电极;其中,该桥接电极与该接触垫电性绝缘;
至少一像素电极,形成于该保护层上并与该切换元件的该漏极电性连接;
一具有一共享电极的第二基板,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之上;以及
一液晶层,设置于该第一基板及该第二基板之间。
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利用加热层与可挠性电路板配合温度传感器的设计,在液晶显示器的操作处于低温状况下时,可迅速提升液晶的温度,使得液晶显示器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正常运作。
附图说明
图1与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形成一液晶显示器的方法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第一可挠性电路板的放大示意图。
图4至图8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制作液晶显示器的方法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的测试垫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0至图12为本发明其它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一光电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号:
10 液晶显示面板        12 阵列基板
14 彩色滤光片基板      16 液晶层
18 周边区              20 加热层
22 第一可挠性电路板    22a窄部
22b宽部                23 接合物
24 第二可挠性电路板    26 印刷电路板
30 第一基板            32 显示区
34 周边区              36 加热层
38 绝缘层              42 切换元件
44 栅极                45 栅极绝缘层
46 扫描线              47 半导体层
48 源极                49 电容介电层
50 数据线              52 漏极
54 扫描线接触垫        56 数据线接触垫
57 下电极              58 电容
59 上电极              60 桥接电极
61 导线                62 保护层
64 第二开口            66 透明导电层
70 第二基板            72 共享电极
74 液晶层              80 第一可挠性电路板
82 印刷电路板          84 第二可挠性电路板
86 印刷电路板          90 光电装置
92 液晶显示器    94 电子元件
96 测试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为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供参考与辅助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者。
请参考图1与图2。图1与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形成一液晶显示器的方法示意图,其中图1为液晶显示器的上视图,图2为图1的液晶显示器沿剖面线AA’的剖面示意图。如图1与图2所示,首先提供一液晶显示面板10,其中液晶显示面板10主要包含有一具有一阵列层(未图标)的第一基板12、一具有一共享电极(未图示)的第二基板14,以及一液晶层16设于第一基板12与第二基板14之间,且液晶显示面板10具有至少一周边区18。其中,为了能够显示彩色画面,液晶显示面板10包含一彩色滤光层(未图示)设置于第一基板12及第二基板14的其中一者上。换言之,彩色滤光层可选择性地设置于第二基板14上,也就是第二基板14与共享电极之间、或设置于第一基板12上,也就是第一基板12与主动层(图未示)之间及阵列层之上其中一者。本实施例是以第一基板12上具有一阵列层,也称之为阵列基板、第二基板14上具有一彩色滤光层,也称之为彩色滤光基板、以及一液晶层16设于第一基板12与第二基板14之间为实施范例,但不于此限。接着于液晶显示面板10的第二基板14的外侧表面上形成一加热层20,再将二个第一可挠性电路板22分别固定于液晶显示面板10的周边区18的加热层20上。本实施例是以二个第一可挠性电路板22分别固定于液晶显示面板10的两相对侧边的周边区18的加热层20上为实施范例,但不限于此。上述二个第一可挠性电路板22可选择性地固定于液晶显示面板10的相邻周边区18的加热层20上或非相对侧周边区18的加热层20上等位置。此外,本实施例是以二个第一可挠性电路板22设置于液晶显示面板10的两外侧表面上其中至少一者,但不限于此,也可选择性地依设计上的要求将第一可挠性电路板22增加或减少其个数,也就是,可选择性地设置1个、2个、3个、4个、5个、6个等的第一可挠性电路板22。此外,周边区18的数目可选择性地为1个、2个、3个、4个等,本实施例以2个周边区18为范例,但不限于此。
于本实施例中,为避免影响液晶显示器的透光率,较佳地加热层20,可采用一透明导电层(如:铟锡氧化物、铟锌氧化物、铝锌氧化物、镉锡氧化物、氧化鋡、或其它材料、或上述的组合)为范例,但不为此限,也可选择性地使用不透明导电层、遮光导电层、反光导电层,例如:金、银、铜、铁、锡、铅、镉、钼、钨、钛、钽、铝、或其它材料、或上述的合金、或上述的氮化物、或上述的氧化物、或上述的组合或也可采用透明导电层与不透明导电层、遮光导电层、反光导电层其中至少一者的组合。此外,于本实施例的加热层20是以单层的材料来当作实施范例,但也可依设计的需求选择性地采用复数层材料,如:2层、3层、4层、5层等等。为了使第一可挠性电路板22更稳固地固定于加热层20上,较佳地,可利用一接合物23例如一导电胶、焊锡、导电带、非导电胶包含或不包含导电粒子、非导电带包含或不包含导电物质等,将第一可挠性电路板22固定于加热层20上,藉此第一可挠性电路板22可传递一电压至加热层20,使得对应于液晶显示面板10两个相对侧边的加热层20会因电压差而产生热能。本实施例是以导电胶当作接合物23设置于加热层20与第一可挠性电路板22之间,将第一可挠性电路板22固定于加热层20上为实施范例,但不限于此,接合物23也可设置于加热层20与第一可挠性电路板22之上、或上述的设置位置的组合,视其所使用的材质。另外,液晶显示器还包含有至少一第二可挠性电路板24,设置于液晶显示面板10上,以传递液晶显示面板10所需的信号。除此之外,为了让提供液晶显示面板10所需的信号的接点较为简化,较佳地,可将一印刷电路板(PCB)26,与第一可挠性电路板22其中至少一者及/或第二可挠性电路板24连接。
请再参考图3,并配合参考图1与图2。图3为本实施例的第一可挠性电路板22的放大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是以二个第一可挠性电路板22皆具有窄部22a及宽度22b为实施范例,但不限于此,也可依设计使得本实施例的第一可挠性电路板22其中至少一者具有一窄部22a及一宽部22b,且窄部22a连接于加热层20上,而宽部22b的一部分则突出于液晶显示面板10之外。第一可挠性电路板22的窄部22a具有一第一宽度w1,而宽部具有一第二宽度w2,且w1/w2的比值,较佳地,实质上介于0.1-0.9,但不限于此。
本发明的第一可挠性电路板22具有宽窄不同的设计,主要考虑在于避免第一可挠性电路板22的尺寸过大超出液晶显示面板10的周边区18的范围,而影响显示区的透光率,因此具有窄部22a的设计,但同时由于第一可挠性电路板22必须经过挠折至液晶显示面板10的下方,而此一挠折易造成第一可挠性电路板22受损,在此状况下第一可挠性电路板22本身需具备相当的强度,因此第一可挠性电路板22具有宽部22b的设计。
于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可挠性电路板22与第二可挠性电路板24连接于同一印刷电路板26上,但本发明的应用并不限于此,第一可挠性电路板22与第二可挠性电路板24也可依据不同设计概念分别连接至不同的印刷电路板上,或第一可挠性电路板22与第二可挠性电路板24其中至少一者不连接至印刷电路板上。另外,加热层20的位置也不限定于设置在第二基板14的外侧表面,也可选择性地设置于第一基板12的外侧表面、同时设置于第一基板12及第二基板14的外侧表面、设置于第一基板12的内侧表面、设置于第二基板14的内侧表面、同时设置于第一基板12的内侧表面与第二基板14的内侧表面、同时设置于第一基板12的内侧表面与第二基板14的外侧表面、同时设置于第一基板12的外侧表面与第二基板14的内侧表面、或采用上述的组合。又,有时为了降低印刷电路板26的刚性材质的影响,也可不使用印刷电路板26当作信号传递的接端,而是利用第二可挠性电路板24,连接于第一可挠性电路板22的其中至少一者,来同时传递液晶显示面板10所需的信号及加热层20所需的电压。
请参考图4至图8。图4至图8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制作液晶显示器的方法示意图,其中图4为液晶显示器的上视图,图5为图4的液晶显示器沿剖面线BB’的剖面示意图,用以显示切换元件,图6为图4的液晶显示器沿剖面线CC’的剖面示意图,用以显示扫描线接触垫,图7为图4的液晶显示器沿剖面线DD’的剖面示意图,用以显示数据线接触垫,图8为图4的液晶显示器沿剖面线EE’的剖面示意图,用以显示桥接电极,且为彰显本实施例的特征所在,部分元件如第二基板与液晶层未显示于图4中。
如图4至图8所示,首先提供一第一基板30,其中第一基板30包含一显示区32与至少一周边区34,其中显示区32中设有复数个像素区pix。接着于第一基板30上依序形成一加热层36,再于加热层36上形成一绝缘层38,且绝缘层38具有至少一第一开口(如图8所示),曝露出部分的加热层36。随后,于第一基板30上制作出复数个切换元件42,例如:薄膜晶体管,各切换元件42具有一栅极44连接于一扫描线46、一源极48连接于一数据线50,以及一漏极52。值得说明的是于形成扫描线46及/或数据线50的步骤时,本实施例的方法另包含有一并进行下列元件的制作:
一、于形成扫描线46及/或数据线50的步骤时,一并于第一基板30上形成一电容58。
二、于形成扫描线46及/或数据线50的步骤时,一并于绝缘层38的第一开口内形成至少一桥接电极60,其中桥接电极60与加热层36电性连接,但与扫描线46以及数据线50电性绝缘。
三、于形成扫描线46的步骤时,一并于第一基板30上形成至少一扫描线接触垫54,而于形成数据线50的步骤时,一并形成至少一数据线接触垫56,且扫描线接触垫54与数据线接触垫56分别电性连接于扫描线46及数据线50,以分别使扫描线46与数据线50进一步与驱动电路作连接。
四、于形成扫描线46及/或数据线50的步骤时,可一并于第一基板30上形成至少一导线61(如图4所示),其中导线61由与扫描线46与数据线50其中至少一者相同的导电层所构成,而其作用在于便于将桥接电极60与后续欲装设的可挠性电路板作电性连接。
值得说明的是上述桥接电极60、扫描线接触垫54、数据线接触垫56与导线61的至少一者的材质实质上相同于扫描线46与数据线50其中至少一者的材质。另外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扫描线接触垫54与数据线接触垫56,若无其它测试垫时,也可选择性地分别当作测试垫,藉此在尚未装设驱动电路之前测试信号可经由扫描线接触垫54与数据线接触垫56输入。而依据液晶显示面板的设计不同,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也可另设置单纯发挥测试功能的测试垫96。请参考图9。图9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的测试垫96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不同于前述实施例,本实施例的测试垫96设置于第一基板30的周边区34相较于扫描线接触垫54与数据线接触垫56更外侧的位置,且测试垫96与扫描线46与数据线50电性连接,藉此即使在驱动电路已与扫描线接触垫54与数据线接触垫56链接的状况下,也可通过测试垫96进行电性测试。
请继续参考图4至图8。随后,于第一基板30上再形成至少一保护层62,覆盖于切换元件42及电容58之上,且保护层62具有复数个第二开口64,分别曝露出扫描线接触垫54、数据线接触垫56、电容58与桥接电极60,其中桥接电极60、扫描线接触垫54及数据线接触垫56实质上为电性绝缘。
接着于保护层62与电容58上形成至少一透明导电层66,透明导电层66于显示区32中作为像素电极之用,且于本实施例中电容58通过像素电极电性连接于切换元件42的漏极52,但也可选择性地于电容58上的保护层62中,不存在第二开口64,也即电容58不被暴露而被透明导电层66覆盖。另一方面,于本实施例中透明导电层66可选择性地形成于扫描线接触垫54、数据线接触垫56与桥接电极60其中至少一者之上,以利于上述元件作后续的对外连接,但并不限于此。此外值得说明的是作为像素电极的透明导电层66,与形成于扫描线接触垫54、数据线接触垫56与桥接电极60上的透明导电层66分别需要不同的信号连接,因此互相之间实质上为绝缘。
另外于本实施例中,电容58由一与扫描线46同时制作的下电极57(以下简称此层材料为第一金属层)、一与数据线50同时制作的上电极59(以下简称此层材料为第二金属层),以及由栅极绝缘层45与半导体层47组成的电容介电层49所构成,且上电极59与透明导电层66电性连接,然而电容58的结构并不限于此而可为其它类型。例如,上述类型的电容所使用的电容介电层49可单独使用栅极绝缘层45或半导体层47,或上电极59可与透明导电层66绝缘,或是电容58可由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与透明导电层66的任二者作为电极,并利用其间的至少一介电层作为电容介电层,或电容58也可包含由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与其间的介电层所构成的第一电容,与由第二金属层、透明导电层66与其间包含的介电层如保护层62所构成的第二电容,以及其它各类不同的电容结构。
此外,本实施例的像素电极是以透明导电层(如:铟锡氧化物、铟锌氧化物、铝锌氧化物、镉锡氧化物、氧化鋡、或其它材料、或上述的组合)当作实施范例,但不限于此,也可选择性地使用,不透明导电层、遮光导电层、反光导电层,例如:金、银、铜、铁、锡、铅、镉、钼、钨、钛、钽、铝、或其它材料、或上述的合金、或上述的氮化物、或上述的氧化物、或上述的组合或也可采用透明导电层与不透明导电层、遮光导电层、反光导电层的组合。此外,于本实施例的像素电极是以单层的材料来当作实施范例,但也可依设计的需求选择性地采用复数层材料,如:2层、3层、4层、5层等等。另外,本实施例所述的切换元件42结构是以底栅型的薄膜晶体管(如:背通道刻蚀型、刻蚀终止型、或其它型态)为实施范例,但不限于此,也可选择性地使用顶栅型的薄膜晶体管。此外,其薄膜晶体管的型态包含N型薄膜晶体管及/或P型薄膜晶体管。再者,本实施例所述的半导体层的材料包括含硅的多晶材料、含硅的单晶材料、含硅的微晶材料、含硅的非晶材料、含锗的上述晶型材料,或其它材料、或上述的组合。又,为了降低半导体层与源/漏极48/52之间的阻值,较佳地,会再形成一掺杂半导体层(未图示)于半导体层与源/漏极48/52之间或者是源/漏极48/52所接触的处的半导体层即为掺杂半导体层。此外,本实施的半导体层是以未掺杂为实施范例,但不限于此,也可选择性地的形成一具有较低浓度的至少一掺杂层于其中。
随后,提供一具有一共享电极72的第二基板70,并将第二基板70与第一基板30接合,并于第一基板30与第二基板70之间形成一液晶层74。其中,一彩色滤光层(未图示)设置于第一基板12及第二基板14的其中一者上。换言之,彩色滤光层可选择性地设置于第二基板14上,也就是第二基板14与共享电极之间、或设置于第一基板12上,也就是第一基板12与主动层(图未示)之间及阵列层之上其中一者。
接着,于第一基板30的上表面设置一第一可挠性电路板80,第一可挠性电路板80通过导线61与桥接电极60电性连接,而第一可挠性电路板80的另一端则与一印刷电路板82连接,藉此印刷电路板82所发出的电压可依序经由第一可挠性电路板80、导线61与桥接电极60而达到加热层36。如此一来,当液晶层74的温度过低时,加热层36可在极短时间内使液晶层74的温度上升到正常运作温度范围内。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可挠性电路板80也负责传递液晶显示器所需的信号。本实施例是以桥接电极60与加热层36接触,但限于此,也可选择性不使用桥接电极60,而使用位于加热层36上的像素电极与加热层36及导线61连接。
请参考图10至图12,并一并参考图5至图8。图10至图12为本发明其它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示意图,其中为比较各实施例的不同,下述各实施例与图4至图8的实施例使用相同的标号,且相同之处不再赘述,而以下仅就各实施例的相异处进行说明。如图10所述,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另包含有至少一第二可挠性电路板84,设置于桥接电极60上,且第二可挠性电路板84与第一可挠性电路板80均与一印刷电路板82连接,其中第一可挠性电路板80负责传递液晶显示器所需的信号,而第二可挠性电路板84则负责传递加热层所需的电压。其中,本实施是以二个第一可挠性电路板80为例,且也可选择性地采用图1~图3所述的设计皆具有窄部及宽度为实施范例,但不限于此,也可依设计使得本实施例的第一可挠性电路板80其中至少一者具有一窄部及一宽部,且窄部连接于加热层36上,而宽部的一部分则突出于液晶显示面板之外,且其数目也可依上述实施例所述。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二可挠性电路板84例如分别与另一印刷电路板86连接,而第一可挠性电路板80则与印刷电路板82连接,而非如前述实施例第一可挠性电路板80与第二可挠性电路板84均连接至同一印刷电路板的作法,但不限于此。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二可挠性电路板84,例如先连接至第一可挠性电路板80,而第一可挠性电路板80再与印刷电路板82连接,但不限于此。
值得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设计可应用在各式光电装置上,而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所揭示的实施样态。请参考图13。图13为本发明的一光电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3所示,由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的液晶显示器92可以跟电子元件94组合成一光电装置90。电子元件94包括如:控制元件、操作元件、处理元件、输入元件、存储元件、驱动元件、发光元件、保护元件、感测元件、检测元件、或其它功能元件、或上述的组合。而光电装置90的类型包括便携式产品(如手机、摄影机、照相机、笔记本电脑、游戏机、手表、音乐播放器、电子信件收发器、地图导航器、数码相片、或类似的产品)、影音产品(如影音放映器或类似的产品)、屏幕、电视、广告牌、投影机内的面板等。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利用加热层与可挠性电路板配合温度传感器的设计,在液晶显示器的操作处于低温状况下时,可迅速提升液晶的温度,使得液晶显示器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正常运作。另外值得说明的是在本发明部分实施例中的桥接电极,其作用在于使得驱动电路得以传递信号至加热层,故其与液晶显示面板的接触垫及/或测试垫等结构并不相同,且与接触垫与测试垫等均为电性绝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Claims (34)

1.一种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液晶显示器包含:
一液晶显示面板,包含一周边区;
一加热层,设置于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上;以及
二个第一可挠性电路板,电性连接至所述的加热层,用以传递一电压至该加热层来产生热能;
其中所述的第一可挠性电路板的其中至少一者具有一窄部与一宽部,该窄部固定于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周边区并与所述的加热层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包含一阵列基板、一彩色滤光片基板,以及一液晶层设于该阵列基板与该彩色滤光片基板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层设置于所述的阵列基板及所述的彩色滤光片基板的其中至少一者的外侧表面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液晶显示器还包含一第二可挠性电路板,设置于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上,以传递该液晶显示面板所需的信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可挠性电路板的其中至少一者的宽部,连接于所述的第二可挠性电路板。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液晶显示器还包含,一印刷电路板,与所述的第一可挠性电路板的其中至少一者的宽部及所述的第二可挠性电路板连接。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液晶显示器还包含,一印刷电路板,与所述的第二可挠性电路板连接。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层设置于所述的彩色滤光片基板及阵列基板的其中至少一者的内侧表面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层包含一透明导电层。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可挠性电路板的其中至少一者的所述的窄部与宽部的宽度比值实质上介于0.1至0.9。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可挠性电路板分别设置于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相对的两侧。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液晶显示器另包含一接合物,以使所述的第一可挠性电路板固定于所述的加热层上。
13.一种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液晶显示器包含:
一第一基板;
一加热层,形成于该第一基板上;
一绝缘层,形成于该加热层上,且其具有至少一第一开口;
至少一切换元件,形成于所述的第一基板上,且其具有一栅极连接于扫描线、一源极连接于数据线,以及一漏极;
至少二个接触垫,形成于所述的绝缘层上,且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的扫描线及数据线;
至少一电容,形成于所述的绝缘层上;
至少一桥接电极,形成于所述的第一开口中;
至少一保护层,覆盖于所述的切换元件及电容,且其具有复数个第二开口,分别曝露出所述的接触垫及所述的桥接电极;其中,该桥接电极与所述的接触垫电性绝缘;
至少一像素电极,形成于所述的保护层上并与所述的切换元件的漏极电性连接;
一具有一共享电极的第二基板,设置于所述的第一基板之上;以及
一液晶层,设置于所述的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之间。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液晶显示器还包含至少二个测试垫,形成于所述的绝缘层上,且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的扫描线及数据线,且所述的测试垫与所述的桥接电极电性绝缘。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桥接电极、所述的接触垫及所述的测试垫其中至少一者的材质实质上相同于所述的扫描线及数据线其中至少一者的材质。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液晶显示器还包含:
一第一可挠性电路板,设置于所述的第一基板上;以及
至少一导线,设置于所述的第一基板上,以便于将所述的桥接电极与第一可挠性电路板电性连接。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液晶显示器还包含:
一第一可挠性电路板,设置于所述的第一基板上;以及
至少一第二可挠性电路板,设置于所述的桥接电极上。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可挠性电路板连接至第一可挠性电路板上。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液晶显示器还包含:
一印刷电路板,连接于所述的第一可挠性电路板。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液晶显示器还包含:
一印刷电路板,连接于所述的第一可挠性电路板及第二可挠性电路板。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液晶显示器还包含:
一印刷电路板,连接于所述的第二可挠性电路板。
22.一种光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光电装置包含如权利要求1或13所述的液晶显示器。
23.一种制作液晶显示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
提供一第一基板;
形成一加热层于该第一基板上;
形成一绝缘层于该加热层上,且其具有至少一第一开口;
形成至少一切换元件于所述的第一基板上,且其具有一栅极连接于一扫描线、一源极连接于一数据线,以及一漏极;
形成至少二个接触垫于所述的绝缘层上,且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的扫描线及数据线;
形成至少一电容于所述的绝缘层上;
形成至少一桥接电极于所述的第一开口中;
覆盖至少一保护层于所述的切换元件及电容,且其具有复数个第二开口,分别曝露出所述的接触垫及桥接电极;其中,该桥接电极与所述的接触垫电性绝缘;
形成至少一像素电极于所述的保护层上,且该像素电极与所述的切换元件的漏极电性连接;
设置一具有一共享电极的第二基板于所述的第一基板之上;以及
设置一液晶层于所述的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之间。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含形成至少二个测试垫于所述的绝缘层上,并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的扫描线及数据线,且所述的测试垫与桥接电极电性绝缘。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桥接电极、所述的接触垫及所述的测试垫其中至少一者的材质实质上相同于所述的扫描线及数据线其中至少一者的材质。
26.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含:
设置一第一可挠性电路板于所述的第一基板上;以及
设置至少一导线于该第一基板上,以便于将所述的桥接电极与所述的第一可挠性电路板连接起来。
27.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含:
设置一第一可挠性电路板于所述的第一基板上;以及
设置至少一第二可挠性电路板于所述的桥接电极上。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可挠性电路板连接至所述的第一可挠性电路板上。
29.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含:
提供一印刷电路板,连接于所述的第一可挠性电路板。
30.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含:
提供一印刷电路板,连接于所述的第一可挠性电路板及第二可挠性电路板。
31.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含:
提供一印刷电路板,连接于所述的第二可挠性电路板。
32.一种形成液晶显示器的方法,该液晶显示器包含一具有一周边区的液晶显示面板、一加热层及二个第一可挠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
提供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
形成所述的加热层于该液晶显示面板上;
固定所述的二个第一可挠性电路板于该液晶显示面板的周边区的加热层上,其中所述的二个第一可挠性电路板的其中至少一者具有一窄部及一宽部,且该窄部连接于所述的加热层上。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固定所述的二个第一可挠性电路板的方式包含形成一导电胶于所述的加热层及所述的二个第一可挠性电路板之间。
34.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固定所述的二个第一可挠性电路板的方式包含形成一接合物于所述的二个第一可挠性电板上或所述的加热层与二个第一可挠性电路板之间。
CNB2007101282221A 2007-07-05 2007-07-05 液晶显示器及其制作方法 Active CN100507655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7101282221A CN100507655C (zh) 2007-07-05 2007-07-05 液晶显示器及其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7101282221A CN100507655C (zh) 2007-07-05 2007-07-05 液晶显示器及其制作方法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391976A Division CN101551536B (zh) 2007-07-05 2007-07-05 液晶显示器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71214A true CN101071214A (zh) 2007-11-14
CN100507655C CN100507655C (zh) 2009-07-01

Family

ID=388985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7101282221A Active CN100507655C (zh) 2007-07-05 2007-07-05 液晶显示器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07655C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07467A (zh) * 2012-09-26 2013-07-17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 提高液晶显示器加热层低温加热温度均匀性的方法及装置
CN103941463A (zh) * 2013-12-31 2014-07-23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彩膜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及其液晶显示装置
CN104102039A (zh) * 2014-06-23 2014-10-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温度控制系统、液晶显示装置
CN106406607A (zh) * 2016-06-01 2017-02-15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7275372A (zh) * 2009-04-23 2017-10-20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应用该显示面板的图像显示系统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75372A (zh) * 2009-04-23 2017-10-20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应用该显示面板的图像显示系统
CN107275372B (zh) * 2009-04-23 2020-06-23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应用该显示面板的图像显示系统
CN103207467A (zh) * 2012-09-26 2013-07-17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 提高液晶显示器加热层低温加热温度均匀性的方法及装置
CN103207467B (zh) * 2012-09-26 2015-09-02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 提高液晶显示器加热层低温加热温度均匀性的方法及装置
CN103941463A (zh) * 2013-12-31 2014-07-23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彩膜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及其液晶显示装置
CN104102039A (zh) * 2014-06-23 2014-10-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温度控制系统、液晶显示装置
CN106406607A (zh) * 2016-06-01 2017-02-15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6406607B (zh) * 2016-06-01 2019-04-05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507655C (zh) 2009-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32987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having heating layer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CN100412665C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8388054B (zh) 显示面板与显示装置
US8994669B2 (en) Display with in-cell touch sensor
CN100399126C (zh) 平面显示面板及其组装方法
CN100535714C (zh) 液晶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US9504155B2 (en) Touch sensor built-in display device structure
US20120299888A1 (en) Display panel
CN110349976A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1135798A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02096532A (zh) 静电电容型输入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2854664A (zh) 影像显示系统
US7885497B2 (en) TFT array substrate with storage capacitor having large capacitance and LCD panel using the same
CN100507655C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制作方法
US20160181287A1 (en) Flexible substr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CN111897167B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180083041A1 (en) Tft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KR100492713B1 (ko) 전기 광학 장치 및 전자 기기
CN108257980A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装置
CN106940502B (zh)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1592802A (zh) 液晶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CN104641285A (zh) 半导体装置和显示装置
CN101276076B (zh) 膜芯片复合体、膜芯片复合体的制造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0426528C (zh) 薄膜晶体管及具有其的液晶显示器件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CN100378560C (zh) 有源矩阵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