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69379A - 无线通信设备的重传管理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设备的重传管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69379A
CN101069379A CNA2006800013151A CN200680001315A CN101069379A CN 101069379 A CN101069379 A CN 101069379A CN A2006800013151 A CNA2006800013151 A CN A2006800013151A CN 200680001315 A CN200680001315 A CN 200680001315A CN 101069379 A CN101069379 A CN 1010693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frame
data
data frames
transferring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0131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中岛徹
足立朋子
高木雅裕
旦代智哉
宇都宫依子
西林泰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0693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693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87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14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using bitmap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64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the supervisory signal being transmitted together with payload signals; piggybac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10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 H04W28/14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using intermediate stora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一种无线通信设备,包括:传输第一聚合帧的传输装置,所述第一聚合帧中聚合有多个第一传输数据帧;测量多个第一传输数据帧中每一个的重传的次数值的测量装置;存储重传的次数值的限制值的存储装置;确定装置,确定多个第一传输数据帧中每一个的重传的次数值是否超过限制值;传输缓冲器,缓存在多个第一传输数据帧中的已确定其重传的次数值未超过限制值的第一传输数据帧,并丢弃在多个第一传输数据帧中的已确定其重传的次数值超过限制值的第一传输数据帧;和重传第一聚合帧的重传装置,在所述第一聚合帧中聚合有在传输缓冲器中缓存的第一传输数据帧。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设备的重传管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蜂窝电话或无线LAN设备的无线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在传统无线通信系统中由IEEE 802.11定义的无线LAN通信所代表的CSMA/CA型无线通信系统中,如果不能接收传输数据的确认帧(Ack帧),则重传所述传输数据。这种情况下,根据每个传输数据特有的重试次数和生存期,通过使用传输数据的重试次数和可传输时间限制重传。
在扩展QoS(服务质量)无线LAN标准IEEE 802.11e中,通信是在两个周期中分别执行的,即基于争用的周期,其间每个终端站通过使用CSMA/CA(载波侦听多点访问/冲突避免)方法执行分布式访问,和无争用周期,其间基站执行集中式控制。后一使用集中式控制的访问控制方法被称为HCCA(HCF控制的信道访问)方法,前一使用分布式控制的访问控制方法被称为EDCA(增强型分布式信道访问)方法。通过使用这些访问控制方法中的一个,无线LAN终端能够访问介质,获得代表其间可以传输多个数据的周期的TXOP(传输机会),并在TXOP周期里传送数据(下面参见IEEE 802.11e Draft 13.0,IEEEP802.11e/D13.0,2005年1月)。
在针对高速传输的IEEE 802.11n中,提出了一种方法,其中已经获得TXOP周期的终端将此TXOP周期的一部分给数据接收终端,并且在所述TXOP周期中由捎带走方法(piggy back method)执行双向通信,由此增加传输效率。该方法被称为双向数据流或反方向。
在IEEE 802.11n中,与现有IEEE802.11标准不同,通过将多个数据收集(即,聚合)到一个数据帧中来形成聚合帧,并且作为一个数据帧进行传输,因此减少各个数据帧(当其未被聚合时)之间存在的开销。
在EDCA方法中为了获得用于传输聚合帧的TXOP周期,所述传输终端(启动器)传输IAC帧,并且在此之后当SIFS已经期满的时候所述接收终端(响应器)返回RAC帧,从而执行IAC-RAC帧交换。或者,也可以使用由IEEE802.11定义的RTS-CTS帧交换来代替IAC-RAC的帧交换。
当将在双向数据流中执行IAC-RAC帧交换时,通过将数据写在RAC帧中,所述数据接收终端通知所述终端在被供给一部分TXOP周期时可以传输的数据帧长度和传输数据速率。
根据写入RAC帧的多个值,所述传输终端确定在传输聚合帧之后将要供给的那部分TXOP周期(RDG持续时间:反向通信许可周期)。所述传输终端将所确定的RDG持续时间写入IAC帧,将该IAC帧附于聚合帧的头部,并在接收RAC帧之后SIFS已经期满的时候传输所述聚合帧。在从传输终端接收聚合帧之后SIFS已经期满的时候,已经接收头部附有IAC帧的聚合帧的接收终端必须通过块确认(BlockAck:block acknowledge)帧通知接收状态。当使用双向数据流时,所述接收终端通过使用捎带走方法在SIFS已经期满的时候,传输所述Block Ack帧,其中当一些数据帧被聚合在Block Ack帧中时通过所述捎带走方法传输该数据帧,从而同时传输数据和Block Ack帧。这种情况下,通过将若干数据帧聚合在Block Ack帧中而形成的聚合帧的传输时间不会超过被写入lAC帧中的RDG持续时间。
以此方式,可以将传输终端所获得的一部分TXOP周期供给所述接收终端。
如果所述接收终端在由捎带走方法传输聚合帧时进一步请求RDG持续时间,则所述接收终端可以这样来进一步请求RDG持续时间,即通过在RAC帧中写入为传输准备的数据帧长度和传输数据速率,并通过将RAC帧附于将由捎带走方法传输的聚合帧的头部来返回RAC帧(参见TGn Sync Propos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IEEE802.11-04/889r4,2005年3月)。
而且,下面的JP-A 2003-60562(KOKAI)记述了通过调节无线电突发(burst)通信中突发信号的信号长度而控制重传。
如果将现有IEEE 802.11中定义的用于每个传输数据的重传限制方法应用于在传统IEEE 802.11e中定义的、例如Block Ack方法的、用于突发传输的重传限制方法,则会出现下列问题。也就是,如果通过突发传输将其中已经发生错误的数据与新的传输数据同时传输,则突发数据传输会过度地集中在相同的终端。
而且,当根据如在传统IEEE 802.11e中定义的优先级将具有多个优先级的数据的传输机会分组时,则将传输机会过度地供给了相同的优先级。
在将多个传输数据聚合到作为突发数据的一个帧中的聚合方法中,同样出现上述问题。在将所获得的TXOP周期的一部分供给接收终端的使用捎带走的双向数据流方法中,也同样出现上述问题。
而且,双向数据流方法的新问题是,虽然在双向数据流方法中,从传输侧和接收侧二者传输数据,但是,如果在从传输侧传输来的数据中没有发生传输错误,而只在从接收侧传输来的数据中发生了错误,则传输侧不需要重传数据。因此,没有给接收侧分配重传带(retransmission band),所以,其中已经发生错误的数据不会被重传,除非接收终端再次获得传输权。
此外,当在IEEE 802.11e的HCCA方法中执行了从终端站到基站的数据传输时,传输QoS Cf-poll帧以供给终端站TXOP周期的传输权,并且已经获得传输权的终端在此TXOP周期内传输数据。如果在TXOP周期中发生传输错误或类似的错误并且立即执行TXOP重新分配,则可能将TXOP分配集中于相同的终端。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在如下系统中的无线通信设备,所述系统通过防止在执行突发传输和重传时传输过度集中在相同终端或相同的优先级,使得多个终端或多个优先级平等地取得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无线通信设备包括传输第一聚合帧的传输装置,所述第一聚合帧中聚合有第一传输数据帧;测量每一个第一传输数据帧的重传的次数值的测量装置;存储重传的次数值的限制值的存储装置;确定装置,确定每一个第一传输数据帧的重传的次数值是否超过限制值;传输缓冲器,缓存在所述第一传输数据帧中的已确定其重传的次数值未超过限制值的第一传输数据帧,并丢弃在所述第一传输数据帧中的已确定其重传的次数值超过限制值的第一传输数据帧;和重传第一聚合帧的重传装置,在所述第一聚合帧中聚合了在传输缓冲器中缓存的第一传输数据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设备的方框图;
图2是用于说明由双向数据流方法执行的突发传输方法的视图;
图3是用于说明突发传输中传统重传方法的视图;
图4是用于说明当在突发传输中执行重传时使用突发数据的每个帧交换序列的生存期的重传限制方法的视图;
图5是用于说明双向数据流方法的视图,所述方法是使用QoSCf-Poll帧的捎带走类型的双向通信方法;
图6是用于说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使用突发数据的每个帧交换序列的重试次数的重传限制方法的视图;
图7是用于说明根据第三实施例的重传限制方法的视图;和
图8是用于说明根据第三实施例的重传限制方法的另一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下面通过采用无线LAN通信的IEEE 802.11作为使用无线通信系统的通信方法之一来说明一个实施例。然而,该IEEE 802.11的无线LAN通信方法被视为可以从中预期本实施例的效果的无线通信方法中的一个,因此,本实施例不仅适用于IEEE 802.11,还适用于一般的无线通信方法。而且,还将通过采用如下情况作为例子来说明本实施例,在该情况中采用IEEE 802.11n中所提出的捎带走类型的双向数据流方法作为突发传输通信方法中的一个。请注意,本实施例适用的突发传输通信方法不限于双向数据流方法。例如,本实施例适用于这样一种方法,该方法采用轮询型帧代替双向数据流方法中响应器终端的带分配方法。
众所周知,在CSMA/CA无线通信中,旨在逐个分组传输数据的无线通信终端在传输每个数据之前执行载波侦听,由此避免与来自其它终端的分组冲突。在连续传输多个传输数据的突发传输中,只对突发数据的第一分组(传输数据)执行载波侦听,而突发数据的其它分组在不执行任何载波侦听的情况下进行传输。
在使用聚合方法的突发传输方法中,多个传输数据被聚合到一个帧中,并且通过突发传输传输所述帧。这种情况下,各种聚合方法都是可能的。例子有将多个MAC帧聚合为一个PHY帧并且只在帧的头部附上前导的方法,和通过将中间前导插入一个PHY帧的中部来提高错误估计准确率的方法。本实施例不限于任一特定聚合方法,而适用于执行类似突发传输的一般通信方法。此外,本实施例不仅适用于使用聚合帧的传输,还适用于执行突发传输的通信方法,在该聚合帧中数据帧由可用通信周期中的SIFS周期或RIFS周期分隔开。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设备101包括传输数据管理器102,其具有用于缓存传输数据的传输队列并且执行每个传输数据所特有的重传限制,访问控制器103,其确定数据传输/接收方法,在传输、接收和重传数据帧和确认帧的过程中执行访问控制,以及当要由突发传输传输多个传输数据时,执行对于突发数据的每个帧交换序列的重传限制,所述重传限制不同于由传输数据管理器102执行的每个传输数据所特有的重传限制,执行数据传输处理的传输处理器104,和接收处理器105,其执行接收帧识别处理和形成例如确认的位图的接收处理。
传输数据管理器102包括传输队列管理器106,其具有用于缓存传输数据的传输队列,执行每个传输数据所特有的重传限制的分组传输率确定单元107,和基于CSMA/CA执行后退处理的后退处理器(backoff processor)108。
所述传输队列管理器106包括用于对每个传输数据的重试次数进行计数的计数器。
所述分组传输率确定单元107存储每个传输数据的每个帧交换序列的生存期限制。所述分组传输率确定单元107将所存储的生存期限制或重试限制与由所述传输队列管理器106通过使用计数器获得的每个传输数据的重试次数或与由传输/接收状态管理器110(下面将对其进行描述)通过使用定时器获得的每个传输数据的生存期进行比较,由此确定是否重传每个分组。
所述访问控制器103包括数据传输/接收方法确定单元109,其确定例如将用在数据传输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如聚合方法或双向数据流方法)、TXOP的长度、和根据本实施例的对突发数据的每个帧交换序列执行的重传限制方法,所述传输/接收状态管理器110管理由数据传输/接收方法确定单元109确定的传输/接收方法所执行的数据传输/接收的定时,在重传过程等等的过程中执行访问控制,并且当要通过突发传输传输多个传输数据时,对突发数据的每个帧交换序列执行不同于由传输数据管理器102所执行的每个传输数据所特有的重传限制的重传限制,形成和传输各种控制帧和聚合帧的帧形成/传输处理器111,和管理在后退处理器108中所需的载波侦听信息的载波侦听单元112。
所述传输/接收状态管理器110包括用于测量突发数据的每个帧交换序列的生存期的定时器。
所述接收处理器105包括帧信息识别单元113,其识别接收帧和接收帧中的控制信息的接收是成功还是失败,和位图形成单元114,当接收突发数据时,所述位图形成单元114根据突发数据中每个帧的接收的成功或失败形成将放置在确认帧中的确认的位图。
首先,将参照图2说明由双向数据流方法执行的突发传输方法。在双向数据流方法中,已经获得数据传输权的终端A 201记述了在IAC(指示器聚合控制)帧203中使用双向数据流方法,并将其传输至终端B 202。当双向数据流供给传输权时,已经接收IAC帧203的所述终端B 202在RAC(响应器聚合控制)帧204中记述将被传输的传输速率和帧长度,并且返RAC帧204。已经接收RAC帧204的终端A 201通过聚合多个传输数据并将IAC帧205附于数据的头部来形成聚合帧,并传输所述聚合帧。这种情况下,将供给终端B 202的、根据例如在RAC帧204中所记述的信息而确定的传输周期206被记述在IAC帧205中。当接收头部附有IAC帧205的聚合帧时,所述终端B 202形成包含每个数据的接收状态的Block Ack帧207。接着,所述终端B 202通过在Block Ack帧207之前加上RAC帧208并在Block Ack帧207之后聚合将被传输至终端A 201的多个传输数据,形成聚合帧,并返回所述聚合帧。请注意,由所述终端B 202返回的聚合帧的传输周期并未超过从终端A 201供给终端B 202的传输周期206。还应注意的是,不必总是使用RAC帧208。此后,终端A 201返回Block Ack帧209作为来自终端B 202的数据的接收状态。按照上述流程执行通信。虽然图2中聚合帧进行了一次往返,但是他们还可以被传输和接收很多次。之前说明的2005年3月的TGn SyncPropos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IEEE 802.11-04/889r4中详细描述了双向数据流方法的操作。
在图3所示的传统重传方法中,在完成IAC帧和RAC帧之间的帧交换之后,终端A 301计算RDG持续时间作为将分配给终端B 302的多个传输周期,将所述RDG持续时间写IAC帧,将来自终端A301的多个传输数据Data 1-A、Data 2-A、Data 3-A和Data 4-A一起形成聚合帧,并传输所述聚合帧。已经接收由终端A 301传输的多个传输数据Data 1-A、Data 2-A、Data 3-A和Data 4-A的终端B 302形成记述多个传输数据的接收状态的Block Ack帧303。终端B 302通过聚合Block Ack帧303、RAC帧、及将传输至终端A 301的多个数据Data 1-B、Data 2-B、Data 3-B和Data 4-B,形成落入从终端A 301供给的作为传输周期的RDG持续时间的范围内的聚合帧,并将此聚合帧返回至终端A 301。该序列是由双向数据流方法执行的第一突发数据帧交换序列304。
在由双向数据流方法执行的第一突发数据帧交换序列304中,如果由终端A 301传输的Data 3-A和Data 4-A是传输错误,则终端A 301根据记述在Block Ack帧303中的多个接收状态检测Data 3-A和Data4-A必须被重传。因此,当返回记述有由终端B 302传输的多个传输数据Data 1-B、Data 2-B、Data 3-B和Data 4-B的接收状态的BlockAck帧305时,终端A 301不是如图2所示只返回Block Ack帧209,而是通过聚合Block Ack帧305、IAC帧306、作为重传数据的Data 3-A和Data 4-A以及作为新数据的Data 5-A来形成聚合帧,并传输该聚合帧。当形成Block Ack帧305时终端A 301检测到由终端B 302传输的Data 2-B和Data 3-B是传输错误,因此终端A 301将其间终端B302可以重传Data 2-B和Data 3-B的周期记述在IAC帧306中。接着,已经接收包含Block Ack帧305和IAC帧306的聚合帧和已经被供给记述在IAC帧306中的传输周期的终端B 302将从终端A 301重传来的Data 3-A和Data 4-A以及作为新数据的Data 5-A的接收状态记述在Block Ack帧307中,通过聚合RAC帧、Block Ack帧307、作为来自终端B 302的重传数据的Data 2-B和Data 3-B和作为新数据的Data 5-B,形成落入从终端A 301供给的、作为传输周期的RDG持续时间的范围内的聚合帧,并将此聚合帧返回至终端A 301。
如果在由突发数据的第一重传的帧交换序列308所传输的数据中发生传输错误,则将聚合帧作为突发数据再次重传。参照图3,在突发数据的第二重传的帧交换序列309中,来自终端A 301的Data 5-A和来自终端B 302的Data 3-B是重传数据,并且传输和接收在这些重传数据之后通过进一步聚合新数据而形成的聚合帧。如果传输错误持续发生在如上所述的、从终端A 301或终端B302传输的某些数据中,则产生了数据传输/接收持续由双向数据流方法所执行的问题。请注意,示于图2和图3的传输/接收方法中的各个数据之间的传输间隔是SIFS周期。
下面将参照附图1和4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重传限制方法,该方法当由双向数据流方法重传突发数据时通过使用突发数据的每个帧交换序列的生存期解决了上述问题。
当数据存储在终端A 401的无线通信设备101的传输数据管理器102的传输队列管理器106中的传输队列中时,传输队列管理器106命令后退处理器108执行后退处理。被命令执行后退处理的后退处理器108询问由载波侦听单元112管理的无线电空间的使用状态。如果使用状态是空闲,则后退处理器108执行后退的倒数(countdown)处理。在完成该后退之后,后退处理器108通知传输队列管理器106后退完成。通过完成后退,终端A 401获得传输权。
被通知后退完成的传输队列管理器106将存储在传输队列中的数据的数量和传输数据传输至分组传输率确定单元107。所述分组传输率确定单元107确认每个传输的传输时间还没有超过传输数据的被专管的生存期,而且每个传输数据的重试次数还没有超过传输数据的重试限制(重传限制)。在确认每个传输数据的生存期和重试次数之后,所述分组传输率确定单元107将存储在传输队列中的数据的数量和传输数据传输至访问控制器103中的传输/接收状态管理器110。所述传输/接收状态管理器110通知传输/接收方法确定单元109存储在传输队列中的数据数量以确定是否使用双向数据流方法,和在传输聚合帧之前是否执行IAC-RAC帧交换。在此实施例中,确定使用双向数据流方法和执行IAC-RAC帧交换。此时,从数据传输/接收方法确定单元109向其通知了所确定的数据传输/接收方法的所述传输/接收状态管理器110为突发数据的每个帧交换序列设定(开始)具有生存期403的定时器。此后,所述传输/接收状态管理器110命令帧形成/传输处理器111传输IAC帧。所述已经接收该IAC帧传输指令的帧形成/传输处理器111形成记述双向数据流方法的使用的IAC帧,并将所形成的IAC帧传输至传输处理器104。如图4所示,所述已经接收IAC帧的传输处理器104将它作为IAC帧404传输,以便开始从终端A 401到终端B 402的双向数据流方法。
在已经接收IAC帧404的终端B 402中,接收处理器105的帧信息识别单元113识别记述双向数据流方法的开始的IAC帧,并将请求传输记述在由双向数据流供给传输权时待传输的传输速率和帧长度的RAC帧的请求信号传输至传输/接收状态管理器110。终端B 402的所述已经接收该RAC帧传输请求的传输/接收状态管理器110参考传输队列管理器106的传输队列中的数据量,并确定在双向数据流供给传输权时待传输的传输速率和帧长度。接着,传输/接收状态管理器110向帧形成/传输处理器111传输指令,用以传输在双向数据流供给传输权时待传输的传输速率和帧长度和在接收IAC帧404之后SIFS已经期满的时候的RAC帧。帧形成/传输处理器111形成RAC帧并从传输处理器104传输之。
终端A 401从终端B 402接收响应于IAC帧404的RAC帧,并且在完成IAC帧和RAC帧之间的帧交换之后SIFS已经期满的时候由双向数据流方法开始第一突发数据帧交换序列405。当由终端A 401接收RAC帧时,终端A 401的接收处理器105的帧信息识别单元113识别所接收的RAC帧。作为RAC帧的识别的结果帧信息识别单元113提取记述在RAC帧中的、在双向数据流将传输权供给终端B 402时将被传输的传输速率和帧长度,并且向传输/接收状态管理器110通知所述数据。传输/接收状态管理器110向数据传输/接收方法确定单元109通知存储在传输队列中的传输队列的数量,和由RAC帧通知的、在双向数据流将传输权供给终端B 402时将被传输的传输速率和帧长度。通过使用从传输/接收状态管理器110通知的值,数据传输/接收方法确定单元109确定将从终端A 401传输来的数据数量或数据帧长度和将供给终端B 402的一部分TXOP周期的值(RDG持续时间)。传输/接收状态管理器110请求传输队列管理器106从所述传输队列中提取按照将从终端A 401传输来的、由数据传输/接收方法确定单元109确定的数据数量或数据帧长度执行数据传输所必需的传输数据。分组传输率确定单元107确认由传输队列管理器106提取的传输数据中的每一个的传输时间未超过传输数据的被专管的生存期,以及每个传输数据的重试次数未超过传输数据的重试限制,并将所述数据传输至传输/接收状态管理器110。所述传输/接收状态管理器110向帧形成/传输处理器111传输由数据传输/接收方法确定单元109确定的RDG持续时间的值,以及将由双向数据流方法所执行的第一突发数据帧交换序列405传输的四个数据帧Data 1-A、Data 2-A、Data 3-A和Data4-A。帧形成/传输处理器111通过使用由数据传输/接收方法确定单元109确定的RDG持续时间的值形成IAC帧406,通过聚合所有五个MAC帧,即IAC帧406和四个数据帧Data 1-A、Data 2-A、Data 3-A和Data 4-A,来形成聚合帧,并传输所述聚合帧。
在从终端A 401接收聚合帧之后SIFS已经期满的时候,已经接收由所有五个MAC帧(即IAC帧406和四个数据帧Data 1-A、Data2-A、Data 3-A和Data 4-A)所形成的聚合帧的终端B 402返回聚合帧。终端B 402的接收处理器105中的帧信息识别单元113识别从终端A 401接收的聚合帧中的每个帧。所述帧信息识别单元113提取在聚合帧的头部的IAC帧406中的RDG持续时间的值,并将所提取的值通知所述传输/接收状态管理器110。接着,帧信息识别单元113确认聚合帧中多个数据帧的接收状态,而且位图形成单元114形成多个数据帧的接收状态的位图,并将所述位图通知所述传输/接收状态管理器110。被通知IAC帧406中的RDG持续时间的值和多个数据帧的接收状态的位图的所述传输/接收状态管理器110从传输队列管理器106提取四个传输数据Data 1-B、Data 2-B、Data 3-B和Data 4-B,以便形成可以通过IAC帧406中的RDG持续时间值传输的聚合帧。当从传输队列管理器106提取四个传输数据Data 1-B、Data 2-B、Data3-B和Data 4-B时,分组传输率确定单元107确认传输数据中的每一个的传输时间未超过传输数据的被专管的生存期,以及每个传输数据的重试次数未超过传输数据的重试限制,并将所述四个传输数据传输至传输/接收状态管理器110。所述传输/接收状态管理器110向帧形成/传输处理器111传输由位图形成单元114形成的多个数据帧的接收状态的位图,以及四个传输数据Data 1-B、Data 2-B、Data 3-B和Data4-B。帧形成/传输处理器111形成RAC帧,通过使用由位图形成单元114形成的多个数据帧的接收状态的位图形成Block Ack帧407,通过聚合所有六个MAC帧,即RAC帧、Block Ack帧407和四个数据帧Data 1-B、Data 2-B、Data 3-B和Data 4-B,来形成聚合帧,并返回所述聚合帧。请注意,不能超过记述在IAC帧406中的RDG持续时间值。
当接收从终端B 402返回的聚合帧时,终端A 401的接收处理器105中的帧信息识别单元113利用记述在从终端B 402传输的BlockAck帧407中的接收状态的位图检测由终端A 401传输的Data 3-A和Data 4-A未被正常地接收。随后,当通过使用帧信息识别单元113和位图形成单元114形成在Block Ack帧407之后聚合的多个数据帧的接收状态的位图时,检测由终端B 402传输的Data 2-B和Data 3-B未被正常地接收。终端A 401的、已经收集这些条指示非正常接收的信息的所述传输/接收状态管理器110确定重传是必要的。终端A 401的、已经确定重传是必要的所述传输/接收管理器110通知分组传输率确定单元107将执行重传,所述分组传输率确定单元107将Data 3-A和Data 4-A的重试次数加起来作为来自终端A 401的重传数据,并确认每个加起来的重试次数未达到数据重试次数的上限,并且每个数据所特有的生存期未过期。在确认重试次数未达到重试次数的上限之后,并且每个数据所特有的生存期未过期,所述分组传输率确定单元107经由所述传输/接收状态管理器110通知数据传输/接收方法确定单元109重传帧的帧长度和传输队列中存在的新帧的长度,并且所述数据传输/接收方法确定单元109确定用于突发数据的第一重传的帧交换序列408的该周期,其在重传数据时是必要的。已经接收用于突发数据的第一重传的帧交换序列408的该周期(其由所述数据传输/接收方法确定单元109确定,并且在重传数据时是必要的)的所述传输/接收状态管理器110确定用于突发数据的第一重传的帧交换序列408的周期(在重传数据时是必要的周期)是否可以在用于突发数据的每个帧交换序列的生存期403的定时器的剩余时间里被传输。如果用于突发数据的第一重传的帧交换序列408可以在突发数据的每个帧交换序列的生存期403的定时器的剩余时间里被传输,则执行突发数据的第一重传。
在用于突发数据的第一重传的帧交换序列408中,所述数据传输/接收方法确定单元109已经确认来自终端A 401的作为重传数据的Data 3-A和Data 4-A并未达到重试次数的上限,并且每个数据特有的生存期未过期,所述分组传输率确定单元107设定Data 3-A和Data4-A的重试位,从传输队列管理器106提取数据Data 5-A作为新的传输数据,以和用于作为重传数据的Data 3-A和Data 4-A的方式相同的方式确认并未达到重试次数的上限,并且每个数据特有的生存期未过期,并将Data 3-A和Data 4-A作为重传数据和将数据Data 5-A作为新的传输数据传输至所述传输/接收状态管理器110。所述传输/接收状态管理器110向帧形成/传输处理器111传输将供给终端B 402的用于重传的传输周期(其由所述数据传输/接收方法确定单元109确定)、作为重传数据的Data 3-A和Data 4-A、作为新的传输数据的Data 5-A和由位图形成单元114形成的在Block Ack帧407之后聚合的多个数据帧的状态的位图。在由双向数据流方法执行第一突发数据帧交换序列405之后SIFS已经期满时,帧形成/传输处理器111传输聚合帧作为突发数据的第一重传的帧交换序列408,所述聚合帧通过聚合记述将供给终端B 402的用于重传的传输周期的IAC帧、将接收状态返回终端B 402的Block Ack帧、作为重传数据的Data 3-A和Data 4-A、和作为新的传输数据的Data 5-A而形成。此后,当在给定的用于重传的传输周期中传输数据时,如在终端A 401中那样,终端B 402检查作为重传数据的Data 2-B和Data 3-B中的每一个重试次数和生存期。在确认Data 2-B和Data 3-B二者并未达到重试次数的上限并且生存期未过期之后,终端B 402通过在RAC帧和Block Ack帧之后聚合作为重传数据的Data 2-B和Data 3-B、同时设定Data 2-B和Data 3-B的重试位,形成聚合帧,并且当SIFS已经期满时返回聚合帧,由此执行突发数据的第一重传的帧交换序列408。
当由终端A 401在突发数据的第一重传的帧交换序列408中接收从终端B 402返回的聚合帧时,终端A 401的接收处理器105中的帧信息识别单元113分析记述在从终端B 402传输来的Block Ack帧409中的接收状态的位图,并检测由终端A 401在突发数据的第一重传的帧交换序列408中新传输的Data 5-A未被正常接收。接着,当通过使用帧信息识别单元113和位图形成单元114形成在Block Ack帧409之后聚合的多个数据帧的接收状态的位图时,检测由终端B 402在突发数据的第一重传的帧交换序列408中重传的Data 3-B未被正常接收。终端A 401的、已经收集这些条指示非正常接收的信息的所述传输/接收状态管理器110确定重传是必要的。终端A 401的、已经确定重传是必要的所述传输/接收状态管理器110通知分组传输率确定单元107将执行重传,并且所述分组传输率确定单元107将Data 5-A的重试次数加起来作为来自终端A 401的重传数据,并确认加起来的重试次数未达到数据重试次数的上限,并且数据所特有的生存期未过期。由于已确定其重试次数和生存期的Data 5-A是在突发数据的第一重传的帧交换序列408中新传输的数据,因此,当然未达到重试次数的上限,并且生存期当然也未过期。所以,确定重传是必要的。接着,所述分组传输率确定单元107经由所述传输/接收状态管理器110向数据传输/接收方法确定单元109通知重传帧的帧长度和传输队列中存在的新帧的长度,并且所述数据传输/接收方法确定单元109确定用于突发数据的第二重传的帧交换序列410的周期,其在重传数据时是必要的。数据传输/接收方法确定单元109向所述传输/接收状态管理器110通知所确定的用于突发数据的第二重传的帧交换序列410的周期。所述传输/接收状态管理器110确定用于突发数据的第二重传的帧交换序列410(其由所述数据传输/接收方法确定单元109通知,并且在重传数据时是用作必要的周期)是否可以在突发数据的每个帧交换序列的生存期403的定时器的剩余时间里被传输。如图4所示,如果用于突发数据的第二重传的帧交换序列410不能在突发数据的每个帧交换序列的生存期403的定时器的剩余时间里被传输,则所述传输/接收状态管理器110中断重传过程,在用于突发数据的第一重传的帧交换序列408之后SIFS已经期满时通过传输Block Ack帧411中断所述突发数据传输/接收过程,并继续由双向数据流方法为另一终端执行的突发数据帧交换序列412。这种情况下,已经确认终端A 401中作为重传对象的Data 5-A的重试次数并未达到数据重试次数的上限而且数据特有的生存期还未过期,所以将Data 5-A返回至传输队列管理器106中的传输队列。
在突发数据的重传被中断之后的操作不限于由聚合方法为另一终端执行的突发数据传输/接收过程,还可能继续例如由聚合方法为相同终端中另一优先级执行的突发数据传输、由除聚合方法之外的方法为另一终端执行的突发数据传输、由除聚合方法之外的方法为相同终端中另一优先级执行的突发数据传输、QoS Cf-Poll帧传输(其启动由IEEE 802.11e的HCCA方法从基站到终端执行的下行链路TXOP传输或由IEEE 802.11e的HCCA方法执行的上行链路TXOP传输)、或由使用CSMA/CA的访问方法(例如IEEE 802.11的DCF方法或IEEE 802.11e的EDCA方法)所执行的数据传输。参照图4,Block Ack帧411和由双向数据流方法为另一终端执行的突发数据帧交换序列412之间的时间间隔较短。然而,如果由聚合方法为另一终端执行的突发数据帧交换序列412是HCCA方法,则该时间间隔可以是用于执行PIFS载波侦听的时间间隔。如果由聚合方法为另一终端执行的突发数据帧交换序列412是EDCA方法,则该时间间隔可以是用于执行AIFS载波侦听和后退处理的时间间隔。
而且,当终端A 401的访问控制器103中的传输/接收状态管理器110确定用于突发数据的第二重传的帧交换序列410是否可以在突发数据的每个帧交换序列的生存期403的定时器的剩余时间里被传输,如果用于突发数据的第二重传的整个帧交换序列410不能被传输,而只存在用于传输和接收将从终端A 401重传的Data 5-A和将从终端B402重传的Data 3-A的时间,所述Data 5-A和Data 3-A是在用于突发数据的第一重传的帧交换序列408中未成功传输的数据,则所述重传通过只使用未附上任何新数据的重传数据而执行。如果只存在用于传输作为重传数据的Data 5-A和作为来自终端A 401的新数据的Data6-A的时间,则只传输来自终端A 401的数据而不使用双向数据流方法。也就是,可以根据突发数据的每个帧交换序列的生存期403的定时器的剩余时间,在可传输范围内执行数据传输/接收。
在此实施例中,作为选择性重传方法,使用在IEEE 802.11n中提出的Implicit Block Ack Request(隐含Block Ack请求)方法作为提高由IEEE 802.11e标准化的Block Ack方法的效率的方法。这是一种省略对于以IEEE 802.11e的Block Ack方法从终端B接收指示传输数据的接收状态的Block Ack帧所必需的Block Ack请求帧的方法。由于可以在不考虑选择性重传方法的情况下使用根据本实施例的重传限制方法,所以没必要如在本实施例中一样使用隐含Block Ack请求方法,并且还可以使用现有的IEEE 802.11e的Block Ack方法。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将被聚合的数据数量在第一帧交换序列中对于终端A和B二者是4,在第一重传中对于二者是3。但是,将被聚合的数据数量不限制本实施例使用的形式,所以将被聚合的数据数量可以变化或者不需要对于终端A和B是相等的。
虽然本实施例中在数据传输开始时交换IAC帧和RAC帧,但是也可以使用这样一种方法,其中用RTS帧和CTS帧代替IAC帧和RAC帧进行交换或者终端A传输CTS-self帧,或者还可以在不使用IAC帧等进行任何帧交换的情况下获得数据传输权之后立即开始聚合帧传输。此外,使用IAC帧作为一种方法,通过该方法终端A供给终端B传输周期,但是也可以使用将在第二实施例中进行描述的另一帧(例如QoS Cf-Poll帧),或者还可以将传输周期记述在数据帧中而不使用任何其它帧。如果在每个聚合帧的头部未使用IAC帧,则在从终端B传输来的聚合帧的头部也不使用RAC帧。
如上所述,对于每个不能在突发数据的每个帧交换序列的生存期403的定时器的剩余时间里被重传的传输数据,通过使用传输数据的被专管的重试次数和生存期,无线通信设备101的传输数据管理器102的分组传输率确定单元107确定是否丢弃所述传输数据。如果突发数据的每个帧交换序列的生存期403的定时器已经过期,但是传输数据的被专管的重试次数并未达到重试次数的上限,并且传输数据的被专管的生存期也未过期,则将传输数据返回至传输队列管理器106中的传输队列。如果传输数据的被专管的重试次数已经超过重试次数的上限或者传输数据的被专管的生存期已经过期,则不将数据返回传输队列,而将其丢弃。
在上述本实施例中,对于突发数据的每个帧交换序列可以限制突发传输中突发数据的重传,因此可以通过考虑对突发数据的重传来执行调度计算。还可以确保来自多个终端或多个应用的不同QoS请求所必需的带。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除了使用突发数据的每个帧交换序列的重试次数来代替使用突发数据的每个帧交换序列的生存期403,来如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那样限制突发数据的重传,以及由双向数据流方法(该方法是捎带走类型的双向通信方法)使用QoS Cf-Poll帧而不是IAC帧和RAC帧,因此下面将主要说明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之处。
首先,将参照图5说明使用QoS Cf-Poll帧的符合双向数据流方法的通信方法(该方法是捎带走类型的双向通信方法)。在数据传输之前,在AIFS载波侦听和后退处理之后或在PIFS载波侦听之后已经获得传输权的终端A 501通过向终端B 502传输RTS帧503通知终端B 502将执行数据传输。终端B 502向终端A 501返回CTS帧504,并确定已接收RTS帧503。此后,终端A 501通过双向数据流方法确定将供给终端B 502的周期506,并形成记述将供给终端B 502的周期506的QoS Cf-Poll帧505。终端A 501通过将QoS Cf-Poll帧505和作为将传输至终端B 502的数据的Data 1-A、Data 2-A、Data 3-A及Data 4-A进行聚合来形成聚合帧,并将所述聚合帧传输至终端B502。已经接收头部附有QoS Cf-Poll帧505的聚合帧的终端B 502检测将从QoS Cf-Poll帧505供给终端B 502的周期506。终端B 502形成用于返回作为已接收数据的Data 1-A、Data 2-A、Data 3-A及Data4-A的接收状态的Block Ack帧507,通过在Block Ack帧507之后聚合作为将传输至终端A 501的数据的Data 1-B、Data 2-B、Data 3-B和Data 4-B形成聚合帧,并传输所述聚合帧。这种情况下,终端B 502形成不超过将由QoS Cf-Poll帧505供给终端B 502的周期506的聚合帧作为将返回的聚合帧。已经接收从终端B 502返回的聚合帧并且头部已经附有Block Ack帧507的终端A 501返回包含从终端B 502传输来的Data 1-B、Data 2-B、Data 3-B和Data 4-B的接收状态的BlockAck帧508。当终端A 501返回Block Ack帧508时,如果从终端A 501传输来的数据和从终端B 502传输来的数据二者被正常传输,并且没有更多数据从终端A 501传输来,则可以通过传输Block Ack帧508完成来自终端A 501的传输过程。而且,如果由RTS帧503和CTS帧504形成的用于执行虚拟载波侦听以避免来自其它终端的传输的NAV(网络分配矢量)大于Block Ack帧508的传输结束时间,则可以在Block Ack帧508的传输之后SIFS已经期满的时候使用通过传输Cf-end帧清除NAV的方法,以清除NAV。
下面将参照附图1和6说明当由使用QoS Cf-Poll帧的双向数据流方法(该方法是捎带走类型的双向通信方法)执行突发传输中的重传时,将突发数据的每个帧交换序列的重试次数用作为根据本实施例的重传限制方法的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突发数据的每个帧交换序列的重试次数被用作对由使用QoS Cf-Poll帧的双向数据流方法(该方法是捎带走类型的双向通信方法)执行的突发传输中的重传的限制,来代替第一实施例中使用的突发数据的每个帧交换序列的生存期403,并且突发数据的每个帧交换序列的重试次数的上限为2。也就是,突发数据只重传一次。但是突发数据的每个帧交换序列的重试次数的上限并不仅限于2,可以根据使用形式进行调整。
当数据被存储在终端A 601的无线通信设备101的传输数据管理器102的传输队列管理器106中的传输队列中时,通过以同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方式使用载波侦听单元112和后退处理器108执行AIFS载波侦听和后退处理或者PIFS载波侦听可以获得传输权。在获得传输权之后,传输队列管理器106将存储在传输队列中的数据数量和传输数据传输至分组传输率确定单元107。所述分组传输率确定单元107确认每个传输数据的传输时间并未超过传输数据的被专管的生存期,并且每个传输数据的重试次数并未超过传输数据的重试限制。在确认每个传输数据的生存期和重试次数之后,所述分组传输率确定单元107将存储在传输队列中的数据数量和传输数据传输至访问控制器103中的传输/接收状态管理器110。所述传输/接收状态管理器110通知数据传输/接收方法确定单元109存储在传输队列中的数据数量,并且确定例如,是否使用双向数据流方法或者是否在传输聚合帧之前执行RTS-CTS帧交换。在本实施例中,确定使用双向数据流方法和执行RTS-CTS帧交换。被数据传输/接收方法确定单元109通知了所确定的数据传输/接收方法的所述传输/接收状态管理器110初始化突发数据的每个帧交换序列的重试次数(将重试次数初始化为0)。此后,所述传输/接收状态管理器110指令帧形成/传输处理器111传输RTS帧。已经接收RTS帧传输指令的帧形成/传输处理器111形成RTS帧,并将所形成的RTS帧传输至传输处理器104。已经接收RTS帧的传输处理器104将其作为用于启动从终端A 601至终端B 602的双向数据流方法的RTS帧603而进行传输。
当接收了RTS帧603之后SIFS已经期满的时候,已经接收RTS帧的终端B 602返回CTS帧604。使用由IEEE 802.11标准化的普通帧格式作为RTS帧603和CTS帧604的帧格式。接着,将从接收处理器105的帧信息识别单元113接收CTS帧604通知给已经接收CTS帧604的终端A 601的所述传输/接收状态管理器110。当由双向数据流方法开始第一突发数据帧交换序列605时,所述传输/接收状态管理器110向数据传输/接收方法确定单元109通知将被传输的数据长度。当使用双向数据流方法时,所述数据传输/接收方法确定单元109确定将供给终端B 602的传输周期,并向所述传输/接收状态管理器110通知所确定的传输周期。所述传输/接收状态管理器110向帧形成/传输处理器111传输作为传输数据的Data 1-A、Data 2-A、Data 3-A和Data4-A,和当使用双向数据流方法时将供给终端B 602的传输周期,所述周期由所述数据传输/接收方法确定单元109确定。帧形成/传输处理器111形成记述有当使用双向数据流方法时将供给终端B 602的传输周期的QoS Cf-Poll帧606,通过聚合QoS Cf-Poll帧606和作为传输数据的Data 1-A、Data 2-A、Data 3-A及Data 4-A形成聚合帧,并通过使用传输处理器104将所述聚合帧传输至终端B 602。如在第一实施例中那样,终端B 602形成记述Data 1-A、Data 2-A、Data 3-A及Data 4-A的接收状态的Block Ack帧607,通过聚合Block Ack帧607和作为将传输至终端A 601的数据的Data 1-B、Data 2-B、Data 3-B和Data 4-B来形成聚合帧,并将所述聚合帧返回至终端A 601。这种情况下,终端B 602形成不超过当使用双向数据流方法时将供给终端B 602的传输周期的帧作为头部已经附有Block Ack帧607的聚合帧,其中所述传输周期被记述在QoS Cf-Poll帧606中。
如在第一实施例中那样,在由双向数据流方法执行的第一突发数据帧交换序列605中,已经接收通过聚合Block Ack帧607和来自终端B 602的Data 1-B、Data 2-B、Data 3-B和Data 4-B所形成的聚合帧的终端A 601检测由终端A 601传输的Data 3-A及Data 4-A和由终端B 602传输的Data 2-B及Data 3-B是传输错误并且必须被重传。这种情况下,如在第一实施例中那样,所述传输/接收状态管理器110确定突发数据的第一重传是否可能。所述传输/接收状态管理器110将突发数据的每个帧交换序列的重试次数从0到1加起来,并检查重试次数是否已经超过作为突发数据的每个帧交换序列的重试次数的上限的2。由于突发数据的每个帧交换序列的重试次数并未超过2(作为重试次数的上限),则执行突发数据的第一重传。
在用于突发数据的第一重传的帧交换序列608中,如在第一实施例中那样,终端A 601的分组传输率确定单元107检查作为重传数据的Data 3-A及Data 4-A中的每一个和作为新传输数据的Data 5-A的重试次数和生存期,并传输通过聚合记述有从终端B 602接收的Data1-B、Data 2-B、Data 3-B和Data 4-B的接收状态的Block Ack帧609、记述有将再次供给终端B 602的周期的QoS Cf-Poll帧610、作为重传数据的Data 3-A及Data 4-A、和作为新传输数据的Data 5-A所形成的聚合帧。如在第一实施例中那样,已经在用于突发数据的第一重传的帧交换序列608中接收了从终端A 601传输的聚合帧的终端B 602返回通过聚合Block Ack帧、作为重传数据的Data 2-B及Data 3-B和作为新传输数据的Data 5-B所形成的聚合帧,由此执行用于突发数据的第一重传的帧交换序列608。
接着,在用于突发数据的第一重传的帧交换序列608中完成了帧交换之后,终端A 601的所述传输/接收状态管理器110确认由终端A601传输的Data 5-A和由终端B 602传输的Data 5-B的传输错误。如果无线通信设备15的访问控制器12确定第二重传是必要的,则所述传输/接收状态管理器110确定突发数据的第二重传是否可能。
所述传输/接收状态管理器110将突发数据的每个帧交换序列的重试次数从1到2加起来,并检查重试次数是否已经超过作为突发数据的每个帧交换序列的重试次数的上限的2。由于突发数据的每个帧交换序列的重试次数等于作为重试次数的上限的2,则中断突发数据重传过程。这种情况下,在突发数据的第一重传的帧交换序列608之后SIFS已经期满的时候,终端A 601通过传输Block Ack帧612,而不是用于突发数据的第二重传的帧交换序列611来中断突发数据传输/接收过程,并继续由双向数据流方法使用QoS Cf-Poll帧为另一终端执行的突发数据帧交换序列613。由于已经确认作为终端A 601中的重传对象的Data 5-A的重试次数并未达到重试次数的上限并且数据特有的生存期也未过期,则将Data 5-A返回至传输队列管理器106中的传输队列。
在突发数据的重传被中断之后的操作不限于由使用QoS Cf-Poll帧的双向数据流方法为另一终端执行的突发数据传输/接收过程,并且还可能继续例如由聚合方法为在相同终端的另一优先级执行的突发数据传输、由除聚合方法之外的方法为另一终端执行的突发数据传输、由除聚合方法的方法为在相同终端的另一优先级执行的突发数据传输、QoS Cf-Poll帧传输(其发启由IEEE 802.11e的HCCA方法从基站到终端执行的下行链路TXOP传输或由IEEE 802.11e的HCCA方法执行的上行链路TXOP传输)、或由使用CSMA/CA的访问方法(例如IEEE 802.11的DCF方法或IEEE 802.11e的EDCA方法)所执行的数据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选择性重传方法,使用在IEEE 802.11n中提出的隐含Block Ack请求方法作为提高由IEEE 802.11e标准化的Block Ack方法的效率的方法。这是一种省略对于以IEEE 802.11e的Block Ack方法从终端B接收指示传输数据的接收状态的Block Ack帧所必要的Block Ack请求帧的方法。由于可以在不考虑选择性重传方法的情况下使用根据本实施例的重传限制方法,所以没必要如在本实施例中一样使用隐含Block Ack请求方法,并且还可以使用现有的IEEE 802.11e的Block Ack方法。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将被聚合的数据数量在第一帧交换序列中对于终端A和B二者是4,在第一重传中对于二者是3。但是,将被聚合的数据数量不限制本实施例使用的形式,所以将被聚合的数据数量可以变化或者不需要对于终端A和B是相等的。
虽然本实施例中在数据传输开始时交换RTS帧和CTS帧,但是也可以使用这样一种方法,其中用IAC帧和RAC帧代替RTS帧和CTS帧进行交换或者终端A传输CTS-self帧,或者还可以在不使用RTS帧等进行任何帧交换的情况下获得数据传输权之后立即开始聚合帧传输。此外,使用QoS Cf-Poll帧作为一种方法,通过该方法终端A供给终端B传输周期,但是也可以如第一实施例中那样使用IAC帧,或者还可以将聚合帧的第一数据帧的类型记述为Poll+Data型帧,而不聚合任何其它帧。
而且,虽然在本实施例中说明了在终端A和B之间轮流交换一个聚合帧的方法,但是在使用SIFS时间间隔或更短的时间间隔通过突发传输从终端A传输来多个聚合帧之后还可以将传输周期供给终端B,并且从终端B传输多个聚合帧,通过脉冲传输供给所述终端B落入给定传输周期范围内的传输周期。但是这种情况下,终端A聚合QoS Cf-Poll帧,其将传输周期供给将由突发传输传输的多个聚合帧的最后一个聚合帧,或者将供给终端B传输周期的信息放置在最后一个聚合帧中。
或者,还可以从聚合帧中分离地例如确认帧的控制帧,并由突发传输传输通过聚合多个数据帧和控制帧所形成的聚合帧。
如上所述,对于每个因为数据已经超过突发数据的每个帧交换序列的重试次数的上限而不能被重传的传输数据,通过使用传输数据的被专管的重试次数和生存期,无线通信设备101的传输数据管理器102的分组传输率确定单元107确定是否丢弃所述传输数据。如果数据已经超过突发数据的每个帧交换序列的重试次数的上限,但是传输数据的被专管的重试次数并未超过重试次数的上限,而且传输数据的被专管的生存期还未过期,则将传输数据返回至传输队列管理器106中的传输队列。如果传输数据的被专管的重试次数已经超过重试次数的上限或者传输数据的被专管的生存期已经过期,则不将数据返回至传输队列而将其丢弃。
在上述本实施例中,对于突发数据的每个帧交换序列可以限制突发传输中突发数据的重传,因此可以通过考虑对突发数据的重传来执行调度计算。还可以确保来自多个终端或多个应用的不同QoS请求所必需的带。
第三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下面将描述当通过使用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的QoSCf-Poll帧的双向数据流方法确定是否执行突发数据重传时,在由终端A传输的数据中没有发生传输错误而是只在由终端B传输的数据中发生传输错误的情况下的重传过程和重传限制方法。
在本实施例中,将说明通过如在第二实施例中那样使用突发数据的每个帧交换序列的重试次数来限制重传的方法。请注意,虽然在本实施例的重传限制方法中使用突发数据的每个帧交换序列的重试次数,但是也可以如在第一实施例中那样使用生存期代替重试次数。
当本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相比较时,第二实施例中在由终端A传输的数据中发生传输错误,但是在本实施例中没有发生这样的错误。因此,本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确定是否执行重传的处理部分。然而,其余部分基本上和第二实施例相同,因此将主要说明与第二实施例的区别之处。下面将参照图1、7和8描述本实施例。
图7是用于说明一种重传限制方法的视图,所述方法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突发数据的每个帧交换序列的重试次数:即,如果在来自终端A 701的传输数据中没有发生错误和在通过使用QoS Cf-Poll帧的双向数据流方法所执行的突发传输中产生来自终端B的传输数据,则从终端A传输新数据,并且从终端B重传数据。图8是用于说明一种重传限制方法的视图,所述方法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突发数据的每个帧交换序列的重试次数:即,如果在来自终端A的传输数据中没有发生错误和在通过使用QoS Cf-Poll帧的双向数据流方法所执行的突发传输中产生来自终端B的传输数据,则没有新数据从终端A传输,而是从终端B重传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突发数据的每个帧交换序列的重试次数的上限为2,并且,如在第二实施例中那样,突发数据只重传一次。但是突发数据的每个帧交换序列的重试次数的上限并不限于2,而是可以根据使用形式进行调整。
如图7所示,当由使用QoS Cf-Poll帧的双向数据流方法所执行的第一突发数据帧交换序列703开始时,终端A 701的访问控制器103的传输/接收状态管理器110初始化突发数据的每个帧交换序列的重试次数(将重试次数初始化为0)。如果终端B 702在由双向数据流方法所执行的第一突发数据帧交换序列703中正常接收所有由终端A701传输的数据,则由终端B 702形成的Block Ack帧704指示由终端A701传输的Data 1-A、Data 2-A、Data 3-A和Data 4-A被正常地接收。已经在第一突发数据帧交换序列703中接收由终端B 702返回的聚合帧的终端A 701的传输/接收状态管理器110从Block Ack帧704检测所有由终端A701传输的数据被正常地接收,并且不需要重传。但是,如果未接收由终端B 702传输的Data 1-B、Data 2-B、Data 3-B以及Data 4-B中的Data 2-B和Data 3-B,则终端A 701的传输/接收状态管理器110从由终端A701的接收处理器105中的位图形成单元114所形成的接收状态位图检测有必要重传将被返回至终端B 702的Data 2-B和Data 3-B。因此,终端A 701的传输/接收状态管理器110确定突发数据的第一重传对于终端B 702是有必要的以便执行重传过程,并且如在第二实施例中那样确定突发数据的第一重传是否可能。
所述传输/接收状态管理器110将突发数据的每个帧交换序列的重试次数从0到1加起来,并检查重试次数是否已经超过作为突发数据的每个帧交换序列的重试次数的上限的2。由于突发数据的每个帧交换序列的重试次数并未超过作为重试次数的上限的2,则执行突发数据的第一重传。
在突发数据的第一重传的帧交换序列705中,终端A 701的数据传输/接收方法确定单元109确定将分配给终端B 702的传输周期。被通知将分配给终端B 702的传输周期(由数据传输/接收方法确定单元109确定)的帧形成/传输处理器111形成QoS Cf-Poll帧,并在此QoSCf-Poll帧之后聚合记述有在第一突发数据帧交换序列703中从终端B702传输的数据的接收状态的Block Ack 706,通过进一步聚合将被传输至终端B 702的新数据Data 5-A、Data 6-A和Data 7-A形成聚合帧,并传输所述聚合帧。如第二实施例中那样,在用于突发数据的第一重传的帧交换序列705中被供给用于重传的传输周期的终端B 702检查每个重传数据的重试次数和生存期,在Block Ack帧之后聚合Data2-B和Data 3-B,已经确认其每一个未达到重试次数的上限并且生存期未过期,通过进一步聚合新数据Data 5-B来形成聚合帧,并将所述聚合帧传输至终端A 701。
接着,在用于突发数据的第一重传的帧交换序列705中完成帧交换之后,如果终端A 701的传输/接收状态管理器110确定由终端A 701传输的数据被正常接收,在由终端B 702传输的数据中发生传输错误,并且第二重传是必要的,则在用于突发数据的第一重传的帧交换序列705开始之前,传输/接收状态管理器110确定突发数据的第二重传是否可能。
所述传输/接收状态管理器110将突发数据的每个帧交换序列的重试次数从1到2加起来,并检查重试次数是否已经超过作为突发数据的每个帧交换序列的重试次数的上限的2。由于突发数据的每个帧交换序列的重试次数等于作为重试次数的上限的2,则所述传输/接收状态管理器110中断突发数据重传过程,在用于突发数据的第一重传的帧交换序列705之后SIFS已经期满的时候通过传输Block Ack帧708中断突发数据传输/接收过程,并继续由使用QoS Cf-Poll帧的双向数据流方法为另一终端执行的突发数据帧交换序列709。在突发数据的重传被中断之后的操作不限于由使用QoS Cf-Poll帧的双向数据流方法为另一终端执行的突发数据传输/接收过程,并且还可能继续例如由聚合方法为在相同终端的另一优先级执行的突发数据传输、由除聚合方法之外的方法为另一终端执行的突发数据传输、由除聚合方法之外的方法为在相同终端的另一优先级执行的突发数据传输、QoSCf-Poll帧传输(其发起由IEEE 802.11e的HCCA方法从基站到终端执行的下行链路TXOP传输或由IEEE 802.11e的HCCA方法执行的上行链路TXOP传输)、或使用CSMA/CA的访问方法(例如IEEE802.11的DCF方法或IEEE 802.11e的EDCA方法)所执行的数据传输。
而且,如图8所示,在这种情况下:即如果通过使用QoS Cf-Poll帧的双向数据流方法已经发起突发数据传输的终端A 801的传输数据中未发生错误,只在终端B 802的传输数据中发生错误,并且没有来自终端A 801的新的传输数据,则执行重传过程以将传输周期供给终端B 802,从而重传从终端B 802传输但是未被接收的数据,也可以以与图7中相同的方式通过使用突发数据的每个帧交换序列的重试次数的重传限制方法执行用于重传的带分配。
在由使用QoS Cf-Poll帧的双向数据流方法执行第一突发数据帧交换序列803之后,如果从终端A 801传输的数据中未发生错误,而从终端B 802传输的Data 2-B和Data 3-B是传输错误,则终端A 801的传输/接收状态管理器110确定是否执行用于向终端B 802供给用于重传的传输周期的重传过程。如果当将执行突发数据重传过程时在终端A 801中不存在新的传输数据,在由使用QoS Cf-Poll帧的双向数据流方法所执行的第一突发数据帧交换序列803完成之后,终端A 801传输通过聚合Block Ack帧804和记述有将分配给终端B 802的传输周期的QoS Cf-Poll帧805所形成的聚合帧,并且终端B 802返回通过聚合作为重传数据的Data 2-B和Data 3-B和作为新数据的Data 5-B所形成的聚合帧,由此执行用于突发数据的第一重传的帧交换序列806。如参照图7所说明的,在此情况下的重传限制方法中,终端A 801的传输/接收状态管理器110也可以通过使用突发数据的每个帧交换序列的重试次数来限制重传。因此,在用于突发数据的第一重传的帧交换序列806之后,所述传输/接收状态管理器110通过在突发数据的第一重传的帧交换序列705之后SIFS已经期满的时候传输Block Ack帧808中断突发数据传输/接收过程,而不执行用于突发数据的第二重传的帧交换序列807,并继续由使用QoS Cf-Poll帧的双向数据流方法为另一终端执行的突发数据帧交换序列709。在突发数据的重传被中断之后的操作不限于由使用QoS Cf-Poll帧的双向数据流方法为另一终端执行的突发数据传输/接收过程,还可能继续例如由聚合方法为在相同终端的另一优先级执行的突发数据传输、由除聚合方法之外的方法为另一终端执行的突发数据传输、由除聚合方法之外的方法为在相同终端的另一优先级执行的突发数据传输、QoS Cf-Poll帧传输(其发起由IEEE 802.11e的HCCA方法从基站到终端执行的下行链路TXOP传输或由IEEE 802.11e的HCCA方法执行的上行链路TXOP传输)、或由使用CSMA/CA的访问方法(例如IEEE 802.11的DCF方法或IEEE 802.11e的EDCA方法)所执行的数据传输。
虽然在本实施例中说明通过使用突发数据的每个帧交换序列的重试次数来限制重传,但是如第一实施例中那样也可以使用突发数据的每个帧交换序列的生存期。当使用生存期时,如果突发数据的每个帧交换序列的生存期的剩余周期较短,则在执行重传时还可以使用一种方法,通过该方法传输通过只聚合Block Ack帧804和QoS Cf-Poll帧805所形成的聚合帧,而不传输来自终端A的任何新的数据,如图8所示,只供给一个周期作为将被分配给终端B 802的传输周期,其间可以传输具有接收错误并且需要被重传的数据,并且返回通过只聚合重传数据而形成的聚合帧。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选择性重传方法,使用在IEEE 802.11n中提出的隐含Block Ack请求方法作为提高由IEEE 802.11e标准化的Block Ack方法的效率的方法。这是一种省略对于以IEEE 802.11e的Block Ack方法从终端B接收指示传输数据的接收状态的Block Ack帧所必需的Block Ack请求帧的方法。由于可以在不考虑选择性重传方法的情况下使用根据本实施例的重传限制方法,所以没必要如在本实施例中一样使用隐含Block Ack请求方法,并且还可以使用现有的IEEE 802.11e的Block Ack方法。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将被聚合的数据数量在第一帧交换序列中对于终端A和B二者是4,在第一重传中对于二者是3。但是,将被聚合的数据数量不限制本实施例使用的形式,所以将被聚合的数据数量可以变化或者不需要对于终端A和B是相等的。
虽然本实施例中在数据传输开始时交换RTS帧和CTS帧,但是也可以使用这样一种方法,其中用IAC帧和RAC帧代替RTS帧和CTS帧进行交换或者终端A传输CTS-self帧,或者还可以在不使用RTS帧等进行任何帧交换的情况下获得数据传输权之后立即开始聚合帧传输。此外,使用QoS Cf-Poll帧作为一种方法,通过该方法终端A供给终端B传输周期,但是也可以如第一实施例中那样使用IAC帧,或者通过使用Block Ack帧的持续时间/ID字段记述数据,而不用聚合任何其它帧。
在如上所述的本实施例中,即使当由双向数据流方法执行的数据传输/接收中在终端A的传输数据中未发生错误,而只在终端B的传输数据中发生错误时,可以向终端B分配重传带,由此减少了终端B再次获得用于重传的传输权的过程。
而且,对于突发数据的每个帧交换序列,可以限制突发传输中突发数据的重传,因此可以通过考虑对突发数据的重传来执行调度计算。还可以确保对于来自多个终端或多个应用的不同QoS请求所必要的带。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预见到其它优点和修改。因此,以其更宽方面的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示和所述的特殊细节和代表性实施例。所以,可以进行各种修改而不脱离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所限定的一般发明构思的精神或范围。

Claims (16)

1.一种无线通信设备,包括:
传输装置,被配置用于传输第一聚合帧,在所述第一聚合帧中聚合有多个第一传输数据帧;
测量装置,被配置用于测量所述多个第一传输数据帧中每一个的重传的次数值;
存储装置,被配置用于存储重传的次数值的限制值;
确定装置,被配置用于确定所述多个第一传输数据帧中每一个的重传的次数值是否超过所述限制值;
传输缓冲器,被配置用于缓存在所述多个第一传输数据帧中已确定其重传的次数值未超过所述限制值的第一传输数据帧,并丢弃在所述多个第一传输数据帧中已确定其重传的次数值超过限制值的第一传输数据帧;和
重传装置,被配置用于重传所述第一聚合帧,在所述第一聚合帧中聚合有在所述传输缓冲器中缓存的所述第一传输数据帧。
2.一种无线通信设备,包括:
传输装置,被配置用于向传输目的地设备传输第一聚合帧,所述第一聚合帧中聚合有多个第一传输数据帧;
接收装置,被配置用于从所述传输目的地设备接收接收确认帧,所述接收确认帧指示在所述多个传输数据帧中是否已经发生接收错误;
测量装置,被配置用于测量所述多个第一传输数据帧中每一个的重传的次数值;
存储装置,被配置用于存储重传的次数值的限制值;
确定装置,被配置用于确定所述多个第一传输数据帧中每一个的重传的次数值是否超过所述限制值;
传输缓冲装置,被配置用于缓存在所述多个第一传输数据帧中已确定其在所述传输目的地设备中已经发生接收错误和所述重传的次数值未超过所述限制值的第一传输数据帧,并丢弃在所述多个第一传输数据帧中已确定其所述的重传的次数值超过所述限制值的第一传输数据帧;和
重传装置,被配置用于重传所述第一聚合帧,在所述第一聚合帧中聚合有在传输缓冲器中被缓存的所述第一传输数据帧。
3.一种用于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和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之间双向交换聚合帧的无线通信系统,
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传输第一聚合帧,所述第一聚合帧中聚合有多个第一传输数据帧,
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传输第二聚合帧,所述第二聚合帧中聚合有所述第一传输数据帧的确认帧和多个第二传输数据帧,所述系统包括:
重传限制装置,被配置用于当由于在所述第一聚合帧中的所述多个第一传输数据帧中或在所述第二聚合帧中的所述多个第二传输数据帧中发生错误从而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或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需要执行重传过程时,限制所述第一聚合帧或所述第二聚合帧的重传。
4.根据权利要求3的系统,其中所述重传限制装置根据突发数据的每个帧交换序列的重传可允许次数和重传可允许周期之一,限制重传。
5.根据权利要求3的系统,其中如果在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传输来的所述多个第一传输数据帧中并未发生错误,而在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传输来的所述多个第二传输数据帧中发生了错误,则将通信周期供给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以便重传所述包含错误的第二传输数据帧。
6.根据权利要求3的系统,其中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传输第三聚合帧,所述第三聚合帧是通过将来自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的新的传输数据帧聚合到用于向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供给通信周期以重传所述第二传输数据帧的帧而形成的。
7.根据权利要求3的系统,其中从所述第一和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传输来的所述聚合帧包括由突发传输所传输的多个聚合帧。
8.根据权利要求3的系统,其中从所述第一和第二无线通信装置传输来的所述聚合帧被分为数据帧和控制帧,并且由突发数据进行传输。
9.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传输第一聚合帧,所述第一聚合帧中聚合有多个第一传输数据帧;
测量所述多个第一传输数据帧中每一个的重传的次数值;
存储所述重传的次数值的限制值;
确定所述多个第一传输数据帧中每一个的重传的次数值是否超过所述限制值;
在传输缓冲器中缓存所述多个第一传输数据帧中已确定其重传的次数值未超过所述限制值的第一传输数据帧,并丢弃已确定其重传的次数值超过所述限制值的第一传输数据帧;以及
重传所述第一聚合帧,在所述第一聚合帧中聚合有在所述传输缓冲器中缓存的所述第一传输数据帧。
10.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向传输目的地设备传输第一聚合帧,所述第一聚合帧中聚合有多个第一传输数据帧;
从所述传输目的地设备接收接收确认帧,所述接收确认帧指示在所述多个传输数据帧中是否已经发生接收错误;
测量所述多个第一传输数据帧中每一个的重传的次数值;
存储所述重传的次数值的限制值;
确定所述多个第一传输数据帧中每一个的重传的次数值是否超过所述限制值;
在传输缓冲器中缓存在所述多个第一传输数据帧中已确定其在所述传输目的地设备中已经发生接收错误和所述重传的次数值未超过所述限制值的第一传输数据帧,并丢弃在所述多个第一传输数据帧中已确定其所述重传的次数值超过所述限制值的第一传输数据帧;以及
重传所述第一聚合帧,在所述第一聚合帧中聚合有在所述传输缓冲器中缓存的所述第一传输数据帧。
11.一种用于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和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之间双向交换聚合帧的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传输第一聚合帧,所述第一聚合帧中聚合有多个第一传输数据帧;
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传输第二聚合帧,所述第二聚合帧中聚合有所述第一传输数据帧的确认帧和多个第二传输数据帧;以及
当由于在所述第一聚合帧中的所述多个第一传输数据帧中或在所述第二聚合帧中的所述多个第二传输数据帧中发生错误从而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或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需要执行重传过程时,限制所述第一聚合帧或所述第二聚合帧的重传。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中根据突发数据的每个帧交换序列的重传可允许次数和重传可允许周期之一,限制重传。
13.根据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中如果在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传输来的所述多个第一传输数据帧中并未发生错误,而在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传输来的所述多个第二传输数据帧中发生了错误,则将通信周期供给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以便重传所述包含错误的第二传输数据帧。
14.根据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中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传输第三聚合帧,所述第三聚合帧是通过将来自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的新的传输数据帧聚合到用于向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供给通信周期以重传所述第二传输数据帧的帧而形成的。
15.根据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中从所述第一和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传输来的所述聚合帧包括由突发传输所传输的多个聚合帧。
16.根据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中从所述第一和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传输来的所述聚合帧被分为数据帧和控制帧,并由突发数据进行传输。
CNA2006800013151A 2005-09-29 2006-09-15 无线通信设备的重传管理 Pending CN10106937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85324/2005 2005-09-29
JP2005285324A JP4575265B2 (ja) 2005-09-29 2005-09-29 無線通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69379A true CN101069379A (zh) 2007-11-07

Family

ID=376849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800013151A Pending CN101069379A (zh) 2005-09-29 2006-09-15 无线通信设备的重传管理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773601B2 (zh)
EP (1) EP1938495A1 (zh)
JP (1) JP4575265B2 (zh)
CN (1) CN101069379A (zh)
WO (1) WO2007037171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94634B (zh) * 2009-06-24 2011-11-02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相关装置及其系统
CN102468883A (zh) * 2010-11-16 2012-05-23 北京中电华大电子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802.11n发送聚合帧的调速方法
CN102655673A (zh) * 2011-03-01 2012-09-05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功率调整装置及其调整方法
CN103986564A (zh) * 2014-05-09 2014-08-13 北京奇天揽胜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局域网的报文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7409015A (zh) * 2015-04-06 2017-11-2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帧聚合帧
WO2021213429A1 (zh) * 2020-04-23 2021-10-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接收、信息配置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WO2022199095A1 (zh) * 2021-03-26 2022-09-29 珠海泰芯半导体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无线节点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64165B2 (ja) * 2005-06-17 2009-11-11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装置
US8194626B2 (en) * 2005-11-11 2012-06-05 Broadcom Corporation Reduced interframe spacing in a wireless transmission system
JP4284353B2 (ja) * 2006-12-26 2009-06-24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装置
JP4888396B2 (ja) * 2007-03-05 2012-02-29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FR2918832A1 (fr) * 2007-07-11 2009-01-16 Canon Kk Procedes de transmission de donnees par des noeuds relais dans un reseau de communication synchrone, procede de reception, produit programme d'ordinateur, moyen de stockage et noeuds correspondants.
JP2009182780A (ja) * 2008-01-31 2009-08-13 Nec Corp 再送プロセスのデータ処理方法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通信装置
JP5063411B2 (ja) 2008-02-27 2012-10-31 京セラ株式会社 移動局装置および送信電力制御方法
US9477615B1 (en) * 2008-08-26 2016-10-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Bi-directional low latency bus mode
US8804516B2 (en) * 2008-12-04 2014-08-12 Cisco Technology, Inc. Opportunistic transmissions within MoCA
US9106435B2 (en) * 2008-12-04 2015-08-11 Cisco Technology, Inc. Efficient data transmission within MoCA
US8468223B2 (en) * 2008-12-04 2013-06-18 Cisco Technology, Inc. Cooperation for consumer and service provider MoCA networks
US8873377B2 (en) 2009-11-18 2014-10-28 Juniper Network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itless failover in networking systems using single database
PL2583523T3 (pl) * 2010-06-18 2014-09-30 Thomson Licensing Sposób powtórnej transmisji pakietów w bezprzewodowym nadajniku z możliwością jej wstrzymywania
TWI508589B (zh) 2011-02-18 2015-11-11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功率調整裝置與其調整方法
US8948089B2 (en) * 2012-01-11 2015-02-03 Intel Corporatio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of communicating aggregate data units
ES2718913T3 (es) * 2012-01-30 2019-07-05 Itron Global Sarl Difusión de datos con mensaje de preparación para la difusión
US8792406B2 (en) 2012-01-30 2014-07-29 Itron, Inc. Data broadcasting with a prepare-to-broadcast message
US9854071B2 (en) * 2012-07-23 2017-12-26 Amg Ip, Llc Redundant, low-latency digital audio transmission
JP6062690B2 (ja) * 2012-09-03 2017-01-18 日本放送協会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9492741B2 (en) 2013-05-22 2016-11-15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Wireless gaming protocol
US10263750B2 (en) * 2014-12-23 2019-04-16 Intel Corporation Cross indication of queue size in a reverse direction protocol
US20160316393A1 (en) * 2015-04-27 2016-10-27 Spreadtrum Hong Kong Limited QCI Usage and Signaling for IP Flow Selection
US11108503B2 (en) * 2016-03-02 2021-08-31 Nxp Usa, Inc. Multiple traffic class data aggregation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94469B1 (en) * 2000-04-14 2004-02-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n apparatus for a quick retransmission of signal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20089959A1 (en) * 2001-01-11 2002-07-11 Fischer Michael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selectable retry strategy for frame-based communications
JP4127757B2 (ja) 2001-08-21 2008-07-30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通信端末装置、及びバースト信号送信方法
JP4176402B2 (ja) * 2002-04-17 2008-11-0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通信管理方法、通信管理プログラム、通信管理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ならびに通信局
KR100802619B1 (ko) * 2002-11-07 2008-02-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링크 제어 프로토콜에 따르는 수신기에서의 알엘씨데이터 수신 윈도우 처리 방법
US8437284B2 (en) * 2003-07-29 2013-05-07 Citrix System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dditional retransmissions of dropped packets
WO2005060198A1 (ja) * 2003-12-18 2005-06-30 Sharp Kabushiki Kaisha 送信局、受信局、通信方法、通信プログラム、通信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JP4005974B2 (ja) * 2004-01-09 2007-11-14 株式会社東芝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JP4528541B2 (ja) * 2004-03-05 2010-08-18 株式会社東芝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JP4068592B2 (ja) 2004-05-28 2008-03-26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装置
US7584397B2 (en) * 2004-06-10 2009-09-01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ally adjusting data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and controlling H-ARQ processes
US7975064B2 (en) * 2004-09-16 2011-07-0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Envelope packet architecture for broadband engine
US7944819B2 (en) * 2004-10-29 2011-05-17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ssion and acknowledgment of blocks of data frames in distributed wireless networks
JP4457868B2 (ja) * 2004-11-25 2010-04-28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移動局
US7444443B2 (en) * 2005-02-28 2008-10-28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Method of repeating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network devices by timing a first predetermined period after previous first data transmission
JP4322836B2 (ja) 2005-03-31 2009-09-02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7539219B2 (en) * 2005-05-12 2009-05-26 Radioshack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ynchronization of digital multimedia packets
US7548561B2 (en) * 2005-05-13 2009-06-16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Method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US7561599B2 (en) * 2005-09-19 2009-07-14 Motorola, Inc. Method of reliable multicasting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94634B (zh) * 2009-06-24 2011-11-02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相关装置及其系统
CN102468883A (zh) * 2010-11-16 2012-05-23 北京中电华大电子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802.11n发送聚合帧的调速方法
CN102655673A (zh) * 2011-03-01 2012-09-05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功率调整装置及其调整方法
CN102655673B (zh) * 2011-03-01 2014-11-26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功率调整装置及其调整方法
CN103986564A (zh) * 2014-05-09 2014-08-13 北京奇天揽胜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局域网的报文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7409015A (zh) * 2015-04-06 2017-11-2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帧聚合帧
WO2021213429A1 (zh) * 2020-04-23 2021-10-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接收、信息配置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WO2022199095A1 (zh) * 2021-03-26 2022-09-29 珠海泰芯半导体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无线节点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7037171A9 (en) 2007-05-24
EP1938495A1 (en) 2008-07-02
WO2007037171A1 (en) 2007-04-05
US20070201364A1 (en) 2007-08-30
US7773601B2 (en) 2010-08-10
JP4575265B2 (ja) 2010-11-04
JP2007096933A (ja) 2007-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69379A (zh) 无线通信设备的重传管理
US7697491B2 (en) Retransmission control of burst transmission by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US7953058B2 (en) Method of determining transmission rate of control response frame for acknowledging data receipt in wireless LAN
US20150071051A1 (en) Acknowledgement, error recovery and backoff operation of uplink multi-user 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US2006017690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CK frame to acknowledge receipt of transmission frame on a WLAN
EP2587878A2 (en) Responder (e.g. 802.11n) transmitting acknowledgements in an extra physical frame at a first transmission rate
JP2006191279A (ja) 無線通信装置
US20020196769A1 (en) Communications method
EP2222114A1 (en) Method of determining transmission rate of control response frame for acknowledging data receipt in wireless lan
US1058253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creased throughput using queue size based intelligent reverse direction grants
US1044073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creased throughput using queue size based intelligent proportion calculation reverse direction grants
CN103248462B (zh) 无线局域网中数据重传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TWI287373B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and sending error cause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O2005008945A2 (en) Transmitting data frames with less interframe space (ifs) ti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7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