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52233B - 提高前向业务混合自动重传效率的方法、基站控制器 - Google Patents

提高前向业务混合自动重传效率的方法、基站控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52233B
CN101052233B CN2007101061252A CN200710106125A CN101052233B CN 101052233 B CN101052233 B CN 101052233B CN 2007101061252 A CN2007101061252 A CN 2007101061252A CN 200710106125 A CN200710106125 A CN 200710106125A CN 101052233 B CN101052233 B CN 1010522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verse
pilot intensity
base station
difference
serving s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0612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52233A (zh
Inventor
赖国庭
刘洪�
李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Fusion Digital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71010612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052233B/zh
Publication of CN1010522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522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522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522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提高前向业务混合自动重传效率的方法、基站控制器,该方法包括:基站控制器在检测到接入终端的前反向链路不平衡并且前向混合自动重传效率过低的情况下,指示所述接入终端分别提高所述反向确认信道、反向数据速率控制信道的发射功率;所述接入终端根据所述基站控制器的指示,分别提高所述反向确认信道、反向数据速率控制信道的发射功率。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在服务扇区的反向无线环境较差的情况下,提高前向扇向的业务吞吐量。

Description

提高前向业务混合自动重传效率的方法、基站控制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前向业务混合自动重传效率的方法、基站控制器。
背景技术
因为无线环境的复杂性,会由于网络规划考虑不完善或是存在反向干扰源(如警用对讲机干扰、无线电台干扰等)等原因,从而导致接入终端(AccessTerminal,简称AT)在软切换或虚拟软切换时处于前反向链路不平衡的场景。
本发明的发明人在进行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在上述的情况下,按照现有技术的功率控制机制会使AT对发射功率作不恰当的调整,从而导致反向链路(包括确认(AC Knowledge,简称ACK)信道、以及反向数据速率控制(DataRate Control,简称DRC)信道)的发射功率过低,影响前向业务的混合自动重传(HybridAuto Request,简称HARQ)效率。具体是:
现有技术通常采用以下的功率控制机制: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Controller,简称BSC)根据接收到的好帧与坏帧的比值,设置外环功率控制阈值(Power Control Threshold,简称PCT),并将该PCT值下发给基站,基站根据接收的反向导频信号强度(该反向导频信号强度可以用Ec/Io表示,其中Ec为导频的扩频后的码片能量,Io为基站接收到的总的功率谱密度)与PCT值相比较,如果Ec/Io大于PCT值,则下发功率控制指示,要求AT降低反向链路的发射功率;如果Ec/Io小于PCT值,则下发功率控制指示,要求AT提高反向链路的发射功率。而当AT处于软切换时,如果各服务扇区下发的功率控制比特不一致,则只要有一个服务扇区下发的功率控制指示要求AT降低反向链路的发射功率,AT就会降低反向链路的发射功率;只有全部服务扇区下发的功率控制指示要求AT提高反向链路的发射功率,AT才会提高反向链路的发射功率。
又由于在软切换时,通信系统只需要选择一个较好的扇区,维护该扇区的反向链路,由服务扇区对该反向链路进行解调。因此在目前的功率控制机制下,可能导致在服务扇区的反向无线环境较差的情况下,服务扇区对反向链路的解调效果变差,甚至无法解调,影响前向业务的HARQ效率,从而影响前向包的提前终止,进而影响用户的前向速率,即影响前向扇区的业务吞吐量,甚至导致AT业务的掉线。比如:
AT处于基站1、基站2之间,基站1的前向无线环境很好而反向无线环境较差,基站2的前向环境较差而反向无线环境很好。对于前向链路,在任意时刻AT只能从激活集中选择前向导频强度(该前向导频强度可以用C/I表示,其中C为前向有效功率,I为前向干扰功率)最好的一个扇区作为服务扇区接收数据,并通过DRC信道指示接入网络(Access Network,简称AN)本AT所请求的服务扇区。假设在上述AT均能锁定本AT到基站1、基站2的反向链路的情况下,显然,AT将选择基站1作为服务扇区传输数据。而按照上述的功率控制机制,基站1因为反向链路差而会要求AT提高反向链路的发射功率,而基站2由于其反向链路很好而会要求AT降低发射功率,按照上述的功率控制机制,AT最终会降低反向链路的发射功率,即该功率控制机制将使得AT到基站1的反向链路的功率进一步降低,使得基站1的反向链路环境进一步变差,导致基站1对DRC信道的解调效果进一步降低,甚至无法解调AT的DRC信号,而向BSC发送终止(Stop)指示,导致AT业务的掉线。另外,基站1的反向链路无线环境进一步变差,会导致基站1对ACK信道的解调效果进一步降低,影响前向包的提前终止,从而影响用户的前向速率,影响前向扇区的业务吞吐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提高前向业务混合自动重传效率的方法,实现在服务扇区的反向无线环境较差的情况下,提高前向扇向的业务吞吐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控制器,实现在服务扇区的反向无线环境较差的情况下,提高前向扇向的业务吞吐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提高前向业务混合自动重传效率的方法,包括:
基站控制器在检测到接入终端的前反向链路不平衡并且前向混合自动重传效率过低的情况下,指示所述接入终端分别提高反向确认信道、反向数据速率控制信道的发射功率;
所述接入终端根据所述基站控制器的指示,分别提高所述反向确认信道、反向数据速率控制信道的发射功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控制器,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当前接入终端的前反向链路是否不平衡;
混合自动重传效率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当前前向混合自动重传效率是否过低;
指示单元,用于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前反向链路不平衡,并且所述混合自动重传效率确定单元确定前向混合自动重传效率过低的情况下,指示所述接入终端分别提高反向确认信道、反向数据速率控制信道的发射功率。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由于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BSC可以在检测到AT的前反向链路不平衡并且前向HARQ效率过低的情况下,指示AT分别提高其反向确认信道、反向数据速率控制信道的发射功率,从而提高服务基站对DRC信号的解调质量,避免由于基站无法解调DRC信号而导致用户业务掉线的情况。同时的,AT可以根据BSC的指示提高本AT的反向ACK信道的发射功率,以提高基站对ACK信号的解调质量,避免由于无法调解ACK信号导致前向业务不必要的重传,在前反向链路不平衡情况下,提高前向业务HARQ效率,从而提高前向扇区的业务吞吐量。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提高前向业务混合自动重传效率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提供的BSC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提供的BSC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4中提供的BSC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5中提供的BSC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提高前向业务混合自动重传效率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01:BSC检测当前是否前反向链路不平衡,如果是,则执行步骤102;否则,不对当前的反向链路状态进行调整。
在通信系统中,如果AT接收到的前向导频强度C/I很高,意味着该AT的前向链路很好,而如果AT发射功率(与前向有效功率C相关)已经调整到了最大,说明该AT的反向链路很差,反向链路的质量可以通过BSC接收到的反向导频强度Ec/Io表示,如果Ec/Io很低,则表明反向链路很差。BSC可以通过对这两项指标的监测,判定当前通信系统中的AT的前反向链路是否不平衡。
比如,对于CDMA 2000 1X EV-DO Rev.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20001X-RTT Evolution to Packet Data Optimized services Protocol release A,支持第A版本的协议的增强数据业务的第一代演进-数据优化技术的码分多址2000)系统:
AT和AN可以通过会话配置协商,将AT、AN上的支持发送更新增强(Support Route Update Enhancements)属性设置为协议规定值(目前规定其为0X02),使得AT、AN支持RUQ、RU消息的交互。并在设置成功之后,AN向AT下发发送更新请求(Route Update Request,简称RUQ)消息,要求AT上报携带前向导频强度C/I的发送请求(Route Request,简称RU)消息,AN根据接收到的RU消息获知各扇区(包括服务扇区、以及非服务扇区)的前向导频强度C/I,AN将获知的各扇区的前向导频强度C/I上报给BSC。此处,为了简化RUQ、RU消息的交互,AN可以只在虚拟软切换发生时,向AT下发RUQ消息,要求AT上报携带前向导频强度C/I的发送请求RU消息。
同时的,BSC根据各基站的上报获知各扇区(包括服务扇区、以及非服务扇区的)的反向导频。
BSC在获取各扇区的前向导频强度和反向导频强度之后,比较服务扇区的反向导频(Ec/Io)S与所有非服务扇区的反向导频中最大的反向导频(Ec/Io)NS的大小关系,并且,比较服务扇区的前向导频(C/I)NS与所有非服务扇区的前向导频中最大的前向导频(C/I)NS的大小关系,从而根据两比较结果判定当前的前反向链路是否不平衡。
为了避免BSC对前反向链路不平衡的判定在短时间内判定在平衡与不平衡之间反复振荡,造成BSC对AT的反向链路发射功率控制的振荡,本实施例提供以下的前反向链路不平衡的判定方法:
若(C/I)S>(C/I)NS且(Ec/Io)NS-(Ec/Io)S>ThcompH则认为前反向链路不平衡;
若(C/I)S<(C/I)NS且(Ec/Io)S-(Ec/Io)NS>ThcompH则认为前反向链路不平衡;
若(C/I)S>(C/I)NS且(Ec/Io)S-(Ec/Io)NS>ThcompL则认为前反向平衡;
而对于其他的情况,BSC维持当前的前反向链路状态。
其中,ThcompH为预先设定的反向导频强度的差值上限,ThcompL为预先设定的反向导频强度的差值下限,ThcompH>ThcompL
再比如,对于CDMA 2000 1X EV-DO Rev.0(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2000 1X-RTT Evolution to Packet Data Optimized services Protocol release 0,支持第0版本的协议的增强数据业务的第一代演进-数据优化技术的码分多址2000)系统,可以采用以下的方式判定当前是否前反向链路不平衡:
首先,BSC可以记录连接建立时和软切换时RU消息中激活集中的各扇区的前向导频,并根据各基站的上报获取这些激活集中的各扇区的AT反向导频强度。另外的,BSC可以根据基站的上报获知在虚拟软切换时的切换原因是否为原服务扇区无法锁定反向链路,再上报停止指示。其中在虚拟软切换时的切换原因是否为原服务扇区无法锁定反向链路,基站可以通过基站内的芯片驱动获知。
然后,BSC比较服务扇区的反向导频强度(C/I)S与所有非服务扇区的反向导频中最大的反向导频(Ec/Io)NS的大小关系,结合获知的虚拟软切换的切换原因,判定当前是否前反向链路不平衡,判决条件可以如下:
(1)若(C/I)NS-(C/I)S>ThcompH则认为前反向链路不平衡;
(2)若发生虚拟软切换,切换原因是原服务扇区先无法锁定反向链路再报停止指示,则认为前反向链路不平衡;
(3)若(C/I)NS-(C/I)S<ThcompL则认为前反向平衡;
而对于其他的情况,BSC维持当前的前反向链路状态。
其中ThcompH为预先设定的反向导频强度的差值上限;ThcompL为预先设定的反向导频强度的差值下限;ThcompH>ThcompL
同理于上述提供的在CDMA 2000 1X EV-DO Rev.A系统中的前反向链路不平衡的判定方法,此处提供的在CDMA 2000 1X EV-DO Rev.0系统中的前反向链路不平衡的判定方法,能够避免BSC对前反向链路不平衡的判定在短时间内判定在平衡与不平衡之间反复振荡而造成BSC对AT的反向链路发射功率控制的振荡的情况。
步骤102:BSC判断当前是否前向HARQ效率过低,如果是,则执行步骤103;否则执行步骤105。
BSC在判定前反向链路不平衡之后,通知服务基站当前的前反向不平衡状况,服务基站接收获知当前前反向链路不平衡之后,将当前前向实际提前终止比例与预设的正常提前终止比例相比较。
如果当前前向实际提前终止比例小于该预设的正常提前终止比例,并且该预设的正常提前终止比例与所述当前前向实际提前终止比例的差值大于预定的提前终止比例最低门限,则认为当前前反向链路不平衡导致前向HARQ效率过低。
如果当前前向实际提前终止比例大于该预设的正常提前终止比例,并且当前前向实际提前终止比例与该预设的正常提前终止比例的差值大于预定的提前终止比例最高门限,则认为当前前向HARQ效率正常;此处,所预设的提前终止比例最高门限大于提前终止比例最低门限。
基站将该当前的ACK信道不足导致HARQ效率过低的情况通知BSC,BSC根据基站的通知获知当前的ACK信道功率不足导致HARQ效率过低的情况。
基站对当前实际提前终止比例的计算既可以参考现有技术方法获取,也可以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以下的方法计算获取:
基站针对各终端用户,定义提前终止比例P,使:
P=提前终止包数/总发包数×100%,
基站在各确定的时间段内(比如可以为600个时隙,即600slot)统计该时间段内的提前终止比例P,得到各时间内统计获取的提前终止比例P。
为了平滑各时间段统计获取的各实际前向提前终止比例P,使用以下的一阶滤波函数式计算当前前向实际提前终止比例AvgP(n):
AvgP(n)=(1-a)AvgP(n-1)+aAvgP(n),
其中n为当前统计时间段,a为滤波因子(比如可以取缺省值0.5),P(n)为当前最近的统计时间段n内统计获取的实际前向提前终止比例,P(n)为当前最近的统计时间段n的前一统计时间段(n-1)内统计获取的实际前向提前终止比例。
步骤103:BSC确定反向ACK信道的增益、以及反向DRC信道的增益,并将所获得的反向ACK信道的增益、以及反向DRC信道的增益下发给AT。
BSC在检测到前反向链路不平衡时,并且根据基站的上报获知当前的ACK信道功率不足导致HARQ效率过低的情况下,BSC根据预定的反向信道发射功率控制策略,确定用于调整反向ACK信道的反向ACK信道的增益、以及用于调整反向DRC信道的反向DRC信道的增益。使得AT可以根据反向DRC信道的增益,提高DRC信道的发射功率,以避免基站无法解调DRC信道而导致AT掉线的情况,并且尽可能使得各扇区的反向链路能够被锁定从而保证AT尽可能选择前向无线环境好的扇区作为服务扇区;同时使得AT可以根据反向ACK信道的增益,提高ACK信道的发射功率,以保证ACK信道能够被解调,提高前向HARQ效率,尽可能的保证用户业务的提前终止,提高前向扇区的业务吞吐量。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BSC上分别预先设定的反向ACK信道的增益、以及反向DRC信道的增益,BSC在每检测到前反向链路不平衡时,并且BSC根据基站的上报获知当前的ACK信道不足导致HARQ效率过低的情况下,将该预先设定的两增益值分别作为当前需要的反向DRC信道的增益、反向ACK信道的增益。进一步的,为了减少调整次数而尽量降低通信系统的负担,可以在预设时,使该两预设的增益值尽可能使得:AT对反向ACK信道、反向DRC信道的调整次数尽可能少,甚至只需要调整一次便能满足通信系统的要求。
对于在BSC上没有上述预设的反向ACK信道的增益、以及反向DRC信道的增益的情况下,BSC可以向AT下发一较小的反向ACK信道的增益、一较小的反向DRC信道的增益,使得AT根据下发的反向ACK信道的增益、反向DRC信道的增益,分别调整反向ACK信道的发射功率、以及DRC信道的发射功率。
BSC可以通过控制信道将所确定的反向ACK信道的增益、以及反向DRC信道的增益,下发至AT。
比如,可以通过向AT下发携带所确定的反向ACK信道的增益、以及反向DRC信道的增益的终端控制区(Terminal Control Area,简称TCA)消息。
BSC在向AT下发所确定的反向ACK信道的增益、以及反向DRC信道的增益之后,可以继续检查是否前反向链路不平衡,如果调整后还是不平衡,则继续通知AT对反向DRC信道(或者对反向DRC信道、以及反向ACK信道进行调整)进行调整。具体是:如果BSC检测到当前前反向链路不平衡,但是HARQ正常,则继续通知AT对反向DRC信道进行调整,具体调整原理详见步骤105、106中的描述;如果BSC检测到当前前反向链路不平衡,但是HARQ效率过低,则继续通知AT对反向DRC信道、和反向ACK信道进行调整,具体调整原理详见步骤103、104中的描述。
步骤104:AT根据接收的反向ACK信道的增益、以及反向DRC信道的增益,分别提高本AT的反向ACK信道、以及反向DRC信道的发射功率。
AT接收到BSC所下发的携带反向ACK信道的增益、以及反向DRC信道的增益的消息(该消息可以但不限为TCA消息)后,AT按照功率控制协议,分别提高本AT的反向ACK信道、以及反向DRC信道的发射功率。
步骤105:BSC确定反向DRC信道的增益。
当BSC检测当前前反向链路不平衡,但当前前向HARQ效率正常的情况下,执行本步骤,确定反向DRC信道的增益,其确定的方法可以与步骤103中的确定DRC信道的增益同理。
步骤106:BSC将反向DRC信道的增益下发给AT。
BSC可以通过控制信道将所确定的反向DRC信道的增益,下发至AT。
比如,可以通过向AT下发携带所确定的反向DRC信道的增益的TCA消息来实现。
步骤107:AT根据接收的反向DRC信道的增益,提高本AT的反向DRC信道的发射功率。
AT接收到BSC所下发的携带反向DRC信道的增益的消息(该消息可以但不限为TCA消息)后,AT按照功率控制调整协议,提高本AT的反向DRC信道的发射功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采用BSC向AT下发ACK增益、DRC增益,AT根据所下发的增益提高相应的反向ACK信道、反向DRC信道的发射功率作为BSC指示AT提高其反向ACK信道、反向DRC信道的发射功率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限于此。比如:
BSC还可以不具体向AT下发ACK增益、DRC增益,只指示AT提高相应反向ACK信道、反向DRC信道的发射功率,由AT根据该指示确定ACK增益、DRC增益,并根据自身确定的增益分别其反向ACK信道、反向DRC信道的发射功率。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以包括如下步骤:基站控制器在检测到前反向链路不平衡并且前向HARQ效率过低的情况下,确定反向确认信道的增益、以及反向数据速率控制信道的增益,并将所述反向确认信道的增益、以及所述反向数据速率控制信道的增益下发给AT;所述AT根据所述反向确认信道的增益、以及所述反向数据速率控制信道的增益,分别提高所述反向确认信道、反向数据速率控制信道的发射功率。这里所称得的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等。
由上可见,使用本实施例方法,BSC可以在检测到前反向链路不平衡并且前向HARQ效率过低的情况下,向AT下发反向ACK信道的增益、以及反向DRC信道的增益,以供AT根据反向DRC信道的增益提高本AT的反向DRC信道的发射功率,提高服务基站对DRC信号的解调质量,避免由于基站无法解调DRC信号而导致用户业务掉线的情况,并且尽可能使得各扇区的反向链路能够被锁定从而保证AT尽可能选择前向无线环境好的扇区作为服务扇区。同时的,AT可以根据ACK信道的增益提高本AT的反向ACK信道的发射功率,以在前反向链路不平衡并且前向HARQ效率过低的情况下,提高基站对ACK信号的解调质量,避免由于无法调解ACK信号导致前向业务不必要的重传,在前反向链路不平衡情况下,提高前向业务HARQ效率,从而提高前向扇区的业务吞吐量。
实施例2:
图2为本实施例的提供的BSC的结构示意图,如图示,该BSC包括:
检测单元201,用于检测当前AT的前反向链路是否不平衡。
在通信系统中,如果AT接收到的前向导频强度C/I很高,意味着前向链路很好,但如果AT发射功率已经调整到了最大,说明反向链路很差,反向链路的质量可以通过BSC接收到的反向导频强度Ec/Io表示,如果Ec/Io很低,则表明反向链路很差。BSC可以通过对这两项指标的监测,判定当前通信系统是否存在前反向链路不平衡。
混合自动重传效率确定单元202,用于确定当前前向HARQ效率是否过低。
混合自动重传效率确定单元202可以根据基站的上报获取当前HARQ效率过低或者正常。其具体原理可以参考实施例1中步骤102中的相应描述。
指示单元203,用于当检测单元201检测到前反向链路不平衡,并且混合自动重传效率确定单元202确定当前的前向HARQ效率过低的情况下,指示AT分别提高所述反向ACK信道、反向DRC信道的发射功率。
由上可见,使用本实施例的BSC,BSC可以在检测到前反向链路不平衡并且前向HARQ效率过低的情况下,指示单元203指示AT分别提高所述反向ACK信道、反向DRC信道的发射功率,以提高基站对DRC信号的解调质量,避免由于基站无法解调DRC信号而导致用户业务掉线的情况,并且尽可能使得各扇区的反向链路能够被锁定从而保证AT尽可能选择前向无线环境好的扇区作为服务扇区。同时的,AT可以根据指示单元203的指示提高本AT的反向ACK信道的发射功率,以在前反向链路不平衡并且前向HARQ效率过低的情况下,提高基站对ACK信号的解调质量,避免由于无法调解ACK信号导致前向业务不必要的重传,在前反向链路不平衡情况下,提高前向业务HARQ效率,从而提高前向扇区的业务吞吐量。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BSC的基本结构与实施例2中的基本相同,本BSC包括:检测单元301、混合自动重传效率确定单元302、指示单元303,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指示单元303包括:
增益确定单元3031,用于当检测单元301检测到前反向链路不平衡,并且混合自动重传效率确定单元302确定当前的前向HARQ效率过低的情况下,确定反向ACK信道的增益、以及反向DRC信道的增益。其具体原理可以参考实施例1中步骤103中的相应描述。
发送单元3032,用于将增益确定单元3031确定的反向ACK信道的增益、以及反向DRC信道的增益下发给AT。其具体原理可以参考实施例1中步骤103中的相应描述。
由上可见,相对于实施例2中BSC,使用本实施例的BSC除了具有实施例2中的BSC的功能以及优点之外,其还可以在检测到前反向链路不平衡并且前向HARQ效率过低的情况下,向AT下发反向ACK信道的增益、以及反向DRC信道的增益,以供AT根据本实施例的BSC下发的反向ACK信道的增益、以及反向DRC信道的增益,分别提高本AT的反向ACK信道、反向DRC信道的发射功率。
实施例4:
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CDMA 2000 1X EV-DO Rev.A系统中的BSC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如图示,BSC包括:检测单元401、混合自动重传效率确定单元402、指示单元403,其中指示单元403包括:增益确定单元4031、发送单元4032,各单元的工作原理以及连接关系与实施例3中的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具体在CDMA 2000 1X EV-DO Rev.A系统中,检测单元401可以包括以下单元:
比较单元4011,用于比较服务扇区的反向导频强度与各非服务扇区的反向导频强度中最大的反向导频强度的大小,并比较所述服务扇区的前向导频强度与各所述各非服务扇区的反向导频强度中最大的前向导频强度的大小。
判定单元4012,用于根据比较单元4011的比较结果,判定当前是否前反向链路不平衡:
如果所述服务扇区的前向导频强度大于所述最大的前向导频强度,并且所述最大的反向导频强度与所述服务扇区的反向导频强度的差值大于预定的反向导频强度的差值的上限,则判定当前前反向链路不平衡;
如果所述服务扇区的前向导频强度小于所述最大的前向导频强度,并且所述服务扇区的反向导频强度与所述最大的反向导频强度的差值大于所述预定的反向导频强度的差值的上限,则判定当前前反向链路不平衡;
如果所述服务扇区的前向导频强度大于所述最大的前向导频强度,并且所述服务扇区的反向导频强度与所述最大的反向导频强度的差值大于预定的反向导频强度的差值的下限,则判定当前前反向链路平衡;
其中所述预定的反向导频强度的差值的下限小于所述预定的反向导频强度的差值的上限。
判定单元4012的具体原理可以参考实施例1中步骤102的相应描述。
实施例5:
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CDMA 2000 1X EV-DO Rev.A系统中的BSC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如图示,BSC包括:检测单元501、混合自动重传效率确定单元502、指示单元503,其中指示单元503包括:增益确定单元5031、发送单元5032,各单元的工作原理以及连接关系与实施例3、4中的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具体在CDMA 2000 1X EV-DO Rev.0系统中,检测单元501可以包括以下单元:
比较单元5011,用于比较服务扇区的反向导频强度与各非服务扇区的反向导频强度中最大的反向导频强度的大小。
判定单元5012,用于根据比较单元5011的比较结果,判定当前是否前反向链路不平衡:
如果所述服务扇区的反向导频强度与所述最大的反向导频强度的差值大于预定的反向导频强度的差值上限,则判定当前前反向链路不平衡;
如果所述基站控制器检测到发生虚拟软切换,并且所述切换的原因为原服务扇区先无法锁定反向链路再上报停止指示,则判定当前前反向链路不平衡;
如果所述最大的反向导频强度与所述服务扇区的反向导频强度的差值大于预定的反向导频强度的差值下限,则判定当前前反向链路平衡;
其中所述预定的反向导频强度的差值的下限小于所述预定的反向导频强度的差值的上限。
判定单元5012的具体原理可以参考实施例1中步骤102的相应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基站控制器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本实施例装置既可以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提高前向业务混合自动重传效率的方法、基站控制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及其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提高前向业务混合自动重传效率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
基站控制器在检测到接入终端的前反向链路不平衡并且前向混合自动重传效率过低的情况下,指示所述接入终端分别提高反向确认信道、反向数据速率控制信道的发射功率;
所述接入终端根据所述基站控制器的指示,分别提高所述反向确认信道、反向数据速率控制信道的发射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前向业务混合自动重传效率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基站控制器指示所述接入终端分别提高所述反向确认信道、反向数据速率控制信道的发射功率,包括:
所述基站控制器确定反向确认信道的增益、以及反向数据速率控制信道的增益,并将所述反向确认信道的增益、以及所述反向数据速率控制信道的增益下发给所述接入终端;
所述接入终端根据所述基站控制器的指示,分别提高所述反向确认信道、反向数据速率控制信道的发射功率,具体是:
所述接入终端根据所述反向确认信道的增益、以及所述反向数据速率控制信道的增益,分别提高所述反向确认信道、反向数据速率控制信道的发射功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前向业务混合自动重传效率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基站控制器检测前反向链路不平衡,包括:
所述基站控制器比较服务扇区的反向导频强度与各非服务扇区的反向导频强度中最大的反向导频强度的大小,并比较所述服务扇区的前向导频强度与各所述各非服务扇区的前向导频强度中最大的前向导频强度的大小;
如果所述服务扇区的前向导频强度大于所述最大的前向导频强度,并且,所述最大的反向导频强度与所述服务扇区的反向导频强度的差值大于预定的反向导频强度的差值的上限,则判定当前前反向链路不平衡;
如果所述服务扇区的前向导频强度小于所述最大的前向导频强度,并且所述服务扇区的反向导频强度与所述最大的反向导频强度的差值大于所述预定的反向导频强度的差值的上限,则判定当前前反向链路不平衡;
如果所述服务扇区的前向导频强度大于所述最大的前向导频强度,并且所述服务扇区的反向导频强度与所述最大的反向导频强度的差值大于预定的反向导频强度的差值的下限,则判定当前前反向链路平衡;
其中,所述预定的反向导频强度的差值的下限小于所述预定的反向导频强度的差值的上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前向业务混合自动重传效率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基站控制器检测前反向链路不平衡,包括:
所述基站控制器比较服务扇区的反向导频强度与各非服务扇区的反向导频强度中最大的反向导频强度的大小;
如果所述服务扇区的反向导频强度与所述最大的反向导频强度的差值大于预定的反向导频强度的差值上限,则判定当前前反向链路不平衡;
如果所述基站控制器检测到发生虚拟软切换,并且所述虚拟软切换的原因为原服务扇区先无法锁定反向链路再上报停止指示,则判定当前前反向链路不平衡;
如果所述最大的反向导频强度与所述服务扇区的反向导频强度的差值大于预定的反向导频强度的差值下限,则判定当前前反向链路平衡;
其中所述预定的反向导频强度的差值的下限小于所述预定的反向导频强度的差值的上限。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任一所述的提高前向业务混合自动重传效率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基站控制器检测所述前向混合自动重传效率过低,包括:
所述基站控制器在检测到所述前反向链路不平衡之后,通知基站当前所述前反向链路不平衡;
所述基站获知当前前反向链路不平衡之后,判断当前前向混合自动重传效率是否过低,如果是,则通知所述基站控制器当前前向混合自动重传效率过低;
其中所述基站判断当前前向混合自动重传效率是否过低,具体是:
比较当前前向实际提前终止比例与预设的正常提前终止比例的大小,如果当前前向实际提前终止比例小于所述预设的正常提前终止比例,并且所述预设的正常提前终止比例与所述当前前向实际提前终止比例的差值大于预定的提前终止比例最低门限,则认为当前前向混合自动重传效率过低,
如果当前前向实际提前终止比例大于所述预设的正常提前终止比例,并且所述当前前向实际提前终止比例与所述预设的正常提前终止比例的差值大于预定的提前终止比例最高门限,则认为当前前向混合自动重传效率正常;
其中,所述预定的提前终止比例最高门限大于所述预定的提前终止比例最低门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高前向业务混合自动重传效率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当前前向实际提前终止比例,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函数式获得:
AvgP(n)=(1-a)AvgP(n-1)+aAvgP(n),
其中,AvgP(n)为所述当前前向实际提前终止比例,n为当前统计时间段,a为确定的滤波因子,P(n)为当前最近的统计时间段n内统计获取的实际前向提前终止比例,P(n)为当前最近的统计时间段n的前一统计时间段(n-1)内统计获取的实际前向提前终止比例。
7.根据权利要求2至4之任一所述的提高前向业务混合自动重传效率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基站控制器将所述反向确认信道的增益、以及所述反向数据速率控制信道的增益下发给接入终端,具体是:
所述基站控制器向所述接入终端下发终端控制区消息,并在所述消息中携带所述反向确认信道的增益、以及所述反向数据速率控制信道的增益。
8.根据权利要求2至4之任一所述的提高前向业务混合自动重传效率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基站控制器确定反向确认信道的增益、以及反向数据速率控制信道的增益,具体是:
所述基站控制器将预先设置的反向确认信道的增益值,作为所述反向确认信道的增益;
所述基站控制器将预先设置的反向数据速率控制信道的增益值,作为所述反向数据速率控制信道的增益。
9.一种基站控制器,其特征是,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当前接入终端的前反向链路是否不平衡;
混合自动重传效率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当前前向混合自动重传效率是否过低;
指示单元,用于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前反向链路不平衡,并且所述混合自动重传效率确定单元确定前向混合自动重传效率过低的情况下,指示所述接入终端分别提高反向确认信道、反向数据速率控制信道的发射功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站控制器,其特征是,所述指示单元包括:
增益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前反向链路不平衡,并且所述混合自动重传效率确定单元确定前向混合自动重传效率过低的情况下,确定反向确定信道的增益、以及反向数据速率控制信道的增益;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增益确定单元确定的反向确定信道的增益、以及反向数据速率控制信道的增益下发给接入终端。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基站控制器,其特征是,所述检测单元包括:
比较单元,用于比较服务扇区的反向导频强度与各非服务扇区的反向导频强度中最大的反向导频强度的大小,并比较所述服务扇区的前向导频强度与各所述各非服务扇区的前向导频强度中最大的前向导频强度的大小;
判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比较单元的比较结果,判定当前所述前反向链路是否不平衡:
如果所述服务扇区的前向导频强度大于所述最大的前向导频强度,并且所述最大的反向导频强度与所述服务扇区的反向导频强度的差值大于预定的反向导频强度的差值的上限,则判定当前所述前反向链路不平衡;
如果所述服务扇区的前向导频强度小于所述最大的前向导频强度,并且所述服务扇区的反向导频强度与所述最大的反向导频强度的差值大于所述预定的反向导频强度的差值的上限,则判定当前所述前反向链路不平衡;
如果所述服务扇区的前向导频强度大于所述最大的前向导频强度,并且所述服务扇区的反向导频强度与所述最大的反向导频强度的差值大于预定的反向导频强度的差值的下限,则判定当前所述前反向链路平衡;
其中所述预定的反向导频强度的差值的下限小于所述预定的反向导频强度的差值的上限。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基站控制器,其特征是,所述检测单元包括:
比较单元,用于比较服务扇区的反向导频强度与各非服务扇区的反向导频强度中最大的反向导频强度的大小;
判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比较单元的比较结果,判定当前所述前反向链路是否不平衡:
如果所述服务扇区的反向导频强度与所述最大的反向导频强度的差值大于预定的反向导频强度的差值上限,则判定当前所述前反向链路不平衡;
如果所述基站控制器检测到发生虚拟软切换,并且所述虚拟软切换的原因为:原服务扇区先无法锁定反向链路再上报停止指示,则判定当前所述前反向链路不平衡;
如果所述最大的反向导频强度与所述服务扇区的反向导频强度的差值大于预定的反向导频强度的差值下限,则判定当前所述前反向链路平衡;
其中所述预定的反向导频强度的差值的下限小于所述预定的反向导频强度的差值的上限。
CN2007101061252A 2007-05-24 2007-05-24 提高前向业务混合自动重传效率的方法、基站控制器 Active CN1010522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061252A CN101052233B (zh) 2007-05-24 2007-05-24 提高前向业务混合自动重传效率的方法、基站控制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061252A CN101052233B (zh) 2007-05-24 2007-05-24 提高前向业务混合自动重传效率的方法、基站控制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52233A CN101052233A (zh) 2007-10-10
CN101052233B true CN101052233B (zh) 2010-06-02

Family

ID=387833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061252A Active CN101052233B (zh) 2007-05-24 2007-05-24 提高前向业务混合自动重传效率的方法、基站控制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05223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094113A1 (en) * 2013-09-27 2015-04-02 Mediatek Inc. Methods used in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having early termination capability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6847A (zh) * 1996-06-20 1998-10-21 Ntt移动通信网株式会社 码分多址移动通信信号发射方法,移动台装置和基站装置
CN1272987A (zh) * 1998-07-13 2000-11-0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系统中反向链路公共信道的功率控制装置和方法
CN1529447A (zh) * 2003-10-17 2004-09-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网络协议信令分析系统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6847A (zh) * 1996-06-20 1998-10-21 Ntt移动通信网株式会社 码分多址移动通信信号发射方法,移动台装置和基站装置
CN1272987A (zh) * 1998-07-13 2000-11-0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系统中反向链路公共信道的功率控制装置和方法
CN1529447A (zh) * 2003-10-17 2004-09-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网络协议信令分析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52233A (zh) 2007-10-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662567B2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無線リンクパラメータ更新方法
US8072952B2 (en) Load balancing
JP4022744B2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ベストセル変更方法並びにそれに用いる基地局制御装置
US8126403B2 (en) Estimating and limiting inter-cell interference
JP4136928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輻輳をデータ速度の調整によって低減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EP0960547B1 (en) A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handoff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466669B2 (en) Reverse link scheduler for CDMA networks
CN103167568B (zh) 切换控制方法与装置、网络设备
KR101488232B1 (ko) 무선 전기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 복수의 파라미터들을 설정하는 방법
US20040248605A1 (en) Adjusting the transmission power of a forward access channel (FACH), and a corresponding network for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KR20040044413A (ko)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정체를 제어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MX2007014009A (es) Metodo y sistema para reseleccionar un punto de acceso.
JP2014116984A (ja) シグナリング遅延管理メッセージのための無線通信方式およびwlan
WO2006073764A2 (en) Methods for managing data transmissions between a mobile station and a serving station
WO2021143389A1 (zh) 数据重传激活方法、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06088398A1 (en) Control unit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load in a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JP2016508320A (ja) 無線ベアラ制御方法、デバイス、およびシステム
US10187839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oft handover rate
CN101179309A (zh) 无线电通信系统
CN101052233B (zh) 提高前向业务混合自动重传效率的方法、基站控制器
US769746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improve communication performance in ARQ networks
CN101019461B (zh) 无线网络连接的方法和系统
CN103384387B (zh) 调度切换控制方法与系统、用户终端、网络设备
WO2022052608A1 (zh) Srs传输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JP4438493B2 (ja)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移動局及びそれらに用いる送信電力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21

Address after: 450046 Floor 9, building 1, Zhengshang Boya Plaza, Longzihu wisdom Island, Zhengdong New Area, Zhengzhou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Fusion Digital Technologies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