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50376B - 用动植物油脂直接生产生物柴油的添加剂以及由该添加剂制备的生物柴油 - Google Patents

用动植物油脂直接生产生物柴油的添加剂以及由该添加剂制备的生物柴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50376B
CN101050376B CN2007101072011A CN200710107201A CN101050376B CN 101050376 B CN101050376 B CN 101050376B CN 2007101072011 A CN2007101072011 A CN 2007101072011A CN 200710107201 A CN200710107201 A CN 200710107201A CN 101050376 B CN101050376 B CN 1010503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additive
animal
crude
pl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0720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50376A (zh
Inventor
曹志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71010720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050376B/zh
Publication of CN1010503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503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503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5037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50/00Technologi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uel of non-fossil origin
    • Y02E50/10Biofuels, e.g. bio-diesel

Landscapes

  • Liquid Carbonaceous Fuels (AREA)

Abstract

一种直接利用动植物油脂生产生物柴油的添加剂以及使用该添加剂生产的生物柴油,其中该添加剂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碳酸二甲脂35~45%,氢氧化钾10~15%,催化剂0.75~1.25%,皂化抑制剂8.25~13.75%,断链剂6~10%,乙二醇单甲醚30~40%。所得生物柴油中动植物油脂、柴油和添加剂的重量比为动植物油脂∶柴油∶添加剂=30~60∶38~65∶2~5。

Description

用动植物油脂直接生产生物柴油的添加剂以及由该添加剂制备的生物柴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燃料油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直接法利用动植物油脂生产生物柴油的添加剂及使用该添加剂制备的生物柴油。
背景技术
如将植物油加工成生物柴油,目前国内外全部采用传统的酯化加工技术,需要甲醇或乙醇做酯化原料,酸或碱做催化剂。产生的脂肪酸甲脂或脂肪酸乙脂——生物柴油来替代柴油,在产生生物柴油的同时也产生非标准甘油和含酸含油废水,批量生产需要对产生的大量废水进行处理,生产成本高,对环境有污染。我国是石油消耗大国,对柴油需求量非常紧张,如何有效利用可再生资源,有效提高可再生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经济效益是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目前,国内外采用传统的酯化法将植物油加工成生物柴油,即增加成本又污染环境,现在酯化法多将动植物油脂加工成生物柴油,还没有直接利用动植物油脂生产生物柴油的技术。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传统转酯化法生产生物柴油污染严重、成本高的问题,提出在动植物油脂中添加添加剂生产生物柴油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接利用动植物油脂生产生物柴油的添加剂及使用该添加剂制备的生物柴油。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直接利用动植物油脂生产生物柴油的添加剂,其特征在于该添加剂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碳酸二甲脂35~45%,氢氧化钾10~15%,催化剂0.75~1.25%,皂化抑制剂8.25~13.75%,断链剂6~10%,乙二醇单甲醚30~40%。其中催化剂为改性杂醇油,皂化抑制剂为碳数为12~18的高碳脂肪醇,断链剂为环氧乙烷;改性杂醇油为醚化的玉米杂醇油。
所述的动植物油脂为:牛毛油、羊毛油、猪毛油、鸡毛油、鸭毛油、油菜籽毛油、大豆毛油、玉米毛油、花生毛油、棕榈毛油、米糠油、棉籽毛油等动植物毛油;所述的柴油为石化0#柴油;所述的毛油为人不能食用的初级动植物油脂。
一种采用直接法在动植物油脂中加入添加剂生产的生物柴油,其特征在于生物柴油中动植物油脂、柴油和添加剂的重量比为动植物油脂∶柴油∶添加剂=30~60∶38~65∶2~5,所述添加剂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碳酸二甲脂35~45%,氢氧化钾10~15%,催化剂0.75~1.25%,皂化抑制剂8.25~13.75%,断链剂6~10%,乙二醇单甲醚30~40%。其中催化剂为改性杂醇油,皂化抑制剂为高碳脂肪醇,断链剂为环氧乙烷;改性杂醇油为醚化的玉米杂醇油。
采用常规的制备方法制备醚化的玉米杂醇油,即在玉米杂醇油中加入硫酸醚化,所得反应液用碱液中和后精馏、冷凝即可得到。
本发明的添加剂由六种原料组成,其制备方法具体为:先将硫酸醚化的玉米杂醇油按配比与碳数为12~18的脂肪醇混合,再将所得产物与环氧乙烷混合,然后加温至80℃±5℃,  在此温度下保持2小时后,再将氢氧化钾加入其中并混合均匀得产物(a);按比例将碳酸二甲酯与乙二醇单甲醚混合得到产物(b),最后将产物(a)和产物(b)混合均匀即可。
将所述的添加剂、柴油和动植物油脂按重量比以30~60∶38~65∶2~51混合均匀即可。所述的柴油为石化0#柴油。添加剂加入动植物油脂后与柴油可以互溶,只需要使用通常的搅拌设备,操作简单。
本发明中添加剂原料碳酸二甲脂、乙二醇单甲醚、氢氧化钾均为市售工业原料,催化剂、皂化抑制剂和断链剂为黑龙江省能源环境研究院实验工厂生产。例如碳酸二甲脂的生产厂家有:济南汇丰化工有限公司、南洋德润化工有限公司、辽宁中石油锦西国际化工有限公司;所述的乙二醇单甲醚生产厂家有:江阴市怡达化工有限公司、江苏瑞佳化工有限公司、江苏天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所述的氢氧化钠生产厂家有:广州重化化工有限公司、上海青鸿化工有限公司、郑州康迪化工有限公司。
本发明中的动植物油脂为:牛毛油、羊毛油、猪毛油、鸡毛油、鸭毛油、油菜籽毛油、大豆毛油、玉米毛油、花生毛油、棕榈毛油、米糠油、棉籽毛油等动植物毛油。动植物油脂可以提高生物柴油的含氧量,使用时能减少冷空气的大量吸入对动力效果的影响并可以提高十六烷值。在该高十六烷值柴油燃烧时,动植物油脂具有自供氧效用,这就使发动机中的柴油燃烧均匀,减少缺氧的几率,使燃烧趋于完全,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的生成量和排放量降低。同时动植物油脂还能改善柴油机运动部件的润滑性能,延长柴油机的使用寿命。
添加剂中的碳酸二甲脂可提高生物柴油的热值,使用时能增大柴油车的动力效果;催化剂可以提高柴油机的动力特性,使发动机燃烧完全、运转平稳,减少燃料中的胶质在发动机燃烧不完全时所产生的积炭,又能提高柴油机的低温起动性能,避免冬季时柴油机低温起动困难;氢氧化钾能降低动植物油脂中含有的大量的酸性物质。由于氢氧化钾与动植物油脂接触会形成皂化反应,皂化抑制剂就是抑制氢氧化钾和动植物油脂发生皂化反应的;断链剂可以有效地将高凝点、高粘度的动植物油脂转变成低凝点、低粘度的动植物油脂;乙二醇单甲醚可提高动植物油脂与碳酸二甲脂、催化剂、皂化抑制剂、断链剂及柴油之间的溶解性,提高燃料的均匀度和稳定性。
以植物毛油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时,该添加剂和柴油可以在常温、常压下与植物毛油混合,生产出的生物柴油达到高标号柴油的指标并长期存贮理化指标不反弹。
以动物毛油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时,需将动物毛油加温到40至50摄氏度后,再和添加剂、柴油在常压下与动物毛油混合,生产出的生物柴油达到高标号柴油的指标并长期存贮理化指标不反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添加剂能够明显提高生物柴油的各项物化性能指标,使动物毛油、植物毛油和添加剂、柴油等的混合物具有很好的相溶性、酸值低、粘度低,并具有优良的抗氧化性能。该生物柴油在催化剂作用下燃烧时,热值高,最大限度的释放能量;该生物柴油因采用直接法而不是酯化法,所以生产方法简单、安全、环保,投资成本低,生产稳定,产品成本低、质量可靠。与柴油相比利润空间大,使用时不需要改变柴油机的供油系统并能代替柴油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按下列重量添加剂取各原料:40kg碳酸二甲脂、12kg氢氧化钾、0.75kg醚化玉米杂醇油,8.25kg碳数为15的脂肪醇,6kg的环氧乙烷,30kg乙二醇单甲醚。将醚化玉米杂醇油与脂肪醇混合,再将所得混和物与环氧乙烷混合,然后加温至80℃±5℃,在此温度下保持2小时后,再将氢氧化钾加入其中并混合均匀得产物(a),另将碳酸二甲脂和乙二醇单甲醚均匀混合得产物(b),最后将产物(a)和产物(b)混合均匀即得到该生物柴油的添加剂。
实施例2  按下列重量添加剂取各原料:40kg安徽省产的油菜籽毛油、5kg实施例1提供的添加剂和55kg柴油,三者混合均匀,可得到十六烷值为48以上的柴油。
该高十六烷值的各项技术指标检测数据与现有0#柴油的对比数据见表1。
表1实施例2制备的高十六烷值生物柴油与现有0#柴油的技术指标对比
项目名称   实施例2     0<sup>#</sup>柴油
氧化安定性,总不溶物,mg/100mL   1.8     2.5
密度(20℃),g/cm<sup>3</sup>   0.858     0.82-0.86
硫含量,%(m/m)   0.05     0.05
酸度,mg KOH/200mL   6.9     7
灰分,%(m/m)   0.01     0.01
铜片腐蚀(50℃3h)/级   1     1
水分,%(V/V)   痕迹     痕迹
机械杂质   无     无
运动粘度(20℃),mm<sup>2</sup>/s   7.8     3.0-8.0
凝点,℃   -10     0
闪点(闭口),℃   64     55
十六烷值   48.6     49
项目名称   实施例2     0<sup>#</sup>柴油
 10%蒸余物残炭,%(m/m)   0.3     0.3
冷滤点,℃   -10     4
实施例3  按下列重量添加剂取各原料:35kg碳酸二甲脂,14kg氢氧化钾,1kg醚化玉米杂醇油,11kg碳数为13的脂肪醇,8kg的环氧乙烷,30kg乙二醇单甲醚。将醚化玉米杂醇油与脂肪醇混合,再将所得混和物与环氧乙烷混合,然后加温至80℃±5℃,在此温度下保持2小时后,再将氢氧化钾加入其中并混合均匀得产物(a),另将碳酸二甲脂和乙二醇单甲醚均匀混合得产物(b),最后将产物(a)和产物(b)混合均匀即得到该生物柴油的添加剂。
实施例4  按下列重量添加剂取各原料:50kg柬蒲寨产的棕榈油、4kg实施例3提供的添加剂和46kg0#柴油,三者混合均匀,可得到十六烷值高达的生物柴油。该高十六烷值生物柴油的各项技术指标检测数据与现有0#柴油的对比数据见表2。
表2实施例4制备高十六烷值的生物柴油与现有0#柴油的技术指标对比
项目名称   实施例2     0<sup>#</sup>柴油
氧化安定性,总不溶物,mg/100mL 1.7 2.5
密度(20℃),g/cm<sup>3</sup>   0.874     0.82-0.86
硫含量,%(m/m)   0.05     0.05
酸度,mg KOH/200mL   7     7
灰分,%(m/m)   0.01     0.01
铜片腐蚀(50℃ 3h)/级   1     1
水分,%(V/V)   痕迹     痕迹
机械杂质   无     无
运动粘度(20℃),mm<sup>2</sup>/s   6.94     3.0-8.0
凝点,℃   12     0
项目名称   实施例2     0<sup>#</sup>柴油
闪点(闭口),℃   56     55
十六烷值   49.0     49
10%蒸余物残炭,%(m/m)   0.3     0.3
冷滤点,℃   -2     4
实施例5  按下列重量添加剂取各原料:45kg碳酸二甲脂,15kg氢氧化钾,1.25kg醚化玉米杂醇油,13.75kg碳数为18的脂肪醇,10kg的环氧乙烷,35kg乙二醇单甲醚。将醚化玉米杂醇油与脂肪醇混合,再将所得混和物与环氧乙烷混合,然后加温至80℃±5℃,在此温度下保持2小时后,再将氢氧化钾加入其中并混合均匀得产物(a),另将碳酸二甲脂和乙二醇单甲醚均匀混合得产物(b),最后将产物(a)和产物(b)混合均匀即得到该生物柴油的添加剂。
实施例6按下列重量添加剂取各原料:40kg内蒙古产的牛羊毛油、3kg实施例5提供的添加剂和57kg0#柴油,三者在45℃下混合均匀,可得到较高十六烷值的生物柴油。该具有较高十六烷值的生物柴油的各项技术指标检测数据与现有0#柴油的对比数据见表3。
表3实施例6制备高十六烷值的生物柴油与现有0#柴油的技术指标对比
项目名称     实施例2     0<sup>#</sup>柴油
氧化安定性,总不溶物,mg/100mL 2.5 2.5
密度(20℃),g/cm<sup>3</sup>     0.84     0.82-0.86
硫含量,%(m/m)     0.05     0.05
酸度,mg KOH/200mL     7.8     7
灰分,%(m/m)     0.008     0.01
铜片腐蚀(50℃3h)/级     1     1
水分,%(V/V)     痕迹     痕迹
机械杂质     无     无
项目名称     实施例2     0<sup>#</sup>柴油
运动粘度(20℃),mm<sup>2</sup>/s     5.3     3.0-8.0
凝点,℃     -12     0
闪点(闭口),℃     50     55
十六烷值     45.4     49
10%蒸余物残炭,%(m/m)     0.21     0.3
冷滤点,℃     3     4

Claims (4)

1.一种直接利用动植物油脂生产生物柴油的添加剂,其特征在于该添加剂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碳酸二甲酯35~45%,氢氧化钾10~15%,硫酸醚化的玉米杂醇油0.75~1.25%,碳数为12~18的高碳脂肪醇8.25~13.75%,环氧乙烷6~10%,乙二醇单甲醚30~40%;
所述的添加剂按以下方法制备:先将硫酸醚化的玉米杂醇油按配比与碳数为12~18的脂肪醇混合,再将所得产物与环氧乙烷混合,然后加温至80℃±5℃,在此温度下保持2小时后,再将氢氧化钾加入其中并混合均匀得产物(a);按比例将碳酸二甲酯与乙二醇单甲醚混合得到产物(b),最后将产物(a)和产物(b)混合均匀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接利用动植物油脂生产生物柴油的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植物油脂为:牛毛油、羊毛油、猪毛油、鸡毛油、鸭毛油、油菜籽毛油、大豆毛油、玉米毛油、花生毛油、棕榈毛油、米糠油或棉籽毛油;所述的毛油为人不能食用的初级动植物油脂。
3.一种采用直接法在动植物油脂中加入添加剂生产的生物柴油,其特征在于该生物柴油由动植物油脂、柴油和添加剂组成,动植物油脂、柴油和添加剂的重量比为动植物油脂∶柴油∶添加剂=30~60∶38~65∶2~5,所述添加剂的原料重量百分比组成为:碳酸二甲酯35~45%,氢氧化钾10~15%,硫酸醚化的玉米杂醇油0.75~1.25%,碳数为12~18的高碳脂肪醇8.25~13.75%,环氧乙烷6~10%,乙二醇单甲醚30~40%;
所述的添加剂按以下方法制备:先将硫酸醚化的玉米杂醇油按配比与碳数为12~18的脂肪醇混合,再将所得产物与环氧乙烷混合,然后加温至80℃±5℃,在此温度下保持2小时后,再将氢氧化钾加入其中并混合均匀得产物(a);按比例将碳酸二甲酯与乙二醇单甲醚混合得到产物(b),最后将产物(a)和产物(b)混合均匀即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采用直接法在动植物油脂中加入添加剂生产的生物柴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植物油脂为:牛毛油、羊毛油、猪毛油、鸡毛油、鸭毛油、油菜籽毛油、大豆毛油、玉米毛油、花生毛油、棕榈毛油、米糠油或棉籽毛油;所述的柴油为石化0#柴油;所述的毛油为人不能食用的初级动植物油脂。
CN2007101072011A 2007-05-23 2007-05-23 用动植物油脂直接生产生物柴油的添加剂以及由该添加剂制备的生物柴油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503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072011A CN101050376B (zh) 2007-05-23 2007-05-23 用动植物油脂直接生产生物柴油的添加剂以及由该添加剂制备的生物柴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072011A CN101050376B (zh) 2007-05-23 2007-05-23 用动植物油脂直接生产生物柴油的添加剂以及由该添加剂制备的生物柴油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50376A CN101050376A (zh) 2007-10-10
CN101050376B true CN101050376B (zh) 2010-08-18

Family

ID=387819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07201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50376B (zh) 2007-05-23 2007-05-23 用动植物油脂直接生产生物柴油的添加剂以及由该添加剂制备的生物柴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05037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99495A (zh) * 2010-03-23 2011-09-28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生物油脂加氢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
CN102154038A (zh) * 2011-02-21 2011-08-17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工程学院 植物油醚酯生物柴油及其新用途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6101468A (zh) * 1985-02-11 1987-09-23 鲁尔煤矿股份公司 奥托发动机液态车用燃料的生产方法
CN1432630A (zh) * 2002-03-17 2003-07-30 范守伟 环保型车用清洁燃料
CN1563290A (zh) * 2004-04-07 2005-01-12 宋振中 一种清洁燃料
CN1566288A (zh) * 2003-07-07 2005-01-19 石柱国 醇类燃料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6101468A (zh) * 1985-02-11 1987-09-23 鲁尔煤矿股份公司 奥托发动机液态车用燃料的生产方法
CN1432630A (zh) * 2002-03-17 2003-07-30 范守伟 环保型车用清洁燃料
CN1566288A (zh) * 2003-07-07 2005-01-19 石柱国 醇类燃料
CN1563290A (zh) * 2004-04-07 2005-01-12 宋振中 一种清洁燃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50376A (zh) 2007-10-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hahid et al. Production of biodiesel: a technical review
CN101319169B (zh) 酯化/酯交换反应生物柴油清洁生产工艺
CN101831326A (zh) 一种生物质燃料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10155B (zh) 一种高酸值油脂高温酯化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
CN102295961B (zh) 一种低硫柴油润滑性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89072C (zh) 一种调合燃料油及其生产工艺
CN102093926A (zh) 一种节能环保型甲醇汽油发动机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50376B (zh) 用动植物油脂直接生产生物柴油的添加剂以及由该添加剂制备的生物柴油
CN101108976A (zh) 一种生物柴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33449B (zh) 一种生物柴油制备方法
CN101041782A (zh) 共溶剂条件下超临界流体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
CN101126029B (zh) 微波催化膜分离制备生物柴油工艺
Babu et al. Significance of biodiesel use as IC engine fuels
CN103320234B (zh) 一种高热值生物柴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318551C (zh) 利用90#汽油生产高标号汽油的添加剂及其高标号汽油
CN104804878A (zh) 一种新型脂肪酸甲酯生物柴油的生产工艺
CN101812375B (zh) 一种生物柴油的自催化酯化、酯交换的生产方法
CN1326974C (zh) 一种以含油岩石为原料生产轻质燃料油的催化剂和方法
CN101113363A (zh) 一种生物柴油的生产方法
CN100350017C (zh) 动植物油脂制备生物柴油酯化反应的催化剂及其应用方法
CN101289626A (zh) 利用废动植物油脂生产生物柴油的方法
CN101597524A (zh) 化合柴油
CN1315995C (zh) 利用石脑油生产高标号汽油的添加剂及其高标号汽油
CN101126031A (zh) 一种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
CN1821349A (zh) 一种以食用油加工下脚料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818

Termination date: 2017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