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49907B - 一种化学硼氢化物水解制氢的即时自控供氢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化学硼氢化物水解制氢的即时自控供氢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49907B
CN101049907B CN2007100991574A CN200710099157A CN101049907B CN 101049907 B CN101049907 B CN 101049907B CN 2007100991574 A CN2007100991574 A CN 2007100991574A CN 200710099157 A CN200710099157 A CN 200710099157A CN 101049907 B CN101049907 B CN 1010499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drogen
reaction zone
reaction
storing district
instant sel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09915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49907A (zh
Inventor
李建玲
王新东
程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USTB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UST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USTB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USTB
Priority to CN20071009915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049907B/zh
Publication of CN1010499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499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499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4990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36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non-carbon containing sources, e.g. by water electrolysi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Fuel Cell (AREA)
  • Hydrogen, Water And Hydrids (AREA)

Abstract

一种化学硼氢化物水解的即时自控供氢方法及装置,涉及水解制氢以及与燃料电池联用。该方法是利用装置内部两容器间的氢气压力差的作用,使反应料在装置内的两容器间流动,调节反应料与催化剂的接触量,从而来控制氢气的产生的速率和氢气压力。由于装置内部的气压可以随外部氢气的需求速率变化而变化,从而实现该装置根据外部氢气的需求量来自动调节氢气的生成速率,达到即时自控供氢目的。该方法是在密闭两容器内,通过导液管来接通,两密闭容器分别是反应区容器和储料区容器,储料区容器内的反应料通过导液管进入反应区容器后,在催化剂催化作用下产生氢气,产生的氢气再由导气管通往燃料电池。本发明简便实用,安全易控,可以根据需求即时自控供氢。

Description

一种化学硼氢化物水解制氢的即时自控供氢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解制氢的方法及装置,特别涉及采用化学硼氢化物水解制氢以及与燃料电池联用。
背景技术
燃料电池的最佳燃料为氢。但是用氢气作燃料电池的燃料存在许多困难,主要是缺乏方便、可直接利用的供氢方法和安全、高效、经济和轻便的储氢技术。现有的储氢技术包括高压储氢、液态储氢、金属硼氢化物储氢和化石燃料重整技术。高压和液态储氢特别是后者成本和技术限制了其实际应用。金属硼氢化物储氢目前比较成熟的如AB5,AB2型储氢合金在储氢容量方面存在致命缺陷(<2%,质量分数),从而导致储氢装置质量过大,远不能满足氢能装置要求。化学硼氢化物催化水解制氢技术因其储氢量高、反应可控且条件温和而成为研究的热点。虽然化学硼氢化物在储氢容量上具有其他材料无法比拟的优势(如NaBH4的储氢容量为10.8%,质量分数),且通过简单的水解反应即可放出氢气,但是需要一种简便实用,安全易控,可以根据需求即时自控供氢的的方法及装置。目前国内外对化学硼氢化物催化水解制氢技术主要集中在催化剂性能上的研究,中国专利(公开号1438169)公布了一种氢气的制备方法及装置,该方法虽然制氢简单,成本较低,但是该方法及装置只是在一个容器中完成制氢过程,装置功能单一,不具备即时自控性能,使用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化学硼氢化物水解制氢的即时自控供氢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是利用装置内部两密闭容器间的氢气压力差的作用,使反应料在装置内的两容器间流动,调节反应料与催化剂的接触量,从而来控制氢气的产生的速率和氢气压力。由于装置内部的气压可以随外部氢气的需求速率变化而变化,从而实现该装置根据外部氢气的需求量来自动调节氢气的生成速率,简便实用,安全易控,可以根据需求即时自控供氢。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先将泡沫镍载钌催化剂固定在反应区容器顶端,然后打开导气管阀门,再将反应料从储料区容器上的进料口加入,加入的储料区容器内的反应料通过导液管进入反应区容器后,盖上进料口的盖子,加入的反应料与反应区容器内的催化剂接触,产生氢气,产生的氢气有导气管通往燃料电池。当储料区容器内的压力大于燃料电池内氢气的压力时,或关闭导气管阀门时,反应区容器内反应料通过导液管被压回到储料区容器内,减少反应料与催化剂接触的量,从而控制反应速率和压力。
上述的方法中,当关闭导气管阀门时,反应区容器内压力增大,反应区容器内反应料通过导液管被压回到储料区容器内,反应料与催化剂脱离,反应停止。当导气管阀门打开时,反应区容器内氢气被放出,反应区容器内压力减小,储料区容器内反应料被压回到反应区容器内,反应料与催化剂接触,产生氢气,供应外需。
为达到上述目的,反应料可以以固体形式,也可以以液体的形式加入,催化剂可以循环多次使用,还可以在反应区容器里安装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随时记录容器内的反应温度和压力,也可不用传感器;通过控制催化剂和反应物量,达到可控产氢速率和氢气压力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设置储料区1和反应区2为两个密闭容器,两密闭容器通过导液管4来接通,储料区1内的反应料通过导液管4进入反应区容器2,在催化剂3催化作用下产生氢气,导气管6连通反应区2,垂直穿过储料区1,外接燃料电池。产生的氢气由导气管6通往燃料电池。
反应区2的上底和储料区1的下底分别有盖子密封,盖子上分别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用以加入反应料和移出反应产物。
上述反应区容器顶部有固定泡沫镍催化剂的部件,可以固定催化剂,更换催化剂。
上述装置的两密闭容器通过隔板隔离,隔板上有导液管4和导气管6,导液管传输反应料,导气管导出产生的氢气。
上述两密闭容器的放置方式可以是上下放置,也可以是左右放置。
下面对本发明的应用进一步说明:
在装置的应用中,在密闭的两容器内,通过导液管来接通,反应的反应料可以通过导液管在两个密闭容器内转移。当反应料与催化剂接触时,就会产生氢气,当生成的氢气量大于排出的氢气量时,反应区容器内的压力就会增大,为了保持两容器内的压力平衡,反应区容器内的反应料就会通过导液管被压回到储料区容器内,这样迫使反应区容器内液面下降,直到与催化剂脱离,反应停止不再有氢气生成,此时大部分反应料储存在储料区容器内,装置内的气压将大于外界气压。
当需要氢气时候,反应区容器内的氢气被放出,反应区容器内的气压就减少,这样储料区容器内的气压就大于反应区容器的气压,那么储料区容器内的反应料就又被压回反应区容器内,反应区容器内液面就会升高与催化剂接触,在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又产生氢气,供应外需。而反应生成的氢气速率与催化剂和反应料接触的量有关,随着反应区容器内液面的升高,与催化剂接触的量就越大,生成氢气的速率就越快,直到氢气的生成速率与外界需求速率相同时,反应区容器内液面不再升高时,两容器间的压力达到平衡,反应将会稳定的进行下去,直到外界需求氢气的量发生变化时,容器内液面才会变化,反应速率才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当导气管阀门关闭,反应就自行停止,从而实现简便实用,安全易控,可以根据需求即时自控供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即时自控供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1为储料区,2为反应区,3为催化剂,4为导液管,5为反应料,6为导气管,7为阀门,8为进料口,9为壳体
图2是平衡压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当硼氢化物选择硼氢化钠时,称取硼氢化钠固体1.5g,氢氧化钠0.1075g,配置成8.505ml水溶液,此时PH为13.5,硼氢化钠质量分数为14.833%,制备好的泡沫镍载钌催化剂的质量分数为6%。先将泡沫镍载钌催化剂固定在反应区容器顶端,然后打开导气管阀门,再将反应料从储料区容器上的进料口加入,加入到的储料区容器内反应料通过导液管进入反应区容器后,盖上储液区容器上端的盖子;加入的反应料与反应区容器内的催化剂接触,产生氢气,产生的氢气通过导气管通往燃料电池,供应外需。
设置储料区1(容积40ml)和反应区2(容积40ml)为两个密闭容器,两密闭容器通过导液管4来接通,储料区1内的反应料通过导液管4进入反应区容器2,导气管6连通反应区2,垂直穿过储料区1,外接燃料电池。
反应区2的上底和储料区1的下底分别有盖子密封,盖子上分别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用以加入反应料和移出反应产物。反应区2顶部有固定泡沫镍催化剂的夹子,用以固定催化剂,更换催化剂。两密闭容器通过隔板隔离,隔板上有导液管4和导气管6,导液管传输反应料,导气管导出产生的氢气。两密闭容器上下放置。
实施例1:关闭导气管出气口的阀门,反应区容器内的压力就会增大,为了保持两容器内的压力平衡,反应区容器内的反应料通过导液管被压回到储料区容器内,这样迫使反应区容器内液面下降,直到与催化剂脱离,反应停止不再有氢气生成。此时大部分反应料储存在储料区容器内,装置内的气压将大于外界气压,记录反应停止时的平衡压力为0.181Mpa。记录压力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
实施例2:当需要氢气时候,打开导气管阀门,反应区容器内的氢气被放出,反应区容器内的气压就减少,这样储料区容器内的气压就大于反应区容器的气压,那么储料区容器内的反应料就又被压回反应区容器内,反应区容器内液面就会升高与催化剂接触,在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又产生氢气,供应外需。而反应生成的氢气速率与催化剂和反应料接触的量有关,随着反应区容器内液面的升高,与催化剂接触的量就越大,生成氢气的速率就越快,直到氢气的生成速率与外界需求速率相同时,反应区容器内液面不再升高时,两容器间的压力达到平衡,反应将会稳定的进行下去,直到外界需求氢气的量发生变化时,容器内液面才会变化,反应速率才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当导气管阀门关闭时,发生的过程就会重复实施例1的过程。

Claims (8)

1.一种化学硼氢化物水解制氢的即时自控供氢方法,将泡沫镍载钌催化剂固定在反应区容器顶端,其特征在于,打开导气管阀门时,将反应料从储料区容器上的进料口加入,加入的储料区容器内的反应料通过导液管进入反应区容器后,盖上进料口的盖子,加入的反应料与反应区容器内的催化剂接触,产生氢气,产生的氢气由导气管通往燃料电池;当储料区容器内的压力大于燃料电池内氢气的压力时,或关闭导气管阀门时,反应区容器内反应料通过导液管被压回到储料区容器内,减少反应料与催化剂接触的量,从而控制反应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学硼氢化物水解制氢的即时自控供氢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料以固体形式或以液体的形式加入,催化剂循环多次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学硼氢化物水解制氢的即时自控供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反应区容器里安装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
4.为实施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的即时自控供氢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储料区(1)和反应区(2)为两个密闭容器,两密闭容器通过导液管(4)来接通,储料区(1)内的反应料通过导液管(4)进入反应区容器,导气管(6)连通反应区(2),垂直穿过储料区(1),外接燃料电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即时自控供氢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反应区(2)的上底和储料区(1)的下底分别有盖子密封,盖子上分别有进料口和出料口。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即时自控供氢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反应区(2)的顶部有固定泡沫镍载钌催化剂的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即时自控供氢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两密闭容器通过隔板隔离,隔板上有导液管(4)和导气管(6)。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即时自控供氢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两密闭容器的放置方式是上下放置或是左右放置。
CN2007100991574A 2007-05-15 2007-05-15 一种化学硼氢化物水解制氢的即时自控供氢的方法及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499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991574A CN101049907B (zh) 2007-05-15 2007-05-15 一种化学硼氢化物水解制氢的即时自控供氢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991574A CN101049907B (zh) 2007-05-15 2007-05-15 一种化学硼氢化物水解制氢的即时自控供氢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49907A CN101049907A (zh) 2007-10-10
CN101049907B true CN101049907B (zh) 2010-10-27

Family

ID=387815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99157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49907B (zh) 2007-05-15 2007-05-15 一种化学硼氢化物水解制氢的即时自控供氢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04990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3492B (zh) * 2008-07-22 2013-02-27 汉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固体硼氢化物制氢方法及其装置
CN101780947B (zh) * 2009-01-16 2013-01-09 华瑞科学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氢气发生装置
CN103086322B (zh) * 2011-11-03 2015-02-25 扬光绿能股份有限公司 氢气产生装置
CN105314593B (zh) * 2015-11-26 2018-04-17 苏州芷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氢气发生装置
CN110526210A (zh) * 2019-08-23 2019-12-03 浙江高成绿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控的化学制氢反应装置
CN110498393B (zh) * 2019-09-27 2021-03-26 郑州佛光发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压力控制的氢发生装置及方法、燃料电池系统
CN111196595B (zh) * 2020-01-16 2021-11-30 西安迈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解产氢装置
CN112186211B (zh) * 2020-08-27 2022-02-11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闭环链式化学反应的全固态燃料电池及其工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49907A (zh) 2007-10-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49907B (zh) 一种化学硼氢化物水解制氢的即时自控供氢的方法及装置
CN104925755B (zh) 基于甲醇水重整制氢系统的氢纯化装置保护系统及方法
US3459510A (en) Hydrogen generator
US11186482B2 (en) Hydrogen generating system
US9102528B2 (en) Hydrogen gene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utilizing sodium silicide and sodium silica gel materials
KR20050103489A (ko) 수소 가스 생성 시스템
EP2382682A1 (en) Hydrogen generator with aerogel catalyst
CN107171005A (zh) 一种氢燃料电池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TW201840465A (zh) 氫氣產生系統及其產生方法
CN201842638U (zh) 一种自控气体发生装置
CN212315530U (zh) 一种千瓦级燃料电池硼氢化钠水解制氢装置
CN104803351A (zh) 一种加氢站的氢气生产设备及工艺
CN103420335A (zh) 用于产生氢气的组合物、反应器、装置及生产氢气的方法
CN201777878U (zh) 一种微型化学制氢器
CN201381220Y (zh) 一种即时自控氢气发生装置
CN208380693U (zh) 车载氢气发生装置及动力装置
CN100560477C (zh) 硼氢化钠-肼混合燃料制氢的管式反应器的制备方法
CN204643837U (zh) 一种加氢站的氢气生产设备
CN201154897Y (zh) 一种简易型便携式氢气发生器
CN201190102Y (zh) 一种硼氢化物制氢装置
CN105016299A (zh) 硼氢化钠制氢的反应装置
KR101106563B1 (ko) 수소발생장치
CN114229794A (zh) 一种固定式氢化镁水解自动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03303864A (zh) 硼氢化物水解制备氢气的方法、装置及应用
CN101633492A (zh) 一种固体硼氢化物制氢方法及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027

Termination date: 2013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