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49470A - 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制剂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制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49470A
CN101049470A CN 200710099199 CN200710099199A CN101049470A CN 101049470 A CN101049470 A CN 101049470A CN 200710099199 CN200710099199 CN 200710099199 CN 200710099199 A CN200710099199 A CN 200710099199A CN 101049470 A CN101049470 A CN 1010494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rhizoma
urticaria
radix
chinese medic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71009919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信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Yixintang Medicine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Yixintang Medicine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Yixintang Medicine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Beijing Yixintang Medicine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 20071009919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049470A/zh
Publication of CN1010494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494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制剂,它是以凌霄花、地骨皮、土茯苓、和地肤子等10多味中草药为原料。具有活血润燥,祛风养血的功效。本发明是在传统的中医辨证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最新科研成果研制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制剂。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方便、无毒副作用、价格低廉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制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制剂,是一种治疗荨麻疹以中草药为原料的中药制剂。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荨麻疹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反应性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产生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本病较常见,约15%-25%的人一生中至少发生过一次。荨麻疹中医称为瘾疹、风疹、赤疹、白疹、白游风、风丹等。俗称鬼风疙瘩、风疹块、风包等。如《证治准绳·风门》中说“夫邪客热在于皮肤,遇风寒所伤则起瘾疹,热多则色赤,风多则色白,甚者痒痛,搔之则成疮。”又如《外科大成·瘾疹》“瘾疹者,声小粒魇于皮肤之中,憎寒发热遍身瘙痒。经方:劳汗当风,乃痤疿。热微色赤,热甚色黑。由痰热在肺,治宜清肺降痰解表。”
荨麻疹临床表现为大小不等的局限性水肿性风团。风团颜色可呈鲜红色、淡红色、苍白色或皮肤色,形态可呈圆形、椭圆形、环形或不规则形。风团可在数分钟内突然发生,可在数分钟到数小时内消失,不留任何痕迹,可此起彼复,反复发作。其临床特征为迅速发生与消退,退后无痕迹,伴有剧痒。严重患者可伴有头痛、头晕、关节痛、腹痛、恶心、呕吐、腹泻、胸闷、心慌、声音嘶哑、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出现喉头水肿、面色苍白、心率加速、脉搏细弱、血压下降、意识模糊等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临床根据病程长短,一般把起病急,病程在三个月以内者称为急性荨麻疹,其发病急骤、风团数目较多,多伴有全身症状;风团反复发作超过三个月以上者称为慢性荨麻疹,其风团时多时少,但多数风团较少,全身症状较轻。
荨麻疹常见的病因有:①食物:如鱼、虾、蟹、鸡蛋或牛奶等。②药物:青霉素、痢特灵、血清、疫苗等。③感染:扁桃体炎、病毒性肝炎、肠道寄生虫等。④动物及植物因素:如吸入动物的皮屑、羽毛或花粉等。⑤物理及化学因素:如冷、热、目光、摩擦及压力等。⑥内脏和全身疾病及情绪紧张均可诱发本病。
荨麻疹除分为急性荨麻疹和慢性荨麻疹以外还有特殊类型荨麻疹,(1)蛋白胨性荨麻疹(急性蛋白过敏性荨麻疹)。(2)寒冷性荨麻疹又分为:家族性寒冷性荨麻疹和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3)热性荨麻疹。(4)胆碱能性荨麻疹。(5)日光性荨麻疹。(6)压迫性荨麻疹。(7)水源性荨麻疹。(8)血清病性荨麻疹。(9)自身免疫性黄体酮性荨麻疹。(10)血管性水肿(巨大性荨麻疹)。(11)人工性荨麻疹。
急性荨麻疹经数日或数周消退,原因较易追查,祛除病因后迅速消退。慢性荨麻疹反复发作,常年不愈。病因复杂难以查明,给患者生活、精神上带来很大痛苦与不便。当其急性发作时症状严重,可致窒息休克,危及生命。因此,有关预防减少慢性荨麻疹复发的问题是目前临床治疗方面的难点。
中医治疗急性荨麻疹单用中药治疗即可取得良好的疗效。临床辨证以实证、热证为主,常见证有风热、血热生风、肠胃湿热等证型,风邪是最主要外因,治疗以疏风止痒为主;分别配以辛凉解表、清热凉血、清热通腑导滞之药。慢性荨麻疹中医辨证以虚证、瘀证为多。常见的证型有:脾虚受寒,卫外不固;气血亏虚;肝肾阴亏,虚风内生;气滞血瘀;冲任失调等。治疗分别以健脾益气,散寒固表;益气养血,疏风止痒;调补肝肾,养血熄风;活血化瘀,祛风止痒;调摄冲任为法。
西医认为荨麻疹要预防其复发,首先当发现明确其病因,加以去除。但临床上往往病因难以发现。故目前西医治疗大多是对症治疗。传统的抗组胺药有较强的中枢抑制能力易产生嗜睡等副作用,而新一代的抗组胺药如阿司咪唑、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一般都不具有嗜睡等副作用,其近期疗效较好,但远期疗效较差。这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及减少其复发率来说,疗效往往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在传统的中医辨证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最新科研成果研制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制剂。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方便、无毒副作用、价格低廉的特点。
本发明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
凌霄花  1.5~6份       莪术  1.0~4份       当归  1.0~4份
地骨皮  1.5~6份       百部  1.0~4份       防风  1.0~4份
土茯苓  1.5~6份       三棱  1.0~4份       荆芥  1.0~4份
薏苡仁  1.0~4份       泽泻  1.0~4份       苍术  1.0~4份
牡丹皮  0.1~2份       苦参  0.1~2份       地肤子0.1~2份
本发明的优选配方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
凌霄花  2.5~3.5份       莪术  1.5~2.5份       当归  1.5~2.5份
地骨皮  2.5~3.5份       百部  1.5~2.5份       防风  1.5~2.5份
土茯苓  2.5~3.5份       三棱  1.5~2.5份       荆芥  1.5~2.5份
薏苡仁  1.5~2.5份       泽泻  1.5~2.5份       苍术  1.5~2.5份
牡丹皮  0.5~1.5份       苦参  0.5~1.5份       地肤子0.5~1.5份
本发明的最佳配方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
凌霄花  3份       莪术  2份       当归  2份
地骨皮  3份       百部  2份       防风  2份
土茯苓  3份       三棱  2份       荆芥  2份
薏苡仁  2份       泽泻  2份       苍术  2份
牡丹皮  1份       苦参  1份       地肤子1份
本发明中的药物机理如下:
凌霄花  性味甘、酸,寒。归肝、心包经。具有凉血,化瘀,祛风的功效。可治疗月经不调,经闭癥瘕,产后乳肿,风疹发红,皮肤瘙痒,痤疮等。(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 第236页 化学工业出版社)。
地骨皮  药性甘,寒。归肺、肾经。具有清虚热,泻肺火,凉血的功效。可治疗阴虚劳热,骨蒸盗汗,小儿疳积发热,肺热喘咳,吐血、衄血、尿血,消渴等。(《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 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二版第1141页)。
土茯苓  药性甘、淡,平。归肝、肾、脾、胃经。具有清热除湿,泄浊解毒,通利关节的功效。可治疗梅毒,淋浊,泄泻,筋骨挛痛,脚气,痈肿,疮癣,瘰疬,瘿瘤及汞中毒等。(《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 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二版 第124页)。
薏苡仁  药性甘、淡,微寒。归脾、胃、肺经。具有利湿健脾,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的功效。可治疗水肿,脚气,小便淋沥,湿温病,泄泻,带下,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肺痈,肠痈,扁平疣等。(《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 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二版 第3725页)。
莪术  性味苦、辛、温。归肝、脾经。具有行气破瘀,消积止痛,化聚消症,抗早孕的功效。可治疗心腹胀痛、症瘕积聚、宿食不消、肝脾肿大、血瘀腹痛、血滞经闭、宫颈糜烂、跌打损伤作痛等。(季宇彬主编《抗癌中药药理与应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年版 第995页)。
百部  性味甘、苦,微温。归肺经。具有润肺下气止咳,杀虫的功效。可治疗新久咳嗽,肺痨咳嗽,百日咳;外用于头虱,体虱,蛲虫病,阴痒。蜜百部润肺止咳。用于阴虚劳嗽等。(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 第100页 化学工业出版社)。
三棱  性味辛、苦、平。归肝、脾经。具有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的功效。可治疗症瘕积聚、气血凝滞,心腹疼痛,食积胀痛,胁下胀疼,经闭,痛经,产后淤血腹痛,跌打损伤,疮肿坚硬,肝脾肿大等。(季宇彬主编《抗癌中药药理与应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年版 第69页)。
泽泻  药性甘、淡,寒。归肾、膀胱经。具有利水渗湿,泄热通淋的功效。可治疗小便不利,热淋涩痛,水肿胀满,泄泻,痰饮眩晕,遗精等。(《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 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二版 第2067页)。
当归  药性甘、辛、苦,温。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的功效。可治疗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癥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等。(《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 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二版第1210页)。
防风  性味辛、甘,温。归膀胱、肝、脾经。具有解表祛风,胜湿,止痉的功效。可治疗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等。(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 第117页 化学工业出版社)。
荆芥  性味辛、温。归肺、肝经。具有解表散风,透疹止痒,理血止血,清利头目,止痛的功效。可治疗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等。(季宇彬主编《抗癌中药药理与应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年版 第876页)。
苍术  药性辛、苦,温。归脾、胃、肝经。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湿,明目的功效。可治疗湿困脾胃,倦怠嗜卧,胸痞腹胀,食欲不振,呕吐泄泻,痰饮,湿肿,表证夹湿,头身重痛,痹证湿胜,肢节酸痛重着,痿蹩,夜盲等。(《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  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二版 第1485页)。
牡丹皮  药性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的功效。可治疗温热病热入血分,发斑,吐衄,热病后期热伏阴分发热,骨蒸潮热,血滞经闭,痛经,癥瘕,痈肿疮毒,跌扑伤痛,风湿痹痛等。(《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 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二版 第1578页)。
苦参  性味苦、寒。归肝、肾、大肠、小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杀虫、抗癌的功效。可治疗热毒血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麻风、小儿肺炎、疳积、急性扁桃体炎、痔漏、急性肠炎、菌痢、阿米巴痢疾、外治滴虫性阴道炎等。(季宇彬主编《抗癌中药药理与应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年版 第779页)。
地肤子  性味辛、苦,寒。归肾、膀胱经。具有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的功效。可治疗小便涩痛,阴痒带下,风疹,湿疹,皮肤瘙痒等。(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 第93页 化学工业出版社)。
本发明遵循中医“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用凌霄花、地骨皮和土茯苓为君药;用薏苡仁、莪术、百部、三棱、泽泻、当归、防风、荆芥和苍术为臣药;用牡丹皮、苦参和地肤子为佐使药。诸药相合,共具活血润燥,祛风养血的功效。治疗荨麻疹具有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服用方便,价格低廉的特点。
本发明药物临床使用结果表明,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选用的中草药各组份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利用各味中药的综合作用治疗荨麻疹,对人体无毒无害。经动物急、慢性毒性实验表明被实验的动物未见任何毒性反应,其主要脏器也无明显的改变,药物安全可靠。
2、本发明药中富含蛋白质,葡萄糖,葡萄糖醛酸,挥发油,果胶,果糖,有机酸,卵磷脂,维生素,氨基酸,还含皂甙,植物甾醇和钙等多种微量元素,利于人体吸收,增强体质。
3、本发明不仅可有效的治疗荨麻疹,对荨麻疹的预防也有很好的作用,治疗荨麻疹具有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服用方便,价格低廉的特点。
为表明本发明药物对治疗荨麻疹的治疗效果,经临床试验结果如下;治疗荨麻疹患者20例,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为18~60岁。服用实施例汤剂,每次1袋,一日二至三次,饭前半小时服用。一个月为一个疗程,连续服用三个疗程观察疗效。痊愈10例占50%,好转8例占40%,未愈2例占10%,总有效率达90%。经三个疗程治疗后,病人无任何不良反应,三大常规化验及肝肾功能检测未发现异常。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汤剂            按下述重量称取原料:
凌霄花  3份       莪术  2份       当归  2份
地骨皮  3份       百部  2份       防风  2份
土茯苓  3份       三棱  2份       荆芥  2份
薏苡仁  2份       泽泻  2份       苍术  2份
牡丹皮  1份       苦参  1份       地肤子1份
制备方法是取上述原料洗净去杂,晾干,粉碎成颗粒,加水浸泡1小时,置多功能提取罐中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总药材10倍量的水,煎煮1.5~2小时,取煎液,滤过。第二次加总药材7倍量的水,煎煮1~1.2小时,取两次煎液,滤过,热封袋中,105℃高温灭菌,包装即得。本发明制成的治疗荨麻疹的汤剂为塑封袋装,每袋210ml,口服,一次一袋,每日二至三次。一个月为一个疗程。

Claims (3)

1、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
凌霄花  1.5~6份    莪术  1.0~4份    当归  1.0~4份
地骨皮  1.5~6份    百部  1.0~4份    防风  1.0~4份
土茯苓  1.5~6份    三棱  1.0~4份    荆芥  1.0~4份
薏苡仁  1.0~4份    泽泻  1.0~4份    苍术  1.0~4份
牡丹皮  0.1~2份    苦参  0.1~2份    地肤子0.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制剂,其中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
凌霄花    2.5~3.5份    莪术  1.5~2.5份  当归  1.5~2.5份
地骨皮    2.5~3.5份    百部  1.5~2.5份  防风  1.5~2.5份
土茯苓    2.5~3.5份    三棱  1.5~2.5份  荆芥  1.5~2.5份
薏苡仁    1.5~2.5份    泽泻  1.5~2.5份  苍术  1.5~2.5份
牡丹皮    0.5~1.5份    苦参  0.5~1.5份  地肤子0.5~1.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制剂,其中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
凌霄花  3份      莪术  2份      当归  2份
地骨皮  3份      百部  2份      防风  2份
土茯苓  3份      三棱  2份      荆芥  2份
薏苡仁  2份      泽泻  2份      苍术  2份
牡丹皮  1份      苦参  1份      地肤子1份。
CN 200710099199 2007-05-16 2007-05-16 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制剂 Pending CN1010494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710099199 CN101049470A (zh) 2007-05-16 2007-05-16 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制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710099199 CN101049470A (zh) 2007-05-16 2007-05-16 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制剂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49470A true CN101049470A (zh) 2007-10-10

Family

ID=387812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710099199 Pending CN101049470A (zh) 2007-05-16 2007-05-16 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制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04947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26975A (zh) * 2014-05-13 2016-07-06 张春元 一种治疗卫表不固型荨麻疹的中药制剂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26975A (zh) * 2014-05-13 2016-07-06 张春元 一种治疗卫表不固型荨麻疹的中药制剂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15280C (zh) 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制剂
CN101032604A (zh) 一种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中药制剂
CN101066345A (zh) 一种治疗经行浮肿的中药组合
CN101249151A (zh) 一种治疗风湿痹的中药制剂
CN101028372B (zh) 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汤剂
CN101066320A (zh) 一种治疗经行风疹块的中药组合
CN101066338A (zh) 一种治疗经行风疹块的中药
CN101085339A (zh) 一种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组合
CN101116714A (zh) 一种治疗传染性软疣的中药制剂
CN100415281C (zh) 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制剂
CN106937991A (zh) 一种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0571732C (zh) 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汤剂
CN101049470A (zh) 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制剂
CN101085281A (zh) 治疗慢性肾炎的一种中药
CN101028426A (zh) 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汤剂
CN101085259A (zh) 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汤剂
CN100571750C (zh) 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汤剂
CN100571744C (zh) 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汤剂
CN1943766A (zh) 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制剂
CN101028427B (zh) 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汤剂
CN102973711A (zh) 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汤剂
CN107469021A (zh) 一种用于治疗胸痹心痛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49497A (zh) 一种治疗闭经所致不孕症的中药制剂
CN101590171A (zh) 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中药组合物
CN101129881A (zh) 一种治疗乳房带状疱疹的中药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7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