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71750C - 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汤剂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汤剂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571750C CN100571750C CNB2007100655060A CN200710065506A CN100571750C CN 100571750 C CN100571750 C CN 100571750C CN B2007100655060 A CNB2007100655060 A CN B2007100655060A CN 200710065506 A CN200710065506 A CN 200710065506A CN 100571750 C CN100571750 C CN 100571750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rts
- chinese medicine
- treatment
- urticaria
- medicine deco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汤剂,它是以土茯苓、茵陈、枳实、地肤子、厚朴和山楂等10多味中草药为原料。具有清肠利湿,祛风止痒的功效。本发明是在传统的中医辨证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最新科研成果研制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汤剂。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方便、无毒副作用、价格低廉的特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汤剂,是一种治疗荨麻疹以中草药为原料的中药汤剂。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荨麻疹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反应性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产生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本病较常见,约15%-25%的人一生中至少发生过一次。荨麻疹中医称为瘾疹、风疹、赤疹、白疹、白游风、风丹等。俗称鬼风疙瘩、风疹块、风包等。如《证治准绳·风门》中说“夫邪客热在于皮肤,遇风寒所伤则起瘾疹,热多则色赤,风多则色白,甚者痒痛,搔之则成疮。”又如《外科大成·瘾疹》“瘾疹者,声小粒魇于皮肤之中,憎寒发热遍身瘙痒。经方:劳汗当风,乃痤疿。热微色赤,热甚色黑。由痰热在肺,治宜清肺降痰解表。”
荨麻疹临床表现为大小不等的局限性水肿性风团。风团颜色可呈鲜红色、淡红色、苍白色或皮肤色,形态可呈圆形、椭圆形、环形或不规则形。风团可在数分钟内突然发生,可在数分钟到数小时内消失,不留任何痕迹,可此起彼复,反复发作。其临床特征为迅速发生与消退,退后无痕迹,伴有剧痒。严重患者可伴有头痛、头晕、关节痛、腹痛、恶心、呕吐、腹泻、胸闷、心慌、声音嘶哑、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出现喉头水肿、面色苍白、心率加速、脉搏细弱、血压下降、意识模糊等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临床根据病程长短,一般把起病急,病程在三个月以内者称为急性荨麻疹,其发病急骤、风团数目较多,多伴有全身症状;风团反复发作超过三个月以上者称为慢性荨麻疹,其风团时多时少,但多数风团较少,全身症状较轻。
荨麻疹常见的病因有:①食物:如鱼、虾、蟹、鸡蛋或牛奶等。②药物:青霉素、痢特灵、血清、疫苗等。③感染:扁桃体炎、病毒性肝炎、肠道寄生虫等。④动物及植物因素:如吸入动物的皮屑、羽毛或花粉等。⑤物理及化学因素:如冷、热、日光、摩擦及压力等。⑥内脏和全身疾病及情绪紧张均可诱发本病。
荨麻疹除分为急性荨麻疹和慢性荨麻疹以外还有特殊类型荨麻疹,(1)蛋白胨性荨麻疹(急性蛋白过敏性荨麻疹)。(2)寒冷性荨麻疹又分为:家族性寒冷性荨麻疹和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3)热性荨麻疹。(4)胆碱能性荨麻疹。(5)日光性荨麻疹。(6)压迫性荨麻疹。(7)水源性荨麻疹。(8)血清病性荨麻疹。(9)自身免疫性黄体酮性荨麻疹。(10)血管性水肿(巨大性荨麻疹)。(11)人工性荨麻疹。
急性荨麻疹经数日或数周消退,原因较易追查,祛除病因后迅速消退。慢性荨麻疹反复发作,常年不愈。病因复杂难以查明,给患者生活、精神上带来很大痛苦与不便。当其急性发作时症状严重,可致窒息休克,危及生命。因此,有关预防减少慢性荨麻疹复发的问题是目前临床治疗方面的难点。
中医治疗急性荨麻疹单用中药治疗即可取得良好的疗效。临床辨证以实证、热证为主,常见证有风热、血热生风、肠胃湿热等证型,风邪是最主要外因,治疗以疏风止痒为主;分别配以辛凉解表、清热凉血、清热通腑导滞之药。慢性荨麻疹中医辨证以虚证、瘀证为多。常见的证型有:脾虚受寒,卫外不固;气血亏虚;肝肾阴亏,虚风内生;气滞血瘀;冲任失调等。治疗分别以健脾益气,散寒固表;益气养血,疏风止痒;调补肝肾,养血熄风;活血化瘀,祛风止痒;调摄冲任为法。
西医认为荨麻疹要预防其复发,首先当发现明确其病因,加以去除。但临床上往往病因难以发现。故目前西医治疗大多是对症治疗。传统的抗组胺药有较强的中枢抑制能力易产生嗜睡等副作用,而新一代的抗组胺药如阿司咪唑、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一般都不具有嗜睡等副作用,其近期疗效较好,但远期疗效较差。这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及减少其复发率来说,疗效往往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在传统的中医辨证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最新科研成果研制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汤剂。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方便、无毒副作用、价格低廉的特点。
本发明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
土茯苓1.5~6份 茵陈1.5~6份 连翘1.0~4份
紫苏叶1.5~6份 枳实1.0~4份 赤芍1.0~4份
金银花1.0~4份 厚朴1.0~4份 防风1.0~4份
地肤子0.1~2份 大黄0.1~2份 山楂0.1~2份
本发明的优选配方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
土茯苓2.5~3.5份 茵陈2.5~3.5份 连翘1.5~2.5份
紫苏叶2.5~3.5份 枳实1.5~2.5份 赤芍1.5~2.5份
金银花1.5~2.5份 厚朴1.5~2.5份 防风1.5~2.5份
地肤子0.5~1.5份 大黄0.5~1.5份 山楂0.5~1.5份
本发明的最佳配方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
土茯苓3份 茵陈3份 连翘2份
紫苏叶3份 枳实2份 赤芍2份
金银花2份 厚朴2份 防风2份
地肤子1份 大黄1份 山楂1份
本发明中的药物机理如下:
土茯苓性味甘、淡、平。归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湿,强筋骨,利关节,抗癌的功效。可治疗湿热疮毒,湿疹,风湿骨痛,肢体拘挛,杨梅恶疮,泌尿系统感染,梅毒,淋浊,淋症白带,消化不良,腹泻,脚气,疔疮,痈肿,瘰疬等。(季宇彬主编《抗癌中药药理与应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87页)。
茵陈药性微苦、微辛,微寒。归脾、胃、膀胱经。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的功效。可治疗黄疸,小便不利,湿疮瘙痒等。(《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二版第2146页)。
连翘性味苦、微寒。归肺、心、小肠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结散肿,清心利尿的功效。可治疗痈疽、瘰疬、乳痈、丹毒、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神昏发斑,热淋尿闭等。(季宇彬主编《抗癌中药药理与应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669页)。
紫苏叶药性辛,温。归肺、脾、胃经。具有散寒解表,行气化痰,安胎,解鱼蟹毒。可治疗风寒表症,咳嗽痰多,胸脘胀满,恶心呕吐,腹痛吐泻,胎气不和,妊娠恶阻,食鱼蟹中毒等。(《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二版第3288页)。
枳实药性苦、辛,微寒。归脾、胃、大肠经。具有破气消积,化痰除痞的功效。可治疗积滞内停,痞满胀痛,大便秘结,泻痢后重,结胸,胸痹,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二版第2230页)。
赤芍性味辛、苦、味寒。归肝经。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的功效。可治疗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打损伤,痈肿疮疡等。(季宇彬主编《抗癌中药药理与应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659页)。
金银花性味甘、寒。归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的功效。可治疗痈肿疔疮,瘰疬,痔漏,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等。(季宇彬主编《抗癌中药药理与应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830页)。
厚朴药性苦、辛,温。归胃、大肠经。具有行气导滞,燥湿,降逆平喘的功效。可治疗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湿阻中焦,脘痞吐泻,痰壅气逆,胸满喘咳等。(《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二版第2284页)。
防风性味辛、甘,温。归膀胱、肝、脾经。具有解表祛风,胜湿,止痉的功效。可治疗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等。(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第117页化学工业出版社)。
地肤子性味辛、苦,寒。归肾、膀胱经。具有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的功效。可治疗小便涩痛,阴痒带下,风疹,湿疹,皮肤瘙痒等。(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第93页化学工业出版社)。
大黄药性苦,寒。归胃、大肠、肝、脾经。具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的功效。可治疗食积便秘,热结胸痞;湿热泻痢,黄疸,淋病,水肿腹满,小便不利;目赤,咽喉肿痛,口舌生疮,胃热呕吐;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尿血;蓄血,经闭,产后瘀滞腹痛,癥瘕积聚,跌打损伤;热毒痈疡,丹毒,烫伤等。(《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二版第141页)。
山楂药性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具有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的功效。可治疗饮食积滞,脘腹胀痛,泻泄痢疾、经闭,产后腹痛,恶露不尽,疝气或睾丸肿痛,高血脂症等。(《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二版第226页)。
本发明遵循中医“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用土茯苓、茵陈和紫苏叶为君药;用金银花、枳实、防风、厚朴、连翘和赤芍为臣药;用地肤子、大黄和山楂为佐使药。诸药相合,共具清肠利湿,祛风止痒的功效。治疗荨麻疹具有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服用方便,价格低廉的特点。
本发明药物临床使用结果表明,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选用的中草药各组份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利用各味中药的综合作用治疗荨麻疹,对人体无毒无害。经动物急性毒性实验表明被实验的动物未见任何毒性反应,其主要脏器也无明显的改变,药物安全可靠。
2、本发明无须煎煮,无苦涩感,药中富含蛋白质,葡萄糖,葡萄糖醛酸,挥发油,果胶,果糖,有机酸,卵磷脂,维生素,氨基酸,还含皂甙,植物甾醇和钙等多种微量元素,利于人体吸收,增强体质。
3、本发明不仅可有效的治疗荨麻疹,对荨麻疹的预防也有很好的作用,治疗荨麻疹具有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服用方便,价格低廉的特点。
下面通过临床应用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药物对治疗荨麻疹的治疗效果。荨麻疹疗效判定标准:①治愈:风团消退,临床体征消失,不再发作者。②好转:风团消退30%或消退后复发间隔时间延长,瘙痒等症状减轻者。③未愈:风团及瘙痒无明显改善者,或消退不足30%。(戴慎等主编《中医病证诊疗标准与方剂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版第859页)。
为表明本发明药物对治疗荨麻疹的治疗效果,经临床试验结果如下;治疗荨麻疹患者44例,男性25例,女性19例,年龄为18~56岁。服用实施例汤剂,每次1袋,一日二至三次,饭前半小时服用。一个月为一个疗程,连续服用三个疗程观察疗效。痊愈34例占77%,好转7例占16%,未愈3例占7%,总有效率达93%。经三个疗程治疗后,患者风团和瘙痒等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或痊愈。且病人无任何不良反应,三大常规化验及肝肾功能检测未发现异常。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汤剂按下述重量称取原料:
土茯苓3份 茵陈3份 连翘2份
紫苏叶3份 枳实2份 赤芍2份
金银花2份 厚朴2份 防风2份
地肤子1份 大黄1份 山楂1份
制备方法是取上述原料洗净去杂,晾干,粉碎成颗粒,加水浸泡1小时,置多功能提取罐中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总药材10倍量的水,煎煮1.5~2小时,取煎液,滤过。第二次加总药材7倍量的水,煎煮1~1.2小时,取两次煎液,滤过,热封袋中,105℃高温灭菌,包装即得。本发明制成的荨麻疹汤剂塑封袋装,每袋210ml,口服,一次一袋,每日二至三次。一个月为一个疗程。
Claims (3)
1、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汤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的:
土茯苓1.5~6份 茵陈1.5~6份 连翘1.0~4份
紫苏叶1.5~6份 枳实1.0~4份 赤芍1.0~4份
金银花1.0~4份 厚朴1.0~4份 防风1.0~4份
地肤子0.1~2份 大黄0.1~2份 山楂0.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汤剂,其中各原料药的重量配比是:
土茯苓2.5~3.5份 茵陈2.5~3.5份 连翘1.5~2.5份
紫苏叶2.5~3.5份 枳实1.5~2.5份 赤芍1.5~2.5份
金银花1.5~2.5份 厚朴1.5~2.5份 防风1.5~2.5份
地肤子0.5~1.5份 大黄0.5~1.5份 山楂0.5~1.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汤剂,其中各原料药的重量配比是:
土茯苓3份 茵陈3份 连翘2份
紫苏叶3份 枳实2份 赤芍2份
金银花2份 厚朴2份 防风2份
地肤子1份 大黄1份 山楂1份。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7100655060A CN100571750C (zh) | 2007-04-16 | 2007-04-16 | 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汤剂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7100655060A CN100571750C (zh) | 2007-04-16 | 2007-04-16 | 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汤剂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028422A CN101028422A (zh) | 2007-09-05 |
CN100571750C true CN100571750C (zh) | 2009-12-23 |
Family
ID=387140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710065506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1750C (zh) | 2007-04-16 | 2007-04-16 | 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汤剂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571750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69728B (zh) * | 2008-05-04 | 2012-04-25 | 黄艺华 | 一种治疗荨麻疹的药物组合物 |
-
2007
- 2007-04-16 CN CNB2007100655060A patent/CN100571750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荨麻疹的中医治疗概况. 肖红丽.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第6卷第6期. 1999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028422A (zh) | 2007-09-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187172B (zh) | 用于治疗乌龟肠胃炎病的功能性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933513B (zh) | 祛痘中药组合物 | |
CN101690787B (zh) | 治疗慢性胃炎、胃溃疡的中药 | |
CN100571750C (zh) | 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汤剂 | |
CN101703738B (zh) | 治疗胃炎、胃溃疡的中药 | |
CN101249151A (zh) | 一种治疗风湿痹的中药制剂 | |
CN104189413A (zh) | 用于治疗乌龟肠胃炎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579975A (zh) | 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混合物 | |
CN106177392A (zh) | 一种治疗外感高热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085256A (zh) | 一种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中药 | |
CN104940672A (zh) | 一种治疗胆囊结石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 |
CN103263586B (zh) | 一种治疗霉菌性肠炎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2641422B (zh) | 一种治疗急性荨麻疹的中成药 | |
CN103690817B (zh) | 用于治疗母猪尿闭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496765A (zh) | 一种可有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822552A (zh) | 一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620408A (zh) | 一种治疗恶性葡萄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491537A (zh) | 一种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4771673A (zh) | 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 | |
CN105031518A (zh) | 一种具有祛痰除湿、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外用中药方剂 | |
CN102228612B (zh) | 一种治疗手癣的中成药 | |
CN105560627A (zh) | 一种治疗单纯性甲状腺肿的中药 | |
CN104587173A (zh) | 一种治疗慢性心衰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721786A (zh) | 一种治疗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825883A (zh) | 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方剂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223 Termination date: 201004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