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47630A - 实现短消息业务的系统和上发以及下发短消息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实现短消息业务的系统和上发以及下发短消息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47630A
CN101047630A CNA2006100779834A CN200610077983A CN101047630A CN 101047630 A CN101047630 A CN 101047630A CN A2006100779834 A CNA2006100779834 A CN A2006100779834A CN 200610077983 A CN200610077983 A CN 200610077983A CN 101047630 A CN101047630 A CN 1010476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short message
short
sip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7798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79067C (zh
Inventor
李岩
刘文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6100779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79067C/zh
Publication of CN1010476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476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7906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79067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短消息业务的系统,包含:传统终端、RAN、IMS核心网、IMS域中IP-Message-GW、短信中心MC,该系统进一步包含:短消息适配功能实体,接收传统终端通过RAN发送的传统电路域短消息,转化为会话初始协议SIP消息后,发送给IMS核心网,接收IMS核心网发送的SIP消息,转化为传统电路域短消息后,通过RAN发送给传统终端;IMS核心网,用以传递短消息适配功能实体与IP-Message-GW之间的SIP消息。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发短消息的方法和一种下发短消息的方法。利用本发明提供的系统和方法,对传统终端短消息业务的控制能够在IMS域进行。

Description

实现短消息业务的系统和上发以及下发短消息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IP多媒体技术,特别涉及一种IP多媒体子系统中实现短消息业务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下一代通信网的承载已经全面开始换用IP。从通信网的发展来看,不管是码分多址(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还是全球通移动通讯系统(GSM,Globe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宽带码分多址(WCDMA),都经历了从传统电路交换网络到控制承载分离的IP包交换网络再到全IP的多媒体网络这样一个演进过程。这个演进过程中的最终目标是由统一的IP多媒体子系统(IMS)网络来提供业务,但是在向IMS演进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大量的非IMS域终端,为了向这些非IMS域终端提供原有的电路域业务,仍需要维护传统的电路域核心网络,并在一定时期内还需要两网并存,维护两种网络不利于减少运营商的运营成本(OPEX)。
对于传统电路域的终端,其最主要的电路域业务包括:呼叫相关类业务和短消息(SMS)业务。现有技术中,对传统电路域终端呼叫相关类业务的控制已能够在IMS域进行;而对传统电路域的终端SMS业务的控制在接入网关控制功能(AGCF)实体进行。所述AGCF实体在传统电路域和IMS域共存的系统中,作为会话初始协议(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用户代理(SIPUA),代理用户注册到IMS域。在实现SMS业务时,AGCF实体实现传统电路域移动交换中心(MSC)的功能,具体地说:根据用户签约情况判断用户是否可发送/接收短消息,如果可以,则通过与传统电路域短信中心(MC)的交互,实现短消息的发送/接收。以下本文中将传统电路域的终端统称为传统终端,将向MC发起短消息的用户称为主叫用户,将从MC接收短消息的用户称为被叫用户。
图1为现有技术中利用AGCF实现传统终端短消息业务的系统示意图,该系统包含:传统终端11、传统电路域的无线接入网(RAN)12、接入网关控制功能(AGCF)实体13、传统电路域的MC14、归属用户服务器(HSS)15。
以下本文中将AGCF实体简称为AGCF。
传统终端11通过RAN12与AGCF13交互传统电路域短消息。
RAN12用以传递传统终端11和AGCF13之间的传统电路域短消息。
AGCF13接收传统终端11通过RAN12发送的短消息后,与HSS15交互信息确认用户的签约情况,如果根据用户签约情况判断用户可以发送短消息,则将收到的短消息发送给MC14;AGCF13接收MC14要发给传统终端11的短消息后,与HSS15交互信息确认用户的签约情况,如果根据用户签约情况判断用户可以接收短消息,则将收到的短消息发送给传统终端11。
所述AGCF13在短消息业务中具有传统电路域核心网中MSC的部分功能。在实现短消息业务时,AGCF13包含:A/Iu接口信令处理单元131、MAP信令适配单元132、移动应用部分(MAP)信令处理单元133、控制单元134、数据库单元135。
AGCF13中的A/Iu接口信令处理单元131,接收传统终端11通过RAN12发送的传统电路域短消息,发送给MAP信令适配单元132,接收MAP信令适配单元132发送的传统电路域短消息,通过RAN12发送给传统终端11;与控制单元134交互信息,用以获得用户是否可发送短消息的信息;还可以向控制单元134发送传统终端11通过RAN12发送的传统电路域短消息中的用户国际用户识别码(IMSI)信息,接收控制单元134返回的用户号码信息。
所述A/Iu接口通常是指无线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接口。
AGCF13中的MAP信令适配单元132,接收A/Iu接口信令处理单元131发送的传统电路域短消息后,映射为MAP消息,并发送给MAP信令处理单元133,接收MAP信令处理单元133发送的MAP消息后,映射为传统电路域短消息,并发送给A/Iu接口信令处理单元131。
AGCF13中的MAP信令处理单元133,接收MAP信令适配单元132发送的MAP消息后,发送给IMS核心网14中的P-CSCF141,接收P-CSCF141发送的MAP消息后,发送给MAP信令适配单元132;与控制单元134交互信息,用以获得用户是否可接收短消息的信息;还可以向控制单元134发送P-CSCF141发送的MAP消息中的用户号码信息,接收控制单元134返回的用户IMSI信息。
AGCF13中的控制单元134,与A/Iu接口信令处理单元131交互信息,用以提供用户是否可发送短消息的信息;与MAP信令处理单元133交互信息,用以提供用户是否可接收短消息的信息;与数据库单元135交互信息,用以确认用户的签约情况,并根据用户的签约情况进行用户是否可以发送/接收短消息的判断;接收A/Iu接口信令处理单元131发送的用户IMSI信息,向数据库单元135查询并获得用户号码信息;接收MAP信令处理单元133发送的用户号码信息,向数据库单元135查询并获得用户IMSI信息。
AGCF13中的数据库单元135,与控制单元134交互信息,用以提供用户的签约情况;接收控制单元134发送的用户IMSI信息后,向控制单元134提供用户号码信息;接收控制单元134发送的用户号码信息后,向控制单元134提供用户IMSI信息。
实际应用时,数据库单元135可以根据自身存储的用户签约信息向控制单元134提供用户的签约情况,也可以是接收控制单元134发送的查询消息,并通过与HSS15交互信息获得用户的签约情况后,再向控制单元134提供用户的签约情况。通常数据库单元135自身存储的用户签约信息是预先从HSS15获取的。
MC14与AGCF13交互传统电路域局间短消息。
所述传统电路域局间短消息是指:移动应用部分(MAP,MobileApplication Part)协议中的短消息信令,以下本文中均如此。
所述MC14用于缓存用户或服务器发送的短消息,并将该短消息发送到用户指定的目的地。所述目的地可以为传统终端终端或IMS域终端等终端,也可以为服务器。
HSS15接收AGCF13发送的查询用户签约情况的信息,向AGCF13返回用户签约信息。
图1中所述用户号码通常是指用户的手机号码。
图2为现有技术中控制信道上传统终端短消息上发过程示意图,该过程包含:
步骤201:传统终端通过控制信道上发短消息。
步骤201所述短消息中包含:主叫用户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ADDS User Part参数,其中ADDS User Part参数包含:被叫方标识和短信内容等信息,所述被叫方标识可以为被叫方的手机号码。
步骤202:AGCF根据主叫用户签约情况判断主叫用户是否可发送短消息,如果可发送,则将收到的短消息转化为传统电路域的局间短消息信令,上发到MC,如果不能发送,则通过RAN向传统终端返回短消息发送失败消息,结束本处理流程。
步骤202中,AGCF通常根据主叫用户IMSI向HSS查询并获得主叫用户签约信息。
实际应用时,执行完步骤202之后,通常还包含MC返回应答消息的步骤,即执行图2中虚线标出的步骤,具体为:
步骤203:MC返回应答消息。
步骤204:AGCF在控制信道向用户发送短消息上发应答消息。
图3为现有技术中业务信道上传统终端短消息上发过程示意图,该过程包含:
步骤301:传统终端通过已建立的业务信道上发短消息。
步骤301所述短消息中包含:ADDS User Part参数,所述ADDS User Part参数包含:被叫方标识和短信内容等信息。
步骤301之前通常包含传统终端与AGCF之间通过RAN建立业务信道的过程。
步骤302:AGCF根据主叫用户签约情况判断主叫用户是否可发送短消息,如果可发送,则将收到的短消息转化为传统电路域的局间短消息信令,上发到MC,如果不能发送,则通过RAN向传统终端返回短消息发送失败消息,结束本处理流程。
步骤302中,AGCF根据与RAN已建立的业务信道的连接关系获取主叫用户IMSI,并根据主叫用户IMSI向HSS查询并获得主叫用户签约信息。
实际应用时,执行完步骤302之后,通常还包含MC返回应答消息的步骤,即执行图3中虚线标出的步骤,具体为:
步骤303:与步骤203相同。
步骤304:AGCF在业务信道向主叫用户发送短消息上发应答消息。
图4为现有技术中控制信道上传统终端短消息下发过程示意图,该过程包含:
步骤401:MC通过传统的短消息寻址流程获取AGCF地址。
步骤402:MC通过传统电路域的局间短消息信令将短消息发送给AGCF。
步骤403:AGCF根据被叫用户的签约情况判断被叫用户是否可接收短消息,如果可接收,则构造控制信道短消息下发信令,下发到传统终端,如果不能发送,则向MC返回短消息发送失败消息,结束本处理流程。
步骤403中,AGCF解析局间短消息信令,获取被叫用户号码,根据被叫用户号码查询内部数据库获取用户的IMSI,并向HSS等查询获得被叫用户的签约情况,所述被叫用户号码通常是指用户的手机号码,以下本文中均如此。
步骤403所述构造控制信道短消息下发信令,具体为:将IMSI作为下发信令时的用户标识;把局间短消息信令里的短消息内容部分作为控制信道下发短消息的内容部分;可选的构造Bearer Reply Option参数,指示终端发送状态报告。构造控制信道短消息下发信令后,通过控制信道发送该消息。下发信令时将IMSI作为用户标识是为了让接收消息的终端能够识别。
实际应用时,执行完步骤403之后,通常还包含传统终端返回应答消息的步骤,即执行图4中虚线标出的步骤,具体为:
步骤404:传统终端收到短消息后,返回控制信道下发短消息的应答消息。
步骤404中,通常是传统终端物理层收到短消息后,返回应答消息。
本步骤之后,如果步骤403中没有构造Bearer Reply Option参数,则执行步骤405,否则AGCF继续等待状态报告消息,并执行步骤406。
步骤405:AGCF直接向MC返回包含短消息下发结果的应答消息,结束本处理流程。
步骤406:传统终端收到短消息后,根据Bearer Reply Option参数返回控制信道下发短消息的状态报告消息。
步骤406中,通常是传统终端应用层收到短消息后,返回状态报告消息。
步骤407:AGCF向MC返回包含短消息下发结果的应答消息。
图5为现有技术中业务信道上的传统终端短消息下发过程示意图,该过程包含:
步骤501~步骤502:与步骤401~步骤402相同。
步骤503:AGCF根据被叫用户的签约情况判断被叫用户是否可接收短消息,如果可接收,则构造业务信道短消息下发信令,下发到传统终端,如果不能发送,则向MC返回短消息发送失败消息,结束本处理流程。
步骤503中,AGCF解析局间短消息信令,获取被叫用户号码,根据被叫用户号码查询被叫用户的签约情况,这里,AGCF通常向HSS查询并获得被叫用户签约信息。
步骤503中,构造业务信道短消息下发信令之前通常确认所述被叫用户已建立了业务信道。所述构造业务信道短消息下发信令,具体为:把局间短消息信令里的短消息内容部分作为业务信道下发短消息的内容部分;可选的构造Bearer Reply Option参数,指示终端发送状态报告。然后在业务信道发送该消息。
实际应用时,执行完步骤503之后,通常还包含传统终端返回应答消息的步骤,即执行图5中虚线标出的步骤,具体为:
步骤504:传统终端收到短消息后,返回业务信道下发短消息的应答消息。
步骤504中,通常是传统终端物理层收到短消息后,返回应答消息。
本步骤之后,如果步骤503中没有构造Bearer Reply Option参数,则执行步骤505,否则AGCF继续等待状态报告消息,并执行步骤506。
步骤505:AGCF直接向MC返回包含短消息下发结果的应答消息,结束本处理流程。
步骤506:传统终端收到短消息后,根据Bearer Reply Option参数返回业务信道下发短消息的状态报告消息。
步骤506中,通常是传统终端应用层收到短消息后,返回状态报告消息。
步骤507:AGCF向MC返回包含短消息下发结果的应答消息。
现有技术中,在IMS域已经定义了IMS域终端发送/接收消息的方案。
IMS域终端可以通过IMS核心网直接与其他IMS域终端交互短消息,也可以通过IMS核心网、基于IP的短消息网关(IP-Message-GW)与传统电路域的短信中心交互短消息,当IMS域终端与短信中心交互短消息时,其短消息业务控制是由IP-Message-GW实现的。所述IP-Message-GW为IMS域的一个功能实体,属于应用服务器(AS)。
图6为现有技术中,IMS域终端通过IP-Message-GW实现短消息业务的系统示意图,该系统包含:IMS域终端61、IMS核心网62、IP-Message-GW63、传统电路域的短信中心(MC)64,其中,IMS核心网62通常包含: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能(P-CSCF,Proxy CSCF)实体621、服务CSCF(S-CSCF,Serving CSCF)实体622,还可以包含HSS623。
以下本文中将P-CSCF实体、S-CSCF实体分别简称为:P-CSCF、S-CSCF。
IMS域终端61,通过IMS核心网62与IP-Message-GW63交互SIP消息。
IMS核心网62中相互连接的P-CSCF621、S-CSCF622,用以传递IMS域终端61和IP-Message-GW63之间的SIP消息。
IMS核心网62中的S-CSCF622还可以与HSS623交互信息,用以从HSS623获得过滤规则。
IMS核心网62中的HSS623,用以接收IP-Message-GW63发送的注册查询消息、签约查询信息,向IP-Message-GW63返回注册结果、签约结果;还可以与S-CSCF622交互信息,用以向HSS623提供过滤规则。
IP-Message-GW63,用以控制IMS核心网和MC之间短消息的发送或接收,具体地说:接收IMS域终端61通过IMS核心网62中的P-CSCF621、S-CSCF622发送的SIP消息,向HSS623发送查询用户注册情况和签约情况的信息,接收HSS623返回的用户注册情况和签约情况,并根据用户的注册情况和签约情况进行用户是否可以发送短消息的判断,当确认为用户可以发送短消息时,将收到的SIP消息转化为传统电路域的局间短消息后,发送给MC64;接收MC64发送的要发送给IMS域终端61的传统电路域局间短消息,向HSS623发送查询用户注册情况和签约情况的信息,接收HSS623返回的用户注册情况和签约情况,并根据用户的注册情况和签约情况进行用户是否可以接收短消息的判断,当确认为用户可以接收短消息时,将收到的传统电路域局间短消息转化为SIP消息后,通过IMS核心网62中的P-CSCF621、S-CSCF622发送给SMSAF63。
实际应用中,所述IP-Message-GW63用于实现传统电路域和IP多媒体域用户之间的短信互通,该实体一方面作为传统电路域的MSC,使用MAP协议与MC64相连接,以接收和发送传统电路域的局间短消息信令,另一方面该实体作为IMS域的应用服务器,通过ISC接口与S_CSCF622相连接,以接收和发送基于SIP协议的消息,即SIP消息,该实体还通过Sh接口与HSS623相连接,用以获取用户的注册,接入和服务签约等信息。
MC64与IP-Message-GW63交互传统电路域的局间短消息。
图7为现有技术中IMS域终端上发短消息的过程示意图,该过程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701:IMS域终端向IMS核心网发送SIP消息。
步骤701所述SIP消息可以为SIP消息中的消息(Message)消息。
步骤701中所述发送给IMS域核心网是指发送给IMS域核心网中的P_CSCF。
步骤702:IMS域核心网将收到的SIP消息转发给IP-Message-GW。
如果步骤701所述SIP消息为Message消息,则步骤702所述SIP消息也为Message消息。步骤702所述转发具体为:IMS域核心网中的P_CSCF把收到的Message消息转发到IMS域核心网S_CSCF,S_CSCF使用过滤规则,将Message消息转发到IP-Message-GW。所述过滤规则是S_CSCF的现有功能,具体地说:S-CSCF可以根据消息里的信息选择不同的处理,比如:根据从(From)头域信息判断发送消息的不同用户,进而将消息转发到不同的服务器,或者根据到(To)头域信息选择不同的被叫方等。通常S_CSCF可以从HSS获得过滤规则。
步骤703:IP-Message-GW判断主叫用户是否注册,如果没注册,则经过S_CSCF和P_CSCF向IMS域终端返回短消息发送失败消息,并结束本处理流程;否则进一步根据主叫用户的签约情况判断主叫用户是否可发送短消息,如果可发送,则可以直接执行步骤704,也可以通过IMS域核心网向IMS域终端返回成功响应消息后执行步骤704,如果不能发送,则向IMS域终端返回短消息发送失败消息,并结束本处理流程。
步骤703所述主叫用户是指步骤701中上发短消息的用户。
步骤703所述成功响应消息可以为SIP消息中的202 Accept消息。
所述通过IMS域核心网一般是指通过IMS域核心网中的P_CSCF和S_CSCF。所述成功响应消息用以表明作为服务器的IP-Message-GW已接收消息。
步骤704:IP-Message-GW将SIP消息转化为传统电路域的局间短消息,上发到MC。
实际应用时,执行完步骤704之后,通常还包含MC返回应答消息的步骤,即执行图7中虚线标出的步骤,具体为:
步骤705:MC向IP-Message-GW返回应答消息。
步骤706:IP-Message-GW收到MC的应答消息后,向IMS域终端发送状态报告消息。
步骤706中,IP-Message-GW通常通过S-CSCF和P-CSCF向IMS域终端发送状态报告消息,所述状态报告消息可以用协议里的Message消息携带。
步骤707:IMS域终端向IP-Message-GW返回响应消息。
步骤707所述响应消息可以为SIP消息中的200OK消息。
图8现有技术中MS向IMS域终端下发短消息的过程示意图,该过程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801:MC获取IP-Message-GW的地址。
步骤801中,MC能够根据传统的短消息寻址流程获取短消息下发地址,即IP-Message-GW的地址。
步骤802:MC将短消息发送给IP-Message-GW。
步骤802所述短消息为传统电路域的局间短消息。
步骤803:IP-Message-GW将短消息转化为SIP消息后通过IMS核心网发往IMS域终端。
步骤803中,IP-Message-GW将短消息转化为SIP消息之前通常先判断被叫用户是否注册,如果没注册,则向MS返回短消息发送失败消息,并结束本处理流程;否则进一步根据被叫用户的签约情况判断被叫用户是否可接收短消息,如果可接收,则将短消息转化为SIP消息后通过IMS核心网发往IMS域终端,如果不能接收,则向MC返回短消息发送失败消息,并结束本处理流程。
步骤803所述SIP消息可以为SIP消息中的Message消息。
步骤803所述通过IMS核心网一般是指:通过IMS核心网中的S_CSCF和P_CSCF。
实际应用中,执行完步骤803之后通常还包含IMS域终端返回响应消息的步骤,即执行图8中虚线标出的步骤,具体为:
步骤804:IMS域终端收到SIP消息后,向IP-Message-GW返回响应消息。
步骤805:IMS域终端向IP-Message-GW发送状态报告消息。
步骤806:IP-Message-GW收到状态报告消息后向MC返回短消息下发的应答消息。
步骤807:IP-Message-GW向IMS域终端返回响应消息。
现有技术的缺点是:
1)当进行注册和呼叫业务时,AGCF是作为SIPUA出现在IMS网络中,相当于用户;而进行短消息业务时,实现MSC功能的AGCF相当于网络设备,导致AGCF功能混乱。
2)实现短消息业务时,AGCF需要从用户归属网络获取用户的签约情况,这样就要增加AGCF与归属网络中HSS的接口,增添了HSS的复杂性。
3)在IMS域已经定义了IMS域终端发送/接收短消息的方案,其短消息业务控制是由IP-Message-GW功能实体实现的,而对从AGCF接入IMS域来实现呼叫业务的传统终端用户而言,其短消息业务控制由AGCF实现,导致IMS域和传统电路域共存的系统中网络功能实体的重复。且由不同的实体提供短消息服务,容易造成用户体验不一致,尤其对于同时支持IMS域和传统电路域的双模终端用户,更容易导致服务体验不一致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短消息业务的系统,对传统终端短消息业务的控制能够在IMS域进行。
本发明的另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发短消息的方法和下发短消息的方法,对传统终端上发短消息业务的控制能够在IMS域进行。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实现短消息业务的系统,包含:传统终端、无线接入网RAN、IP多媒体子系统IMS核心网、IMS域中基于IP的短消息网关IP-Message-GW、短信中心MC,传统终端和无线接入网RAN交互传统电路域的短消息,IP-Message-GW控制将收到的SIP消息,转化为传统电路域局间短消息后发送给MC,或者是将收到的MC发送的传统电路域局间短消息,转化为SIP消息后发送给IMS核心网,该系统进一步包含:短消息适配功能实体;
短消息适配功能实体,接收传统终端通过RAN发送的传统电路域短消息,转化为会话初始协议SIP消息后,发送给IMS核心网,接收IMS核心网发送的SIP消息,转化为传统电路域短消息后,通过RAN发送给传统终端;
IMS核心网,用以传递短消息适配功能实体与IP-Message-GW之间的SIP消息。
所述短消息适配功能实体包含:A/Iu接口信令处理单元、SIP信令适配单元、SIP信令处理单元;
A/Iu接口信令处理单元,用以传递RAN和SIP信令适配单元之间的传统电路域短消息;
SIP信令适配单元,接收A/Iu接口信令处理单元发送的传统电路域短消息,转化为SIP消息后,发送给SIP信令处理单元;接收SIP信令处理单元发送的SIP消息,转化为传统电路域短消息后,发送给A/Iu接口信令处理单元;
SIP信令处理单元,用以传递SIP信令适配单元和IMS核心网之间的SIP消息。
所述短消息适配功能实体进一步包含:用户标识映射功能单元;
用户标识映射功能单元,接收SIP信令适配单元发送的用户国际用户识别码IMSI信息后,向SIP信令适配单元返回用户的IMS域公共身份标识;接收SIP信令适配单元发送的用户IMS域公共身份标识后,向SIP信令适配单元返回用户的IMSI信息;
SIP信令适配单元,接收A/Iu接口信令处理单元发送的传统电路域短消息后,向用户标识映射功能单元发送用户IMSI信息,接收用户标识映射功能单元返回的用户IMS域公共身份标识,根据IMS域公共身份标识将传统电路域局间短消息转化为SIP消息后,发送给SIP信令处理单元;接收SIP信令处理单元发送的SIP消息后,向用户标识映射功能单元发送用户IMS域公共身份标识,接收用户标识映射功能单元返回的用户IMSI信息,根据IMSI信息将SIP消息转化为传统电路域短消息后,发送给A/Iu接口信令处理单元。
所述用户标识映射功能单元为数据库DB功能单元、或外部数据库接口功能单元;
DB功能单元,进一步存储IMSI与IMS域公共身份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外部数据库接口功能单元,进一步向数据库查询来获知IMSI与IMS域公共身份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一种上发短消息的方法,在系统中设置短消息适配功能实体,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A11、传统终端上发传统电路域短消息给短消息适配功能实体;短消息适配功能实体将电路域短消息转化为SIP消息后通过IMS核心网发送给IP-Message-GW;
A12、IP-Message-GW控制将收到的SIP消息转化为传统电路域的局间短消息后,发送给MC。
步骤A11所述传统终端向短消息适配功能实体发送传统电路域短消息是通过RAN发送。
步骤A12之后进一步包含:
A13、MC向IP-Message-GW返回应答消息;IP-Message-GW向短消息适配功能实体发送状态报告消息;短消息适配功能实体向传统终端发送短消息上发应答消息,并向IP-Message-GW发送响应消息。
步骤A12中IP-Message-GW确定为上发短消息的用户能够上发短消息后进一步包含:IP-Message-GW向短消息适配功能实体发送成功响应消息。
传统终端与短消息适配功能实体之间的消息传递通过控制信道进行传递;
步骤A11所述上发的传统电路域短消息中包含:上发短消息用户的IMSI和ADDS User Part参数;
所述将电路域短消息转化为SIP消息具体为:根据短消息中的IMSI获取IMS域公共身份标识,并用IMS域公共身份标识构造SIP消息的From头域;根据ADDS User Part参数获取被叫方标识,构造SIP消息的Request-URI和To头域;把短消息内容封装到SIP消息的消息体Content Body里。
所述获取IMS域公共身份标识是:通过查询短消息适配功能实体内部或外部数据库获取。
传统终端与短消息适配功能实体之间的消息传递通过业务信道进行传递;步骤A11之前进一步包含:传统终端与短消息适配功能实体之间通过RAN建立业务信道;
步骤A11所述上发的传统电路域短消息中包含:ADDS User Part参数;
所述将电路域短消息转化为SIP消息具体为:根据与已建立的业务信道信息获取上发短消息用户的IMS域公共身份标识,并用IMS域公共身份标识构造SIP消息的From头域;根据ADDS User Part参数获取被叫方标识,构造SIP消息的Request-URI和To头域;把短消息内容封装到SIP消息的ContentBody里。
一种下发短消息的方法,在系统中设置短消息适配功能实体,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A21、MC将短消息发送给IP-Message-GW;IP-Message-GW控制将短消息转化为SIP消息后通过IMS核心网发送给短消息适配功能实体;
A22、短消息适配功能实体将收到的SIP消息转化为传统电路域的短消息后发送给传统终端。
步骤A22所述短消息适配功能实体将传统电路域的短消息发送给传统终端是通过RAN发送。
步骤A22之后进一步包含:
A23、传统终端向短消息适配功能实体返回应答消息;短消息适配功能实体通过IMS核心网向IP-Message-GW发送响应消息;
A24、短消息适配功能实体通过IMS核心网向IP-Message-GW发送状态报告消息;
A25、IP-Message-GW向MC发送应答消息,并向短消息适配功能实体返回响应消息。
步骤A23和A24之间进一步包含:传统终端向短消息适配功能实体发送状态报告消息;
步骤A24中,短消息适配功能实体将收到的状态报告消息转发给IP-Message-GW。
传统终端与短消息适配功能实体之间的消息传递通过控制信道进行传递;
所述将SIP消息转化为电路域短消息具体为:根据SIP消息中的Request-URI或者p-Called-Party-ID头域获取IMS域公共身份标识,并根据IMS域公共身份标识获取IMSI,将IMSI作为控制信道下发短消息的用户标识,把SIP消息里的Content Body作为控制信道下发短消息的内容部分。
所述获取IMSI是通过查询短消息适配功能实体内部或外部数据库获取。
传统终端与短消息适配功能实体之间的消息传递通过业务信道进行传递;步骤A22之前进一步包含:传统终端与短消息适配功能实体之间通过RAN建立业务信道;
所述将SIP消息转化为电路域短消息具体为:根据SIP消息中的Request-URI或p-Called-Party-ID头域获取IMS域公共身份标识,并根据IMS域公共身份标识判断被叫用户已建立业务信道,把SIP消息里的Content Body作为控制信道下发短消息的内容部分。
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和系统,通过在短消息适配功能(SMSAF)实体实现传统电路域短消息与SIP消息之间的映射,使SMSAF代理用户在IMS域发起/接收短消息,并将对传统终端短消息业务的控制在IMS域进行。
本发明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当传统终端用户发起/接收短消息时,SMSAF负责传统电路域短消息信令与SIP消息之间的相互映射,以此通过SIP消息与IMS域交互,由IMS域对用户的短消息业务进行控制,这里,SMSAF实体作为SIPUA,模拟IMS域终端发起/接收短消息,业务控制改为在IMS域进行,使得传统终端用户和IMS域终端用户具有相同的短消息处理逻辑,简化了网络设计,并且由于不再需要针对传统终端用户的短消息业务作不同的处理,便于网络演进到IMS域。
2)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AGCF功能混乱、由于增加AGCF与归属网络中HSS的接口增添HSS的复杂性、导致IMS域和传统电路域共存的系统中网络功能实体重复、由不同的实体提供短消息服务易造成用户体验不一致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利用AGCF实现传统终端短消息业务的系统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控制信道上传统终端短消息上发过程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业务信道上传统终端短消息上发过程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中控制信道上传统终端短消息下发过程示意图;
图5为现有技术中业务信道上传统终端短消息下发过程示意图;
图6为现有技术中IMS域终端通过IP-Message-GW实现短消息业务的系统示意图;
图7为现有技术中IMS域终端上发短消息的过程示意图;
图8为现有技术中MC向IMS域终端下发短消息的过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实现传统终端短消息业务的系统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信道上传统终端短消息上发过程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业务信道上传统终端短消息上发过程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信道上传统终端短消息下发过程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业务信道上传统终端短消息下发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思想是:在系统中设置短消息适配功能实体。上发短消息时:传统终端上发传统电路域短消息给短消息适配功能实体;短消息适配功能实体将电路域短消息转化为SIP消息后发送给IP-Message-GW;IP-Message-GW确定为上发短消息的用户能够上发短消息,将收到的SIP消息转化为传统电路域的局间短消息后,发送给MC。下发短消息时:MC将短消息发送给IP-Message-GW;IP-Message-GW确定为被叫用户能够接收短消息,将短消息转化为SIP消息后发送给短消息适配功能实体;短消息适配功能实体将收到的SIP转化为传统电路域的短消息后发送给传统终端。
本发明中的系统包含传统终端、RAN、IMS核心网、IMS域中IP-Message-GW、MC,传统终端和无线接入网RAN交互传统电路域的短消息,IP-Message-GW接收IMS核心网发送的SIP消息,转化为传统电路域局间短消息后发送给MC,IP-Message-GW接收MC发送的传统电路域局间短消息,转化为SIP消息后发送给IMS核心网,且该系统进一步包含:短消息适配功能实体,该短消息适配功能实体,接收传统终端通过RAN发送的传统电路域短消息,转化为SIP消息后,发送给IMS核心网,接收IMS核心网发送的SIP消息,转化为传统电路域短消息后,通过RAN发送给传统终端;进一步地,IMS核心网用以传递短消息适配功能实体与IP-Message-GW之间的SIP消息;IP-Message-GW,进一步判断传统终端是否可以发送和/或接收短消息,并根据判断的结果确定是否将接收的消息发送出去。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实现传统终端短消息业务的系统示意图,该系统包含:传统终端11、RAN12、SMSAF实体91、IMS核心网62、IP-Message-GW63、传统电路域的MC64,其中,SMSAF91包含:A/Iu接口信令处理单元911、SIP信令适配单元912、SIP信令处理单元913、用户标识映射功能单元914,IMS核心网62通常包含: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能(P-CSCF,Proxy CSCF)实体621、服务CSCF(S-CSCF,Serving CSCF)实体622,还可以包含HSS623。
以下本文中将SMSAF实体简称为:SMSAF。
传统终端11,通过RAN12与SMSAF91中的A/Iu接口信令处理单元911交互传统电路域短消息。
RAN12,用以传递传统终端11和SMSAF91中的A/Iu接口信令处理单元911之间的传统电路域短消息。
SMSAF91,接收传统终端11通过RAN12发送的传统电路域短消息,转化为SIP消息后,发送给IMS核心网62中的P-CSCF621;接收P-CSCF621发送的SIP消息,转化为传统电路域短消息后,通过RAN12发送给传统终端11。
所述SMSAF91实体通过进行A/Iu接口中短消息类信令与IMS域SIP消息之间的相互映射,代理用户在IMS域发起/接收短消息业务。
SMSAF91中的A/Iu接口信令处理单元911,接收传统终端11通过RAN12发送的传统电路域短消息,发送给SIP信令适配单元912,接收SIP信令适配单元912发送的传统电路域短消息,通过RAN12发送给传统终端11。
SMSAF91中的SIP信令适配单元912,接收A/Iu接口信令处理单元911发送的传统电路域短消息后,映射为SIP消息,并发送给SIP信令处理单元913,接收SIP信令处理单元913发送的SIP消息后,映射为传统电路域短消息,并发送给A/Iu接口信令处理单元911;向用户标识映射功能单元914发送A/Iu接口信令处理单元911发送的传统电路域短消息中的用户IMSI信息,接收用户标识映射功能单元914发送的用户IMS域公共身份标识;向用户标识映射功能单元914发送SIP信令处理单元913发送的SIP消息中的用户IMS域公共身份标识,接收用户标识映射功能单元914发送的用户IMSI信息。
本文中所述IMS域公共身份标识可以是电话号码类型的统一资源标识(Tel-URI),也可以是用户名@域名类型的SIP-URI。
SMSAF91中的SIP信令处理单元913,接收SIP信令适配单元912发送的SIP消息后,发送给IMS核心网62中的P-CSCF621,接收P-CSCF621发送的SIP消息后,发送给SIP信令适配单元912。
SMSAF91中的用户标识映射功能单元914,接收SIP信令适配单元912发送的用户IMSI信息后,向SIP信令适配单元912返回用户的IMS域公共身份标识;接收SIP信令适配单元912发送的用户IMS域公共身份标识后,向SIP信令适配单元912返回用户的IMSI信息。
所述用户标识映射功能单元914用以实现传统电路域和IMS域公共身份标识之间的映射功能,具体可以为:数据库(DB)功能单元、或外部数据库接口功能单元。
DB功能单元,存储IMSI与IMS域公共身份标识的对应关系,接收SIP信令适配单元912发送的IMSI信息后,向SIP信令适配单元912发送IMS域公共身份标识,接收SIP信令适配单元912发送的IMSI域公共身份标识后,向SIP信令适配单元912发送IMSI信息。
外部数据库接口功能单元,与SIP信令适配单元912交互信息,与外部数据库交互信息,用以向外部数据库查询来实现根据IMSI信息获知IMS域公共身份标识、或根据IMS域公共身份标识获知IMSI信息等获取对应用户标识。所述外部数据库可以是存储IMSI与公共用户身份标识对应关系的AGCF的数据库,还可以是存储IMSI与公共用户身份标识对应关系的其它数据库。
至于IMS核心网62、IP-Message-GW63、MC64,在图9中SMSAF91向IMS核心网62发送SIP消息后的处理,与图6中IMS终端61向IMS核心网62发送SIP消息后的处理相同;在图9中IMS核心网62向SMSAF91发送SIP消息之前的处理,与图6中IMS核心网62向IMS终端61发送SIP消息之前的处理相同,这里不再详细说明,仅进行简单描述。IMS核心网62中相互连接的P-CSCF621、S-CSCF622,用以传递SMSAF91和IP-Message-GW63之间的SIP消息。
IMS核心网62中的S-CSCF622还可以与HSS623交互信息,用以从HSS623获得过滤规则。
IMS核心网62中的HSS623,请参见图6中对HSS623的描述。
IP-Message-GW63,请参见图6中对IP-Message-GW63的描述。
MC64与IP-Message-GW63交互传统电路域的局间短消息。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信道上传统终端短消息上发过程示意图,该过程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1001:传统终端通过控制信道向SMSAF上发短消息。
步骤1001所述短消息中包含:主叫用户的IMSI和ADDS User Part参数,其中,ADDS User Part参数包含:被叫方标识和短信内容等信息,所述被叫方标识可以为被叫方的手机号码。所述主叫用户是指:上发短消息的用户。
步骤1002:SMSAF将收到的短消息映射为SIP消息后发送给IMS域核心网。
步骤1002所述SIP消息可以为SIP消息中的消息(Message)消息,相应的,SMSAF将短消息映射为SIP消息具体可以为:SMSAF根据短消息里的IMSI查询内部或外部数据库获取用户的IMS域公共身份标识,并用IMS域公共身份标识构造Message消息的From头域;解析ADDS User Part参数,取出被叫方标识,构造Message消息的Request-URI和To头域;把短消息内容封装到Message消息的消息体(Content Body)里。
具体地说:控制信道上发短消息时,携带IMSI等移动识别码(MobileIdentity)参数和ADDS User Part参数,其中ADDS User Part参数为传统终端构造的短消息信息,ADDS User Part参数包含:用于指示短信业务的电信业务指示(Teleservice Identifier)、被叫地址(Destination Address)、短消息内容即Bearer Data。SMSAF根据Mobile Identity即IMSI获取主叫用户的IMS域公共身份标识,并将取得的IMS域公共身份标识填写到SIP消息的FROM头域,将Destination Address的内容作为被叫方地址填写到Request-URI和to头域,将Bearer Data封装到Message消息的消息体里。由于Teleservice Identifier不需要上报给IMS核心网,因此丢弃该参数,Message的其他头域如:callid,CSeg,Via等由SMSAF自己构造,与收到的传统电路域短消息无关。SMSAF具体构造Message的callid,CSeg,Via等其他头域的过程可由现有技术实现。
步骤1002中所述发送给IMS域核心网是指发送给IMS域核心网中的P_CSCF。
步骤1003:IMS域核心网将收到的SIP消息转发给IP-Message-GW。
如果步骤1002所述SIP消息为Message消息,则步骤1003所述SIP消息也为Message消息。步骤1003所述转发具体为:IMS域核心网中的P_CSCF把收到的Message消息转发到IMS域核心网S_CSCF,S_CSCF使用过滤规则,将Message消息转发到IP-Message-GW。所述过滤规则是S_CSCF的现有功能,具体地说:S-CSCF可以根据消息里的信息选择不同的处理,比如:根据From头域信息判断发送消息的不同用户,进而将消息转发到不同的服务器,或者根据To头域信息选择不同的被叫方等。通常S_CSCF可以从HSS获得过滤规则。
步骤1004:IP-Message-GW判断主叫用户是否注册,如果没注册,则经过S_CSCF和P_CSCF向SMSAF返回短消息发送失败消息,并结束本处理流程;否则进一步根据主叫用户的签约情况判断主叫用户是否可发送短消息,如果可发送,则可以直接执行步骤1005,也可以通过IMS域核心网向SMSAF返回成功响应消息后执行步骤1005,如果不能发送,则向SMSAF返回短消息发送失败消息,SMSAF再将失败消息转发给传统终端,并结束本处理流程。
步骤1004所述主叫用户是指步骤1001中上发短消息的用户。
步骤1004所述成功响应消息可以为SIP消息中的202 Accept消息。
所述通过IMS域核心网一般是指通过IMS域核心网中的P_CSCF和S_CSCF。所述成功响应消息用以表明作为服务器的IP-Message-GW已接收消息。
步骤1005:IP-Message-GW将SIP消息转化为传统电路域的局间短消息,上发到MC。
所述步骤1005具体与图7中所述步骤704相同。
实际应用时,执行完步骤1005之后,通常还包含MC返回应答消息的步骤,即执行图10中虚线标出的步骤,具体为:
步骤1006:MC向IP-Message-GW返回应答消息。
步骤1007:IP-Message-GW收到MC的应答消息后,向SMSAF发送状态报告消息。
步骤1007中,IP-Message-GW通常通过S-CSCF和P-CSCF向SMSAF发送状态报告消息,所述状态报告消息可以用协议里的Message消息携带。
步骤1008:SMSAF判断该SIP消息为状态报告消息,则在控制信道向传统终端发送短消息上发的应答消息。
如果步骤1007所述状态报告消息为Message消息,则步骤1008所述SIP消息也为Message消息,且SMSAF判断该Message消息为状态报告消息的方式,与现有技术中IMS域终端判断Message消息为状态报告消息的方式相同。这里,因为短消息下发时,SMSAF也会收到Message消息,状态报告消息也是Message消息,需要SMSAF区分Message消息是下发消息还是状态报告消息。
步骤1009:SMSAF向IP-Message-GW返回响应消息。
步骤1009所述响应消息可以为SIP消息中的200OK消息。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业务信道上传统终端短消息上发过程示意图。
步骤1101:传统终端通过已建立的业务信道向SMSAF上发短消息。
步骤1101所述短消息中包含:ADDS User Part参数,其中,ADDS UserPart参数包含:被叫方标识和短信内容等信息。
步骤1101之前通常包含传统终端与SMSAF之间通过RAN建立业务信道的过程。
步骤1102:SMSAF将收到的短消息映射为SIP消息后发送给IMS域核心网。
步骤1102所述SIP消息可以为SIP消息中的Message消息,相应的,SMSAF将短消息映射为Message消息具体可以为:SMSAF根据与RAN已建立的业务信道的连接关系获取主叫用户的IMS域公共身份标识,并用IMS域公共身份标识构造Message消息的From头域;解析ADDS User Part参数,取出被叫方标识,构造Message消息的Request-URI和To头域;把短消息内容封装到Message消息的Content Body里。
步骤1102中,SMSAF将短消息映射为Message消息的具体过程与步骤1002中基本相同,只是步骤1102中,业务信道短消息上发时不携带IMSI,SMSAF根据与RAN已建立的业务信道的连接关系获取主叫用户的IMSI,并根据主叫用户的IMSI查询内部或外部获取IMS域公共身份标识。
步骤1102中所述发送给IMS域核心网是指发送给IMS域核心网中的P_CSCF。
步骤1103~步骤1107:与步骤1003~步骤1007相同。
步骤1108:SMSAF判断该SIP消息为状态报告消息,则在业务信道向传统终端发送短消息上发的应答消息。
步骤1108中,SMSAF判断该SIP消息为状态报告消息的方法与步骤1008中所述相同。
步骤1109:与步骤1009相同。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信道上传统终端短消息下发过程示意图。
步骤1201:MC获取IP-Message-GW的地址。
步骤1201中,MC能够根据传统的短消息寻址流程获取短消息下发地址,即IP-Message-GW的地址。
步骤1202:MC将短消息发送给IP-Message-GW。
步骤1202所述短消息为传统电路域的局间短消息。
步骤1203:IP-Message-GW将短消息转化为SIP消息后通过IMS核心网发往SMSAF。
步骤1203中,IP-Message-GW将短消息转化为SIP消息之前通常先判断被叫用户是否注册,如果没注册,则向MS返回短消息发送失败消息,并结束本处理流程;否则进一步根据被叫用户的签约情况判断被叫用户是否可接收短消息,如果可接收,则将短消息转化为SIP消息后通过IMS核心网发往SMSAF,如果不能接收,则向MC返回短消息发送失败消息,并结束本处理流程。
步骤1203所述SIP消息可以为SIP消息中的Message消息,IP-Message-GW将短消息转化为Message消息的过程可以利用现有技术中的方法实现。
步骤1203所述通过IMS核心网一般是指:通过IMS核心网中的S_CSCF和P_CSCF。
步骤1204:SMSAF收到SIP消息,将SIP消息映射为传统电路域的短消息后通过控制信道发送给传统终端。
如果步骤1203所述SIP消息为Message消息,则步骤1204所述SIP消息也为Message消息,相应的,将SIP消息映射为传统电路域的短消息具体可以为:由Message消息中的Request-URI或者p-Called-Party-ID头域获取IMS域公共身份标识,根据公共身份标识查询内部或外部数据库得到IMSI,将IMSI作为控制信道下发短消息的用户标识;把Message消息里的Content Body作为控制信道下发短消息的内容部分;可选的构造Bearer Reply Option参数,指示终端发送状态报告。
具体地说:SMSAF根据收到SIP消息的Request-URI或者p-Called-Party-ID头域获取IMS域公共身份标识,根据IMS域公共身份标识查询内部或外部数据库得到IMSI,使用IMSI作为Mobile Identity参数,SMSAF构造Teleservice Identifier参数,用以指明是短信业务,根据SIP消息里的FROM头域,构造主叫地址(Originating Address),把SIP消息体作为短信内容构造短消息内容即Bearer Data参数,可选的构造应答选项即Bearer ReplyOption参数,指示终端发送状态报告,最后短消息适配功能实体将TeleserviceIdentifier、Originating Address、Bearer Data和Bearer Reply Option合并成ADDS User Part参数后,在控制信道给传统终端发送包含ADDS User Part和Mobile Identity参数的消息。
实际应用时,执行完步骤1204之后,通常还包含传统终端返回应答消息的步骤,即执行图12中虚线标出的步骤,具体为:
步骤1205:传统终端收到短消息后,向SMSAF返回控制信道下发短消息的应答消息。
步骤1205中,一般是传统终端的物理层收到短消息后,向SMSAF返回应答消息。
步骤1206:SMSAF向IP-Message-GW返回响应消息。
如果步骤1204所述下发消息里没有携带Bearer Reply Option参数,则步骤1206之后,直接执行步骤1208,否则步骤1206之后执行步骤1207。
步骤1207:传统终端收到短消息后,向SMSAF返回控制信道下发短消息的状态报告消息。
步骤1207中,通常是传统终端的应用层收到短消息后,向SMSAF返回状态报告消息。
步骤1208:SMSAF向IP-Message-GW发送状态报告消息。
这里,如果是步骤1206之后直接执行步骤1208,则步骤1208中,SMSAF直接向IP-Message-GW发送状态报告消息;如果是执行步骤1207之后执行步骤1208,则步骤1208中,SMSAF将收到的状态报告消息转发给IP-Message-GW,具体地说:SMSAF根据消息里的Bearer Reply Option参数判断收到的消息为状态报告消息后,将收到的消息转化为SIP消息并发往IP-Message-GW。这里,所述SIP消息可以为SIP消息中的Message消息。
步骤1209:IP-Message-GW收到状态报告消息后向MC返回短消息下发的应答消息。
步骤1210:IP-Message-GW向SMSAF返回响应消息。
步骤1210所述响应消息为针对步骤1208所述状态报告消息的响应消息。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业务信道上传统终端短消息下发过程示意图。
步骤1301~步骤1303:与步骤1201~步骤1203相同。
步骤1304:SMSAF收到SIP消息,将SIP消息映射为传统电路域的短消息后通过业务信道发送给传统终端。
如果步骤1303所述SIP消息为Message消息,则步骤1304所述SIP消息也为Message消息,相应的,步骤1304所述将SIP消息映射为传统电路域的短消息具体可以为:由Message消息中的Request-URI或者p-Called-Party-ID获取IMS域公共身份标识,根据公共身份标识判断被叫用户已建立业务信道,则把Message消息里的Content Body作为业务信道下发短消息的内容部分;可选的构造Bearer Reply Option参数,指示终端发送状态报告。
步骤1304中,将SIP消息映射为传统电路域短消息的具体过程与步骤1204中基本相同,只是不需要构造Mobile Identity参数。
步骤1304之前通常包含:传统终端与SMSAF之间通过RAN建立业务信道的过程。
实际应用时,执行完步骤1304之后,通常还包含传统终端返回应答消息的步骤,即执行图13中虚线标出的步骤,具体为:
步骤1305:传统终端收到短消息后,向SMSAF返回业务信道下发短消息的应答消息。
步骤1305中,一般是传统终端物理层收到短消息后,向SMSAF返回应答消息。
步骤1306:与步骤1206相同。
如果步骤1304所述下发消息里没有携带Bearer Reply Option参数,则步骤1306之后,直接执行步骤1308,否则步骤1306之后执行步骤1307。
步骤1307:传统终端收到短消息后,向SMSAF返回业务信道下发短消息的状态报告消息。
步骤1307中,通常是传统终端的应用层收到短消息后,向SMSAF返回状态报告消息。
步骤1308~步骤1310:与步骤1208~步骤1210相同。
本发明中的SMSAF可以为全新的实体,也可以通过在现有AGCF中叠加一部分功能等方式实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适用范围。

Claims (18)

1、一种实现短消息业务的系统,包含:传统终端、无线接入网RAN、IP多媒体子系统IMS核心网、IMS域中基于IP的短消息网关IP-Message-GW、短信中心MC,传统终端和无线接入网RAN交互传统电路域的短消息,IP-Message-GW控制将收到的SIP消息,转化为传统电路域局间短消息后发送给MC,或者是将收到的MC发送的传统电路域局间短消息,转化为SIP消息后发送给IMS核心网,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进一步包含:短消息适配功能实体;
短消息适配功能实体,接收传统终端通过RAN发送的传统电路域短消息,转化为会话初始协议SIP消息后,发送给IMS核心网,接收IMS核心网发送的SIP消息,转化为传统电路域短消息后,通过RAN发送给传统终端;
IMS核心网,用以传递短消息适配功能实体与IP-Message-GW之间的SIP消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消息适配功能实体包含:A/Iu接口信令处理单元、SIP信令适配单元、SIP信令处理单元;
A/Iu接口信令处理单元,用以传递RAN和SIP信令适配单元之间的传统电路域短消息;
SIP信令适配单元,接收A/Iu接口信令处理单元发送的传统电路域短消息,转化为SIP消息后,发送给SIP信令处理单元;接收SIP信令处理单元发送的SIP消息,转化为传统电路域短消息后,发送给A/Iu接口信令处理单元;
SIP信令处理单元,用以传递SIP信令适配单元和IMS核心网之间的SIP消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消息适配功能实体进一步包含:用户标识映射功能单元;
用户标识映射功能单元,接收SIP信令适配单元发送的用户国际用户识别码IMSI信息后,向SIP信令适配单元返回用户的IMS域公共身份标识;接收SIP信令适配单元发送的用户IMS域公共身份标识后,向SIP信令适配单元返回用户的IMSI信息;
SIP信令适配单元,接收A/Iu接口信令处理单元发送的传统电路域短消息后,向用户标识映射功能单元发送用户IMSI信息,接收用户标识映射功能单元返回的用户IMS域公共身份标识,根据IMS域公共身份标识将传统电路域局间短消息转化为SIP消息后,发送给SIP信令处理单元;接收SIP信令处理单元发送的SIP消息后,向用户标识映射功能单元发送用户IMS域公共身份标识,接收用户标识映射功能单元返回的用户IMSI信息,根据IMSI信息将SIP消息转化为传统电路域短消息后,发送给A/Iu接口信令处理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标识映射功能单元为数据库DB功能单元、或外部数据库接口功能单元;
DB功能单元,进一步存储IMSI与IMS域公共身份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外部数据库接口功能单元,进一步向数据库查询来获知IMSI与IMS域公共身份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5、一种上发短消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系统中设置短消息适配功能实体,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A11、传统终端上发传统电路域短消息给短消息适配功能实体;短消息适配功能实体将电路域短消息转化为SIP消息后通过IMS核心网发送给IP-Message-GW;
A12、IP-Message-GW控制将收到的SIP消息转化为传统电路域的局间短消息后,发送给MC。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11所述传统终端向短消息适配功能实体发送传统电路域短消息是通过RAN发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12之后进一步包含:
A13、MC向IP-Message-GW返回应答消息;IP-Message-GW向短消息适配功能实体发送状态报告消息;短消息适配功能实体向传统终端发送短消息上发应答消息,并向IP-Message-GW发送响应消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12中IP-Message-GW确定为上发短消息的用户能够上发短消息后进一步包含:IP-Message-GW向短消息适配功能实体发送成功响应消息。
9、根据权利要求5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传统终端与短消息适配功能实体之间的消息传递通过控制信道进行传递;
步骤A11所述上发的传统电路域短消息中包含:上发短消息用户的IMSI和ADDS User Part参数;
所述将电路域短消息转化为SIP消息具体为:根据短消息中的IMSI获取IMS域公共身份标识,并用IMS域公共身份标识构造SIP消息的From头域;根据ADDS User Part参数获取被叫方标识,构造SIP消息的Request-URI和To头域;把短消息内容封装到SIP消息的消息体Content Body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IMS域公共身份标识是:通过查询短消息适配功能实体内部或外部数据库获取。
11、根据权利要求5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传统终端与短消息适配功能实体之间的消息传递通过业务信道进行传递;步骤A11之前进一步包含:传统终端与短消息适配功能实体之间通过RAN建立业务信道;
步骤A11所述上发的传统电路域短消息中包含:ADDS User Part参数;
所述将电路域短消息转化为SIP消息具体为:根据与已建立的业务信道信息获取上发短消息用户的IMS域公共身份标识,并用IMS域公共身份标识构造SIP消息的From头域;根据ADDS User Part参数获取被叫方标识,构造SIP消息的Request-URI和To头域;把短消息内容封装到SIP消息的ContentBody里。
12、一种下发短消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系统中设置短消息适配功能实体,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A21、MC将短消息发送给IP-Message-GW;IP-Message-GW控制将短消息转化为SIP消息后通过IMS核心网发送给短消息适配功能实体;
A22、短消息适配功能实体将收到的SIP消息转化为传统电路域的短消息后发送给传统终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22所述短消息适配功能实体将传统电路域的短消息发送给传统终端是通过RAN发送。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22之后进一步包含:
A23、传统终端向短消息适配功能实体返回应答消息;短消息适配功能实体通过IMS核心网向IP-Message-GW发送响应消息;
A24、短消息适配功能实体通过IMS核心网向IP-Message-GW发送状态报告消息;
A25、IP-Message-GW向MC发送应答消息,并向短消息适配功能实体返回响应消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23和A24之间进一步包含:传统终端向短消息适配功能实体发送状态报告消息;
步骤A24中,短消息适配功能实体将收到的状态报告消息转发给IP-Message-GW。
16、根据权利要求12至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传统终端与短消息适配功能实体之间的消息传递通过控制信道进行传递;
所述将SIP消息转化为电路域短消息具体为:根据SIP消息中的Request-URI或者p-Called-Party-ID头域获取IMS域公共身份标识,并根据IMS域公共身份标识获取IMSI,将IMSI作为控制信道下发短消息的用户标识,把SIP消息里的Content Body作为控制信道下发短消息的内容部分。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IMSI是通过查询短消息适配功能实体内部或外部数据库获取。
18、根据权利要求12至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传统终端与短消息适配功能实体之间的消息传递通过业务信道进行传递;步骤A22之前进一步包含:传统终端与短消息适配功能实体之间通过RAN建立业务信道;
所述将SIP消息转化为电路域短消息具体为:根据SIP消息中的Request-URI或p-Called-Party-ID头域获取IMS域公共身份标识,并根据IMS域公共身份标识判断被叫用户已建立业务信道,把SIP消息里的Content Body作为控制信道下发短消息的内容部分。
CN200610077983A 2006-04-29 2006-04-29 实现短消息业务的系统和上发以及下发短消息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9067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077983A CN100579067C (zh) 2006-04-29 2006-04-29 实现短消息业务的系统和上发以及下发短消息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077983A CN100579067C (zh) 2006-04-29 2006-04-29 实现短消息业务的系统和上发以及下发短消息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47630A true CN101047630A (zh) 2007-10-03
CN100579067C CN100579067C (zh) 2010-01-06

Family

ID=387718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07798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9067C (zh) 2006-04-29 2006-04-29 实现短消息业务的系统和上发以及下发短消息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79067C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54703A (zh) * 2009-03-31 2010-10-06 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获取状态信息的方法、服务器及系统
CN102045694A (zh) * 2009-10-26 2011-05-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业务信息的传输方法和网元设备
WO2011110022A1 (zh) * 2010-09-29 2011-09-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461224A (zh) * 2009-06-09 2012-05-16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基于3gpp长期演进的短消息服务
US8817705B2 (en) 2009-06-26 2014-08-2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user plane data
CN105207882A (zh) * 2014-06-26 2015-12-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消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US9497605B2 (en) 2011-09-30 2016-11-15 Huawei Device Co., Ltd. Short mess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relevant system
WO2017215673A1 (zh) * 2016-06-17 2017-12-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短消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566997A (zh) * 2017-07-05 2018-01-09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短消息传输方法、装置、用户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666752A (zh) * 2022-03-29 2022-06-24 珠海高凌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ims域的短信管控系统及其管控方法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54703B (zh) * 2009-03-31 2013-12-18 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获取状态信息的方法、服务器及系统
CN101854703A (zh) * 2009-03-31 2010-10-06 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获取状态信息的方法、服务器及系统
US8989151B2 (en) 2009-06-09 2015-03-2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hort messaging service over 3GPP long term evolution
CN102461224A (zh) * 2009-06-09 2012-05-16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基于3gpp长期演进的短消息服务
US8817705B2 (en) 2009-06-26 2014-08-2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user plane data
CN102045694B (zh) * 2009-10-26 2015-08-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业务信息的传输方法和网元设备
CN102045694A (zh) * 2009-10-26 2011-05-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业务信息的传输方法和网元设备
CN102318436B (zh) * 2010-09-29 2014-07-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318436A (zh) * 2010-09-29 2012-01-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1110022A1 (zh) * 2010-09-29 2011-09-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US9497605B2 (en) 2011-09-30 2016-11-15 Huawei Device Co., Ltd. Short mess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relevant system
CN105207882A (zh) * 2014-06-26 2015-12-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消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15196809A1 (zh) * 2014-06-26 2015-12-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消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17215673A1 (zh) * 2016-06-17 2017-12-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短消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566997A (zh) * 2017-07-05 2018-01-09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短消息传输方法、装置、用户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666752A (zh) * 2022-03-29 2022-06-24 珠海高凌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ims域的短信管控系统及其管控方法
CN114666752B (zh) * 2022-03-29 2023-09-29 珠海高凌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ims域的短信管控系统及其管控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579067C (zh) 2010-0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47630A (zh) 实现短消息业务的系统和上发以及下发短消息的方法
CN101064866A (zh) 一种短信的路由寻址方法及系统
CN1874328A (zh) 实现业务互通的方法及系统
CN1801814A (zh) 一种离线消息发送和接收方法
CN101043701A (zh) 一种ip多媒体子系统为移动电路域用户提供注册和呼叫接续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889771A (zh) 一种hlr以及将传统移动终端接入ims域的方法及系统
CN101061729A (zh) 用于提供组合网络服务的方法和相关移动通信系统
CN101047515A (zh) 一种应用业务的计费关联方法及系统
CN101060464A (zh) 地址变换装置、消息处理方法及网络系统
CN1722670A (zh) 通信系统、通信终端设备及会议控制单元
CN1359585A (zh) 用于从配置在综合电信网络中的实体中提供至业务节点的接入的系统与方法
CN1661990A (zh) 协议版本转换器
CN101064960A (zh) 一种对语音呼叫连续锚定进行优化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852362A (zh) 被叫向主叫提供指示信息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01047628A (zh) 一种电路域终端接入分组网络实现分组业务的系统和方法
CN101075890A (zh) 实现群组会话体验质量的方法及系统
CN1859380A (zh) 一种离线消息获取方法
CN101064863A (zh) 一种ims网络下提供媒体资源服务的方法和系统
CN1949752A (zh) 一种电路交换网与ip多媒体子系统网络互通的系统和方法
CN1868197A (zh) 借助于sip协议的荷载信道变更的信令方法、软件产品和装置
CN101047655A (zh) 一种基于ip传输的消息路由方法和系统
CN1863176A (zh) 一种在消息会话中继协议中消息的封装传输系统及方法
CN1878388A (zh) 通信网络中数据传输服务质量的确定方法
CN101064683A (zh) 处理补充业务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874543A (zh) 一种将传统移动终端接入多媒体域的系统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