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47515A - 一种应用业务的计费关联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业务的计费关联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47515A
CN101047515A CNA2006100670808A CN200610067080A CN101047515A CN 101047515 A CN101047515 A CN 101047515A CN A2006100670808 A CNA2006100670808 A CN A2006100670808A CN 200610067080 A CN200610067080 A CN 200610067080A CN 101047515 A CN101047515 A CN 1010475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er
cdr
session
information collecting
service ident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6708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47515B (zh
Inventor
武亚娟
罗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61006708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047515B/zh
Priority to AT07720622T priority patent/ATE496448T1/de
Priority to DE602007012066T priority patent/DE602007012066D1/de
Priority to EP07720622A priority patent/EP2007065B1/en
Priority to PCT/CN2007/001048 priority patent/WO2007112685A1/zh
Publication of CN1010475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47515A/zh
Priority to US12/241,486 priority patent/US8392324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475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475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4Charging, meter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data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8Payment architectures
    • G06Q20/10Payment archite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funds transfer [EFT]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ome banking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8Payment architectures
    • G06Q20/12Payment archite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shopping systems
    • G06Q20/123Shopping for digital cont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8Payment architectures
    • G06Q20/14Payment archite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illing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4Billing or invoic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4Charging, meter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data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H04L12/1403Architecture for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5/00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time-control or time indication ;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voice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g. VoIP
    • H04M15/41Billing record details, i.e. parameters, identifiers, structure of call data record [CD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5/00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time-control or time indication ;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voice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g. VoIP
    • H04M15/43Billing software 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5/00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time-control or time indication ;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voice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g. VoIP
    • H04M15/50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time-control or time indication ;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voice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g. VoIP for cross-charging network opera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5/00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time-control or time indication ;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voice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g. VoIP
    • H04M15/55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time-control or time indication ;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voice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g. VoIP for hybrid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5/00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time-control or time indication ;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voice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g. VoIP
    • H04M15/62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time-control or time indication ;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voice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g. VoIP based on trigger specif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40Connection management for selective distribution or broadcast
    • H04W76/45Connection management for selective distribution or broadcast for Push-to-Talk [PTT] or Push-to-Talk over cellular [PoC]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16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15/00Metering arrangements; Time controlling arrangements; Time indicating arrangements
    • H04M2215/01Details of billing arrangements
    • H04M2215/0164Billing record, e.g. Call Data Record [CDR], Toll Ticket[TT], Automatic Message Accounting [AMA], Call Line Identifier [CLI], details, i.e. parameters, identifiers,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15/00Metering arrangements; Time controlling arrangements; Time indicating arrangements
    • H04M2215/44Charging/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on made over different networks, e.g. wireless and PSTN, ISDN, et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15/00Metering arrangements; Time controlling arrangements; Time indicating arrangements
    • H04M2215/52Interconnection, inter-exchange, reseller billing, billing agre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operators, e.g. billing identifier added on the CDR in order to cross charge the other operator, inter-operator accounting, reconciliation, bill directly resellers custom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inance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Meter Arrangement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业务的计费关联方法,业务控制功能实体为当前应用业务产生一个以上计费数据记录CDR并分配业务标识;该方法还包括:A.所述业务控制功能实体发送所述业务标识和所产生的CDR至所述计费系统;B.该计费系统使用该业务标识来关联为当前应用业务产生的CDR。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系统,应用本发明方法及系统能以简单方式实现计费关联。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业务的计费关联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应用业务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业务的计费关联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通信系统中已实现了各种个人用户、或集体用户参与的应用业务,具体通信方式包括:文本、语音、视频、以及多媒体组合等。一般的应用业务主要面向个人用户,通常仅有一个或两个用户设备(UE)进行通信。在集体用户参与的应用业务中,通常有一个或多个群组的用户同时进行通信,也就是说通信过程并非通常所见的一个主叫方用户和一个被叫方用户构成的双方通信,参与通信的可能有多个主叫方用户和多个被叫方用户,因此,此类集体用户参与的应用业务也被称为多方通信业务。
对基于会话的业务而言,应用服务器(AS)每与UE建立一次会话均将被分配一个计费标识(CID),所分配的各个CID将保存在AS和业务承载网中。计费中心再通过计费功能收集实体从业务承载网和AS中提取与CID一一对应的话单,即计费数据记录(CDR),把具有相同CID的CDR关联起来应用统一方法进行计费。其中,对于业务承载网为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IMS)的各种应用业务来说,所分配的CID又被称为IMS计费标识(ICID)。但是在此种基于CID的计费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不少弊端。比如:UE在一次业务通信中,首次与AS建立会话时将被分配一个CID,但在本次业务通信还未结束时,暂时退出了业务通信,之后又重新加入该业务通信,该UE将被重新分配一个CID。对于该UE用户而言,其暂时退出业务通信之前建立的会话与重新加入业务通信之后建立的会话,是两个互相关联的会话,在计费时需要将这两个会话关联起来计费。而对于计费中心来说,这两个会话对应不同的CID,属不相关会话,如果要将这两个会话关联起来,计费中心还要分析话单,根据其中的用户信息等进行复杂的统计,而且很难保证关联的准确性。上述问题在多方通信业务会话中体现得更为典型。
在多方通信业务会话中,各通信方用户的UE通过各自的接入服务器接入集中控制服务器,由该集中控制服务器来集中控制会话信令流程、负责授予各个通信方媒体发送权、进行媒体数据的复制和分发等。每一次多方通信业务会话均将对应一个集中控制服务器和一个以上的接入服务器。所述集中控制服务器又被称为执行控制功能(CF,Controlling function)的服务器,所述接入服务器也被称为执行参与功能(PF,Participating function)的服务器。另外,从逻辑上来讲,一个CF与一次多方通信业务相对应,而在一次多方通信业务中将为每一参与UE建立一个会话,每一UE的会话就对应一个PF。因此,所述集中控制服务器用于执行一个CF,而所述接入服务器则用于执行接入该接入服务器的一个以上UE对应的一个以上的PF。本文所述一个以上指一个或多个。
所以,多方通信业务都具有这样一种共性:每一次多方通信业务均由一个以上会话构成,其中每一会话对应一个用户的UE及其CID。由于多方通信业务具有这样的特点,所以在进行计费时,计费中心需要关联的CID数目将相当庞大,很难保证计费准确性,并且计费实现难度也相当大。另外,目前多方通信业务存在一种需求就是:将参与一次多方通信业务的各个UE的会话绑定起来进行计费。这样,如果采用现有计费技术,计费中心只能首先基于ICID进行计费,然后再根据话单中的群组信息等进行统计,同样也存在复杂度较高、准确性较低的问题。
可见,现有的基于CID的计费关联方法,仅能将同一用户在一次会话中的各个操作关联起来,而无法关联同一用户在一次业务通信中的各个会话,这样的计费关联方法极易产生重复计费、漏计费等错误,给计费操作的安全性、可靠性带来了不良影响,也降低了用户满意度。
此外,随着需求的不断涌现,使用一个单独的AS来提供多种应用业务已变得越来越不可实现。为增加业务灵活性、丰富业务功能,运营商或业务提供商会开展由多个子业务构成的复合业务,因此相对于复合业务而言,前面所述由AS提供的单独的应用业务又可被称为单一业务。其中,对于复合业务而言,其中的每一子业务将对应自身的子业务服务器(即AS),整个复合业务中还将有一个业务控制功能实体用于对各个子业务服务器进行集中控制,负责控制各个子业务的发起过程、分配各个子业务的会话标识等等。目前比较典型的复合业务构成形式是:将某一子业务作为主要业务,而其它子业务作为附加业务,可将主业务对应的子业务服务器称为主业务服务器,将附加业务对应的子业务服务器称为附加业务服务器,附加业务的执行一定程度上依赖主业务并为主业务的执行提供辅助功能。比如:在PoC业务网络中设置呈现服务器(Presence Server),该Presence Server能在PoC业务通信过程中为用户提供群组状态显示功能;此外,还可设置位置服务器,以提供各个参与用户的位置信息等等。
随着复合业务的出现,运营商或业务提供商可能会推出一些复合业务的绑定计费策略。但是,由前面所述可知,目前的计费技术都是基于与一次会话相关的CID的。所以,在对复合业务执行绑定计费时,计费中心要将多种业务关联起来进行计费。而CID仅针对一次子业务中一个用户的单次会话,与多个子业务的关联毫无关系。因此,计费中心必须具体分析每一话单,进行复杂等等统计,处理逻辑相当复杂,难以保证计费关联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可见,现有的基于CID的计费关联方法,仅能将同一用户在一次会话中的各个操作关联起来,而无法关联同一用户在单一业务中的多个会话、更无法关联复合业务中的多个子业务。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业务的计费关联方法及系统,能以简单方式实现计费关联,并能显著提高计费准确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业务的计费关联方法,业务控制功能实体为当前应用业务分配业务标识并产生一个以上计费数据记录CDR;该方法还包括:
A.所述业务控制功能实体发送所述业务标识和所产生的CDR至计费系统;
B.该计费系统使用接收到的业务标识来关联所述为当前应用业务产生的CDR。
其中,所述计费系统至少包括: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和计费中心;
步骤A中,所述业务控制功能实体发送业务标识和所产生的CDR至自身所属的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该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再发送所述业务标识和CDR至所述计费中心;
步骤B中,由计费中心使用所述业务标识来关联所述CDR。
其中,所述当前应用业务为仅由一个业务构成的单一业务。
其中,当该方法应用于应用业务层时,所述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包括:所述业务控制功能实体所属的应用业务服务器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
其中,该方法进一步应用于承载控制层;所述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进一步包括:所述业务控制功能实体对应的承载控制层实体所属的承载控制层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所述业务控制功能实体对应的承载控制层实体用于承载该业务控制功能实体;
步骤A中所述发送业务标识和CDR至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的方法中,进一步包括:所述业务控制功能实体对应的承载控制层实体记录所述业务标识并为当前应用业务产生CDR,该承载控制层实体再发送该业务标识和所产生的CDR至自身所属的承载控制层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所述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和承载控制层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分别发送各自接收到的CDR和业务标识至所述计费中心。
其中,所述应用业务为多方通信业务,用于处理当前多方通信业务的服务器包括:执行控制功能CF的服务器和一个以上执行参与功能PF的服务器;所述业务控制功能实体为当前多方通信业务的执行CF的服务器;所述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进一步包括:所述一个以上执行PF的服务器各自所属的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所属承载控制层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进一步包括:所述一个以上执行PF的服务器各自对应的承载控制层实体所属的承载控制层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每一执行PF的服务器对应的承载控制层实体用于承载该执行PF的服务器;
所述步骤A进一步包括:所述执行CF的服务器发送业务标识至当前多方通信业务的一个以上执行PF的服务器;各执行PF的服务器产生CDR并发送业务标识和所产生的至各自所属的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所述各执行PF的服务器各自对应的承载控制层实体产生CDR、记录所述业务标识并发送该业务标识和所产生的CDR至各自所属的承载控制层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
其中,所述业务控制功能实体分配业务标识的方法为:所述执行CF的服务器在接收到会话建立请求时分配业务标识;
步骤A所述执行CF的服务器下发业务标识至各个执行PF的服务器的方法为:所述执行CF的服务器发送携带业务标识的会话建立请求至各被叫用户所属的执行PF的服务器,并在返回的会话建立应答中携带业务标识至主叫用户所属的执行PF的服务器;
步骤A所述承载控制层实体记录业务标识的方法为:所述执行CF的服务器对应的承载控制层实体、以及所述各个被叫用户所属执行PF的服务器对应的承载控制层实体在转发所述携带业务标识的会话建立请求或会话建立应答时,记录该业务标识;所述主叫用户所属执行PF的服务器对应的承载控制层实体在转发所述携带业务标识的会话建立应答时,记录该业务标识;
步骤A中,所述执行CF的服务器和各执行PF的服务器发送业务标识和CDR至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的方法为:所述执行CF的服务器和各执行PF的服务器在接收到会话建立应答之后产生各自对应的主叫或被叫用户的CDR并发送业务标识和所产生的CDR至各自所属的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
步骤A中,所述承载控制层实体发送业务标识和CDR至承载控制层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的方法为:所述执行CF的服务器和各执行PF的服务器对应的各承载控制层实体在接收到会话建立应答之后产生各自对应的主叫或被叫用户的CDR并发送业务标识和所产生的CDR至各自所属的承载控制层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
其中,所述步骤A进一步包括:
所述各被叫用户所属的执行PF的服务器发送所述业务标识至各自所辖的被叫用户,所述主叫用户所属的执行PF的服务器发送所述业务标识至自身所辖的主叫用户。
其中,所述被叫用户所属的执行PF的服务器发送所述业务标识至被叫用户的方法为:当所述被叫用户已进行了会话预建立时,该被叫用户所属的执行PF的服务器发送携带业务标识的会话建立请求或媒体数据控制协议消息给该被叫用户;当所述被叫用户未进行会话预建立时,该被叫用户所属的执行PF的服务器发送携带业务标识的会话建立请求给该被叫用户;
所述主叫用户所属的执行PF的服务器发送所述业务标识至自身所辖的主叫用户的方法为:当所述主叫用户已进行了会话预建立时,该主叫用户所属的执行PF的服务器发送携带业务标识的会话建立通知或媒体数据控制协议消息给该主叫用户;当所述主叫用户未进行会话预建立时,该主叫用户所属的执行PF的服务器发送携带业务标识的会话建立应答给该主叫用户。
其中,所述步骤A进一步包括:
当有用户请求修改会话时,该请求修改会话的用户发送携带所述业务标识的会话修改请求至自身所属的执行PF的服务器,该执行PF的服务器将该会话修改请求转发至所述执行CF的服务器;该执行CF的服务器再将携带该业务标识的会话修改请求发送至当前多方通信业务的其它用户所属的执行PF的服务器;之后,该执行CF的服务器将携带该业务标识的会话修改应答返回给该请求修改会话的用户所属的执行PF的服务器;所述执行CF的服务器和各执行PF的服务器在接收到会话修改应答之后产生各自对应的主叫或被叫用户的中间计费CDR并发送业务标识和所产生的CDR至各自所属的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所述执行CF的服务器和各执行PF的服务器各自对应的承载控制层实体在接收到会话修改应答之后产生各自对应的主叫或被叫用户的中间计费CDR并发送业务标识和所产生的CDR至各自所属的承载控制层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
其中,所述步骤A进一步包括:
当有未进行会话预建立的用户暂时退出会话后请求重新加入会话时,该暂时退出会话后请求重新加入会话的用户发送携带所述业务标识的加入会话请求至自身所属的执行PF的服务器,该执行PF的服务器将该加入会话请求转发至所述执行CF的服务器;之后,该执行CF的服务器返回携带业务标识的加入会话应答给该用户所属的执行PF的服务器;所述执行CF的服务器和执行PF的服务器在接收到加入会话应答之后产生该请求重新加入会话用户的CDR并发送业务标识和所产生的CDR至各自所属的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所述执行CF的服务器和执行PF的服务器各自对应的承载控制层实体在接收到加入会话应答之后产生该请求重新加入会话用户的CDR并发送业务标识和所产生的CDR至各自所属的承载控制层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
其中,所述步骤A进一步包括:
当有已进行会话预建立的用户暂时退出会话后请求重新加入会话时,该预建立会话后请求重新加入会话的用户发送携带所述业务标识的修改预建立会话请求至自身所属的执行PF的服务器,该执行PF的服务器发送携带所述业务标识的加入会话请求至所述执行CF的服务器;之后,该执行CF的服务器将携带该业务标识的加入会话应答返回给该用户所属的执行PF的服务器;所述执行CF的服务器和各执行PF的服务器在接收到加入会话应答之后产生该预建立会话后请求重新加入会话的用户的CDR并发送业务标识和所产生的CDR至各自所属的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所述执行CF的服务器和各执行PF的服务器各自对应的承载控制层实体在接收到加入会话应答之后产生该预建立会话后请求重新加入会话的用户的CDR并发送业务标识和所产生的CDR至各自所属的承载控制层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
其中,所述步骤A进一步包括:
当有用户请求加入新用户时,该请求加入新用户的用户发送携带所述业务标识的加入新用户请求至自身所属的执行PF的服务器,该执行PF的服务器发送携带所述业务标识的加入新用户请求至所述执行CF的服务器,该执行CF的服务器发送携带业务标识的加入会话请求至新用户所属的执行PF的服务器;之后,该新用户所属执行PF的服务器返回携带该业务标识的加入会话应答给执行CF的服务器;所述执行CF的服务器和所述新用户所属的执行PF的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加入会话应答之后产生该新用户的CDR并发送业务标识和所产生的CDR至各自所属的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所述执行CF的服务器和新用户所属的执行PF的服务器各自对应的承载控制层实体在接收到加入会话应答之后产生该新用户的CDR并发送业务标识和所产生的CDR至各自所属的承载控制层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
其中,当未进行会话预建立的用户请求退出会话时,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该请求退出会话的用户发送携带所述业务标识的退出会话请求至自身所属的执行PF的服务器,该执行PF的服务器发送携带所述业务标识的退出会话请求至所述执行CF的服务器;
之后,该执行CF的服务器将携带该业务标识的退出会话应答返回给该用户所属的执行PF的服务器;所述执行CF的服务器和执行PF的服务器在接收到退出会话应答之后发送业务标识至各自所属的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所述执行CF的服务器和执行PF的服务器各自对应的承载控制层实体在接收到退出会话应答之后发送业务标识至各自所属的承载控制层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并请求停止计费;
所述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和承载控制层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关闭与该业务标识关联的该请求退出会话的用户的CDR。
其中,当进行会话预建立的用户请求退出会话时,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该请求退出会话的用户发送携带业务标识的修改预建立会话以退出会话的请求至自身所属执行PF的服务器,该执行PF的服务器实体发送携带该业务标识的退出会话请求至执行CF的服务器;
之后,该执行CF的服务器将携带该业务标识的退出会话应答返回给该用户所属的执行PF的服务器;所述执行CF的服务器和执行PF的服务器在接收到退出会话应答之后发送业务标识至各自所属的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所述执行CF的服务器和执行PF的服务器各自对应的承载控制层实体在接收到退出会话应答之后发送业务标识至各自所属的承载控制层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并请求停止计费;
所述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和承载控制层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关闭与该业务标识关联的该请求退出会话的用户的CDR。
步骤A中,所述发送业务标识和所产生的CDR至计费系统的方法为:
在所产生的CDR中携带该业务标识并发送该CDR至计费系统。
其中,在当前应用业务中,每一用户建立一次或多次会话;所述CDR对应每一用户的每一次会话;
步骤B中所述业务标识关联的CDR为:在当前应用业务中同一用户建立的多次会话对应的多个CDR;或者,在当前应用业务中部分或全部用户建立的多次会话对应的多个CDR。
其中,所述多方通信业务为蜂窝系统中按键即说PoC业务,所述CF实体为执行CF的PoC服务器,所述PF实体为执行PF的PoC服务器;或者,所述多方通信业务为会议Conference业务,所述CF实体为执行CF的Conference服务器,所述PF实体为执行PF的Conference服务器。
其中,所述当前应用业务为由多个子业务构成的复合业务;所述为当前应用业务分配的业务标识为当前复合业务对应的唯一的复合业务标识;所述为当前应用业务产生的CDR包括:复合业务的CDR和每一子业务的CDR;该方法进一步包括:为构成当前复合业务的每一子业务分配一个子业务标识;
步骤B中,所述使用该业务标识来关联为本次应用业务产生的CDR的方法为:使用各子业务标识来关联各自对应子业务的CDR,再使用复合业务标识来关联多个子业务标识所关联的CDR。
其中,当该方法应用于应用业务层时,所述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包括:每一子业务服务器所属的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
步骤A所述发送业务标识和CDR至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的方法为:所述业务控制功能实体针对每一子业务发送复合业务标识和该子业务对应的子业务标识至该子业务对应的子业务服务器;每一子业务服务器为子业务产生CDR,并将接收到的复合业务标识、子业务标识以及所产生的CDR发送至自身所属的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
步骤B中,所述使用该业务标识来关联为本次应用业务产生的CDR的方法为:使用各个子业务标识来关联各自对应子业务服务器产生的CDR,再使用复合业务标识来关联多个子业务标识所关联的多个子业务服务器所产生的CDR。
其中,该方法进一步应用于承载控制层;所述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进一步包括:每一子业务服务器对应的承载控制层实体所属的承载控制层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所述子业务服务器对应的承载控制层实体用于承载该子业务服务器;
步骤A中,所述发送业务标识和CDR至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的方法进一步包括:每一子业务服务器对应的承载控制层实体记录所述子业务标识和复合业务标识,为自身对应子业务产生CDR,并发送该子业务标识、复合业务标识、以及所产生的CDR至自身所属的承载控制层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
步骤B中,所述使用该业务标识来关联为本次应用业务产生的CDR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使用子各个子业务标识来关联各自对应承载控制层实体所产生的CDR,再使用复合业务标识来关联多个子业务标识所关联的多个承载控制层实体所产生的CDR。
其中,所述发送复合业务标识和子业务标识至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或承载控制层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的方法为:在发往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或承载控制层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的CDR中携带复合业务标识和子业务标识。
其中,所述复合业务标识和各个子业务标识为相同或不同的标识。
其中,构成当前复合业务的多个子业务中包括:作为主业务的子业务和一个以上作为附加业务的子业务;所述子业务服务器包括:主业务对应的主业务服务器,以及与一个以上附加业务一一对应的一个以上附加业务服务器;所述子业务标识包括:主业务对应的主业务标识,以及与一个以上附加业务一一对应的一个以上附加业务标识;
步骤A中,所述业务控制功能实体针对每一子业务发送复合业务标识和该子业务对应的子业务标识至该子业务对应的子业务服务器的方法为:所述业务控制功能实体发送复合业务标识和主业务标识至主业务服务器;所述业务控制功能实体针对每一附加业务发送复合业务标识和该附加业务对应的附加业务标识至该附加业务对应的附加业务服务器。
步骤A中,所述业务控制功能实体发送主业务标识至主业务服务器的方法为:在发起主业务时发送该主业务标识;或者,在建立起主业务时发送该主业务标识;或者,在建立起所有附加业务时发送该主业务标识;或者在建立起当前复合业务时发送该主业务标识;
所述业务控制功能实体发送复合业务标识至主业务服务器的方法为:在发起主业务时发送该复合业务标识;或者,在建立起主业务时发送该复合业务标识;或者,在建立起所有附加业务时发送该复合业务标识;或者在建立起当前复合业务时发送该复合业务标识;
所述业务控制功能实体针对每一附加业务发送对应的附加业务标识至附加业务服务器的方法为:针对每一附加业务,在发起该附加业务时发送对应的附加业务标识;或者,在建立起该附加业务时发送对应的附加业务标识;或者;在建立起当前复合业务时发送对应的附加业务标识;
所述业务控制功能实体针对每一附加业务发送复合业务标识至附加业务服务器的方法为:针对每一附加业务,在发起该附加业务时发送复合业务标识;或者,在建立起该附加业务时发送复合业务标识;或者;在建立起当前复合业务时发送复合业务标识。
其中,所述复合业务标识和主业务标识相同。
其中,所述当前应用业务为由多个子业务构成的复合业务;所述为当前应用业务分配的业务标识为当前复合业务对应的唯一的复合业务标识;所述为当前应用业务产生的CDR包括:每一子业务的CDR;
步骤B中,所述使用该业务标识来关联为本次应用业务产生的CDR的方法为:使用复合业务标识来关联多个子业务的CDR。
其中,当该方法应用于应用业务层时,所述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包括:每一子业务服务器所属的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
步骤A所述发送业务标识和CDR至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的方法为:所述业务控制功能实体发送复合业务标识至每一子业务对应的子业务服务器;每一子业务服务器为子业务产生CDR,并将接收到的复合业务标识以及所产生的CDR发送至自身所属的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
步骤B中,所述使用该业务标识来关联为本次应用业务产生的CDR的方法为:使用复合业务标识来关联多个子业务服务器所产生的CDR。
其中,该方法进一步应用于承载控制层;所述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进一步包括:每一子业务服务器对应的承载控制层实体所属的承载控制层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所述子业务服务器对应的承载控制层实体用于承载该子业务服务器;
步骤A中,所述发送业务标识和CDR至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的方法进一步包括:每一子业务服务器对应的承载控制层实体记录所述复合业务标识,为自身对应子业务产生CDR,并发送该复合业务标识和所产生的CDR至自身所属的承载控制层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
步骤B中,所述使用该业务标识来关联为本次应用业务产生的CDR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使用复合业务标识来关联多个承载控制层实体所产生的CDR。
其中,所述发送复合业务标识至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或承载控制层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的方法为:在发往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或承载控制层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的CDR中携带复合业务标识。
其中,构成当前复合业务的多个子业务中包括:作为主业务的子业务和一个以上作为附加业务的子业务;所述子业务服务器包括:主业务对应的主业务服务器,以及与一个以上附加业务一一对应的一个以上附加业务服务器。
其中,所述业务控制功能实体为独立设置的实体;或者,集成于所述主业务服务器之中。
步骤A中,所述业务控制功能实体发送复合业务标识至主业务服务器的方法为:在发起主业务时发送该复合业务标识;或者,在建立起主业务时发送该复合业务标识;或者,在建立起所有附加业务时发送该复合业务标识;或者在建立起当前复合业务时发送该复合业务标识;
所述业务控制功能实体发送复合业务标识至每一附加业务的附加业务服务器的方法为:针对每一附加业务,在发起该附加业务时发送复合业务标识;或者,在建立起该附加业务时发送复合业务标识;或者;在建立起当前复合业务时发送复合业务标识。
其中,所述构成复合业务的多个子业务为:PoC业务、Conference业务、位置Location业务、呈现Presence业务这四者的任意组合。
其中,所述业务标识为会话标识SID。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应用业务计费关联的系统,该系统包括:
业务标识生成单元,用于为当前应用业务分配业务标识,发送业务标识至CDR产生单元;
CDR产生单元,用于从业务标识生成单元接收业务标识,产生当前应用业务的多个CDR,发送接收到的业务标识和所产生的CDR至CDR关联单元;
CDR关联单元,用于从CDR产生单元接收所述CDR和业务标识,使用该业务标识关联当前应用业务的多个CDR。
其中,所述CDR产生单元进一步用于将接收到的业务标识包含在所产生的CDR中。
其中,所述业务标识生成单元为独立设置的实体或集成于应用业务的业务控制功能实体之中;所述CDR关联单元为独立设置的实体或集成于计费系统之中。
其中,所述业务控制功能实体为:PoC业务的执行CF的服务器或者Conference业务的执行CF的服务器。
由上述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关键在于:为当前应用业务分配业务标识,使用该业务标识来关联当前应用业务中产生的多个CDR。
因此,本发明所提供的应用业务的计费关联方法及系统,能将一次应用业务通信过程中产生的多个CID关联起来,从而能以简单方式实现一次应用业务中多个参与用户的绑定计费,也利于准确对单个用户在一次应用业务通信中产生的多个CID进行绑定计费,或者,能实现复合业务的计费关联,本方案简单易行、且不必对现网作较大改动,具有较高的可实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在会话建立过程中实现计费关联一较佳实施例的处理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方法在会话建立过程中实现计费关联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方法在会话修改过程中实现计费关联一较佳实施例的处理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方法在加入新用户时实现计费关联一较佳实施例的处理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方法在未进行会话预建立的用户退出会话时实现计费关联一较佳实施例的处理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方法在已进行会话预建立的用户退出会话时实现计费关联一较佳实施例的处理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方法在未进行会话预建立的用户暂时退出会话后重新加入会话时实现计费关联一较佳实施例的处理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方法在已进行会话预建立的用户暂时退出会话后重新加入会话时实现计费关联一较佳实施例的处理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方法中实现复合业务计费关联一较佳实施例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方法中实现复合业务计费关联另一较佳实施例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系统一较佳实施例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再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业务的计费关联方法,其主要设计思想均在于:为应用业务分配业务标识并发送至计费系统,由计费系统基于该业务标识来关联当前业务中产生的各个CDR。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两种方法加以详细描述。基于此种设计思想,本发明提出两种计费关联方法。
其中,在计费系统中包括:用于从AS和承载控制层实体接收CDR的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计费网关、以及用于对CDR进行计费关联等处理的计费中心。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将作为计费系统面向外部的接口从自身连接的网络节点(比如:AS或承载控制层实体)接收CDR并通过计费网关传递至计费中心。各个AS和承载控制层实体均有各自所属的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通常把AS所属的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称为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将承载控制层实体所属的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称为承载控制层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对于承载控制层是IMS的情况来说,其所属的承载控制层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可被称为IM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由于,本文主要关注业务标识在各个AS、各个承载控制层实体和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之间传递的过程,因此,本文的各个实施例图中略去了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发送CDR和业务标识至计费中心的处理过程。本文各实施例图中还将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和IM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分别简称为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和IM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
本发明提出的第一种方法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同一用户在一次单一业务通信过程中所产生的多个CDR的关联计费。为解决该问题,该方法的主要处理思想为:业务控制功能实体(即单一业务的AS)为当前应用业务分配统一的业务标识、产生各个参与用户的CDR,并发送业务标识和所产生的CDR至计费系统,由计费系统使用该业务标识来关联本次应用业务中各个用户的CDR。
其中,在一次应用业务中,每一用户可能建立一次或多次会话,一个CDR对应每一用户的每一次会话;本发明所述使用业务标识来关联各个CDR的方式将有多种,业务标识所关联的多个CDR可以为:在当前应用业务中同一用户建立的多次会话对应的多个CDR,或者为当前应用业务中部分或全部用户建立的多次会话对应的多个CDR;具体采用哪种方式来进行关联与实际的关联策略相关,而关于关联策略的具体内容和形式非本发明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不作进一步描述。
这里,AS首先发送业务标识和CDR至计费系统中的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由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将收集到的CDR和业务标识发送至计费中心,由计费中心集中进行关联处理。其中,当该方法应用于应用业务层时,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包括业务控制功能实体所属的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该方法还可进一步应用于承载控制层,则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进一步包括:业务控制功能实体对应的承载控制层实体所属的承载控制层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所述业务控制功能实体对应的承载控制层实体用于承载该业务控制功能实体。此时,业务控制功能实体对应的承载控制层实体要进一步记录所述业务标识并为当前应用业务产生CDR,再发送该业务标识和所产生的CDR至自身所属的承载控制层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然后,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和承载控制层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分别发送各自接收到的CDR和业务标识至计费中心。本文图1至图8的实施例中,应用业务层和承载控制层均同时应用了本发明方法。如果本发明方法仅应用于应用业务层,则仅涉及UE、AS、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和计费中心之间的处理,不必进行上述与承载控制层实体、承载控制层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的处理即可,本文就不再对仅应用于应用业务层时的处理作另行说明了,但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其中,本发明方法主要针对的是多方通信业务等基于会话的应用业务,而现有的基于会话的业务中已存在每一次业务对应的会话标识(SID,SessionID),所以当本发明方法应用于基于会话的应用业务时,可以采用现有的SID作为本发明所述业务标识,即:使用SID来关联多个CDR,也可以定义新的标识作为本发明所述业务标识。通常,应用业务层面的各个实体之间交互的信息将通过各自对应的承载控制层实体进行转发,如:多方通信业务的执行PF的服务器、执行CF的服务器以及UE通过各自对应的承载控制层实体IMS/SIP核心网(Core)进行信息交互。同时,IMS/SIP Core中的各个网络功能实体也可能为当前应用业务产生CDR,以实现承载控制层的计费。这里,每一应用业务的AS均将对应各自的承载控制层实体,所述AS对应的承载控制层实体用于承载该AS。
目前,主流的多方通信业务包括:蜂窝系统中按键即说(PoC)业务、会议(Conference)业务等。在PoC业务会话中,所谓执行CF的服务器就是执行CF的PoC服务器,其也被称为控制PoC服务器(Controlling PoCServer);所谓执行PF的服务器就是执行PF的PoC服务器,其也被称为参与PoC服务器(Participating PoC Server)。在Conference业务会话中,所谓执行CF的服务器就是执行CF的Conference服务器,其也被称为控制Conference服务器(Controlling Conference Server),所谓执行PF的服务器就是执行PF的Conference服务器,其也被称为参与Conference服务器(Participating Conference Server)。上述执行PF的服务器和执行CF的服务器属多方通信业务服务器的逻辑划分,在物理上,执行PF的服务器和执行CF的服务器可能为不同的AS,也可能集成在同一AS之中。为简化描述,本文将执行CF的服务器简称为CF,将执行PF的服务器简称为PF。本文将以基于SIP的多方通信业务为例对本发明方法的实现流程加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在会话建立过程中实现计费关联一较佳实施例的处理流程图。本实施例中的处理实体包括:主叫UE及其所属的主叫PF、主叫PF和主叫UE对应的主叫IMS/SIP Core,当前多方通信业务的CF,被叫UE及其所属的被叫PF、被叫UE和被叫PF对应的被叫IMS/SIP Core。本实施例的相关处理实体还包括:主叫PF、CF、被叫PF所属的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以及主叫IMS/SIP Core和被叫IMS/SIP Core所属的IM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其中,主叫UE与主叫PF和CF对应同一承载控制层实体(即主叫IMS/SIP Core)、被叫UE与被叫PF对应同一承载控制层实体(即被叫IMS/SIP Core);当前多方通信业务的CF就是当前应用业务的业务控制功能实体。
这里,如果主/被叫PF和CF是同一业务提供商网络中的服务器,则它们归属同一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本文实施例设定:主/被叫PF和CF归属同一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而如果主/被叫PF和CF位于不同业务提供商网络,则它们分属不同的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它们将分别发送业务标识和CDR至各自所属的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同理,如果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所在的IMS/SIP Core网络是同一运营商网络,则主/被叫IMS/SIP Core归属同一IM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如果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所在的IMS/SIP Core网络是不同的运营商网络,则主/被叫IMS/SIPCore归属不同IM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它们将分别发送业务标识和CDR至各自网络中的IM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本文实施例中设定:主/被叫IMS/SIP Core归属相同的IM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
如图1所示,具体处理步骤包括:
步骤101~步骤102:主叫UE通过自身对应的主叫IMS/SIP Core发送会话建立请求至主叫PF。这里,所述会话建立请求可由SIP的邀请(INVITE)消息来承载,本发明对此不进行限定。
这里,本发明所述应用业务层实体(如:UE、PF、CF等)与其对应的承载控制层实体(如:IMS/SIP Core等)可能属于不同或相同的网络,本发明对此并不进行限定。
步骤103:主叫PF再通过自身对应的主叫IMS/SIP Core转发该会话建立请求至CF。
步骤104:CF为当前多方通信业务分配业务标识(即SID),然后针对每一被叫UE执行如下步骤:
步骤105:CF通过自身所属的主叫IMS/SIP Core发送会话建立请求至被叫PF对应的被叫IMS/SIP Core,该会话建立请求中携带步骤104分配的SID。
步骤106~步骤107:被叫IMS/SIP Core保存接收到的SID,并将该携带SID的会话建立请求转发至被叫PF。
步骤108~步骤109:被叫PF保存接收到的SID,并通过被叫IMS/SIPCore下发该携带SID的会话建立请求至被叫UE。
步骤110~步骤111:被叫UE保存接收到的SID,并通过自身对应的被叫IMS/SIP Core返回携带该SID的会话建立应答给被叫PF。这里,所述会话建立应答可由SIP的200OK等消息承载,本发明对此不进行限定。
步骤112~步骤113:被叫IMS/SIP Core返回该携带SID的会话建立应答给被叫PF,被叫PF再依次通过自身对应的被叫IMS/SIP Core、CF对应的主叫IMS/SIP Core发送携带SID的会话建立应答至CF。
步骤114:CF返回携带SID的会话建立应答至自身对应的主叫IMS/SIPCore。
步骤115~步骤116:该主叫IMS/SIP Core保存接收到的SID,并返回携带SID的会话建立应答给主叫PF,该主叫PF保存接收到的SID。
步骤117~步骤119:主叫PF通过自身对应的主叫IMS/SIP Core返回携带SID的会话建立应答给主叫UE,主叫UE保存接收到的SID,从而完成整个会话建立流程。
在本发明中,各个与计费相关的应用业务层实体和承载控制层实体在接收到SID时,可以将SID包含在自身为当前应用业务产生的CDR中一起发送至各自对应的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中。其中,各应用业务层实体和承载控制层实体在接收到指示成功的会话建立应答之后或在转发会话建立请求时产生CDR并将SID包含在该CDR中发送至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这里,本文仅考虑处理成功的情况,所以假定所有的会话建立应答均指示成功。图1中,与计费相关的应用业务层实体包括:主叫PF、被叫PF和CF,与计费相关的承载控制层实体包括:主叫IMS/SIP Core和被叫IMS/SIP Core。因此,各计费相关的应用业务层实体和承载控制层实体发送SID和CDR的处理如下:
1、被叫PF可在步骤109转发会话建立请求时或在步骤111接收到会话建立应答后可执行步骤a、且该步骤a的执行与后续其它步骤相互独立,本发明并不限定步骤a与步骤111之后的其它步骤之间的执行顺序。所述步骤a包括:被叫PF向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请求开始计费,并将自身产生的包含有SID的该被叫UE的CDR发送至该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该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打开CDR,开始记录本次多方通信业务中该被叫UE在该被叫PF上的各个操作。
2、被叫IMS/SIP Core在转发携带SID的会话建立请求或会话建立应答时可记录SID,并且在接收到步骤112所述会话建立应答之后也可执行步骤b、且该步骤b与后续其它步骤相互独立,本发明并不限定该步骤b与步骤112之后的其它步骤之间的执行顺序。所述步骤b包括:被叫IMS/SIP Core向IM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请求开始计费,并将自身产生的包含有SID的其所对应的该被叫UE的CDR发送至该IM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该IM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打开CDR,开始记录本次多方通信业务中该被叫UE在该被叫IMS/SIP Core上的各个操作。
3、CF在接收到步骤113所述会话建立应答后也可以执行步骤c、且该步骤c与后续其它步骤相互独立,本发明并不限定该步骤c与步骤113之后的其它步骤之间的执行顺序。所述步骤c包括:CF向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请求开始计费,并将自身产生的包含有SID的各主被叫用户的CDR发送至该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该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打开各个CDR,开始记录本次多方通信业务中各主被叫用户在该CF上的各个操作。
4、主叫PF在接收到步骤116所述会话建立应答后也可执行步骤d、且该步骤d与后续其它步骤相互独立,本发明并不限定该步骤d与步骤116之后的其它步骤之间的执行顺序。所述步骤d包括:主叫PF向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请求开始计费,并将自身产生的包含有SID的主叫用户的CDR发送至该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该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打开CDR,开始记录本次多方通信业务中主叫用户在该主叫PF上的各个操作。
5、主叫IMS/SIP Core在转发携带SID的会话建立应答时可记录SID,并在接收到步骤117所述会话建立应答消息后也可执行步骤e、且该步骤e与后续其它步骤相互独立,本发明并不限定该步骤e与步骤117之后的其它步骤之间的执行顺序。所述步骤e包括:主叫IMS/SIP Core向IM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请求开始计费,并将自身产生的包含有SID的主叫用户的CDR发送至该IM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该IM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打开CDR,开始记录本次多方通信业务中主叫用户在该主叫IMS/SIP Core上的各个操作。
当主叫UE和各个被叫UE建立起会话开始进行多方通信时,AS或IM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就开始实时记录本次多方通信业务中主被叫用户在各个实体上的各个操作。
图1的实施例中,主叫PF和被叫PF分别将各自接收到的SID下发给主叫UE和被叫UE,这样,各UE可在发起后续的会话修改、或加入新用户、或重新加入会话、或退出会话等过程中将SID发送至执行PF的服务器和执行CF的服务器,从而能来产生该SID关联的中间计费的CDR、或产生该SID关联的新的CDR、或更新该SID对应的CDR、或关闭该SID对应的CDR。但下发SID给主被叫UE的处理并非实现本发明目的的必要条件,只有在考虑上述因素时,才需要执行该处理。另外,图1中,主被叫UE均未进行会话预建立(即采用On Command方式),当主被叫UE均进行过会话预建立(即采用预建立Pre-establish方式)时,处理过程与图1所示略有不同,详细处理如图2所示。
图2为本发明方法在会话建立过程中实现计费关联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处理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主被叫UE均和自身所属执行PF服务器进行过会话预建立,并且所涉及的处理实体与图1相同。所谓会话预建立,简单的说就是:在会话正式建立之前UE首先与自身所属执行PF的服务器进行会话参数协商,然后UE通过参考(REFER)消息等修改预建立会话请求向执行PF的服务器发起后续的会话建立过程,并在后续的会话建立过程中可以省略该UE的会话参数协商处理,此时该UE不必上传会话参数,主要是要指示执行PF的服务器当前所要加入的业务,所以其上传的SIP信令占用的字节数也将大大减少,从而节省了空口资源。该执行PF的服务器再根据该UE的指示向执行CF的服务器发起正常的会话建立流程,并在成功建立与执行CF的服务器的会话之后通过媒体数据控制协议消息通知该UE。所述媒体数据控制协议通常采用的是会话突发控制协议(TBCP,Talk BurstControl Protocol)或媒体突发控制协议(MBCP,Media Burst ControlProtocol)。
如图2所示,具体处理步骤包括:
步骤201~步骤202:主叫UE通过自身对应的主叫IMS/SIP Core发送修改预建立会话请求至主叫PF,主叫PF再向主叫UE返回修改预建立会话应答。这里,所述修改预建立会话请求可由SIP的参考(REFER)消息来承载,所述修改预建立会话应答可由SIP的接受(ACCEPTED)消息来承载,本发明对此不进行限定。
步骤203:主叫PF再通过自身对应的主叫IMS/SIP Core发送会话建立请求至CF。
步骤204:CF为当前多方通信业务分配业务标识(即SID),然后针对每一被叫UE执行如下步骤:
步骤205:CF通过自身所属的主叫IMS/SIP Core发送会话建立请求至被叫PF对应的被叫IMS/SIP Core,该会话建立请求中携带步骤204分配的SID。
步骤206~步骤207:被叫IMS/SIP Core保存接收到的SID,并将该携带SID的会话建立请求转发至被叫PF。
步骤208~步骤210:被叫PF保存接收到的SID,并依次通过被叫IMS/SIP Core、CF对应的主叫IMS/SIP Core返回携带该SID的会话建立应答至CF。
其中,在返回会话建立应答的同时,被叫PF还执行步骤210’:被叫PF通过被叫IMS/SIP Core发送携带该SID的媒体数据控制协议消息,比如:TBCP的连接(Connect)消息,以通知被叫UE加入当前业务;被叫UE保存该SID并通过被叫IMS/SIP Core返回确认(如:TBCP的会话突发确认Talk Burst Acknowledge消息)给该被叫PF,被叫PF在向该被叫UE发送证实(如:TBCP的会话突发证实Talk Burst Confirm消息)之后,就可向被叫UE传输媒体数据流了。
这里,被叫UE也进行过会话预建立,并且被设置成自动应答方式,即:被PF不必请求被叫UE,可直接向被叫UE下发媒体数据控制协议消息并直接向CF返回会话建立应答。此时,只能在发往被叫UE的媒体数据控制协议消息(如:TBCP的Connect消息或Talk Burst Confirm消息)中携带该SID。而被叫UE也可能被设置成手动应答方式,即:被叫PF要先向被叫UE发送会话建立请求(如:INVITE消息),在被叫用户同意加入当前业务时再向被叫UE下发媒体数据控制协议消息并向CF返回会话建立应答。此种情况下,可以在发往被叫UE的媒体数据控制协议消息(如:TBCP的Connect消息或Talk Burst Confirm消息)、或者会话建立请求(如:INVITE消息)中携带该SID。
步骤211~步骤214:CF返回携带SID的会话建立应答至自身对应的主叫IMS/SIP Core。该主叫IMS/SIP Core保存接收到的SID,并返回携带SID的会话建立应答给主叫PF,该主叫PF保存接收到的SID。
步骤215~步骤217:主叫PF通过自身对应的主叫IMS/SIP Core发送媒体数据控制协议消息给主叫UE,比如:TBCP的Connect消息,以通知主叫UE可以建立业务连接;主叫UE通过主叫IMS/SIP Core返回确认(如:TBCP的Talk Burst Acknowledge消息)给该主叫PF,主叫PF在向该被叫UE发送证实(如:TBCP的Talk Burst Confirm消息)之后,就可从主叫UE接收媒体数据流了。之后,主叫PF通过主叫IMS/SIP Core发送携带SID的会话建立通知(如:通知NOTIFY消息)给主叫UE,该主叫UE保存接收到的SID,从而完成整个会话建立流程。
这里,主叫PF通过会话建立通知将SID下发给主叫UE,也可通过发往主叫UE的媒体数据控制协议消息(如:TBCP的Connect消息或Talk BurstConfirm消息)下发该SID给主叫UE。
因此,各计费相关的应用业务层实体和承载控制层实体发送SID和CDR的处理如下:
1、被叫IMS/SIP Core在转发携带SID的会话建立请求、或媒体数据控制协议消息、或会话建立应答时可记录SID,并且在接收到被叫UE的会话建立应答(如:对于会话建立请求的应答或对于媒体数据控制协议消息的应答)之后也可执行步骤a、且该步骤a与后续其它步骤相互独立,本发明并不限定该步骤a与其它步骤之间的执行顺序。所述步骤a包括:被叫IMS/SIPCore向IM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请求开始计费,并将自身产生的包含有SID的其所对应的该被叫UE的CDR发送至该IM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该IM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打开CDR,开始记录本次多方通信业务中该被叫UE在该被叫IMS/SIP Core上的各个操作。
2、被叫PF可在向被叫UE发送会话建立请求或媒体数据控制协议消息时、或者接收到被叫UE的会话建立应答(如:对于会话建立请求的应答或对于媒体数据控制协议消息的应答)之后,可执行步骤b、且该步骤b的执行与后续其它步骤相互独立,本发明并不限定步骤b与其它步骤之间的执行顺序。所述步骤b包括:被叫PF向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请求开始计费,并将自身产生的包含有SID的该被叫UE的CDR发送至该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该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打开CDR,开始记录本次多方通信业务中该被叫UE在该被叫PF上的各个操作。
3、CF在接收到步骤210所述会话建立应答后也可以执行步骤c、且该步骤c与后续其它步骤相互独立,本发明并不限定该步骤c与步骤210之后的其它步骤之间的执行顺序。所述步骤c包括:CF向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请求开始计费,并将自身产生的包含有SID的各主被叫用户的CDR发送至该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该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打开各个CDR,开始记录本次多方通信业务中各主被叫用户在该CF上的各个操作。
4、主叫PF在接收到步骤213所述会话建立应答后也可执行步骤d、且该步骤d与后续其它步骤相互独立,本发明并不限定该步骤d与步骤213之后的其它步骤之间的执行顺序。所述步骤d包括:主叫PF向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请求开始计费,并将自身产生的包含有SID的主叫用户的CDR发送至该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该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打开CDR,开始记录本次多方通信业务中主叫用户在该主叫PF上的各个操作。
5、主叫IMS/SIP Core在转发携带SID的会话建立应答时可记录SID,并在接收到步骤211所述会话建立应答后也可执行步骤e、且该步骤e与后续其它步骤相互独立,本发明并不限定该步骤e与步骤211之后的其它步骤之间的执行顺序。所述步骤e包括:主叫IMS/SIP Core向IM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请求开始计费,并将自身产生的包含有SID的主叫用户的CDR发送至该IM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该IM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打开CDR,开始记录本次多方通信业务中主叫用户在该主叫IMS/SIP Core上的各个操作。
在本次多方通信过程中,UE还可能修改会话(如:修改会话媒体参数等),从而会触发AS或IM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产生中间计费CDR,该中间计费CDR与原先的CDR同属于一次多方通信业务,往往需要把二者关联起来进行计费,所以在会话修改过程中需要UE将自身在会话建立过程中保存的SID发送至执行PF的服务器和执行CF的服务器等计费相关实体,从而这些实体可产生与该SID相关的中间计费CDR,以实现该中间计费CDR与本次业务中其它CDR的计费关联。
图3为本发明方法在会话修改过程中实现计费关联一较佳实施例的处理流程图。本实施例中的处理实体包括:主叫UE及其所属的主叫PF、主叫PF和主叫UE对应的主叫IMS/SIP Core,当前多方通信业务的CF,被叫UE及其所属的被叫PF、被叫UE和被叫PF对应的被叫IMS/SIP Core。本实施例的相关处理实体还包括:主叫PF、CF、被叫PF所属的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以及主叫IMS/SIP Core和被叫IMS/SIP Core所属的IM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如图3所示,具体处理步骤包括:
步骤301:主叫UE通过主叫IMS/SIP Core发送携带SID的会话修改请求至主叫PF。这里,所述会话修改请求可由SIP的更新(UPDATE)或再次邀请(REINVITE)消息来承载,本发明对此不进行限定。
步骤302:主叫PF发送携带SID的会话修改请求至主叫IMS/SIP Core。
步骤303:该主叫IMS/SIP Core转发该携带SID的会话修改请求至CF,该CF再针对每一被叫UE执行如下步骤:
步骤304~步骤305:CF通过主叫IMS/SIP Core发送携带SID的会话修改请求至被叫IMS/SIP Core。
步骤306:被叫IMS/SIP Core将该携带SID的会话修改请求转发至被叫PF。
步骤307~步骤308:被叫PF通过被叫IMS/SIP Core下发该携带SID的会话修改请求至被叫UE。
步骤309~步骤310:被叫UE通过被叫IMS/SIP Core返回携带该SID的会话修改应答给被叫PF。这里,所述会话修改应答可由SIP的200OK等消息承载,本发明对此不进行限定。
步骤311~步骤313:被叫PF再依次通过被叫IMS/SIP Core、主叫IMS/SIP Core发送携带SID的会话修改应答至CF。
步骤314~步骤315:CF返回携带SID的会话修改应答至自身所属的主叫IMS/SIP Core,该主叫IMS/SIP Core再返回携带SID的应答给主叫PF。
步骤316~步骤317:主叫PF通过主叫IMS/SIP Core返回携带SID的会话修改应答给主叫UE,从而完成整个会话修改流程。
上述流程中,各计费相关的应用业务层实体和承载控制层实体发送SID和CDR的处理如下:
1、被叫PF可在向被叫UE发送会话修改请求或接收到被叫UE的会话修改应答之后,可执行步骤a、且该步骤a的执行与步骤307之后其它步骤相互独立,本发明并不限定步骤a与步骤307之后其它步骤之间的执行顺序。所述步骤a包括:被叫PF向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请求中间计费,并将自身产生的包含有SID的该被叫UE的中间计费CDR发送至该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该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更新该被叫PF的计费数据记录,保存该中间计费CDR,开始记录本次多方通信业务中会话修改后该被叫UE在该被叫PF上执行的各种会影响计费的操作。
2、被叫IMS/SIP Core在转发携带SID的会话修改请求或会话修改应答时可记录SID,并且在接收到被叫UE的会话修改应答之后也可执行步骤b、且该步骤b与步骤309之后其它步骤相互独立,本发明并不限定该步骤b与步骤309之后其它步骤之间的执行顺序。所述步骤b包括:被叫IMS/SIP Core向IM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请求中间计费,并将自身产生的包含有SID的其所对应的该被叫UE的中间计费CDR发送至该IM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该IM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更新被叫IMS/SIP Core的计费数据记录,保存该中间计费CDR,开始记录本次多方通信业务中会话修改后该被叫UE在该被叫IMS/SIP Core上执行的各种会影响计费的操作。
3、CF在接收到步骤313所述会话修改应答后也可以执行步骤c、且该步骤c与步骤313之后其它步骤相互独立,本发明并不限定该步骤c与步骤313之后的其它步骤之间的执行顺序。所述步骤c包括:CF向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请求中间计费,并将自身产生的包含有SID的各主被叫用户的中间计费CDR发送至该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该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更新该CF的计费数据记录,保存各主被叫用户的中间计费CDR,开始记录本次多方通信业务中会话修改后各主被叫用户在该CF上执行的各种会影响计费的操作。
4、主叫PF在接收到步骤315所述会话修改应答后也可执行步骤d、且该步骤d与步骤315之后其它步骤相互独立,本发明并不限定该步骤d与步骤315之后的其它步骤之间的执行顺序。所述步骤d包括:主叫PF向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请求中间计费,并将自身产生的包含有SID的主叫用户的中间计费CDR发送至该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该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更新该主叫PF的计费数据记录,保存该主叫用户的中间计费CDR,开始记录本次多方通信业务中会话修改后主叫用户在该主叫PF上执行的各种会影响计费的操作。
5、主叫IMS/SIP Core在转发携带SID的会话修改应答时可记录SID,并在接收到步骤314所述会话修改应答后也可执行步骤e、且该步骤e与步骤314之后其它步骤相互独立,本发明并不限定该步骤e与步骤314之后的其它步骤之间的执行顺序。所述步骤e包括:主叫IMS/SIP Core向IM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请求中间计费,并将自身产生的包含有SID的主叫用户的中间计费CDR发送至该IM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该IM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更新该主叫IMS/SIP Core的计费数据记录,保存该主叫用户的中间计费CDR,开始记录本次多方通信业务中会话修改后该主叫用户在该主叫IMS/SIP Core上执行的各种会影响计费的操作。
在上述图1至图3的实施例中,主叫PF、CF和被叫PF为相互独立的实体。实际应用中,主叫PF、CF和被叫PF中的任一者或任意组合也可能集成于同一实体,在这些情况下,本发明方法的处理原理与图1和图2所示相同,本文就不再一一针对这些情况对本发明方法进行说明,但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另外,图1和图2中,主叫PF与CF对应同一IMS/SIP Core,而被叫PF对应另一IMS/SIP Core。实际上,主叫PF、CF、被叫PF可能分别对应各自不同的IMS/SIP Core,当主叫用户与某一被叫用户属同一运营商网络时,主叫PF和该被叫用户的被叫PF对应同一IMS/SIP Core;当主叫用户与某一被叫用户属不同运营商网络时,主叫PF与该被叫用户的被叫PF对应不同IMS/SIP Core;当主叫PF与CF属同一运营商网络时,主叫PF和CF对应同一IMS/SIP Core;当被叫PF与CF属不同运营商网络时,被叫PF与CF对应不同IMS/SIP Core;不管主叫PF、CF和被叫PF对应的IMS/SIP Core是否相同,都不影响本发明方法的处理。总之,各个应用业务层面的实体(即主叫PF、CF、被叫PF)均通过各自对应的IMS/SIP Core来发送/接收会话建立/修改请求或会话建立/修改应答,本文就不再针对这几种情况一一阐述本发明,但均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当已建立的多方通信业务中有新的用户加入时,当前多方通信业务的控制功能实体(如CF)也将为该新用户的会话产生新的CDR。因此,当加入新用户时也要使用业务标识来关联该新用户的CDR。
图4为本发明方法在加入新用户时实现计费关联一较佳实施例的处理流程图。这里,所述加入新用户指的是:UE请求在当前多方通信业务中加入其它用户(即第三方用户),本图4中将该其它用户称为被加入UE。本实施例中的处理实体包括:UE及其所属PF、UE对应的IMS/SIP Core、被加入UE、以及当前多方通信业务的CF;还包括: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和IM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其中,本实施例设定:UE与其请求加入的新用户(即被加入UE)同属该PF,UE、被加入UE、PF和CF也对应同一IMS/SIP Core。
如图4所示,具体处理步骤包括:
步骤401~步骤402:UE通过IMS/SIP Core发送携带SID的加入新用户请求至PF。这里,所述加入新用户请求可由SIP的REFER消息来承载,本发明对此不进行限定。
步骤403~步骤404:PF通过IMS/SIP Core发送携带SID的加入新用户请求至CF。
步骤405~步骤406:CF通过IMS/SIP Core发送携带SID的加入会话请求至被加入UE所属的PF,该PF再转发该携带SID的加入会话请求至该被加入UE。该被加入UE在接受加入会话请求后通过IMS/SIP Core返回携带SID的加入会话应答至PF,该PF再通过IMS/SIP Core返回该携带SID的加入会话应答至CF,从而加入当前业务。
这里,所述加入会话请求可由SIP的INVITE消息承载,所述加入会话应答可由SIP的200OK消息承载,本发明对此并不限定。
步骤407:CF通过IMS/SIP Core向UE所属的PF返回携带SID的加入新用户应答至PF,该PF再通过IMS/SIP Core返回该携带SID的加入新用户应答至UE,从而通知UE新用户已成功加入。这里,该加入新用户应答可由SIP的接受(ACCEPTED)消息来承载,本发明对此不进行限定。
图4中,与计费相关的应用业务层实体包括:PF和CF。CF在步骤406中接收到加入会话应答之后可执行步骤a、且该步骤a的执行与后续其它步骤相互独立,本发明并不限定步骤a与后续其它步骤之间的执行顺序;而PF可在步骤406中接收到加入会话应答后执行步骤b、且该步骤b的执行与后续其它步骤相互独立,本发明并不限定步骤b与后续其它步骤之间的执行顺序。
所述步骤a包括:CF向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请求开始计费,并将自身产生的包含有SID的当前加入的新用户(即被加入UE)的CDR发送至该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该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打开CF的该新用户的CDR,开始记录该新用户在本次多方通信业务中在该CF上的各个操作。
所述步骤b包括:PF向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请求开始计费,并将自身产生的包含有SID的当前加入的新用户的CDR计费信息发送至该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该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打开PF的该新用户的CDR,开始记录该新用户在本次多方通信业务中在该PF上的各个操作。
图4中,与计费相关的承载控制层实体为IMS/SIP Core,IMS/SIP Core在接收到步骤406所述加入会话应答后可以执行步骤c、且该步骤c与后续其它步骤相互独立,本发明并不限定该步骤c与后续其它步骤之间的执行顺序。所述步骤c包括:IMS/SIP Core向IM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请求开始计费,并将包含有SID的该新用户的CDR发送至该IM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该IM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打开IMS/SIP Core的该新用户的CDR,开始记录该新用户在本次多方通信业务中在该IMS/SIP Core上的各个操作。
上述图3和图4的实施例中,UE可以为已进行会话预建立的用户,也可为未进行过会话预建立的用户,这两种用户均可适用图3和图4所示流程。
当用户退出会话时,AS和IM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需要关闭本次多方通信业务中该用户的各个CDR。此时,需要将当前业务的SID通知给AS和IM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以便其依据该SID关闭与用户的与该SID关联的各个CDR。
图5为本发明方法在未进行会话预建立的用户退出会话时实现计费关联一较佳实施例的处理流程图。本实施例中的处理实体包括:UE及其所属PF、UE对应的IMS/SIP Core、以及当前多方通信业务的CF;还包括: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和IM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其中,本实施例设定:UE、PF和CF对应同一IMS/SIP Core。
如图5所示,具体处理步骤包括:
步骤501~步骤502:UE通过IMS/SIP Core发送携带SID的退出会话请求至PF。这里,所述退出会话请求可由SIP的再见(BYE)消息来承载,本发明对此不进行限定。
步骤503:PF通过IMS/SIP Core发送携带SID的退出会话请求至CF。
步骤504:CF通过IMS/SIP Core返回携带SID的退出会话应答至PF。该退出会话应答可由SIP的200OK消息来承载,本发明对此不进行限定。
步骤505~步骤506:PF通过IMS/SIP Core下发该携带SID的退出会话应答至UE。
图5中,与计费相关的应用业务层实体包括:PF和CF。CF可在步骤503中接收到退出会话后可执行步骤a、且该步骤a的执行与后续其它步骤相互独立,本发明并不限定步骤a与步骤503之后的其它步骤之间的执行顺序;而PF可在步骤504接收到应答消息后执行步骤b、且该步骤b的执行与后续其它步骤相互独立,本发明并不限定步骤b与步骤504之后的其它步骤之间的执行顺序。
所述步骤a包括:CF向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请求停止计费,并将SID发送至该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该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关闭CF的携带该SID的该UE的CDR,停止记录该UE的计费信息。
所述步骤b包括:PF向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请求停止计费,并将SID发送至该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该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关闭PF的携带该SID的该UE的CDR,停止记录该UE的计费信息。
图5中,与计费相关的承载控制层实体为IMS/SIP Core,IMS/SIP Core在接收到步骤505所述退出会话应答后可以执行步骤c、且该步骤c与后续其它步骤相互独立,本发明并不限定该步骤c与步骤505之后的其它步骤之间的执行顺序。
所述步骤c包括:IMS/SIP Core向IM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请求停止计费,并将SID发送至该IM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该IM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关闭IMS/SIP Core的携带该SID的该UE的CDR。
图5所述退出会话流程针对的是以普通方式(即On Command方式)建立会话的用户,对于采用Pre-establish方式建立会话的用户来说,其退出会话的流程略有不同。图6为本发明方法在已进行会话预建立的用户退出会话时实现计费关联一较佳实施例的处理流程图。本实施例中的处理实体包括:UE及其所属PF、UE对应的IMS/SIP Core、以及当前多方通信业务的CF;还包括: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和IM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其中,本实施例设定:UE、PF和CF对应同一IMS/SIP Core。
由于,采用预建立方式建立的会话包括两部分处理:一、UE与PF进行会话预建立并完成会话参数协商;二、当UE准备正式建立会话时,PF再与CF建立该UE的会话。因此,当结束这种预建立方式的会话时,也需要进行两部分处理:一、修改UE与PF之间预建立的会话;二、释放PF与CF之间的会话。如图6所示,具体处理步骤包括:
步骤601~步骤602:UE通过IMS/SIP Core发送携带SID的修改预建立会话以退出会话请求至PF。这里,所述修改预建立会话以退出会话请求可由SIP的参考再见(REFER BYE)消息来承载,本发明对此不进行限定。
步骤603:PF通过IMS/SIP Core返回修改预建立会话应答给UE,该修改预建立会话应答可由ACCEPTED消息来承载,但本发明对此并不限定。
步骤604:PF通过IMS/SIP Core发送携带SID的退出会话请求给CF,该退出会话请求可由再见(BYE)消息来承载,本发明对此不进行限定。
步骤605:CF通过IMS/SIP Core返回退出会话应答至PF。该退出会话应答可由SIP的200OK消息来承载,本发明对此不进行限定。
步骤606~步骤607:PF通过IMS/SIP Core发送退出会话通知给UE,通知UE与CF之间的会话成功释放,UE再返回退出会话应答给PF。该退出会话应答可由NOTIFY消息来承载,该退出会话应答可由OK消息来承载,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图6中,与计费相关的应用业务层实体包括:PF和CF。CF可在步骤604中接收到退出会话请求并成功释放会话后可执行步骤a、且该步骤a的执行与后续其它步骤相互独立,本发明并不限定步骤a与步骤604之后的其它步骤之间的执行顺序;而PF可在步骤607接收到退出会话应答后执行步骤b。
所述步骤a包括:CF向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请求停止计费,并将SID发送至该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该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关闭CF的携带该SID的该UE的CDR,停止记录该UE的计费信息。
所述步骤b包括:PF向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请求停止计费,并将SID发送至该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该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关闭PF的携带该SID的该UE的计费数据记录,停止记录该UE的计费信息。
图6中,与计费相关的承载控制层实体为IMS/SIP Core,IMS/SIP Core在接收到步骤605所述退出会话应答后可以执行步骤c、且该步骤c与后续其它步骤相互独立,本发明并不限定该步骤c与步骤605之后的其它步骤之间的执行顺序。
所述步骤c包括:IMS/SIP Core向IM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请求停止计费,并将SID发送至该IM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该IM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关闭IMS/SIP Core的携带该SID的该UE的CDR。
除以上所述各种场景以外,还存在两种情况可能使各个与计费相关的实体产生新的CDR,此种情况下需要应用本发明方法来实现计费关联,此两种情况分别为:一、当未进行会话预建立的用户(即使用On Command方式的用户)暂时退出当前多方通信业务会话、而该多方通信业务仍继续,之后该用户又重新加入该多方通信业务之时;二、当用户已会话预建立之后(即使用Pre-establish方式的用户)暂时退出当前多方通信业务会话、而该多方通信业务仍继续,之后该用户又重新加入该多方通信业务之时。下面结合图7和图8分别对这两种情况下的处理加以详细说明。
图7为本发明方法在未进行会话预建立的用户暂时退出会话后重新加入会话时实现计费关联一较佳实施例的处理流程图。本实施例中的处理实体包括:UE及其所属PF、UE对应的IMS/SIP Core、以及当前多方通信业务的CF;还包括: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和IM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其中,本实施例设定:UE、PF和CF对应同一IMS/SIP Core。如图7所示,具体处理步骤包括:
步骤701~步骤702:UE通过IMS/SIP Core发送携带SID的加入会话请求至PF。这里,所述加入会话请求可由SIP的REFER或INVITE消息来承载,本发明对此不进行限定。
步骤703:PF通过IMS/SIP Core发送携带SID的加入会话请求至CF。
步骤704:CF通过IMS/SIP Core返回携带SID的加入会话应答至PF。该加入会话应答可由SIP的OK或ACCEPTED消息来承载,本发明对此不进行限定。
步骤705~步骤706:PF通过IMS/SIP Core下发该携带SID的加入会话应答至UE。
图7中,与计费相关的应用业务层实体包括:PF和CF。CF可在步骤703中接收到加入会话应答后可执行步骤a、且该步骤a的执行与后续其它步骤相互独立,本发明并不限定步骤a与步骤703之后的其它步骤之间的执行顺序;而PF可在步骤704接收到应答消息后执行步骤b、且该步骤b的执行与后续其它步骤相互独立,本发明并不限定步骤b与步骤704之后的其它步骤之间的执行顺序。
所述步骤a包括:CF向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请求开始计费,并将自身产生的包含有SID的当前请求重新加入会话用户(即UE)的CDR发送至该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该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打开该CF的该UE的CDR,开始记录该UE在本次多方通信业务中在CF上执行的各种会影响计费的操作。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用户重新加入会话时,所打开的该UE的CDR,为当前新生成的CDR,而并非该UE退出会话之前的CDR,但这两个CDR具有相同的SID,从而可使用该SID来对这两个CDR进行关联计费。
所述步骤b包括:PF向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请求开始计费,并将自身产生的包含有SID的UE的CDR发送至该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该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打开PF的该UE的CDR,开始记录该UE在本次多方通信业务中在PF上执行的各种会影响计费的操作。
图7中,与计费相关的承载控制层实体为IMS/SIP Core,IMS/SIP Core在接收到步骤705所述加入会话应答后可以执行步骤c、且该步骤c与后续其它步骤相互独立,本发明并不限定该步骤c与步骤705之后的其它步骤之间的执行顺序。
所述步骤c包括:IMS/SIP Core向IM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请求开始计费,并将自身产生的包含有SID的UE的CDR发送至该IM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该IM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打开IMS/SIP Core的该UE的CDR,开始记录该UE在本次多方通信业务中在IMS/SIP Core上执行的各种会影响计费的操作。
图8为本发明方法在已进行会话预建立的用户暂时退出会话后重新加入会话时实现计费关联一较佳实施例的处理流程图。本实施例中的处理实体包括:UE及其所属PF、UE对应的IMS/SIP Core、以及当前多方通信业务的CF;还包括: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和IM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其中,本实施例设定:UE、PF和CF对应同一IMS/SIP Core。如图8所示,具体处理步骤包括:
步骤801~步骤802:UE与PF进行会话预建立。之后,通过IMS/SIP Core发送携带SID的修改预建立会话请求至PF。这里,所述修改预建立会话请求可由SIP的REFER消息来承载,本发明对此不进行限定。
步骤803:PF通过IMS/SIP Core返回携带SID的修改预建立会话应答至UE,该修改预建立会话应答可由ACCEPTED消息来承载,本发明对此不进行限定。
步骤804:PF通过IMS/SIP Core向CF发送携带SID的加入会话请求,以正式建立起UE与CF之间的会话,该加入会话请求可由SIP的INVITE消息来承载,本发明对此不进行限定。
步骤805~步骤806:CF通过IMS/SIP Core返回携带SID的加入会话应答至PF,该加入会话应答可由SIP的200OK或OK消息来承载,本发明对此不进行限定。
步骤807~步骤809:PF通过IMS/SIP Core下发携带会话建立结果信息的加入会话通知(如:NOTIFY消息)至UE,UE再通过IMS/SIP Core返回加入会话应答(如:OK应答消息)给该PF,从而结束会话预建立后加入会话的流程。
图8中,与计费相关的业务层实体包括:PF和CF。CF可在步骤804中接收到加入会话请求并成功将UE加入会话之后可执行步骤a、且该步骤a的执行与后续其它步骤相互独立,本发明并不限定步骤a与步骤804之后的其它步骤之间的执行顺序;而PF可在步骤809接收到加入会话应答后执行步骤b;同样,与计费相关的承载控制层实体IMS/SIP Core在接收到步骤809所述应答消息后可以执行步骤c。
所述步骤a包括:CF向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请求开始计费,并将自身产生的包含有SID的当前请求重新加入会话用户(即UE)的CDR发送至该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该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打开该CF的该UE的CDR,开始记录该UE在本次多方通信业务中在CF上执行的各种会影响计费的操作。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已预建立会话的用户加入会话时,所打开的该UE的CDR,为当前新生成的CDR,而并非之前该UE预建立会话时或加入其它会话时的CDR,但这些CDR具有相同的SID,从而可使用该SID来对这这些CDR进行关联计费。
所述步骤b包括:PF向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请求开始计费,并将自身产生的包含有SID的UE的CDR发送至该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该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打开PF的该UE的CDR,开始记录该UE在本次多方通信业务中在PF上执行的各种会影响计费的操作。
所述步骤c包括:IMS/SIP Core向IM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请求开始计费,并将自身产生的包含有SID的UE的CDR发送至该IM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该IM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打开IMS/SIP Core的该UE的CDR,开始记录该UE在本次多方通信业务中在IMS/SIP Core上执行的各种会影响计费的操作。
在图4至图8所述实施例中,PF和CF为相互独立的实体。实际应用中,PF和CF也可能集成于同一实体,在这些情况下,本发明方法的处理原理与图4至图8所示相同,本文就不再一一针对这些情况对本发明方法进行说明,但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另外,图4至和图8中,PF和CF对应于同一承载控制层实体(如:IMS/SIP Core)。实际上,PF和CF也可能分别对应各自不同的承载控制层实体,当PF与CF属同一运营商网络时,PF和CF对应同一IMS/SIP Core;当PF与CF属不同运营商网络时,PF与CF对应不同IMS/SIP Core;不管PF和CF对应的IMS/SIP Core是否相同,都不影响本发明方法的处理。不管PF和CF对应的承载控制层实体是相同还是不同,都不影响本发明方法的处理。总之,各个应用业务层面的实体(即PF和CF)均通过各自对应的承载控制层实体来发送/接收会话修改请求/应答、加入会话请求/应答、退出会话请求/应答、修改预建立会话请求/应答、修改预建立会话以退出会话请求等会话信令,本文就不再针对这几种情况一一阐述本发明,但均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上述各个流程图中,被叫UE返回给CF的各种应答携带有SID,由于,CF之前已能够得知当前业务的SID,所以被叫UE返回给CF的应答中也可以不必携带SID,CF同样能够确认当前业务的SID。
在以上所述的各个实施例中,SID被发往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和IM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因此,在AS所在的应用业务层和IMS所在的承载控制层均能实施本发明所述计费关联。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需求,可能应用业务层或承载控制层不需要进行计费关联,则无需将SID发往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或IM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
由于,本发明方法较佳实施例采用的业务标识均为SID,下面对PoC业务中的SID加以特别说明:现有SID就是由业务控制功能实体分配给主叫/被叫PoC客户端的,其用来标识一个PoC群组会话,用在SIP通信过程中,但是不用于产生计费信息的各个过程中。PoC会话标识(PoC SID,PoCSession Identity)采用SIP统一资源标识符(URI)的格式构成,是在PoC会话建立过程中通过联系地址(CONTACT)头域和/或会话突发控制协议(TBCP)的连接(Connect)消息传送给PoC客户端的。该PoC SID有长期分配并使用的,也有临时分配的。长期分配的PoC SID用于事先建立好的PoC群组(Pre-arranged PoC Group),临时分配的PoC SID在PoC客户端第一次建立某PoC业务的会话的时由网络中的执行CF的服务器分配并返回给PoC客户端使用的,该PoC SID在该PoC业务存在期间有效。当某POC客户端重新建立了另一POC业务的会话时,其PoC SID就不同了。但是,如果该PoC客户端暂时退出会话后重新加入原有的POC业务,则其PoC SID不变。由此可见,现有的PoC SID可以用于标识一个POC业务,那么在实现业务计费关联的时候也可以应用这个信息。同时考虑到该信息在传送过程中不会被轻易修改,而且PoC客户端即使收到了该PoC SID也不能修改,因此使用该PoC SID来进行计费关联将是比较安全可靠的,不会导致计费错误。
本发明提出的第二种方法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用户在一次复合业务通信过程中所产生的多个CDR的关联计费,其中,复合业务由多个子业务构成。为解决该问题,该方法提出两种处理方案:
一、业务控制功能实体为当前复合业务分配统一的复合业务标识并为每一子业务分配一个子业务标识,发送复合业务标识和各子业务标识至计费系统,由计费系统使用各子业务标识来关联各自对应子业务的CDR,再使用该复合业务标识来关联本次应用业务中多个子业务标识所关联的多个子业务的CDR。
二、业务控制功能实体仅为当前复合业务分配统一的复合业务标识,发送复合业务标识至计费系统,由计费系统使用该复合业务标识来关联本次应用业务中多个子业务的CDR。
其中,在一次复合业务中,每一用户要与构成复合业务的每一子业务建立一次或多次会话,一个CDR对应每一用户的每一次会话;本发明所述使用复合业务标识来关联各个CDR的方式将有多种,复合业务标识所关联的多个CDR可以为:在当前复合业务中同一用户建立的多个子业务(或多个子业务的多次会话)对应的CDR,或者为当前复合业务中部分或全部用户建立的多个子业务(或多个子业务的多次会话)对应的CDR;具体采用哪种方式来进行关联与实际的关联策略相关,而关于关联策略的具体内容和形式非本发明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不作进一步描述。
在复合业务中,每一子业务对应自身的子业务服务器,业务控制功能实体负责控制各个子业务服务器来发起、修改、结束各个子业务,从而实现整个复合业务的发起、修改、结束等流程。在上述第一种方案中,业务控制功能实体在分配了复合业务标识和每一子业务的子业务标识之后,针对每一子业务发送复合业务标识和该子业务对应的子业务标识至该子业务对应的子业务服务器;每一子业务服务器为子业务产生CDR,并将接收到的复合业务标识、子业务标识以及所产生的CDR发送至自身所属的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将接收到的复合业务标识、子业务标识和CDR发送至计费中心,由计费中心使用各个子业务标识来关联各自对应子业务服务器产生的CDR,再使用复合业务标识来关联多个子业务标识所关联的多个子业务服务器所产生的CDR。在上述第二种方案种,业务控制功能实体在分配了复合业务标识之后,发送复合业务标识至每一子业务对应的子业务服务器;每一子业务服务器为子业务产生CDR,并将接收到的复合业务标识以及所产生的CDR发送至自身所属的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将接收到的复合业务标识和CDR发送至计费中心,由计费中心使用复合业务标识来关联多个子业务服务器所产生的CDR。
其中,当该方法应用于应用业务层时,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包括各个子业务服务器所属的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该方法还可进一步应用于承载控制层,则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进一步包括:各个子业务服务器对应的承载控制层实体所属的承载控制层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所述子业务服务器对应的承载控制层实体用于承载该子业务服务器。此时,子业务服务器对应的承载控制层实体要进一步记录子业务服务器所接收的各个业务标识并为对应的子业务产生CDR,再发送各业务标识和所产生的CDR至自身所属的承载控制层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然后,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和承载控制层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分别发送各自接收到的CDR和业务标识至计费中心。本文图9和图10的实施例中,应用业务层应用了本发明方法。如果本发明方法仅应用于承载控制层,则仅涉及UE、业务控制功能实体、子业务服务器对应的承载控制层实体、承载控制层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和计费中心之间的处理,不必进行上述与子业务服务器、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相关的处理即可,本文就不再对应用于承载控制层时的处理作另行说明了,但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这里,在向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或承载控制层计费信息收集实体发送复合业务标识或复合业务标识和子业务标识的组合时,可将复合业务标识或复合业务标识和子业务标识的组合携带在所要发送的CDR中进行发送。
另外,复合业务通常实现为主业务和附加业务的形式,即构成复合业务的多个子业务中包括:一个作为主业务的子业务和一个以上作为附加业务的子业务。主业务对应的子业务服务器和子业务标识可分别被称为主业务服务器和主业务标识,附加业务对应的子业务服务器和子业务标识可分别被称为附加业务服务器和附加业务标识。此时,业务控制功能实体可以为独立设置的实体,也可集成在主业务服务器之中。另外,为整个复合业务统一分配的复合业务标识可与各个子业务标识相同或不同,在采用主业务和附加业务的实现形式时,该复合业务标识可与主业务标识相同。
其中,本发明方法主要针对的是多方通信业务等基于会话的应用业务,而现有的基于会话的业务中已存在每一次业务对应的会话标识(SID,SessionID),所以当本发明方法应用于基于会话的应用业务时,可以采用现有的SID作为本发明所述复合业务标识或子业务标识,即:使用SID来关联多个CDR,也可以定义新的标识作为本发明所述业务标识。通常,应用业务层面的各个实体之间交互的信息将通过各自对应的承载控制层实体进行转发,如:多方通信业务的执行PF的服务器、执行CF的服务器以及UE通过各自对应的承载控制层实体IMS/SIP核心网(Core)进行信息交互。同时,IMS/SIPCore中的各个网络功能实体也可能为当前应用业务产生CDR,以实现承载控制层的计费。这里,每一子业务的子业务服务器均将对应各自的承载控制层实体,所述子业务服务器对应的承载控制层实体用于承载该子业务服务器。
目前较为主流的复合业务包括:多种多方通信业务的组合,多方通信业务与位置业务(Location Service)、呈现业务(Presence Service)等的组合。下面以两种多方通信业务组成的复合业务为例,对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种方法加以详细说明。这两种多方通信业务分别为PoC业务和Conference业务。由于,多方通信业务中由执行CF的服务器和执行PF服务器来提供业务,但该第二种方法关注与各个子业务之间的计费关联,并不关注子业务内部处理。因此,为简化描述,以下实施例中将多方通信业务的执行PF的服务器和执行CF服务器之间的处理略去,将执行PF的服务器和执行CF服务器作为该业务对应的子业务服务器而示出,将PoC业务对应的子业务服务器称为PoC服务器,将Conference业务对应的子业务服务器称为Conference服务器。以下实施例中,业务控制功能实体集成在PoC服务器之中。
图9为本发明方法中实现复合业务计费关联一较佳实施例处理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采用该第二种方法中的第二种方案,即业务控制功能实体仅分配复合业务标识,在本实施例中,该复合业务标识采用的是现有PoC业务中针对一次PoC业务所分配的SID。另外,本实施例涉及的处理实体包括:PoC客户端1、PoC客户端2、PoC服务器、Conference服务器和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本实施例设定:PoC客户端1发起复合业务并将PoC客户端2加入该复合业务。如图9所示,具体处理步骤包括:
步骤901:PoC客户端1发送会话建立请求至PoC服务器,以发起PoC业务,该会话建立请求中携带PoC客户端2的信息并指示要建立包括Conference业务的复合业务并将PoC客户端2加入该复合业务;该PoC服务器执行PoC业务逻辑,集成于该PoC服务器之中的业务控制功能实体为当前复合业务分配复合业务标识。这里,该复合业务标识采用的是为PoC业务分配的SID;所述会话建立请求可由SIP的INVITE消息承载,本发明对此不进行限定。
步骤902:PoC服务器中的业务控制功能实体发送携带SID的会话建立请求(如:INVITE消息)至Conference服务器,以发起Conference业务,该Conference服务器返回会话建立应答(如:200OK消息)。该会话建立请求携带PoC客户端2的信息,以指示要将PoC客户端2加入Conference业务。
在步骤902之后,PoC业务和Conference业务均被发起,PoC服务器和Conference服务器分别执行步骤b和步骤a,以在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中建立PoC业务和Conference业务的CDR。
所述步骤a包括:Conference服务器为当前Conference业务产生CDR,向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请求开始计费,并同时发送自身产生的包含SID的CDR给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打开该Conference服务器的CDR,开始记录参与Conference业务的各个用户在该Conference服务器上执行的各种会影响计费的操作,并返回应答给Conference服务器。
所述步骤b包括:PoC服务器为当前PoC业务产生CDR,向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请求开始计费,并同时发送自身产生的包含SID的CDR给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打开该PoC服务器的CDR,开始记录参与PoC业务的各个用户在该PoC服务器上执行的各种会影响计费的操作,并返回应答给PoC服务器。
步骤903:PoC服务器发送携带SID的加入会话请求给PoC客户端2。以将该PoC客户端2加入当前PoC业务;该PoC客户端2返回加入会话应答给该PoC服务器,以指示成功加入当前PoC业务。
PoC服务器在成功加入了PoC客户端2之后,要在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的当前PoC业务的CDR中记录该PoC客户端2的信息,所以要执行步骤c:PoC服务器向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请求更新计费,发送包含SID和PoC客户端2的CDR给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更新该PoC服务器的包含该SID的PoC客户端2的CDR,在其中记录PoC客户端2的信息,开始记录当前复合业务中PoC客户端2在该PoC服务器上执行的各种会影响计费的操作,并返回应答给PoC服务器。
步骤904:PoC服务器在成功加入PoC客户端2之后向Conference服务器发送确认(ACK)消息,以指示Conference服务器可以加入PoC客户端2。Conference服务器执行步骤903类似的操作将PoC客户端2加入当前Conference业务。
然后,要在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的当前Conference业务的CDR中记录该PoC客户端2的信息,所以要执行步骤d:Conference服务器向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请求更新计费,发送包含SID的PoC客户端2的CDR给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更新包含该SID的该Conference服务器的CDR,在其中记录PoC客户端2的信息,开始记录当前复合业务中PoC客户端2在该Conference服务器上执行的各种会影响计费的操作,并返回应答给Conference服务器。
步骤905~步骤906:PoC服务器发送携带SID的加入会话请求(如:INVITE消息)至Conference服务器,该Conference服务器返回加入会话应答(如:200OK消息)。该加入会话请求携带PoC客户端1的信息,以指示要将PoC客户端1加入Conference业务。同时,PoC服务器还将PoC客户端1加入当前PoC业务,返回加入会话应答(如:200OK消息)给PoC客户端1。
PoC服务器在成功加入了PoC客户端1之后,要在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的当前PoC业务的CDR中记录该PoC客户端1的信息,所以要执行步骤e:PoC服务器向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请求更新计费,发送包含SID的PoC客户端1的CDR给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更新该PoC服务器的包含该SID的PoC客户端1的CDR,在其中记录PoC客户端1的信息,开始记录当前复合业务中PoC客户端1在该PoC服务器上执行的各种会影响计费的操作,并返回应答给PoC服务器。
步骤907:PoC服务器在成功加入PoC客户端1之后向Conference服务器发送确认(ACK)消息,以指示Conference服务器可以加入PoC客户端1。Conference服务器执行步骤903类似的操作将PoC客户端1加入当前Conference业务。
然后,要在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的当前Conference业务的CDR中记录该PoC客户端1的信息,所以要执行步骤f:Conference服务器向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请求更新计费,发送包含SID的PoC客户端1的CDR给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更新该Conference服务器的包含该SID的PoC客户端1的CDR,在其中记录PoC客户端1的信息,开始记录当前复合业务中PoC客户端1在该Conference服务器上执行的各种会影响计费的操作,并返回应答给Conference服务器。
经过上述流程,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保存的各子业务的CDR均具有复合业务标识,因此可使用该复合业务标识对各个子业务的CDR进行关联计费。
图10为本发明方法中实现复合业务计费关联另一较佳实施例处理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采用该第二种方法中的第一种方案,即业务控制功能实体分配复合业务标识、并为每一子业务分配一个子业务标识。在本实施例中,PoC业务的子业务标识采用的是现有PoC业务中针对一次PoC业务所分配的SID,被表示为SID1,Conference业务的子业务标识采用的是现有Conference业务中针对一次Conference业务所分配的SID,被表示为SID2。另外,本实施例涉及的处理实体包括:PoC客户端1、PoC客户端2、PoC服务器、Conference服务器和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本实施例设定:PoC客户端1发起复合业务并将PoC客户端2加入该复合业务。如图10所示,具体处理步骤包括:
步骤1001:PoC客户端1发送会话建立请求至PoC服务器,以发起PoC业务,该会话建立请求中携带PoC客户端2的信息并指示要建立包括Conference业务的复合业务并将PoC客户端2加入复合业务;该PoC服务器执行PoC业务逻辑,集成于该PoC服务器之中的业务控制功能实体为当前复合业务分配复合业务标识、PoC业务的子业务标识和Conference的子业务标识。
这里,PoC业务的子业务标识采用的是为PoC业务分配的SID,表示为SID1;Conference业务的子业务标识采用的是为Conference业务分配的SID,表示为SID2;而复合业务标识采用的是为复合业务分配的SID,表示为SID0。所述会话建立请求可由SIP的INVITE消息承载,本发明对此不进行限定。
步骤1002:PoC服务器中的业务控制功能实体发送携带SID0和SID2的会话建立请求(如:INVITE消息)至Conference服务器,以发起Conference业务,该Conference服务器返回会话建立应答(如:200OK消息)。该会话建立请求携带PoC客户端2的信息,以指示要将PoC客户端2加入Conference业务。
在步骤1002之后,PoC业务和Conference业务均被发起,PoC服务器和Conference服务器分别执行步骤b和步骤a,以在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中建立PoC业务和Conference业务的CDR。
所述步骤a包括:Conference服务器为当前Conference业务产生CDR,向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请求开始计费,并同时发送自身产生的包含SID0和SID2的CDR给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打开该Conference服务器的CDR,开始记录参与Conference业务的各个用户在该Conference服务器上执行的各种会影响计费的操作,并返回应答给Conference服务器。
所述步骤b包括:PoC服务器为当前PoC业务产生CDR,向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请求开始计费,并同时发送自身产生的包含SID0和SID1的CDR给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打开该PoC服务器的CDR,开始记录参与PoC业务的各个用户在该PoC服务器上执行的各种会影响计费的操作,并返回应答给PoC服务器。
步骤1003:PoC服务器发送携带SID0和SID1的加入会话请求给PoC客户端2。以将该PoC客户端2加入当前PoC业务;该PoC客户端2返回加入会话应答给该PoC服务器,以指示成功加入当前PoC业务。
PoC服务器在成功加入了PoC客户端2之后,要在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的当前PoC业务的CDR中记录该PoC客户端2的信息,所以要执行步骤c:PoC服务器向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请求更新计费,发送包含SID0和SID1的PoC客户端2的CDR给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更新该PoC服务器的包含该SID0和SID1的PoC客户端2的CDR,在其中记录PoC客户端2的信息,开始记录当前复合业务中PoC客户端2在该PoC服务器上执行的各种会影响计费的操作,并返回应答给PoC服务器。
步骤1004:PoC服务器在成功加入PoC客户端2之后向Conference服务器发送确认(ACK)消息,以指示Conference服务器可以加入PoC客户端2。Conference服务器执行步骤1003类似的操作将PoC客户端2加入当前Conference业务。
然后,要在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的当前Conference业务的CDR中记录该PoC客户端2的信息,所以要执行步骤d:Conference服务器向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请求更新计费,发送包含SID0和SID2的PoC客户端2的CDR给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更新该Conference服务器的包含该SID0和SID2的PoC客户端2的CDR,在其中记录PoC客户端2的信息,开始记录当前复合业务中PoC客户端2在该Conference服务器上执行的各种会影响计费的操作,并返回应答给Conference服务器。
步骤1005~步骤1006:PoC服务器发送携带SID0和SID2的加入会话请求(如:INVITE消息)至Conference服务器,该Conference服务器返回加入会话应答(如:200OK消息)。该加入会话请求携带PoC客户端1的信息,以指示要将PoC客户端1加入Conference业务。同时,PoC服务器还将PoC客户端1加入当前PoC业务,返回加入会话应答(如:200OK消息)给PoC客户端1。
PoC服务器在成功加入了PoC客户端1之后,要在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的当前PoC业务的CDR中记录该PoC客户端1的信息,所以要执行步骤e:PoC服务器向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请求更新计费,发送包含SID0和SID1的PoC客户端1的CDR给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更新该PoC服务器的包含该SID0和SID1的PoC客户端1的CDR,在其中记录PoC客户端1的信息,开始记录当前复合业务中PoC客户端1在该PoC服务器上执行的各种会影响计费的操作,并返回应答给PoC服务器。
步骤1007:PoC服务器在成功加入PoC客户端1之后向Conference服务器发送确认(ACK)消息,以指示Conference服务器可以加入PoC客户端1。Conference服务器执行步骤1003类似的操作将PoC客户端1加入当前Conference业务。
然后,要在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的当前Conference业务的CDR中记录该PoC客户端1的信息,所以要执行步骤f:Conference服务器向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请求更新计费,发送包含SID0和SID2的PoC客户端1的CDR给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更新该Conference服务器的包含该SID0和SID2的PoC客户端1的CDR,在其中记录PoC客户端1的信息,开始记录当前复合业务中PoC客户端1在该Conference服务器上执行的各种会影响计费的操作,并返回应答给Conference服务器。
经过上述流程,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保存的各子业务的CDR均具有复合业务标识和各自对应子业务的子业务标识,因此可使用各子业务标识来关联各自对应子业务的CDR,再使用该复合业务标识对多个子业务标识所关联的多个子业务的CDR进行关联计费。
图9和图10以应用于应用业务层的处理为例,对本发明第二种方法加以说明。当应用于承载控制层时,相关处理实体包括:子业务服务器对应的承载控制层实体、承载控制层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和UE。子业务服务器对应的承载控制层实体可在子业务服务器接收到复合业务标识和/或子业务标识时记录复合业务标识和/或子业务标识,产生各自的CDR,并将接收到的复合业务标识和/或子业务标识和所产生的CDR发送至各自所属的承载控制层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具体处理流程与图9和图10所示类似,本文就不再一一详述,但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另外,上述复合业务实现计费关联的流程基于某一种复合业务实现流程,当基于不同的复合业务实现流程来实现本发明的计费关联时,整体处理流程会有所不同,但均不脱离本发明第二种方法所述两种方案的基本原则。由于复合业务涉及多个子业务,所以根据需要其实现流程会有多种。比如,业务控制功能实体发送复合业务标识和子业务标识至主业务服务器和附加业务服务器的时机就会有所不同:1、业务控制功能实体可在发起主业务时发送该主业务标识;或者,在建立起主业务时发送该主业务标识;或者,在建立起所有附加业务时发送该主业务标识;或者在建立起当前复合业务时发送该主业务标识;2、业务控制功能实体可在发起主业务时发送该复合业务标识;或者,在建立起主业务时发送该复合业务标识;或者,在建立起所有附加业务时发送该复合业务标识;或者在建立起当前复合业务时发送该复合业务标识;3、业务控制功能实体针对每一附加业务,可在发起该附加业务时发送对应的附加业务标识;或者,在建立起该附加业务时发送对应的附加业务标识;或者;在建立起当前复合业务时发送对应的附加业务标识;4、业务控制功能实体针对每一附加业务,可在发起该附加业务时发送复合业务标识;或者,在建立起该附加业务时发送复合业务标识;或者;在建立起当前复合业务时发送复合业务标识。所以,本文就不一一列出各种复合业务发起方式下的处理流程,凡是基于本发明第二种方法所述两种方案的基本原则各种复合业务计费关联流程均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方法中,所述构成复合业务的子业务可以为任一应用业务,通常所见的复合业务中,其所包括的多个子业务为:PoC业务、Conference业务、位置Location业务、呈现Presence业务等这几种应用业务的任意组合。
基于上述本发明方法,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应用业务的计费关联系统。图11为本发明系统一较佳实施例组成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该系统包括:业务标识生成单元、CDR产生单元和CDR关联单元。
其中,业务标识生成单元用于为当前应用业务分配业务标识,发送业务标识至CDR产生单元;CDR产生单元用于从业务标识生成单元接收业务标识,产生当前应用业务的多个CDR,发送接收到的业务标识和所产生的CDR至CDR关联单元;CDR关联单元用于从CDR产生单元接收所述CDR和业务标识,使用该业务标识关联当前应用业务的多个CDR。
这里,业务标识生成单元可以为独立设置的实体、或集成于应用业务的业务控制功能实体之中。当该系统应用于单一业务的计费关联时,该业务控制功能实体为当前应用业务的AS,如:PoC业务和Conference业务等多方通信业务的执行CF的服务器;当该系统应用于复合业务的计费关联时,该业务控制功能实体为当前复合业务的业务控制功能实体,该业务控制功能实体通常集成在复合业务中某一子业务的AS(即子业务服务器)之中、或PoC业务和Conference业务等多方通信业务的执行CF的服务器之中。CDR关联单元可以为独立设置的实体或集成于计费系统之中。
另外,CDR产生单元可以进一步将接收到的业务标识包含在所产生的CDR中,以实现CDR和业务标识的发送。
本发明系统中,各个处理单元的可按前面所述本发明方法来工作,这里就不再对各单元的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述。
综上所述,应用本发明方法及系统,能实现用户在一次业务通信中产生的多个CDR的计费关联,也能实现用户在复合业务中多个子业务的CDR的计费关联。并且,本发明方法的实现方式简单、并能提供计费关联的准确度,是现有应用业务的计费(尤其是多方通信业务的计费)的有益补充和完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39)

1、一种应用业务的计费关联方法,其特征在于,业务控制功能实体为当前应用业务分配业务标识并产生一个以上计费数据记录CDR;该方法还包括:
A.所述业务控制功能实体发送所述业务标识和所产生的CDR至计费系统;
B.该计费系统使用接收到的业务标识来关联所述为当前应用业务产生的CDR。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费系统至少包括: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和计费中心;
步骤A中,所述业务控制功能实体发送业务标识和所产生的CDR至自身所属的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该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再发送所述业务标识和CDR至所述计费中心;
步骤B中,由计费中心使用所述业务标识来关联所述CDR。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应用业务为仅由一个业务构成的单一业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该方法应用于应用业务层时,所述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包括:所述业务控制功能实体所属的应用业务服务器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应用于承载控制层;所述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进一步包括:所述业务控制功能实体对应的承载控制层实体所属的承载控制层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所述业务控制功能实体对应的承载控制层实体用于承载该业务控制功能实体;
步骤A中所述发送业务标识和CDR至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的方法中,进一步包括:所述业务控制功能实体对应的承载控制层实体记录所述业务标识并为当前应用业务产生CDR,该承载控制层实体再发送该业务标识和所产生的CDR至自身所属的承载控制层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所述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和承载控制层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分别发送各自接收到的CDR和业务标识至所述计费中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业务为多方通信业务,用于处理当前多方通信业务的服务器包括:执行控制功能CF的服务器和一个以上执行参与功能PF的服务器;所述业务控制功能实体为当前多方通信业务的执行CF的服务器;所述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进一步包括:所述一个以上执行PF的服务器各自所属的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所属承载控制层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进一步包括:所述一个以上执行PF的服务器各自对应的承载控制层实体所属的承载控制层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每一执行PF的服务器对应的承载控制层实体用于承载该执行PF的服务器;
所述步骤A进一步包括:所述执行CF的服务器发送业务标识至当前多方通信业务的一个以上执行PF的服务器;各执行PF的服务器产生CDR并发送业务标识和所产生的至各自所属的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所述各执行PF的服务器各自对应的承载控制层实体产生CDR、记录所述业务标识并发送该业务标识和所产生的CDR至各自所属的承载控制层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控制功能实体分配业务标识的方法为:所述执行CF的服务器在接收到会话建立请求时分配业务标识;
步骤A所述执行CF的服务器下发业务标识至各个执行PF的服务器的方法为:所述执行CF的服务器发送携带业务标识的会话建立请求至各被叫用户所属的执行PF的服务器,并在返回的会话建立应答中携带业务标识至主叫用户所属的执行PF的服务器;
步骤A所述承载控制层实体记录业务标识的方法为:所述执行CF的服务器对应的承载控制层实体、以及所述各个被叫用户所属执行PF的服务器对应的承载控制层实体在转发所述携带业务标识的会话建立请求或会话建立应答时,记录该业务标识;所述主叫用户所属执行PF的服务器对应的承载控制层实体在转发所述携带业务标识的会话建立应答时,记录该业务标识;
步骤A中,所述执行CF的服务器和各执行PF的服务器发送业务标识和CDR至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的方法为:所述执行CF的服务器和各执行PF的服务器在接收到会话建立应答之后产生各自对应的主叫或被叫用户的CDR并发送业务标识和所产生的CDR至各自所属的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
步骤A中,所述承载控制层实体发送业务标识和CDR至承载控制层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的方法为:所述执行CF的服务器和各执行PF的服务器对应的各承载控制层实体在接收到会话建立应答之后产生各自对应的主叫或被叫用户的CDR并发送业务标识和所产生的CDR至各自所属的承载控制层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进一步包括:
所述各被叫用户所属的执行PF的服务器发送所述业务标识至各自所辖的被叫用户,所述主叫用户所属的执行PF的服务器发送所述业务标识至自身所辖的主叫用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被叫用户所属的执行PF的服务器发送所述业务标识至被叫用户的方法为:当所述被叫用户已进行了会话预建立时,该被叫用户所属的执行PF的服务器发送携带业务标识的会话建立请求或媒体数据控制协议消息给该被叫用户;当所述被叫用户未进行会话预建立时,该被叫用户所属的执行PF的服务器发送携带业务标识的会话建立请求给该被叫用户;
所述主叫用户所属的执行PF的服务器发送所述业务标识至自身所辖的主叫用户的方法为:当所述主叫用户已进行了会话预建立时,该主叫用户所属的执行PF的服务器发送携带业务标识的会话建立通知或媒体数据控制协议消息给该主叫用户;当所述主叫用户未进行会话预建立时,该主叫用户所属的执行PF的服务器发送携带业务标识的会话建立应答给该主叫用户。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进一步包括:
当有用户请求修改会话时,该请求修改会话的用户发送携带所述业务标识的会话修改请求至自身所属的执行PF的服务器,该执行PF的服务器将该会话修改请求转发至所述执行CF的服务器;该执行CF的服务器再将携带该业务标识的会话修改请求发送至当前多方通信业务的其它用户所属的执行PF的服务器;之后,该执行CF的服务器将携带该业务标识的会话修改应答返回给该请求修改会话的用户所属的执行PF的服务器;所述执行CF的服务器和各执行PF的服务器在接收到会话修改应答之后产生各自对应的主叫或被叫用户的中间计费CDR并发送业务标识和所产生的CDR至各自所属的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所述执行CF的服务器和各执行PF的服务器各自对应的承载控制层实体在接收到会话修改应答之后产生各自对应的主叫或被叫用户的中间计费CDR并发送业务标识和所产生的CDR至各自所属的承载控制层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进一步包括:
当有未进行会话预建立的用户暂时退出会话后请求重新加入会话时,该暂时退出会话后请求重新加入会话的用户发送携带所述业务标识的加入会话请求至自身所属的执行PF的服务器,该执行PF的服务器将该加入会话请求转发至所述执行CF的服务器;之后,该执行CF的服务器返回携带业务标识的加入会话应答给该用户所属的执行PF的服务器;所述执行CF的服务器和执行PF的服务器在接收到加入会话应答之后产生该请求重新加入会话用户的CDR并发送业务标识和所产生的CDR至各自所属的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所述执行CF的服务器和执行PF的服务器各自对应的承载控制层实体在接收到加入会话应答之后产生该请求重新加入会话用户的CDR并发送业务标识和所产生的CDR至各自所属的承载控制层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进一步包括:
当有已进行会话预建立的用户暂时退出会话后请求重新加入会话时,该预建立会话后请求重新加入会话的用户发送携带所述业务标识的修改预建立会话请求至自身所属的执行PF的服务器,该执行PF的服务器发送携带所述业务标识的加入会话请求至所述执行CF的服务器;之后,该执行CF的服务器将携带该业务标识的加入会话应答返回给该用户所属的执行PF的服务器;所述执行CF的服务器和各执行PF的服务器在接收到加入会话应答之后产生该预建立会话后请求重新加入会话的用户的CDR并发送业务标识和所产生的CDR至各自所属的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所述执行CF的服务器和各执行PF的服务器各自对应的承载控制层实体在接收到加入会话应答之后产生该预建立会话后请求重新加入会话的用户的CDR并发送业务标识和所产生的CDR至各自所属的承载控制层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进一步包括:
当有用户请求加入新用户时,该请求加入新用户的用户发送携带所述业务标识的加入新用户请求至自身所属的执行PF的服务器,该执行PF的服务器发送携带所述业务标识的加入新用户请求至所述执行CF的服务器,该执行CF的服务器发送携带业务标识的加入会话请求至新用户所属的执行PF的服务器;之后,该新用户所属执行PF的服务器返回携带该业务标识的加入会话应答给执行CF的服务器;所述执行CF的服务器和所述新用户所属的执行PF的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加入会话应答之后产生该新用户的CDR并发送业务标识和所产生的CDR至各自所属的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所述执行CF的服务器和新用户所属的执行PF的服务器各自对应的承载控制层实体在接收到加入会话应答之后产生该新用户的CDR并发送业务标识和所产生的CDR至各自所属的承载控制层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未进行会话预建立的用户请求退出会话时,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该请求退出会话的用户发送携带所述业务标识的退出会话请求至自身所属的执行PF的服务器,该执行PF的服务器发送携带所述业务标识的退出会话请求至所述执行CF的服务器;
之后,该执行CF的服务器将携带该业务标识的退出会话应答返回给该用户所属的执行PF的服务器;所述执行CF的服务器和执行PF的服务器在接收到退出会话应答之后发送业务标识至各自所属的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所述执行CF的服务器和执行PF的服务器各自对应的承载控制层实体在接收到退出会话应答之后发送业务标识至各自所属的承载控制层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并请求停止计费;
所述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和承载控制层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关闭与该业务标识关联的该请求退出会话的用户的CDR。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进行会话预建立的用户请求退出会话时,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该请求退出会话的用户发送携带业务标识的修改预建立会话以退出会话的请求至自身所属执行PF的服务器,该执行PF的服务器实体发送携带该业务标识的退出会话请求至执行CF的服务器;
之后,该执行CF的服务器将携带该业务标识的退出会话应答返回给该用户所属的执行PF的服务器;所述执行CF的服务器和执行PF的服务器在接收到退出会话应答之后发送业务标识至各自所属的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所述执行CF的服务器和执行PF的服务器各自对应的承载控制层实体在接收到退出会话应答之后发送业务标识至各自所属的承载控制层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并请求停止计费;
所述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和承载控制层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关闭与该业务标识关联的该请求退出会话的用户的CDR。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发送业务标识和所产生的CDR至计费系统的方法为:
在所产生的CDR中携带该业务标识并发送该CDR至计费系统。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当前应用业务中,每一用户建立一次或多次会话;所述CDR对应每一用户的每一次会话;
步骤B中所述业务标识关联的CDR为:在当前应用业务中同一用户建立的多次会话对应的多个CDR;或者,在当前应用业务中部分或全部用户建立的多次会话对应的多个CDR。
18、根据权利要求6至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方通信业务为蜂窝系统中按键即说PoC业务,所述CF实体为执行CF的PoC服务器,所述PF实体为执行PF的PoC服务器;或者,所述多方通信业务为会议Conference业务,所述CF实体为执行CF的Conference服务器,所述PF实体为执行PF的Conference服务器。
1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应用业务为由多个子业务构成的复合业务;所述为当前应用业务分配的业务标识为当前复合业务对应的唯一的复合业务标识;所述为当前应用业务产生的CDR包括:复合业务的CDR和每一子业务的CDR;该方法进一步包括:为构成当前复合业务的每一子业务分配一个子业务标识;
步骤B中,所述使用该业务标识来关联为本次应用业务产生的CDR的方法为:使用各子业务标识来关联各自对应子业务的CDR,再使用复合业务标识来关联多个子业务标识所关联的CDR。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该方法应用于应用业务层时,所述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包括:每一子业务服务器所属的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
步骤A所述发送业务标识和CDR至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的方法为:所述业务控制功能实体针对每一子业务发送复合业务标识和该子业务对应的子业务标识至该子业务对应的子业务服务器;每一子业务服务器为子业务产生CDR,并将接收到的复合业务标识、子业务标识以及所产生的CDR发送至自身所属的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
步骤B中,所述使用该业务标识来关联为本次应用业务产生的CDR的方法为:使用各个子业务标识来关联各自对应子业务服务器产生的CDR,再使用复合业务标识来关联多个子业务标识所关联的多个子业务服务器所产生的CDR。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应用于承载控制层;所述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进一步包括:每一子业务服务器对应的承载控制层实体所属的承载控制层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所述子业务服务器对应的承载控制层实体用于承载该子业务服务器;
步骤A中,所述发送业务标识和CDR至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的方法进一步包括:每一子业务服务器对应的承载控制层实体记录所述子业务标识和复合业务标识,为自身对应子业务产生CDR,并发送该子业务标识、复合业务标识、以及所产生的CDR至自身所属的承载控制层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
步骤B中,所述使用该业务标识来关联为本次应用业务产生的CDR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使用子各个子业务标识来关联各自对应承载控制层实体所产生的CDR,再使用复合业务标识来关联多个子业务标识所关联的多个承载控制层实体所产生的CDR。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复合业务标识和子业务标识至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或承载控制层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的方法为:在发往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或承载控制层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的CDR中携带复合业务标识和子业务标识。
23、根据权利要求19至2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业务标识和各个子业务标识为相同或不同的标识。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构成当前复合业务的多个子业务中包括:作为主业务的子业务和一个以上作为附加业务的子业务;所述子业务服务器包括:主业务对应的主业务服务器,以及与一个以上附加业务一一对应的一个以上附加业务服务器;所述子业务标识包括:主业务对应的主业务标识,以及与一个以上附加业务一一对应的一个以上附加业务标识;
步骤A中,所述业务控制功能实体针对每一子业务发送复合业务标识和该子业务对应的子业务标识至该子业务对应的子业务服务器的方法为:所述业务控制功能实体发送复合业务标识和主业务标识至主业务服务器;所述业务控制功能实体针对每一附加业务发送复合业务标识和该附加业务对应的附加业务标识至该附加业务对应的附加业务服务器。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
所述业务控制功能实体发送主业务标识至主业务服务器的方法为:在发起主业务时发送该主业务标识;或者,在建立起主业务时发送该主业务标识;或者,在建立起所有附加业务时发送该主业务标识;或者在建立起当前复合业务时发送该主业务标识;
所述业务控制功能实体发送复合业务标识至主业务服务器的方法为:在发起主业务时发送该复合业务标识;或者,在建立起主业务时发送该复合业务标识;或者,在建立起所有附加业务时发送该复合业务标识;或者在建立起当前复合业务时发送该复合业务标识;
所述业务控制功能实体针对每一附加业务发送对应的附加业务标识至附加业务服务器的方法为:针对每一附加业务,在发起该附加业务时发送对应的附加业务标识;或者,在建立起该附加业务时发送对应的附加业务标识;或者;在建立起当前复合业务时发送对应的附加业务标识;
所述业务控制功能实体针对每一附加业务发送复合业务标识至附加业务服务器的方法为:针对每一附加业务,在发起该附加业务时发送复合业务标识;或者,在建立起该附加业务时发送复合业务标识;或者;在建立起当前复合业务时发送复合业务标识。
26、根据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业务标识和主业务标识相同。
2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应用业务为由多个子业务构成的复合业务;所述为当前应用业务分配的业务标识为当前复合业务对应的唯一的复合业务标识;所述为当前应用业务产生的CDR包括:每一子业务的CDR;
步骤B中,所述使用该业务标识来关联为本次应用业务产生的CDR的方法为:使用复合业务标识来关联多个子业务的CDR。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该方法应用于应用业务层时,所述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包括:每一子业务服务器所属的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
步骤A所述发送业务标识和CDR至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的方法为:所述业务控制功能实体发送复合业务标识至每一子业务对应的子业务服务器;每一子业务服务器为子业务产生CDR,并将接收到的复合业务标识以及所产生的CDR发送至自身所属的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
步骤B中,所述使用该业务标识来关联为本次应用业务产生的CDR的方法为:使用复合业务标识来关联多个子业务服务器所产生的CDR。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应用于承载控制层;所述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进一步包括:每一子业务服务器对应的承载控制层实体所属的承载控制层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所述子业务服务器对应的承载控制层实体用于承载该子业务服务器;
步骤A中,所述发送业务标识和CDR至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的方法进一步包括:每一子业务服务器对应的承载控制层实体记录所述复合业务标识,为自身对应子业务产生CDR,并发送该复合业务标识和所产生的CDR至自身所属的承载控制层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
步骤B中,所述使用该业务标识来关联为本次应用业务产生的CDR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使用复合业务标识来关联多个承载控制层实体所产生的CDR。
30、根据权利要求27至2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复合业务标识至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或承载控制层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的方法为:在发往AS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或承载控制层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的CDR中携带复合业务标识。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构成当前复合业务的多个子业务中包括:作为主业务的子业务和一个以上作为附加业务的子业务;所述子业务服务器包括:主业务对应的主业务服务器,以及与一个以上附加业务一一对应的一个以上附加业务服务器。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控制功能实体为独立设置的实体;或者,集成于所述主业务服务器之中。
33、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
所述业务控制功能实体发送复合业务标识至主业务服务器的方法为:在发起主业务时发送该复合业务标识;或者,在建立起主业务时发送该复合业务标识;或者,在建立起所有附加业务时发送该复合业务标识;或者在建立起当前复合业务时发送该复合业务标识;
所述业务控制功能实体发送复合业务标识至每一附加业务的附加业务服务器的方法为:针对每一附加业务,在发起该附加业务时发送复合业务标识;或者,在建立起该附加业务时发送复合业务标识;或者;在建立起当前复合业务时发送复合业务标识。
34、根据权利要求19、24、27或3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成复合业务的多个子业务为:PoC业务、Conference业务、位置Location业务、呈现Presence业务这四者的任意组合。
35、根据权利要求1-15、19-25、27-2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标识为会话标识SID。
36、一种应用业务的计费关联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业务标识生成单元,用于为当前应用业务分配业务标识,发送业务标识至CDR产生单元;
CDR产生单元,用于从业务标识生成单元接收业务标识,产生当前应用业务的多个CDR,发送接收到的业务标识和所产生的CDR至CDR关联单元;
CDR关联单元,用于从CDR产生单元接收所述CDR和业务标识,使用该业务标识关联当前应用业务的多个CDR。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CDR产生单元进一步用于将接收到的业务标识包含在所产生的CDR中。
38、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业务标识生成单元为独立设置的实体或集成于应用业务的业务控制功能实体之中;
所述CDR关联单元为独立设置的实体或集成于计费系统之中。
39、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控制功能实体为:PoC业务的执行CF的服务器或者Conference业务的执行CF的服务器。
CN2006100670808A 2006-03-31 2006-03-31 一种应用业务的计费关联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10475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0670808A CN101047515B (zh) 2006-03-31 2006-03-31 一种应用业务的计费关联方法及系统
AT07720622T ATE496448T1 (de) 2006-03-31 2007-03-30 Verfahren und system zur korrelation der vergebührung
DE602007012066T DE602007012066D1 (de) 2006-03-31 2007-03-30 Verfahren und System zur Korrelation der Vergebührung
EP07720622A EP2007065B1 (en) 2006-03-31 2007-03-30 Charging Correlation Method and System
PCT/CN2007/001048 WO2007112685A1 (fr) 2006-03-31 2007-03-30 Procédé et système de facturation, centre de facturation et dispositif pour service d'application
US12/241,486 US8392324B2 (en) 2006-03-31 2008-09-30 Method and system for charging correlatio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0670808A CN101047515B (zh) 2006-03-31 2006-03-31 一种应用业务的计费关联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47515A true CN101047515A (zh) 2007-10-03
CN101047515B CN101047515B (zh) 2010-10-27

Family

ID=38563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0670808A Active CN101047515B (zh) 2006-03-31 2006-03-31 一种应用业务的计费关联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392324B2 (zh)
EP (1) EP2007065B1 (zh)
CN (1) CN101047515B (zh)
AT (1) ATE496448T1 (zh)
DE (1) DE602007012066D1 (zh)
WO (1) WO2007112685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92262A1 (zh) * 2007-12-27 2009-07-3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一种业务流授权关联的方法和装置
CN101860805A (zh) * 2009-04-10 2010-10-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群组会话逻辑结构的实现方法和系统
CN102075334A (zh) * 2010-12-29 2011-05-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识别话单漏传的方法及装置
CN102142966A (zh) * 2010-06-13 2011-08-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业务嵌套计费的业务关联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209309A (zh) * 2010-03-30 2011-10-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流计费方法、装置和一种流计费系统
CN101568131B (zh) * 2009-06-03 2012-07-04 重庆重邮东电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Gsm通信系统中多业务呼叫合成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37702B (zh) * 2008-05-20 2015-08-12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电信网络内的组合服务提供
US8630192B2 (en) 2009-01-28 2014-01-14 Headwater Partners I Llc Verifiable and accurate service usage monitoring for intermediate networking devices
US8340634B2 (en) 2009-01-28 2012-12-25 Headwater Partners I, Llc Enhanced roaming services and converged carrier networks with device assisted services and a proxy
US8832777B2 (en) 2009-03-02 2014-09-09 Headwater Partners I Llc Adapting network policies based on device service processor configuration
US8406748B2 (en) 2009-01-28 2013-03-26 Headwater Partners I Llc Adaptive ambient services
US8346225B2 (en) 2009-01-28 2013-01-01 Headwater Partners I, Llc Quality of service for device assisted services
US8402111B2 (en) 2009-01-28 2013-03-19 Headwater Partners I, Llc Device assisted services install
US8548428B2 (en) 2009-01-28 2013-10-01 Headwater Partners I Llc Device group partitions and settlement platform
US8391834B2 (en) 2009-01-28 2013-03-05 Headwater Partners I Llc Security techniques for device assisted services
US8635335B2 (en) 2009-01-28 2014-01-21 Headwater Partners I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network offloading
US8589541B2 (en) 2009-01-28 2013-11-19 Headwater Partners I Llc Device-assisted services for protecting network capacity
US8626115B2 (en) 2009-01-28 2014-01-07 Headwater Partners I Llc Wireless network service interfaces
US8275830B2 (en) 2009-01-28 2012-09-25 Headwater Partners I Llc Device assisted CDR creation, aggregation, mediation and billing
US9954975B2 (en) 2009-01-28 2018-04-24 Headwater Research Llc Enhanced curfew and protection associated with a device group
US9571559B2 (en) 2009-01-28 2017-02-14 Headwater Partners I Llc Enhanced curfew and protection associated with a device group
US11218854B2 (en) 2009-01-28 2022-01-04 Headwater Research Llc Service plan design, user interfaces,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s, and device management
US10484858B2 (en) 2009-01-28 2019-11-19 Headwater Research Llc Enhanced roaming services and converged carrier networks with device assisted services and a proxy
US9565707B2 (en) 2009-01-28 2017-02-07 Headwater Partners I Llc Wireless end-user device with wireless data attribution to multiple personas
US10779177B2 (en) 2009-01-28 2020-09-15 Headwater Research Llc Device group partitions and settlement platform
US9706061B2 (en) 2009-01-28 2017-07-11 Headwater Partners I Llc Service design center for device assisted services
US9270559B2 (en) 2009-01-28 2016-02-23 Headwater Partners I Llc Service policy implementation for an end-user device having a control application or a proxy agent for routing an application traffic flow
US10841839B2 (en) 2009-01-28 2020-11-17 Headwater Research Llc Security, fraud detection, and fraud mitigation in device-assisted services systems
US10326800B2 (en) 2009-01-28 2019-06-18 Headwater Research Llc Wireless network service interfaces
US8793758B2 (en) 2009-01-28 2014-07-29 Headwater Partners I Llc Security, fraud detection, and fraud mitigation in device-assisted services systems
US10064055B2 (en) 2009-01-28 2018-08-28 Headwater Research Llc Security, fraud detection, and fraud mitigation in device-assisted services systems
US10057775B2 (en) 2009-01-28 2018-08-21 Headwater Research Llc Virtualized policy and charging system
US10492102B2 (en) 2009-01-28 2019-11-26 Headwater Research Llc Intermediate networking devices
US10783581B2 (en) 2009-01-28 2020-09-22 Headwater Research Llc Wireless end-user device providing ambient or sponsored services
US9578182B2 (en) 2009-01-28 2017-02-21 Headwater Partners I Llc Mobile device and service management
US10798252B2 (en) 2009-01-28 2020-10-06 Headwater Research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user notifications
US11973804B2 (en) 2009-01-28 2024-04-30 Headwater Research Llc Network service plan design
US10248996B2 (en) 2009-01-28 2019-04-02 Headwater Research Llc Method for operating a wireless end-user device mobile payment agent
US10264138B2 (en) 2009-01-28 2019-04-16 Headwater Research Llc Mobile device and service management
US9647918B2 (en) 2009-01-28 2017-05-09 Headwater Research Llc Mobile device and method attributing media services network usage to requesting application
US9557889B2 (en) 2009-01-28 2017-01-31 Headwater Partners I Llc Service plan design, user interfaces,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s, and device management
US10237757B2 (en) 2009-01-28 2019-03-19 Headwater Research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network offloading
CA2786886A1 (en) * 2009-01-28 2010-08-05 Headwater Partners I Llc Device group partitions and settlement platform
US9392462B2 (en) 2009-01-28 2016-07-12 Headwater Partners I Llc Mobile end-user device with agent limiting wireless data communication for specified background applications based on a stored policy
US11985155B2 (en) 2009-01-28 2024-05-14 Headwater Research Llc Communications device with secure data path processing agents
US9572019B2 (en) 2009-01-28 2017-02-14 Headwater Partners LLC Service selection set published to device agent with on-device service selection
US10200541B2 (en) 2009-01-28 2019-02-05 Headwater Research Llc Wireless end-user device with divided user space/kernel space traffic policy system
US9858559B2 (en) 2009-01-28 2018-01-02 Headwater Research Llc Network service plan design
US9980146B2 (en) 2009-01-28 2018-05-22 Headwater Research Llc Communications device with secure data path processing agents
US9755842B2 (en) 2009-01-28 2017-09-05 Headwater Research Llc Managing service user discovery and service launch object placement on a device
US9955332B2 (en) 2009-01-28 2018-04-24 Headwater Research Llc Method for child wireless device activation to subscriber account of a master wireless device
US10715342B2 (en) 2009-01-28 2020-07-14 Headwater Research Llc Managing service user discovery and service launch object placement on a device
CN101945368A (zh) * 2009-07-06 2011-01-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群组计费方法、计费处理装置以及通信系统
DE102010021770B9 (de) * 2010-05-27 2012-05-24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Anfordern einer Medien-Replikation in einer kollaborativen Kommunikationssitzung und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Zuweisen eines Kommunikations-Mediums einer kollaborativen Kommunikationssitzung
US9769292B2 (en) * 2012-01-19 2017-09-19 Miosoft Corporation Concurrent process execution
WO2013112147A1 (en) * 2012-01-25 2013-08-0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fferential charging
CN104641660B (zh) 2012-09-24 2019-02-19 诺基亚通信公司 近距离服务计费
WO2014159862A1 (en) 2013-03-14 2014-10-02 Headwater Partners I Llc Automated credential porting for mobile devices
US10863422B2 (en) 2015-08-03 2020-12-08 Convida Wireless, Llc Mechanisms for ad hoc service discovery
US11303760B2 (en) * 2018-08-08 2022-04-12 T-Mobile Usa, Inc. Split billing for a user across different traffic types
US20220131913A1 (en) * 2019-03-07 2022-04-2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Network Nodes and Methods Performed Therein for Handling Call Information for a User Equipm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104668B (fi) * 1997-07-14 2000-04-14 Nokia Networks Oy Liittymäpalvelun toteuttaminen
CN1240200C (zh) * 2000-11-06 2006-02-01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为多媒体会话中提供的业务协调计费的方法和设备
ATE308846T1 (de) * 2001-11-21 2005-11-15 Cit Alcatel Methode zum flexiblem laden von ip multimedia kommunikationssitzungen, telekommunikationssystem und netzelemente um eine derartige methode anzuwenden
EP1345402A1 (en) * 2002-03-14 2003-09-1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system for access and accounting of point-to-multipoint services
EP1620995A1 (en) * 2003-05-07 2006-02-01 Nokia Corporation Access flow based charging for ims/poc services
US7721296B2 (en) * 2003-06-13 2010-05-18 Ericsson Ab Event based charging in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92262A1 (zh) * 2007-12-27 2009-07-3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一种业务流授权关联的方法和装置
CN101860805A (zh) * 2009-04-10 2010-10-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群组会话逻辑结构的实现方法和系统
CN101568131B (zh) * 2009-06-03 2012-07-04 重庆重邮东电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Gsm通信系统中多业务呼叫合成方法
CN102209309A (zh) * 2010-03-30 2011-10-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流计费方法、装置和一种流计费系统
WO2011120377A1 (zh) * 2010-03-30 2011-10-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流计费方法、装置和一种流计费系统
CN102209309B (zh) * 2010-03-30 2013-10-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流计费方法、装置和一种流计费系统
CN102142966A (zh) * 2010-06-13 2011-08-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业务嵌套计费的业务关联方法、装置和系统
US9203977B2 (en) 2010-06-13 2015-12-0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service association based on service nesting charging
CN102075334A (zh) * 2010-12-29 2011-05-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识别话单漏传的方法及装置
CN102075334B (zh) * 2010-12-29 2013-10-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识别话单漏传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602007012066D1 (de) 2011-03-03
ATE496448T1 (de) 2011-02-15
EP2007065A1 (en) 2008-12-24
EP2007065B1 (en) 2011-01-19
WO2007112685A1 (fr) 2007-10-11
CN101047515B (zh) 2010-10-27
US20090089208A1 (en) 2009-04-02
EP2007065A4 (en) 2009-04-01
US8392324B2 (en) 2013-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47515A (zh) 一种应用业务的计费关联方法及系统
CN1801970A (zh) 自动产生和/或控制有多个参加者的电信会议的方法及设备
CN1805442A (zh) Ims网络中具有会聚应用服务器逻辑和网关逻辑的呼叫控制
CN1961567A (zh) 用于ip多媒体服务的计费机制
CN1801814A (zh) 一种离线消息发送和接收方法
CN1801810A (zh) 一种会话初始化协议消息体内容处理方法及网络
CN1722670A (zh) 通信系统、通信终端设备及会议控制单元
CN1941816A (zh) 生成电信会议控制消息或控制电信会议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809062A (zh) 用于在ims网络中进行在线计费的ims网关系统和方法
CN1359585A (zh) 用于从配置在综合电信网络中的实体中提供至业务节点的接入的系统与方法
CN1832414A (zh) 提供多个群组通信业务的方法、群组通信业务系统及群组通信业务服务器单元
CN1852081A (zh) 一种通过下一代网络实现多方会议的方法
CN101064866A (zh) 一种短信的路由寻址方法及系统
CN1874328A (zh) 实现业务互通的方法及系统
CN101075890A (zh) 实现群组会话体验质量的方法及系统
CN1893427A (zh) 一种进行业务支持能力协商的方法
CN101035001A (zh) 一种处理策略控制和计费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01047981A (zh) 一种实现服务质量协商机制的系统和方法
CN101047529A (zh) 媒体会话数据发送控制方法、控制关系协商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01047630A (zh) 实现短消息业务的系统和上发以及下发短消息的方法
CN1868197A (zh) 借助于sip协议的荷载信道变更的信令方法、软件产品和装置
CN101064863A (zh) 一种ims网络下提供媒体资源服务的方法和系统
CN1878388A (zh) 通信网络中数据传输服务质量的确定方法
CN1870772A (zh) 一种承载路径优化方法
CN101047655A (zh) 一种基于ip传输的消息路由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