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46844A - 记录介质及其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记录介质及其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46844A
CN101046844A CNA2007101035879A CN200710103587A CN101046844A CN 101046844 A CN101046844 A CN 101046844A CN A2007101035879 A CNA2007101035879 A CN A2007101035879A CN 200710103587 A CN200710103587 A CN 200710103587A CN 101046844 A CN101046844 A CN 1010468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ording medium
main body
noncontact
noncontact recording
wri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0358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46844B (zh
Inventor
泽井淳
大宅昇
下里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23941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192981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0468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468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468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4684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 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固定记录介质的装置,记录介质包含相对于插入方向来说靠后的啮合部件,该装置具有主体,主体在其一端包含一插入部分,通过插入部分记录介质可以被插入,在其另一端包含弹出部分。插入的记录介质与从插入部分插入的记录介质连接时从弹出部分被弹出。该装置还具有一第一啮合装置,当记录介质按预定位置被插入时,第一啮合装置啮合记录介质的啮合部件以固定插入的记录介质。该装置还具有一第二啮合装置,当记录介质从弹出部分弹出时,第二啮合装置啮合记录介质的啮合部件以固定弹出的记录介质。

Description

记录介质及其固定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发明涉及分别于2006年2月23日和2006年9月4日在日本专利局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号为JP 2006-046826和JP 2006-239411的内容,其全部内容在此引入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记录介质,例如集成电路(IC)卡,及其固定(holding)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过去,用于读和/或写数据并且具有用于传输信号和/或提供电力的接触点的由便携接触型记录介质例如半导体存储器组成的存储卡,通过使用槽型读取器/写入器进行读或写数据。槽型读取器/写入器具有用于插入存储卡的插入部分和接触点。当存储卡通过插入部分被插入到读取器/写入器中时,读取器/写入器的接触点接触到存储卡的接触点以便数据能够被读出和/或写入。
可替代地,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2004-288202已经公开了用于容易地弹出插入的存储卡的弹出机构。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2004-288202公开的弹出机构被构成为当滑动弹出钮时,弹出钩推动存储卡的有槽的弹出表面,从而使存储卡被弹出。
发明内容
然而,作为上述的便携式记录介质,除了接触型记录介质例如上述具有接触点的存储卡,还使用了非接触记录介质,例如没有接触点的IC卡。由于这样的非接触记录介质不具有接触点,因此没有必要借助于通过插入部分将非接触记录介质插入到读取器/写入器来将非接触记录介质的接触点连接到读取器/写入器的接触点,或者借助于通过插入部分从读取器/写入器弹出插入的非接触记录介质以从读取器/写入器断开非接触记录介质的接触点。
然而,以前的读取器/写入器具有这样的结构以便记录介质可以通过插入部分插入到读取器/写入器或者从读取器/写入器中弹出,当更换记录介质时,需要在弹出已经通过插入部分被插入到读取器/写入器的记录介质之后,将新记录介质插入到读取器/写入器中。这导致了更换记录介质的延长的时间段。因此,如果在更换记录介质的延长时段由视频相机拍摄的图像被记录在记录介质上,用户可能不能拍摄任何期望的场景。另外,如果提供了任何用于插入或弹出记录介质的机构以便使记录介质能够容易地插入其中或者从其中弹出,这导致了成本的增加。
因此期望提供一种记录介质以及使记录介质可以容易地被更换的固定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固定记录介质的装置,该记录介质包括一个相对于其插入方向来说靠后的啮合部件。该装置包括一主体,该主体在其一端上包含一个插入部分,通过插入部分记录介质被插入其中,该主体在其另一端上包含一个弹出部分。插入的记录介质在与从插入部分插入的记录介质连接(link)的情况下通过弹出部分从主体中被弹出。该装置还具有一用于固定被插入的记录介质的第一啮合装置,其被提供在主体中,并且当记录介质被插入预先设置的位置,例如主体中的下述位置时,第一啮合装置啮合记录介质的啮合部件,在此位置上记录介质使数据能够被传输到读取器/写入器以用于从其中和向其中读取和写入数据。该装置进一步包括一用于固定弹出的记录介质的第二啮合装置,提供在主体的弹出部分端,当新的记录介质被插入预先设定的位置并且被插入的记录介质通过弹出部分从主体中被弹出来时,该第二啮合装置与弹出的记录介质的啮合部件啮合。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固定记录介质的装置。该装置具有:主体;包括夹持(catching)部件的夹持装置,当记录介质插入到主体中预先设定的位置时,该夹持部件在其末端夹持记录介质;以及加荷部件(urgingmember),其可以对夹持装置加荷从而将夹持部件设置到其用于夹持记录介质的第一位置。夹持部件具有一附着表面(attaching surface),当记录介质被插入时其附着记录介质的前端。该附着表面的配置允许插入的记录介质可以滑动。当记录介质被插入并且记录介质在附着表面上滑动时,夹持部件被设置到其第二位置以便通过抵抗加荷部件加荷的力将记录介质从被夹持的姿态释放。当记录介质按照预先设置的位置被插入到主体中时,记录介质滑动并且通过具有附着表面的夹持部件以允许夹持部件被加荷部件重置到其第一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记录介质,包括壳体,存储数据的存储部分,控制记录介质从存储部分读取数据和向其中写入数据的介质控制部分,传输信号以便进行通信的信号传输部分,信号传输处理部分,其执行处理以便处理由信号传输部分收到的信号并且获得要写入存储部分的数据,并且基于从存储部分读出的数据产生要从信号传输部分传输的信号,一输电部分,产生电力并且传输电力,以及供电部分,提供由输电部分产生和从其接收到的电力。壳体包含存储部分,控制部分,信号传输部分,信号传输处理部分,输电部分以及供电部分。壳体包含啮合部件,当记录介质按照下述位置被插入到装置中时,该啮合部件与用于固定记录介质的装置的啮合部件啮合,在所述位置,信号传输部分传输信号以便进行通信而输电部分传输电力。
因此,在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当包含相对于插入方向来说靠后的啮合部件的记录介质通过插入部分被插入到用于固定记录介质的装置的主体中时,该插入的记录介质在与从插入部分插入的记录介质连接的情况下从主体的弹出部分被弹出。当记录介质按照预先设置的位置被插入主体时,主体中提供的第一啮合装置与记录介质的啮合部件啮合以固定插入的记录介质。另外,位于主体的弹出部分端的设置在主体中的第二啮合装置啮合从弹出部分推出的记录介质的啮合部件以固定弹出的记录介质。另外,当记录介质按照预先设置的位置被插入到主体中时,夹持部件在记录介质的端部、例如记录介质的前端和后端夹持记录介质,以固定记录介质。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例,仅仅通过将新的记录介质通过插入部分插入到用于固定记录介质的装置中,就可以更换记录介质,从而缩短用于更换记录介质的时间段。如果成像设备提供了用于固定记录介质的装置,这使得用户可以避免不能拍摄期望的场景。当插入的记录介质从弹出部分中弹出时,主体的第二啮合装置与从弹出部分中推出的记录介质的啮合部件啮合从而固定弹出的记录介质,从而可以减少由于当更换记录介质时发生的弹出记录介质落下或者丢失导致的损坏。这种用于固定记录介质的装置具有简单的结构,其可以以很低的价格制造。当夹持部件夹持记录介质以固定它时,很难使固定的记录介质发生脱落等等,从而使记录介质可以很牢固地被固定。
本申请的结束部分尤其指出和直接要求保护本发明的主题。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阅读附图和本申请的剩余部分可以很好的理解本发明的组织和操作方法,与进一步的优点和目的,附图中类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类似的部件。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非接触记录介质的结构的方块图;
图2A和2B中的每一个都示出了图1示出的输电部分的结构;
图3A和3B中的每一个都示出了图1中示出的信号传输部分的结构,图3A是其透视图,图3B是图3A中示出的线IIIB-IIIB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4A,4B和4C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非接触记录介质被插入用于固定非接触记录介质的装置的情况,图4A是其前视图,图4B是其平面图,图4C是其左视图;
图5A至5E示出了非接触记录介质的插入操作和非接触记录介质的更换操作的图;
图6A和6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用于固定非接触记录介质的装置的结构,图6A是其前视图,图6B是其平面图;
图7是图6A和6B示出了用于固定非接触记录介质的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8A和8B中的每一个示出了夹持装置的配置,图8A是其平面图,图8B是沿图8A所示的线VIIIB-VIIIB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9A至9E中的每一个示出了非接触记录介质的插入操作的图;
图10A,10B和10C中的每一个示出了非接触记录介质的更换操作的图;
图11示出了成像设备的外部图;以及
图12示出了成像设备的结构的方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非接触记录介质和用于对其进行固定的装置的优选实施例。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非接触记录介质10的实施例的结构,根据本发明其被固定在用于固定非接触记录介质的装置的实施例中。
非接触记录介质10具有能够从读取器/写入器(未示出)通过非触点电力传输接收电力的输电部分11,以及信号传输部分13,其在非接触情况下传输一信号以便从和/或向读取器/写入器读取和/或写入数据。读取器/写入器也包含输电部分,其具有与输电部分11相同的结构,以及信号传输部分,其具有与信号传输部分13相同的结构。
图2示出了用于非接触电力传输的输电部分11的结构。如图2A所示,非接触记录介质10的输电部分11被配置成使得绝缘单线111在同一平面上被绕成涡流状从而形成平面线圈112。类似于输电部分11,读取器/写入器的输电部分21被配置成使得绝缘单线211在同一平面上被绕成涡流状从而形成平面线圈212。
如图2B所示,平面线圈112夹在绝缘板113和114之间。金属板115被设置在绝缘板114的一个表面上,这个表面与绝缘板114的朝向读取器/写入器的表面相对。这防止了漏磁通。类似的,平面线圈212被夹在绝缘板213和214之间。金属板215设置在绝缘板214的表面的下面,该表面与绝缘板214的朝向非接触记录介质10的表面相对。这也防止了漏磁通。
如果交流电流经输电部分21的平面线圈212的终端从而产生交流磁场,输电部分11,21被电磁耦接以便在输电部分11的平面线圈112的终端之间产生感生电压。这样的感生电压被提供给图1中所示的供电部分12。
供电部分12接收由输电部分11,21的电磁耦接产生的感生电压,在其上执行整流和/或滤波从而获得直流(DC)电压。供电部分12然后提供获得的DC电压给非接触记录介质10的每一部分。
虽然图2A示出每一绝缘单线111,211都在同一平面上被绕成涡流状从而分别形成平面线圈112,212,涡流图案可以在基底上被形成从而形成平面线圈。这使得这种具有很大匝数的平面线圈容易以低价获得。
在非接触记录介质和读取器/写入器之间以比用于非接触电力传输更高的频带传输信号,从而以高速读和/或写数据。如果在非接触记录介质和读取器/写入器相互靠近的情况下进行数据读和/或写,可以通过使用线间的耦接电容传输数据,而不传输和/或接收任何电波。
图3示出了信号传输部分的结构,其通过使用任何线间耦接电容传输信号从而传输数据。应当注意图3B是沿着图3A所示的线IIIB-IIIB的示意性截面图。
非接触记录介质10的信号传输部分13具有一微带线以便电介质基底131可以在其一个表面上具有接地图案132而在其另一表面上具有信号图案133,如图3A所示。信号图案133的一个终端通过穿过电介质基底131的过孔134和终端电阻135被接地。信号图案133的另一终端经穿过电介质基底131的过孔136连接到图1所示的信号传输处理部分14。
类似于非接触记录介质10的信号传输部分13,读取器/写入器20(参看图4A至4C)也具有信号传输部分23。信号传输部分23也具有微带线从而电介质基底231可以在一个表面上具有接地图案232而在另一表面上具有信号图案233。信号图案233的一个终端通过穿过电介质基底231的过孔234和终端电阻235被接地。信号图案233的另一终端通过穿过电介质基底231的过孔236连接到读取器/写入器20的信号传输处理部分(未示出)。
如果数据从或向非接触记录介质10进行读或写,为了能够在信号图案133和信号图案233之间产生线间耦接,非接触记录介质10和读取器/写入器20互相靠近。
如果读取器/写入器20的信号传输处理部分提供高频信号给其信号传输部分23,那么在非接触记录介质10的信号图案133和信号图案233之间就会产生任何线间耦接,从而非接触记录介质10的信号传输处理部分14可以被提供从读取器/写入器20的信号传输处理部分输出的高频信号。另外,如果信号传输处理部分14提供高频信号给信号传输部分13,会发生任何线间耦接从而读取器/写入器20的信号传输部分23可以被提供从非接触记录介质10的信号传输处理部分14输出的高频信号。
图1中示出的信号传输处理部分14将从信号传输部分13接收的高频信号恢复为以前的信号(该信号为读取器/写入器20的信号传输处理部分处理它之前的信号),并且将恢复的信号提供给图1所示的介质控制部分15。信号传输处理部分14也将从介质控制部分15接收的信号转换为要传输的高频信号,并且提供转换的高频信号给信号传输部分13。
介质控制部分15基于从信号传输处理部分14接收的信号确定读取器/写入器指示了什么,并且基于确定的结果执行任何处理。例如,当确定读取器/写入器20请求写入,介质控制部分15允许图1所示的存储部分16存储从读取器/写入器20接收的数据。当也确定读取器/写入器20请求读取,介质控制部分15从存储部分16读出读取器/写入器20请求的数据并且将它作为一个具有预定格式的信号提供给信号传输处理部分14。
在这样配置的非接触记录介质10中,封闭的壳体10A包括输电部分11,供电部分12,信号传输部分13,信号传输处理部分14,介质控制部分15和存储部分16,所述这些部分被一体化。输电部分11和信号传输部分13配置在壳体10A内靠近读取器/写入器20的一侧,使输电和/或信号传输可以被有效地执行。因此,非接触记录介质10不具有触点,从而不会发生任何黏着到触点的灰尘引起的接触故障,并可以充分地防止由人体的静电引起的非接触记录介质10的内部电路的任何损坏。这使得非接触记录介质10可以保持出色的可靠性。
图4A至4C示出了一种情况,其中非接触记录介质被插入到用于固定非接触记录介质10的装置30中(下文中,称为“固定装置30”)。应当注意图4A是其前视图,图4B是其平面图,图4C是其左视图。非接触记录介质10通过主体31的插入部分32被插入到固定装置30的主体31中,它的一侧设置了输电部分11和信号传输部分13,面对着读取器/写入器20。固定装置30安装在读取器/写入器20上。插入的非接触记录介质10从弹出部分33弹出,其弹出部分33被提供在主体31的与插入部分32相对的相反侧。
非接触记录介质10的壳体10A在相对于其插入方向来说的后部包含一个可以与固定装置30的啮合部件相啮合的啮合部件,从而非接触记录介质10可以保持在其定位姿势。例如,作为啮合部件,非接触记录介质10的壳体10A包含位于壳体10A的两侧的凹槽19,19。
固定装置30的主体31在其内部的两侧设置了第一啮合装置,当非接触记录介质10按照固定插入的非接触记录介质10的位置被插入到固定装置30中时,第一啮合部件啮合非接触记录介质10的啮合部件,从而非接触记录介质10的输电部分11可以面对读取器/写入器20的输电部分21,并且非接触记录介质10的信号传输部分13可以面对读取器/写入器20的信号传输部分23。例如,固定装置30的主体31的内部两侧上设置了凸出装置35,35,分别啮合非接触记录介质10的凹槽19,19。
当插入非接触记录介质10时,这些凸出装置35,35可以被向外推出,并且如果其向外推出,可以通过其加荷力(urging force)返回到其原始位置。例如,主体31的一些部分绕着凸出装置35,35被切成U形从而形成弹性部件。凸出装置35,35可以包括任何弹性部件例如板簧从而它们可以分别通过弹性部件接触到固定装置30的主体31上。
凹槽19,19和凸出装置35,35分别具有任意相对应的啮合表面,当超出任意预定值的力向着插入方向施加到插入的非接触记录介质10时,可以通过向外对凸出装置35,35加荷,使得所述啮合表面从其啮合状态被释放。例如,凹槽19,19和凸出装置35,35分别具有如图4B中所示的相对应的啮合半球表面。另外,它们可以分别具有相对应的啮合半圆柱形侧表面。
如果凹槽19,19和凸出装置35,35分别按如上所述配置,当非接触记录介质10通过主体31的插入部分32被插入到固定装置30的主体31中时,凹槽19,19和凸出装置35,35彼此互相接触从而定位和固定非接触记录介质10从而非接触记录介质10可以有效地传输电力和/或信号。
固定装置30的主体31的内部两侧、在弹出部分33的附近也设置了第二啮合装置,当新的非接触记录介质10被插入到固定装置30的主体31中以从主体31的弹出部分33弹出插入的非接触记录介质10时,第二啮合装置啮合弹出的非接触记录介质10的啮合部件,从而新插入的非接触记录介质10的啮合部件与固定装置30的第一啮合装置啮合。也就是,固定装置30的主体31的内部两侧,弹出部分33的附近设置了凸出装置36,36,以便当新插入的非接触记录介质10的凹槽19,19分别与固定装置30的凸出装置35,35啮合时使凸出装置36,36与弹出的非接触记录介质10的凹槽19,19啮合。凸出装置36具有与凸出装置35,35相同的结构,并可以被弹出的非接触记录介质10向外推出。如果它们被向外推出,它们可以通过其加荷力回到其原始位置。
当新的非接触记录介质10被插入到固定装置30的主体31中以从主体31的弹出部分33弹出插入的非接触记录介质10、使得新插入的非接触记录介质10的凹槽19,19与固定装置30的凸出装置35,35啮合时,由于弹出的非接触记录介质10的凹槽19,19与设置在固定装置30的主体31的弹出部分33附近的凸出装置36,36啮合,这样的凸出装置36,36使得弹出的非接触记录介质10被固定从而阻止其落下。
向读取器/写入器20推动非接触记录介质10的推动部件(pushing member)39a,39b设置在固定装置30的主体31的内部。因此,提供推动部件39a,39b使非接触记录介质10被固定从而非接触记录介质10可以保持非接触记录介质10和读取器/写入器20之间的距离最小化,并且静止不动,从而允许建立稳定的传输路径。这使输电和/或信号传输有效地被执行。这也阻止了插入的非接触记录介质10摇摆。
如果推动部件39a,39a分别提供在凸出装置35,35附近,这阻止了插入的非接触记录介质10的凹槽19,19逆着推动部件39a,39a的推动方向(图4A的向下方向)向上很大地偏离,从而如果凹槽19,19和凸出装置35,35分别具有相应的啮合半球表面,当非接触记录介质10按照预先设定的位置被插入到固定装置30的主体31中时,凹槽19,19和凸出装置35,35可以确保互相啮合。
如果分别设置推动部件39b,39b从而它们可以在新插入的非接触记录介质10按照预先设置的位置插入其中时推动该新插入的非接触记录介质10的前端,也可以推动弹出的非接触记录介质10的后端,推动部件39b,39b可以向着读取器/写入器20推动新插入的非接触记录介质10,也可以以固定的方式稳定弹出的非接触记录介质10。
应当注意,如果在固定装置30的主体31的插入部分32上存在切口部分311,311,用户可以利用他的或者她的手指使用这些切口部分311,311来弹出插入的非接触记录介质10,而不用插入任何新的非接触记录介质。
下面将参考图5A至5E描述非接触记录介质的插入和更换操作。应当注意在图5A至5E中,固定装置30沿着其截面示出以使其操作更容易理解。
如图5A所示,用户通过插入部分32将非接触记录介质10a插入固定装置30的主体31,该记录介质10a包括相对于插入方向靠后的啮合部件,凹槽19,19。推动部件39a,39a向读取器/写入器20推动插入的非接触记录介质10a。
如图5B所示,当插入的非接触记录介质10a到达预先设定的位置,也就是,主体31的下述位置,在此位置上插入的非接触记录介质10a可以向和/或从读取器/写入器20传输和/或接收信号和/或电力,其中读取器/写入器20从和/或向非接触记录介质10a读取和/或写数据,插入的非接触记录介质10a的凹槽19,19与固定装置30的凸出装置35,35啮合,从而固定插入的非接触记录介质10a。
当更换插入的非接触记录介质10a时,用户通过插入部分32将新的非接触记录介质10b插入到固定装置30的主体31中,如图5C所示。这使插入的非接触记录介质10a从主体31的弹出部分33弹出。
当新插入的非接触记录介质10b到达图5D所示的预先设定的位置时,新插入的非接触记录介质10b的凹槽19,19与固定装置30的凸出装置35,35啮合,从而使新插入的非接触记录介质10b固定在预先设定的位置。同时,插入的非接触记录介质10a的凹槽19,19与固定装置30的主体31的凸出装置36,36啮合。这使从主体31的弹出部分33弹出的非接触记录介质10a被固定,从而防止弹出的非接触记录介质10a落下。
如图5E所示,用户可以拉动固定在主体31的弹出部分33附近的非接触记录介质10a,从而使插入的非接触记录介质10a与固定装置30分离。
因此,只通过经插入部分32将新的非接触记录介质插入到主体31中,可以在主体31的下述位置固定非接触记录介质10,在该位置,插入的非接触记录介质10a可以向和/或从读取器/写入器20传输和/或接收信号和/或电力。另外,当更换非接触记录介质时,可以通过插入部分32将新的非接触记录介质插入到固定装置30的主体31中实现。这使非接触记录介质迅速并且容易地被装载,或者非接触记录介质迅速并且容易地被更换。另外,当从固定装置的主体的弹出部分弹出插入的非接触记录介质时,弹出的非接触记录介质可以通过固定装置被固定。这防止了弹出的非接触记录介质从固定装置中滑落造成的损坏。
如果上述的固定装置30用于例如任何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可以想象,当对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冲击产生的任何力沿着非接触记录介质10的插入方向(或相反)施加到非接触记录介质10和固定装置30之间的位置时,非接触记录介质10可能从固定介质30分离。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固定非接触记录介质的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申请人提供了用于固定非接触记录介质的装置30a(下文中,称为“固定装置30a”),其可以稳定地固定非接触记录介质。
当非接触记录介质10按照主体中的预先设定的位置被插入到固定装置30a的主体31a中时,固定装置30a利用夹持件(catch)在其前后端夹持非接触记录介质10,以固定非接触记录介质10。被固定的非接触记录介质10然后从其夹持姿态被释放,从而使非接触记录介质10分离。
图6A和6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固定装置30a的结构。图7是图6A和6B示出的固定装置30a的分解透视图。图8A和8B示出了夹持装置40的结构。图8A是其前视图,图8B是沿着图8A中示出的线VIIIB-VIIIB示意性截面图。在图6A,6B和7中相同的参考数字与图4中示出的指代相同的部件,详细描述在此省略。
非接触记录介质10通过插入部分32被插入到安装在读取器/写入器20上的固定装置30a的主体31a中,非接触记录介质10的一侧(其上提供了输电部分11和信号传输部分13)正对读取器/写入器20。安装在读取器/写入器20上的主体31a具有插入部分32。主体31a也限定了插入的非接触记录介质10的任何移动,从而插入的非接触记录介质10可以与读取器/写入器20对准或者防止其远离读取器/写入器20。主体31a也具有一切口部分312从而通过插入部分32被插入主体31a的非接触记录介质10可以很容易地到达预先设置的位置。应当注意主体31a在与插入部分32相对的一侧可以具有一切口部分313,从而非接触记录介质10可以通过与插入部分32相对的插入部分被插入到固定装置30a的主体31a中。
在读取器/写入器20中,在其与非接触记录介质10相对的表面上沿着非接触记录介质10的插入方向形成通道25。
固定装置30a中的夹持装置40具有夹持件,用于当插入的非接触记录介质10到达预先设定位置时夹持非接触记录介质10。夹持装置40被安装和排列在形成于读取器/写入器20中的通道25中。
夹持装置40将用于夹持非接触记录介质的相对于其插入方向的后端的第一夹持件和用于夹持非接触记录介质的相对于插入方向的前端的第二夹持件移动到它们的第一位置,从而当插入的非接触记录介质10到达预先设定的位置时非接触记录介质10可以被夹持。或者,夹持装置40移动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到第二位置,从而当固定的非接触记录介质10被新的非接触记录介质分离或者固定的非接触记录介质10,10被更换时,非接触记录介质10可以从其夹持姿态被释放。
为了一起操作第一和第二夹持件以移动它们到第一或第二位置,第一臂41和第二臂42,例如,连接在夹持装置40中。第一臂41在其一端具有第一夹持件411。第一臂41在其另一端还具有连接部分(jointing portion)412。第二臂42在其一端具有第二夹持件421。第二臂42在其另一端还具有用于连接第一臂41的连接部分412的连接部分422。
设置第一臂41从而它可以绕轴413摆动。类似的,设置第二臂42从而使它可以绕轴423摆动。第一和第二臂41,42通过连接部分412,422连接到一起,从而当第一和第二臂41,42中的任何一个摆动时,另外一个也摆动。连接部分412具有朝连接部分422延伸的轴。连接部分422具有一通孔,允许连接部分412的轴被插入其中。通过将连接部分412的轴插入到连接部分422中的通孔中来将第一和第二臂41,42连接到一起,第一和第二臂41,42可以被一起操作。
第一夹持件411的附着表面(attaching surface)411p(其当非接触记录介质10被插入时附着非接触记录介质10的前端)具有一种结构可以允许插入的非接触记录介质10在其上滑动。例如,附着表面411p具有一种结构例如斜面或曲面。应当注意图7和8B示出了具有曲面的附着表面411p。
固定装置30a具有一加荷部件,可以对夹持装置40加荷以设定第一和第二夹持件411,421到其第一位置,以便夹持非接触记录介质10。例如,弹性部件43,44例如弹簧分别位于第一臂41和通道25底部之间以及位于第二臂42和通道25底部之间。弹性部件43,44例如加荷部件使第一和第二臂41,42突出到超过读取器/写入器20的表面,从而使夹持装置40设定到第一位置以便夹持非接触记录介质10。
另一方面,如果第一夹持件411的凸出过量,第一臂41的前端可能与非接触记录介质10的前端发生碰撞,从而当非接触记录介质10被插入时,非接触记录介质10不能在第一夹持件411的附着表面411p上滑动。因此,对于第一夹持件411有必要将其限定在预先设定的突出量或者更少的突出量。例如,当第一夹持件411突出到预先设定的突出量,第一和第二臂41,42与在通道25中提供的制动器(stopper)26接触,从而限制了它们的摇摆行为。这使得第一夹持件411的突出量受到限制,从而使插入的非接触记录介质10可靠地在第一夹持件411的附着表面411p上滑动。如果在第二臂42中,轴423和第二夹持件421之间的距离以及轴423和连接部分422之间的距离都被设定成与第一臂41相同,第二夹持件421可以被移动到其第一位置或者其第二位置,其与第一夹持件411一起操作。
固定装置30a的主体31a限制了通过插入部分32被插入到主体31a中的非接触记录介质10的移动。当非接触记录介质10在第一夹持件411的附着表面411p上滑动时,非接触记录介质10被阻止沿着由弹性部件43,44的加荷产生的加荷方向移动。因此,当插入非接触记录介质10在第一夹持件411的附着表面411p上滑动时,所产生的任何抵抗弹性部件43,44的加荷的力被施加到夹持装置40。这导致了第一夹持件411从其用于夹持非接触记录介质10的第一位置改变到其第二位置(在第二位置处,第一夹持件411被容纳(receive)在通道25中)以避免夹持非接触记录介质10。另外,由于第一和第二臂一起操作,第二夹持件421可以与第一夹持件411一起从其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
第一和第二夹持件411,421之间的距离被设置为比插入的非接触记录介质10在其插入方向上的纵向侧的全长稍微长一些。夹持装置40被配置成,当非接触记录介质10按照预先设定的位置被插入到主体31a中时,非接触记录介质10已经通过第一夹持件411。因此,当非接触记录介质10按照预先设定的位置被插入到主体31a中时,第一和第二夹持件411,421移动到其第一位置,在该位置第一和第二夹持件411,421通过弹性部件43,44的加荷都伸出读取器/写入器20的表面。换句话说,第一夹持件411夹持按照预先设定的位置被插入到主体30a中的非接触记录介质10的后端,第二夹持件421夹持按照预先设定的位置被插入到主体30a中的非接触记录介质10的前端。第一和第二夹持件411,421使非接触记录介质10被固定在预先设定的位置。
第一臂41也具有释放操作部件415。释放操作部件415使第一和第二夹持件411,421从其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以将非接触记录介质10从其夹持姿态释放。释放操作部件415由用户操作。
下面将描述非接触记录介质10的插入操作。应当注意在图9A至9E中,释放操作部件被省略。
如图9A所示,当用户通过插入部分32将非接触记录介质10插入到固定装置30a的主体31a中时,非接触记录介质10在第一夹持件411的附着表面411p上滑动。当非接触记录介质10在第一夹持件411的附着表面411p上滑动时,任何由弹性部件43,44的加荷产生的力被施加到非接触记录介质10上。然而,非接触记录介质10的移动被主体31a限制,从而第一夹持件411被容纳在通道25中,并且从其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如图9B所示。另外,由于第二夹持件421与第一夹持件411一起操作,第二夹持件421也被容纳在通道25中。
当插入的非接触记录介质10的后端通过第一夹持件411时,第一和第二夹持件411,421通过弹性部件43,44返回到它们的第一位置,在该位置它们伸出读取器/写入器20的表面,如图9C所示。如上所示,第一和第二夹持件411,421之间的距离稍微长于插入的非接触记录介质10在其插入方向上的纵向侧的总长。因此,第一夹持件411可以夹持非接触记录介质10的后端,第二夹持件421可以夹持非接触记录介质10的前端,从而使非接触记录介质10通过第一和第二夹持件411,421被固定在预先设定的位置。
当从固定装置30a分离固定的非接触记录介质10时,如图9D所示,用户操作释放操作部件415(未示出),以在图9D所示的箭头F方向移动第一夹持件411,从而使第一夹持件411向着被容纳在通道25中的第二位置移动。同时,第二夹持件421与第一夹持件411一起操作从而移动到第二位置。这使非接触记录介质10从其被第一和第二夹持件411,421夹持的姿态被释放。因此,如果固定装置30a的方向被这样设置,使得非接触记录介质10可以落下,固定的非接触记录介质10从固定装置30a中弹出,如图9E所示。非接触记录介质10可以暂时固定在主体31a中的切口部分312的位置,然后从其上分离。
根据该实施例中的固定装置30a,可以在非接触记录介质被插入其中时,通过将新的非接触记录介质插入到主体中而容易地更换非接触记录介质。
图10A至10C示出了非接触记录介质10c,10d的更换操作。应当注意图10A至10C,释放操作部件415被省略,类似于图9A至9E中示出的那样。
如图10A所示,固定装置30a固定非接触记录介质10c。此时,新的非接触记录介质10d通过插入部分32被插入到固定装置30a的主体31a中,新的插入的非接触记录介质10d在第一夹持件411的附着表面411p上滑动。这使得第一夹持件411移动到其被容纳在通道25中的第二位置上,如图10B所示。另外,第二夹持件421与第一夹持件411一起操作,移动到其第二位置。因此,插入新插入的非接触记录介质10d使固定的非接触记录介质10c从其夹持姿态释放,从而使非接触记录介质10c分离。
当新插入的非接触记录介质10d通过第一夹持件411时,如图10C所示,第一和第二夹持件411,421回到其第一位置,在该位置它们通过弹性部件43,44伸出读取器/写入器20的表面。第一夹持件411夹持新插入的非接触记录介质10d的后端,第二夹持件421夹持新插入的非接触记录介质10d的前端,从而使新插入的非接触记录介质10d由第一和第二夹持件411,421固定在期望的位置。
因此,根据该实施例,可以只通过经插入部分将新的非接触记录介质插入到固定装置30a中,来借助夹持件将非接触记录介质可靠地固定在非接触记录介质可以传输任何信号和/或任何电力到读取器/写入器的位置。另外,即使固定装置30a面对任何的冲击等,也能保证非接触记录介质很难从固定装置30a中脱离。另外。当非接触记录介质被更换时,有可能只通过经插入部分将新的非接触记录介质插入到固定装置30a的主体中,而容易地和迅速地插入非接触记录介质或者更换非接触记录介质。
应当注意,如果第二夹持件421的附着表面(当非接触记录介质10被插入时该表面附着非接触记录介质10的前端)具有这样的结构使得插入的非接触记录介质10在其上滑动,则可以提供不限制非接触记录介质的插入方向的固定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固定非接触记录介质的上述实施例对下述任何电子设备都是适用的,在该电子设备中数据可以被写到可替换的记录介质中或者记录在可替换的记录介质中的数据可以被读取。例如,对于下述电子设备,其中作为可替换的记录介质,可以使用非接触记录介质代替例如录像带,磁盘,光盘或者接触型记录介质或者作为其附加,用于固定非接触记录介质的装置的上述实施例都可以使用。
图11示出了成像设备,其中具有任何读取器/写入器功能,从而可以使用非接触记录介质,并且可以应用用于固定非接触记录介质的装置30(30a)。图12示出了成像设备的结构,其中可以使用非接触记录介质,还示出了该非接触记录介质的结构。应当注意在图12中,类似于图1,相同的参考数字表示相同的部件,详细的描述将被省略。
成像设备50中的成像部分52的图像拾取装置521通过成像透镜51接收入射光,从而物体的图像被形成在成像区域上。图像拾取设备521由固态图像感应设备组成,例如电荷耦合装置(CCD)或者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并且输出基于由光电转换产生的物体图像的图像信号。
图像信号处理部分522执行从图像拾取设备521输出的图像信号的噪音抑制和模数(A/D)转换。图像信号处理部分522也执行处理例如伽玛处理和/或使用由A/D转换获得的图像数据的拐点补偿处理。图像信号处理部分522进一步执行处理的图像数据的压缩处理或者压缩图像数据的延伸处理或者类似处理。图像信号处理部分522另外提供图像数据给电子取景器60。电子取景器60然后显示成像图像或者再现的记录图像。
信号传输处理部分53连接到与信号传输部分13具有相同结构的信号传输部分54。信号传输处理部分53执行从图像信号处理部分522接收的图像数据从而可以使用在信号传输部分13和信号传输部分54之间的线间耦合进行信号传输从而产生高频信号。信号传输处理部分53然后将产生的高频信号提供给信号传输部分54。信号传输处理部分53也处理来自信号传输部分54的高频信号来获得从非接触记录介质10读取的图像数据,并且将读取的图像数据提供给图像信号处理部分522。例如,信号传输处理部分53使用无线通信技术例如超宽频带传输(UWB)传输从图像信号处理部分522接收的图像数据。
供电部分55提供电力给成像设备50的每一部分。输电处理部分56提供交流电给输电部分57的平面线圈,输电部分57具有与输电部分11相同的结构。例如,输电处理部分56通过将从供电部分55接收的直流电进行转换和以预定频率改变施加在平面线圈的终端之间的电压的极性而提供交流电。
控制部分58具有一用户接口59。控制部分58基于从用户接口59接收的操作信号产生控制信号,并且通过使用这样的控制信号控制成像部分52,信号传输处理部分53以及输电处理部分56的操作。
在这样构成的成像设备50中,当用户记录图像时,控制部分58基于从用户接口59接收的控制信号控制输电处理部分56的操作,从而向非接触记录介质10供电。控制部分58也控制信号传输处理部分53的操作,以通过提供成像图像的图像数据给非接触记录介质10执行任何写处理。
当用户再现记录的图像时,控制部分58也基于从用户接口59接收的控制信号控制输电处理部分56的操作从而提供电力到非接触记录介质10。控制部分58进一步控制信号传输处理部分53的操作来请求非接触记录介质10向其发送图像数据,并且基于从非接触记录介质10读取的数据,例如电子取景器60显示图像。
当用户更换非接触记录介质时,他或她只需通过插入部分将新的非接触记录介质插入到用于固定非接触记录介质的装置来对其进行更换。这使非接触记录介质很容易和迅速地更换,这使得中断的成像时间段缩短。另外,根据上述实施例,即使非接触记录介质从用于固定非接触记录介质的装置的弹出部分弹出,弹出的非接触记录介质仍可以保持固定。这防止了弹出的非接触记录介质被任何的机械冲击例如滑落损坏。
虽然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固定非接触记录介质的装置应用到成像设备中,本发明不限于此。本发明对于各种电子设备都是适用的,例如电视设备,音频设备,通信设备,信息终端设备,等等,它们都具有读取器/写入器功能。
虽然信号传输处理部分53被描述使用UWB,它也可以通过改变信号传输部分54的频带从而使用任意其它的传输处理。
虽然非接触记录介质10作为记录介质描述,接触型记录介质例如存储卡也可以作为发明的实施例中的记录介质使用。
应当理解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依赖于设计要求和其它因素,在后附权利要求的范围或者等同范围内可以做出各改变,组合,子组合和替代。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固定记录介质的装置,该记录介质包含相对于其插入方向来说靠后的啮合部件,所述装置包括:
主体,包含位于其一端的插入部分,通过该插入部分记录介质被插入其中,以及位于其另一端的弹出部分,在所述插入的记录介质与从插入部分插入的记录介质连接的情况下,所述插入的记录介质通过弹出部分从主体中被弹出;
第一啮合装置,当记录介质按照预先设定的位置被插入时,该第一啮合装置啮合记录介质的啮合部件以固定所述插入的记录介质,所述的第一啮合装置设置在主体中;以及
第二啮合装置,当记录介质通过弹出部分从主体中被弹出时,该第二啮合装置啮合记录介质的啮合部件,所述的第二啮合装置设置在主体中的弹出部分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固定记录介质的装置,其中通过插入部分将新的记录介质插入到主体中以推出已被插入的记录介质,所述已被插入的记录介质通过主体的弹出部分从主体中弹出;以及
其中当记录介质按照预先设定的位置被插入主体中时,第二啮合装置啮合从弹出部分被推出的记录介质的啮合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于固定记录介质的装置,进一步包括从记录介质读取数据和向记录介质写入数据的读取器/写入器,以及朝着读取器/写入器推动记录介质的推动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于固定记录介质的装置,进一步包括从记录介质读取数据和向记录介质写入数据的读取器/写入器,其中预定位置包括主体中的下述位置,在该位置处记录介质使数据能够传输到读取器/写入器。
5、一种用于固定记录介质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主体;
夹持装置,包含夹持部件,当记录介质按照其预先设定的位置被插入到主体中时,所述夹持部件在其端部夹持记录介质;以及
加荷部件,其对夹持装置加荷,以将夹持部件设定到用于夹持记录介质的其第一位置,
其中夹持部件具有当记录介质被插入时附着记录介质的前端的附着表面,所述附着表面具有允许插入的记录介质滑动的结构;
其中当记录介质被插入并且记录介质在附着表面上滑动时,夹持部件被设定到其第二位置,以便通过抵抗加荷部件的加荷的力将记录介质从其夹持姿态释放;
其中当记录介质按照预先设定的位置被插入到主体中时,记录介质滑动并且通过具有附着表面的夹持部件,从而使夹持部件被加荷部件重置到其第一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的用于固定记录介质的装置,其中夹持装置包括第一臂,该第一臂包含位于其一端的用于夹持记录介质的后端的夹持部件和位于其另一端的连接部件,以及第二臂,该第二臂包含位于其一端的用于夹持记录介质的前端的夹持部件和位于其另一端的连接到设置在第一臂的所述另一端的连接部件的连接部件;
其中连接的第一和第二臂被摇摆,使得第一和第二臂的夹持部件被设定到其第一和第二位置中的任一个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5的用于固定记录介质的装置,其中夹持装置包括一释放操作机构,其将夹持部件从其第一位置移动到其第二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5的用于固定记录介质的装置,进一步包括制动器,当记录介质在附着表面上滑动时,其阻止记录介质朝加荷部件的加荷的加荷方向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5的用于固定记录介质的装置,进一步包括读取器/写入器,其从记录介质读取数据和向记录介质写入数据,
其中预定位置包括在主体中的下述位置,在该位置处,记录介质使数据能够传输到读取器/写入器。
10、一种记录介质,包括:
壳体;
存储数据的存储部分;
控制记录介质从存储部分读取数据和向存储部分写入数据的介质控制部分;
传输信号以便进行通信的信号传输部分;
信号传输处理部分,其执行处理以便处理信号传输部分接收的信号并且获得要写入存储部分的数据,并且基于从存储部分读取的数据产生要从信号传输部分传输的信号;
输电部分,产生电力并传输电力;和
供电部分,其提供由输电部分产生并从输电部分接收的电力,
其中壳体包含存储部分,控制部分,信号传输部分,信号传输处理部分,输电部分以及供电部分;以及
其中壳体包含啮合部件,当记录介质按照下述位置被插入到用于固定记录介质的装置中时,该啮合部件与所述装置的啮合部件啮合,在所述位置处,信号传输部分传输信号以便进行通信,而输电部分传输电力。
CN2007101035879A 2006-02-23 2007-02-16 记录介质及其固定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468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046826 2006-02-23
JP2006-046826 2006-02-23
JP2006046826 2006-02-23
JP2006239411 2006-09-04
JP2006239411A JP4192981B2 (ja) 2006-02-23 2006-09-04 記録メディア保持装置
JP2006-239411 2006-09-04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641488A Division CN101620683B (zh) 2006-02-23 2007-02-16 记录介质及其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46844A true CN101046844A (zh) 2007-10-03
CN101046844B CN101046844B (zh) 2011-04-06

Family

ID=3877144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64148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20683B (zh) 2006-02-23 2007-02-16 记录介质及其固定装置
CN200710103587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46844B (zh) 2006-02-23 2007-02-16 记录介质及其固定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64148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20683B (zh) 2006-02-23 2007-02-16 记录介质及其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752883B2 (zh)
CN (2) CN10162068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43171A (zh) * 2011-06-20 2012-12-26 索尼公司 通信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50001B (zh) * 2021-07-14 2023-07-18 西安航空学院 一种楔形棘齿条式自适应下肢膝关节矫形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250965A (ja) * 1985-04-30 1986-11-08 Sony Corp 電池収納装置
JPS6258461A (ja) * 1985-09-09 1987-03-14 Ametsukusu:Kk 磁気カードエンコーダ
JPH085266B2 (ja) * 1988-02-24 1996-01-24 日本ケミコン株式会社 Icカードとリーダライタとの組合せ
JPH05217570A (ja) * 1992-02-04 1993-08-27 Topcon Corp 電子機器の電源装置
WO1996032694A1 (en) * 1995-04-12 1996-10-17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Electrical loading/unloading unit for card media
JP3492167B2 (ja) * 1997-10-17 2004-02-03 富士通株式会社 アダプタ
JP3836979B2 (ja) * 1998-06-05 2006-10-25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カード排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43171A (zh) * 2011-06-20 2012-12-26 索尼公司 通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20683A (zh) 2010-01-06
CN101046844B (zh) 2011-04-06
CN101620683B (zh) 2012-06-27
JP2009015859A (ja) 2009-01-22
JP4752883B2 (ja) 2011-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574937U (zh) 磁性致动连接器和附属设备
US8132735B2 (en) Recording medium and apparatus for holding the same
US7151673B2 (en) Memory card host connector with retractable shieldless tab
EP1213915A3 (en) Video and audio recording
WO2008087914A1 (ja) 撮像装置
WO2004017159A3 (en) Data storage device
CN1083649A (zh) 具有内装摄象机的磁带录象机连接装置
US7798840B2 (en) Expandable and collapsible peripheral device
TW200626825A (en) Flashlight with camera function and recharging device therefor
CN101714724A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1139986A (zh) 一种用于通信的灵巧工具及利用其的设备
CN101046844A (zh) 记录介质及其固定装置
US20050094364A1 (en) Multipurposes memory card connector
US20090122137A1 (en) Surveillance Systems, Methods and Products Thereby
US20040252992A1 (en) Digital camera with removable imaging module
US8485839B2 (en) Modular interface communications with a storage cartridge
EP1187450A3 (en) Image pickup apparatus
CN201069840Y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100477408C (zh) 具有电子模块弹出系统的电连接器
US6955547B2 (en) Card ejecting mechanism for an electronic apparatus
US9202527B2 (en) Modular interface communications with a storage cartridge
CN102843503A (zh) 具有无线收发器单元的摄像设备
CN213715927U (zh) 一种多功能高速读卡器
CN210431571U (zh) 一种1300万自动对焦摄像头
TWI328960B (en) Image acquiring device having an optical signal transmission mediu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406

Termination date: 20150216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