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46695A - 远程负载电压稳定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远程负载电压稳定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46695A
CN101046695A CN 200610066352 CN200610066352A CN101046695A CN 101046695 A CN101046695 A CN 101046695A CN 200610066352 CN200610066352 CN 200610066352 CN 200610066352 A CN200610066352 A CN 200610066352A CN 101046695 A CN101046695 A CN 1010466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d voltage
end device
power supply
voltage
lo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1006635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伟毅
连进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ven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ec Corp filed Critical Inventec Corp
Priority to CN 20061006635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046695A/zh
Publication of CN1010466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466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inuous-Control Power Sources That Use Transistors (AREA)
  • Control Of Voltage And Current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远程负载电压稳定控制方法及装置。该远程负载电压稳定控制方法至少包括:在该电源供应装置供应一输出电压到该终端装置时,检测该终端装置实际接收到的负载电压;将检测到的实际负载电压值与该终端装置的额定负载电压值相比较;以及响应该负差分信号,响应地调升输出到该终端装置的负载电流,直到该终端装置的负载电压等于额定的负载电压为止。该远程负载电压稳定控制装置至少包括:一负载电压检测模块、一比较模块以及一电流调整模块。该远程负载电压稳定控制方法及装置可在一计算机主机连接的终端装置电线过长导致电压衰减的情况下,仍可稳定地接收到一额定固定值负载电压,负载电压不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小。

Description

远程负载电压稳定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电子电路技术,特别是关于一种远程负载电压稳定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子系统(例如个人计算机)的应用上,常需要利用延长电线为远端元件提供电源,例如风扇装置、计算机周边装置等等。举例来说,个人计算机研发实验室常用的电源供应装置可使个人计算机的主机单元将驱动电源通过一导线传送到一定距离之外的计算机周边装置,例如硬盘、光驱、打印机等等。
依据基本的电路学原理,一根电线的电阻值与其长度成正比;也就是电线愈长,电阻值也愈大。如图1所示,假设有一电源供应装置10通过两根导电线路30、31连接到一终端装置(即负载)20,则此两根导电线路30、31的电阻值R即如下所示:
R=ρ×(L/A)
其中
ρ:导电线路30、31材质的电阻系数
L:导电线路30、31的长度
A:导电线路30、31的横截面积
因此就图1所示的情况,当导电线路30、31的长度L愈长,远程终端装置20接收的电压相对地减小;也就是若电源供应装置10的输入电压为Vo,则远程终端装置20接收到的负载电压VL将会小于Vo,也就是VL<Vo;且导电线路30、31愈长,则VL也愈小。
上述问题的一种常用解决方法是调整导电线路30、31的长度L减小其电阻值R。举例来说,若将电源供应装置10和终端装置20借由插槽搭接,可缩短导电线路30、31的长度而减小电阻值R。此外,另一种常用解决方法是增大导电线路30、31的横截面积A来减小其电阻值R。这些解决方法采用插槽或增大导电线路30、31的横截面积A,相对地增加了器材成本,不符合成本经济效益。
再者,当远程终端装置20所需的负载电压VL需要变更时(例如调高或调低),便需要相对地调整电源供应装置10的输出电压Vo。目前的常用作法是采用人工方式调整电源供应装置10的输出电压Vo。然而由于某些特殊的应用可能需要负载电压作每秒7万次的变化,在此情况下便无法采用人工方式调整电源供应装置10的输出电压Vo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远程负载电压稳定控制方法及装置,它在一计算机主机连接的终端装置电线过长导致电压衰减的情况下,仍可稳定地接收到一额定的固定值负载电压,负载电压不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小。
本发明的远程负载电压稳定控制方法及装置应用在一电子系统,例如一个人计算机主机,该电子系统中的电源供应装置通过一对电线连接到一终端装置,例如计算机周边装置,该电子系统可对该终端装置提供一远程负载电压稳定控制功能,借此该终端装置在该对电线过长导致电压衰减的情况下,仍可稳定地接收到一额定固定值负载电压,其负载电压不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小。
本发明的远程负载电压稳定控制方法至少包括:在该电源供应装置供应一输出电压到该终端装置时,检测该终端装置实际接收到的负载电压;将检测到的实际负载电压值与该终端装置的额定负载电压值相比较。若大致等于该终端装置的额定负载电压值,则发出一零差分信号;若小于该终端装置的额定负载电压值,则发出一负差分信号;以及响应该负差分信号,响应地调升输出到该终端装置的负载电流,直到该终端装置的负载电压等于额定的负载电压,该比较模块发出零差分信号为止。
在实体架构上,本发明的远程负载电压稳定控制装置至少包括:一负载电压检测模块,在该电源供应装置供应一输出电压到该终端装置时,检测该终端装置实际接收到的负载电压;一比较模块,将该负载电压检测模块检测到的实际负载电压值与该终端装置的额定负载电压值相比较。若大致等于该终端装置的额定负载电压值,则发出一零差分信号;若小于该终端装置的额定负载电压值,则发出一负差分信号;以及一电流调整模块,受驱动于该电源供应装置的输出电压输出一负载电流到该终端装置;且可受控于该比较模块发出的负差分信号,响应地调升其输出的负载电流,直到该终端装置的负载电压等于其额定的负载电压,使该比较模块发出零差分信号为止。
本发明的远程负载电压稳定控制方法及装置,每当电源供应装置输出电压到远程终端装置时,持续检测终端装置实际接收到的负载电压值,将检测到的负载电压值与一预定的额定负载电压值相比较;若小于该额定负载电压值,调升输出到终端装置的负载电流,直到该终端装置的负载电压等于其额定的负载电压为止。本发明使得终端装置在导电线路过长导致电压衰减的情况下,仍可稳定地接收到一额定固定值负载电压,负载电压不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小。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常用计算机主机与周边装置之间连接线路的电路架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远程负载电压稳定控制装置搭载在计算机主机与周边装置之间的应用方式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远程负载电压稳定控制装置的内部架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图2显示本发明的远程负载电压稳定控制装置(如标号100指的方块)的应用方式及其模块化的内部架构。如图所示,本发明的远程负载电压稳定控制装置100在实际应用上是搭载到一电源供应装置10(例如个人计算机主机内的电源供应装置),该电源供应装置10受控于一系统主控单元11(即个人计算机主机的主控单元),通过一对导电线路30、31连接到一终端装置,例如计算机周边装置(硬盘、光驱、打印机等等),该电源供应装置10可为该终端装置20提供一远程负载电压稳定控制功能,借此该终端装置20在该对导电线路30、31过长导致电压衰减的情况下,仍可稳定地接收到一额定的固定值负载电压,负载电压不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在具体实施上,该电源供应装置10可例如提供一19V的驱动电压,并将此驱动电压通过导电线路30、31传送给该终端装置20。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远程负载电压稳定控制装置100的模块化的基本架构至少包括:(a)一负载电压检测模块110;(b)一比较模块120;以及(c)一电流调整模块130。本发明的远程负载电压稳定控制装置100可预先制成一单独的模块,再由使用者实际应用时将其连接到电源供应装置10;或是由计算机制造厂商将其整合到个人计算机的主板上。
以下分别说明本发明的远程负载电压稳定控制装置100中各个构件的属性及功能。
负载电压检测模块110连接到该远程终端装置20的负载电压两端,在该电源供应装置10通过该导电线路30、31供应一输出电压Vo到该终端装置20时,响应地检测出该终端装置20实际接收到的负载电压VL,并将检测到的负载电压值VL传送给比较模块120。此负载电压检测模块110例如是一差动放大器(differential amplifier),两个输入端分别连接到该终端装置20的两端,借此检测出该终端装置20两端的电位差求得所需的负载电压VL
比较模块120将上述负载电压检测模块110检测到的实际负载电压值VL与该终端装置20额定的负载电压值VRef(此VRef的实际值是例如受控于系统主控单元11;也就是使用者可例如通过软件设定VRef值,再由系统主控单元11将VRef的设定值输送到比较模块120)相比较。若负载电压值VL大致等于该终端装置20的额定负载电压值(即VL=VRef),则比较模块120会发出一零差分信号;若大于该额定负载电压值(即VL>VRef),则发出一正差分信号;反之,若小于该额定负载电压值(即VL<VRef),则发出一负差分信号。此比较模块120例如可以是一模拟式差动放大器(differential amplifier),其可在VL>VRef的情况下输出一正电压作为上述正差分信号;反之,在VL<VRef的情况下输出一负电压作为上述负差分信号。此比较模块120可以例如是一模拟式比较器或数字式比较器。
电流调整模块130可受驱动于该电源供应装置10的输出电压Vo,输出一负载电流IL到该终端装置20;且其可受控于上述比较模块120发出的负差分信号响应地调升其输出的负载电流IL,直到该终端装置20的负载电压VL等于其额定的负载电压(即VL=VRef),使得该比较模块120发出零差分信号为止。
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的远程负载电压稳定控制方法在应用时的步骤是,当电源供应装置10被启动,通过导电线路30、31供应一输出电压Vo到远程终端装置20时,本发明的远程负载电压稳定控制装置100中的负载电压检测模块110会响应地也被启动检测该终端装置20实际接收到的负载电压VL,并将检测到的负载电压值VL回传给比较模块120,比较模块120将负载电压值VL与该终端装置20额定的负载电压值VRef相比较。若VL=VRef,则比较模块120发出一零差分信号;若VL>VRef,则发出一正差分信号;反之,若VL<VRef,则发出一负差分信号。
在比较模块120发出零差分信号的情况下,电流调整模块130将不对负载电流IL进行调整。反之,在比较模块120发出负差分信号的情况下,电流调整模块130将响应地调升其输出的负载电流IL,直到该终端装置20的负载电压VL等于其额定负载电压(即VL=VRef),使得该比较模块120发出零差分信号为止。
总而言之,本发明提供一种远程负载电压稳定控制方法及装置,可搭载到一电子系统,提供一远程负载电压稳定控制功能;每当该电子系统中的电源供应装置输出电压到远程终端装置时,持续检测终端装置实际接收到的负载电压值,将检测到的负载电压值与一预定的额定负载电压值相比较;若小于该额定负载电压值,调升输出到终端装置的负载电流,直到该终端装置的负载电压等于其额定的负载电压为止。本发明使得终端装置在导电线路过长导致电压衰减的情况下,仍可稳定地接收到一额定的固定值负载电压,负载电压不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小。

Claims (8)

1.一种远程负载电压稳定控制方法,应用在一电源供应装置,该电源供应装置通过一对导电线路连接到一终端装置,该电源供应装置可对该终端装置提供一远程负载电压稳定控制功能;其特征在于,该远程负载电压稳定控制方法至少包括:
在该电源供应装置供应一输出电压到该终端装置时,检测该终端装置实际接收到的负载电压;
将检测到的实际负载电压值与该终端装置额定的负载电压值进行比较。若大致等于该终端装置的额定负载电压值,则发出一零差分信号;若小于该终端装置的额定负载电压值,则发出一负差分信号;
响应该负差分信号,响应地调升输出到该终端装置的负载电流,直到该终端装置的负载电压等于额定负载电压,该比较模块发出零差分信号为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负载电压稳定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电源供应装置是一计算机主机中的电源供应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负载电压稳定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终端装置是一计算机周边装置。
4.一种远程负载电压稳定控制装置,可搭载到一电源供应装置,该电源供应装置通过一对导电线路连接到一终端装置,该电源供应装置可对该终端装置提供一远程负载电压稳定控制功能;其特征在于,该远程负载电压稳定控制装置至少包括:
一负载电压检测模块,在该电源供应装置供应一输出电压到该终端装置时,检测该终端装置实际接收到的负载电压;
一比较模块,将该负载电压检测模块检测到的实际负载电压值与该终端装置的额定负载电压值进行比较。若大致等于该终端装置额定的负载电压值,则发出一零差分信号;若小于该终端装置的额定负载电压值,则发出一负差分信号;以及
一电流调整模块,受驱动于该电源供应装置的输出电压,输出一负载电流到该终端装置;且可受控于该比较模块发出的负差分信号,响应地调升其输出的负载电流,直到该终端装置的负载电压等于其额定负载电压,使该比较模块发出零差分信号为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远程负载电压稳定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源供应装置是一计算机主机中的电源供应装置。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远程负载电压稳定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终端装置是一计算机周边装置。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远程负载电压稳定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负载电压检测模块是一差动放大器。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远程负载电压稳定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比较模块是一数字式比较器。
CN 200610066352 2006-03-30 2006-03-30 远程负载电压稳定控制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10466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10066352 CN101046695A (zh) 2006-03-30 2006-03-30 远程负载电压稳定控制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10066352 CN101046695A (zh) 2006-03-30 2006-03-30 远程负载电压稳定控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46695A true CN101046695A (zh) 2007-10-03

Family

ID=387713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10066352 Pending CN101046695A (zh) 2006-03-30 2006-03-30 远程负载电压稳定控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046695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76909B2 (en) 2009-01-23 2013-07-02 Mstar Semiconductor, Inc. Current calibration method and associated circuit
CN101794556B (zh) * 2009-02-01 2014-04-16 晨星软件研发(深圳)有限公司 电流校正方法及其控制电路
CN105700607A (zh) * 2016-01-25 2016-06-22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供电电压调节电路和电子装置
CN106647444A (zh) * 2016-10-31 2017-05-10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莱芜供电公司 采用负反馈的电源调节装置及其调节方法
CN110557264A (zh) * 2019-09-18 2019-12-10 深圳市三亿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用电管理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601362A (zh) * 2019-09-18 2019-12-20 深圳市三亿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用电智能管理系统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76909B2 (en) 2009-01-23 2013-07-02 Mstar Semiconductor, Inc. Current calibration method and associated circuit
CN101794556B (zh) * 2009-02-01 2014-04-16 晨星软件研发(深圳)有限公司 电流校正方法及其控制电路
CN105700607A (zh) * 2016-01-25 2016-06-22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供电电压调节电路和电子装置
CN105700607B (zh) * 2016-01-25 2018-02-06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供电电压调节电路和电子装置
CN106647444A (zh) * 2016-10-31 2017-05-10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莱芜供电公司 采用负反馈的电源调节装置及其调节方法
CN110557264A (zh) * 2019-09-18 2019-12-10 深圳市三亿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用电管理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601362A (zh) * 2019-09-18 2019-12-20 深圳市三亿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用电智能管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46695A (zh) 远程负载电压稳定控制方法及装置
US20070007935A1 (en) Extending the continuous mode of operation for a buck converter
US20080111800A1 (en) Driv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of
CN1296794C (zh) 包含具有电压衰减补偿的电压调节器的功率传递系统
CN1591266A (zh) 具较有效低功率备用模式的电源供应器
CN1701297A (zh) 为处理器提供供应电压的方法和装置
US20110018347A1 (en) Power source device and output voltage changing method of the power source device
JPH10164750A (ja) 出力電圧可変方式
US7235957B2 (en) Power supply with current-sharing control and current-sharing method thereof
JP2004529400A (ja) 適応補償制御を用いる高度にフェーズ化されたパワーレギュレーション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方法
KR20090018653A (ko) 회생 제동 장치
CN100540916C (zh) 不同风扇的通用驱动方法及装置
US8368338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type of fan
CN1700144A (zh) Cpu工作电压调整系统
CN101674044A (zh) 电压保护装置
CN101420480B (zh) 检测电路以及相关检测方法
CN1732610A (zh) 适用于cpu浪涌降低和保护的装置和方法
CN2731151Y (zh) 一种温控风扇
CN1224882C (zh) Cpu工作电压供应方法与电路
US20190206338A1 (en) Voltage control circuit, display device and voltage control method
US11557897B2 (en) USB-PD interface and associated method
US8058832B2 (en) Motor driving circuit and method thereof
US20070268066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tably controlling remote loading voltage
CN113054692B (zh) 太阳能充电系统及其充电方法
CN100410672C (zh) 信号输出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