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46096A - 袋体堆叠结构 - Google Patents

袋体堆叠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46096A
CN101046096A CN 200710073051 CN200710073051A CN101046096A CN 101046096 A CN101046096 A CN 101046096A CN 200710073051 CN200710073051 CN 200710073051 CN 200710073051 A CN200710073051 A CN 200710073051A CN 101046096 A CN101046096 A CN 1010460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body
tolerant
bag
bag unit
pu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71007305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46096B (zh
Inventor
张宇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71007305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046096B/zh
Publication of CN1010460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460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460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4609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etreatment Of Seeds And Plants (AREA)
  • Pit Excavations, Shoring, Fill Or Stabilisation Of Slopes (AREA)

Abstract

袋体堆叠结构,涉及一种具有固土、护坡、绿化综合功能的稳固保持水土的结构与方法。该结构包括内部装容填料的容物袋单元体,该容物袋单元体具有包括上、下纵向粘接连接与水平横向拉接连接的结构。所述容物袋单元体排列成水平的线形以构成之水平延伸层,在水平延伸层的容物袋单元体的表面铺设粘接剂以构成粘接剂层,再将加劲网铺设于粘接剂层之上以构成加劲网层,并构成各容物袋单元体之水平横向拉接连接;水平延伸层、粘接剂层、加劲网层自下而上依次堆叠连接,以构成上、下层容物袋单元体以粘接剂之连接与固化的上、下纵向粘接连接。本发明的袋体堆叠结构施工迅速,工程施工与生物措施同时进行,完全采用环保材料,固土、护坡、绿化、美化综合功效甚佳。

Description

袋体堆叠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国土、护坡、绿化综合功能的稳固保持水土的结构与方法,尤指一种以容物袋为单元体的袋体堆叠的稳固保持水土的新结构与新方法。
背景技术
修路、建房等基本建设劈石破土,毁损生态。因此,固土护坡、恢复生态的任务非常艰巨。自水泥广泛应用以来,习知的护坡结构一般由水泥、石头、钢筋、沙子或泥土制成。该结构至少有下述几方面的不足:
其一,施工方式较为复杂。通常人工先行固定模板,方能灌注混凝土,且于灌浆后,尚须对混凝土进行养护,方能成型与固化。
其二,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分离,绿化措施不能与工程措施同步进行。当该网格状护坡结构完工后,通常再在各网格内施以植被,亦即进行绿化工程,以避免边坡表面的土壤被雨水冲刷而流失。科学的办法应该是将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互融合,同步实施,采用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一体化的整体结构。
其三,需额外设置排水系统,增加工程量。由于边坡进行喷浆或堆叠石块以构成边坡结构之施工方式,该喷浆之混凝土或石块堆叠之边坡结构具有不透水的特性,因此,大都需额外设置排水管,藉以形成一排水系统。该等施工法除无法进行绿化外,其最显著之缺失在于,其排水管常因土石堵塞,以致排水效果大打折扣,并常因雨水冲击所形成之压力作用,而造成坍塌。
总之,现有混凝土网格状护坡结构确有一定缺失,例如表层土壤容易被雨水冲刷而流失,从而失去植被的效果。或者,该类工程之喷浆或堆叠石块边坡结构之排水功能不佳,使山坡的土壤内富含水分,严重时可造成土(泥)石流,并摧毁边坡结构,甚至危及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
鉴于上述原因,本申请人发明并拥有台湾公告的M273596专利案,推出一种由数层沙/泥土袋建构挡土结构,其主要包括具有数层沙/泥土袋建构水平延伸层,每一水平延伸层的层与层间设有联锁构件,该联锁构件系以塑料材料制成,在其上、下两面各具有钉状突勾,可分别嵌扣入上、下层沙/泥土袋之内而连接建构成一体。该挡土结构可获致袋体各水平延伸层之纵向连接关系,美中不足是该联锁构件之上、下面各具有钉撞突勾之制造成本所费不眦;且限于模具规模,只能一板一板的片状形式存在,施工时,只能逐片铺设以致施工烦琐,工程量大,费工费时,亟待相关业者之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具有多年从事工程设计及施工之经验,期能克服前述袋体堆叠之纵向借由联锁构件连接之诸多缺陷,进一步改进袋体堆叠之纵向与横向连接,经过潜心研究,再三实验与测试,进而推出袋体堆叠结构之发明创造。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完成上述任务,本发明的袋体堆叠结构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结构包括内部装容填料的容物袋单元体,该容物袋单元体具有包括上、下纵向粘接连接与水平横向拉接连接的结构。
所述容物袋单元体排列成水平的线形以构成之水平延伸层,在水平延伸层的容物袋单元体的表面铺设粘接剂以构成粘接剂层,再将加劲网铺设于粘接剂层之上以构成加劲网层,并构成各容物袋单元体之水平横向拉接连接;水平延伸层、粘接剂层、加劲网层自下而上依次堆叠连接,以构成上、下层容物袋单元体以粘接剂之连接与固化的上、下纵向粘接连接。
本发明的袋体堆叠结构,其制作方式与步骤是,将内部装容填料的容物袋单元体排列成水平的线形以构成第一水平延伸层;在第一水平延伸层的容物袋单元体的表面铺设粘接剂以构成粘接剂层;再将加劲网铺设于粘接剂层之上并使粘接剂层之粘接剂穿透加劲网之网格孔以构成加劲网层;另将构成第二水平延伸层的容物袋单元体叠置于加劲网层之上,且位于第一水平延伸层两相邻容物袋单元体之间;再在其上自下而上依次堆叠。
所述内部装容填料的容物袋单元体包括具有可透气、透水,但不渗填料的袋体内容装填料的结构。
所述之填料为沙或泥土;或者,所述之填料系为带有植物种子、植物生长材料及吸水材料之混合物。
所述植物生长材料为土壤或有机土壤,该吸水材料为吸水树脂。
本发明的袋体堆叠结构,植物种子除与植物生长材料及吸水材料混合容装在容物袋内之外,还有多种形式与容物袋单元体结合,如下述实施例所介绍的用喷或撒的方法使植物种子结合在该容物袋单元体之表面,又如该植物种子结合于容物袋单元体彼此之间的袋布夹缝层中。
本发明的袋体堆叠结构,所述容物袋单元体的形状不限、尺寸不拘,依工程的具体对象及工程的具体部位而定。
本发明的袋体堆叠结构,所述容物袋单元体的材料可以有多种选择,如植物纤维编织袋、人造纤维编织袋、植物纤维与人造纤维混合编织袋等。
本发明的袋体堆叠结构,所述的粘接剂层之粘接剂为胶液或水泥混凝土。
本发明的袋体堆叠结构同现有技术相比有明显的进步:其一,施工迅速,快速堆叠,比一般的水泥混凝土施工可大幅度缩减工时;同时与前述本人的带有联锁构件的专利案相比,用粘接剂取代具钉状突勾之联锁构件,不仅可大幅度缩减工时,且不致受限于联锁构件之不足,以至影响施工之缺失;其二,工程施工与生物措施同时进行,可使一般道路边缘或边坡表面之全面或局部被覆所欲层数之容物袋单元体水平延伸层,该容物袋单元体上可快速长出植物,以达到稳固及保护道路或边坡、绿化、美化的综合效果;其三,本发明所使用之材料系完全采用环保材料,可在任何道路或边坡上使用,使之具有绿化生态的作用,并可改善空气指数、吸收热量与噪音,诚为同类物品前所未见之一大佳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袋体堆叠结构之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发明袋体堆叠结构的容物袋第一实施例之剖面图,示意植物种子容装在容物袋单元体内;
图3为本发明的袋体堆叠结构的容物袋第二实施例之剖面图,示意植物种子结合在容物袋单元体表面;
图4为本发明的袋体堆叠结构的容物袋第三实施例之剖面图,示意植物种子结合于容物袋彼此之间的袋布夹缝层中;
图5为本发明袋体堆叠结构之整体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袋体堆叠结构运用于道路工程之示意图。
图中:1、容物袋单元体,11、填料,12、植物种子,2、粘接剂,3、加劲网,31、网格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发明袋体堆叠结构之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该结构包括内部装容填料(11)的容物袋单元体(1),该容物袋单元体(1)具有包括上、下纵向粘接连接与水平横向拉接连接的结构。
所述容物袋单元体(1)排列成水平的线形以构成之水平延伸层,在水平延伸层的容物袋单元体(1)的表面铺设粘接剂(2)以构成粘接剂层,再将加劲网(3)铺设于粘接剂层之上以构成加劲网层,并构成各容物袋单元体(1)之水平横向拉接连接;水平延伸层、粘接剂层、加劲网层自下而上依次堆叠连接,以构成上、下层容物袋单元体(1)以粘接剂(2)之连接与固化的上、下纵向粘接连接。
本发明的袋体堆叠结构,其制作方式与步骤是,将内部装容填料(11)的容物袋单元体(1)排列成水平的线形以构成第一水平延伸层;在第一水平延伸层的容物袋单元体(1)的表面铺设粘接剂(2)以构成粘接剂层;再将加劲网(3)铺设于粘接剂层之上,并使粘接剂层之粘接剂(3)穿透加劲网(3)之网格孔(31)以构成加劲网层;另将构成第二水平延伸层的容物袋单元体(1)叠置于加劲网层之上,且位于第一水平延伸层两相邻容物袋单元体(1)之间;再在其上自下而上依次堆叠。
所述容物袋单元体(1)包括具有可透气、透水,但不渗土的袋体内容装填料(11)的结构。
所述之填料(11)为沙或泥土;唯不以此为限,或者所述之填料(11)系为带有植物种子(12)、植物生长材料及吸水材料之混合物。
所述植物生长材料为土壤或有机土壤,该吸水材料为吸水树脂。
将沙或泥土的填料(11),或者带有植物种子(12)、植物生长材料及吸水材料之混合物的填料(11)容装于容物袋内,使其构成容物袋单元体(1)。
施工时,如图5所示,系将多个容物袋单元体(1)排列成线形以构成第一水平延伸层,然后在该等容物袋单元体(1)表面铺设粘接剂(2)以构成粘接剂层,接着再将长条状加劲网(3)铺设于粘接剂层之上并使粘接剂层之粘接剂(3)穿透加劲网(3)之网格孔(31)以构成加劲网层,最后再将由多个容物袋单元体(1)构成之第二水平延伸层的容物袋单元体(1)叠置于加劲网层之上,且位于第一水平延伸层两相邻容物袋单元体(1)之间,使上、下层容物袋单元体(1)以粘结剂(2)之粘接与固化作为上、下纵向连接构件,并以加劲网(3)作为各层容物袋单元体(1)水平横向连接之构件,并依实际所需层数加以堆叠,以形成袋体堆叠结构。这样,可防止各层容物袋单元体(1)彼此间之脱落或散开,而达到更加稳固的效果,并进而形成护坡及绿化的作用。
本发明的袋体堆叠结构,所述的粘接剂层之粘接剂(2)为胶液或水泥混凝土。
加劲网(3)为用塑料制成之网状片体结构为佳,其它材料如金属网也可,该加劲网(3)具有一定的强度与韧性,借以增强各容物袋单元体(1)横向连接之强度;该加劲网(3)具有多个网格孔(31),以便粘接剂(2)之穿透,使上、下层之各容物袋单元体(1)得以经由粘接剂(2)进行粘接与固化。
如图2所示之实施例,填料(11)之植物生长材料系为土壤或有机土壤,而吸水材料则为吸水树脂,植物种子(12)则掺混于填料(11)内,可借由植物生长材料及吸水材料分别供应养分及水分,发芽成长,使根部向下生长并容置于容物袋单元体(1)内部,而茎部、叶部则向上生长,并穿透容物袋单元体(1)顶面,以形成绿化效果。
本发明的袋体堆叠结构,植物种子(12)除与植物生长材料及吸水材料混合容装在容物袋内之外,还有多种形式与容物袋单元体(1)结合,如下述实施例所介绍:
如图3所示之实施例,其与前述图2所示之实施例之差异在于,该植物种子(12)并非掺混于填料(11)内,而是在多个容物袋单元体(1)铺设与连接完成后,最后将植物种子(12)用喷或撒的方法结合于容物袋单元体(1)的表面,使植物种子(12)根部向袋体内生长,而容置于容物袋单元体(1)内部,并由植物生长材料及吸水材料分别供应养分及水分,而其茎部、叶部则直接向外生长,以形成绿化效果。
如图4所示之实施例,该植物种子(12)系铺设于容物袋单元体(1)彼此之间的袋布夹缝层中,亦可获得相同之植物发芽及生长的预期效果。
请参阅图6,系将本发明的袋体堆叠结构运用于道路工程之示意图,将容物袋单元体(1)依前述施工方式进行堆叠,使各水平延伸层之间系以粘接剂(2)及加劲网(3)作为纵向及横向之连接,以形成各容物袋单元体(1)紧密的连接与固定,借以增强道路之路基或边坡挡土墙的结构强度与稳定性,甚至可将该挡土墙堆叠成近乎垂直之型态,以成为永久性挡土墙结构,且该实施例之特点在于,其可选择性地至少包括一层水平延伸层、粘接剂层、加劲网层伸入路基之中,以强化该路基之结构强度。当本施工完后,可立即洒水,使填料(11)之植物生长材料及吸水材料可迅速吸水,并能长时间的保存水分,使容物袋单元体(1)表面维持湿润状态,即使在干旱无雨的季节,仍然可以供应水分予填料(11)内、容物袋单元体(1)彼此之间的袋布夹缝层中或容物袋单元体(1)表面之植物种子(12),使种子发芽长出于容物袋单元体(1)表面,而根部则在容物袋单元体(1)内。当边坡为硬质材质,如石头、水泥等,可使适合植物生长的容物袋单元体(1)与边坡成为一个整体,不但可防止水土流失,更能增加美观、环保、生态及绿化等功效。
本发明的袋体堆叠结构,所述容物袋单元体(1)的形状不限、尺寸不拘,依工程的具体对象及工程的具体部位而定。
本发明的袋体堆叠结构,所述容物袋单元体(1)的材料可以有多种选择,如植物纤维编织袋、人造纤维编织袋、植物纤维与人造纤维混合编织袋等。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袋体堆叠结构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袋体堆叠结构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袋体堆叠结构的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袋体堆叠结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袋体堆叠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包括内部装容填料(11)的容物袋单元体(1),该容物袋单元体(1)具有包括上、下纵向粘接连接与水平横向拉接连接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叙述的袋体堆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物袋单元体(1)排列成水平的线形以构成之水平延伸层,在水平延伸层的容物袋单元体(1)的表面铺设粘接剂(2)以构成粘接剂层,再将加劲网(3)铺设于粘接剂层之上以构成加劲网层,并构成各容物袋单元体(1)之水平横向拉接连接;水平延伸层、粘接剂层、加劲网层自下而上依次堆叠连接,以构成上、下层容物袋单元体(1)以粘接剂(2)之连接与固化的上下纵向粘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叙述的袋体堆叠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制作方式与步骤是,将内部装容填料(11)的容物袋单元体(1)排列成水平的线形以构成第一水平延伸层;在第一水平延伸层的容物袋单元体(1)的表面铺设粘接剂(2)以构成粘接剂层;再将加劲网(3)铺设于粘接剂层之上,并使粘接剂层之粘接剂(3)穿透加劲网(3)之网格孔(31)以构成加劲网层;另将构成第二水平延伸层的容物袋单元体(1)叠置于加劲网层之上,并位于第一水平延伸层两相邻容物袋单元体(1)之间;再在其上自下而上依次堆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叙述的袋体堆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物袋单元体(1)包括具有可透气、透水,但不渗填料的袋体内容装填料(11)的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叙述的袋体堆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之填料(11)为沙或泥土;或者,所述之填料(11)系为带有植物种子(12)、植物生长材料及吸水材料之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叙述的袋体堆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生长材料为土壤或有机土壤,吸水材料为吸水树脂。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叙述的袋体堆叠结构,其特征在于:加劲网(3)为用塑料制成之网状长条状结构,该加劲网(3)具有网格孔(31)。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叙述的袋体堆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剂层之粘接剂(2)为胶液或水泥混凝土。
9、根据权利要求1或4叙述的袋体堆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植物种子(12)掺混于填料(11)内;或者,将植物种子(12)用喷或撒的方法结合于容物袋单元体(1)的表面;或者,将植物种子(12)铺设于容物袋单元体(1)彼此之间的袋布夹缝层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叙述的袋体堆叠结构,其特征在于:可选择性地至少包括一层水平延伸层、粘接剂层、加劲网层伸入路基之中。
CN2007100730517A 2007-01-26 2007-01-26 袋体堆叠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460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730517A CN101046096B (zh) 2007-01-26 2007-01-26 袋体堆叠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730517A CN101046096B (zh) 2007-01-26 2007-01-26 袋体堆叠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46096A true CN101046096A (zh) 2007-10-03
CN101046096B CN101046096B (zh) 2012-04-18

Family

ID=387709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73051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46096B (zh) 2007-01-26 2007-01-26 袋体堆叠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046096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151483A1 (fr) * 2007-06-14 2008-12-18 Yu-Shun Chang Structure de support au sol dotée d'éléments de fixation
WO2012037889A1 (zh) * 2010-09-21 2012-03-29 Chang Yushun 一种容物袋组及其制作方法和构成的挡墙
CN106436524A (zh) * 2016-09-07 2017-02-22 泉州师范学院 一种用于道路临时性应急处置的复合材料袋及其制作工艺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53904Y (zh) * 2004-12-06 2007-01-03 张宇顺 具有加筋网的边坡挡土墙
CN100489199C (zh) * 2005-07-21 2009-05-20 张宇顺 绿色边坡结构
CN201010906Y (zh) * 2007-02-13 2008-01-23 张宇顺 袋体堆叠结构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151483A1 (fr) * 2007-06-14 2008-12-18 Yu-Shun Chang Structure de support au sol dotée d'éléments de fixation
WO2012037889A1 (zh) * 2010-09-21 2012-03-29 Chang Yushun 一种容物袋组及其制作方法和构成的挡墙
CN106436524A (zh) * 2016-09-07 2017-02-22 泉州师范学院 一种用于道路临时性应急处置的复合材料袋及其制作工艺
CN106436524B (zh) * 2016-09-07 2018-09-25 泉州师范学院 一种用于道路临时性应急处置的复合材料袋及其制作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46096B (zh) 2012-04-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00342B (zh) 一体化半岩质高边坡植被重建保护方法
US8371772B2 (en) Retaining wall structure
CN104264692B (zh) 一种边坡生态修复方法
CN101818499A (zh) 高陡岩质边坡植被重建系统及该系统的实施方法
CN101696574A (zh) 高陡边坡生态防护方法
CN201010906Y (zh) 袋体堆叠结构
CN201162218Y (zh) 植草砖
CN105113518A (zh) 一种坡面设有槽坑的边坡生态防护基材构筑方法
CN201826318U (zh) 道路疏松土质边坡简易生态护坡结构
CN102523970A (zh) 一种陡峭岩质边坡的快速生态复绿方法
CN204151796U (zh) 一种加筋生态混凝土护坡
CN101046096B (zh) 袋体堆叠结构
KR101119017B1 (ko) 블록이 일체화되는 옹벽 구조물 및 그 시공 방법
CN211006526U (zh) 一种适合于生态敏感区的公路土质边坡绿色生态防护结构
KR101117149B1 (ko) 경사면에 적합한 옹벽 구조물 및 그 시공 방법
CN111484278A (zh) 一种生态混凝土、生态防护坡及生态防护坡的施工方法
CN1864469A (zh) 雨水反渗透保根方法
CN202280212U (zh) 泄水板及屋顶绿化层结构
KR20110028801A (ko) 직근 대나무를 이용한 녹화구조
CN204849819U (zh) 一种生态型挡土墙
CN1900432A (zh) 绿色边坡结构
JP5270748B2 (ja) 植栽用基盤の構造
CN202214733U (zh) 一种整浇水泥透水混凝土生态护坡
CN212771830U (zh) 跑道透气透水构造
CN210086162U (zh) 一种条石墙缓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71003

Assignee: Dongguan gold tower Green Technology Co., Ltd.

Assignor: Zhang Yushun

Contract record no.: 2014990000735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Bag stacking structur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418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140902

LIC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418

Termination date: 2020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