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26049A - 一种电磁继电器的磁路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磁继电器的磁路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26049A
CN101026049A CN 200610042553 CN200610042553A CN101026049A CN 101026049 A CN101026049 A CN 101026049A CN 200610042553 CN200610042553 CN 200610042553 CN 200610042553 A CN200610042553 A CN 200610042553A CN 101026049 A CN101026049 A CN 1010260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ring
armature
quiet spring
quiet
frame str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1004255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俊青
陈庆
赵自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Hongfa Electroacoust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Hongfa Electroacoust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Hongfa Electroacoust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Hongfa Electroacoustic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61004255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026049A/zh
Publication of CN1010260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260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magn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继电器及其工作方法,该电磁继电器包括:罩壳、线圈部件、磁钢、基座和衔铁部件,衔铁部分支承在基座上,以转轴为支点转动,驱动动簧片运动,使动、静触点的开断。在加工过程中利用静簧框架带料做载体,不仅完成继电器的装配,而且以该带料为载体完成继电器的检验,从而简化了生产工艺,使装配精度更高,生产效率更高,工作可靠性更高,也避免了加工过程中碎屑的产生。

Description

一种电磁继电器的磁路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的磁路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电磁继电器广泛应用于自动控制设备中,由于科技发展的需要,要求继电器结构更紧凑,体积更小,灵敏度更高,工作可靠性更高。为达到上述要求,该类继电器多采用全自动生产线进行生产,那么在生产过程中不仅要讲求产品可以制造出来,而且要生产效率高和便于检验,以及要实现加工成本的最低化,这就要尽可能的实现流水化生产,现有的制造技术中,继电器在装配过程中主要以单个零部件进行装配,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增加很多取出、排版、放入等工序,使得流水化生产线中的工序变长,也容易引入制造误差;专利号为US5880653、CN94193406.3的两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电磁继电器及其制造方法,仍不可避免工艺过程长的缺点,需要将线圈的引线片和静簧框架上继电器的线圈引出脚焊接在一起,以及要将衔铁部分上的动簧和静簧框架上的动簧引出脚焊接在一起,这种引出方式不仅存在其焊接点虚焊的隐患,也需要额外的加工设备,加工工艺长而复杂,而且在的底座注塑工序,线圈和静簧框架还需在注塑模具内再次定位,易使焊点受到外力,这增加了焊点脱落的可能性;同时,其引线框架的接线头多,其定位难,甚至需连接片将其暂时固定,而且其连接片也是一个问题,这几个连接片不仅增加了注塑模具的嵌件数量,而且其大小也影响着继电器的加工性能及本身的性能,因为连接片太小不足于很好的支承起继电器在整个加工过程中不错位及变形,更致命的是不管连接片小或是大,在最终装配罩壳时,连接片会刮落塑料屑,而碎屑是使继电器失效的几个关键因素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电磁继电器及其制造方法,利用静簧框架带料做载体,不仅可以完成继电器的装配,而且可以以该带料为载体完成检验工序,以实现具有高装配精度、高生产效率的生产,从而解决与已有技术的电磁继电器及其制造方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电磁继电器,包括:罩壳;线圈部件,是将线圈绕制在带有C形导磁部件的线圈架上;磁钢;基座,是将带有静触点的静簧框架带料和线圈部件注塑在一起,并包括至少一个支承件;衔铁部件,包括衔铁、设置在衔铁侧的动簧片和将上述零件注塑在一起的绝缘材料,动簧片的接触端连接有动触点,在该衔铁部件绝缘材料的大致中部设置有至少一个转轴,该转轴与基座上的支承件配合,使衔铁部分可以以转轴为支点转动,驱动动簧片运动,使动、静触点开断,所述线圈具有独立于静簧框架的引出脚。所述磁钢可位于线圈部件上,也可以位于衔铁部件上。
用于制造所述的电磁继电器的方法,包括:在C形导磁部件上,成形一个具有独立于静簧框架带料的引出脚的线圈架,在上面缠绕电磁线成为线圈部件;
通过成形金属带料,形成一带有静簧和动簧引出端的静簧框架带料,在上面再连接上静触点;
用绝缘材料将所述静簧框架带料和所述线圈部件注塑在一起,得到基座部分带料;
用绝缘材料将连接有动触点的动簧和衔铁注塑在一起,得到衔铁部分,动簧上连接有动触点;
然后将衔铁部件装配到基座部分带料上,将动簧引出端从静簧框架上切开,以连有静簧的静簧框架带料为载体进行调整和检验;
调整和检验完毕后,将静簧从静簧框架上切开,再将静簧和动簧引出脚压弯,得到继电器部分;
再罩上罩壳进行封装后得到所述电磁继电器。
本发明的又一种电磁继电器,包括:罩壳;线圈部件,是将线圈绕制在带有C形导磁部件的线圈架上;磁钢;基座,是将带有静触点的静簧框架带料和线圈部件注塑在一起,包括至少一个支承件;衔铁部件,包括衔铁、设置在衔铁侧的动簧片和将上述零件注塑在一起的绝缘材料,动簧片的接触端连接有动触点,在该衔铁部件绝缘材料的大致中部设置有至少一个转轴,该转轴与基座上的支承件配合,使衔铁部分可以以转轴为支点转动,驱动动簧片运动,使动、静触点开断,所述线圈具有独立于静簧框架的引出脚;所述衔铁部分上的动簧具有独立于静簧框架的引出脚。所述磁钢可位于线圈部件上,也可以位于衔铁部件上。
用于制造该电磁继电器的方法,包括:在C形导磁部件上,成形一个具有独立于静簧框架带料的引出脚的线圈架,在上面缠绕电磁线成为线圈部件;
通过成形金属带料,形成一带有静簧的带料框架,在上面再连接上触点;
用绝缘材料将所述静簧框架带料和所述线圈部件注塑在一起,得到基座部分带料;
成形具有独立于静簧框架带料的引出脚的动簧,用绝缘材料将所述动簧和衔铁注塑在一起,得到衔铁部分,动簧上连接有动触点;
然后将衔铁部件装配到基座部分带料上,以连有静簧的静簧框架带料为载体进行调整和检验。
调整和检验完毕后,将静簧从静簧框架上切开,再将静簧和动簧引出脚压弯,得到继电器部分;
再罩上罩壳进行封装后得到所述电磁继电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提供了一种电磁继电器及其工作方法,将线圈缠头端和继电器的线圈引出脚设置成一体化的引线脚,并将其与线圈架部件注塑在一起,省略了用额外设备将引线片和引出脚焊接在一起的生产工序,显著节省了设备的投入成本,消除了可能存在的虚焊隐患,大大简化了继电器生产工艺,同时提高了线圈的绕制空间,提高了线圈的磁效率,简化线圈的绕制工艺,又利用静簧框架带料做载体,静簧、线圈引出脚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不连接,不仅可以完成继电器的可靠装配,而且可以以该带料为载体完成检验工序,也避免了加工过程中碎屑的产生,线圈具有独立于静簧框架的引出脚和/或衔铁部分上的动簧具有独立于静簧框架的引出脚,从而简化了生产工艺,使装配精度更高,生产效率更高,工作可靠性更高,适用于大规模的生产流水线作业。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分解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线圈架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线圈部件结构图。
图4是图3中线圈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静簧框架带料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基座带料结构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衔铁部分结构图。
图8是图7中衔铁部分的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继电器部分带料结构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线圈剖视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衔铁部分结构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静簧框架带料结构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基座带料结构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衔铁部分结构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继电器部分带料结构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静簧框架带料结构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线圈静簧框架带料结构图。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基座带料结构图。
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局部剖视正视图。
图20是本发明各实施例的基座带料结构简图。
下面,参照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图1至图9所示显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1,本发明的电磁继电器主要包括一线圈1,对线圈1再成形制成的基座2,一衔铁部分3和一罩壳4。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线圈1是通过电磁线13在线圈架12上绕制形成,而线圈架12是将C形导磁体11和至少两线圈引出脚14、15嵌件注塑构成的,导磁体11的两个极面11a、11b暴露在线圈架12外面,线圈引出脚14还具有线圈缠头端14a,同理线圈引出脚15的结构类同于线圈引出脚14。
如图5和图6所示,基座2是由线圈1和静簧框架带料20再成形得到,基座上成形有支承衔铁部件的转轴21a、21b;所述静簧框架带料20是通过将一带料冲制出大致形状,再将静触点28焊接到带料上四个静簧引出脚22、23、24、25的预定位置22a、23a、24a、25a上制成的,它还包括了两个动簧引出脚26、27;动簧引出脚26、27上均具有两个与动簧连接用的自由端26a、26b和27a、27b。
如图7和图8所示,衔铁部分3包括衔铁33、位于衔铁33两侧的动簧31和32、磁钢35和将它们注塑在一起的绝缘材料34;衔铁33的两个极面33a、33b暴露在绝缘材料34之外;在衔铁的两侧有支承件34a、34b;动簧31和32分别具有两个焊有动触点36的自由端31c、31d和32c、32d,以及两个连接基座的自由端31a、31b和32a、32b。
如图6、图7和图9所示,在将衔铁部件3装配到带料上的基座2上后,将图7中动簧31、32上的自由端31a、31b和32a、32b与图6中动簧引出脚26、27上的自由端26a、26b和27a、27b焊接在一起,从而完成继电器部分的装配,衔铁部件3通过其图7中支承件34a、34b支承在图6中基座的转轴21a、21b上。
实施例2
如图10所示,磁钢11d设置在线圈部件1上,磁钢11d与导磁体11c构成导磁部件11,在导磁部件11上包覆一绝缘材料形成线圈架12,在线圈架12上绕制电磁线13形成线圈1。
如图11所示,衔铁部件3包括衔铁33、位于衔铁33两侧的动簧片31、32和将它们注塑在一起的绝缘材料34;衔铁33的两个极面33a、33b暴露在绝缘材料34之外;在衔铁的两侧有支承件34a、34b;动簧31和32分别具有两个焊有动触点36的自由端31c、31d和32c、32d,以及两个连接基座的自由端31a、31b和32a、32b。
用图10和图11所示的线圈1和衔铁部件3替换实施例1中相应的线圈1和衔铁部件3就得到了实施例2。
实施例3
如图12和图13所示,基座2是由线圈1和静簧框架带料20再成形得到,基座上成形有支承衔铁部件的转轴21a、21b;所述静簧框架带料20是通过将一带料冲制出大致形状,再将静触点28焊接到带料上四个静簧引出脚22、23、24、25的预定位置22a、23a、24a、25a上制成的。
如图14所示,衔铁部分3包括衔铁33、位于衔铁33两侧的动簧31和32、磁钢35和将它们注塑在一起的绝缘材料34;衔铁33的两个极面33a、33b暴露在绝缘材料34之外;在衔铁的两侧有支承件34a、34b;动簧31和32分别具有两个焊有动触点36的自由端31c、31b和32c、32b,以及两个动簧引出脚26、27。
如图13至图15所示,在将衔铁部件3装配到带料上的基座2上后,完成继电器部分的装配,衔铁部件3通过其图14中支承件34a、34b支承在图13中基座的转轴21a、21b上。
实施例4
如图16至图18所示,基座2是将线圈1的引线脚14b、15b焊接到静簧框架带料20上的线圈引出脚14、15上后再成形得到,基座上成形有支承衔铁部件的转轴21a、21b;所述静簧框架带料20是通过将一带料冲制出大致形状,再将静触点28焊接到带料上四个静簧引出脚22、23、24、25的预定位置22a、23a、24a、25a上制成的,它还包括了两个线圈引出脚14、15。
衔铁部分3类同图14。
在将衔铁部件3装配到带料上的基座2上后,将图16中线圈引出脚29从静簧框架带料20上断开,从而完成继电器部分的装配,如图15,衔铁部件3通过其支承件34a、34b支承在基座的转轴21a、21b上。
参照图19和图1说明本发明中电磁继电器的动作。
首先,当继电器未被激励时,继电器两侧的磁力是不平衡的,因此使衔铁33的一端33b被吸向导磁体11的相对应的极面11b,使动簧片31、32一侧31d、32d上的动触点36接触相对应的静簧23、25上静触点28,并使另一侧31c、32c上的动触点36脱开相对应的静簧22、24上静触点28。
然后,当激励线圈1时,使继电器动作,即线圈13产生一个抵消磁钢35的磁力的磁能量,使衔铁33克服磁钢的磁力转动,并使衔铁33的一端33b脱离导磁体11的相对应的极面11b,从而驱动动簧片31、32使其一侧31d、32d上的动触点36脱离相对应的静触点28;接着衔铁33的一端33a接触导磁体11的相对应的极面11a,从而驱动动簧片31、32使其另一侧31c、32c上的动触点36接触相对应的静簧22、24上的静触点28。
然后,若继电器为单稳态型时,当线圈去掉激励时,线圈产生的磁力消失,便又恢复磁力的不平衡。磁钢35的磁力便使衔铁33动作,动作的方向与上述线圈激励时的方向相反,而使衔铁33转回到原始未激励状态,继电器复位;若继电器为双稳态型时,线圈去掉激励时,衔铁33并不转回到原始未激励状态,若要衔铁33回复原位,需要给线圈施加反向激励或是给第二组复位线圈施加激励,使线圈产生与上述激励动作时反向的磁力,使衔铁33和继电器复位。
下面参照图20和上述电磁继电器的动作说明本发明的检测和调整过程。
静簧框架带料20包括了四个静簧引出脚22、23、24、25,给静簧框架带料20施加一个检测用电位,假设为正;在动簧31、32上施加负电位;线圈13激励或去激励,驱动继电器动作或释放;只需要夹持静簧框架带料20、动簧31、32的引出脚26、27和两个线圈引出脚14、15的检测夹具就可以实现对继电器的检测和调整,而不像现有技术中需要夹持所有的继电器引出脚。
首先,当继电器未被激励时,动簧片31、32一侧31d、32d上的动触点36接触相对应的静簧23、25上静触点28,此时检测静簧框架带料20和两个动簧引出脚26、27间是否接通,通为合格;
其次,推动衔铁部分3的33a端,使动簧片31、32一侧31d、32d上的动触点36脱离相对应的静簧23、25上静触点28,而另一侧31c、32c上的动触点36与相对应的静簧22、24上静触点28还没有接触时,检测静簧框架带料20和两个动簧引出脚26、27间是否接通,不通为合格;
再次,放开衔铁部分3的33a端,使继电器回复未激励状态后,激励线圈13,使继电器动作,即衔铁33克服磁钢的磁力转动,衔铁33的一端33a接触导磁体11的相对应的极面11a,此时动簧片31、32使其另一侧31c、32c上的动触点36接触相对应的静簧22、24上的静触点28,此时检测静簧框架带料20和两个动簧引出脚26、27间是否接通,通为合格,以及检测继电器的动作电压是否在规定范围内,在范围内为合格;
再次,线圈13去掉激励,使继电器回复未激励状态,此时检测继电器的复位电压是否在规定范围内,在范围内为合格;
各步中若有不合格时,对继电器进行调整,再重复上述检测步骤,直到继电器合格为止。显然,所述检测和调整步骤不是唯一的,也可以进行适当变换和/或调整,仍能实现对继电器的检测和调整。
很明显,本发明应不限于所列举的实施例,还可以被应用在其它类似方式制成的电磁继电器上,如有一组或多组动、静簧对的电磁继电器。
另外很明显,本发明的用于电磁继电器的制造方法还可适用于别的装置上。例如一些开关、电气开关、电磁式装置的后处理上。

Claims (8)

1、一种电磁继电器,包括:罩壳;线圈部件,是将线圈绕制在带有C形导磁部件的线圈架上;磁钢;基座,是将带有静触点的静簧框架带料和线圈部件注塑在一起,并包括至少一个支承件;衔铁部件,包括衔铁、设置在衔铁侧的动簧片和将上述零件注塑在一起的绝缘材料,动簧片的接触端连接有动触点,在该衔铁部件绝缘材料的大致中部设置有至少一个转轴,该转轴与基座上的支承件配合,使衔铁部分可以以转轴为支点转动,驱动动簧片运动,使动、静触点开断,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具有独立于静簧框架的引出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钢位于所述线圈部件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钢位于所述衔铁部件上。
4、一种电磁继电器的制造方法,包括:在C形导磁部件上,成形一个具有独立于静簧框架带料的引出脚的线圈架,在上面缠绕电磁线成为线圈部件;
通过成形金属带料,形成一带有静簧和动簧引出端的静簧框架带料,在上面再连接上静触点;
用绝缘材料将所述静簧框架带料和所述线圈部件注塑在一起,得到基座部分带料;
用绝缘材料将连接有动触点的动簧和衔铁注塑在一起,得到衔铁部分,动簧上连接有动触点;
然后将衔铁部件装配到基座部分带料上,将动簧引出端从静簧框架带料上切开,以连有静簧的静簧框架带料为载体进行调整和检验;
调整和检验完毕后,将静簧从静簧框架带料上切开,再将静簧和动簧引出脚压弯,得到继电器部分;
再罩上罩壳进行封装后得到所述电磁继电器。
5、一种电磁继电器,包括:罩壳;线圈部件,是将线圈绕制在带有C形导磁部件的线圈架上;磁钢;基座,是将带有静触点的静簧框架带料和线圈部件注塑在一起,包括至少一个支承件;衔铁部件,包括衔铁、设置在衔铁侧的动簧片和将上述零件注塑在一起的绝缘材料,动簧片的接触端连接有动触点,在该衔铁部件绝缘材料的大致中部设置有至少一个转轴,该转轴与基座上的支承件配合,使衔铁部分可以以转轴为支点转动,驱动动簧片运动,使动、静触点开断,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具有独立于静簧框架的引出脚;所述衔铁部分上的动簧具有独立于静簧框架的引出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钢位于所述线圈部件上。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钢位于所述衔铁部件上。
8、一种电磁继电器的制造方法,包括:在C形导磁部件上,成形一个具有独立于静簧框架带料的引出脚的线圈架,在上面缠绕电磁线成为线圈部件;
通过成形金属带料,形成一静簧框架带料,在上面再连接上触点;
用绝缘材料将所述静簧框架带料和所述线圈部件注塑在一起,得到基座部分带料;
成形具有独立于静簧框架带料的引出脚的动簧,用绝缘材料将所述动簧和衔铁注塑在一起,得到衔铁部分,动簧上连接有动触点;
然后将衔铁部件装配到基座部分带料上,以连有静簧的静簧框架带料为载体进行调整和检验。
调整和检验完毕后,将静簧从静簧框架上切开,再将静簧和动簧引出脚压弯,得到继电器部分;
再罩上罩壳进行封装后得到所述电磁继电器。
CN 200610042553 2006-02-23 2006-02-23 一种电磁继电器的磁路及其制造方法 Pending CN10102604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10042553 CN101026049A (zh) 2006-02-23 2006-02-23 一种电磁继电器的磁路及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10042553 CN101026049A (zh) 2006-02-23 2006-02-23 一种电磁继电器的磁路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26049A true CN101026049A (zh) 2007-08-29

Family

ID=387442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10042553 Pending CN101026049A (zh) 2006-02-23 2006-02-23 一种电磁继电器的磁路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026049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37023A (zh) * 2013-03-08 2014-09-10 欧姆龙株式会社 电磁继电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7833792A (zh) * 2017-11-07 2018-03-23 厦门宏发信号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高耐压的超小型电磁继电器
CN114211243A (zh) * 2021-11-11 2022-03-22 海力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阀快速响应衔铁滑套组件组装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37023A (zh) * 2013-03-08 2014-09-10 欧姆龙株式会社 电磁继电器及其制造方法
US9406469B2 (en) 2013-03-08 2016-08-02 Omron Corporation Electromagnetic relay having a movable contact and a fixed contac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4037023B (zh) * 2013-03-08 2017-01-11 欧姆龙株式会社 电磁继电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7833792A (zh) * 2017-11-07 2018-03-23 厦门宏发信号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高耐压的超小型电磁继电器
CN107833792B (zh) * 2017-11-07 2020-03-06 厦门宏发信号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高耐压的超小型电磁继电器
CN114211243A (zh) * 2021-11-11 2022-03-22 海力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阀快速响应衔铁滑套组件组装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36099B2 (en) Electric motor stator
CN101231373B (zh) 一种透镜驱动装置
US20070008053A1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CN102412697B (zh) 一种音圈马达及其组装工艺
CN101512873A (zh) 线圈架装置
CN101026049A (zh) 一种电磁继电器的磁路及其制造方法
JP2005222946A (ja) 電磁リレー及びリセプタクル
CN108023428B (zh) 电磁驱动器
JP4952519B2 (ja) ブラシばね組付け方法及び装置
CN201051472Y (zh) 一种电磁继电器的磁路结构
CN206804972U (zh) 透镜驱动装置
CN103681116A (zh) 小型大功率磁保持继电器
CN212155466U (zh) 磁悬浮轴承引线结构、磁悬浮轴承、电机
CN100369176C (zh) 一种电磁继电器复原簧片及其动作电压的校正方法
CN100403474C (zh) 一种电磁继电器衔铁部件
CN210404305U (zh) 一种连接器阳极接触件裁剪用阳极接触件步进装置
CN2795864Y (zh) 印刷电路板测试装置的弹性转接元件
CN100361252C (zh) 一种电磁继电器的线圈部件
CN215733978U (zh) 一种用于透镜驱动马达的弹簧结构
JP3246770U (ja) 振動モータ
CN201150017Y (zh) 马达线圈
CN102610443B (zh) 汽车继电器
KR101904318B1 (ko) 차량용 모터의 고정자 어셈블리 자동화 제조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자동화 제조 방법
CN202473774U (zh) 汽车继电器
CN201150016Y (zh) 马达线圈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70829